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2024-05-18

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我们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忘本,党风廉政建设尤其如此。在新形势新任务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做好全区调查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必须把下级和下属满意作为工作重心,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始终。

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我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习总书记的讲话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群众工作是我们的传家宝,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认真学习与积极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

一要深入群众,关注民生。就是要走出机关,走出文山会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

二要深入群众,解决民困。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法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群众最讲实惠,不需要干部对他们讲大道理,也不需要干部和他们不疼不痒地套近乎,而是希望干部能根据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群众的事情,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而对群众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

三要心入群众,维护民利。就是要带着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同群众交朋友,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马克思指出,人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群众工作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依归。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树立干群一家的理念,把人民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来信当成家书,把群众之事当成家事,群众工作当成家业,带着真心、带着感情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实利。

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以民意为天,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唯有时刻尊重群众、真正敬畏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善于动员群众、不断造福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自己成长进步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认可,获取源源不断的政治智慧,有效提升服务科学发展、加快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篇2: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2013年8月我拿到《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结合近几个月的政治学习,我好好的学习了这段时间相当热的群众路线,收获颇丰,下面就我自己的心得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显著的标志。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长期执政、市场经济、跨越式发展等等,都给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处理人民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人民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这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和另一部分群众利益的关系等等。

胡锦涛同志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如何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因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性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共产党员要自觉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始终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一、坚持群众观点是筑牢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

领导干部对群众持有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着决策的取向。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把这个根本立场端正了,党员先进性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决策者,要牢固确立以下三种思想:一是要确立群众整体觉悟最高的思想。二是要确立群众智慧最珍贵的思想。三是要确立群众利益最大的思想。

二、坚持群众观点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

胡锦涛同志在分析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时指出:“有些党员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极少数党员一

切以自我为中心,对个人名利斤斤计较,有的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有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对党和党的事业失去信任。很显然,这些问题的发生,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有些共产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淡漠了群众观点,忘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希望和寄托。因此,在全党和广大党员中增强群众观点,大力克服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作为决策者,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紧扣发展要务,坚持与群众合辙。二是多干平凡实事,坚持与群众合意。三是树立平民意识,坚持与群众合群。

三、坚持群众观点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坚持群众观点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工作路线,更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这其中包括了四层含义:一是能深入联系群众;二是能真心体贴群众;三是能真情感动群众;四是能正确引导群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历史证明,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唯物史观,就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它的付诸实践更是前无古人的伟业。

篇3:试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关键词:群众路线,根本路线,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的智慧创造。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党的传家宝,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形成了经典表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经典表述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理论起点、价值归宿与思想核心;二是“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中介环节和实现途径;三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联、缺一不可:没有“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难以产生“一切依靠群众”的态度,也就不会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没有“一切依靠群众”的态度,“一切为了群众”就成了空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得不到真正的落实,而且“一切依靠群众”是“一切为了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结合起来的中间环节;不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都将最终无法实现。

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的一大创造。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刘少奇就认识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离开群众路线,党的政治、组织、军事及其他一切就不可能有正确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也始终把走群众路线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时刻注意搞好党群关系,邓小平曾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当作党的“传家宝”,江泽民更是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在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里明确指出:“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是制定和执行政治路线的内在要求

党的政治路线,也就是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为实现总任务而制定的全局性奋斗目标。我们党在九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提出过各个不同时期的政治路线,这些政治路线都蕴含着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群众路线在党的政治领域的最高体现。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决定着党的领导的合法性,确保党的事业能够得到全国人民的坚决拥护。

一方面,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政治路线的制定都是“一切为了群众”的,都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的的。就像刘少奇指出的那样:“我们党从最初起,就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而建立的,我们一切党员的一切牺牲、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和解放,而不是为了别的”。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还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都体现着各个不同时期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政治路线的执行都必须是“一切依靠群众”的,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革命时期,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要依靠千百万的人民群众,所谓“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建设和改革时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更得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是实现思想路线的根本保证

党的思想路线,也就是党的认识路线,是党的实践行动的思想方法和原则,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基础。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凝聚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群众路线在党的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而群众路线则是实现这一思想路线的根本保证,是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思想路线。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而言,根本的“实事”就是群众的实事,根本的“实践”和“实际”是群众的实践和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利益需要出发。人民群众的广泛实践是党获得正确认识的真正源泉。党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始终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发现群众的新鲜经验,善于从群众经验中披沙拣金,去伪存真,才能获得对客观现实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政策。“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党的理论、路线必须与群众的实践和实际相结合。人民群众既是党制定路线、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又是党落实路线、政策的依靠力量和终极目的。“实事求是”就是党要面对并正视现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群众的实践和实际,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真诚倾听群众心声,真切关心群众疾苦,真情回应群众期待,真心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要把党的理论、路线、政策放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修正。只有经过群众的实践经验,为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理论、路线、政策,才能转化为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行动,并为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群众路线,离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想路线。

三、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组织路线,是与党的组织路线内在统一的

党的组织路线是党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而规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是实现其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从革命和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动员、依靠群众才能取得胜利这一基本立场出发,党的组织路线就是发动、组织和团结党内外广大群众的路线。正像刘少奇指出的那样,“我们党的一切组织与工作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我们党的组织路线,应该是正确地从群众中来的路线,又正确地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既“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在我们党内,有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有干部组织路线,这些具体路线、原则都是以群众路线为基础的,是群众路线的具体运用。

就民主集中制来说,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也就是领导“先当学生”的过程;而在集中指导下民主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就是领导“后当先生”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既是民主和集中的结合过程,也是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群众路线为工作指针的过程。因此,党的民主集中制“既是从党员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党员群众中坚持下去的制度,既是反映党内的群众路线”。离开了群众路线,党的组织工作便无法开展,组织路线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四、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党的工作路线和方法是指党为实现一定历史任务而所采取的路径、方法。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抓两头带中间等,这些方法都是以群众路线为基础的,是群众路线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运用。

早在1943 年6 月,毛泽东就概括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刘少奇对此也有精辟的分析: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我们党的领导骨干和党内党外广大群众密切结合的路线”。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构建了党的领导逻辑,决定着党的领导的合理性,确保党的事业能够得到全国人民的坚定支持。

群众路线一头是党,一头是群众,领导联系着党和群众,领导的力量源泉就在于其代表党组织扎根于群众,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就像毛泽东指出的那样,“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因此,党的各级领导都应该虔诚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

篇4:论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群众路线;丰富;发展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九十多年的历史,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果实和辉煌成就,都得益于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从毛泽东、邓小平到党的十八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对群众路线做出了新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一、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路线,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2]”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伟大胜利。毛泽东的群众观则是其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群众观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二、邓小平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党和人民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他在领导党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同时,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纠正各种脱离群众的错误。他严肃地指出:“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他要求全党同志“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3]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后,邓小平在全会闭幕会上说,这个决议“对我们统一党内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4]正是邓小平领导下制定的这个决议,在对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作全面系统的阐述后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重要论断对群众路线的内容做出了严格的完整的表述。

三、江泽民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江泽民同志作为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全党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过程中,也一再强调从政治高度看待党群关系问题,不管形势怎样变化,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永远不能丢。1989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我们党始终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始终认为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民创造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才能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胡锦涛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群众路线的体现,最突出的特点是把“以人为本”和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第一要义”和“核心”的统一,从根本上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以人为本之所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因为它明确规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就把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要求在当代最重要的发展问题上体现出来,从而规定了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也就确定了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兼顾的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致力于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它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明确回答,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集中体现。

五、习近平对群众路线的诠释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条基本要求。习近平指出,这些基本要求“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7]八条基本要求的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它列于“基本要求”之首,表现了对群众路线的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指出,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毛泽东曾经指出,“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6]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社会地位与旧制度下相比的根本区别,在于掌握了国家政权。因此,“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这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求,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作者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2-11-19(1)。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邹 滢.十八大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及实践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3,(14):16-17.

[8]陈胜男.论群众路线的丰富与发展[J].科技视界,2013,(22):75.

篇5: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使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群众观点;群众观点亦是我们党的最基本的政治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三个一切”是党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表现,同样也是我党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方针路线的自然产物。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是每一位教师党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树立群众观点,就是要树立和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理念。众所周知,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教师面对的群众是学生,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以先进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以一流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有所作为,是教师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我认为,作为党员教师应该做到:

一、拓宽学术视野,以先进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

教书是教师的天职,优秀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不仅是教书的必要前提,而且是育人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之余应当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坚持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我,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并在有限的课堂学时内调整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案,力求做到少、精、宽、新,突出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及时反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着力构筑先进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先进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

作为党员教师,应该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力争做先进教育生产力的代表。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

二、开展教学创新,以一流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

教学理论和实践创新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经常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所惑,及时发现问题,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过程,这也是教师成就其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另外,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和方法训练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着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工作的能力、作风和思路,使学生能在特定的领域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则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是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教学互动,进而培养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信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另外就是完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展教学手段创新,以学生构建知识的规律为依据,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为原则,结合教学方法和经验,多渠道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三、注重师德建设,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老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是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

首先,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课堂内外,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篇6: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阳春三月万物生,路线教育涣然新,正值开春最美的季节里,梁家墩镇党委按照区委的要求,于3月16日下午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紧接着就是一周的集中学习,刚开始还有点坐不住,但是通过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还有历代领导人讲话选编等规定篇目,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但是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在人生道路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更没有守得住清平,没有耐的住寂寞,而且更多的党员领导干部,出现了信仰迷茫、信仰缺失问题,发生角色错位,不关心群众疾苦,与民争利等现象,举个例子,就如除夕晚会和网络纪实中,行走在街上的老人不小心摔倒了,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是扶还是不扶,小事情就能反映出大结果,我觉得就应该扶起来,生活就需要人人奉献爱心,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及时开展,就宛如那和煦的春风,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犹如大海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失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国国情的再认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坚定了信心、决心。特别是活动提出的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照自己通过认真学习理论,书写学习笔记,深刻反思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生活当中的时时刻刻,让心灵得到了充实,灵魂得到了净化,浑身都感到很舒畅、很有劲,宛如骑车在那湿地美景中畅游,让浮躁的内心趋于宁静,而且暖暖的,愿那份感觉永远停留。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刻不容缓,不但要找,还要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我认为: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除了认真参加镇机关组织的集中学习以外,还要努力自学,并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同近年来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学习结合起来,同自己所负责的几项业务工作学习结合起来,努力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杜绝形式主义,避免官僚主义,克服享乐主义,坚决做到思想上不放松、生活上不奢侈、物质上不浪费,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二是抢抓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机遇,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通过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进一步领会其精神实质,坚决忠诚于党的事业,兢兢业业,踏实工作,乐于奉献,把做好每项工作、每件事情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座标”,不断攀升,不断奋发,不断进步,全心全意,做服务于民的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不平凡的价值。三是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树立群众观念。树立群众观念,也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在思想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还必须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摆正同群众的关系。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对党群关系,有如舟和水、鱼和水、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等比喻,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凝聚了巨大的前进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准则。只有这样,党的事业发展才能拥有不竭的动力。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四是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做好本职工作,服务群众。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作为基层干部就要弄清群众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能为群众做什么,认识清楚了,才能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真心实意做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涉及民生、民富、民难的问题上,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

篇7:论群众路线学习心得

结合群众路线学习,重点围绕“为了谁、依靠谁”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我理解,“为了谁”,体现出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依靠谁”,蕴含着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关键在于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总书记在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够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番话语言质朴但立意高远,饱含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道出了我们党是为谁立命、为谁谋利这个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可以说,建党92年来,我们党始终都在为追求人民的福祉而不懈奋斗,带领人民闹革命、搞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使人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实惠。现在,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我们党始终牢记和恪守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诚倾听老百姓的心声,真实反映老百姓的愿望,真情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切实做到“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把

满足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根本依据和行动指南。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好群众意见这把“尺子”,来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无论是定政策、抓工作,还是上项目、搞工程,都要多听听群众的意见,注重群众的评价,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不能关起门来摘自我评价、自我认可。

篇8:论群众路线的政治价值

一、人民群众至高无上

党的群众路线彻底纠正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赋予人民群众至高无上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是正当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行为的评判标准等。从价值位次上看,人民群众在政治价值上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先性和至上性。在这个意义上讲,群众路线的政治价值集中体现为人民群众至高无上。

尽管不同时期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赋予了群众路线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但是贯穿其中的价值理念却是一脉相承的并且具有同一性的,即人民群众至高无上。从党成立那一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更多的共同福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身的最高利益,把维护和实现人民权利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实践活动当作检验自身执政行为有效性的最高标准。这些都是我们党贯彻人民群众至高无上的群众路线的政治价值的真实写照。

二、巩固和提升党的执政地位

执政地位的巩固是群众对政党取得政治权力和公共权力的事实在心理层面上的自觉认可与自愿服从,它意味着群众对执政党及其权威的忠诚和尊敬。政党巩固和提升执政地位和执政水平依赖于它掌握了多少执政资源。一般意义上说,政党执政资源包括诸多方面,有无形的精神上的资源,如意识形态、领袖魅力等;也有硬指标的资源,例如治理绩效等。最终无论哪种执政资源的取得都要依托于得民心、顺民意,密切党群之间的关系。

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价值还包括巩固和提升了党的执政地位。第一,群众路线为党的权力来源提供了稳定而深厚的民心基础。革命战争时期,党群之间结成了深厚的情谊。可以说,革命战争的关键时期人民对于我们党的支持起到了重要的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人民群众冒着杀头的危险加入中国共产党,没有人民群众送子女上战场,没有人民的后勤支持,就没有党和军队的成长和壮大。在此意义上,群众路线发挥了重要的凝聚民心,巩固政权的作用。第二,群众路线为党有效治理国家的实践提供了稳定的民意基础。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治理实践。在这一实践进程中,群众路线在党群之间架起了国家治理层面的民意通道,推进了中国各方面制度的现代化进程,为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行为、监督权力运作搭建了平台,拓展了民众对于国家治理的实践推动意义。

三、提升了群众政治参与活力

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经典表述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又进一步解释“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其实,这在现代政治学上来讲,就是让群众积极地参与到政治过程中去。

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价值还体现在提升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党的群众路线致力于形成密切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这有利于提升群众政治参与活力。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尤其是“四风”问题。这些不良的作风正是割裂党群、干群联系的毒瘤。党员干部想要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就要做到: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要能够与群众打成一片;夯实作风,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形成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激活社会活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良好局面。

四、有利于精准把握阶层分化规律

阶层分化是重要的政治现象也是重要的社会现象。阶层分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其本质反映的是人们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关系。提升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水平,对于精准把握阶层分化的规律。

第一,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分化型分化阶段。与社会分工精细化相伴随的是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加剧分化。例如,工人阶级内部就出现了“多领化”的趋势。据此,提升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水平对于执政党阶层分化现象把握和研究非常必要。

第二,我国未来将走向整合型分化阶段。社会阶层的剧烈分化带来了社会活力和社会流动,但分化过程中各个阶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也是空前激烈的。我国当前社会正呈现出社会矛盾冲突加剧的现实。据此,未来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将更加重点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尤其是在维护群众利益的相关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这在共享发展理念中已经对此进行了回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和公平正义问题。群众路线的政治价值正是体现在对于阶层分化规律的把握。

上一篇:市场营销学课本答案下一篇:小学生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