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巡检工作职责范文

2024-04-29

成型巡检工作职责范文(共8篇)

篇1:成型巡检工作职责范文

设备三级巡检制度

1、目的

为了切实搞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消除设备隐患,掌握设备运行规律,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三级巡检的划分和基本内容:

1.1 生产线岗位巡检工的点检和当班维修工的日巡检。1.2 分厂设备厂长、维修工段长的周检。1.3 设备保全处专业人员对生产线设备的月检。

2、巡检的基本内容

2.1 根据保全处制定出的《巡检标准》和《巡检记录表》;各分厂、工段、班组和员工要认真按照《巡检标准》实施巡检,并将巡检结果记入《巡检记录表》

2.2 生产线岗位工巡检和值班维修工的巡检,是三级巡检制度的基础,《巡检标准》是进行巡检作业的依据,认真进行点检和巡检是岗位工和维修工的基本职责。

2.3 岗位工接班后,按照该设备的《巡检标准》的规定及时对设备进行巡检,每班不低于八次,包括对设备润滑的巡检、对可处理的故障和缺陷及时处理;对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报告班长、工段长;每班要将巡检的内容记录在《巡检记录表》上,对存在设备事故隐患的设备要作重点记录。

2.4 值班维修工对所负责的区段内设备,按《巡检标准》的规定,每班进行1-2次的巡检,并核查岗位工的巡检情况;协助岗位工排除可排除的故障,需停机处理的故障应停机处理并上报分厂。

《巡检记录表》需由分厂工段长签字确认,月底装订成册。

2.5 分厂设备厂长的周检,是本级巡检的关键;分厂设备厂长对分厂重要设备进行一次检查,检查设备有无异状和劣化,检查运行和维护等全面情况,核查点检和巡检记录,对需处理的问题及时组织维修,重大问题应报告设备保全处;周检情况应填写《巡检记录表》由设备保全处签字确认,月底装订成册。

2.6 设备保全处人员对公司主要设备的月检,是三级巡检制度的保证;设备保全处的技术人员对全公司主要生产设备每月进行不少于2次巡检,全面考察设备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分厂管理人员,对需事后安排处理的问题应报公司领导并列入检修计划;月检情况要填写《巡检记录表》由设备保全处领导签字确认,月底成册。

3、三级巡检制度的贯彻执行

3.1各级有关巡检人员,应按本规定认真执行,未进行巡检的或虽已做巡检但未填写《巡检记录表》者按设备管理考核规定进行考核处理。

3.2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做及时处理或作出处理意见,自己不能处理应立即报告自己的上级,做到件件有落实。因未及时处理又未报告上级导致事故加剧者,按责任事故定论。

篇2:成型巡检工作职责范文

宋任娇 08120188

一.前言

随着陶瓷工业的发展及其在现代工业领域中应用的不断扩大,对陶瓷成型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述传统陶瓷成型工艺由于存在不同的缺点,已难以满足工艺要求,为满足航天、汽车、电子、国防等行业的市场需求[1],人们要求采用高性能陶瓷的成型方法所成型的坯体应当具有高度均匀性、高密度、高可靠性以及高强度,并在形状的复杂程度上要求更高。因此,陶瓷原位凝固成型技术便应运而生了。

原位凝固胶态成型[3,2]就是指颗粒在悬浮体中的位置不变,靠颗粒之间的作用力或悬浮体内部的一些载体性质的变化,使悬浮体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坯体没有收缩或收缩很小,介质的量没有改变。在这类成型方法中,首先要制备稳定悬浮的浆料,然后通过各种途径使颗粒之间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而相互聚集,形成一个密实的坯体,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形状,由此可制成高密度的素坯。原位凝固胶态成型与其它胶态成型工艺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凝固技术的不同,这将会导致对浆料性质要求的差异和整个工艺过程的差异。

国内外的陶瓷学者不断总结经验,将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的理论引入到陶瓷浆料的成型技术中,并利用各种物理的辅助手段,在传统的注浆成型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了多种新型的胶态成型技术,如:离心注模成型[3]和压滤成型[4]等成型方法。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凝胶注模成型首次使用较低含量的有机物使陶瓷浓悬浮体实现原位凝固,进而在90年代掀起了陶瓷原位凝固胶态成型研究的热潮。

目前,原位凝固胶态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凝胶注模成型工艺(Gelcasting)、直接凝固注模成型(Direct Coagulation Casting)[5]、温度诱导絮凝工艺(TemperatureInduced Flocculation)[6]、胶态振动注模成型(Colloid VibrationCasting)[7]和快速凝固注射成型(Quickset Injection Molding)[8]。

二.凝胶注模成型原理及工艺

凝胶注模成型技术是传统的注浆工艺与有机化学高聚合理论的完美结合,它通过引入一种新的定型机制,发展了注浆工艺。其原理是通过制备低粘度(<1Pa·s)、高固相体积分数(>50vol%)的浓悬浮体,在其中掺入低浓度的有机单体、交联剂,在催化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使浆料中的有机单体与交联剂交联聚合成三维网状结构,将大部分水封于网络中而使浆料立即原位凝固,从而使陶瓷坯体原位定型[20]。然后进行脱模、干燥、去除有机物、烧结,即可获得所需陶瓷零件。其原理见图1.1。

该工艺与其它原位凝固胶态成型工艺的相同点是需要制备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分数的浓悬浮体,不同点在于浓悬浮体的凝固技术不同,这将会导致坯体性能的差异[21-24]。

凝胶注模成型分为两类:一种是水溶性凝胶注模成型(aqueous Gelcasting),另一种是非水溶性凝胶注模成型(Non aqueous Gelcasting)[25]。前者适用于大多数陶瓷成型场合,后者主要适用于那些与水发生反应的系统的成型。该技术首先发明的是有机溶剂的非水凝胶注模成型,随后作为一种改进,又发明了用于水溶剂的水凝胶注模成型,并广泛应用于各种陶瓷中,非水溶性凝胶注模成型采用有机溶剂,要求溶剂有较低的蒸汽压。水溶性凝胶注模成型更进一步,有许多优点[26,27]:(1)成型过程与传统方法类似,简便易行;(2)干燥过程更加容易;(3)降低了预混液的粘度;(4)对环境污染小。因此,该方法被广泛应用。

下面以常用的丙烯酰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凝胶体系为例,介绍有机单体聚合的原位固化机理。在该系统中,一般选用丙烯酰胺(AM)为单体,双官能团单体亚甲基丙烯酰胺(MBAM)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根据高分子化学相关理论,单体自由基会经过以下反应:

1)链引发反应

这是形成单体自由基的过程,首先是引发剂 APS 分解,形成初级自由基,这是一个吸热反应,反应活化能高,反应速率小;然后是初级自由基引发单体成为单体自由基,见反应式(2),下列各式均用 M·表示初级自由基。

式(3)初级自由基引发 MBAM 形成自由基

初级自由基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的过程是放热反应,反应活化能低,所以生成的初级自由基很快生成单体自由基,但是引发反应阶段存在许多副反应,这些副反应会消耗引发剂,使引发剂效率低。初级自由基还会很快和一些阻聚性物质作用,失去反应活性,氧就是一种效果明显的阻聚物,氧和自由基(包括初级自由基、单体自由基、链自由基,用 Mx·表示)反应,生成比较不活泼的过氧自由基:

过氧自由基本身与其它自由基结合终止,不能再引发凝胶反应。制备凝胶注模成型坯体时,如果浆料是暴露在空气中聚合,成型后坯体与空气接触处未固化,坯体干燥后固化层会起皮、剥离。所以凝胶注模成型时最好能在充 N2的环境下进行。但在本研究中由于实验设备的原因,坯体成型都是在空气环境下进行,成型后的坯体表面会产生一层薄薄的没有凝胶的固化层,轻轻扫刮就可以将其去掉。

链引发反应是控制整个聚合反应的关键,也是影响聚合体系分子量的主要因素。

2)链增长反应

链增长反应即链引发所产生的自由基与单体分子迅速重复加成,形成链自由基的过程,式(5)表示式(2)生成的自由基与单体 AM 发生的反应,式(6)表示式(3)生成的自由基与单体 AM 的反应,链增长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活化能低,反应放热量大,可达 84kJ/mol[28]。凝胶时间就是根据这个阶段放出的热量引起体系温度的升高来测定。

3)链终止反应

两个链自由基的独电子可以相互结合终止,形成大分子:

三.凝胶注模成型特点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优点为[29-31]:

(1)可适用于各种陶瓷材料,坯体中有机物含量较少,其质量分数一般为3%~5%,但强度较高,一般在10MPa以上。可对坯体进行机加工(车、磨、刨、铣、钻孔、锯等),从而取消或减少烧结后的加工,是一种净尺寸成型技术。由于坯体的组分和密度均匀,因而在干燥和烧结过程中不会变形,烧结体可保持成型时的形状和尺寸比例,成型各种复杂形状和尺寸的陶瓷零件。

(2)由于定型过程和注模操作是完全分离的,定型是靠浆料中有机单体原位聚合形成交链网状结构的凝胶体来实现的,所以成型坯体组分均匀、密度均匀、缺陷少。与传统干法成型技术相比,它降低了大气孔的数量,并改善气孔的分布,提高坯体的均匀性,从而有利于烧结致密化和强度的提高。

(3)浆料的凝固定型时间较短且可控。根据聚合温度和有机物的加入量不同,凝固定型时间一般可控制在5~60min。

(4)所用陶瓷浆料为高固相(不小于50vol%)、低粘度(小于1Pa·s)。浆料的固含量是影响成型坯体的密度、强度及均匀性的因素,粘度的大小关系到所成坯体形状的好坏及浆料的排气效果。这也是应用该技术的难点和能否成功的关键。

因此该技术明显优于流延法和注浆法等传统的湿法成型技术。目前该工艺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研究部门和工业界的极大重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粉末冶金材料的成型工艺与陶瓷材料的相似性,也可以把此工艺应用于粉末冶金工艺中。

而与陶瓷其它湿法成型工艺相比较,凝胶注模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四.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重点和难点(1)高固含量、低粘度浆料的制备。影响固含量的主要因素是粉料在介质中的胶体特性如Zeta电位、粘度,因此可通过选用合适的分散剂,调节pH获得理想的浆料[32,33]。(2)陶瓷浆料的可控固化。在应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过程中,陶瓷浆料的可控固化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陶瓷浆料固化特性的研究。人们通过对浆料胶凝点的测试来研究其固化特性。对于胶凝点,塑料工业已有了成熟的定义和测试方法标准(如美国的SPI标准和日本的JIS标准)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的Young A C等人研究了预混液温度随凝胶反应发生时间的变化,定义了反应的诱导期,并且指出了凝胶开始发生的时间和温度——胶凝点[34]。国内科研人员也定义了陶瓷浆料的凝胶点,并且设计了测定凝胶点的试验装置,系统研究了影响胶凝点的各种因素。

(3)排胶对坯体强度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排胶过程中,随着排胶温度的升高,坯体强度及其显微结构发生阶段性的变化。低于200℃时,坯体强度稍有下降;350~500℃时,由于坯体内部高分子网络逐渐软化、分解,其强度显著下降;高于500℃时,由于坯体内部局部烧结,强度则逐渐回升[35]。

五.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应用情况分析

水溶性凝胶注模与传统的注浆工艺在制浆上类似,且使用的分散剂一样。该成型方法对设备也没有特殊要求,使用该工艺已成功制备出氧化铝、熔融石英、氧化锆、碳化硅、氮化硅、高铝矾土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以及镍基高温合金、BaFe12O19磁性材料、不锈钢、钨、铝合金、金红石电容器等[36]。该工艺制备的部件可作为汽车零件、铸造成型用模壳和模芯、导弹头整流罩和光学装置等[37,38]。导弹整流罩过去多使用耐热微晶玻璃,虽然Si6-zAlzOzN8-z很早就被认为是耐热微晶玻璃的替代产品,但该类材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合适的工艺把它商品化,而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可以将其制备成近净尺寸的价格适中的导弹整流罩[39],从而使Si6-zAlzOzN8-z材料在美国“麻雀”和常规导弹上得到推广应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优势为生产形状复杂的部件,如轴直径为50mm,叶片尖端厚度仅为1.5mm的涡轮转子[19]。该转子坯体平均密度为理论密度的53.7%,坯体各部分密度偏差仅在0.2%以内。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在制备多孔陶瓷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据文献[40,41]报道,采用该工艺制备的刚玉质多孔陶瓷于1550℃×5h烧结后的收缩率低于6%;气孔率为40~50%;平均气孔尺寸为3.65μm。由于凝胶注模成型所得到的坯体强度高,故可用金属或便宜的塑料材料作模具来制作大型形状简单的部件,如制造一个直径为60cm、厚度为2.5cm的圆环形部件。如上述部件采用机压,则需要投入较大的模具费。尽管凝胶注模成型是一种近尺寸的成型技术,但生坯具有可加工强度仍然重要,如制备带螺纹且多孔的复杂部件,仅靠模具设计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即使能够达到要求,制造成本也会非常昂贵。由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世界各国对它均显示出浓厚的研究兴趣。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研制新型高效无毒的凝胶体系[42]、开发凝胶注模新的应用领域[43-46]、发展新型无缺陷凝胶注模工艺等[47-49]。利用凝胶注模工艺可成型的材料包括单相体系材料和复相体系材料,所研究的粉体尺寸从微米、亚微米到纳米,成型坯体的形状可以从简单的块体到复杂形状的部件,如薄壁和厚壁的管子、密封环、活塞、转子等。由于其工艺先进,我国不少学者对它十分重视,相继对该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50-52]。

六.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凝胶注模成型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一种全新的陶瓷材料湿法成型技术。该工艺与传统的湿法成型工艺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成型坯体组分均匀、密度均匀、强度高、缺陷少、不需脱脂、不易变形、易成型复杂形状零件及使用性很强等突出优点,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重视。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已经被称为成型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19]。而且由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对于原料的塑性没有要求,可望成为解决瘠性原料成型的新途径。参考文献:

篇3:成型巡检工作职责范文

1 管理中心总体结构

1.1 联网示意图

管理中心服务端一般安装于控制机房, 通过辐射至各个变电站的网络连接到安装于变电站的客户端。如图所示。

1.2 开发环境

计算机系统:Windows XPSP3;计算机语言:C/C++;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C++6.0;数据库:My Sql5.1。

2 系统特性

单兵智能巡检系统是标准的C/S结构程序, 也就是一个服务器对应多个客户端。该系统在演示程序的基础上扩展完成。演示程序使用M FC框架, 通过WINSOCK实现网络传输 (UDP传输方式) , 对视频采集卡的数据接收和对视频数据的解码则是使用和采集卡相配套的驱动。扩展后的单兵系统程序对这些特性保持不变。

3 程序运行基本流程

客户端通过用户界面的操作对服务器发出请求, 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对其进行合法性的验证。验证其请求合法后, 服务器判断请求类型, 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操作, 完成后把或成功或失败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客户端把服务器返回的结果呈现在用户界面上以实现和用户的交互。

4 视频数据格式

视频文件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文件头, 打开视频文件时通过查看文件头的标识来确定是否是该系统可以解码的视频文件。第二部分为帧数据, 文件头之后的数据全部为帧数据。每帧的结束没有特定的标识, 但是可以通过下一帧开头位置来确定。每帧结束的位置为其下一帧之前的位置。最后一帧的结束位置为文件末尾。

5 前端信息采集流程

1) 本地保存。通过和采集卡配套的驱动包和调用函数初始化视频卡。打开视频卡后, 回调函数里就会陆续产生数据, 在硬盘里创建打开一个文件, 写入文件头, 因为此时帧总数还未知, 所以帧总数先为0。回调函数产生的每一帧数据此时可以保存到该文件内了。录像时需要记录录像文件的总帧数。结束录像, 把该视频文件的总帧数重新写入到文件头内, 关闭该视频文件。

2) 网络保存。和本地保存一样, 需要在客户端先初始化视频卡。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录像请求。并把参数 (录像所属变电站、录像类型等) 一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端接到请求, 在数据库里写入数据, 并使用唯一的id值作为录像文件的文件名在服务器端创建打开文件。也需要记录录像帧总数。客户端产生的每帧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保存接收到的视频数据到已打开的录像文件。结束录像时, 客户端发送结束录像请求, 服务器端重新写入总帧数到视频文件。

6 参数的传递

1) 参数传递说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个请求都为登录请求, 而登录时需要帐号和密码, 参数传递就是把帐号和密码传递给服务器。每个参数有两个部分组成, 参数名和参数值。参数名用来区分参数, 所以参数名不能有重名的。而参数值需要传递给服务器进行相关操作。因为服务器客户端之间传递的数据都是字符串, 那么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需要使用同一种参数格式创建和解析, 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

2) 普通的参数传递。普通的参数传递格式以‘=’符号把参数名和参数值分隔开, 用‘&’符号分隔开每个参数。

3) 列表的参数传递。客户端获取视频列表时就是获取的列表参数。获取视频列表时其中包含两个参数, 视频列表的数量和视频列表值。参数字符串包含两个参数count (数量) 和root (视频列表) 。“root=”字符之后的字符串以字符‘|’分隔, 分隔出的每个字符串都是一条视频的记录。

7 多包传输

1) 发送方的多次传送。单兵系统的单次发送字节数量为1436, 发送的数据字节数大于这个数量就需要分多次发送, 发送的次数为:发送数据的字节数/1436、最后一次发送的字节数为:发送数据的字节数/1436的余数。

2) 接收方的拼接。发送方每次发送的包内都包含总包数和当前包的序号。接收方每次接收了分包发送的数据, 需要把包里的数据先保存起来, 直到完整的数据拼接完成后再进行相关的操作。

8 结论

通过巡检工作管理中心的研究, 我们研究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智能巡检及管理系统。采用本地功能实现和联网功能实现的结合, 使得巡检工作更加智能化, 更加科学化。在以后的研究中, 主要可以侧重使管理中心更规范化, 功能更多样化发展, 可以与现有的电力生产系统, 电力通信系统向结合, 实现一套系统就可以连接所有工作类型的智能电力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迈克康奈尔, 著.金戈.等译代码大全,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2]艾渤, 王劲涛, 钟章队著.宽带无线通信OFDM系统同步技术[M].人民邮政出版社, 2011.

篇4:成型巡检工作职责范文

关键词:10 kV;配电网设备;运行巡检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86-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10 kV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城市配电网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相应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城市配电网的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配电网设备运行巡检维护工作。配电网设备运行状况的高低取决于配电网设备巡检维护工作的质量水平。所以,为了提高10 kV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加强对设备的巡检维护是十分有必要的。

1 目前配电网设备运行巡检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①巡检维护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由于配电网设备运行的巡检维护工作是人为进行的,需要对各种复杂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不仅要对配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配电网设备的工作现状进行考虑,还有对倒闸操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经济性进行考虑,此外还要对配电网的保护、通讯等工作的科学合理性进行考虑,由此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工作量比较大,进而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②维护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巡检维护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专业素质对于巡检工作的质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维护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知识以及事业责任心等方面对于配电网设备的运行巡检维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③不能确保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人工巡检维护工作对于配电网设备的停电频率和时间没有精确的控制,可能会导致出现重复停电的情况。另外,没有科学、专业的对相关定量进行分析,导致线路的功率和线路电压方面存在问题。

④不能保证巡检维护工作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由于人工巡检维护工作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局限性,没有全面系统性的优化过程,不一定能够很好的适用在配电网运行的巡检维护工作中,因此,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具有可行性的,但是不是最优的,不能有效的保证巡检维护工作的经济性。另外,由于巡检工作量编制不合理,导致检修工作人员交叉工作,会导致工作的错误率,从而也会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

2 10 kV配电网设备运行巡检维护的工作内容

①线路的维护。由于10 kV配电网的线路分布比较广泛,并且长期在露天状况下运行,很容易受到不同自然灾害与外力破坏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的确保配网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事故发生率,需要对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以便能够了解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线路进行维护,主要运用定期巡视、特殊巡视以及事故巡视的方式,着重对线路的沿线情况、杆塔配件、导线、护线、绝缘子、接地装置、拉线、变压器以及防雷设备进行检查。其中,对沿线情况进行检查时,对周围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例如在配电线路周围正在施工的开土方、开山、道路以及化工厂等工程;可能出现搭落情况的旗杆、风筝、天线以及金属线等。

②变压器的维护。对变压器进行维护时,主要检查套管是否清洁,有无裂纹、损伤、放电痕迹;油温、油色、油面是否正常,有无异声、异味;呼吸器中否正常有无堵塞现象;各个电气连接点有无锈蚀、过热和烧损现象;分接开关指示位置是否正确,换接是否良好;外壳有无脱漆、锈蚀;焊口有无裂纹、渗油;接地是否良好;各部密封垫有无老化、开裂、缝隙有无渗漏油现象;各部螺栓是否完整、有无松动;铭牌及其他标志是否完好;一、二次熔断器是否齐备,熔丝大小是否合适;一、二次引线是否松弛,绝缘是否良好,相间或对构件的距离是否符合规定,对工作人员上下电杆有无触电危险;变压器台架高度是否符合规定,有无锈蚀、倾斜、下沉;砖、石结构台架有无裂缝和倒塌的可能;地面安装的变压器,围栏是否完好;变压器台上的其他设备(如表箱、开关等)是否完好;台架周围有无杂草丛生、杂物堆积、有无生长较高的农作物、树、竹、蔓藤植类物接近带电体。

③柱上断路器、重合器和负荷开关的维护。对柱上断路器、重合器和负荷开关进行维护时,主要对断路器的接点、外观清扫、操作机构、指示灯等方面进行检查。检查开关的固定是否牢固,引线接点和接地是否良好,线间和对地距离是否足够,套管有无破损、裂纹、严重脏污和闪络放电的痕迹以及开关分、合位置指示是否正确、清晰等。其中,对断路器的接点是否出现松动情况、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是否出现缺陷、断路器的分闸与合闸的机械指示灯是否正常亮以及断路器是否出现放电或者电晕情况等进行着重检查。另外,要进行的预防性试验,定期检查。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绝缘电阻测量每两年进行一次,大修周期不就超过5 a。

④配电箱的维护。对配电箱进行维护时,首先对配电箱和开关箱的名称、用途、标记以及系统接线图进行检查,并在配电箱和开关箱的箱门上安装锁,安排专人进行负责。维护检查的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并在检查的过程中严格依据规定穿戴绝缘手套、鞋,运用绝缘工具。另外,在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时,要将上一级的电源进行隔离,确保开关分闸断电,并放置相关的警告人们的标志,防止出现带电工作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严格遵循配电箱和开关箱的操作顺序,例如送电操作顺序是由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到开关箱,停电操作顺序是由开关箱、分配电箱到总配电箱。

⑤杆塔、绝缘子的维护。对杆塔进行维护时,主要对杆塔部件是否缺少、杆塔与拉线基础是否稳固以及杆塔是否出现锈蚀情况等进行检查。其中,在对杆塔部件是否缺少进行检查时,要根据巡视结果所提供的检修内容与图纸,增加铁塔角钢、螺帽、螺栓、脚钉、拉线以及拉线棒等部件,保证杆塔设备的完整性。另外,绝缘子作为一种特殊性的控件,其能够增加爬电距离,主要由玻璃或者陶瓷制作而成,在配电网架空输电线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维护时,要注重绝缘子的清扫工作,例如在潮湿的天气环境下,脏污的绝缘子容易出现闪络放电的情况,因此,要对其进行清扫,确保其整洁干净,能够达到原来的绝缘水平。通常情况下,一般环境地区每年清扫一次,污染较重的地区一年清扫两次。其主要有三种清扫方式,分别是停电清扫、不停电清扫以及带电水冲洗。

3 结 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10 kV配电网主要设备的维护,并加强配电网设备运行的日常管理,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而有效的提高配电网设备与巡检维护水平,确保配电网设备的正常、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毅川.如何加强配电网工程改造后的运行管理[J].广东科技,2009,(31).

[2] 王成业.浅谈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的构建[J].科技信息,2008,(3).

篇5:浅谈无人值班时巡检工作的重要性

广州蓄能水电厂 (简称广蓄电厂) 是我国第一座高水头、大容量的抽水蓄能电厂, 位于广东省从化市吕田镇境内, 距广州市公路里程120 km。广蓄电厂有A、B两厂, 总装机容量为240万k W。A厂装机容量120万k W, 采用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设备, B厂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和伏依特公司设备。A厂1994年12月竣工, B厂2000年6月竣工。广蓄电厂1996年实现无人值班, 2003年通过验收, 1997年获“一流水力发电厂”称号。

1 设备可靠才能实现无人值班

广蓄电厂启停频繁, 2005年电网周波下降紧急反应14次全部成功, 总启动次数达15 054次。通过细化设备巡视规范, 将设备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并对无人值班关系密切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至今已完成A厂SFC升级改造, 解决多年来影响A厂泵和CP启动成功率低问题, 完成500 k V蓄北线和蓄增乙线保护升级、完成计算机监控系统温度采集系统改造等, 增加我厂设备的可靠性。重要设备巡视周期由每周一次改为每天一次, 检修人员及时处理设备缺陷, 依照检修ABC文档定期对设备进行定检, 保证设备可靠性。

2 巡检是保证设备可靠的必要手段

广蓄电厂机电设备复杂, 巡检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设备可靠运行。

2.1 巡检数据采集要全面准确

广蓄电厂引入一套较为实用及完善的巡检条码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将巡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管理水平。巡检条码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包括巡检任务和巡检数据采集, 记录了到达哪些巡检地点, 每个巡检地点需要检测的巡检单元, 该巡检单元需要采集的巡检数据。采集器中可下载特殊运行设备的巡检项目, 迎峰度夏间广蓄电厂黑启动柴油机每月增加一次定期启动试验、500 k V电缆头渗油巡检及一些技改后增加的项目。巡检项目确认后采集器自动翻页到未巡检的项目, 当天巡检结束后采集器可以提示未巡检的项目。在巡检数据全面的基础上, 如何保证巡检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呢?例如巡检时采集器中出现主变油位是否正常?采集器中数值数据设有一个正常范围, 巡检中采集的数值数据不在正常范围内为异常数值数据, 输入异常数值数据时采集器会提示该数值数据异常让巡检人员分析该采集数据。采集器内存有限, 部分重要设备现场贴有巡视项目是否正常判断指引, 巡检员可以根据该指引仔细采集巡检数据。

2.2 采集器提示, 提高巡检质量

巡检人员每天采集一次A、B厂主变、母线洞设备、调速器系统、球阀系统、500 k V系统等重要设备的运行数据, 每周巡检一次采集上下库、检修渗漏排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等辅助设备的运行数据。采集巡检项目时采集器会提示采集数据是否正常, 如巡检主变时采集器上会显示主变气体含量是否正常?主变高低压侧绕组温度油温是否正常?主变冷却水是否正常等信息。母线洞设备日巡检主要是对发电机出口开关操作气压和SF6气体压力进行巡视, 发电机出口开关气压与SF6气体压力正常是保证出口开关正常分合的必要条件。巡检时采集器上会显示“出口开关操作气压是否正常?正常值为0.93~0.96 MPa”的提示, 巡检中我们发现发电机出口开关操作气压低至0.88 MPa (出口开关操作气压闭锁开关合闸压力为0.85 MPa, 闭锁分闸为0.81 MPa) 并及时补气, 避免了气体压力过低导致机组出口开关未能分闸越级跳500 k V开关。

调速器系统在水轮机发电机组中起调节负荷的重要作用, 广蓄电厂调速器系统采用64×105 Pa的液压操作, 巡检时采集器会显示“调速器回油箱油位是否正常?调速器油罐压力是否正常?调速器系统各个阀门位置是否正常?”等信息。巡检中我们发现广蓄B厂调速器回油箱油位低并及时加油, 避免了回油箱油位过低导致机组跳机。

2.3 进行数据分析, 及时发现隐患

巡检员每月根据《运行数据分析规定》进行数据分析, 主要包括:主变气体含量、渗漏排水泵运行时间、母线洞设备数据采集分析、主变温度、500 k V电缆油温油压、500 k V GIS数据分析、500 k V GIS气隔压力、避雷器读数分析。数据分析可以判断设备的异常, 500 k V蓄能电厂联络线高压电缆头避雷器读数分析到C相2005年1月动作了9次, 查看事件记录后发现该线路2005年1月份有倒闸操作产生过电压, 说明500 k V蓄能电厂联络线倒闸操作时应密切关注线路电压电流。2005年8月检修人员发现#1主变气体含量达到60×10-6, 对#1主变气体含量数据分析后发现#1主变气体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并对#1主变油化验分析, 发现#1主变气体含烃量增大, 有乙炔气体产生, 说明#1主变存在低能放电, 研究后将#1主变返上海厂家大修。2006年6月在对A厂500 k V电缆油温油压数据分析中发现500 k V蓄能电厂联络线C相电缆油压有降低趋势, 仔细巡视后发现500 k V蓄能电厂联络线A厂GIS侧C相电缆头渗油。2006年6月在对B厂主变数据分析中发现#6主变B相套管电容值增量为4.79%, 而《电力预防性规程》要求电容值较上次值或出厂值增长小于5%为合格, 2006年7月检修部完成了#6主变套管GD-8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2006年8月, GD-8在线监测系统显示#6主变电容值为390 p F, 电容值增量突变为7.14%, #6主变退出更换B相套管。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设备存在隐患并及时处理, 避免事故扩大。

2.4 水工建筑物及地下洞室群巡检

广蓄电厂水工监测组巡检人员依照监测分部定检ABC文件目录定期对水工建筑物及地下洞室群进行巡检, 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水工监测巡检人员1995年5月巡视发现上库坝左坝头马道下游坝面石有沉陷现象, 下游坝面出现较多颗粒填料, 颗粒填料是被水流冲击造成, 经分析, 造成坝面沉陷的原因是降雨后该处有集中水流从坝内涌出。上游隧道充水过程中, 水工巡检人员发现B厂#4支洞外渗漏水流逐渐增大, 沿着来水方向巡视, 发现南支洞漏水量随着上游隧道水位升高而增大, 最终发现南支洞水力霹裂, 立即终止对上游隧道的充水并实施环氧灌注封堵处理。通过以上2个事列说明水工建筑物及地下洞室群巡视的重要性, 为无人值班运行方式提供设备安全保障。

3 巡检在广蓄的应用

巡检主要是根据《设备定期巡检、操作、试验规程》和设备巡检条码系统, 负责对全厂设备日常巡检和定期试验、切换工作, 巡检值长是当周巡检工作的责任人。每周一巡检人员在巡检条码系统上将巡检内容下载到采集器并在本周内完成采集器中所列的巡检项目。巡检员依照《巡检规程》中日巡检的具体内容巡检到位, 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隐患或故障, 填写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MAXIMO) 报缺单并告诉值班值长。周末值班人员负责厂房重要设备巡视, 保证重要设备日巡检。巡检人员在当周周五前完成采集器中所有巡检项目并将采集数据上传到巡检条码系统, 将本周所采集的数据与前几周进行分析比较, 相差较大数据应分析原因。

4 巡检数据与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巡检中发现设备存在隐患或故障, 填写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报缺单, 检修人员根据报缺单开工作票处理设备缺陷。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MAXIMO4.1.1) 将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与检修工作连接起来, 但目前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在现实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不足。检修人员根据巡检人员填写的报缺单处理设备缺陷后不能将处理报告反映到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以供查询该设备的处理情况。巡检条码管理系统也没有与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连接, 所采集的设备数据不能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中查询, 导致检修人员在处理设备缺陷时无法查询该设备之前的运行数据, 给检修工作带来不便。巡检条码管理系统未能自动将采集数值数据定期生成报表, 并将异常数据发送到检修人员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收件箱, 以上所列的不足亟待改进。

5 结语

广州蓄能水电厂无人值班的运行模式已历经10年, 从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比较成熟。虽然巡检工作进行了十几年, 发现了很多设备缺陷, 但仍有不少方面有待提高与改进, 如何保证巡检到位并尽量发现设备缺陷是一个难题。我们只有在对运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完善相应的巡检制度, 不断提高巡检人员的责任心, 才能保证巡检工作的高效性及设备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勇.广州蓄能水电厂培训教材.广州键翔咨询有限公司, 2005

[2]曹光伟.“无人值班”管控模式在大型水电站运用的探讨.机电信息, 2011 (18)

篇6:成型巡检工作职责范文

【关键词】无人飞行器;中继数据链;工作模式;分析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无人机巡检技术的逐步深化应用,对无人机远程测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架空输电线路每条馈线动辄20km以上,巡检无人机在山区崇山峻岭中穿行,数据链被山体遮挡无法通视的情况难以避免,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性能可靠的无人机中继数据链系统。本文针对福建省电网巡检无人机的实际应用经验,提出了几种无人机中继数据链系统的工作模式。

1 中继数据链系统的直通模式

针对执行巡线任务的任务机距离地面测控车比较近,且没有障碍物遮挡的情况,任务机可以通过无线链路直接与地面车载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直通模式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任务机和吊舱拍摄到的两路视频信号、任务机遥测数据和吊舱状态信号经过任务机终端压缩和调制等处理后,传输到地面车载终端。地面车载终端的遥控数据也直接发送到任务机终端,控制任务机的工作状态。

2 中继数据链系统的地面中继模式

针对执行巡线任务的任务机距离地面测控车距离超过直视范围,或任务机与地面测控车之间有障碍物阻隔,任务机无法直接与地面测控车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可以通过地面无线终端进行中继,辅助完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功能。地面中继模式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任务机和吊舱设备采集到的两路视频信号、任务机遥测信号和吊舱状态信号首先通过无线链路发送给地面中继终端,通过地面中继终端转发给地面测控车载终端;相反,地面测控车的控制指令也通过地面中继终端转发给任务机终端,控制任务机的工作状态。

地面中继模式适用于任务机刚飞离地面测控车通视距离的情况,可以通过一次地面中继完成数据通信。

3 中继数据链系统的地面接入模式

针对采取一次地面中继方案无法完成数据通信的情况,可以采取地面接入模式实现任务机与地面测控车载终端的数据通信。地面接入模式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3所示。任务机和吊舱设备采集到的两路视频信号、任务机遥测信号和吊舱状态信号首先通过无线链路发送给地面接入终端,通过接入终端转变为光纤信号传输给地面转发终端,地面转发终端最后将信号通过无线链路传送给地面测控车载终端,相反,地面测控车的控制指令也通过地面转发终端和地面接入终端转发给任务机终端,控制任务机的工作状态。主干网络布点主要依托于输电线路上配置的光纤电缆,在设有光纤接入装置地面为主干网布点的支撑平台。主干网布点主要依据条件有如下三点:地面地面接入终端作用距离;具备光纤接入装置地面之间的距离;实际地理环境条件。

4 中继数据链系统的地面中继接入模式

由于山区地形的不确定性,有时需要采用地面中继接入工作模式。该模式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任务机和吊舱设备采集到的两路视频信号、任务机遥测信号和吊舱状态信号首先通过地面无线终端中继、再通过地面接入设备传输到地面发射终端,最后通过无线链路发送给地面测控车载终端。相反,地面测控车的控制指令也通过地面转发终端、地面接入终端和地面中继终端转发给任务机终端,控制任务机的工作状态。

5 中继数据链系统的飞机中继模式

针对仅采用地面中继或接入的模式无法满足通信需求的情况,需要在数据传输链路上增加一台中继无人飞机。任务机和吊舱设备采集到的两路视频信号、任务机遥测信号和吊舱状态信号首先通过无线链路发送给中继机,通过中继机转发给地面测控车载终端,相反,地面测控车的控制指令也通过中继机转发到任务机终端,控制任务机的工作状态。由于任务机为可移动终端,该通信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适用于幾乎所有的工作环境,弥补地面中继无法满足数据通信的情况。

6 总结

为解决无线通讯由于山峰阻挡、多径效应、频率选择性衰落和输电线路强电磁干扰等影响,本文设计了一套通讯中继数据链及几种成熟的应用模式,通过建设地面中继站,基于空中中继和光纤相混合的通讯中继组网方式,能够有效拓宽无人机巡线的测控距离,满足超视距复杂环境下无人机电力巡线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柳华. 无人飞行器影像处理研究及其实现[D].长沙: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2009.

[2] 王建军,刘波. 适合于硬件实现的无损图像压缩[J].光学精密工程,2011,(04):922-928

篇7:成型巡检工作职责范文

1 铜管成型机与工作原理简介

铜管成型机主要由送料装置、成型、校正、切断等几部分构成。整机工作时,由电机通过摆线针轮减速器减速后,经齿轮传至各对成型滚轮。原材料薄铜片由送料装置送至各成型滚轮,经过折边、压花、嵌合、成型、整形滚轮形成基本形状。然后由聚氨脂滚轮校直,最后送切断机切至所要求的长度。

2 铜管成型机成组滚轮的工作原理

铜管成型机成组滚轮的工作原理简图如图1所示,它共由6对滚轮组成。6对滚轮由同一带电机的摆线针轮减速器输出轴上的齿轮传动副,带动各对主动滚轮轴转动,且同轴上的齿轮副带动被动滚轮转动,从而实现一对滚轮的两个滚轮同步逆向转动。为使从原材料到矩形管能顺利地沿压条通过各对滚轮,要求6对滚轮需运动协调共同完成整个成型过程。

为保证各对滚轮轴运动协调,并形成沿运动方向各对滚轮产生成直线递增的拉力,以利于矩形铜管沿压条流出,则要求各对滚轮的线速度应沿运动方向成直线递增。由关系式分析可知,若要改变r,可通过改变r或n来实现,但改变n则传动副复杂。在此我们通过改变r的方法,即使6对滚轮的接触圆外径沿运动方向呈逐渐增大,达到成型矩形铜管运动无阻地向前均匀移动。为此,后5对滚轮的接触圆外径(mm)分别设计为:105.2;105.4;105.6;105.8;106。从现在的使用情况证明这组滚轮尺寸只要在加工中严格控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是完全可行的。

3 铜管成型机成组滚轮的结构设计

从原材料铜片到成型矩形铜管,需分几步成型来完成。它既不同于钣金手工成型,又不同于冲压成型,而是靠滚轮运动自动完成金属板材的成型与折边嵌合。由于是机械运动成型,一方面依靠类似于成型模的变截面压条;另一方面依靠滚轮的滚压作用来逐步完成成型与折边嵌合。散热器的矩形铜管需折边嵌合后在工作中不脱开不渗漏,因此特设计了两对压花滚轮,分两次对折边后进行压花嵌合,使其成型后的矩形铜管符合使用要求。为保证矩形铜管的尺寸精度设计了整形与校正铜管成型机成组滚轮。6对滚轮的具体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图中只画出后3对。

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对滚轮与“V”支承件及压轮(图中未画出)配合完成对原材料铜片的按比例分配并形成“V”型,便于进入压条。第二对滚轮将其滚压成带凸边的矩形管。第三对滚轮完成对凸边进行压花嵌合,在后压轮的作用下产生第一次折边。第四对滚轮成折边后的两次压花嵌合,进一步加强嵌合的结合度。第五对滚轮与压轮配合完成两次折边并形成基本形状。第六对滚轮对基本成型的矩形铜管进行校正使其符合尺寸要求。

上述分析可知各对滚轮所完成的滚压内容不同,考虑滚轮结构尽可以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因此将各滚轮分别设计为两片式或3片式组合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只要在加工中采用同一工艺安装基准,加工符合所规定的零件技术要求,装配调试后是完全可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4 成型机成组滚轮的制造工艺

铜管成型机成组滚轮要求热处理后变形小,硬度为HRC62,耐磨损,故选择材料CrWMn合金钢。为了便于进行制造工艺分析,选取其中一只典型的滚轮进行工艺分析。此滚轮的零件图如图3所示。

4.1 制造工艺中应注意的问题

(1)滚轮材料为合金工具钢CrWMn,要求淬火后硬度为HRC62。在制定加工工艺时就应考虑处理工序的安排与前后加工工序的关系。

(2)滚轮为组合式结构,为使装配后符合技术要求,其零件的工艺基准应选择合理。本工艺选取各零件的内孔与一端面为工艺安装基准,加工中严格控制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装配后是能达到同轴度的要求。

(3)零件上的圆弧成型面及过渡小R,是滚轮工作过程中完成成型和运动无阻的关键之一,对这两个面的加工工艺应采取相应的加工工序及有效的措施。

4.2 零件的具体制造工艺

此零件的工艺流程为下料→粗车→精车→钻孔、攻丝→热处理→磨内孔及一端面R尺寸要求→以内孔定位半精磨外圆锥面和外圆弧面及R0.9mm→重新更换粒度较细的砂轮并修整成型,精磨外圆弧面及R0.9mm至尺寸要求。

实践证明上述的工艺分析和所制定的制造工艺规程所加工的零件装配后符合设计及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8:成型巡检工作职责范文

一、课程设置

1. 课程目标

经过广泛的企业调研和专家论证,确定《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是塑模设计、模具拆装、塑件成型工艺规程编制以及塑料成型机械操作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模具企业生产一线岗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具备塑模设计能力、塑模拆装能力、编制塑件成型工艺规程能力以及塑料成型机械操作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 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通过对模具企业的工作岗位调研,分析塑模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融入教学内容,开发学习性工作任务。将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工作岗位。“教学做”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二、教学内容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塑模设计与制造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参照塑模设计、模具拆装,塑件工艺规程编制以及塑料成型机械操作的职业岗位标准,归纳出具有代表性工作任务,形成教学项目。把每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学习性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涵盖了若干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教学内容。由能力训练带动知识点的学习,理论为实践服务,融实践训练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源于模具生产岗位,服务于生产岗位的办学宗旨。

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将集中实训融入学习性工作任务。打破常规的理论教学与实训环节分离的方式,把原有的理论教学,设计实训,模具拆装有机整合、序化。利用专业教室固定场所,把以往不能搬到教学楼的塑料模具摆到每张桌子上,使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讲,边对照分析,边动手拆装。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为一体。

(2)根据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将学时连续性集中安排,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原来的每周6节课改为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全天候连续在专业教室上课。学生在学完之后,在再课堂上就复习并练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辅导、答疑,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普遍易犯得错误,并予以指正。实现“教、学、做、考、评”于一体(表1)。

(3)采用“专业+车间”的人才共育模式。在学习性工程任务实施过程中,适时将课堂延伸到模具企业生产一线岗位。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到校外实习基地的模具设计、制造工艺、安装调试、设备操作等工作岗位,以员工角色,分工协作,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达到所学即为所用的效果。

3.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1)选用教材。教材选用的原则是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丰富,而且与本校软、硬件条件相适合的教材。

(2)编写教材。我们还与校外实习基地合作,按工作过程要求一起开发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活页教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设计

(1)“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堂从校内实训室延伸到模具企业生产工作岗位。按照企业生产岗位工作规范,使学生掌握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途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适用真实工作岗位的能力。

(2)核心技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塑模设计+pro/E核心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形成塑模设计理论、软件设计应用、现场实际操作三大模块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学生接受了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塑模设计方法。

2.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一系列工作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完成任务中,掌握塑模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上将模具企业典型工程样例引入教学,如典型塑模结构的设计与制造,然后逐个加以分析,使学生从中领会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模具设计、工艺编制、调试安装、设备操作的工作过程中,充当技术员、工艺员、操作员,以员工的角色,分工协作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在获得工作经验的同时,形成工作、服从、协作、负责等良好的职业素养。

3. 教学手段

(1)运用真实的实训设备和条件进行仿真的一体化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功能,师生以员工身份,结合现场实际进行典型模具零件设计与制造,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2)营造教学工程氛围和环境,运用视频录像将现场实景搬入教室。让学生提前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过程,为顶岗实习,就业做好准备。

(3)有效利用教学录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网上指导。

四、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紧紧围绕让学生具备“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工艺编制、数控加工、调试安装、设备操作”技术能力,这一目标而展开的。

1. 校内实训环境

专业配套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基地配有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为学生的专业实践锻炼营造了一个较为真实的现场环境。较好地满足了教学、实训和应用技术开发的需要,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创造了条件。

2. 校外实习环境

学院由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主办。学校独有的管理模式,使学院校企无缝结合,特色鲜明。在教学内容上,现场授课,动手操作,学做结合。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既能学习到工程师是如何工作的,又能学习到技师是怎样操作的。在潜入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应职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好地解决了“教与学”、“学与做”脱节的问题。

五、课程改革方向与途径

(1)按照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建立适用以突出能力培养目标,实现以人为本和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体系。

(2)理论课方面突出重点部分增加虚拟教学,通过引进相关软件提高职业理论的仿真效果。

(3)在实训课中加快引进有关塑料成型机械设备和分析软件,完善模具结构拆装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建设,购进有关模具模型供学生拆装。

(4)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采用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学生、老师、师傅三方共同考核。

六、课程建设成效

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机械工程系的大力支持下,模具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3年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改革。《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已于2010年11月通过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精品课程的评审,被评为院级示范性精品课程。为我院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性作用。明年准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上一篇:崔光阅读答案及翻译下一篇:西新街道11月份人口计生工作例会纪要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