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2024-04-18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反思(共14篇)

篇1: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歌曲《懒惰虫》诙谐、幽默,旋律流畅,歌词生动,适合小班幼儿。歌曲虽然以“反面形象”出现,但他的教育意义是很显现的,教育孩子做一个勤奋的人。“勤奋”的概念很宽泛,对于小班孩子的理解有难度,想到班级中有一部分孩子早起的现象,因此,我把音乐中的“懒惰虫”特指为不愿早起,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更符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为避免歌曲中“反面形象”的负面影响,我又赋予歌曲《懒惰虫》一个特定的功能,即“唤醒功能”,大树爷爷轻轻一唱,爱睡懒觉的毛毛虫就起床了。多神奇,一首歌变成了一个好办法。

基于这两个重新赋予的特指,就可以情景自然贯穿活动始末,有了反复吟唱的理由,自然地激发了孩子不当懒惰虫的想法,同时帮助孩子感受体会了歌曲的诙谐情趣。新授歌曲必须要有七八遍的反复跟唱,才会被孩子接受熟悉。单调机械的模唱显然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内驱力,因此在清音跟唱后,我设计了游戏环节“唤醒小动物”,引导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学会歌曲的吟唱。孩子幼儿都沉浸在“帮助唤醒”的角色中,尽情地反复自觉地吟唱。对他们而言,已经不是在学唱新歌,而是在游戏。

篇2: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活动前,我给孩子们欣赏孩子带来的全家福照片,开始我先让孩子来说一说自己的家,自己家里的家庭成员,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家等等。张佳怡小朋友说:“我的家里有很漂亮的窗帘,我喜欢漂亮的家。”赵家伟说:“我的家里有很多玩具,所以我喜欢我的家。刘函岩说:“我喜欢我家里的玩具,我的家里还有电脑呢!”

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什么样的家庭是我喜欢的。我问孩子:“爸爸妈妈吵架吗?”孩子们都说:“有。”“你喜欢爸爸妈妈吵架吗?”“孩子们都大声说:“不喜欢!”“那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你是怎么做呢?”谭政一小朋友说:“不让他们在一起,我让他们分开。”耿伟豪说:“我告诉他们不要吵架了。”希希说:“告诉他们吵架不是好孩子。”孩子们的话让我好感动,我想如果家长朋友听到孩子们说的话,一定会好好考虑考虑的。

接下来我打开录音机,让孩子们欣赏歌曲,说一说,歌曲中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吗?孩子们都说喜欢,但是歌曲中的歌词可能不太理解,孩子们没有说出歌曲中家的样子,我就清唱了一遍歌词,并讲解各有关的歌词:爱是不吵架,爱是不嫉妒等等,试着引导孩子们来理解歌曲,并学习用动作来表达。

篇3: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关键词:职校,机电类专业,小班化实习教学,实习项目开发,教学比较

职业学校的教学应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工作过程为导向, 采取工学结合的办法, 让学生在完成各个专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教育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 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 有些要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

当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与企业联系的还不够紧密, 想要完全在工厂里开展实践教学是不现实的。但可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引入学校的实习场所, 模拟实际的工作项目。因此, 职业学校实习项目的开发, 实习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职校机电类专业教学中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习教学是职业学校转变意识的突破口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果职业教育的教学都是在课堂上开展理论教学, 那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这样的教学不可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 职业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意识, 重视和加强实习教学。

加强实习考核是改变职校教学评价难的有效途径职业学校的很多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差, 如果职业学校的考核方式也跟普通中学一样采用试卷形式, 很多学生的成绩会不合格, 但往往这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很强, 要求做一个工件或完成线路安装对他们来说并不难。这种动手能力正是职业学校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因此, 实习考核应该是职业学校考试方式的重要形式, 很多专业技能课可以采用实习考核方式, 而基础课则可以用理论的考试方式。这种理论与实习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全面、更合理。

实习教学是提高职校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 特别是一些理论课和基础课, 课堂教学气氛很沉闷, 学生无精打采。相反, 大部分学生在上实习课时很认真, 很有兴趣。当成功地完成某个项目时, 学生求知欲更浓, 即使当时没有成功也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或向别人请教。在实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找到学习成功感, 改变学习态度。

实习教学是完成职校专业教学任务的关键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学习, 学会发展”。因此, 除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继续学习能力以外,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职业能力。而培养职业能力主要是通过实习过程完成的,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机电类专业实习的有效形式———小班化实习

机电类专业实习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动手能力和动作规范性的培养, 一个不标准的动作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甚至会造成人身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指导到位, 有时要逐个学生进行指导。机电类专业实习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危险性, 不管是机械专业实习还是电子电气专业实习, 都存在安全问题。因此, 在实习过程中, 不仅要求学生规范操作, 而且要求指导教师时刻注意每一个学生的操作, 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学生。基于以上两个特点, 笔者认为, 机电类实习宜采用小班化教学, 一个实习场所学生以20人左右为宜。

小班化实习的组织与实施实习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要想搞好实习工作, 必须加强组织管理。首先, 由于实习时间长、任务重, 必须有专门进行管理和协调的部门。实习部门负责实习制度制定、设备添置和管理、安排实习等。其次, 实习要有统一规划和具体计划。每个专业都应该有长期的针对本专业的实习规划, 还要有短期的实习计划。长期的实习规划要结合培养目标和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来制定。短期的实习计划要结合每学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调整。在每个学期初要做好实习安排。再次, 实习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考核指标。实习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管理, 细心指导。一般将一个班级分为3个小组, 每个小组在不同的实习场所完成不同实习项目。每个实习场所的实习项目安排一名或两名教师负责指导。每个实习小组实习2周后与其他小组调换项目进行实习。具体分工安排如下:

小班化实习项目的开发与实习教学的开展要完成好实习, 除了要有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外, 实习指导教师开发的实习项目也很重要。笔者认为, 一个好的实习项目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训练内容与职业岗位很接近; (2) 内容充实, 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3) 难度循序渐进; (4) 评价科学合理。实习指导教师在开发实习项目和进行实习考核评定时要遵循教学规律, 把开发实习项目和实习指导看作一个整体, 如图2所示。

小班化实习与大班实习的教学比较

小班化实习存在很大的优势, 如表1所示。首先, 在小班化实习过程中, 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时间更多, 教学反馈速度更快, 学生在实习中碰到的难题可以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而大班教学, 由于学生人数太多, 平均到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相当有限, 学生碰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指导, 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实习效果不佳。其次, 从实习成本上讲, 表面看起来好像小班化实习由于要增加实习指导教师的人数而使学校的实习成本增加,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班化教学虽然指导教师人数少, 但设备损坏率高、耗材多, 在设备维护和耗材上的成本支出会高出很多。因此, 从学校总的实习成本看, 小班化实习的成本并不会很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小班化实习是职校机电类实习教学的重要形式, 是职校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改革的有效途径, 是提高机电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措施。因此, 学校要从适应职业教育意识的角度, 鼓励教师开发小班化实习项目, 积极支持小班化实习项目的开展, 从而不断提高职校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7) .

[2]王栋松.计算机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方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9) .

篇4:小班英语反思性教学探究

[关键词]小班化 反思性教学 英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培养创造才能与创造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要求。而课堂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素质,也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努力的目标。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是近年来在国外教学改革过程中兴起的,其理论和实践在我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它把教师培养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这一新领域中来,成为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成功的教师=经验+反思。小班教师更应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对于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独特作用。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立足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

小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以创造语言交际环境、加强语言交流为中心环节,教师应当注重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交流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许多小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感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外语没有兴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上课效率不同,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当教学中出现类似以上现象时,教师首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出迷途。

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反思:(1)对教材了解把握程度如何。(2)教案设计是否合理。(3)知识讲解、导入是否清晰,语速是否过快。例如在Unit 8 dinner的教学中,我考虑到牛津英语教材所韵含的英国文化传播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Western Restaurant这一场景,以翻菜谱呈现水果—汤—主食—甜点为序逐一引出新单词,学生通过点菜,上菜,分享食物,吃饭为主线,充分运用新句型Do you likeYes,I like .及No,I don’t like.相互交流,并鼓励学生扮演Waiterand Customer,从而过渡到语段训练,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但是在扮演角色这一环节时,我在示范讲解时不太清晰,而且语速过快,有些学生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教师的示范、导入、语速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很大程度是通過模仿教师来达到自己操练的过程。(4)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是否落实。(5)学生获得语言训练的机会是否均等,小班化教学让每个学生一堂课至少有5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可能多地鼓励他们主动开口、动脑和灵活运用,作到精讲多练,多交流,让语言变成真正的交流工具。(6)教学反馈是否及时。比如,在教授Unit 4 Postman and Policeman Let’s talk中,让学生描绘人物的职业,一(一)班的Lily指着警察叔叔说She is a policeman,当时全班的小朋友都笑起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出,借此也拓展了Policewoman,操练新句型She is a policewoman/firewoman,丰富了学生的语言。(7)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是否落实补救措施。(8)教学中是否有激励措施。通过教师的学习思辨、实践探索、合作研讨、自我反思等环节,从而推动教师自觉提升小班化教育教学理念,并内化为具体的小班化教学行为,使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反思,与课改同行,与学生共同发展。

二、反思性教学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反思性教学能够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地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具备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研究活动,相互探讨小班化教学途径,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从业者变为研究者,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与地位。

2.反思性教学能够拓展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空间

语言教育尽管有其特殊性,但仍须遵循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反思性教学中,小班英语教师不再局限于语言问题,依托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关注教育原理、教育目的和教育后果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不断拓展观察、分析、解释和决策能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更有效地推动小班化英语教学的实施。

3.反思性教学能够端正英语教师对发展专业能力的认识

专业能力的提高不能依赖外在的指导,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设计活动、观察过程、收集数据,根据得出的结论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思想、观念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过程中,教师经过不断循环的反思,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

篇5: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体能是体育的重要任务。爬行时我班孩子比较喜欢的活动,在日常的活动中经常有孩子趴在地上爬行着玩耍,根据本班孩子的兴趣特点,于是就有了我今天这个活动――《乌龟宝宝真能干》。

让孩子自主探索乌龟爬行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手膝向前爬、向后爬的方法,还有发展身体手脚动作协调性,体验体育游戏所带来的快乐,这是我这节课的目的。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就想到要给孩子提供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在各个淮街中自然地过渡。于是在第一环节中,我化身为乌龟妈妈说要带着乌龟宝宝们出去做游戏,伴着音乐在轻松环境中做到了热身活动,这样既能够达到了体育活动要求的准备部分,又激发了孩子们要参与活动的兴趣。接着通过情景导入的方法,“乌龟宝宝要去帮奶奶捡蛋,就要学会本领”的情节自然而然过渡到活动的第二环节(基本部分),在第二环节中,我通过和孩子一起探索、练习乌龟走路的方法:手膝着地向前爬、向后爬,达到我教案中的第一个活动目标,在“乌龟捡蛋”的游戏中,孩子的体育既能得到了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并且体验到了体育游戏所带来的快乐,这也达到了我的第二个活动目标。在第三环节(结束部分)中,通过我的小结,让孩子知道运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开心、很快乐的事情,这样在体育活动中渗透了情感教育。

总之,在本次活动中,我认为孩子的情绪还是比较饱满、积极性高、乐于练习,幼儿的爬行能力、手脚协调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作为活动的指导者,我也和孩子融合在一起,和他们一起爬、一起玩。当然也存在不足,比如由于本人性格原因,有的地方还放不开,在语言上还不够激情,大部分孩子没有创新意识,只跟着别人做。

篇6: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每周星期四的晨间活动是玩拍皮球,这个活动在我们中班上学期的就让孩子们练习了。可这个活动比较难,玩得很好的孩子不多。还是有大部分孩子不会玩。今日我带着孩子来到活动场地上,告诉他们技巧后,就让他们自我去探索、尝试。一次不成功,两次;两次不成功,三次,四次;有的孩子学会了自我用一只手拍,顺利地能多拍几个;有的孩子两只手拍,怎样也拍不起来?我让孩子们自我观察,相互学习。经过多次尝试,有的孩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他们说:“一只手拍,然后要离身体进点,拍的动作要快,球就不会拍不起来了。”我笑着说:“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去试试吧!”大家照着一齐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些能干的孩子开心地告诉我:自我学会了,会拍一段时间了。又过了一会儿,又有好几个孩子说,自我也会了!转眼间,很快就到做早操时间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场地,他们意犹未尽地说“下次,我们还想玩!”我笑着点点头。

今日不光孩子开心,我也开心,我们班的孩子学会了观察事物的变化,发现事物之间的不一样、相同之处。学会运用观察法,是我们掌握学习的一种方法,我们应当继续坚持下去,让孩子们终身受益!

篇7: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1、熟悉小动物的叫声,能完整地念儿歌。

2、懂得和朋友见面时要有礼貌。

3、体验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你好》音乐、课件图片:小鸡、小猫、小狗、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请了好多小动物跟小朋友一起来跟我们小朋友玩。

二、学习儿歌《见面歌》

动物园到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吧!动物园里有很多的动物,看,都有谁来了?

1、 出示小鸡图片

提问:有几只小鸡呀?(两只)两只小鸡见面时该怎么问好呢?它们是怎么叫的?

小鸡小鸡见了面,叽叽叽,叽叽叽;

2、 出示小猫图片

小鸡真有礼貌,我们再看看还有谁来啦?让我们用掌声把它请出来吧!

提问:小猫有几只呢?(三只)小猫又是怎么叫的呢?

小猫小猫见了面,喵喵喵,喵喵喵;

3、 出示小狗图片

提问:还有一个小动物也想来,你们猜猜会是谁呢?(小狗)我们一起数数有几只小狗?小狗见面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小狗小狗见了面,汪汪汪,汪汪汪;

4、小动物们真有礼貌,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一学它。小朋友见面时该说些什么呢?

朋友朋友见了面,笑哈哈,笑哈哈!

小动物和小朋友都很有礼貌,都会打招呼,老师还给它们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见面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不好?

5、 完整欣赏儿歌《见面歌》(教师示范朗读)

6、幼儿学念儿歌

7、 分角色念

8、思维扩展

动物园里除了有小鸡、小猫、小狗,还会有哪些动物呢?它们见面时又会怎样打招呼呢?(引导幼儿说出其他动物的叫声)参考《动物图片》

三、结束部分

篇8: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1) 课前导入。教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有很多老师来听课, 同学们可能感到有点紧张, 我们一起来做深呼吸, 调节一下情绪。学生做深呼吸。教师指导学生吸气、呼气。 (投影变换) 教师引入新课《人体的呼吸》。 (教师在导入新的教学内容时极为自然, 同时也协调了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气氛。一举双得。)

(2) 创设情景。教师:让我们行动起来, 每个人来感觉一下。Ste p 1:用手将鼻子捏住, 人能不能呼吸?Ste p 2:用手将口捂住, 人能不能呼吸?Step3:用手紧紧捂住自己的鼻和嘴呢?每个学生都进行实验。 (实际上,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已有相关体验, 只是没有深层次去思考问题, 教师用这种重体验加深学生的印象, 让学生去思考, 引入新课。) 教师:想一想, 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是什么?学生答:肺。教师:肺是呼吸系统的一个器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们人体的呼吸系统的每个器官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的重体验与教师的提问及答案是否有直接的关联呢?)

(3) 分组合作。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分工合作, 进行如下的讨论: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自己是一名导游, 要带领一个旅游团去参观整个呼吸系统的每个器官, 请你组织好导游词, 介绍你负责的一个器官, 时间为两分钟。各小组讨论, 编写导游词, 选组长。 (小班化的教学为合作交流提供了最好的硬件, 小组的合作互动进行得愉快、热烈而且有条不紊。)

(4) 汇报交流。教师:随我们的导游一起游历一下人体的呼吸器官, 我们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我们的第一个导游首先进入大门。 (学生举手) 王导请。学生王:请各位游客跟我走。这里光线明显幽暗, 只觉得地上、墙上茅草丛生, 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好不容易挤了过去, 呀, 只觉得四周湿漉漉、粘呼呼的, 又有点暖和, 这是什么地方啊?教师:很好。王导给我们介绍的地方是哪儿?生答:鼻腔。教师:根据王导的介绍, 我们来总结一下鼻腔的特点。 (教师板书:鼻腔特点:有鼻毛、黏膜, 湿润温暖, 作用是……) (科学课堂的教学语言是科学性的, 但是教师在这里巧妙地把语言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相互结合起来, 让两者的审美观叠加在一起, 把科学学科与语文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 教师:我们再来听听下一位导游的介绍。接下去几个学生作为导游分别用精彩的语言文字介绍咽、气管、支气管和肺, 教师听完叙述后一一小结、板书。重点讲了肺的特点和作用。

(5) 课后小结。教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呼吸系统的有关知识, 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分组, 讨论两分钟, 各自总结一下你们组所导游的部位。两分钟后。学生讨论结束, 各小组派代表对其中的一器官进行小结。 (小组合作探究在科学课堂上的运用, 正是科学学科的一大特色。在小班化的前提下, 学生的互动、师生的互动都能尽情地发挥其最佳效果, 但是不必要的小组活动犹如滥用条件, 生搬硬套, 画蛇添足。)

二、探讨与分析

笔者听课后, 通过对课堂的观察, 记录了大量的课堂原始数据如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语言、合作学习的达成度、合作成果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等, 从教师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从中也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小班化课堂为科学学科新课程教学创造了更好的硬件。根据《科学课程标准》, 科学学科教学的理念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 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 学习渠道的拓宽, 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二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 突出个性发展, 激发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潜能。三是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 更多地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小班化课堂则为这个目标准备了更好的硬件。让生活走向科学, 让科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既体现了科学课堂教学的特色——小组合作与互动, 更把教学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增加了文学性、欣赏性, 而且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这需在小班化的课堂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的有效性。

(2) 小班化课堂为教师个性化地演绎教材创设了表演的平台。因为有个性, 才体现授课的艺术;有个性, 才能产生美的享受。学生总是喜欢听有个性的教师的课。教学中强烈的个性化意识、健全的心理品质, 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天地里自由发挥, 也更让学生充满激情地进行课堂学习。这位教师的有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在课的开始就创设导游中的问题情境, 一开始就沟通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随之展开。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在精神高度集中、趣味盎然的各种活动中学习, 往往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特色, 在知根知底的教与学的小班化课堂中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和提升。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优点和不足, 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从而提升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并能有的放矢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牢牢对准学生的瞳孔, 指挥学生的大脑,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发掘了学生一种综合学习的能力。这班学生, 在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的引导下, 发挥出了优秀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这源于小班化课堂里教师的“能”和学生的“能”在层层递进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3) 小班化课堂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合作的园地。小班化课堂为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境交互创设了最佳的时空, 它在特定的范围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合理配置, 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开发的最大化, 更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这位教师利用“小班化”优势, 积极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生生互动活动, 创设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围, 培养他们之间健康的互动情感, 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 在合作中竞争, 在合作中发展。而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 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 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 不仅在知识上, 而且在情感、合作技能上互相理解、尊重、宽容, 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但是, 是否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像是使用万能胶, 想到了就用, 用得越多越好呢?这位教师在这堂课中用了两次这种方式, 第一次确实是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 形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那么, 在最后小结时是否有必要再让学生来一次相互合作讨论, 并且是讨论同一内容呢?这也许是事情做得太过而适得其反了吧。所以,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校的小班化资源, 组织好每一次的小组合作, 真正做好“物”用所值, “物”尽所值。

总之, 科学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 运用方法进行探索、创造,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 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开展“合作、自主、开放”的学习方式, 不能流于形式, 更不能为了套用形式而浪费了小班化课堂教学这个良好的硬件, 要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把握它们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7.

篇9:高校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教学改革;小班化;研讨式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背景

随着世界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已经到了极为紧密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今世界不能没有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因此,国际问题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也必将对中国未来的战略机遇期形成挑战。对国际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对于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将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在了解西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讨论当前的热点国际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辩明是非,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对外战略与政策,从而形成正确的国际观和全球观。

二、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旨在实行小班化研讨式教学,首先是基于对目前大班化教学弊端的认识:

1.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同学将其视为升级版的“形勢政策”课,也有的同学将其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对理论素养的提高兴趣不大;

2.教学的组织形式单一,课堂教学人数多,大教室授课,师生交流互动存在很大困难,基本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教学相长难以实现;

3.考核方式简单机械,由于班级多、规模大,又属于考查课程,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都采取交课程论文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能相对容易地通过考核,但人文社会科学应予追求的学生表达能力,即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4.单向度的讲授式教学,使得教学内容趋于肤浅,使得学生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了解几近缺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能力。

三、小班化教学的设计

本课程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小班化、研讨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发表见解,对于切实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该教学流程的设计,改变了以往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授课的做法,使教学内容保质循环更新。

四、小班化教学的成效

小班化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减少班级人数,使课堂讨论互动成为可能。《国际问题纵论》课程每个班级的人数都严格控制在30人以内,课堂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这种授课取得一定的成效。

第一,实现了以教师“教”为主到学生“学”为主的转变

作为探究高深学问场所的大学教学,在本质上应该是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但是,一般的理论课程因班级人数过多,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能采取讲与听为主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大多来自教师的储备和整理,而且这种资源的流向是单向的,即从教师流向学生。在这种由听讲和记笔记支配的学习行为中,大学生自身积累起来的资源无法呈现在课堂之中,多样性的学习资源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发生聚合反应。小班教学则有可能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主动性,如本课程授课讲教师准备了17个选题(1.国际政治基本理论;2.硬实力&软实力;3.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问题;4.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5.欧洲一体化及中欧关系;6.中国地缘战略问题;7.中日关系研判;8.世界能源问题及中国的能源战略;9.中美关系问题;10.全球气候与环境问题;11.非传统安全问题;12.朝鲜核危机;13.网络与“数字鸿沟”问题;14.网络与民主化;15.中国的国际介入问题;16.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问题;17.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第一次上课时让学生自主选择,最终根据学生选择,确定了8个选题(1.国际政治基本理论;2.硬实力&软实力;3.欧洲一体化及中欧关系;4.中国地缘战略问题;5.中日关系问题;6.朝鲜问题与中美安全合作;7.网络与民主化;8.中国的国际介入问题)作为本学期学习研讨的话题。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体现。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变成了学生讨论,教师听,教师从课堂的中心变成课堂的组织者,探讨的此导者和辅助者,这样学生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探究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火花相互碰撞,他们在交流与思考的氛围里获得了个体表达的自由与机会,并且彼此相互关心、相互欣赏、相互交流、相互竞争,使良好的个性品格得以养成。

第二,实现了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评价方式的转变

《国际问题纵论》课程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改革,大幅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课堂发言表现占30%,期中测试采用当堂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就一个国际问题写出分析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测试占总分的20%;期末考试成绩只占50%,考核方式也由一般的书面考核改变为主题演讲,每个学生准备一个8-10分钟的主题演讲,这个演讲所有学生参与评分,学生分数按50%计入学期总分。这样就实现了“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在大规模教学班级中,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经常一一点名,学生的迟到、缺课很难发现,学生看报刊小说、发短信、打电话等违纪现象也难以杜绝,教室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状态要调控到最佳状况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在考核上没能有效反应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学生对于教学过程不重视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小班化教学中,课堂管理的难度大为降低,学生考勤几乎不需要消耗教师太多的精力,学生学习纪律的维持、学习状态的调节都变得相对轻松,教师的课堂管理负担大大减轻。对于考核方式的改变,也迫使学生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任何人如果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各个教学环节上不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要取得好的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重过程的考核是保证小班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第三,实现了课堂内外的无缝对接

由于课程教学主要是研讨,学生必须在课前阅读相关材料,否则无法参与讨论,因此,可以说课程从来教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课堂讨论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很多时候,一个话题无法在一次课内讨论结束,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继续阅读。这样,课堂的教学也自然地延伸到了课外,特别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延伸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如除电子邮件以外,学生还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这种课堂内外的衔接自然有效,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

五、小班化教学的若干经验

由于课程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而且每次讨论的话题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学生课前对讨论主题有相当的了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在课堂讨论时基本上发不言,只能听其他同学讲,如此一来就失去了小班化探究式的意义了。学生普遍反映上这一类课程对自己是个考验,每次上课有紧张的感觉,课前的准备工作也变得十分重要,对于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通过改革,在讨论式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研讨的选题要有吸引力,特别是应具有可可辩论性。由于选课的学生从大二到大四都有,每个学生专业不同,知识基础不一样,兴趣爱好各异,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在选择讨论话题就要考虑话题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只有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才能引起共鸣,讨论才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比如,中日关系问题,既是中国国际关系中的一個重要论题,也常常是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学生们普通兴趣很高,诸如此类的话题就是比较理想的研讨主题。

2.阅读材料要准备充分,阅读内容指定精确。由于需要事先阅读材料,但因馆藏的原因,同一本书,大部分学生无法同时借到,所以最好是有电子版的书,或者可以提供重要的期刊论文,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学生有材料可以阅读。与此同时,对方阅读材料的选择一定要做到精细化,每个学生每周要上十几门课程,不可能在这种选修课上花过多的时间,因此,指定阅读的内容一定要做到少而精,要确保每个学生一般情况下都能在上课前阅读完成。

3.充公发挥鲶鱼效应,带动讨论气氛,加强讨论的引导。一堂成功的讨论课,应该让大部分同学参与发言,现实情况却往往出现两极分化,有些同学几乎没有主动发言的习惯,而另外一些同学却是发言积极分子。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要充分发挥那些发言积极者的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氛围,不断鼓励消极被动的同学发表自己见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共赢的效果。

六、优化小班化教学的建议

不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国际问题纵论》课程中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对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加以改革,小班化教学或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小班化教学的环境要有保障。由于高校大班教学的现状,很多高校的教室都是为满足100人以上的教学而设计的,教室内的课桌椅也都是一排排地固定的,这样的教室一般是不能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实行小班化教学,对教学空间和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教室的空间不宜过大,课桌椅一般是非固定的,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和组合,如环型、U型课桌摆放方式,使得课堂上的人际空间更加人性化。为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小班化教学的教室应该配备电脑和投影仪等必要的设备,以便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

2.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要完善

小班化教学对学校和对教务部门的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固定的学时与课程灵活安排的要求之间的冲突如何解决。一般课程都要求按照固定学时、既定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但这种要求对实施小班化教学是不利的,有时一个话题学生讨论热烈,原定学时无法完成,教师不得已要中止课程,留待下一次课再讨论,事实上过了一周以后,学生对讨论的内容已经陌生,也许讨论的兴趣和热情也不再有,这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再如,口头汇报考核方式的认可问题,一方面,教务部门要求加强过程的考核,不能期末一纸试卷定成绩,但真的实行口头考核,又有专家对实际效果提出质疑。最后,是教学成果的评价问题。实行小班化探究式教学,看似教师从讲课中解放出来了,但实际上,从话题设计、材料准备、讨论引导到考核,每一个阶段都比传统的大班授课付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如还是按照以往的按教学班级人数计算工作量来评价。这样的小班化教学将无法持续。

3.师生的教学理念要转变

小班化教学旨在突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教学,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多方面新的挑战。教师角色至少要发生以下变化: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由主讲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习惯于退出舞台中央,但却始终主导着演出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而进行。上课中要多提多提发散式、开放式的问题,少提聚敛式、归一式的问题,多提挑战性的问题,少提已经定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要及时有效地予以引导。按照这种方式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活跃,创造能力也会慢慢地得到培养。 对学生而言,要迫使自己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要课堂有准备,课中有参与,课后有反思。唯有如此,小班化教学才能名副其实。

综上所述,小班化教学是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也是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要使这种教学真正取得实效,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今一种新教学形式——SPOC课程已经出现,笔者以为,这是传统小班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它的出现必将使小班化教学更具推广性。

参考文献:

[1]李宏敏.我国高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9,(2):33.

[2]陈婷、胡素芬、杨朝燕,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小班化教学[J],理工高教研究,2010,(2):143.

篇10: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一、活动形式凸显游戏性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首先通过有趣的多媒体动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其次,我通过开放性的提问,如“请你们帮小动物们想想有什么运房子的好办法”,让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过程渗透音乐性

活动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中开始,而歌曲《汽车轱辘辘》则作为载体,在活动中反复出现,以此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编唱,调动多种感官表现各种各样的怪汽车。

三、表达方式体现多元性

小班幼儿由于表达方式比较贫乏,更需要教师的暗示和启发,以鼓励、引导幼儿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在活动中教师提供多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歌唱、语言等方式表现不同的怪汽车,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小班语言《大老鼠去看小老鼠》教学反思

孩子对《大老鼠去看小老鼠》这本故事书很感兴趣,很喜欢里面的角色,故事情节简单易懂,很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每一个环节中,甚至是每一句对白里面,都有可以挖掘的教育元素。

在导入活动时,我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引出好朋友小老鼠手偶引起幼儿的好奇,将幼儿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活动中,我用小老鼠和幼儿交流,以小老鼠的身份向幼儿提出问题和要求,对于发言积极、表现较好的幼儿,我会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赞赏,并会让小老鼠亲小朋友一下作为奖励,鼓励幼儿继续努力。当秩序稍乱时,我会用和小老鼠说悄悄话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都很高。

最后一个结束活动设计的环节,既巩固了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直接参与及体会了,我相信在以后孩子进门那一刻,一定会想起有礼貌的大老鼠。或许,这一礼貌行为的养成,会使孩子们终身受益。

在进行这个活动的场所选择上,在最后一个环节里,应该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宽广的活动室,有利于孩子融入角色。

在师生互动方面,整个活动体现了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的教育方式,当幼儿的语言表达遇到困难时,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学习与人分享,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由于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制作教具,并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经验,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一直都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活动环节,并面向每一个幼儿,争取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发展,活动后,及时的进行反思,寻找成功和不成功之处,认真总结,以便下次能够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小班美术活动《汽车修理师》教学反思

本次学习活动的主题是“轱辘轱辘”,其中我执教了美术活动《汽车修理师》。我的活动目标有两个方面:1、观察轮胎,学习用画圆圈形表现轮胎。2、感受添画轮胎的喜悦。

在开始导入部分,我出示了一辆玩具小汽车,先认识小汽车,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玩具小汽车的构造都有哪些?(车身、车窗、车轮、、、),激发孩子的兴趣。在第二环节,我双出示了一辆手工制作(轮胎可以装卸)的玩具小汽车,“这辆小汽车开着开着,呀!什么掉了呀?”引导幼儿思考:“没有轮胎的汽车能走吗?”那我们大家起来当汽车修理师,给汽车安装圆形的轮胎。在活动的第三环节,是学习给汽车添画轮胎。这时我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没有轮胎的汽车进行添画轮胎,“我们的汽车修理师真了不起,现在来给这辆车“装”上轮胎吧!”孩子们学习画圆圈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所以我在示范画的时候会故意画错位置,孩子们看到会急忙指出错误之处,并会指手画脚地告诉你应该在哪儿正确添画轮胎。当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的时候,请幼儿拿起画笔在自己的美术活动材料上添画轮胎,并给轮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整个活动每个环节围绕目标环环相扣,积极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但是活动中缺少了孩子动手操作更换不同形状轮胎的物质,孩子们只能直观地观看老师情境演示,还有就是小班的孩子动手操作训练还有待加强,一部分孩子画出来的圆形有一个尖角,并且没有把小圆中间涂满颜色,这也是我在活动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我结合幼儿特点,借助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整节课我围绕着该故事展开,让幼儿在情境中、游戏中不断层层递进的学习、区分、表述分里外;活动内容我始终贯穿着目标“能辨别里外空间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展开。

从选择内容到活动准备再到活动的组织过程,我发现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能积极参与,但教师在幼儿玩游戏“谁放的又对又快”和“捉迷藏”时不能很好运用规范统一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引导;对于幼儿不能很好操作时,没有很好的进行引导调整,所以导致幼儿在区分里外上有所欠缺,对于游戏设置上教师也可以更多的让幼儿自主操作,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游戏中对于角色投入、自身的这种角色转换教师也不是做的很到位、不能很好地引导表现,让幼儿完全融于角色中。

3、在目标中须引导幼儿用××在××里面(外面)进行表述,但对于幼儿不能完整表述时,没有进及时的调整,所以导致这一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体育游戏《投球进洞》教学反思

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平时玩球的时候总是愿意用来扔,所以我想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条件,让他们扔得更开心,并且能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这次的体育游戏,我选择了球类,本来我想用大的皮球的,但是我又考虑到孩子的手臂力量还不够,皮球的体积过大,孩子们对于皮球的抓拿和扔、投,未必会掌握的很好,所以我还是选择了体积比较小的小皮球,这种小朋友可以比较方便于幼儿的抓握,可以先引导幼儿学习球类的抛投。

游戏一开始时,孩子们看到小皮球就兴奋起来了,因为在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对于投球的掌握不是很好,在做游戏的时候也比较少运用到,所以孩子们都很期待我的这个游戏。在教授抛投小皮球的过程中,孩子们还是很认真的,而且都很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把小皮球抛投到纸箱里去的感觉会是怎么样的。

但是在孩子们在自己实际操作抛投的时候,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当然有一些是我在设置这个游戏的时候所没有考虑周全的,而有的则是调皮的小朋友们所制造的。比如说比较容易出现的就是因为纸箱的口的高度有限,而小皮球抛投进来之后会有反弹力,所以有一部分的小朋友,他们本来已经抛投进入纸箱的小皮球因为进入纸箱后受到相应的反弹的力量小皮球又跳出了纸箱。男孩子抛投的力量可能相对而言会大一点,所以这类的问题在男孩子身上发生的频率就高一点,而女孩子力气会小很多,在抛投时,会有部分的女孩子投出的小皮球可能还没有到达纸箱的边缘就落在了地上了。而另外一种我在本次游戏种发现的比较不好的问题就是比较多的男孩子比较的顽皮,在老师让小朋友们过去每人捡一个小皮球回去的时候,特别是男孩子们就会一伙的围在纸箱周围,有的也会为了捡同一个小皮球而迟迟走不了,之后就演变成剩下的所有的小朋友就压在了纸箱上面,最后我们可怜的纸箱就被压扁了。为此在经历了多次的游戏之后,刚开始还是直挺挺的纸箱已经是扁扁的一层了,我觉得我在这次的游戏过程中,对于孩子们的某些不好的行为控制上还是引导地不够好,所以,在之后的游戏过程中,对于孩子们在户外的游戏规则方面还是要做好充分的讲解和提示工作,不然一些孩子本身的自我约束是不够的,是需要老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让孩子们在意潜移默化的规则中进行游戏,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一定会不断加强的。

通过本次游戏,孩子们的抛投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部分幼儿抛投的命中率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是能掌握到到技能和方法。在下次的活动中,我还将尝试着把纸箱放置的位置调的远一点,增加孩子们的成功感或者是带领幼儿在篮筐下投,增加难度,提升投远的技巧性。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科学《彩蛋在哪里》教学反思

可以说蛋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一样东西,他们经常吃蛋,也对蛋有着浓厚的兴趣。圆溜溜的蛋特别惹人喜爱,会滚、会转;薄薄的蛋壳一不小心,就会破碎;圆圆的蛋里还会孵出小鸡……一只只蛋就是一个个秘密。1、为了探寻更多关于蛋的秘密,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彩蛋在哪里》。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的教学形式,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认识上下、里外等不同方位,并尝试运用方位词描述彩蛋的位置。

活动开始我以扮演小兔角色导入,并以小兔的口吻告诉小朋友,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的蛋,并一一出示自制彩蛋的图片,请幼儿说说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蛋吗?孩子们有的说“这是黄色的蛋”有的说“这是红色的蛋”有的说“不对不对有红色还有黄色还有兰色”有的说“蛋上还画了画”我说对呀,这些蛋上有好看的颜色还有好看的画,我们就给这些蛋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彩蛋”。

2、认识了彩蛋,活动第二环节我就以小兔角色告诉幼儿,我要和大家玩一个找彩蛋的游戏,我把彩蛋都藏了起来,请小朋友们找找我都把蛋藏到了哪里。随后我出示了挂图,请幼儿观察,再说说。有的孩子说在袋子里、有的说在篮子里、有的说在花盆里、有的说在柜子上、有的说在电灯上、有的说在报纸下有的说篮子外也有,等等,我发现孩子们对方位词的了解和掌握还是很不错的,但语句的表述不够完整,所以在孩子们回答时我就及时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

3、活动的第三环节,我出示了一个箱子,请幼儿猜猜里面会是什么呢?孩子们说什么的都有,由于是小班化教学,人数相对少,我就请孩子一个一个把手伸进箱子里去感受一下,这时就有孩子说“老师是圆圆的东西”其他孩子也说“是圆圆的东西”我说“圆圆的那是什么东西呢”?马上就有孩子想到了“是鸡蛋”,“是彩蛋”于是我请孩子们一个人摸一个,真的是彩蛋,我让孩子们自己说说自己的彩蛋是什么颜色的,并和傍边的孩子比一比谁的彩蛋大,谁的彩蛋小,孩子们说的不亦乐乎。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体验、理解,从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4、活动的第四环节是藏彩蛋,在第一次分组教学中,我采用了让一半孩子藏,一半孩子找的游戏方式,我发现孩子藏的地方过于简单,而且有的孩子喜欢藏到一起,比如有的藏在桌子下,有几个藏在美工区的架子上,藏的地方很单一,藏的也不够好,找的孩子很容易就找到了。经过反思,在第二次教学时,我采用了让所有孩子都去藏,我来找的方式,我告诉他们可以藏的地方很多,要藏的好一点,不要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还有我找到谁藏的彩蛋,谁就要告诉我,你把你的彩蛋藏在哪?游戏开始,我蒙上了眼睛,孩子们在教室里热闹的藏起蛋来了,不时听到孩子说“我藏好了,我也藏好了”我请藏好的孩子回到座位,等大家都藏好后,我故做神秘的开始找蛋了,奇怪了,孩子们一个人都没有声音,看得出他们真担心我会找到他们的彩蛋。在寻找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藏的地方真多,有的放在了门后、有的放在了我们的保温箱里、保温箱外,有的放在了盒子里,有的放在了桌子底下、有的用衣服盖着、有的放在了放药的篮子里等等。让我费了不少的劲。

从游戏中让我感受到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不仅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更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的活跃了。尝试分组教学,的确能让自己在一次次的教学中寻找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式,让自己在实践、反思中不断的进步。

篇11: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先通过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种子是什么样子的,从而了解幼儿原先对种子概念的意识。再通过再次提问小树的生长,为幼儿后面了解小树的生长做个铺垫。

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幼儿又原先头脑中的图样变为直观式的图样,原先知道的幼儿再次重现表象,不知道的幼儿重新习得表象,接着通过幼儿引导观察种子发芽是怎样的一个连贯性过程。从视觉上加深印象。为下文听音乐做动作铺垫。

音乐环节,先听音乐,欣赏、熟悉音乐的优美、动听。让幼儿通过感知辨别音乐的不同,请幼儿表现听到不同音乐时自己想做的动作是什么,想象一下发芽可以用怎样的动作表示,大多数的幼儿都做了类似的动作,直接往上,个别幼儿的创造力还是比较丰富的,愿意多变化的表演。教师在这里可以多些动作让幼儿参考,在用言语提示,激发幼儿表现的兴趣,让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进行表演。最后让幼儿表演的动作与音乐相结合,听着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尝试自己做动作。在此环节,教师还是要事先与幼儿做几遍,让幼儿模仿后才可以做得更好,之前熟悉的音乐幼儿也会辨析的清楚,只有个别幼儿听音乐的步骤需要平时多加强。

篇12: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我边说儿歌,边用玩具做演示,又让孩子做了几遍,孩子学得很快,玩完玩具之后也知道把玩具收起摆放好。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一个问题,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总是会有玩具掉到地上,还有的孩子愿意故意把玩具扔到地上;孩子自觉捡起玩具的次数很少,总是要督促好几遍才能磨磨蹭蹭的把玩具捡起。

一天孩子们收玩具的时候,我一边念儿歌,一边突发奇想,何不把儿歌改一改,把“脏了给你洗一洗”一句改成“掉到地上快捡起。”

玩具脏了一般都是由老师或家长来洗,孩子自己洗的次数很少。于是我就尝试着念了出来,孩子听完儿歌后的反应令我非常高兴,孩子们很自觉地把掉到地上的玩具捡了起来。

以后孩子们玩具掉到地上的多了,我再也不用扯着嗓子大声命令孩子捡起地上的玩具,只要一念儿歌,宝贝们会马上知道该怎样做。宝贝们在玩玩具的时候有时还会不自禁的念起来呢!

篇13:幼儿园小班故事教学策略浅析

一、选好故事素材

在儿童故事中,有适合幼儿读的故事,还有适合幼儿听的故事,而在适合幼儿听的故事里面,又有适合一般欣赏的、适合幼儿语言讲述的和适合幼儿复述的故事。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地为幼儿选择好故事,在每学期初,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选好故事素材。

1.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

三岁多的幼儿,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征,语言对他们虽然也起着一定的指导和调节作用,但单凭语言来理解事物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进行小班故事教学时,应尽量选择接近幼儿生活的内容,选择幼儿所熟悉的事物形象,使其感到教师讲的像他们所做过的或见过的事情,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除此之外,在讲故事时,还要使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讲有关小朋友的事情,就要给小朋友起上名字。另外,还可以选些有关小动物的故事,因为小班幼儿对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等小动物特别感兴趣。故事内容情节应简短,但语言和情节可以重复,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增加故事内容也应随之更加丰富。

2.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幼儿故事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故事,它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一个好的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熏陶,可以为幼儿的行为、品德提供榜样。因此,在选择故事时应注重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全面地认识幼儿故事的教育性,不是单纯地认为,为幼儿写的、讲的每一个故事都必须含有品德教育的内容,而是认识到凡是一切对幼儿成长有益的作品,都应视为思想内容好、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二、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美”化故事

1. 备课时“吃透”故事。

选择教材是讲好故事的基础,分析和熟悉教材是讲好故事的前提。在故事确定以后,反复阅读故事,做到能背诵。在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掌握故事的情节结构,分析故事的段落、层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语言特点,找出关键性的词句,即重点、难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练习试讲故事,这一点对新教师尤为重要。在讲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发音、语速、语调,有真情实感。

2. 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具、结合声情并茂的讲述、丰富的肢体语言能激发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从而使之聚精会神地倾听,使他们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如果教师在讲故事时过于呆板,前后语调没有变化,那幼儿听起来就索然无味,甚至不愿意听。为此,教师更要在正确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生动有趣地讲述故事。

(1)形象的语调。过高的音调会造成幼儿情绪紧张;过低的音调听起来感到吃力。要学会在故事教学中如何运用声音的高低。一般来说,表达气愤的语句,声音自然要高一些;表达愉快的心情,声音比较爽朗,也自然也高些;表达愁闷的情绪,声音则应比较低沉。

(2)恰当的语速。一般来说,欢乐、愉快的情节应当讲得快些,悲哀、苦闷引人深思的地方应讲的慢些。我在给幼儿讲故事时,开始时会稍慢一点,给幼儿轻松平静的感觉;但过慢也会使幼儿感觉疲惫,因而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果讲得快了,会妨碍故事的理解。总之,我们只有深入地体会故事内容以及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用自然的语速将其表达出来。

(3)重点字词。在讲述故事时还应注意每个句子的重点字词,它标志着句子的重点,所以准确地说出来,可以使这句话的意义表达的更清楚明确,易于被幼儿所接受和理解。在分辨重点字词时,不仅要根据本句的意思,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句的意思而定。只有深入地体会作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变成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恰当地掌握这些变化,进行有声有色的讲述,使幼儿受到感染,并从中接受教育。

3. 合理运用辅助教具。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玩教具,这与幼儿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有直接关系。对幼儿而言,有了玩教具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变得更轻松、更有趣,会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自由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在故事教学中常用的教具有挂图、木偶、贴绒、头饰、动物玩具、幻灯片、磁性教具、桌面主体教具等,这些鲜明、生动、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具能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故事,提高幼儿听故事的积极性,加强故事的教学效果。

在故事教学中,教具的运用要适当,一般讲新故事时,教具不可用得太多。小班幼儿可以一边讲、一边出示直观教具。在每次组织故事活动中我都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来选用玩教具,在选用时既考虑玩教具在哪些环节来使用,又考虑到如何运用可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切忌因为选用玩教具的种类过多,或选用样式不当而起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或是因为选用不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4.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倾听环境。

为了使幼儿能集中注意,在讲述故事前,尽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如环境应安静、整洁;没有多余的物品分散幼儿的注意;座位的安排使全体幼儿能清楚看到教师的表情动作。

上课后,先组织幼儿安静坐好,稳定他们的情绪,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营造一个安静、便于倾听的教学氛围。在讲故事之前,一般用有感情的语调来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和愿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以饱满的情绪、真实的情感、生动而形象的语言,使故事的内容在幼儿的头脑中呈现出一幅幅图画。为此,一方面要尽量运用故事的原文来讲,以保证文学作品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怎样把书面语言变成更易理解的口头语言。

在讲故事时,一般不向幼儿提问,特别是那些内容丰富的,情节曲折、紧张的故事,否则会影响作品的效果。在故事讲述结束后,如还有时间,可以提一些问题,检查一下幼儿掌握故事内容的情况,加深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给小班的幼儿讲故事时,要注意照顾他们理解事物的特点。三四岁的幼儿,主要是靠具体形象,以直观形式认识事物。我们给他们讲故事时,应讲得具体,可用一些拟声动作,图片、直观教具帮助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复述故事,融入故事情境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幼儿除听教师讲故事外,有些好的故事,幼儿还须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复述故事在幼儿早期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帮助幼儿理解书面语言,提高幼儿的讲述水平。复述是教师首先教给幼儿的一种讲述形式,是幼儿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对文学作品的再现。

小班的幼儿要到后期才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复述短小的故事。复述前首先选好适合幼儿复述的教材。给幼儿讲的故事中,不是每个故事幼儿都能复述,选择故事篇幅比较短小,情节生动并有适当的重复,结构简单、对话较多的作品。题材应为幼儿所熟悉或易于理解,能够唤起幼儿想象和情感的,如《会走路的鸟窝》《妈妈的心》《萝卜回来了》《小羊和狼》等一类作品。

在幼儿独立的复述前,要先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如围绕作品进行谈话,了解幼儿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帮助他们记住主要情节和顺序,记住主要的词和句子,还可以利用提问或提问下的分段复述,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减少开始复述时的难度。对幼儿的复述要有总的评价,以启发幼儿复述的兴趣和提高复述的质量。

四、情景表演,发挥幼儿创造力

在幼儿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可启发幼儿用游戏表演的方式重现故事的内容。表演游戏是幼儿通过对话、动作、表情来再现文学作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扮演角色,发挥想象,表现故事情节,从而发挥其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情景的创设对幼儿的故事表演水平极为重要,设置与内容相符合的情景,更有利于增强故事表演的趣味性,激发幼儿表演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表演中,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到故事中语言的美。这就会促使他们去学习、模仿,体会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更美。

篇14: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

人们都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首先, 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内容,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我想,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也算是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首先,要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其次,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由于生成活动创造空间余地很大,强调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的弹性计划,对教师综合素质水平要求很高。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灵活而有弹性的计划,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主题预设和生成的有机融合。所以,我们要从本地、本园的课程实际出发,对预设和生成的主题活动作适宜性分析,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基础上选择和拓展主题,并将预设和生成的主题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兴趣是生成活动的前提。当我们发现孩子们都对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可确定有生成主题活动的可能性。但在关注兴趣的同时,教师应该考虑幼儿的即时兴趣是否与其发展需要相一致,和社会需求相一致,是否值得我们去生成和挖掘。

上一篇:暖暖经典散文下一篇:老师对作文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