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2024-04-16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共14篇)

篇1: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1

《了解居住的地方》是一节以社会领域为主的小班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环境,知道自己家的地址,从而激发幼儿对居住地周围环境探索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请爸爸妈妈帮忙在家中告诉幼儿自己家的准确地址,并在回家的路上对自己家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初步了解自己家周围的环境,从而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过程中,我的导入环节新奇有趣,利用走迷宫的形式导入,熊宝宝玩累了想要回家休息,可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请小朋友帮忙,幼儿对活动充满了兴趣,通过小朋友帮助熊宝宝回家,引出幼儿对问题的思考:为什么熊宝宝会不了家了?从而引出主题:对自己家周围的环境不了解,不熟悉。

在展开环节,我通过一连串的提问:你的家住在哪里?住在几楼?你家附近都有哪些环节设施场所?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并且在这一环节对幼儿进行适时的鼓励,这种对幼儿的肯定让幼儿充满了自信,我的充分提问让班级中几乎大部分幼儿都有机会进行表达,注重了提问面向全体和对幼儿的鼓励教育。然后,我出示一些幼儿常见的场所图片,如:诊所、学校、饭店、广场等,联系了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此外,我还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我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一张场所图片,请幼儿找一找、圈一圈,从中找出自己家周围的场所,并且进行标记,从而让幼儿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深。幼儿的最喜欢的就是游戏,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在活动中也为幼儿提供了游戏:带路。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内化了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兴趣。最后,我请幼儿欣赏我们生活的城市济南一些有特色和著名的场所风景设施等,让幼儿的认识得到扩大和提升。

本次活动物质准备充分,活动前的准备体现了家园共育和家园合作,活动过程中关注全体幼儿的均衡发展,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注重提问面向全体,能够联系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游戏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完成了教学目标。我觉得不足的是活动气氛平淡,应该再提升一下课堂的活跃气氛,教学过程平稳,缺乏亮点。其次,没有动静交替,缺乏互动环节。另外,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这都是我今后应该注意和学习的`地方。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2

在上完小班科学活动《皮皮熊家的袜子》后,我认真反思后得出本节课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是想通过创设探究和操作的生活化环境,激发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兴趣,实现整合教育目标,让幼儿形成新的认知,并能从中获得经验。我的活动设计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例如: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感受袜子的`不同特征和用途,让幼儿逐步形成“双”的概念;同时,我们积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尝试自己整理袜子,并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惯提高自理能力。

在组织教学之前,我认真琢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小班幼儿,考虑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育,最能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最能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幼儿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所以我们设计了以认识袜子为活动主线的科学活动,它即密切贴近幼儿生活,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便于幼儿理解。整个设计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气氛,以去“皮皮熊家做客”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这个氛围中初步了解袜子的种类,以及通过让幼儿尝试自己整理袜子,延伸出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在讲授的过程中,我们注重遵循这样一个教学思路,即由幼儿自身参与游戏体验后,教师启发幼儿发现问题,再引导幼儿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小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完成教学目标。本次活动知识点的安排是由低到高,步步深入,使幼儿在活动中尝试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活动正如《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们重在引导孩子围绕目标发散思维而不是直接牵着孩子走;我们重在鼓励孩子自主的探索发现而不是抑制孩子的这种探究欲望;我们重在启发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另外,我们的活动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我们充分考虑底年龄幼儿的思维特点,围绕学生为主体创设情景,准备教具,设计在情景中提出问题;在情景中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充分感受科学的趣味和作用。

本节课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对孩子现有水平多多认识,以及对自己制定的活动目标有准确的定位,改进教学方法,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3

对于积木的搭建,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很喜欢,但在搭建的过程中,我们小朋友并没有在意到图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在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的小朋友让我们的小朋友通过积木巩固图形的同时也让幼儿更有创意的搭建起积木来。

1、我们认识的图形。

在出示各种图形的时候,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在这一主题中学习的经验能说出很多图形的名称,这也出乎了我的意料。“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幼儿在这个感知的基础上还能知道名称,所以在这个方面值得表扬。特别是连平行四边形这种比较复杂的图形都能很好的讲述出来。这也是她自身的知识经验比较充足。在多多的讲述中也使我们的小朋友增加了知识经验。巩固了认识的图形之外,也认识了很多其他的图形如椭圆形、半圆形。这也对我们的游戏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认识作用。

在我出示图形的时候,小朋友在讲述基本图形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作用的时候只能说出我们比较常见的如三角形屋顶、圆形轮胎等比较局限。于是,我出示了几张搭建的图片让我们小朋友观察在这个搭建的图形中有你认识的什么图形。小朋友看到这么多造型都发出了惊叹声。看到的图形也帮助我们幼儿在下一次的搭建中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而不是单纯的拼搭。同时,也延伸到我们的日常搭建中,再小朋友的搭建中我们也可以适当的提要求,让小朋友搭建的更有造型更有创意,从而提升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搭建的过程中,这也是“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和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

所以,一个活动我们在幼儿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也要让幼儿有所提升这也涉及到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4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礼貌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友爱同伴,文明礼貌教育。

小班社会活动——《老师您早》就是对幼儿礼貌教育一个很好的活动。活动目标就是让幼儿掌握来园、离园的基本礼节,能有礼貌地向老师、同伴问早、说再见。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对班级中幼儿的礼貌表现有一定的了解,班级中有很多幼儿在来园时或离园时从来不向老师问好、问早、说再见;但也有大部分幼儿在礼貌方面表现得很好。教师在活动时以回忆谈话让小朋友来说说我们班级中有礼貌的好孩子,针对性地大大表扬几个表现特别棒的小朋友,给幼儿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在幼儿实践练习环节中,给幼儿一个实践练习的机会。通过集体练习、个别练习,师幼、生生练习多种方式对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加于巩固。

活动后续:通过这次有关礼貌教育的社会活动后,教师看到有很多在礼貌方面进步很快。现在在班级中绝大部分幼儿早上来园或离园时都能跟老师问好、问早、说再见。但在其它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还需要老师更多的教育。

篇2: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2、参观幼儿园环境,了解各设施作用,知道优美的环境需大家爱护。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好参观幼儿园的路线。

2.玩具天线宝宝一个。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

(1)参观幼儿园教师办公室、保健室,向老师问好,并请老师介绍自己的工作。让幼儿给每位老师送一朵红花,并学说“老师辛苦了!”

(2)带领幼儿来到操场,观看大中班小朋友活动,请幼儿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并请幼儿找一个小哥哥、小姐姐一起玩。

(3)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就回来。

(4)带领幼儿回活动室,介绍活动室环境,让幼儿知道这是我们学习和游戏的地方,有许多好玩的玩具,老师要在这里教我们许多本领,还能结实很多新朋友。

2.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你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今天天线宝宝带大家开着火车一起去参观我们美丽的幼儿园。

3.说说自己的幼儿园

(1)幼儿园里有什么?你最喜欢幼儿园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4.画自己理想的幼儿园。

(1)通过撕贴、添画等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幼儿园。可以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构图设想。

(2)展出绘画作品。

教学反思:

教师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通过走走看看使孩子们知道幼儿园的布局,从而了解幼儿园,了解 幼儿园的设施,喜欢幼儿园。在设计整个活动时,画一画幼儿园有一定的难度,幼儿不会用绘画的形式画出幼儿园,在今后的活动中注意孩子的实际水平。

篇3:浅谈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培养

那么怎么来培养我们孩子的社会性, 或者我们应该从那几个方面入手呢?

一、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的第一天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是陌生的。老师和阿姨, 以及跟他们一样大的孩子们都是陌生人。从陌生到熟悉的转变过程就是孩子交往能力的体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会鼓励幼儿参加各种游戏, 引导幼儿互动。比如在音乐活动《拉个圆圈走走》、《碰一碰》等活动中, 通过拉拉小手, 轻轻的碰碰好朋友的鼻子等接触来增进孩子之间的关系。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比如《我是哪个组的小朋友》、《我的名字》等来让孩子们彼此有进一步的了解, 提高他们之间的熟悉程度, 增进他们相互的感情。并且, 在这些活动中, 孩子们不仅了解的同伴的信息, 还潜移默化的渗透给他们怎样去和同伴交往的技能。我们老师无意中还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课间游戏的时候会相互主动的, 不断的告诉同伴自己的名字。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除了相互的了解和熟悉以外, 更重要的是让相互的尊重来维护友好的关系, 而此时, 礼貌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除了给孩子们渗透交往技能以外, 我们在生活中还会引导幼儿学会用礼貌用语, 以及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我们会利用幼儿看动画片的时间, 给幼儿播放关于懂礼貌的小故事还鼓励他们学习;在平时幼儿的交往过程中, 我们也会注意他们的语言, 并且及时进行指导, 对一些有礼貌的幼儿进行表扬, 而对一些没有礼貌的语言指出并进行纠正。另外, 我们很注重培养孩子们来园和离园的时候跟老师阿姨, 以及跟家长打招呼的习惯。我们还特别要求孩子们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一段时间下来, 很多家长, 特别是爷爷奶奶都说孩子变得有礼貌了。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很容易化解了。

另外还有在角色游戏中的社会性培养。在角色游戏中有角色、动作、语言和游戏材料等, 活动非常具体, 幼儿必须根据不同角色的行为相应地调节自己在游戏中的言行, 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而角色游戏是通过角色扮演, 模仿和想象, 幼儿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创造自身的生活, 其实现了幼儿、教师、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 为实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自己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形式, 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建立规则, 养成良好的习惯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的其中一部分也包括了遵守规则, 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 教师定出来的规则, 通过反复说教的方式来让幼儿接受、顺从, 反而会使他们反感和盲从。按新《纲要》的指导思想, 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 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于是, 我们抓住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情引导他们思考, 从而再帮他们概括出一些简单的规则来。比如有一次孩子们玩积木的时候, 把积木弄得满地都是, 有的孩子索性就趴在地上玩。这不仅是玩积木的习惯不好, 而且还牵扯到卫生问题。于是我停止了游戏, 问他们:“积木宝宝都从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来, 痛不痛啊?”孩子们先是愣愣的看着我, 然后马上有孩子说:“会很痛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他们一边捡一边回答“把它们捡起来放到桌子上。”我说:“那以后我们就让它们安全的在桌子上玩吧, 不要再让它们摔倒在地上了, 好不好?”大家都异口同声说“好”。于是之后的几次积木游戏, 孩子们都很小心, 偶尔有积木掉下来就马上捡起来。

孩子们这样积极主动遵守规则的状态, 一定能为养成他们良好的遵守规则的习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资源

孩子们最初的情感及传递方式是在父母教养方式中产生的, 最初的生活目标, 个性也是在父母的教养方式获取和形成的。父母的教养方式施与人的社会化是全面而深刻的, 要发挥好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功能, 探寻适合幼儿的教养方式, 对幼儿的社会化得到健康的发展极为重要。

首先, 家长应帮孩子走出家庭的小圈子。

小孩子喜欢小孩子, 即使是从不相识, 甚至语言“不通”, 他们也会一见如故, 亲热地玩耍。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小伙伴, 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乐趣, 共同的情感与共同的“语言”。

但是, 现在许多父母因为各种客观原因, 宁愿将孩子锁在屋里, 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小朋友接触, 有的是怕孩子学坏, 有的则喜宁静, 嫌别的孩子来串门, 跟自家孩子一同游戏太吵等等, 往往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其实孩子们在一起, 共同的乐趣, 相互能懂的语言, 使他们很自然的一起玩耍、游戏。他们这种交往需要一旦得到满足, 就会很愉快, 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间频繁的交往, 有助于孩子克服自我中心, 防止孩子性格孤僻。

我们班现在有一个孩子就是个特别典型的孤僻的例子。在学校里, 任何时候都不跟同伴讲话, 别人多看他一眼, 他就会退缩。发现孩子这个特殊的表现之后, 我们多次跟家长进行沟通。据孩子的奶反应, 孩子在家里是特别开朗, 特别顽皮的。刚开始的一两次反应家长还不以为然, 觉得是刚上幼儿园不适应。但是一个月, 两个月, 甚至三个月下来还是这样, 家长就开始着急了。反思其原因的根本, 发现是小时候出去太少, 他基本不跟外人交往。

而另一个孩子就跟他截然相反。他是经常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的。接触过很多人, 看过很多的事物, 玩过很多的地方。因此, 他的知识面, 交往能力等各方面都比较优秀。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家庭教育有多重要。前人早有训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的。

篇4:小班幼儿社会性游戏初探

关键词: 游戏 社会性 小班幼儿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幼儿能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生活,培养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能力。幼儿教育中所谓社会性指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所需特点、品质。它是和平相处、解决矛盾、和睦相处的技巧和策略及使用或掌握公共资源的能力。社会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也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

一、问题提示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用幼儿的仪态和礼貌评价幼儿的社会行为,对小班幼儿来说很少会关注自己的仪态或外貌问题,如何评判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幼儿园中我们通过创设社会性游戏评判孩子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通过社会性游戏,观察和发现幼儿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怎样与他人交往互动。

娃娃家是幼儿园最常见的社会性游戏,在小班布置让幼儿感觉温暖、安全的娃娃家环境,给予幼儿家庭生活体验,幼儿通过游戏体验家庭的温暖,减轻分离焦虑,同时学习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完善人际交往。观察幼儿自主游戏时娃娃家中若干幼儿的游戏情况,评价班级中部分幼儿社会性游戏发展情况。

二、案例

来园后的自主游戏时间,小G很快选择了娃娃家区域,插好卡片后她和清清、轩轩在娃娃家忙开了。小G拿着一个蓝色圆柱小玩具撑在娃娃的身旁,侧身坐在床边,把梳妆台拉近了身侧。清清左手用箩筐装好一个水壶,右手拿着一个杯子,弯腰凑近身体问:“你要吃什么?”小G抬头“菠萝菠萝蜜”,说着眼睛瞟了一下在旁边玩的其他小朋友。清清转过身去小灶台摆弄她的工具,小G嘴里开始念着:“菠萝菠萝蜜,菠萝菠萝蜜。”并开始摇头晃脑地唱起来,双手拿着积木晃动着身体唱了2遍,看了一下清清,并轻轻瞄了一下老师。接着她停了下来看着旁边的轩轩左手拿着小碗,右手拿着一把刀和一个小平底锅绕了过来,一边敲击着一边唱:“嘿哟嘿,嘿呦嘿,烧呀烧饭了。”然后转过身继续唱着:“菠萝菠萝蜜,菠萝菠萝蜜。”轩轩在小灶台的左侧挤开了清清,清清向后退了2步,小G只能往小床的右侧挪动了一下。嘴里继续咕哝着她的歌,这时听到有小朋友来的声音,抬头侧向左边看了一下门口,又回身向右看了一下清清的灶台。轩轩已经做好了饭,拿着他的平底锅和铲子,右手抢过清清手里的小碗,清清和他拉扯了一下说:你不给我们的厨师。轩轩一用力还是将碗拿走了并回身放到了小床上。清清很委屈地转身看了老师一眼继续回身拿灶台上的工具。小G坐在床边把轩轩放餐具边上的小熊拿起说:“要不它睡觉吧。”站起身说着:“睡吧!”转身跪在小床上掀开小被子把它并排放在小床最右边,并盖好了被子。这时轩轩拿着小碗也挤到了小床边看了一下娃娃,小G轻轻退下小床说:“你是她的爸爸,我是她的妈妈。”轩轩回身准备新的食物,小G也跟着一起蹲在食物框边上看着,轩轩用小碗装了一个香蕉和一条鱼,小G拿起框子里的煎鸡蛋和鸡蛋说着:“我来烧。”将鸡蛋拿到灶台上分别放进2个杯子,左右摇晃着最后倒了出来。轩轩也找到了食物在灶台上烧着,小G看了一下他说:“这是我们的控制台,这是我们的控制台。”左手轻轻搭在灶台上看着轩轩做饭。“爸爸”小G大叫了一声,停了一下咕哝了一声“老—老公”,声音小了些,轩轩没有答应,只是从右手边绕过她将菜端到了小床边。小G看着轩轩的动作,中间抬头看了我一眼,走到床边趴下看轩轩喂娃娃,嘴里说着:“多吃菜营养高!”声音很高。清清也端了饭菜走了过来,蹲在他们中间一起。小G笑着说:“谢谢清清,谢谢清清!”

三、案例分析

《纲要》指出幼儿在3~4岁期间在社会领域中人际交往之目标是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本事件中小G已经能实现此目标。娃娃家是孩子们常玩的一种社会性游戏,做饭、喂娃娃是他们乐此不疲的活动形式。经过观察可以发现游戏中轩轩更多的是在同一个区域进行平行游戏,小G始终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开始时和清清玩做饭,“喜欢吃什么”,并利用摇头晃脑的歌唱形式表达了出来。当两个人的游戏受到干扰时(轩轩抢了小碗),清清表示抗议,小G用更积极的方式解决了这个冲突,她给轩轩安排了一个角色,“我来当妈妈,你来当爸爸”,轩轩也接受了安排,小G成功用她的策略使游戏继续了下去。接下来分配做饭的过程中她主动要求做鸡蛋,可以看出她扮演做饭角色时已经有所经验。开始使用“爸爸”这个称呼大声叫轩轩,后来停顿转用小声的“老公”称呼表明她对家庭成员中同一人不同称谓已有所认识,并能适当转换,不过并没有得到同伴的回应。在最后的喂娃娃过程中,清清再次加入游戏,小G表示很欢迎,继续这个游戏。从始至终小G都能用积极的方式在游戏中扮演自己的角色。

四、案例反思

对于进入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进程。起初,幼儿完全自我中心,源于婴儿阶段本能,进入幼儿园后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个体,要开始学会如何和同伴相处。幼儿在最初的阶段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和其他幼儿发生冲突如抓人、咬人等不适应症状,如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开始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一直是小班初老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能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生活,培养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能力。幼儿从刚入园的摆弄、操作玩具,初步模仿到进入中班渐渐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并进行初步合作,再到大班时在游戏行为中产生假想替代行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幼儿社会性游戏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及时了解幼儿社会性游戏发展水平,并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与同伴交往。

1.让幼儿与教师一起观察和讨论

将游戏拍成视频和幼儿一起观看并讨论。如“你喜欢在娃娃家玩什么游戏”?“你是怎么玩的(具体玩法)”?帮助一些不会玩的幼儿提供借鉴经验。如果和幼儿观看视频时出现攻击性行为,教师可以和大家讨论这种行为会导致什么结果,一般来说大多数幼儿都不会喜欢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同伴的,可以给有这种行为的幼儿一些警醒。

2.教会一些游戏策略

当别人玩的过程中,如果有幼儿想要参与,需要一定的介入策略,如询问,在旁玩相似的平行游戏,直接“闯入”。不同介入方式往往会影响游戏进程或者中断游戏。同样游戏过程中如果出现影响游戏的因素,如何用积极有效的方式解决,可以是协商、妥协,也可以是转移注意力等。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谈话、集体活动或者个别指导中示范或者教授相应积极策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社会性游戏,这就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过程。

参考文献:

[1]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篇5: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描绘诗歌,感受秋天落叶的色彩美。

2、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红色、黄色落叶每位幼儿一份(自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早上做操的时候大风吹来了,你们的小眼睛有没有看到大树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呀?

二、教师提问

教师:树叶宝宝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三、分发落叶,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一:现在每位小朋友都选一片落叶宝宝,沈老师想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掉下来的落叶宝宝都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提问二:那都像什么?

四、情境小表演

教师:我们请黄树叶宝宝和大树妈妈一起跳个舞(绕着椅子转一圈),请黄树叶宝宝飞回家。再请红树叶宝宝和大树妈妈一起跳个舞(绕着椅子转一圈),请红树叶宝宝飞回家。

五、教师有感情朗诵诗歌

教师:现在大树妈妈把落叶宝宝的诗歌念给树叶宝宝听,树叶宝宝要听仔细,听听大树妈妈的好不好听?!.快思.教案网出处!

六、师幼配合共念诗歌(游戏环节)

教师:我们的诗歌那么好听,那等等我们念到红树叶宝宝的时候,红树叶宝宝就起来跳个舞,念到黄树叶宝宝的时候,黄树叶宝宝就起来跳个舞。

(第一遍带着的念,第二遍让幼儿自己发挥)

七、拓展幼儿思路

教师:树叶宝宝的诗歌真好听,你们喜欢自己描绘的诗歌吗?

教师:今天回家请小朋友念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再让他们带你们去观察落叶的形状和颜色,明天来告诉沈老师和金老师。

落叶

秋风吹,树枝摇。红叶黄叶往下掉

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

教学反思:

比前两次的课有进步,在方案设计上也有所创新,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很多地方还是需要注意。首先,在时间上过于短,不符合大纲的要求。其次,在请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语言还不够丰富,几个邀请过于单调。最后,其实在拓展孩子想象力上我是有错的,我设计的图案都很像蝴蝶,所以小朋友联想的形状最终都属于蝴蝶了。但还好我有最后一个环节的设置,把他们的思维又重新拓展出去了,在实际上课中,小朋友的回答也大都出乎我的意料,有答颜色是灰色,白色各种各样的都有。形状也是五花八门的。所以小孩子真的是充满着想象力的。

篇6: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从而初步了解自己的性别。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3、激发幼儿乐意参加集体游戏的积极情感。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选择有一面大镜子的教室内进行,并在教室内构建一个“化妆间”。

2、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和一个玩具娃娃。

3、设计好一段关于认识自己的动画短片。

4、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五官。

活动过程:

1、导入――看动画短片,引导幼儿发现自己。

动画短片内容为:一个小娃娃很开心地边吹泡泡糖边走路,碰到了好几个小动物,大家都劝他走路当心点,可他就是不听,结果头上撞了个大大的包。他又疼又急,哇哇地哭着跑回家,镜子说:“别哭!别哭,好孩子以后要爱惜自己!”娃娃问:“自己是谁呀?”镜子说;“自己嘛,请你对我照一照,就会看到了。”听了这话,娃娃真的对着镜子照了起来。

2、集体活动——玩照镜子游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

(1)幼儿在室内寻找镜子,找到后拿着镜子照照,并说出自己的名字,向教师介绍自己。

(2)玩“自己的五官在哪里”的游戏,说一说五官的名称,并指出五官的位置。

(3)请幼儿讲讲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如头发的长短、衣服的颜色……

3、操作练习,使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学会区分男孩与女孩。

(1)“交朋友”游戏: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性别后,找一个玩具娃娃做朋友,并把他带回“家”。

(2)送“朋友”参加化妆舞会:请幼儿将自己的“朋友”按性别的不同送到“化妆间”里。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1、在晨检表、评比栏、毛巾架等上为幼儿贴上照片,让幼儿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2、在一些音乐、体育等活动中,适当加入一些分男、女的角色表演、演唱、游戏等形式;

3、在幼儿入厕时,强化幼儿对性别的认识。

与家长沟通计划:

1、给孩子看看他们小时候的照片,向孩子讲述小时候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2、在今后的活动中,多给孩子照些照片;利用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记他们的成长日记。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篇7: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胆讲述秋天是美丽的。

2.能热爱秋天,体验秋天的美好。

3.引导小朋友认识秋天的天气特征。

4.使小朋友知道秋天树叶会从树上飘落。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汉字:秋天、美丽、丰收

图片:秋风、树叶、果树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秋天的美丽

1.现在的季节是秋天。小朋友在公园、来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树叶)你看到的树叶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颜色?树叶飘落下来的时候象什么?(象蝴蝶一样飞)

2.你还看到了哪些东西?(菊花、稻穗等)它们是什么样的?

3.秋天里五颜六色真美丽。(出示“美丽”)学说:美丽的秋天。

二、感受秋天的天气变化

秋天真美丽。秋风吹来,你有什么感觉?(有点冷)天气渐渐变冷了,小朋友的身上穿了什么?洗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三、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1.秋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冷了。在秋天里,你吃些什么呢?

2.你在家吃些什么菜?(青菜、萝卜、螃蟹、大白菜、南瓜、栗子等)

3.哪些水果成熟了?(苹果、梨、橘子等)

4.秋天,好多的蔬菜、水果都成熟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出示“丰收”)学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四、小结

到了秋天,小燕子、小青蛙等都不见了。随着季节的变化,许多的动物、植物都在发生着变化。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篇8: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关键词:幼儿,社会,交往

小班幼儿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刚刚入园, 他们大多不适应新的环境, 在入园时有的啼哭不止, 有的坐立不安, 有的性格自由散漫。为了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我把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来作为小班阶段的重要目标, 现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教幼儿初步认识自己, 认识同伴, 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人不仅能认识周围的世界, 还能认识自己, 既能知道自己的身体外貌, 又能认识自己身体内的各种心理活动, 并对此进行评价, 这就是自我意识, 对幼儿来说这也是慢慢学习的过程。在开学初, 我们着重教育幼儿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庭, 并能认识同伴, 说出其姓名, 说出幼儿园的园名、班级。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会客习惯

当前, 我国小班幼儿多为独生子女, 又多生活在核心家庭。父母应经常带领儿童看望亲友长辈, 或热情接待客人来访, 欢迎其他幼儿来家玩乐, 也应鼓励幼儿参加社会组织的科技中心、少年宫等活动。使幼儿能和其他成人或幼儿广泛接触、经常交往。进行交往教育:成人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喜爱交往,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会客习惯。例如, 能注意聆听别人的谈话, 能连贯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能说“早”“好”“请您”“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别人讲话时, 不随便插嘴打扰等。成人要指导具体的交往方法和行为准则。例如, 能和其他幼儿共同玩或轮流玩一件玩具。能关心帮助年龄小的同伴。参加集体活动能守纪律、听指挥。懂得如何接待客人等。在幼儿来园时, 我们教幼儿学会对老师说“早上好”, 离园时会说“老师再见”。平时会说“请您”“谢谢”“好”等礼貌用语, 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说话, 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 并尝试大胆与成人交往。如, 我们设计了“击鼓传球”“客人来了”“到娃娃家做客”,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正确的礼貌用语。

三、指导幼儿具体的交往方法和行为准则

幼儿入园之后接触最为频繁的对象是他们的同龄伙伴, 幼儿之间的互相作用对其社会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 更胜于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因此, 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创设幼儿交往的客观环境, 为幼儿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 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例如, 在自由活动中, 让幼儿自选活动内容, 自由地组合, 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主动参与活动, 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活动中逐渐培养交往意识, 学会与小伙伴友好交往的技能。在让幼儿玩桌面玩具和户外大型玩具的时候, 我们应经常教育幼儿共同玩或轮流玩一件玩具不争抢。

四、正确处理不良行为

在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中, 常常出现各种不良行为。当我们发现幼儿之间独占玩具、争夺玩具、互相厮打谩骂、故意捣乱或互不理睬等现象时, 我们便立即制止, 了解事情的原因, 公正判定是非, 耐心引导, 指明正确的行为方式, 使其能进行积极的交往。

五、帮助问题儿童

我班的谢杨小朋友, 他常常打人, 有好几次私自把邻桌小朋友的双语书拿回家里, 小朋友们渐渐把他树为“公敌”。班上无论哪个小朋友不见了东西, 或和谁磕磕碰碰了, 老师一问, 他们总是异口同声地说:“是谢杨。”为此, 我们常常特意去接近谢杨, 关心他, 使他消除了对同伴的疑惧对立心理, 还经常和他的家长沟通联系, 达成共识, 耐心教育他改正不良行为, 引导他和同伴友好往来。

篇9:浅谈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小班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积极进行交往合作,才能建立起适当的社会关系,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幼儿阶段是孩子社会交往意识的萌芽期。在这个时期,无论是教师的直接教学,还是幼儿的游戏活动,都会在无形中对幼儿的思想行为造成实际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幼兒最初的交往语言是从父母及教师的对话里领悟到的,面对平时生活中的教师对话,他们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学习教师的交流语言,并运用到自身的交流沟通中来。幼儿时期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奠基期,这个时候的语言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最为直观的。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忽视,现阶段的小班幼儿交往存在太多的问题,教师必须加大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力度,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实质性地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扎实的语言交流基础。

一、小班幼儿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对于子女的过分呵护

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都是以幼儿为中心的,十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对于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往往不会为难。并且家长对于幼儿的生活照顾程度十分高,切实地关注幼儿的各个生活行为。而且由于家长的忙碌,很少有时间带孩子出去,更不会带他们进入公共场所去玩乐,这种状况使得幼儿与外界的交流大大降低,严重忽视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成长需要。此外,家庭教育是幼儿社会交往的主导方式之一,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到家庭父母交流的语言影响,不自觉地学会运用这些语言。而许多父母,本身的文化素质并不高,语言上存在太多的纰漏,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成长,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得不到切实的提高。

2.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对于孩子的知识教育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应试教育的观念十分强烈,各个教学内容的产生都是为了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幼儿素质的全面培养,因而幼儿的交往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约束,幼儿阶段的孩子们,目前社会,许多家长和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孩子素质的全面培养,导致很多学生从小班开始就被迫去报一些补习班和兴趣班。孩子们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类补习班和兴趣班上,缺乏业余活动的时间和机会,缺乏互助合作意识,因此导致其社会交往能力较低。

二、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实际策略

1.科学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

要想使幼儿进行融洽的交流沟通,首先就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优良的交往环境。对于幼儿教育而言,交流环境应该有两方面的定义:第一是指精神环境上的和谐,也就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的周围人群性格和语言方面的影响。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幼儿交流和谐氛围的打造,认真地关怀幼儿的生活问题,并逐步地与孩子们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尊重他们的内心思想,打造和谐的班集体交流氛围,使幼儿的生活氛围变得温暖,从而激发幼儿的交流兴趣,提高交流意识。第二个方面是指物质环境的引导。幼儿的很多语言都形成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地带领孩子们进入周围的公园进行游览,一方面提高他们的认知,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的交流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合理创建一些有趣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在享受生存环境趣味的基础上,能够与别人产生深切的交流和合作。

2.引导幼儿学习一些交流用语和技能

处于小班教育中的幼儿,内心十分渴望学习交往技能,如果教师无法在这一方面给予幼儿全方位的教育,很容易降低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教师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较多地教授给幼儿一些简单便于理解的礼貌用语和动作,比如,挥挥手说再见,握握手说你好,这些技能虽然十分简单,但却是幼儿交往能力的起始,能够对幼儿的成长产生长远的影响。此外,教师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也应当积极采取一些健康完善的言语进行交流,便于幼儿进行学习和体会,从而实质性地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总而言之,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阶段开始,教师必须充分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发挥健全的引导作用,为幼儿创造较多的交流机会,同时要以各种各样的物质环境事物激发幼儿的交流兴趣,促使孩子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晴.随迁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兰州大学,2016.

篇10: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春游总是令孩子们兴奋不已。那么,春游到底应该带哪些东西呢?如果问幼儿,他们可能会说得头头是道。如要带白开水、消毒湿巾等,少带零食……可是他们的这些“健康认知”真能转化为“健康行为”吗?我通过和一些孩子的父母交谈发现,很多孩子所做的和所说的往往脱节。他们出去玩就要带饮料,零食更是越多越好。基于这种情况,我设计、实施了本次活动,希望帮助幼儿整理、分享相关经验,并在幼儿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之间搭建桥梁,为春游活动作准备。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游戏式、体验式的学习对他们会更加有效,为此我创设了小熊春游的情境,由教师扮演小熊,每位幼儿充当一种物品,共同开展游戏活动。(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活动中所有的物品都装在小熊的“大背包”里,由小熊背着去春游。同时,我们用玩具等物品搭建了一个春游场景,在小熊春游的过程中不断出现不同的情景,以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物品在春游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

1.知道春游时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2.乐意参与活动,尝试用动作或语言表现自己所代表的物品。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一定的出游经验。

2.用横幅做的“大背包”一个,挂饰15个:苹果、梨、香蕉、饼干、面包、水壶、湿纸巾、毛巾、野餐垫、帽子、太阳镜、球鞋、风筝、球、玩具汽车。活动前让每个幼儿挂一个挂饰。

3.布置春游场景。

活动过程:

1.说说“我”是谁。

师:我是小熊,你们都是谁呢?请你们做个自我介绍吧。(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所代表的物品,并在与小熊的互动中大胆说出“我是×××”。)

2.谁能和我一起去春游。

(1)师:我要去公园春游了,你们想和我一起去吗?

(2)师:这是我的大背包,只有对春游有帮助的物品才能装进我的背包里,和我一起去春游。

(3)你们都是对我有帮助的物品吗?你对春游有什么帮助?(说出者跳进小熊的大背包。)

(4)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幼儿说出自己所代表的物品的用途,并请他们跳进大背包。

3.在情境中体验不同物品在春游中的作用。

情景一:背着大背包准备出发

师:就要出门了,我还穿着拖鞋呢。谁第一个来帮助我?(引导代表球鞋的幼儿说:“我是×××,穿上鞋球走起路来又软又舒服。”)

师:穿着球鞋果然很舒服,走起路来又快又稳。

情景二:到达公园

师:太阳好刺眼呀,谁来帮助我?(引导代表太阳镜和帽子的幼儿说:“我是×××,我可以帮助你遮住刺眼的阳光。”可一边说一边用动作表现。)

师:太阳镜、帽子真管用,现在太阳再大我也不怕了。

情景三:来到草坪上,轻轻放下大背包

师:多好的草地,我玩点什么好呢?

(引导代表汽车、皮球和风筝的幼儿积极表达“我是×××”,并在小熊做出拍皮球、开汽车、放风筝的动作时表现相应的动作。如皮球跳一跳,汽车往前跑,风筝伸开双臂做飞行状。)

师:这几样玩具真有趣,我玩得好开心。

情景四:出汗了

师:玩了这么久,头上都出汗了。谁来帮我擦擦汗呢?

(引导扮演毛巾的幼儿一边说“我是×××,我来帮你擦汗”,一边做给小熊擦汗的动作。)

师:头上没有汗,干干爽爽真舒服。

情景五:口渴了

师:我真渴。谁能帮我解渴呢?(引导扮演水壶的幼儿一边说“我是×××,请你喝口水”,一边做提水壶给小熊喝水的动作。)

师:白开水就是好,喝了我就不渴了。

情景六:肚子饿了

师:哎呀,我的肚子咕噜噜叫了。谁能帮帮我?(引导扮演食物的幼儿说出:“我是×××,我来帮助你。”)

师(一边伸出脏手一边说):你们看,我的手这么脏能吃东西吗?谁来帮我把手擦干净?(引导扮演湿纸巾的幼儿一边说“我是×××,我来帮你擦”,一边做动作。教师做擦手、吃东西动作。)

师:我吃饱了,肚子不叫了,谢谢你们。

情景七:太阳落山,该回家了

师:(大屏幕上播放黄昏的画面)天要黑了,我该回家了。先要把背包整理好。哎呀,这些垃圾怎么办呢?(启发幼儿把垃圾捡起来投进附近的垃圾箱,以此引导幼儿理解保持公园草坪的整洁是一种人人需要遵守的社会公德。)

4.整理相关经验。

师:刚才小熊去春游时带的东西有吃的、用的、玩的,可真多!小熊背得累死了。现在请你们将吃的东西摆在一起,用的东西摆在一起,玩的东西摆在一起。

师:我们来看看吃的东西有几样,它们都必须带吗?用的东西有……(引导幼儿认识吃的东西可少带,只要够吃就行;用的东西必需品不能少;玩的东西带一两样就行,小朋友可交换着玩。)

5.结束。

师: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到时候我们看看谁准备的东西最健康、最有用,不多也不少。

延伸活动:

请家长配合孩子做好春游活动的准备。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篇11: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糖果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它精美的包装、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设计《糖果小屋》这个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经验。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2、感知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尝试用糖果装扮小屋,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糖果PPT课件、实物糖果若干,布袋12个,小屋实物(课前用硬纸板制作好)、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提问:小朋友吃过糖吗?那你吃过什么糖?最想吃什么样的糖?

小班社会教案详案《糖果小屋》含PPT课件

2、出示糖果PPT图片,让幼儿认识各种糖果。

①、棒棒糖(你们吃过吗?有什么味道的?)

②、棉花糖(是什么样的?吃到嘴里什么感觉?)不光有大大的棉花糖,还有小小的棉花糖……)

③、彩虹糖(什么颜色的?)

④、软糖、橡皮糖(软软的弹弹的)

⑤、跳跳糖(吃到嘴里什么感觉?会跳会发出声音)

⑥、巧克力糖

3、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糖果宝宝说我想和你们做游戏,你想不想和我玩游戏啊?可是这些糖果宝宝非常淘气,他们喜欢捉迷藏,藏起来了,躲在哪里呢,躲在了我的小袋子里了。糖果宝宝说,一会小朋友眼睛不能看只能用手摸,摸一摸袋子里的糖果宝宝是什么感觉的?(每人椅子下一袋糖果)请幼儿手摸糖果,触摸糖果特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猜猜是什么糖果。

糖果宝宝说现在可以看看我长什么样子啦,请小朋友把袋子里的糖果拿出来,说一说你的袋子里装的都是什么糖果呢?

(三)装饰糖果屋

出示没有装饰的小屋实物,请幼儿用手中的糖果把小屋进行装饰。

师:这里有一个孤独的小房子,他没有糖果宝宝的装饰一点都不漂亮,想要小朋友帮帮他,让我们用手中的糖果来把小房子打扮的美美的(用双面胶把糖果粘在小屋上)。

小房子感谢你们帮他装饰的很漂亮。糖果也感谢你们帮他们找到家,小朋友们真棒。

(四)结束

小朋友今天表现的都很棒,老师请你们吃糖,想不想吃?

每人拿一块糖果,分享糖果带来的乐趣。

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一盘糖果,孩子一下子吸引了。团团地围坐着,一起说说各种糖果的名称,糖果必竟对幼儿来说是相当熟悉的,一下子孩子们说出了好多棉花糖、棒棒糖、牛奶糖等,为了让幼儿有更深地了解,我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糖果的形状,糖果的软、硬等特征。有的幼儿说 “ 是棉花糖,软软的,有的说“ 是棒棒糖,硬硬的 ”。接着,我让每位幼儿去品尝桌挑选自己喜欢的糖果品尝,通过品尝,孩子们聪明地发现糖果含在嘴里会变小,味道 是甜甜的这些感知体验。今天又正好是我园园长来我班下班听课,她听后也给我提出了意见,我也感觉到了在品尝这一环节中我在教学上有点仓促,疏忽了,我应该让幼儿们从我的盘里挑一颗,把糖果拿在手里跟小伙伴们说一说,选的是什么糖什么形状的糖味道是怎样这样活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结果我是让他们过去品尝,回来时他们都快吃好了,我这时才问,因此孩子答不上来,吃到嘴里早忘了糖的特征了,的确这对小班孩子来说,有点困难,以后我会注意的。最后,我分组让幼儿们把糖果(糖纸)送回糖果小屋,这环节,孩子们 的表现非常棒。糖果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 动2 / 2 中,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品尝糖果,制作糖果的过程中,好奇心、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感知、想象。

篇12: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新学期开始,新入园的小朋友情绪不稳定,通过玩皮球增进幼儿间、幼儿与老师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使幼儿更快的适应集体环境,环节幼儿的入园焦虑感,而且在活动中锻炼孩子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使其乐于与同伴合作,产生愉快情绪。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皮球的特征,了解皮球的形状、大小、硬度,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发现。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协调性。

3.保持愉快的情绪参与体育活动,(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乐于与同伴合作,适应集体环境。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感知皮球

活动准备

活动室布置成皮球王国,音乐磁带和头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二、认识感知皮球

1、找朋友

幼儿选择喜欢的皮球,并让他说出:“皮球是圆的,红色的……”

2、小实验“皮球宝宝变瘦了”

(1)、师把球放气。

(2)、观察讨论。

(3)、小结。

皮球肚子里装的是空气。空气装满了,皮球宝宝的肚子就鼓鼓的。

三、玩皮球

四、游戏比赛

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保护游戏安全。

五、放松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篇13: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反思

关键词:职校,机电类专业,小班化实习教学,实习项目开发,教学比较

职业学校的教学应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工作过程为导向, 采取工学结合的办法, 让学生在完成各个专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教育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 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 有些要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

当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与企业联系的还不够紧密, 想要完全在工厂里开展实践教学是不现实的。但可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引入学校的实习场所, 模拟实际的工作项目。因此, 职业学校实习项目的开发, 实习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职校机电类专业教学中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习教学是职业学校转变意识的突破口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果职业教育的教学都是在课堂上开展理论教学, 那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这样的教学不可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 职业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意识, 重视和加强实习教学。

加强实习考核是改变职校教学评价难的有效途径职业学校的很多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差, 如果职业学校的考核方式也跟普通中学一样采用试卷形式, 很多学生的成绩会不合格, 但往往这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很强, 要求做一个工件或完成线路安装对他们来说并不难。这种动手能力正是职业学校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因此, 实习考核应该是职业学校考试方式的重要形式, 很多专业技能课可以采用实习考核方式, 而基础课则可以用理论的考试方式。这种理论与实习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全面、更合理。

实习教学是提高职校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 特别是一些理论课和基础课, 课堂教学气氛很沉闷, 学生无精打采。相反, 大部分学生在上实习课时很认真, 很有兴趣。当成功地完成某个项目时, 学生求知欲更浓, 即使当时没有成功也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或向别人请教。在实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找到学习成功感, 改变学习态度。

实习教学是完成职校专业教学任务的关键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学习, 学会发展”。因此, 除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继续学习能力以外,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职业能力。而培养职业能力主要是通过实习过程完成的,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机电类专业实习的有效形式———小班化实习

机电类专业实习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动手能力和动作规范性的培养, 一个不标准的动作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甚至会造成人身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指导到位, 有时要逐个学生进行指导。机电类专业实习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危险性, 不管是机械专业实习还是电子电气专业实习, 都存在安全问题。因此, 在实习过程中, 不仅要求学生规范操作, 而且要求指导教师时刻注意每一个学生的操作, 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学生。基于以上两个特点, 笔者认为, 机电类实习宜采用小班化教学, 一个实习场所学生以20人左右为宜。

小班化实习的组织与实施实习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要想搞好实习工作, 必须加强组织管理。首先, 由于实习时间长、任务重, 必须有专门进行管理和协调的部门。实习部门负责实习制度制定、设备添置和管理、安排实习等。其次, 实习要有统一规划和具体计划。每个专业都应该有长期的针对本专业的实习规划, 还要有短期的实习计划。长期的实习规划要结合培养目标和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来制定。短期的实习计划要结合每学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调整。在每个学期初要做好实习安排。再次, 实习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考核指标。实习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管理, 细心指导。一般将一个班级分为3个小组, 每个小组在不同的实习场所完成不同实习项目。每个实习场所的实习项目安排一名或两名教师负责指导。每个实习小组实习2周后与其他小组调换项目进行实习。具体分工安排如下:

小班化实习项目的开发与实习教学的开展要完成好实习, 除了要有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外, 实习指导教师开发的实习项目也很重要。笔者认为, 一个好的实习项目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训练内容与职业岗位很接近; (2) 内容充实, 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3) 难度循序渐进; (4) 评价科学合理。实习指导教师在开发实习项目和进行实习考核评定时要遵循教学规律, 把开发实习项目和实习指导看作一个整体, 如图2所示。

小班化实习与大班实习的教学比较

小班化实习存在很大的优势, 如表1所示。首先, 在小班化实习过程中, 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时间更多, 教学反馈速度更快, 学生在实习中碰到的难题可以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而大班教学, 由于学生人数太多, 平均到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相当有限, 学生碰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指导, 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实习效果不佳。其次, 从实习成本上讲, 表面看起来好像小班化实习由于要增加实习指导教师的人数而使学校的实习成本增加,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班化教学虽然指导教师人数少, 但设备损坏率高、耗材多, 在设备维护和耗材上的成本支出会高出很多。因此, 从学校总的实习成本看, 小班化实习的成本并不会很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小班化实习是职校机电类实习教学的重要形式, 是职校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改革的有效途径, 是提高机电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措施。因此, 学校要从适应职业教育意识的角度, 鼓励教师开发小班化实习项目, 积极支持小班化实习项目的开展, 从而不断提高职校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7) .

[2]王栋松.计算机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方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9) .

篇14:浅谈小班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现如今的幼儿,大多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不能与人合作,这些都是幼儿人际交往不和谐和心理不健康的外在表现。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使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我们尝试进行了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教育 自我意识 人际交往 家园共育

一、让幼儿了解社会首先要融入集体,慢慢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1、在幼儿离开家,离开家人来到幼儿园后,为了帮助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更早的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带孩子们熟悉幼儿园的大环境(操场、大厅、走廊、传达室、食堂等)和班级的小环境(喝水、入厕、上课、睡觉的地方等),并开展“大带小”的活动,让幼儿参与中、大班的一些活动。

2、大部分幼儿在家都是一个人,没有与其他幼儿分享东西的经验,所以常常会发生矛盾和纠纷,如争抢玩具,分配角色等,这时,就要引导孩子从中学会独立解决纠纷,学会合作、轮流、分享、礼让等,在日常生活环节中,为了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避免发生矛盾冲突,我们开展了《小不点儿》这个主题活动,并在生活中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与其他幼儿友好相处,如:玩玩具时,要大家一起玩,可以把自己的给别人玩一玩,也可以借别人的玩一玩,从中幼儿学习到了交往的技能,提高了交往能力。

二、融入集体后要加强自我服务的能力及文明礼貌的运用。

1、进入幼儿园就代表幼儿要学习独立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要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吃饭自己吃、鞋子自己穿脱鞋、自己穿脱裤子等。

2、在学习文明礼貌时,要教育幼儿走路轻轻地走、说话轻轻地讲、东西轻轻地放,并让孩子从小去学习和养成对大人有礼貌,学会分辨和判断他们的社会角色,知道怎么称呼,学会见到人时说“你好”、需要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弄到别人时说“对不起”、要走了说“再见”等礼貌用语;除此外还要学会尊重大人,如不干扰大人的活动、不插嘴、不打断别人的讲话等等。总之,要让孩子学会从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分辨和判断社会角色,如男女老幼、亲朋邻居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品德素养,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记忆、想象、思维、表达以及意志行为。

三、懂得尊重长辈,关心他人。

在我们班多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都生活在被爱包围的坏境当中,养成他们自私、任性的性格,他们只知道被爱而不知道爱人关心人,为了培养幼儿爱父母、尊敬长辈,我们开展了“爱家庭活动”,让每位幼儿带一张“全家福”照片(五口之家)来,张贴在主题墙上,利用晨谈时间让幼儿说说自己 “全家福”照片里的重要成员,与其他幼儿分享“家”的快乐,让幼儿了解父母长辈的辛苦,引导幼儿尊敬长辈并用行动表现出来。为了让幼儿知道父母的辛苦,我们在“娃娃家”投放了很多娃娃,让幼儿到“娃娃家”里来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在重阳节这个节日里,我们还邀请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幼儿园来庆祝节日,让幼儿真正体会了一次尊敬老人的机会。

四、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其实社会交往能力不仅仅是与小朋友交往相处与家人交往相处,还有更重要的是与陌生人交往相处,知道了解一些基本社会常识以及应急的能力,如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出门要跟紧父母,如果走失要在原地等或找警察叔叔帮忙;能遵守最基本的交通规则,知道一停、二看、三通过等。通过这些活动,有助于让幼儿遇到危险事情后能想到解决的方法。

五、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除了幼儿园要对幼儿进行培养外,家长也要跟幼儿园进行配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平时,家长因为很忙没空带孩子出去玩或走亲访友,让幼儿失去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所以这些孩子表现出来大都是活动能力差、不擅于交往、胆小、动手能力也欠缺,所以我们召开了家长会,让家长跟我们多配合,并通过电话、班级博客、QQ、家园栏、家访等多种方法跟家长交流,帮助家长了解一些幼儿的基本心理常识,多鼓励家长带孩子出去玩,让幼儿从中学到更多的社会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叶立群《幼儿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8版

[2]王玲艳《建国以来我国幼儿教育重要文献关注的若干重大话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8(3)

[3]建军著:《当代主体性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版

上一篇: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李绅,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的意思,忆下一篇:紫外线消毒灯操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