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和文化寻根

2024-04-17

姓氏源流和文化寻根(精选7篇)

篇1:姓氏源流和文化寻根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了解姓氏寻根现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以调查为前提,以探究学习为原则,以点拨为主线,形成浓郁的合作学习氛围。

3、让学生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语文探究学习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追宗溯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了解姓氏寻根现象。

难点:探究中国姓氏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教学过程】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时安排为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伦敦奥运会期间有网友戏谑:中国奥运有三宝,跳水,体操,乒乓好;韩国奥运有三宝,射箭,姓朴,眼睛小;美国奥运有三宝,篮球,田径,家世好;非洲奥运有三宝,人黑,牙白,巨能跑。说起金姓和朴姓,我们大多会想到他是朝鲜或者韩国人,我们也可以由一些少数民族的姓氏猜中他们是什么族。可见姓氏是不同血缘集团的符号,不同姓氏表示不同的民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中国姓氏文化

二、分析姓氏源流

1、张、王、李、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多少种姓?

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在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2、既然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姓,大家有没有想过姓是怎么来的?在现在生活中,通常子随父姓,那么在古代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明确:我们书上有这样的例子,古代有个本应姓赵的人,因为承袭他父亲的爵位而改姓周阳,可见我们有的姓是因为封地的缘由而来。

三、姓氏的源起及意义

1、图腾演变为姓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

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2、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因此在母氏氏族时期人们用姓是来区分不同的部落。既然我们讲清楚了姓,那么氏是怎么产生的。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氏”是什么意思? 明确:“氏”的本源义是木本即植物的根,在父氏社会中,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而族长或有权势者往往一夫多妻,男子升到一家之长的地位。这时出现了同一姓所衍生的分支,但是当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氏的,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氏。那么可见姓氏中的姓是“别婚姻”,氏则是“明贵贱”。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

据此,研究者认为我国的姓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并作为一个血缘家族的称号。氏隶属于姓。夏、商、周时期,姓氏作为贵族间区别不同血缘关系的一种制度。自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合二而一。也就是说在炎黄之前人是没有姓名的,到炎黄时期出现了姓名,那时候人首先出现的是名后来才有姓,而且名和姓是不相连的,把名和姓连起来是战国秦汉时期,比如刘邦、陈胜、吴广。

3、姓在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逐渐增多,来源极广。主要来源于封国名、谥号、爵位名、官名、居地、职业等。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②.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③.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④.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⑤.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⑥.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⑦.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⑧.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⑨.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⑩.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四、文化寻根

1、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

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

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根据国家,分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

2、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能超越文化而存在。文化就是创造,每一种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创造的历史,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文化的生命。文化既有开放性,也有封闭性。各种文化之间,既可以融合,也会发生冲突。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类。每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所属文化的渊源及特点,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支点,进而为继承和发展母文化做出贡献。

3、节日文化

节日是怎么产生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认识。

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

在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外界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自身的生死。于是,各种形式的图腾崇拜便出现了,先民力图通过这些活动去解释奇怪现象。这些意识和行为便是节日产生的渊源。

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节日的出现必然与历法有关。在中国最早的历法著作《夏小历》中就有关于北斗斗柄的记载。在《尚书》中已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后来发展为八节气。到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

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节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已经是比较稳定的社会风俗。这时,历史已经渗透到节日风俗中,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代替了原来的某些原始崇拜活动。儒家礼法思想的影响,使得节日风俗上升为礼俗,甚至成为国家大典,扩大了节日的影响。

五、课堂总结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每一个姓氏中的杰出人物都以其骄人的业绩照亮了历史的长空。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探讨姓氏寻根现象,我们更加能够借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六、布置作业 阅读《百家姓》,掌握各姓氏的正确读音并了解其渊源。

七、板书设计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一、姓氏的源起及意义

1、图腾演变:竹、牛

2、母系氏族制度的产物:姜、姚、姬

3、其他

二、文化寻根

1、文化

2、节日文化

篇2:姓氏源流和文化寻根

【教学目标】

1、文化角度,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2、能力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角度,培养学生由关注到热爱自己的家乡。

4.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搜集、分析、整合资料和写作论文。【教学重点】

1、了解姓氏发展、年节风俗、民族探源的基本命脉,对文化寻根产生兴趣。

2、了解姓氏来源的几种常见的形成方式。

3、了解各种年节风俗的来源。【教学难点】

通过对个体姓氏的了解、年节风俗的形式和民族的源流,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设想】

一、课前学习

1、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 氏的由来。

2、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3、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然后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

究。利用家庭藏书和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二、课堂学习

1、由教师介绍一些关于本地的年节风俗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积极参与,研讨各自姓氏的来源。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教学步骤】 一.分析姓氏源流

1、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叫秦涧泉的人在游览岳王庙时,看到南宋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岳王庙前,义愤地在岳王庙前题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可见秦涧泉对自

己姓的尴尬。而著名的孔庆东教授每每出来讲学,总是很自豪的向听众介绍自己是孔

子的第十三代传人。从对比中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可见,姓氏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多少种姓?(让学生讲,老师尽量表扬)

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

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在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2、既然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姓,大家有没有想过姓是怎么来的?在现在生活中,通常子随父姓,那么在古代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你没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明确:我们书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古代有个本应姓赵的人,因为承袭他父亲的爵位而

改姓周阳,可见我们有的姓是因为封地的缘由而来。①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 ②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们流传已久的百家姓里到底有多少个姓氏? 明确:⑪(“百”并非就仅指确切的“百”,而是多的意思。最早在宋的时候出现关于百家姓的一本小册子,后来经过明清不断地新修,到今天大概有四千多种,常用的有19种。那么,这些姓氏是怎么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让国人骄傲的姓氏文化。)

⑫我们来看看姓氏这两个字。姓氏中的姓是“别婚姻”,氏则是“明贵贱”。正如《通志·氏族略》说的那样,“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也就是说在炎黄之前人是没有姓名的,到炎黄时期出现了姓名,那时候人首先出现的是名后来才有姓,而且名和姓是不相连的(比如介绍我班的一位同学小明,王氏)把名和姓连起来是战国秦汉时期,比如刘邦、陈胜、吴广。

二、姓氏的源起及意义

1、图腾演变为姓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

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2、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大家看一下“姓”这个字,拆下来就是女生,可见姓是因为生而得。因此在母氏氏族

时期人们用姓是来区分不同的部落。既然我们讲清楚了姓,那么氏是怎么产生的。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氏”是什么意思?你们可以试着猜。(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氏”的本源义是木本即植物的根,在父氏社会中,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而族长或有权势者往往一夫多妻,男子升到一家之长的地位。这时出现了同一姓所衍生的分支,但是当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氏的,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氏。那么可见“氏”是用来区别“贵贱”。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古姓,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据此,研究者认为我国的姓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并作为一个血缘家族的称号。氏隶属于姓。夏、商、周时期,姓氏作为贵族间区别不同血缘关系的一种制度。自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合二而一。

3、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水浒传》中一个人物“西门庆”,他姓西门,为什么姓西门呢?他家住在西门这个地方。大家想想东郭先生为何姓东郭?可见有按居住地而得姓。

4、现在如果赋予同学们一个神圣的职责,让你们给一个人赐姓,这个人是杀猪杀鸡杀鸭的,你们觉得要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姓才合适呢?(自由讨论,姓“屠”)明确:这就是姓氏来源的又一种方法,按照职业取姓。大家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按照职业得姓的姓氏?(巫、卜、陶等)

5、大家通过预习有没有发现其他获得姓氏的方法。(国名、自己祖先的字等。)姓在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逐渐增多,来源极广。主要来源于封国名、谥号、爵位名、官名、居地、职业等。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②.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③.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④.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⑤.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⑥.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⑦.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⑧.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⑨.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⑩.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6、探究思考

⑪、根据材料,确定探究方向。

1、据第四次人口谱查统计:三明市共有33个民族,459个姓氏,人口较多的姓氏有100多个。三明市在较多人口的100多个姓氏中,又以陈、林、邓、王、李、黄、吴、张等姓氏人口最多。其中大田县共有153个姓氏,其中人口达万人以上的有:林、陈、吴、郑、张5个姓氏。

2、据大田县内部分姓氏族谱记载,大田人多为河南省迁入,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刚强,忠厚好客。历代人才辈出,至清末,进士38人、举人59人。其中有誉满京城的明代礼部尚书田一俊(号钟峰),任内曾上疏《大田盐法议》,以解故里吃盐难;与郭奇逢(鹤峰)、廖宪(盘峰)三者文章气节相砥砺,著称“三峰”才子。县人连登岸精研星纬,著有《天文志》;肖一槐高年积学,著有《天文地舆图》。名医不乏其人,清吴腾汉途经福州,治愈当地“天花”,为藩司和林则徐所器重;叶端一剂药治愈厦门海防分府李章霖内眷难症,名震鹭岛。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县谢廷训主修首部《大田县志》。

3、从战国末年开始,中原汉人有过四次大规模迁徒入闽(包括进入闽中西部的三明境域)的记录。第一次汉族人入闽是在战国周显王扃年间(约公元前339~329年)。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讨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於江南海上,朝服于楚。”越王室一部率残部逃入浙江省南部与福建省北部、东部,开辟新领地,在战国晚期建立了闽越国。第二次汉人大举入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中原战乱,灾害频繁。中原许多汉族难民纷纷南下,逃入东南一隅的福建一带避乱。逃避战乱的中原士族和难民纷纷选择交通闭塞的福建各地作为逃难避所。西晋永嘉二年(308年)便有江左衣冠右族陈、林、郑、黄、詹、邱、何、胡八姓入闽。大批中原难民蜂拥而至。以至,三明境域的建宁县有句传言:“未有建宁,先有何姓。” 第三次汉族人大举入闽是在唐高宗时期。

唐总章二年(669年),朝廷令河南固始人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征剿泉潮间“啸乱”。陈政父子率官兵及眷属共8000多人(计有58个汉族姓氏)从闽、广之交的梁丘盘陀岭进入福建境域征战,至唐景龙三年(715年),共经历了47年。陈军征剿“獠蛮”之乱之后留守闽地,“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氏交为婚,”其后裔遍及福建省各地。

第四次汉族人大举入闽是在唐光启元年(885年)。河南光州剌史王绪率3万官兵(共36个汉族姓氏)南下,经粤北、潮阳绕道入闽南。(但据《闽国史事编年王潮篇》载:“宗权发兵攻绪。绪窘,乃率光、寿兵五千,并携吏民南奔。”可见王绪离开河南光州时仅五千官兵,其队伍在入闽途中有很大发展。)后,王绪为部属所杀;王潮、王审知继续率大军征战闽地,唐景福二年(893年)攻占福州。

至此,三明境域的人口也发展至近50万人,形成以汉族人为主的生活区域。

___________姓氏源流考

⑫、既然有这么多的姓氏来源,那么你们的自己姓氏是怎么来的,历史又有那些与你们同姓的名人?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做这个工作了,我想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的姓氏。(自由发言)

小结:不管我们的姓氏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祖先身上的精神流传百世,把他们优秀传统发扬广大。同时百家姓又是普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身上的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点来打开探究中国文化的大门。

⑬、我们通过追本溯源,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很多姓氏的起源都来自于一些古姓,如嬴姓、姬姓、妫姓、子姓等等,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说中国姓氏同根同源?

明确:相传黄帝的25个儿子,为4母所生,分为12“姓”:姬、姞、酉、祁、己、腾、箴、荀、任、僖、儇、依。也就是说,黄帝的子孙衍生成12个胞族,散居到各地。这些胞族又滋生出一系列的“氏”。当时普遍存在的父系家长制氏族都称为氏。其首领为氏族的代表,也以氏来专称。如黄帝称轩辕氏,尧称陶唐氏等等。他们开枝散叶,分成不同的姓氏,所以说万姓是一家,同根同源。

二、文化寻根

(一)、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根据国家,分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

(二)、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能超越文化而存在。

文化就是创造,每一种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创造 的历史,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文化的生命。文化既有开放性,也有封闭性。各种文化之间,既可以融合,也会发生冲突。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类。每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所属文化的渊源及特点,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支点,进而为继承和发展母文化做出贡献

文化源流例谈

1、节日文化。

节日是怎么产生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认识。

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

在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外界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自身的生死。于是,各种形式的图腾崇拜便出现了,先民力图通过这些活动去解释奇怪现象。这些意识和行为便是节日产生的渊源。

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关。到汉末蔡邕的《琴操》里,才将介子推之死与禁火联系起来,传诵至今。节日的出现必然与历法有关。在中国最早的历法著作《夏小历》中就有关于北斗斗柄的记载。在《尚书》中已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后来发展为八节气。到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

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节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已经是比较稳定的社会风俗。这时,历史已经渗透到节日风俗中,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代替了原来的某些原始崇拜活动。儒家礼法思想的影响,使得节日风俗上升为礼俗,甚至成为国家大典,扩大了节日的影响。

思考:

1、结合自己家乡的一些节日活动,举例说明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篇3:姓氏源流和文化寻根

一、《客从何处来》的叙述内核:血脉寻根诉求

法国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的保罗·高更在他的惊世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提出了人类存在的一个疑问:我们存在的过去和将来的意义。这个疑问正是《客从何处来》的叙述内核。

中国人的骨子里是有着相当浓厚的血脉追古的情结,这和宗法血脉维系的氏族有很大关系,依附于土地和血脉宗法为特征的小农经济,需要人们结成以氏族为单位的人力网络,这是小农经济主导的农耕文明的必然,或者说是小农个体以血缘宗法结成小型团体,以抵挡在当时的耕种环境下生存的危机。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转型中,血脉的寻根已经发生了某种变更,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大的一个特点是个体作用的被放大,人们不再需要依附于团体来达成诸多的目标,“后现代社会情境的复杂多变转移了现代人注视传统的视线,群体意义上的集体记忆的缺失成为时下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1],但是,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言,“意识形态和思想传统从来不是消极的力量,它一经制造或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的性格,成为巨大的传统力量”[2],今天的血脉意识历经几千年的文化书写,俨然已经深深地融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故土家国情结。即便已经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媒介发达的后现代年代,家谱已经被现代人有意无意地遗忘后,这种情结依然只会借助于发达的媒介资源以另一种形式体现出来,唤醒人们心中的那份血脉的传递和延续。 应该说,《客从何处来》的节目叙述策略正是牢牢抓住了这一点,在现代社会这种物化一切的现实面前,浓浓的亲情和血脉渊源,成为那些被物化的人们精神上的一处皈依之所。每一位嘉宾都是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人士,作为公众人物,本身就具备眼球效应,跟随他们进行寻祖之旅,去探寻未知的血脉遗产,是每一个观众内心里的一种血脉追寻的投射。

二、当血脉寻根诉求遭遇社会的急速转型

“文化寻根意识的产生标志着民族文化更新和走向新的成熟”[3],《客从何处来》这个节目的热映反映的是当下国人的一个心态的微妙变化。结合历史脉络,我们发现,无论前溯到康有为借助“公羊三世说”托古改制,还是五四爱国青年运动中,要求与传统的文化决裂,直至“文革”后“寻根文学”又形成巨大的潮流激荡一代人的心灵,大的社会历史变动中总是能够引起人们对于过往思想资源的重新审视。这是因为一个民族总是在旧的观念历经分解,新的观念又没有得到树立时,迷惘和困惑中的人们总是会认真思考一下自身,提出诸如高更提过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最具有冲突性的特征就是新旧文化的转换和更替,而这一特征和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上的转换一同构成的“过渡阶段”被指称为社会转型期。需要指明的是,本文认为社会转型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念的整体更替,其本质是整个社会的经济驱动力的变动。传统的文明和价值观是依托于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明的,因而形成了偏重血缘纽带为根基的亲情伦理观念。如果以改革开放这个巨大的经济形态现代化起步为依据的话,那么社会转型应该是80年代初开始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急速和粗犷地现代化移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主导了社会的发展,以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来看,我们的确用几十年走过了西方社会现代化几百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但是尤其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在经济以外,是并没有多少发展的。或可以说,属于经济基础以外的社会形态,没有办法在几十年内吸收这么庞大的社会发展,于是急速的社会转型就让当下的人们猝不及防, 新旧转换和更替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然发生一种基于当下社会语境和延续下来的惯性文化并存和交织的状态。

在转型前的社会形态,尽管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就经济形态来说,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农业国,农业文明所哺育的那种血脉和宗法关系依然是没有消失的,即便是在 “文革”的非正常时期,都不能说这种亲情血脉的文化消失。 然而时至今日,巨大的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伴随着这些农耕文明基础的瓦解,几乎冲噬了一切旧价值观念赖以生存的土壤,氏族和宗法外衣下的亲情伦理,不管是维护旧体制的“卫道士”式的,还是那些温情脉脉饱含人伦关爱的血脉联系,都在一个讲求“短、平、快”,一切讲究实用理性和利益至上的年代,被无情封存。在一个更加物质化和讲究经济效益的社会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精神信仰的缺乏,终于汇流成一股巨大的洪流,裹挟着每一个身处这个时代的个体,人们逐渐被物化和金钱化。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客从何处来》 才显得难能可贵。《客从何处来》体现了历史专题片和真人秀综艺节目鲜见的人性关怀和意义追索,“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是节目片头开篇旁白,这也几乎是每个有生命意识的个人都在追问的问题。国家,民族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而个人的命运终究汇集成家族、民族和国家的宏大历史。《客从何处来》在温情脉脉的历史诉说中铺展个人的身世之谜,由此升华到生命之谜的高度,体现了对个体的尊重和浓浓的人文情怀。

三、血脉文化和社会转型的二律背反问题

二律背反是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对立。二律背反问题在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之间的矛盾最为明显,在当下的中国更为明显。社会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历史的进步,然而在这背后,那些温情而含有古风遗韵的人的情感,也被机械时代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无情的碾压。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4]”,这个二律背反问题似乎指出了一个人们不太能够接受的观点,那就是社会的进步往往就是在脱离这种以宗法血缘为纽带形成的网络关系。 “人们认识中的二律背反……从部分的、有条件的、有限制的经验对象进而追求完整的、无条件的、不受限制的绝对总体的与众,从而引起无法解决的矛盾[5]”,笔者认为《客从何处来》同样面临着类似这样的一个二律背反问题。

血脉文化的注重,是依托于我们的特定的长期的经济基础的,而小农经济在当今的瓦解,社会正在日益进入一个现代化的阶段,现代化的转型,让土地孕育出来的种种传统的价值观念都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如前所述,旧的观念已经逐渐瓦解,新的观念又迟迟没有建立,处在社会剧变中的生命个体没有了生存意义的指召,于是在商品化大潮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沦为物化的人。注重血脉遗产的继承,这是一个社会发展形态的小小的注解,它只是农业经济形态下的一个部分性的现象,它既不是原因也不是结果,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确是一个总体性的历史进程,试图用一个局部性的现象去指认一个超出“现象综合的绝对不受条件限制的总体”,是经验所不能提供的。黑格尔指出“二律背反的真实的积极的意义,乃在于任何实在的事物都是包含着相反成分的共存[6]”。

从这个意义上说,试图去挽救寻根文化这样的情愫,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没有成果,历史向来是在这种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前进的,《客从何处来》 与其说是寻根血缘的赞美诗,更像是这个年代对于过去那些血缘观念的一曲挽歌。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必然,它的消失也将是必然,哀怨挽留和急于送别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二律背反的真正解决,只能在于两种规定在各自的片面性都不能有效,而只是在它们被抛弃了,在它们的概念的统一中才有真理……[7]”。

四、《客从何处来》和当下的电视环境

不同于“传统延续家庭记忆的方式开始终结,媒体书写正成为一种可能[8]”这样的观点,笔者认为,《客从何处来》这样的节目固然是在当今一片真人秀娱乐化氛围中独树一帜, 但它不具有可复制性,虽然它本身来源于外国的真人秀形态,但是不能忘了,BBC的《Who Do You Think You Are》基本上是立足于悬疑、侦探和揭秘的一个真人秀节目,而进行本土化改编后,已经完全置换成了中国人熟悉的家族血脉。 它所指向的情感并不是真人秀娱乐节目中的廉价的欢笑打闹,它的震撼人心的生命追问反而使它不具有批量生产的可能性。在现今的时代环境中,闪耀着“光晕”的艺术作品似乎脱离了可复制性就等于失去了推广的生命。

反观当下的电视环境,电视荧屏基本成了真人秀综艺节目的天下,而真人秀综艺节目又基本主打娱乐搞笑为风格。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有两种方式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今天的电视文化场域正在铸就这一奇观,真正有文化担当的节目越来越少,而各种快餐节目方兴未艾,这也许正是社会在快速前进过程中,那种情感价值缺失的二律背反吧。正是从这个维度考虑,《客从何处来》才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五、结语

篇4: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开题报告

研究题目:关于中国姓氏与文化寻根的研究

研究意义:

姓氏寻根就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所谓“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所指就是如此。姓氏寻根也是海外华人华侨回来报效祖国、了解自己文化背景和文化源泉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由于姓氏寻根所追寻的是自己的姓氏之根或血缘所出,这对形成全民族的心理凝聚力和血缘上的认同,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研究,使学生增强对自己姓氏的幸福感,并积极努力,为自己的家族增光。

研究目的:

1.引导学生对生活当中的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搜集、分析、整合资料和写作论文。

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制定计划,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了解“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的概念。

2、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通过去图书馆、年级姓氏筛选、上网查找资料等。然后形成论文。

3、第三总结报告阶段:学生小组内交流,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论文及自己或小组查阅的姓氏PPT,用以增强自

己的幸福感。写出结题报告。

研究内容:

1、中国姓氏的起源。

2、高一年级最多的姓氏是什么。

3、自己姓氏的起源、发展历程、名人故事。

4、了解中华民族姓氏寻根的现实意义。

研究方法:

1、年级学生姓氏统计

2、网上查询

3、图书馆找资料

4、讨论与研究

活动成果:小论文

篇5:中华姓氏源流

一、姓氏的由来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姓”对人类来说,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在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每一个氏族都以某种崇拜物作为本氏族供奉的神物与标志,此即图腾,后来就发展为用来区分身份、地位等的姓氏。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初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所以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后来在战国时期姓与氏合而为一,统称为姓氏。

姓的产生是作为共同血缘关系的识别。《白虎通〃姓名》称:“人所以为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纪世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皆为重人伦也。”而氏则是部落、氏族的标志,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故有同姓、异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东周末年,随着奴隶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开始混合使用,姓氏成为表明家族来历的标志,正如郑樵所说:“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郡望)明贵贱。”封建社会时期,人有贵贱之分,到了近代,姓氏才无贵贱之别。

二、姓氏的源头

中国人的姓氏的总源头可以追溯至炎黄时代,中国的姓氏基本上都来源于当时的后代。具体来说总源有三: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

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为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与炎帝共同被后世尊为“人文始祖”。黄帝族主要有两大分支:一为颛顼族,二为帝喾族。颛顼是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史记》说他是“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号高阳氏。颛顼后裔比较有头绪的,主要有三支:一为舜族,二为禹族,三为陆终族。舜,《史记》说他是颛顼的7世孙,其后代产生出陈、袁、田等姓氏。禹是颛顼的6代孙,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即夏朝,后产生出一些姓氏。陆终父祝融,是颛顼的曾孙,曾孕育出一些姓氏。帝喾是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号高辛氏,《史记》说他是“黄帝之曾孙”,“于颛顼为族子”。帝喾后裔中主要有尧族、商族、周族。尧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是帝喾之子,其后产生出一些姓氏。商族始祖名契,是帝喾之子,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赐姓子氏。子姓商族产生的姓氏,一部分直接源于商朝王族,而大多数则出自由殷纣王帝辛的哥哥微子启所建的子姓宋国。周部族始祖名弃,也是帝喾之子,姓姬氏,其后衍生的姓氏多达数百个。此外,据有关文献记载,匈奴族和鲜卑族同黄帝也有血缘关系,所以,凡出自匈奴族或鲜卑族的姓氏,均列入黄帝族系。

炎帝是传说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领,因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故姓姜;因以火德王,又以火名官,故称炎帝;相传他教民耕种,又曾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病,故又号神农氏。他原居姜水流域,后发展到中原地区,《竹书纪年》说他曾居陈,“陈”即今河南淮阳。他的子孙大部分在河南境内定居,使姜姓失而复得,又衍生出其他一些姓氏。在河南境内的炎帝后裔,主要有方氏、雷氏、吕氏、许氏、文氏、申氏。炎帝后裔还有在山东北部的齐氏,但其始祖吕尚是南阳吕国的子孙。

“东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东夷族分为太昊族与少昊族。太昊,是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也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太昊族以龙为图腾,曾以龙为官名,其后裔姓氏有任、郝及白姓的一支等。少昊,号金天氏,也是古代东夷族首领,相传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少昊与太昊是继承关系,少昊部落是从太昊部落分出来的,活动中心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但其后代却分布在全国许多地方。少昊后裔有两个重要人物,即皋陶和伯益。皋陶是少昊的曾孙,也是东夷族的首领。当今第一大姓李及廖姓的一支,都是他的后裔。伯益是皋陶之子,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他是古代嬴姓(秦朝)各族的共同祖先,后裔相当繁盛,赵、黄、徐、马、谭、江等姓都是他的后代。

三、姓氏起源

由于姓氏繁多,所以来源也相当复杂。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族、图腾为姓。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河北境内),当时,黄帝指挥熊、罴、貔、貅、貙、虎六个猛兽参加战斗,经过3次较量才打败了炎帝。乍听起来是荒唐可笑的,实际上是以猛兽为图腾的6个氏族的黄帝部落,其中以黄帝所在的熊氏族为首的,故黄帝又称“有熊氏”。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由此而产生的姓氏在古代被认为是“贵”姓,如姒、姜姓等人数少,但姓氏高贵。

2、以国名、邑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蔡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居住地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宋恒公之子字子鱼,其后人以鱼为姓。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赐姓、避讳改姓。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13、避仇、避难改姓。多为本族有人触犯刑律而要诛九族者,因避祸而迁入异地而改姓,如汉代大臣杨恽被害后,其后世子孙改恽性;司马迁因祸下狱,其族人改姓同。

14、其他姓源。少数民族的多字姓大部分简化、汉化改为单姓,如“拓拔”改为元姓、“贺鲁”改为周姓、“柯拔”改为柯姓、“丘穆”改为穆姓、“哈巴色”改为翦姓等。满族大姓“索绰罗氏”改为索姓、“瓜尔佳氏”改为关姓、“钮祜禄氏”改为郎姓、“纳喇氏”改为那姓、“爱新觉罗氏”改为金姓等。另有以德行或闻著之事为姓氏者。如汉武帝时年高德劭的老丞相田千秋恩准参乘着入朝,人称“车丞相”,其后人遂以车为姓。此外,还有以古都名为姓,以古朝代名为姓,纷繁复杂。

中国姓氏复杂,往往一个姓也有好几个源头。例如:尹姓的起源有二:其一出自少昊的后代,以邑为姓;其二以官名命名,尹氏为商周时的官名,职位相当于宰相。商汤时有伊挚为尹,周宣王时有兮伯吉莆为尹,他们的后代中都有以尹为姓的,也称为尹氏。司徒的起源有二: 其一出自姬姓,是舜帝的后代。尧帝为炎黄部落首领时,舜为尧的司徒官,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又名土司。舜的后代子孙有的以其职官命姓,称司徒氏。其二 春秋时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傅起源如下:其一出于殷商名相傅说的后裔,也即商王武丁发现大臣的地方命名的姓氏;其二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大由(唐侯丹朱之子)封于傅邑,故其子孙便以地为氏,也称傅氏;其三出自赖氏改傅姓,赖氏族人有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其四清代有部分满洲贵族也改姓傅,如傅恒,满洲镶黄旗人,本姓富察氏。

姓氏中不但有单字姓,还有复姓,如诸葛、夏侯、司马等。复姓来源如下:一是汉族复音姓氏绝大多数产生在商周和春秋战国时代,如钟离、上官是以封邑为氏,东郭、南门是以居地为氏,公羊、子阳是以王父之字为氏,司马、司空是以官名为氏,公孙是以爵系为氏,叔孙是以族系为氏等等。二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复音姓氏都是来自当时的译音,由于读音的原因,翻译成汉字就成了慕容、宇文、万俟(mo qi)等。古代少数民族的不少姓氏原是有其意义的,如鲜卑族慕容氏,其意是“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宇文氏,为辽东南单于之后,因打猎捡得一个玉玺,自以为上天所授,是贵为天子的象征,鲜卑人称天子为宇文,因号宇文氏。尔朱氏,其先祖为契胡部落酋长,世居尔朱川,以住地为氏。除复姓外,还有合姓。所谓合姓,即由二姓合并而成。合姓的产生,大抵为外甥继嗣舅父,女婿继嗣岳父,而又不忍使自己的本宗“断了香火”,于是将二姓合并为一。如“陆费”,本姓“陆”,因“陆”姓之子养育于外家,继承其业,遂合外字“费”姓为“陆费”,清代有陆费墀。申屠、夏侯、范姜等均为合姓。这种合姓现象在我国古代妇女的姓名中更为常见,姓李的女子嫁姓赵的男子,则称赵李氏,如此这般的李王氏、张刘氏、吴周氏、姚朱氏等到处都有。

四、姓氏的演变

战国时期,姓氏混一,而姓氏也基本固定了下来,但在以后的两千年里也不断发生演变。大致说来有两点:姓氏的迁移和改姓。

在两千多年里,由于战乱、灾荒以及其它零星的迁移,中国的人口流动很大,在这流动中,姓氏也随着迁移,分散到全国各地。大的迁移大概有这么几次:

1、秦汉时代。秦朝的南征北战,促使了大量人员的流通。由于灾荒及战乱,汉代多次有大批灾民南迁。

2、晋末。“八王之乱”后的动荡迫使大量中原人迁到淮河以南地区。

3、唐五代时期。安史之乱及五代时期的战乱使大批中原人外迁,后来又有很多人迁到中原。

4、北宋。靖康之乱后,宋室南迁,随行人员之多前所未有。其它还有很多的迁移。在这些迁移中,有很多姓氏也随着传播,有的姓氏也发生了融合和演变,极大地丰富了中华的姓氏文化。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会有很多改姓的情况发生。其中有很多原因,主要如下:因避讳改姓,避长者讳、避贤者讳等都会导致姓氏的改变,如秦亡后项籍称霸,“籍”氏为避霸王讳,改姓为“席”;因避难改姓,如秦焚书坑儒,有个姓桂名贞的博士早早得了风声,与全家改姓逃亡,此后桂家后代有的姓昋,有的姓炅,有的姓炔,音同字不同,以示不忘本;因迁徙改姓,由于融于当地的民俗也会导致改姓,如秦汉时期“韩”姓多流散到江淮一带,当地土音以“韩”为“何”,自随音变,遂有“何”姓;因得罪或功赐改姓,如刘邦赐项伯、娄敬姓刘,赐英布后人姓黥;在民族融合中改姓,少数民族的姓在与汉族融合后得到汉化,从而出现了康、安、米、石以及贺兰、宇文等姓。还有其它多种改姓原因,这里不再赘述。

篇6:姓氏寻根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考古所所长

张新斌

关于寻根文化开发的战略思考问题,以河南为例,我从四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怎样认识中华姓氏文化;

二、怎样认识由姓氏而来的寻根文化和寻根现象;

三、怎样认识河南的根文化家底;

四、怎样从战略层面上认识和规划寻根文化资源。

一、怎样认识中华姓氏文化

2006年10月18日,我参加了河南省社科界专家与省委书记徐光春的一个对话活动。在这样一个小范围的专家对话会上,我发言说,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建我们的道德文化体系。那么,家是国的基础,我国古代对“家”与家族文化是非常重视的,我觉得这么多年我们忽略了“家”与家族文化。姓氏使家庭和家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历史从三个方面可以体现,一是国史,二是方志,三是家谱。通过这样一个点、面、块,就构筑起中华民族的一个非常丰富的历史脉络。中华姓氏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个现象支撑中华民族延续到现在。我认为在姓氏文化里面,或者说在我们的家族所体现的姓氏文化里面,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认祖归宗,第二是弃恶扬善。我们是伏羲和炎黄的子孙,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符号,有一样的文化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觉得中华姓氏文化如果说有特色的话,可以表现在5个方面,即姓氏文化是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政治学,也是经济学。我们之所以把姓氏文化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是因为中华姓氏文化体现了中国由荒蛮到文明的历史,体现了中国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历史,也体现了我国从早期的万国林立到一统王朝的历史。为什么说中华姓氏是民族学?大家知道当代考古学家李济在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篇博士论文,叫《论中华民族的形成》。在这样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报告里,作者指出了我国很多的少数民族最后都融合到中华民族大家庭里面了。我们说中华姓氏是民族学和文化学,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家族文化和价值观里都有这样的一种文化传承,它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和国民素质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代,我们的姓氏可以作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为国家和平统一作出贡献。所以说,姓氏文化又是政治学。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就是姓氏文化吸引了许多海内外华人华侨到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进行寻根和投资的,这为中国经济的复兴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可以说,中华姓氏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助推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二、怎样认识由姓氏而来的寻根文化现象

大家知道,世界范围内的寻根始于1976年。当年美国出版了哈利克斯•阿里的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叫《根》,这篇小说掀起了美国黑人到非洲寻根的浪潮。1978年前后,在台湾也掀起了这样的寻根热潮。台湾拍了一个电影叫《源》,引起了台湾同胞对原乡的怀念。最早到河南来寻根的是厦门大学的语言学家黄典诚。他与20世纪80年代初到中原寻找闽南话的源头,并得出闽南话的根在中原的结论。1981年,《河南日报》发表了他的相关文章,也引起了河南有关方面的关注。从1981年到今天,河南省经历了20余年的寻根历程,在这20余年中出现了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第二个高潮是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即1998年到2003年;第三个高潮是2004年至今。在这三个阶段里,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寻根现象。比如1993年,世界十几个国家的林氏来河南寻根,当时是纪念林氏祖先比干诞辰3085周年,来宾们现场捐款500万元,有的人把自己的首饰也捐了出来。在第二个高潮里,世界郑氏到河南荥阳寻根,还举行了第一届郑源国际贸易洽谈会,当场签订了十几个亿元的协议。2004年以后,河南省形成了多个姓氏整体寻根、联合开发的大好局面。

从以上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总结出4个特点:一是寻根由零散到团体寻根、海外到海内外的联合寻根。二是由一般性的血缘寻根到一些姓氏团体世界大会的举行。最近几年,世界张氏、谢氏、陈氏、韩氏、杨氏、刘氏、范氏等姓氏的国际性宗亲联谊大会相继在河南召开。三是从被动研究到地方与学术单位联合研究并主动出击。四是从一般的文化寻根活动到寻根经济的发展。可以这样说,现在姓氏寻根不仅仅是大家来寻根祭祖,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经济文化特色的姓氏园区。

三、怎样认识我们的根文化家底

在20世纪90年代初,河南一些学者对中华姓氏文化进行初步研究以后,有一个表述,就是在袁义达先生的“80年代新百家姓排序”里面,至少有73个姓氏起源于河南,这是我们过去经常宣传的一个概念。后来经过进一步研究,在排序的300个姓氏里面,约有150多个姓氏起源于河南。最近省社科院的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300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的观点。由此看来,河南是姓氏寻根资源大省,在全国各省区中占第一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资源。除了姓氏寻根以外,河南还有其他文化之根,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的根都在河南,这是文化寻根的另外一种现象,也是河南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

四、怎样规划开发河南的根文化资源

第一个应该是理念构造。按照我们目前的研究,中原历史文化的本质是根文化,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原的根文化是维系海内外华人华侨的重要纽带;第二,中原的根文化是实现中原崛起、实施开放带动的一个战略助推器;第三,中原的根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经济社会腾飞的关键所在。我认为,这是我们对中原文化的一个最新的研究和认识。

在中国3500年的建都历史里面,河南有4个伟大的古都。河南的历史文化这么丰富,怎样来表述它呢?大家知道,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化都有自己的圣地,而河南嵩山是中华文化的圣山;古都洛阳在各个方面都曾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它应该是中华文化的圣城,河南段的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圣河,河南堂因在民族融合中的特殊地位,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圣堂。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河南的历史文化,深入挖掘这个文化宝库,叫响寻根文化,发展寻根经济。

篇7:姓氏源流和文化寻根

故事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下乡列车上,从小家贫、痴迷下象棋的王一生与“我”邂逅,王一生因“棋呆”的种种经历传说,让“我”好奇。不久,王一生在“我”工作的农场里认识了棋坛世家后人倪斌,两人因下棋成为挚友。倪斌以家传宝物为承诺,为王一生争取了地区运动会棋赛的资格,但王一生拒绝参赛,却主动找到比赛获胜的几位高手,提出比试棋艺的要求,一时吸引了众多高手欲欲跃试,王一生盲棋以一敌九,展开车轮大赛,引起轰动。比赛从上午比到傍晚,以王一生挫败其中八人与地区运动会冠军和局而告终。

小说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背景,通过擅长下棋的知识青年王一生的故事,从“吃饭”和“下棋”两个方面入手,一写物质,一写精神,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和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

课文所选《棋王》第四章,情节明晰,结构完整,又是整个小说的高潮,充分体现小说的主旨;王一生以一敌九,展现棋艺,集中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环境场面描写手法独到,语言具有口语化而不失典雅的特色,利于学生接受。但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对其文化性的理解则需要我们加以引导。

阿城自称《棋王》为“半文化小说”,道出了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阿城小说多浸入作者所感知的中国文化,注重揭示民族文化心理和个性意识,营造文化氛围,使他的小说放在新时期乃至整个当代文学中均不失其独特性。

一、叙述笔调和表现手法体现传统创作文化

在一段时间里,不少人以为传统的叙述笔调和纯然的白描手法已不适于表现当代生活和当代心态,纷纷从西方现代文学中寻找借鉴,而阿城却在自己的创作中刻意追求地道的民族风格。质朴无华、简练的文风;散而不乱,似乎不讲究布局却决不枝蔓的结构;口语化而不流俗,古典美而不迂腐,民族化而不过“土”的语言,完全得益于我国的传统文学。

在《棋王》的创作中,作者不追求所谓的波澜起伏、曲折多变,没有双线行文,没有奇特结构,作者采用了以时间为序,平铺直叙的传统文学形式,用纯然的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叙事状物惜墨如金。却有完整的情节线索,照应情节的发展,讲究造势,讲究弱而化之,使作品始终保持一种与内容相一致的情感基调,以一种宁思、彻悟的心态,寓动于静,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二、作品的取材体现中国普世文化

写下棋体现精神追求,体现文化,渗透文化寻根。

象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但历史悠久,普及面也广,王侯将相在一方棋枰上演绎兴衰成败;文人雅士伴着清茶,“松下棋声鹤梦回”,“闲敲棋子落灯花”;山野村夫忙里偷闲,“窗中人静下棋声”,“煨芋炉头看下棋”。下棋、看棋,自古及今,都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一件事。

《棋王》是小说,其情节按说是很奇,但是奇而不假,正是因为取材贴近生活。王一生对下棋的看法是:“我迷象棋。一下棋,就什么都忘了。待在棋里舒服。”这样的人不止他一个,我们身边可能就有。“后来常常是众人齐做一方,七嘴八舌与呆子对手。呆子也不忙,反倒促众人快走,因为师傅多了,常为一步棋如何走自家争吵起来。就这样,在一处呆子可以连杀上一天。”这种场景天天在中国大地上演,田间地头,大街小巷,我们常会看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用树枝画个棋盘,纸片写成棋子,众人放下活计,只为看棋、下棋。弈虽小道,可以喻大。人总要待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这种东西,也就是自己的精神。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掂出自己的价值。

王一生的爱棋、下棋正是这样的文化的真实体现,而他的母亲不允许,认为这并不能当饭吃,这也体现了中国的为人父母之道,也是文化体现之一。中国的父母多是望子成龙,希望儿女出人头地,在温饱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更不能让自己的儿子不务正业。然而母亲离世前,却用牙刷把为儿子磨了一副无字棋,把中国父母一切以子女为中心的文化特色体现出来了,也为整个情节的发展作出铺垫。王一生一个人和几个人赛棋,进行连环大战,在胜利后,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潜台词:儿今天才明白,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是的,人总要有点东西,活着才有意义。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是中国古今成事业者都需要有的这么一点精神。

王一生这点精神,驱使他“就是没有棋盘、棋子儿,我在心里就能下”,下棋是王一生的一种享受,享受拮据生活下思想的自由驰骋,体现中国社会的民风,是文化的直观反映。

三、王一生的棋道体现道家文化

讲究造势,讲究弱而化之、无为而无不为,这是王一生的棋道,也正是道家哲学的精义,同样是阿城行文之道。

王一生技艺的得来是中国式的,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代表,是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体现。象棋是他的追求,是他的精神:“何以解不痛快?唯有下象棋。”他有资质,“在他们学校那一年级里数理成绩总是前数名”;他爱好下棋,“每到一处,呆子必要挤地头看下棋。看上一盘,必要把输家挤开,与赢家杀一盘”;他还有追求,“后来听说呆子认为外省马路棋手高手不多,不能长进,就托人找城里名手近战”,“呆子的棋,据说是越下越精了”。后来师从“捡烂纸老头儿”,得了棋谱,如同张良在圯下得了兵法,不但让他的棋艺突飞猛进,更让他的棋有了根,有了思想——守柔处卑的道家思想。

王一生下棋就仅为下棋,既不“为生”,也不在乎参赛的名次,甚至也不在乎输赢,当冠军老者提出言和,他便“和了”。作者借对手老者之口,概括他的棋艺:“汇禅道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棋已是彰显文化的介质,胜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结果。

四、结局体现中国式的“和”文化

小说的结局也是中国式的“和”,这是中国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王一生以一敌九,车轮大战,从上午比到傍晚,挫败其中八人,当冠军老者提出言和,他就同意“和了”。王一生仅为下棋,既不“为生”,也不在乎输赢。“和”从字面看是不分胜负,是打了个平手,但对于王一生来说,则是胜,但胜而不露,是中国式“和为贵”的儒家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的体现,是中国式和谐的追求。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王一生的平和、知足、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是接受了老庄哲学的影响。棋之于王一生,譬如蝴蝶之于庄周。超脱功利欲望,在对功利目标恬淡超脱的背后,必定是对某一“意念”的执着追求,说不清恬淡超脱与沉迷执着区别还是结合,他所超脱的是世俗的功利欲望,所执着的则是个性化的精神“意念”。

五、场景描写体现中国式从众跟风

小说中场景描写更是侧重文化,作品平淡无华的白描明显是借鉴了我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使文字简洁有力、精练朴实,充分体现出民族特色。对中国式的从众心理的描写,让人觉得是出自鲁迅之手。

“人是越来越多。后来的人拼命往前挤,挤不进去,就抓住人打听,以为是杀人的告示。妇女们也抱着孩子们,远远围成一片。又有许多人支了自行车,站在后架上伸脖子看,人群一挤,连着倒,喊成一团。半大的孩子们钻来钻去,被大人们用腿拱出去。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这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都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也是文学作品中集体场景的特色。

层层蓄势将整个事件的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预示着这场车轮大战必是一场鏖战。尤其是在棋局对弈的过程中,紧张热闹的场面描写,表现王一生的精湛棋艺,周围人的不同的反应,形象地展现了王一生的棋艺所有的影响。

王一生的理想性不是来自现实政治信条和学校正统教育,而是来自象棋和包含在象棋中的一种传统文化和人生观念,对文学来说,构成了“寻根”的根据。故王一生是寻根文学的理想形象。当然,正如王蒙指出的那样:“王一生的信条里确也存在着消极的东西”,即“中国知识分子渊源久远的这一套乱世的自解本领”。

阿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无为的人生态度与有为的创造力时,力图表现道家文化思想,依托“下棋”这一司空见惯的娱乐形式,将“道理”隐没于生动的艺术描写里,这正是《棋王》作为“寻根文学”作品的独特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带零食检讨书100下一篇:静等花开六年级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