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2024-04-11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通用8篇)

篇1: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周恩来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朱德的扁担

这是一根不平常的扁担,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湘南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砻市,同毛泽东带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是湘赣两省的交界。周围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1928年11月中旬,红军集合在宁冈、新城、古城一带,进行冬季训练。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封锁,井冈山根据地同国民党统治区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红军官兵除粮食外,每人每天5分钱的伙食费也难以为继。一日三餐大多是糙米饭、南瓜汤,有时还吃野菜,严冬已到,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衣。

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4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这些粮食大部分从宁冈的大陇运来。大陇的粮食是砻市、古城等地集中起来存在那里的。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他的两只箩筐装得满满的,走起路来十分稳健利落,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朱军长,但又心疼他。四十开外的人了,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月光下,他破开竹子,熟练地削、刮、锯,一会儿就把一面黄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做成了一根扁担。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

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朱德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篇2: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在濮阳时经常到田间地头接触群众了解情况。有一次,他从地头回来,在井旁准备洗手,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来挑水。朱德就问小男孩家中的情况。当他得知小男孩家中劳动力少,小男孩14岁就开始干活时,二话没说,把一担水稳稳地担在了自己的肩上,一边走一边与小男孩攀谈。后来两名解放军战士过来帮忙,小男孩愣住了,才知道帮他挑水的是朱德总司令。

坚决不让修建朱德同志纪念馆

1951年,朱德的家乡四川仪陇县准备修建朱德同志纪念馆。为此,仪陇县向川北区工委写了请示报告,川北区工委转报中央。朱德知道后坚决制止。他说:“使不得,使不得。我不算啥子英雄,只是一个在战场上没得被打死的普通战士,为革命牺牲了的烈士才称得上英雄。”他要川北区工委转告县委:“纪念馆不要修。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那个地方,不应该把他们迁走。那些土地要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发展生产。”他家乡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感动。

1957年,朱德到云南昆明视察工作。云南省委考虑当时朱德已经70多岁了,要求接待办搞好朱德的伙食。但是,朱德一再要求不能超过伙食标准,希望饭做得清淡点。后来,省委检查接待工作,发现伙食大大低于规定标准,对接待人员进行了批评。接待人员就做了两次“燕窝煮鸽蛋”。第一次,朱德批评了工作人员,付费吃了。第二次,他生气了,严肃地批评了负责接待的同志,坚决不吃。在朱德的坚持下,他每天的伙食恢复到家常便饭,甚至是上一些野菜。

共产党员不能坐滑竿

1963年4月,朱德到四川视察工作,按照行程安排要登峨眉山,去看看有名的万年寺。当时上万年寺的路,坡陡路滑,十分难走。陪同的地方领导考虑到朱德已是77岁的高龄,又是第一次登峨眉山,建议让他坐滑竿上去。朱德坚决反对,说:“共产党员是不应该坐滑竿的,更不能坐上滑竿去爬山,如果那样,就失去爬山的意义了。”陪同的`同志说,您年纪这么大了,又不常来,偶尔坐一次,不算什么。朱德听后十分严肃地说:“偶尔坐一次也是错误的。”后来,他硬是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步地上山,一步步地下山。

朱德的扁担和南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朱德和毛主席领导的两支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象征着中国革命的一个新的开端,也是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基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造的井冈山精神,今天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革命的一大胜利。但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处境非常困难。根据地地处山区,百姓不多,经济困难,部队的供给不能保证。特别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断进攻,围剿,经济上封锁,部队吃粮都很困难。在非常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部队还要下山去筹集和运送粮食。部队所需粮食都是靠下山打土豪解决。要从山下把筹到的粮食运上山。山高路陡,到山下运粮要走几十里路。那时候也没有汽车,全靠人挑,战士们经常要下山去挑粮。毛主席和朱德虽然军务繁忙,每天夜里都工作到很晚,但还要亲自与战士下山去挑粮,这在现在是很难想象的。朱德当时已是40多岁的人,身为军长,日夜操劳,但他仍然和战士一样,亲自下山去挑粮。直到现在还流传着“朱德的扁担”这样一个故事。

到运粮那天,朱德穿一双草鞋,头戴斗笠,和战士们一样用一根扁担挑着满满一担米,汗流满面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从山上到山下的茨坪有五六十里地,从天亮出发,要到天黑才能回来。战士们见军长每天日夜操劳,白天还和大家一起下山挑粮,都很心疼,就劝他不要去了。可是,怎么劝也没有用,有的战士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军长的扁担给藏了起来。军长没了扁担,还怎么去挑粮?可是,朱德又设法找来一根扁担,而且在扁担上刻了三个字:“朱德记”。

到山下运粮的地方越来越远。这一天,部队要到宁冈挑粮。多远呢?离井岗山足有200里地。当天回不来。

装粮的同志想照顾照顾军长,少给他装点粮,朱德不干,亲自把箩筐装满。这还不算,又把专门带来的两个口袋都装了半下。有的战士急了,说道:“军长,您那么大岁数,少挑一点吧,我们每人多挑一把就行了。”朱德不答应,一脸严肃地说道:“我为什么要少挑?我挑得动嘛!”朱德挑了多少粮食呢?一过秤;142斤。好家伙,真不简单,走的都是山路,一边是崎岖小路,一边是万丈深渊,革命真是不容易啊!

路远了,挑粮的队伍要在半路住一宿。战士们凑在一起商量怎样减轻一下军长的担子。第二天一早,几个战士来到军长跟前,还没张嘴呢,朱德就先开了口:“怎么样,你们是不是要跟我比赛比赛啊?”班长谢长生一听比赛来了劲,赶紧说:“好啊,谁先到山上谁英雄。”一个战士拉了一下班长的衣角,谢长生忽然恍然大悟,说:“比赛可以,但有一个条件。”

朱德问:“什么条件”?“你年岁大,把粮食给我们每人分一把!”朱德听了,赶紧挑起箩筐上路了。

朱德挑着100多斤的重担,大步大步朝前走,要是不认识的人,怎么能相信这挑担的人竟是军长!

中午,在一个叫斜源村的地方休息了一会儿,继续上山。两个战士不由分说,把朱德两个箩筐上的口袋抢了去。朱德要去追,两个战士已经走远了。没办法,朱德笑着说:“这小家伙!”朱德和战士们一起把粮食挑上了山。

后来,红军长征到了延安,仍然非常艰苦。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扼杀革命,对延安又实行了经济封锁。毛主席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朱德总司令虽然已是半百的老人,也亲自纺线种菜。他经常到菜地里劳动,浇水、施肥,他种的南瓜可大了,一个南瓜几十斤重,创了纪录。

朱德的扁担和大南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艰苦奋斗不能忘。

朱德军长与士兵

朱德身为总司令,但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总是平等对待士兵,时时关心战士的冷暖疾苦,与战士心连心,受到广大士兵的爱戴与人们的尊敬。这里,讲几个朱德在当红军军长时关心士兵的故事。

在茅坪的红军医院,有许多伤员都急着重返战场,医生怎么劝说都不行。朱德听说以后,亲自来到了茅坪医院看望伤员。医生们对朱德讲述了伤员不安心疗伤的情况,请军长帮助想办法。朱德问清情况以后,对医生们说:“你们既要治伤,也要治心,把二者给结合起来才能让伤员安心,早日治好病。”医生们犯难地说:“我们医院条件很差,没有什么好药,也没有什么营养品。”朱德说:“正因为这样,才要治心嘛!”他说,治心就是千方百计让伤员安心治病。他建议给伤员们演些小节目,特别是演些宣传战士们的英雄事迹的小节目,让大家配合治病。最后,朱德说:“这样吧,我给你们把戏班子请来。”

第二天,朱德就把戏班子请来了。朱德还亲自和战士们一起背门板,抬木桶。在医院门口搭了一个戏台。

戏快开演了,伤员们兴高采烈,只见朱军长和医生护士们又把几个重伤员背了来,让他们也来看节目。一个重伤员在朱军长背上直喊:“军长!使不得,使不得!”

朱德不在意地说:“有什么使不得,你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负了伤,是人民的功臣,我背你们是应该的!好好看戏,心情愉快了,伤也好得快!”

伤员们看着精彩的表演高兴得不得了,狮子舞完龙灯,医护人员还来演自己编的《慰问红军伤员》、《赞英雄》等节目。最后,朱军长还亲自上台指挥大家唱起了歌颂红军的山歌。

节目看完以后,伤员们都表示,一定要听军长的话,安心养伤,争取早日再上战场。

在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的干粮袋没几天就空了,部队陷入了饥饿。

篇3: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关键词:汪锋,西北民族学院,创立者

作为西北民族大学创始人之一的汪锋同志,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是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 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汪锋同志于1951年2月起兼任西北民族学院院长, 是学校第一任院长。

一、汪锋同志主持筹建西北民族学院的来龙去脉

1949年12月, 毛泽东主席在对西北民族工作的一个指示中明确指出:“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的地方的地委, 都应该办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 他还告诫这些地方党委:“请你们注意这一点, 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 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 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 是不可能的。”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加上1949年9月以后, 汪锋同志先后担任中共西北局常委兼统战部长、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在工作实践中, 他发现, 西北民族地区严重缺乏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人才。于是, 在1950年2月6日的西北军政委员会举行的首次行政会议上, 他提议“在兰州设立以培养民族干部为目标的民族学院”。这一提议, 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通过, 会议决定并要求民委尽快起草筹建方案, 并呈请中央人民政府审批实施。在2月21日召开的西北军政委员会第四次行政会议上, 又通过了“积极培养大批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 迅即于兰州筹办西北民族学院, 招收少数民族劳动成年、青年和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入学”的决议。

《筹办西北民族学院计划草案》上报中央后, 很快地得到了批准。经过一番紧张有序的筹建工作, 新中国的第一所为少数民族培养政治干部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西北民族学院于1950年8月正式诞生了。1950年8月, 在彭德怀同志的亲自关怀下, 西北民族学院正式成立。来自西北各民族地区的第一批学员250人, 分为三个大班, 所学习的课程是:新民主主义论、共同纲领、西北民族情况、民族语文、汉语等等。

1951年2月,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汪锋同志兼任西北民族学院院长, 成为西北民族学院历史上首任院长。

1951年8月, 中共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和汪锋同志参加西北民族学院开学典礼, 接着视察和讨论了校址问题。经和当地省市负责同志的反复商酌, 校址即被定了下来。同年11月12日, 学院院舍修建委员会正式成立, 汪锋同志为学院院舍修建委员会主任。在汪锋同志主持和各方面的支持下, 西北民族学院迅速发展起来。

二、回忆汪锋同志的工作事迹

汪锋同志从1951年2月到1959年1月, 担任西北民族学院院长长达8年之久。为了学校的发展, 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学校成立之初, 他就明确提出了办学的指导思想。他指出, 全国各民族光荣的历史传统, 应在这里大大发扬;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 应在这里得到重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彼此都要互相尊重;各兄弟民族的优秀青年, 要和睦相处, 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1]。

1951年, 随着学校的发展, 办学中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5月7日, 中共西北局常委会扩大会议讨论了西北民院的工作, 汪锋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批准了学校《教学试行方案》, 并就领导关系、办学与教学方针、党团工作、干部和经费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决议。

在1951年8月20日的学院开学典礼上, 汪锋同志就学校的方针任务进一步作了指示。他指出:我们民族学院和一般学院的差别在于在这个学校里应该充满西北民族特点;全国各民族光荣的历史传统将被大大发扬;各兄弟民族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成果将被极端重视;各兄弟民族优秀青年应和睦相处, 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成为各民族团结合作的模范。在这个学校里,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彼此都能互相尊重;在遵守共同纲领并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的原则下, 尊重每一个学员的信仰自由。这样做的目的, 是为了各族青年能在不断前进中不脱离本民族的广大群众, 为将来到工作中更好地为本民族人民服务做准备。因为我们学校包括西北各民族的同学, 在教育计划的决定、生活管理等方面均要照顾民族特点, 体贴民族感情, 脱离了这个原则, 就脱离了眼前的实际, 我们的工作就会产生缺点, 甚至错误。我们民族学院的教育方针, 应依照政务院指示, 发扬共同纲领精神, 克服大民族主义倾向, 培养民族间相互尊重、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作风。教育内容包括各族历史与各族社会情况;共同纲领;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理论。

1951年5月, 学校实行了《教学试行方案》, 提出了在实行教师责任制的前提下, “各科教员按课程性质分别组织教研小组, 进行集体研究与互助”的要求。8月27日, 汪锋院长又召集会议, 进一步强调了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加强集体研究的重要性。在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上, 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还根据学校的特点, 对教学方法提出了很多要求。至年底, 学校就先后成立了政治、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汉文和史地等课教研组, 在课程安排、教材编写以及讲授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初步开展了集体研究活动。

对学校工作, 汪锋同志多次召开会议, 发表重要讲话。1955年6月8日、9日, 汪锋同志就学校办学方针、任务和当前工作分别在全院大会和院务会议上作重要讲话[2]。

随着学校教育工作的迅速发展, 学校部分干部中出现了急于实现“正规化”的急躁思想。针对这个问题, 1956年12月8日, 汪锋同志在党委扩大会议和全体师生员工大会上作了报告。他指出, 民族学院走向正规化大学发展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但目前还只是走向大学的过渡性阶段, 也就是大学性质、行政干校性质和中小学性质的复合体。如不这样, 就会把很多的少数民族子弟关在高等教育的门外。至于具体的过渡时间, 要根据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情况来定, 当所有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产生中学毕业生以后, 民族学院自然就转化成了正规化大学。对汪锋院长的报告, 党委组织师生进行了学习讨论, 并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贯彻落实的措施。

汪锋同志还经常为师生作报告。1955年12月7日, 他为师生作了国际形势、知识分子问题和学院规划的报告。1956年6月6日, 他为师生作了关于民族团结、社会改革和领导作风的报告。

1957年12月18日, 在汪锋同志指导下, 甘肃省副省长马青年主持召开西北民族学院发展方向、编制、基建等问题的座谈会;20日, 中共甘肃省委转发了“座谈会记录摘要”。

在汪锋同志的直接领导下, 西北民族学院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在校学生由250人增加到2000余人, 系科和专业设置不断完善, 基本建设蓬勃开展, 创造了西北民族学院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

汪锋同志离开西北民族学院到别的单位甚至外地工作后, 仍然十分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 多次来学校视察, 为学校发展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为祝贺西北民族学院建校40周年, 他还专门题词:春风吹绿千家树, 瑞雪润红万枝梅。

三、对汪锋同志的评价

汪锋同志担任西北民族学院院长期间, 为西北民族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极大心血。师生们普遍评价, 汪锋同志信仰坚定, 为人坦荡, 做事踏实, 善于团结同志, 勇于承担责任。和他打过交道的同学, 无不为他真诚的待人接物的风范和他以天下为先的精神所感动。汪锋同志政治立场坚定,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和教育政策, 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有深厚的感情, 不断增进民族团结, 为民族教育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汪锋同志信仰坚定, 旗帜鲜明, 实事求是, 光明磊落, 胸怀天下, 联系群众, 艰苦朴素, 一生清廉, 任劳任怨, 不尚虚名。学校许多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物、教师、学生都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参考文献

[1]西北民族大学校史第一卷.

篇4:老一辈革命家对相声艺术的关怀

从1960年开始,中国广播说唱团几乎每周三、周六晚上,都到中南海紫光阁去表演,一直 到1966年上半年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老编辑,也是著名的曲艺评论家,中国广播说唱团的老业务秘书王决同志回忆:从1949年7月到1966年上半年止,侯宝林、郭启儒先后为毛主席表演的相声(包括相声小段儿)约有150多段儿。

1960年,文艺界在广州开创作会议,陶铸同志讲话,引用 了相声里的人物作例子,他说:“我们不要做韩复榘父亲那样的人,瞎指挥。”1962年党中央召开的广州会议是中国知识界至今难以忘怀的一次盛会。会上,周恩来、陈毅、陶铸、聂荣臻等对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作出科学的分析,拨乱反正,从指导思想上纠正了1957年反右运动扩大化以后,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的“左”的错误。中央在开“广州会议”时,陈毅同志也提到了这个段子,讲话时,他说:“对依靠权势乱弹琴的人,就得讽刺!”

1962年初,毛主席曾派人向广播说唱团借用相声资料。来人说:“这是毛主席要的,抽空他要研究一下,所以这些相声资料就不还回来了。”那个资料是当时说唱团的相声演员学习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的传统相声段子,在相声界称“四大本”,是说唱团油印的资料装订的。当时说唱团保留了一些,至今,我还为未来的“中国相声博物馆”保存了一份。

同年,周总理曾问过解放前在天桥地摊儿上表演相声的情况。为了具体地加以介绍,需要寻找往地上撒字用的白沙子。一般的白粉撒不出笔划的棱角儿,只有用汉白玉碎块儿磨成粉末才行。侯宝林跑了好多地坊,终于找到了汉白玉碎块儿,自己砸、磨、筛,加工成三小布袋白沙子。在一个周末,他和郭启儒、郭全宝三个人向毛主席、周总理汇报演出了讽刺清王朝腐败统治的三人相声《字相》。表演时,先用白沙子撒成一个字,然后说这个字像什么器物,再说当过什么官,为什么丢官罢职。这叫做:一字、一象、一升、一降,有问有答,生动形象。

毛主席喜欢听相声,有人说毛主席听相声也是搞社会调查,了解民俗,了解民间的喜、怒、哀、乐。他最喜欢侯宝林整理演出张杰尧先生的段子《关公战秦琼》,习仲勋同志也讲过,说这段子是反官僚主义的,主席非常喜欢。有一次毛主席看完了侯宝林的演出,又让再演一遍,看后他说:我们党要反对干部中的官僚主义,反对瞎指挥。还有一次,侯宝林正在表演,刘少奇主席夫妇抱着一个孩子来了,毛主席把刘主席叫到身边,让侯宝林说《关公战秦琼》。这是主席唯一一次点节目,可见这个节目在当时影响不小。

据马季回忆:毛主席最喜欢听的相声小段是《拔牙》和《装小嘴儿》,毛主席先后听过八次《拔牙》,并经常听《装小嘴儿》的录音。他喜欢那些语言幽默、含蓄又有回味的段子。1961年,有一次,马季和高元钧表演了一段相声《黄鹤楼》给毛主席听,这是一段闹剧式的相声。表演时甲(马季)扮演诸葛亮,乙(高元钧)扮演刘备。乙学唱刘备的台词:“龙潭虎穴孤去闯!”甲总是重复诸葛亮的台词:“山人送主公!”来找“包袱”,形成甲总是向乙开玩笑的模式。演出后的第二天,就听到毛主席对这段相声意见的传达,“以后不要演这样的节目,对老演员不够尊重。”马季后来说,毛主席的这句话,他永生难忘。

还有一次,马季到中南海演出,毛主席问:“怎么好久没有见到你们?”马季马上汇报自己去山东深入生活,去了很长时间的情况。毛主席说:“写新相声了吗?我听听。”当时,马季刚创作完歌颂全国劳动模范张富贵的相声《画像》,他和于世猷马上演出汇报,毛主席听了很高兴,跟旁边的工作人员讲:“还是下去的好!”。马季听了特别受鼓舞,马上又把新创作的相声《跳大神》《黑斑病》全演了一遍,主席非常高兴。演出结束后,主席鼓掌,看到毛主席这么高兴,马季他们赶紧过去和主席握手,毛主席又一次和马季说:“还是下去的好!”

周总理也相当喜欢相声,而且还关心青年演员的成长。有一次总理问马季:“你学相声毕业了没有?你有没有自己创作的相声,演一段我看看。”马季立即表演了新创作的反映中国登山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段子《登山英雄赞》,总理听了以后,对当时《人民日报》的负责人吴冷西说:“这段相声很好,《人民日报》可以给发表嘛!”马季回答说:“《新体育》杂志已经发表了。”总理说:“那好!”

周总理还十分重视相声的教育作用。有一次,他亲自指示马季写一段讽刺球场观众不遵守纪律的相声,在比赛前播放。他严肃指出:“我们是个大国,输了球不能输人。”马季马上创作了相声段子《看球》。

毛主席听相声还把相声技巧用到了他的讲话中。1973年,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此时,他已年届八十高龄。一天,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接见了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46位高级将领,他即席的开场白出人意料,“送君送到阳光路,你也苦,我也苦,手中锣儿敲得苦。”毛泽东并不理会那些面面相觑的将军们,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赵子龙老迈年高。我年老了,也要去‘卖年糕’,要到福州去卖年糕。南京不去,南京太热了。”没有听过相声的人,谁也不知道,毛主席说的“卖年糕”是什么意思。毛泽东的这一幽默自嘲之说,来自传统相声《歪批三国》。相声表演艺术家苏文茂以其“独家”的“苏批三国”版本考证出张飞他姥姥家姓吴,论据是:无事生非(吴氏生飞);三国里有三个做小买卖的(如赵子龙:赵子龙他老卖年糕),还有三个数学家(如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

赵子龙他“老卖年糕”,是由“苏批三国”其中这么一段得来的:

甲:姜维唱的几句流水板,把赵子龙这点儿家底儿,全给抖搂出来了。后人才知道他是卖年糕的。

乙:哦,姜维是怎么唱的?

甲:这样唱的。

乙:您学一学。

甲:(唱)“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那赵子龙他老迈年高!”说赵子龙是“老卖年糕”,也就是说一辈子没卖过别的。……

原来毛泽东借“卖年糕”之说,表示自己已经老迈年高了。主席知识渊博,竟会引用这段相声中的一句话自嘲,可见这段相声留给他的印象多么深刻。

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相声艺术的关怀和指示,促进了相声艺术的发展,给相声演员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篇5: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的故事

朱德同志不仅告诫全党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自己始终如一地保持克勤克俭,清正廉洁。凡是同他有过接触、了解他的人,没有不被他的精神深深感动的。

厨师邓林回忆:“一般人认为朱老总是中央领导,吃饭是特灶,标准一定很高。可实际上,老总、康大姐和我三个人加起来的伙食费平均每月都不过五十元,就是按当时的标准,也勉强称得上是中层干部的水平。平时,如果饭菜剩了,朱老总不让倒掉,下一顿还要接着吃。有时来了客人,就嘱咐我添一两个简单的菜,从不铺张。”

朱老总经常对邓林说:“我不让你每天做大鱼大肉,不是怕花钱,主要是要养成俭朴的习惯,一切从六亿人民出发,生活上不要太超乎老百姓水平之上。”

篇6: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的故事

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邓小平、张闻天、陈毅、罗荣桓、彭德怀、贺龙、谢觉哉、陶铸、许光达、王树声、徐特立、徐立清、李立

三、萧克、萧华、万里、邓颖超、张鼎丞等老一辈革命家,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历史画卷。在反腐倡廉的今天,仅回忆一下他们严于律己、为官清廉的高风亮节,就会使我们肃然起敬。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堪称是我们端正党风的典型与旗帜。现实录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的小故事,与读者共勉。

毛泽东不许在人民币上印自己的肖像:1947年,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在设计人民币票版时,出于对领袖的尊敬而拟将毛泽东像绘制在票版上,并呈请中央审阅。毛泽东的答复是:“人民币是属于国家的,是政府发行的,因此不能把我的像印在票面上。”194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准备将毛泽东像印在人民币上。当南汉宸行长请示毛泽东时,毛泽东说:“为了制止传统的歌功颂德现象,不得在人民币上印制我的像。”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欲将挂有毛泽东像的天安门图案印在一元人民币的票面上,又被毛泽东制止。

刘少奇没花一个戈比:1960年,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团团长,率团去苏联参加八十一国共产党会议。按规定,国家发给他5000卢布的零用费。但到了莫斯科后,他没花一个戈比(1卢布合100戈比),而是把钱全部交给了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刘少奇还从不接受馈赠。外宾送了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到外地视察时,他总是吃住在停靠在偏僻岔道上的专列上,以免妨碍交通和避免当地干部的接待。遇到有地方负责人送东西。他总是严肃地告诉工作人员:“给他退回去,请客送礼是中央规定禁止的。退回去,下一次他就不搞了;你不退,别的地方也就跟着来破坏中央的规定。”

朱德的澡盆:朱德住的是旧房,使用的卫生间窄小,但洗澡盆却很高。晚年,朱德腿脚不灵便,又有病,洗澡进出不方便。工作人员反复商量,想把澡盆改装得低一点,上面再加个喷头,好让他坐着淋浴。他们多次向朱德提出,并且说明:改装一下澡盆,只花两三个工,用不了多少钱。但朱德就是不同意,总是说:“很好嘛!再修,又要浪费钱财。”后来,大家又跟他提起了几次,他还是不同意。直到1976年他最后一次住进医院后,大家才悄悄地把洗澡盆改装了一下。谁知,他老人家还没有使用一次就逝世了。

周恩来参加劳动不特殊:1958年的一天,当周恩来率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领导干部到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时,有人建议他带一位医生去,周恩来却说:“到了工地一点也不能特殊,我即使有点毛病,应该和大家一样,请工地的医生看看就是了!”一到工地,周恩来就嘱咐随身的警卫说:“到了这里,一切都要按这里的规矩办事,一点也不能特殊。”工地指挥部的同志在分配劳动任务时,说了句“我们欢迎首长们„„”话还没说完,周恩来就纠正说:“这里没有首长。在这里,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在工地劳动的一个多星期中,周恩来同大家一样,每天按时上下工,从不迟到、早退,并和工人们同在一个食堂吃大锅饭,在同一个澡堂洗澡,什么事也不特殊。

任弼时拒不搬家:解放初期,任弼时所住的房子很挤,又靠近大街,不适宜养病。组织上给他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后,任弼时说:“那房子住着一个机关,我一个人怎能牵动一个机关呢?当干部的一丝一毫不能特殊。”后来,组织上又给他找了一所房子,准备花钱修理。任弼时知道后又拒绝了。他说:“现在国民经济正在恢复发展时期,还是把钱用到工业建设上去吧!”就这样,一直到任弼时逝世,他始终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董必武教子务农:1969年春天,董必武响应中央号召,坚决把自己的小儿子董良翮送到河北省晋县农村去务农。董良翮临下乡时,董必武嘱咐他说:“到晋县去,要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要努力参加生产劳动,做一个好农民,要为共产主义的宏伟理想努力奋斗。”董良翮下乡后,董必武不仅经常写信教育他,还不时请董良翮所在生产队的同志到北京来,向他们了解儿子在农村各方面的表现,请他们多讲他的缺点,以便及时对董良翮进行帮助。1970年12月,董良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又担任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董必武写信告诉他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一得自矜”,二是不要“浅尝辄止”。意思是要他不要自满,继续努力。

邓小平不坐黄包车:1949年初夏,邓小平从北平赶往南京。乘轮渡江后,警卫员给邓小平找来一辆黄包车。邓小平见车夫身体很弱,就把皮箱放在车上,自己在后面跟着走。上坡时,见车夫拉得吃力,邓小平和警卫员索性就在后面推。虽说是初夏,南京这个大“火炉”还是把两人热得大汗淋漓。车夫流泪了,他还记得国民党士兵坐车不给钱,还记得美国大兵的皮靴踢过他的脊梁。如今,这位共产党首长却给钱不坐车,竟和黄包车夫一齐走进了原国民政府的总统府!

由吾小学

篇7: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习近平在会议中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我们要学习历史,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一心为民、艰苦朴素的精神。习仲勋作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是优秀党员的模范。

一、习仲勋简介

习仲勋(1913年10月15日-2002年5月24日),男,陕西富平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78年到1980年,曾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是最早向中央提出在广东设立经济特区设想的领导人之一。2013年是习仲勋诞辰100周年。

二、习仲勋精神

80年前,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出生入死,艰难探索,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毅力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开辟了革命斗争的新天地。1935年,陕甘边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合并为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提供了坚实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习仲勋等共产党人锻造革命圣地的钢铁心脏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怀念。

习仲勋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革命家,曾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这位老一辈革命家和政治家在长达七十六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无私无畏的崇高品格,可谓是“社会主义的好公仆”。

习仲勋的伟大,在于其一心为民。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身处西北大地还是茫茫岭南,无论是身为县委书记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都对群众赤诚相待,“老老实实把屁股放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的端端的。”有领导人如此,无怪乎党会领导民众推翻沉重的三座大山,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并日新月异地发展不息。

习仲勋的崇高,在于其勇于创新。勇于创新是共产党人的特色,习仲勋一生就做了许多具有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从受命担任省委书记主持广东工作,到亲自调研“东三区”21个县,再到请求中央批准广东先行设立经济特区,习仲勋率领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杀出一条血路”,对中国整体改革开放大局起到了带动作用。

习仲勋的不俗,在于其真抓实干。“务实求真,胜利之本。”习仲勋生性耿直,他不唯上、不唯书,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都扬州中公微博:扬州中公教育 http://weibo.com/yangzhouoffcn

扬州中公教育:http://yangzhou.offcn.com/ 始终坚持深入一线开展工作,注重访民意、听民声,着力解难题、惠民生。组织合作社、开设集市,以及质疑“兴无灭资”等等,都是习仲勋求真精神和务实作风的体现。

习仲勋的高尚,在于其艰苦朴素。“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艰苦朴素从来都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习仲勋尤其是艰苦朴素的典范。他虽职级不断上升,却始终不忘艰苦朴素传统。习近平就曾说过:“爸爸平生一贯崇尚节俭,有时几近苛刻。”在其以身作则式教育下,孩子们的衣服从来就是哥哥姐姐穿旧了、穿小了再给弟弟妹妹穿,令人赞叹。

种种事例不胜枚举,已足以让我们看到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以及一个社会主义公仆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如今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国人民快步奔小康之际,我们更应学习习仲勋同志这种公仆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守执政为民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于真抓实干中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综上所述,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人民公仆或者即将成为人民公仆的考生们,要从老一辈革命家身上学习其可贵的精神。在中国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更好学习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坚强意志、高尚品格,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篇8:老一辈革命家的“人民群众观”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当时,他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初,他又规定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后来,随着军队的转战和群众工作的实践,其内容不断得到补充、修改和完善。把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改为不拿群众一个鸡蛋,后来又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把打土豪要归公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并把三项纪律改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大便找厕所,成了八项。后来,又增加了不搜俘虏腰包和进出要做宣传,成了十条。后来,又不断合并,恢复到八项,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年发布了这个纪律后,在纪律检查中,毛泽东发现个别战士吃了群众地里的玉米。除了对违纪的战士批评教育外,他让人找来一块竹牌写了一段话插在地里。牌子上写道:因为我军的战士肚子饿了,为了充饥,把你的玉米吃了,违反了纪律,现把二元钱埋在土下,请收下。群众看到后,万分感动,纷纷称赞人民的军队与国民党的军队不一样。

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和骂声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在小礼堂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天上下雨打雷,将延川县政府代县长李彩云劈死了。结果传言四起,议论纷纷。有个农民借机发泄不满,逢人便说:“老天爷不开眼,雷劈死了县上的干部。”事情发生后,边区政府有人主张清查抓捕那个农民。这话传到了毛泽东的耳朵里,他对边区政府的做法进行了制止,但让边区政府查明原因。后来搞清楚是因为这一年征粮过重,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于是,决定减少征粮任务,在全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1944年,有个老乡针对部队个别人违反纪律的问题,给军分区司令员提意见。毛泽东听到后很高兴。他说:“这是天大的好事!那个老乡很有觉悟。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老百姓受官府的气,受当兵的欺负,他们敢怒不敢言。现在这个老乡敢向我们分区司令员提意见,敢批评这位‘长官’,你们看这有多好!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变化!”毛泽东不仅正确地对待提意见,重视所提的意见,还鼓励提意见。

刘少奇的故事

开到深夜的座谈会

1958年7月,刘少奇到天津拖拉机厂去调研,召开有基层干部群众参加的座谈会。在会上,他让与会的人喝茶水,抽中华牌香烟,而自己抽带来的前门牌香烟。由于会议气氛热烈,从晚上7点一直开到晚上11点。主持会议的河北省省长刘子厚给刘少奇提醒,时间不早了,可否结束。刘少奇却说:“不忙,大家凑在一起不容易,就让大家多聊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自己想讲的话都讲了出来。结果座谈会一直开到了午夜1点,散会时,大家还恋恋不舍。这一次会议,给该厂的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危急时刻先救群众

1960年4月,刘少奇南下视察。一天,他坐客轮从重庆到武汉,晚上突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江上波浪滔天。轮船在前进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忽然发现前面有几只小木船在风雨中漂荡。“情况危险,怎么办?”“我们的船也很危险,怎么救?”“我们的任务是保证国家主席的安全,偏离航道,会出事的,万万使不得!”风浪声和人们的呼喊声惊动了正在办公的刘少奇。他毫不迟疑地要求:“马上靠过去抢救!”有人说,这样做会很危险的。刘少奇说:“不能因为我个人的安全就不救群众。我是国家主席,也正因为是国家主席,才更应该首先抢救人民群众!马上让船靠过去!”按照刘少奇的指示,一场抢救落水群众的战斗打响了。船长和船员们沉着应对,很快把小木船上的落水者一一救上了客轮,当被救的人们知道他们乘坐的船是国家主席的座船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周恩来的故事

挤公共汽车了解民情

1954年冬,周恩来听说群众乘公共汽车比较困难,就决定作一次考察和调研。在一天下午下班坐车的高峰期,周恩来带着秘书、警卫员去乘公共汽车。在车上他被乘客发现,大家纷纷给周恩来让座,但为了体察民情,他始终不肯就座。下了公共汽车以后,周恩来又去换乘无轨电车,在寒冷的夜里转了大半个北京。调查后,他很快召集会议,就安全岛设置问题、人行道设置问题、快车道慢车道画线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在延安流下难过的泪

1973年6月9日,周恩来陪同外宾来到延安,这是他自解放战争中离开26年后重返延安。当他看到延安人民的生活还十分困难,非常难过。当天晚上,在召开的省地党政军负责人会议上,周恩来在讲话中伤心地哭了。他动情地说:“延安人民用小米养育了中国革命,我们进了城,把你们忘了。我是总理,当家的,这个家没当好,我对不起你们啊!”周恩来向大家提出了要求:“第一要把团结搞好,第二要赶快把生产搞上去。等你们粮食翻了番,我如果第一不死,第二不犯错误,一定再来延安!”周恩来的讲话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朱德的故事

粗茶淡饭最相宜

1957年,朱德到云南昆明视察工作。云南省委考虑当时朱德已经70多岁了,要求接待办搞好朱德的伙食。但是,朱德一再要求不能超过伙食标准,希望饭做得清淡点。后来,省委检查接待工作,发现伙食大大低于规定标准,对接待人员进行了批评。接待人员就做了两次“燕窝煮鸽蛋”。第一次,朱德批评了工作人员,付费吃了。第二次,他生气了,严肃地批评了负责接待的同志,坚决不吃。在朱德的坚持下,他每天的伙食恢复到家常便饭,甚至是上一些野菜。

共产党员不能坐滑竿

1963年4月,朱德到四川视察工作,按照行程安排要登峨眉山,去看看有名的万年寺。当时上万年寺的路,坡陡路滑,十分难走。陪同的地方领导考虑到朱德已是77岁的高龄,又是第一次登峨眉山,建议让他坐滑竿上去。朱德坚决反对,说:“共产党员是不应该坐滑竿的,更不能坐上滑竿去爬山,如果那样,就失去爬山的意义了。”陪同的同志说,您年纪这么大了,又不常来,偶尔坐一次,不算什么。朱德听后十分严肃地说:“偶尔坐一次也是错误的。”后来,他硬是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步地上山,一步步地下山。

nlc202309020627

邓小平的故事

首长不能搞特殊

1942年2月的一天,邓小平到下面去了解有关生产自救和减租减息的情况。下属部队独立营的同志们听到消息后忙开了,他们想筹集点好吃的东西,来招待首长。由于日军的“扫荡”,再加上旱灾,当时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极度困难,好不容易找了一点面,营里给邓小平做了面条。当司务长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端给邓小平时,邓小平立即皱起了眉头,拍了拍司务长的肩膀说:“小鬼,你让我搞特殊哟,要不得,要不得!”结果硬是让把这碗面送给了一位重伤员。

批评“五里腿”现象

1950年初春的一天,邓小平在西南局小礼堂召开的西南局和重庆市机关县团级以上单位领导干部会议上,严肃批评了干部队伍中的“五里腿”现象。他说:“我们有的人进了重庆城,不是忙工作,而是忙着铺摊子,争房子,要车子。房子要大的,车子要小的,说什么走上五里腿就痛了,进了重庆腿也变得娇贵,变成‘五里腿’了。进城才几天,变得这么快!过去在山沟里转,南征北战腿都不痛,一进了城腿就痛了,非坐车不行。我看这是享乐腐化思想在作怪。‘五里腿’这股歪风一定要刹住,对各种不良倾向,必须作无情的批判和斗争,以保持党的纯洁性。”邓小平宣布,西南局已决定成立一个机关用房用车清理委员会,由他来担任主任,统一负责此项工作。对多占房屋和汽车,限期不退的要进行党纪政纪处理。由于此项工作抓得紧,抓得实,这股歪风很快就被刹住了。

陈云的故事

“吃饭要照镜子”

在延安时期,陈云对铺张浪费,随意倒掉饭菜的行为十分反感。在许多场合,他都对这种现象进行很严肃的批评。有一次在群众大会上,陈云作报告时提出了一句名言:“吃饭要照镜子。”他说:“延安人民的生活艰苦,大家都实行供给制,每人每天三钱油、五钱盐,粮食也不足,吃菜靠自己种,吃肉由各伙食单位养猪去解决,所以要爱护一粒米一滴油,丝毫不能浪费。我们是无产阶级,决不能糟蹋农民的血汗,否则就会脱离群众,逐渐变质。”陈云所说的“照镜子”,就是不仅把饭菜吃完,而且要用馒头把盘子擦干净,拿起来可以照人。他的这个话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听了他讲话的许多人,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陈云在大会上的发言中,针对我们党执政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强调指出,党的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不要只想做官,忘记了革命。他说:“大家是为了革命来的,还是为做官来的?回答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起初是干革命来的,以后是革命加做官,既革命又做官。后来官越做越大,味道也越来越大,有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把革命忘光了。”陈云进一步强调说:如果我们党团结统一,“再加上一条,我们要严守党的制度和党规党法,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那党就有保证了。靠别的,我看靠不住,要靠我们自己”。陈云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改革开放后,他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

(节选自《党史博览》2013年第8期,题目为编者所拟)

上一篇:做生活的强者作文500字下一篇:高三语文的选择题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