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小学生周记

2024-05-12

寒假小学生周记(精选6篇)

篇1:寒假小学生周记

我的寒假生活像一本书,每一页都记载着有趣的事。当然了,少不了大家聚在一起拍个全家福,这样的事不足为奇。

今年春节,和往年一样,全家一起吃了年夜饭,我也收到了四份压岁钱,还有一块玉,是奶奶送的,是条鱼,年年有“鱼”嘛,还挺吉祥!不过,乐极生悲,我来给你讲讲我的痛苦经历吧!起因是,姑父叫哥哥和我去买炮,我手脚麻利,很快穿好了衣服,先跑下楼梯穿鞋,结果因为太兴奋,猛地抬起头,一下碰到了扶手,血一下就流了出来,当时那个钻心痛呀!想忍也没忍住,哇地哭了起来,妈妈赶紧拿了止血药给我抹上,血才慢慢止住了。妈妈安慰我,说:”红色很吉祥,今年我一定很有运气。”我想:但愿如此吧。

第二天早上,姑父和姑姑还特意做了宽心面给我吃,说”吃的越多,心情越好,路越好走。”我自然吃了不少,嘻嘻,特意为我做的,我怎能不多吃?

春节期间,我还去了博湖,在那里,我见到了不少亲人,大舅舅还特意带我玩了冰上爬犁,冰上摩托,躺式滑雪,我玩个不停,太爽了!玩累了,再去吃上个全鱼宴,哈!好是享受!

快乐时光总是过的很快,我要开学了,我觉得这个寒假过的非常有意思,相信我的下一个寒假会更有意思。

篇2:寒假小学生周记

吃过午饭,爸爸妈妈说:“纹纹,咱们上街买年货把。”我们刚走到小十字的时候,就看到了好多又红又长的对帘,还有漂亮的年画。我看到了一只棕色的小马,它的蹄子飞起好高,身上写着马到成功。我还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拿着一个大大的马年大吉。这时又看到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金色的福字。往前走,这一路上的人可真多啊!卖水果的.,卖蔬菜的。等等。接着我们来到了菜市场,妈妈给我买了一袋好吃的丸子,还有鱼,鸡。和一些蔬菜。

然后我们来到了一个鞋店,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双粉红色的鞋子,两只鞋子上面都有一只可爱的小熊猫,小熊猫有一对黑黑的眼睛,和一双黑色的圆圆的耳朵,胖胖的小脸粉嘟嘟的,还有一双小手,穿着走路的时候一摇一摆的,真漂亮!妈妈又给我挑了一双兰色的牛仔的小布鞋。给爸爸也挑了一双运动鞋。不一会我们的两只手都拿满了东西。回家的路上又买了鞭炮烟花。今天可真是大丰收啊!

篇3:寒假小学生周记

关键词:周记,摘抄,写作,评改

一、阶段训练

1. 摘抄佳句, 注重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说, “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 不但著名的作家、文学家是这样, 练习作文的学生也是这样。”这说明作文教学, 必须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而摘抄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学生自带课外有益读物) , 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同时, 我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摘抄本, 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摘抄下来。摘抄阶段多以鼓励为主, 没有过多的限制, 学生很积极。每周点评一次, 在班里对各个小组摘抄用心的同学大力表扬, 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投入。我发现一些同学在平时的语文检测中, 写作文时能够很灵活地引用自己平时摘抄的词句。这一阶段的尝试也确实让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上得到显著的提高, 能促使其对语文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2. 自由阅读, 抒写感悟

即学生摘抄了他们所感兴趣的片段并在下面写上一些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学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悟后写。我引导学生必须全身心地进入文章的情境氛围里去感受, 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等多个角度分析其妙处, 还可以进行仿句或直接写写看后的感受。这就是较为深层次的阅读, 不仅积累写作素材, 而且合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将他人的东西转化吸收, 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我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 学生自带课外有益读物。一节课45分钟, 前30分钟自由阅读, 后15分钟在摘抄本中抒写感悟, 字数不少于200字。除此之外, 我还要求学生每晚坚持在家阅读课外书 (最好是中学生必读的名著) 30分钟。学生的摘抄本每周批改一次, 并适当加以点评。这一阶段的实施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欲望, 形成了读与写的良性循环。

以上两个阶段是学生写好周记的有益补充和准备积累阶段, 也为学生写好周记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3. 多种形式, 循序渐进

(1) 即兴片段写作。

一要深挖教材本身蕴涵的写作素材;二要抓好片段写作训练, 并把两者结合起来, 结合阅读、讲授、勤挖、深挖, 即兴当堂完成作文片段训练。

(2) 自拟题目写作。

我定下周记的写作要求, 即写作内容不限, 但一定要写记叙文, 要有真情实感, 字数500字左右, 书写工整。学生觉得这样的写作训练, 自由活泼, 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疑, “周记”的特殊形式, 给这种出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教育心理学指出:“当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一种自觉的要求时, 它的学习效果反而比那些加着目的的学习还好。”由此看来, 这样的形式训练确实有利于个性发展, 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 统一命题写作。

有命题作文, 也可以有“命题周记”。我把一周里学习生活中发生的精彩内容 (或贴近学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 或启迪学生思考人生哲理, 或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热点) 进行统一命题, 让学生把它当做一篇命题作文去写,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提高了写作能力。这也是命题作文与周记写作的融合与交流。写作周记的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而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最终还要落实到命题作文的写作上。

三个阶段, 由简单到复杂, 由易到难, 这样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适应周记训练, 慢慢形成好的习惯, 让其爱上写作, 并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二、评改方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作文需要老师给予自主, 一旦完成, 需要老师给予鼓励。特别是教师适度的帮助和鼓励, 更能诱发学生的创作动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创作精神。所以我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很注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除了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 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我在评改方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 收到较好的成效。

1. 随机抽“读”, “点”“面”结合

每周一收周记本, 周五点评。评讲时, 我把全班70名学生的周记本翻过来放在讲桌上, 请一位同学任意抽取3本周记本, 不公布作者, 当场请班里同学朗读, 然后全班同学点评。若作者同意, 也可请他谈谈创作灵感。这种做法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点评时他们都能说出自己听后的一些感受。

2. 小组推荐, 佳作“选”赏

我把全班按性别、性格、成绩等因素平均分成七个学习小组, 每组10人。每次周记完成后, 组内公开抽选一篇最佳周记, 这样全班就有7篇优秀周记。选一名同学把这7篇周记的题目 (自由命题写作时适合用这种方法) 写在黑板上, 让全班同学选出最想欣赏的周记。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也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 评选“十佳”, 范文张贴

每次周记后, 由我选出10篇佳作, 打印张贴, 这10名小作者被评为当次“十佳小作家”。在作文教学中, 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富有个性化的范文, 及时给予表扬, 培养一大批作文优秀生榜样, 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写出好作文并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从而树立起学生写好个性化作文的信心。

4. 三五成“组”, 轮流“写”“批”

在学习小组内, 10个人自由组合, 可2人、3人或4人一组, 配好的小伙伴们合用一本周记本。在写周记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使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笔记下成长道路上的喜怒哀乐。同时, 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挑战自己的空间。教师也要在指导方法上进行创新, 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 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写作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表达交流方式, 作文教学便是一种点燃学生写作兴趣, 导引学生创造表达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现实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 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诚的爱。

篇4:古代学生的寒假

汉代以前的假期极少。据记载,官员们只有到了天气极为寒冷时才能休息,学生们恐怕也只有此时才能享受几天假期。不过,虽然寒假有些短暂,但总比没有要好得多。

到了汉武帝时期,官方开始创立太学,才有了比较正规的假期。当时,学生们的假期主要有四种:节假、旬假、田假和授衣假。节假比较好理解,每逢重大节日时放假,有时一两天,有时三五天;旬假是每旬放假一天,类似于现在的周末;田假时间为一个月,定于每年的农历五月,主要是让农村学生回家干些农活,相当于现在的暑假;授衣假的时间与田假相同,也是一个月,于每年的农历九月开始,此时天气渐冷,这便是古时最正式的寒假了。

《诗·豳风·七月》中写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授衣假顾名思义,便是给学生们分发衣服或是让其回家取衣服的假期。俗话说:“九月不上冻,十月冻死人。”倘若不在农历九月天气渐渐转冷的时候抓紧时间置备冬衣,那么别说是安心学习了,不冻坏身体就要大呼万幸了。

不过,为了几件衣服就放一个月的假,这似乎又太长了些。其实,除了置备冬衣外,其余的时间主要是让学生放松一下,正所谓有张有弛,才能事半功倍。勤奋刻苦了大半年,早已身心俱疲,此时放一个长假让学生们养精蓄锐一下,以便来年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对于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这个寒假就又显得格外重要。假期一开始,这些学生们便抓紧时间往家里赶,备好冬衣后就立刻投入到“勤工俭学”中。书画好的便在街头摆个书画摊,文笔好的便在衙门口代写些公文诉状,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赚钱,以便凑够下一年的学习生活费用。

延续至今,寒假已经不再为“授衣”而设,但学生们翘首期盼的心情还是一样的。

篇5:小学生寒假周记

你好!

我将要和你一起度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一阶段的复习、努力,才让你进入了我的生活,我相信,我将会和你一起愉快的生活!

即使到了你来的时候,我也不是能完全地陪你玩耍。

因为,我要劳逸结合地陪你玩耍。

今年,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因为我要小学毕业,要小考了!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试,它关系到我的“前途是否一片光明”。

寒假,今天上午我就要去努力了,我要做仰卧起坐5分钟测试(虽说这有点难,但……见识下去就有收获)、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好像又太荒唐了?)跳绳1分钟测试……

每天一记、一本一本来,慢慢完成,要‘劳逸结合’嘛!还有,要做家务,还有……

这样说下来,貌似没有什么时间陪你玩了!对不起!寒假,我会弥补你的!

天天开心

篇6:小学生寒假周记

从旷世大儒顾炎武到中国第一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从撰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到现代医学的发达与成功……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有前人付出的汗水与心血。没有最初的发明就没有现在的成功。

《皇帝内经》中曾说到:“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灸之不为,唯有隔药灸。”这句话正是表现了古代前辈对艾灸的评价。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灸法的运用起源于人类掌控用火之后,时间是在石器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颇为流行。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常把艾灸当成是一种保健。今年寒假开始,我有缘与艾灸结缘,让我了解艾灸并尝试到其好处的是一家叫蓓诗养生会馆的艾灸馆。

店内充满了古朴的风味,缓缓的曲声似潺潺的流水,让人内心舒畅。在大厅的一角,摆放着一只凹凸不平的石缸,屡屡清泉从一旁的竹节中流出。四壁都挂着山水画。木制的桌椅和艾条散发出的缕缕清香让人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中。

小时候,我体质较弱,经常咳嗽,妈妈为此操了不少心,也尝试了不少方法。直到那一天,我们来到了这座“森林”,从此与艾灸结下了缘。整个寒假我经常来到这里,坐在茶桌旁,品一品茶,与大家聊一聊天。也会走进房间,做一次艾灸,享受一次生活。看着那粗粗的艾条被酒精灯点燃,飘出灰颜色的艾烟,移到了我的背上。我趴下头去。顿时,一股微微的热量冲到了我的背上,随后渗透了皮肤。我感到身上的灸条在有力的旋转,摆动;感到有一股热量穿透了皮肤,进入了身体,用热包裹着五脏六腑。我的手心出汗了,整个后背都热了,我感到舒服无比。

上一篇:商务经理岗位任职要求下一篇:升旗仪式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