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项脊轩志

2024-05-04

归有光项脊轩志(精选6篇)

篇1:归有光项脊轩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B、深刻理会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

A、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B、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与生的亲和力

B、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朗读(诵读、会读)。在教师领读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读

中培养文言文语感,通过读领悟文本内容。

2、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并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难点:

作者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平常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并赋予这些平常的生活细节以极不平常的意义。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

三、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使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

1、情景教学法;2、诵读法;3、导读法;4、学生自主学习法;5、讨论法;6、多媒体教学

法;等等。引导学生着重体会本文如何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书写自己的内心情感。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唐朝的韩愈在他的《祭十二郎文》中抒写了对于亡侄的追思,然而那种“死者已矣,生者何堪”的内心的伤痛是不易言明的,于是尽管全文无一“泪”字,却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种难言的伤痛。明朝的归有光在他的《项脊轩志》中也诉说了他对于亲人的思念,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归有光心中的那一种难言的伤痛。

二、解题:

“项脊轩”是作者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斋;古人喜欢给自己的书房起名字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的名字,梁启超,书斋名“饮冰室,清代散文家姚鼐,室名”惜抱轩

“志”是“记”的意思,是一种记事抒情的文体;如<<寒花葬志>>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 ①碑记②游记③杂记等(板书:记-----事)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被称为“明文第一”。

三、朗读全文,把握内容

第一遍范读:听准读音,并将容易读错的字,随手注上拼音。

第二遍自读:①思考:围绕着项脊轩,作者记叙了哪些事情?(概括内容)

明确:修葺项脊轩;叔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板书:记琐事)

②行文中那一句话,概括了作者在项脊轩中的生活的感受。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用:承上启下)

(3)哪些事情悲,哪些事情喜?

明确:喜——修葺项脊轩;悲——叔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板书:言悲情)

四、鉴赏品味

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

1、让作者产生这样感受的“项脊轩”是怎样的一间屋子,哪些句子写出了它的特点?

明确:狭小 ——室仅方丈

修葺前: 破旧 ——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灌入(显见破漏的程度)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狭小兼破漏)

阴暗 ——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以昏。

渲染出了轩的衰败、阴冷的凄清气氛,暗含了家族的没落。

修葺后:明亮、幽静(万籁有声,以静衬动,小鸟时来啄食)、雅致(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

2、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作者的生活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大家通过归有光的描绘的细节,想象一幅画面。

明确:逍遥惬意、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居所。

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

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总结以上围绕项脊轩的翻新而抒情,写其旧是为了衬托新之喜,也暗含了作者要重振家业的理想

3、这个小天地给了他无限的乐趣,却也同时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悲情。

首先叔父异爨就让他感到内心的伤悲。作者是通过哪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述大家庭的分崩离析?

①明确:这个“庭院”原先是“中通南北为一”,现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到处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最初、已而、共、两次

②(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越过 就餐(名词活用为动词),鸡栖于厅 停留

其中四个意象 “鸡、犬、篱、墙” 构成的细节的表现出了家庭的混乱不堪和人情的冷漠、隔阂。(具体请学生鉴赏品味)

提示:“厅”在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狗对叫的象征,篱笆变为墙的过程中人心的进一步形成的厚壁。

(可结合初中所学课文来理解:①《诗经•君子于役》中“鸡栖于埘”; ②《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比较各自所呈现的不同氛围。)

4、面对家道中落的事实,归有光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明确:无限的痛惜、失落,还有无奈,(联系他的生平)因为这个大家庭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他也想拯救这个大家庭,可年纪实在太小,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更坚定了他发奋读书,光宗耀祖的志向。

5、如果说物质的衰败是“痛惜、失落,无奈”之悲的话,那么至亲之人的离去则更是精神上的打击。

在《项脊轩》中记录了作者一生中的几个时期?(幼年、少年、成年,以束发、结婚为界)围绕着这三个时期,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难以言说的伤痛。

(一)、幼年归有光的伤痛(写母亲——突出“慈爱关怀”)

问题:让我们以时间为序,看幼年的归有光心中是否有伤痛,有什么伤痛?

提示:联系自己,在孩子的记忆中谁是印象最深刻的人?(母亲)

作者是怎样写母亲的? (学生找课文)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他的家中有一个老妪,通过老妪的回忆写母亲,这说明归有光自己对于幼年的事情并不记得,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幼年丧母。

提示:母亲是怎样的人?(学生查找课文)

◆老妪说,“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来分析)

——问寒问饥,关爱子女,慈母心肠

补充:评论要知人论世,要将人物放到当时的背景中去理解,这样的母爱有否与众不同之处?

也许我们认为母亲对子女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以往的封建大家庭中,子女的生活琐事一般有专门的保姆或奶妈负责,无需母亲操心,这与现在有所不同,而归母一听孩子哭泣,就来嘘寒问暖,可见归母对孩子的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

归纳: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失去了慈母的关爱 ,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象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而今,母亲早已逝去,而母亲遗踪却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于是,作者不禁潸然泪下。(语未毕,余泣)

这是第一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缺失母爱的幼年。

(二)少年归有光的伤痛(写祖母——突出“殷切期望”)

(1)提示:幼年的作者缺少了母爱,而少年的他却得到了谁(祖母)的疼惜,这是一种怎样的疼惜?(学生找课文)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疼惜、宠爱、明责暗赞(略带诙谐)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阖门

——忧虑、关切、喜悦、伤感(怕自己见不到)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勉励、期待(望孙取得功名、光宗耀祖)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为何祖母有如此大的期望?——家道败落,祖母的全部希望(从何看出?)

过去:

象笏是一件官宦人家才有的东西,其为象牙制成,可见归有光的祖上为官不小,在朝堂之上面向皇帝陈说国事,是归家当年的荣耀,而此时的归家已经出现了衰败和离析的局面。

此时:

轩“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学生查找课文)

——这个并非官宦人家子弟读书的地方充分暴露了归家的败象。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於厅。” ——这里表明这样一个日益败落的家庭已经到了叔伯之间各人顾各人的程度了。

明确: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几句话语、几个动作将老祖母对孙儿及其疼爱、关切、望孙成龙之情写的淋漓尽致。

(2)思考:“瞻顾遗迹”,为什么“长号不自禁”?少年的伤痛只是对祖母的怀念吗

明确:他心念光宗耀祖,却屡次失意,在祖母死时,仍未中第。想到祖母的殷殷期望、自己的拳拳之心,悲伤之情如汹涌潮水直泻而出。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殷切期望,再回忆祖母的那句“他日,汝当用之。”的笃定,种种心伤涌上心头,于是“长号不自禁”。这里已不是单纯的悲伤了。

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分家的时候,作者没有哭;回忆母亲的时候,他情动与中,却还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可此时,他的感情闸门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感情是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

明确:归家这样一个家庭当然渴望有一个能够支撑门户、重振家声的人物出现,所以,归有光肩上的期望之负是很重的。

(3)提示:那么,他实现了祖母的期望了吗?——科场不利

按照常规,象归有光如此出色的人才是应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的,至少,象我们今天一样,到了十七八岁就应该上个大学,可是,18岁(写作此文的时候)的归有光并没有中得科举,象许多高考失利的孩子,一再补习,直至35岁才中举,也就是他妻子去世后两年,即补写这篇散文后两年才中举,其后二十余年,到60岁才中进士,接连八次科举失利,我们理解这篇散文中归有光的内心伤痛,有必要联系这整个的经历。

归纳:这份伤痛中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家庭的颓败衰落、混乱离析,使他不无遗憾与惆怅(“凡再变矣”)

二、幼年早慧却遭遇科举不利、怀才不遇、功名未成的现实,这是难以承受的;

三、祖母的期望,他的家庭、辜负祖母的期望给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这多方面的感受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归有光的内心伤痛的重要内容。于是当作者瞻顾遗迹,回想当年祖母的殷切希望,又怎能不长号痛哭呢?

这是第二点不易言明的伤痛——有负众望的少年

(三)、成年归有光的伤痛(写爱妻——突出“恩爱情深”)

要求:请同学们仿照前面两点的分析归纳,对成年归有光的伤痛作分析并归纳。

痛失爱妻,有多痛,为什么,作者与妻子的感情如何?(同学回答)

--“余既为此志,後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一问一学,表现夫妻之间情投意合,夫唱妇随,生活美好温馨)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子,且何谓子也?(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能转述姐妹之间的悄悄话,说明夫妻感情亲密。从妹妹的好奇之问中可见,妻子并没有说实话。足以说明妻子对轩的喜欢,这里留下了他们种种美好生活的记忆)

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满意的小屋,胜过无情的宫殿”,于我于妻,项脊轩都是一间满意的小屋。可后来我为什么“室坏不修”,即使“使人复葺”却“多在外,不常居”?(心境)

明确:怕睹物思人——欢乐不再(吾妻死) 久卧病无聊 依靠,依赖——内心惨淡,精神无所寄托。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却使文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里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极为真挚动人。作者的感伤之情表露得非常含蓄深沉,给人“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

学生明确:

归有光23岁结婚,婚姻生活非常美好,小小的轩中不时传出夫妻间幸福的欢声笑语,姨妹子们的关心说明其在娘家时常提起与丈夫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其妻温婉动人的美好形象历历在目,夫妻间浓厚的鱼水深情在归有光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补充:其夫妻之情在当时有否特别之处,联系我们所学的课文进行思考。

在封建社会中礼教盛行,特别是宋明时期,那些封建士大夫即便是夫妻相处也有很多的繁文缛节,男尊女卑,丈夫总是高高在上,女子却要受到许多的约束。归夫妇的情感在当时是非同一般的,他们俩人无话不说、两情无猜、琴瑟相和,可以“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不受约束,身心自由,可见其平等、和谐的夫妻关系,非同一般的恩爱。

归纳:

遗憾的是半途中其妻撒手西去,人生中的一点亮色转瞬即逝,其时,归有光29岁,刚刚步入中年,中年丧妻,人生之大不幸归有光又占其一,这是对归有光的又一次沉重打击。站在庭院中,看到妻子生前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亭亭之树已长成,而亭亭之人已逝去,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呢?

这是第三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痛失爱妻的成年

五、小结:

1、 面对项脊轩,睹物思人,而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物是人非,而深情难忘,这怎么不叫归有光无限伤心?

幼年时缺失母爱、少年时有负众望、成年时痛失爱妻,这就是归有光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深沉的、难言的、不尽的悲伤,而始终蕴含其中、铭刻于心的是母子、祖孙、夫妻之间深情,这就是他“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项脊轩则是所有这一切的见证。

阅读此文,我们所见的不仅是项脊轩这样一所小房子,更是作者的情感历程,他的内心世界,一个活生生的人!

2、小结:即一个书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

题目是“项脊轩志”,实际目的却并不在写轩。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的,他怀念的是人,然而妙在写人却不是从人落笔,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通过平凡之景、琐屑之事、普通之物将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凸显在读者面前,令我们为之心恸,为之情伤。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 文中通过“百年老屋”的几经变迁,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

3、细节描写是情感表达的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六 、作业:

1. 学以致用——口头作文:从学校、家庭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某种感情。

有人说我们的生活太平淡,缺少让人感动的东西。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一颗颗善于发现感动的敏锐的心。师生共同竞赛——说说身边的感动。

2. 归有光在写作此文时只有十八岁,在内心深处就有如此众多的感受,作为他的同龄人,你又有着怎样的感受,请学习他的写法将你的心情故事诉诸笔端。

篇2:归有光项脊轩志

一、结构“关”情。

文章先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优美、宁静与恬适。轩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的小天地氛围。而居于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他的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多可喜,亦多可悲”几个字,承上启下,思路陡转。“喜”字应上文,但“悲”从何而来?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了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最后两节,补记亡妻在轩中的生活片断和轩在以后的变迁,抒发了作者怀念妻子的真挚情意。平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

全文自首至尾,处处紧扣“项脊轩”来发挥,把各不相连的琐事缀合起来,抒发了一以贯之的深挚情感。

二、细节“撩”情。

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是归文的一大特色。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环境固然清幽、谧静,充满诗意,然而作者更为怀念的是自己的亲人。作者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只是通过一两件和她们有关联的事来叙述。笔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如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的生发的。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选本、〈项脊轩志〉评语》这个评价是很恰当的。

再如写祖母的一段文字,简洁细腻,绘声传神,“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惟妙惟肖。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末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质朴“增”情。

文章动情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质朴,不加藻饰。作者不大张声势,不故作惊人之笔,甚至也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词藻来作恣意的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平平常常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但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浅显明白的文字却能使景物如画,人物毕肖。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的动作等,也都是通过通俗平淡的语言变现出来的,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间的亲情。此外,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一不是平时如话中露真情。正所谓“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含而不露,以情动人,不去刻意追求强烈的效果,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确实是归有光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四、叠字“助”情。

和一般叠词一样,本文的叠词也是为了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姗姗”;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但短短一篇散文(全文不到800字),作者为何六用叠词,单纯是为了状物、写景、绘情?显然难于令人信服。“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刘勰老先生可谓一语中的。写物关情,情景交融,这才是本文多处用叠词的真实用意。如“寂寂”一词,既强调环境的清幽、静谧,又充满了对“项脊轩”的生活的怀念;“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语言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对家族衰敗的哀痛。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在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读来富有余味。

篇3:归有光何须借书满架

我们首先来了解归有光的家庭背景。归有光1507年出生于一个世绅家庭, 家境并不富有, 但也算是书香门第。他幼时寄养在外祖父家, 从《项脊轩志》文中可以看到这样一句“顷之, 持一象笏至, 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他日汝当用之”。这一句话, 可以看出归有光祖上定是读书为官之人家。归有光年少时便悟性过人, 9岁能撰写文章。其父朋友看了他写的文章, 就指他有司马迁、班超的遗风。由于聪颖好学, 20岁时归有光已经通览了《诗经》《史记》等六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这也是他得以跻身韩愈、欧阳修等杰出散文家行列的最主要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 博览群书的归有光应该得益于他的读书的祖传家风, 得益于祖传的古籍藏书。对于嗜书如命的读书人而言, 归有光拥有一架子书似乎完全可能, 而无须向别人去借书。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讲, 借别人的书来放满书架, 倒也滑稽可笑。查找《词源》, “借”的解释中有“暂时使用别人的东西”, 对这一义项, 举了一个例子“借书一痴”。“借书一痴”源自唐代李济翁《资暇集》“古谚‘借书一嗤, 还书一嗤’, 后人讹为‘痴’”。相当时间内, 古人总以为此话理解成“自己有书借给别人看, 是傻瓜;借了别人的书还给别人送去, 也是傻瓜”。与孔乙己一样认为“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但是礼仪之邦内读书人, 以君子遗风为荣, 怎么会以占有人家的书籍为荣, 还以还书为傻帽呢?宋朝邵博等人最终作出了更正“‘痴’当做‘瓻’, 瓻为酒器, 借书以瓻为酬”。这样理解才符合“礼尚往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的道德习惯。既然借书者都以酒为借书的报酬, 足见借书人的愧疚与感激。作为正直耿介的归有光怎么会借别人满满一架子书来充门面, 还沾沾自喜, 洋洋得意呢?这在文人圈里, 不是最令人不齿的事情吗?明初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马克·吐温还开玩笑说“书和老婆恕不借人”, 归有光如果总借书不还, 恐怕也不会再有人借书给他了, 哪来的一架子书呢?

那么 , “借书满 架”中的“借”到底是何意呢?其实“借”的繁体字为“藉”。在辞海中“藉藉”解释为“杂乱众多”。这样的例子课本中也有,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有这样一句“触风雨, 犯寒暑, 呼嘘毒疠,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藉”解释为许多死人互相压着, 说明死人之多, 错乱压着。苏轼的《赤壁赋》也有这样一句“相与枕藉乎舟中”, “枕藉”即“物体纵横相枕而卧, 言其多而杂乱”。再加上我们所熟悉的“狼藉”的本义就解释为“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由此可见“藉”本意指“错乱不整貌, 杂乱众多的样子”。结合作品, 文中的“借书”应解为“纵横交错的书或者杂乱众多的书”。一是说作者书多;二是作者谦虚, 说自己不会收拾整理, 或是专注于书中的世界, 懒得收拾整理, 以致有些狼藉。

其实, 不会收拾整理的何止归有光一个。虽然古人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但在古代, 大丈夫孜孜于读书, 家中凌乱不堪的例子比比皆是。庾信《寒园即目诗》:“游仙半壁画, 隐士一床书。”卢照邻《长安古意》:“寂寂寥寥扬子居, 年年岁岁一床书。”在当时诗中的“床”并不是指用来睡觉的床, 而是几案, 学案。诗人读过书后, 随手就放在桌上, 读的书多了, 自然就枕藉在一起。现代诗人余光中也说:凡有几本书的人, 大概都会了解, 理书是多么麻烦, 同时也是多么消耗时间的一件事。结果他的书斋不时闹“书灾”。毛泽东晚年若不是有人帮他收拾, 恐怕也会“一床明月半床书”“三更有梦书作枕”啦。

篇4:归有光《项脊轩志》的另一种解读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孔子说:“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如果不能和谐,即使手足也会同室操戈,何况与其他人相处?和谐的第一步,便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1.难以自得其乐的破旧小屋,无法实现和谐自然的梦想

归有光生活过的项脊轩并不是一个华美的屋子,相反这屋子非常陈旧狭小,作者说“项脊轩,旧南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而且是一间“百年老屋”,我们可以想象这间小屋实在破旧不堪。不仅如此,小屋平时“尘泥渗漉”,阴雨天则“雨泽下注”,又朝向北方,得不到阳光,“日过午已昏”,中午一过屋子就显得很暗。

2.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依靠不断的努力,改造周围的环境

在这种情形下,要想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让生活自得其乐实在需要很高的精神境界。普通人很难做到这一点,然而归有光给我们做了示范,引导我们在不利的环境中学会改造环境、适应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于是他将小屋“稍为修葺,使不上漏”,这样便可以不漏泥漏雨;“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前面开四个窗户,再在院子里围上围墙,挡住南面的太阳,日光射过来,屋子就显得很明亮。如此一来,这间小屋已经就很好了,完全没有先前那种破旧衰败之感,这就是人力的功效、改造自然的成就。

如果就此停止,那也只是一座小屋而已,没有更高更深层面的意义,但是归有光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环境,告诉我们真正的和谐是努力的结果。他在院子里种植“兰桂竹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他在屋子里的书架上堆满书,他可以“偃仰啸歌”,也可以“冥然兀坐”,倾听自然“万籁有声”,那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如果不是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小鸟不会来啄食,庭院不会有如此宜人的氛围。反过来再看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况,有些人我们都怕见到,这些人可能是领导,也可能是同事,甚至有些人也许我们根本就不认识,但是当我们见到这些人时就有一种恐惧感,更不必说那些小鸟。

归有光以自己的努力告诉我们,和谐的开始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取决于人对环境的改造与适应。

二、亲情的和谐

1.自我是不和谐的内在原因,利益则是斗争的导火索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自然的和谐较容易做到,当然这种和谐还没有上升到最高境界,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和谐相处。相比之下,人与人之间做到和谐就显得不那么容易,因为我们可以让自然为我服务,而别人不容易为我所用。原因很简单,就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真正的“我”,只有“我”可以支配别人,没有谁可以支配“我”。因为有了“我”,就有了“我的”,每个人都要得到“我的”东西,这时冲突、斗争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因为利益的驱使,归有光的家族也不免走向斗争与分裂,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原本平静的大家族开始分崩离析,走向没落。归有光在文中说他们家“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一家人原本都是一个整体,但是后来“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各位叔伯分家,各有墙头。“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东家的狗冲着西家的客人叫,鸡也栖息在原来的大厅里,庭中开始用柴篱隔挡,后来直接砌成墙。几十上百口的大家族,现在各自为政一片混乱,哪有丝毫的和谐?读到这里我们仿佛听到混乱的脚步声,鸡鸣犬吠之声,锅碗瓢盆交响之声,妇女之间拌嘴之声,你争我吵的声音,到处都是乱做一团的情景。

家庭没有和谐,社会哪有和谐可言?也许归有光正是借大家族的分裂告诫世人:家庭的离乱就是社会动荡的前奏,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每个家庭的和谐作为基础,假如每个人都少一点利益之争,也许和谐社会就在眼前。孟子说:“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一个社会,上上下下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争,这个国家距离灭亡就不远了。

2.亲情的和谐是世间最美好的乐章

归有光在这间小屋周围既体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看到了大家族明争暗斗的内幕,同时也感受了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归有光在文中说他们家有一位奶妈常常对他说,某某地方“而母立于兹”(你过世的母亲曾经在那里站过).奶妈还说:“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归有光写到这里说“奶妈的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了,奶妈也跟着哭了”。归有光8岁时,年仅25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归有光内心的痛苦。

归有光在项脊轩“束发读书”,“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9岁能成文章,10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14岁应童子试,20岁考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的归有光(王锡爵《明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开始时对举业满怀信心,可是,乡试却连连落第,五上南京,榜上无名,其间惨淡经营,寒窗苦读不能换得金榜题名,归有光内心充满了失意落拓,但是由此感受了亲情的可贵与和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这种亲情始终伴随着归有光,如归有光的《寒花葬志》充满了凄伤哀婉之情,令人动容。和谐的亲情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世间最美好的乐章。

三、和谐来自于心灵深处,而人世的不可预知使和谐成为缥缈之梦

1.心灵感应与天人合一

任何一种和谐,都离不开心灵的敏锐与澄澈,离不开宁静幽远的内心世界。只有一个人内心极度平静,才能达到与外界的相通,才能感觉出天地万物是自身的一部分。当然归有光还不能有这样的境界,因为他只是一个求学者。然而,作为一个学习者,归有光长期在项脊轩居住,他说:”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他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耳力辨别来者是何人,这不能不说是心灵的澄澈所致。作者说:“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四次遭受火灾但是没有焚毁,实在是一个奇迹,作者认为一定有神灵的庇佑。古人认为天人可以合一,实际上就是人与周围世界的完全相通。《中庸》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中庸》认为诚心到了极处就可以知晓万事万物。《易经.系辞》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经》本身无思无为,寂静不动,但是至诚达到极点,就可以感通天下之事。以上讲的都是这个意思。

2.人世沧桑——生命无常的慨叹

归有光格外看重亲情与爱情,他8岁丧母,很少有母爱,但是在本文中,归有光写到了祖母与奶妈,感情深挚;也写妻子,他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我们可以想象归有光和他妻子琴瑟和谐,夫唱妇随,感情极为深厚;妻子回娘家告诉小妹说她婆家有一间南阁子,回来后又以小妹的口吻告诉丈夫说:“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然而“其后六年,吾妻死”,作者深爱的妻子去世了,这是归有光人生最惨痛的事情,和谐的爱情面对上天的安排显得多么苍白无力。生命的骤然失去,无常的到来,使归有光看到了人世的沧桑,以至于“室坏不修”。在“久卧病无聊”之时,他“使人复葺南阁子”,虽然重修南阁子,但是“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项脊轩也就真正废弃了。而妻子在世时栽种的枇杷树,现在都已经“亭亭如盖”。行文读至于此,无不使人涕泗交流。亲情爱情的和谐待到最后却是一声长叹,我们的理想将在何方?

然而,归有光对于和谐的追寻却使我们继续了他的梦,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谐,不仅是中国人的梦想,也是地球人的梦想,这就是《项脊轩志》另一层面的内涵所在。

篇5:归有光项脊轩志

湖北省孝昌县第二高级中学(432900)檀厚云

每当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内心总是心潮澎湃,心情随着作者的情感次起彼伏,总想另辟蹊径,对它做个诠释,让我们从另一种体悟上来了解归有光,解读“项脊轩”,解读《项脊轩志》蕴含的情感。

很多文学艺术家对《项脊轩志》做过赏析,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观点。在这里,我想从“珊瑚可爱”写起,也来解读这篇经典的文学作品。

一、“珊珊可爱”的项脊轩----------亦喜亦悲的情

读《项脊轩志》时“珊珊可爱”这个词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因此,我想对它发表一下自己的评论。“珊珊可爱”在本文中的解释是“桂树晃动时舒缓美好可爱的样子”。这个词既描绘出桂树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我想,对“项脊轩”而言,用“珊珊可爱”也特别合适。从课文的第一段可知作者在项脊轩读书的情景,小轩虽小、老、破、漏,经修葺后还是优美、宁静、恬适的。“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J, 亦逐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段话应该是“珊珊可爱”的项脊轩最真实的写照了。试想如此清幽之景,作者定会潜心读书于轩中。其中“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更反映出归有光静心读书轩中的情景,他在小轩中大声吟诵读诗,陶醉于读书中,有时又独自端坐,思考着书中的问题;当读书声没有了四周就只剩下自然的声音了。“只容人居”的小轩留下了归有光刻苦读书,静心思考的背影。

如此清净的读书环境也暗示着这里充满了希望,这应该是成才的“摇篮”,的确,这小轩承载者家人的希望,尤其是祖母对孙儿的一番苦心。作者十五岁来读书轩中,从资料上我们可知,归有光自幼苦读,9岁能文,可谓少年显志。从这我们可知,归有光是是“一块读书的料”,如果读书顺利的话,作者的仕途应该是平步青云,一路攀升。然而,苍天弄人,作者直到35岁才中举人,后来,连续八次考进士60岁才中,授予县令职务,一生郁郁不得志。由此可见,作者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至于见证他读书的“小轩”必定也承载着作者一生的痛苦。如此勤学之人却遭到现实的埋没,让人不由悲从中来。“小轩”虽然是“珊珊可爱”的,它留给作者的痛苦胜于愉悦。按照传统资料讲解,一般都认为第一段反映了作者“喜”的情感,我认为应该从另一个层面来挖掘作者的情感,课文的第一段暗藏着悲,一种无言名状的悲,一种给作者留下痛苦回忆的悲。项脊轩给了作者希望,也给作者留下了一生的悲痛“在这里付出却没有得到回报”。

二、蹒跚的祖母--殷切的希望

“希望无处不在”,我们鉴赏《项脊轩志》总能从每个字里行间读到希望。作者承载着家人的希望却不能实现,这带给人的痛苦更是难以名状。在教学中我不由得由“珊珊可爱”的“珊” 想到了“蹒跚”的“跚”虽然这两个字在意义上完全不沾边,但我还是想从着挖掘点什么。归有光的祖母,我们无法面对面的去感受她,但我们可以想见,这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或许拄着拐杖,小脚颤微微的,“蹒跚”地走到项脊轩,来看看自己连日苦读的孙儿,也许祖母的脸上有关切、有满意,甚至挂着一种骄傲的微笑,心中喜悦不言而喻。“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你看,这句话有祖母的“嗔怪”,孙儿苦读,好久不见,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儿,竟然像个女孩。我想,祖母的这句话,应该不是怪罪孙儿像个女孩,更多的是对孙儿的赞赏;你看吾孙读书如此用功,成才那是指日可待的事。奶奶看着自己勤读的孙儿,内心是喜悦的,仿佛孙儿已经成才。等她离开,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是老人自然情感的流露,这里既含有老人的叹息“吾家读书久不效”,更多的应是对孙儿的欣赏,“我的孙儿大了,我们归家的希望来了”。老人对孙儿的期望是殷切的,不一会儿,她把自己的祖父当年上朝时用过的象笏也送来了而且坚信“他日汝当用之”。祖母坚信自己的孙儿有朝一日定成大器。

这一段祖母没有谆谆教导,没有热切的言教,她只用简短的语言激励着自己的孙儿。对归有光而言,祖母I切的期望他是能感受到的,他也渴望他日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然而事实不尽人意,归有光的苦读并没有换来前程似锦。这对归有关而言是无尽的悲伤,一家人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尤其是自己的祖母,把上朝的象笏都送来了,要愧对祖母,他辜负了一位老人最质朴的希望。也许在祖母的坟前,归有光可能长号不止,一切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他可能长跪不起,想到“蹒跚”地祖母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小轩,满是爱怜, 满是期待,痛啊,我们读书也是泪洒衣襟。

三、姗姗来迟的妻--无尽的思念

“珊珊可爱”在现代汉语中,应该是“姗姗可爱”。由“姗姗可爱”我想到了“姗姗来迟”归有光的妻子应该是在他二十五岁时走进他的生活。归有光在轩中读书,一心只想求取功名,光耀门楣,然而却一直怀才不遇,心中不免充满了苦涩,也正因此,“姗姗可爱”的妻“姗姗来迟”填补了他心中的空白,也给他带了动力,妻日日在轩中陪读“时至轩中”。归有光的妻子应该是一个非常崇拜自己丈夫的女子,她爱自己的丈夫,更爱他的学识,她“从余问古事”,她“或凭几学书”,她欣赏自己的丈夫,她满眼期望的目光深深地注视过自己的夫君,她相信自己的丈夫日后一定会登上仕途,她陪他读书, 陪他习字,甚至回娘家向自己的小妹讲书夫家也是一脸幸福。这是多令人眼羡的一对,项脊轩中留下了他们夫唱夫随的欢声笑语,留下了他们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脉脉深情,留下了他们你侬我侬,轻轻耳语的幸福,留下了妻子亲手种植枇杷树的身影。……一切的一切如此的美好,如此难忘,然而好景不长,六年后,归有光失去了他“姗姗可爱”的妻,失去了他“善解人意”的妻,失去了温柔体贴的妻,再次想起她,一种无言的痛涌上心头,项脊轩有诸多美好的回忆,也掩饰不了他痛失爱妻的悲伤。这真是“不思量,自难忘”,思念自己的爱妻,只能在梦中相会,“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只能勾起他额外的伤感,无尽的思念。

项脊轩,一间寻常小屋,它带给了作者无数的泪水,无数的欢声笑语,它维系着作者一生的情感:那里有作者寻求功名的踪迹,那里有祖母殷切的希望,那里也有他爱妻的轻言细语。小轩留给作者的是爱也深深,痛也深深。“只容一人居”的小轩注定归有光只能形单影只,在人生的路上,留给它的有失望、思念、孤独、寂寞……

篇6:归有光简介

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户外,对扫除台阁体的文风有必须作用。但至嘉靖年间,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魁首实为归有光。时王世贞为文坛宗师,声势煊赫,归有光贬斥说:“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抵排前人”,“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项思尧文集序》)。在诗论上,他也批判复古倾向说:“今世乃惟追章琢句,模拟剽窃,淫哇浮艳之为工,而不知其所为。”反之,他认为那种“率口而言,多民俗歌谣,悯时忧世之语,盖大雅君子之所不废者”(《沈次谷先生诗序》)。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名文未尝不佳,前、后七子标榜“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实则泥古成风,走入歧途。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然观美矜炫于世而已“(《答俞质甫书》)。当时,王世贞听到他批评自己”妄庸“后说:”妄则有之,庸则未敢闻命。“但到了晚年,王世贞也感到自己雕饰过甚,不及归有光恬适自然。在《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辞……不事雕饰而自有

风味,超然当名家矣。“还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直到清代。方苞、姚鼐等人,也对归有光交口称赞。

归有光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到达资料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十之八九为经解、题跋、议论、赠序、寿序、墓志、碑铭、祭文、行状以及制义之作,其中有些作品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有些作品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但也有不少作品资料空洞,思想陈腐。在若干记叙、抒情散文中,能做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其艺术特色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如代表作《项脊轩志》,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并抒发了人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所回忆者人各一事,均属家庭琐事,但极富有人情味。②注重细节,刻绘生动。如《项脊轩志》写景,发扬了唐宋文的优良传统,确非前后七子所及。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他的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女二二圹志》等,均未超过千字。《寒花葬志》为悼念夭殇小婢而作,全文共112字,但以两个细节勾勒婢女形象,写出庭闱人情,极为凝炼。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如《宝界山居记》由太湖风景写到宝界山居,又比较唐代王维之辋川别墅,并对王维发了议论。《菊窗记》,从洪氏之居的地势、风景写到古人仲长统与陶渊明,夹叙夹议,跌宕多姿

归氏散文多写身边琐事,未能充分反映明代社会矛盾。但他在《备倭事略》、《昆山县倭寇始末书》、《蠲贷呈子》等文中,刻画了倭寇人侵后昆山一带”屋庐皆已焚毁,□聚皆已罄竭,父母妻子半被屠刳,村落之间哭声相闻"的惨状。在《书张贞女死事》、《张贞女狱事》文中,揭露了恶霸横行、吏治腐败的现实。在《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贴》、《九县告示》、《乞休申文》等文中,表达了自己为民请命的心怀。在《可茶小传》、《鹿野翁传》等传记文里,勾勒了一些普通人物的形象。在《己未会试杂记》、《壬戌纪行》等纪行文中,记载了当时一些民情世态,这些作品,也还具有必须社会好处。

归有光死后,其子子宁曾辑其部分遗文,刻于昆山,词句多有改窜,其孙昌世与钱谦益遍搜遗文,细加校勘,编为文集40卷,未能全刻。清康熙年间,曾孙归庄又增益部分遗文,经董正位等人襄助刻成《震川先生全集》,正集30卷、别集10卷,共40卷。内收各种体裁之散文774篇、诗歌113首。今通行本为四部丛刊本《震川先生集》共40卷,系据明常熟刊本影印。

上一篇:双代号网络计划图题目下一篇:班主任经验交流·岳文超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