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期末默写提纲

2024-04-08

政治期末默写提纲(精选6篇)

篇1:政治期末默写提纲

政治联考复习默写提纲

(三)姓名学号

一、主要知识点

第四单元学会学习

1、学习有什么重要性?(重点)(1)

(2)

(3)

(4)

2、我们怎样做学习的主人?(重点)

(1)

(2)

(3)

3、学习方法有什么重要性?(重点)

(1)

(2)

(3)

4、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哪些?(重点)

(1)

(2)(3)(4)

(5)

5、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注意什么问题?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法,而应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6、什么是学习习惯?P86 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

7、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什么意义? P86(重点)

8、不良的学习习惯有什么危害? P86(重点)

9、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哪些方面? P86

学习有目标、有计划;精神集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经常使用工具书;经常讨论问题;勤奋刻苦;今日事今日毕等。

10、不良的学习习惯表现在哪些方面? P86

边玩边读;上课讲话、开小差,精神不集中;课后不复习、不自觉;不懂不问;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不认真、不检查;考前开夜车等。

11、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P87(重点)

(1)

(2):①; ②;③。(3)第三单元学会交往

12、家有什么作用?(重点)P46-47(1);1

(2);(3);

(4)

13、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有什么意义?)(重点)P47

(1)

(2)

(3)

14、我们怎样孝敬父母 P47(重点)(1)

(2)

15、化解爱的冲突的方法有哪些?(中学生孝敬父母的具体行动)(重点)P48 归纳起来就是::(1)、(2)、(3)、(4)、(5)、(6)、16、老师扮演了哪些角色?(重点)P56(1);

(2)(3)

(4);(5)

17、新型的师生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P57(1)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感到自己更加受尊重,和老师的关系变得平等了。(2)在课程学习中,老师带我们进入自主学习的新天地。(3)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只充当指导者而不是领导者。(4)民主、平等、和谐。

18、我们怎样和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重点)P57-58

(1)

(2)

(3)

第二单元认识自己

19、从哪三个方面认识自己?

(1)外在的体征---生理自我;(2)内在的精神世界---心理自我,如性格、意志、爱好、情绪等;(3)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社会自我。

20、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

(1)自我评价。(2)他人评价。(3)与他人比较。(4)在集体中认识自己。

21、怎样悦纳自己? P27(重点)

(1)

(2)(3)

22、怎样完善自己?(重点)

(1)

(2)(3)

23、怎样正确认识自己?P27(重点)

(1)

(2)

(3)

24、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重点)P33(1)

(2)(3)

25、怎样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重点)P33-34

(1)(2)(3)

26、男女生的正常交往有什么积极作用(意义)?(重点)P39-40

(1)

(2)

(3)

27、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有哪些?男生女生怎样交往?(重点)P39-40 男生女生要以恰当的方式进行交往:(1)

(2)(3)

28、为什么说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1)

(2)

29、为什么说礼貌是交往的“通行证”?(1)

(2)

30、怎样学会交往的艺术?(重点)

(1)(2)(3)

(4)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

31、怎样适应中学生活的新变化?P6(重点)

(1)、自觉遵守规章制度;(2)、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3)、主动迎接学习的新挑战。

32、怎样克服闭锁心理?P11(1)要袒露自己的真实思想;(2)要先信任对方。

33、热情开朗性的性格有什么作用?P11(重点)

(1)、(2)、(3)、34、怎样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11-12(重点)(1)

(2)(3)

35、朋友有什么作用?P12

(1)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2)朋友能温润我们的心田;(3)能分享我们的快乐(4)能驱散我们的烦恼;(5)能给我们支持和力量。

36、怎样建立友谊?P12(重点)

(1)(2)

(3)(4)

37、个人与集体有什么关系?P19个人在集体中成长,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割的,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不能缺少个人。

38、怎样培养团队意识?P19(重点中的重点)

(1)相互容纳同学之间的差异性。(2)每个人都关心他人,想集体之所需。

39、怎样在集体中张扬个性? P20(重点中的重点)

(1)自觉遵守集体纪律,服从集体利益。(2)在集体中主动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发挥自己的特长,坚持自己的兴趣,张扬自己的个性。

40、怎样融入新集体? P20(重点中的重点)

(1)培养团队意识(2)增强集体荣誉感(3)让个性在集体中张扬。

篇2:政治期末默写提纲

一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

2是什么: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为什么 怎么办:①从国家(政府)来讲,履行文化职能,加强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管理,正确引导;依法严惩不法现象,使文化生活朝着健康方向发展。②从公民来讲: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和鉴别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文化生活和健康的文化产业,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③从传媒来讲:大众传媒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切实履行其传承文化的义务,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④从商家来讲:遵纪守法,讲究职业道德,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且要讲社会效益。

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1是什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

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为什么:①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各种思想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之势,我们必须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③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④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怎么办:(问法: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如何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文化、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进行文化创新。④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⑤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繁荣文化市场。⑥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或: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中心环节来抓,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什么: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③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④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和谐文化的根本。怎么办(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②坚持不

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④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⑤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⑥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质: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性: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

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③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发展教育原因:①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②教育是

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③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⑤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基本内容:以服务人民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

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什么:①必要性:道德总要随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

新时期新阶段培育“四有”公民的需要。②重要性:a: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作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d: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e: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办:国家:①以服务人民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个人:①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④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七社会主义荣辱观

篇3:政治期末默写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 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人性论及新哲学观。其中,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为唯物史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在实践观的基础上,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在《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观点进行了批判, 阐述了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 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并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进行了论述。

虽然《提纲》没有专门论述教育的问题, 但是, 其中的实践观、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等内容都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 为当今高校的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现状, 我们必须对《提纲》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一、《提纲》中关于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提纲》的基础与主线条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以实践为出发点和依据, 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 认为实践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提纲》共十一条, 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 实践观

实践论的相关观点主要体现在第1、2、3、8条。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一段中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 现实, 感性, 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 当做实践去理解。” (1) 显然, 马克思在《提纲》开头即明确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旧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 只从客体理解, 注重客观物质性, 脱离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唯心主义则是抽象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忽略了客体的存在。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割裂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物质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 我们应注意, 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人的部分特性, 也就是说, 社会生活是由人的主观思想与客体同时存在方能实现, 脱离了人或者思想, 社会生活则不复存在。以往的旧哲学都未能认识到主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而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 提出了自己更为科学的实践观, 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出发, 观点新颖, 这一科学的实践观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二) 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观点, 揭示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在《提纲》中, 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 人具有的主体性。所谓人的主体性, 就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和倾向及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 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 “主体是人, 客体是自然” (2) , 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最本质的属性。人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也正是在这些社会生活及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那么, 人就是社会中的人, 是实践中的人。马克思强调实践观, 实践的主体是人, 脱离了人, 就没有了实践, 社会生活也是不存在的。所以,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是实践的主体, 人具有主体性。

其次, 人具有社会性。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界定是撇开了历史的进程的, 是他假定出来的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个体, 是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费尔巴哈称之为“类”。而马克思认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这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是脱离了历史的, 是不存在的。人的生活、交往与发展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尔巴哈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 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个体的人与社会生活丝丝相连、密不可分, 人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必然会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 “在其现实性上,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述则说明, 人具有社会性。

(三) 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

《提纲》提到,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 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一学说是由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所提出的, 他认为人的品质的好坏和才智的高低, 不是先天的, 而是后天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跟他持同一观点的还有霍尔巴赫, 他们所推崇的是“教育万能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而人的这种自然属性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使这种自爱的本性在道德上趋向于善或恶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爱尔维修的论断本身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但是他在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认识上有失偏颇, 过于夸大了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未提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因此, 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这种唯物主义学说, 他指出:“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的观点是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 二者之间正确的关系应该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致”。马克思在《提纲》中通过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时期的唯物主义进行有力的批判, 把人与环境的关系概括为:人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二、《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 实践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从《提纲》的字里行间,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是全文的根本, 是灵魂所在。马克思的实践观所蕴含的教育思想, 为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诸多启示与借鉴,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须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高校学生大多主张个性、自由, 传统、呆板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显然是不符合学生的这种特性的,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适当的尝试。社会实践具有可行性与实效性, 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它具有形式多样, 内容真实生动的特点, 与传统教学相比, 更能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他们的浓烈兴趣, 从而积极参与其中。另外, 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印证自身所学, 感悟真理的现实性与力量。学生通过生动的、真实的社会实践, 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力和创造力, 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完善自己, 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结合社会发展现状。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塑造人, 发展及完善其思想政治素养, 为整个社会培养和造就可用之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必须考虑社会现状。现今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的突飞猛进的时期, 社会关系更加复杂, 高校大学生在高度开放的校园的环境中, 深受社会环境的感染, 思想复杂多样, 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必须结合复杂的社会关系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 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 针对其自身状况进行指导教育, 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意识, 培养其实践能力, 促使其主动融入社会生活与实践, 这有利于造就适应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大学生。

(二) 人的本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 正确处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 二者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统一, 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现实中, 大多数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分离的, 二者各自充当的角色过于泾渭分明, 基本上是教育者在进行灌输教育, 受教育者被动接受, 不加思考, 一味读死书。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加以发挥, 也就脱离了教育活动, 那么这个教育过程就是不完整的、不成功的。因此,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进行思考与选择。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引导所作出的回应越积极, 表示二者之间的互动越活泼、越自由,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就越高。所以说, 正确认识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 倡导差异性教育, 以人为本, 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是不严谨、不科学的, 教育不可能做到把受教育者打造得整齐划一。受教育者由于自身状况及领悟接受能力的不同, 相互之间一定具有差异性, 这就要求育人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这种差异性, 因人而异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与此同时, 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培养也不能忽略。主体意识即主体的自我分辨选择意识, 它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在高校这种开放的、动态的教育环境下, 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分辨选择能力, 强化其主体意识, 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以促进其自身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 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创造了人。他对人与环境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 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主要包括:

第一, 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形成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环境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 它对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受教育者的道德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环境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 其影响力不可忽视。高校具有一个最明显的特性, 即开放性, 这一特性决定了大学校园环境的复杂与多变。同时, 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体系虽已基本成形, 但是面对多元文化的精神冲击, 难免会迷茫甚至冲动, 从而造成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偏移。由此看来,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 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它可以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 对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作出正确的判断, 满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 高校学生正确的道德认同与价值选择, 教育者的公平、公正、积极、严谨的教育态度, 在这些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熏陶与传播下, 整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甚至改变, 这样一来就构成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 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第二, 构建校园文化,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行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 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 要培养出品质优秀、道德高尚的大学生, 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的构建, 主要包括校风建设与制度建设。一所好的大学, 一定会有积极向上的校风及端正的办学方向, 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 建立符合自身特性的管理制度与生活准则, 并将之不断完善。学生在这种合理的约束下, 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但它却充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言行规范, 使之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的不耐烦心理, 具有实效性。因此, 构建校园文化, 是符合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理论的, 是切实可行的。

结语

总的说来, 在如今科技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 顺应时代潮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包含的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的论断和对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的认识等教育思想, 正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立足点。

摘要: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进行深刻解读, 介绍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实践的观点, 人的本质以及对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的认识, 揭示了《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颜悦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教育思想及时代意义[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105-108.

[2]陈君峰.浅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网络财富, 2009 (13) :178-179.

[3]黄玉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1) :178-180.

篇4: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

一、扩大会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议,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这个决定的理由是:由于四川在政治上、军事上(与四方面军的更好的配合,背靠西康一个空无敌人的区域)、经济上都比黔北好。

(如果今天来观察这个决定,我们应该批评这个决议只在一些比较抽象的条件上来决定根据地,没有具体的了解与估计敌情与可能,没有讲求达到这个目的的具体步骤。而且个别同志对于四川敌人的兵力是过低的估计的,后来由威信回兵黔北而没有达到渡江入川的目的,亦正在此。)

二、检阅反对敌人五次“围剿”中与西征中的错误。

(A)扩大会议认为四次“围剿”粉碎以后,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决议——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五次“围剿”的决议是正确的。政治局扩大会反对博古同志的报告,这个报告客观上是在说明不能胜利的保卫苏区来粉碎五次“围剿”的原因是偏重于客观的——帝国主义对于国民党的帮助,白区反帝与革命运动不能与红军战斗配合,苏区周围的游击战争与白区工作的极端薄弱等等——,沒有显著的把我们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提到这些原因中的应有的高度。(当然在博古同志的报告中也说了主观的指挥上的错误,当然也不曾明显的把这个问题放在次要的地位。)这在客观上是右倾机会主义的,是企图掩盖指挥上的错误的,是不能得到教训的。

扩大会议认为我们没有胜利的保卫中区来粉碎五次“围剿”的原因,除了许多客观的而且重要的原因以外,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我们在军事指挥上战略战术上基本上是错误的。

扩大会议认为当时党的总的政治路线一般的是正确的,一切在苏区内部的后方工作是模范的,必须奖励的。但是正因为国内战争中军事指挥是党的总的政治路线的一个主要的部分,我们党正是由于军事指挥上在这个时期以及西征中是基本上错误的,因此在保卫苏区与顺利的粉碎五次“围剿”的意义上来说,以及达到西征军预定的湘西目的地来说,是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

扩大会议认为蒋介石在五次“围剿”中没有完全成功,主力红军非但冲出重围,而且在川黔滇湘活跃着发展着。相反的在军事的力量上来说,经过五次“围剿”的一年半的血战,蒋介石的军事力量是削弱了。

扩大会议认为中国苏维埃运动决不是低落,相反的依然是发展的。几个苏区红军的胜利,中央红军的活跃,以及反帝运动的高涨与国民党统治下的全国经济的破产。中国苏维埃运动有着浓厚的历史的泉源,中国苏维埃运动与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B)为什么说军事指挥上基本上是错误的?(把五次“围剿”起至西征到遵义分成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粉碎四次“围剿”以后到朋口战争及与19路军订定作战协定以前。

这个时期,首先在东黄陂战争胜利以后(粉碎了四次“围剿”),因为当时对于胜利的估计不足,把红军主力停留在北线上一个短时期,以后向着闽江活动来开辟东战场是对的,朋口战争胜利了,这都是对的。这个时期一般的是指挥正确的,但是极大的错误是没有集中主力,只有3军团与东线原有较弱的兵团与19路军决战。如果那个时期,集中更多的力量,我们在东方战线上的胜利,必然远过于当时所获得的。

第二个时期——从与19路军订立作战协定起,到19路军的失败与敌人占领军事要点——黎川。

这个时期党中央决定与19路军订立作战协定,是正确的。但是在当时军事指挥上并没适应政治上的要求。当时我们非但没有出建黎泰去侧击向延平前进的蒋军,反而把红军主力向着赣江活动,等到后来洛甫同志(他是军委的委员)知道而提出反对时,再把红军向东到永安、沙县时,福建的人民政府的局面已经改变了。而使蒋介石把东方战线在自己的掌握中组成积极的进攻苏区的战线。同时在个别指挥员的贻误之下失守黎川。

政治局扩大会认为这个时期,如果我们在军事上能够正确的指挥,那么我们完全有可能粉碎五次“围剿”,国内形势将成另外一个局面,而有利于革命运动苏维埃运动的发展。

第三个时期——从19路军失败以后的广昌战斗到主力红军出发西征时。

这一时期是五次“围剿”战争中最残酷的战斗的时期,敌人用最大兵力压迫我们于苏区内部。同时,我们严重的指挥上的错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不去尽力寻求运动战与敌人翼侧的活动,而采取阵地式的与敌人堡垒对峙的战略技术,发明以“赤色堡垒”来抗阻敌人。在赤色堡垒与敌人堡垒对峙之下,用所谓有名的“短促突击”战术来作战。这个战术拒绝了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战术,放弃了外翼侧的活动。结果苏区边界上到处造了宫殿式的堡垒(当然不是说个别的必要地区的堡垒是不要的),我们依靠这些堡垒和工事与敌人对抗。这个战术完全暴露我们的主力,完全在敌人面前暴露我们的弱点,使敌人的飞机大炮能够按照一定目标的配合步兵师团向我们进攻。结果,我们与敌人只是拚“消耗”(这对我们是不利的),许多赤色堡垒被毁于飞机大炮,一些被敌人占领来作为进攻苏区的军事据点。

“短促突击”的战术,使我们不能获得运动战中应能获得的胜利(龙岗战斗),使我们在敌人的强大的火力之下受到极大的损失。在敌人以几倍于我们力量向我进攻时依然不得不退出赤色堡垒地带(建泰广昌)。“短促突击”在广昌战斗、三溪圩战斗、太阳嶂战斗、石城战斗,以及退出苏区时的许多战斗中,红军的有生力量受到极大的损失。每次战役总是死伤二三千,3军团在一个短时期中全军团的老的连长完全死伤。即使在将要西征出发的前两天,军委依然命令13师在兴国城市死守。“短促突击”的结果,使1933年红5月直到1934年9月扩大来的15万以上(将近20万)的新战士,除去因为政治工作的薄弱、动员扩大红军时工作上的错误而使一部减员以外,都在这个战术之下损失了。

nlc202309081603

第四个时期——开始西征起到黎平为止。这个时期在指挥上组织上一般是错误的,已如前述,不再重复。

总括以上四个时期来看,当时我们在军事指挥上战略战术上是基本上错误的。

(C)右倾机会主义的单纯防御路线。

扩大会议认为当时军事指挥上所采取的战略是单纯防御路线。这个战略之政治来源,是由于对我们可以战胜敌人的堡垒主义,没有信心。

这种单纯防御路线实际就在:

(a)拒绝运动战与在敌人的翼侧的活动。

(b)企图以赤色堡垒的消耗战来保卫苏区。(把不失去一寸苏区土地的口号在战术上机械的运用)。

(c)敌人分六路进攻,我们也分兵抵御。这样就不仅居于被动地位,而且使我们主力不集中,各个战线上力量薄弱而处处受敌打击。

如果否认五次战争中敌人战略上的堡垒主义的特点,是错误的,但是诱敌深入的机会依然是有的,而且还不很少的。正因为我们采取的战术是敌人一出动——三里五里——即对敌进攻,这样使敌人更加小心而步步筑堡垒。在五次战争开始时敌人的堡垒还是10里一个15里一个,因为我们的“短促突击”的结果,使敌人懂得在一里路的距离中筑上三五个堡垒。譬如:龙岗战斗,敌人才伸出五里路,我们即出击,暴露了红军主力所在,使敌人立即迅速的退回堡垒的据点,结果可以大勝的战斗,只能俘获一营敌人。这种类似的战役不能胜数。所有军团首长在扩大会上举出许多战役的例子都是犯着这个错误。他们说:“在这个战役中得到的军委命令,在出发以前,已经明知是劳而无功,但是只有服从命令。”即在退出苏区以前不久之东方战线上打击李延年纵队之温坊战斗是极大的胜利(俘获人枪千余),但是这个胜利的获得,正是由于1军团首长不照军委命令——死守温坊来打击敌人——而自动的进行机动,从温坊退进苏区20里路(可是他们恐军委的责备而两天两晚睡不着觉),才能使敌人大胆前进,远离堡垒,而给以打击。至于后一时期只在分兵抵御,除了7军团之抗日先遣队北上外,其他在敌人翼侧后方的活动,完全没有。

至于以赤色堡垒来对抗敌人的堡垒主义,这种“拚消耗”的战斗,谁都明白在今天我们所处的地位,运用了的时候是极端不利的。

分兵抵御的办法,不仅使我们完全居于被动地位,常被某一战线上的敌人佯攻吸引红军力量,而在其他战线上进行强攻,不仅使红军部队疲于奔跑,而受到不应有的损失,而且不合目前国内战争红军处于内线作战,必须集中主力——集中优势兵力去打击敌人的弱点——来各个击破敌人的分进合击的原则的。因为分兵抵御而不能集中主力,所以许多战役不能得到应有的胜利。就是温坊战斗以后,敌人的两个师迅速的增援——继续冒险前进——因为我们的其他军团没有集中,不曾取得继续的可能的胜利。

这种错误的军事上的指挥,是经过了一个很长时期的。在这一时期中,党内军委内部不是没有争论的,毛张王曾经提出过许多意见,就是恩来同志也曾有些个别战役上的不同意见,但是没有胜利的克服这种错误。至于各军团——尤其是1、3军团的首长不知有多少次的建议和电报,以及每个战役的“战斗详报”,提出他们的作战意见,可惜完全没有被采纳。

扩大会议指出军事上领导错误的是A、博、周三同志,而A、博两同志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扩大会议指出党内对于军事领导上错误的纠正,不是党内的分歧,相反的更加团结,使军事领导走上正确的道路,使党与军委的威信更加提高。一切动摇、悲观、失望的分子,与前进的布尔什维克没有丝毫相同的地方。扩大会议指出反对军事领导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时,必须坚决的反对一切右倾机会主义的倾向。

(D)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

(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扩大会中恩来同志及其他同志完全同意洛甫及毛王的提纲和意见,博古同志没有完全彻底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凯丰同志不同意毛张王的意见,A同志完全坚决的不同意对于他的批评。

扩大会完毕后中常委即分工,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并决定决议到支部讨论时,指出华夫同志的名字(华夫即A名,常用此名在军委刊物《革命与战争》上发表许多文章,特别是“短促突击”的文章)。在团以上的干部会中才能宣布博古同志的名字。

决议发出以后常委各同志——毛张陈——均到各军团干部会中传布决议。在一切会议中对于政治局扩大会决议是积极的拥护的。

在由遵义出发到威信的行军中,常委分工上,决定以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

(据中央档案馆所存手稿)

(这是陈云同志为传达遵义会议情况而写的提纲。提纲形成于遵义会议后不久从云南威信到贵州仁怀鸭溪镇的行军途中,时间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具体日期尚难确定。手稿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实,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原载《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标题是原编者加的。)

篇5:初一政治(七上)期末复习提纲

1.2认识新伙伴

1、闭锁心理:将自己闭锁起来的心理状态

2、闭锁心理的表现:在与初次见面的人交往时,我们容易出现一种紧张、拘谨乃至关闭自己的心理状态。

3、闭锁心理的危害性:闭锁心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果不及时克服,就容易发展为自闭心理,把朋友拒之门外。不利于同学们正常的心理发展,不利于同学们很快地适应中学生活,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4、克服闭锁心理的方法:(怎样克服闭锁心理?)

①袒露自己的真实思想;②献出自己的信任。③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关键)

5、热情开朗性格的积极作用:

①热情开朗的性格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②容易被人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③在集体和社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并且容易得到快乐。

6、怎样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P11

热情开朗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①我们可以尝试每天保持一种好心情;②对老师、对同学态度友好;③与人交往主动、豁达,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7、友谊的重要性: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真正的友谊,是人们在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亲密情谊。

8、怎样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呢 ? P12

① 友谊要靠真诚和宽容“播种”、②要靠平等与尊重“护理”、③要靠信任与奉献“浇灌”。

★④交友过程中我们要谨记:善交益友,不交损友,乐交诤友。

1.3融入新集体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不可分割,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不能缺少个人。

2、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是我们人生的第二个家,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校环境,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

3、在集体里,除了自觉遵守集体纪律,服从集体利益外,我们还提倡张扬个性。让我们在集体中主动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发挥自己的特长,坚持自己的兴趣,张扬自己的个性。

4、团队意识是一种整体配合意识,它强调集体成员为了共同的目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精密配合的团队精神。没有团队意识的集体,即使每个成员都很优秀,也无法发挥出集体的威力。

4、怎样培养团队意识?(基本要求)

①相互容纳同学之间的差异性;②每个人都关心他人,想集体之所需。

5、什么是集体荣誉感?

集体凝聚力源于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兴衰成败的道德情感。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推动个人履行道德义务的巨大精神力量。

6、集体荣誉感的作用:集体的荣誉会给人带来自豪感、产生归属感、形成向心力、亲和力。

7、怎样维护集体的荣誉?①集体的荣誉需要大家自觉去维护。②每一个人都为集体出力,③都不做损害集体的事。④在集体里,除了自觉遵守集体纪律,服从集体利益外,我们还提倡张扬个性。

2.1悦纳自己

1、认识自己要做到:

①外在体征——对自己的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认识,包括外貌、风度、健康状况等。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会经常在镜子前流连,对自己的外貌进行评价;我们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些都是自我意识活跃的正常反应。

②内在精神世界——包括对自己的情绪、爱好、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体验和认识。

③自己在集体中地位——主要是自己在同学中的影响、在班级和学校中的作用,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和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

④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客观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悦纳自已要做到:

①悦纳自我,就是欣然地接受自己。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②要客观地评价自我;欣赏自己的优点;勇敢地接受自己的不足。

3、完善自已要做到:

①发扬优点。找出自己的优点,强化它,发扬它。

②克服缺点。找出自己的缺点,克服它,改善它。

③追求进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了解昨天的“我”,又要认识今天的“我”,更善自我要追求明天的“我”,实现自我完善。

2.2调控情绪

1、情绪是一种内心体验。情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基本情绪种类:喜、乐、哀、惧。

2、情绪需要调适、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3、怎样调节情绪?(调控情绪的方法?)

①输入自我调控的意识——常常提醒自己调整情绪,注意言行。具有自我调控的意识是开始驾驭自己的第一步

②转换角度看问题——改变不正确的想法,就能改变我们的情绪。

③用行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如跑步、写日记、大哭等。(注意力转移、合理发泄)

④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4、乐观健康的心态的作用?

有助于我们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建立有价值的人际关系,获得成功的人生。

5、怎样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①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②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

③学会爱和感恩,让我们的心态更加健康。

2.3男生与女生

1、男生和女生各有所长,各自精彩;男生和女生优势补充,互为映衬。

2、男女生为什么要正常交往?(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意义?)P39

①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② 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有益于形成团结上进的班集体。

③ 男生女生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正常交往,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快乐、美好的感受。

4、男生女生怎样恰当交往?(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要学会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男生女生之间的友情。

① 言行适当,自然大方。不必过于拘谨,不可过分随便,不宜过分冷淡,避免过分亲昵,也不应哗众取宠,言行要适当,举止要大方。

② 互相尊重,平等待人。包括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意愿,并在交往中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提倡男生充分尊重和爱护女生。

③ 自爱自重,珍惜自己。包括爱护自己的尊严和名誉,珍惜自己的人品和人格,并且懂得保护自己。懂得自爱,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和友情。

3.1 我和父母

1、家庭的共同之处:都有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都有温暖的血缘关系。

2、家的作用:①家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摇篮。②家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的保障,③家是我们情感的归宿,④家是人生的港湾。

3、作为子女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理解)

①天下父母无不疼爱子女,这是一种天然的情感,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感情的归属,希望的寄托。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对子女的奉献是无保留的。

②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本分,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的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

★4.子女应该如何孝敬父母?(理解)

①在少年时期,孝敬父母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体谅、关心,尽可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和苦恼,让父母为自己的良好行为高兴、骄傲,不使父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忧虑、烦恼。

②在父母年老,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时,就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

5、父母与子女之间“爱的冲突”有什么危害?(理解)

父母与子女之间发生“爱的冲突”是正常的,但这种“爱的冲突”会使父母忧心,使自己烦恼,使家庭气氛紧张。

★6.如何化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爱的冲突”?(理解)

化解“爱的冲突”办法有很多,归结起来就是双方的理解与沟通。要做到双方的理解,重要的途径是沟通。让我们停止对父母的抱怨、责怪,从自己做起。我们应该:

①时时记住父母的良苦用心,发生矛盾时不发脾气,不闹对立;

②经常与父母谈心,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校生活和朋友关系;

③遇事多和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事情,不要自作主张;

④对父母做出的承诺要说到做到,在父母面前建立信用;

⑤做了错事主动检讨,不逃避责任;

⑥了解父母的工作,体谅他们的难处和心情;

⑦学习父母的良好品德,在生活中帮助父母,在精神上支持父母,做父母的朋友;

⑧发现父母言行有误,敢于指出,耐心说服纠正,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坚持正确原则。

3.2师生情谊

1、为什么要尊敬热爱老师?

①老师的教诲是人生路上的铺路石。

②人生不能缺少教育,教育不能没有老师。老师的作用:

A老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为我们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方法; B老师是我们道德人格形成的导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C老师是我们心灵的保健医生,体察我们的内心,为我们扫除心理障碍;

D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

E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终身。

③老师的工作平凡、辛苦又责任重大。

2、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和谐

6.怎样化解师生矛盾?

化解师生矛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是要靠理解和沟通。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

①尊重与信任老师。当老师的某些要求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我们可以先检查自己是否错了。当自己受了批评,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时,更需要冷静反省,体会老师的批评与表扬都是出自同样的目的,让我们成长得更好。

②理解与体谅老师。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理解老师,经常和老师交流,主动取得老师的帮助。当老师做错了某些事,我们也应该善意指出。

③关心和帮助老师,和老师做朋友。

3.3文明交往

1.文明交往的重要性:

①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交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

②交往的能力对于现代人越来越重要了。

2、交往的艺术:(怎样做到与人文明交往?)

① 交往的前提是尊重,与任何人打交道,首先要尊重对方。

②交往的“通行证”是礼貌。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③学会做人,培养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品德人格。

④要有一把识别善恶的标尺,学会拒绝和远离虚伪、欺诈、不怀好意的人,不受诱惑,保护自己。

4.1培养正确学习观

1、学习为什么是生活的重要内容?

学习是个人经过练习,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①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②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③学习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④学习是将来参加祖国建设的需要。

2、联合国提出了“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崭新理念。我国倡导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3、学习的类型和学校学习的特点:

学习活动具有多种类型。如语文学习、技能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品德学习等。

学校学习的特点:(1)学习内容:系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2)学习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3)学习时间:相对集中;(4)学习目标:为未来服务社会做准备。

4、初中三年的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学会学习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5、怎样做学习的主人?

①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学习动机与国家、集体的利益联系起来,学习的动力就会更强大、更持久。

②自主参与学习活动。③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4.2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识记)七(上)P80-811、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

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提升自信心;

③学习方法不管是在现在还是未来都很重要。

2、哪些方法是正确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①做好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②集中注意力。专注是学习成功的关键。③培养记忆力.(培养记忆力的方法很多,其中三种方法尤其重要。一是加强过度学习,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二是归纳整理学习材料,以便记忆学习过的内容;三是练习自我追记,以强化记忆。)

④学会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如互联网、报刊、影视、博物馆,参加社会实践、旅游等都是重要的知识来源。

⑤善于运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3、怎样探索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 ?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法,而应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靠我们在不断探索、不断思考、苦苦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成型。

4.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获取优秀的学习成绩,塑造健康人格,使人受益终生;

2、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严重者还可能产生厌学,荒废学业,导致可能会助长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贻害无穷。

3、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①学习有目标,有计划;②能够集中精神,排除干扰;③不依赖他人,独立完成学习任务;④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⑤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⑥经常使用工具书、参考书;⑦喜欢阅读,适当上网,拓宽知识面;⑧经常与同学讨论问题;⑨今日事,今日毕;等等。

4、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①学习时间不固定,边吃边读、边玩边读;②上课开小差,精神不集中;③课后不复习,学习不自觉;④爱面子,不懂不会也不问;⑤做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答案才放心;⑥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就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⑦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等等。

5、怎样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是逐渐培养的。因此,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制定具体、明确、可行的计划开始。计划越具体、细致,要求越明确,效果就越好。比如,要养成复习的习惯,就不能仅仅有一个模糊的想法,而要有一个具体的计划、规定的项目、完成的时间安排、检查完成的情况等,使之落到实处。

6、怎样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第一,交一些能够管束自己的朋友。

第二,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

篇6:政治矛盾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

基本矛盾亦称“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发展全过程的本质,并规定和影响这个过程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

从二者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它们是存在着明显区别的:主要矛盾仅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未必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可 能只存在于或主要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主要矛盾可能会发生变化;而基本矛盾则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它规定着这个过程 的本质,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不能把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混为一谈。此外,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每个阶段上只有一对,而基本矛盾在事物 发展的全过程中有时不仅仅是一对。

然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把二者截然分开也是不对的。

上一篇:学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乡镇信息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