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书笔记方法

2024-04-12

小学生读书笔记方法(共8篇)

篇1:小学生读书笔记方法

如何写读书笔记

一、什么是读书笔记?

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

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的常见种类为摘录式笔记。

摘录式笔记就是把我们从书上、报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内容抄写下来。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费事,其实是一种省时省力积累知识的好办法。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日后查找起来,面对茫茫的书海,你就能体会到作摘录笔记的优点了。作摘录笔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选择地抄录。把文中对我们最有用、最有启发的内容抄下来,每条抄录笔记应当“少而精”。“少”指字数较少,“精”指内容把握要点。

(2)要忠实原文。书里有段话,我们觉得挺好,想把它抄下来。抄的时候,又觉得某个词用得别扭,干脆另换一个词代替,这样不行。既然是摘录,作者怎样写,我们就应怎样抄,不但词句不能改动,就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改动。一段话中,前后和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3)要注明出处。每条材料都要注明是从哪本书里第几页抄录的,作者是谁。

篇2:小学生读书笔记方法

读书过程中,大家常会发现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优美词句吧,那就把它记下来吧。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又或者,这书不是自己而要还人的,那么,记住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们抄下来,这便是摘录。它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欣赏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作文的素材,方便自己运用。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自备一本摘录本,专门摘录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者古诗词。当然,摘录是“多多益善”,不过,还是需要“精益求精”喔!顺便提一句,为以后查找原文方便,同学在摘录完之后最好注明一下出处,即你是从哪本书上摘录的。

篇3:写读书笔记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读书笔记,句子,片段,感想

“不动笔墨不学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养成写笔记的习惯,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一本好书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时刻把自己读书的痕迹记录下来,这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那么写读书笔记有几种方法呢?

一、摘录好词好句(警句、格言、诵读识记)是写好作文的源泉

词汇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丰富的词汇才能写好文章。好的词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一些警句、格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又都含义深刻。运用恰到好处可以给文章增添色彩,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较好的训练。

1.有效的利用文本。在学文本的同时大量的积累词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好词句的意义,激励学生有意识地识记好词句。

2.让学生读广搏的书。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结合“好书伴我行”活动,让学生自由读书,自己去寻求好词句,积累识记。

二、抄录好的片段,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章是由句、段等构成。好的句、段可以使文章增添色彩,学生平时积累生活素材较少,即使有素材学生也写不出来,即使写出来,也是平平淡淡的。让学生读书的同时,积累诵读好的片段,在多诵读的基础上,就能形成创新的语言,精炼出美好的句子。

在学习文本时,让学生好好读自己喜欢的片段,熟读成诵,训练语言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课外书籍,记录下自己喜欢的片段。如写春、夏、秋、冬季节的;场面、人物描写的等。

三、写读后感(观后感)

读完一篇文章有许多感受,要写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启发最大的一点或几点。这种方法是写读书笔记的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是词、句、段的综合训练。

那么怎样写读后感呢?

写读后感,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边叙边议,就是一边交代内容,一边谈论自己的感受;二是先速读后再谈感受。

上述两种形式,不管哪种方式,都要认真阅读文章。只有读好读懂原文,才能对原文的内容主旨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中有所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写读后感重在感上,在研读原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或某一个方面而谈感想。不能面面俱到,而要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文章的主旨去谈,如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等。

篇4:小学生读书笔记方法指导

一、什么是读书笔记

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

二、读书笔记的种类

1.符号式笔记

这是最常用的读书笔记。在日常读书看报的时候,如遇到精彩之处或对自己有用的句子或者有疑问的地方,都可以用各种符号勾划出来,这样,下一次再看的时候就比较有目的性了。常用的符号有直线、曲线、括号、三角、问号等等。(如:重点词用“△△△”,好句子用“ ”,中心句用“~~”,文章的段落划分用“//” 等)

我们读书的时候,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注,这种笔记,也是符号式笔记。

符号式笔记使读过的书上的重点问题、疑难问题一目了然,这就为提纲式笔记、摘录式笔记、感想式笔记等其它形式的笔记作好了准备。批注可以是对书中一段内容的概括,也可以是心得体会,或者是对书中某一个问题没有看懂所表示的疑问等。

做符号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读的书必须是自己的。图书馆的或借别人的图书,不应该乱批乱画。

(2)每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自己应该固定下来,不要随意改动。比如,用直线表示重要的内容,用“…”表示精采的句子或优美的词汇,用“ ”表示应当特别注意的地方,用“ ?”表示尚未弄懂的问题等,以后看书,就都要按自己的这个规定去使用这些符号。

(3)符号和批注不能作得过多。如果整页整页都围上圈,划上线,全都成了重点,就等于没有了重点,符号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4)要清楚整齐。不要把书弄得很脏,涂划得连原文都看不清楚了。

2.摘录式笔记

读书过程中,大家常会发现一些精彩的段落或名言、警句或自己非常喜歡的优美词句吧,那就把它记下来吧。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又或者,这书不是自己而要还人的,那么,记住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们抄下来,这便是摘录。建议中低年级的同学使用这种方法。它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欣赏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作文的素材,方便自己运用。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自备一本摘录本,专门摘录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者古诗词。当然,摘录是“多多益善”,不过,还是需要“精益求精”哟!顺便提一句,为以后查找原文方便,同学在摘录完之后最好注明一下出处,即你是从哪本书上摘录的。

做摘录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选择地抄录。把文中对我们最有用、最有启发的内容抄下来,每条抄录笔记应当“少而精”。“少”指字数较少,“精”指内容把握要点。

(2)要忠实原文。书里有段话,我们觉得挺好,想把它抄下来。抄的时候,又觉得某个词用得别扭,干脆另换一个词代替,这样不行。既然是摘录,作者怎样写,我们就应怎样抄,不但词句不能改动,就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改动。一段话中,前后和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3)要注明出处。每条材料都要注明是从哪本书里第几页抄录的,作者是谁。如果是在报纸、杂志上抄录的,就要把报纸、杂志的名称、日期写上。还要注明文章的标题和作者。这样便于以后使用时查对。

3.剪贴式笔记

在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及时剪下来,经过整理就是剪贴式笔记。这种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简便。

做剪贴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剪贴式笔记时要按不同的内容分类。可以准备几个用来贴剪报的本子,或者把一个本子分成几个部分,把语文知识、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等内容分别贴进去。

(2)每一条剪贴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时间。即剪自哪一种杂志或报纸,哪一年哪一期等。

(3)短小的剪贴笔记也可以作为读书卡片的内容。

4.感想式笔记

这是做读书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但它没有大家想得那样“恐怖”, 非常简单: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你一定有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把这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整理成文,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心得式笔记或读后感。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同学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我们小学生在写作时需要用到的。如何写感想式笔记,我们将在五六年级时候专门学习。因此,这是高年级学生常用的一种方法。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做感想式笔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后感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或概括,它的重点是在“感”:大至一本书,小至一句话,你看了之后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2)写心得笔记,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来写体会。总之,要选择自己感触最大和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

(3)要紧扣原文,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也不能脱离文章内容空谈感想,要注意依照原文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联系实际,要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读书笔记最能显示出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希望各位同学在平日的看书阅读过程中,能熟练地综合运用以上一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写出真正如自己所想的“读书笔记”;如此,你也就真正意义上读懂了一篇文章一本书。

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还不止这些。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读书的习惯去创新。假如我们把每一篇好文章比喻成一朵花,写读书笔记就好像在万花丛中采集花蜜。天长日久,我们会发现读书笔记对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有一位同学读了《詹天佑》后的感想是这样写的: 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詹天佑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1905年,他在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的嘲笑声中,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这正是他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詹天佑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晚上在油灯下绘图计算,和工人同吃同住,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克服种种困难,使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想想自己,做数学习题的时候,常常害怕困难,抄袭同学的答案,比比詹天佑,我多惭愧呀!我决心以詹天佑为榜样,长大了也为祖国争光。

这篇短短的“读后感”,既要表达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又要叙述自己被詹天佑“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其结果,文章内容显得分散、干巴巴,倒像是一份“决心书”。

篇5:小学生读书笔记方法

学生小组成就区分法(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简称STAD)是1978年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开发出来的。它是学生团队学习诸多方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也是最容易实施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小组中只需按照老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内容和进度进行学习,没有复杂的活动。

学生小组成就区分法,顾名思义,就是以小组的成就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奖励,这正是体现了学生团队的关键概念之一——小组奖励。在STAD中,无论是判断目标的实现还是给予奖励,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所有成员都达标,小组才算成功,才能获得奖励;小组奖励是属于整个小组的,而不是属于某个人,更不会出现有人多、有人少的情况。在这样的奖励机制下,大家由关心自己的成功而关心小组的成功,由关心小组的成功而关心其他每个成员的成功;大家相互支持和鼓励,赞扬为小组成功努力学习的行为。STAD也强调个人责任,这体现在每个人首先要自己努力学习,同时还要帮助其他人,即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其他组员负责。进行小测验时,学生不能接受其他组员的帮助,而独立完成测验,证明自己经过合作学习达到的水平,这也体现出个人责任。为体现成功机会人人均等,STAD采用了特殊的进步分的记分方式,使得无论基础好坏的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为小组作出平等的贡献,这是激励所有能力水平的学生都努力学习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该合作学习方法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差异之一。

一般而言,STAD由以下五个步骤组成。

(1)全班授课——教师介绍教材内容。

(2)分组学习——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性别、社会背景、认知风格等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学生在小组中以相互帮助、指导的形式一起学习或练习材料。

(3)实施测验和小组反思——每个学生都独立地完成小测验,在完成测验后及时反思小组合作学习的(4)记分——

篇6:读书笔记方法

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最简单的一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谓摘抄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可以抄录领袖导师的教导,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众、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和格言谚语等。例如: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还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词段。

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

摘抄精美语句,语段,词语。

写读后感或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过就是一种议论文而已。很多应用文种只有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具体应用,而读书笔记属日用文类,应即学即用。

常用的形式有 摘要式

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索引式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抄录原文式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读书笔记方法2 上传: 谢秋晓 更新时间:2013-2-23 19:50:25 评注式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

评注式读书笔记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案:严嵩篇和岳飞词,有如是作为,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笔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写尽三态。(鲁迅《集外集拾遗·书苑折枝

(二)》)

补充原文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心得式

心得式读书笔记,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常用方法有:札记,它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笔记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读书笔记方法3 上传: 谢秋晓 更新时间:2013-2-23 19:52:04 笔记形式 读书笔记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形式有:

1)笔记本

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

2)活页本

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便于分类,节约纸张也便于日后查阅。

3)卡片

便于分类,可按目排列,便于灵活调动又节省纸张,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长。

4)剪报

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要注明出处,以便使用。

5)全文复印

重要读书材料,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复印编目分类留用。

6)记忆

如果能用大脑记下来的话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笔记中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7)书签式

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记在书签上,夹在书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背一背,记得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笔记实例

小时候的海伦·凯勒(就是作者)是一个聪明又活泼的女孩,6个月就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语,刚满周岁就会走路了。总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学的多。然而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结束得太早,在一个充满知更鸟和百灵鸟的悦耳歌声,而且繁花盛开的春天,在一场高烧之后,海伦失去了听力与视力,随之而然的又不能说话了。这三样东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这三样,对一个常人来说,等于失去了生命的乐趣。如果你是海伦,给你三天时间,你会去干什么呢?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动力与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颗又阴又暗,又冷又湿的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样活着,生不如死,还是早一点儿结束算了。

然而,海伦的做法与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而且,正是这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子,竟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成就啊。但是,毕竟,这惊人的成就是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的。与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别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海伦可以创造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奇迹,全靠她有着一颗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心。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自己那颗炽热的心,用自己那伟大的爱,去拥抱美好、充满生机的世界,以惊人的毅力与困难作战,终于,她战胜了生命的挑战,张开了心灵的眼睛,有了信心与希望,走出了寂静与黑暗。最后,她又把那双慈爱的手——伸向了全世界!海伦从又瞎又聋的女孩成了举世文明的作家,经历多少坎坷啊,可她从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去战胜它,跨过它。一个又瞎又聋的人能做到,更何况我们是一个没有缺陷的人,没有理由做不到啊!一些同学很自卑,说自己笨,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天才,也没有笨蛋。天才和笨蛋是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决心学习,有没有毅力坚持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路途坎坷、崎岖,就看你有没有信心和毅力去把它踩在脚下,一步一步登上成功之路。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在描绘着自己的人生画卷,只有奋斗,只有自强不息,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鲜亮光耀的色彩,我们的生活画卷才会闪光。

读《童年》有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它给我的感触颇深。玛克西姆·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木工家庭中。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高尔基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却又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

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我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亲人亲切无比的疼爱,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友爱,使欢乐的音符时时洒落在我的身边。在竹林里嬉戏,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闻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开始的。拎着个大篮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后捡麦子,大篮子却总是撞到我的脚后跟。两条小辫儿上下欢快地跳动着,白蝴蝶在身边快乐地翩翩飞舞。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微风挑逗着衣襟,篮中的麦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就是在欢欣愉悦的劳动中度过的。走进了书香四溢的校园,也成了一个莘莘学子。充实的一天就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开始了。老师热心地传授我们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我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

《哈姆雷特》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的代表作。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的传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剧中人霍拉旭所说: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曲折选宕的情节,紧紧围绕着复仇而展开。

哈姆雷特从德国的威登堡匆匆赶回国内,是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与叔叔克劳迪斯的婚礼,这已使哈姆莱特疑窦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宫城堡的露台上与父亲的亡魂相见,亡魂哀诉,这桩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为,并要他为父报仇。至此,他开始了艰难的复仇历程,与克劳迪斯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向克劳迪斯发出了复仇之剑。

《基督山伯爵》

爱也彻底,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复仇也彻底。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复仇记》后最大的感受。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仇也是需要养精蓄锐的,并不是凭着一时的心绪就可轻举妄动的。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的。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在确认了所要寻找的人以后,他并没有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所见的那样,于恩人抱拳于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于仇人一剑刺死。他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却从来不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为了报恩而来。如果说他的报恩令人感动,那他的复仇则是如此的淋漓尽致,在我们也有几度的叫好后不免也有点心惊。

《释梦》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横跨半个世纪,对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如果以影响的范围作为衡量伟大的标准,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动了人类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类的无意识是无法被意识所控制,人类的潜意识中蕴含了巨大的心理内容,他以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释梦》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学术著作。通过对梦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红与黑》

作家笔下展现的,首先是整个法兰西社会的一个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维里埃尔城的政治格局。贵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长是复辟王朝在这里的最高代表,把维护复辟政权,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在政治上得势视为天职。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原是小市民,由于投靠天主教会的秘密组织圣会而获得现在的肥差,从而把自己同复辟政权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玛斯隆是教会派来的间谍,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监视之下,在这王座与祭坛互相支撑的时代,是个炙手可热的人。这三个人构成的三头政治,反映了复辟势力在维里埃尔城独揽大权的局面。而他们的对立面,是为数甚重,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咄咄逼人的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司汤达一方面向人们描述了保王党人的横行霸道,一方面又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握有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定将是最后的胜者。《红与黑》成书于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汤达竟像是洞悉了历史运动的这一必然趋向。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1]

读书笔记形式4 上传: 谢秋晓 更新时间:2013-2-23 19:54:04 笔记形式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

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

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

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

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 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

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

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以上各种形式,可由浅入深逐步掌握。

笔记写法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人写的读书笔记,想谈三种写法。一种叫“提要钩玄”,一种叫“采花酿蜜”,一种叫“开山铸铜”。

“提要钩玄”

唐朝的著名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里讲他写读书笔记,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读记事的历史书,把重要的事件摘记下来。他读哲理书,把主要论点摘出来。韩愈的读书笔记,有几篇还保留在他的集子里。有一篇《读〈鹖冠子〉》。引在下面,看他是怎样写提要钩玄的读书笔记的。其内容如下: 《鹖冠子》十有九篇,其词杂黄老刑名。其《博选篇》,“四稽”、“五至”之说当矣。使其人遇时,援其道而施于国家,功德岂少哉!称“贱生于无所用,中流失舟,一壶千金”者,余三读其辞而悲之。文字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灭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

他先写明这部书有多少篇,没有写作者是谁,什么地方人,因为无从查考,作者没有写出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其次指出这部书的内容是讲什么的。这部书属于先秦诸子,先秦诸子分好多流派,所以指出“其词杂黄老刑名。”黄老就是道家,讲黄帝,老子的学说的;刑名就是法家。指出这本书的内容是道家兼法家。再指出这本书中的要点,有篇叫《博选篇》,里面提出“四稽”“五至”的学说,“四稽”指出从四个方面来考察,“五至”要达到五个要求,都是为治理国家打算的。韩愈认为他的学说很恰当,假使他被国君任用,用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功效是不少的。又引了书中的话,说有的东西被看轻,由于没有利用它。比方一个大葫芦,大家看不起它。要是在大河中船翻了,抱了大葫芦就可以救命,这时候一个大葫芦就价值千金了。韩愈反复读这些话,引起了悲哀。书里用大葫芦来比人才,人才弃而不用,所以被看轻,韩愈因此悲哀。韩愈又改正书中的文字脱误,改正三十五个字,把颠倒的字勾过来的有三处,涂去的错字二十二个,旁边注明改正的字的有十二个。从这篇里我们看摘要的读书笔记是怎样写的。不是把一本书的要点记下来就算。先记下这本书有多少篇,内容主要讲什么的。再记下其中的要点是什么,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写出自己的意见。还摘出其中精彩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到改正书中文字的脱误。从“三读其辞而悲之”看,“三”字虚数,表示反复读。可见韩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话,不是看过就算,是要反复读的。这就是韩愈写的摘要的读书笔记。里面确实摘记了要点,但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包括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还要对全书的内容作概括的说明。那就不光把一本书读过就算,读后还要思考,从全书的内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话都要考虑,直到对书中的错字都不放过。从这里,我们既可以学习怎样写摘要的读书笔记,还可以学习他是怎样读书的。

“采花酿蜜”

蜜蜂采花中甘液酿成蜜,不是采一棵花的甘液所能酿成的,是从多种花中采集来的。有的读书笔记,是作者读了好多书,通过比较研究才得出的一种看法,好比蜜蜂酿蜜,这样的读书笔记写得比较精彩,不同于一般的看法。像朱熹的《朱子语类》: 渊明诗,人家说是平谈,据某看他的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自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谈的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又龚自珍《己亥杂诗》: 陶潜酷拟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谈,二分梁甫一分骚。

读书笔记有各种形式,前面举的摘记是一种;这里举的是别的两种,一是随笔式的,一是诗。随笔式的只写出自己的意见,不必记下书名卷数等,主要把自己对书的意见写下来,用诗的形式来写更不必记书名卷数等了。

上面举的朱熹的一段话,龚自珍的一首诗,实际是写出了对陶渊明诗的读后感,所以也作为读书笔记来谈。“渊明诗,人家说平谈”,说明他看了别人讲陶渊明的话,都说渊明诗是平谈的。“据某看他自豪放”,他读了渊明的诗,跟别人的看法不同,认为平谈是表面,骨子里是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自觉耳”,他也读了许多豪放的诗,经过比较,他认为渊明诗的豪放跟别人的豪放不同,他的诗的豪放不显露。也有外露的是《咏荆轲》一篇。他这个论点,是读了别人论渊明的诗,用渊明的诗来检验;读了别的豪放的诗,用来跟渊明的诗作比较;才能得出来的。他不光看到渊明诗表面上的平谈,还看到了从《咏荆轲》诗里看出了他的豪放。再来看他写的别的诗,才看出透过表面的平谈,骨子里是豪放的,即从诗里看到渊明这个人的性格来。这正象蜜蜂采花酿蜜那样,是读了很多书,通过比较研究才得出来的。龚自珍的诗主要是采用了朱熹的论点,但又补充了新的论点:一是用诸葛亮的豪放来同陶渊明的为人作比,二是赞美渊明的品格的高超,三是用诸葛亮的《梁甫吟》和屈原的《离骚》来同渊明的诗作比。在这里,说明龚自珍不光读了陶渊明的诗,还读了陶渊明和诸葛亮的传记,了解了两个人的性格,还读了诸葛亮的《梁甫吟》;还研究了历史上品格高超的人,经过比较,才写出这首诗来。说“万古浔阳松菊高”,那是因为陶渊明是浔阳人,是爱松菊的。他在《归去来兮辞》说“抚孤松而盘桓”,他在《饮酒》里说“采菊东篱下”,菊和松又是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的。说这句话,说明他把陶渊明跟历代的高人作过比较。他又用屈原的《离骚》来同陶渊明的诗比,看出陶渊明的豪放,跟诸葛亮比较接近,占有的成分多些;跟屈原有距离,占有的成分少些,那因为屈原投江自杀,渊明没有那样忿激,比较达观。他跟诸葛亮也有不同,那因为渊明不象诸葛亮那样能建功立业。不论他的衡量是否恰当,总之是象采花酿蜜那样,读了很多书,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来的。

“开山铸铜” 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是读书笔记的巨著。他在《与人书十》里,谈到有两种书:一种是收旧钱称做废铜来铸新钱,既是粗制滥造,又毁坏了好的旧钱。一种是开山采铜矿来炼铜。他的《日知录》,一年来“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毁旧钱来铸新钱,大概指把旧书剪剪贴贴编成新书,开山铸铜,大概指从许多材料中发掘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假使说,采花酿蜜主要指文艺方面的研究说的,那么开山铸铜主要是指学术方面的研究说的。这里引《日知录》中的《正始》条。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贵焉耳矣。„„

《日知录》写的读书笔记,称为开山铸铜,往往引了不少书,从中取得一个结论。要是把所引的书都抄上,太多,不合适,只好节引一个结论。顾炎武从不少材料中得出这个结论。他说的“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所以只是那个朝代的君臣的事,是那个朝代的官号要考虑的,“肉食者”指官吏.做研究型的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文摘)孟祥红

上传: 谢秋晓

更新时间:2013-2-23 20:07:14 做研究型的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文摘)作者:孟祥红

一、在“学习”中研究

我这里所谈的学习,主要指的是读书!关于读书,我写过两句自我激励的话:

书,是一道分水岭!不读书,似乎人人都能教语文,而读书,却能让人更会教语文!书,让教师变得更加专业!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是难以教会学生阅读的!因为,阅读只能用阅读来培养!

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乡镇学校的语文老师,信息来源上往往受到特定地域的影响,要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做一个明白的教书人,读书是一条最好的途径!还有,为什么有的老师参加这个课题,加入那个组织,拜这个为师,向那个请教,却就是提高不了呢?原因很简单,没有沉下心来多读几本书,静下心来学习内化!教师的成长是自己的事,厚积方能薄发,除了读书学习别无它法呀!

读什么书呢?

我认为应该读好三类书:

一是语文期刊杂志。用余映潮老师的话来说:语文专业杂志应成为语文老师的第一书籍。这样的杂志最好有三本以上,如北京的《中学语文教学》、山西的《语文教学通讯》、湖北的《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海的《学习语言》、陕西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从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中去选精品,便能让全国各地语文领域的最新信息尽收眼底。读这样的书,能让自己始终站在最前沿!我今年便订了三本。

二是全国名师的教育专著。主要指的是第三、四、五代老师的著作,相比于期刊杂志,这类书更有系统性,书中的一系观点、做法形成了系统,经过了检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模仿起来,可立竿见影。

我就读过这样的一些专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名家丛书》——于漪《追求综合效应》、钱梦龙《导读的艺术》、宁鸿彬《走“思维训练”之路》、蔡澄清《点拨教学法》、欧阳代娜《呼唤“整体改革”》、洪宗礼《语文教育之“链”》、洪镇涛《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张富《“跳摘”教学模式》;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讲语文系列》——《蔡明讲语文》、《胡明道讲语文》、《李卫东讲语文》、《赵谦翔讲语文》、《程红兵讲语文》、《程少堂讲语文》、《褚树荣讲语文》、《邓彤讲语文》、《黄厚江讲语文》、《李海林讲语文》、《李胜利讲语文》、《陈军讲语文》、《肖家芸讲语文》、《严华银讲语文》、《尢立增讲语文》、《余映潮讲语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家成长丛书”系列中的《钱梦龙与导读艺术》、《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魏书生与民主教育》;

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李镇西《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师》;

还有韦志诚、洪镇涛、魏书生、李镇西、余映潮、史绍典、魏智渊、万玮等教育名家教育专著不下40本。

三是教育经典著作:主要指国内早期,在教育上、哲学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家个人或集体智慧的结晶,如卢梭《爱弥儿》、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三老的著作、《教育学》、《心理学》等。这类书,能让自己站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天空中审视语文教育教学,在感性的基础上,做到更加理性。

怎么读呢?

对于期刊杂志,可采用分类摘引、软硬件同时保存的方式进行。

如果不对手头杂志分类,无异拥有一盘散沙。借用余映潮老师的一句话:没有分类,便没有研究!对于杂志的研究,就应该从学会分类开始。当然,对期刊杂志的分类,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不断完完善,以求调用方便,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左右手”。

我是这样进行分类的:

第一级目录:教研园地

第二级目录: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

第三级目录:“教学研究”下有:前沿理论与视点、教学案例与资源、语文名家风范、初中教材相关案例与资源录引、名著有约。

“教育研究”下有: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百篇育人故事、百篇育人佳作。

第四级目录:“前沿理念与视点”下有:语文教学前沿总揽、课标研究、现代文阅读教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诗歌教学、作文教学、语法教学、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评卷课、说课活动、评课活动、关于考试、字词教学、关于中考复习课、语文知识教学共15个子目录。

“教学案例与资料”下有:阅读课教案与资源、作文教案与资源、其它教案与资源、网络精案临时站、教育专著中的案例共5个字目录。“语文名家风范”下有: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余映潮、于漪、洪宗礼、胡明道、新舞台新时代、众说纷纭等子目录。

(因为这是比较重要的两个研究,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所以详举,其它略过。)

第五级目录:在“教学研究”的“前沿理念与视点”与的所有第子目录中都有这样几个部分:教学争鸣、网络在线、学考指引。而其中的“阅读课教案与资源”下的所有课文的子目录则为案例资料、论说资料、媒体资料。它们的更下一级为“网文全录”和“杂志索引”。

有了建好的文件夹,便可以建立统一的索引格式,对文本资料进行索引式的摘录了。摘引的方式可以几种不同的形式,如目录式摘引(只显示位置、时间、作者、杂志等信息)、点要式摘引(在前者基础上,摘录重点句段)、全部摘引(与前者的区别是,全部摘录)。,语文教师的成长至少应有“生长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发展时期。实践的过程,是与个人的教学的这一成长过程相伴而生的。成长的不同阶段,实践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否则互相串位,必然事倍功半,反之亦然。

第一个时期为“生长期”,也就是开始语文教学工作的第一个五年,这一时期的总特征应是全面学习模仿,迅速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它包括基本功,如一颗红心、一肚知识、一张利嘴、一手好文、一笔好字的“五个一”,又如琴、棋、书、画的“四个专长”。在我们的身边,不难发现有些语文教师说不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不出一手像样的字,甚至从未写过一篇像样的文章,更不谈什么专长了,他们站在讲台上,居然也能心安理得地以语文老师自居——据说,在新课改实验背景下,容易滥竽充数,还大有市场,遇到了这样的语文老师,恐怕是学生的悲哀了吧!回想我自己,从教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便坚持练魏碑、三川,练吉它,画年画,走象棋,写总结、论文,钻电脑„„,或许就是有了这种语文情结吧。除了基本功外,它还包括基本教学能力的全面学习尝试。从对象上来说,主要是向几代名师学习,尤其是“于漪们”,但这是“非常态”的,他能让自己欣赏到语文高远的风景,美化自己的课堂愿景;更要向身边的名师学习,他们的做法才是日常教学的“常态 ”。从内容上来说,最应该学习的文本解读能力、文本处理能力、文体教学能力、不同课型设计能力等,能全面适应语文教学,使语文课上得像模像样。在这一阶段,我们应有海纳百川的心胸,百家之法尽可尝试,哪怕是生硬的模仿、借用也未尝不可,有了体验,才有辨别。

第二个时期为“发长期”,也就是开始语文教学工作的第二个五年或稍长时间,这一时期的总特征应是定向创新。有了“生长期”的体验,我们基本上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还得有更为深入的定向研究创新过程。这一阶段,可以是对主流思想进行碰撞、置疑,也可以是顺应某种思想进行深钻,我们可以尝试着每学期给自己定一个研究方向。如:如何设计导语?如何设计板书?如何进行文体教学?怎样上好复习课?同体裁多篇课文的怎样处理?同课如何异构?单元教学的怎样进行整体设计处理?如何进行周记的管理?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怎样让自己的语文课更有趣味?„„不一而足,这样的一些定向研究,应该走进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视野!

第三个时期为“成熟期”,也就是开始语文教学工作的第三个五年或更长时间,这一时期的总特征应是专题研究。

关于专题研究,余映潮老师说过这样几段话:

教师发展自己的基本要求是:钻研教学,探究专题;教师在教学业务提升方面,坚持“专题研究”是成功的秘诀。

我所说的“专题研究”,指的是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业务特长,结合自己的爱好,考虑到教学实际的需要而独立进行的关于语文教学某个方面的定向研究。

做也自己选定的专题研究,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有极大的好处。它能够锻炼、提升教师这样一些基本能力:科研话题的定向能力,设想与策划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实验能力,收集整理提炼能力,资料参读能力,还有论文写作能力。

如果一位老师能够实实在在地先做好一个方面的专题研究,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趟出一条或浅或深的路子。有了这样一趟旅程,就会兴致盎然地去走第二条、第三条路。

名家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篇7:读书笔记书写方法

笔记一般分成阅读笔记和心得笔记两大类。

(1)阅读笔记:在阅读过程中记下所读内容的笔记。其中一种是在读到对自己很有用的章节时当时来不及一一细读或写下心得可先记下有关书名以及书后所附参考文献标明出处便于以后查找利用这叫索引式笔记;另一种是把原文中某些重要句子原封不动地抄下来作为备用;引语必须绝对忠于原文防止断章取义并注明出处以便查考这叫引语式笔记。再一种是在读完全文后对作者所论述和探讨的主要问题按作者的思想脉络加上自己的理解用简洁的语言或条举的形式依次记载下来这叫提纲式笔记。这种提纲式笔记主要记录各章节论述的主要论点、结论、医案、数据等。提纲式笔记记录的内容比索引式、引语式笔记具体、有条理一般不需要再查原文就可以直接利用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阅读笔记的内容和方法因各人的需要而异通常是文章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核心内容对研究课题有用的数据与结论可以借鉴的研究方法等等。个人的阅读笔记一般以活页纸记录为好活页纸可以容纳较多的内容整理时可灵活地把内容相近的归纳在一起便于分类、排列、增插查阅时更方便。

(2)心得笔记:心得笔记不同于阅读笔记它不是简单地摘录原文或写下提纲而是记下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其中凝聚着自己的新认识和新见解。科学研究与科学著述是一种艰巨的脑力劳动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推理与新概念的形成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书过程中闪现的思想火花特别重要应养成写心得笔记的好习惯。

心得笔记的写作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种是在阅读中及时写下简单的心得体会或作注释或作考证或提出质疑或对不同见解提出商榷这叫批注式笔记。古代医家常将它写在所读书页的天头处称为“批眉”。另一种是读后感有感而发的创造性思维的记载这是读书笔记中最重要、最难写的一种通称札记式笔记。札记式笔记实际上是一种创作是对原作融会贯通后写出有一定见解的心得体会。要求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无论是发挥或辩解都要有一定深度和新意。一点一滴的心得体会是“零金碎玉”经过日久天长的积累就会产生认识的飞跃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或理论。如清代医家尤怡在《医学读书记》的“自序”中写道:“予自弱冠即喜博涉医学自轩岐以迄近代诸书搜览之下凡有所得或言或疑辄笔诸简虽所见未广而日月既多卷帙遂成。”所以写心得笔记是为科学研究与科学著述积累资料的重要方法。

篇8:小学生读书笔记指导策略

1. 榜样引路, 从“心”开始

(1) 名人引领。用名人与读书笔记的典型事例, 可以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如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记忆力惊人, 甚至有外国学者形容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 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连课堂上听讲都不做笔记, 更不屑于课外读书作笔记。后来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 他逐渐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 于是开始读书必作笔记, 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管锥编》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术宏著的主要资料来源就是他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 对于记忆力一般的人来说, 读书作笔记就更为必要了。学生听了老先生与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后, 很受鼓舞, 有不少学生主动做起了读书笔记。

(2) 同伴感召。同伴在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心绪与作者齐飞, 笔记共作品一色。对许多同学是一种触动, 震撼。

(3) 环境熏染。一个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品性。我的方法, 就是让学生读书时拿支笔在手上。这是给读书增加一种仪式感。我告诉学生, 圈画的线条是你思想的舞蹈, 批注的文字是你成长的足迹。怎么才算“读进去”了呢?我给学生提出了三个指标, 那就是“口中有味、心中有形、下笔有神”。

2. 方法指导, 细致到位

(1) 作记号。这是最常用的读书笔记。在日常读书看报的时候, 如遇到精彩之处或对自己有用的句子, 都可以用符号标出来, 这样, 下一次再看的时候就比较有目的性。常用的符号是在文字下方圈点或画线, 小三角也是较常用的符号之一;在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 则可以用红笔打一问号, 便于之后向人请教或自己查询。

(2) 眉批、旁注。所谓眉批, 就是在书上对文章的某一段或某一句甚至某一个词加以简明的评论。旁注则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些字词或内容的解释和体会等。它们主要是记录下学生灵光一现时的偶感随想, 所以字数一般不宜太多, 要精练。一定要提醒学生的是, 要写“眉批”“旁注”的书可一定得是自己的。

(3) 摘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 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作文的素材, 方便自己运用。所以, 教师可建议学生自备一本摘录本, 专门摘录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者古诗词。为以后查找原文方便, 在摘录完之后最好注明一下出处, 即这是从哪本书上摘录的。

(4) 读后感。读后感非常简单:在看完一本书之后, 把这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整理成文, 这就是读书心得即读后感。需要注意的是, 读后感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或概括, 它的重点是在“感”:大至一本书, 小至一句话, 看了之后是怎么想的, 就怎么写。

3. 提高兴趣, 体验成功

为了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开始写读书笔记之前可以举行一次隆重的仪式。仪式表达的是对所做事情的看重, 仪式带给学生的是一份美好情景的回忆。可以呈现教师过去学生的读书笔记, 也可从同年级别的班级的学生中挑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别忘了让学生给自己的摘录本命名:采花、酿蜜、神思、妙笔、锦言、妙语等。

另外, 还要定期开展读书笔记的展示与交流, 互相观摩学习, 取长补短, 你会发现不少同学的读书笔记或者内容新颖, 或者标题醒目;或者编排精美;或者图文并茂。此时, 应该及时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评议、交流、展览, 以鼓励其他同学也积极加入做读书笔记的行列。同时, 生动活泼的读书笔记形式在交流中也可以不断发展出更多、更好的适合小学生的新形式。当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 就会产生兴趣, 自然也就劲头百倍。

4. 检查督促, 锲而不舍

学生毕竟是学生, 反复是他们的基本特点。日常的检查、督促、展评必不可少。教师要锲而不舍, 对学生鼓励再鼓励, 指导再指导。可以仿照魏书生老师关于检查读书笔记的办法, 每次检查时老师可以较认真地看一组, 其他则根据质量数量积分, “每页积分+字体工整积分+内容质量积分+每天坚持积分”, 累计总分评出积分高和进步大的给予奖励, 不写的不批评, 但要给全班讲故事、说笑话, 以正面鼓励为主, 用以逐渐吸引学生不断加入课外阅读并坚持做读书笔记。

上一篇:行纪合同样式二下一篇:形势与政策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