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2024-05-02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篇1:《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课标

(一)课程内容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课标具体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运用相关地图及资料,说出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其差异成因。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分析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条件。

4、举例说明南方地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一)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

1、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

难点: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识别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综合运用地形图、气候图等资料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难点:运用资料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三、学情: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基础知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特点——80%学生能够掌握

2、重点知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70%学生能够掌握

3、难点知识: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6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1、提取归纳能力不足,学生对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难给出准确的描述。

2、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逻辑理解能力,会通过依据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小组讨论和老师讲解的方式完成,学生讨论结果不会很深刻,不能完全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识别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地形特征;

2、运用南方地区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综合运用地形图、气候图表等资料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以及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4、运用相关资料比较南方地区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地形、气候);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以及人地协调的理念。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复习导入

复习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及其主导因素,回顾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特点。

过渡:通过第六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方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接下来我们学习南方地区,同样先来看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活动一:读图识自然环境

活动目的:完成教学目标1.2.3.4

一、自主学习:读图7.3,完成以下任务

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后,教师引导,归纳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自主学习•1.地理位置和范围•2.有哪些地形,地形区•3.温度带、干湿区•4.气候类型及特征•5.植被土壤状况•6.主要农作物

二、读下图,分析归纳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以及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

三、交流探究(课本46页活动题)

1、小组合作探究:认识南方地区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以第(1)问为例,首先让学生抓住三个关键词:冬季、同纬度、温暖,冬季温暖是与冬季气温有关,影响冬季气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其次是冬季风;既然是同纬度,那就与冬季风有关。冬季风来源于北方寒冷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会有南下运动,之后让学生读地形图,找到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学生此时会发现四川盆地北部有山脉,会阻挡南下的冬季风,对其具有消弱作用,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没有山脉的阻隔,受冬季风的影响强,所以气温偏低。讲解完第(1)题后,让学生以此为例,分析第(2)题。

活动评价: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认识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活动二:读图识农业

活动目的:完成教学目标5

小组合作,分析南方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有哪些?

学生探究完成后,做总结:

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有:气候湿热,水热条件好;河湖密布,灌溉水源充足;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耕作;

不利条件有:旱涝灾害、台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平原分散,土壤酸性强,不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等。

在此基础上,读图7.7,认识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活动评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知道南方地区是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主要的农作物,以及发展农业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条件。

(四)综合建模

(五)课堂评价

篇2:《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7.1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永年县第五实验学校 韩鹏飞

【课后反思】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区域地理的重要部分,区域地理的学习有规律可循。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迅速把注意力集中到南方地区的学习中来。

接着从阅读课文关键词段开始,让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关注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在朗读和归纳总结时,课件展示可以给学生以启发、暗示,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通过板图总结展示使知识条理化;展示的关键词基本反映了本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思考,集中注意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具体的地理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活动的有效性为目的。我坚持以文字阅读为引导,鼓励学生自学展示,完成练习。结合地图分析,在地理现象、感性认识与地理环境、地理规律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理解地理学科逻辑。

篇3:《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南方水网地区包括珠江三角洲水网区、长江三角洲水网区、长江中游水网区、淮河下游水网区和丹江口库区等五个重点区域,主要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0个省(市)。南方水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也是我国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2014年,南方水网地区133个主产县生猪存栏5562万头,出栏9696万头,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9%和13.2%,外调生猪3700万头,对于保障南方乃至全国猪肉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南方水网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集,生猪规模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滞后,粪便综合利用率仅为40%,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成为生猪养殖污染的根本原因。

《意见》指出,南方水网地区要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总要求,以转变生猪生产方式为突破口,优化生猪养殖区域布局,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推进种养业生态循环发展,提高生猪粪便综合利用率,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猪养殖业。

篇4:《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诗中描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讲授新课]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请各小组代表来抽取本组的讨论项目

讨论活动一:

第一小组:位置和范围

1、说说北方地区的经纬度位置

2、看图说出北方地区的海陆位置

3、说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

小组代表指图讲解:

1、总结北方地区的经纬度位置。

2、找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秦岭,并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3、找出渤海、黄海,并输出海陆位置。

4、找出北方地区包括的省、自治区。

(包括黑、吉、辽三省、京、津、晋、鲁;冀、豫和陕的大部分;甘和宁的东南部、苏和皖的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等。面积:面积占全国20%,人口占全国的40%)

第二小组:地形

1、北方地区一什么地形为主

2、北方地区的地形分布有么特点

小组代表指图讲解:

1、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2、找到主要山脉,山脉多东北西南走向。

3、说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第三小组:河流

1、北方地区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有什么样的特征?

2、分析这些河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小组代表指图讲解:

1、找出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及其支流汾河和渭河、京杭运河

2、河流流量小,而且季节变化大。所以除东北以外,其他地区可使用的灌溉水源不足。

4、说出它们分别塑造了平原

5、发展内河航运沟通了交通,但冬季结冰

6、河流还可以提供人们生活用水。

第四小组:总体气候

1、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属于哪个干湿地区?

2、北方地区的气温特点是什么?北方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

3、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

小组代表指图讲解:

1、读出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400~800),并读出北方地区所在的干湿地区。

2、学生读出北方地区冬夏的气温范围(冬季小于0度),并读出北方地区的只要温度带。

3、总结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并说出气候类型。

过度:我们刚刚探讨了北方地区气候的总体特征,区域内部气候是否有差异?有怎样的差异呢?四组同学为大家展示他们的观点。

第五小组:区域差异

1、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说明成因

2、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说明原因

小组代表指图讲解:

1、学生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2、学生比较两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过度:基于区域内部不同的自然环境,北方地区分布着“黑土地”“黄土地”

第六小组:土地差异

1、“黑土地”指的是那个地形区?该地区形成黑土地的原因是什么?

2、“黄土地”指的是那个地形区?该地区形成黄土地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代表指图讲解:

1、展示东北平原黑土地范围和位置图片以及景观图片,说明其形成原因。

2、展示华北平原黄土地范围和位置图片以及景观图片,说明其形成原因。

过度: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使北方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集体讨论:农业

北方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它们的主要产区是哪里?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各小组发言:

粮食作物:

小麦——整个北方地区广泛种植

玉米——分散分布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谷子——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 经济作物:

甜菜,糖料作物——东北平原北部 棉花——黄河中下游

大豆——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部 花生——华北平原

各小组发言:

1、地形:平原广阔,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2、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4、气候比较寒冷,农作物一年一熟或者两年三熟。东北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4、土壤的差异: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利于耕种。黄土高原土地疏松,耕地面积小。

3、气候: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少,而且多集中在夏季,灌溉水源不足。容易形成春旱。

活动: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1、华北平原4~5月份气温升高快,图让水分蒸发快。3、4、5月份降水量少。

2、春季正值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植物发芽期间,农作物对水的需求量大,土壤中的水分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进而影响农业产量。

春旱,及其解决方法

1、覆盖地膜,减少风干和水分的蒸发。

2、建造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的蒸发。

3、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作物。

4、修建水库

5、打井,使用地下水。

6、南水北调。

7、改变灌溉方式,使用滴灌和喷灌,发展节水农业。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篇5: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矿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自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教学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的影响。教具准备:

1、图片: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

2、有关投影片若干

3、录音:草原歌曲《天堂》、北朝民歌《敕勒歌》。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启发诱导、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

师: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既领略了“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也欣赏了山青水碧的江南美景。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西北地区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沙漠、戈壁、雪山、清川、绿洲,还有茫茫的草原,淳朴的风俗民情将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三节--西北地区(板书课题)师:今天我特带来了西北地区一组画面供大家欣赏。(学生观看图片)

1、请注意观察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农牧业以及交通运输方面的特点。

2、要把自己看到的画面与在预习过程中读到的文字叙述结合起来。师:(录象结束)我们就欣赏到这里,同学们可能没尽兴,以后我们再找机会继续欣赏。

师:(学生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把通过预习和观看录象获得的知识相互交流一下,针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讨论,力争在小范围把问题消化掉,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请作出标记,等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生:讨论

师:(待学生讨论基本完毕)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相信大家一定了解了西北地区的许多知识,也可能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学们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生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为什么以干旱为主?

师:投影“西北地区位置图”,请同学们读图并按课本11.32图上的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再从“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图上,看一看,这两个地方的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毫米。生:(量算并读图)分别是558千米和3510千米,400毫米和50毫米以下。

师:通过以上读图和量算,哪位同学能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生:本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很难到达,降水稀少,所以非常干旱。生2:西北地区非常干旱,为什么11.35图上天山山区还有茂密的牧草,放牧着成群的牛羊?

师 : 这位同学很善于观察和思考,提出的问题很好,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请同学们讨论。

生:(讨论后)天山上有冰雪,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使得这里水草丰美,可以放牧牲畜。

生3:为什么西北地区植被由东向西,从草原变为荒地?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结合此图回答以上问题。

生:本区深居内陆的位置和东西狭长的轮廓造成东西降水量不同,东部降水稍多,西部降水十分稀少,所以植被由东向西出现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生4:为什么本区多内流河和内流湖?特点是什么?

生:(稍作讨论,相互补充)本区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少。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陆湖,不能东流入海。生5:为什么农田、村镇、城市在本区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生:(在教师提示引导下回答)本区气候干旱,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大多近水而作,择水而居东部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平原,呈带状,西部集中在沙漠边缘的绿洲上,呈点状,铁路沿线的工矿区也呈带状。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西北地区草场资源非常丰富,但人类在利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请看投影--漫画“请嘴下留情”结合此图说明人类在利用草场资源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请提出你的建议。

生:(讨论后争相发言)过度放牧,草场超载,土地沙化严重。可以建设人工草场;还可以划区轮牧;减少单位面积载畜量;还可以改良牲畜品种,使其吃的少,产肉产毛多......师:这些设想都非常好。因此,治沙和防止草场退化成为西北地区人民的重要任务。

师:同学们喜欢吃新疆的瓜果吗?你们知道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吗?

生:(讨论后)新疆云量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植物体内的糖分积累的多。

师:提到新疆的瓜果,我们立刻会想到甜甜的哈密瓜、葡萄。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请看投影“宁夏平原灌溉渠道”,分析此图可知本区以灌溉农业为主,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首北朝民歌《敕勒歌》(放录音),从中体味具有“塞外江南”美誉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和谐美景。生:听录音,并小声跟着诵读。

师:投影“西北地区的交通图”请同学们读图并据图介绍西北地区的主要铁路干线及其分布。

生:(读图并到板前指图介绍)西北地区主要有兰新线、包兰线,都是沿着有水草的绿洲和黄河谷地延伸的。另外,本区民航事业发展迅速。

师:(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我们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成为本区最突出的特征,受其影响,本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四个方面--地形、植被、河流、城镇分布。这些以干旱为主的地表景观,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广阔的草原使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因为本区降水稀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可以灌溉的平原地区发展了灌溉农业。干旱的气候、复杂的地面状况使的本区在交通运输和资源开采利用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使之得以改造,不断为人类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相信在全国各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西北地区将会是一个山川秀美、绿野芳菲青青世界。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草原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篇6:《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3、分析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业特色,认识坎儿井。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2、初步学会联系各种地理因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地理知 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2、通过学习自然环境、灌溉农业、畜牧业、坎儿井等知识,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2.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 教学难点: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学法指导】

1.重要知识点在书上、图上做好标记,认真完成课堂练习。2.认真阅读图文资料,仔细分析,同学间互助合作。【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西北景观、农产品和优良畜种图片,坎儿井、新疆细毛羊等课外资料。学生:1.复习我国降水的分布、干湿地区

2.查找坎儿井的资料。【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

(一)教师:大家学过王之涣的《凉州词》吧,谁还记得?

学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教师(出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诗人在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同时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边疆壮美景色的画卷。画卷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呢? 学生:西北地区。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广袤、苍凉的西北地区。【设计意图】

《凉州词》同学们在小学就学了,很熟悉。用这首诗导入很容易唤起学生的记忆,增加对地理的亲近感。激发学习兴趣。导入

(二)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视频资料)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

跑挥动鞭儿响四方

百鸟齐飞翔„„ 教师(出示我国四大地 理区域图):这首歌描写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优美景色?

学生:西北地区。

教师:不错,蓝天白 云,牛羊成群,百鸟歌唱。歌曲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西北大草原的动人画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西北,感受西北。【设计意图】

多彩的画面和着优美抒情的歌曲,瞬间把学生带到了那一望无际,牛羊成群的内蒙古大草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二、推进新课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请大家在学习中时刻牢记目标,带着目标学习。教师(出示西北地区地形图)请大家看图学习P73课文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并把重要知识点标 记在书上和图上。

1、指图描述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与北方地 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2、看图说出本区包括的省份。

3、找出主要山脉和地形区,概括地形特点。

4、找出本区我国主要的河流。(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

通过读图描述位置、范围、地形等了解自然概况,学生们对此已经比较熟悉了,让他们独立完成,培养他们的读图用图能力。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指图)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以北。

2、(学生指图)主要包括新疆和内蒙古两大自治区、还有甘肃大部和宁夏北部。

3、主要山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

地形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地形特点:本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原和盆地相见分布。

4、黄河、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 【教师点拨】

西北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西部的新疆境内有我国的两大盆地,有 “三山夹两盆”的特点。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本区位于内陆,气候十分干旱,下面我们就领略一下。教师(展示我国的气候类型分布图、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看图阅读P73课文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读本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本区的降水分布状况。

2、总结本区气候干旱的原因,说出本区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3、描述本区的河流特征。

4、从东向西,地表植被有什么变化?(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

课文先从原因讲起,一步步把干旱的特征和表现讲述的清清楚楚。安排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本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都在400毫米以下,超过一半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不少地区在5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十分干旱。本位于非季风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3、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和内流河。(教师简单介绍季节性河流和内流 河)

4、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教师同时展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图片)【教师点拨】

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是我国最为干旱的地区。由于干旱,河湖稀少,且多内流河(湖)和季节性河流。主要外流河有黄河和额尔齐斯河,其中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本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出示塔里木河图片)。

教师:由于本区东西距离很长,各地降水量不同,所以从东向西植被也有差异。下面我们就为摄影家拍摄的照片找找“家”。欣赏照片,完成P74活动题。(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

植被是反映气候的一面镜子,本区各地降水不同,地表景观必然不同,学生很容易理解。前面学习了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规律,学生应该能顺利完成此活动题。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从湿润到干旱的顺序:B A C

2、A——乙

B——丙

C——甲

3、由丙到乙再到甲,年降水量逐渐减少。降水多的地方草木茂盛(B);降水很少、极端干旱的地方地表全被沙漠覆盖(C);A地降水 介于二者之间,属于荒漠草原。(P74活动题答案)【转承】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干旱的气候对河湖、地表植被影响很大,那对农业的发展又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二部分: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教师(出示西北地区主要牧区和畜种的分布图):读图和P74课文,思考下面几道题:

1、西北地区的农业以哪个部门为主?有什 么有利条件?

2、本区有我国的哪两大牧区?东部和西部比较,畜牧业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3、本区有哪几大草场?有哪些著名畜种?

4、本区牧民的传统房屋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

畜牧业是本区农业的经济支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题目可以加深对这一知识的认识。题目难度不大,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学生读读小资料“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西北地区由于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本区发展畜牧业的有 利条件是:草场广布,草质优良。

2、两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分布差异: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草场多;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稀少,只在降水较多的山区分布有高山草场。

3、本区主要草场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以及 新疆的天山草场。著名畜种:内蒙古牧区的三河马、三河牛、阿拉善骆驼;新疆牧区的新疆细毛羊、伊犁马;宁夏滩羊等。(教师展示主要畜种的图片)

4、传统房屋是蒙古包。特点:用木杆作支架,外面罩白色羊毛毡;便于拆卸、搬运和安装。【转承】

本区农业虽然是以畜牧业为主,但是在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地方也零散地分布着一些种植业,下面我们接着学习本区种植业的分布及特点。教师(出示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分布图):读P75——76图文资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1、本区的种植业有什么特色?分布在什么地方?

2、本区有哪些种农业区?发展种植业有什么优势?

3、本区有哪些优质农产品?为什么瓜果特别甜?(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

本区的农业不同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通过让学生自学解答问题,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本区农业特色的理解。

1、本区由于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物学生长的需求,所以本区的种植业只分布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可以灌溉到的地方。属于灌溉农业。

2、宁夏平原、内蒙古的河套平原、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境内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的山麓地带。

本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农产品:新疆的瓜果(哈密瓜、葡萄等)和优质的长绒棉。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因此瓜果特别甜。(出示哈密瓜、葡萄和长绒棉图片)【教师点拨】

水是本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由于干旱,本区农业都分布在有水源的地方。如黄河沿岸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正是有了黄河水的灌溉,才成为稻花飘香、绿树成荫的“塞外江南”;甘肃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新疆天山南北的山麓地带正是有了高山冰雪融水的浇灌,才形成了重要的农业区。还有塔里木河沿岸的绿洲等等。夏季充足的光热,强烈的昼夜温 差,稳定的灌溉水源,使这些地方成为西北重要的粮棉和瓜果基地。教师:(出示坎儿井示意图):为了应对干旱,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坎儿井这种水利设施,设计的巧妙、工程的艰巨使它与京杭运河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工程。正是新疆人民发明和利用坎儿井,使沙漠边缘的片片绿洲,呈现出一派学生 机盎然的景象。直到今天,它还为新疆的农业和人民的学生活提供水源。你能看懂吗?分小组合作探究坎儿井,试着介绍坎儿井的构成以及是如何引水的。完成P76—77的活动题。

(指导学生看图讲述,老教师指导并作简评)学生展示探究结果:(P77活动题答案)

坎儿井介绍:坎儿井主要由竖井、暗渠组成。竖井是为了通风和挖掘、修理坎儿井时提土之用的。利用山的坡度通过暗渠把地下水引到地面上来灌溉农田。

1、那一个个的小沙丘就是坎儿井(竖井),由图可以看出,当地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气候十分干旱。地表沙漠广布,植被稀少,农田依靠坎儿井引出的水灌溉。

2、① 修建坎儿井首先要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② 要有一定的高差,水才能自流出来

③ 土质要坚实,不坍塌

修暗渠而不修明渠是为减少水的蒸发和防止风沙的侵袭、掩埋。

3、古老的新疆人民是勤劳、智慧、伟大的;

篇7:《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摘 要】引进韩国的自然农业技术,经过十多年的适应性研究和试验,组建了延边自然农业研究所,进行了广泛的自然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普及,培养了上千名自然农业技术人员和很多示范户、示范基地,大大提高了延边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品质和知名度,减少环境污染,奠定了发展延边生态农业的基础。

【关键词】韩国自然农业;研究;普及

1.自然农业的定义

本文所提的自然农业是韩国自然农业协会的赵汉珪会长经过将近五十年研究与实践,结合韩国本土农业,所创立的亲环境农业,即韩国自然农业。韩国自然农业理念如下:

(1)自然农业是调和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尊重动植物的基本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潜能,充分利用自然能力的生命农业。

(2)自然农业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植物生长促进剂等人工化学物质,仅仅依靠天然物质,农民自己动手制作独特的农业生产资料,尽情享受农事之乐的生活型农业。

(3)自然农业是尊重自然的循环原理,在农业、畜牧业养殖领域中共同适应的已形成稳定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定型农业。

(4)自然农业是因被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而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能给恢复的一种环保型农业。

2.延边农村的基本情况

延边地区处在中国吉林省东部,耕地面积2,222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5.2%。农业人口有833,515名占总人口的40.9%。人均耕地面积为2.7亩,年平均粮食产量为65~70万吨,粮食自给率达到50%以上。

但延边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还很慢,农业科技普及率低,农民收入还很低。农村产业结构也不合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时间达不到5个月,有20多万农村劳动力6个月以上闲置,农业生产几乎都是靠化肥和农药进行。结果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病虫、杂草的耐性(抗药性)增强,地力下降、灾害频发,导致了农业产量不稳定,毒性强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量增加也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3.技术引进和农民培训

面对延边农业的现实状况,延边自然农业研究所认识到当前延边州农业农村经济事业的中心任务是不仅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还必须研究开发新的农业技术,普及给农民提高农民收入。开发、研究、普及新的科学技术使农民依靠科学技术致富是农业科研部门的职责。所以1996年延边黎明农民大学与韩国自然农业协会取得联系,开始引进自然农业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普及。1997年在延边黎明农民大学建立了自然农业研究室和实验室,1999年设立自然农业实习农场正式开始了自然农业的研究与普及工作。十多年来延边自然农业研究所在延边地区各个县市举行了数十次自然农业讲座,参加培训和参观的人数达一万多人次。目前州内几十户自然农业示范户,以养鸡、养猪、养牛和水稻、蔬菜栽培为主。

4.自然农业的研究与实践

4.1畜牧业

新技术的普及必须符合当地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气候特征。

(1)按照韩国自然农业的设计图建造畜舍之后适应性调查结果发现,春、夏、秋季的适应性效果很好,到了冬季规模较大的畜舍一般情况下(-30℃)过冬问题不大,但规模小的畜舍必须采取保温措施才能过冬的。如:温度较低的时候畜舍南侧覆盖塑料膜来防寒或者南侧屋檐下扣塑料膜增加采光面积来提高畜舍的温度。然后利用天窗及时排湿气和臭味换新鲜空气为好。在农村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建筑材料可以使用农民自己容易弄到的材料,但结构必须按照自然农业设计图来建造,要不然资金投入太大农民们承受不了的。

(2)用科学的方法饲养培育健壮的家畜,按自然农业原理来讲要培育壮实的家畜必须多喂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青储饲料(如,稻草、落叶、干草、青草等)提高家畜的內脏消化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

(3)多年的自然农业养猪实践证明,自然农业养殖家畜的时候不能光靠饲料公司的组合饲料最好是多用自家自己制作的综合饲料;首先,饲料公司的组合饲料价格较高,容易增加饲养成本,其次,饲料公司的组合饲料含有许多生长激素和催眠剂成分,这不仅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而且猪吃饲料之后整天睡觉不活动延缓粪尿的发酵。一般在自己家里按适当的比例添加营养成分制作综合饲料来喂养的话可以克服上述的弊端。

4.2种植业

目前延边地区的种植业几乎靠化肥和农药进行生产,结果引发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谷物残留、土壤污染严重、酸性化速度加快,土地慢慢失去生命力,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提倡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是很重要的。即多使用自然农业技术所讲的土着微生物、植物活性酵素、韩方营养剂等,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药剂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不使用化肥农药或尽量少使用化肥农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保护土壤环境的自然农业技术才是今后我们农业的研究发展方向。延边自然农业研究所十多年的试验和实践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实验研究表明:土着微生物发酵肥的肥力比一般堆肥高4-5倍,施用土着微生物发酵肥之后发现植物的活性大大提高,不发生微量元素(矿物质)缺乏症,增强抗病性,提高地温,大大提高旱涝灾害的适应性。连续几年使用土着微生物发酵肥的话这种效果更为明显的。

5.研究推广结论

韩国自然农业技术在我们延边推广时间虽然不长,但延边自然农业研究所的试验和广大农民的实践结果表明其优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新世纪实现农业优质化,延边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优势概括如下:

(1)可以生产优质农产品。

(2)不产生农产品、土壤和环境污染。

(3)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4)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植物体的内在特性。

(5)农民易学能致富的技术项目。

6.树立正确的环境农业意识

和自然环境做朋友的农业叫作环境农业,也就是说作为自然生态系的一部分与自然生态系共存的能复原和建造健康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的农业。

自然生态系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内生活的动植物、微生物等一切生命体和太阳、温度、土壤、水、空气等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生命体的诞生、生长、繁殖、死亡的循环和安全维持生命体之间的食物链的总体构成。但是人类为了取得人们衣食住所必要的原材料进入自然生态系,在从中把人类的尺度来选种、驯化的作物、动物和树木开始进行养殖和栽培,为了获取更多的东西把这些动植物从自然生态系中分离开来从此开始了与杂草、昆虫、病菌之间的不间断的战争即人与自然的战争开始了,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所开发的就是农药、杀草剂和化肥。农药、化肥的大量反复集中使用引发了杂草和病虫害的可怕的耐性和适应力,这就要求人类开发毒性更强的化学药剂,结果造成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养殖污染、地下地上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土地被破坏的现象,甚至开始威胁我们的生命。

总之,自然农业也是环境农业的一部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顺应自然的物质循环原理,扩散亲环境农业才是最终养活消费者、养活土地水和地、养活农业人的正确方向。我们的农业人借鉴国外的自然农业技术经验,必须生产安全品优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这才是我们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正周.生物学通报,1992(06).

[2]王兴仁.农资导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2008-02-01,

[3]土着微生物及植物营养酵素应用.延边黎明农民大学.

[4]韩国赵汉奎.自然农业材料制作法.

篇8:《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3.认识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过程与方法

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及分布。2.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自然环境表现及变化规律。3.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

4.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5.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学难点:

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2.西北地区农业特色。

3.西北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方法:归纳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对比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 学法指导: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读图训练,让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以及农业特色;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准备

搜集西北景观、农产品和优良畜种图片,坎儿井、新疆细毛羊等课外资料,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制作精美、适用的课件,以便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能够运用地图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特点。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并能够通过地图描述出自然景观变化规律与降水差异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及分布。2.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自然环境表现及变化规律。教学难点:

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西北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方法:归纳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对比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学法指导: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读图训练,让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以及农业特色;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西北景观、农产品和优良畜种图片,坎儿井、新疆细毛羊等课外资料,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制作精美、适用的课件,以便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

1.复习我国降水的分布、干湿地区等相关知识。2.课前预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地图册。3.搜集有关西北地区的图文资料。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既领略了“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也欣赏了山青水碧的江南美景。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西北地区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沙漠、戈壁、雪山、清川、绿洲,还有茫茫的草原,淳朴的风俗民情将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西北地区(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知识点

一、草原和荒漠 1.位置和范围

读P73图8.3,找到大兴安岭、昆仑——阿尔金山,以及长城。2.地形

读图8.3,找出“三山夹两盆”的地形。3气候与景观

(1)提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为什么以干旱为主?

“西北地区位置图",请同学们读图并按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再从”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图上,看一看,这两个地方的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毫米。(量算并读图)分别是558千米和3510千米,400毫米和50毫米以下。

通过以上读图和量算,哪位同学能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本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很难到达,降水稀少,所以非常干旱。

思考: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温带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大陆性,降水少。所以具备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少雨的特征。以稳定带,以水定型。如果时间充裕可与其他气候类型作对比。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2)提问:西北地区非常干旱,为什么图上天山山区还有茂密的牧草,放牧着成群的牛羊?(讨论法)

天山上有冰雪,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使得这里水草丰美,可以放牧牲畜。(3)为什么西北地区植被由东向西,从草原变为荒地?

请同学们看“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结合此图回答以上问题。

本区深居内陆的位置和东西狭长的轮廓造成东西降水量不同,东部降水稍多,西部降水十分稀少,所以植被由东向西出现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4)为什么本区多内流河和内流湖?特点是什么?

本区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少。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陆湖,不能东流入海。

(5)为什么农田、村镇、城市在本区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生:(在教师提示引导下回答)本区气候干旱,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大多近水而作,择水而居东部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平原,呈带状,西部集中在沙漠边缘的绿洲上,呈点状,铁路沿线的工矿区也呈带状。

(6)通过看多幅地图分析总结,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干旱”,提示从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来分析。

提示:要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积极主动的找方法、找联系,自觉形成分析问题的动力,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影响其特征的原因是:身居内陆,距海遥远,又有山脉阻隔。

(7)活动:分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为什么古人会这么说? 总结归纳,距海遥远,加上山脉阻隔,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呈现干旱特征。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同学们仔细想想,西部特殊的地形特征像那个字?“疆” 解释一下。

设计意图:形象生动,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深刻体会地理学科涵盖的知识含量。

四、作业设计 整理笔记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西北地区农业特点,认识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

2.理解这种农业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能够运用地图分析并能理解形成这种农业生产特点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自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

2.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1.西北地区农业特色。

2.西北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对比法、自主学习法 学法指导: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读图训练,让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以及农业特色;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西北地区因为降水稀少,只能生长低矮的草要以畜牧业为主。但局部地区若有充足的水源,植业。那么种植业怎么发展?水是影响西北地区征的关键因素,不但农田、村镇、城市、“寻水”古代的丝绸之路和现代的铁路、公路也大都沿着洲和黄河谷地而建。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知识点

二、牧区与灌溉农业区 1.畜牧业

“定居轮牧”比“游牧”有什么优点?

请同学们看图,结合四幅图思考“定居轮牧”的好处。(讨论回答)

定居轮牧可以改善牧民的居住条件。可以用机械打草、挤奶、剪毛。还可以使牲畜免遭暴风雪的侵袭。

教师总结:在新疆雪灾的新闻调查中,其中有一户牧民是游牧的,另外一户是定居轮牧的,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定居轮牧的牧民的牲畜几乎没有损失,而游牧牧民的牲畜死伤则相当惨重。

【承转】西北地区草场资源非常丰富,但人类在利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请看漫画“请嘴下留情”结合此图说明人类在利用草场资源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请提出你的建议。

过度放牧,草场超载,土地沙化严重。可以建设人工草场;还可以划区轮牧;减少单位面积载畜量;还可以改良牲畜品种,使其吃的少,产肉产毛多。

教师总结:治沙和防止草场退化成为西北地区人民的重要任务。2.农业

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新疆云量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植物体内的糖分积累的多。

【承转】提到新疆的 瓜果,我们立刻会想到甜甜的哈密瓜、葡萄。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请看“平原灌溉渠道”分析此图可知本区以灌溉农业为主,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首北朝民歌《敕勒歌》,从中体味具有“外江南”誉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那“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谐美景。

场,所以主也可发展种区域地理特分布,就是有水草的绿总结一下,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西北地区农业发展需注意哪些问题?

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因此,西北地区牧业和农业的发展要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西部大开发要把生态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分组讨论,条件有哪些有利的?不利的? 生1:注意节约水资源。生2:注意防止土地荒漠化。3.新疆古老的灌溉系统——坎儿井 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京杭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下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吐鲁番是坎儿5000多千米,被誉为“地下长城”。

讲解坎儿井的构造:坎儿井有四部分坎儿井工作原理。

【畅所欲言】坎儿井这样设计有哪些优点?

(减少蒸发,节约水源;避免污染,保证水质。没有暴晒,水温清凉;自流灌溉,不需动力。)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做一小结,将自然地理特征总结,或请学生总结。进一步了解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总结归纳知识的体系。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加深对区域地理学习一般方法的认识,懂得如何归纳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的方法。

四、作业设计 整理笔记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城、纵贯南北的一,是伟大的地源,古称“井渠”。井的故乡。全长

篇9:《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树立辩证思想,获得正确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地理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②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等,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与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读图、探究讨论、分析比较、讲授。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电子课件等。学生

教科书、地图册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分为哪四个区域?

学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教师:通过学习北方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今天就让我们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青藏地区区域的学习。

引导学生,切入主题

青藏地区:①读图指出本区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理界线。②找出本区所包括的省区。

③读图说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

④通过以上分析概括出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⑥举例说明这种自然地理特征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成功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组内合作,读图讨论,共同研究解决上述提纲内的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认识与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特征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自学能力)

总结如下:

青藏地区:①位于我国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的西南地区。西邻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南邻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

②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全部及四川省的西部。

③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其中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内分布有许多高大的山脉,北部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

教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看起来大家都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接下来,让我们测验一下同学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谈话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学生热情高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感受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从几方面入手分析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获得自信,获得终身受益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小结本课,提出建议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了解了青藏地区不同的自然景观;知道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教师:进行了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很累了,接下来就让我们轻松片刻。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一下美丽独特的西部风光。(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优美的自然景观,配以悠长空灵的音乐,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学生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由衷地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师:这节课我们虽然只是简单地了解了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但我们获得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关于青藏地区其他更详细的内容,下课后请大家到网络

篇10:地理《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知识与技能

1. 能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指出南方的范围;

2. 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灯自然地理特征;

3. 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等方法,巩固知识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观;

2. 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播放南方地区典型的自然景观、农田景观图片,初步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导入新课]

篇11:平原地区人口自然结构的演化特征

关键词:平原地区;人口自然结构;性別结构;年龄结构

1、引言

平原地区的海拔一般在0到500米,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鄱阳湖平原位于江西省北部,围绕着鄱阳湖,由鄱阳湖水系,包括赣江、修水、鄱江、抚河和信江等河流冲积而形成的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面积约两万多平方千米,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和抚州等地区。鄱阳湖平原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人口较为的密集的平原地区,其人口的自然结构特征的演化在我国多个平原地区中具有典型特征。

人口结构是按照人口的不同标志研究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人口内部结构及其数量的比例关系。按照人口的性别特征,人口结构可分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三类。人口的自然结构根据人口的生物学特征即人口的自然属性,主要分为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自然结构作为最基本的人口结构,对于人口的其他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人口的自然结构既是人口再生产的必然结果,又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影响着人口的社会属性,从而对一定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基础性的影响。而社会经济也从各个方面制约人口自然结构的演化。平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平原地区的人口自然结构烙上了平原的特征,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则在加速平原地区人口自然结构的演化。

2、人口自然结构的总体特征

对鄱阳湖平原地区的人口自然结构总体特征选取年平均人口、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五个指标进行分析。我们选取了从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从年平均人口来看,鄱阳湖平原地区的人口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而人口的出生率却在不断下降,人口死亡率呈现出小幅的波动,尤其是近年来出现高低交替的现象。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人口密度却保持着稳定的上升,这与平原面积不变而人口稳定增长直接相关。

表1 鄱阳湖平原地区人口自然结构的总体特征

年份年平均人口(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20014167156215.446.069.38251

20024204097514.746.028.72253

20034238326414.075.988.09255

20044268896113.615.997.62257

20054297405313.795.967.83258

20064325186313.806.017.79260

20074353770613.865.997.87262

20084384258213.926.017.91264

20094416131013.875.987.89266

20104447203513.726.067.66267

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11

3、性别结构演化特征

对于鄱阳湖平原地区的人口性别结构演化呈现出以下的特征。首先,男性的比例始终高于女性,差距不大。其次,男女性别比总体上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形态。从2000年较高的108.29%升至2001年的最高109.12%后,快速下降,至2003年创下103.58%的最低,然后又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4、年龄结构演化特征

对于鄱阳湖平原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我们将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0-14岁为少年,15-64岁为青壮年,65岁及以上为老年。

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少年人群的占比不断下降,这也意味着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这与表1中数据是一致的。青壮年人群的占比不断下降,这意味着该地区的劳动力的增量较高;老年人群的占比不断上升,人口的老龄化将成为该地区的一个显著特征,甚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面临的严肃问题。

5、结语

本文分析了鄱阳湖平原的人口自然结构演化,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该地区的人口呈现缓慢但稳定的增长;二是男女性别比例经历了从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三是少年人群占比在不断下降,而青壮年占比在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临近。

鄱阳湖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长期在该地区的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该地区的人口自然结构特征是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的,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然而,从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开始,该地区的经济加速发展,此外,2014年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国家规划正是提上议程,江西省在不断推进昌九一体化,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人口的自然结构演化也将呈现出新的趋势,而这一点从2010年的数据中似乎有所呈现。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铮.人口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 焦华富.试论煤炭城市人口自然结构的演化特征——以淮南、淮北市为例.经济地理,2011年7月.

[3] 盛广耀.我国三大城市密集区人口结构演化.城市问题,2006年5月.

[4] 江西省统计年鉴2011年

作者简介:赵西桐,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篇12:《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3.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

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其它地区有明显差异,而且这种自然环境特征也导致人们的农业生产方式、生活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同学们生活在北方地区,通过前面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自然特征,但在学习时要注意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等。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1至4。明确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________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________一线以北,东临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

2.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东部有广阔的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西部有________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大部分属于________(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____”。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________”。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板书)

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板书)

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板书)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

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小组合作 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板书)

4、土壤:“黑土地”和“黄土地”

承转:由于北方地区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 活。例如北方地区的农业就形成了明显得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特点。

(板书)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请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完成下面两题。

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_________。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粮食作物,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找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在书中做标注)请学生发言进行展示。

(小结)北方地区具有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夏季雨热同

期等发展农业生产大的优势,但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有极大的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

(承转)我们以华北平原的春旱为例进行一下分析。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2,认识华北平原的春旱成因及其影响。

请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

(小结)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春季降水极少;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用水量大;华北平原河流较少,水量小;华北平原耕地多,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空间变化、修建水库调节降水的时间变化等措施解决华北平原的春旱,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课总结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南方地区中式风格现代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研究09-11

南方地区教学设计07-10

南方地区教学设计免费01-25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08-02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08-20

南方地区教案范文05-30

南方地区复习教案07-10

复习课南方地区范文06-09

南方地区地理微课07-10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练习02-04

上一篇:纯白年代作文下一篇:观“抗震救灾英模报告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