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共青团

2024-05-25

我与中国共青团(通用12篇)

篇1:我与中国共青团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每当听到这首熟悉的团歌时,我的内心都会激荡起一阵阵涟漪。我爱共青团,我爱这个青春的事业。我从事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实践中,深感甘甜与感悟并存。

一、用青春激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几经辗转,让我与共青团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使我真切地体会到,能

够从事共青团工作是幸运的,这一经历无疑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虽然承受着“无权无钱”开展工作的苦楚,但更多的是拥有许多青年人所没有经历过的快乐。2007年“五四”青年节,团县委一改过去开开会的路套,笄了一场“新显青春魅力,构建和谐雅江”青年歌手大赛。但活动经费无着落,怎么办呢?我们四处奔走,积极与企业单位联系衔接,通过多方努力,终于争取到雅江电信公司的支持赞助,解决了经费问题,大赛取得成功,在全县青年中引起积极的反响,甘孜日报作了报道。我们从中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创造性开展工作取得成功后的喜悦,来自于同广大青年共同成长过程收获经验的满足,来自于与广大青年共同进步的期许!

正是凭着这种对共青团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青少年的特殊情感,使我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不断用真情铺展青春的道路,做青年成长成才的阶梯;用真情沁润青春的心灵,做青年思想进步的朋友;用真情激发青春的动力,做青年建功立业的后盾;用真情维护青春的权利,做青年合法权益的代表。我想,这些也许正是在共青团工作的一份经历和丝丝缕缕的感悟积累所形成的这种激情和对共青团无比热爱的生命意识使然吧。本来,像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对生活、对工作的一点感悟是微不足道的,但共青团所赋予我的那种对待工作的激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使我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年轻。人们说,心态决定一切。我觉得,有了这种激情和生命意识,社会和人生也就变得越来越让人觉得亲切。

二、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共青团是五湖四海的来,满天挥洒的去,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从事团的工作多年来,我有着切身的体会,就是对于共青团这样的群众组织来说,基层组织建设及其重要。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的份量。面对社会转型的趋势,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但历史问题在我们手里不能继续成为历史,现实问题更不能因为我们而成为历史问题。团的建设是开展团的工作的基础,是共青团履行职责的前提。团的建设特别是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基础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一个健全有力的共青团组织网络,团的工作就无从谈起。我们说团的工作有两个轮子支撑,一个是团的组织建设,一个是开展团的活动。两个轮子协调发展,团的工作才能整体推进。在形势和工作对象已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通过着力增强团员意识,进一步健全团的组织,不断活跃团的工作,就显得极为必要和紧迫。我刚从基层调到团县工作时,恰遇班子换届,新一届班子组成,面对的是全县各基层团组织不健全、团员超龄等一大堆问题。新一届班子首先从抓基层组织建设入手。我们团县委机关仅2人。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和压力,深入到各乡(镇)争取党委的支持,大刀阔斧地开展了整建工作。通过半年的努力,我们走遍了全县113个行政村,采取“充实、撤换、提高”的措施,重新组建了113个基层团支部,解决团组织全面覆盖的问题;发展了720名团员,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通过基层组织建设,把全县团员青年聚集到了团旗下。

三、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凝聚人心开展工作

作为团的干部,要很好地在两个方面琢磨。第一个是你怎么去认真服务大局。共青团一定要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开展工作。共青团服务中心还不是简单的往上靠,要通过我们有效的工作载体,组织和发动年轻人,为中心工作提供思想上、行动上的支撑。要研究基层团的工作,要研究乡镇地缘的特点、文化的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特点,要研究青年人留下多少,青年人基本流向在哪里,然后把青年人组织起来为大局服务好,做好工作。好好做起来,那绝对是增光添彩的事。深入一线,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就能做出亮点。第二个要好好考虑认真服务青年地区,目前,基层青年工作机构,在青年人中没有什么感召力、影响力,甚至有些青年在青年中影响比你还大,那我们就要反思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对青年的有效服务是不是还不够。党组织给我们平台,给我们创造条件,那么我们怎么把青年凝聚起来。过去共青团为什么在青年人中有较强的凝聚力,除了做工作外,青年人的进步、发展与共青团紧密相关。现在青年人的成长路径非常多,共青团对青年人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还不够,尤其在基层,手段、杠杆又不多,这个时候就要考虑一些有效的措施,把青年服务好。总之,要进入工作状态,服从于党委的工作中心,凝聚人心展开工作,就能取得实际的工作成效。今年“3.14”事件波及到我州我县,维护藏区社会政治

稳定成了各党委的工作中心。怎样服从于党委的工作中心开展,成了共青团工作的工作重点。为了维护全县社会政治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奥运会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团县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入到维稳工作。3月19日,团县委组织开展了反分裂万人签字活动,紧接着向全县团员青年发出了《致全县团员青年的一封信》。信中,用

新旧对比,藏区的发展变化等大量活生生的事实,讴歌了党的伟大、正确;使广大团员青年认清形势,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全县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作应有的贡献。这一系列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县上下保持了安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这当中,全县广大团员青年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机制

从工作实战来看,在新形势、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基层团组织人力、物力资源匮乏,很难适应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的要求。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有些基层团组织干部配备不到位,资源有限,活力不足,联系、动员和服务青年的手段单一,方式陈旧,效果不明显,开展工作时经常面临捉襟见肘、有心无力的窘境。二是在新的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如何更好地履行基本职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面对青年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还难以提供切实有效的诉求表达渠道。虽然我们有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但是所有这些优势尚未很好地转化为一种整合效力。因此从共青团组织未来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特别是对针对藏区的实际,我们也必须要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青年工作的发展。2007年团县委向县委提交了从关于做好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调研报告,针对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和藏区实际,向县委提出两条建议:一是把共青团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二是落实农牧区基层团支部书记的待遇。如果建议得到采纳,将使共青团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各项工作开展较以前将顺利多了,服务青年、管理青年的工作将顺畅。

总之,我从事共青团工作实践的感悟是:激情似火,当好助手,凝聚人心,创新机制。

篇2:我与中国共青团

——伴我成长的共青团 广大市政

11建筑

30号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未来!”——这是激耳动听的共青团之歌。共青团在五月的花海里绽放,他有着像花那样争奇斗艳的精神和魅力。共青团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组织,让我们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怀;共青团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组织,是理想和责任的凝聚;共青团是一个大有作为的组织,有无限的活动空间,是青春为之奉献最美好年华的人生舞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烈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行动指南,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全国各族青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壮大的,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有着光荣的历史。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选择共青团就是选择了自己的信仰与志向,它能使你从迷惘中驶向黎明,在团体中找到风趣的黎明。共青团是我少年风华的指引灯塔,是我踏入青年萌芽的催化剂。在升入初中的懵懂少年,为所欲为的心态腐蚀了我的理智;叛逆的思维情绪夺走了我的童真,使之走上了古惑的迷途,荒废了许许多多的美好青春。感性的头脑在一次次的挫折跌撞中不断的遇事长智,在风华正茂的校园里亏感颓废,深切的能感受到此时的我已非彼时的我。而一份偶然的学生报又让我再次改变,上面的共青团使我又从胡同中找到了理智的风向标。激情澎湃的热血催使我不断的了解认识共青团,一种渴望也不断涌现。‘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这激情的语句不断的在我大脑里盘旋,感觉的到自己真像那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以此,我真的无法控制那股热劲的冲动,迫切要求加入这团体组织,感受那股劲。如使命般为之付出,时时刻刻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在团旗下庄严宣誓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要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做班级同学的好榜样,不愧对于胸前的团徽。这不仅仅是一份责任感,更是心中的一份使命感,让我焕然一新的改变。

当微风拂过碧绿的小草,那是春天在招唤,当流云滑过蔚蓝的天空,那是时间在招唤,当万物复苏在辽阔的大地,那是心灵在招唤,当我们在孜孜不倦的奋斗,那是共青团在招唤。从此我将青春交给了共青团,将满腔热情落实到团组织,尽心尽力、兢兢业业的为共青团的排头兵而努力。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上级团组织对加强团员意识教育的重视,学校极力引导我们青年团员从自身素质出发,从思想教育出发,由整个学校到各个班级,从思想上,组织上等方面对整个团进行了切实的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

篇3:我与中国共青团

第一次见到《中国学校体育》是1981年, 在学校的图书馆, 当时刊名为《学校体育》。没想到就是那次的相遇, 使我和《中国学校体育》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光阴荏苒, 转眼间30年一晃而过, 我也由一个朝气勃勃、意气风发的青年体育教师, 成为了知天命的体育教研员。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 更感谢《中国学校体育》给了我人生中学习与工作的莫大帮助。30年来阅读《中国学校体育》成了我专业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习惯, 30年的杂志收藏也成了我工作的必需, 30年来我把每一期、每一年的《中国学校体育》合订本作为我重要的学习资源, 有效地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挚友

回想1975年我踏上教师的岗位, 供职于常州师范学校。那个年代很少有学校体育学科的期刊, 即便是师范类的学校图书馆也看不到体育学科类的期刊。之后我调入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1981年的下半年我终于在学校图书馆见到了《学校体育》这本杂志, 然而学校阅览室的规定只能借阅, 且一周内必须返还。因此该杂志的借阅卡记录我总是排在第一位。每当期刊拿到手后, 在阅读中发现有好的文章, 我就在笔记本上进行摘录, 这本摘录本也成了我课堂教学与训练的“指导教师”。每一期杂志阅读后总是急切盼望下一期快快寄到。1982年我就开始自费订阅了《学校体育》杂志, 从此, 《中国学校体育》也成了我形影不离的挚友。在我的办公桌上总摆放着当月的《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这30年来我和它朝夕相处, 成了难舍难分的好朋友。

三、导航

30年的体育教学生涯中, 每当我有闲暇时, 我就会随手翻阅《中国学校体育》的好文章, 每当我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与迷茫时我就会到《中国学校体育》里找我要的答案, 现在翻开我所珍藏的30年的杂志, 几乎每一本杂志上都留下了我的笔迹, 许多重要文章都有我的勾画、标注, 以方便后续的资料查阅和再学习。就这样这本杂志成为我工作的重要航标, 引领我在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征途中一路前行, 快速成长。1991、1994、1996年我三次参加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比赛, 均以最佳综合成绩获一等奖和标兵奖。1996年在首届江苏省中小学中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2000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学体育特级教师, 2007年晋升为江苏省首批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 并获得全国百名优秀体育教师的光荣称号。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近年来, 也陆续在《中国学校体育》发表了几篇论文。我要真诚地感谢《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对我的帮助和引领。

四、祝福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0年来《中国学校体育》为全国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者们, 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搭建了一个沟通、互动的信息平台。她记录了我国学校体育30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学校体育在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中的丰硕成果。而期刊自身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由原来北京体院个人订购到邮局全国发行;由《学校体育》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由双月刊变为单月刊;由黑白印刷到整本彩印。作为一名普通体育教师我由衷地为它高兴并衷心地祝福它, 读者群进一步扩大, 期刊质量不断提升, 发行量节节攀高。虽然还有两年多我将退休, 将离开自己所热爱的学校体育事业, 但我将会依然订阅《中国学校体育》杂志, 借此关注我所热爱的学校体育事业。

篇4:我与中国辞书学会

1992年10月28日中国辞书学会在北京成立。

中国辞书学会不是偶然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其他各种出版物丰富多彩,唯独辞书一片萧条。人们常把《新华字典》作为我国辞书的代表作。《新华字典》字斟句酌,一丝不苟,质量很高。但无论在创意上或是规模上还远远不能与中国辞书史上的《尔雅》、《说文解字》、《永乐大典》、《本草纲目》、《康熙字典》以及近现代出版的《辞源》、《辞海》等辞书相比较。这一“大国家,小字典”的现象,使我国辞书界、出版界、文化界蒙羞多年。

在国家出版局陈翰伯的领导下,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包括160种辞书的新中国第一个辞书规划终于在1975年推出了。这个规划得到邓小平和周恩来批准并付诸实施。到20世纪90年代初,不仅新《辞海》、新《辞源》以及原创性的《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英汉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都相继出版,而且各种语文词典、双语词典、专科词典,数不胜数,琳琅满目,一改“大国家,小字典”的面貌。与此同时,中国辞书学会应运而生,语言学家曹先擢教授任会长,本人任第一副会长,陈原、罗竹风等任顾问。不久,曹先擢会长作为汉语专家去日本,我成为该会代会长。

第一届中国辞书学会做了许多工作,其中最突出者,一个是打假批劣,一个是建议并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创立了中国辞书奖(后改为“国家辞书奖”)。

在中国辞书学会成立大会上,我在闭幕词中,针对当时兴旺发达的辞书出版事业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况,并根据我的同人徐庆凯提供的材料,指出王同亿先生主编的《语言大典》收词和释义存在严重问题以及抄袭剽窃现象。我在闭幕词中说:“我以为我们的辞书编纂和出版中有一种堕落行为,评劣就是要与辞书编纂出版中的堕落现象作斗争。……如果让那些歪风邪气泛滥成灾,通行无阻,什么抄袭有理,差错有理,拼凑有理,那还有什么真理,那还要中国辞书学会干什么?”从而,本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批评以《语言大典》为代表的“王同亿现象”。对“王同亿现象”的批评展开后,才知道《语言大典》虽然有2400万字,但每张每页,从收词到释义,都有若干错误。从这一点来说,它在中国辞书史上,创造了一个最不光彩的纪录。

于是,《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广州日报》等二十余家报刊,发表了不下数十篇批评《语言大典》和“王同亿现象”的文章。写文章的有瓜田、郑拾风、罗竹风、荆中棘、鲍克怡、刘金等数十人,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家于光远同志,也写了批评文章。最后,我写了《“王同亿现象”剖析》,总结了六条教训。

没有想到,几年一过,王同亿又于2001年抛出了带有腐朽气息的《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沉渣泛起,死灰复燃。此书胡说八道,下流无耻。其腐朽程度,又一次开创了中国辞书界的新纪录。此时,中国辞书学会已经换届,曹先擢先生继任会长,我为名誉会长。为此,曹先擢与我等专程拜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商量和发起对《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的批判,得到顾明远和中国教育学会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2001年8月21日至23日,中国辞书学会在海盐举行了第一次批评该书的大会。同年10月16日和10月24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辞书学会,上海辞书界、语言界分别于北京、上海召开会议,进一步批评该书和“王同亿现象”。该书以学生为主要对象,而其腐朽污秽的东西,对青少年和下一代的危害极大。因此,激起与会者的公愤。所以说,这几次会议名曰批评,实为声讨。

我在这次批评中,写了《辞书编纂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评〈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一文。

首届中国辞书学会第二件大事,就是设立中国辞书奖。

辞书,是无声的老师,无墙的大学。大型辞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等,都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它们对积累知识,释疑解难,普及文化,提高读者和人民的素质,促进科学进步有重大作用。而褒奖和批评,是激励事业和人们前进的两种不可或缺的武器和方法。辞书与任何图书或文化一样,既需要批评,也需要褒奖。为此,我在1994年春到新闻出版署,找到主管图书出版的副署长杨牧之,建议在署领导下设立中国辞书奖,由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辞书学会承办。

听杨牧之同志说,出版署早有打算:在国家图书奖这一层次下,设立八个专项奖,辞书是其中一个。总之,我的意见,得到他的充分支持。

没过多日,我恰好到北京开会,为筹备开办中国辞书奖事,一个晚上我起草了五个文件,包括章程、集资办法、评奖办法等。第二天晚上,我们约请了杨牧之等新闻出版署的有关领导以及中国辞书学会的有关同仁开会,通过了这五个文件。

1994年5月23日,新闻出版署的新出图[1994]380号的复函,下发中国辞书学会,抄送各省、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等部门,正式批准设立中国辞书奖(后改为“国家辞书奖”),并明确此奖是中国辞书、工具书的最高奖,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辞书学会承办。

1994年8月,中国辞书学会颁发了《中国辞书奖评奖条例》,除规定此奖分为一、二、三等和每个等级的数额、参评书籍的条件外,并规定由中国辞书学会提名,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组织中国辞书奖评审委员会并筹集奖励资金。

为了筹集资金,我给许多出版社特别是上海的出版社,打过数不清的电话,苦口婆心,筹集人民币一百万元左右,终于奠定了此奖的物质基础。应当特别一提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赵所生一度是本奖基金的保管和经营人。他们做了大量工作。

此后,中国图书奖得以顺利进行,分别于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举行了五次。

回忆往事,以曹先擢会长为首的许多辞书界的同人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与他们相濡以沫,没有他们的共同努力,中国辞书学会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篇5:我与共青团共成长征文

共青团,凝聚着、引导着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奋斗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多年后,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那一年我上初中一年级,清晰记得发生了好多大事,“世界金融大危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汶川发生大地震”,世界、祖国都经历了痛与乐、悲与喜交响乐般的洗礼。那一年,在团组织的号召下,自己第一次觉得是有使命的,怀揣着忐忑的心情向组织递交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申请书——入团申请书,加入共青团,为我那中学生涯画上了值得骄傲的一笔。我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要比其他同学更为努力学习、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鸣蜩有月,我华皇皇。时以入怀,风华其扬。既升有日,灿灿其光。生以燃之,来日而煌。炬曰五四,擎之以昂。”

与团相识十四年,这十四年也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青春岁月。在这十四年中,我曾担任班级团组织干部,曾参与学校征文讲述我与共青团的故事,曾获评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也曾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去聊城县城下乡支教。,我结束求学生涯,以应届生的身份来到金隅集团,加入文化科技公司,成为综合管理部人资岗的一员,感受了集团作为老牌国企的使命担当,体会了金隅“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干事文化理念,树立了“加入金隅,勇担责任”的思想意识。在入职的一年中,我响应团组织的号召,积极参与活动,充分领会到梁启超先生所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斯民乃寤,自兹匪盲。我辈其勉,载拓其疆。共青之团,耀耀荣光。共义之名,维母畀将。卓卓我辈,新邦乃创。”

篇6:我与共青团共成长主题征文

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青春担当,是一部记录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事业成果、反映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风貌的重要文献。

白皮书介绍,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物质发展环境更为优越,精神成长空间更为富足,拥有更高质量的发展条件;教育机会更加均等,职业选择丰富多元,发展流动畅通自由,实现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宽阔;享有更全面的保障支持,成长成才有了更良好的法治环境、更有力的政策支持、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温暖的组织关怀。

我国青年发展水平整体优先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多项核心指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青年朝气蓬勃、自信奋进的精神风貌充分证明,中国政府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党管青年原则、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青年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继续发展的根本依靠。

篇7:我与中国共青团

在此之前,我并不明白成为共青团员的意义与责任。还是少先队员时,我虽勤奋学习、认真完成值日劳动及班级管理工作、积极帮助团结同学,但是并未能够真正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成为共青团员那一年清明节,学校组织同学们祭扫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入口牌楼古朴典雅,其上镌刻着“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八个大字。穿过牌楼拾级而上,周围草木郁郁青青,路旁零星地开着着淡黄色的小花,队伍行进过程中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氛围。我们穿过凭吊广场、驻足烈士纪念碑。在烈士纪念馆中,记录着江上青烈士、许晓轩烈士等为新中国成立奉献自我感人事迹,我们在每一位烈士像前久久停留,仿佛正在经历他们的故事。我们为先辈的事迹感动,同时也明白了作为共青团员的意义和责任,知道我们该怎样前进,知道了人生的价值在为人民、为祖国的奉献中得以体现。在烈士陵园,我们再次重温了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篇8:我与中国共青团

2 0 0 9年10月1日, 新中国迎来了她60岁的生日。在这6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中, 最值得铭记的是那些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们生动、鲜活、真切、感人至深。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领域, 同样也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从零做起, 默默奉献, 执着追求, 用自己的行动变革着基础教育领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用信息化手段架起了通往教育现代化的桥梁。正是有了他们的执着探索和努力奉献, 才有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地区, 在不同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同的工作, 但相同的是, 他们选择了基础教育信息化这方热土, 都在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着。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教育信息化把祖国的事业与他们自身的命运紧紧地维系在一起。本期我们就特邀了1 0位来自不同岗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者, 结合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回忆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以及对信息技术那份难分难舍的情怀、那份执着的热爱。他们有的意气风发, 有的已经年近花甲;有的刚刚入行, 有的已经在教育信息化领域耕耘很久;有的已经成长为领导者, 有的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他们是我们所有教育信息化建设者的缩影。通过他们的回忆, 折射出了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发展变迁、所取得的光辉成就以及我们对教育信息化事业浓浓的感情, 作为我们在祖国母亲6 0年华诞奉上的贺礼。

篇9:我与中国画

因为在幼年的时候,喜欢画猴子,直到现在,虽然看过了不少画猴的名作,并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仍然念念不忘幼年的时候,从名人画谱上描下来的猴子、母亲纸剪的猴子、药店门口石柱上蹲着吃桃的石猴子,以及许许多多江湖画家笔下的猴子,尤其是蹲在山东卖艺人的肩上穿着古旧红衫的猴子。这些片断的印象,糅合起来,才构成了活跃的、闪光的、完整的猴子的形象,而且有色彩、有生命、有诗。

记得儿时在家乡过旧历年,一过腊八,家家便都忙着发面蒸馒头,给祖先上供和留着新春吃。大人怕孩子们闹,总给孩子们找些事做。当时我最满意的差使,是母亲给调一个胭脂棉花碟,用根筷子,沾着胭脂,向新出笼的馒头上,一个个打红点。雪白的馒头上,鲜红的圆点,煞是好看,引得老少欢喜,无形中增添了不少新年的气氛。试从实用观点来看,红点子并不能吃,也不能给馒头增加一丝香甜,它只是一种点缀,满足人们一点美感上的要求。不这样就似乎秃秃荒荒,缺少些什么,不像过年的样子。我自己当时的工作,虽然极简单,算不了“创作”,回想起来,也有很大的快感,或者说类似“创作”的美感经验。

清晨,我在郊野散步。在小树林中,可以听到各类鸟叫。当然我不是传说中的公冶长,我不懂鸟语,但是感到很好听,鸟鸣是很“悦耳”的。

我到老友李可染家,去看他的画。看过几张之后,他就在录音机上放一段弹词给我听,他说弹词的音调很美,这种美,曾经对他的笔墨,有过启发。李可染爱听弹词,但他并不去了解其中的情节与词藻,他也不懂苏州话……

多年来,我坚信不疑生活是艺术源泉的观点,这个观点,现在将来都不会过时。明清以来山水画之衰落,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脱离了生活,闭门造车,强调师承,缺少创造,形成公式化、概念化的山水八股。我坚持写生,并不主张照搬生活。写生过程,就是艺术创造过程,有取舍,有改造,有意地经营,有意识地使感情移入,以意造境,达到“情景交融”。对景写生,是习作?是创作?界线难以划清。对中国山水画而言,从画面的具象或抽象来说明它的新与旧,是浅层次的认识。中国山水画与西洋风景画艺术观念、审美层次、造型语言都有根本区别。

我生长在北方,由衷地喜爱北方山川风物。特别是太行秦岭和西北高原,尽管她荒寒贫瘠,仍觉得她亲。犹如一个儿子看自己年老的母亲。

我的确看梵高的画很激动,因为我学梵高是学他的心而非学他的技。梵高是带着感情画画儿的,我到山水中时,不受感动我不画,一定是在激动时我才画。

我宁可欣赏一块民间蓝印花布,而不喜爱团龙五彩锦缎。相对而言,民间艺术是不够成熟的,有的甚至粗野,但它有清新之气、自由之气、欣欣向荣之气。这也许是审美标准不同,有人爱吃熟透了的果子,我却喜欢吃那些不太熟、有点涩口的。

画中国画,不外勾、点、皴、擦、染。久而久之,这些技法都有了定式。画焦墨,几乎不用烘染。而我主要从对象来,从自己的感觉和记忆中来。所以,每一次画画,我总把自己当作一个不会画画的,古人的技法,别人的技法,自己从前的技法都一边去,这时,只有我和山水。具体来说,在用点表现树叶时,按常规,应该是近处用大点,远处用小点,而我从对象来,近处用小点,一点一叶,远处用大点,一点一丛叶,虽然不符合透视原理,却是真实的,和对象的质感一致,也和我内心的感觉一致。

文人画讲究一个“静”字,文人画是出世的。我是人世的,能使自己激动的,才能使观众激动。

中国画卷轴形式,到近代,已发展得很丰富了。特别是在构图上,有时近镜头,有时远镜头,对于景象选择,十分自由。画者如神仙一般,手执赶山鞭可以自由搬迁山水位置。正因为在构图上有极大的自由,倘作者道行还不够,没有经过“必然王国”,则仍进不了“自由王国”。

十一

中国画最怕黑气,黄宾虹是一股清气逼人。

十二

单纯追求趣味,忽略情感、情绪,是目前中国画创作的一大弊端,由此而助长了制作之风,产生了小巧、浅薄。

十三

我不喜欢运用特技,一是因为特技是硬画,硬作文章,难得尽性;二是因为中国画的工具太好了,它表达人的感情最直接。

十四

画山水画,少不了造险。险从何来?从大自然中来,从生活中来,从自己的感觉中来。如此,其险可倚。

十五

一方面,传统绘画“随类敷彩”是经过提炼与概括过的“彩”;中国画从来没有孤立地强调光与色,因为这不是艺术要求最本质的东西,不是目的,只是表现手段。所以色和光是根据艺术要求而取舍的;否则便不可能了解其它造型艺术的许多现象。如:中国和西洋的古典雕刻都是有色的,而近代雕刻都是无色的,这是雕刻艺术的发展呢,还是倒退呢?另一方面,中国画的色彩,还是要发展的,但并不以追求“如实描写”为满足。我们古人早已充分了解这一点。

十六

实际上,中国画并不排斥光暗,如“石分三面”就是一例。但它也不迷信光暗,如宋瓷枕上小儿踢球的线画,寥寥数笔,生动异常,从整体联系起来看,决不会有人把它看成是踢铁环的。

十七

我尊重传统,热爱传统,同时又在同传统打仗,尽量不要传统。传统的教法我尽量不模仿,传统有的皴法绝对避免。我讨厌公式化、概念化地画画。我尊重传统,我又讨厌传统的糟粕,我实际一直在向传统挑战,希望从传统中跳出来。齐白石老先生讲过“传统像个大网一样”,他和黄宾虹是“漏网之鱼”。我说我千万别被传统网住。

十八

中国画法中,向来便主张“奇中寓正”、“正中寓奇”,以达到艺术上的变化统一。有正无奇,则呆滞刻板,如馆阁体印版字所要求的,会绞杀了艺术生机;若有奇无正,那是企图以奇取胜的江湖术士手法,已去艺术甚远。真的艺术要求,应该是奇正统一。有时从外形上看颇正,而奇寓其中,有时形式很奇而正寓其中。

十九

收放之法,许多中国画家在这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写意画家,体会尤深。有些画家,终生苦于能收不能放,或能放不能收;或失败于宜放不放、宜收不收。艺术贵于能放能收,收放得宜。如长江人海,源出于昆仑,经高山峻岭,迂回曲折是其收;既出三峡,一泻千里是其放。

二十

方圆各有其长处,如纯方,则诉诸人之感觉

是有骨无肉,冷硬偏于理性;如纯圆,则有肉无骨,混沌无精神。造型之方法,无论一石一木,或人物、屋宇、舟车等等,皆方中见圆,圆中寓方;既有丰富之感情,又显得挺拔有力,这也是程式化所遵循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十一

齐、黄两位大师,为近代中国画两座高峰。而两位大师攀登道路不同,面貌各异。齐先生作品面貌以奇胜,而正寓其中。变化中有法度,奇异中见生气。宾虹先生作品面貌以正胜,但奇寓其中。初见似平易,但愈深入品味,则愈感到其韵味无穷。尤其笔墨变化,神出鬼没,无迹可寻。似极率意,毫不经心,但审其墨痕,笔笔见法度,折钗股、屋漏痕隐于层层积墨之中。视之不辨物象,黑团点线交织。退后几步看,则融洽分明,气韵生动。

二十二

黄宾虹先生的笔墨,繁到不能再繁,尤其到晚年的时候,越是画兴高、画意浓、画到得意处,越是横涂纵抹。近看似乎一团漆黑,退几步看看,真是玲珑剔透,气象万千。在极繁复的画面上,令人感到处处见笔,笔笔有情,单纯而统一。

二十三

历史上常讲中国画家有四个信条:一个师造化,一个师古人,另外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黄宾虹先生这四个方面都做到了。事实上做到这四句话是不简单的。怎么师古人呢?黄先生是学南宗的,但他北宗也学。青年时代他临李唐的画。黄先生是打进去又打出来,他的画到晚年没有一笔像哪一派,他自成体系。他师古人几进几出,几次打进去,几次打出来。黄先生是师古人之心,不是师古人之迹。

二十四

目前,中国画坛百家峰起,“风格化”趋向越来越明显。人人都想同他人拉开距离,人人都想把自家面貌塑造得独特些,应该说,这是好事。但我有隐忧。过早地求超脱,过早地自立门户,这在艺术上往往只能收到短期效应。譬如练气功和武功,有多深厚的内功就有多大本事,内功筑基太浅,纵然学得几手招式,甚或以聪明悟得几手奇招,于形式和技法上炫耀于一时,但因无内功而终难大成。

二十五

焦墨作为绘画材料来说,有其极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山水画。但任何材料都是如此,水墨与油彩相比又何尝不感到其局限性很大?但局限性被克服正是它的优越性,试看乐器古筝,比钢琴局限性要大,而高明的琴师,演奏某些民族特色强烈的曲调,是钢琴所无法代替的。对焦墨,如能掌握其性能,会产生其它材料无法代替的效果,变成优越性,故而清代王昊庐评价程邃焦墨艺术,用“干裂秋风,润含春泽”来形容。当然,这一境界是不易达到的,但是可能达到。即便程邃与黄宾虹两位大师,也没有把焦墨发挥到极致。焦墨还有很大潜力,有待后人努力。比如焦墨可以大大发挥其雄强感、力度感,有人把焦墨比为敲击乐器,更确切地说,焦墨作品能达到交响乐的效果,而其中敲击乐器银铃声尤为突出……

二十六

色彩有很高深的学问,但貌似单纯的黑白对比所产生的力度和丰富的内涵,又是其它色彩所不能代替的?“白为万色之母,黑为万色之王。”黑与白构成了中国画的色彩基调与骨架。我喜欢荒寒雄壮,不喜欢纤细艳美。我喜欢画柏树、枯树,黑与白的焦墨很适合我对这些对象的表现。

二十七

黑、白、灰是一种学问,大千世界眼花缭乱,黑、白、灰给人以极大的安慰。石溪一幅黑、白、灰作品常常使我神清气爽。

二十八

我搞焦墨的原因,是想把绘画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使作品远距离看,也有效果。过去,吴道子、李思训等多作壁画。后来,出现了卷轴,文人画同匠人画分开,中国画画在纸上,不能上墙。我觉得中国画应该也完全可以给它找更大的空间,变成壁画,这并不是说让中国画家成为壁画家,而是让中国画可以上墙成为壁画。

二十九

这几年,大家都说中国画面临危机。我是一个乐观派。我认为,没有中国画的危机,只有中国画家的危机。

三十

篇10:我与中国共青团

纪念建团9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各系部、团总支:

接淄青联发„2012‟6号文《关于开展“我与共青团共成长” 纪念建团9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文件如下: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回顾共青团成长发展的光辉历史,抒发广大团员青年对共青团事业的热爱,展现新时期全市团员青年立足岗位、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经研究,团市委决定开展纪念建团9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本次征文活动以“我与共青团共成长”为主题,主要内容是:重温共青团成长、发展的光辉历程和突出成就,抒发对共青团的热爱之情;回顾作为共青团员或共青团干部年代的宝贵经历和难忘记忆,对新时期团员青年提出勉励和希望;表达广大团员青年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对共青团事业的感悟、感言;多角度、多方位地反映各行业领域团员青年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团结协作、踏实工作、开拓创新的先进事迹。

二、征文要求

1、征文来稿要求主题突出,内容翔实,观点正确,感情真

1挚;结构完整,语言优美,文笔流畅,立意新颖。

2、本次征文题材不限,可以采用散文、随笔、议论文、记叙文、诗歌、文言文等多种文体。题目自拟。

3、征文来稿要保证原创和事迹真实,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或者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取消其作品参赛资格,文责自负。

三、时间安排

l、作品征集阶段(3月底—4月20日)。面向全院征集作品,学生自愿参加,参赛稿件请于4月20日前报团市委宣传部。

2、作品评选阶段(4月21日—4月30日)。邀请部分文学方面的专家教师组成评委会对来稿进行集中评审,评选出部分优秀征文。

3、表彰宣传阶段(五四前后)。对优秀征文和活动组织单位进行集中表彰,并将部分优秀征文在淄博共青团网站以及市属其他新闻媒体上推荐刊登。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系团总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开展好本次征文比赛工作,认真组织所属基层团组织和团员团干部积极投稿,踊跃参与。

2、精心指导,确保质量。各系团总支要在征文活动期间,认真组织本系部团员青年系统学习团史团情有关材料,同时要加强对文稿撰写的指导和引导,确保作品质量。

3、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各系团总支要将本次征文比赛作

为全市庆祝建团9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强化宣传,为纪念建团90周年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

1、征文比赛稿件格式要求

2、征文比赛稿件汇总登记表

附件

1征文比赛稿件格式要求

1、页面:A4页面,上边距3厘米,下边距2.5厘米,左右边距各2.8厘米,全文段落行距设置为固定值30磅。

2、标题:华文中宋,2号,居中。

3、单位及作者:楷体,3号,居中。

4、正文:仿宋_GB2312,3号,“单位及作者”下空一行空两格开始。

附件2

征文比赛稿件汇总登记表

篇11: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二、中国共青团入团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三、中国共青团入团的条件和要求

1、入团条件

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团员年满二十八周岁,没有担任团内职务,应该办理离团手续。团员加入共产党员以后仍保留团籍,年满二十八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就不再保留团籍。

2、团员要求

(1)申请入团的青年应有团员两人介绍。

(2)介绍人应负责地向被介绍人说明团章,向团的组织说明被介绍人的思想、表现和经历。

(3)要求入团的青年要向支部委员会提出申请,填写入团志愿书,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委员会批准,才能成为团员。被批准入团的青年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起取得团籍。

四、中国共青团入团需要履行哪些手续

1、申请入团的青年应有两名团员作介绍人。

2、介绍人应负责地向被介绍人说明团章,向团的组织说明被介绍人的思想、表现和经历。

3、要求入团的青年要向支部委员会提出申请,填写入团志愿书,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委员会批准,才能成为团员。被批准入团的青年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起取得团籍。

五、中国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团的全国领导机关是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团的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团的全部工作。团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若干人,组成常务委员会。选举第一书记1人和书记若干人,组成书记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常务委员会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由它选出的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书记处行使职权,负责全团的日

常工作。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解放军、武警、全国铁道、全国民航、中直机关、国家机关、中央金融、中央企业等都有团的省级及下属团的地方领导机关和基层组织。

六、中国共青团的团员权利可以概括哪四个方面

1、选举权

2、被选举权

3、表决权

4、监督权

七、缴纳团费的意义

团费收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团务工作。加强团费收缴工作,是密切团组织和团员之间联系的有效措施,是增强团员意识的重要手段。团费收缴工作进展的好坏,直接反映出团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对工作的负责程度。

八、中国共青团的团旗、团徽、团员证的意义

(1)中国共青团团旗的意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着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2)中国共青团团徽的意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标志。它象

征着共青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3)中国共青团团员证的意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封面为墨绿色,象征着青春和朝气蓬勃的青年运动;封面上方印有红色烫金团徽,象征着共青团是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

九、中国共青团组织诞生地最早的名称是什么?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首先在上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前后,全国各地在准备建党的同时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篇12:中国共青团历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史发展的四个时期,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

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创建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为了广泛团结进步青年,培育党的后备力量,就酝酿建立中国的青年团组织。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成立后,这些党的早期组织也在当地领导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领导正式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 年 5 月 5 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这一天是卡尔〃马克思诞辰 104 周年纪念 日,这次大会讨论通过了团的纲领、章程及各项决议案,并推选了施存统为团中 央书记。一大召开以后,中国青年在团的带领下,英勇的参加各种革命活动,成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支坚强力量。

第二时期是共产主义青年团时期。

1927年4月12日,在中国大革命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翼集团叛变了革命。在白色恐怖中,中国共青团跟共产党走的决心毫不动摇。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使中国社会中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率先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根据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加入抗日救亡斗争的行列,于1936年11月作出决定改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第三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时期

共青团在 1935 年实行改造以后,团组织 中断了 10 年之久。为了适应新时期需要,1946 年 10 月,党中央产生建立新民 主主义青年团的提议。

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议》,并在全国领导普遍重建青年团的工作。

1949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刚刚解放的北平隆重召开,最后完成了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工作。

1953 年全国进 入有计划建设的新时期,为了讨论和解决青年团在建设时期的任务问题,团中央 于 6 月 11 日在北京召开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讨论了 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交给青年团的任务是动员全国的广大青年为逐步实现国家 工业化和进一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大会选举了胡耀邦为团中央书记。这次大会上,毛泽东主席作了重要讲话,祝贺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大会把这“三好”作为今后青年的工作方向。

第四个时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时期1964 年 6 月 11 日,中国共产主义青 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国国民经济出现好转的形势下于北京隆重举行,这 是共青团建立以来空前盛大的一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正式代表 2396 名,列席 代表 927 人。这次大

会通过了新团章,号召全国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祖国而勤奋劳动和学习。

1966 年发生“文化大革命”,共青团组织遭到破坏,被迫停止活动,粉碎“四人帮” 后,1978 年 10 月 16 日,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共青团“十大”在北京召开,被迫 中断 12 年之久的共青团开始恢复,“十大”中提出了“为伟大的新长征贡献青春” 号召,教育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随着形势的发展,根据改革开放形势的 需要。

1993 年 5 月 3 日共青团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我 国青年和共青团今后 5 年的三大任务是:“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青年,带领青年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为青年健康成长服务”

1998年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团十四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抓住跨世纪的发展机遇,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党工作大局,以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为着力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采取切实措施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团的组织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全面发展

2003 年 7 月 22 日团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这是迈 入新世纪后团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正式代表 1539 人,代表全国 6986 万团员。大会修改了团章,并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定为团歌。

2008年6月10日至13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团十六大将听取和审议团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修改团的章程,选举团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陆昊当选为团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第一书记

上一篇:农业系统分析与模拟重点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吹泡泡》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