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历史

2024-04-29

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历史(精选6篇)

篇1: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历史

2010年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考试公共科目模拟试题06(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C.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D.对错误思想的彻底克服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3.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 料的生产方式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劳动与劳动对象的统一

4.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巳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D.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 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6.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8.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A.直接的调控模式 B.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的模式 C.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D.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9.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0.通货紧缩的迹象是()。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增加

11.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 D.加强民族凝聚力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性在于()。A.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活动 B.国家制定完整的法律规范市场活动 C.国家直接参与市场活动 D.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13。法律的公布是指()将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主席 C.国家司法机关 D,法律制定机关

14.甲欲杀乙,将乙打昏后又后悔,见乙未死即放弃了继续犯罪,悄然离去。后来乙因流血过多而死。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

15.我国民法是调整()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特殊主体 B.一般主体 C.平等主体 D.财产主体

1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行使的程序,从

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判处()。A.玩忽职守罪 B.滥用职权罪 C.徇私枉法罪 D.徇私舞弊罪

17.在一定期限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从事劳动生产,并进行教育和矫正的一种刑罚,被称为()。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拘留

18.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该丧偶儿媳是()。A.代位继承人 B.转继承人 C.第一顺序继承人 D.第二顺序继承人

19.各级政府是各级人大的()。A.领导机关 B.执行机关 C.派出机关 D.附属机关 20.政府机构的主体是()。A.领导机构 B.办公、办事机构 C.职能机构 D.派出机构

21.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A.职能监督 B.主管监督 C.专门监督 D.法制监督

22.立法监督是()。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B社会及舆论监督C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D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23.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24.“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结果给流氓、惯偷、坏人造成了盗窃、行凶、阴谋破坏的可趁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岐义 B.句子成份搭配不当 C.语序安排欠妥当 D.不合乎事理

25.批示转发下级公文应使用()。A.通报 B.通告 C.通知 D.指示

26.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A.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B.可夹带请示事项 C.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D.内容准确真实,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机关作认真负责的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1.人工智能的实质——思维之模拟即电脑,同人的意识有本质的区别:()。A。人工智能纯系无意识、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类意识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 B.人工智能没有能动的创造能力;人类意识具有能动的创造能力 C.人工智能只能接受人类意识的支配和操纵,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意识,更不可能支配和统治人类意识 D.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类意识具有社会性

2.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在于:()。A.量变是同一质态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B.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表现为显著的变化 C.量变是数量的增加;质变是场所的变量和事物结构的不同 D.量变表现为统一、平衡、静止状态;质变表现为统一体的分解,平衡、静止状态的破坏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的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是说()。A。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5.法律和道德的区别是()。A.法律产生于阶级社会,道德比法律古老、长久 B.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具有强制性;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教育、习惯来维持 C.法律只适用于违法行为,道德应用于一切不道德行为 D.法律有阶级性,道德无阶级性

6.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A.它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它对世界的看法

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C.它具有高度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 D.它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为它()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8.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是()。A.立足于现有基础,把建设的重点放在现有企业的改造、充实和提高上 B.依靠资金、资源的高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 C.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提高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D.靠结构优化,实现规模经营,合理布局生产力

9.党的领导主要包括()。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 10.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有()。

A.覆盖层面的社会广泛性 B.社会成员心理上的依赖性 C.参与上的强制性 D.制度上的立法性 11.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之一,计划手段具有()A.直接性 B.权威性和强制性 C.无偿性 D.速效性

12.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3.法律和党的政策的区别是()。A.制定的主体和效力范围不同 B.稳定性的程度不同 C.表现形式和保障实施的手段不同 D.作用范围不同

14.贪污罪的主体有()。A.国家工作人员 B.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 C.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D.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外方管理人员

15.罪刑相适应原则指()A刑罚的性质与犯罪性质相适应 B刑罚的轻重与犯罪轻重相适应 C.罪刑相称 D.罚当其罪

16.权利能力是以()A权利主体存在为前提B行为能力为前提C相应法律规定为前提D权利主体的构成条件为前提

17.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是()。A.过失责任原则 B.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D.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18.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一系列保证行政处罚公开的制度如()A表明身份制度 B告知制度 C听取意见制度 D听证制度

19.国务院组成有()。A.总理、副总理 B.各部部长 C。国务委员 D.秘书长

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权由人民授与,对人民负责 B.政府机构从属于社会 C.政府机构对社会行使广泛的行政管理权 D.政府机构控制着其他国家机构

21.下列机构中,属于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有()A国家旅游局 B海关总署 C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D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22.选用公文文种,主要依据()。A.规范性 B.工作关系 C.职权 D.行文目的和要求 23.规范性公文的内容涉及三大类问题,具体是()。A.事由 B.假定 C.处理 D.惩罚或奖励 24.撰拟文稿的一般程序包括()。A.构思 B.安排结构 C.拟定提纲 D.正式书写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是发展的。

3.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发展到突破原来事物的度,就会破坏事物质与量的统一,发生质变。

4.静止就是不动。5.世界上既有物质现象又有意识现象,所以世界的本质既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 6.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应该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实行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不能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手段。

8.改革的实质是要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10.把教育和科学摆到经济发展的首位,是邓小平同志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11.集权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党的基本组织原则。

12.提高一个国家经济整体素质,在国际竞争中增强地位,主要依靠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13.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4.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和被继承人的祖父母都是法定的第-j顷序继承人。15.我国社会主义法一般具有溯及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6.在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人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17.行政行为既要符合合法性原则,又要符合合理性原则。18.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应按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19.政府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政府机构在实施行政管理行为时,可以不受任何制约,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

20.公民无权就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提出 申诉、控告和检举,这些是行政监督机关的工作。

21.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的违法犯罪事件,人民法院无法行使审判权,主要由政府机构中的监察部门行使审判权。22.决定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法定的强制力。

23.批复具有权威性、被动性、针对性、教育性的特点。24.党政军各级领导机关都有权向所属下级机关制发指示。

四、1.1997年11月,甲、乙兄弟俩到某县百货大楼购买衣服,在挑选衣服时,甲不小心将衣服掉在地上,并脱落了两个衣扣,遭到售货员的责骂,并要求甲、乙赔偿100元,甲乙兄弟俩气愤不过,与售货员发生了争吵,这时大楼的服装部经理金某出来,不由分说,打了甲一记耳光。甲、乙二人推拉着金某要去找总经理评理,在推拉中将一节柜台挤坏,金某的眼镜也被摔坏,并因此使商店停业一小时,后来县公安局的人员出面才平息了这场争吵。县公安局根据以上情节,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甲、乙二人处以拘留7天。甲、乙二人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作出维持县公安局处罚决定的裁决。甲、乙二人仍不服,在收到复议裁决的第二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公安机关的裁决。问:①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甲、乙二人诉讼?②该案应由何地人民法院管辖?③谁是本案的被告?④原告起诉是否有举证的义务? 2.1996年5月16日上午,有一头牛跑到某乡食品站院内吃白菜,贾某将牛圈上,待失主认领。次日上午,有人到食品站串门,认为被圈的牛是王某和孙某合买的,即捎信给二人。当晚,二人来食品站牵牛,指责贾某不该将牛圈上,双方发生争吵,王某将贾某拖出院外,进行殴打,孙某也参与殴打,把贾某打成脑震荡,经住院治疗,医疗费和误工共损失280元,贾某要求王某和孙某赔偿,遭到拒绝",贾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牛跑到乡食品站吃白菜,原告将牛圈上,且通告牵回,并无不当;被告无理取闹,共同殴打原告致伤,这是违法行为,除批评教育,向原告赔礼道歉外,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因调解未成,法院即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判决如下:被告王某、孙某赔偿原告损失280元,其中孙某承担80元,由于孙当时无力支付,先由王某代孙某偿付,然后再由孙某偿还王某。

问:法院的判决是否合理?

五、公文改错(指出下列公文的8处错误)X X市人民政府文件

X府发[1994]第8号关于表彰市x X厂实现“安全生产年”的通报市属各企业:

为确保企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市X X厂从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花大力气抓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的贯彻落实,并建立了安全生产各级岗位责任制,1993年实现全年无重大生产和伤亡事故,成为我市标兵企业。为此,市政府决定给予市X X厂通报表扬,以资鼓励。市政府号召全市各企业学习市X X厂的先进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抓好安全生产,争创标兵企业,为把我市安全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

特此通报 X X市(印章)一九九四年元月

主题词:关于 表彰 通报

六、论述题:试述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1.B 2D 3B 4C 5C 6A 7A 8C9D 10B 11A 12D 13.D 14.B 15.C 16.B17.C 18.C 19。B 20.C 21.C 22.C 23.B 24.D25.D 26.B1.ABCD 2.ABD 3.ABC 4.BD 5.ABC 6.BC7.ABC 8.ACD 9.ABC 10.ACD 11.ABCD 12.BCD13.ABCD 14.AC 15.ABCD 16.ACD 17.BCD 18.ABCD19.ABCD 20.ABC 21.ABCD 22.ABCD 23.BCD 24.BCD 1√ 2X 3√ 4X 5X 6X 7X 8X9√ 10√ 11X 12√ 13X 14X 15X 16X17√ 18.X 19.X 20.X 21.√ 22.√ 23.X 24.√

四、案例分析题1.①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甲、L--人的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有关条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民对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甲乙二人的诉讼符合以上规定,所以,人民法院应当受理。②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本案中复议机关没有改变原县公安局的行政行为,所以,该案应由某县人民法院管辖。③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所以本案应以某县公安局为被告。④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所以,原告不负举证义务,但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包括原告在内的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当事人不得拒绝。2.《民法通则》规定:二人以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确定共同损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损害事实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造成;

二、共同侵仅人都有过错。所谓连带责任,指共同侵权人都有义务赔偿受害人的全部损失;履行赔偿义务的人,有权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义务人偿付应当承担的份额。本案二被告共同致伤原告,主观上都有过错。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原告有权向任何被告请求赔偿全部经济损失。鉴于被告王某侵害情节较重,经济情况较好,故赔偿原告损失200元,被告孙某侵害情节较轻,一时无力支付原告损失80元赔偿费,先由王某代孙某垫付,然后由孙偿还王。这样判处,有效地保护了受害人原告的合法权益。

五、公文改错:①发文号应为:X府发11994]8号;②标题中不应出现引号,应去掉;

③标题中的“表彰”应与“通报”放在一起,为“关于④通报类属普发性公文,可不写收文机关; ⑤结尾处不用写“特此通报”;⑥发文机关应写全称“X X市人民政府”的表彰通报”;

⑦发文时间应规范,并具体到日,为一九九四年一月十八日;⑧主题词表中无“关于”词,应去掉

六、论述题: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成果。虽然它们创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于不同的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从本质上来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是统一的科学体系。(1)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毛泽东,都是把关心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实际需要,视为自己的历史使命,邓小平理论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邓小平正是站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一基本立场上,果断决策,把全党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他大力倡导、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他鲜明地提出,要以“三个有利于”以及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等等。(2)在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邓小平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路线。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3)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发现了资本 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途径,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毛泽东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科学地概括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关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上是一致的。(4)在对根本任务的认识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邓小平也一贯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总之,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篇2: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历史

(一)“村官”腐败不可小觑

在不断深入的反腐败实践中,人们往往会把眼睛盯住“位高权重”者,容易忽视农村基层“村官”的腐败。别以为村干部“位小权轻”,有的只是“吃吃喝喝、多拿多占”,其实不然,小小“村官”腐败造成的危害同样很大,切不可小觑。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年加大,不断增加的资金投入,被有的“村官”视为“唐僧肉”,大肆贪占;再加上土地承包征用、工程招标等工作缺乏监管,“村官”违法犯罪明显增多。在有的地方,腐败“村官”富得流油,村集体则一贫如洗,农民群众怨声载道。有调查显示,在查处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中,“村官”占案件总量的70%,由此引发的群众信访占农村信访总量的50%。辽宁省沈阳市所辖某村村委会主任徐某,其违法犯罪金额竟高达3000多万元。山西省某县的一个村委会主任,平时人住在县城,村里的公章随身带,对选举投过他票的人办事就大开绿灯,对没有投他票的人则一律不给办事„„显而易见,“村官”腐败直接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农村社会稳定,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治理“村官”腐败,谨防村干部违纪违法,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我们强调要谨防“村官”腐败,是因为村干部处于最基层,掌管着农村政务及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对农民而言,村干部离他们最近,从一定意义上说,村干部就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代表。群众是透过村干部的言行来认识和评判党和政府的。村干部是廉是贪,农民看得最清楚,他们最痛恨发生在身边的腐败。按说,村干部应该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而有些村干部却蜕变成农民身上的“寄生虫”。究其原因,这与村干部的身份比较特殊有直接关系。在农民眼中,村干部就是“官”,一般不敢也不懂得如何监督他们,加之有关部门很少抓村干部教育和管理,司法部门又关注不够,致使有些“村官”权力畸形膨胀,为所欲为,独断专行,贪婪无忌。

治理“村官”腐败,首先要重视对村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使之树立牢固的法律和纪律意识。眼下的突出问题是对村干部缺乏应有的监督,亟须建立健全统一的监督制约机制,尤其要加强村组内部管理,建立村财审批、记账和保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制度,规范和制衡村干部的权力,改变个别村“支部大会由支部书记作主、村民委员会由村主任当家”的现象。要加强审计监督,特别是重点加强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财务审计。要建立健全村级各项制度,强化村务公开,严格财务管理,严格推行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村级财务公开等制度,防止村务公开弄虚作假,从源头上消除“村官”腐败的温床。需要强调的是,有关部门要扭转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进一步强化组织的监督,抓好村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防止和减少村干部违纪违法,既不能有“基层工作难做、村官出事难免”的想法,更不能对村干部的腐败问题持“民不举、官不

1究”的态度,甚至当群众举报后,能捂则捂、能拖则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村干部的职务犯罪案件,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尤其是对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的腐败“村官”,更要严肃查处,将处理结果向群众公开,给群众满意的交代。

全国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队伍庞大,从一定程度上说,“村官”腐败是我国社会基础中最具离心力的腐败。如果对其采取“宽容”的态度,任其蔓延滋长,势必给农村改革发展留下隐患。因此,必须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认真抓好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既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赢得群众的支持,更要从各个方面投入力量,把治理“村官”腐败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取信于民,确保农村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2010年党政领导干部公选考试公文写作范文

(二)“民意失真”原因何在“群众认可”是我们评价一个人时的常用语。从广义上讲,在某一群体中,如果大多数人对某个人的评价比较高,那么我们通常说这个人得到了“群众认可”;从狭义上讲,“群众认可”是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一种特定说法,是评价干部、选人用人的一条基本原则和标准。“群众认可”一般也以两种形式体现出来:一是非正式的,通常表现为日常工作、生活中群众对某个人的口头夸奖、称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口碑”好;二是正式的,通常体现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考核等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得出的好的结果,如某位干部得到了较高的票数、分数等。由于前一种形式难以量化,这里主要讨论后一种干部人事工作中的“群众认可”。

“群众认可”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群众认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群众认可”虽然是我们党干部人事制度中的一个特定说法,但其思想基础源远流长。无论是我国古代墨子的“尚贤”思想、孟子的“民本”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都把人民群众放到了人类历史长河的主体地位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共产党人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说,“群众认可”正是上述一系列思想的必然推论和具体体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必须而且应当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群众认可”是保障广大干部群众民主权利的基本要求。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一系列新的要求。坚持“群众认可”原则,把选择权交给群众,使群众成为干部

2的评判者,正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扩大人民民主这一基本要求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更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应有之义。

“群众认可”是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则。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强调“群众认可”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之一。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要注重群众公认。”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2002年颁布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二条把“群众公认、注重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的原则。

2006年中组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强调“坚持群众公认,搞好民意调查,更好地体现群众的广泛参与,并结合近两年地方党委集中换届考察全面实施。”

对“群众认可”的真实性与科学性的理解。“群众认可”的真实性应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考量:一是“群众是否能说”,即群众能否实话实说,真实表达自己的意见;二是“群众能否说准”,即群众看法能否准确反映被评价人的真实情况。

科学性的实质是“求真”,“科学”一词包含着“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内涵。从这个意义来看,如果说真实性是我们的目的,那么科学性则是针对手段来说的。群众意见能否真实表达,能否准确反映被测评人的真实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的科学性。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手段,获取真实的群众评价是干部工作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我们进行民主测评等工作的目的。

“群众认可”原则在实践中遇到的困境。作为评价干部和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群众对某个干部的“认可”应该是真实的,这是确保正确选人用人的关键。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群众认可”原则在实践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和不正常的现象,最主要的就是“民意失真”。现实中常常出于某些原因,群众可能没有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或者虽然表达了自己的真实看法,但与测评对象本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以民主测评为例,在对干部进行测评时,常常出现这样一些情况:那些有能力、有魄力、敢于坚持原则、敢说敢干、敢抓敢管、业绩突出的干部却得到较低的分(票)数,不被群众认可;那些业绩平平的老好人,或者群众一惯反映较差的干部,反而在测评时得到不错的分(票)数。总之,测评出来的“民意”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差异,出现“公论不公”的怪异现象。这种“群众认可”其实是一种假象,其不良影响不言而喻。

高层领导如何把握“群众认可”这一原则。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在选人用人问题上拥有较大的权力,同时也负有重大的责任,这就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把握“群众认可”这一原则时既要尊重群众又要高于一般群众。首先,必须要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尊重民意,尊重制度规则,尊重客观事实,要相信绝大多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通常情况下,如果大多数人对某个干部的评价是一致的,那么民意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信赖的。即使是自己认为好的干部,要能听得进群众对他不好的评价;对于自己认为不好的干部,也要能听得进群众对他好的评价。切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或为了证明自己用人正确而操纵民主测评,使自己凌驾于制度和规则之上。

当然,由于“群众认可”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作为领导也不能任其自流,无所作为,而是负有引导和矫正的责任。不过,引导并非是直接干预、操纵具体工作过程。“引导”主要是体现在平时,自身首先要做到思想端正,公道正派,客观公正。对下属,要态度鲜明,对在特定场合针对特定问题说了一些“消极”话而一贯以实际行动证明对党对事业忠诚,或一贯唱高调而行为为人不耻的人,都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要敢于表扬或批评,以便在群众中树立正确的导向,营造一种“讲真话”的氛围。对群众要教育其珍惜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出于公心,客观评价他人。“矫正”主要体现在事后,要在尊重测评结果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和使用测评结果,对被测评人做出综合的、全面的定性分析。特别是对于测评结果与日常表现反差较大的干部,更要深入分析原因,得出真实评价,完全依赖于群众认可度来认定干部的优劣是不科学的。

2010年党政领导干部公选考试公文写作范文

(三)对一个干部的评价,理论上群众与领导应该是一致的,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矛盾。领导认可与群众公认不相一致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可能出现票数不准的问题。民主推荐干部包括投票推荐和谈话推荐两种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做好干部的民主推荐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比如投票推荐在时间安排上,在公开还是保密问题上,往往会使一些人很敏感。有的人打着为群众办实事的幌子,做丧失原则的事,有的人为拉选票,用小恩小惠或封官许愿收买人心,有的人为出政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如果确定考察对象时又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这样的推荐结果就缺乏准确性和公正性。二是可能出现群众不敢说话的问题。组织考察是识别干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在具体考察实践中,往往会遇到群众不敢说或不愿说的情况。比如群众反映出的问题有时难免会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打击报复现象,造成干部考察失真,出现某些干部犯了错误依然得到提拔的现象。三是可能出现“人事安排”的问题。干部选拔任用本应是根据工作需要、岗位特点和干部特长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但现实中有时会出现不是依据工作需要和干部的特长进行选拔,而有“人事安排”的现象。比如某某任职时间够长了,某某快退了,该提拔了等因素考量,至于是否胜任新的岗位,甚至是与

4原来工作性质截然不同的工作岗位,则处于次要的考量地位,因此必然会出现与群众想法不相一致的问题。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领导认可与群众公认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领导认可与群众公认的关系,是贯彻落实党的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的具体要求,是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问题。造成领导认可与群众公认不相一致的因素有五个。缺乏共同的认知标准。在实际操作中,领导通常会从干部队伍建设的全局和班子整体结构的优化出发,更多地考虑干部年龄的梯次性、性别的匹配性、性格的相容性、知识的互补性等要素,而群众往往更多的是凭直接感觉,通常有亲和力、人缘好、肯替群众说话办事的干部,更容易赢得群众的信任票。

候选人公众形象的宣传力度不够。长期以来,一些单位的干部选拔工作,往往是领导有了人选意向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履行考察程序,通过个别访谈,或通过公示形式征求群众意见。每个环节都是相对封闭的,这使得群众难以了解候选人的情况,因此群众公信度不高。由于部分群众对候选人不了解,在表达意向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人云亦云,或仅凭自己的印象而不是客观地了解,致使公认结果失真。

篇3: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历史

一、监狱系统开展领导干部公推公选的现状和主要做法

近年来, 监狱系统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探索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路径、新载体, 多层次、多角度选拔使用领导干部, 成效十分明显, 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初步建设了一支能够担当责任、懂法律、善管理的高素质监狱领导干部队伍。

以江苏监狱系统为例, 近十年来, 先后组织了4次较大规模的公开选拔和公推公选, 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两推一述、差额票决等方式共选拔监狱处级领导干部282名, 占70.4%。实践证明, 实行公推公选, 打破了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禁锢, 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 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开辟了新的途径。江苏监狱系统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出题委托权威部门。省监狱局委托省委组织部省公选办, 牵头负责公开选拔笔试、面试出题和阅卷工作, 纪委监察室派员全程参与笔试、面试出题的监督和服务。二是考务借助专业机构。笔试和面试等考务, 委托江苏省电视广播大学和南京市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承办, 设置规范考场, 省委组织部专门派人巡考, 省公选办领导到场监督指导。三是流程规范、监督有力。公选规则设置科学规范, 对报考要求、民主推荐标准和面试比例等都作了公平公正、统一公开的明确规定。公选操作流程规范精细, 操作过程精致缜密, 对考试过程第一时间跟踪公布, 广泛接受监督, 切实提高公选的公信力。

二、监狱系统实施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应该规避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监狱系统实施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工作,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应该来说是越来越成功, 为新时期监狱单位的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实践过程暴露出来的问题。纵观近十年来监狱系统公推公选领导干部的历程,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存在四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选拔出的少部分领导干部高分低能, 能考不能干。近年来, 公推公选工作过程中除了民主推荐之外, 更重要的一项就是很严格的笔试、面试环节。考试的分数高, 只能说明他的理论基础好, 而不能足够反映其理论运用的能力水平。即使在面试环节, 侃侃而谈, 思路十分清晰, 但是实干精神、务实作风并不能通过一次演说来具体反映。

二是公推公选的考试环节与岗位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现在领导干部公选考试有笔试、面试等多种形式, 考试内容也很丰富, 同时也在不断地改进, 综合领导干部多方面素质需求的考量。但是, 实践证明考试内容在选择上更多注重的是知识面、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领导能力等方面。监狱系统工作的特殊性, 很多处级领导干部是监狱管理的直接领导者, 不仅需要领导干部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 更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干技能。

三是监狱系统公推公选监狱级领导干部, 应该切实解决谁推谁选和如何推荐的问题。监狱系统的管理机关对基层的处级以下领导干部情况掌握主要是通过推荐、考试、考核等形式, 但是基层监狱单位党委和监狱民警的真实意见建议作用权重不高。同时监狱党委的意见有的仅仅是监狱主要领导的意见, 民主测评也只是面上的海选, 缺乏针对性, 缺乏科学的相互比较, 不能完全反映其是否具有担任监狱级领导的真实水平。

四是对处级后备人才的管理和使用缺乏常态化的管理机制。虽然省监狱管理局建立了后备人才库, 每年也对后备干部进行考核考察, 但是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作为监狱单位对本单位的后备干部培养路径还不够多, 培养的措施还不够实, 培养的力度还不够大, 导致少部分后备干部方向不明确, 成长不不快快。

三、监狱系统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工作机制建设的前瞻

监狱系统要把领导干部的公推公选模式用好, 选拔出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的好干部, 必须加强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工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必须在公推公选的标准流程设计、民主政治建设、组织纪律规范、科学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多下功夫。

1.围绕监狱系统公推公选工作的科学化建设, 完善公推公选的标准流程体系。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细节成事。流程管理, 就是根据工作事物类型及解决处理方式, 制定相关的标准化处理方式、解决步骤和程序。首先要完善公推流程。监狱系统探索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工作的好做法, 就是要探索其活动进行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要明确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且必须公开透明, 明确标准要求。例如:推荐不仅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同时要针对公选岗位特征, 广泛征求相关条线分管领导的意见, 因为分管领导对分管条线同志的工作能力、表现了解得比较深, 在此基础上, 再由监狱主要领导结合多方意见, 组织召开党委会研究推荐人选。其次要完善公选的流程。公推公选的核心在于选, 也就是选择、选拔、选举。公开选拔就必须要体现一个“公”字, 必须设计科学规范的标准化流程, 严格程序, 改进方法, 降低成本。例如:对公选过程中的考试, 应该根据竞选岗位分别明确考试的内容和范围, 并迅速组织考试, 不宜留有更长的复习时间, 最大限度地减少“临时抱佛脚”的投机应试现象, 应该注重考核参选对象知识经验积累, 有效防止“高分低能”、“会考不会干”的现象。第三要完善权重设置。完善公推公选各项流程的权重, 是其标准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认真研究制定好流程之间的权重设置, 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考试考核等具体环节、具体内容之间的权重。我们要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理论, 给予科学的量化计算, 这样会更加可行、可操作, 更为科学, 能够避免一味的强调笔试、面试, 领导干部的可选择面会更大, 综合考量得更全面、更贴近实际, 更为科学。例如结合监狱工作的特殊性, 针对业务技术含量和实际操作要求高的领导岗位, 更多地考虑一些与岗位相关的业务知识, 更应考虑相关领导岗位的专业技术考试权重。

2.围绕监狱系统公推公选工作透明化建设, 建立谁推谁选的民主政治体系。贯彻落实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选人用人新要求, 就是要创新选人用人方法,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增强公推公选的透明度。首先要紧密联系群众, 广泛组织群众参与。一个干部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品行优劣, 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 也最有发言权。我们要更好地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鼓励民警职工参与公推公选的全过程, 避免“有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 营造“有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征询基层意见, 权衡基层党委推荐。基层监狱单位科监区级领导是监狱级领导的直接候选人, 是监狱党委一直以来提拔、管理、关注、培养的对象, 基层党委对他们的人格品质、工作能力、作风修养、工作实绩等方方面面都比较了解, 基本能够给予客观公正、深入细致的评价。基层监狱党委对监狱级领导后备干部的推荐, 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和参考价值。第三要坚持民主集中, 组织考核果断决策。在监狱系统开展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工作, 我们必须坚持党管干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不断完善党委 (组) 内部在用人上的酝酿机制、决策机制, 大力推行省厅、局党委会票决制与差额票决制。要积极做好组织考核工作, 扩大基层参与面, 拓宽考核载体, 可以采取“相对比较法”, 对同一岗位的参选对象同时进行测评, 分德能勤绩廉量化打分的形式, 相互之间通过得分进行相对比较, 可以分出相对的高低。

篇4:领导干部公选如何答好面试题

一、立足给定材料,要有全面分析问题的视野

从命题者的角度来讲,无论是笔试中的案例题目、策论题目、作文题目,还是面试中的结构化面试题目、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人机对话题目等,都离不开考生对给定材料进行问题分析。出这样的题目,着重看考生的判断力、鉴别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一个问题来说,考生分析越全面、越透彻,越能够看清其领导力;如果一个考生就问题分析问题,不能够从一个问题,分析出另一个问题,只能说明他思想狭隘、知识面狭窄,缺少实际工作能力。

譬如公选面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社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有人认为,加强社会管理就是加强社会控制,控制好了,社会就稳定了;也有人认为,加强社会管理重要的是加强社会服务,突出以人为本,服务才是根本。对此,你怎么看?

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类型题,也是一道观点辨析类型题,还是一道时事类型题。旨在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反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社会管理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需要研究的一大新课题。这道题可以考察考生对当前社会管理工作的认识,发现他有没有社会责任感、有没有群众意识、有没有管理能力、有没有与时俱进的思维。就这一道题的回答,考生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对上述两种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肯定这两种观点是正确的,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补充的关系,缺一不可的关系。就当前来说,重点是突出以人为本,加强社会服务,但是也不能忽视社会控制,丢掉社会控制。二是从社会管理这一职能来讲,必须要把社会控制、社会服务两个轮子同时抓住,一个也不能放松。因为对人民群众来说,需要加强社会服务,而面对突发事件,甚至敌对破坏势力,则必须加强社会控制。三是从我国发展阶段来说,过去在阶级斗争年代,突出加强社会控制。但是,在和平发展年代,必须突出加强社会服务。四是要从科学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机制、体制、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去做好服务,让群众满意。群众满意度是检验的标准。五是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平时抓服务、应急时抓控制。考生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前形势和自己竞争的职位特点举例加以说明,并就如何改进社会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应当说,这就是一个完整和完美的回答。但是,不同的职位、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把握的重点是不同的,需要考生正确对待。

二、结合题目要求,要有相应理论体系支撑的高度

从命题者的角度来讲,每一道题目,都是实际与理论的结合,只不过是将理论具体化了。

譬如某高校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份《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于近日公布,根据调查结果,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较高,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现状表示满意。而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幸福指数较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不够幸福”的城市,或者称为“伪幸福”。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是一道典型的时事政治类型题,也是一道综合分析类型题。旨在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当前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的了解情况。

从出题者的思路来看,需要考生能够对什么是“幸福”下个定义,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就很难回答这一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留意这方面的文章。考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必须作出以下回答:一是说出中央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幸福指数”的定义,在人们心目中,幸福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幸福又是什么?二是能够回答题目所问的问题,这个结果说明,在城市生活的市民,向往的幸福生活不仅仅是经济收入,还包括城市宜居、环境优雅、文化丰富、精神愉快等。三是就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与深圳、北京、上海三地来说,人们最大的不满意在于深圳、北京、上海三地的空气质量明显很差、居民生活节奏明显过快、人们精神疲惫、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让许多人感到抑郁,有超过人的生理极限的感觉。四是能够回答出一个城市的发展应当如何定位,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但是,还要同时考虑到人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生活悠闲,安逸舒适等,这既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各级政府领导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所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当前就显得非常突出和必要。把一个具体的问题上升到党和政府的政策和人们关心的高度来认识,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这一道题的理论依据就是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三、结合基层实际,要有自己破解问题的独到见解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是当前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关键。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是我们的干部走上领导工作岗位后,能够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因此,一个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是最重要的。

前不久,安徽省滁州市进行市、县联合公选,出了这样一道面试题:某县正在开展“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活动,组织上安排你带队到某村走访,群众向你们反映了许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问题,有的桥梁年久失修,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有的村民组电路严重老损,一到夏天就无法用电。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你打算怎么去处理?

这既是一道情境模拟类型的题目,也是一道组织与协调类型的题目。旨在考察考生的群众观念,政策法律意识,组织与协调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从出题者的思路来看,是要考生能够准确把握中央对领导干部“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的理解,通过“访、摸、办”真正体验到农村工作的艰难、农民的艰辛、农业生产的艰苦,更加重视和关注“三农”问题。过去我们常说:“群众事无小事”,那么,涉及农民、农业、农村的每一件事,都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需要考生通过自己的回答,体现出对“三农”的关心与关注。回答好这个问题,可以说,对多数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要了解。因为一旦走上领导岗位,这样的事是常常发生的,要能够面对,更要敢于面对。

考生在回答这一道题时,必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熟悉上级政策和相关要求。究竟什么是政策能够解决的,什么是政策不能够解决的。二是带着感情下去,真正把农民当亲人。只有当亲人,才能体会到农民朋友的“难”。三是摸清农村、农业、农民的真实状况,给上级领导机关提出意见或建议,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四是主动协调相关部门,给予相应的支持,特别是供电、交通、水利、乡村建设等部门的支持。毕竟这几年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有许多项目资金等待投入。五是要主动帮助基层组织编制项目,同他们一道跑部门,争取项目支持。“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的落脚点就是“办实事”,解决群众的需要是活动的目的,也是关键。

作者单位:领导科学杂志社

篇5: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l.近几年来,我国市场上的各种家用电器的价格呈不断下跌趋势,销售家用电器的商家也采用奖励或买送等各种促销手段,以保证产品的销售。形成价格下跌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机制正在形成B.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C.市场的供给超过了市场的需求D.国家对商口价格的宏观调整 2.通常说的领导者要学会“弹钢琴”,就是要求领导者抓工作时()。A.全力抓大事B.各项工作要齐头并进

C.突出中心,统筹兼顾D.把细小的工作抓住不放 3.十五大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履行()。A.六项任务B.七项任务 C.八项任务D.十项任务

4.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人来源的寡残孤幼,政府很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就属于()。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5.1997年5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的讲话中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

A.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不动摇 B.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

C.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

D.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 6.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机构改革的原则是()。A.精简、公开、竞争B.精简、公平、效能 C.精简、统一、效能D.精简、竞争、效能 7.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计划价格与市场价钱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B.固定价格、浮动价格、自由价格相结合的价格体系 C.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D.统一定价与分散定价相结合的价格制度 8.以下关于科学的观念,不正确的是()。

A.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与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B.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C.科学是一种直接而又现实的生产力

D.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9.行政诉讼中,负举证责任的是()。A.行政机关B.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C.律师D.证人

10.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之一是指()。A.公民在立法上一律平等 B.人民在立法上一律平等

C.公民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上一律平等 D.公民在法律的实施上一律平等 11.党政机关的行文关系有()。

A.平行文、下行文、越级行文B.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贯到底行文 C.越级行文、逐级行文、多级行文D.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12.马克思写作《法兰西内战》一书的背景事件是()。A.1831年里昂工人起义 B.1848年欧洲革命

C.普奥武装干涉法国,义勇军奔赴前线 D.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13.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对公司的全部法人财产负责经营的是()。A.董事长B.公司总经理

C.董事会D.股东大会或者股东代表大会 14.《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并且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著作,它()。A.与《国语》一样是孔子编写的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史 C.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美誉D.是以语录的形式记录历史大事的 15.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行政目标B.行政任务 C.行政效率D.行政规定

16.市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商品市场 C.金融市场 C.信息市场 D.技术市场

17.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本质可以概括为()。

A.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B.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D.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18.行政处理决定的特征之一是()。A.主体是行政机关B.主体是公民

C.不影响相对人的权利D.不影响相对人的义务 19.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的要求 企业应有()。

A.资产所有权B.法人财产权 C.宏观调控权D.行业管理权 20.当前国际社会公认,()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A.生物、能源和计算机B.能源、激光和信息 C.材料、生物和信息D.材料、能源和信息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类20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选项,选对得1分,不选、多选、少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大力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

B.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C.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D.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E.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优势 2.发扬党内民主,要做好()。A.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 C.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D.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 E.要在全民监督下进行

3.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A.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B.有烈强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 C.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D.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 E.善于团结同志

4.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毛泽东领导理论的内容?()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领导活动的根本宗旨 B.实事求是是领导活动的根本思想路线 C.群众路线是领导活动的根本工作路线 D.独立自主是领导活动的基本立足点

E.干部是实施政策的决定因素,号召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5.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E.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6.当代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基本战略。这是因为()A.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C.任何国家都必须在不断加强对外经济关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D.世界贸易组织已成为真正的经济联合国 7.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

A.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 B.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C.用语庄严、简明、通顺、平实

D.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

E.格式不必强求一致

8.关于知识产权制度,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A.知识产权制度构建了知识经济的法律环境 B.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C.知识产权制度确立了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则

D.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E.提高知识产权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水平,是保护我国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 9.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A.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B.关于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E.建立在各门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 10.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有()。

A.吸收外商直接投资B.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C.利用外国政府贷款D.利用外国政策无偿援助 E.发行国际债券

11.行政立法的特殊性原则是()。

A.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B.实体性与程序性相结合原则 C.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E.原则性与具体性相结合原则 12.实行职位分类制度()。

A.能明确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任务

B.能为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提供科学依据 C.能防止因人设事

D.目的是制定科学的职位说明书 E.能设置非领导职务

13.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包含思维和存在关系性质的有()。A.自由和必然B.真理和客观存在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偶然性和必然性 E.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14.亚太经合组织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合作方式,即“APEC”方式,这一合作方式 A.承认多样性.B.强调自主自愿 C.强调协商一致D.强调灵活性

E.主张建立一个排他性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15.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A.增发长期国债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C.调整收人分配,促进消费D.调整利率 E.增加货币供应量

16.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A.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B.要同所有制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 C.要同“抓大放小”的原则结合起来D.要同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结合起来 E.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17.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

A.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B.行政隶属关系

C.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D.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E.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关系

18.国家用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有()。A.价格 B.税收 C.利率 D.汇率 E.法令 19.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当前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的政策措施有()。A.改善投资环境,拓宽利用的领域 B.引导投资方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C.鼓励外商参与重点经济建设项目和现有企业的改造

D.依法管理外商投资企业,保护中外投资者和职工的正当权益 E.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 20.行政诉讼程序包括()。A.调解程序 B.一审程序

C.M审程序 D.审判监督程序 E.执行程序

三、判断题(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要求判断每题的正误,认为正确的打“√”,认为错误的打“X”)

1.《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

2.我们要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应当是一支由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组成的宏大队伍。()

3.领导者的影响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

4.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奋起抵抗的中国守军是第二十九军。()

5.行使行政决策权的主体是指具有行政权的政府。()

6.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内涵是:对集体作出的决定,任何人无权改变;个人或少数人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但必须无条件服从,并在行动上积极执行。()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基础性研究,加强高技术研究,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

8.依法保护合法收人,既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又要限制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9.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不属于民主监督的范围。()10.追踪决策不同于一般的决策修正,追踪决策是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进行根本性的修正,是对原有决策的扬弃。()

四、简答题(本题共分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我国省、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有哪些? 2.怎样理解“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3.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4.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5.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文中,对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都要具备基本的政治业务素质提出了哪五个方面的要求?

五、作文题(本部分30分)

针对目前一些地方领导利用媒体炒作政绩的做法,自拟题目,写一篇感想。

全真模拟试卷(18)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A 5.D 6.C 7.C 8.B 9.A 10.D 11.A12.D 13.C 14.B 15.B 16.C 17.D 18.D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 3.ACDE 4.ABCDE 5.BCDE 6.BC 7.ABCD 8.ABCDE 9.AB CD 10.ABE 11.ABD 12.ABC 13.ABE 14.ABCD 15.ABC 16.ABDE 17.BCE 18.ABCDE 19.ACD 20.ABCDE

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主要行使以下职权:(1)制定、颁布地方性法;(2)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3)决定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4)监督本级其

家机关和下一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5)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议的遵守和执行;(6)召集本级人大会议,撤换和补选全国人大代表,决定授予地方荣誉称

号。

2.答案要点:(l)“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先进社会生产力,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物质条件,又是实现人民利益的物质基础,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和人们崇高精神的培育。建设先进文化,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无论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发展、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三个代表”的落脚点。

(2)“三个代表”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学习、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应该从三者的内在联系上准确把握,自觉地将三者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3.答案要点: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包括;(1)社会主义生产是生产社会化的大生产,生产本身要求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2)我国现在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会产生一些矛盾,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3)各个社会主义企业都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国家必须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4)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5)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经济,它本身存在不少缺陷和消极因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国家必须对其进行调节。4.答案要点:在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克服以往干部制度的缺陷和弊端,建立起精干、高效和强有力的行政工作系统。意义:*将会促进干部的分类管理,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全面改革。(2)可以加强政府系统干部人事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3)有利于形成和建立起精于、高效和强有力的行政工作系统。

5.答案要点:第一,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第二,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前进,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第四,模范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第五,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篇6: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历史

http://.cn2009年09月09日22:15中国新闻网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组部负责人。问:2004年《考试大纲》正式颁布以来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考试大纲》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广泛开展,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中试题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不统一、程序不规范、考试成本过高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制定用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式、程序的规定。为保证考试质量,降低考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领导干部选拔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从1998年底开始启动全国通用题库建设,并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0年1月我部颁布了《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2004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总结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的基础上,正式制定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颁布实施以来,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规范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法和程序,促进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三是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四是降低了考试成本,保证了考试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各方面的反映看,总体效果是好的,广大干部给予了充分肯定。

问:《考试大纲》正式颁布以来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什么还要修订呢?

答: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和方法技术做出新的规定。

二是从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实践的新发展看,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取得了新进展,考试工作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探索了新的方法、发展了新的技术,这些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需要在《考试大纲》中及时加以体现。

三是从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看,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需要及时体现在《考试大纲》

之中。把这些新的理论、新的经验、新的成果和新的要求反映和体现到《考试大纲》中来,增强《考试大纲》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问:修订后的《考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共分五章十八条。正文包括总则、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面试、附则五部分内容,附件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该《考试大纲》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中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充分吸收了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从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实际需要和职位特点出发,设计考试,突出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检测和评价。

问:贯彻落实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应重点把握什么?

答:考试只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环节之一。《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除考试环节外,还有报名与资格审查、组织考察、党委(党组)讨论决定等其他环节。

上一篇:化学能与热能教案第二课时下一篇:《准则》《条例》测试题附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