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虎在乡宁一中60周年校庆活动上的

2024-04-16

杨安虎在乡宁一中60周年校庆活动上的(共3篇)

篇1:杨安虎在乡宁一中60周年校庆活动上的

在乡宁一中60周年校庆活动上的

话 杨 安 虎

(2011年5月5日)

尊敬的各位离退休老师、乡宁一中全体师生、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县四大班子和全县23万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乡宁一中60年校庆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乡宁一中的全体师生表示亲切的慰问,向为乡宁一中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领导、老教师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孙局长和梁校长的讲话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中走过了一条充满艰辛的历程,收获着一个成绩斐然的现在,描绘出一个阳光灿烂的未来,正是我们乡宁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缩影”。60年来,乡宁一中从庙宇祠堂办学到全省示范高中,见证了我们乡宁从“东西无二里,南北两座山”到全市一流、全省有名的山区强县。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中兴,则乡宁强”。在我接触的乡宁人中,有所作为的多是一中的毕业生。不论是在外工作的乡宁籍人士,还是我们县的部局长以上干部,80%以上的人都是一中的毕业生。翻开《乡宁一中校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乡宁一中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创了伟业,成就了辉煌,赢得了荣誉,让我们引以自豪的乡宁人中,比如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局工作的冯海发局长以及张北管主任、陈保堂主席、窦正森校长、张健厅长、冯

富贵大校、胡向前书记、张文军厅长等等,还有从乡宁一中走出去的阎宁新、杜爱萍、杨栋等40余名博士专家,都使他们的母校——乡宁一中美名远扬。一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进一中时是学生,出一中后是人才”,“一中兴,则人脉旺”。一中还是全县学校和教师的楷模,田鸣远、徐桐、林耀坤、吴鸿仪、张砚田、庞金斗,这一个个光耀乡宁史册的好教师,都是一中的教师。他们诲人不倦、鞠躬尽瘁的师德人品,已经成为我们乡宁教育的一座座丰碑。今天参加我们这次会议的老教师代表,不仅是一中的骄傲,也是我们乡宁的功臣,永远值得我们敬重。让我们再一次用最为热烈的掌声,向各位老教师表示我们最为真诚的感谢!今天在这个场合我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一中是乡宁县的品牌,学校必须办好。什么是一个地方的品牌?品牌就是形象,就是窗口,就是一个地方最值得引以自豪的东西。乡宁地下有优质主焦煤,别的地方没有或者是不多,优质主焦煤就是我们的品牌;我们有个云邱山,“风景这边独好”,也是我们乡宁的品牌。但这些都是先天禀赋、上苍恩赐,不值得过度炫耀。唯有乡宁一中,上级肯定她,县委政府重视她,全县人民关注她,青年学子向往她,街头巷尾热议她,始终是乡宁的焦点、热点。历届乡宁县委、县政府对乡宁一中都是高度重视,倾力支持,目的都是要兴办人民满意的乡宁一中,让乡宁一中这一品牌更加绚丽多彩。今天,刚刚来我县工作的郝县长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在这里再一次向大家承诺,乡宁县委、县政府一定会一如既往地重视一中、支持一中,不仅给钱给物给人,还要协调关系,解决问题,创优环境,一定要把乡宁一中建成全市一流、全省有名的好学校!

第二句话:一中是乡宁人的希望,师生应当奋进。60岁,对一个人来说,过去称做六十花甲,标志着一个人的青春不再,可以颐养天年了。但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正是青春年少,正在走向成熟,迈向辉煌。一中担负着乡宁人太多的希望,一中的班子、老师和同学们都要继续努力。“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就会带出一个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好班子,就会有一支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好队伍,就会有一所各级组织放心、全县人民满意的好学校。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把乡宁一中交给以梁建法同志为班长的一班人,是完全正确的,他们的工作赢得了上上下下的满堂喝彩。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教师来说,“桃李满天下”,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享受。要得到明天的享受,今天必须舍得付出,勇于奉献,大胆创新。希望大家淡泊明志,志存高远,情系乡宁的未来,有这样的追求,就能得到这样的享受。今天面对操场上这么多年轻的学子,我还是要用伟大领袖毛泽东当年在莫斯科对留学生讲的那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主席讲这段话已过去快60年了,但60年来,对青年人讲话,我想没有哪段话比这段话更形象、更生动、更贴切,也更能打动人心。乡宁的未来靠你们,你们的家庭靠你们,幸福的明天也毫无疑问就寄托在你们的身上,大家一定要努力。祝福大家!

第三句话:一中是我们大家的一中,各界都要支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从政的来说,支持教育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改善民生;对老板乃至普通百姓来说,支持教育就是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积德行善。一中是乡宁教育的龙头,支持乡宁一

中,就是支持乡宁教育,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各级各部门都要把乡宁一中的事情当回事,把教育工作当回事,把师生的冷暖当回事,给广大师生创造舒心、安心的教学环境。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我们乡宁一中的校友们,要给我们乡宁一中的发展、给我们乡宁教育的发展、给我们乡宁各项工作争创全市一流鼓劲加油、献计献策,让乡宁一中这一品牌更加绚丽多彩,让我们乡宁县更加欣欣向荣!

同志们、同学们,乡宁一中,对我们乡宁县的蓬勃发展关系重大,对乡宁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康关系重大,对乡宁每一名青年学子的锦绣前程关系重大。既然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关系重大,我们就要共同为这一“关系重大”的事业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篇2:杨安虎在乡宁一中60周年校庆活动上的

60年来,天津教育杂志社牢记和履行全市教育宣传工作的崇高使命,提高宣传水平,培育宣传阵地,围绕各个时期的教育中心工作,宣传教育方针政策,普及现代教育理论,报道典型改革经验,传播最新动态信息,强化教育舆论引导能力,为全市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得到国家教育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多年来,由我委主管,天津教育杂志社主办、编辑、出版的《天津教育》、《同学少年》、《启蒙》、《家长》四本期刊,已成为市教委传达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桥梁,成为联系广大群众、倾听基层声音的纽带,成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阵地,成为对外宣传、展示天津教育形象的重要窗口,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四刊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坚持“贴近学校、贴近师生、贴近实际,立足天津、面向全国”的办刊宗旨,不断提高刊物的指导性、专业性和可读性,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师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天津教育杂志社的编辑们始终保持理智与从容,理智办刊,从容做事,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为天津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对他们充满敬意并深表感谢。

《天津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市教育行业创办的第一本工作指导类期刊,也是天津市历史最悠久的教育期刊。从1950年到2010年,《天津教育》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天津教育事业风雨相伴。

60年来,《天津教育》始终关注着天津教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发展进程,忠实地记录着天津教育60年的经验与成就。不懈地探索着天津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方向与途径。其中,有思想的交锋,有体制的碰撞,有实践的互动,这些都是教育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最需要的精神食粮。《天津教育》为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思想家园,在这里,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拘泥,不唯上,不矫情,可以做一个真实的自我,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深深地感悟到,教育是以心育心、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事业,《天津教育》能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灵魂以思想、以文化,让他们有理性的思考、清醒的认识、审慎的判断,贡献何其大!《天津教育》还是一只育人的摇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教育工作者,许多人的成才之路从这里起步。希望《天津教育》的编辑们再接再厉,努力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

同时,我也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更加重视、支持天津教育杂志社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好天津教育杂志社的媒体资源,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市教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天津教育杂志社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杂志社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更有利的政策保障。

在此,我也向天津教育杂志社的同志们提出几点要求。

一要深刻认识教育期刊在新起点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目前,天津发展进入了—个新的历史时期,滨海新区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正在迎来新一轮开发开放的热潮。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于天津发展“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和“五个下工夫、见成效”的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工作总要求。天津教育杂志社的同志们要认清肩负的责任,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办刊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唱响主旋律,发挥好教育宣传“主阵地、主力军、主渠道、子弟兵”作用。

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今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起步之年。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重点,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使命,着力在提升内涵上下工夫,努力提高教育宣传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教育宣传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找准为市教委中心工作服务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切实做到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与教育重大决策同向,与教委中心工作同步,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同行。

三要办好读者满意期刊,着力提高刊物的可读性和影响力。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新典型,正确对待新探索,及时总结新经验,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希望天津教育杂志社的编辑、记者继续发扬深入基层、关注一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鼓励编辑、记者走进学校,走入课堂,编发出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章来。继续发扬刊物以典型经验、典型报道见长的优势,以典型报道为抓手,策划推出一系列重大典型,以典型经验带动整个教育工作,以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感人事迹、高尚品格来鼓舞人、影响人、塑造人。

四要以建设“学习型”杂志社为着力点,努力打造一支德高业精的教育新闻宣传、出版队伍。要通过学习,使杂志社的每一个同志都胸怀崇高的理想,自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遵守新闻宣传、出版纪律,践行新闻宣传、出版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党和人民可以放心、可以信赖的优秀新闻、出版工作者;要通过学习,努力造就一批既熟练掌握新闻宣传、出版规律和具有较强政治素养、又熟练掌握教育规律、具有教育专业见解的名编辑、名记者。

篇3:杨安虎在乡宁一中60周年校庆活动上的

天津教育杂志社从1950年5月《天津教育》创刊起,与新中国和天津的教育事业一起走过了60年。《天津教育》是我市乃至全国历史最悠久的教育期刊之一,60年来,她植根于教育的沃土,在津沽大地上始终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作为第一使命。从最早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的讨论,到上世纪80年代的课堂教学改革、90年代的推进素质教育,再到21世纪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学习与讨论,《天津教育》与天津教育事业一路同行,与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相随相伴,成为广大教师的良师益友和成长的摇篮。60年来,《天津教育》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宣传我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投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动实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主流媒体重要作用,是我市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天津教育杂志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教育杂志社敏锐把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教育期刊出版的新动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创办了面向中学生的期刊《课内外辅导》(1998年7月更名为《同学少年》)、亲子共读的学前教育期刊《启蒙》和面向中小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期刊《家长》。形成拥有四刊、覆盖基础教育各层次和家庭教育以及定位准确、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教育期刊阵容。

多年来,天津教育杂志社始终牢记出版责任,注重出版物质量建设,以“用心办刊,办读者满意的期刊”为始终追求,严格出版过程管理,在形成特色和品牌上下工夫,努力创办精品期刊。四刊日益成为全市的教育主流媒体和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全国和天津市期刊出版质量评估中,四刊连续多年被评为一级期刊并屡获天津市年度期刊编校质量奖、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教育》还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同学少年》被评为华北地区“十佳”期刊,《家长》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启蒙》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中国优秀少儿期刊奖、国家百种重点期刊。

近年来,我社注重发挥办刊优势,积极拓展教育服务领域。承担天津市教委大型图书和专项书刊编辑、出版任务;进军教科书编写领域,编写完成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心理健康》和《学习智慧》;以四刊为依托,开发涵盖教育、教学、教辅多个领域的增刊产品等等。这些增刊和专业书籍,与四刊相辅相成,发挥各自不同的服务职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以办刊为中心,努力做好教育宣传出版工作的同时,天津教育杂志社牢记社会责任,积极整合媒体资源和专业资源,把准教育发展的脉搏,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回馈读者,服务社会,例如:与有关单位共同举办“天津市青年教师论坛”、“启蒙杯天津市幼儿教师创新大赛”;创办家长学校和“春晖热线”,免费为读者解答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些活动及时宣传配合了天津市的教育教学工作,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社会和读者中树立起注重社会效益和公益事业的负责任的媒体形象,使天津教育杂志社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和扩大。

立社靠出版,发展靠人才。多年来,我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任用,打造了一支德高业精、敬业进取的专业工作者队伍。近年来,在全市编辑职业技能大赛中,我社屡获殊荣,取得团体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先后有四人荣获天津市“十隹”中青年编辑称号,有一人被天津市委宣传部授予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称号;我社还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的发行工作者队伍,他们同样为天津教育杂志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0年与共和国同步,60年与天津教育共风雨,60年的耕耘与追求,天津教育杂志社今天的发展变化,得益于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全市各区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和帮助,得益于广大通联人员不计名利的无私奉献,得益于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和厚爱,得益于全社职工薪火相传的努力和奋斗。

上一篇:局公务接待制度下一篇:3丑小鸭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