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于中学体育工作管理方案

2024-04-12

都于中学体育工作管理方案(精选11篇)

篇1:都于中学体育工作管理方案

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为了提高我校体育工作水平,推动我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特制订此管理方案。

一、基本要求

1、课堂教学:服从学校教学工作安排,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认真执行教学常规。加强团结协作精神。规范教研、备课活动。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三操”:加强“三操”的管理,严格“三操”管理制度。全校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采取体育教师值周制,每周6人,每个年级安排2人。值周教师工作要到岗到位,认真组织好早操,检查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分年级交换检查)。每天要将早操、眼保健操、课间操检查情况记录并及时汇报。每周情况登记表于星期六上午放学前交政教处。

3、课外活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课外活动和星期六下午要组织篮球队、排球队和田径队、体育专业队的训练。训练要有计划、有目标,训练方法要科学,安排要合理。要不断提高队员的竞技水平,要全面开展各年级的群体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单项比赛。

4、内务与财产管理:教研组办公室,体育器材室管理要规范,内务要整洁,环境要卫生。要加强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规范体育器材的借用制度。进出账目要相符、学期结束要盘点。

二、质量目标与奖励办法

1、高考

目标:录取本二以上人数在市重点中学中列前六位。

奖励办法:

①高三体育教师基本奖(此奖金年级组承担)。

专业成绩本科合格率达到85%以上,文化成绩本科合格率达到40%以上的专业教师可以享受年级组高考的人平奖。

专业成绩本科合格率达到80%以上,文化成绩本科合格率达到30%以上的专业教师可以享受年级组高考人平奖的90%。

专业成绩本科合格率达到80%以上,文化成绩本科合格率达到25%以上的专业教师可以享受年级组高考人平奖的80%。

专业成绩本科合格率达到80%以上,文化成绩本科合格率达到20%以上的专业教师可以享受年级组高考人平奖的70%。

专业成绩本科合格率达到70%以上,文化成绩本科合格率达到20%以上的专业教师可以享受年级组高考人平奖的60%。

专业成绩本科合格率低于70%的专业教师享受年级组高考人平奖的50%或等于未带专业生的体育教师。

未带专业生的`体育教师,由年级组定标准。

②高三体育教师嘉奖(此奖金由学校承担)

专业成绩获省、市状元、分别奖专业教师600元、300元

(此奖须经政教处查实)。同一学生取高不取低,不能重复计算。

录取一名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奖专业教师元或依据学校当年质量目标管理条例,两项不一致时取高不取底。

专业、文化双线本科合格率超过30%(以同一学生双线合格人数计算),每超过一人奖专业老师50元。

2、培优、竞赛及其他活动。

①校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等集体项目参加市“英东杯”不分组要进入前六名。第一名奖励主教练1200元,第二名奖励主教练1000元,第三名奖励主教练800元,第四名奖励主教练600元,第五名奖励主教练400元,第六名奖励主教练200元。如果分二个组(章江杯、贡江杯要进入前三名。第一名奖励主教练800元,第二名奖励主教练600元,第三名奖励主教练400元。一个队有二个教练的奖励分配由二位教练自己商定。

②参加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中学生球类比赛获得名次,在市级不分组比赛奖励标准的基础翻一番;体传校、后备人才校组织的比赛,奖励标准同市级。

③校田径队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比赛单项第一名奖100元,第二、三名奖50元,第四、五、六名奖30元。参加县级比赛第一名奖15元,第二、三名奖10元,第四、五、六名奖5元。

④值周工作:值周教师每人每天按8元补贴。值周教师要认真负责,每天到岗到位,不准无故缺席,更不准因缺席而影响全校做操(雨天也要到宿舍督促起床)。缺席视为旷班半天处理,此项工作由校值周领导和政教处检查考评。

⑤课外活动训练:校篮球队、排球队教练组织训练,星期一至星期五课外活动每人每天补贴10元,星期六下午两小时补贴20元。群体工作的教师和专业队安排训练的教师星期一至星期五课外活动每人每天补贴5元,星期六下午补贴15元。此补贴依据计划安排和实际工作日计算。

⑥暑假集训:暑假组织校篮球队、排球队集训,每人每天补贴60元(训练时间不少于5小时/天),以实际训练时间计算。

⑦不值周的体育教师由各年级组安排组织早操、课间操,是否补贴以及具体标准由各年级组决定。

篇2:都于中学体育工作管理方案

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为了提高我校体育工作水平,推动我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特制订此管理方案。

一、基本要求

1、课堂教学:服从学校教学工作安排,严格按照艺术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认真执行教学常规。加强团结协作精神。规范教研、备课活动。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课外活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课外活动和星期六下午要组织合唱队、鼓号队和专业队、音乐美术兴趣小组的`训练。训练要有计划、有目标,训练方法要科学,安排要合理。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要全面开展各年级的艺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比赛。

3、内务与财产管理:教研组办公室,音、美器材室管理要规范,内务要整洁,环境要卫生。要加强专业教室以及器材的管理,规范音乐美术器材的借用制度。进出账目要相符、学期结束要盘点。

二、质量目标与奖励办法

1、高考

(1)、目标:录取本二以上人数在市重点中学中列前六位。

(2)、奖励办法:

①音乐、美术专业教师基数奖

艺术专业生老师享受高三人平奖的70%,同时享受高三营养费以及旅游费(此奖金由年级组承担)。

②音乐、美术专业教师嘉奖(此奖金由学校承担)

a、音乐、美术每录取一名国家承认学历的二本以上学生奖励专业教师200元/名。

b、专业成绩特别优秀,专业老师所带本专业考生在江西省联考中专业本科合格率达85%再嘉奖500元。

C、专业老师所带本专业考生在江西省联考中专业成绩排名前十位的再嘉奖500元/名。

2、培优、竞赛及其他活动。

①参加市“英东杯”或市级比赛要二等奖以上。(奖励标准参照教导处制定的奖励方案)

②参加县级比赛要一等奖以上。(奖励标准参照教导处制定的奖励方案)

③课外活动训练:校合唱队、舞蹈队组织训练,星期一至星期五课外活动每人每次补贴10元,星期六下午两小时补贴20元。群艺活动安排训练的教师星期一至星期五课外活动每人每天补贴5元,星期六下午补贴15元;晚上,以及节假日按加班计算。此补贴依据计划安排和实际工作日计算,没有组织或查无记录不能计算。

篇3:提高中学女生体育兴趣的方案

一中学女生对体育训练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

在体育课教学中我们发现, 大多数女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并不高, 很多女生认为体育课是男孩子的事, 对于她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就算勉强去上体育课, 也不能严格地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女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测试成绩都表明中学时的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大。在对一些女生进行采访后, 我们发现女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 生理原因。中学女生进入了第二性征的成熟期, 很多女孩子变得喜欢安静而不爱运动。特别是来例假时, 女生们普遍认为这一时期不适合运动, 就心安理得地不上体育课了。

第二, 心理变化。高中女生的心理还不成熟, 此时她们变得内向而敏感。因为出现了女性特征, 她们变得害羞, 因而不愿意在公众面前奔跑和跳跃, 认为那样做不是传统女性的美德。同时, 这一时期的女生自尊心很强, 她们害怕在体育活动中失败而遭受同学们的嘲笑, 所以干脆就不去尝试体育运动。

第三, 单调的训练引起厌学。由于应付体育考试的需要, 很多中学体育老师把体育课变成了单纯的训练课, 跑和跳等基本项目的训练让女生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 这一点也不同程度地在男生身上有所表现。

这一期间的女生在生理和心理特征方面表示出迥异于男生的特点, 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也比小学减少了许多。同时, 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单调也是促使她们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原因。

二提高中学女生体育兴趣的方案

第一, 建立良好的体育氛围。对于中学女生在学习高中体育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通过基本的锻炼, 改善过去意志力薄弱的问题, 而且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高中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建立良好的体育氛围, 让女生认识到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展现女性的力量与美, 并且提高她们的个人气质。因为良好的体育氛围有助于女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 激发女生的体育热情, 使女生融入相对比较宽松的氛围中去。

第二, 加强女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师在转变教学重点和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的同时, 应该让女生通过体育理论的教学, 从深层次对体育锻炼的意义进行认识和理解, 获取相对比较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在所有的这些理论知识理解基础之上, 进而进行体育锻炼。对于教师而言,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要将教材的基本知识, 融入学习中去。通过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普及, 可以提高女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增强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 通过竞赛的形式促进女生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对于高中体育的学习而言, 其不仅可以使女生身体得到发育, 而且使其业余生活得到丰富。此外, 高中是学生各方面认识的关键阶段。高中生正好处于其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 心理上也趋于完善, 对于这个时候的高中生而言, 他们此时的求知欲望相对于其他年龄段较强, 对于新鲜的事物都会产生非常高的好奇心。在这个相对较为特殊的时期, 体育教师在刚开始应适当的开展小型竞赛活动, 通过竞赛的形式促进女生培养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对于竞赛的选取, 需要根据女生的基本特点和喜好进行选取和设计相应的体育活动, 通过这样的竞赛形式来提高女生对体育的兴趣。与此同时, 体育竞赛同样能够锻炼女生健康的体魄, 而且是锻炼学生体育意识的有效方法。女生通过竞赛不但可以促进体育意识的培养, 还可以改善过去意志力薄弱的问题。此外, 教师在体育竞赛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不仅需要因人而异地制定正确的活动方案, 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多鼓励那些怕苦、怕累的女生, 表扬突出、成绩优异的女生, 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女生的体育兴趣。

三结论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如何通过高中体育教学提高女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师不仅需要改进教学重点, 而且需要建立良好的体育氛围和加强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同时, 在选择训练和竞赛项目时, 一定要结合女生的爱好和特点, 尽量用她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增加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摘要:高中是学生提升各方面认识的关键阶段,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而言, 如何贯彻落实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是高中体育教学的关键。而高中阶段的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 大多对体育缺乏兴趣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利用高中体育教学提高中学女生体育兴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周景晖.终身体育观念和全民健身意识的对立统一[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

[2]陈晨.终身体育意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5)

篇4:浅谈中学体育特长生德育管理工作

一、中学体育特长生德育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德育是指在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发展中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心理结构整体性的发展。通俗地说学校德育主要是培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如果具有了什么样的道德品质,他的思想认识也会具有这样的品质。中学体育特长生有以下几种生源:第一类是自身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对某些体育运动项目感兴趣,文化课成绩良好,思想品德良好,训练和学习都会自觉执行;第二类是文化课成绩一般,估计考不上大学,体育运动成绩还可以,家长和学生本人同意,高二或高三年级成为体育特长生,只能报考体育类高校,在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会出现怕学、厌学,表现为运动训练积极而文化学习不重视;第三类是体育成绩一般,本人自我感觉体育训练好玩、轻松,在运动场上消耗时间,混日子,文化知识基础差。在现实的学习和训练环境中,体育生中暴露出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心理冲突多、厌学、情绪不稳定、易于冲动、精力旺盛、破坏学校规章制度,具体表现在早恋、抽烟、喝酒等明显的违纪现象,个别体育特长生还拉帮结伙,爱寻衅闹事,斗殴打架,在学校和社会中负面影响较大,致使学校、班主任、家长及同学对这一群体的学生有不良评价。

二、中学体育特长生德育管理方法和途径

1.建立良好班集体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生思想行为及品德教育的主导者。因此班主任要深入了解体育特长生,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制定出一套班级管理制度。学校分管德育的领导可以推行“中学体育特长生班级德育工作导师制”,帮助他们制订切合个人实际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课任老师利用周末、假期轮流为体育特长生进行课外辅导,指导他们学习“双基”方法,尽量缩小他们与其他同学文化课成绩的差距,树立学习信心。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会课组织班干部与体育特长生结对子,利用同学群体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一定影响和教育,有不良的行为苗头时可及时报告,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校的重视、关心和爱护,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才能搞好文化课学习。体育特长生有了搞好学习的信心,再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自觉性也就提高了。班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真挚的爱心及足够的耐心来对待体育特长生,特别是用有效的方法来教育逃课、迟到,影响课堂教学行为的体育特长“学困生”,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

2.建立一支团结向上、纪律严明的学校运动队

教练员的影响力是指其自身在同队员交往中影响和改变队员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亦指教练员在运动员心目中所具有的威望、感染力、号召力和支配力。教练员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教练员要启发队员树立正确的训练目标和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做好文明道德教育,先学会做人,然后才能谈训练。训练的目的是要考大学,争取进入专业运动队,这关系到体育特长生的切身利益。学生明确了训练目的,他们也会要求自己去奋斗,力争完成训练任务。教练员要组织体育特长生参加各级体育比赛,或者有目的地观看体育赛事,来培养体育道德、体育作风,增强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展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教练员还要在平时的体育训练中注重心理训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意志力等体育精神,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减少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以激发他们的训练动机和学习兴趣。

3.建立多种德育管理体制,实行学校、教练、家长和社会合力管理

体育特长生在每所学校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对他们教育的如何,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育水平。因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理顺管理体制。学校成立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和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和解决体育特长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定期召开体育教练员与班主任联席会和体育特长生座谈会等制度,制定体育特长生思想品德评价办法、文化课学习成绩标准要求、学生管理办法和惩罚制度等。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学生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因此,家长务必深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训练和文化课学习情况,以及平时的德育表现。

在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我们要结合体育特长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用爱心和责任心来对待每一位体育特长生,在教学和训练中循循善诱,言传身教,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教育因素进行合力教育。体育特长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共同努力营造中学体育特长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

篇5:实验中学体育艺术工作考评方案

一、课堂教学常规

1.迟到1 次扣0.5 分;旷课1次,扣2分。教研组活动缺 1次扣1分;2次扣2分,以此类推。

2.上课不认真,无组织教学,出现“放羊”现象,第一次由主管领导找其谈话,第二次扣1 分;2次扣2分,以此类推。课堂中教师因无组织教学而出现的伤害事故自己负全责,并扣10分。

二、组织活动

1.大课间时,体育老师严格遵守工作安排。满分50分,无故缺勤,缺1 次扣1分;缺2 次扣2 分;以此类推。

2.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组织工作,服从安排,工作安排分常规工作和特殊需要的工作,根据完成任务情况给予加分。

三、参与比赛

1.获省级比赛加15-20分。

2.获市级比赛加10-15分。

3.县级比赛加5-10分。

4.体质标准由学校统一测验,根据测验情况设一、二、三等奖给予加分。

学期结束后,根据各人工作中的加、扣分累计得出个人最后得分,给予奖励。

本考核办法为暂行方案,解释权属于教导处。

实验中学教导处

2011.9

实验中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业余兴趣和爱好,完善体卫艺各方面工作,整体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现结合教育局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学期实验中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例试行基本标准》等教育部文件,按照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求,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目的,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推动课外活动为核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发展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再上新台阶,进而推动我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

1、加强领导

体育、音乐、美术教学工作有专门的领导负责组织实施,成立体育卫生工作领导组,副校长别永娟任组长,办公室主任王琦任副组长;成立艺术工作领导组,副校长樊西平任组长,术科教研组长赵梦娇任副组长的领导机构。

2、规范课堂教学

要求体育、音乐、美术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实施教学。真正做到体育课让学生强身健体,音乐、美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体育课堂教学要求至少上足30分钟,可以有10分钟的调整休息时间。课堂组织得力,要按照教学设计达到运动量。

音乐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充分发挥音乐课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力争达到大纲要求。

美术教学要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和兄弟学校联谊,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教学艺术。

3、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改善体音美教学条件

(1)体育:器材做到有计划、逐步增设完善。确保运动会、体育兴趣小组和平时上课必备器材。

(2)音乐:完善音乐教师的装备,进一步增添必要的教学器材。

(3)美术:根据实际需要,购进教师教学所用材料。

4、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要求体育成立校运动队,音乐成立校舞蹈队、合唱队,美术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具体负责人:

田径队:王琦乒乓球队: 孙涛

武术队:武喜亮篮球队:姚平

合唱队:任慰宏舞蹈队:赵梦娇

美术小组 :于冰波

5、做好体音美学科的教研工作。

6、切实抓好大课间的活动,认认真真的上好课间操。

7、提前着手做好九年级的体育考试训练,坚持按项目逐项进行

达标测试。

8、做好教育局组织的其它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各项艺术活动。

9、做好学校的卫生防疫工作。

三、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份:制定教学计划,组建各类活动小组;规范课堂教学;落实大课间活动;进行“迎国庆红歌赛”。

十月份:体育学科按计划上好课,训练学生的体能;给七年级新生教授广播体操;

十一月份:美术学科加强学生绘画基本功训练,开展组内书法绘画作品比赛。

十二月份:“迎元旦文艺”演出;美术优秀作品展;冬季长跑赛。

元月份:音美随堂考试,体育进行达标测试,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检查。

实验中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二○一一年九月

学校体育工作制度

一、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各项体育活动竞赛,认真抓好运动队的训练。

二、坚持做好每天的课间操及眼保健操,要求做到快、静、齐。

三、认真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必须着运动服,口令哄亮有力、动作准确利落,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规定的运动量,学好课程规定的内容。

四、每学期要搞好体育测试和体育达标工作,认真记录

学生的成绩。

五、每年春季召开学校运动会。

六、认真抓好学校的群众运动训练,以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的质量。

实验中学

学校音乐美术工作制度

一、学期初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及活动计划。

二、保质保量地上好课,同科目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

三、认真抓各兴趣小组工作,做好特长生培养工作,积极带领学生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活文艺活动,节目作品力争获奖。

四、期末对本学期工作开展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积极撰写论文。

五、教师上课时要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篇6:都于中学体育工作管理方案

一、活动主题和形式

活动主题:运动·健康·快乐。

活动形式:从学校实际出发, 形成“体育课、广播操、跑操、太极拳、运动会、社团活动”联动的“组合拳”。

二、活动时间

冬季 (假期除外) 上午9:20~9:55, 下午15:20~15:55;夏季 (假期除外) 上午8:25~9:00, 下午: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 安排40分钟的社团活动。

三、主要活动内容及简介

(一) 活动内容

(二) 内容与方法简介

1.跑操:在冬季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跑操”大课间活动, 让冬天不再寒冷, 有效提高学生体能, 增强学生体质。学校共有80个班, 学生4600多人, 根据班多人多地小的实际情况, 采取分年级分地点统一指挥“跑操”运动。具体做法:各班7分钟以内必须到达指定地点, 每班八路纵队, 女生在前, 男生在后, 前后保持一手臂距离, 左右保持20厘米间隔。听到“跑步——走”的口令后, 全体学生统一向前迈出左脚, 不停顿。高一年级的学生在田径场内圈 (内四道) 逆时针跑3圈, 高二年级的学生在田径场外圈 (外四道) 顺时针跑3圈, 大约路程1200米, 高三年级的学生跑校园外圈1圈, 大约路程1200米, 跑回起点后, 调整呼吸、调整队形。在跑的过程中, 精神饱满, 不讲话, 队形整齐、摆臂规范、步伐一致, 有节奏感, 与音乐合拍。班主任在班级最左前方 (纵向与最里面一路学生对齐, 横向与领跑学生对齐) 引领, 全程陪跑, 靠前指挥, 参与管理。领跑学生配戴班号标志, 在班级最右前方领跑 (纵向与最外面一路学生对齐) , 控制好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距离。结束时, 听广播口令统一解散。要求队形整齐并有各班特色的口号词, 跑操时间大约十分钟。

2.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如东中学每位学生必修的校本体育课程, 这样利用模块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合促进课内外体育教学的互动, 初步形成了以课堂为基础, 以课外活动为补充、拓展与延伸、以大课间活动作为巩固、提高的互动发展过程。最后, 以各种比赛来推动活动开展, 如开展高一、高二各年级太极拳比赛和太极之星评比。我校大课间太极拳也展示了学校多年来坚持实施“生态德育”的一个窗口, 学校以太极拳为载体, 渗透生态德育思想, 学生在太极拳中呈现出生命的绵力。

3.社团活动:

(1) 社团活动时间: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 安排40分钟的社团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2) 社团活动内容:共设置了16个项目: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街舞、武术、跆拳道、抖空竹、跳绳、踢毽子、跳橡皮筋、轮滑、田径。

特色展示:交流各校智慧促进学生健康

(3) 社团形式:分时间段、分年级, 以社团俱乐部的形式推进社团活动。每个社团都安排一名体育教师做指导, 初期还配一位班主任协助管理。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外聘一些有特长并愿意为学生服务的人员做技术指导教师。

四、大课间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 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马蔚 (副校长)

成员:教学处、政教处、保卫处、体育教研组、各年级主要负责主任

领导小组职责:承担体育活动课实施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把握体育活动课实施过程中的方向, 提供后勤服务保障。

(二) 大课间活动推广小组

组长:徐健、陈秀华

成员:体育教师及全体班主任

推广小组职责:负责组织大课间和体育活动课的具体工作,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组织指导和实施大课间的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 做好大课间实施成果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及时提出调整意见并进行成果推广, 主动与上级保持联系, 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负责对社团俱乐部开展中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

(三) 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要求

1.各班级必须严格按照学校安排的场地在规定的地点准时集合整队, 进场队形整齐, 步伐一致 (跑操时口号洪亮) , 做到静、快、齐;听统一口令, 队形散开迅速;按音乐节拍完成动作, 动作整齐;集合迅速, 退场整齐到位。

2.大课间活动中政教处、体育组、学生会对各班级每天进行检查公布。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广播体操、太极运动、跑操、运动会等项目比赛, 并通过比赛, 确保各体育兴趣小组梯队的建设。

3.对于迟到或活动纪律差的班级进行当场整改, 对于活动质量差的班级限期进行整改。

4.定期召开会议, 讨论大课间活动出现的问题。

(四) 意外事故处理预案

学生在活动期间, 如遇有运动损伤等紧急情况, 要求学生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教师要在第一时间里做出正确、合理处置。体育教师与校医务室、学校附近医院保持联系, 保证电话畅通。

在平时教学中, 开设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的指导与培训专题, 在体育活动中, 注意对意外伤害事故预防教育与提醒, 教师多巡视,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并排除。

在活动期间, 将出现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及时报学校、体育组, 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五) 大课间与体育活动的监督管理与评价

成立监督管理检查组

组长:张正建王磊

副组长:学生会体育部部长

成员:行政导护人员、全体体育教师、班主任和导护学生

检查组负责监督与评价;行政导护人员负责巡查与督查;体育组负责大课间组织、协调与指导, 活动初期班主任到场协助管理, 确保其活动的安全及纪律;导护学生负责对活动的开展和纪律等情况进行检查与记载, 做到每天上交、每天公布。学生的出勤、组织开展情况、比赛等评价内容, 纳入文明班级和优秀班主作评比范围, 并实行一票否决。每学期对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的表现都要进行评价, 评价的形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的方法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的内容从出勤、参与活动情况、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 如评定为不合格的学生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评选等方面, 将被一票否决。同时, 把对学生参加活动表现、评定等级等放入成长记录袋。

链接一:

推荐信中国学校体育一线话题栏目组: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创建于1938年, 是一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360亩, 现有80个教学班级, 师生员工5000余人, 有一座大约3500平方米的体育馆, 内设篮球场、乒乓馆等, 一片400米标准户外田径场, 16片标准篮球场, 3片标准排球场, 两片标准网球场及其他多组组合器材。学校不仅每年的高考成绩在全省、全市都名列前茅, 而且学校体育工作渐显特色。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学校。

该校成绩辉煌不仅在高考方面, 学校体育工作也逐渐显出特色, 他们有自己的体育节, 每位学生都参与了体育社团, 形成了“体育课、广播操、跑操、太极拳、运动会、社团活动”联动的“组合拳”形式。

该校分年级、打破班级进行体育课的选项教学和社团活动, 全校学生参与校园太极运动, 所有活动都是常态活动, 这正是能形成特色和亮点的原因之一。

该校学生志向高远、道德高尚、气质高雅、能力高强,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有效地强化了学生体育意识, 发展了学生的体育能力。为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学校按照上级规定, 从实际出发, 制订一系列加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制度。如《跑操方案及比赛细则》、《进一步提高跑操质量的基本要求》、《太极拳比赛评分标准》等。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如东中学每位学生必修的校本体育课程, 初步形成了以课堂为基础, 以课外活动为补充、拓展与延伸;以大课间活动作为巩固、提高的互动发展过程;最后以各种比赛来推动活动开展, 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质量。展示了学校多年来坚持实施“生态德育”的一个窗口, 学生在太极拳中呈现出生命的绵力。

现将学校制定的大课间活动方案提供给你们, 供有志于研究大课间活动的高中体育教师们研讨。

推荐人:江苏如东县教育局督导办公室副主任兼

体育教研员宋卫东

篇7:都于中学体育工作管理方案

一、前言

中学生是家庭和祖国的未来,其身体健康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更是被列入到了中学体育教学的进程当中。但近十年的中学生体质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体质呈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出现,不仅仅是中学生这个群体的问题,更是学校、社会的问题,如何正确剖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去改变这种现状,是现在社会亟待解决的重点。中学体育教师在解决中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我国中学生体质现状研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中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中学生体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的体质呈下降趋势[1][5]。特别是中学生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耐力下降显著。影响了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降低了学习效率。任其发展下去会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全国看,它会影响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从社会角度看,它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此,国家的有关部门早已引起高度重视, 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初中考高中加试体育和全民健身纲要的颁布实施等。虽然如此,但中学生体质下降的现象始终没有扭转,在一些地区还有更加严重的趋势。

(二)我国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原因

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大环境,人的生活习惯必然会和环境紧密相连。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与其生活的家庭和社区环境有一定的关系[2]。有些社区有很浓厚的体育运动气氛,不仅仅有完善的社区运动器材,而且还有不同年龄段的人规律健身。这样的影响下,中学生不仅锻炼的机会增加了,而且在观念上,他们把身体健康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社会和家庭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关系。社会不仅要给他们提供必须的体育锻炼场所,而且家长也要多鼓励和支持孩子进行正常的体育锻炼。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孩子家长,更应多给孩子提供一点锻炼身体的机会。如双休日,每天让孩子到户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家长和孩子一起去锻炼身体,效果会更好。

2.应试教育方面的问题

可以说,应试教育是造成我们中学生很多问题的根源[3]。对于体育教育和日常锻炼的影响,也是不可以忽视的。在应试的体制下,学校和老师以及学生,都是考什么才安排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如果升学考试没有体育,是不会有人重视体育的。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文化课的课程设计、考试难度都在与时俱进的发展着,人们对于学习总能心照不宣的付出很多努力,全力以赴的拼搏。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部、学校也意识到了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这个问题,也出台了不少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措施,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如果高考不涉及体育,那么现状依旧会继续。如果高考涉及体育,对于正处于高二高三的同学来说,恶补体育也许会使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会造成学生、老师的措手不及。该如何把体育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搞好,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的同时,把体育锻炼融入其中,是政府部门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3.学生自身的原因

中学生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程度是造成他们体质下降的主观因素[4]。一般情况下,中学生是否会有好的体质首先和先天因素有关系;其次就是对体育的爱好;最后是对体育健身的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质会不断增强,这个是一个自然的因素。对体育健身是否感兴趣是影响体育健身质量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小影响越大。特别是对健身项目的选择更是因兴趣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感兴趣比不感兴趣的健身质量好,选择的项目适合自己的,比不适合自己的健身质量好。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体育健身意义的认识程度,成为影响中学生健身质量的关键因素。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中学,特别是城市中学的体育课和课间体育活动都能照常进行,可是健身的质量却因为他们对体育健身意义的认识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对体育健身意义有深刻认识的学生,往往能主动克服困难,,完成训练任务相反则为自己的不能完成训练任务找理由开脱,意志品质脆弱,惰性十足,得过且过。

二、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发展,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体育俱乐部。一种新事物的发生、发展,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事物自身内部矛盾的结果。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已经渐渐远去,但是,北京奥运会所带来的各种变革,却在不断的愈演愈烈。“全民健身”的口号,也无形中引导着高校体育教学人的思考。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时代的需要,其自身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兴起,给了体育教学一个新的组织形式和有效途径。这种方式,充分的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和学生以一种“指导——合作”的模式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的过程[6]。

(一)体育俱乐部的类型

现阶段我国体育俱乐部是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四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并纳入课程之中,成为一种综合的体育教学形式,体育俱乐部的外延主要包括了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与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三种类型[7]。三类体育俱乐部中,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为最早的形式;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是近几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课题,它是构建其他俱乐部的基础;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从培养人才的整体教育观点出发,提出的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模式,他兼容了课外教学俱乐部和课内教学俱乐部,代表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体育俱乐部的主要特点有: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满足学生兴趣、要求、意向,在教师指导下,有自由选择项目、教师、上课时间的自由度。具有共同体育锻炼爱好的学生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等需要,以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为目标,以体育锻炼者自觉自愿结合为基础,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依托,围绕着某一运动项目进行活动。

(二)体育俱乐部的特点

(1)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8]。很多大学都开设了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比如深圳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了竞技、保健、娱乐3中类型共23个运动项目俱乐部。大连理工大学开设7 个俱乐部19 个体育项目。鞍山师院以1999、2000 级学生为对象开设8个俱乐部进行实验研究。如此大的选择空间,给了学生自主能动的机会。教学采用教师集中辅导,学生自己练习的方式,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又可以有机会接触到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弥补了传统体育教育模式没有机会接触同学的弊端。不同的项目和运动方式,使得体育教学有了空前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中学生也许没有大学生那么多的课余时间和精力,以及中学没有大学那么丰厚的资金支持,但这种理念是可以借鉴的。

(2)满足发展个性的需要。近年来,“个性”一词算是风靡一时。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出现,给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提供了更大空间。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乏味,从一个点,变成了点,线,面的多维度,多樣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3)课内外一体化[9]。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课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教师要顾及到所有的学生,争取进度统一,这就使得很多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体育项目,在课上认真听课,好好训练。课后可以和同俱乐部的同学进行交流,一起勤于练习,这样,课内和课外一体化,才能使得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达到掌握熟练的教学目的。这也有利于学生从“依赖型”的学习向“自主型”学习转变。

如前文所述,中学生体质的下降使得中学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成为了焦点。与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主旨一样,都是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很多发达地区的都开设了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大的选择空间,给了学生自主能动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项目。采用教师集中辅导,学生自己练习的方式。这样,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又可以有机会接触到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体育俱乐部还满足发展个性的需要。在这个充斥着竞争的年代,社会是不缺平庸的人才,只有闪出你的个性,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并取得成功。青少年的个性发展问题也已经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的“及格率”,“分数线”是以牺牲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情感换得的。而失去了这些,这个人就真的失去了个性,失去了向前进步的源泉。体育俱乐部采取课内外一体化。老师们专项挂牌上课,自行安排学习的内容供学生们选择,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拓展自己的专业宽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选择兴趣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体育项目,在课上认真听课,好好训练。课后可以和同俱乐部的同学进行交流,一起勤于练习,这样,课内和课外一体化,才能使得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达到掌握熟练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徐问宇,陈恳等.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06.6.

[2]于云龙,何林.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Z2).

[3]何步文等.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4.

[4]朱玉芳.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2006.13(3).

[5]马永红,刘永河等.影响我国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人为因素[J].辽宁体育科技.2006.2.

[6]田忠.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俱乐部”阐释[J].浙江体育科技.1994.5,54-58.

[7]刘小青.发展体育高校体育俱乐部,推动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探索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6):48-49.

[8]孙建华,吴志坤.高校实施俱乐部制课外体育活动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师友.1999(2):40-42.

篇8:初级中学体育课堂游戏管理

体育游戏深受学生的欢迎, 促使中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游戏不仅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 还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游戏又区别于竞技体育, 它有助于学生在经历了成功或失败的磨砺后, 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 认识自我, 并学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 提高自信心和应对失败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体育游戏管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期刊、书籍、网络文章的资源, 认真研读相关资料, 并进行分析和整理, 使其运用于本研究。

2.2.2 观察法

通过在上课时对其他体育老师上游戏课的观察以及和其他老师之间的讨论进行研究。

3 初级中学体育课堂游戏管理分析

3.1 体育游戏与体育游戏管理概念的界定

对体育游戏的概念, 有很多种解释。“从内容上来说, 体育游戏1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 以游戏为形式, 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 并根据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拟定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和竞技性较强的比赛规则而创编的游戏。”从游戏意义上来说, “体育游戏2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以增强体质, 娱乐身心, 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现代游戏方法。”我比较赞同第一种观点, 体育游戏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它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欢乐, 提高体育技能, 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很大帮助。体育游戏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模式, 不像以前那样死板教学, 能给学生留下很大的发展与创新空间。体育管理3是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 对体育管理课题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 协调他人的活动, 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 实现预定目标的行动过程。体育游戏管理4是指体育游戏组织者通过对体育游戏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 协调他人的活动, 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 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2 体育游戏管理的构成要素分析

3.2.1 体育游戏的组织管理者

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 又是管理者, 对体育游戏教学的效果具有很大影响。作为管理中人的要素, 老师在对游戏内容的制定, 目标的制定, 管理过程的实施和管理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游戏教学作为教学的一部分, 教师的组织与管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深的影响, 教师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先从培养学生兴趣开始, 逐渐过渡到发展学生的技能与特长, 最终让学生达到有一技傍身, 从心理和生理得到深层次的提高。

3.2.2 体育游戏的参与者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对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体育游戏这种教学形式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去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在上课过程中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参与是密不可分的,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学生认真主动配合教师的管理和组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与教师交流, 听取教师给予的分析与评价, 认真总结和学习。

3.2.3 体育游戏的内容管理

体育游戏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 中学游戏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游戏教学目标的制定、游戏内容的选择、游戏教学开展、游戏评价、安全监督和场地器材等等。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在体育课中不同的部分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游戏。在课的开始部分应选择能达到热身目的的游戏, 在课的结束部分, 应选择一些放松性游戏, 以达到使身体放松的效果。教学的目的就是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游戏教学时, 一点要制定好教学目标, 按照游戏目标来做游戏, 不要盲目的只有过程, 无结果, 游戏做了, 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这就造成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体育教学具有一定风险性, 加强课堂游戏管理有助于降低教学风险, 防止事故发生。在游戏结束时, 适当对游戏教学进行评价, 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让学生也参与评价,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3 体育游戏管理研究的现状分析

3.3.1 体育游戏管理人员的状况分析

在我支教实习过程中, 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教学以及在学校开展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发现, 体育游戏的加入, 使现在的体育课已经不是以前单一、枯燥、乏味的体育课。但是一些老师还是对体育游戏教学不够重视, 用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 学什么, 教什么。虽然有很多老师用到体育游戏, 但是由于对体育游戏教学知识和经验的缺乏, 体育教师在教体育游戏时, 会出现内容选择不合理, 不切实际等问题。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才能更好适应教师这个行业。体育教师不仅专业能力要过硬, 而且要有深厚的综合性知识。教师若不能妥当的处理在做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这也是现如今各校体育教学质量差的一个原因。所以游戏管理者应加强在课堂中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由于体育游戏形式多种多样, 所以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自己创编一些游戏, 而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3.3.2 体育游戏管理内容的状况分析

在体育游戏管理内容中, 游戏内容目标的制定起着很重的作用。体育游戏的一个特点就是目的性。在听课过程中发现, 一些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目标的模糊, 导致在上课时体育游戏只是走个过场, 没有实际效果。制定目标的好坏程度直接制约着学生是否能快速完全的掌握体育游戏, 在游戏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体育游戏的种类很多, 上课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在游戏结束时, 老师应该做一些简单的评价, 对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奖励或表扬, 对那些差的学生要鼓励。同时学生及时进行反馈, 提高老师游戏管理水平。

3.3.3 学生状况分析

在支教实习过程中, 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到, 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游戏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并乐于参与其中, 但是现存的体育管理内容中对体育游戏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体育游戏创新力度不够, 体育游戏内容的陈旧与单一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 他们也在逐步转变观念, 以前他们上体育课最想听的一句话是“自由活动”现在他们也厌烦了“放羊”这种体育课。他们渴望知识, 他们想要在课堂上学习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4 总结

在我的实习经历中, 通过亲身教学实践和听课评课等活动, 以及和其他老师的探讨, 发现体育游戏教学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对游戏有很严重的错误认识, 只把游戏作为哄学生高兴的手段, 没有把游戏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对游戏作用认识不到位。对游戏管理不够重视, 影响正常教学。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 增强专业素质, 丰富综合知识, 才能更好地进行游戏教学管理。由于传统的重文轻武的观念以及中考指挥棒的推动, 导致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降低了体育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增加体育教学场地以及设备投资, 为体育教师创造必要的教学条件, 为体育游戏开展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 让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总之, 体育游戏管理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 促进学生认真学习和教师顺利教学。中学以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体育以及体育老师的关注。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学习, 增加知识和技能, 加强管理能力, 提高管理素质, 重视体育游戏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吴锦智.浅谈体育游戏教学的价值与实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0) :142-143.

[2]李素萍.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 2011, (7) :692-693.

[3]张显军, 种莉莉, 苏明.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内容结构体系与发展趋势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 :80-82.

[4]赵世海, 薛宏.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体育游戏[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105.

篇9:初级中学体育档案的管理研究

关键词:学校体育档案;管理;体育管理

普通全日制初中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在平时注重建立健全的体育档案,既是学校规范体育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又是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当然,也有利于体育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升华自身的知识结构,以不断地改进学校体育工作。

一、普通学校体育档案的内容

一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以及学校有关体育建设方面的规定。二是历次国家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各种版本的体育教材等。三是国家权威部门出版的体育专业用书,像体育运动理论、体育运动生理知识、体育运动心理、运动竞赛规则等工具书。四是本校制定的有关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历年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各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和达标档案册。同时也要保存好学生参加早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等考勤登记表。五是学校特别要注意保管好学生入学体检表及学生既往病史、学生病假请假等材料。六是如果有学校运动队,则必须详细记录运动队训练档案,详细记载有关运动员档案、训练计划、竞赛成绩等内容。七是每年的校运动会记录,也包括校广播操比赛、年级之间的球类比赛、野外长跑比赛等。八是学校体育档案中,特别要记录与体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及摘抄、复印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必要时也可以刻写成光盘,以方便检索和保存。

二、体育活动档案的整理和收集

档案工作一般都是比较繁琐的,学校体育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广、数量大,而且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以前对档案工作不是很重视,所以就要根据学校与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一般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按体育材料内容来划分,分为运动竞赛类、活动类等。二是在编排时,最好能按时间顺序,对不同类型体育资料进行整理,可以一学期或学年为一单元进行材料整理。三是最好的档案整理是按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四是如果从全面的角度来看,最好就是按《档案法》的要求来分。

三、建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普通全日制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牵涉的内容广、影响大,做好体育档案工作真正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一定要秉持长期性、整体性、有序性、创造性的建档工作原则。

第二,档案建好之后,一定要重视后续工作。学校要加强管理,将资料分类放置在档案盒子内,记录所存档案的类别、目录及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辟出专门的档案室。

第三,档案管理是一项动态工作,一定要不断地更新和充实内容。对有时限的或不再适合当前教学形式的内容应及时装订成册,归案入档案(加编号),以便日后检查或其他用途备用。

四、普通初级中学建立体育档案的现实意义

第一,建立体育档案使得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当前学校试行的绩效工资来说,体育教师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体现出来了,也就是有了一个具体的量化概念。

第二,体育档案的建立,也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将零散的材料系统化,有助于体育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能将实践的经验理论化,随着体育档案内容的不断增加,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师的知识,使得学校开展体育教科研活动有了可能。

第三,自从建立体育档案以来,我校体育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学校的课外活动,以前需要体育教师找班主任联系,以便让学生能有充足的活动时间,现在有了体育活动档案后,班主任积极主动地来要求体育教师到他们班级里去开展指导,班与班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竞争局面,学生的身体素质上去了,反过来推动了学习文化课的劲头。这样,学校档案的建立促进了学校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档案的建立可促使各项体育活动长期、规范地开展下去,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学校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五、结论

第一,要使体育档案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首先就要及时、经常性地把收集、整理的体育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地补充到档案里去,体育教师运用档案时要结合教学、训练等实际,以参考为主,以推动为目标。切忌盲目照抄照搬,不能把档案变成偷懒的工具。

第二,建立体育运动的目的,是要以体育运动档案为准绳,综合规范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深入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体育档案的建立,学校领导要重视,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档案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督促体育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指挥棒,而不是把体育运动档案当成一种摆设或作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道具。

总之,学校体育运动档案的建立工作,一定要从学校具体出发,逐步建立完善,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张争鸣,李辉.今日体育档案[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

[2]陈琳.档案管理技能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宦集体,胡赣萍,董海洋.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新教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篇10: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研究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

一、前言

压力本质上不是坏大东西,但压力过大或者说是不能很好的处理压力就会给生活、学习与工作带来不便。本文研究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工作压力状况,分析其压力源并为之提出针对性对策。为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帮组体育教师能够积极应对压力提供一些支持。

二、中学体育教师压力来源

2.1场地器材因素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物质条件。在很多的中学其体育场地设施极不完善,部分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过于陈旧,维修与更新力度不够。与中央七号文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指导精神不相符合。在很多的学校在现状是体育场地与器材设施的缺口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锻炼的需求。

2.2工资薪酬因素

待遇能够反映出职业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认同,同时物质奖励也是对教师工作成绩最为直接的激励,如果待遇过低就会导致一些老师无法理性对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工作起来就毫无成就感,最终导致职业压力。与此同时,人们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的偏见还没完全改变,使得体育课的地位不如其他文化课,体育教师的地位不如其他文化课程老师,从而导致了体育教师与文化教师之间的“不平等”对待。几乎所有学校的体育教师与其它科目的教师都存在着一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而且,其它科目教师经常会有早晚自习, 可是在很多学校体育教师是没有的,我们知道在很多学校教师负责早晚自习是有补贴的,这就更加加剧了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差距。

2.3学校重视程度及晋升因素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只注重高考,对于学生参与与文化学习的活动是不支持甚至是反对的。体育作为非考试内容, 自然在一些学校和老师的眼里是无关紧要的,一些学校甚至更改教学计划,缩减体育教学课时,使得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用于上主科,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学生每天的活动得不到保证,这样也就影响了体育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和教学地位以及在学校的晋升机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质的原因,也有学校自身的原因。

三、工作压力产生的危害

3.1影响教师自身及家庭

体育教师工作压力首先对教师本身产生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无形中构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体育教师身体不适、生理疾病增多、损害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典型症状有易怒,其行为表现为:“常常为一点小事对家人发火”在精神状态上容易出现:失眠、睡眠障碍、疲劳、没有归属感。

3.2影响教学

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工作。体育教师工作压力对教学的不利影响包括缺勤率上升, 行为下降。另外还会出现教学效率降低、师生关系淡漠、工作投入和参与少、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没有耐心、课堂教学情绪易失控等消极行为。

3.3影响社会

教师工作压力的消极影响还会阻碍学校各项组织的运转效率与效果, 进而导致学生品质下降, 最终可能会触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道德水平的下降, 危害社会行为的增加等等。

四、小结与建议

4.1小结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普遍存在。体育教师应当得到社会的认可,体育教师应再接再厉,更好的推动体育教学与发展,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进行、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4.2建议

4.2.1体育教师进行自身调节

体育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减压,作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从而缓解工作压力;不仅要有深厚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素养,以充实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应积极培养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的情感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还要兼顾家庭与事业。

4.2.2学校调节

学校对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也要多给予帮助、疏导;加强落实各项教学法规,学校有关领导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体育教师薪酬福利政策,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学校应考虑到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同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与心理环境。

4.2.3社会调节

教育部门不断提高体育工作的社会认可程度,加大人们对体育价值的认识程度,加大社会对体育教师工作的信任,使体育教师具有高度的自尊感,职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引导人们对体育课及其教师形成合理的期望,从而积极的投入体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美娟.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调查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篇11:中学体育教师必备工作能力研究

摘要:学校体育工作既是我国体育工作的基础也是重点,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是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体育类院校,必须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最需要的工作能力具有明晰的把握,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教师。本文运用调查法,对中学体育教师必备工作能力进行了调查和归纳。

关键词:体育 途径 教师

本研究为河北师范大学教改课题中的部分研究结果。研究数据来源于河北省内同时设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的体育院校所在地的第一中学,分别是石家庄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和邯郸市,调查的对象是这些中学的体育教学部负责人和学生,分别从中学体育工作需要和学生需要两个方面分析未来中学体育教师的必备工作能力。

调查结果及分析归纳如下。

一、对体育教学部负责人的调查

对体育教学部负责人的调查目的是,从他们的工作实践中,由他们总结出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

调查列出了多能一专能力、一专多能能力、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组织能力、健康知识宣传讲解能力、提供针对个体锻炼方法的能力、与学生一起活动的沟通能力、体育科研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这样11项内容中,请体育教学部负责人从中选择5项他认为最应该具备的能力,并按其重要程度排序。

从中学体育教学部负责人对能力选择排序的结果来看,组织能力被高度重视,排在第1位,其他4项依次是: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多能一专能力、教学能力、健康知识宣传讲解能力。对这样的结果我们回访了中学体育教学部负责人,得到的意见可以归纳为:开展课间操、举办运动会、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身体素质测验、体育课以及运动队训练体育工作,都必须通过对人的组织才能实施,没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体育工作很难开展;关于“与学生一起活动的沟通能力”排在被选能力第2位的结果,他们认为:中学体育教师面对的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心理叛逆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经常表现与家长和教师发生激烈对抗,他们的行为特点是在抗争中表现自我,证明自己的能力,结果是不计较行为后果,容易做出十分极端的事情。而体育活动的特点又恰恰是人体能力的外在表现,在不知不觉的比赛或比较中引发冲突,如果体育教师没有对学生悉心观察,善于沟通的能力,就很难把学生组织起来,即便组织起来也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另外,他们认为,“多能一专”比“一专多能”更加实用,只有“多能”才能满足学生和学校多样性需求。关于“教学能力”和“健康知识宣传讲解能力”能够入选前5项,他们认为,体育课是按计划完成的工作,突发情况较少,稳定性较好,但体育课毕竟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没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就不能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对其他能力选项也不是不重要,而是入选的这5项与我们的工作特点结合得更紧密,更重要。

二、对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为了了解中学生平时都通过什么途径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师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中的作用,设计了“最喜欢的体育锻炼途径”“您最喜欢哪类体育教师”这两个方面的调查,目的在于为我们的体育专业教育,探究适合中学生需要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一)中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锻炼途径

本研究以“最喜欢的体育锻炼途径”为题,列出了:1.体育课。2.课外活动。3.业余运动队训练。4.年级、班级体育比赛。5.校外自己选择的锻炼项目。6.校内同学之间自己组织的锻炼。7.有体育教师组织的课余锻炼。8.与家庭成员一起锻炼。9.参加社会体育俱乐部。10.定期或不定期到健身场馆锻炼这样10种途径,供中学生从中选择3项,对选择的结果进行排序,调查结果如下。

前三名:1.校内同学之间自己组织的锻炼。2.有体育教师组织的课余锻炼。3.课外活动。通过对中学生的回访,他们对调查结果的解释是:社会体育俱乐部基本都是高水平的专项运动员去参加,健身场所费用太高,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选择在校内进行锻炼,但是,体育课的内容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而且还要考试,上课还受约束。年级、班级比赛和训练队不一定人人都能参加,所以我们比较喜欢自己选择锻炼内容,这种方式比较自由,内容可以选自己喜欢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可以自己把握,没有集体上课或比赛的那种压力。锻炼时间基本上都选在课外活动时间,并希望有体育教师和我们一起活动,因为不是上体育课,有教师也比较随意,而且不用考试,教师还可以指导我们,随时解答我们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最喜欢自己组织的,有教师指导的体育活动。学生的解释无疑道出了他们最理想的体育锻炼途径和方式,学生的这些心声应该是我们对中学体育工作进行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学校体育课的计划性和强制性,对保证学生锻炼机会和克服困难使基本身体素质得到良好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不能为了满足学生要求,淡化了体育课的作用,关键是如何把体育课变得让学生喜欢,只有让学生喜欢,他们才有积极性,才能参与,才能有效果。

(二)中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教师类型

本研究以“您最喜欢哪类体育教师”为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具体内容例举了专项技术精湛、通晓多种体育技能、课上对动作讲的清楚、课上示范漂亮、能变换各种方法让我们玩得高兴、能让我们学到运动技术、能让我们明白锻炼的方法、经常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能提供适合您本人的锻炼方法、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这样10项内容,供中学生从中选择5项并按喜欢程度进行排序。经统计排序的结果如下。

前五名的是:1.能提供适合您本人的锻炼方法。2.能变换各种方法让我们玩得高兴。3.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4.经常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5.通晓多种体育技能。通过对学生的回访了解到,学生身体条件和体质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最希望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和方法;对于能变换各种方法让我们玩得高兴的教师受欢迎,是因为学生除了增强体质的要求之外,希望从体育活动中得到快乐;对于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经常向学生传授健康、通晓多种体育技能的教师受欢迎,是因为学生渴望在锻炼时随时能受到教师的指导,玩得更科学、内容更丰富、锻炼效果更好。

综合学生的反映,学生最想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放松身心,从中得到快乐,并不是想学到多少运动技术。所以,他们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示范等教学技能方面并不十分关注,另一方面,学生不是体育教师,对讲解、示范的水平很难做出评价,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在体育活动中怎么才能高兴,在这个总前提下,能给他们提供适合本人的锻炼方法、能变换各种方法让他们玩得高兴、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的教师、经常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通晓多种体育技能的教师必然受到学生欢迎。

根据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这些中学体育工作中需要的重要能力和学生喜欢的锻炼途径和教师类型,应该作为师范类体育院校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朱雀门11年员工消防培训下一篇:游成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