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计生局工作总结

2024-05-13

2023年计生局工作总结(精选9篇)

篇1:2023年计生局工作总结

局2023年党建工作要点

*年全市*机关党建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大和*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和有关批示指示要求,围绕市委“三个战略性转变”“八大战略”目标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责任落实常态化为牵引,以群众满意为指向,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践行AA精神,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全面提升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水平,为推动*事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提供坚强保障。

一、强化政治建设统领,坚定践行“两个维护”。

*.树牢政治机关意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向机关科室、县区局延伸,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重点围绕提出的和平时期对党忠诚“四个能不能”检验标准,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开展党性“体检”,推动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常态化。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建立“学习、决策、落实、督查”闭环机制,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关于*工作的要求落地见效。认真履行市委*委员会办公室职责,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向*委员会请示报告制度,推动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把党对*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开展全市*机关干部职工思想动态调研,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喜迎党的*大“坚定信仰信念不忘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持续巩固党史教育成果。强化沉浸式教育,通过党性教育现场教学、阅读红色经典、现实案例剖析等形式,不断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深化模范机关建设。聚焦市委“思想、为民、实干、锻造”走在前的要求,制定深化模范机关建设的意见,推动模范机关建设与现代化强市“八大战略”同频共进、相互促进。召开全市*系统模范机关建设现场推进会,学习先进、交流经验,促进全市*系统模范机关建设提质增效,实现市县两级模范机关建设工作联动、标准联创、结果联评。

二、强化理论武装先行,做到学*弄*做*。

*.抓实理论武装工作。坚持把学习贯彻思想作为第一任务,实行学习、调研、工作“三位一体”,扎实开展“学理论、悟思想、见行动、创一流”和“讲故事、学理论”活动。坚持“第一议题”“每会必学”先学深学制度,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一学一报、列席巡听、定期通报制度。党的*大召开后,及时组织“党的*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全市*机关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等体系式学习、针对性解读、专题性讲座,迅速在全市*机关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大会议精神热潮。

*.抓牢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及问责措施(试行)》,严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述职、教育培训等内容,举办意识形态专题培训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和领导权。加强对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工作内网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强化*舆情研判和主动防控,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隐患排查整改,做好舆情风险防范应对。

*.抓好青年理论学习。规范组织设置,落实党组成员联系青年理论小组制度,探索实行党组织书记列席旁听学习、青年干部代表列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完善经费保障、督学促学、考核评价机制。深入实施“六学六比”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开展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示范培训,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调研实践活动,开展“青春向党奋斗强国”主题征文,评选优秀学习案例,召开青年理论学习座谈会和交流会。

三、强化服务中心大局,推动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党建业务融合。

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发挥党建的引领保障作用。持续开展“*组+临时党支部”党建模式,将*现场化身为党建移动课堂,实现*业务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党建活动就开展到哪里。聚焦落实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委员会会议精神等重大任务,开展机关党建业务融合度专题调研,实现服务中心、互融互通、一体推进的目标。

*.强化党建典型引领。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集中展示全市*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生动实践。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三个一线活动,以党建工作推动项目*、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社会治理。

*.提升服务发展质效。坚决扛牢党建服务发展责任,围绕现代化强市“八大战略”和市委“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目标要求,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业绩竞赛活动,举办“建功十四五奋进新时代”专业化能力竞赛,不断提高政策应用水平、创新专注水平和难题破解水平,机关党员干部争当学习表率、岗位能手、创新模范和改革标兵。持续深化弘扬AA精神“百千万”、“创弘扬AA精神先锋党组织、做新时代担当奉献好党员”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结案连心”、疫情防控、项目*等攻坚一线勇担当、展作为。

四、强化大抓基层导向,锻造坚强战斗堡垒、*.着力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深入查摆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健全机关党委委员指导督导组织生活会制度。落实党组书记讲党课制度,开展党员讲微党课活动,评选一批精品党课。认真总结抓系统党建的经验做法,加强系统内党的建设。

*.着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抓好重点班次培训,开展党员冬春季集中培训工作。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党费收缴使用。完善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制度,激励党员带头攻坚克难。举办新发展党员入党宣誓仪式,颁发“光荣在党*年”纪念章,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加大党内关怀力度,做好走访慰问工作。

*.着力巩固过硬支部水平。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实行支部评星定级动态运行机制,重点抓好示范点打造和优秀支部工作法创建,力争年内五星级支部达到*%以上,四星级以上支部达到*%以上,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高质量“融合发展”行动,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力争创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示范点。

五、强化正风肃纪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生态。

*.毫不放松纠“四风”树新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四风”新表现新变种,持续纠治背离“严真细实快”的突出问题,锤炼与“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相匹配的过硬作风。深化基层减负工作,力戒党建检查过度留痕问题。指导全市*机关党支部深入推进作风整治,加大对*“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常态化开展作风建设督查,持续加大自查自纠力度。

*.持之以恒解民忧聚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挖掘一批作风转变先进典型。拓宽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机关单位资源和社区需求合理有效对接,全面落实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健全完善定期会商制度,做细做实共驻共建项目。

*.坚持不懈严纪律强监督。深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组织开展领导讲廉、网络倡廉、文艺颂廉、典型示廉、阅读思廉、家庭助廉“六廉”活动,积极参加全市廉政文化主题艺术展,开展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市直部门单位机关纪委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机关纪委认真履行监督执纪职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认真落实部门单位党组处理违纪问题沟通备案制度。

六、强化桥梁纽带作用,凝聚群团工作活力。

*.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召开全市*机关文明创建暨现场观摩会,总结、提炼、推广文明创建经验做法,继续保持市局全国文明单位荣誉和各县区*局省级文明单位全覆盖的良好局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持续开展“临沂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推荐工作。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按照文明单位评选标准,高质量做好各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深化党群共建,提升群团组织规范化水平,探索群团组织工作有声有色的途径和方式,积极参加全市庆祝共青团成立*周年活动。实施青年理论提升工程,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评选青年学习标兵。开展青年建功、巾帼建功活动,组织公益讲座、“阅经典、忆青春”青年读书月等系列文体活动,不断提升青年干部政治素养。

*.切实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加快文化长廊、文化书屋、荣誉室等文化阵地改造提升,打造有内容、有内涵、有特色的AA*文化内涵。组织开展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关怀扶持力度,打造更具AA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奋进新时代建功新AA”市直机关喜迎党的*大文艺汇演,营造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

七、强化党建工作创新,推动党建责任落实。

*.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制定党组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清单,量化目标任务,实行跟踪落实。认真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全面从严治党述职评议查摆问题和党建述职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开展整改落实“回头看”活动。调整优化考核体系,精准设定考核指标,统筹日常考核、实地考核、述职评议考核,加大日常考核力度,改进述职评议考核方式,探索实行党建与业务融合度评价考核机制,推动考核工作严在日常、抓在经常。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组“第一议题”制度,规范完善议事规则,落实保密规定,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持续开展能力提升“四全”活动,不断提升数字化党建水平,扎实做好派驻“第一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和“结案连心”等工作,进一步擦亮“AA*党旗红”党建品牌。积极参加全市基层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举办全市*机关党务工作者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着力提升党务干部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健全党建与业务岗位人才流动机制,加大对党务干部的关心关怀。

*.推动党建工作创新。牢固树立创新理念,探索“党建+*团队”新模式,创新典型经验做法,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党建经验。用好“工作找问题、党建找原因、变革找出路”的党建方法,实施机关党建创塑行动,积极参加市直机关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争创党建创新引领、业务创优争先典型案例,培树具有AA*特色的机关党建品牌。

篇2:2023年计生局工作总结

2011年,我局紧密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按照《2011年部门综治维稳暨平安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办发„2011‟号)要求,扎实开展综治维稳工作。现将一年来综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综治维稳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落实综治维稳责任制。今年以来,我局十分重视综治工作,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暨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把综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了《2011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暨平安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了局党组成员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职责,做到了工作有部署、有落实。同时,认真履行综治委成员单位职责,单位负责人坚持定期向县综治委和县维稳领导小组报告个人履行综治维稳职责情况,落实专人负责指导基层计生单位和联挂村的平安建设工作。

(二)扎实推进综治维稳规范化建设。一是按照“一组一办”设置,设立了综治维稳办公室,实行综治办、信访办“二办合一”,并安排专人负责办公。二是按照“五册四薄”、“四有五上墙”的标准,进一步规范了综治维稳工作档案。三是完善了单位内部安全值班、干部职工出勤和重大事项报告等一系列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三)全面排查调处人口计生社会矛盾纠纷。一是每月定期组织开展一次人口计生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并开通了“12356” 便民服务热线和计生网上投诉渠道,对排查和收集出的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落实包案领导、责任人,研究解决措施和办法,限期化解。同时,坚持实行零报告制度,定期向县综治办、信访办上报反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二是切实保障育龄群众生命安全,在育龄妇女怀孕时实行全程免费服务,推行住院分娩;在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时,县、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宗旨为育龄群众服务,并对避孕药具、器械市场实行监管、定期检查,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的计划生育环境。

(四)强化社会管理和治安防范工作。一是全面落实职责范围内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措施,建立了重大治安问题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特别是对人口数据的统计、分析做到了全面、真实、准确,确保人口安全。二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流入人口实行“七个一”管理制度,提供与常住人口同等的管理服务;流出人口实行“四个一”管理制度,实行动态跟踪服务管理。三是单位设立了值班室,安排专人值班,并投入2万多元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实现了单位内部和单位所在的区域街道在时间和空间上全面监控,有效地防止了偷盗等治安刑事案件和火灾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加大普法暨平安建设宣传力度。一是扎实开展综治暨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在3月和9月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中发放了宣传资料10000多份,此外还与12个乡镇计生办(站)联合集中开展了宣传活动12场次,并在包建村制作悬挂了2幅固定标语,宣传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二是积极推进普法工作,坚持每月组织干部学习《宪法》、《刑法》、《计划生育法》、《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廉政准则》等法律法规、廉洁从政文件,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和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三是深入推进平安单位创建活动。今年,我局全面开展市级经文保系统“平安单位”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与完善单位内部管理、塑造机关良好形象相结合,做到了目标明确,措施到位,现创建工作已完成,只待上级检查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3:2023年计生局工作总结

2016年1月26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公布了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 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一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进一步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大力推动医药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 实现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三、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四、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五、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六、加强卫生计生规划与法治建设;七、为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篇4:2023年计生局工作总结

一是创新服务规范制,严格执行“一二三四五”服务。一双手:双手接递办事者资料;二站立:站立接待和送别办事者;三有声:来时有迎声、询问有答声、离开有送声;四个一:一张笑脸、一个座位、一杯茶水、一个明确答复;五一样:咨询办理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来早来晚一样接待。

二是创新首问负责制,做到全面告知。在改善人口计生服务窗口质效的过程中,要求每个窗口服务人员严格履行首问负责制。对于群众咨询、投诉和业务办理,无论是否属于本职范围的事项,最先受到询问的同志负责指引、介绍或答疑,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需要其他办公室办理的,将群众指引到相关办公室办理。对于确实不属于本系统负责的问题,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怎样办”,让群众得到最满意的服务。

三是创新代理服务制,做到证件办理人性化、无积压。实行代理服务和预约服务,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程序,按照“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的要求,采取分类办理、急件加速等方式,着力开拓便民直通车,对材料提供周全的一律实行即时办,确保办理手续无积压。

篇5:2023年计生局工作总结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致力行政审批质速双提,促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产业政策引导、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为工作重点,助力全区市场主体稳健增长。至目前,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4万家,同比增长7.2%,其中,企业24883家,个体工商户2XX37户,分别同比增长11.7%和3.7%。

一是力推“网上办”实现“零跑动”。

通过畅通各类咨询通道,加强宣传力度,强化网上审批力量,全力引导企业通过“零见面”方式在网上申请、办理业务。至目前,全程网办企业数已占到办理总量的70%以上,并通过预约办、邮寄办等方式进一步弥补了部分办事群众无法网上、掌上办理的短板。此外,多维简易的企业注销新模式也得到全面推广,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在全省率先实现全程电子化。

二是立足“放管服”提升“满意度”。

坚持需求导向,主动将服务窗口前移,打通惠企便民“最后一公里”,持续优化上门驻点办理、绿色通道、延时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等个性化办事举措,有效提升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设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窗口也因其优质服务多次获得“示范服务”五星窗口、“最多跑一次”改革优胜五星窗口、“区巾帼文明号”等多项荣誉。

(二)致力全方位安全监管,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加强法制审核,规范处罚程序,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构建安全监管闭环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今年以来,共开展执法检查20446户次,作出行政处罚案件409件,其中大要案107件,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7.65%和167.5%,罚没款总额达614.4万元。

一是加强全链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目前,我区共有11831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近2年年均同比增长近20%,其中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130家,食品生产企业62家,食品流通主体5706家,各类餐饮单位5933家(其中大中型餐饮1749家,备案小餐饮3545家,学校食堂100家,养老机构食堂9家,企业食堂530家),开展网络订餐餐饮单位2129家。今年以来,我局在落实好各项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着力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建成全市首个阳光餐饮示范街区。将宁大步行街及周边餐饮单位列为食品经营数字化智能智治试点,项

目投入数字化改造资金70余万,通过应用场景驾驶舱大屏、食安智能可视化看板、数字化应用掌上终端、数字信息公示触屏“四个视点”将信息数据归集赋能并进行展示,实现数字化应用场景可监控、可查视、可点接、可感知。该项工作获得省市场监管局章根明局长批示肯定。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常态监管。通过多部门联动,全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运用“浙冷链”系统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全链条追溯管理,全区已有314家经营者激活使用“浙冷链”,累计赋码37719个,累计扫码61809个,赋码率、扫码率稳定在99.5%以上;累积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及环境、外包装核酸检测6443份,结果均为阴性。创新药品医疗器械数字化监管。全区13个疫苗接种点接入“疫苗冷链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实现疫苗使用环节冷链数据在线管控。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赋码溯源”,纳入第一批试点的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完成相关设备的采购及调试,正加紧开展设备验证及软件配套工作。

二是加强全周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在加强对特种设备监督检查的同时,督促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管理制度,做到设备、人员双证齐全有证。此外,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五进”活动,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的教育宣贯

力度。加强特种设备应急演练体系建设,在每年定期开展2-3场专题演练的基础上,2020年我局在石化区成功举办了两起大型特种设备应急演练(压力管道泄漏事故应急演练、罐车侧翻泄露应急演练,其中后一起为全国性的应急演练),较好地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及时发现了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供了依据。扎实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区35440台特种设备进行赋码,实现赋码率100%,组织开展电梯维保质量、停用特种设备专项排查清理、医用特种设备安全等专项检查,有效防范和遏制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是加强全过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把好市场准入关,做好了全区39家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日常检查工作,督促企业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确保源头产品质量安全。统筹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完成抽检任务176批次,其中生产领域57批次,流通领域119批次,合格率分别为96.5%和78.9%。畅通消费投诉渠道,今年共接举报投诉3200起,已办结3114起,办结率XX.31%。培育放心消费单位1626家,放心工厂159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741家,放心消费商圈5个,进一步优化了消费环境。

(三)致力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助动区域经济高位发展

2022年,我区商标申请量1930件,注册量1633件,累计有效商标17463件,同比增长13.8%;发明专利授权462件,同比增长57.1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737件,同比增长19%,全市排名第三。新增“品字标”企业7家,发布“ZJ制造”团体标准6项,新增参与对标达标企业数量40家,发放品牌标准战略补助资金3174.74万元,并进一步引导企业发挥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在品牌发展和科技创新上的引领作用。

一是平台建设夯实基础。

2020年建成绿色石化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2022年建成磁性材料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人才服务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NB市某区骆驼商会品牌指导服务站、某区农技协会品牌指导服务站、中科院NB材料所初创园品牌指导服务站三家品牌指导站已完成“一站一品”建设,进一步推进我区基层品牌和知识产权工作平台的建设。

二是领雁工程打造范本。

建立全区企业质量奖培育库,制定省政府质量奖培育工作方案,并梯队化落实推进。2020年,ZJ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得NB市人民政府质量奖,NB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NB市人民政府质量创新奖,区内企业质量提升成效显著。2022年,ZJ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NB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申报ZJ省人民政府质量奖。

三是优质管理谋求提升。

推进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大卓越绩效管理项目建设力度,指导帮助企业实施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截至目前,全区累计80家企业导入国际领先的卓越绩效模式(其中今年4家),助力企业质量管理不断提升。

二、特色亮点工作目

一是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全区现有有证农贸市场17家,目前已完成移交12家。我局始终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抓紧抓实,按照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标准,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加快实施项目进度,列入政府实事工程的8家农贸市场改造如期完成,市场整体形象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城区二星级及以上市场100%全覆盖,乡村一星级及以上市场100%全覆盖。

二是小作坊聚集化试点。

全区目前共有食品小作坊19家,其中米面加工坊9家、豆腐加工坊5家、卤味加工坊2家、其他3家。除个别名特优小作坊之外,其他普遍存在环境脏乱差、软硬件老旧、日常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食品安全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为从根本上改善、提升我区食品小作坊的整体水平和档次,今年我局牵头对全区食品小作坊进行集聚化试点。选址于骆驼新菜场第三层,改造建筑面积约1680平方米,建设工程已于2022年7月中旬动工,目前已完成水电、地面、墙面及部分吊顶。预计可于9月中下旬完工,9月底前完成智能化改造,并计划于10月份督促首批试点小作坊完成集聚迁入。我局从“规范化”、“智慧化”、“品牌化”三方面着手,逐步引导小作坊由“低、小、散”向“名、特、优”转变,着力打造某区食品小作坊“小而美”“小而精”的整体形象。

三是用药用械服务惠及民生。

落实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送药上山进岛”便民点的建设,全区共建设7个偏僻山区的便民服务点,满足当地村民购药需求;建成24小时“网订店送”药房5家,帮助群众解决就医、用药需求;推进“民生药事服务站”工程建设,全区4个民生药事服务站提前揭牌运行,配备专业的药师人员,设置药事服务台,提供优质的用药用械指导服务。

四是数字赋能打造首条“阳光餐饮”示范街区。

以宁大步行街为食品安全领域数字化改革落地试点,将餐饮服务食品经营环节全链条、全周期的人员健康、食品采购储存、食品加工操作以及涉及其他政府部门如文明平安、公共卫生、城市管理等和食品经营相关联的基础信息数据在线上进行归集、分析并进行数字化赋能,成功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首个“阳光餐饮”街区食品安全数字化应用场景。2022年6月11日,全市“阳光餐饮”街区创建现场推进会在某区召开,标志着NB首条高质量“阳光餐饮”街区创建成功并上线运行。

三、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继续对标上级部门的目标和要求,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维稳维序保安全为基石,持续延展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三比一讲”行动的热忱和干劲,抓好落实补短板,勇立潮头走在前,为推动区域发展、社会稳定、群众安居贡献更多的市场监管力量。

(一)深入开展“数字化改革攻坚行动”

随着省局“浙冷链”、“ZJ外卖在线”、“ZJ企业在线”、“ZJ特种设备在线”、“ZJ公平在线”等十个应用系统的落地,我局积极寻找跑道,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打通政府侧、社会侧、企业侧和个人侧数据,在上半年“宁大步行街阳光餐饮示范街区”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多跨协同,共享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信息,完成“纸质健康证”向“电子健康证”的转变,进而提高监管效能,实现在重点突破上做示范、在实践探索上当领跑。

(二)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助跑行动”

推进质量提升大行动,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积极指导帮助企业争创驰名商标,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注重知识产权、品牌建设、计量帮扶、认证认可、注册登记等多维度跟踪服务,为

企业精准施策,进一步加快“港口强区、品质之城”的建设。

(三)深入开展“市场秩序保畅行动”

把守住安全底线作为市场监管的首要职责,努力打造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升级版”。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跟踪监测和风险研判机制,排查药品药械潜在风险,突出重点、加大力度,着力打造公平有序竞争环境。积极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治理、预付卡领域及教育培训机构市场监管专项执法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等,强化反不正当竞争与价格监管和反垄断监管。

(四)深入开展“民生实事惠民行动”

篇6:区计生局2006年统计工作总结

一、全力优化统计环境

统计工作是一项责任性强,业务性强,工作量大的苦差事,需要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管理有方的工作队伍,为炼就一支这样的队伍,区人口计生局领导高度重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强化统计工作。一是充实统计队伍。今年区划调整撤乡并镇以来,区人口计生局组织对全区7个乡镇、办事处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考察考核,在人员配置上对统计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优先考虑统计工作,挑选了一批年纪轻、学历高、责任性强的优秀人员充实到各个乡镇的统计岗位,其中有6个乡镇、办事处计生办均起用了年纪轻、学历高、责任心强的新统计员,目前我区统计员平均年龄25岁。统计员到岗后,区人口计生局一方面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工作风貌。另一方面重点加强业务培训。今年共组织7个乡镇、办事处的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统计员和村(居)委会、辖区单位计生专干学习“一法四法规”及各项业务3次,参培人员231余人,重点学习了生育政策、统计口径、统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利用每个月统计员例会的机会,分析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畅谈相应的对策和办法。例会注重业务知识灌输与加强政治教育并举,提高了统计员的业务水平又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使命感,使全区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今年省市计划生育抽查我区7个样本点中统计准确率达到99以上,平时报表及时率为100。在业务考核中大部分乡镇、办事处统计工作扎实到位文秘家园,一支敬业爱岗、素质精良、务实开拓、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统计队伍正在形成。二是加强网络建设。计算机信息引导服务是统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一方面各单位硬件较差,机子严重老化,另一方面操作员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工作要求,今年我区所有乡镇、办事处都开通了宽带和市区计生部门进行数据联网,有5个办事处更换了电脑和打印机,同时对各乡镇、办事处统计员进行了育龄妇女帐卡管理软件操作的强化培训,三月份指导A办事处计生办给九个社区居委会安装育龄妇女帐卡管理软件,并对社区计生专干进行软件操作培训,提高计生统计质量,加速了计生信息化建设进程,切实提高了统计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三是强化业务工作。今年区人口计生局在评估考核中加大了统计工作评估分值。区人口计生局局长先后多次参加统计员例会,督察统计工作,认真阅看各个乡镇、办事处的统计分析、报表。各乡镇、办事处领导也对统计工作非常重视,加强对统计工作的考核力度,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领导高度重视为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认真开展抽样调查

当好领导的参谋,是统计工作的重要职能,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密组织抽样调查。一年来共组织2次常规调查、3次举报调查,调查样本点8个村(居)委会,共调查总人口13000余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500余人,调查总出生人数330余人,查出错漏报出生9例,为调查分析和计划生育工作评估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促进了后进村、社区的工作。二是认真写好统计分析。每次调查完毕,统计股都将调查情况进行认真汇总并向全区通报,既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又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每个月根据统计报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严格要求7个乡镇、办事处统计员认真写好半年、全年统计分析。通过调查分析真正发挥了统计工作为领导当参谋的作用,让各级领导及时准确掌握全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动态。

三、扎实开展日常工作

统计股可以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为使之成为一个文明窗口,我们兢兢业业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勤于学习,提高素质。从事统计工作必须熟练掌握生育政策,全面精通计划生育各项业务工作,能及时准确地解答各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学习,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二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一年一度的乡镇评估排队工作是各级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热点和焦点问题,为此我们坚决依照评估方案、调查方案和统计口径,公平公开公正办事,确保评估工作的真实性。在今年几次大规模抽样调查中,坚持在全区通报结果。三是坚守岗位,优质服务。统计股工作量大,人员少与各方面联系比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坚守岗位,服务到位文秘家园,今年共发放了二孩《生育证》300余本,未发现一例错发现象,生育证发放准确率100。同时统计股工作人员随时下乡维修电脑指导信息引导服务工作,保证了全区7个乡镇、办事处计算机信息网络畅通。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面临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形势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统计员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责任性

2006年我区人口计生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努力夯实工作基础,通过优化统计队伍,注重统计质量,规范业务管理,深化优质服务等措施,全区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全力优化统计环境

统计工作是一项责任性强,业务性强,工作量大的苦差事,需要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管理有方的工作队伍,为炼就一支这样的队伍,区人口计生局领导高度重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强化统计工作。一是充实统计队伍。今年区划调整撤乡并镇以来,区人口计生局组织对全区7个乡镇、办事处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考察考核,在人员配置上对统计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优先考虑统计工作,挑选了一批年纪轻、学历高、责任性强的优秀人员充实到各个乡镇的统计岗位,其中有6个乡镇、办事处计生办均起用了年纪轻、学历高、责任心强的新统计员,目前我区统计员平均年龄25岁。统计员到岗后,区人口计生局一方面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工作风貌。另一方面重点加强业务培训。今年共组织7个乡镇、办事处的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统计员和村(居)委会、辖区单位计生专干学习“一法四法规”及各项业务3次,参培人员231余人,重点学习了生育政策、统计口径、统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利用每个月统计员例会的机会,分析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畅谈相应的对策和办法。例会注重业务知识灌输与加强政治教育并举,提高了统计员的业务水平又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使命感,使全区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今年省市计划生育抽查我区7个样本点中统计准确率达到99以上,平时报表及时率为100。在业务考核中大部分乡镇、办事处统计工作扎实到位文秘家园,一支敬业爱岗、素质精良、务实开拓、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统计队伍正在形成。二是加强网络建设。计算机信息引导服务是统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一方面各单位硬件较差,机子严重老化,另一方面操作员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工作要求,今年我区所有乡镇、办事处都开通了宽带和市区计生部门进行数据联网,有5个办事处更换了电脑和打印机,同时对各乡镇、办事处统计员进行了育龄妇女帐卡管理软件操作的强化培训,三月份指导A办事处计生办给九个社区居委会安装育龄妇女帐卡管理软件,并对社区计生专干进行软件操作培训,提高计生统计质量,加速了计生信息化建设进程,切实提高了统计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三是强化业务工作。今年区人口计生局在评估考核中加大了统计工作评估分值。区人口计生局局长先后多次参加统计员例会,督察统计工作,认真阅看各个乡镇、办事处的统计分析、报表。各乡镇、办事处领导也对统计工作非常重视,加强对统计工作的考核力度,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领导高度重视为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认真开展抽样调查

当好领导的参谋,是统计工作的重要职能,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密组织抽样调查。一年来共组织2次常规调查、3次举报调查,调查样本点8个村(居)委会,共调查总人口13000余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500余人,调查总出生人数330余人,查出错漏报出生9例,为调查分析和计划生育工作评估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促进了后进村、社区的工作。二是认真写好统计分析。每次调查完毕,统计股都将调查情况进行认真汇总并向全区通报,既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又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每个月根据统计报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严格要求7个乡镇、办事处统计员认真写好半年、全年统计分析。通过调查分析真正发挥了统计工作为领导当参谋的作用,让各级领导及时准确掌握全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动态。

三、扎实开展日常工作

统计股可以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为使之成为一个文明窗口,我们兢兢业业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勤于学习,提高素质。从事统计工作必须熟练掌握生育政策,全面精通计划生育各项业务工作,能及时准确地解答各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学习,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二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一年一度的乡镇评估排队工作是各级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热点和焦点问题,为此我们坚决依照评估方案、调查方案和统计口径,公平公开公正办事,确保评估工作的真实性。在今年几次大规模抽样调查中,坚持在全区通报结果。三是坚守岗位,优质服务。统计股工作量大,人员少与各方面联系比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坚守岗位,服务到位文秘家园,今年共发放了二孩《生育证》300余本,未发现一例错发现象,生育证发放准确率100。同时统计股工作人员随时下乡维修电脑指导信息引导服务工作,保证了全区7个乡镇、办事处计算机信息网络畅通。

篇7:2023年计生局工作总结

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某区卫生健康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健委的指导支持下,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的战略部署,把人民群众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发力,纵深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改革,持续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全力打造“健康某”品牌,走出了一条“区级强、乡镇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医改新路子。2022年1月省委改革办改革简报推荐某医改经验。2022年9月28日,全市深化医改暨基层卫生工作现场会在某召开。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疫情防控稳固向好。

2022年1-11月,累计健康筛查1722051人次,共计管控涉疫地区来零返零人员4484人,累计集中隔离442人,居家隔离2167人,居家健康监测1875人。累计排查涉中高风险地区纳入管控人员792人,境外人员262人。目前,某区现有储备隔离房间1609间,集中隔离人员

15人,居家健康监测人员267人。截至12月11日,全区累计接种3岁以上人群103.71万剂次;其中,目前12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为100.36%(排名全市第五),全区已连续671天无新增确诊病例、665天无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二)床位建设进一步加速。

截止至12月12日,石岩头卫生院主体验收,完成外墙贴砖,室内完成装修95%,完成总项目建设的80%,现正进行附属设施建设。珠山镇中心卫生院完成主体验收,完成外墙贴砖,正进行室内装修中,室内装修装修完成40%,总体建设完成65%;富家桥镇中心卫生院共计建设3栋综合楼和机电房,现主体正验收中,完成总体建设的65%;凼底乡卫生院,主体验收中,完成总建设的50%。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体系进一步健全。

13类4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区城乡居民。查处非法行医及无证行医案件共4起,罚款3.2万元。全面推行“一体化管理”。实行“区管乡,乡管村”两级管理模式,按照“十个统一”的标准:全面推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通过一体化管理,村医人均收入由2018年2500元/月增长至2022年的4500元/月。积极创建“平安医院”,4家医院成功创建区级平安医院,2家医院成功创建市级平安医院。推荐珠山镇中心卫生院申报市平安办“平安医院“示范单位。邮亭圩镇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已通过复审,大庆坪乡创建省级卫生乡镇、菱角塘镇创建市级卫生乡镇暂未验收。

(四)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全面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制定相关政策,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带状疱疹、输尿管结石等5个常见的病种实行每次住院100元包干的单病种付费管理;村卫生室药品耗材实行零差价销售,在全市率先出台文件,规范村卫生室服务收费,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收费按基层医疗机构收费标准的80%执行,并落实医保报账政策。全面加强三基训练。制定《某区基层医务人员三基训练管理方案》,由卫健局统一组织落实“十个一”的管理。一天一宣教:一周一讲课:一月一考试:一季一操作:一年一比武。全面建设特色专科。打造了市第四人民医院小儿科和妇产科,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和康复中心,珠山镇、邮亭圩镇、水口山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七里店社区服务中心治未病科等11个特色专科。全面实施6S精益化管理。制定《某区基层医院6S管理方案》,从医院发展基金中列支30万元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考核,实施6S精益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营造舒适环境,规范医院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五)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

全区招聘医务人员61名,全区共表彰“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4个、“优秀护理管理者”6名,“优秀护士”30名,并走访慰问30年护龄一线护士代表。对3名好院长、32名好医生、32名好护士进行了表彰。全年培养全科医师14人,全区基层全科医生达130名,定向本科生培养5人。

(六)中医药服务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某区辖区内16个建制乡镇全部开设中医馆,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配备一个以上的中医医师;同时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所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开展6类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七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22年3月新开设治未病中心,某市第四人民医5月份开设治未病科。农村中医专业定向免费培养按照省市安排,完成志愿填报。

(七)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落实。

根据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局承担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共4项,其中省定重点民生实事3项,市定1项。截止12月12日,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完成3500人,完成率100%;区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实验室1794平方米,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86台,具备118项检验检测能力,完成率100%;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16个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中医药服务有人员、有场地、有服务、有设备“四有”目标,完成率100%。完成19个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完成率117.76%。

(八)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

财政投入1000万元,在乡村卫生服一体化的基础上,建设智慧医疗远程会诊中心,建立远程问诊、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教育的诊疗服务系统、“乡初诊+区审方、煎药配送+省市指导”的中医药诊疗服务系统、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乡村卫生室管理系统的“1+4”服务系统,覆盖全区所有市、区、乡、村医疗机构,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是床位建设进度缓慢。

凼底、富家桥、珠山、石岩头等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进展缓慢。二是医疗资源分布还不均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大都集中城区,农村地区卫生专业人才队伍薄弱,人才留住难、晋升难、发展难。三是特色专科优势还未建立。全区目前仅有一个省级重点专科、三个市级重点专科,医疗机构重点专科建设薄弱。四是卫生投入体制机制还有待健全。虽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但由于财政调控医疗收入,且从政府购买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列支了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工资性支出,影响基层卫生发展。五是“三医联动”还不够紧密。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不够紧密,未形成真正的发展合力。

三、2023年工作打算

1.切实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按照思想不松、机制不变、队伍不散的要求,强化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继续巩固和保持我区疫情向好局面。继续开展全区疫苗接种工作,做到全人群接种,建成免疫屏障。

2.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加快床位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中医医院、妇保院搬迁项目,完成石岩头、珠山、富家桥、凼底卫生院建设,积极推动区中医医院整体搬迁;二是提升全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把基层业务量抓起来,有效缓解基层看病难得问题,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建设某区医疗次中心,乡镇建设好珠山医院,城区建设好七里店社区医院,全面建成远程医疗。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三名工程”。抓好2023年医务人员公开招聘工作和人才引进工作,加快补齐医技紧缺人才短板。四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展5G+中医药服务,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

3.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水平。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建设疾病检验检测中心,第四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区中医院康复中心,整体提升疾病预防体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卫生创建,不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4.推进人口均衡发展和老龄健康工作。落实全面三孩政策,加强妇幼健康体系建设,落实计生奖扶奖励家庭制度。探索推进居家老年人医疗健康服务,把第四人民医院颐养中心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康养中心。

篇8:2023年计生局工作总结

一、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把医改作为全系统的中心任务, 在巩固完善保基本、强基层成果的基础上, 更加突出建机制, 迎难而上, 敢啃硬骨头, 打好深化医改攻坚战。

一是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制订和落实《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改革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县 (市) 。落实《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扩大试点城市范围。启动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工作, 跟踪指导试点进程,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所有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合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 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办法, 强化行业监管。办好公立医院改革培训班。贯彻实施《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2015-2020年) 》, 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科学合理配置, 坚决遏制公立医院规模不合理扩张和超标准装修。大力推进便民惠民措施,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 让群众感受到医改带来的新变化。

二是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 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水平, 缩小政策报销比和实际报销比之间的差距。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切实发挥托底救急作用。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开展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试点。推荐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推动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信息互通和操作衔接机制。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 建立健全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考评机制。要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让人民群众多得实惠。

三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有序推进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完善基层用药管理。启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 制订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扩大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 扎实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加强村医培训, 推动地方出台养老等政策, 稳定和优化村医队伍。

四是健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国家药物政策协调机制, 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推进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采购机制衔接。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部分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全面启动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规范化建设, 规范和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实现互联互通。建立以急 (抢) 救药品为重点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继续推动部分临床必需、用量少的基本药物定点生产试点和儿童用药保障工作。推进医疗信息系统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

五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贴标准, 新增部分继续向基层卫生服务和村医倾斜。实施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

六是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制订分级诊疗的指导意见, 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推动各级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制定差别化的医保报销政策, 发挥医保对就医行为的引导作用。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结核病防治管理为突破口, 探索按病种打包、上下联动的办法, 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要把强基层作为一项长期任务, 通过组建医联体、对口支援、多点执业等形式, 提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七是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和人事薪酬制度。推进医教协同, 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落实新增5万名住院医师培训任务, 研究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启动“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扩大到19个省的680个县。推动护理、公卫、精神和药学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鼓励有条件的院校恢复本科儿科专业招生。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完善绩效工资制度。

八是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 鼓励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 抓好医师注册管理改革试点,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加强全行业监管, 打击非法行医, 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推进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创新和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

九是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快全员人口信息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 推动系统互联互通。开展信息惠民工程, 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示范工程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促进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 稳步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二、扎实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

实施好单独两孩政策, 做好人口动态监测。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 建立完善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 研究制订相关配套政策。开展政策实施情况评估, 加强人口形势分析研判, 做好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研究论证。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稳定和加强基层工作网络和队伍。深入推进诚信计生活动和基层群众自治, 开展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示范) 创建活动。

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深化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 做好生育信息采集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 方便群众办事。继续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国“一盘棋”机制建设, 开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试点, 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

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 推进计划生育家庭民主建设。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加大打击“两非”行为的力度, 有效防控采血鉴定胎儿性别行为。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数据质量。健全计划生育家庭健康服务体系, 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怀政策措施。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 组织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照护试点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制订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突发事件伤病员免费救治方案。推动我委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地互联互通。推广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经验, 加强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推进紧急医疗救援基地网络、海 (水) 上和航空医疗救援网络建设, 发挥好联防联控机制作用, 继续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防控和援非抗疫工作, 落实人感染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与应对措施, 做好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

加强爱国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新一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建立国家卫生城镇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 出台健康城市指标和评价体系。制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强化疾控机构能力建设。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的意见。继续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包虫病、麻风病等重点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规划和行动计划, 制定血吸虫病防治新十年规划。推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试点工作,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等相关机制, 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制定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 做好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 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 继续扩大饮用水监测覆盖面。

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推进基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 加强规范化建设。实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 探索开展困难家庭免费基本生育服务试点。建立出生缺陷预防协调推进机制, 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城乡居民全覆盖。落实《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 加快儿科体系建设, 提高儿童保健水平。

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和风险监测。推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 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建立食品安全首席专家与首席卫生监督员制度。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治管理。开展居民碘营养监测, 指导做好科学补碘。

四、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需求为导向, 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重点推进500家县医院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工作。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 提高康复医疗和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能力。加强保健服务能力建设, 做好重要医疗保障工作。

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管理。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修订医疗机构评价标准, 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按照“制定一批, 推广一批, 完善一批”的推进思路, 加强临床路径应用工作。完善重点技术规范化培训体系, 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能力。采取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公开点评等措施, 推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加强人体器官移植监督检查。年内基本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推进医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 完善医师准入制度。

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持“两手抓”, 全面建设“三调解一保险”长效机制, 继续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树立高尚职业情操, 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创造安心、放心、舒心的良好工作环境。

五、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机制和规划体系。加强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 深化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弘扬国医大师精神, 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深化“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 加快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及健康旅游等服务发展。推进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积极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战略。

六、统筹做好其他重要工作

一是科学谋划和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全面开展“十二五”规划实施终期评估, 编制“十三五”医改规划、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治、人口健康信息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计划生育、健康老龄化、京津冀医疗卫生协调发展等专项规划。做好规划的配套政策制定, 谋划好支撑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

二是大力加强法治工作。加大协调力度, 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医药法》、《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做好部门规章立改废释, 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 做好已下放事项的衔接。扎实推进信息公开, 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整合基层监督执法资源,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对《献血法》、《精神卫生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开展以饮用水卫生、医疗广告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为重点的专项监督检查, 开展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项整治。

三是强化资金支持和科技保障。推动中央及地方继续加大对卫生计生事业的投入力度, 加强资金监管, 提高使用效益, 推进部门预算管理改革, 完善总会计师制度。实施卫生计生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335工程”。做好卫生计生扶贫开发和援疆、援藏等工作。研究制订卫生计生科技体制改革方案, 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为班级科研基地建设。推广适宜技术, 促进成果转化。

四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坚持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以深化医改为主题, 多形式、多角度展示医改进展和成效, 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推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医改。强化正面宣传和典型宣传, 开展“寻找最美医生”、巡回报告等活动。加强思想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卫生计生职业精神, 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和医院先进文化建设。完善新闻发布制度,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开展健康促进县 (区) 创建活动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加强医学科普宣传, 引导群众养成科学就医习惯。

篇9:2023年计生局工作总结

一、“便民计生”转作风。涟源市计生局以为育龄群众“考虑多一点、语气柔一点、工作细一点、动作快一点、服务好一点”的“五个一点”为服务规范和基本标准,从而树立了我市计生队伍“创优服务,为民爱民”的崭新形象。

二、“惠民计生”解民难。涟源市针对不孕不育特殊家庭,启动实施“爱心助孕·圆梦家庭”工程,将工作分解成“上门服务、沟通感情、护送到位、术后慰问、关爱家庭”五个小项,通过市财政划拨50万元,作为“爱心助孕·圆梦家庭”专项资金,就诊期间的车旅费、住宿费、伙食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

三、“服务计生”提效能。涟源市计生局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力打造优质服务平台,提升为民服务效能。截至目前已投资100多万元,对市计生服务站、乡镇计生服务所进行了设备更新。添置了20余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分类血球分析仪、B超等设备。

四、“阳光计生”促和谐。实行“三项公开”,促进“阳光管理”。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明确公开内容,规范公开载体,及时向群众公开计划生育政策、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和维权途径等。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咨询120余件,全部解决到位。(旷庆贤 张治国)

上一篇:2024年池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范围下一篇:充分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着力提升反腐倡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