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2024-05-18

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这一章知识之后而进行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更好地做数学。教材安排本次活动用意有三:一是为学生今后学习方程.概率及统计等有关知识作铺垫;二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三是经历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决策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成因分析 1.重点:数据的整理 2.难点:数据的分析

考虑到四个活动都与数据有关,而数据的整理是这四个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之所在。只有合理的数据整理才能为数据的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我认为数据的整理应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依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考虑到学生处理数据的经历不多,不能很熟练地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数据的分析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利用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据的处理过程,学会对数据的一些处理方法,形成自我反思与综合评价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形成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实现自我价值。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法 自主探究法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有活动都是学生由自主操作.自主探究来完成的,在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因此,我认为这节课采用自主探究法较为适宜,在学生探索的同时,我将注意展示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努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点,与学生共同分享数学的乐趣,使数学活动成为再发现的载体。因此我把本节课的基调定为:“自主探究.民主开放.合作交流.师生对话”。

(二)学法 本次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中心,是活动的全程参与者,他们通过自主实践来参与学习,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有理数有关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但学生学法较单一,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数学知识向应用能力转变的时期,学生的理性分析(数据处理与决策)能力有待发展,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运用数学的意识有望提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活动

在引人活动前我曾有三种考虑:第一种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第二种是从复习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引人;第三种是提供数学背景材料让学生去感受。由于第一种太单调,不能激发学生活动的欲望,第二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的引人,缺乏学习热情,形式上缺少自主发现这一重要环节,第三种提供了探索的空间.营造了活动的氛围.激发了活动的兴趣,所以我打算选用第三种方案。

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在数学方面也不例外,如在使用负数方面,古代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古代中国很早就开始将负数引人经济生活。在商业活动中,以收人钱为正,以付出钱为负,以余钱为正,以亏钱为负;在农业活动中,以增加粮食为正,以减少粮食为负。

史料证明,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使用负数,并且对负数已有较深刻的认识,这在世界上是首创。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

(二)活动开展张扬个性

教材安排了四个数学活动,我打算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前两个活动。由于活动所需的数据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完成,课堂活动中只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活动I

1.活动内容

帮助家庭记录一周的生活收支账目,收人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计算当周的总收入.总支出.总结余以及每日平均支出等数据,妥善保存账目,作为日后理财的重要依据。2.活动目标

体验生活中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运用。3.活动形式

集中观看,组建活动。4.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师生互评。5.活动步骤

(1)教师演示一个家庭的收支情况;(课件演示)

(2)要求学生根据所要统计的项目,自己设计一个统计表;(3)学生根据课件演示的收支情况填表并计算;(4)交流统计表的设计,交流计算结果;

(5)学生拿出自家记录好的数据整理.填表.计算;(6)分组讨论,综合意见,交流结果,发表感想;(7)演讲会

①学生六人一组,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根据自己家本周的收支情况讨论,对今后家庭理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②每小组推选一名优秀演说者到全班交流; ③评选最佳“小演说家”。6.活动预测

(1)可能有些学生不会设计表格,不能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2)可能出现部分学生运算中法则运用不当,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3)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对表格中的概念不理解,不能熟练地完成表格填写;(4)数据收集不一致,出现结果多元化。7.措施

(1)通过教师引领,鼓励合作交流.互帮互助,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对数据的整理;(2)通过学生对课件演示收支情况的计算,使学生经历一个对运算法则的复习过程。

利用多媒体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进行数据整理提供学习的平台,为学生处理自己家庭的数据提供参考。通过学生自主计算更好地锻炼学生利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今后科学理财.学会生活的意识。活动Ⅱ

1.活动内容

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可根据天气预报提供的资料),计算每天的温差以及这周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温差。2.活动目标

体验有理数减法法则在生活中的运用。3.活动形式

集中观看,小组合作。4.评价形式

学生自评,师生互评。5.活动步骤

(1)教师课件演示武汉市一周的天气预报情况;

(2)数据整理: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统计形式,并根据课件演示的数据完成统计与计算;

计算: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温差分别为,这一周的平均温差为这周的平均最高气温为,这周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3)交流统计形式,比较每种统计形式的优势,交流计算结果;

(4)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本地一周的天气预报数据,完成数据的统计与计算;(5)数据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计算结果对本周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6)师生互评

对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方法的评价。5.效果预测

(1)法则运用不熟练,导致计算错误;(2)计算正确且统计形式多样化。6.措施

加强组内分工合作,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对法则运用更加熟练,让学生从计算中更好地理解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温差的概念,为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提供思路。通过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让学生在极大的参与度中提高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回顾反思拓展思维

1.学生回顾(知识.方法.思维.能力)(1)本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2)本次活动你学会哪些数据的处理方法?

2.学生相互交流.评价,体会活动感受,形成共鸣。通过活动的回顾与整体感受,让学生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有更清晰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结构得到完善。

(四)作业布置活动延伸

下表列出了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早的时数,如现在北京时间8点,则东京时间为9点)

1.如果现在的北京时间是7点,那么现在的纽约时间是多少? 2.小明现在想给远在巴黎的姑妈打电话,你认为合适吗? 通过这道习题,让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有一个综合的运用。让活动延伸到课真正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五.评价分析

教案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两个体现

1.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2.体现活动课的课型特点(活而不乱)。

(二)两个侧重

1.侧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2.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三)两个希望

1.希望通过生活中丰富的数据去体味数学的魅力; 2.希望学生通过活动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篇2: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小数,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去描述小数和估测小数。

2、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

3、  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对生活中较小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以及将小数与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学会从多种角度去感受小数,发展数感。

2、  通过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在计算器上连续对小数进行乘方运算的活动,学会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  在经历数据的分析过程中,经理独立思考与独立学习,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体会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体会到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

2、  通过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感受等实践活动,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了乐趣和创造性,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1   认识百万分之一

1、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

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为了帮助人们了解情况、发现规律、作出决策而引入这部分内容的,是为了让学生们通过对数据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统计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节内容应突出一个特点――注重学生的活动。在认识百万分之一和学习科学记数法的内容中,经历观察、实际操作、交流等活动,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多角度对小数进行描述与估计发展数感。

从内容来看,本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数感,所以本节的教学应以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而展开,在教学上根据本节内容提出以下建议:

(1)在进行对小数的感受及表示的教学时,要重视小组活动,重视小数的实际意义,注意对小数的估测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感受小数,估计小数和表示小数。

(2)本节的教学策略就是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特别是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2、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

由于发展学生数感和科学记数法是本节学习的主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所以课堂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的实践活动这一思路展开。具体的设计思路如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情境应来源于实际,来源于学生生活中与数据有关的以及学生很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2)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活动

教师在学生认识一百万分之一的活动过程 中,应密切注意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协助有困难的小组。活动结束后,随机抽取部分小组发言,教师应给以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在活动中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

另外,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幂的意义进行回忆,弄清指数与其结果中零的个数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通过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幂的形式表示数的简便性从而导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学习目标:  1、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能按要求取近似数;

3、体会近似数在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分两课时上;

2、第一课时建议:

(1)    通过具体的情境来辨别精确数和近似数,体会数出来的数是准确数,测量的结果是近似数,且测量工具的单位越小,所得的数就越精确.

(2)    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还有不少情境也用到近似数,如因为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人口统计)以及实际问题无需得到精确数据(97人门票每人8元经需800元).

(3)    按要求取近似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注意题目尽量要有实际背景,并且不宜在此做过多的练习,关键是掌握方法.

(4)    选取适当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国家之间面积的比较.

3、第二课时建议:

(1)    对于有效数字的概念,要使学生明白右边是到精确到的数值止,如精确到十位的近似数是20,有效数字仅为2.

(2)    注意本部分内容不作为评价的重点,故不宜作拓展,掌握教材中的题目即可.

§3世界新生儿图

学习目标:  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 数据.

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

教学建议:

1、分两课时上.

2、第一课时建议:

(1)    估测平面图形面积最好用方格纸,如教材中的世界地图就很好,建议在世界新生儿图中画方格,以澳大利亚作为单位1,然后估测其他国家的面积.

(2)    求面积之比时可引导学生掌握连比方法:把最小的面积看成单位1,然后利用计算器就可写出连比.

(3)    选取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如世界新生儿图.

3、第二课时建议:

(1)    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形象的统计图的特点,如四个国家森林面积统计图.

(2)    人均森林面积与森林总面积进行比较讨论时可引导学生体会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比较的结果可能会不同,同时了解我国的森林资源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不是占优势这一情况,以及可让学生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3)    引导学生尽可能形象地制作统计图,应给学生充分想象和实践的时间,如制作统计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均森林面积.

课题学习  制作“人口图”

人口图知识简介:人口图反映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构成、人口变动等状况的一种专题地图。人口地图的编制是把有关人口的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后,选择或设计适当的表现方法,绘制成为以地图为背景的图象,反映人口分布区域差异规律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图表地图“人口图”常用来反映有关人口的内容,这种地图的特点在于:①统计单位不是按实地范围,而是根据各单位数量大小决定其在图上的面积;②各统计单位地区的实地轮廓界线简化,近似于实地轮廓;③保持各单位地区间的相邻关系。以市为单位的地区,各市在地图上的面积是把实地轮廓稍加简化并按人口数量计算所得的面积。

一、基本内容

本课题学习的基本内容就是制作一个类似于第3节中“世界新生儿图”那样一种人口统计图。需要综合运用数据分析与处理、比例、测量、画图等知识,学生将经历观察、比较、估计、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

二、设计意图

1、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相对于这三种统计图,制作本课题学习的“人口图”要更复杂一些,但也更有趣。因此,本课题是一个现实、有趣、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通过本课题学习,学生不仅进一步认识制作统计图的全过程,而且也将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教材为了呈现内容的方便,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步骤,教学时不一定拘泥于教材的思路和步骤。比如,可直接把这一课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寻找解决课题的思路和具体步骤(自己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制作统计图等),教师只须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

三、教学建议

1 、第一课时,可在复习图3―1所示的“世界新生儿图”基础上,引入课题学习,组织学生完成“议一议”中各项任务,让学生充分交流从中获取信息,指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分布情况,初步了解其原因。通过染色分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简单介绍“人口图”的制作方法及要求,根据课题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设置若干个小课题,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题的讨论。指导学生分组分小课题进行制作“人口图”。

应鼓励学生根据不同问题,进一步体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把杂乱无章的数据通过统计图整理得简洁、醒目和富有个性。

篇3: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思考

在当今社会, 大数据这个词语对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了,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接触过大数据, 甚至运用过大数据, 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 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准。那么大数据应用于生活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了解一下大数据是什么?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 从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 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提纯”出有用的信息。它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数据体量巨大, 二是数据类型繁多, 三是价值密度低, 四是处理速度快。下面我将从几个例子阐述。

案例一:以物流行业为例

小张, 7 月16 日晚上在淘宝网购买一款手机, 在搜索栏输入手机, 页面会给出品牌、尺寸、操作系统及相关分类等选项, 当选择华为时, 页面跳转到显示华为手机各型号的图片以及该手机的相关信息, 选择一款手机付款后, 第二天上午9 点30 收到短信提示:顺丰快递已收件, 第三天中午便收到了顺丰快递送来的手机。在快递发出到收到期间, 小张通过淘宝提供的查看物流、实时跟踪关注快递的动向。一份快递的传递, 不仅仅是商品在短时间内跨越数百公里的空间传递, 也是大数据在几个环节运用的简单表现。

案例二:以快的、滴滴打车为例

现在我们出门出行, 如果不使用快的或者滴滴打车, 你会发现很难打到车, 尤其是在上班的高峰期, 或者你住的地方比较偏远, 不使用打车软件也很难打到车, 例如, 我早上8 点上班, 7 点20 在家使用滴滴打车软件打车, 离你最近的出租车司机通过滴滴打车软件抢到订单, 发送消息, 按照指定的地点等待客人上车。如果不使用滴滴打车软件, 我们也许要提早10 到20 分钟就要出门找出租车。如果运用了大数据, 出租车司机可以了解到什么时间段, 什么地点, 到达的目的地这些情况, 在相应的地理位置增加出租车数量, 从而提高了出租车的利用率, 也提高了我们的效率, 减少了我们浪费的时间。

案例三:以公交公司为例

在某城市, 我们经常会因为挤不上公交而耽误了上班, 会看到第一辆公交车载满客人, 甚至有很多人着急地等下一辆公交的到来, 会看到在同一个站台, 有些班次的公交车上人少之又少, 原因是公交公司并不掌握人们出行的数据, 不能预测未来一个小时乘客的分布情况。如果我们运用了大数据, 就可以清楚地告诉公交调度站, 在某个天气、某个时间、到达某个地点的乘客比较多, 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某个班次的数量, 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案例四:以城市公共自行车为例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参与者或企业的增加, 投入的管理设备也增加。以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 目前一、二线城市基本都实现了公共自行车在城市重要路段的覆盖, 每个服务点有十几辆自行车, 城市的人员流动量大, 对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也比较高, 使有些服务点出现自行车严重空缺或堆积过多的现象, 这时系统就给总调度发出信号, 哪个服务点自行车短缺, 需要增加数量, 服务人员会在接到信号的第一时间内解决自行车的调度问题。

在我们身边, 应用大数据的例子有很多, 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我们只有顺应这种趋势, 在思想上和技能上做好准备, 才能尽早适应这种潮流。

二、应用大数据的弊端

问题一:海量的数据管理问题

随着物流公司的增加, 物流数量的增加, 产生的数据信息量也快速增加, 物流平台上具备了涵盖全国3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80 多个主要城市的, 覆盖地区经济、物流产业、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等方面的上百万条宏观指标数据, 并且提供在线检索和分析工具, 方便查阅和使用。每次用户查的数据大多数都是最新的信息, 而那些过时的或者已经是垃圾的数据如何处理, 这些将是接下来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问题二:信息的安全问题

火车票实名制是社会体制进步的体现, 购买火车票是个人与铁路之间的信息交换, 应该会保密个人信息, 即使这样, 乘客的个人信息还是会被泄露, 车票上的二维码同样会泄露个人身份信息, 现在能够读取二维码信息的软件很多, 电脑端和手机端都有, 获取这些软件非常方便, 操作也很简单, 现有的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实际要求。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财富导致大量的信息泄露。因此, 大数据信息安全问题是考虑的首要问题, 需要重视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维护信息的安全。

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文化乃至全球的方方面面, 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大数据, 使之方便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

参考文献

篇4:生活中的数据解题思路

【典型例题】

例1下面是两支篮球队在上一届省运动会上的4场对抗赛的比赛结果:(单位:分)

研究一下可以用哪些统计图来分析比较这两支球队,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是怎样设计统计图的?

②你是怎样评价这两支球队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分析: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应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本题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达到直观、有效地目的。

解: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如下图)

从复式条形图可知乙球队胜了3场输了1场。

例2根据下面三幅统计图(如下图),回答问题:

①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②从哪幅统计图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

③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

④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人口的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

解:①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人囗的变化趋势,条形统计图表示各洲人囗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表示各洲占世界人囗的百分比。

②折线统计图;

③80亿,折线统计图;

④扇形统计图。

篇5:优秀数学教案之认识生活中的数据

1、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

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为了帮助人们了解情况、发现规律、作出决策而引入这部分内容的,是为了让学生们通过对数据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统计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节内容应突出一个特点——注重学生的活动。在认识百万分之一和学习科学记数法的内容中,经历观察、实际操作、交流等活动,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多角度对小数进行描述与估计发展数感。

从内容来看,本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数感,所以本节的教学应以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而展开,在教学上根据本节内容提出以下建议:

(1)在进行对小数的感受及表示的教学时,要重视小组活动,重视小数的实际意义,注意对小数的估测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感受小数,估计小数和表示小数。

(2)本节的教学策略就是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特别是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2、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

由于发展学生数感和科学记数法是本节学习的主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所以课堂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的实践活动这一思路展开。具体的设计思路如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情境应来源于实际,来源于学生生活中与数据有关的以及学生很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2)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活动

教师在学生认识一百万分之一的活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协助有困难的小组。活动结束后,随机抽取部分小组发言,教师应给以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在活动中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

另外,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幂的意义进行回忆,弄清指数与其结果中零的个数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通过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幂的形式表示数的简便性从而导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学习目标:1、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能按要求取近似数;

3、体会近似数在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分两课时上;

2、第一课时建议:

(1) 通过具体的情境来辨别精确数和近似数,体会数出来的数是准确数,测量的结果是近似数,且测量工具的单位越小,所得的数就越精确.

(2) 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还有不少情境也用到近似数,如因为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人口统计)以及实际问题无需得到精确数据(97人门票每人8元经需800元).

(3) 按要求取近似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注意题目尽量要有实际背景,并且不宜在此做过多的练习,关键是掌握方法.

(4) 选取适当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国家之间面积的比较.

3、第二课时建议:

(1) 对于有效数字的概念,要使学生明白右边是到精确到的数值止,如精确到十位的近似数是20,有效数字仅为2.

(2) 注意本部分内容不作为评价的重点,故不宜作拓展,掌握教材中的题目即可.

§3世界新生儿图

学习目标: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 数据.

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

教学建议:

1、分两课时上.

2、第一课时建议:

(1) 估测平面图形面积最好用方格纸,如教材中的世界地图就很好,建议在世界新生儿图中画方格,以澳大利亚作为单位1,然后估测其他国家的面积.

(2) 求面积之比时可引导学生掌握连比方法:把最小的面积看成单位1,然后利用计算器就可写出连比.

(3) 选取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如世界新生儿图.

3、第二课时建议:

(1) 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形象的统计图的特点,如四个国家森林面积统计图.

(2) 人均森林面积与森林总面积进行比较讨论时可引导学生体会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比较的结果可能会不同,同时了解我国的森林资源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不是占优势这一情况,以及可让学生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3) 引导学生尽可能形象地制作统计图,应给学生充分想象和实践的时间,如制作统计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均森林面积.

课题学习制作“人口图”

人口图知识简介:人口图反映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构成、人口变动等状况的一种专题地图。人口地图的编制是把有关人口的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后,选择或设计适当的表现方法,绘制成为以地图为背景的图象,反映人口分布区域差异规律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图表地图“人口图”常用来反映有关人口的内容,这种地图的特点在于:①统计单位不是按实地范围,而是根据各单位数量大小决定其在图上的`面积;②各统计单位地区的实地轮廓界线简化,近似于实地轮廓;③保持各单位地区间的相邻关系。以市为单位的地区,各市在地图上的面积是把实地轮廓稍加简化并按人口数量计算所得的面积。

一、基本内容

本课题学习的基本内容就是制作一个类似于第3节中“世界新生儿图”那样一种人口统计图。需要综合运用数据分析与处理、比例、测量、画图等知识,学生将经历观察、比较、估计、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

二、设计意图

1、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相对于这三种统计图,制作本课题学习的“人口图”要更复杂一些,但也更有趣。因此,本课题是一个现实、有趣、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通过本课题学习,学生不仅进一步认识制作统计图的全过程,而且也将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教材为了呈现内容的方便,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步骤,教学时不一定拘泥于教材的思路和步骤。比如,可直接把这一课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寻找解决课题的思路和具体步骤(自己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制作统计图等),教师只须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

三、教学建议

1 、第一课时,可在复习图3—1所示的“世界新生儿图”基础上,引入课题学习,组织学生完成“议一议”中各项任务,让学生充分交流从中获取信息,指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分布情况,初步了解其原因。通过染色分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简单介绍“人口图”的制作方法及要求,根据课题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设置若干个小课题,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题的讨论。指导学生分组分小课题进行制作“人口图”。

应鼓励学生根据不同问题,进一步体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把杂乱无章的数据通过统计图整理得简洁、醒目和富有个性。

篇6: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对于任意非零实数a、b,定义运算“⊕”,使下列式子成立:1⊕2=﹣,2⊕1=,(﹣2)⊕5=,5⊕(﹣2)=-,…,则a⊕b= .

【答案】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整式

【解析】根据已知数字等式得出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解:∵1⊕2=﹣=5⊕(﹣2)=﹣∴a⊕b=. .. =,2⊕1==,…,(﹣2)⊕5=

=,故答案为:2.如图所示,是八年级某班学生是否知道父母生日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其中,A表示仅知道父亲生日的学生;B表示仅知道母亲生日的学生;C表示父母生日都知道的学生;D表示表示父母生日都不知道的学生.则该班40名学生中,知道母亲生日的人数有(). A.10 B.12

C.22

D.26

【答案】C.【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统计与概率》统计 【解析】

试题分析:知道母亲生日的人数有:40×55%=22人,故选C.

考点:扇形统计图. 3.的相反数是 .

【答案】.【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考点: 相反数.的相反数是-()=.4.一队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行,已有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用多少辆客车?设如果还要租辆客车,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一元一次方程 【解析】设还要租辆客车,则: 已有校车可乘64人,所以还剩因为客车每辆可乘44人,所以

人.,即可列方程

.5.2013年毕节市参加初中毕业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的学生人数约为107000人,将107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 B.

C.

D.

【答案】B.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

试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将107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7×105. 故选B.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6.如图所示的数码叫“莱布尼茨调和三角形”,它们是由整数的倒数组成的,第n行有n个数,且两端的数均为,每个数是它下一行左右相邻两数的和,则第8行第3个数(从左往右数)为

A. B.

C.

D.

【答案】B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

试题分析:寻找规律:

∵第n行有n个数,且两端的数均为,每个数是它下一行左右相邻两数的和,∴第6,7,8行从左往右第1个数分别为第7,8行从左往右第2个数分别为 第8行从左往右第3个数分别为故选B。

。;

7.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矩形按一定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的面积为2,第(2)个图形的面积为8,第(3)个图形的面积为18,……,由第(1)个图形的面积为【 】

A.196 B.200

C.216

D.256

【答案】B。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寻找规律:第(1)个图形由1=1个矩构成; 第(2)个图形由4=2个矩构成; 第(3)个图形由9=3个矩构成; 第(4)个图形由16=4个矩构成; ……

第(n)个图形由4=n个矩构成。2222

2∵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矩形组成,第(1)个图形的面积为2∴第(n)个图形的面积为∴第(10)个图形的面积为。

。故选B。,8.雾霾(PM2.5)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被称为大气元凶。雾霾的直径大约是0.000 002 5m,把数据0.000 002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答案】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

试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其中,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0.000 002 5.

考点: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始到末尾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9.2013年2月份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 500 000 000元,该零售总额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1×10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

试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其中,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

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所以10 500 000 000=1.1×10 考点: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

点评:本题是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即可完成.1010.至2011年末,南通市户籍人口为764.88万人,将764.88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7.6488×10

【答案】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科学记数法。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在确定n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小于1。当该数大于或等于1时,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764.88万=7640000一共11位,从而121.04亿10=12104000000=1.2104×10。故选C。

n4B.7.6488×10

C.7.6488×10

D.7.6488×10

711.用10条30cm长的纸条首尾粘合成一个纸圈,每个粘合部分的长度为1.5cm,则纸圈的周长是()A.288cm

【答案】C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30×10-1.5×10=285,故选C B.286.5cm C.285cm D.283.5cm

12.【答案】-24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原式=

=8-36+4=-24

13.梵帝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它的面积仅有计一下,梵帝冈的百万分之一大约相当于()A.一间教室地面的面积 C.一只铅笔盒盒面的面积

【答案】D,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请你估

B.一个操场的面积 D.一张课桌面的面积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的百万分之一是0.44平方米,一张课桌面的面积符合此数据。故选D

14.计算:(本题共30分)

(1)(-8)-(-1)(2)8+(-10)+(-2)-(-5)

(3)39 ×(-12)(4)24×(5)【答案】

(1)-7(2)1(3)-479(4)2(5)-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

(1)(-8)-(-1)=-8+1=-7;

(2)8+(-10)+(-2)-(-5)=8-10-2+5=1;(3)(4)(5);

.;

15.据2011年1月27日河北卫视报道,河北省目前汽车拥有量约为3 100 000辆.则 3 1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31×10

【答案】D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 解:310万=310×10=3.1×10.故选D.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n4

nB.31×10

C.3.1×10

上一篇:新人入职场:把握最关键的90天下一篇:《离骚》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