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外科医师培养标准

2024-05-01

p02外科医师培养标准(共6篇)

篇1:p02外科医师培养标准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细则

泌尿外科是诊治泌尿系统、男生殖系统和肾上腺外科疾病的外科专业。泌尿外科受训医师必须获得外科专科医师资格(或接受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方可接受本阶段培养。泌尿外科医师培养阶段为期2年。

一、培训目标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养,使受训医师在完成培养后,能够对泌尿外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预防、随访。对泌尿外科少见或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急症和危重病症的急救与抢救具备初步的认识和经验,具备比较熟悉的泌尿外科手术操作技能,能完成指导医学本科生以及下级医生的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具备阅读英文文献和进行国际交流所需的专业外语水平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法

培训总时间为2年,其中门诊2个月,泌尿外科特殊检查1个月,体外冲击破碎石1个月,病房住院医师8个月,住院总医师12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1.门诊:培训时间2个月。掌握泌尿外科男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悉肾上腺和男生殖系统疾病诊治的基本知识。了解泌尿影像和腔镜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诊治的意义。至少要完成100例病人门诊诊疗。完成10例包皮环切手术或其他门诊手术。

2.泌尿外科特殊检查:

(1)超声:培训时间2周,掌握超声检查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B超检查指征。了解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基本了解超声介入的指证和操作规程。

(2)尿动力学:培训时间2周。掌握尿动力学检查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规程。了解尿动力学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基本了解泌尿外科常见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表现和相应的治疗原则。

3.体外冲击波碎石:培训时间1个月。掌握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了解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病房工作:培训时间为8个月。需完成住院病历60份,应掌握以下手术:包皮环切,输精管结扎,膀胱镜检查,逆行造影,经尿道膀胱镜D-J管置入术,耻骨科教司

第 1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泌尿外科

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膀胱血块冲洗术,尿道扩张,睾丸活检,鞘膜翻转或切除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睾丸切除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以上手术可单独完成或在主治医师/住院总医师指导下完成,总手术例数不应小于90例。

病房工作阶段能够独立或指导医师配合下完成的手术类别和例数要求 手 术 类 别 膀胱镜检查 包皮环切术 逆行造影

经尿道膀胱镜D-J管置入术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 膀胱血块冲洗术 尿道扩张术 睾丸活检术

睾丸鞘膜翻转或切除术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其他外生殖器小手术 睾丸切除术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例数(≥)

10 5 2 5 5 10 2 2 1 10 2 1 5.住院总医师:培训时间12个月。应掌握或参与以下手术:阴茎部分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肾盂切开取石术,单纯肾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尿流改道术,睾丸根治性切除术,腹腔淋巴结清扫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腹腔镜手术,尿道手术等。主刀或第一助手为有效训练手术病例,有效训练手术病例不应少于100台。

科教司 第 2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泌尿外科

表2:住院总医师阶段能独立或指导医师配合下完成的手术 手术类别 阴茎部分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肾盂切开取石术 单纯肾切除术 根治性肾切除术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睾丸根治性切除术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尿道手术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术

例数≥ 1 12 20 5 5 5 5 1 1 5 3 1 1 5 10 5 5 5 5

四、阅读参考书刊

(一)中文参考书:

吴阶平主编,《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梅骅主编,《泌尿外科手术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版 郭应禄主编,《腔内泌尿外科学》 郭应禄,胡礼泉主编,《男科学》,科教司

第 3 页 郭应禄主编,《泌尿系统疾病腔镜诊断治疗学》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泌尿外科

(二)中文参考期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三)英文参考书

《Compbell’:Urology》(最新版)

(四)英文期刊: J Urology Urology Eur Urol Br J Urol N Engl J Med

参与本细则制定人员

执 笔:(以姓氏拼音为序)

郭应禄 朱积川 杨勇 郭应禄

周利群 梁丽莉 朱积川 张元芳 李 虹 王建业 黄 健 杨 勇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审 议:(以姓氏拼音为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 卫生部北京医院泌尿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

科教司 第 4 页 2006年版

篇2:p02外科医师培养标准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普通外科

普通外科细则

普通外科是以腹部疾病(特别是消化道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为主要领域,兼顾甲状腺、乳腺、腹壁、血管等疾病,以外科手术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的外科专业学科,是所有外科临床专业的基础。现代普通外科学已开始分化出结直肠外科、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器官移植外科或腹腔镜外科等亚专业。普通外科受训医师必须获得外科专科医师资格(或接受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方可接受本阶段培养。普通外科医师培养阶段为期2年。

一、培养目标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普通外科专科医师培养,使受训医师在完成培养后具备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所需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系统掌握普通外科相关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理论,能够独立的对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指导预防与随访,具备比较熟练的普通外科手术操作技能;对普通外科罕见或疑难疾病具备初步的认识,初步胜任急重病症的抢救和疑难病例的诊疗工作;具备初步的临床医学教学意识、临床科研能力,掌握阅读英文文献和进行国际交流所需的专业英文。

二、培养方法

普通外科专科医师的基本培养阶段为期2年,其中: 普通外科各专业科室病房轮转12个月 普通外科住院总医师训练8个月 普通外科专业门诊2个月 普通外科急诊2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第1年

在普通外科各专业科室轮转,包括头颈外科、乳腺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等。

1.学习目的

掌握: 对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深入的了解,能熟练掌握以下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并能够独立完成以下各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确立治疗原则:

(1)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2)乳腺疾病,(3)腹外疝,(4)外科急腹症,科教司 第 1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普通外科

(5)阑尾疾病,(6)肛管及直肠疾病,(7)周围血管疾病,(8)脾脏疾病等。

熟悉: 熟悉以下普通外科的基本理论,对相关的实践问题有较深入的认识和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1)消毒与无菌,(2)水、电解质平衡紊乱,(3)外科休克,(4)多器官功能障碍,(5)创伤,(6)外科感染,(7)心肺复苏,(8)外科营养,(9)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等。

了解:了解以下普通外科临床问题或疾病:

(1)普通外科常用的检查技术和手段(PTCD、ERCP、纤维胃镜、纤维肠镜等)(2)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胃肠手术等)

书写:普通外科住院志30份,其中大病历不少于10份。

2.培养标准

(1)参与诊治普通外科疾病的种类和数量 病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乳房疾病(乳房炎症、乳房囊性增生病、乳房纤维腺瘤、乳癌)周围血管疾病(血管损伤、动静脉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综合征、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栓塞)腹外疝(腹股沟、股疝、切口疝)

急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疾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溃疡出血、溃疡急性穿孔、胃息肉、胃癌)

小肠结肠疾病(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肠憩室疾病、结肠息肉、结肠癌)

阑尾疾病(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

肛管、直肠疾病(肛裂、直肠周围脓肿、肛管直肠瘘、痔、直肠脱垂、直肠癌、肛管及肛门周围恶性肿瘤)10 5 5 5 5 10 5 例数(≥)科教司 第 2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普通外科

肝脏疾病(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门脉高压症

胆系疾病(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胆管癌)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脾脏疾病(外伤性脾破裂、脾肿瘤)

(2)能够独立完成或由指导医师配合完成的手术(或操作)的种类和例数 手 术 类 别

甲状腺切除(全切、次全切、部分切除)阑尾切除术

腹股沟疝(斜疝、直疝、股疝)修补术 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单纯胆囊切除术

嵌顿疝的急诊处理和手术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

(3)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参加的手术(或操作)的种类和例数 手 术 类 别 乳癌改良根治术 胃癌根治术 结直肠癌根治术 急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 胆总管探查术

肝脏肿瘤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处理(上消出血紧急处理、分流或断流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脾破裂的外科处理

科教司

第 3 页

2006年版 5例 5例 5例 5例

例数(≥)10 10 5 5 2 10

例数(≥)10 10 2 10 5 5 5 5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普通外科

肝脏破裂的外科处理 胰腺损伤的外科处理

1~2 1~2 1~2 1~2 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处理

下消化道出血的外科处理

(4)具备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相关领域中最新进展的能力,能够撰写较高水平的综述,并且能够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普通外科英文学术期刊,并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二)第2年

完成普通外科住院总医师训练(不少于8个月),并参加普通外科专业门诊和急诊培训。

1.学习目的

掌握:对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深入的了解,能熟练掌握以下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并能够独立完成以下各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确立治疗原则:

(1)胃及十二指肠疾病(2)小肠疾病(3)结肠疾病(4)肝脏疾病(5)胆道疾病(6)胰腺疾病(7)腹部损伤(8)门静脉高压症(9)上消化道大出血

熟悉:熟悉普通外科急腹症的常见原因、发病机制、诊断基础、鉴别诊断程序、常见误诊原因、处理的基本原则。熟悉腹部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以及预后。

了解:

(1)普通外科领域的器官移植(肝脏移植等)的基本原则,(2)介入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适应和操作原则(血管性介入治疗、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科教司

第 4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普通外科

(3)进一步了解内镜外科的的基本原理、治疗措施和操作原则(纤维支气管镜、纤维胆道镜)

2.培养标准

(1)参与诊治普通外科疾病的种类和数量 病 种

腹部损伤(腹壁损伤、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胃十二指肠损伤、胰腺损伤、小肠、结肠、直肠和肛管损伤)腹腔脓肿(膈下脓肿、盆腔脓肿)

胃、十二指肠疾病(胃空肠吻口溃疡、应激性溃疡、胃间质瘤、胃和十二指异物、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

小肠结肠疾病(短肠综合征、肠瘘、小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扭转)

肝脏疾病(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肝囊肿)

胆系疾病(肝内胆管结石、胆道蛔虫、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肿瘤、胆道出血)

胰腺疾病(假性胰腺囊肿、胰腺囊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多发性内分泌综合征)

(2)应基本掌握的手术(或操作)的种类和例数 手 术 类 别 乳癌改良根治术 胃癌根治术 结直肠癌根治术

肝脏肿瘤切除(肝部分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甲状腺癌根治术

(3)具备向医学生、低年医师传授医学知识的能力,能够担任本科生的教学或辅助教学工作,能够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4)具备初步的临床医学科研思路,初步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够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设计临床科研课题,撰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临床科研论著;

科教司

第 5 页

2006年版

例数(≥)2 5 5 5 5 5

例数(≥)5 5 5 5 5 3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普通外科

四、阅读参考书刊

(一)中文专业书

《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吴阶平、裘法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外科手术学》

黄志强、黎鳌、张肇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外科手术图解》

吴孟超主编

(二)中文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三)英文专业书

Textbook of Surgery(Sabiston)

Curr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urgery11st

(四)外文学术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Annals of Surgery Surgery

普通外科专科医师亚专业培养阶段(第6~7年)待制定

参与制定本实施细则人员

执 笔:(以姓氏拼音为序)

王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姜可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审 议:

杜如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篇3:p02外科医师培养标准

我国幅员辽阔, 方言及地域文化差异大;各地医疗条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近几十年间, 因工作、生活等原因, 人口流动频繁, 导致接诊医师可能接触到各种不同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的患者, 增加了沟通难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医疗成本和费用的增高、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加上部分错误的舆论导向, 使得医患矛盾逐渐尖锐。如今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水平和医德修养外, 提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虽然我国医学教育界对沟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 但开设相关课程的院校仍相对较少, 对临床医师沟通技能的评估和继续教育也比较缺乏。实际临床工作中医患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手术风险较高的神经外科医师。有研究显示, 患者的病情越重, 沟通的满意度可能越差[5]。神经外科的急诊患者可能是就诊患者中病情最为危重、病情变化最快的, 所以对急诊神经外科医师沟通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良好的沟通不仅表现在医师的态度上, 也体现在沟通内容的准确、易懂和完整方面。如果不能快速、充分、准确地让患者家属理解病情、治疗策略、并发症、预后、费用等问题, 则很可能埋下医疗纠纷的隐患。这种沟通就需要医师对谈话内容进行引导, 属于医师主导型的医患沟通, 需要医师对沟通内容非常熟悉且有较强的逻辑性。

本研究运用标准化家属, 评估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接诊急诊患者时的沟通能力, 对时间和内容的完整性均有较高的要求, 并针对住院医师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进行继续教育, 希望使住院医师在日常的沟通中能够游刃有余。同时探索出一套对沟通技能的评估和培训方法, 降低培训费用;提高培训效率;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沟通能力;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受试者共5人, 均为男性, 年龄在27-30岁之间, 均获得神经外科学硕士学位, 从事神经外科专业3-5年时间, 本研究中以A-E为其编号。

1名标准化家属来自于我院外科学教研室标准化病人及家属库, 模拟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入院患者的家属。标准化家属信息:张××, 女, 48岁, 辽宁籍, 小学文化, 性格外向, 随丈夫至沪打工, 无固定职业, 育有1子, 在沈阳上大学。标准化家属模拟要点:面对平时体健的丈夫突然发病, 并且面临死亡, 情绪非常激动, 对未来悲观, 愿意立即手术, 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难以承受巨额医疗费用, 希望等外地的哥哥过来帮忙决定是否手术。

考核内容及要求。考核内容包括:病情告知和术前谈话。要求在20分钟内将表1中的内容全部沟通完毕, 帮助家属决定治疗策略, 并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与理解。

评分标准。对谈话内容完整性的测试采用28项完成与未完成式的类型列表 (见表1) ;对沟通能力的测试采用改良过的13项5级Likert人际沟通能力评估表 (美国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临床技能考试中所使用, 见表2) , 上述2个列表均由标准化家属和5名观察员 (我科副高以上医师) 根据考生表现勾选评分。同时记录沟通所用时间, 19分钟时对受试者给予提醒, 超出限定时间后则停止考核, 并根据已沟通内容评分。

完成一项得1分, 总分28分

完全不同意:0分;不同意:1分;一般:2分;同意:3分;非常同意:4分;满分72分

2 结果

受试者得分见表3。下面简述各受试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A医师是沟通时间最短的受试者。其谈话逻辑性强, 对沟通内容掌握良好, 问题有以下几点:①语速过快, 给患者家属以紧迫感, 表现出缺乏耐心;②常打断家属的话;③缺乏安慰性的语言;④使用术语时缺乏良好的解释;⑤语气较为生硬。由于问题较多, 该医师将接受沟通技能的继续教育。

B、C医师表现非常出色。共同的问题有以下几点:谈话过程表现比较紧张, 表情、动作僵硬, 缺乏眼神交流。可能与评估过程中精神较紧张有关。

D医师的考核时间超时, 致使其内容完整性方面得分较低, 但其人际沟通能力量表得分与其他受试者相当。考核中D在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方面花费时间较多, 另外, 语速慢;语气助词过多;谈话的逻辑性不强等问题也是导致其沟通时间过长的原因。要求其通过反复练习, 完全掌握沟通内容, 并增强谈话的逻辑性。

E医师表现较平均, 出现的问题:①术前谈话时, 对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对预后的影响方面沟通不够充分;②常打断患者家属的话;③表现缺乏亲和力, 偶有傲慢的语气。

3 讨论

本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 重点考察急诊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在病情告知、术前谈话时的沟通能力。目前沟通能力评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6]:①观察受试者在与真实或模拟患者互动中的表现, 并按项目评分;②找到与医师沟通过的患者, 并进行调查;③通过口试, 写作, 多选题来评价医师的沟通能力。本研究使用标准化家属, 首先是由于其在评估沟通技能时与临床工作有高度的仿真性[3]。其次评分者对考核结果的影响也非常小[7]。第三, 列表或清单式的评分表对评价沟通技能也是非常可靠的[8]。

本研究中对受试者的沟通能力要求较高, 需达到高效的医患沟通。通常情况下的医患沟通一般只需要达到有效的沟通即可。而高效的医患沟通既包括有效沟通又要求进行有重点的沟通。

有效沟通包括7个部分:建立关系, 展开对话, 收集信息, 理解患者的预期和需要, 分享信息, 在问题和计划上达成一致, 最后结束谈话[9]。有效的医患沟通带来的好处有以下几点:有助于患者回忆、理解;增加依从性;症状的辨析;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增加对医生的信任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0,11,12]。

有重点的沟通是在快速了解患者病情和家属需求的前提下, 根据需要进行沟通。其中患者和家属的沟通需求, 包括共性部分和个性部分。个性化的沟通是需要医师在沟通早期就尽快掌握的, 如大部分患者和家属不会要求了解手术中使用器材的品牌和型号;而治疗方法、是否需要手术、手术风险、预后、主刀医师的情况是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希望了解的, 属于共性部分。我们要求受试者在沟通的内容上囊括所有的共性部分, 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患者和家属在医疗信息方面的知情权, 降低因沟通内容不充分而引发的不满。

本研究发现, 高年资住院医师 (5年工作经验) 的沟通技能表现较低年资住院医师 (3年工作经验) 佳, 但由于受试者人数较少, 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医患沟通方面经验非常重要, 这也验证了“医师有效沟通能力的获得来自于反复练习和对高年资医师行为的观察”这一观点[13]。另一方面, 对内容的熟悉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师沟通的效率和效果。如果年轻医师沟通能力的培养仅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反复练习, 这样的学习模式进展较慢。Kalmazoo会议一致认为, 有效的医患沟通技能是可以进行培训的, 并可以应用于临床实践[9]。由于标准化家属或病人的聘任费用较高, 难以大规模使用标准化病人或家属作为年轻医师沟通能力练习的对象, 所以我们使用标准化家属对年轻医师的沟通技能进行评估, 指出每个人的不足, 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能力的再培训, 以便快速提高年轻医师的沟通能力。

篇4:低年资外科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关键词】外科医师;医患沟通能力

1医患关系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医患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享有的医疗保健水平同其它生活水平一样不断有更高的要求。有患者认为既然消费了,就要达到预期的目的,认为到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医院有义务、也必须医好病人。由于医患之间沟通不够,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和疾病的过程以及后果不甚理解,以至于医患之间产生不信任,发生矛盾冲突。一组调查数据表明,2002年我国发生医疗纠纷的案件仅为5000多件,2004年升至为8000多件,2006年医疗纠纷已超过10000多件,而且医患纠纷诉讼案件中,医方败诉的多,败诉的比例甚至高达91.67%[1]

2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原因

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原因很多,有医方的问题,也有患方的问题,比如医患关系不融洽,医生法制观念淡薄,忽视了患者的知情权,医疗费用日益增长,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够,患者法制观念增强?,患方对医方期望值过高?,社会新闻媒体不客观、不全面的报道等等。这其中由于医患沟通的欠缺导致医疗纠纷的占80-90%[3]。因此,如何引导医患双方走向良好的发展轨道,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医患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3低年资外科医师自身的特点

低年资外科医师是临床工作的生力军,与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最多、最频繁,但临床经验不够丰富,社会阅历相对肤浅,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认识不足,加之社会对其的偏见,往往在医患沟通中更容易发生磨擦,引起矛盾纠纷。只重视外科手术操作,忽略其它技能的提高。因此,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对低年资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十分有必要。

4低年资外科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4.1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吴阶平院士曾经说过,一名外科医师的成长是实践、思考和知识三者结合的结果。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应用现代医学的原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并把这种理念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国内本专业最新进展,思维敏捷,外科技巧娴熟扎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是被患者认可的基础。在临床工作中,患者一旦进入诊疗程式,就应通过各种途径迅速准确地取证,查询最新信息,虚心求教,全面真实地做出判断,并就相关问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

4.2不断提高人格魅力人格的魅力,即他的品格、修养和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外科医师,在对待患者的态度或处理医患关系上,表现为他对患者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情绪上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忍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一个优秀的外科医师如果具备上述品德,他一定会赢得患者的信任,给患者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患者也会更好地配合治疗,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优秀的人格魅力不仅仅是做一个好医生的优秀品德,也是做人的优秀品德。

4.3加强法制观念 卫生部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规范行医行为的准则之一,而有关举证责任倒置等法律、法规则是在规范行医中明确责任的具体知识,接触临床医疗工作时间短的低年资医师工作基本都是在各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的,对法律法规的思考和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层面的表浅,在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细节上不注意防范,形成知识结构上的医疗纠纷隐患。

4.4丰富社会阅历作为一个低年资的外科医师要多多参加社会活动,广交友,增加社会阅历和心理分析能力。由于现代社会的多样化,我们所面对的患者文化背景亦多样化,在医患交流的过程中应用丰富的社会经验,准确深入地揣摩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能够加深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沟通表示对患者的关心、同情和鼓励,再给予正确合理的医学引导,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和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同时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

4.5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

4.5.1艺术沟通在医患沟通中医务人员要充分注意仪表艺术、语言艺术,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语言要亲切、平易,表述准确,并始终流露和充满对患者生命的关爱和体恤。倾听时要全神贯注,不要轻易打断患者的叙述,使患者感受到医生对他的关注和理解。另外医务人员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和衣着在医患沟通时也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失庄重,严谨又充满温情,愉悦但不夸张,恰到好处地传达医务

人员的交流信息,同时注意到患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感受,使交谈更富有感染力,使医患沟通更富有成效。

4.5.2平等沟通在沟通中医患的人格是平等的,医务人员要善解人意,要尊重和关爱个体生命,尊重患者的隐私,同情患者的处境,注意医患间的感情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患者的疑虑,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和依从性。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相互理解,达成谅解,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4.5.3通俗沟通医患沟通时语言要通俗易懂,少运用医学术语,充分运用生活中丰富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疾病治疗中相关问题,提高交流的质量,达到沟通的通畅。

4.5.4及时沟通在医患沟通中要及时、适时,在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出现任何进展和变化,都要做到审时度势,遇到突发事件及时沟通,取得谅解,使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诊治,避免因为沟通不畅引起磨擦。

4.5.5全程、多途径沟通在医患沟通上可采取诊疗全过程沟通,如院前沟通、入院时沟通、入院后沟通、诊疗过程沟通及出院时沟通。沟通方式可以是床旁沟通、分级沟通、集中沟通、换位沟通、书面沟通、集体沟通协调沟通及出院访视沟通,以达到真正的、良好的医患沟通。

参考文献

[1]刘秋苏,曹杰.医患纠纷案件增多的原因及对策.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13(3):161-163

篇5:胃肠外科医师培养计划

一、根据胃肠外科目前人员配备为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两名,住院医师6名。目前科主任为医疗组组长,根据我科病种情况及胃肠外科手术特点,结合我科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年资及目前临床技术水平,科主任(包括副主任)承担大、中手术第一助手比例不低于30%。

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学术梯队培养计划:

1、腹腔镜模拟训练不低于40小时

2、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第一助手30例

3、在能够独立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上级医生(担任第一助手)协助下,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例。

4、经过科务会(科主任、副主任、住院总)考核合格后独立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三、医生年手术计划及目标(2009年-2010年):

住院医师:体表肿瘤;阑尾切除术(开腹);胃穿孔修补;腹外疝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住院医师:体表肿瘤;阑尾切除术(开腹);胃穿孔修补;腹外疝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住院医师:体表肿瘤;阑尾切除术(开腹);胃穿孔修补;腹外疝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院医师:体表肿瘤;阑尾切除术(开腹);胃穿孔修补;胃造瘘,结肠造口,腹外疝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住院医师:体表肿瘤;阑尾切除术(开腹);胃穿孔修

补;胃造瘘,结肠造口,腹外疝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

住院医师:体表肿瘤;阑尾切除术(开腹);胃穿孔修补;胃造瘘,结肠造口,腹外疝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

主治医师:体表肿瘤;阑尾切除术(开腹);胃穿孔修补;胃造瘘,结肠造口,腹外疝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

主治医师:体表肿瘤;阑尾切除术(开腹);胃穿孔修补;胃造瘘,结肠造口,腹外疝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结肠癌根治手术,小肠部分切除术、肠粘连手术,急腹症剖腹探查术。

副主任医师:胃造漏,结肠造口,腹外疝手术;阑尾炎手术;胃穿孔修补;胃大部切除,胃癌根治手术;结肠癌根治手术,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膜后肿瘤手术;复杂的粘连性肠梗阻,复杂内脏损伤;

胃肠外科

篇6:检验科医师培养标准

发布时间:2008-7-20 信息来源:本站

医学检验科细则

医学检验科(又称检验医学科)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其实验室工作还可以提供临床应用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检验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医学检验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期3年。

一、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使受训者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内科临床诊疗技能,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受训者在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养方法

首先在内科范围内轮转14个月,包括心血管、肾脏病、呼吸、消化、内分泌、血液、感染性疾病7个专业。通过全国执业医师考试后回检验科继续轮转, 轮转专业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急诊检验和输血检验7个专业。此间参加相关科室的专业查房和科巡诊,以内科、感染性疾病科为主。3年共要求参加查房18次,参加科巡诊3次。医学检验科专科医师培养轮转时间安排表 科 室(专业)时 间

心血管内科 2个月 呼吸内科 2个月 肾脏内科 2个月 消化内科 2个月 内分泌科 2个月 血液科 2个月

感染科 2个月 临床基础检验 4个月 临床化学检验 4个月 临床免疫学检验 4个月 临床血液学检验 4个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4个月 急诊检验 1个月 输血检验 1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临床基础检验专业 1.轮转目的

掌握: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2.基本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操作例(次)数(≥)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毛细血管、静脉采血技术、不同抗凝剂的选择)50例

手工法①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②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 ①10例, ②500例 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 省市级室间质评1次,室内质控20次

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变化以及疟原虫检查。100张以上血涂片 红细胞沉降率①、网织红细胞计数②、嗜酸性粒细胞计数③。①30例,②20例,③10例 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500例

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①, Addis计数②, 乳糜尿检查③,含铁血黄素检查④,尿妊娠试验⑤ ①10例,②5例,③2例,④2例,⑤20例

尿液干化学自动分析仪应用及结果分析。200例 粪便常规检查①,便潜血试验② ①200例,②100 脑脊髓液检查(包括外观:颜色、透明度,以及蛋白、糖、氯化物测定, 细胞计数与分类)5例 浆膜腔积液检查(外观的颜色及比重测量、蛋白检查、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5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 手指和静脉取血 100例

电阻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及性能评价①,保养与维护② ①1次, ②5次 血细胞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分析 100例

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辨认 100例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校准①、性能评价②、保养与保养③ ①2次 , ②1次, ③5次 尿沉渣中细胞、管型等形态识别 50例 粪便中细胞常见细胞的辨认 50例 胸腹水中常见细胞的辨认 5例 脑脊液中常见细胞的辨认 5例

3.较高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尿液分析质控,≥5次。尿沉渣细胞与管型的标准化定量检查,≥10例。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各种标本≥5例。(2)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全自动五分群(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2次;参数与图形含义及临床病例分析,≥20例。渗透压仪和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使用及结果分析≥5次。

粪便常见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识别。≥3种寄生虫病例。参加内科各专业查房和科巡诊≥10次。(3)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个单词/2小时)。写一篇文献综述(≥2000字)。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 1.轮转目的

掌握:血细胞发育理论;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止血与血栓的基本理论;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DIC的实验诊断。凝血仪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与比浊法测定凝血因子的方法学特点。

了解: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及检查结果分析,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常用参数的意义。

2.基本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正常骨髓细胞形态辨认及分类计数 5张骨髓涂片

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过氧化物酶、特异性酯酶、非特异性酯酶、糖原、碱性磷酸酶及铁染色)各种染色2次

常见血液病的骨髓检查: 贫血①,急性白血病②,慢性白血病③,多发性骨髓瘤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⑤,类白血病反应⑥ ①5例,②5例,③3例,④2例,⑤2例,⑥5例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实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1次 蔗糖水试验 1次 酸溶血试验 1次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1次 血红蛋白电泳 1次 血红蛋白A2测定 1次 血红蛋白F测定 1次 抗人球蛋白试验 5次

血液流变学检查: 血液粘度(全血及血浆粘度)测定①、血小板聚集测定② ①20例,②10例 血清冷球蛋白测定 2次

止血与凝血障碍性疾病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查: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50次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衍生法和Clauss法 50次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0次 血浆D-二聚体测定(D-Dimer)40次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20次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5次

凝血酶时间(TT)10次

(2)基本技能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正常骨髓细胞形态辨认,骨髓象分析与报告 5例

贫血①,急性白血病②,慢性白血病③,多发性骨髓瘤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⑤,类白血病反应⑥的骨髓细胞形态辨认,骨髓象分析与报告 ①5例,②5例,③3例,④2例,⑤2例,⑥4例

各种细胞化学染色和结果分析 各种染色≥2例

凝血仪的校准①、性能评价②、维护与保养③ ①2次,②1~2次,③3~5次 凝血检查的室间质评①与室内质控② ①1次,②30次 血小板黏附聚集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② ①10次,②5次 血液黏度仪的使用①、维护与保养② ①20次,②5次

3.较高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见类型血液病(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转移癌、骨髓纤维化及类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等)的实验室诊断。各种病例≥1例。

单一凝血因子活性测定、血浆纤溶酶原、2抗纤溶酶、抗凝血酶III、血小板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各项试验≥1次。

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等,各种病例≥5例。

血液肿瘤染色体检查≥2例。(2)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见类型血液病细胞形态识别。≥3例。白血病的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检查。≥5例。

参加血液内科专业查房4次,内科其他专业和科巡诊≥2次。(3)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个单词/2小时)。写一篇文献综述(≥2000字)。

(三)临床输血专业 1.轮转目的

掌握:红细胞血型的相关理论;血型与输血检查的基本技能;成分输血的意义及适应证;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了解:免疫性血型抗体产生的机制;ABO血型亚型;白细胞血型中关于HLA的理论与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

2.基本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 20例 交叉配血 20例

血库采血技术①与血液保存② ①了解,②5份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5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献血员的筛查 20例

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 20例 交叉配血 20例 血液保存 5份 3.较高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免疫性血型抗体筛查,≥1例。新生儿溶血病检查,≥1例。(2)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ABO血型亚型鉴定,≥1例。新生儿溶血病检查,≥1例。

(四)临床化学检验专业 1.轮转目的

掌握:疾病状态下三大代谢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代谢物在相应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肝、肾、胰腺功能检查及心肌损伤检查的实验项目和临床应用;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常用临床化学检查项目的方法学原理、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血清酶学理论,酶动力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实验设计及方法学评价;代谢物酶法及化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及实验设计,方法学评价;参考范围和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应用。了解:血液气体分析与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小儿及妊娠妇女的生理代谢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某些疾病与遗传表型的相关性及研究动态;激素代谢与调节及其相关疾病。

2.基本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 各种生化标本的核收、保存与处理 100例

自动生化仪的校准①、操作②、保养③ ①5次,②20次,③5次 生化质控图绘制 X、SD、CV计算 2次

生化项目实验设计①,标准曲线绘制②,方法学评价③ ①2次,②2次,③1次 测定方法与操作: 血清酶测定: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

-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淀粉酶(Amy)酸性磷酸酶(ACP)100次 100次 50次 50次 20次 10次 10次 50次 10次 肝功能试验: 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浆蛋白电泳 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血氨 100次 100次 10次 50次 50次 5次

肾功能试验: 尿素(Urea)尿酸(UA)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 50次 50次 50次 50次

10次

心肌损伤检查: 肌红蛋白(Mb)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或T(cTnI/cTnT)10次 10次 10次 糖代谢检查: 葡萄糖(Glu)

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及C肽测定 100次 10次 10~20次 脂代谢检查: 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100次 100次 50次 50次 10次 电解质测定: 钾(K)钠(Na)氯(Cl)二氧化碳(CO2)钙(Ca)磷(P)铁(Fe)50次 50次 50次 50次 10次 10次 10次

(2)基本技能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分析天平的规范操作①,维护与保养② ①5次,②2次 离心机的规范操作①,维护与保养② ①10次,②2次

自动生化分析仪规范操作①、维护与保养②、检测项目校准 ①20次,②3次,③5次 生化室内及室间质评法与数据分析①、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 ①2次,②5个 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的比对试验及评价 1次

3.较高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常用生化试剂配制(称量,pH校正,配制,保存)1次

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ApoB)、尿N-乙酰-D葡萄糖苷酶(NAG)、1-微球蛋白(α– MG)、2-微球蛋白(β2– MG)、乳酸(LA)、前白蛋白(PAB)、糖化血红蛋白A1c(HbAlc)、羟基丁酸(BHB)、四型胶原(IV–C)、离子钙、转铁蛋白(TRF)、T3、T4、TSH 每项5次 脂蛋白电泳及高脂血症分型 5例(2)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程序设计,≥3个项目。

自动电泳分析仪的应用,血清及尿液蛋白电泳、同工酶电泳、脂蛋白电泳。≥3例。参加内科各专业查房和科巡诊≥5次。(3)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个单词/2小时)。写1篇文献综述(≥2000字)。

(五)临床免疫学检验专业 1.轮转目的

掌握: 在基本理论方面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族与抗原分类;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补体系统的激活与抑制;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调节、遗传控制;各型变态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增殖病、免疫缺陷病及移植免疫的相关理论。②基本技能:感染免疫、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功能、变态反应等有关常规试验的项目、原理、操作、结果报告与临床意义。

了解:在基本理论方面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受体的基因重排;MHC的分子遗传学;细胞因子的功能。在基本技能方面感染免疫、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功能等有关的特殊试验。2.基本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

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测定(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100例 甲肝和丙肝病毒抗体测定 各项20例

免疫球蛋白测定(IgG、IgA、IgM、IgD、IgE), 补体测定(C3、C4),T淋巴细胞亚群 各项20例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C反应蛋白(CRP)各项20例

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各项50例 HIV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测(RPR、TPHA)各项20例

血清肥达反应、外裴反应、冷凝集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布氏杆菌试验 各项10例

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dsDNA)、抗线粒体抗体、类风湿因子(RF)各项20例 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查(TORCH试验)各项20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2次

全自动酶标仪的校准①、规范操作②、维护与保养③。①2次,②10次,③5次 全/半自动免疫分析仪的校准①、规范操作②、维护与保养③ ①2次,②10次,③5次 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技术规范操作 20次

免疫荧光检查标本制备、荧光显微镜使用的规范操作,自身检查抗体的结果分析 20次 临床免疫分析的室间质评①和室内质控②方法及数据分析 ①1次,②10次

3.较高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CA15-

3、CA19-

9、CA12-

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磷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20例。

血清M蛋白分型,轻链、轻链测定,≥2例。血清总IgE、特异性IgE测定,≥5例。(2)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固相酶免测定的试剂制备,最适工作浓度的选择及方法的标准化,≥1次。免疫细胞的分离技术应用,≥1次。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的规范操作、仪器的维护与保养,≥2次。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及绝对计数,≥3例。参加内科各专业查房和科巡诊,≥5次。(3)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个单词/2小时)。写一篇文献综述(≥2000字)。

(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专业 1.轮转目的

掌握:在基本理论方面常见细菌的生理、遗传、变异、形态学、致病性及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细菌的生理学分类;病毒的分类、特点、遗传变异和致病性;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判定指标、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在基本技能方面各类细菌检查的实验方法、流程及质量控制;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原理、结果的解释和影响因素。

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现状;真菌、放线菌的分类、特点和致病性。2.基本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

常用微生物染色法(革兰①、抗酸②、墨汁③染色)①30例,②10例,③3例 悬滴法观察细菌动力 3例

常见标本的核收、培养及鉴定(包括血、脑脊液、痰、尿、便、脓汁、胸腹水、分泌物)。各种标本10例 常见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微球菌属,A、B、D群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卡他、淋病奈瑟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克雷伯菌,哈弗尼亚菌属,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普罗非登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嗜麦芽黄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各种常见细10株 少见细菌2株

药物敏感试验(包括K–B法、MIC法)30例 编码系统鉴定各种细菌 30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实践(或操作)例(次)数(≥)微生物检查标本的核收与评价、各种染色方法 30次 常用培养基制备 3次

常见标本涂片的微生物镜下形态(如抗酸杆菌、淋球菌、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新生隐球菌及其他真菌等)、菌落的形态辨认 各种标本及微生物观5例 新生隐球菌及其他真菌等5例 常见标本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30例 药敏试验(包括K–B法、MIC法)30例

血培养仪、CO2 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的使用①、维护与保养② ①30次,②3次 细菌鉴定仪的使用①、维护与保养② ①30次,②3~5次 厌养培养的规范操作 3次

微生物实验室及各种微生物标本的消毒、灭菌规范操作,感染防护用具使用 3次

3.较高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荚膜、芽胞、细胞壁、鞭毛、阿伯尔染色法、异染颗粒染色,≥1次。

产气荚膜杆菌、爱德华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血杆菌属、其它非发酵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的分离鉴定,≥1例。(2)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室间质评,≥1次;室内质控规范操作,≥5次。了解病毒的分离培养、PCR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参加感染疾病和呼吸内科专业查房和科巡诊≥5次。常见真菌的培养与鉴定≥5次。(3)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个单词/2小时)。写1篇文献综述(≥2000字)。

(七)心血管专业 1.轮转目的

熟悉心血管内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基本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了解某些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2.基本标准(1)学习内容

冠心病(包括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常见心律失常、常见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常见心脏病的急诊病例,如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危象、严重心律失常等。(2)临床知识和技能要求

常见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和治疗原则,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和其他正性肌力药物)分类、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正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常规,掌握心血管疾病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常规心电图(12导联操作),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典型心电图诊断(如心肌梗死、心室与心房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逸搏心律、各种早搏、室性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低血钾与高血钾症等)。3.较高标准(1)学习内容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常见先天性心脏病。(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电生理的基本知识、不稳定心绞痛的分型和处理、心力衰竭及和处理。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典型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诊断。临时心脏起搏术,电复律术。了解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八)肾脏病专业 1.轮转目的

熟悉肾脏内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了解某些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2.基本标准(1)学习内容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类、乙肝病毒抗原相关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细菌性、衣原体及性传播性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2)临床知识和技能要求

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非透析疗法(包括饮食治疗),血液透析指征和方法选择的原则。

准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肾脏疾病的诊疗常规,掌握肾脏疾病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各种尿液检查和肾功能试验的选择与结果分析。3.较高标准(1)学习内容

遗传性肾炎、多囊肾、间质性肾病、肾小管疾病。(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肾小管疾病和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肾移植免疫。肾脏穿刺及病理活检;放置腹膜透析管和血液净化通路建立技术。

(九)呼吸专业 1.轮转目的

熟悉呼吸内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了解某些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2.基本标准(1)学习内容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结核性胸膜炎、呼吸衰竭。(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①临床知识: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胸部X线检查、常规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的适应证及结果分析。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和X线异常的鉴别诊断;上述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②技能要求:正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常规,掌握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常见疾病的胸部X线读片、动脉血采集、给氧、吸痰、体位引流、结核菌素试验、抽胸水。3.较高标准(1)学习内容

肺真菌病、肺部良性肿瘤、结节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①临床知识:上述病种的有关知识。②技能要求:了解支气管镜检查、呼吸机使用、胸膜活检、胸腔镜检查、胸部CT。

(十)消化专业 1.轮转目的

熟悉消化内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了解某些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2.基本标准(1)学习内容

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急性胃粘膜病变、消化道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炎后及酒精性肝硬化、黄疸、肝脓肿、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胃癌、结肠癌、食管癌、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炎、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并发症及处理;慢性胃炎的病因、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及溃疡病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表现;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的产生机理;腹水形成的原因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鉴别方法和处理;克隆病与溃疡性结肠的鉴别要点与抗炎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间质性与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的区别及常规处理;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组胺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要求正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常规,掌握消化系统疾病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鼻饲、胃肠减压术、洗胃、肛管排气、腹腔穿刺术的适应证及规范操作,三腔管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常规操作方法。3.较高标准(1)学习内容

腹腔结核(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慢性腹泻。(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肠结核与克隆病的鉴别诊断;慢性腹泻的病理生理及常见疾病。胃镜检查、胃液抽取、肝穿刺活检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消化系统X线检查的适应证。

(十一)内分泌专业 1.轮转目的

熟悉内分泌内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了解某些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2.基本标准(1)学习内容

糖尿病及其常见慢性合并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Graves病、甲状腺炎、皮质醇增多症、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糖尿病的类型、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饮食疗法原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诊断及处理原则。Graves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正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内分泌疾病的诊疗常规,掌握内分泌疾病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常用内分泌检验的标本留取要求。3.较高标准(1)学习内容

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低血糖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尿崩症、垂体瘤、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异源内分泌综合征。(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内分泌疾病诊断、治疗原则;放免法测定激素的原理及临床意义;内分泌功能试验(包括兴奋、抑制试验)的原理、意义及步骤。

胰岛素注射装置,激素测定方法和应用。

(十二)血液专业 1.轮转目的

熟悉血液内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了解某些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2.基本标准(1)学习内容

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急性、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分型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及治疗药物、治疗方案;淋巴瘤分类、分

期、诊断依据及治疗。MDS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点、发病原因、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溶血性贫血分类、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以及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特点。正常止血和凝血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特点、实验诊断(筛选和确证试验)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DIC的实验室检查及抢救措施。

要求正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血液病的诊疗常规,掌握血液病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输血、束臂试验、骨髓穿刺及涂片、形态学检查、骨髓移植的适应证。3.较高标准(1)学习内容

白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症,类白血病反应,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成份输血及输血反应。(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成份输血的指征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处理;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常见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要求骨髓活检的技术和适应证、禁忌证,骨髓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

(十三)感染疾病专业 1.轮转目的

熟悉感染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了解某些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2.基本标准(1)学习内容

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及其常见合并症(如上消化道出血)、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出血热、伤寒、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及其他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败血症、艾滋病、感染性休克、囊虫病、绦虫病、猩红热、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肝性脑病、腹腔感染。(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伤寒、菌痢及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败血症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及抗休克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耐药与合理应用抗生素;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要求正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常规,掌握内感染性疾病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腰椎穿刺术。3.较高标准(1)学习内容

原因不明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药物的选择;感染性疾病的防护。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选择。要求掌握肝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四阅读参考书刊 精读: 《实验诊断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临床基础检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临床免疫学及免疫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选读:《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 》、《传染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中国医学论坛》 参与制定本实施细则人员 执 笔:

上一篇:一户一表改造业务告知书下一篇:消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