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青年统战工作总结

2024-04-24

乡青年统战工作总结(通用8篇)

篇1:乡青年统战工作总结

xx乡2011年青年统战工作总结

2011年,在团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帮助下,乡团委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坚持“围绕经济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的工作方针,以“团结、发展、稳定”为目标,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为总抓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较好地完成了团县委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势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民族团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实践证明,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首先,我们建立健全了民族团结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由乡团委书记吴飞任正组长的“农村青年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委员胡为春专抓此项工作。同时,28各行政村各的支书负责民族团结工作。形成了“层层负责,上下沟通,乡村联动,整体推进”的管理机制。定期召开办公会,重点听取民族团结工作汇报,帮助解决统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有研究,有决议,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其次,在全乡推行了民族团结承包责任制,年初将民族团结工作量化指标,下达到各个行政村,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奖惩,不打折扣。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织各团支部干部和群众代表签订“睦邻友好共建协议”,明确任务、责任,并作为精神文创建活动的有效载体,常抓不懈,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大好局面。三是乡团委、政府、人大班子进一步完善了调查研究、工作例会、包村联系点等规章制度,并制订了民族团结文明村建设、民族经济发展等工作规划。四是广泛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举办民族政策,民族知识专题报告会和专题讲座。乡党校采取以会代训的办法,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期,并且还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民族团结政策宣传日”活动等;

2、召开全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年初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在民族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个,先进个人人;

3、加强法制教育。乡团委、政府经常组织广大回汉民群众学习《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民族团结》、《民族宗教法制宣传提纲》等法律法规知识。同时,还不定期举办民族宗教界上层知名人士法律法规培训班,使回汉民群众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五是尊重民族风俗,关心少数民族生活。开斋节、春节是畲族和汉族的重大节日,每年,乡三大班子领导都要到各宗教活动点进行慰问。六是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和各界人士的积极作用。乡团委、政府本着“加强联系,培养感情,团结尊重,增进友谊”的原则,充分依靠少数民族聚居村基层干部,注意发挥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的作用。一年来,我乡定期不定期召开民族工作座谈会、研讨会。乡团委、政府届时向他们通报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征求他们对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及民族宗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七是注意抓苗头,防患于未然,妥善处理民族间的矛盾和摩擦。

4、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网络,乡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组,有任务的村成立“宗教工作村管小组”,少数民族聚居村成立了“民促会”,建章立制,切实发挥了作用;宗教活动场所健全内部管理网络,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5、为宗教活动场所配备法规政策宣传员各人,加强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教育。

6、定期排查不安定因素,每周二为排查不安定因素日,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7、加强民族宗教信息工作,在少数民族村和宗教活动场所各选配一名信息员,做到信息及时上报和传达。在处理民族矛盾和纠纷的过程中,我们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工作方法。

8、严格按照政策办事,真正做到畲汉两族群众在党和国家政策面前一律平等;

9、处理问题及时果断,将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扩大;

10、坚持疏导教育的方针,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按政策规定公正处理,不把民事纠纷硬拉到民族关系上来,谁违法就追究谁的责任。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强化宗教管理,引导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

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县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根据胡总书记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方针,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尊重信教群众自由和引导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指导思想,着重在加强民族团结和完善宗教管理上下功夫,重点引导信教群众发扬“爱教守法、崇尚文明、科技致富”的精神。为此,采取了四项措施,使广大基督教、伊斯兰教信徒破除封建迷信,遵纪守法,靠科技脱贫致富。一是:做好宗教上层人士的工作,发挥其积极作用。乡团委、政府坚持与宗教上层人士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听取他的汇报,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各宗教点的活动动态。同时,帮助他们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宗教知识,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乡团委还主动与宗教上层人士交朋友,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二是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推进宗教工作规范化。该乡有四坊清真寺,三个基督教活动点。乡团委帮助各活动点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为防止制度流于形式,经常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点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强化信徒爱国、爱教、守法教育,使他们摆正爱国与爱教的关系,自由与民主的关系。一年来,通过建章立制和进行爱国守法教育,三个基督教活动点活动正常,从未发生一起影响社会稳定的宗教事件。四是举办宗教信徒培训班,提高他们学科技用科技致富的能力。聘请省、市、县农业专家来乡举办伊斯兰教、基督教骨干培训班及全乡干群参加的培训班期,重点学习宗教知识,宗教政策、宗教管理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种、养、加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五是继续推行了党员领导干部帮教转化责任制,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全乡农村青年认识到伪科学、封建迷信的真相,确保了全乡无非法信教行为发生。

三、广泛开展联谊活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作好台胞、侨胞、侨眷优抚工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该乡团委、政府对台胞、侨胞、侨眷政治上高看一眼,待遇上厚爱一层,生活上给予关心,个私经济发展上给予政策倾斜,乡团委领导经常保持与他们通信或电话联系,定期向他们汇报全乡经济发展规划进展情况,请他们为家乡经济发展献计献策。通过联谊活动,激发了广大台胞、侨胞为家乡办厂兴业的积极性。

一年来,我乡统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团委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我们决心在新的一年里,认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统战工作做得更好,为全乡乃至全县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xx乡团委

2011年11月21日

篇2:乡青年统战工作总结

龙溪乡统战办公室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帮助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坚持“围绕经济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的工作方针,以“团结、发展、稳定”为目标,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为总抓手,认真落实“三项制度”,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较好地完成了县委统战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势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宗教管理,引导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县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央政府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方针,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尊重信教群众自由和引导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指导思想,着重在加强民族团结和完善宗教管理上下功夫,重点引导信教群众发扬“爱教守法、崇尚文明、科技致富”的精神。

二、落实优惠政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围绕经济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我乡党委、政府采取多种得力措施,在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和民族宗教工作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发展民族经济。相继制定出台了相关专题文件,下发到全乡个行政村,采取以会代训的办法进行专题动员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使全乡少数民族群众认识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和支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投身于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在民族经济发展上,我乡给予引资、引技人员给于表彰。其措施一是帮助当地群众引进资金。乡党委、政府先后引进龙马公司等民族企业投资资金20多万元,使我乡漆树村林下种植顺利投产。二是引导民族企业走股份合作制和集团化发展道路。乡党委、政府根据回族群众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因势利导,组织他们走股份合作,集团化联合发展的模式,促使其形成“龙头”企业。鼓励群众自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落实相关优惠措施,走农业合作化、组织化道路。三是为民族企业和少数民族群众搞好服务,乡党委、政府本着专款专用,集中使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民族补助金和扶贫款。多方努力,争取上级拨款、银行贷款多万元,全部用于扶持民族企业发展。

三、广泛开展联谊活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作好台胞、侨胞、侨眷优抚工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该乡党委、政府对台胞、侨胞、侨眷政治上高看一眼,待遇上厚爱一层,生活上给予关心,个私经济发展上给予政策倾斜。乡党委领导、统战委员分别联系数户台胞、侨胞、侨眷,并经常保持与他们通信或电话联系,定期向他们汇报全乡经济发展规划进展情况,请他们为家乡经济发展献计献策。通过联谊活动,激发了广大台胞、侨胞为家乡办厂兴业的积极性。

四、发挥工商联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一是发挥工商联正确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富民政策,引导广大群众走科技致富之路;二是采取传、帮、带的办法,动员社会一切力量投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三是竭诚为个体企业、工商户发展提供资金、场地、经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使全乡家个体工商户应运而生,年户均收入3万多元。载至目前,全乡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户,新建板材加工、建筑建材、酿造、家居等为主的各类私营企业10家余。如灯光村龚节全靠党和国家富民政策感召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市场经济头脑、科学经营策略走上了小康之路。但他致富不忘众乡邻,今年年拿出近5000元资金,投工投劳,在十三坝建起一座篮球场,对丰富当地群众业余生活、提升生活品味、解决学生骑车到其它地方打球产生的安全隐患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篇3:文化统战与高校档案工作

文化统战不是一个新命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根据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实际,就明确提了出来。他指出:“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在中国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同样,有一个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7,第699页)这里,毛泽东将我国革命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作了宏观的、战略的理解,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不同领域,统一战线内部又可以分为不同部分。而且在整个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中,文化不仅是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整个统一战线的血液,不论统一战线具有什么样的内部结构、也不论统一战线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意识形态,都会以一种特殊的形式作为主线融入其中。在党的历史上,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的纽带作用和推动作用。同时,各阶级、各阶层、各政党、各社会力量之所以结成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内部求同存异,舍末存本,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存在着共同的文化这个根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文化的作用时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的统战工作,不仅要将注意力放在政治、经济领域,还要关注文化的特殊功能,通过文化的认同和发扬,形成最广泛的共识。因此,必须顺应历史潮流,认真研究文化问题,应用文化统战的理念和方法,准确把握文化统战的地位,充分实现文化统战的功能。

文化统战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从文化的角度看待我国的政党制度,对政党制度在我国的实现形式会有新的认识,有助于澄清一些错误的认识和模糊的观念。政治上的多党合作,反映的是一种“多元”的客观存在。不同的政党代表不同阶层利益,有不同的政治主张。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又体现为多元之上的“一体”,是多文化的统一性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既源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又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的政治文化认同。

从文化的角度看待我国的民族工作,人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和把握各民族的差异与统一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共同利益和长远目标实现过程之中各民族之间的暂时现象,是发展中的不平衡,是“一”中之“多”。这些差别和矛盾,不影响各民族共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与共同进步,是民族和谐发展的主流。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和建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各民族文化;同时又在统一的中华文化这个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之上,发展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从文化的角度看待我国社会的转型和阶层分化,就能够更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重组的必然性,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新矛盾、新问题。在转型过程中,城乡分化、贫富分化、区域发展分化是暂时的,而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大趋势。

当今世界,全球化和民族化并存。在全球化浪潮中,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有一种民族、国家逐渐接轨和趋同的趋势,同时又有一种不断增强和强化各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趋势,要使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就是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加快中华民族的振兴。

文化的形式和载体多种多样,因此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促进统战工作,也有许多工作可以做,关键是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勇气,不断开拓新领域。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档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统战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首先,从档案收集来看。档案材料的收集,也是文化的整合和开发,以华南农业大学档案馆为例,馆藏十分丰富。为了迎接建校100周年,档案馆收集和整理了大量校友资料,而且将资料作了各种专题汇编。这里包括海外的校友以及大量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的相关资料。这一收集过程使广大校友对学校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建设,有了新的认同,特别是文化上有了更多的依存感、归属感。有些十年甚至几十年都与母校、与祖国没有联系的校友,这次以档案材料为纽带联络,也是文化认祖、文化传播的活动,使分散在不同国度、不同阶层的校友对根在祖国的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其次,从档案的整理来看。为了整理校友的事迹,理清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校庆工作中专门出版了《校史》和《优秀校友事迹录》等专集。100年沧桑巨变,收什么、舍什么,扬什么、抑什么,从文化角度来看,只要为学校发展,为祖国的建设和统一做出成绩,不分党派、不分区域、不分历史过程中有过的不同的政治态度,甚至对立的观点,都作为收集、整理和展示的素材。体现了海纳百川、豁达宽广的传统文化品质,使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党派成员、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聚集在了一起。这种文化的纽带,使人们更进一步认识血浓于水的中华情感的感召力、凝聚力。

再次,从档案的利用看。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档案利用率越来越高。档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利用档案的过程,也是了解文化、认识文化、传播文化的过程。如,华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时,专门建立了校史馆,展示了数百幅照片和数百件实物等档案资料,这些资料可能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价值、不同的评价,但是都传达着一个共同的信息就是优秀文化中的感恩思想。这些档案材料所附载的人和事,人们是不会忘记的,祖国是不会忘记的。实践证明,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高校档案资料,不仅仅是档案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文化的传播和再造,有利于推动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海市委统战部.探索文化统战工作的新路子[J].中国统一战线,2009(1).

[2]李韧.和谐统战: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的新境界[J].中国统一战线,2009(3).

篇4:乡青年统战工作总结

关键词:《人生》 路遥 城乡冲突观 当代青年 影响

《人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这部小说是以陕北农村为背景,这一背景的塑造非常成功,而本小说最为与众不同之处即是在这陕北农村这一背景上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纵观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尤为鲜明,不论是主要人物高加林,还是巧珍、黄亚萍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人物形象最为吸引读者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矛盾爱情观和冲突的性格给广大读者营造了真实之感,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笔者将从人物形象矛盾的爱情观着重分析路遥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城乡冲突观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一 新旧两代人的对立爱情观

在《人生》中,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对爱情的看法和理解与改革开放之后的新理念都是有很大差距的。在老一辈的眼中,结婚就应该讲究“门当户对”,男女之间不能高攀。条件差的如果高攀条件好的那是非常有失面子的。而且他们认为结婚这样重大的事情必须经过家长同意,然后明媒正娶,男女之間不能私定终生。高加林所在村子存在这样思想的人比较多,如暴发户“刘立本”以及高加林的父亲高玉德的爱情观都是非常传统的,他们认为婚姻就应该坚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则。在《人生》中,高加林和刘巧珍还在热恋时,刘立本家中给女儿刘巧珍说媒的人就很多。“对这种媒人,刘立本嘴上说现今时代不同了,年轻人都讲究自由恋爱,嫁给谁都要她自己做决定,可是在其内心却盘算好了女儿的婚姻大事,他认为村里的马拴不但家庭经济条件好,而且为人憨厚老实,是做女婿的不二人选。”为了达成目的,他甚至产生了要高明楼说服巧珍的想法。可见,刘立本的爱情观是尤为传统的,高家村身处改革开放的年代,但是这里的人们思想却非常迂腐,尤其是爱情观,连这个全村首富都还坚持封建社会“父母之言”的老套封建观念,在不尊重女儿意愿的情况下为其早就选好夫婿了。再来看看高加林的父亲高玉德。高玉德家境贫寒,但是竟然有很多人来给自己的儿子说媒,特别是有一个不需要彩礼的乡村姑娘,让高玉德老两口的确是觉得满意。“高玉德对这个女孩非常满意就是门当户对的思想在作祟,在他看来,为自己儿子找对象就必须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尊严和面子。”

高家村老一辈人的爱情观念极为传统,可是高加林和刘巧珍两个年轻人却深受新时代风尚之影响,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和传统的旧观念完全不一样。例如,刘巧珍就想找个文化素质高、内涵丰富的人做自己人生的另一半。这种婚姻价值观完全把权势、金钱、地位置之度外,非常具有人性化,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思想是尤为进步的。面对刘巧珍这种婚姻价值观,在整个高家村只有高加林符合标准,因为高加林不但德才兼备,并且精神世界也尤为丰富,完全符合刘巧珍的审美观点。因此,面对高加林,刘巧珍认为,为了这样男人中的男人,即使跳崖也值得。在这种狂热思想的指导下,刘巧珍主动追求高加林。这在当时较为封闭的高家村可谓“开天辟地”,闻所未闻。在这片尚未开发的土地上,美丽善良的刘巧珍对高加林的感情是真挚的,追求是热烈的;“而高加林面对如此炽热的追求也完全抛弃门第差别的世俗羁绊,接受了刘巧珍的爱。两个新时代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轰轰烈烈的热恋起来。他们抛弃了传统的世俗观念,毫无忌惮的约会,做出了很多令父辈难以接受的举动。”他们的恋爱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刘立本为了阻止女儿和高加林交往不但对其大骂,而且还多次声色俱厉地警告高加林不要和其女儿来往。但是面对这种“威胁”式的警告,高加林没有退缩,而是“变本加厉”地当着刘立本的面呼喊刘巧珍的名字,并用自行车载着刘巧珍一起到县城去购买“漂白粉”。“这种新潮的恋爱方式被整个高家村视为‘伤风败俗,高加林和刘巧珍也被村里很多人看成‘异类。”高家村新旧两代人的爱情观完全是对立的,这说明新思想对新一代的农村青年影响甚深,对当代农村青年的影响也是及其深远的。

二 高加林的冲突爱情观

高加林的爱情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在这种变化中充满了矛盾。高加林出身贫困家庭,他读完高中后就回到了农村,但是由于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其思想开阔、好强自信、勇于开拓,不甘心成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回到农村之后高加林有幸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但是很快他的民办教师这一职业被关系户村支书的儿子毫无理由的取而代之,十分失落的他又回到了土地上。”就在他最失意的时候,年轻貌美的刘巧珍进入了他的生活,点燃了他的生命之舟,令他从失意中找到一份慰藉,在这种无助的情况下,高加林接受了刘巧珍炽热的爱。但在其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惆怅,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和刘巧珍的恋爱太过冲动,缺乏理性的思考,甚至在高加林的潜意识中认为:和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相爱简直就是放纵和堕落。“可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高加林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刘巧珍,因为在农村能找到刘巧珍这样的姑娘是相当不错的,刘巧珍不但善解人意,年轻貌美,还对自己有着极度的仰慕之情。”在农村这样的姑娘可真是“打着灯笼没处找啊!也正是在这种独特的农村文化中,高加林接受了刘巧珍的爱。因为在农村环境中高加林的爱情观就是找一个刘巧珍这样的女子为妻。可是当高加林进入城后,在城市文化的熏陶下,他认为未来的对象应该是一个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文化女性,而符合这一条件的就是他的同学黄亚萍,而黄亚萍对高加林也是仰慕至极,在言行举止上处处都表现着对高加林的爱,“在这种情况下,高加林的爱情观发生巨大变化,他感情上的天平逐渐偏向黄亚萍,虽然在其内心有时候存在少许矛盾:觉得在刘巧珍和黄亚萍之间难以取舍,但为了自己在城市的发展,他还是毅然选择了黄亚萍。”纵观高加林身处农村和城市这两个不同的环境,其爱情观是截然不同的,在农村文化的影响下他的爱情观忠实于自身感情,体现了新时代年轻人对爱情执着的追求,而进城后,在城市文化的熏陶下,为了自己的事业,他的爱情观变得尤为现实,为了以后的发展他忍痛割爱放弃了对他爱慕不已的刘巧珍,选择了黄亚萍。这两种完全对立的爱情观,却在高加林的思想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有路遥的影子。而路遥的爱情之路也是尤为坎坷的,路遥的爱情观是充满矛盾的。“路遥的初恋女友是林红,为了林红路遥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可见路遥的爱情观有浪漫的成分,为了女友什么事情都愿意做,这充分证明了路遥是一个极端感性的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路遥的女友在成为工人之后竟然抛弃了他,而另觅新欢,这对路遥的打击极大,路遥为此哭得肝胆欲裂。”路遥爱情的失败改变了他的爱情观,他非常后悔把招工的指标让给林红,此时的他终于明白:爱情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只有身份平等才能获得永远的爱情。路遥这种前后矛盾的爱情观在高加林的爱情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高加林为了和刘巧珍在一起冲破世俗的羁绊不正像路遥为了林红放弃招工指标吗?而高加林为了更好的发展放弃了刘巧珍而选择黄亚萍,这种现实主义的爱情观不正是被林红抛弃之后路遥的爱情观吗?然而,这种现实主义的爱情观在当代青年的思想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三 两位女主角的对立爱情观

小说《人生》中的两位女主角刘巧珍和黄亚萍,她们的爱情观也是互相对立的。黄亚萍作为城市女性的代表,她有气质、有胆识、自强自立、体现出城市女孩特有的性格和魅力,但在其身上也可看到一般城市女孩的缺点:任性、刁蛮。在她的“爱情词典”中,爱情就是二人世界,是两个人的事情,且恋爱中的两个人是平等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她全然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世俗舆论的压力明目张胆地追求有女朋友的高加林,但在高加林被告发回到农村后,她却又和其分道扬镳。

“刘巧珍作为农村女性的代表,在传统农村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双重影响下,她对爱情是非常坚定的,她爱高加林,甚至为其去跳崖也心甘情愿。她温柔善良,体贴恋人,总是用宽容和奉献来对待高加林,但是她的一往情深最后只换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皆是因为刘巧珍植根于农村文化的爱情观无法满足进城后高加林事业上发展的需要。

刘巧珍和黄亚萍两人的爱情观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也是当时我国当代青年城市爱情观和农村爱情观矛盾的具体表现。而路遥虽身处陕北农村,但却在县立中学就读,既受到农村文化的熏陶,又饱受城市文化的感染,因此,在其思想中夹杂了城市和农村两种文化,而刘巧珍和黄亚萍则是这两种文化的典型代表。

四 以文化为核心的城乡冲突观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这种以爱情为核心的城乡冲突观迄今为止还对当代青年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爱情观的角度而言,城乡文化的差异具体有如下两种表现形式:一方面一些农村青年形成了矛盾的爱情观;另一方面农村地区新旧两代的爱情价值观相互冲突。高加林的矛盾爱情观就是城乡文化相互冲突形成的。“虽然高加林没有如愿成为民办教师,却遇到了淳朴善良的刘巧珍,刘巧珍没有太多的文化,可是却真心爱着高加林。”而刘巧珍这种淳朴善良、率真的个性则是在农村文化的氛围中形成的。“在刘巧珍的眼中,高加林是完美的,面对刘巧珍的爱,高加林受伤的心灵也得到了暂时的慰藉,因此我们可以说,高加林与刘巧珍的恋爱,其实质是高加林与农村淳朴文化的深层次接触,也正是这种农村淳朴文化深深影响了高加林,让其心灵变得纯洁,恢复了应有的自信,并与刘巧珍深深坠入爱河。”此时,在农村淳朴文化的熏陶下,高加林敢爱敢恨,思想得到洗礼,失落的心态也逐渐恢复正常,甚至想在这片淳朴的土地上与相爱之人终老。可是当回城的机遇再次降临时,髙加林抓住了机遇,回到了城市。绚丽多彩的城市生活给了髙加林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老同学黄亚萍,黄亚萍和高加林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很快髙加林与黄亚萍坠入爱河。黄亚萍是在城市虚荣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女孩,开放、热烈、虚荣心强,具有征服欲,这些都深深吸引着髙加林。从本质上说,正是因为城市虚荣文化对髙加林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才会与黄亚萍坠入爱河,可是在他与黄亚萍坠入爱河时,他的内心对刘巧珍还是有着很多的愧疚,因此他在处理与黄亚萍、刘巧珍的恋情时,内心十分纠结,这正是城市虚荣文化与农村淳朴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当代青年中不少人的冲突婚恋价值观就是在这种碰撞中形成的。

五 结语

本文从爱情角度结合《人生》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剖析了路遥的城乡冲突观及其对当代青年所形成的影响。路遥的矛盾思想就是因为长期受到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熏陶形成的。为了在《人生》中表现自己这种冲突的矛盾,他塑造了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的刻画,路遙主要是通过描绘其矛盾式的性格以及成因来表现。高加林出身农民家庭,后进城读书深受城市文化熏陶,很自然形成了矛盾式的性格,而这种矛盾性格和当代青年的城乡冲突观如出一辙。

参考文献:

[1] 路遥:《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 白玉红:《路遥小说的情感世界》,《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3] 张喜田:《论路遥的农本文化意识的表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4] 贺智利:《陕北民俗与路遥的小说》,《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篇5:XX乡(镇)统战工作总结

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X

2011年,XXX乡统战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地、市统战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扎实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乡统战成员的积极性,加强协调,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减少阻力,增加活力,形成合力,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团结、稳定、振奋、活跃的局面。

下面,将我乡2011年统战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乡统战工作的主要特点

(1)统战对象相对集中。从调查情况看,党外知识分子占乡统战对象的15%,而且要集中在教育和医药卫生。

(2)非公经济发展较快。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许多农民从土地经营中分离出来,从事个体私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和民营企业家的队伍不断壮大,非公经济人士不断增加。目前我乡非公经济人士占乡统战对象的40%,已成为统战对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统战对象流动性大。许多统战对象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他们的职业、身份变动频繁,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和重新组合之中。

二、我乡统战工作的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乡统战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乡统战工作是市级统战工作的延伸和支点,许多统战工作任务都要落实到乡,乡统战工作做好了就为各项统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正确认识统战工作向乡延伸的趋势,从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乡统战工作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对乡统战工作的支持,切实加强对乡统战工作的领导,完善机构,配备乡专(兼)职统战委员。统战委员的挑选呈现出了年青化、知识化的特点,重点考虑工作经验丰富、交际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干部,确保了统战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为开展工作提供了人员保障。

(2)围绕中心,发挥优势,为我乡经济发展服务。统一战线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根本的宗旨,就是紧紧围绕党的中心,服务大局。在统战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乡统战对象分布在各行各业、活动在各个领域的独特优势,从非公经济党外人士等方面工作入手,为乡经济建设和中心任务的完成,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和智力支持。

发挥乡统战、工商联的职能作用,促进非公经济迅速发展。一是采取各种形式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讨论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组织他们深入学习有关非公经济方面的重要文件,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法律知识,做好政治导向工作,提高其政治素

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做到爱国、敬业、守法,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二是通过开展典型示范、光彩事业、政治安排等多项措施,激发非公经济人士大胆创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消除思想顾虑,开展二次创业,促进我乡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三是通过座谈、走访,了解他们在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为他们提供政策信息、服务及维权服务,优化投资的软环境,创造适应我乡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经济发展。四是开展调研,今年我们对我乡非公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认真分析、掌握我乡非公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有力地推动了我乡非公经济的发展。

充分发挥统战系统党外人士的作用。利用党外人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依靠人才求发展,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我乡经济发展的调研,就有关制约和影响我乡经济发展的课题深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为乡党委和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建言献策,提供依据。

(3)加强教育,依法管理,为维护稳定开展工作。我乡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加强教育、依法管理,努力维护我乡宗教形势的稳定。

在对民族宗教界人士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功夫。组织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政治觉悟和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自觉带领民族宗教界人士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爱国爱教、团结友爱、遵纪守法。

目前,我乡的民族宗教工作形势稳定,发展良好,没

有发生影响稳定大局的民族宗教事件,为我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配合角色突出。目前,基层统战工作已经引起统战系统的高度重视,但还存在着对统战工作认识不够的问题,没有把统战工作摆上主要议事日程,没有成为乡中心工作的一部分,一直还处于配角的位臵,处于配合和应付的状态,有任务,有检查时抓一抓,没有任务时就高高挂起,不研究、不布臵、不开展。

(2)业务知识不熟。个别统战干部存在着对统战业务不熟悉,对统战知识是“一般了解”甚至是“不了解”,导致下面的统战工作人员政策把握不准,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不准,不知如何做工作。

(3)管理没有手段。目前,基层统战工作还没有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没有一套标准的管理体制,工作开展中缺乏手段,比较随意。

(4)工作缺乏创新。在基层统战工作中存在着守摊的保守思想,创新意识不强,满足于上级布臵什么干什么,开展工作不主动,工作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工作模式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

针对我乡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摆正位臵,突出职能。在当前全市大发展的带动下,统战范围更广、对象更多了,统一战线广大成员遍布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在我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大有可为,乡党委、政府,尤其是统战干部一定要站在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统战工作在全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切实增强做好我乡统战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把统战工作纳入乡工作议事日程,摆上应有的重要位臵,突出统战工作的职能作用,为实现整体工作目标、任务服务。

2、加强管理,建全机制。一是健全乡乡统战工作的组织。要根据统战工作需要明确分管统战工作的副书记,配备统战委员,负责具体工作。二是加强乡乡统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乡党委、政府重大事项通报、协商制度、座谈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与主要统战对象联系交友制度,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统战工作列入乡党委考核目标,强化目标责任制,改善统战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重不重视一个样的认识和弊端。

篇6:统战“一乡一品”亮点工作总结

瑶族乡作为全县唯一的.瑶族乡,一直在致力于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着力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打造民主和谐美丽富强的新瑶乡。20xx年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加强民族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对过山瑶聚居点福瑶村委进行了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升级改造了一个民族文化广场;修整了广场周围的农户庭院,水泥硬化地坪;在全村及各农户庭前屋后实施美丽生态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了1。2公里的环村道路和0。9公里的入户路;实施了村庄亮化工程,在村内主干道及环村路两边安装路灯12盏;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了一个千亩甜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和一个千亩黄栀子种植示范基地;雷家至平山近6公里山路正式开始修建并在平山建设了一个瑶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点等。在积极建设各项民族村屯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发动了群众,凝聚了民心,极大地团结了山区瑶民的感情,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打好了基础。

二、加强民族元素的提炼,积极发扬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

一是积极挖掘瑶族传统文化、节庆文化,于今年的正月十五举办了一次大型的瑶族传统“盘王节”活动,活动吸引了国内外近1。5万的游客前来参观,既大力宣传发扬和保护了瑶族的传统文化,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小高潮。二是鼓励和帮助升级建设四冲佳瑶民俗文化乡村旅游合作社,引导合作社把民族文化的内驱力注入产业发展,以建设民族文化风情园为中心,通过实施民族风寨门改造、建设民族活动广场和文化长廊、园区绿化美化工程、亮化工程、建设环园道路、娱乐设施建设、瑶族饮食文化传承等11个项目,宣传瑶族文化和原生态自然环境特色,以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助推乡村旅游业及特色农业(园区土特产经营)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三是继续完善骆口自然村民族统战基地建设,充实瑶族文化展览室、建设同心文化阅览室等,目前已专门邀请桂林市设计团队主持升级改造,初步方案已形成,正待进场施工。四是投资百万在进乡主要道路建设了一个特别设计的瑶族寨门,进一步突出了瑶族乡的特色。

三、加强宣传引导,在全乡营造民族和谐氛围

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加强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原则的宣传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另外还组织实施“瑶汉一家亲”活动,利用传统节日与少数民族群众交流,积极开展座谈、走访活动,多接触少数民族干部、知名人士,以增进感情,了解民生民意,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篇7:南坪乡2011年度统战工作总结

2011年我乡统战宗教工作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统战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思路,做到了凝聚力量,团结人心,为我乡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年来主要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健全制度,为统战工作顺利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乡始终关心和重视党的统战工作,把统战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并纳入到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调整和充实统一战线工作小组。建立了由党委书记分管统战工作的领导体制。建立了党外人士联系信息库,掌握了各方面统战对象的基本情况,组织召开了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积极推荐党外人士后备干部,把培养和推荐党外干部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我们依照新时期新时代的特点,建立了乡统战工作制度。召开了无党派人士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与党外人士代表保持了经常性的联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开展统战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统战人士的积极性,组织和发动他们为我乡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多作贡献。

三是坚持统战理论学习。党委十分重视统战理论的学习,把统战理论学习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机关学习中。大力倡导理论与调研相结合,一般学习与撰写理论文章相结合,学习政策与钻研业务相结合,学习理论与振奋精神状态,想事、谋事、干事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目的,不断扩大统战理论的学习培训面。

四是主动听取意见、建议。党委在重大问题决策前,总是主动倾听统战人士的心声和建议。党委每年研究统战工作不少于2次,对涉及本地区统一战线方面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通过以上措施,在全乡上下形成了人人重视统战工作,人人关心统战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精干队伍,强化信息宣传工作。

今年,我乡强化信息宣传工作,抽调各部门文化深、写作能力强的2名同志,有统战办公室负责组成信息写作队伍,专门负责统战信息报道工作,按时上报了统战理论调研文章,较好地完成了统战信息的报道任务。

三、积极稳妥地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继续贯彻落实省、州、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有关民族宗教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强化有关政策的落实。建立健全了乡、村民族宗教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了责任,明确了任务,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成立宗教稳定安全检查小组,由乡党委书记负责,定期对宗教场所进行巡回检查,重点检查信访稳定、防火、防盗以及食品安全,确保宗教场所和谐稳定,长治久安。促进宗教工作民主管理,维护宗教场所合法权益。巩固治理“两乱”成果,做到了无非法活动,无乱建寺观教堂。

四、认真做好党外人士的培养,推荐工作,把党外干部安排工作纳入乡党委整个干部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一是与组织部门加强配合,认真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把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外干部选拔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二是积极主动地向乡委汇报党外人士工作。三是积极向乡党委推荐后备干部,今年我乡选拔了一名非党优秀同志作为后备干部。

一年来,我们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明年我们更要按照县统战部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使统战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8:林伯渠与统战工作

关键词:林伯渠,国共合作、谈判

《何梅协定》签订后, 华北的主权丧失殆尽, 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1935年底, 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任命林伯渠负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西安事变发生后, 为了贯彻党中央制定的这一路线, 林伯渠为争取实现国共二次合作积极奔走于西安、南京、上海、重庆与庐山之间, 与国民党进行了多轮谈判。

1937年7月, 庐山会议后, 林伯渠奉命留驻西安, 负责联络各界人士从事抗战工作。在此期间, 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三坚持、三反对”, 对国民党的阴谋进行无情揭露和反击, 利用自己的威望、人脉, 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一致抗日, 推动国共二次合作的进程。

当时的陕西省省长是杨虎城将军的老部下孙蔚如, 在同林伯渠进行交往后, “到处说共产党确是正当的风度”;西安行营主任程潜, 他是国共一次合作期间林伯渠的老战友, 更是在林伯渠的疏导下, 改变了对中共的态度;西北地区著名教育家杜斌丞与林伯渠在政治、学术上相互切磋后, 称其为“良师益友”。[1]

在对待国民党破坏团结、制造摩擦、诬陷诋毁的问题上, 林伯渠是这样做的。有一次, 林伯渠去国民党行营开会, 会上有人攻击八路军搞摩擦。对此, 不紧不慢地说:“是啊, 搞摩擦实在不应该, 我们八路军全体将士在前线应用抗战, 流血牺牲, 后方却有人故意搞摩擦。远在抗日后方的邠州, 我们却有那么多伤员, 实在叫人痛心, 这说明谁在搞摩擦呢?!”顽固分子无言以对;[2]还有一次, 胡宗南的副官来到八路军办事处, 趾高气扬, 高谈阔论, 胡说八路军“破坏抗战”, “破坏团结”, “不遵守三民主义, 搞共产主义宣传”。林伯渠严正批驳道:“八路军在前方打了那么多胜仗, 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怎么能说八路军破坏抗战呢?你们把守卫河防的部队开到陕甘宁边区周围, 把枪口对准边区, 这难道叫抗战吗?你们不打日本打友军, 这难道是增强团结吗? 我们宣传团结一致, 共赴国难, 有人却说我们是宣传共产主义, 这是破坏两党的团结。”而后, 林伯渠半规劝半警告地说: “你我都是中国人, 不要敌人反共你们也反共, 敌人骂共产主义你们也骂共产主义。如果同敌人的言行一模一样, 没有区别, 倒会使人怀疑你们和敌人一定有所勾结, 或订立了某些默契”。一席话, 说得他哑口无言。最后, 林伯渠给了个台阶:“不过我相信你是不会的, 最多是受了亲日派的挑拨, 上了当”。[3]

为了促成国共的第二次合作, 年仅半百的林伯渠常常奔波于延安与重庆之间, 协助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 克服层层困难, 为团结抗日、民主建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对于一切不利于团结抗日和民主进步的行为, 他都坚持“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原则, 作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1938年, 钱之光奉命到重庆组建八路军办事处, 担任处长。林伯渠几次飞到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 都住在这里。林老在红岩村居住的时候, 除了参加会议, 起草文件、电文、发表演讲外, 他还抽空做国民党上层人物和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刘文辉是川西有名的地方实力派, 因为同蒋介石有隙, 且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不足, 为了保存实力故而采取观望的态度。1939年5月, 林伯渠和董必武同志以中共代表团的身份, 亲自到曾家岩潘文华公馆与刘文辉会晤, 向他分析国际国内的形式, 详细阐述“只有全国各阶层、各党派的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坚持抗战, 中国才有出路, 如果妥协和退让, 中国必亡”的道理。同时, 林伯渠还向刘文辉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大政策和主张, 并耐心为其讲解, 由此, 刘文辉感同身受, 触动很大, 这对他以后思想的逐渐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 林伯渠在路过成都时, 也分别做过另外两个四川实力派潘文华、邓锡侯的统战工作, 效果不错。[4]

1939年9月, 林伯渠于博古、吴玉章等同志, 在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会见了来渝访问的印度国民大会领袖尼赫鲁, 交换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 介绍了国内抗日、反帝斗争的情况, 解释了我党的主张, 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

除了国内、国际上的统战工作, 林伯渠还非常重视做海外华侨参加统战的工作。作为拥有巨大海外华侨的中国, 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1940年夏, 著名华侨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慰问团抵达重庆。林伯渠、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等八路军办事处领导人在红岩村举行了茶话会表示欢迎。林伯渠对于早前陈嘉庚致电国民参政会痛斥“汪精卫是秦 桧”, 提出“敌人未推出国土前, 公务员谈和平便是汉奸”的行为表示赞赏, 称赞他“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学识渊博的林伯渠在会上详细概述了华侨从辛亥革命以来的支援祖国的历史功绩。私下里, 林伯渠也常常教育身边的工作人员, 要“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以克服投降危险, 指出陈嘉庚南洋华侨团的到来, 是争取当前时局好转, 扩大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契机。茶话会结束后, 陈嘉庚被林伯渠的不凡气度所折服, 二人遂结成了好朋友, 他称赞道:“中共是实在的、朴实的”, 决定跟共产党走。

林伯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 他用他那善良、谦虚的责任心, 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他用他那坚定、执着的信念, 感化着敌对的每一个敌人。

注释

1[1]涂绍钧.林伯渠[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1.

2[2]涂绍钧.林伯渠[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1.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个人贷款下一篇:刘强东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