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公司内部机构设置

2024-05-06

担保公司内部机构设置(共6篇)

篇1:担保公司内部机构设置

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内部机构设置

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公司职能部门和岗位设定。

公司共设四个部门:业务部、风控部、财务部、综合部。风险控制部:设部门经理岗、审查岗、投资理财岗。

一、业务部岗位及职责

设部长1名,业务经理A、B角各1名。

(一)开展市场调查,维护客户关系,推进市场拓展;选拨优质客户,确定明确的营销目标;

(二)严格执行公司担保业务流程规定。受理客户提出的贷款担保申请,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对申请人所申请担保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和盈利性进行调查;

(三)对担保业务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撰写担保业务调查报告,对担保额度、期限、费率标准和使用方式,以及反担保情况等提出明确意见;

(四)办理抵(质)押登记,签订委托担保合同,收取相关费用及通知合作银行发放贷款的具体手续;

(五)按照保后监控制度要求,对已实施担保客户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控;

(六)做好保后客户信息、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做好客户 1

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

三、风控部岗位及职责 设部长1名,业务经理2名。

(一)可行性审查。依据担保业务风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审查所担保业务主要风险点及风险防范措施、偿债能力、费率标准、担保期限、反担保能力等;

(二)合规性审查。审查所担保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投向规定、客户经营范围是否合规合法;

(三)完整性审查。审查客户经理所提供资料是否完整有效,包括客户贷款卡等信息资料复查、项目批准文件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证明资料等;

(四)担保业务经有权审批人审批同意或被否决后,通知业务部办理相关手续;

(五)参与融资担保项目调查,结合设置的反担保措施,综合评估项目风险,提出书面意见;

(六)协助业务拓展部对担保项目的保后跟踪、检查和管理,对有问题的担保项目提出书面整改意见或补救措施;

(七)负责担保责任项目的监测,依法维护公司债权;

(八)负责业务培训。

三、财务部岗位及职责

设部长1名,会计1名,出纳1名。会计职责

(一)按财经法规和公司的规定,负责报账审核工作。审查原始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二)负责公司所下达的费用指标的执行控制工作,严格按规定对费用指标进行审核与报销,登记各部门或个人费用指标的使用情况,并按季通报到各部门或个人;

(三)负责公司的日常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工作,保证会计处理的正确、完整性;

(四)负责公司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与上报工作,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五)负责对分支机构会计报表的审核和财务资料的稽核;

(六)负责员工工资的审核与核算。

(七)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的启用、调拨、报废和盘点等相关管理制度或规定;

(九)负责税金的核算与缴纳,以及公司发票的管理工作;

(十)负责会计资料和财务档案的装订、整理和归档等管理工作。

出纳职责

(一)对凭证和报销单据进行复核,并准确收、付款;按规定序时登记日记账,按日结出余额,并核对实际库存余额,确保帐实相符;月末跟总账核对,做到账账相符;

(二)按规定登记银行日记账,每日结出余额;每月出具银 3

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与银行核对,确保账单相符;

(三)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对超限额现金应及时交存银行。严守保险柜密码,随身保管好钥匙,并不得随意转交他人;

(四)负责员工借款和各种应扣款项的管理工作,对到期未还的借款及时追收,超出规定期限的未还的,编制应扣款项表交由综合管理部从借款人工资中扣还;

(五)负责保管出纳应保管的各类印章、凭证、银行票据和有价证券,负责财务资料和会计档案的管理;

(六)负责与现金业务相关凭证的整理、装订和归档工作,协助理会计对其他凭证的汇总、整理、装订和归档;

(七)负责办理各项银行业务;

(八)负责编制资金收支情况日表和月表,以及整理其他与资金有关的资料。

四、办公室岗位及职责

设办公室主任1名,文员1名。

(一)印鉴及函件管理:公司印鉴和公司法人代表、总裁名章管理;各部门及分支机构印鉴制作审核。负责担保客户的档案管理,确保完整齐全、有效;

(二)负责集中管理存在潜在风险的客户相关资料(包括监控报告、风险分析等);

(三)抵(质)押品权利凭证保管登记;

(四)负责制作上报公司要求的各类统计报表等资料;

(五)负责担保业务数据统计、资料积累和本部门文件保管;

(六)负责本公司的相关文件通报;

(七)公司介绍信等公司对外证明的开具工作;

(八)文件及会议管理;

(九)劳动合同管理、劳动纪律、人事奖惩、人事信息等劳动人事管理工作。

总经理岗位职责

(一)拟定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组织制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审批公司每笔业务,对公司的每笔业务负总责;

(二)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组织建立健全公司管理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制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责和部门职能;

(四)负责综合管理部的行政管理工作,贯彻公司工作方针和目标,落实本部门的工作目标;

(五)负责协助公司领导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监督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了解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进度,催办、督办公司办公会、公司领导交办、批办事项,并及时反馈,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六)负责组织起草本公司工作计划、总结等重要材料;

(七)负责组织筹备工作会议、股东会等会务工作;

(八)负责工作计划和会议决议执行情况的检查落实;

(九)拟定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监督、考核;

(十)组织建立健全公司考核激励体系,并组织实施;

(十一)负责对公司所有正式发文的审核,以提高公文质量;

(十二)完成股东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副总经理岗位职责

副总经理岗位负责审控本公司拟保及在保客户的风险情况,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主要职责是:

一、积极协助总经理开拓市场并参与审查每笔担保业务。

二、根据采集的风险信息或排查出的特殊情况,进行风险预警;

三、对列入风险监察名单的客户风险状况和逐步退出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持续监控、检查和汇总分析;

四、收集整理并上报在担保业务风险监控过程中或通过其他途径采集的风险信息;

五、向业务部、风控部、仝代会提示所拟保或在保客户所处行业和市场变化、法律法规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和客户经营箠理等变化形成的风险信息。

篇2:担保公司内部机构设置

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二级分行、各直管支行: 为促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规范我行与信用担保机构业务合作行为,防范信贷风险,省分行在总行现有制度框架下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管理暂行规定》。现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省分行(信贷管理部)。附件:

1、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管理暂行规定

2、关于《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管理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说明 二○○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附件:

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为促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规范我行与信用担保机构业务合作,防范信贷风险,根据财政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01〕7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豫政〔2006〕62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开展合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57号)、《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豫农银办发〔2007〕1181号)、《关于印发﹤农业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八项措施﹥的通知》(农银办发〔2008〕1123号)、《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信贷业务基本规程(试行)﹥等四项“三农”信贷综合制度的通知》(农银发〔2008〕342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信用担保机构是指经有权机关批准设立,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事业法人在主管部门登记),从事信用担保、融资担保、履约担保和再担保及其他经核准的融资服务业务的法人组织(以下简称信用担保机构)。第二条

农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方式为签订担保业务合作协议,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保证人,对农业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信用提供保证担保,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第三条

农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采取自愿、平等原则,对信用担保机构担保的信贷业务,农业银行应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尽职调查、审查、审批,不得降低准入标准;信用担保机构应自主选择被担保人。

第四条

农业银行对信用担保机构实行资格准入、逐笔核定担保能力,并动态调整担保额度。第二章

担保机构的基本条件

第五条

与农业银行合作的信用担保机构应同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依法成立,从事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二)资金来源合法,实缴到位的资本金在3000万元(人民币。含,下同)以上,仅为小企业或仅为个人生产经营融资担保的担保机构在1000万元以上,仅为个人消费融资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在500万元以上,政府承担担保损失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在100万元以上。经省分行批准,与“三农”试点行(含“三农金融部”试点)合作,为符合农业银行“三农”信贷业务基本制度规定的“三农”信贷业务提供保证担保的信用担保机构,实缴到位的资本金可适度调低为1000万元,仅为个人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实缴到位的资本金可适度调低为500万元。

(三)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运作规范,建立了严格的审保制度和风险补偿机制,按规定提取责任保证金和风险准备金;

(四)配备有相关专业及从业经验的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诚实守信、无不良信用记录或不良信用记录已消除;

(五)能够及时履行赔付义务,未发生过拒绝或拖延履行赔付责任的情况;

(六)在农业银行存入一定数额的担保基金或担保保证金并专户管理,担保基金或保证金金额最低不低于法人融资担保余额的10%及个人融资担保余额的5%;

(七)资金使用、资产结构符合监管部门流动性、安全性要求;

(八)向农业银行提供准入评审所需资料,接受农业银行适时监管。第三章

担保机构的准入管理

第六条

农业银行对合作担保机构实行准入管理,按照审贷部门分离的原则对信用担保机构进行准入资格审批、放大倍数核定和保证金比例核定。

第七条

准入申请。信用担保机构与农业银行合作时,应向农业银行提出书面申请。提交申请书时,还需提交以下资料(含原件和复印件):

1、依法获得的行政许可、经年检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

2、农业银行认可的有资质的审计机构出具的注册资本验资报告;且实缴货币资本不低于实收资本的80%;

3、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

4、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印鉴卡,企业章程;

5、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相关文件,业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文件资料;

6、近三年经有资质部门审计的财务年报与近期财务报告;成立不足两年的,提交自成立以来的财务年报与近期财务报告;

7、人行征信系统查询记录及或有负债认定意见;

8、高管及股东关联企业有否不良信用,或与剥离信用有否关联;

9、农业银行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

准入受理及调查。经营行及以上行客户部门负责受理担保机构的合作申请,二级分行及以上客户部门负责信用担保机构准入的调查。客户部门必须采取双人实地调查的方式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情况进行全面尽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提出准入资格、放大倍数、担保合作金额、保证金等的初步意见。调查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担保机构行政许可状况、注册登记真实性、各项证照真实性;

2、担保机构实收资本来源真实性;股东背景;高管人员概况;

3、担保机构审保制度及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情况、责任保证金、风险准备金提取情况及各项制度落实的效果;

4、对担保机构提供的近三年及近期财务报表进行核实,对其经营能力进行分析判断;

5、担保机构财务状况,对影响其担保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的总量变化、结构作深入调查分析;已对外提供的担保情况及担保风险状况,对大额担保额度、期限、反担保方式、费率、保证金、风险状况等明细应深入掌握分析;

6、对担保机构资金使用去向进行调查核实;

7、查询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就担保机构及其高管的资信状况进行评价;调查与征信系统不符的,应由二级分行出具认定意见,说明不符原因及真实情况;

8、初步确定放大倍数,测算并提出担保额度及依据;

9、主要风险点分析;

10、提出调查初步意见,保证金比例、管理要求等。包括准入资格、放大倍数、额度、区域范围、保证对象。

第九条

准入审查。担保机构准入由二级分行客户部门调查或联合经营行调查的,二级分行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信用担保机构的初审,行文上报省分行信贷管理处审查。省分行客户部门直接调查的,调查后直接移交信贷管理处审查。审查人员必须对信用担保机构资格准入进行尽职审查,并提出明确审查意见。审查的重点内容包括:

1、审查基本要素:有关资料是否齐备。

2、审查主体资格:信用担保机构主体资格、法定代表人有关证明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产权关系是否明晰;资本金来源及是否足额到位;法定代表人、高管人员有无不良记录。

3、审查担保机构资产负债结构及资金运用情况:重点审查应收、应付、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等科目,判断资产结构、资金占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会削弱担保机构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是否存在实收资本以股东借款、股权投资等形式变相转移资产,是否存在委托贷款、直接拆出款项、高风险投资等影响资金安全的使用去向。达到一定额度,影响担保机构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的,不得准入;已准入的需终止准入。

4、审查担保能力或担保业绩:对于尚未与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的信用担保机构,着重审查其内部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各项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是否具备担保能力等;对于已经与其它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的信用担保机构,还要审查其以往的担保业绩,包括担保形成的不良情况,代偿率的高低,代偿意愿等。

5、确定放大倍数N,测算并核定合作担保额度,确定合作期限、合作区域、合作业务范围、保证金比例等。

6、分析合作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信贷管理部门审查结束,撰写审查报告(审查示范模板见附件)。

第十条

审议与审批。省分行信贷管理部门审查后,提交省分行贷审会(或合议会)审议,有权审批人审批。

审议、审批重点内容如下:

1、担保机构合法性;

2、担保机构合作可行性及主要风险;

3、放大倍数、担保额度核定、保证金及其它条件;

4、其它管理要求。

第十一条

准入批复。省分行贷审会办公室根据贷审会(或合议会)会议纪要及有权审批人审批意见对担保机构准入资格、担保放大倍数、担保合作额度、保证金比例、合作期限、业务合作范围等要素进行批复。

第四章

担保机构担保额度核定 第十二条

担保机构放大倍数。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是指允许其承担的最高各项担保责任余额与其实收资本相比的倍数。放大倍数是决定其履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确定担保倍数要依据担保机构资本实力、资本流动性、安全性、风险控制能力相应确定。

担保放大倍数N,一般不超过5,最高不超过10,仅为个人生产经营融资提供担保的放大倍数不超过15,仅为个人消费融资提供担保的放大倍数不超过30。

同时,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担保机构担保责任余额一般不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5倍,最高不超过10倍。

确定对单个担保机构放大倍数时,应从严掌握,对新注册成立的担保机构(含成立以来未曾开展担保业务)、首次核定担保额度的担保机构放大倍数一般不超过5倍,其主要高管均无担保从业经历的,担保倍数不得超过4倍。

第十三条

信用担保机构的理论担保额度按如下公式同时测算:

(1)保证担保额度=N *(符合担保机构规定的所有者权益-合理预计的可能会形成损失但未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或有负债)-已为他人提供的各类担保余额; 信用担保机构资产应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上应主要用于银行存款,少部分可用于买卖安全性好、回报稳定、变现能力强的国债、金融债券及国家重点企业债券等,原则上不得进行项目股权投资。对对外提供委托贷款、对股东或对外提供借款、对外进行股权等权益性投资等不符合监管部门规定用途的资金使用,须在所有者权益项中相应予以剔除。(2)保证担保额度= N *资产中符合担保机构规定的高安全性和高流动性金融资产余额-已为他人提供的各类担保余额。

高安全性和高流动性金融资产主要指现金、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高等级企业债、货币基金或其他省分行认可的金融资产,但应剔除信用担保机构转存的用信人的保证金;高安全性高流动性资产中有对外负债资金来源的,应予以剔除。

上述两种方法测算担保额度后,按孰低的原则确定我行合作保证担保额度的理论值。第十四条

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合作额度,在担保机构申请基础上,根据担保机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水平和管控能力,及我行愿意承担的风险敞口综合核定。担保合作额度不得超过测算的理论担保额度。

第十五条

担保合作额度有效期一年,每年核定一次。首次核定额度的有效期到期后或合作期届满且需继续合作的,若该信用担保机构担保合作额度不增加、注册资金未减少、经营管理状况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无无故拒绝理赔或其它不良记录的,由二级分行按审贷部门分离、有权审批人审批的程序每年重新确定担保合作额度,重新签订合作协议,并向省分行备案(备案表附后)。调查、审查、审议内容比照初次准入资格审批程序办理。若担保额度增加,按信用担保机构准入流程报省分行审批。

第五章

担保机构担保业务办理程序

第十六条

签订合作协议。省分行准入审批后,二级分行或经营行与信用担保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保证责任形式、担保放大倍数、担保合作最高金额、保证金比例、合作区域、被保证对象范围、双方权力和义务、中止或终止条款、合作期限等内容。与符合跨区域开展担保业务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协议,应由二级分行及以上签订。第十七条

《合作协议书》在省分行未制定下发统一的制式合同文本前可采用非制式合同文本,但须按照相关合同文本相关规定交法律审查部门或法律审查岗进行法律审查,且文本至少包含如下条款:

1、明确双方合作前提为自愿、平等原则;

2、明确双方合作最高限额、担保机构担保责任最高限额(实收资本与准入审批时确定的担保放大倍数的乘积)、保证金比率及缴存方式,农业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任何时点均在该两个限额内,超出限额,农业银行有权采取中止合作等方式;

3、明确担保机构依据合作协议签订具体信贷业务保证担保合同后,对借款人在农业银行的债务依法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对代偿后形成的损失,由担保机构自行承担,农业银行不予分担;

4、明确一旦借款人在农业银行债权到期不能归还,农业银行有权直接从作为担保人的担保机构在农业银行的保证金或担保基金专户、其他存款帐户上直接扣划偿还;保证金或担保基金若因发生代偿行为而减少的,信用担保机构必须在5日内足额补充;保证金支取的限制性规定;

5、明确办理具体信贷业务涉及的金额、保证期间等因素由具体担保合同另行约定;

6、明确合作协议期限;

7、明确合作协议的中止或终止条款;

8、明确“信用担保机构对单个法人的保证担保余额一般同时不超过净资产以及实收资本的10%,最高不超过15%。法律法规或信用担保机构章程对担保机构对外单笔担保金额或单个用信人担保金额有最高额限定,且该限额小于上述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9、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其中担保机构义务应包括:配合农业银行各项风险监控要求、随时提供对外担保台帐、保持资金使用和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等各项要求;

10、在担保合作协议有效期内,因农行规章制度或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范性文件等发生变化导致其不具备担保条件的,立即终止该合作协议,对于其担保的未到期信用我行有权要求其交存足额保证金。

11、担保机构出现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中不符合监管部门要求的资金使用,对其担保能力构成实质性不利影响的事项时,农业银行有权采取缩减担保额度、终止合作、要求信用担保机构股东连带保证担保等有效措施,防范信贷风险。

第十八条

缴存保证金。担保保证金(担保基金)是指信用担保机构专项用于承担担保责任的专项资金。

担保机构的管理行应根据上级行的批复内容和《合作协议书》,要求信用担保机构在农业银行开立担保保证金专户,并存入规定的担保保证金。

信用担保机构未按要求开立担保基金专户,或者存入的保证金不足的,农业银行不得与其开展担保业务合作。

自担保信用发生之日起至全部信用收回前的任一时刻,担保保证金余额均不应低于信用担保机构担保信用余额的规定比例;若发生代偿行为而减少的,信用担保机构必须在5日内足额补充。没有按要求补足的,暂停后续业务。

第十九条

担保机构管理行会计部门按规定明确担保机构保证金质押专户的科目,在此科目下按担保机构名称设立各担保机构保证金专户。该保证金专户核算担保机构缴存我行的所有存量及拟提供担保的被担保信贷业务的担保保证金(或基金)。该帐户资金余额不得低于所有存量被担保信贷业务应缴保证金之和。若另有约定且不低于上述规定的,按约定执行。担保保证金必须在信用发放之前存入保证金账户并专户存储,在担保责任解除前,除用于承担代偿责任外,不得转移用途。该账户资金高于双方约定的应存资金部分,未经管理行(管理行应至少经主管部门负责人同意)同意,不得自行转出。第二十条

测算理论担保额度。农业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发放信用前,由该担保机构的管理行客户部门根据担保机构最新数据重新测算理论担保额度,确保担保机构与农业银行合作担保余额任何时点同时小于准入时审批核定的合作额度、重新测算的理论担保额度;同时,担保机构对外担保余额任何时点小于担保责任限额,否则,立即停止办理新的业务。第二十一条

签订担保合同。农业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信贷业务经过内部决策审批同意,并经测算担保机构担保额度仍有担保空间的,应与信用担保机构签订由农业银行提供的统一格式的保证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如下事项:

1、在债务人到期不能偿还时,银行有权直接从担保机构保证金帐户及其他存款账户中扣划资金;

2、在物的担保和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并存的情况下,信用担保机构放弃对先执行物的担保的抗辩权。

第二十二条

信用到期处理。信用到期后,用信人没有履行到期债务时,管理行除按照有关规定向用信人催收并按约定直接扣收担保机构在农业银行的存款外,还应及时书面通知或要求信用担保机构履行保证责任,并取得回执或其他司法认可有中断诉讼时效效力的证明。债务完全清偿前,须持续催收,确保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诉讼时效不丧失。

第六章

担保机构准入后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合作后日常监测。农业银行要严格按照贷后管理有关规定,对借款人进行贷后管理,按季对信用担保机构定期检查核保,对担保机构拟新增保证担保信贷业务的,应对担保机构的担保资格及保证担保能力进行调查评估,重新评价其担保能力,科学、有效地监控信用担保机构对外担保总余额、财务、经营状况的变化及对代偿能力的影响。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1)信用担保机构注册资本的增减、股东的变更、股权结构的调整、高层管理人员的更换等情况;

(2)有无抽逃、挪用资本金或利用职权为核心出资人或关系人担保等情况;(3)对外提供的担保总额、现有担保余额、代偿率、代偿金额等变动情况;

(4)其它影响其担保能力或代偿能力的重要事项。

同时应督促信用担保机构按规定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用于补充担保基金或承担担保责任。有条件的,督促信用担保机构将所担保业务进行再担保。第二十四条

建立担保台账制度。担保机构管理行客户部门应该对信用担保机构担保的每一笔信贷业务建立担保明细台账,详细记载用信人名称、贷款金额、应提取的保证金额度、缴付的保证金、保证金支付额、担保的起止日期等要素。至少每月与会计部门核对一致,每释放一笔保证金,就要相应进行销账处理,确保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足额有效。第二十五条

建立担保“警戒线”制度。当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要及时预警,审慎开展或暂停与其开展业务往来,并随时关注其对外担保总余额、财务、经营状况的变化及对代偿能力的影响。

(1)单一行业担保余额≥净资产的25%(农户贷款除外);

(2)单一客户担保余额≥净资产的10%;

(3)最大十家客户担保余额≥净资产的50%;(4)担保总余额≥净资产的10倍;

(5)股权投资、对外借款大幅增加的

第二十六条

实施担保合作额度动态管理制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管理行应冻结担保机构担保额度,暂停受理并中止信用担保机构新的担保业务:

(1)信用担保机构已提供担保的银行信用总额已达到合作额度,或已担保责任超过担保限额的;

(2)信用担保机构已担保的银行信用中,因期限因素出现不良贷款且未代偿的;(3)资本金减少或经营亏损累计达到资本金10%(含)的;

(4)信用担保机构赔付的担保贷款总额达到担保基金总额10%(含),且未获得相应补充担保基金的;

(5)同一信用担保机构在我行担保的贷款不良率超过1%的;(6)国家有权机关停止担保机构业务活动的;

(7)信用担保机构内部经营管理出现重大分歧的,或经营管理层主要人员变动未经有权部门进行资格审查;或经营管理措施不当,对正常经营将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

(8)信用担保机构未按规定比例提取并补充担保基金或未按规定比例提取风险基金,或提取的担保基金、风险基金未按比例存于农行指定账户的;(9)银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分歧,且不能获得解决的;(10)协议到期,双方没有续签合作协议的;

(11)出现上述规定的“警戒线”后且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的;

(12)将出现危及债权安全的其它因素。

第二十七条

建立信用担保机构“黑名单”制度。对于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信用担保机构,要及时通知担保机构的主管部门,并在不免除其保证担保责任的前提下,立即终止合作关系。出现信贷风险的,应立即扣收保证金及其他资金偿还贷款本息,不足部分向担保机构追偿。

(一)有抽逃、挪用资本金,或通过关联交易骗取银行贷款等行为的;

(二)涉及违规经营或不能履行担保义务的;

(三)合作期间因拒不提供真实信息、隐瞒重大事项等造成信贷风险的;

(四)收取用信人反担保资金作为担保保证金,变相扩大担保合作额度的;

(五)其它特别重大事项。

第二十八条

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后评价制度。在每年核定的保证担保额度到期后,管理行(指对担保机构履行管理职责的农业银行内部机构)应对信用担保机构与农业银行的合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合作、核定担保额度以及单户比例限制等。评价内容应包括合作基本情况、担保总额及余额、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贷款的资产质量、资本金、财务、经营状况的变化及对代偿能力的影响等。并向管理行行长及上级行信贷管理部门报告。第二十九条

发生异常情况可能造成信用担保机构担保意愿降低、代偿能力降低或担保责任免除的,视情况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风险防控措施:

(一)确认保证合同的效力和已担保额度,进行风险影响评估;

(二)给予特别关注并跟踪事态发展;

(三)加强监管力度、增加监管频率;

(四)要求信用担保机构停止损害农业银行利益的行为;

(五)调整担保额度或终止担保额度的继续使用;

(六)通知用信人和信用担保机构补充符合我行规定的担保;

(七)宣告信贷业务合同项下债务提前到期并要求用信人和信用担保机构履行债务;

(八)发律师函,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申请支付令、提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等;

(九)其他合法的风险防控措施。

第三十条

用信人没有履行到期债务且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业银行应在保证期间或诉讼时效期间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对用信人和信用担保机构采取财产保全、强制执行等司法措施或提请诉讼:

(一)信用担保机构拒绝承认或承担保证责任;

(二)信用担保机构有清偿能力但拒不代偿或开始转移、隐匿资产;

(三)信用担保机构对他人有重大违约行为或被他人起诉,而足以损害农业银行债权的;

(四)通过其它手段已经不能有效保全农业银行债权的。第七章

跨区担保合作

第三十一条

担保机构原则上实行属地合作制,即原则上工商登记注册所在地县级支行为担保机构的管理行,负责与担保机构签订担保合作协议,并对担保机构的管理,县级支行客户部门负责对保证金实行统一专户管理。担保机构与两个以上县级支行开展合作的,二级分行为担保机构的管理行,由二级分行负责与担保机构签订担保合作协议,二级分行客户部门负责对担保机构的管理。县级支行权限内信贷业务采用担保机构担保的,经二级分行客户部门复测担保额度并出具具备担保能力同意担保额度的书面文件,保证金由二级分行客户部门统一专户管理,县级支行就该笔业务协助二级分行对担保机构管理;

第三十二条

经省分行审批同意,资本实力雄厚、风险控制能力强、履约状况好的担保机构可实行异地担保合作。对异地担保的担保机构实行管理行与协办行制度。由属地管理行报经省分行准入后与担保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经管理行同意,并在管理行核定的担保额度内,协办行审批办理的信贷业务可由异地担保机构担保。信贷业务办理前,协办行逐笔向管理行查询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和额度,管理行复测额度并出具同意担保额度的书面文件,将该业务登记台帐管理,保证金统一缴存管理行专户管理。协办行信用存续期间,协办行协助管理行对担保机构贷后管理。在协办行信用归还完毕,经协办行书面申请,管理行释放对应的保证金。

第三十三条

以下担保机构不得跨区域合作:实收资本在3000万元以下的担保机构不得跨县合作;实收资本在8000万元以下、新成立不足3年或开展业务不足3年的担保机构不得跨二级分行合作;注册资本10000万元以下的担保机构不得跨省合作。

第八章

其它条款

第三十四条

对担保机构信用担保管理质量予以考核。二级分行辖内担保机构担保的信用不良率超过3%,省分行中止该二级分行担保机构合作业务;恢复该类业务,需报省分行主管部门,经行长或主管副行长审批。

第三十五条

对担保机构信用担保管理情况检查,纳入省分行信贷管理自律检查监管范围。第三十六条

本暂行规定下发后生效,总行或省分行对担保机构另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十七条

本暂行规定由省分行负责解释、修订。附件1:

关于信用担保机构资格准入及担保额度核定的审查报告模版

关于******资格准入暨核定担保额度****万元的审查报告 ***贷审会:

简单介绍审查资料来源及申报情况,初步审查意见。

一、客户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审查

主要介绍客户基本情况(包括公司类型、成立时间、经营范围、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员工数量及知识结构、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及有无不良信用记录等)

(二)经营状况

已发生担保业务的信用担保机构,简要介绍其开户情况、担保业务发生情况(重点介绍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情况、具体担保业务数量及质量等)、与我行合作的价值情况等。

尚未发生担保业务的信用担保机构,简要介绍其开户情况及与我行开展合作后的价值情况等。

(三)财务状况

成立时间满两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信用担保机构,分析其完整会计年度及当期财务报表情况;

(四)准入条件审查

(五)放大倍数核定、担保额度测算

(六)主要风险

(七)审查结论

包括准入区域、期限、放大倍数、合作额度、担保业务品种等。

(八)管理要求 附件2:

关于核查担保能力的函

行(管理行):

(企业名称)提出的(业务品种)(具体见下表)一事,我行已按制度、按程序、按权限完成了前期调查、审查等环节,并收到了

(信用担保机构名称)出具的同意担保的《担保意向函》,现就该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问题向你行发出此函进行查询。请予确认。企业名称

业务品种

信用额度

是否收到《担保意向函》

协办行

协办行(签字盖章)

协办行行长(或主管行长)签字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年**月**日 附件

3、确

行(协办行):

你行发来的《关于核查担保能力的函》收悉,我行就

(信用担保机构名称)的担保能力进行了核实,现确认如下:

****年**月**日,(信用担保机构名称)在我行的保证金余额为

万元,你行拟发放的额度为

万元的当期贷款在该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范围内。管理行(签字盖章)

管理行行长(或主管行长)签字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年**月**日 附件4: 回

行(协办行):

你行发来的《关于核查担保能力的函》收悉,我行就

(信用担保机构名称)的担保能力进行了核实,现回复如下:

****年**月**日,(信用担保机构名称)在我行的保证金余额为

万元,担保能力不足,请你行暂不发放来函中所列额度为

万元的贷款。待该公司保证金到位后,我行再另行告知。

管理行(签字盖章)

管理行行长(或主管行长)签字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年**月**日 附件5:

中国农业银行信用担保机构继续合作备案表 备案行:

担保机构名称

初次准入额度

继续合作额度

放大倍数

担保范围

关于《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管理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制定背景

去年以来,全省各地纷纷注册成立新的信用担保机构,担保机构数量迅速空前扩大,仅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全省共申报93家担保机构的准入审批,截止09年4月末,信用担保机构已与我行合作担保贷款256笔39946万元。这些担保机构的成立及准入合作,对我行小企业、“三农”信贷业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政府监管缺位、担保机构市场寻租行为等因素影响,担保机构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对已申报担保机构审查发现,部分担保机构在设立、经营等方面均不规范,有些严重影响了其担保能力和资金实力,增加了被担保信用风险。在这种前提下,出台担保机构管理规定,对与担保机构的合作进行规范,形成一套对合作担保机构的筛选、准入、动态监测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在总行尚未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省分行起草了本暂行规定,作为全省担保机构管理的主要依据。

二、关于担保额度的测算及动态调整

目前总行制度中关于担保机构的规定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担保管理办法》中关于担保机构担保额度的公式测算。适应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流动性大特点,对担保机构资金运用的持续动态监测十分必要。基于这种考虑,在本暂行规定中,明确了在担保机构首次准入时测算理论担保额度,具体发生每笔业务前重新测算理论担保额度,发生担保业务后仍要定期测算担保额度,准入审批的担保合作额度必须低于任一时点测算的理论担保额度,否则,不得发生新的担保业务。通过这种对担保额度的动态监测,防止在担保机构准入后的资金运用形成对我行债权的不利影响。

三、关于对部分资金运用的处理

篇3:担保公司内部机构设置

关键词:决策机构,效力,公司担保

一、公司对外担保决策机构的确定

现代公司已经形成完备的内部治理结构。公司对外担保作为公司行为的一种, 其意思产生、行为执行理应受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制约, 故探讨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构, 应在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进行。

(一) 公司章程对公司对外担保未作规定时, 股东 (大) 会、董事会是否有权决定对外担保

公司对外担保对公司本身权利义务具有重大影响, 故其决策机构一般由公司章程予以确定。我国《公司法》第16条规定, “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 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 (大) 会、股东大会决议。”但公司对外担保不属于公司章程必要记载事项, 势必造成公司章程未对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构作出规定, 而股东 (大) 会或者董事会决定对外担保的情形。

对于此情况下, 股东 (大) 会或者董事会是否有权作为担保的决策机构, 理论界观点各异。第一种观点认为, 除了公司章程明确限制外, 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向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以外的第三人提供担保。第二种观点认为, 股东 (大) 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对公司担保具有决定的权利。而董事会非经特别授权, 不能仅依董事会享有经营决策权这一概括授权而取得。第三种观点认为, 如果担保行为属于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 则属于董事会的职权范围, 否则, 决定权自然归属于股东 (大) 会。第四种观点认为, 公司担保行为本质上属于经营行为, 当不具有负外部风险性时, 担保决定权自然授予董事会;否则, 该担保决定权复归于股东 (大) 会。

为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特点, 扩大董事会职权, 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公司治理结构;第二、三种观点强调股东 (大) 会在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地位, 股东 (大) 会保有公司章程未授权的权力, 但忽视股东 (大) 会是股东之间利益争夺的场所这一性质。第四种观点强调根据公司对外担保的具体情势, 决定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构, 但任何对外担保本身, 对公司而言, 都具所谓的负外部风险, 所以负外部风险不能作为区分决策机构的标准。

本文认为, 在此情况下, 公司股东 (大) 会或者董事会是否有权决定, 取决于以下两点:

1. 公司章程的性质

公司章程对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构未作规定情况下, 明确股东 (大) 会、董事会是否有权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 实质是解决在公司章程没有明确授权情况下, 是遵行私法中“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理念还是依公法中“法”无明文授权即禁止原则的问题。此处“法”即指公司章程。

从表象上, 因公司法是私法, 应依私法中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的理念, 可得出, 此种情况下, 股东 (大) 会保有或者董事会为经营之必要, 有权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的结论。

但深究法理, 并非如此。公司法是调整公司这一组织体和组织行为的法律规范, 虽在性质上属私法, 但因其强调组织秩序, 越来越呈现出公法化倾向。因组织性是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保证, 故为保证组织秩序, 避免利益相关者的不当行为给公司带来损害, 现代公司法除了制定强行性规范外, 还将涉及公司重大利益的事项, 制定章程, 来约束公司股东和公司机构的行为。在公司内部来讲, 公司章程是股东和公司从事商事活动的宪章或者自治规范, 无论股东还是公司任何机构, 都无权行使公司章程没有赋予的职权, 这是为公司利益最大化服务的组织秩序的必然选择。

2. 股东利益的多元化

无论股东 (大) 会还是董事会, 都是股东利益争夺、妥协的场合, 所以表决权在股东 (大) 会和董事会中有重要意义。

而依我国《公司法》中, 股东 (大) 会与董事会对不同事项的表决比例并不一样, 且可以在法定比例基础上予以约定, 但因公司对外担保这一事项本就未约定, 则更不可能约定就该事项的表决比例。在此时, 如果将公司对外担保的权力机关交给股东 (大) 会或者董事会, 在各股东对向外担保所持立场不一致的情形下, 势必会造成股东 (大) 会或者董事会按何种表决比例表决公司对外担保事项的争议, 引发股东、董事的矛盾。

综合以上两点, 本文认为, 在公司章程未规定对外担保决策机构情况下, 虽可以一些理由将该项权力交由股东 (大) 会或者董事会行使, 但这在理论上违反公司章程法律地位的界定, 在实践中会造成公司股东的争端。故在此情况下, 如条件允许, 还应召开股东 (大) 会, 通过修改公司章程, 来确定对外担保的决策机构, 再按表决规则决定是否对外担保。

(二) 非公司章程规定的决策机构是否有权决定对外担保

如果公司章程规定, 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构是股东 (大) 会, 董事会当然无权决定对外担保, 不作赘述。但在公司章程规定, 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情况下, 公司股东 (大) 会是否有权作出对外担保的决策, 有不同理解:有观点认为, 董事会对外担保的决策权本身就是股东 (大) , 会赋予的, 因此, 股东 (大) 会变可亲身行使该决策权。而且股东 (大) 会作为享有修改章程的权利, 其就担保作出决议的行为实际上隐含了变更公司章程的合意。对此, 本文不能认同:第一, 在公司内部, 章程具有最高的效力, 股东 (大) 会和董事会的行为不得同公司章程相抵触。不能因违反公司章程的行为是由在公司中权力很大的机构做出的, 就为其寻找理由, 这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违反。第二, 决定公司对外担保与变更公司对外担保决策机构属不同议事事项,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我国《公司法》第42条规定, “股东 (大) 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 股东 (大) 会在决定对外担保时, 在会议记录上, 只能记载对外担保事宜, 而不能记载为更改公司对外担保决策机构。第三, 公司对外担保的决定与变更公司对外担保决策机构这一变更公司章程行为, 在表决程序上存在差异。公司担保的决定, 属一般事项, 经代表二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即可, 而变更公司对外担保决策机构这一变更公司章程行为, 其表决比例为三分之二。在股东代表不同利益情况下, 两个比例的差别, 代表着巨大的利益分歧。如果股东 (大) 会有变更公司对外担保决策机构的意思, 须提出所议事项, 并经法定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通过, 才有法律效力。

本文认为,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 股东、公司机构都是有不同利益需求的主体, 所以各国公司法才对公司机构的职权范围作出限定, 股东 (大) 会虽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但其权力行使并非没有边界, 否则可能损害公司利益。而该边界就是公司章程中规定的股东 (大) 会职权。对于公司章程中未释明的公司权力, 在理论上虽可由股东大会享有, 但须经过一定程序, 即修改公司章程, 取得公司对外担保的职权。因此, 在公司章程已经对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构做了明确规定情况下, 其他机构都无权在对公司对外担保事项做出决策。

诚然, 严格依照公司章程确定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构, 有严谨有余、灵活不足之嫌, 有时甚至会不适应瞬息万变市场需求, 但公司治理结构本就是为解决股东、公司及公司机构之间利益分配问题, 对权力进行规范、制衡的制度框架, 如允许有违反或者逃逸于公司章程之外的权力, 则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目的相违, 会导致损害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故本文认为, 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构的确定, 应严格遵守公司章程。

二、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确定

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讲, 无论股东 (大) 会还是董事会, 决定对外担保时, 都应遵守公司章程的规定, 但股东 (大) 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公司章程, 决定对外担保的法律效力, 观点不同。

有的学者主张, 非公司章程规定的决策机构做出的公司担保无效, 因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章程, 这就暗示公司章程对公司之外的第三人也能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如果公司章程明确规定公司的对外担保事项, 则应推定所有当事人应知晓, 在第三人未尽查明义务的情况下, 主观上构成因重大过失, 故不值得法律保护。

对此, 本文不能认同。

第一, 公司章程因备案取得的公开性, 着眼点在于从权利角度, 赋予与公司进行交易的第三人可以查阅相关内容, 以保护第三人权益, 而绝不是给第三人设定审查公司章程的义务。

第二, 公司法仅是涉及公司组织及相关内容的法律制度, 非市场交易法, 对市场交易行为一般不做效力评价, 更何况公司章程, 其作为制定者间的一种合约, 不应约束与公司组织无关的与公司进行交易的第三人。

第三, 第三人接受公司提供的担保等市场交易, 其义务应为审查执行公司事务的行为人是否能够代表公司, 如果要求第三人去公司登记机构核实公司对外担保的决定是否为有权机构作出, 则加重了第三人的义务。

基于以上三点, 本文认为, 无论公司的对外担保是否经公司章程规定的决策机构的决定, 只要公司事务执行人对第三人提供了其能代表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证明, 则此公司的对外担保应依一般民事法律制度, 合法有效。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 在公司内部, 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构, 应严格遵守公司章程;但公司在对外交易时, 非公司章程规定的机构作出对外担保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但公司可以因此追究违反公司章程做出担保决定的机构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骆旭旭《.公司法》的公司担保制度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 2008, (3) .

篇4: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

关键词:担保业务;风险;内部控制

引言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温州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量的民营企业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部分企业在这期间相继破产,无法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其中一些债务必然是通过担保公司借款所得,这就使得担保公司必须清偿所欠债务,破产企业一旦过多,担保公司必然也会破产,变成破产企业牺牲品,其担保风险可见一斑。因而自2011年起,国家逐步加强了对担保行业的监管,加大了担保行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市场准入门槛增加无疑可以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担保风险,还需要健全一套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因而有必要对内部控制制度作深入的思考.

一、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风险及成因

风险是在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所导致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风险贯穿于整个担保业务的过程中,担保业务按照先后顺序一般包括审查决策阶段、签订合同阶段、担保过程监管阶段以及绩效评估和追责阶段。

审查决策阶段是办理担保业务的起点,也是产生风险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受理担保申请人的资料、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对担保项目的风险收益率等指标进行评估以及审核批准担保等。

在受理担保申请阶段,可能产生的风险如下:(1)公司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对担保申请进行初审。(2)由于民营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担保公司上层领导可能会出于某些人情关系,使审查过程流于形式,提供关系担保。(3)申请人和公司受理人员存在关联关系,导致审核缺少独立性(4)由于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在担保申请人的利益诱惑面前,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方面做出虚假报告,导致决策者做出错误判断,为其提供担保。

签订合同阶段是担保行为生效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产生的风险主要是在合同条款之中产生的。担保申请人可能会要求增加条款或者减少条款,以减少自己的义务,增加担保公司的责任;合同内容可能存在重大疏漏或者欺诈,导致企业未来诉讼失败等。

担保过程监管阶段是担保公司担保业务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日常业务监管以及财务报表监管。在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是由于公司人员对担保申请单位监管不当或者监管不到位,导致公司未能及时发现担保申请单位的问题,延误了担保公司做出决策的时间,加重了担保公司的损失。

绩效评估和追责阶段是企业总结经验教训的最后阶段,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该阶段的主要风险是没有及时总结担保业务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未成功的担保业务。以及未对公司人员做出正确适当的奖惩。尤其是未能有效地追究失职人员的责任。

担保业务风险较大,是因为除了以上可控风险以外,还有很多不可控风险,这是我们所不能左右的,比如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不可抗力的损失等。

二、健全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总体思路

内部控制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企业应合理确定公司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面上的可接受风险水平,实施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

在明确内部控制目标的前提下,应分析担保业务的总体风险收益水平,再识别担保业务流程各环节的主要风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风险较大的地方,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担保业务各环节具体控制措施

设计基于风险导向的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明确担保业务各环节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地梳理各环节的风险点,从而进一步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实现担保业务各环节的风险控制目标。担保业务按照先后顺序一般包括审查决策阶段、签订合同阶段、担保过程监管阶段以及绩效评估和追责阶段。

在审查决策阶段中,担保公司受理担保申请时,公司的控制目标是确保申请人的申请资料真实有效,申请条件符合企业的担保政策。为此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健全公司管理制度,任何人都应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办理业务。(2)资信调查人员与担保受理人员不能为同一人,这样可以避免同一员工的舞弊行为。(3)资信调查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4)公司应该完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

在签订合同阶段中,公司的控制目标是确保担保合同合法有效。为此应当采取如下措施:(1)将担保合同格式化,合同双方权利和责任相对等。如果担保申请人希望修改某些合同条款,担保公司应该聘请专业律师来一起商讨合同的制订。(2)注意对合同签章的核实,确保合同确实为担保申请人的意愿,使担保合同合法有效。

在担保过程监管阶段中,在日常业务监管方面,公司的控制目标是能够持续有效的对担保申请企业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管,能够获取该公司重大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为此应当采取如下措施:(1)随机指派多名人员不定期的检测被担保人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定期审查被担保人申请资金的使用状况,是否存在滥用资金,挪用资金的情况。(2)应当及时报告被担保企业出现的异常情况和重大信息,特别是不利于担保企业的负面消息。在财务报表监管方面,公司的控制目标是确保被担保公司财务资料真实有效,不存在错账,假账。为此公司应当指派员工定期对被担保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选取重要的财务数据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确保能够及时掌握公司动态。

在绩效评估和追责阶段中,公司的控制目标是能够保证每次担保业务完成,企业都能做很好的总结,做到赏罚分明。为此企业应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每一次发生的失误都能做到正确处理,对员工起到警示作用。对表现优异的员工都能做到正确的奖励,对员工起到鼓励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担保业务的风险并不都是非系统风险,还有一定的系统风险。虽然系统风险无法消除,但是只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标准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就可以将非系统风险降到最低,从而降低整个担保业务的风险,进而可以促进担保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可以使社会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合,使资金流入到最合理的项目之中。因而为了防止大额的违规担保行为的发生,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刻不容缓的。(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慧.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财务与会计,2006

[2]李三喜.担保业务内部控制设计实务,财会信报,2013

[3]姚寒君.民营企业对外担保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探讨,内控与审计,2012

[4]王清刚.基于风险导向的担保业务内部控制应用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

篇5:担保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1.目的为了规范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保障公司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审核、监督作用,使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集团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集团及下属各分、子公司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3.职责

3.1财务管理中心财务审计部负责制定内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按照标准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并将监管状况和审计结果向公司管理层汇报;

3.2各公司财务部负责配合财务内部审计工作,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3.3各财务管理中心区域经理(财务管理部主管)负责内部审计的协调工作,并对审计中的分歧问题有权申诉;

3.4内部审计人员应按审计程序开展工作,对审计事项严守秘密,未经批准不得公开。

4.程序

4.1 内部审计的对象

4.1.1 集团公司所属各职能部门和员工。

4.1.2 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分公司。

4.1.3 董事长、财务总监及公司领导认为需要检查的其他事项和人员。

4.2 内部审计内容

4.2.1 审核凭证、帐表,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

4.2.2 财务收支、业务合同及其有关的经济往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

4.2.3 财务预算、预算外费用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评价。

4.2.4 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

4.2.5 公司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4.2.6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负责人的离职审计。

4.2.7 集团公司及领导交办的其他认定事项。

4.3 内部审计依据

4.3.1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4.3.2 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董事会决议。

4.3.3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各种管理措施。

4.3.4 其他有关标准。

4.4内部审计的种类和方式

4.4.1 公司内部审计包括:

4.4.2 财务收支审计。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入、费用支出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检查。

4.4.3专案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及人员违反公司财经纪律问题以及重大经济活动进行检查。

4.4.4 专项审计。根据情况,需要对离职人员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

4.4.5 公司领导认为有必要的其他相关审计。

4.5 公司内部审计方式有

4.5.1 报送审计。被审单位接到审计通知书后,应在其指定时间内将有关材料报送集团审计部接受审计检查。

4.5.2就地审计。集团审计部派出审计人员到被审单位进行审计,被审单位需提供需要的相关资料。

4.6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4.6.1 制定公司内部审计计划和审计工作方案,经财务总监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做好具体项目计划,做好审计准备。

4.6.2 审计部应在实施正式审计前三天下达《审计通知书》,书面通知被审计单位,说明审计内容、种类、方式、时间。对于突击执行审计的特殊业务,《审计通知书》可以实施审计时送达。

4.6.3实施审计。内部审计主要步骤:通过核对财务会计账簿、报表、凭证及相

关的各类资料,查核实物,调查访问有关部门、人员等方法,核实有疑问的事项,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在《审计工作底稿》上签署明确意见。

4.6.4 出具《审计报告》。在执行审计实施工作计划并完成审计主要步骤后,应及时出具《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应在五天内提出书面意见,审计人员应将《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部。

4.6.5 公司审计部应依据《审计报告》,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要求整改、加强内部管理的建议,拟定并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意见书》。

4.6.6《审计意见书》和《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单位后,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中的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应在收到《审计意见书》之日起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审计部提出,监审计部应在十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4.6.7集团公司审计部对重要的审计项目,应实行后续审计。后续审计主要检查被审计单位按《审计意见书》改进工作和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加强内部监督,纠正违规行为,规避经营风险。

4.7 审计档案管理

4.7.1审计档案是内审部门在审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真实记录,是考察审计工作、研究审计历史的依据,是各集团公司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管理审计档案是内审部门的重要任务。

4.7.2审计档案的立卷工作应实行“谁审计,谁立卷”、“按项目立卷”、“边审计、边整理、审结卷成”的原则,定期移交,集中管理,审计档案由审计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不得长期存放在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手中。

4.7.3 审计项目立卷归档,应采用适当的卷宗方法排列,并编制卷宗、案卷、目录等序号,以便于检索或查询。

4.7.4审计档案的借阅应建立严格的登记手续,经所属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按期归还。

4.7.5 审计档案应分长久、长期、短期进行保存,对超过期限的档案,应鉴定造册,审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财务总监等相关领导批准方可销毁,并派人监销。

5.相关记录

《内部审计计划》

篇6:担保公司内部机构设置

⊙记者 苗燕 唐真龙 ○编辑 于勇

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监管机构拟叫停担保公司发放委托贷款。这是继去年叫停担保公司与信托公司的合作之后,针对担保公司祭出的又一道封杀令。不过,部分担保公司对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接到正式通知。有担保公司人士指出,委托贷款是目前该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如果被叫停,担保公司前景堪忧。上海一家国有大型担保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担保公司从事委托贷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方式是担保公司充当中介收取中介费,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的方式撮合融资方和借款方最终达成借款协议;另一种方式是担保公司用自有资本金向融资方发放委托贷款,由于担保公司不能直接发放委托贷款,最终还需要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的形式。而据悉将被叫停的就是以后一种方式进行的委托贷款业务。

银监会等7部门2010年联合出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未明确委托贷款属于允许或禁止类业务。但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限于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以及不存在利益冲突且总额不高于净资产20%的其他投资。因此很多融资性担保公司都在以自有资本金向融资方发放委托贷款。

但一位监管机构的人士明确表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委托贷款从始至终就是不合法的,监管机构一直就没有允许过担保公司从事委托贷款业务。而事实上,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借道银行向融资方发放委托贷款属于变相的放贷,这种行为增加了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从事商业银行和投资公司经营的存贷款和投资业务是被《办法》明令禁止的。

据了解,同样数额的一笔资金,如果做担保业务,担保费收入约为2%左右,而委托贷款的年利息则可以达到5%-15%不等,甚至在部分地区可以高达20%。高额的利润驱使,是担保公司不愿放弃委托贷款业务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绿色工地申请下一篇:交通志愿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