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怀来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

2024-04-23

河北省怀来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精选7篇)

篇1:河北省怀来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

河北省怀来县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怀来县地处张家口市东南部,永定河上游,内长城外侧,燕山沉带西端。位于东径115°16′48″~115°58′0″,北纬40°4′10″~40°35′21″。怀来县地形地貌类型复杂,海拔最高为1977.6米,最低为394米,中山、低山、丘陵、阶地、河川、滩地皆有,其中山区占42%,河川区占32%,丘陵区占14%,水面占12%。境内南北群山环绕,中部平川百里,桑干、妫水、洋河三水汇流入官厅水库,形成永定河流入北京境内,呈两山夹一川的 “V”型盆地。年平均降水为413.3毫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71亿m³,可利用量为1.18亿m³,实际用水量为0.93亿m³,尚余0.25亿m³,占可利用量的20%,此余水量又相对集中于花园地区各乡镇、部分河川区。由于怀来地型地貌复杂、土壤、气候多样,故农作物种植呈多样化。

2、社会经济概况

怀来县东西最长线63公里,南北最宽61公里,总面积1801.08平方公里。在总面积中,山区占41.6%,丘陵区占25%,河川区占33.4%。全县辖 17个乡镇,279个行政村。2006年全县总人口3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104元。农业用地48.5万亩,林业用地62.2万亩。

全县耕地面积37.0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粮食单产193公斤,总产量7.14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208公斤。

(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县累计退耕还林面积达到了7.8万亩,涉及15个乡(镇)、158个行政村、17158户、58506人。这些退耕户,目前现有耕地面积(退耕户)7.8万亩,其中水田500亩、水浇地1.68万亩、纯旱地6.07万亩;退耕户人均耕地面积1.3亩;这些退耕户现有基本口粮田面积7.8万亩、人均基本口粮田面积1.3亩,平均粮食亩产150公斤,比全县平均粮食亩产251公斤低51公斤,比退耕前这些户的平均粮食产量低20%-30%,退耕户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194公斤。

(三)退耕农户基本口粮田现状

我县退耕还林后,退耕户还有基本农田7.8万亩,人均基本口粮田面积1.3亩,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人均2亩口粮田。

我县将7.8万亩基本农田分为山区、丘陵和河川三个种植区域,在规划区内,目前共有690眼机井,机井分布从河川、丘陵、山区依次递减,分别为514、135和41眼,有效灌溉面积也如此分布。总体来说,山区水利设施最差。但是从退耕户基本口粮田总面积来说,三个种植区域面积相当。

制约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

1、由于我县退耕还林地区大部分属于山区和丘陵区,所以全县退耕农户剩余耕地基本上是旱地,且人均耕地面积较退耕前减少了1.3亩,所以基本口粮均不能满足自身要求,年缺粮6000吨。我县有7个退耕村、826户耕地已全部退耕,没有了基本口粮田。

2、退耕户目前现有耕地质量层次不齐,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偏低,如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大幅降低,07年在我县,旱地近乎绝收。加上退耕还林户劳动力较弱,文化水平较低,生产生活条件差。

退耕农户可建设的基本口粮田资源情况:退耕户现有耕地7.8万亩,其中低于全县粮食平均单产水平的就达6.17万亩,这些耕地受多种因素制约远未发挥应有的生产水平,所以我们将重点放在6.17万亩的耕地中,同时在中后期,注重发挥已达到全县粮食平均单产1.63万亩耕地的高产潜力。

(四)退耕农户基本口粮田建设需求情况

鉴于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期限为2008—2015年,且08年现已到春耕大忙季节,有些建设项目只能滞后,而有些建设项目必须及早准备,所以08年我们首先将科技措施建设项目放到重中之重,使受益退耕户当年见效,接着实施土壤改良培肥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及早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田间道路建设,最后开展坡改梯工程建设。从09年到2015年我县将根据具体情况,同时开展上述四项工程建设项目。

在该项目的建设中,我们按照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集中建设与重点缺粮户分户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将工作重点放到提高退耕农户粮食基本自足和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方面,把我县的王家楼、存瑞、孙庄子、瑞云观南北两山的退耕还林户基本农田采取新品种更新、新科技应用、新观念解放等措施,使这些退耕户当年受益,使这部分基本农田当年增产20%以上;在土木、小南辛堡以及新保安、存瑞、鸡鸣驿等乡镇可实施坡改梯工程的村可大力开展地型调整、地块平整、围埂打埝,发展集雨水窖(池)及节灌设施,建成“平、厚、壤、固、肥”的水平梯地。

在我县河川区如西八里、新保安、狼山等乡镇退耕还林村主要开展秸秆还田、土壤改良培肥、增施有机肥等提高土壤肥力的综合措施,使这部分基本农田在2-3年内土壤肥力有较大程度提高。

在全县丘陵区退耕还林村主要工作: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田间道路建设,一是搞好田间灌溉水源建设,包括机井、水池(水窖)以及扬水泵站建设;二是搞好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如修防渗渠、铺防渗管道及节水设备等;三是对部分退耕还林村开展田间道路的平整。

二、规划编制主要依据

1、《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

2、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3636号)。

3、河北省林业局等5厅(委、局)《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冀林退字[2008]1号文件)。

4、其它有关文件。张市农通字[2008]7号关于转发《河北省农业厅关于下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基本口粮田专项规划编制提纲〉的通知》的通知

三、基本口粮田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

基本口粮田建设是解决农民吃饭穿衣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一项最基础性工程,特别是在我县一些人均耕地相对较少的农业乡镇如西八里、官厅等乡镇,涉及退耕还林的人均耕地只有0.89亩,抓好基本口粮田建设尤为重要。

在我县人均耕地较多的退耕乡镇,相对来说,由于受交通、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制约,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土地产出优势得不到发挥,该规划的实施为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出优势创造了条件。

四、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善修建村、田出率间道路1万米退耕还林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为逮耕人均建设2亩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建立保障退耕农户吃饭、增收的长效机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国务院国发[2007]25号、河北省林业局等5厅(委、局)《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冀林退字[2008]1号文件)要求,力争用8年时间为具备条件的退耕还林农户人均建立不低于2亩的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实现退耕农户粮食增产、增收,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及长远的生计问题;提高退耕还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基本实现区域粮食需求平衡。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国家支持与退耕农户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提高退耕农户粮食基本自足和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相结合,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集中建设为主与重点缺粮户分户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因需施策,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

五、基本口粮田建设的布局、内容及规模

(一)基本口粮田建设的布局

全县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面积为7.8万亩,人口为58506人,退耕户人均耕地面积1.3亩,远低于规划所规定的2亩标准,因此,我县基本口粮田建设的总体布局是搞好坡改梯、抓好喷滴灌、用好新科技。在08年重点做好新品种和新科技的推广应用工作。具体说来,在我县南北两山退耕村主要搞好现有种植业结构调整,更新观念、品种和种植技术;在丘陵区要搞好四荒地的开垦、坡改梯工程的建设、喷滴灌设施的采购和使用,以及田间道路的平整;在河川区要搞好防渗渠的维修和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和新科技的运用等。由于我县共有10个土类、104个土种,我们将在全县范围内因地制宜、认真实施土壤改良培肥工程。

(二)基本口粮田建设的规划规模、内容

1、建设规模

按照具备条件的退耕农口人均建立不低于2亩的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确定建设规模,建设期限为2008年—2015年。

2、建设内容

(1)坡改梯工程,对坡度在10—25°的坡薄土和具有耕地开发条件的荒草地,实施坡改梯、薄改厚工程。

(2)土壤改良培肥工程,主要是聚土垄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田间道路建设,一是田间灌溉水源建设,主要是打机井,解决水源问题。二是节水灌溉,修建防渗渠,铺防渗管道及节水设备。三是田间耕作道路的建设。

(4)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推广农业种植新技术、新品种。

六、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总投资46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120万元,地方配套和农户投工投劳1560万元。其中坡改梯1万亩,重点在丘陵区,亩投资150元,需投资150万元;修防渗渠130千米,每千米投资3万元,共需投资400万元;铺防渗管道250千米,总投资1000万元;打机井25眼,平均每眼机井需30万元,共需投资750万元;建集雨水窑5万立方,共需投资300万元;建塘坝30万立方,总投资200万元;在土壤改良培肥工程中,对开展聚土垄作、秸秆还田、投有机肥、配方施肥的退耕户实施补贴80万元;在科技措施上,我县将主要对张杂谷系列谷子;北玉一号、沈玉

17、郑单958粮饲兼用玉米;冀张薯8号、费乌瑞它、夏菠蒂高产优质马铃薯;铁丰29、8157大豆进行补贴,7.8万亩地共需补贴100万元,8年累计补贴800万元;新型肥料补贴100万元,8年累计补贴800万元;新型农业种植模式的推广普及示范费用(包括对农民的技术培训)8年共需20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8—2015年。

(二)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专项资金筹措

总投资构成、分投资构成。包括中央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及农户自筹资金(含农户投劳投资);中央专项资金投入按照中央退耕还林专项资金补助400元/亩估算,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按照200元/亩左右估算。

七、效益分析

坡改梯1万亩,亩增效益25公斤,每年增加粮食25万公斤;维修和建设防渗渠200千米,可节水10%左右;打机井25眼,建成后平均每眼浇地面积400亩,扩大浇地面积1万亩;建集雨水窑16万立方,可保证项目区旱地适时播种;建塘坝30万立方,可解决项目区部分耕地适时浇水;开展聚土垄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等培肥地力工程可使7万亩的耕地肥力较项目前有较大提高;在科技措施上进行新品种、新型肥料补贴、以及在新型农业种植模式的推广普及和示范后,退耕户亩可提高产量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该项规划的实施,尤其对老少边穷地区退耕户在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实施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既为农民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又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保障措施

1、不折不扣的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做到政策到位。

2、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组织到位。

3、建立周到细致的规章制度,做到制度到位。

4、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都负担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做到资金到位。

5、抓好工程管理,保障工程质量。

附表1: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分投资估算表 附表2: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基本情况汇总表 附表3:退耕还林分占用耕地面积(不含荒山匹配)调查表 附表4: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投资规划表

篇2:河北省怀来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

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实施管理,确保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完成,根据《安徽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暂行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和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

第三条 基本原则: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应根据实现退耕农户粮食基本自给和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要求,以村为基本单元,结合基本需求和退耕农户意愿,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分类实施。

第四条 项目责任:县农委是本项目牵头单位,负责全县基本口粮田建设的实施管理,具体包括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管理项目建设过程、项目检查验收等。各项目镇政府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 实施方案编报

第五条 县农委编制全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实施方案,报省农委审批后下达各镇。实施过程中,实施方案原则上不得调整变更,确需变更设计和概算的,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六条 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农田改造:包括改田改土、土地平整、坡改梯等。改土培肥与科学施肥:包括加深土层、客土、降低地下水位、水旱轮作、种植绿肥、积造农家肥、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

配套农田水利设施:包括建设小型提灌站、排灌沟渠、涵闸、机井、蓄水塘等农田水利设施,确保退耕农户受益面积达到60%以上。

各项目镇根据当地实际,合理规划与布局,确定建设内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七条 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根据《安徽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按照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各项目镇根据县里下达的项目任务计划,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县农委备案后组织实施。项目实施方案要将计划任务落实到村、户,并将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建设任务、物资分配、完成时间、小型工程建后管理措施在当地村务公开栏公开。各项目镇每季度向县农委报告项目建设进度。

第八条 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类项目按基本建设程序执行。

(一)项目法人制。确定项目牵头单位为项目法人,各项目镇也要成立相应项目法人。

(二)项目招投标制。工程具备建设条件时,项目法人应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招标,招标申请批复后,组织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选定项目中标单位。

(三)项目合同制。工程建设项目需完善各种合同签订,包括项目设计合同,施工合同、设备采购合同、监理合同等。

(四)项目监理制。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理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并对工程进行信息管理与合同管理。

(五)工程施工及设计变更。工程项目需有丙级资质以上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任务,设计变更手续应齐全。

(六)工程决算及审计资料。工程项目应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编制工程决算、项目法人单位编制财务决算,并委托有资质的审计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

第四章 检查验收与档案管理

第九条 项目镇在项目建设竣工后,及时进行项目竣工财务结算,并由审计机构出具项目审计报告,并对照本细则先行组织自验收,撰写自验报告,收集相关材料,向县农委提出验收申请。

县农委在接到验收申请后,会同县发改委、财政局、水务局等单位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初步验收。项目检查验收内容包括:

(一)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项目质量评价情况。

(二)项目管理情况。第十条 检查验收依据实施方案及施工技术标准进行。

第十一条 项目检查验收后形成检查验收报告。检查验收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一)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招投标情况及建设质量标准、工期等是否按批复的实施方案建成。

(二)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三)竣工决算情况。

(四)相关档案资料。

(五)附表及数据资料等。

第十二条 建立项目档案,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项目档案要整理分类,由县农委保存。

第五章 专项资金管理

第十三条 具体依照《和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资金拨付实施细则》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篇3:河北省怀来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

海原县位居宁夏南部山区, 北邻中卫市, 西接甘肃, 东邻同心。海拔高度在1100-2955m之间, 黄土覆盖较厚, 年降雨量280-400mm, 干旱少雨, 风大沙多, 自然条件恶劣, 水土流失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质量明显下降, 土地生产能力衰减,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区域经济落后, 人民群众生活贫困, 严重的水土流失也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群众始终改变不了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46.4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为41.7万人。全县总耕地面积231万亩, 其中坡耕地200万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86.6%。因年内降水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7-9月份, 耕地不能有效蓄积降水, 坡耕地跑墒情况严重, 不利于发展农业, 因此海原县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实施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是解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关系到退耕还林的效果和退耕农户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海原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 干旱少雨和水资源贫乏是这里的特点, 因此在这里建设旱作基本农田, 发展水浇地是提高作物单产,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解决群众温饱, 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措施, 也是贯彻落实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基本口粮田的现状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状况, 科学合理的分析坡耕地综合整治在改变贫困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方面, 向国家反映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提出一些重大的政策建议。因此规划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施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 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

以《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 (国发【2007】25号) 精神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通过对我县退耕还林地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农业基础条件进行改善。对达不到基本口粮田标准的地区, 以村为单位采取坡改梯、旱改水、低产田改造等工程措施, 逐步达到退耕农户粮食基本自给, 生活基本稳定。

如何规划好基本口粮田, 让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在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根据海原县项目区水系分布、地形地貌特点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度、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综合开发、集中连片的原则进行划分。在小流域划分上坚持以完整的流域为单元, 适当兼顾行政区划的特点, 便于今后项目实施和管理。

一是坚持以基本口粮田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原则。根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经验, 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基本农田建设为骨架, 要与梯田地埂林、田间道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结合起来。规划措施以工程措施为主。

二是坚持不同立地条件采取不同措施的原则。根据退耕还林区局部地区降水量的不同, 降水量在300mm以上的, 有水源条件的优先发展零星小片水地, 没有水源条件的地块宜采取连片水平梯田, 基本口粮田保证人均3亩以上。没有基本生存条件的区域实行生态移民, 集中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区域。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需求和可能结合的原则。过去在基本口粮田建设上基本是遵循了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原则, 为现在规划工程的难度增加了, 因此要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先确定需求量, 再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分析可能程度, 然后结合起来确定能够达到程度。这样才能有利于今后真正实施。

四是坚持水利工程和水保工程有机的结合原则。水利工程和水保工程都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并改善水库、塘坝水源条件较好的灌区, 以此作为水源发展小片水地, 生产水窖和高标准的蓄水池也可作为补充灌溉的水源。水利工程和水保工程结合的空间很大。

五是坚持退耕农户自愿和受益基本均衡的原则。规划措施应与当地政府和受益群众沟通, 尽量尊重和吸收受益群众的意愿和意见, 尤其是移民搬迁的措施要征得农民本人的同意。另外, 过去搞集中连片治理的时候受益均衡性差, 本次规划要注重均衡收益问题, 要打破行政界限和土地的所有形式, 基本做到均衡受益。

实施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主要任务是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 集中解决退耕还林区农户粮食自给问题。按照宁夏自治区政府确定的宁南山区达到人均3.0亩旱作基本农田的标准分区规划基本口粮田。根据我县实际情况, 基本口粮田分为旱作基本农田和零星水浇地, 结合现状基本农田, 规划新增基本农田坚持以村为单位进行, 应使项目区内退耕农户达到基本口粮田标准, 另外, 还要坚持优先发展水浇地的原则, 以确保粮食安全, 巩固退耕农户基本口粮田。截至2010年, 我县现有梯田30.6万亩, 人均0.7亩, 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坡改梯40万亩, 累计达到70万亩, 人均1.6亩, 到2020年累计达到110万亩, 人均2.3亩, 到2030年达到150万亩, 实现人均基本达到3亩的目标。

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的意义重大。一是项目的建设可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 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地表径流大部分就地拦蓄入渗, 改善了地表径流状况, 增加了土壤含水量, 明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削减洪峰, 调节河川径流, 蓄洪排清, 降低河流洪水含沙量;将部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 增加了沟道常流水, 涵养了水源, 提高了地表径流利用率, 对汛期洪水起到了调节作用, 改善了水环境。通过兴修水平梯田, 不但能够有效阻缓坡面径流, 减轻水土流失, 同时能够提高降雨拦蓄能力, 涵养水源, 提高了土壤的抗旱能力, 减轻流失相应保留并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 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 促使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转换和良性循环。三是项目的实施与建设, 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 可有效地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特别是粗颗粒泥沙, 延缓下游河道淤积, 从而减轻了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四是基本农田的增加, 促使当地农民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 农业生产将逐渐向集约化经营发展, 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农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同时, 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进一步合理调整。

摘要:随着海原县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陆续到期, 部分退耕农户生计将出现困难。因此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基本口粮田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 (国发2007[25]号) .

[2]国家发改等部委《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编制工作的通知》 (发改农经2007[3636]号) .

篇4:河北省怀来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

招标公告

弥勒市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即将实施。现决定对该项目的工程施工进行公开招标,选定承包人。

一、本次招标工程项目的概况如下

1、弥勒市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属中央投资建设的项目。项目总投资157.875万元,拟在项目区弥勒市朋普镇庄田村委会及新车村委会实施蓄水池、管网、泵站及机耕路的完善配套及地力培肥等农艺措施,其中:蓄水池建设计划投资84.53万元,官网铺设及安装计划投资14.28万元,泵房及泵站建设计划投资11.84万元,机耕路建设计划投资25.85万元;绿肥种植及增施有机肥等地力培肥措施投资21.375万元。其中:

一标段:工程计划建设300m、500m蓄水池各1个,建设占地6.25 m的泵房2间,小泵站2座,铺设PE管1000m。计划投资36.27万元。

233 1 二标段:工程计划建设1000m蓄水池1个,建设占地6.25 m

32的泵房1间,小泵站1座,铺设PE管500m。计划投资32.68万元。

三标段:工程计划建设2500m蓄水池1个,修缮1025 m的蓄水池1个,建设占地6.25 m的泵房2间,小泵站2座,铺设PE管1000m。计划投资27.12万元。

四标段:工程计划新建机耕路2条长1093m;计划投资25.85万元。

项目资金全部来源于中央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已到位。

2、工程建设地点: 一标段 朋普镇庄田村委会 二标段 朋普镇庄田村委会 三标段 朋普镇庄田村委会 四标段 朋普镇新车村委会

3、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4年1月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3月15日,工期70天。

4、工程质量要求符合水利工程及道路施工质量标准。

二、资质要求

凡具有云南省建设厅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及建筑工程施工三级以上资质(含三级),有良好的资信,并按规定进行了年审的单位,均可报名。

2

三、预审资料要求

投标申请人应提供以下预审资料:(1)资质证书;(2)营业执照;(3)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四、报名及递交预审资料的时间、地点

投标申请人应于2013年12月24日至2013年12月25日(每天上午 8 时 0 分至 11时30分,下午 14 时0分至 17 时 30分)到弥勒市农科局种植业科报名,递交资质预审材料,经审查合格后方可报名。一个资质可投两个标。招标文件每套售价为人民币500元,售后不退。

五、施工场地现场踏勘时间:

2013年12月26日上午8:30时至12时30分

六、投标文件提交及开标时间:

投标文件提交时间2013年12月30日8时至8时30 分,提交地点:弥勒市农科局大会议室。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将被拒绝。招标工程项目的开标时间将于2013年12月30日9时0 分至12时在弥勒市农科局大会议室公开进行,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应准时参加。

招标人: 弥勒市农业和科学技术局

办公地址:弥勒市吉山北路67号

邮政编码:652300 传 真:6126933

联系人:杨文武 联系电话:6126933 3

篇5:河北省怀来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

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的有效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意见》(陕政发〔2008〕2号),省发改委、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关于印发<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陕发改农经[2009]1447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我市退耕还林地区纳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

第三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根据《安康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安排实施。项目建设以退耕还林村为单元,综合考虑退耕农户近期生计和长远发展配套项目,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综合整治,并与当地新农村建设相衔接,与退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四条 项目建设投入由中央、地方和群众共同承担。县区要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积极组织受益群众筹资投劳,参与项目建设。

第五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和管理,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区要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和本细则的要求,加强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和资金的管理。

第六条 各级政府是本地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承担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责任,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经常性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和考核范围。

发改、水利、监察、财政、国土、审计、扶贫等部门和项目村组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加强管理,共同做好项目的规划、计划及组织实施工作。发改部门牵头负责搞好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协调项目建设,督促检查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组织项目验收工作,负责生态移民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管理、拨付专项资金,监督检查项目资金的运行和使用情况,筹措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及工作经费,组织项目资金报帐的管理工作;水利部门负责基本口粮田项目和后续产业中水产项目的建设方案、招投标方案审批、组织实施、建设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监察、国土、审计、统计部门依法加强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审计和统计工作。

第二章 前期工作

第七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分为规划、项目实施方案两个阶段,后续产业项目前期工作分为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三个阶段。上一阶段的批准文件是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

第八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计划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编制。项目县区依据发展改革、水利部门联合下达的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和资金规模,按照整体推进、规模整治、一次达标、建成消号的思路,结合本地实际,协商确定项目建设重点和区域,由水利部门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深入现场,在充分征求退耕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为项目基本单元,按照“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规定编制本县实施方案。田间配套水利工程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水资源和自然条件,科学选择经济可靠有效的工程类型,合理布设。工程设计按照水利行业相关规范标准进行。田间水利配套单个工程和群体项目(指在一区域众多小型工程连片建设)国补资金15万元以上的要有工程设计,与实施方案一同上报。

单行田间配套工程设计审核权限:单个工程和群体项目按照规模大小,实行分级审核。国补资金1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由县级水利部门审核,设计与审核意见与项目实施方案一同上报市级审查; 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由市级水利部门组织审核批复,审核意见与项目实施方案一同上报省级审查;100万元(含100万)以上由省水利厅审核,与项目县实施方案一并审查批复。

第九条 项目实施方案应达到指导施工的设计深度。实施方案包括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建 3

设技术方案、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受益退耕农户数量、建设年限及建后管理方面的内容。

第十条 项目实施方案和后续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报告、项目备案文件)、初步设计编制完成后,由县区发改部门分别会同水利部门联合上报市发改委及水利局。市发改委按照程序上报省发改委及省相关部门。

第十一条 县区分项目实施方案经省行业主管部门审查提出意见后由省发改委审批;后续产业项目按投资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分级进行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报告、项目备案文件)由发改部门审批、核准、备案,初步设计由水利部门商发改部门审批。

第三章 计划管理

第十二条计划编制及申报:县区发改、水利部门根据规划和省、市下达的建设任务,编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计划。计划的编报程序是:县区发改部门会同水利和财政部门编制本县区退耕还林地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投资建议计划,由县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审查后上报市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经市相关部门审核后报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未经审批项目不得列入投资计划。

第十三条 报送项目建议计划的文件包括:

1、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投资建议计划;

2、所列项目的实施方案、可研报告(核准报告、备案文件)的审批文件;

3、地方投资承诺文件;

4、上一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包括工程进度、效益、地方投资到位和中

央投资使用情况等。

第十四条 建设任务和投资计划优先安排前期工作完善、建设条件落实、建设管理规范、工程进展良好、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好、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

第十五条 计划下达:市发改委会同水利、财政部门及时将省批准的项目资金计划下达给县区发改和水利行部门,县区要及时将计划下达到项目实施单位,并落实项目建设方案。县区要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投资计划,将计划安排和执行情况列入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范围,在媒体、报刊上定期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十六条 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各级政府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负总责。要成立以分管市县区长为组长,发改、水利、财政、审计、监察、统计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口粮田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退建办),退建办设在市县区水利部门,由水利部门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计划任务申报、方案编制审查、招投标管理、组织协调、督查、考核、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

第十七条 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实行目标管理,县乡要层层落实目标任务,将建设任务纳入政府和部门的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各级水利部门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技术指导,加强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会同发改等有

关部门进行验收,做好项目建设进度情况统计及效益检测评估工作,向有关部门通报建设情况。发改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第十八条 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的管理,根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分类项目特点,推行项目“四制”管理。特别是工程规模较大的项目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业主)依据实施方案有序实施,自觉接受项目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与业务指导。县区退建办组织、协调各部门及乡镇,加强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督查,确保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相关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实施。

第十九条 项目法人(业主)的确定。原则上项目乡镇村组是项目实施的主体。项目法人应对项目前期工作、资金筹措、施工组织以及安全、质量、进度、财务、后续管理等负全面责任。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属民办公助项目,按照《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安康市境内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安政发【2008】26号规定、采取以农民组织投工为主体的形式建设,实行总额控制、单价承包的方式;对施工单项合同估价在200万元以上、及工程材料采购单项合同估价在100万元以上的口粮田建设项目,必须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队和确定供货单位,严禁为了逃避招标而故意拆分项目,对故意拆分项目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农民施工队的确定必须具备一下五个条件:有施工必备的机械设备、有相应的施工技术人员、有管理和施工经验、有专业施

工队伍、有符合规定的安全操作人员

第二十条 各县区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工作,项目法人要严格按照投资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建设,按照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和建设地点。因客观原因确需变更的,应按申报程序报原计划下达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项目主管部门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实行质量责任追究,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二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积极推行退耕农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项目民主管理,依法保障退耕农户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障退耕农户的民主权利。

第二十三条 市、县区要定期召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口粮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切实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 市、县区发改、水利等部门要加强项目建设信息统计和资料管理工作,确保资料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建立和完善项目信息统计报告制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实行月报制度,各县区农建办于每月25日向市农建办报送进度报告。

第二十五条 工程竣工验收后,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项目建设责任主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六条 各县区要建立健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设内容和标准使用资金。中央资金必须优先保证用于项目建设工程措施、材料、设备购置等。

第二十七条 各县区要严格执行《陕西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项目建设资金要在县级财政部门建立统一的专用账户,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根据“按计划、按预算、按项目、按进度”的原则,及时拨付资金,严禁滞留、挤占、挪用、截留,不得作为其它中央补助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市县区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自觉接受上级财政和审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二十八条 资金运行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县区退建办在县财政设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专户,项目主管部门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分户,资金产生的利息一并在专账中反映,并且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工作。县区退建办为资金报账审核单位,项目主管部门为委托报账单位。

1、县区退建办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或项目主管部门提交的项目开工报告及项目主管部门与项目建设单位签定的经济责任合同,向财政部门出具专项资金拨付通知单,由财政部门从专户向分户先期拨付30%的项目建设启动资金,以后按计划进度申请拨付。

2、项目建设单位(报账人)凭县区退建办审核的工程竣工报告,填写报账申请书,经项目负责人签字,并附报帐有效凭证,经主管部门审核签字后进行报账,金额不超过90%,待工程验收合格后,按工程终验质量鉴定书和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将剩余10%资金报帐。

第二十九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包括国家专项资金、省内各级地方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各县区要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市、县区财政部门要根据建设任务需要,安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十条 切实加强项目资金整合。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一规划、项目捆绑、各记其功”的原则,以《规划》为依据,以县区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将在建的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土地整理、移民搬迁、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有机整合起来,发挥项目的聚集作用。

第六章 检查和验收

第三十一条 检查验收工作包括工程进度检查、检查验收和竣工验收。

第三十二条 工程进度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计划执行、进度、质量、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和管护责任落实情况等。

工程进度检查由县区退建办或项目主管部门根据进展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对检查不合格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 工程竣工验收实行县级自验、市上复验、省上抽验的三级验收制度。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建立项目档案,项目验收包括对项目档案资料的验收。

项目竣工后,由项目实施单位或项目主管部门按照批准的设计和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各个单项工程逐项自验,对自验达不到标准的工程及时进行整改。自验合格后,由项目实施单位或项目主管部门向县区退建办提出书面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县区退建办依据批准的建设方案和有关行业建设标准,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项目进行复验,结合县级相关部门出具的项目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和工程质量鉴定意见,形成书面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并以正式文件下发,作为兑付资金依据和上级检查验收的参考资料,同时申请市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复验。市退建办会同有关部门,根据计划下达的建设任务,组织进行抽查验收,抽查项目比例不少于当年工程任务的30%,抽查结束后对县上工程提出考核意见等次。市级初验合格后,申请省级主管部门抽验。

项目竣工验收后,县区退建办和项目建设行业部门、建设单位应将项目的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及批文、工程设计方案、招投标方案、阶段性工作总结、财务决算、审计报告、项目验收资料、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统计数据、图表照片和录像资料等及时、科学归档,严格管理。

项目所在乡镇和村组要落实后期管理及养护制度,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第七章 奖惩

第三十四条 市、县区退建办每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考评,评选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优质示范工程,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十五条 对随意调整项目计划、拖欠、截留、挤占巩固成果专项资金的,将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归还原资金渠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视其情况核减所在县区下一资金规模;凡骗取、贪污、挪用巩固成果专项资金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对计划下达后长期未开工的项目,市上将收回项目资金,报请省发改委及相关部门批准,重新安排使用。

第八章 附则

篇6:河北省怀来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

2011-06-14

国家发改委 监察部 国土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审计署 国家统计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粮食局 发改西部〔2010〕138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退耕还林条例》、《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等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建设项目,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中的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含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和补植补造等项目。

第三条实施建设项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相结合;

(二)坚持国家支持与退耕农户自力更生相结合;

(三)坚持中央制定统一政策与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相结合。

第四条实施建设项目的目标是:

(一)加强林木后期管护,搞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杜绝砍树复耕现象发生,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

(二)通过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活困难和长远发展问题。

第五条建设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并组织实施,严格按规划编制计划,按计划编制方案,按方案编制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和验收。以退耕还林工程县(市、区)为基本建设单位,以退耕还林村为基本单元,统筹落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各项措施。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国函„2009‟93号)要求,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审计署、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等部门组成部际联席会议,负责协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关工作,研究解决建设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督促地方落实建设任务。

第七条在部际联席会议统一协调下,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建设项目任务计划的审查和综合平衡,会同财政、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下达建设任务计划;负责建设项目的综合协调,对生态移民建设项目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对各类建设项目进行稽察。

国土资源部参与基本口粮田和相关项目建设的指导、监督检查。

水利部负责基本口粮田建设中的坡耕地水土综合治理工程、坝地、沟滩地建设、退耕还林相关水利设施建设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水土保持专项工程验收。

农业部负责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农民工培训以及后续产业发展中农业建设项目的指导、监督检查。

国家林业局负责补植补造项目以及农村能源、后续产业发展中林业建设项目的指导、监督检查;参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其他建设项目的指导、监督检查。

国家粮食局负责退耕地区粮食市场的监测和供应,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确保退耕农户口粮需要。

监察部、审计署、国家统计局分别依法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察、审计和统计。

第八条建设项目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坚持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目标、任务、资金和责任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并督促各县逐乡、逐村、逐户予以落实。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制度,确定一个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总协调工作,明确部门分工和责任,并将有关制度和部门分工情况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备案。

第三章计划管理

第九条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根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下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建议计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等部门,并附送当年计划执行情况。

第十条纳入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建议计划的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属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内的项目;

(二)自筹资金基本落实(包括劳务配套);

(三)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具备开工条件。

第十一条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按照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计划和专项资金预算,在两个月内分解落实本省(区、市)的建设任务,将专项资金预算下达到项目县,同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备案。

各地在分解下达国家投资计划时,要明确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工期,以及省、市、县等各级配套投资比例和数额。

第十二条建设任务计划一经下达,应当严格执行。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须报原审批部门审批,并确保不影响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应当按照类型编制实施方案、初步设计(作业设计)。初步设计(作业设计)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承担编制,图、文、表齐全,科学合理,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和退耕农户。

实施方案、初步设计(作业设计)等编制和审批程序,由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具体制定,并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备案。

第四章建设管理

第十四条各省(区、市)应当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提供工作经费等保障条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各项制度。对较小项目难以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的,要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

第十五条实行建设项目公示制。项目实施前,县级有关部门要会同乡镇政府把项目名称、目标、任务、资金来源与建设内容和规模等,以村为单元向项目区退耕农户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项目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初步设计(作业设计)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组织施工,不得擅自降低建设标准和工程质量。

第十七条加强项目建设档案管理。有关项目建设的相关文件、实施方案、初步设计(作业设计)、招标投标资料、阶段性项目建设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图片照片、统计数据和录像资料等,项目工程县要按整理成册,分类归档保存,专人负责。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十八条严格执行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财政部、原国务院西部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印发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严格资金支出管理,严禁弄虚作假骗取和截留挪用建设项目资金。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和地方应当支持配合。

第六章验收与管护

第十九条各省(区、市)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分为自查验收和联合复查。自查验收由县级负责组织实施总协调的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实施。联合复查在自查验收的基础上,由省级负责组织实施总协调的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实施。

第二十条检查验收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项目任务和投资是否按计划完成;

(二)建设项目是否按规定组织实施;

(三)项目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

(四)资金拨付、管理与使用是否符合财务制度,有无违规问题;

(五)项目管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六)各项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七)项目档案、信息报送等管理措施是否落实。

各类建设项目具体检查验收办法由行业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应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确产权,落实项目运行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制定管护制度,建立档案,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建设项目所在乡镇和村组要落实后期管护制度。

第二十二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对各省(区、市)建设项目分别组织或联合组织监督检查。

国家林业局要对退耕还林省级复查结果进行核查,并将核查结果通报有关部门。

第二十三条各省(区、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检查验收、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依照《退耕还林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信息统计与效益监测

第二十四条各省(区、市)应当加强建设项目信息统计工作,建立完备的信息统计报送制度。建设项目信息由省级负责组织实施总协调的部门负责汇总报送。

各省(区、市)应当建立建设项目信息汇总审核制度,明确项目县报送信息的汇总审核要求,各省(区、市)汇总信息须经省级负责组织实施总协调的部门审核无误后上报。

第二十五条汇总报送的信息内容包括:

(一)上半年和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二)上半年和粮食补助生活费补助资金兑现情况;

(三)全年建设项目完成情况总结,包括项目进展情况、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安排及建议等。

上半年信息于每年7月31日前、信息和全年总结于次年2月底前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各部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上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汇总分析情况及时提供给部际联席会议。

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实行效益监测。效益监测分为工程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退耕农户生活三类。

生态环境监测,主要监测退耕还林地区退耕还林以来工程区植被盖度、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状、水土流失状况、河川径流量、含沙量、降雨量变化、大风(沙尘)天数变化等连续动态变化信息。

经济社会发展监测,主要监测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掌握退耕还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退耕农户生活监测,主要了解退耕农户收入、口粮保障、能源消费的信息,掌握退耕农户长远生计解决情况。

第二十七条生态监测依托现有的监测技术力量和队伍。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具体负责监测技术指标及方案的制定、监测的技术指导和监测结果汇总;各省(区、市)林业部门会同国土资源、水利、农业部门在国家统一指标和方案下负责本省(区、市)监测的技术指导和监测结果汇总。

经济社会发展和退耕农户生活监测由国家统计局监测网负责。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备案。

篇7:河北省怀来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

1 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

1.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建设合力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成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项目建设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硬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逐级签订责任书。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发改、财政、审计、监察、林业、农业、水务、水保等8个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成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协调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项目涉及部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水保局负责项目的年度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2 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实施

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的要求,以“高标准、高质量、大规模、上档次”为目标,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实行整村、整乡镇、整流域治理,实现山、水、田、路、渠综合配套,从工作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确保梯田工程上水平提档次。

一是推行四位一体工作方法,即建设单位管理、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监督、乡镇村社配合的管理体系,项目实施前提,建设单位和乡、村、社进行衔接,摸清底子,做好农作物倒茬,优先安排群众积极性高和坡耕地面积较大的村社,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确定工程地点,勾绘工程范围和图班,并要求村社做好宣传、发放预留地块通知书等前期工作。工程开工后,建设单位派驻技术人员抓好工作质量和技术服务。工程监理人员经常巡回工地,把好工程质量关。工程竣工后,四方单位共同参与验收,对不合格工程,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返修,直至工程质量合格。

二是形成七项制度,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公示制、产权移交管护制。从体制机制方面确保项目高质量规范实施。

三是把好两个关口。即严格把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两个关口。施工企业必须具有三级水利水电施工资质,监理单位必须具有三级水利水电资质或三级以上水土保持资质。

1.3 加强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资金规范运行

高度重视项目资金使用规范,严格遵守各项目的资金管理办法,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工程建设资金现象的发生,将资金全额用于项目建设。项目竣工后,财务资料经县财政局严格审核,材料齐全方可报账支付,并依法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审计,确保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

2 项目建设的主要成效

2.1 紧密结合“三农工作”,确立项目实施总体思路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紧围绕成县特色产业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总要求,通过项目实施,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打造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长廊,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2.2 经济效益突出,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项目区通过实施口粮田建设工程,人均基本口粮田面积由治理前的733.33m2提高到1 533.33m2,粮食单产由109kg提高到156kg,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387kg提高到442kg。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产粮食640.8万kg,年直接经济效益1 281.6万元。基本口粮田建设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2.3 生态效益明显,提高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量,降低了水土流失程度,缓解了自然灾害,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每年可拦泥30.60万t,蓄水2 574.8万m3,土壤侵蚀量减少60%以上。避免了土壤养分的流失,加速了土地的熟化过程,减轻了对下游河道两岸人民财产的危害,其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2.4 社会效益显著,带动其他产业的蓬勃发展

通过项目的实施,修建了集中连片的高标准梯田,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走出了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发展路子,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载体、以梯田及配套措施为平台,培育、发展、壮大了一批具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基地,实现了经济结构优化配置。承包大户、公司、专业合作社等流转了新修梯田,从事规模化经营,辐射带动了全县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兴起。涌现出“梯田+药材”、“梯田+经果林+马铃薯”、“梯田+新农村建设”、“公司+基地+农户”等特色产业经营模式。2014年建成了成县王磨镇韦家沟芍药种植基地20.5hm2;红川镇二条岭油牡丹、金银花种植基地33.3hm2;由种植大户种植大樱桃33.3hm2,配套了集雨水窖、滴灌和渠系工程,开展以果品采摘、花卉观光、农家乐为主的休闲旅游,保护了环境,发展了经济。经济与生态的统一促进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在县志编修动员会上的讲话下一篇: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报告备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