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级必背古诗

2024-05-24

小学级必背古诗(精选3篇)

篇1:小学级必背古诗

1、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査慧玉

2、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抒写(A)的千古名篇。

A.离情别绪

B.个人遭遇 C.家国不幸

D.伟大友谊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査慧玉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出自宋词(A)

A.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B.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査慧玉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出自苏轼的(B)。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念奴娇》(大江东去)C.《临江仙》(送王缄)

D.《江城子》(密州出猎)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査慧玉

5、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原名(C),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A.七变 B.五变

C.三变 D.九变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査慧玉

6、“今宵酒醒何处?”后半句是什么?(D)A.杨柳岸,晚风晓月。B.杨柳边,晓风残月。C.杨柳边,晚风残月。D.杨柳岸,晓风残月。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朱丽丹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哪首词中的句子?(A)

A.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B.辛弃疾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C.张孝祥的《念奴娇》 D.李清照的《如梦令》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朱丽丹

8、“念奴娇”是词的什么?(C)

A.题目

B.第一句内容 C.词牌名 D.格式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9、“羽扇纶巾”的“纶”读作什么?(C)

A.lūn B.lún C.guān D.guàn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10、“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句诗出自哪首词作?(A)

A.张孝祥《念奴娇》 B.李清照《声声慢》 C.苏东坡《念奴娇》 D.辛弃疾《永遇乐》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11、《雨霖霖》的作者是:(D)

A.苏轼 B.欧阳修 C.李清照 D.柳永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12、“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下一句:(B)

A.明月何时照我还 B.更那堪冷落清秋节!C.短发萧骚襟袖冷 D.人比黄花瘦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13、《雨霖霖》以什么为线索有境入情的:(A)

朱丽丹

朱丽丹

朱丽丹

邵鸣 邵鸣 A.离别 B.相聚 C.挂念 D.思乡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邵鸣

14、“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出自(D)

A.《扬州慢》 B.《永遇乐》 C.《声声慢》 D.《雨霖霖》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15、《念奴娇》(洞庭青草)的作者(A)

A.张孝祥 B.欧阳修 C.李清照 D.柳永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16、“洞庭青草,近中秋”的下一句:(C)

A.东风昨夜回梁苑 B.浮生如梦梦如生 C.更无一点风色。

D.一尊还酹江月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17、《念奴娇》(洞庭青草)表达了作者(D)的情感

A.团结向上 B.相聚恨晚 C.廉洁秉公

D.高风亮节和坦荡胸怀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18、“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出自(D)

A. 《青玉案》 B. 《虞美人》 C. 《念奴娇》(大江东去)D. 《念奴娇》(洞庭青草)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19、《念奴娇》(大江东去)的作者(A)

A.苏轼

邵鸣 邵鸣

邵鸣 邵鸣

邵鸣 B.辛弃疾 C.秦观 D.岳飞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邵鸣

20、“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后面一句是:(A)

A.千古风流人物 B.毕竟东流去 C.惊起一滩鸥鹭 D.一尊还酹江月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21、《念奴娇》(大江东去)中说到了三国的(D)

A.诸葛亮 B.刘备 C.曹操 D.周郎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22、《念奴娇》(大江东去)作者神游的古国是指(A)

A.三国 B.楚国 C.秦国 D.赵国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23、“玉鉴琼田三万顷”描写了湖面的明净广阔,是:(B)

A.西湖 B.洞庭湖 C.洪泽湖 D.鄱阳湖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24、“今宵酒醒何处”,下句是:(A)A.杨柳岸,晓风残月。

B.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C.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25、“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写的是谁束装儒雅,风度翩翩:(B)

A.苏轼 B.周瑜

邵鸣

邵鸣

邵鸣

邵俐加邵俐加

C.诸葛亮 D.孙权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邵俐加

26、下面哪首诗词的作者不是苏轼:(D)A. 《饮湖上初晴后雨》

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 《雨霖铃》(寒蝉凄切)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邵俐加

27、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的号是:(C)

A.于湖居士 B.青莲居士 C.东坡居士 D.六一居士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叶青

28、“今宵酒醒何处?”下一句是:(D)

A.对长亭晚 B.都门帐饮无绪

C.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D.杨柳岸、晓风残月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叶青

29、“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此句出自《念奴娇》(洞庭青草),句中“扁”读什么音?(A)

A.piān B.biǎn C.biān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刘秋霞

30、“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此句出自哪一首词?(A)

A.《念奴娇》(洞庭青草)B.《念奴娇》(大江东去)C.《雨霖铃》(寒蝉凄切)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刘秋霞

31、下面的句子出自《《念奴娇》(洞庭青草)张孝祥》,请选出代表全词主旨的五个字。(C)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A.万象为宾客 B.肝胆皆冰雪 C.表里俱澄澈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刘秋霞

32、柳永的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被誉为什么?(B)A.唐宋四大佳词之一

B.宋金十大名曲之一 C.宋代三大名词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刘秋霞

3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选自《雨霖铃》(寒蝉凄切)。据《述异记》载,谁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兰舟”作船的美称。(A)

A.鲁班 B.柳永 C.李白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刘秋霞

34、张孝祥是南宋(A)代表人物。

A.豪放派 B.抒情派 C.田园派 D.婉约派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周丽娜

35、“肝胆皆冰雪”表达了诗人(A)。

A.襟怀坦荡 B.内心孤寂 C.不问世事 D.不惧严寒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周丽娜

36、“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的“清秋节”是指(B)

A.清明节

B.萧瑟冷落的秋季 C.中秋节 D.宁静的冬季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周丽娜

37、“暮霭沉沉楚天阔”中“霭”是指(A)。

A.傍晚的云气 B.早晨的雾气 C.傍晚的霞光 D.早晨的霞光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周丽娜

38、《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一下(A)也是他的作品。

A.《赤壁赋》 B.《示儿》

C.《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D.《望庐山瀑布》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周丽娜

39、《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更形象地表达痛苦的句子是:(A)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倪丽莉

4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哪位词人的词作?(B)

A.李清照 B.苏轼 C.辛弃疾 D.苏洵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倪丽莉

41、“玉鉴琼田三万顷”的下一句是:(B)

A.更无一点风色 B.着我扁舟一叶 C.万象为宾客 D.妙处难与君说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倪丽莉

4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的是哪位人物?(C)

A.曹操 B.孙策 C.周瑜 D.诸葛亮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倪丽莉

43、《念奴娇》(大江东去)的作者苏轼是宋词(B)的代表之一。

A.婉约派 B.豪放派 C.花间派 D.桐城派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施建军

44、《念奴娇》(洞庭青草)中“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一句写出了(C)

A.田野的广大 B.内心的孤独

C.洞庭湖月色下开阔澄澈的美景 D.扁舟的渺小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施建军

45、《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牌名是:(C)

A.赤壁怀古 B.大江东去 C.念奴娇 D.洞庭青草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陆丽华

4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出自哪位词人的词作?(D)

A.李清照 B.苏轼 C.辛弃疾 D.柳永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陆丽华

47、“尽挹西江,细斟北斗,”的下一句是:(C)

A.更无一点风色 B.着我扁舟一叶 C.万象为宾客 D.妙处难与君说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陆丽华

48、“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周郎是指哪个?(C)

A.周恩来 B.周树人 C.周瑜 D.周文王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 陆丽华

篇2:小学级必背古诗

一、深情朗诵,逐字解析,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讲究字数的对称、音调的平仄、句式的搭配,处处体现着语言美。例如,古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前两句最后的“晓”字和“鸟”子在音律上就很搭配。还有就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比喻的句式将庐山瀑布的壮观用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让学生去诵读这些饱含语言美的诗句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体现在:(1)通过不断诵读,体会语言音调的合理搭配,培养学生的韵律美。(2)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切实体会句式的作用,例如,学生在朗读排比句时,可以感受排比句感情洋溢、气势强烈的作用。(3)朗读可以矫正学生发音,对于小学生声线的发育有着很好的作用。

二、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展示古诗中蕴含的意境美、绘画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于基础教育投入的增长,大部分小学教室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过去的学生对于古诗中的意境美、绘画美只能从老师的描述中或者课本的插画中略知一二,不能准确地体会到古诗所蕴含的美学价值。现在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图片或者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壮丽山河,幽静隽雅的世外桃源等。例如,在讲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时,西湖的美就可以通过播放图片,让学生切实地感受诗句描写的西湖美感。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感受到古诗中描绘的意境美、绘画美,进一步深刻地理解了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对于情感也有了感情基调上的准备。学生在直观地体会美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对于诗句中的美丽景色有了切实的体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合语言美、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美

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学生通过体会诗句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绘画美提高了自己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对于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则需要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美。古诗的情感美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山行》等都是将诗人的情感寄托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2)抒发爱国之情和离别之苦。古代战火纷飞,不少诗人都要经受战乱带来的离别之苦,抑或为了自己的国家不得已加入战争。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和离别之苦,诗情充沛的诗人只能通过古诗去表达。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孟郊的《游子吟》等,表达的是对于家乡的思乡之苦和对亲人的惜别之情。王昌龄的《出塞》则表现出爱国的情感。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富足安逸,通过对这些古诗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体会到残缺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3)热爱生活,钟情于自然之美的山水田园诗。这类诗通过描写安静祥和的自然风光,表述自己寄情山水、与世无争、追求平凡才是真的生活态度。通过学习各类古诗,健全学生的情感美,加强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是人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结合语文的课程特点,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寓于古诗词的讲解中。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将学生的美学教育融入各科课程教学中的要求。语文培养的是学生的气质,文学修养。通过小学语文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绘画美、情感美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倪雪婷.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2).

篇3:扣年段主题 赏必背古诗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古诗;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低年级古诗教学的背景分析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必须背诵70首优秀古代诗词,并附录了诗文目录。

对此,作为一名工作8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执教过苏教版语文1-6年级教材后发现,其中以《古诗两首》、单元《练习》和文包诗形式出现的古诗共计48首,远远达不到70首的背诵要求。

有些教师把这项学习内容放在周末或寒暑假,让学生在家集中自学背诵,显然不如在学校开设校本课程中加此内容更合宜。我校校本课程里以《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为教学内容,开展了主题式古詩教学。我在二年级以“春天”为主题进行了古诗教学实践,学生在同一主题的归类和联想中,快速进入了古诗情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古诗教学的相关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

片段一:紧扣学段定主题

师:看到这些美景,你想到了哪句诗?(依次展示风筝、柳条、繁花、春燕等春景图)。

生:我想起了刚学的《春晓》里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班学生都在举手,跟着起立发言的学生忍不住一起背出了后两句。)

师:谁还会吟诵关于春风、春雨的诗句?

(还没等我点名,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大声齐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片段二:围绕主题找诗题

师:像这样描写美好春光的古诗在《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还有很多,有的只看题目就能猜到,你试着在书中目录里找找看?

生1:《春日》肯定是写春天的诗,因为题目里有个“春”字。

生2:《江南春》里也有“春”字!也是描写春天的诗!

生3:《清明》是写清明的诗,清明节也在春天里,也属于写春天的诗。

……

师:读诗先读题,你们不仅方法对,而且理解能力也很强呢!其实,还有一首也是有关春天的诗,有一个成语“桃红柳绿”描绘了春天柳树发芽的景色,告诉我们柳树发芽抽枝也是春天的标志。现在你找到了吗?

(学生纷纷举手找到《咏柳》,师顺势出示以上诗题。)

2.案例反思

结合苏教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春雨》《春晓》两首古诗“春天”的主题,我在校本课程中选用《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几首有关春天的不同作者的诗。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春天的特点,精选有关诗句,让春天的画面和诗句内容紧紧相容,相得益彰。

三、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方法思考与分析

1.画面引出主题,吟诵感受春天

三月阳春,我的二年级学生们正在生活中享受着美好的春光,正在日记中记录着春天的变化,正在语文教材中学到春天的古诗《春雨》和《春晓》,他们听到隆隆春雷,感受到丝丝春雨,欣赏到桃红柳绿与莺歌燕舞,因此当他们看到我出示的春天的图片,就轻而易举地联想起学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甚至全班都脱口而出背诵出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联系年段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主题,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有关春天的古诗进行教学,是非常有利的时机。

2.诗题归纳主题,联想理出精髓

学古诗三步走:读诗题、解诗意、悟诗情。诗题是全诗的主旨,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我让学生在《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的目录中找出有关春天的题目,让学生在饱含兴趣的寻找中,不知不觉开展了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读诗题,也掌握透过诗题了解诗意的方法。

其中,《春日》《春江晓景》《江南春》《春夜喜雨》《春晓》因为诗题中包含了“春”字,被学生们一眼识得。《乡村四月》也可以通过“四月”二字找出。而《清明》则是熟知一年级下学期时语文书上的“二十四节气表”的学生找出来的。最后剩下的有关春天的古诗《咏柳》是最难发现的,通过我用“桃红柳绿”这个成语的提示,才激发起学生的思考,联想找到了这首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通过题目可以直接联想到主题的还有“送别”主题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题中含有“送”字。

再例如以“物”为主题的古诗:《蜂》《竹石》《墨梅》《风》《咏鹅》《小池》也可以从题目入手辨析提炼,进行主题式古诗教学。

3.意境渲染主题,感悟解得精彩

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能够在诗句中找到和“春天”有关的词句。例如:《江南春》里“莺啼”“绿映红”,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不由让人想到江南的春天。《春江晓景》里的“竹”“桃花”“春江水暖”,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嬉水江中,不由让人想到春天的江水回暖了。学生找出凸显春天主题的字词后,出示这些景物的画面,帮助学生体会作者作诗时所处的意境,降低理解文字的难度,激发阅读文本的兴趣。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除了可以设计“春天”为主题的教学,“送别”“物”“边塞”“哲理”也可设计为主题式古诗教学。例如:以“送别”为主题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句以水深比情深,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根据低年级儿童喜读爱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图片、动画等感性材料,例如:汪伦踏着快速的步伐,急忙赶到潭边给李白送行。但李白的小舟已经离开岸边,他们只得隔着潭水在远处相望,挥泪告别。再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将相关的诗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

四、结语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数量之多,通过机械地自学背诵记忆,效果远远不如在校本课程上通过主题归类的方式学习效果好。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主题式古诗教学使古诗理解难度降低,让学生不惧怕学习和背诵古诗。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与古诗的对话中,吟诵、联想、感悟,尽情在诗海中遨游。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3、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湖北美术2010

4、杨旭华,古诗教学策略分析,文学教育[J],2011年07期

5、赖章连,关于小学古诗词教育的探究,课外语文,2012年18期

上一篇:商务局查摆问题情况报告下一篇:遵守上班纪律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