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泉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2024-04-21

洋泉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精选14篇)

篇1:洋泉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洋泉镇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以及市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切入点。按照市局要求在2009年底,我镇将完成全镇城乡居民20%的建档工作。

二、基本原则

采取点面结合、循序渐进、动态管理,力求客观性和准确性、保密性及知情自愿的原则。对老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优先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完善其相关内容。

三、完善相关制度及档案的妥善管理

对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应制定相应制度。建档要责任到人,建档对象、建档方式、建档程序要做到量化、细化、按步就班,要高质量、高水准完成。档案的管理应指派骨干力量进行专项负责,档案不得遗失,不得外转和借调。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医务人员要及时予以补充,以便档案的记录更新及完善相关资料,并且要熟练的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情况,以便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使建档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杨卫春;副组长:张兴平、贺斌;成员:张洪广、刘小刚、邓龙斌、邓少峰、邓智明、邓珊、盘玉、刘喜、杨琼、周雪花;业务院长:张兴平、防保组长:贺斌,负责对居民健康建档工作的指导和督查。院办要把该项工作,作为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要加强领导、端正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

(二)加大投入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人员培训等相关费用,应纳入财政安排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有关支出范畴。健康档案的格式,由院办按上级统一标准印制。

(三)加强宣传

我院应及时请示当地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以取得党群的大力支持。开展居民建档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单、电视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居民建档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居民对建立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力求做到政府重视,部门协调,村(居委会)居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洋泉中心卫生院

2009年12月

篇2:洋泉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为落实好上级政策,加快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及规范管理,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现将大德镇卫生院《2011年大德镇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及慢性病管理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强化工作措施,认真组织落实。

一、打实基础、落实措施、健全体系

1.落实人员,分工明确。将本村内的公共卫生人员运用到位。2.强化管理,制定严谨的考试制度,不得吃大锅饭。

3.责任落实到人头,实行分片包干制。卫生院对卫生室主任进行考核,主任对其公共卫生人员进行考核。公卫人员必须服从管理,听从上级安排。4.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二、全面实施,重点推进

1.以村为单位,首先摸清辖区内的户籍人口数和常住人口数,并对重点人群进行初步统计。

2.配合卫生院做好重点人群的体检工作,将所在辖区内所有的重点人群有计划有组织的到规定地点进行检查,并??按卫生院部署,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三、重点开展各类疾病人员工作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人群必须做到血压必查,做到准确无误并对疑似病例进行监测,做好详细记录。

(一)、高血压病人管理

1.对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必查高血压,认真仔细对疑似病例要严进行多次测量,提供严谨的科学依据,并作好详细登记,以确诊的病例要进行规范化管理,每季度随访,随访内容要详细,健康管理率达60%,每季度访视率达100%。

(二)、糖尿病人管理

掌握本村内糖尿病人情况,进行登记,每季度进行回访并规范填写回访记录,每年听从卫生院安排,组织辖区内糖尿病人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同时做好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做到管理率100%,回访率100%。

(三)、重症精神病管理

对辖区内重症精神病患者做到知要知底,按照服务规范对其提供相应的访视服务和健康指导,做到管理率100%,访视率100%。

(四)、60岁以上人群的管理 开展老年保健活动指导,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每季度回访一次。每年请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部署,组织好以上重点人群到规定地点统一检查,访视及管理必须真实有效,前后符合逻辑,做到我建档我随访,我随访我负责的原则,严禁弄虚作假。如弄虚作假一经查实扣全年公共卫生补助以外,卫生院还将给予相应的处分,触犯法律的将交予司法机关处理。

四、细化工作

(一)、对所有人员建档,必须认真负责。请按服务规范进行建档和管理,各村在建 档时请将建档居民的缺标在档案的封面,并按年??进行分类,同时按上级要求做好档案编号工作,重点人群的档案管理好后,由专人管理,及时更新档案内容,避免造成死档。

(二)、每星期上报一次健康档案,新档案的建立进度和重点人群的回访进度

篇3: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方法探讨

1规划计划先行一步, 措施要全程落实

社区全体医务人员应高度关注并投身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中去, 首先要使中心、服务站和健康档案小组负责人带头转变观念, 统一认识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居民健康档案与门诊病历和住院病案有着明显的区别, 前者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化文件或资料库, 为全科医师在开展连续性治疗、保健和康复时提供患者全面的基础资料, 也是社区卫生工作者扩大和加深临床经验乃至科研的工具;后两者仅是对一次疾病的诊疗过程的记录。如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规范管理, 可了解居民用药习惯、方法及其治疗上存在的问题;开展健康体检可了解老年居民胆结石、脂肪肝等发病情况及其罹患因素;通过深入社区, 入户调查, 还可了解居民其他卫生状况, 如其所在社区、家庭及人文背景等情况, 为下一步开展社区健康干预打下基础。

在工作实践中, 首先要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完善服务流程, 注重措施落实。如我社区全体人员连续2个月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居民家中集中建档, 同时配合入户调查对建档和更新档案进行补充和完善[1]。具体工作要制定相关适宜的细则, 如安排合适的入户调查时间。建立科学实用的服务流程有利于提高建档效率, 如男女搭配的建档小组、佩戴胸牌的着装、合适的入户时间、采取在某一小区或住宅区开展集中调查的措施等。为了提高建档的效率和质量, 采取分工协作、分工不分家、边建档边整理、集中完善等措施, 按要求建档。

2发挥优势, 多方联动;结合实际, 提高质量;求真务实, 紧抓重点

以社区服务卫生中心为主导, 发挥其决策和技术优势;以保健站为平台, 利用其地理和熟悉优势;以居委会或物业为帮手和向导, 借助其人脉资源和地主优势, 三方联手, 共同参与建档工作。建立真实、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对以后各项工作开展非常重要, 因此为提高建档质量, 保证采集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 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使用, 要结合实际, 本着方便、实用和便于以后接轨的原则, 不要不切实际生搬硬套国外或书本经验, 要做长远规划, 分步实施, 才能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并使之逐步完善。为了尽量发挥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我社区采取中心和保健站联合管理, 把高血压、糖尿病、残疾人等作为重点人群进行建档并重点管理, 使之成为活档, 有用之档。具体做法是, 结合平时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和免费体检等活动对档案进行管理和更新, 采取真实、务实和行之有效的做法。

3长远规划, 按照要求建档, 使“无”档变“有”档, 结合实际管档, 使档案成“活”档

如果未建立真实的居民健康档案, 就无法开展对目标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居民筛查及掌握社区老年人、3岁以下儿童数量等有关资料, 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将难以顺利开展。因此, 根据中心实际状况和能力, 本着建档只是基础, 活档才是建档目的的原则, 制定规划, 分步实施, 要建就建真实之档, 可用之档。如根据居民健康档案资料可从中筛查出需要进行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我们将居民健康档案和慢性病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目前已逐步将辖区500多例慢性病居民收入中心, 已使这部分变成活档, 使高血压、糖尿病的建档率、管理率、控制率明显提高。

总之,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纪录了人们健康信息的系统文件, 是开展社区卫生防病工作和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基础, 对控制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在医学科研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其资料的全面性、连续性、可检索性, 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计算机的应用, 将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在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过程控制、记录查询、保密检索、音像动态、远程会诊、互联网传送和资源共享等方面[2], 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秀莲, 王晓玲.居民健康档案入户调查技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13) :112.

篇4:洋泉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91

社区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和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方便、快捷、人性化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则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基础。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最主要的内容是资料的收集,这是一项繁琐、细致、长期、系统的工作,也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居民健康档案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基础,对居民的健康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由社区卫生机构人员通过门诊和入户等方式收集资料而建立,针对在建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点,提出加强领导、宣传动员和团队服务等工作方法以及与居民沟通的有关技巧。

经过较长时间的健康档案管理的实践,笔者对健康档案建立的难点与工作方法和技巧有以下的认识和体会。

建档工作难点

健康意识淡薄,建档积极性不高:多数居民健康意识不强,存在“没病就是健康”思想。怕体检万一查出病却医不好或治不起,反而多了心理负担等错误思想,对“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没有充分认识[1]。其次,居民对医护人员免费上门建立健康档案持怀疑态度,担心个人信息会被泄漏,采取敷衍了事,隐瞒病史或者回避的方法,甚至将前来建档的医护人员与做上门推销商品的商贩相联系,害怕上当受骗,使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受阻。

社区居民身份复杂差异大:社区居民构成日趋多元化,年龄、职业、文化、医保等不同,身份复杂差异大,对建档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不同,需求各异。

社区居民居所易变:辖区内人员流动性较大,存在人户分离和租住户问题,如父母为让子女上好学校,跨区落户,人户分离;有的居民建档后又另在他处居住,造成档案的漏建和重建。

居民拒访:居民对医护人员特别排斥,不愿意靠近,入户建档的医务人员有时还会遭到拒绝。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经验不足: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力不足。由于待遇低、工作量大、工作繁杂,高学历有技能人才不愿意在社区工作,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为聘用,流动性大。新来的同志得不到及时的上岗培训,对建档的作用及意义认识不足,建档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影响所建档案的质量。社区居民看到医务人员生面孔多,也难以建立信任。

医务人员工作时间与社区居民外出作业时间相重合:由于8小时工作制,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绝大多数社区居民的工作、外出时间重合。使得医务人员入户建档时,碰到的大多是老人、保姆、儿童以及病、残、智障等弱势群体,他们和医务人员交流往往存在障碍,难以建档。

已建档案利用率不高: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计算机硬件不够、软件开发跟不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花费大量时间、人力为辖区内居民建立的健康档案,不但发挥不了作用,还成了单位的负担。居民建档信息不能及时录入、更新和调出使用,形成死档。居民建档信息不能连网使用,影响社区居民建档积极性。

工作方法

加强领导,争取社会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是党和政府提出的“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体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政府主导的基层卫生职能部门,将政府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要积极与当地政府、社区居委会领导取得联系,增强他们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争取行政领导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为建档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居民知晓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新增的服务项目,但还有很多居民不了解其意义和作用。最好集中力量分别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开展工作。可以采取张贴宣传画、发放告居民书及宣传材料、开办社区宣传栏、悬挂宣传条幅和利用各种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和意义,让广大居民了解并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社区卫生机构全体动员团队服务:社区机构领导要提高认识,动员全中心人员参与,落实人员待遇,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如社区医务人员相对固定,搭配合理,分区包干负责,明确职责分工,积极做好现场建档和档案的动态管理等工作,建档工作最好由医师、社区护士、公卫医师等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既能提高建档质量也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加强人员培训,统一建档标准:参加建档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参加《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专题培训,学习档案填写的内容、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等,以及入户调查要询问的每一项目的提问示例,学习测量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对建档工作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档案文本格式、统一信息收集标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分类标准[3]。要设有专人控制档案质量。

从需要的人入手提高建档依从性:门诊患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孕产妇、老年人、低保户和残疾人等,他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是主动需要的人,对医务人员的依从性大容易建档。

准备充分,有备而来:社区医务人员入户时要统一工作服、工作包,佩戴胸牌,备齐建档用具,要制定调查工作计划,按照社区居民居住楼栋门牌画出相应图形,建档后将完成资料收集的住户标记在对应的楼栋门牌图形上,就知道哪户未建档方便以后有目的地入户。

调整入户调查时间:建档人员上班时间采取弹性排班工作制,入户建档时间和社区居民上班外出时间错开。利用周末或每天晚上下班后1小时后开始,这个时间段居民在家几率高,大多数居民这个时间也愿意接受调查,但针对三班倒的居民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安排调查时间。

查漏补缺,完善管理:对已调查收集的档案资料,要认真分析、整理、归类,妥善保管并建立电子档案,查漏补缺。档案按小区、楼栋、楼层有序存放,方便查找;对慢病、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重点登记,建立专档。对封装健康档案的档案袋可以贴上有颜色的小纸片进行标志。如绿色代表一般健康档案,红色代表高血压病例,黄色代表糖尿病病例,方便健康档案的分类和查找等管理工作。

耐心攻克“堡垒户”:如果有的居民调查时不便做调查,应给居民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请他们方便时再联系,不可强求对方。对于拒绝调查者,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做工作,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从而消除戒备心理,使建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技 巧

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工作人员应衣着得体整洁、微笑亲切自然、声音平和尊重、目光友善关爱、姿态不卑不亢、主动介绍自己。不要直截了当地要看对方的身份证,这样会引起对方反感,而看户口簿或老人证对方相对容易接受。

注意谈话距离:适当的距离才会让人有安全感。交谈时与对方保持1m左右的距离,两者间的距离太近,讲话时容易有唾液飞溅到对方的脸上,产生不愉快。两者间的距离太远,说话的内容可能听不清楚,从而导致交流障碍。

注意提问方式,避开敏感问题:语言要通俗易懂,表达清楚。不能模棱两可、或者表达不明确。提问的问题简单明了,容易回答;问完问题后允许对方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和回答;尽量不用对方不熟悉的医学术语与词语,也不用说教式的语气来进行交流;对于居民敏感的问题,改变询问方式,要避免使对方感到难堪。

保护被调查者隐私:许多被调查者对疾病调查一栏有抵触。特别是患传染病、恶性肿瘤、慢性病、艾滋病的居民一旦被确诊,其心理压力很大。对此,应先向患者事先告知保密原则后,再调查询问,避免获得虚假信息,以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建档质量。

使老年人感覺到尊重和关怀: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交流。要重视称呼对方,称呼是满足老同志对尊重的需求。在交流中,始终耐心地、全神贯注地倾听,表达对老同志的尊敬和关心。对唠叨、爱说的老年人,采用触摸式的打断或反复给予帮助(如递水),使对方接不上原谈话的内容,而达到打断的目的;对性格内向、情绪抑郁、沉默寡言的老年人,以亲切的语言,不厌其烦地诱导、鼓励老年人说话,可以先从对方的日常生活爱好、兴趣入手,然后引入正题,达到建档的目的。

讨论

总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一项长期、繁重的工作,也会遇到各种情况和问题,我们应及时总结经验,实事求是,不断完善,才能把这项惠民工作做得更好,从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普及,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青芬.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34(3):156-158.

2 刘春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信息,2011,2:711.

3 李启芝,鄢烈让,吴健,等.建立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法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0,31:238.

篇5:洋泉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在农村地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切入点,对于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和转变农村卫生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09〕75号)和《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等有关文件提出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相关工作任务,现就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各省(区、市)以省为单位,按照《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2009版)》(以下简称《2009版规范》)的内容要求,到2009年底,建立健康档案的农业人口数不低于本省农业人口数的5%,到2011年建档率不低于30%。优先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逐步覆盖到全人群。

二、基本原则

(一)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各省(区、市)选择工作基础较好且尚未开展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地区先行试点,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坚持质量至上,不强调单一的数量要求,不搞形式主义,不一哄而起。

(二)由易到难,逐步完善。试点地区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农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疾病谱等方面的特点,可先选择《2009版规范》中的部分适宜模块建立健康档案,不强调一步到位,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逐步形成符合《2009版规范》要求、内容完整的健康档案。

(三)规范管理,务求实效。规范健康档案的管理和有效利用,实现对农民健康的动态和连续管理,发挥健康档案在对农村居民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三、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

(一)建立健康档案。坚持农民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的原则,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推行新农合制度等医改重点改革任务,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农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坚持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建立农村居

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包括农村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首次建档原则上由乡镇卫生院负责,村卫生室协助完成。更新档案可由乡、村医疗机构共同完成。

积极鼓励各地在启动阶段即参照我部下发的《2009版规范》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试行)》(卫办发〔2009〕46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建立电子化的健康档案。逐步实现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与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医院管理、新农合等各有关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减少资源重叠和浪费,实现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共用。

(二)管理和使用健康档案。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的管理。在建档农村居民复诊或接受随访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补充、更新和完善相关的健康档案资料,并定期进行整理、核查,以掌握辖区内农村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情况。要有效使用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乡、村医务人员根据健康档案提供的动态信息,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

(三)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转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推进转变服务模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上门服务、定期访视等便民服务,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实现对农民的健康管理。鼓励充分利用

电子化健康档案等有关信息资源,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群众看病就医。

四、创建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示范县

从2009年起,开展创建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示范县活动,加强农民健康的全过程管理,到2011年建设100个左右标准较高、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群众受益的示范县,带动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开展。

五、加强组织管理

(一)提高认识。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作为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扎实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到实处。

(二)保证必要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维护和人员培训等相关费用纳入财政安排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有关支出范围。同时动员社会参与,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和保证所需经费。

(三)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各地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安排的相关补助资金挂钩。地方各级卫生行

政部门要分级负责,协调配合,加强对建档工作的监督检查。

(四)完善工作制度和方案。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工作目标,发挥专家技术指导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完善有关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长效制度,注重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五)做好信息统计工作。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动态监测和管理,做好健康档案有关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2009年农民健康档案统计基数暂以按照《2009版规范》建立的农民健康档案份数予以统计。

六、全面做好2009年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2009年是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启动之年,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医改有关文件精神,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工作。

(一)慎重选择试点县(市、区)。各省(区、市)要采取整县推进的方法,逐县开展工作。2009年要选择具备良好工作基础且尚未开展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县(市、区)作为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试点地区。试点县(市、区)的数量不宜过多,原则上按本省(区、市)总县(市、区)数5%的数量予以控制。2009年试点县(市、区)建档工作要覆盖本县(市、区)80%以上的农村居民。

(二)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试点县(市、区)要对建立

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与建档工作。

(三)开展全员培训。试点县(市、区)要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掌握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篇6:洋泉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镇府发(2011)号

镇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长征镇建立居民健康

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

各村(居)委员会、镇政府各相关部门、工作机构:

为加快推进我镇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长征镇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钱静(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邓加庆(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肖勇(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成员:杨春英(镇党政办主任)

杨光亮(镇社会事务办主任)

冯立俊(镇卫生院院长)

卢昌勇(镇中心学校校长)

曾义权(镇计生办主任)

(镇土管所所长)

(镇农服中心主任)

(镇派出所所长)

罗建铁(镇城管办主任)

唐文勇(坪丰村主任)

等九村五居主任

篇7:洋泉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新庄乡卫生院关于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

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了解和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疾病及死因构成,针对辖区内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进行社区诊断。以村办事处为单位,2011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到:半年60%;全年、100%。建档合格率达到95%,档案使用率≥85%,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率≥50%。

二、目标人群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

三、工作策略

(一)政府主导,依靠村医、村委会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居民主动配合做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二)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及健康教育人员要履行建立健康档案的责任和义务,根据辖区服务人群特点,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三)采取上门入户服务、健康体检、门诊就诊、专项社区卫生调查等方式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四)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健康档案。做到健康档案管理规范、查找方便、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使用价值。

四、建档内容

(一)个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疾病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二)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攘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岁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住院记录、转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五、建档程序

(一)农村居民到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动员其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二)通过上门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动员辖区内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0-3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随即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在早孕诊断确认及产后随即记入健康档案。

(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应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有建立录入电脑,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六、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一)已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二)提供入户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

(三)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四)所有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由责任医生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七、建档要求

(一)真实性:健康档案是由各种原始资料组成,要真实地反映居民的健康状况,如实记载居民的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康复状况等详尽资料。

(二)科学性: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医学信息资料,应按照医学科学的通用规范进行记录,各种图表制作、文字描述、计量单位使用要符合有关规定,做到准确无误。

(三)完整性:居民健康档案记录的内容必须完整,应该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部分。

(四)连续性:完整、科学的居民健康档案反映了社区、家庭和个人卫生服务和健康状况,要不断更新和充实健康、疾病状况信息,保持健康档案的连续性。

(五)可用性: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以门诊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档案使用频率较高,健康档案应在公共卫生服务、复诊、转诊等医疗卫生服务中具有使用和参考价值。

八、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监督、指导机制

(一)疾控、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逐级进行建立健康档案工作培训,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建立和使用健康档案。

(二)要把建立健康档案工作,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监督和指导。

九、健康档案考核指标及解释

(一)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二)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三)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新庄乡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篇8: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一般来说,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情况系统的文化, 包括了个人病患的记录、各年龄阶段的保健记录等等。好的健康档案是照顾病人的基础, 更是加深、扩大医生临床经验的工具, 受到广大医疗从业人员的认可。社区建立健康档案是开展社区服务基础工作的重要保障, 也是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方法, 同时还可取得第一手宝贵的社区科研资料。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

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日记, 是个人健康资料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别于医院的特征之一就是拥有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而且, 健康档案可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医生与患者的服务模式。一般而言, 民居健康档案包括了3个部分:个人、家庭、社区健康档案。仁寿县文林镇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了了以下信息内容:基本信息、病例病史、联系方法、体检情况等等。

(一) 个人健康档案内容。1.基本资料。包括居民的基本资料, 如年龄、职业等, 同时也对他们的健康行为有所记录, 例如是否存在吸烟、运动等习惯。同时还记录了临床方面的资料, 如是否有病史、过敏药物等等。2.健康问题的目录。档案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健康问题的目录。其记录的内容包括过去、现在及可能发生的影响, 可真实有效反映个休的检查结果。3.病情流程表。指的是居民的某个病情在一段时间内的检查、治疗情况的概括, 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指标性过程。4.问题的详细记录以及进展记录。此内容属于健康档案的灵魂, 是对患者每次的就诊情况进行详细描述与记录。包括治疗方法、服用的药服、过敏反应等。5.周期性的检查报告。主要是运用具体的表格形式, 针对不同的个体所设计出的专业性表格, 为预防疾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6.住院记录和转院记录。记录了病人的住院情况以及转院的记录。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各类资源, 为病人提供完善的医务和护理服务。

(二) 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家庭健康档案有别于个人健康档案。但也包括了个人的基本信息, 不过最重要的是还包括了家庭成员的内容, 包括是否有遗传病史、家人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家人成员的健康情况等。

(三) 社区健康档案的内容。1.社区基本的资料。主要包括了社区的所处位置、卫生设备和条件等等。社区人口学特点, 例如社区总人数、出生率、生育观等等;社区文化、社会环境情况, 如社区居民教育水平、婚姻情况、家庭功能等等。2.社区卫生的服务情况。主要记录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门诊内容、门诊的接诊工作量、常见病处理方法等内容。3.社区的健康情况。主要是记录了所处的社区的一个健康问题分布, 包括疾病的严重度、人群的常见发病率、社区的残疾人数量、工作环境、居住条件、饮食环境等等。并且对威胁居民健康的问题进行进行分析、评估, 旨在最大限度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准则和方法

(一)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准则。健康档案的建立一直以来都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作, 在档案构建的过程中, 应该遵守以下几点准则,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完美的居民健康档案:

第一, 一步一步观察、分析, 慢慢建立起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在建立居民档案的过程中, 有的问题是通过简单了解和短时间的观察即可得出结论。但仍有很多问题非常复杂, 需要长期的分析、研究、综合评定后才可作出全方位的判断。还有些隐私性强的工作只能在全科医生接触后才可真正了解。所以居民健康建立不要操之过急, 需要一步一步完善。

第二, 收集资料时一定要综合分析。在健康档案中, 其问题的记录是一项重点的内容。这些问题包括过去的、现在的, 以及未来可能影响到家庭、个人的健康问题。

第三, 动态性准则。当前的健康档案中, 所罗列的问题可能还无法完全包括影响到个人、家庭健康的所有资料。因此, 在运用的过程中, 一定要对一些无效的信息进行删除处理, 同时补充、更改有效信息, 不可因为工作量大而丢失了有效的信息记录。

第四, 准确性、客观性准则。健康档案资料一定要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 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具有反复使用的价值。

第五, 隐私性。居民健康档案或多或少包含了个人及家庭的隐私问题, 因此这些档案要做好保密的工作, 不要随意泄漏。同时一定要保障个人的仅利, 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要做好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

(二)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方式。居民健康信息是一个动态彩信的过程。收集工作包括了一般的用户调查、日常医疗情况、保健及预防有机结合的方式来一起完成的仁寿县文林镇城东社区中心辖区5个居民委员会, 中心将50余人分成5个小组, 在居委会配合下各自负责一个社区开展入户调查。

第一, 每年集中1~2个月下社区上门建档, 采取2人一小组, 一人问询, 一人记录的方式;

第二, 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在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看病时就要适时的宣传有关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让居民可以最大限度配合工作的开展。

目前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1326份, 建档率99%, 筛查出高血压2152例, 糖尿病1132例, 65岁以上老年人4092, 孕产妇215人, 儿童3871人, 全部实行信息化网络监控管理。

四、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个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辛苦建立的健康档案如同保管文物一样“保管”着, 只是用于应付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 往往导致档案变成一堆无价值的“垃圾”或装饰品。没有让档案起到真正的作用, 无法让医生了解服务的对象, 更无法创造更高的价值, 实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 更无法让档案具有的宝贵价值充分发挥。一般来说, 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第一, 相关的数据收集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处理,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共享, 为提升社区的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 可参照住院病历的构建方式。可专门配备一个单独的档案室, 根据健康档案中的内容不同, 包括不同社区的居民, 把档案纸质材料分别摆放, 并安排专人负责特殊人群 (糖尿病、高血压、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 的管理。同时还要注意的是, 居民健康档案的数据信息要由专人管理及录入, 也要配有专门进行维护, 做好相关的数据备份工作, 以此来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和安全。

第三, 根据有关的慢性病管理规范, 把慢性病管理和个人健康档案有机结合。所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标记好, 归入到慢性病管理的年度检查表和随机访问表中, 同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 完成相关表格的内容。

第四, 为了能让建立健康档案这一工作得以纵深推广, 城东卫生服务中心还在社区内定期开展社会公益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宣传, 组织社区服务人员经常下社区义诊, 利用已掌握的信息, 电话通知特殊人群定期到中心听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15号高血压讲座, 19号糖尿病讲座) , 从而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前, 我社区居民建立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率为95%, 档案管理比较规范, 利用率逐年增加, 为居民健康提供了可靠的凭证。但是, 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仍有一些问题存在, 一是居民对健康档案的认识度不足, 甚至有的居民不愿意配合社区医生建立健康档案建档。二是相关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 甚至极少部门的部分领导还误认为, 建立健康档案是是卫生部门的事, 在配合协调上主动性还不够。三是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意识要加强。

加强居民档案管理应做到:1.加强对《档案法》, 等法规的学习, 学习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相关规范;2.积极在卫生管理部门领导下, 认真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3.把居民健康档案列入社区卫生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 档案工作有足够经费, 有专职人员管理和提供档案;4.建立健全档案制度, 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1]毛乾英.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 (5) 423-424.

[2]林湖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 (4) 193-194.

篇9: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做法和体会

1 主要做法

1.1 健全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培训,提高居民认知水平 街道参照卫生部社区健康档案和农卫司纸质健康档案要求,制订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明确了街道、社区、村组干部、医院医务人员、村医生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及奖惩措施,组建了25个卫生服务团队(社区9个,村级16个),每个团队由3-5人组成。镇政府召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动员塈培训专题会议,对参会人员进行培训,使全体参会人员了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掌握调查询问、体格检查的内容,规范表格填写及档案管理的要求。向社区、村干部、乡村医生落实入户宣传、调查任务,明确调查信息资料保密要求等,并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电脑操作员进行了纸质档案录机培训和现场考核。抽调社区、村组干部和医务人员组成工作组,入户开展宣传工作,向居民发放《致金海、启平街道居民的一封信》、家庭基本资料、个人健康档案、填表说明等各150000份。东台市政府举行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启动仪式,通过现场电视转播和报纸宣传等形式向居民宣传建档意义、程序等相关内容,大大提高了居民对建档工作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

1.2 规范运行机制,积极稳步开展,建立合格健康档案 东台市政府大力支持建档工作,在财政给予积极投入,为团队每名建档人员配备工作用电动车,统一着装,统一标识。东台市卫生局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工作管理制度,公开向社会承诺服务规范,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和要求,编印团队工作手册,规定各医疗机构在岗的医护人员、公卫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由各医疗机构负责人统一领导,将建档任务科学分配,实行团队分区域网格化包干。团队负责人主动结合主管卫生的社区、村组干部,实行入户逐人现场调查询问、体检建档。医院公卫人员分社区分村蹲点进行指导、督查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确保建档内容填写客观真实、统一规范,科学有效。建档人员将采集到的纸质档案信息集中录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软件,居民到医疗机构就诊、体检、住院等,都由医疗机构为其不断更新、完善信息,逐步形成了符合卫生部规范要求、内容完整的健康档案。社区医院开展的围产期保健体检、儿童保健体检、各企事业单位健康体检,丰富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为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工作体会

2.1 政府支持是健康档案工作的关键 健康档案工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科学系统工程,在管理、研发、共享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必须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组织机构、资金经费、技术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研究管理水平,真正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2.2 群众参与是健康档案工作的主体 居民健康建档建立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2—3年时间,逐步构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减少资源重叠和浪费,全面了解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卫生服务规划,提供系统性、协调性和连续性的卫生服务。在此期间,加强全民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要让群众懂得“人人参与,惠及万民”,积极支持健康档案工作。

2.3 队伍建设是健康档案工作的保障 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许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建档人员在调查询问家庭和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体格检查期间,都能认真调查、客观真实体检,逐人、逐项规范填写档案,尤其是卫生服务团队在入户建档时,很多医务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十分辛苦,涌现出许多尽职尽责的好医生,确保了建档工作按进度、高质量完成。

3 工作目标

3.1 确保居民人手一份合格健康档案,逐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力争在2年内为辖区内每位居民建立一份规范档案,以新医改为契机,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实施的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要措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2 对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县、乡医院管理软件系统,实施资源共享。县、乡医院管理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构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预防、保健、康复、诊疗等医疗活动以及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资源共享,同时实施新农合、居民医保对患者门诊、住院报销的在线监督管理。

篇10:洋泉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为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和管理工作,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农村居民建档率达到30%,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0%。

二、项目实施范围 2011年项目在全镇实施

三、项目活动内容

(一)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规定。

按照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认真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各项工作。

(二)开展健康档案管理培训。

按卫生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要求进行对本院、村卫生室进行培训,让各个有关档案管理人员熟悉掌握服务流程,规范建档。

(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通过门诊首诊建档,逐村住户入户调查体检,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服务,并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四)争取2011年电子档案录入达50%。

建立电子档案,并逐步完善基本信息,体格检查、随访信息等内容。使广大居民健康档案逐步信息化管理。

四、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秦永强

镇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 梁权

镇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刘东桂

镇卫生院医师

刘湘奇

镇卫生院医师

蔡丽

镇卫生院医师

黄宗杰

镇卫生院防保所医师

陈洪伟:

镇卫生院妇产科医师 陈小泉

镇卫生院妇产科医师 黄倩:

防疫专干 宾士妹:

防疫专干 蔡丽华:

卫生院医师 宁志伟:

卫生院医师 袁薇薇:

卫生院医师

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及督导各村卫生所配合项目实施。配备专用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刘东桂担任,具体组织项目实施。

明确分工:孕产妇建档由妇产科具体实施,0-36个月儿童由防保所及公卫专职人员袁薇薇具体实施。接受公卫领导小组的督察。其余由公共卫生院专职人员具体实施。

(二)及时为辖区服务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及时将健康档案信息录入电脑,实行电脑管理。负责村卫生室建档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五、项目工作流程

(一)确定建档对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二)通过多种方式建档。

1.辖区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卫生院指导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辖区内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对往年已建档的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随访,进行健康体检。

(三)及时补充居民健康档案资料。

1.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建立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及时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并录入计算机,使健康档案资料保持完整性。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并录入计算机。

(四)充分发挥健康档案作用。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时,接诊医生要先调取其健康档案,了解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便做出更全面、准确的诊治。

六、项目实施要求

(一)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二)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三)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

(四)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五)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七、项目执行时间 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四)主要评价指标。

1、健康档案建档率农村居民达到30%,城乡居民达到50%。

2、健康档案合格率:

(要求≥90%)。

3、健康档案使用率

(要求≥80%)。

4、健康档案真实率

(要求≥100%)。5.健康档案管理情况。

博白县那林镇卫生院

篇1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根据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重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09〕27号)精神及《陕西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要求,省卫生厅决定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列为陕西省九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列。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国家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列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乡卫生院迅速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 在2009年、2010年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2011年的工作。现我就*****卫生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情况作一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我乡辖区总共统辖8个行政村,人口约9753人,2010年应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人数约4388人,建立健康档案数为4380人,包括纸质和电子档案各4380份,建档率44.9%;2011年应建立居民健康的档案2930份,实际建立健康档案3000份,包括纸质和电子档案各3000份,建档率30.7%,已完成总工作量的75.6%,建立居民健康的档案7380份。

二、工作实施的方法

(一)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方法。有乡卫生院统一制定方案,分解到各村,有各村卫生室统计汇总人数后统一上报给乡卫生院,我们统一组织体检、建档。

(二)农民自愿,积极引导的方式。我们统一制定方案后,组织各村村医培训学习,然后在各村进行广泛宣传,人群众知晓这项政策的好处,自觉参与进来。

(三)规范建档,求真务实的原则。我们安排专人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外出学习借鉴建档较好单位的经验,安排专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档案的信息录入,确保此项工作积极、有效、无误的开展。

三、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们体检过的4380人中患高血压的约有100人,患病率在2.2%,其中部分人有不同程度的吸烟、饮酒史;冠心病人数10人左右,患病率0.2%,其中部分人员常年进行超负荷体力劳动,其他人员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和残疾疾病的发生,几年居民健康档案为全面、及时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坚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危险因素分析

目前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看我乡群众普遍缺乏合理锻炼,体力劳动量较大;生活行为习惯不合理;思想认识存在误区、不能按时参加体检,这是影响他们健康的普遍因素。

五、存在的问题

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流动人口较大,实际在家人员相对较少,建立健康档案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工作进展跟不上计划;我乡交通不便,人员居住分散,服务覆盖面不广。

六、工作计划

根据目前情况,我们决定下一步对我院职工和个村卫生室负责人进行全体培训后,完善各项工作计划,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我们决定将逐村逐户的进行入户服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知晓率,争取使得我乡群众能够认识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和定期体检的必要性,使其积极参与其中;使奖励哦居民健康档案能真正为群众服务。

*****卫生院

篇1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请示

花园镇政府:

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为了更好地建立较完善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规划和完善健康档案的建立;传染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地区、城乡和人群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能够享有均等化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请示入下:

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

根据四川省要求,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档案对象是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内常有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2011年工作要求,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需达到30%; 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

建档方式通过门诊、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入户服务等方式。

二、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的增进居民对各种传染病及慢性病的自我保健意识,在对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为了我们能够更加顺利地对居民的健康档案规范化及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请乡干部协调配合卫生院人员的工作,特向政府请示,望批准为谢!

岳池县花园卫生院

篇13:洋泉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关键词:健康档案,建立,应用,管理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 明确提出“从2009年开始, 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并实施规范管理”[1]。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 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是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健康档案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应用、管理提出粗浅的认识和方法。

1、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好处

完整、准确的居民健康档案, 记录了居民在生病时的各种检查、治疗、好转的全过程以及与疾病有关的问题, 是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记录, 它能全面地反映居民一生的健康状况, 尤其是疾病就诊的全过程, 成为保护居民、医生和医院利益的重要记录, 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 改善医德医风, 缓解医患关系, 解决医疗纠纷提供有效的依据。

1.2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原则

一是加强宣传, 居民自愿的原则。二是重点突出、循序渐进的原则。优先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等为重点建立健康档案, 逐步扩展到全人群[3]。三是前瞻性原则。通过健康检查、防癌普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四是动态性原则。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要及时了解, 及时记录, 做到定期地、连续地、动态地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管理服务。五是保密性原则。对居民的健康档案, 要严格执行规范管理, 杜绝以任何形式泄漏居民健康档案中涉及个人和家庭的隐私。

1.3 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1.3.1 居民的基本情况:

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药物过敏史、婚育史、生活行为习惯) , 免疫接种记录, 体格检查主要指标记录, 疾病诊断记录, 病史记录等[2]。

1.3.2 家庭情况:

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 家庭经济状况, 成员变动记录, 卫生保健记录, 家庭主要问题记录, 家庭成员目录等。

1.3.3 社区情况: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社区环境, 人口密集度, 社区卫生状况, 保安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资料与服务状况,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以及统计分析评估结果。

1.3.4 居民健康检查情况:包括一般检查, 慢性病筛查, 防癌普查等。

1.3.5 重点人群健康检查情况:

老年人, 0~3岁儿童, 孕产妇, 高血压患者, 糖尿病患者,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健康检查记录。

1.3.6 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空和国家计划免疫, 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情况。

1.3.7 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

酸, 预防出生缺陷、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等情况。

1.3.8 其他情况:日常诊疗、转诊、会诊情况。

1.4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方法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系统的工作。由于居民健康状况是不断变化的, 社区人口多, 人员复杂, 流动性大, 人户分离现象突出, 加上居民健康意识淡薄, 对建档积极性不高, 因此, 建档工作必须做到:

一是加强宣传。大力宣传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好处。要让居民知道, 健康信息卡建立后, 不论到哪里看病, 只要携带居民健康信息卡, 挂号时交给挂号员刷一下, 给你诊病的医生就可在电脑里看到你的健康档案。这样, 既可缩短看病时间, 又节省医疗开支。从而, 使居民提高自愿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优先为重点人群建档。优先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的儿童等建立健康档案。

三是通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如日常诊疗, 健康体检, 入户调查等为居民建档。

2、居民健康档案的应用与管理

为使健康档案不成“死档案”, 我们应该注重做好健康档案的应用和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是要领导重视, 增加投入。领导重视是搞好居民健康档案应用与管理工作的保证。目前, 有些医疗机构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或没有投入, 医务人员的工资主要来源于诊疗业务收入, 健康档案管理的人力及资金严重不足。因此, 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尤为重要。

二是专人管理, 注意保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配备健康档案专职管理人员。健康档案和其他档案不同, 是连续的、动态的、需居民终生保存的健康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经过业务和保密工作专门培训, 以提高其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三是整理档案, 编号存放。对已建立的档案资料, 要检查档案的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婚姻状况、职业、住址、联系电话等自然情况的填写是否完整, 各项目登记是否符合要求, 确认无误后统一编号存放。每个居民的档案号码是独立的, 每个社区医院只有一套病人姓名索引。档案的保存期限为居民终生保存或调离, 有价值的应永久保存。

四是备份纸质病历, 及时补录档案。居民的病史是不断变化的。笔者认为纸质病历最好复写一式两份, 一份医院保存, 一份复写在病历上由居民保存。这样, 既能将医院诊疗的情况及时录入电脑, 又能使居民通过病历了解本人的诊疗情况。

五是实现软件管理, 保证信息安全。健康档案管理人员要将健康档案数据逐一录入电脑存储, 实现软件管理。要定期做好数据备份, 防止因黑客、病毒攻击或因设备故障而丢失, 并做好数据信息的保密。

六是建立网络平台, 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计算机网络, 建立起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服务平台。这种以二、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为依托, 让居民放心在社区医院看病的做法, 不但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减轻二、三级医院的诊疗压力, 而且能较好地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总之,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目的, 就是为了及时、准确、更好地提供利用。只有做到资料完整准确、及时归档、科学管理, 建立起省、市、县乃至全国统一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 才能实现健康档案的规范管理和科学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波.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J].健康研究, 第29卷, 第6期, 2009, 12

[2]沈培林.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 2011年6月, 第9卷, 第11期

篇14:洋泉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关键词:社区健康档案建立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0-02

居民健康档案是对居民健康过程的规范和科学的记录,是医疗文件的一种,包括一个人及其家庭的基础资料,患病记录,健康检查记录,疾病影响因素等[1]。随着世界人口逐渐老年化,加强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刻不容缓,通过阅读这些健康档案,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及时了解某一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掌握居民的疾病构成,及时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和卫生状况,从而为疾病管理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文调研了扬州市两老社区55以上人群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资料,以对该类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本次调研选择了扬州市长居人口较为集中的琼花观和荷花池两社区,琼花社区长居人口5180人,受调查人口401人,荷花池社区长居人口4099人,受调查人口为300人。

1.2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法建立健康档案,居委会工作人员专人负责,各小组长负责通知本组的居民,调查人员携带血压计入户开展工作,调查人员为医学专业的专业人员。

1.3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宴、种族、社会经济状况、身份证号码等。健康行为资料:吸煙、饮酒、饮食习惯、运动、就医行为等。临床资料:既往史、家族史等。

2结果

2.1建立社区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55岁以上每人一份,琼花观社区建立401份,荷花池社区建立300份。

2.2健康档案的管理。

2.2.1体检。55岁以上居民接受了本课题的免费体检,完成慢性疾病筛查,检查项目包括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胆B超等。由于中老年女性好发退行性骨关节病,对两社区55岁以上女性加拍了膝关节正侧位片。

2.2.2健康档案保管。健康档案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统一编号保管[2],在社区内设有专门的档案室,集中存放,专人负责,以保证健康档案信息的准确性、连续性、规范性,使健康档案完整、准确,全面地反映个人的健康状况[3]。

2.2.3记录。老年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后,为老年居民制作发放医疗就诊卡,上面注明患者的健康信息以及健康档案编号[2],在患者就诊时医生可获得健康信息。

2.2.4开展健康宣教。中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后,分析其内容,将中老年人中的各种疾病人群分别管理,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根据中老年人的需求,定期邀请专家为患者讲授关于慢性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如何进行更好的预防等,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活动,如座谈或义诊,以加强他们关于健康知识的储备以及对良好健康行为的掌握与坚持,以对慢性病的发展进行防范[4]。

3讨论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卫生改革、提高人民生活健康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政府列举了公共卫生服务为: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九类基础环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最基础的工作,是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列为九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管理机构通过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能够及时的了解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管理与防病干预治疗。

居民健康档案详细地记录了个人的健康问题、所患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利于及时、恰当地诊断疾病,开展个体化的药物非药物治疗[2],为防未病和已发疾病的干预管理提供依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年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慢性疾病引起的死亡率逐年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管理慢性病患者的主导力量,对社区中老年人建立真实的健康档案,从中筛选出重点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开展健康管理。开展对该类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及掌握社区老年人的有关资料,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将可以顺利开展,如根据居民健康档案资料可以筛查出需要进行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糖尿病病人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5]。重点疾病管理利于分析掌握老年居民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变异等流行病学特征,便于诊断和处理早期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总结和发现规律性疾病,提供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促进社区健康发展[6]。

为社区居民建立有效的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健康管理系统、医疗保险机构连成网络,在现有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发放健康信息卡,将就诊卡、医保卡等融为一体,将信息联网融合资源,实行一卡通,实现医疗健康资源共享[7]。当病人就医时,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都可以直接查看健康档案,病人就诊的临床信息可以随时更新,健康档案和就诊信息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通过对健康档案的疾病分类和综合研究,了解社区老年患病人群的特点,研究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因素,调整医疗保险对社区预防保健的投入,促使医疗卫生服务从单纯治病逐步走向社会家庭的预防保健,降低医药费用[6]。

参考文献

[1]李学信.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5

[2]王佐卿,王树山,祝丽玲.关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思考[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94

[3]诸葛毅.农村社区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6:2066-2077

[4]李玉莲.基层医院对慢性病的管理域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5:466

[5]张平.浅谈社区医院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小结[J].中外健康文摘,2011-3:34

[6]陈爱钦.社区医疗健康档案在居民保健中的作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73-74

上一篇:感悟读《万历十五年》有感下一篇:湄潭县建国学校创建文明中国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