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人论文造假看学术不端

2024-04-21

从牛人论文造假看学术不端(共5篇)

篇1:从牛人论文造假看学术不端

从牛人论文造假看学术不端

去年,日本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前教授加藤茂明的研究小组发表的41篇论文因存在大量篡改和捏造实验数据的行为被撤回。时隔一年,数月前加藤茂明的研究组撤掉了Molecular Cell的两篇论文。近日,他发表的三篇Nature Cell Biology的论文也不幸中枪。牛人“漫长”的造假路实在令人震惊!

学术造假“大案”

2012年1月,在接到加藤茂明可能存在学术造假的举报后,东京大学成立调查委员会,对加藤茂明1996至2011年间参与过的165篇论文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43篇论文存在不当使用图片等故意捏造行为,如图像合成和翻转加工等。除此之外还有10篇论文需要修改。调查报告认为这是明显故意的篡改和捏造,性质恶劣。即使加藤茂明没有直接参与论文的写作,也导致东京大学学术研究信任度受损,因此应该承担重大责任。加藤茂明对此回应道:“存在篡改和捏造的事实,没有能够看穿造假的人,这都是我的责任。”

加藤参与了检查实验结果和修改论文。他对此致歉称:“研究员急功近利,给大学、研究所、学会带来巨大的麻烦,我为此感到十分抱歉。”加藤承认存在篡改和捏造的事实,认为他没能发现造假,应该承担监管责任,并已在2012年3月事发不久后辞去东京大学教授职务。

以下为三篇Nature Cell Biology被撤论文题目:

A histone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activated by non-canonical Wnt signalling suppresses PPAR-γ transactivation

Cytokines suppress adipogenesis and PPAR-γ function through the TAK1/TAB1/NIK cascade

DEAD-box RNA helicase subunits of the Drosha complex are required for processing of rRNA and a subset of microRNAs 加藤茂明是日本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他领导的研究项目曾获得大量政府资金。日本媒体指出,如此长期、大量的论文造假行为,在日本学术界极为少见。

日本频发学术不端行为 日本拥有不少优秀的科学家,论文发表记录既多且优,往往长至上百篇至二三百篇,而且发表在《Nature》、《Science》上的等高端论文数目多的让人目眩。然而,曾经的加藤茂明,如今的小保方晴子(尚未证实),无疑为一贯保持严谨之风的日本学术界带来了震动。

200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设置了“不良研究行为特别委员会”,并以特别委员会的名义,发布了《应对研究活动中不正当行为的处理准则》等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以预防学术腐败行为。但在巨大的个人利益以及日益激烈的学术竞争面前,仍不断有人以身试法。

伦理规范并没有减少学术不端行为,近几年日本科学界频发造假事件。2012年,东邦大学原副教授约170篇论文都被认定存在伪造数据现象。同年,东京大学特任研究员因虚构发表遭到解雇。

2013年7月,除东京大学认定加藤茂明的40余篇论文造假外,还曝出了京都府立医大原教授在某高血压药的临床研究中修改数据夸大疗效的事件以及防卫医大讲师3篇论文存在7处篡改、伪造数据的情况。

学术不端问题突出的原因

在我国,近些年,学术不端已成社会公害。尽管喊打之声早已有之,教育部及一些高校也出台了一些措施,但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客观地讲,科技界学风并没有根本性好转,学术不端问题也大量存在,比较突出的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的学术成果;伪造或捏造实验数据;拼凑成果或将一项研究多处申报成果;不当署名、署名时论资排辈,不能很好地体现真正贡献等。

特别需要反思的是,我国现行的对科研团队及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存在严重弊端。对科研人员频繁考核或评价,评价指标看似多样化,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还是学术成果的层次、数量等;学术评价结果与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利益高度挂钩且重复使用,导致部分科研人员想方设法包装去申请课题、发表文章、申请专利及各种奖励,有的甚至铤而走险,于是产生了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引起重视,即学术期刊的市场化或论文功能的异化现象。学术期刊是学术共同体发表观点、开展交流的场所,一般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但近些年来,学术期刊的市场化愈来愈严重,特别在国际上大部分期刊已被几家出版商所兼并,出版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过度夸大期刊类别的重要性(如影响因子等),这样容易形成对科研机构和广大学者的误导,大家只看成果发表在哪个或哪类期刊,很少重视发表的内容等等。当全世界都认为以出身论英雄有违公平原则,而我们的学术界仍然讲究论文发表的载体,这也是目前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发和屡禁不止,说明我们的管理制度有根本性缺陷。其矛盾的本质在于科技管理部门还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思路想问题、出政策,而现实是除了科技经费和科技评价的管理是按照计划经济的体制来运作外,科技所涉及的所有环节基本上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了。因此,要精简科研管理部门和程序,坚持学术行为的客观标准,摒弃小团体、门户分割的陋习。应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倡导学术自由,弘扬求真求实的精神。要适当淡化对成果完成人的物质奖励,减少功利评价导向。公开的资源配置,公平的表达机会,公正的评价氛围,比经费等科研条件更重要。

还有就是要加强学术规范、加大对学术不端的惩罚力度。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学术不端问题,我国的问题是,惩罚不够严厉或者说总想大事化小。学术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和姑息态度,科研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不作为,被侵权人都没有维权意识或足够的勇气,使得问题越来越严重。当下,我国最需要的是有责任心和勇气去处罚学术不端当事人的学界和科研机构负责人。

功利的学术评价体系须改变

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一种既能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又能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这的确是很困难的。科技评价主要应限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学术评价和对科学家重大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的确认,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术交流、确认共识、探讨研究发展方向。当科技评价超出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学术评价机制,成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配置科技资源和实施管理的工具时,科研将偏离其本来目的,异化为利益追逐。

尽管社会各界对科技评价意见很多,但总体上看,科技评价正朝着更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我国科技评价大约每10年都会上一个新台阶:上世纪70年代前是官员说了算,80年代是专家朋友评,90年代比论文数量,本世纪初比影响因子,现在是计算机随机遴选专家评。但无论规则定得如何公正,都难免受专家知识面的限制,主观判断的偏颇,人情世故的影响。科技评价应该上一个新台阶:靠客观数据积累,让学界广泛参与。

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工具。合理公平的评价环境包括:把学术评价的权力赋予同行认可的合格评议者;有效防范和查处评议专家滥用学术权力的不端行为;提高评价活动的透明度,加强对评价过程的监督;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防止个人不当利益的影响和干扰;规范化的评议规则和异议处理程序。

学术评价要以学术界为主,这就要求学术共同体要有良好的自治机制和相关部门官员的自律。尽管在学术评价中普遍采用了同行专家评议的机制,但实际上评价过程仍然受到非学术因素较大的影响。要抵制来自行政和社会的不正之风对学术评价过程的干扰,防止同行专家违背学术道德评议,避免学术评价沦为行政管理的工具。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真正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改变评审专家只有权利而不承担责任的评审,利用互联网让学界广泛参与,社会共同监督。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篇2:从牛人论文造假看学术不端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编辑控制,责任

“论文抄袭”为主的学术不端行为在近几年愈演愈烈,高等教育界更是波澜迭起。仅2009年,就有不少学术造假公案[1,2]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先是3月15日,因8篇学术论文涉嫌抄袭,浙江大学宣布开除药理学副教授贺海波;接着,7月6日,因贾士秋教授聘任论文作假行为,被郑州大学免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职务,并解除教授聘任;7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原所长成崇德被同事举报,并称之为“学术巨骗”;7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认定该校副校长黄庆论文抄袭事实成立,取消其博士学位;7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6位教授联合举报该校长江学者造假。一时间,学术不端行为迅速跃出学术领域成为“公共话题”。与此同时,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被提上了重要日程。科技期刊是发布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平台,“反抄袭”自然也更加成为其编辑活动的一大重点。根据“文化缔构[3]”编辑学原理的内涵,科技期刊编辑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导引、调控着科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对科学研究起着一定的思想导向、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的作用。因此,规范学术道德是科技期刊编辑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当前电脑的复制和粘贴技术比剪刀加浆糊的抄袭更加方便,学术界应高度重视这一不端学术道德行为。早在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4]指出:“对于那些追求个人私利,互相封锁,不搞协作,甚至垄断、剽窃等等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错误思想和作风,应该进行批评教育。”新世纪,教育部又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人[2002]4号”文件)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文件)。这都从制度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上提出了要求。笔者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视觉,从实践操作层面上提出如下科技论文抄袭行为的控制策略。

1 强化编辑部的内部管理是控制学术不端行为基础

作为“守门人”,营造和维护健康的学术环境是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责和义务;同时,作为“守门人”,编辑又在客观上对作者投稿是否采用享有一定的“生杀大权”。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种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5]”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部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诸如稿件组审办法、奖惩机制等,既是期刊出版工作高效率有序化运行的保证,也是编辑“守门人”权力不至于膨胀的警戒线。根据笔者和编辑同行的经验,“在法定约定时间内得不到编辑部的回音,这是造成一稿两投或多投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6]”。从这一点上看,强化编辑部内部工作管理,也是一种减少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的有效手段。此外,从编辑部层面制定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办法,不仅是对违规者的教育,也是对大部分作者的正确导向,有着惩前瑟后的双重作用。

2 学术道德意识是编辑和作者共同的要求

2.1 编辑的自我完善是控制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屏障

科技期刊编辑的审选是科技论文从作者到读者传递的中介,也是阻止科技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编辑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学术道德素养在学术不端行为控制中至关重要。

首先,科技期刊编辑唯有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才有可能准确、全面地界定出科技论文中一些隐藏在“文字底下”的不良行为。大量的不良学术道德行为有一定的隐蔽性,如改换标题、变更作者署名、在内容上作出部分调整和修改等[7],对科技论文中不端学术行为的判断,尤其需要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要求编辑必须具备相对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文学编辑工作中提倡的“编辑两支笔”,在科技期刊编辑中可以理解为:“一支笔”用来审选和修改,另一支笔用来学习、研究和提高。

同时,树正不怕影子歪,只要编辑自身具备崇高的人格、良好的学术和职业道德修养,做到敬业爱岗,不循私情,胸怀坦荡,稿件面前人人平等,切实把好学术成果的出口关,不端学术行为人就不会有可乘之机。

2.2 提高科技工作者的认识是减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前提。

有不少的科技论文发表中的失范行为是由于作者本人对“科技论文抄袭”认识不足引起的。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出版后,该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说:“有很多的学术失范是由于‘不懂’造成的,并不是大家都成心去‘弄’别人的东西。目前存在的许多学术失范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大家缺乏学术规范方面的知识。[2]”

科技期刊编辑应该自觉培养一种帮助作者提高认识的责任意识。例如,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地帮助作者走出以下三种关于论文抄袭行为的认识误区:(1)抄袭自己以前发表的论文不算抄袭;(2)将发表在“会议论文集”的论文重新整理后,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3)将自己学位论文中的部分内容节选、整理后发表于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这三种行为,虽然使用的都是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但从“抄袭”的涵义和《著作权法》中版权规定,作者抄袭自己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也属于重复发表,是一种“合理不合法”的学术不端行为。

3 科技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控制的编辑实践

3.1 严格执行科技论文的著引和编排规范

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最基本的前提是区分正当的学术行为和剽窃,引证规范的反面就是学术不端,这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8]。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在各项工作中自觉遵守编辑规范,通过加大对文章中的引用标注、参考文献著录等各项内容的检查力度,从形式到内容,实现对不端学术行为的审查成效。从编辑出版各个环节上入手,尽可能制止抄袭、剽窃、重复发表、伪造数据等不端行为。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现有的科技期刊编辑规范,虽然都还只是一些“提倡使用”的行业标准,但只要严格执行,对规范科学研究和科技论文撰写发表中的不良行为同样会大有裨益。

3.2 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制度是控制科技论文抄袭行为最有有效的办法

因科技论文尤其是学术性论文较强的专业性,以及学科门类和交叉学科的不断增加,为减少编辑审稿过程中的偏差与失误,科技期刊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论文三审定稿制度:在编辑初审的基础上,由校内外同学科专家复审,再由编辑委员会或主编结合专家意见终审。这也是1997年6月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第8号令)规定的制度。

三审定稿制度的优越性在于:以学术论文的质量为稿件取舍的唯一标准,通过学术公正,既限制了作者的不良学术道德行为,又规范了编辑的工作行为;通过同学科专家的审稿,还可以从专业视角最大程度地避免科技论文抄袭剽窃和低水平重复。近年来,笔者所在《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始终严格执行了这一制度,在办刊经费有限、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情况下,编辑部始终保证论文专家复审的经费预算,编辑人员利用各种途径挖掘审稿专家信息资源。不但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控制上卓有成效,而且学报学术质量不断攀升,据《2009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9]的数据,学报按影响因子排名,在本学科93种期刊中列第13位。

3.3 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论文抄袭行为界定的效率和准确度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学术期刊网提供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信息,加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提供的百度等搜索引擎使信息获取变得十分便捷。这在客观上为论文抄袭行为创造了条件,而同时也为编辑查寻作者来稿是否存在抄袭、剽窃和重复发表现象带来了便利。

学术不端行为的隐蔽性已经使编辑对来稿创新价值的判断工作变得十分复杂,极大丰富并且每天仍在继续增加的网络资源又在不断增大查寻目标信息的工作量。于是,开发出能快速检测出“论文抄袭、剽窃、伪造”等行为的网络检测系统,历来是世界范围内科研诚信建设中的渴求,也是难点。各国的相关研究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积极展开,近20年来也相继有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的多种软件系统,但多因为设计算法和基础数据库等方面的限制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都不理想[10]。

经过近年的攻关,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共同研制的,世界首个用全文文献为比对资源的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中国“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于2007年下半年初步成型,2008年投入使用[11]。此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实现了对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快速检测,可供用户检测论文,并支持用户自建比对库。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科技期刊和3000多种高校学报都已经陆续使用该检系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行为控制的工作难度,提高了科技期刊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的效率和准确度。

任何计算机软件都都有使用上的局限,AMLC也不例外。笔者在学报编辑工作中使用该系统一年多来,注意到该系统也存在以下应用局限:

(1)AMLC对来源于非学术期刊网站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及科技论文中的插图、复杂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等内容难以完全有效识别。

(2)AMLC毕竟是基于计算机语言的识别系统,不可能具备人脑对文字后面科技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对变换句式和改变描述方法的“高级”论文抄袭行为同样会不由自主“大开绿灯”。

(3)AMLC可以快速提供被测文献与其他文献的雷同比例,但是这一比例究竟多大才可界定为抄袭?据介绍,这个检测系统会将文献综述部分、正常引用部分自动剔除,剩余部分只要有10%相似,就将视为抄袭[8]。这里10%的标准是否合适,也有待论证。

结合“抄袭”涵义中的“基本内容”这一关键词,笔者认为,不端文献检测中关于“抄袭”界定的“文字雷同率”标准,应该根据论文的性质区别对待。比如,植物学研究中时常会有: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采用相同的实验方法、实验设备、研究测定不同生长环境中的同一类植物的成分、特性等。如果机械地使用常规的文字雷同率将其界定为抄袭,就不甚合理。因此,各科技期刊编辑在AMLC使用中,应该谨记“重复率不等于抄袭率[12]”对系统报告的分析数据应该坚持“参考原则[13]”,切不可机械运用系统报告的分析数据。

4 结语

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环境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仅仅依靠科技期刊编辑和编辑部就能实现的。单纯的依靠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各种手段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审查剔除也只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无奈之举。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和有关部门针对学术腐败的根本原因,制定出建设性的制度和政策,从科研评估机制的改进上,对整个学术界不良行为进行整顿;另一方面,更需要从教育导向逐步培育学术界健康的价值意识。

篇3: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分析与对策

一学术不端现象表现

(一)雷同现象

目前学术界,科技论文雷同现象十分严重,近年一些机构陆续开始使用中国知网研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通过上传Word电子文稿,系统自动检索比对,可以检测出所检索论文和已经发表的国内文献的重合程度,并可以与原文献直接比对。(1)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09年给各期刊社发的《关于试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删除学术不端文献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函》提到,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研发部门经过初步检测统计,在3200家期刊编辑部累计上传检测的92万多篇稿件中,仅文字重合率在30%以上的文献竟多达近10万篇。(2)某水产科学类刊物利用该系统对288篇来稿进行检测,发现“重合率31%~50%的论文28篇,51%~95%的论文34篇,≥95%的2篇”。某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利用该系统对1240篇投稿进行检测,发现“重合率40%~50%的论文141篇,重合率50%以上论文269篇”。(3)本刊为省级综合性医药期刊,笔者2009年起,采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论文初审阶段,对本刊部分作者提供的电子版投稿进行检测,发现有问题的投稿171篇,重合率30%~50%的90篇,重合率>50%有81篇。这些文章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①全文抄袭:重合率>50%可以界定为全文抄袭,有81篇,占雷同论文的52.6%(90/171)。由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还未成熟,对于英文和表格、图片重合无法发现,重合率超过50%的文章,大多可以界定为全文抄袭(许多是仅改动资料中的数据和个别文句)。这里还包括作者将几年前发表过的文章,改变文题,增加一些例数的现象。②部分抄袭:重合率为40%左右的文章,多为部分段落抄袭。例如论文的病例资料是真实的,其他内容(包括前言、方法、讨论)均抄袭。③不规范引用文献:这种现象多见于重合30%左右的作者。一些作者不规范大量引用文献原文,却没有按照引文规范要求加引号,甚至连文献出处也未注明。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文章的引言和讨论部分。④使用前人的研究方法:这种现象多见于重合30%左右的作者,重合多出现在方法部分。科研工作允许采用前人的方法,在文中只要简要提及方法名称,再写明文献出处即可;但一些作者在论文中重复详尽地描述已经公知公用的方法,导致雷同现象。

(二)杜撰虚假学术论文

当前学术界造假之风的蔓延是惊人的。笔者综合相关文献报道及审稿专家反馈,总结常见的论文造假现象:(1)凭空捏造:作者为了文章的新颖性,获得新的选题,凭空捏造研究设计和数据,按希望达到的目标,捏造实验结果。例如,近年震惊世界的韩国黄禹锡造假干细胞事件,他的造假论文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笔者在审稿中也发现,一些论文报道当地不存在的疑难病例和采用作者单位不具备的先进的仪器设备治疗疾病。有论文病例资料前后矛盾,错误百出,编辑咨询时,临时篡改资料数据。(2)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修改数据:一些研究得出阴性结果,与作者预期的阳性结果不符,作者便修改实验数据,严重违背事实,有的作者修改统计学结果,以求预期的阳性结果。(3)部分不真实:由于许多期刊社对专家投稿、基金论文比较重视,对参考文献数量和发表年限有一定要求,某些作者为了尽快发表论文,就出现将知名专家挂名为作者,虚拟基金项目和参考文献等现象。

二原因和危害分析

(一)学术不端现象存在的原因分析:

1.人才评价体制的不完善: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人才评价中存在简单量化倾向,经常以论文发表的数量而非质量来评价人才,是对科研人员的误导。科研工作是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来之不宜;但由于论文发表的数量关系到科研工作者的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以及下一步研究经费的来源,所以部分科研人员在研究没有实质进展的情况下,根据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伪造数据,杜撰论文。

2.社会各界的认识误区:不少人表示可以理解甚至同情学术不端的作者。有一个案例,被侵犯版权的作者居然为学术不端者作证,表示被告为合作者,证明被告没有剽窃其作品,而法院一审判决居然颠倒是非,判原告刊登声明,向学术不端者道歉。因为社会各界普遍对学术不端认识不足,一些行业抄袭成风。

3.论文署名不严肃:部分专家科研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书写论文,让学生代劳,没有研读论文,直接署名。一些年轻作者为了论文受到期刊社的重视,也经常把某些知名专家挂名为作者。

4.期刊社审稿力度不够:部分编辑有认识误区,对学术不端现象不重视,认为文责自负,或者迷信权威,不注意引文规范,对论文没有严格把关。由于科技期刊专业性强,涉及学科范围广,编辑无法精通各个学科,审稿力度有限,无法发现某些作者精心杜撰的虚假学术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未研发出时,编辑和审稿专家只能利用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利用关键词查询雷同现象,很容易遗漏学术不端论文,这也使部分作者怀有侥幸心理,抄袭捏造论文。

5.灰色的论文产业链,利益链: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见论文代写发表的网站广告。编辑在审稿时,遇到抄袭论文,向作者查证,不少作者表示论文是请人代写的,自己并不知情。可见有灰色的论文产业链,利益链存在。一些非法机构聚集一批信息检索能力较强的写手、枪手,拼凑或捏造论文,并卖给作者。而一些刊物,以盈利为目的,只要作者付费就予以发表论文,也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

(二)学术不端现象的危害:

1.不良的社会影响:科技论文专业性强,涉及学科范围广,容易在各行各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例如,“黄禹锡捏造干细胞研究,甚至吸引了许多韩国妇女竞相为他的研究捐献卵子”。这种造假已经涉及伦理学领域,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他行业造假,危害也是长远的。

2.对期刊发展的不良影响:对期刊而言,发表了学术不端论文,会导致读者对期刊的不信任,不利于期刊的长远发展。

3.从科学长远发展而言:学术垃圾产生,浪费资源,误导人群。雷同造假之风愈演愈烈,科学发展将停滞不前。

三对策

1.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改善评定人才的标准,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委员提出,“改革相关的科技奖励制度,例如,减少奖

励数量,延长评奖周期,使获奖项目真正体现中国科技发展的水平;建立与不同科研领域特点相应的人才评价标准,并延长评价周期,给科研人员较宽松的工作环境;提高人才评定门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与聘用制度”。

2.加强科研人员道德风范与诚信制度建设,建立惩罚制度:(1)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应积极介入,加强科研人员道德风范与诚信制度建设,媒体积极宣传。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2010年12月8日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的文件中,在出版能力(二)内容评价部分,已经把“学术诚信度”列为刊物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该文件强调,“将具体考察期刊编辑出版的学术论文是否恪守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对抄袭、剽窃等不规范现象是否做到有效控制”。该评估体系和期刊年检核验挂钩,将决定评分最低的百分之十几的刊物退出,影响到刊物的继续生存,相信对维护科研诚信能起一定作用。相关机构建立惩罚制度,对学术不端者给予通报、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暂缓或取消其申报高一级职称的资格,甚至予以停职处理。(2)高校设立科研诚信教育课程:科研人员大多由高校培养,可以将科研诚信教育课程纳入高校教育必修课程。

3.单位源头把关:单位对论文严格把关,出具介绍信。目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仅限于编辑部和少量相关职能部门使用。建议将学术不端系统使用范围扩大,让更多机构的科教部门可以拥有使用权,初筛雷同论文,避免其投稿。

4.期刊社加大审稿力度:编辑在审稿时对于选题和参考文献较陈旧(近5年文献少)的论文,更应提高警惕。(1)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推广和改进:提倡更多期刊社对来稿采用此系统,并积极反馈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其研发机构,协助他们改进,研发出可以识别英文、图片、表格的新型系统。(2)运用审稿专家资源:本刊建立了审稿专家数据库,请学科专家对论文审稿,严格把关。(3)编辑自身提高:编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加学术敏感性,提高辨别真伪能力。(4)加强与作者的交流:和作者积极交流,提出审稿中的疑问,及时发现问题。例如,国外一些主要医学杂志,要求每位作者陈述他们在研究中所作出的贡献。

5.斩断灰色产业链:政府介入,利用法律手段,斩断灰色产业链,避免论文枪手这种不正当职业的存在。对质量不过关的刊物,予以停刊整顿处理,目前期刊界已经开始试行末尾淘汰制。

6.规范化版权保护制度:目前国内已经有版权保护机构,利用法律维护作者的利益,向学术不端者追讨经济补偿,并追究法律责任;但由于版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甚至民间存在一些非法机构借机勒索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进一步规范化。

7.利用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全民监督和揭示学术不端行为: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微博客、百度贴吧等新兴媒体手段发展迅速,全民均可成为记者。对于顽固的学术不端现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监督和揭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微博客、百度贴吧曝光学术不端行为。在全民监督的氛围中,学术不端现象将无所遁形。

篇4: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浅析

令人痛心的是, 近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抄袭、造假事件层出不穷, 涉及者中不乏一些名校和重点科研单位的研究生, 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

任何一种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必然有催生并促使其发展的土壤, 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也不例外。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为:1.论文拼凑及大段引用;2.伪造试验数据;3.剽窃核心成果;4.论文的引用不标明出处。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产生、发展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 学术的功利性

现如今, 对学校排名、科研单位评估及个人科研、学术能力的认可缺乏感性认识, 而局限于用论文发表数量、杂志等级等指标来衡量。学校、科研院所对于职称评定、课题申请及科研成果的认定都以文章数量来评定。研究生在奖学金评定、提前攻博、硕博连读等方面均对发表的文章数量有所要求, 至于毕业那就更不用说。

部分研究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本身就带有功利性。以博士研究生为例, 据调查, 59.2%的人认为, 读博是为了在评职称和晋升上更有竞争力;43.5%的人认为, 选择读博是因为找工作不顺利, 通过读博推迟就业;39.2%的人认为读博只是为了获得进入高校或科研单位的“敲门砖”[1]。

在学术功利之风的盛行下, 少数刊物的主办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不惜违反学术道德, 迎合这种需求, 使得一些所谓的核心期刊丧失了应有的水准, 学术、学位论文沦为了一些人获取经济利益、荣誉、社会地位的工具。部分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只是为了满足奖学金评定、按时毕业甚至个人虚荣心等, 以这种目的为出发点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写出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的, 剽窃、篡改试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趁虚而入。

(二) 培养机制不健全

学位论文的完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受很多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例如时间、资金、试验条件以及就业压力等, 有的研究生临近毕业时才发现作出来的试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差甚远, 有的研究生因为种种原因原来的选题无法继续进行而临时改换课题, 对于超出培养年限的研究生, 学校都规定其不再享有在校生的一些待遇, 这无形之中加重了一部分研究生的压力。为了按时毕业, 就有人冒着风险篡改数据、拼凑字数, 种种学术不端行为由此产生。

导师作为研究生学术道路上的领路人, 对研究生学术作风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导师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研究生的需要。根据教育部1997—2008年我国博、硕士生及导师人数统计数据 (1) , 不难发现平均每位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逐年递增, 到2008年平均每位导师要指导8名研究生, 实际上有的导师指导的人数远远不止8名。导师的精力有限, 面对众多的研究生以及繁重的科研、教学压力难免顾此失彼。据调查, 只有24.5%的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知识是由导师处得来的, 这说明大多数导师没有在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

(三) 学术道德的教育力度不够

当前, 我国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处于缺失状态, 研究生对于学术道德规范以及学术不端行为认识不清。研究生们获取关于学术规范知识的渠道也非常有限: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占到36.4%;其次是通过“报刊、杂志”, 占33.2%[3]。

而在美国仅就抄袭这种学术不端行为而言, 每所大学的学术诚实道德规范中必不可少地包括“Plagiarism (抄袭) ”条目, 明确其定义、错误性质和严重后果, 防止学生在准备发言陈述、平时作业、考试论文、学期论文、学位论文等各种类型的学术论文中的抄袭行为[4]。但在国内对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界定及处理方式均未明确,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道德教育缺少管理和控制, 这些都为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埋下了隐患。

(四) 对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文的监督和处罚不力

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查主要靠导师及论文评阅人, 目前大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很难做到全部匿名审, 因此造成一些导师与评阅人之间, 你评我所带的研究生论文, 我评你所带的研究生论文, 互惠互利, 皆大欢喜, 不能保证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公正性, 更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审查作用。即使通过加强管理, 保证了论文评审的公正性, 导师及论文评阅人也不可能阅读过所有与评审论文相关的文献, 难免也会有所疏漏。

一些学校和单位对于已经发现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 为了顾及学校和单位的面子, 采取包庇、内部处理等办法,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加之过去一段时间社会对学术不端行为也比较漠视, 学术不端行为被揭露出来之后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反而助长了学术不端之风, 这使得部分研究生心存侥幸, 企图蒙混过关。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遏制

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个阶段性成果, 其形成过程是培养研究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学术作风的重要时机。因此应坚决杜绝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一) 扩大宣传, 开展学术道德教育

学术道德教育就是把学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内化为学术主体的自觉行为, 外在的道德命令转化为人的内在的自我要求, 即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5]。

进行学术道德教育, 首先要将学术不端行为的内容、界定以及处罚规定等纳入研究生管理条例及学位授予规定, 建立科研学术诚信机制;其次要深入开展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例如关于学术行为规范的橱窗宣传、讲座、学术交流等, 必要时可开设相关课程。通过这些活动使得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有明确的认知并牢记在心, 使其在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二) 明确培养目标, 多层次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精英式”教育, 而非“职业化”教育, 因此研究生招生时招生单位应把好研究生招生质量关。对一些把读研当做就业、升职砝码的研究生要加强思想教育, 端正态度, 摒弃浮躁思想, 使他们保质保量的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可适当扩大职业类研究生的培养规模, 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工程硕士、研究生班、MBA等, 这类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倾向于实际应用, 对于课程和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要求就弱一些。

(三) 完善培养机制, 强化导师作用

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研究生奖学金、提前攻博、硕博连读以及毕业要求等应根据多方面情况综合确定。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进行合作, 以提供研究生足够的科研经费、实验条件和企业挂职锻炼机会等。对于一些非主观因素引起的不能正常毕业, 学校及导师应视情况对其进行引导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加强导师在学术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首先, 导师应当以身作则, 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其次, 导师应在研究生课程学习、选题报告、中期答辩、试验的开展等诸多学术方面进行严格监督, 将良好学术道德的培养贯穿始终, 帮助研究生规范自身的学术行为。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当仔细审查、严格把关, 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四) 完善监督机制, 加大处罚力度

在做好学术道德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基础上, 在高校内部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 设立相关的学术规范监督部门, 例如“学术诚信监督管理办公室”, 开通相应的学术不端行为举报电话或者信箱, 动员导师、学生甚至全社会进行监督, 使学术不端行为无立足之地。

在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前, 利用相关软件对有待答辩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 并成立学位论文学科评议组对未通过检测的论文进行评议, 对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实行一票否决。确保一定比例的论文实行双盲审, 并建立复查制度, 加强学位论文的监督审查。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近几年来推行了博士论文预审制度, 即在博士论文正式送审前, 由研究生院根据研究生的专业和课题内容聘请2名校内博士生导师对该论文进行匿名评审, 给出评审及修改意见, 再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召开预审会并给出最终意见, 未通过者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并进行二次预审, 仍未通过者须延期毕业。博士学位论文预审制度能及时发现问题, 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及学位论文评审的公正性。对于发现学位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生, 坚决按照规章制度严肃处理, 绝不姑息手软, 从而对其他心存侥幸的研究生起到警示作用。

以上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遏制手段进行了探讨, 杜绝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是以研究生自律为基础的, 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为保障, 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引导, 需要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甚至全社会长期的共同努力,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 t e18/l evel2.j sp?t abl emame=1020) 1997—2008年各年份教育统计数据中高等教育研究生总数及研究生指导教师情况。

[1]新华网.我国成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读博功利化现象突出[EB/OL].ht t p://news.xi nhuanet.com/edu/2009-7-28/.

[2][3]劳俊华, 段利强.研究生学术规范素养的调查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10) .

[4]张惠琴, 李俊儒, 段慧.中国大学生“抄袭、剽窃”概念实证研究——中、美大学生pl agi ari sm概念比较[J].外语研究, 2008, (2) .

篇5:从牛人论文造假看学术不端

[关键词]学位论文;再出版;重复率检测;学术不端

[作者单位] 余筱瑶,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大型数据库达成合作,学位论文上网入库已成为趋势。学术研究成果的检索和传播通过网络打开了个人之间、学院之间、国度之间的樊篱阻隔,开启了一扇通向浩瀚知识的大门。为检测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文献,网络数据库商推出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平台,期刊编辑通常只要将论文上传,平台系统会自动将之与数据库所收录的全文作比对,并直接生成重复比数值,以此作为判断论文是否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依据。

投稿论文的重复比检测数值较高一般有几种情况:(1)与已被收录在数据库中的本人的学位论文重合;(2)与本人的已发表论文重合;(3)与会议论文重合;(4)抄袭他人作品。本文关注的是第一种情况,即投稿作品与作者本人的学位论文重合,也就是作者对其本人的学位论文以拆分、析出的形式再次投稿。此类学术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出版是否就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呢?对此,理论界和编辑实务部门一直争议不断,颇多困惑。笔者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比较国外期刊界对类似问题的处理方式,结合国内编辑出版实务,剖析学位论文再出版不是学术不端行为,两者有着实质区别,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学术成果的积极传播与交流。

一、学位论文再出版定义与版权归属问题

1.再出版不同于再发表

首先应厘清再出版与再发表的区别。目前编辑实务界通常称学位论文再出版为“再发表”,实际上这一提法并不准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具体而言,发表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是否发表、何时发表、以何种形式发表的权利。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作者一旦将作品发表,其对作品享有的发表权即行使完毕。在实践中,作品经济权利的行使通常伴随着发表权的实现,因此,为了保障其他著作权人的权益,作者在转让作品的经济权利之后不能再次行使该作品的发表权[1]。出版者权,是指书刊出版者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出版的作品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的统称。出版者是指出版图书和期刊的出版社或杂志社。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要受一定的限制,在各类出版者中,只有图书出版者对其所出版的作品拥有法定的出版权。报纸、期刊出版者能否对其出版的作品享有专有出版权取决于与作者的合同约定[1]。因此,发表不同于出版,作者对作品的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但是通过法律规定、当事人授权、约定等形式,作品可以再次出版。通常所说的学术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投纸质期刊发表,应称之为再出版,而非再发表。

2.学位论文的版权归属

学位论文是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畴。学位论文作者的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可见,除了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的,和论文作者与学校就学位论文的版权有特别约定的,通常情况下学位论文的版权都属于作者个人。

但学位论文被收录到数据库之后,版权归属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学位论文入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与学校或者直接与数据库签订协议,约定著作权财产权归属、使用权授权范围。作者全部或部分授权学校或数据库获得对作品著作权的使用;另一种是著作权仍在作者手中,学校或数据库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学位论文,这属于侵权行为。对于作者将学位论文拆分、析出的内容再以多种形式出版(多以纸质期刊为载体)的版权归属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也缺乏专门的法律条文及规范。在实务中,期刊编辑为了提高文章被引率、刊物的影响因子,往往强调文章的首发权,同时为避免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编辑对于此类稿件大多采取拒发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简单高效,但也会阻碍不少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的传播与交流,给编辑和作者带来很大的困惑:学术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出版是否真的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呢?

二、学术论文再出版与学术不端行为辨析

1. 网络出版形式不能替代纸质出版形式

学术论文再出版是以学位论文事先已被收录入库的前提下定义的。作为作品,学位论文的出版形式可分为纸质出版、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数据入库只是网络出版形式,并不能替代纸质形式的出版。目前国内收录学位论文的数据库主要有三大机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它们虽然都具有互联网出版资质,持有合法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从事的是网络出版业务,学位论文被它们收录入库就属于正式出版。但是网络出版只是出版的形式之一,数据库针对的读者群和纸质期刊针对的读者群各有不同,互为补充。

期刊作为纸质出版形式的载体,对学术成果的传播、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就国内各学术机构对职称评定的条件和高校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要求来看,学术论文的纸质出版形式仍然是文章评定的主流标准和核心要求。比如:“北京大学教师职务聘任条件要求”规定,申请理学类教授职务者,作为主要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至少10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7篇为SCI、EI收录(SCI、EI不涉及的学科除外);或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至少8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5篇为SCI、EI收录,并独立(或为主)出版一部高水平学术专著(包括教材);申请人文科学类教授职务者,作为主要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至少8篇学术论文,并独立出版一部高水平学术专著(包括教材和外国语言学科的译著)[2]。此外,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申请授予学位也将在纸质期刊上的发文情况作为评审条件之一。可见,论文的网络出版形式不能替代纸质出版形式,学位论文以网络形式出版和以纸质形式出版本质上并不矛盾,还可相互补充。

2.学位论文的特殊性决定其再出版的必要性

学位论文相对于一般学术论文具有特殊性,它是经过专家审阅、答辩,比较系统的一项科研成果,以此证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学校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必须要有论文在相应级别的期刊上发表,作为毕业的硬性条件之一。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往往还被要求在毕业前要有一部专著出版,即博士学位论文以图书形式的纸质出版。同时,学位论文入库是对毕业生的强制性、义务性要求。遵循我国学位论文的存缴制度,毕业生必须签订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统一入库。值得思考的是,学位论文比一般论文更具学术含量,是作者历经多年研究的学术成果,如果仅限于在数据库中的网络出版,没有纸质的再出版,覆盖人群有限,传播范围有限,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国家、作者对科技建设的投入和产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实践中的这些规定都让学位论文再出版具有必要性。

3.正确理解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

当前我国的法律法规、相关学术规范并未明确规定学位论文再出版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学术界的认识也并未统一。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社科〔2009〕3号)文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是:(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4)伪造注释;(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文件虽然未明文规定学位论文再出版的性质,但实务中编辑常常将学位论文再出版作为“一稿多投”的形式放置在“(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范畴中。避免“一稿多投”的出发点是为了增加论文的学术分量,提高学术论文的品质,可是避免学位论文的重复发表与学位论文作者是否有再出版的权利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学位论文再出版不能与学术不端行为划等号,学位论文因其不同于一般论文的特殊性也不适用于“一稿多投”的禁止。

三、国外期刊界处理学位论文再出版之比较

国外的大部分作者为了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最大范围地传播,被更多的研究同行看到和引用,一般会将自己的论文公开。学校也会推荐论文给一些数据库收录,但是数据库只是收录,版权保留在作者自己手中,所以大部分学位论文不存在版权纠纷,也就没有再出版所引发的困惑。

对于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出版以及其版权归属问题,当前国外期刊界并无明确统一的规定。很多期刊不反对学位论文的再次出版。如Nature杂志在其网站上的“重复发表政策”中明确指出:“自然系列杂志乐于考虑包含了博士或其他学位论文部分内容的来稿……”出版商Elsevier在其公布的“发表伦理”中指出:“一篇论文的投稿视为该论文从未发表过(除以摘要的形式发表或作为演讲稿和学位论文的一部分)……”此外,还有期刊并未明确反对学位论文的再次出版,如Science杂志仅明确反对再次出版,并未指出学位论文是否例外[3]。

另外,《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调查课题组在2011年基于全球78种期刊的120位编辑就会议论文集出版后再次出版所做出的调查反馈,对于如何看待学位论文再出版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78种期刊中,32%种期刊反对会议论文再投期刊;68%同意会议论文增加有价值的新内容后可以再出版。同意有条件再出版的编辑反馈意见有93份,其中38份反馈意见认为新增内容应占全文比例的25%—75%,这其中又有22份认为新增内容比例应大于30%。他们要求作者修改的理由主要是:(1)增加论文学术分量、提高品质(占51.8%);(2)避免重复出版(占33.7%);(3)避免会议论文的种种限制,如体例、篇幅等(占16.9%);(4)更高的同行评审标准 (占7.23%) ;(5)版权问题 (占6%) ;(6)期刊政策 (占3.6%)[4]。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在学术规范和政策上,国外期刊界对学位论文再出版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但是期刊追求学术分量的热情远大于对论文发表形式的重视。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会议论文再出版的调查不能直接作为学位论文再出版定性的依据。因为会议论文与学位论文有本质的不同,会议论文表述直接、直陈观点、篇幅较短,学位论文是长时间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两者的角色功能全然不同。国外的经验只能作为国内实践的启示,最重要的是国内编辑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

四、国内学位论文再出版建议

学位论文的特殊性以及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使得期刊编辑在学位论文再投稿的审稿中不能完全依赖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查重软件)做出是否采用的决定,必须结合专家审稿意见和编辑的专业判断,对文章是否有学术价值给出结论。查重软件审查通过的结果只是判断一篇好文章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对于创新度高的析出论文,单纯从是否为新发文章角度考虑没有意义,否则用机器代替人工判断只会是简单而粗暴的工作。

作者将学位论文授权数据库出版时要重视对自身著作权的保护,对授权范围明确约定,只授予数据库对论文的非专有使用权,保留其他权利,为论文以后的再出版找到法律保护的依据。为了充分发挥学位论文的学术价值,促进知识的传播,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术成果的贡献率,作者再出版时应借鉴大多数国外期刊编辑的要求,对学位论文进行一定比例的创新,修改后新内容至少应占全文25%以上,但是编辑不能在未审查全稿内容价值的前提下仅以此作为格式标准。同时再出版时应明确标注引用原文的出处,严谨著文。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学术论文的传播会更依赖于数字网络的传播形式,出版的主要目的在于科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随着传播范围、程度的拓展、纵深,良好的受众效应会使纸媒的文章首发权意识被逐渐淡化,因此,期刊编辑的关注重点仍应以学术内容价值为核心,论文的首发权不应成为期刊拒绝学位论文再发表的借口。

[1]齐爱民,朱谢群. 知识产权法新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2-123;141-142.

[2]北京大学. 关于印发《北京大学教师职务聘任条件》的通知(校发〔2004〕91号)[EB/OL]. http://hr.pku.edu.cn/zyjszwpr/zcgd1/13040.htm,2014-08-29.

[3]张小强,赵大良. 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J]. 编辑学报,2011(5):37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从牛人论文造假看学术不端】相关文章:

学术论文不端行为检测05-06

考研牛人范文05-16

牛人考研经历范文05-30

属牛人每月运程06-18

考研牛人总结范文05-29

属牛人的命运范文05-31

属牛人的命运婚姻07-15

属牛人今年的命运07-15

属牛人2015年每月运势06-20

属牛人2017年运势运程06-20

上一篇:眼花撩乱反义词下一篇:谁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