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六年级散文诗歌

2024-05-23

分别六年级散文诗歌(精选17篇)

篇1:分别六年级散文诗歌

我与汪伦交往多时。这几日,我与他吟诗作对,开怀畅饮,好不快活。但今日,就要与他辞行,真有些舍不得呐!

什么都准备好了,船夫也已经就绪,我将要远去。奇怪的是,昔日里要好的朋友――汪伦,为什么还没有来呢?难道是忘记了吗?

正当我焦急等待时,船夫开始催促了。我恳求道:“大伯,您能再等一等吗?”似乎等待只是一种无用的消磨,毫无意义。时间飞逝,可依旧不见汪伦的踪影。我没办法,只好登船远去。

起航了,我有些遗憾,不能再见汪伦最后一面。“嗒哒――嗒哒”咦,这是什么声音?我扭头一瞧――

“啊!这……这……”我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汪伦正与一大片村民,用他们传统的送贵客的方式,一边踏着节奏,一边唱着歌送别我。

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我的情谊之深啊!

篇2:分别六年级散文诗歌

闰土仰天长叹了一声:“我会想念你的。”他接着说:“明年你再到我这里来吧,我会教你捕鸟。”闰土的父亲一直在远处催着闰土。闰土说得更快:“我们永远是好朋友。”“恩。”我说不出什么了,只是默默的点着头。

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雪和泪水混到一起。就连坚强的闰土也留下了眼泪。我和闰土都依依不舍,不想分开。闰土的父亲匆匆走过来说:“少爷,我们该走了。”

篇3:分别六年级散文诗歌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有以下几种:

一、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 象 , 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 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 (huánɡ) 》, 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 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 这里不一一列举。

当然,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 不过它的抒情要求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段的叙述, 但不能铺展, 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二、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的。

1.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 (或音节) 、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 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 无固定格式, 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 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 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 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 (1819—1892) 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 《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 激情 , 常常富有哲理, 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篇幅短小, 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 如鲁迅的《野草》。

篇4:分别六年级散文诗歌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B.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D.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B. 某所,而母立于兹

C.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D.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后秦击者再,李牧连却之

A.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 与我千金,吾生若

C. 甚善,名我固当。

D. 而从者多艰其晨昏之往来。

4.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故不我若也

B. 异乎三子者之撰

C.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

10.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每薄暮下管键 日薄西山

B.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C. 不学之过也 大母过余曰

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6.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仓皇东出 (2)君看流水尚能西 (3)毛血日益衰 (4)名其斋曰苦斋 (5)与我千金,吾生若 (6)失足破其瓮 (7)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A.(1)(2)/(3)(4)(5)/(6)(7)

B.(1)(3)/(2)(4)/(5)(6)/(7)

C.(1)(2)(3)(4)/(5)(6)(7)

D.(1)(4)/(2)(3)/(5)/(6)(7)

7. 对下列各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3)阳春召我以烟景 (4)不吾知也 (5)鸡鸣枕上 (6)吾将以为袜 (7)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A.(1)(2)(3)//(4)(5)//(6)(7)

B.(1)(2)//(3)(4)(5)//(6)//(7)

C.(1)(2)(3)(4)//(5)(6)(7)

D.(1)(2)//(3)(4)//(5)(6)//(7)

二、阅读理解(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日 喻

生而眇(miǎo)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yuè),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眇,原指一目失明,这里指双目失明。龠,古代竹制的管乐器,像笛,比笛短。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扣:敲击

B.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揣:摸

C. 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务:致力,从事

D.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涉:渡河

9. 下列各句是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主旨是论述其“道可致而不可求”、“君子学以致其道”的主张。

B. 作者认为只有长期认真学习,接触实际,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地认识、掌握其规律。

C. 北方勇士学潜水时常常溺水是因为他们对潜水规律没有完全掌握。

D. 文章比喻巧妙,议论生动,情趣盎然,富于启迪性。

1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4分)

孙 武 曰 善 战 者 致 人 不 致 于 人 子 夏 曰 百 工 居 肆 以 成 其 事 君 子 学 以 致 其 道

11.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4分)

(2)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3分)

(3)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3分)

三、诗歌鉴赏(8分)

卜算子

清代·蒋春霖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注:化了浮萍:柳絮落水化为浮萍,传说如此。《本草》:“浮萍季春始生,或云为杨花所生。”唐宋人诗词中每用此说。

12.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说:“鹿潭(蒋春霖字鹿潭)穷愁潦倒,抑郁以终,悲愤慷慨,一发于词,如《卜算子》云云,何其凄怨如此!”请结合词的下片作简要分析。(4分)

13. 古代写愁的诗句很多,请从课文中挑选两句填在横线上。(每句2分,共4分)

(1)

(2)

四、语言表达(11分)

14.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交际情境,分别存在使用不得体的错误,请加以改正。(3分)

(1)肯定专家的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2)接受朋友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3)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亲:“这是令尊。”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15. 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句子包含丰富的文化常识。譬如归有光《项脊轩志》里的“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三五”表示“十五”,古人记时,往往以两个数字的乘积表示应有的数量;“桂影”指月影,神话传说,月中有桂花树,所以用桂代月。请写出两个类似的句子,并指出相应的文学常识。(4分)

(1)

(2)

16. 阅读下面语段,写出孔子原话的意思和温总理引用孔子话的含义。(4分)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答记者问中提到:“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知我罪我”的典故与孔子有关。孔子编写完《春秋》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1)孔子(2分):

(2)温总理(2分):

五、单元写作(40分)

篇5:六年级分别作文选登

我虽然才十二岁,但已经历过了数次分别。

时光回到了五年前,我和大多数幼儿园同学分别了,因为我们已经毕业,都要进入不同的小学学习了。那时,我还不懂分别的概念,所以也不会太过伤心。现在回想起来,在幼儿园的那段时光是我最天真无邪、可爱纯真的。

光阴荏苒,三年一晃就过去了。这时,我们的同班同学李卓宸回宁海了,我也少了一个玩伴。每当想起他那灿烂的笑容,我就会翻阅记忆手册中属于他的那些篇章。

地球打了四百多个滚,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圣诞前夕,我的同学,和我住在同一个小区,我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张靖岳到美国读书了。每当生病无人带作业、放假无人一起玩耍时,我心里总会想:“要是张靖岳在该多好啊!”前几天,张靖岳给我打了一个越洋电话,我们两个像两只叽叽喳喳的小鸟,有说不完的话,聊了足足半个多小时。要不是妈妈催我睡觉,我们还会聊好久呢!

时光飞逝,当小学的六年已完成5年时,我的同桌吴雯茵就要到台湾开始学习繁体字了。虽然我俩平时关系很一般,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临走前,她居然送我了一个精美的地球仪做留念!我很懊悔,想着她为我挑选礼物的情景:“我为什么不给她准备礼物呢?她毕竟是我的同桌呀!”但是时间不等人,吴雯茵回台湾了。于是,她和1405班分别了。

我想到再过一年,我们全班同学都将分别,我们将各奔东西,到不同的中学不同的班级去学习……我们虽然大都在宁波读书,但见面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了。

篇6:分别六年级散文诗歌

这个七月,我们毕业了。火红夏日,眼角流露的是深深的不舍和无奈。

友谊,给这个热情的季节增加了几分忧伤,我们不忍割舍的,是这份珍贵的情。

岁月的时针又指向了一年级,儿时的我们又背着书包走进学堂。那时懵懂的我们还未理解“友谊”的含义,而殊不知,五个春秋就在懵懂中悄悄地流逝,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就只能接受“毕业”这残酷的现实。除了那本又沉又厚的同学录,更多的友谊,只能在班里的博客上寻觅。

还记得临近升学考试的时候,班里的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老师还是破例让我们带了同学录,但仅仅是不过瘾的.两天!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下课填写,上课也要偷偷地写,甚至会在午休时躲在被窝里填写。即使最后还是被老师发现,还狠狠批了我们一顿,可我们仍很高兴——因为那次,我们把友谊见证在了同学录上。

五年级时的秋季运动会,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用无尽的呐喊与汗水,噢,还有友谊!去拼到了全年级冠军,就连我自己,也成为了长跑健将!运动场上定格下了我们的笑脸——那次,友谊就见证在了我们的笑脸中。

猛然停下回忆,我发觉唯有同学聚会能让友谊有一个美丽的结局。哭过之后就长大:同学聚会定在了梅园大酒店。饭桌前,每当服务员上菜时,我们都会蜂拥而上,一会不是饮料洒了一桌,就是菜汤溅了一身,或者把餐具摔个粉碎……饭桌前,我有找到了儿时的快乐,儿时的天真和幼稚。尽兴了以后,老师给我们上了小学的最后一堂课——一堂避开生面的课。气氛变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和老师一一拥抱,实现了小学的最后一个愿望。

篇7:恨分别优美散文

六月的阳光,穿过校园内法桐的繁茂枝叶如碎金般倾泻在地上。

毕业班的同学们正在远处拍摄集体合影。

斜倚栏杆,我蓦然回首,感受到了他们清纯的目光里有些许豪迈和感伤。

就是这些,开启了我尘封的往事。

我清晰记得,那是。

时至黄昏,人在窗前。

我望着窗外苍翠欲滴的冬青,心沉如铁。

耳边蓦地传来声音。低微而恳切:老师,别让我们做练习了,你给我们讲几句话吧。

一听便知,这是班长代表同学们在离校之前表达自己最后的愿望。

我回转身去,看到了一张张清纯的脸庞,一双双澄澈如水的眼睛。大家都在期待着。

让我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世间有一种真情,是不能精确表白的,任何语言只会让它褪色、黯淡,失却本有的浓烈与深沉,我不愿这样。

同时,千言万语却涌上心头,一时间又不知从何说起。我强忍住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思忖着:从何说起呢?

一千多个日子的朝夕相处,我们共同迎难而上,夺冠问鼎;我们也共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还共同静阅华章,书写悲喜。

校园里,留下了我们多少匆匆行色,洒落过我们多少开心的欢笑!

难道说这些不成?

初中三年,弹指一挥间即已失去,初次相见的言笑犹在耳际,就已面临毕业离别的痛楚了。

这三年,实在是太短太短太短了!!!

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有无限眷恋难以割舍,而我对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们在今后的求学途中,必定会遇到比我更优秀的老师,但我,还能遇到像他们这样优秀的学生吗?多少天来,我千万次的问自己,却不能回答自己。

忘不了的一幕一幕,如帧帧永不泛黄的照片,将永远镶嵌在我记忆的影集里。这是自己从教的极其宝贵的财富:

写作课上,她们的文章精彩纷呈,让众多老师叹为观止;文艺汇演时,他们把歌曲演绎的声情并茂;校运会上,生龙活虎;雪后的大扫除里,争先恐后。

茜茜、玉丽、牛月、春迪……她们通达灵秀,热情朴实,曾经带给老师们多少感叹,多少满足与慰藉!

你们的善良、勤奋、隐忍、细心、聪慧,将化为万千星辰,闪耀于往昔岁月的银河,让老师千转萬遍追忆意未尽,徒留人走屋空面对苍穹空嗟叹!

难道说这些不成?

今年春节过后,我就日甚一日的倾听到时光列车的隆隆飞驰之声,心中的酸楚与焦灼与日俱积,我总是不由自主的到教室走廊里走走转转,从窗外注视他们的身影。

她们早早的爬起,匆匆的洗漱,如雕塑般伏案苦读。那憔悴痩削的.倦容,那稚嫩柔弱的双肩,让人疼之怜之,唏嘘不已。

老师又能怎样?老师只能倾自己所能,化为雨露,化为春风,滋润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田,温暖他们孤寂的内心。

难道说这些不成?

终于走到了这一天!你们要奔向各自更为辽阔高远的世界,虽然老师在人群之中沉默依旧,冷漠依旧,但我的心早已驻留在天空簌簌流泪的雨季里,那一份对你们的不舍与牵挂,笔墨又岂能形容其万一?

时光永是流逝,就是情深义重的毕业留言的字迹,也终将会被冲洗的漂白,虽说他年相见,后会有期,但或多或少的岁月更迭后,师生再次邂逅,有世态炎凉功名利禄横亘于我们之间,心能重逢么?我们还能不能拾回初中三年的默契与温馨?在经历尘世熏染,都市浪潮的涤荡后,你们能坚守住自己的清纯与沉静吗?谁能知?!

难道说这些不成?

我几次张口,又几次沉默。

老师,如果你不能说,就在黑板上写几句话吧!算是一种师生留念。

又是谁,这么善解人意?

为数不多的学生,知道老师早年喜好舞文弄墨并有所展露,可是,他们不知道,我已搁笔多年,才思已尽,激情成灰,是自己的懈怠、世故,还是为工作所累?

我觉得无话可写,亦无语。

学生们就这样等着,等着。

放学的铃声响起来,响起来了。

我听见了热血深情的呼唤,也听见了泪水清脆的破裂声。

背对着他们,我挥了挥手。

教室里有了声音,大家收拾课本打点行囊,很慢很慢。

之后,一个又一个的,他们离开了教室。

我木然望着窗外,在这里可以看到学生走出学校的大门。

从天涯之南看不到海角之北,从教室更看不到学生们最终的归途,可我依然伫立不动。

别了,同学们。

别了,那一份难以再有的激情与快意!

苍茫的夜空已闪耀起六月的星群。

篇8:中美两国分别宣布减排目标

中美两个世界上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均在11月25日宣布旨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数字。美国白宫11月25日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出席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美国还将在这次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在美国宣布减排目标之后不到24小时,中国政府便作出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声明,与此同时,宣布了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 0 0 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 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 0 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中美两国分别宣布

篇9:分别诗歌说说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2、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3、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4、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5、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6、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

7、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8、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9、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10、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阿鲁威《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

11、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12、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13、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14、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15、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杨基《天平山中》

16、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17、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18、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钱起《送僧归日本》

19、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何逊《相送》

20、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1、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22、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23、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游》

24、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高登《好事近·富贵本无心》

25、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26、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27、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28、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送友人》

29、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30、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2、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3、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34、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35、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____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36、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37、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 王令《送春》

38、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9、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40、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41、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42、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43、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

44、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45、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46、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47、故人离别尽,淇上转骖騑。——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8、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高適《送魏八》

49、久别重逢非少年,执杯相劝莫相拦。

篇10:诗歌:是否会分别?

几年前,

沉默的与他们分别。

而就在,

两年前的一个夏天,

我们在那里相见,

但在这一个夏天,

我们又要重复昨天的.分离吗?

我不知道,

但我明白,

分别是必然的,

即使无法再说的话,

那也要记住这点点滴滴。

是否会度过一个无风的夜晚,

第二天,

身边的花瓣已落了一地。

这些花瓣一会为我们送别吧,

相信多年以后,

我们的回忆

篇11:分别唯美诗歌语录

1、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2、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4、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5、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6、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7、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8、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9、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陆游《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10、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11、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李颀《送魏万之京》

12、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適《送李侍御赴安西》

13、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韦应物《送杨氏女》

14、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15、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7、薛涛《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寒长。

18、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云,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19、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20、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

21、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2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3、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

24、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卢纶《李端公》

25、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26、杨柳青青着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27、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佚名《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28、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29、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刘铉《蝶恋花·送春》

篇12:分别六年级散文诗歌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28例, 均为普通病例, 符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标准, 其中男76例, 女52例;发病年龄9个月~4岁, 平均2岁3个月;共97例有发热, 多为轻-中度发热, 偶有高热。随机平分为2组。中医组64例, 发热49例;西医组64例, 发热4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方法: (1) 中医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 m L/ (kg·d) , 用5%葡萄糖液100~250 m L稀释后静滴, 1次/日。 (2) 西医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5~10 mg/ (kg·d)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1次/日。疗程3~7天, 伴发细菌感染者行相同的抗菌药物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治疗3天全身症状消失, 疱疹得以控制无新疱疹出现, 疱疹结痂直至脱落, 口腔溃疡基本消失。 (2) 有效:治疗3天全身症状明显好转, 疱疹基本控制, 部分结痂, 口腔溃疡减轻。 (3) 无效:治疗3天疱疹无变化, 口腔溃疡加重, 全身症状无好转, 出现并发症甚至恶化。显效、有效例数的总和为总有效例数。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 (±s) 形式表示,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当P<0.05时,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比较:中医组退热时间明显优于西医组 (P<0.05) ;西医组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明显优于中医组 (P<0.05) , 见表2。

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讨论

手足口病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 个别重症患儿病程进展快, 易发生死亡[1]。因此, 控制体温、及早退热、预防并发症是防治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的重要举措。

热毒宁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和栀子3味药组成, 具有清热、抗炎、抗病毒、增加免疫等药理作用。热毒宁对EV71型病毒的抑制和灭活效果, 均有助于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单磷酸阿糖腺苷为广谱抗病毒药物, 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作用。经细胞酶磷酸化生成三磷酸阿糖腺苷, 可与三磷酸脱氧腺苷竞争性抑制病毒的DNA多聚酶, 并结合进病毒的DNA链, 三磷酸阿糖腺苷也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2]。但缺乏抗炎、稳定机体免疫及调理脏器功能的综合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热毒宁注射液的退热时间明显少于单磷酸阿糖腺苷, 但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明显多于单磷酸阿糖腺苷, 两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也有学者用热毒宁和利巴韦林作比较, 发现热毒宁消退时间优于利巴韦林, 皮疹和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则无明显差异[3]。因此, 热毒宁和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各有优点, 两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及西医分别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平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应用热毒宁治疗, 西医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两组退热时间、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等指标, 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退热时间明显优于西医组 (P<0.05) ;西医组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明显优于中医组 (P<0.05)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热毒宁和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各有优点, 两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手足口病,热毒宁,单磷酸阿糖腺苷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07.

[2]师海波, 王克林.最新临床药物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7:154.

篇13:分别之后诗歌

欢聚的时光,

总是不能长久。

就算再怎么美好,

最终还是要彼此分手。

那热情相拥,

总让人激动地泪如雨流。

那分手的不舍,

总让人频频回首。

我坐上了返程的列车,

心儿好像仍伴随在你的左右!

只希望这份美好,

我们都能牢记到经年以后。

那一夜的狂欢,

一定会铭刻在记忆深处。

三杯酒下肚,

每个人都醉了心喉。

万事都不可能永恒,

唯有欢乐的.时光会保持到永久。

在我的脑海里,

你的裙袂仍在风中飞舞。

你含情脉脉的眼眸,

就是夜空里最亮的灯烛!

你倒映在水中的倩影,

仿佛欢快的鱼儿在尽情的畅游。

你轻灵的身姿,

就像彩蝶在翩翩起舞。

就算我会把一切遗忘,

篇14:分别诗歌说说

1、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2、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3、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4、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5、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别》

6、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7、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8、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9、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10、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11、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12、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13、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4、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15、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方干《送从兄郜》

16、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17、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18、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9、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20、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21、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22、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23、且复穹庐拜,曾向藁街逢。——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24、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25、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李颀《送陈章甫》

26、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江淹《古离别》

27、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白居易《江楼月》

28、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29、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30、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芙蓉楼送辛渐》

31、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32、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移家别湖上亭》

33、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于易水送别》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云》

36、薛涛《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寒长。

37、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38、别语缠绵不成句。

3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草》

40、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4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2、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____晏几道《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43、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4、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45、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46、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

47、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48、影渐不见声渐无,情思却被天涯阻。

49、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50、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5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52、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53、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54、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55、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56、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57、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黄庭坚《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58、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5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篇15:又是分别优美散文欣赏

又是分别

十七年前的这个季节,我与你结束了短短两年的中专学习,从单纯的校园走向我们各自的人生旅途。从此,我与你天涯两地,于是我们不在陪着彼此疯玩、陪着彼此流泪、陪着彼此大笑……

记得那是一个烟雨蒙蒙的午后,离别的车站,我与你兴高采烈地谈天说地,旁若无人地笑声连连,好像今天分离明天就能重逢,丝毫没有分别的难过,丝毫没有离开的伤心,只是天真兴奋地规划我们各自的前程,满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真诚祝福彼此的爱情……就这样我们分别在长途汽车的背影中。

一别之后居然十七年,我们不曾见过,好在电话、网络没让我们音讯全无。友情是一缕很淡的花香,越淡,使人越依恋,也越能持久,越沁人心脾。于是在好多好多时候,我独自回忆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你虽胆小但也敢与我悄悄去农家田里偷点豆角到学校后山烧着吃;你虽寡言但也愿为我跟我的“仇家”吵得天昏地暗;你虽文静但也愿陪我在学校操场上肆无忌惮地啃着红薯;你虽不喜运动,但也跟我清晨六点上兰山,徙步下山横穿市区登白塔寺,在夜色下沉灯光阑珊中走回学校;你虽不喜打乒乓球,但愿意静静地观我打球半天半天……就这样,你占据了我记忆的思思念念,定格了少女时代你的.欢颜你的背影。

十七年后的今天,还是同样的季节,还是同样的车站,我们等待了十七年,终于如约相见,没有了少女兴奋的尖叫,没有了少女激动的拥抱,有的只是默默注视,似乎要将彼此十七年的风雨看过,要将彼此十七年的悲欢担过,要将彼此十七年的艰辛量过,就这样我们默默重逢相见。

好久你先开口“你双鬓怎么会有白发啊?”看着你我内心无限酸楚升上心头,我无从答起,亦无言而答。还是那样的知心,还是那样的真义,什么都没变,变得只是我们彼此的容颜。

短暂的相见,你要走了,这次你我都不再用笑声对待分别,心中万般不舍写满眉尖,但奈何奈何,我们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都有各自的奋斗天地。也许有一种朋友注定就是天涯海角的,只是需要的时候出现,风平浪静时为彼此祝福祈祷。

同样的车站,居然还是同样的小雨天,我们又一次分别,没有说再见,也没说再不见,只是默默地站着,这次我们连手都没握,只是分别。站台上,汽笛声声,兰舟催发,留给我的只是你渐行渐远的背景,别离是秋雨过后落满秋叶的林间小径;别离是午夜听曼妙琴声湿在枕边的泪……

篇16:分别六年级散文诗歌

笔者认为, 这种处理方法过于复杂, 其将本期所产生的汇兑损益分成已经实现的汇兑损益和尚未实现的汇兑损益两种, 并分别结转到当期的财务费用中。事实上,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 本期所产生的汇兑损益无论是已经实现的还是尚未实现的, 只要产生了, 就要计入当期损益。因此, 没有必要在结转时分清已经实现的汇兑损益和尚未实现的汇兑损益, 只需要将本期已经发生的汇兑损益一次性结转到本期的财务费用中即可。所以笔者认为, 分别记账法可以按下述方法来处理:

对本期发生的外币业务, 先把各项外币业务所涉及的外币账户按外币金额单独记账。如果涉及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 则设置货币兑换账户进行过渡账务处理, 期末将本期发生的外币业务, 分别按照账户对应关系进行汇总, 然后按期末市场汇率一次性折合成记账本位币记账, 结出外币余额和记账本位币账面余额。

因外币账户实际记录的是外币金额, 它所对应的记账本位币的金额应是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的金额, 因此期末应对记账本位币账面金额进行调整。具体方法是将外币金额按期末市场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作为该账户的记账本位币期末余额, 该余额与该账户原来的记账本位币账面金额的差额列为本期的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对于货币兑换账户的本期各项发生额也应按期末市场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月末结平货币兑换账户, 其差额亦作为汇兑损益, 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例:某企业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期初“银行存款———美元”科目余额为10 000美元, 汇率为8.27, 折算的人民币余额为82 700元。本期发生如下业务: (1) 5月8日企业收到客户归还的欠款5 000美元, 存入银行。 (2) 5月10日企业采购一批材料, 货款3 000美元 (不考虑税金) , 用美元支付。 (3) 5月15日企业用100 000港元兑换美元, 当天的美元买入价为8.25, 卖出价为8.29, 港元的买入价为1.06, 卖出价为1.09。 (4) 5月20日企业销售一批产品, 货款为10 000美元 (不考虑税金) , 已存入银行。 (5) 5月29日企业用美元支付前欠的材料款8 000美元。 (6) 5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8.26。

平时发生业务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1) 5月8日收到欠款时, 借:银行存款———美元5 000;贷:应收账款———美元5 000。

(2) 5月10日采购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美元3 000;贷:银行存款———美元3 000。

(3) 可兑换的美元金额=100 000×1.06/8.29=12 786.49 (美元) 。借:货币兑换———港元100 000;贷:银行存款———港元100 000。借:银行存款———美元12 786.49;贷:货币兑换———美元12 786.49。

(4) 5月20日销售产品并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美元1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美元10 000。

(5) 5月29日支付欠款时, 借:应付账款———美元 (xx单位) 8 000;贷:银行存款———美元8 000。

篇17:分别诗歌座右铭

1、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4、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5、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6、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7、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8、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9、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10、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11、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12、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13、离魂暗逐郎行远。——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14、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张籍《蓟北旅思》

15、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包融《武陵桃源送人》

16、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17、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18、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19、画屏闲展吴山翠。——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20、却倚缓弦歌别绪。——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21、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22、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23、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2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25、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谢公亭》

26、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27、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28、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别离》

2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30、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焉。

3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32、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33、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卢纶《送李端》

34、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顾敻《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35、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3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

37、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38、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

39、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元稹《遣悲怀三首》

40、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41、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4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43、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44、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45、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46、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别》

47、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潘阆《酒泉子·长忆西山》

4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唯见长江天际流。

49、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上一篇:建设工程安全文明生产承诺书5则范文下一篇:读《101个植物的实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