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2024-05-23

贵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共12篇)

篇1:贵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1994年1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 1994年1月10日贵州省林业厅发布 根据1997年12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行政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4年7月1日《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08年8月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和林木的采伐利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森林采伐限额是指采伐胸高直径五厘米(含五厘米)以上活立木蓄积消耗的最大限量(含采伐毛竹所消耗的竹林资源),包括不同消耗类型(指商品材、非商品材)和不同采伐类型(指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低产低效林改造采伐和其它采伐)的森林资源消耗量。

第四条 森林总采伐量按森林采伐限额总量管理。森林总采伐量计划,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下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超计划采伐,不得调剂和挤占分项采伐限额指标。

森林火灾、病虫害及盗伐、滥伐等造成的立木蓄积消耗,列抵当年森林总采伐量计划。

第五条 采伐林木凭《林木采伐许可证》,并按伐区设计文件施工。采伐迹地应在采伐的当年或次年完成更新造林。

第六条 县以上(含县级、下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

(一)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及森林总采伐量计划;

(二)进行伐区和采伐迹地更新检查验收;

(三)监督和检查森林采伐限额和总采伐量计划的执行。

第二章 商品材采伐

第七条 商品材采伐计划及计划调整,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下达给市(州、地)、县(市、区)、省属国有林场和相关限额单位。县(市、区)根据当地可伐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分别下达给乡镇、村或村民组,不得平均分配,所下达的商品材采伐计划报市(州、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商品材生产实行产销见面,竞价销售。严禁收购、加工、销售无采伐许可证的木材。

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不纳入商品材采伐计划。需要办理木材运输证的,凭乡镇林业站或村委会的证明办理。

采伐属于国家和地方保护的珍贵树木,须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凭采伐许可证采伐并列抵当年商品材采伐计划。

第九条 县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商品材的采伐、销售和运输,应分别建立台账,进行总量控制和管理。采伐商品材不得超过商品材采伐计划;销售商品材,不得超过扣除本地区用材后的商品材总产量。

第三章 非商品材采伐

第十条 非商品材采伐计划,由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实行总量控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大力发展薪炭林,坚持节能和科技相结合,作出改燃、改灶节材的具体规划,逐步减少生产、生活烧材。

第十一条 对以木材为燃料的工副业生产单位或个人应限期改燃代材;无条件改用的,必须采用节材措施,严格控制烧材量。在限期内不改的,予以关闭。

新建或新增以木材为燃料的工副业生产单位或项目,须向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用途、用材量、燃料来源等,经调查、核实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的,予以关闭。

第四章 检查与监督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制度,对森林资源消耗实行全额统计和定期报告。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森林资源消耗进行管理和监督,对采伐限额和森林总采伐量计划的执行情况每年应组织检查。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及时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动态。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四条 遵守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成绩显著的;

(二)改燃、改灶节材成绩显著,改造面达90%以上的;

(三)勇于同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作斗争的。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收购、加工、销售无采伐许可证的木材,或无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从事木材经营加工业务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罚款、处罚,应给被处罚者开具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罚没收据。罚款全部上缴同级财政。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商品材是指进入市场和地方自用的木、竹材;

(二)农民自用材是指农民采伐自用不进入市场的木材,包括农民修建房屋、添置家具及农具等生产生活用材;

(三)培殖业用材是指生产食用菌和药材等所消耗的木材;

(四)烧材是指作为燃料所消耗的木材,包括农村、城镇居民、饮食服务行业及工副业等烧材。

第十八条 培殖业用材、工副业烧材、商品薪炭材按商品材缴纳税费。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贵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点环节,确保了全县森林采伐限额木材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至年底,全面结束了采伐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全县森林采伐限额木材生产计划下达与执行情况

(一)计划下达情况

1、十一·五期间省厅每年下达我县木材生产计划出材量11.3844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材5.1634万立方米(出材量3.2141万立方米),非商品材6.221万立方米。

2、省厅根据我县的木材生产计划的申报情况,经审核后下达木材生产计划18260立方米(赣林资字[]480号);

3、省预留内追加2864立方米(赣林办抄字[]143号、赣林资字[]365号);结转745立方米(抚林资字[]26号);

(二)、限额采伐计划执行情况

共完成木材生产计划19822m3。其中:国营完成5131m3;各乡(镇)完成14691m3。各编限单位的采伐类型、消耗结构、森林起源、林种等各分项控制指标都完全控制在限额计划之内。

二、森林采伐工作开展的主要情况

(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全县森林采伐限额木材生产工作的管理和组织领导,保证采伐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全面建立采伐管理双向责任制的同时,我县还成立了由分管林政的副局长为组长,林政股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人工商品林采伐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双向责任制,明确采伐管理工作中,各乡(镇)及业主、国有林场是直接责任人,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二)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安排使用采伐指标。

我县森林采伐特别是人工商品材采伐,紧紧围绕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林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兼顾为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非商品材和商品材采伐对象、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指标。在安排实施采伐对象时,把采伐与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采伐与助农增收结合起来,保证采伐优先用于农村集体、林农及非公有制林业和抚育间伐。在安排计划时,按照规定申报,严格审核把关,所有采伐,都由业主申报,出具《林权证》。对于50立方米以上成片采伐的,由县林业局限额管理人员对作业设计文件和采伐申请报告在采伐山场进行现场审核,签字后交送局主管领导把关批准;零星采伐的,必须填写由省林业厅统一印制的《林木采伐申请表》,经当地组、村、乡(镇)、层层审查核实同意后,签字盖章上报,手续不齐的限期补齐,否则不予受理,确保了申报材料的质量。

(三)组织伐区作业设计,提高采伐的科学性。

在具体实施采伐作业前,及时组织进行了伐区作业设计。为确保伐区作业设计质量,全县商品材采伐作业设计全部由县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丁级资质)承担。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求设计单位不得对天然林、国家级公益林、森林公园和生态脆弱区、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的森林和林木进行商品性采伐。全县商品材成片及零星采伐作业设计率达到100%。

(四)实行伐前、伐中、伐后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采伐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广播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大力宣传人工商品林采伐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的典型事例,增加政策的透明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形成有利于推进人工商品林采伐的良好氛围。在采伐前15天,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发证机关将采伐人、采伐地点、面积、树种、蓄积量、出材量、采伐方式以及采伐、更新时间、公示单位、举报电话等内容向社会公示。采伐国有林场(站、所)的林木在林场场(站、所)部公示,采伐集体与个人林木在村委会的公示栏上公示。对公示情况,都进行拍照存档,以备查验。

(五)严格审核程序,集中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

公示期满后,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集中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为确保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发证质量,县林业局确定了1—2名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操作,负责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在发证的同时,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审核把关,对所有申请采伐的材料都逐一按规定认真进行检查核对,确保每份材料准确无误,再呈送主管局长审查签字、盖章,最后由发证人员进行内网核发。对商品林采伐的林木采伐许可证实行单独编号,建立发证登记台账,及时汇总发证数量,确保发证采伐量符合要求。

(六)实行伐区划拨,明确采伐边界和采伐要求。

本着谁发放

林木采伐许可证由谁负责伐区拨交的原则,对成片林木的采伐,要求林权所有者、作业设计者、发证者、采伐者、监管者五到场指定伐块周界,填制伐区拨交单,经五方签字后才能实施采伐;对零星林木的采伐由县林业局指定森林资源管理人员到现场确定采伐对象,现场标记,定株采伐。

(八)伐后验收,善始善终。

所有林木采伐后都进行了验收。首先,各

乡(镇)林业工作站进行全面自查,每一份所核发的林木采伐许可证实施情况的伐区检查验收,都必须填写一份验收单,并做到谁验收、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以确保验收的真实性。全县所有伐区都己经过自查验收,并都已验收合格。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通过“十一五”期森林采伐特别是人工商品林采伐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使亟待间伐的林分中的一部分林分得到了及时抚育,提高了林分质量。人工商品林经营者及广大林农通过林木采伐获得了一定收益,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提高了广大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同时,为企业提供了生产原料,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强化采伐监管,各采伐单位未发生超限额采伐和乱砍滥伐,对生态环境没有造成负面影响。三是进一步锻炼了林木采伐管理、设计队伍,丰富了林木采伐管理措施。我县的人工商品林采伐,无论对伐区作业设计、伐区划拨、采伐监管等各个方面都要求很高,严格按照试点时的规范进行操作,通过严格按照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实施,锻炼了队伍,提高了队伍的业务素质,切实加强和规范了我县林木采伐管理。

篇3:谈兴隆林业局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1、建立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努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对《森林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要积极制定《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条例》等规章和相关政策。联系实际, 广泛深入地开展林业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树立先进典型, 提高全民法制观念, 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积极动员和组织群众育林、护林, 开展义务植树、、环保行动, 共同来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加大打击、查处力度, 要求政府督办重大林政案件, 落实各项森林资源监督任务, 督促各地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

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充分认识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真正把执行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好坏, 作为考核各级政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坚决遏制超限额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凡超额采伐的, 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确保不突破年森林采伐限额。

3、积极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依据森林资源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原则, 对国有森工企业的森林资源, 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对所属行政区域实行上管一级的管理制度, 业务上既受所在地的林业主管部门领导, 也受上一级的林业主管部门领导。森林资源管理机构负责人的任免, 要征得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同意。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加强对驻在单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林政稽查队伍, 确保森林采伐限额的管理力量不受消弱。

4、认真抓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

坚决停止对所有的天然林进行商品性采伐。对列为禁伐区的, 要停止一切采伐活动。对区划为限伐区的, 要严格控制采伐方式和采伐量。

对已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 在保护好生态公益林资源的前提下, 在批准的采伐限额内, 对商品林的林木采伐可适度放活。对商品林中的速生丰产林 (包括定向掊育的工业原料林) , 尤其是非公有人工林采伐的管理, 要在核定的商品林采伐限额内优先安排, 以调动社会各界造林的积极性。

采取积极措施, 鼓励依法开展抚育间伐。抚育采伐限额不足的, 可以占用主伐限额, 并严格按照抚育采伐规程的规定进行采伐。对违反规定和设计作业的, 一律按滥伐追究责任。

5、严格执行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制度, 加强林木采伐和木材流通的监督管理

凡采伐林木都要依法按规定的程序申办森林采伐许可证, 并按林木采伐许可证上的要求进行采伐。林业主管部门在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时, 必须认真审核其林木地权属, 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 不得采伐林木。必须严格按采伐限额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 严禁超计划和无证采伐林木, 对不按规定发证, 超限额或超计划发证的, 坚决依法追究发证人员和发证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行事责任。没有采伐限额的单位和部门, 林业主管部门不得下达采伐计划。

铁路、公路的护路林和城镇林木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林木采伐应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并依法办理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印制的林木采伐许可证。

规范林木采伐程序, 严格控制皆伐, 确实需要进行皆伐的, 必须经省林业厅审批。凡国有、集体森林经营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采伐林木, 必须实行伐区调查设计、审批和验收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进行个人采伐林木的伐区调查设计验收制度。伐区调查设计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调查设计单位承担完成。凡征占用林地须采伐林木的, 必须纳入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除按规定提交有关文件外, 还必须提交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和土地部门批准的有关土地使用手续, 经审批后才能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木材凭证运输的制度, 把木材运输检查监督作为严格执行森林采伐制度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使木材运输检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铁路、交通等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木材运输的检查, 严格要求承运人依法凭证运输木材。

凡经营、加工木材的企业必须按规定办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 并按经营、加工许可证规定的地点、内容合法经营。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已消耗森林资源为主的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的审核。严禁木材经营单位收购没有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其它无合法来源的木材。对新建扩建的已消耗林木资源为主的大中型纸浆、人造板等加工企业, 有关部门在审批时, 须报经同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森林资源审核, 并进行相应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要严厉查处和打击违法经营木材行为, 堵住违规采伐木材的运输、销售和加工渠道, 把森林采伐限额监督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6、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机构建设, 理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篇4: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的探讨

关键词: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1

限额采伐制度和凭证采伐制度是我国森林采伐管理的两项基本制度,在1985年实施的《森林法》中有明确规定。实行限额采伐的目的是科学、合理、永续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避免大规模、盲目采伐破坏森林;凭证采伐是落实采伐限额的具体管理措施,限额采伐制度和凭证采伐制度的实施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不利局面,为促进我国森林资源增长、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批转林业局关于全国“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审核意见的通知》指出:“非规划林地上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制定。”这进一步明确了限额采伐制度的适用范围,同时并没有规定“非规划林地上的林木采伐可以不办理采伐许可证”。因此非规划林地上林木的采伐要按照《森林法》的规定,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在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时不受限额指标控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和完善,其总体目标是:改革集体森林采伐管理服务模式,简化审批手续,执行采伐限额公示制度,建立、健全新模式,开放和透明的管理服务;创新采伐管理模式,并逐步建立森林分类管理机制;改进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并逐步实现从限额指标管理向采伐备案管理的转变,建立以森林管理计划为基础的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新系统。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控制森林资源过度消耗不要触摸不可逾越的红色“高压线路”,因为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费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过度危害,已经影响了林业的全面健康发展。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配套改革全面展开,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政策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

1 实行明确的采伐规定

很多国家对森林采伐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禁止在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计划或国家公益林的地方进行天然林采伐;在所有已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计划或许可的天然林地中设立了完全禁止采伐、保持原始的自然状态;可以依据某一林地年度或特定时期内的产量确定可持续采伐率,并明确相应受损木或枯木的保护措施;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限额采伐;规定对某些阔叶针叶树种将采取低影响的采伐形式。

2 控制更新采伐的强度

有的国家还规定,实施采伐作业时,保留林必须保留,促使林木更好更快地生长,同时应当尽量避免采伐区外的林木受到损害;采伐时,应避免对土地的损害,以保护林分的生长条件。相关部门还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林木的生长,有利于林木水土保持和土壤维护。还规定了,造林应该在开始更新伐5年之内或完成更新伐3年之内完成。

3 倡导林木的天然更新

芬兰规定,林木的间伐必须保证保留有良好长势的树木。如果在采伐前通过对林分的评估,发现该地的立地条件、土壤和地表植被有利于自然下种,森林的更新就应该尽量采用天然更新的方式。因为这样既促进了树木的增长,又符合树木的生长规律。

除此之外,对采伐林木有两条重要规定:幼龄林不允许采伐,如果是皆伐不能超过规定的面积。还有严格规定,树木皆伐后必须在限期内补栽,保证林地的面积不受损失,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采用天然更新,也可以采用人工更新。

我省农田防护林在中西部地区,以县、乡(镇)规划和建设为骨架,道路两边的树木高速公路是保护身体的框架,和占农田防护林的比例更大。这一部分森林树木等林业土地、规划不合理利用,将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因此,树木沿着铁路、公路应该清楚地划分绿化树木,保护森林树木和所有权。县一级可以合理计划这一部分树木的采伐。

4 关于采伐后更新

实行采伐后更新后的制度。为了确保森林土地皆伐后可以更新,更新后新建系统必须建立,限制对森林采伐及时更新,和保证金返回措施。省级部门和机构如果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将更有利于该系统的实现。如果村屯原林带已经扩张成为森林,这部分应由村民更新,不纳入原来的林种管理。

参考文献

[1] 龙新毛,张向前.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5,(1).

[2] 张默涵,郑瑶.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研究综述[J].中国林业经济,2013,(4).

[3] 欧阳勋志,谢传金,吴自荣.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J].江西科学,2008,(6).

[4] 李明.完善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篇5:森林采伐限额批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局:

林业局《关于全国“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请示》(林资字〔2016〕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林业局审核确定的全国“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见附表),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实施采伐限额管理,对保障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确保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

三、“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是每年采伐森林、消耗林木蓄积的最大限量,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得突破。采伐限额要分解落实到限额编制单位,省、市级均不得截留,不同单位间的采伐限额不得挪用,同一单位各分项限额不得串换使用。因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需要采伐林木且在采伐限额内无法解决的,应上报国务院批准。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限额另行确定。

四、各级人民政府要健全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把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和天然林保护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要不断创新森林经营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森林经营者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科学开展森林培育和采伐。对因保护不力致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

五、林业局要进一步细化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措施,并对各地执行情况组织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向国务院报告。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森林经营的监管、指导和服务,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毁林开垦、乱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高、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附件:全国“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汇总表

国务院

2月4日

篇6:贵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针对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现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意见和解决方法.

作 者:米军  作者单位:饶河县通河林场,黑龙江 饶河,1557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3) 分类号:S7 关键词: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问题   解决方法  

篇7:贵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森林采伐是调整森林结构,改善森林质量,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整体功能的关键措施。实行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是《森林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多年实践证明,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为保障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增长、质量提高以及合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对依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林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编制,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森林资源合理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调整森林结构为主线,以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实施分区施策、分类指导,协调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利益,逐步建立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定安县“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

林合理年采伐量测算系统”软件,输入数据资源数据,测算出森林合理年采伐量,并汇总上报。

四、编制的技术标准

(一)编制的原则

1、分类经营管理原则。按照不同森林采伐管理类型分别确定采伐管理策略,合理测算年采伐量。

商品林中的用材林采伐量不超过用材林生长量,生态公益林不编制主伐限额。天然林保护工程区中的天然林不编制商品林限额。法律、法规明令禁止采伐的林木不编制年森林采伐限额。

2、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原则。根据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在保障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同时也要积极经营森林资源,确保中、幼龄林抚育所需的采伐限额指标。

3、总量控制和分项管理的原则。在设置总量限额的同时,设置采伐类型和消耗结构分项限额。采伐类型分项限额分为:主伐限额、抚育采伐限额、更新采伐限额、低产(效)林改造限额和其他采伐限额,消耗后结构分项限额为:商品林采伐限额和非商品林采伐限额。

4、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与一般用材林分开测算的原则。即桉树、木麻黄、相思类,松树等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应与相同树种的一般用材林分开测算和统计。的林分,采用“角规”测树方法进行调查,并分树种、龄组取平均值推算,确定了我县的森林资源蓄积量。

3、确定相关参数。我县使用的测算参数,严格按照省林业局确定的参数表执行。

五、合理年采伐量和年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

定安县现有土地面积1767260亩,其中林地面积742950亩,森林覆盖率为48.26%。

林业分类经营划定,我县商品林面积171225亩,总蓄积量为442116立方米,生态公益林面积24225亩,总蓄积量为81600立方米。

严格按照“森林合理年采伐量测算系统”软件,输入资源数据,测算出森林合理年采伐量,确定我县“十二五”期间年森林合理年采伐量为93252立方米,其中商品林91247立方米,生态公益林为2005立方米,分项合理年采伐量为主伐86830立方米,抚育采伐561立方米,更新采伐为1641立方米,其他采伐为4220立方米。

结合定安县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我县“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总量限额建议为:68000立方米,其中商品林66000立方米,生态公益林2000立方米;分项合理年采伐量为主伐61000立方米,抚育采伐1000立方米,更新采伐2000立方米,其他采伐为4000立方米。

六、加强“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措施和建议

另附:森林合理年采伐量汇总表

篇8:贵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社会对木材及木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 为适应社会对木材的需求, 森工企业对林业的采伐力度也日益加大。鉴于森林资源的特点, 木材的采伐必须有计划、有节制的进行, 不然会造成森林资源、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进而影响到人们生活环境。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为保护森林资源, 实现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和谐发展, 实施森林采伐限额成为林业生态发展的首要任务。限额采伐势必会对木材销售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平衡木材销售和限额采伐之间的关系, 是森工企业木材销售管理的主要任务。

1 当前木材销售市场形式分析

1.1 不利因素

从销售对象来看, 森工企业的主要销售客户群体是木材加工企业, 而木材加工企业的主要销售客户群体与利润增长点是出口欧美市场。但是受限于近几年的全球金融影响, 其消费能力和购买欲望都呈现缩减的趋势。另外, 国内市场销售增幅不大, 但存在一定潜力, 因此可重点开发国内市场。木材销售的缓慢趋势也造成木材价格的下降, 对木材销售也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1.2 有利因素

虽然国外金融危机影响范围较大, 但是从国内经济增长形势来看, 我国市场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因此可重点开拓国内市场,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拉动下, 增大内需, 激活木材市场, 增加森工企业木材的销售。另外, 随着国家限额采伐指令的下达, 可趁次机会, 制定相应策略, 调整木材销售和采伐的策略,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2 国有森工企业销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企业品牌意识

国有森工企业向国际化发展, 必须先从销售管理着手, 品牌化是销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属于品牌推广管理的范畴。企业经营分为3个阶段, 初级阶段对外销售;中级阶段社里销售网络、售后网络;高级阶段, 建立品牌, 设立研发和销售子公司。目前我国国有森工企业多处于初、中级阶段, 缺乏品牌意识。在限额采伐的生态林业建设中, 品牌建设应该成为销售管理的重点。

2.2 制度僵化, 手续繁琐

通常在森林资源的开发中, 各种审批手续以及审批部门多达10几个, 尤其是环保部门的要求繁多, 给森工企业木材销售的前期准备带来了很大麻烦。

2.3 销售手段和渠道单一

国有森工企业销售手段和渠道单一, 不能满足国际化要求。另外, 在融资渠道、劳务合作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3 制定合理措施, 有效应对森林采伐限额

3.1 从意识上提高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通过近阶段的限额采伐推广效果来看, 凭证采伐意识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增强, 避免了很多乱砍乱伐的现象, 因此限额采伐条令可以从意识上提高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行程度。另外, 通过生态林业、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限额采伐等相关教育宣传工作, 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 从人为的层面杜绝违法采伐行为。国有森工企业认知学习生态自然建设的十八大精神, 制定合理的、与限额采伐相符的木材销售策略。

3.2 提高林业生产销售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森工企业定期进行销售人员的职业培训, 包括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规划等, 提高木材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举办系统性的培训班, 提供外培、学习、交流等机会, 对工队长、现场员、采运技术员、油锯工、集材工、山场木材检验员等, 定期进行国家林业管理关键岗位培训, 做到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3 制定准确计划, 规划木材合理生产销售, 控制小班采伐

正确认真解读森林资源限额采伐政策, 提前准确无误的做好森林资源调查设计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全年木材生产和销售工作计划。另外, 采伐计划实行公示制、透明制, 采取小班采伐计划控制、小班采伐蓄积每木检尺控制和出材双向控制, 通过对小班的控制, 实现整体林木的出材量和蓄积量。

3.4 采取“均匀生产作业法”, 稳定木材销售情况

均匀生产作业法是在小班采伐的基础上, 通过控制每个局部的采伐强度, 杜绝局部超强度的采伐。严格控制横向、纵向采伐力度, 严格控制集材道的宽度。对作业条件好、树木质量好的地方, 严格控制, 杜绝多采、滥采, 进而控制平稳销售。

3.5 利用现代数字化科技, 实现木材销售的网络化

把握限额采伐政策的同时, 还应随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依靠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进行企业生产和销售决策。建立信息网络系统、销售网络系统、管理网络系统, 实现市场信息的实时收集和分析, 把握市场脉搏。同时, 依靠网络拓展销售渠道和范围, 利用数字化网络手段, 实现跨地域式网络营销, 并且吸纳和培训专业的网络营销人才, 建立一支专业的、现代化的网络销售团队。

参考文献

[1]唐磊.限额采伐制度对林农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2.

[2]江华, 胡品平, 徐正春, 等.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 2007 (6) .

[3]李金钎.浅析林木采伐方式转变对木材生产经营的影响[J].绿色财会, 2011 (7) .

[4]李广海.木材销售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 .

篇9:贵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关键词:森林采伐;采伐管理;森林资源

中图分类号:S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39-1

1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不合理森林采伐消耗

(1)要严格执行上级政府批准下达的森林采伐限额总量指标和不同采伐方式、消耗结构分项指标。凡采挖、移植大树的,要纳入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2)按照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原则,对公益林和天然林要严格管护、科学经营;对人工商品林,要依法放活、集约经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公益林只能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采伐限额不得跨年度结转使用;一般人工用材林年森林采伐限额有结余的,经批准后可以结转下年度使用。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对林木采伐后难以更新的防风固沙林网、林带,不得批准采伐。

(3)凡对商品林进行森林抚育或对人工薪炭林实行打柴后留树作业的,采伐林木胸径在10厘米以下的,其消耗的蓄积量纳入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但所生产的木材可不纳入年度木材生产计划。

2 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林木采伐审批制度

(1)严格执行林木采伐作业设计、审批和验收制度。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必须提交林权证和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森林经营作业设计文件,国有林场应提供上年度森林经营作业质量验收合格单。凡林木权属不清,没有林木采伐设计文件,未完成上年度迹地更新造林任务的,不得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

(2)采伐林木必须严格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面积、数量、类型、方式、时间进行,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树种、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3)建立年度采伐限额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和定期檢查通报制度。

3 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

(1)严格管理林地资源,依法科学使用林地资源,建立征占用林地专家评审制度和林业主管部门预审制度,实行林地用途管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严禁违反法律规定自行将林地认定为其他地类,不得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拆分申报、审批。健全林地保护管理目标责任制,严格责任目标考核,实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确保林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2)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采伐迹地按时更新。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并且更新造林面积要不低于采伐面积。

4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林权所有者的利益

(1)建立和完善森林、林木采伐公示制度,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林木采伐申请,要由村委会对拟上报设计林木的有关情况在村内实行公示,对公示中出现的问题由林业部门负责调查核实,在公示期间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不予上报设计。在批准采伐林木前,要将拟采伐林木的有关情况通过报纸或在林木所在村进行公示,对争议较大并且存在违规事实的,不予批准采伐。

(2)认真组织、指导森林经营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对于当前急需更新改造的低产低效林,要抓紧编制更新改造规划,制定年度更新目标和采伐标准,分期、分批、分年度进行采伐。为提高林木采伐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的机会平等权,要通过公开透明的方法进行林木采伐审批。

5 深化改革,简化程序,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管理质量

(1)要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快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建立起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林业产权制度。

(2)在完成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加快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步伐,要及时做好退耕还林、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的林权变更与换发林权证工作。

(3)在明晰林业产权的基础上,简化林木采伐审批程序。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要简化林木采伐审批程序,林权所有者的林木采伐申请经乡镇林业站审核后,可持林权证直接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4)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外国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都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植树造林,并享受同等的林木采伐优惠政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之外,对林木采伐加以限制和干涉。

6 加强领导,增强执行限额管理的责任感

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对于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总之,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不仅关系到林业工作的全局,而且关系到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宏亮.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再认识.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7).

[2] 俞培忠.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0(03).

[3] 郑云峰,傅宾领.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 2006,(04).

[4] 龙建平.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管理探究.绿色科技,2010

(11).

篇10:贵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我省编制了“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按照国家林草局有关要求,现将细化分解的各单位“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下达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是每年采伐森林、消耗林木蓄积的最大限量,各地必须依法执行,不得突破。因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特殊情况需要采伐林木且森林采伐限额内无法解决的,由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逐级呈报省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调剂解决。

附件:河北省“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汇总表

河北省人民政府

2021年2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A3横表.pdf

篇11:贵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国发[201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林业局《关于全国“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审核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林业,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依法实行采伐限额制度,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益,推进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对于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是每年采伐消耗森林、林木蓄积的最大限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不得突破。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编制省、县两级森林经营规划,引导森林经营者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加强对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严格监督管理,对乱砍滥伐和超限额采伐的,要依法严肃处理。林业局要对各地执行情况组织定期检查,检查结果上报国务院并通报全国。

关于全国“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审核意见

(林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国有林区等单位,下同)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编制工作。现将本次采伐限额编制结果的审核意见和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措施报告如下:

一、“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审核结果

“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以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各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为依据,遵循“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基本方针,坚持分类管理、分区施策,做到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资源培育、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积极促进由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由单一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向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并重转变、由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向高价值利用转变、由单纯指标控制向调动广大森林经营者积极性转变,充分体现了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

经审核汇总,全国“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不包括毛竹采伐限额)为27105.4万立方米。按采伐类型分项限额为:主伐14118.8万立方米,抚育采伐6965.0万立方米,更新采伐1628.7万立方米,其他采伐4392.9万立方米;按森林类别分项限额为:商品林采伐21835.9万立方米,公益林采伐(抚育、更新和其他)5269.5万立方米;按森林起源分项限额为:人工林采伐18830.1万立方米(其中,短

轮伐期用材林7706.8万立方米),天然林采伐8275.3万立方米。严格执行“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既能够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又可以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145.54亿立方米,林木年均净生长量5.72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9%,占林木年均净生长量的47.4%.“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与“十一五”限额相比,增加了2289.9万立方米(其中,短轮伐期用材林采伐限额增加2283.9万立方米,占99.7%),增长9.2%.根据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要求,在林分起源和区域布局上,“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作出了较大调整。与“十一五”相比,全国天然林年森林采伐限额减少846.1万立方米,降低9.3%;人工林年森林采伐限额增加3136.0万立方米,增长20.0%;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采伐限额减少958.6万立方米;对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省,人工林年森林采伐限额增加870.8万立方米。

二、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措施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保持着“双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等问题仍然突出。“十二五”期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摒弃以牺牲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主要责任人。要把森林覆盖率、森林保有量、采伐限额执行、林地保护管理等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严格监督考核。林业局派驻地方的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要加强对监督区域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制建立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改革和完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建立与现代林业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森林采伐监管机制。对于集体林,简化森林采伐审批环节,实行公示制度;改革森林采伐限额蓄积、材积双项控制,推行按蓄积量单项管理;引导经营者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逐步实现依据森林经营方案确定森林采伐限额;推行伐区简易设计,森林经营者对伐前、伐中和伐后自主管理,林业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商品林的主伐年龄和农田防护林更新采伐年龄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确定,并报林业局备案。对于国有林,应编制并按照森林经营方案进行经营管理,执行伐前拨交、伐中检查、伐后验收等监管制度。除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外,其他地区木材生产计划实行备案制,林业局不再下达木材生产计划。非规划林地上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三)强化森林采伐管理,严格执行“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国务院批准的“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是每年采伐胸径5厘米以上林木蓄积的最大限量,各地、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不得突破。人工林采伐可以占用天然林采伐限额,商品林抚育采伐和其他采伐可以占用主伐限额,其他各分项限额严禁互相挪用、挤占。商品林采伐限额有结余的,可以在“十二五”期间向以后各结转使用;公益林采伐限额不允许结转使用。对于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及新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因自然灾害、工程

建设征占用林地和森林经营保护等特殊情况,确需采伐天然林的,经林业局批准,可以占用人工林采伐限额。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和重点国有林区森工(林业)主管部门,可以预留不超过5%的采伐限额,并报林业局核定,用于解决因自然灾害、征占用林地、森林经营保护等对采伐限额的需要,其余采伐限额必须分解落实到编限单位,不得层层截留。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或重大自然灾害需要采伐林木且在本省限额内无法解决的,由省级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由国务院授权林业局审批;重点国有林区由森工(林业)主管部门上报林业局审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十二五”期间严格按照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和《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年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产量执行。

(四)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不断提高森林质量。要组织编制《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纲要》和《全国森林经营规划》,明确不同区域森林的主导功能和经营方向。要编制省、县两级森林经营规划,确定林业发展和森林经营战略目标,细化森林功能分区,对不同类型的森林实施不同的采伐方式,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引导森林经营者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将森林经营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科学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和采伐管理。要总结推广先进实用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和技术,切实发挥森林的多功能和多效益。

(五)加强木材运输和经营加工管理,保障林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依据《全国木材检查站建设规划(2010-2015年)》,调整现有木材检查站布局。木材检查站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管理,全国实行统一式样的木材运输证。各地要制定木材经营加工规划,根据本行政区域内森林资源状况和木材供给能力,合理确定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布局、数量和规模。要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规则,对以木材为原料的经营加工企业的规模、木材综合利用率、环境保护等指标提出严格要求。

(六)加强林地保护管理,保证林业发展空间。贯彻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编制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手段,以翔实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确保林地落界成图,建立监测、评估与统计制度,实现林地档案更新和动态管理。严格依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审查各类建设项目,完善占用、征收、征用林地程序和补偿办法。加强国有林地保护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占国有林地和改变林地用途,不得擅自变更国有林业单位隶属关系、下放经营权、改变经营范围。

(七)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结合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和《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快推进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将森工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交由地方政府负责。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分开,企业进入市场,逐步建立国有林管理新体制。

(八)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要稳定和健全林业行政管理体系,继续实行森林资源管理机构上管一级制度,提高森林资源行政管理的执行力。加强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林政稽查队等基层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切实解决人员经费问题。要完善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建设,理顺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派驻森工企业监督机构的管理体制。加强森林资源调查监测行业资质和从业资格管理,建立健全监测单位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审定制度、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评估师制度。要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服务能力,加强对森林生态状况的监测和评价。强化林业数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篇12: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

(1987年8月25日国务院批准 1987年9月10日林业部发布 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合理采伐森林,及时更新采伐迹地,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森林采伐更新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实行限额采伐,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条 全民、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个人所有的林木采伐更新,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二章 森 林 采 伐

第四条 森林采伐,包括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低产林改造。

第五条 采伐林木按照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时,除提交其他必备的文件外,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部队还应当提交有关主管部门核定的木材生产计划;农村集体、个人还应当提交基层林业站核定的采伐指标。上进行采伐的,应当提交上的更新验收合格证。

第六条 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核发,按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授权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应当有书面文件。被授权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单位,应当配备熟悉业务的人员,并受授权单位监督。

国营林业局、国营林场根据林木采伐许可证、伐区设计文件和木材生产计划,向其基层经营单位拨交伐区,发给国有林林木采伐作业证。作业证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 对用材林的成熟林和过熟林实行主伐。主要树种的主伐年龄,按《用材林主要树种主伐年龄表》的规定执行。定向培育的森林以及表内未列入树种的主伐年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八条 用材林的主伐方式为择伐、皆伐和渐伐。

中幼龄树木多的复层异龄林,应当实行择伐。择伐强度不得大于伐前林木蓄积量的40%,伐后林分郁闭度应当保留在0.5以上。伐后容易引起林木风倒、自然枯死的林分,择伐强度应当适当降低。两次择伐的间隔期不得少于一个龄级期。

成过熟单层林、中幼龄树木少的异龄林,应当实行皆伐。皆伐面积一次不得超过5公顷,坡度平缓、土壤肥沃、容易更新的林分,可以扩大到20公顷。在采伐带、采伐块之间,应当保留相当于皆伐面积的林带、林块。对保留的林带、林块,待采伐迹地上更新的幼树生长稳定后方可采伐。皆伐后依靠天然更新的,每公顷应当保留适当数量的单株或者群状母树。

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应当实行渐伐。全部采伐更新过程不得超过一个龄级期。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小,林内幼苗、幼树株数已经达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二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50%;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大,林内幼苗、幼树株数达不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三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30%,第二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积的50%,第三次采伐应当在林内更新起来的幼树接近或者达到郁闭状态时进行。

毛竹林采伐后每公顷应当保留的健壮母竹,不得少于2000株。

第九条 对下列森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采伐:

[2]

(一)大型水库、湖泊周围山脊以内和平地150米以内的森林,干渠的护岸林。

(二)大江、大河两岸150米以内,以及大江、大河主要支流两岸50米以内的森林;在此范围内有山脊的,以第一层山脊为界。

(三)铁路两侧各100米、公路干线两侧各50米以内的森林;在此范围内有山脊的,以第一层山脊为界。

(四)高山森林分布上限以下150米至200米以内的森林。

(五)生长在坡陡和岩石裸露地方的森林。

第十条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的更新采伐技术规程,由林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薪炭林、经济林的采伐技术规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幼龄林、中龄林的抚育采伐,包括透光抚育、生长抚育、综合抚育;低产林的改造,包括局部改造和全面改造,其具体办法按照林业部发布的有关技术规程执行。

第十二条 国营林业局和国营、集体林场的采伐作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林木采伐许可证和伐区设计进行采伐,不得越界采伐或者遗弃应当采伐的林木。

(二)择伐和渐伐作业实行采伐木挂号,先伐除病腐木、风折木、枯立木以及影响目的树种生长和无生长前途的树木,保留生长健壮、经济价值高的树木。

(三)控制树倒方向,固定集材道,保护幼苗、幼树、母树和其他保留树木。依靠天然更新的,伐后林地上幼苗、幼树株数保存率应当达到60%以上。

(四)采伐的木材长度2米以上,小头直径不小于8厘米的,全部运出利用;伐根高度不得超过10厘米。

(五)伐区内的采伐剩余物和藤条、灌木,在不影响森林更新的原则下,采取保留、利用、火烧、堆集或者截短散铺方法清理。

(六)对容易引起水土冲刷的集材主道,应当采取防护措施。

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采伐作业,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森林采伐后,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部门应当对采伐作业质量组织检查验收,签发采伐作业质量验收证明。验收证明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第三章 森 林 更 新

第十四条 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优先发展人工更新,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相结合的原则,在采伐后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必须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第十五条 更新质量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一)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应当不低于85%,3年后保存率应当不低于80%。

(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补播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人工更新的标准;天然下种前整地的,达到本条第三项规定的天然更新标准。

(三)天然更新,每公顷皆伐迹地应当保留健壮目的树种幼树不少于3000株或者幼苗不少于6000株,更新均匀度应当不低于60%。择伐、渐伐迹地的更新质量,达到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第四款规定的标准。

第十六条 未更新的旧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水湿地等宜林荒山荒地,应当由森林经营单位制定规划,限期完成更新造林。

第十七条 人工更新和造林应当执行林业部发布的有关造林规程,做到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密度合理、精心栽植、[1]适时抚育。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应当培育速生丰产林。

第十八条 森林更新后,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部门应当组织更新单位对更新面积和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核发更新验收合格证。[1]

第四章 罚 则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森林法第三十九条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一)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擅自采伐林木的,或者年木材产量超过采伐许可证规定数量5%的;

(二)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不按批准的采伐设计文件进行采伐作业的面积占批准的作业面积5%以上的;

集体所有制单位按照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时,不符合采伐质量要求的作业面积占批准的作业面积5%以上的;

(三)个人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擅自采伐林木的,或者违反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采伐数量、地点、方式、树种,采伐的林木超过半立方米的。

第二十条 盗伐、滥伐林木数量较大,不便计算补种株数的,可按盗伐、滥伐木材数量折算面积,并根据森林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处罚原则,责令限期营造相应面积的新林。

第二十一条 无证采伐或者超过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数量的木材,应当从下木材生产计划或者采伐指标中扣除。

第二十二条 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自检查之日起1个月内未纠正的,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的部门有权收缴林木采伐许可证,中止其采伐,直到纠正为止:

(一)未按规定清理伐区的;

(二)在采伐迹地上遗弃木材,每公顷超过半立方米的;

(三)对容易引起水土冲刷的集材主道,未采取防护措施的。

第二十三条 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依照森林法第四十五条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采伐林木的单位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对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所处罚款,从其自有资金或预算包干结余经费中开支。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林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1]

国 家 林 业 局 令

第 2 号

《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已于 2000年11月2日国家林业局第3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林业局局长 周生贤

二○○一年一月四日

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占用、征用林地的审核和审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下列情况:

(一)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审核;

(二)建设工程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审批;

(三)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审批。

第三条 用地单位需要占用、征用林地或者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申请;需要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以下简称重点林区)的林地,应当向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提出占用林地申请。

第四条 用地单位申请占用、征用林地或者临时占用林地,应当填写《使用林地申请表》,同时提供下列材料:

(一)项目批准文件;

(二)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权属证明材料;

(三)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四)与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单位签订的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协议(临时占用林地安臵补助费除外)。

森林经营单位申请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应当提供前款(一)、(二)项规定的材料。

第五条 建设工程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审核权限,按照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建设工程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临时占用防护林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5公顷以上,其他林地面积20公顷以上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二)临时占用防护林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5公顷以下,其他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20公顷以下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三)临时占用除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以外的其它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10公顷以下的,由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四)临时占用除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以外的其它林地面积2公顷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第七条 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国有森林经营单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内国有森林经营单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批准;

(二)其它森林经营单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委托的单位和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在受理用地单位提交的用地申请后,应派出有资质的人员(不少于2人),进行用地现场查验,并填写《使用林地现场查验表》。第九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委托的单位和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类型、林地地类、面积、权属、树种、林种和补偿标准进行初步审查同意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制定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措施。

第十条 按照规定需要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或者审批的征用或者占用林地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委托的单位应当逐级在《使用林地申请表》上签署审查意见后,将全部材料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或者审批。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规定审核同意或者批准占用、征用林地申请后,按照规定预收森林植被恢复费,并向用地单位发放《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同时将签署意见的《使用林地申请表》等材料退被占用、被征用林地所在地的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委托的单位存档。

第十二条 对用地单位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申请,或者对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规定予以批准的,应当用文件形式批准。

第十三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委托的单位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用地单位提出的申请,应当在收到申请或上报材料后,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或者审批意见。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用地单位提出的申请,经审核不予同意或者不予批准的,应当在《使用林地申请表》中明确记载不同意的理由,并将申请材料退还申请用地单位。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和审批管理档案。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将上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占用、征用林地和临时占用林地,以及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情况报告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 农村居民按照规定标准修建自用住宅需要占用林地的,应当以行政村为单位编制规划,落实地块,按照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审查,在逐级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行政村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使用林地申请表》和《使用林地现场查验表》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式样,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

关于印发《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综[2009]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林业(农林)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精神,为规范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减轻林业生产经营者负担,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保护我国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缴纳育林基金。

第三条 育林基金按照最高不超过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10%计征,具体征收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虑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核定。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将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确定为零。

第四条 林木产品销售收入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采伐林木单位和个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准确提供销售资料的,按照林木产品实际销售收入确定。

(二)采伐林木单位和个人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准确提供销售资料的,按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核定的当地同类林木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和实际林木产品销售数量计算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确定。

(三)采伐林木单位和个人自产自用林木产品或将林木产品直接用于加工的,按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核定的当地同类林木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和实际耗用林木产品数量计算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确定。

林木产品是指木材和竹材,不包括林副产品、经济林产品以及其他林产品。

第五条 采伐林木单位和个人缴纳育林基金,由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收取。

第六条 育林基金在林木产品的销售环节征收。自产自用或直接用于加工的林木产品,在移送使用环节征收。

林业主管部门不得在多次销售林木产品时重复征收育林基金。对进口林木单位和个人不得征收育林基金。严禁在育林基金外加收任何名目的费用。

第七条 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免征育林基金。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征收育林基金,使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征收的育林基金,全额缴入同级地方国库,具体缴库办法按照地方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育林基金收入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列第103类“非税收入”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35项“育林基金收入”。

第十一条 育林基金专项用于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管理。使用范围包括:种苗培育、造林、森林抚育、森林病虫害预防和救治、森林防火和扑救、森林资源监测、林业技术推广、林区道路维护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臵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

第十二条 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部门预算予以核拨,不得从育林基金中列支。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应按规定编制育林基金收支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根据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开展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管理工作需要核定育林基金支出预算。

第十四条 育林基金应严格按照预算安排使用,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继续使用。

育林基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育林基金支出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列第213类“农林水事务”02款“林业”29项“育林基金支出”。

第十六条 育林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规定,多征、减征、缓征、停征,或者侵占、截留、挪用育林基金的单位及责任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进行处罚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国有森工企业仍按现行规定自提自用育林基金,免予向林业主管部门缴纳。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的育林基金管理政策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 煤矿企业自营坑木林基地的育林基金提取和使用管理,仍按照原煤炭部、财政部《关于颁发〈煤矿企业造林费用和育林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86]煤财字第69号)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商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步入新环境的作文下一篇:同学毕业留言经典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