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海量阅读计划

2024-05-13

一年级海量阅读计划(精选7篇)

篇1:一年级海量阅读计划

一年级海量阅读计划

我希望从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打造一个书香班级,让孩子们真正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如下海量阅读实施方案。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从整体情况来看,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特别和爷爷奶奶经常在一起,学习习惯差,也有个别学生经过幼儿园的学习,表现不错,全班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他们喜欢读书,就是不认识字,不知道什么叫做阅读,不知道怎么去读书,因此本学期就需要老师先从阅读儿歌抓起,培养他们爱儿歌,学儿歌,朗读儿歌,感受儿歌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从小阅读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但识字能力有限,因识字有限,学生还不能够自己阅读课外读物,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在上学期,老师和家长以讲故事主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要培养他们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养成爱读书、边读边记边思考的好习惯。

3、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大量识字,为自我阅读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上有所突破。

5、以儿歌、童话故事为主,每学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

6、学会课内外阅读的方法,逐步实现主动阅读。

7、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具体安排

1、合理安排学校的“早读”时间。

每天早晨十分钟读《三字经》、背古诗、儿歌,并把儿歌中出现的词语摘抄在黑板上,领学生反复认读。下午下间操时,老师声情并茂地读1个故事给学生听,请小朋友读故事给同学听,师生比一比,由读慢慢过渡到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2、课内“海量识字”

利用各种渠道让孩子们大量识字,让他们为日后的海量阅读打下基础。

语文的教学“读”是硬道理,语言的学习以积累为本,读书为本,数量在先,大量读书识字,语文的学习不是“日日清”而是“日后通”,不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不是“打一口井”而是“挖一片坑”。大量阅读为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才会又量变转向质变。海量阅读之所以可以成功在于“坚持不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潜下心来做阅读。

阅读内容:

1、《三字经》

2、《猜猜我有多爱你》

3、《唐诗三百首》

4、《365夜故》

5、《大卫,不可以》

6、《大卫,上学去》

7、《伊索寓言》

篇2:一年级海量阅读计划

“海量阅读”这一颠覆性的教学方式让我看到了一条通衢大道,我的经验尚且不足,今年接手的还是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对学生完全不了解。我希望从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打造一个书香班级,让孩子们真正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如下海量阅读实施方案。

一、学情分析

我班45人,男生25人,女生20人,班额大,再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从整体情况来看,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特别和爷爷奶奶经常在一起,学习习惯差,也有个别学生经过幼儿园的学习,表现不错,全班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他们喜欢读书,就是不认识字,不知道什么叫做阅读,不知道怎么去读书,因此本学期就需要老师先从阅读儿歌抓起,培养他们爱儿歌,学儿歌,朗读儿歌,感受儿歌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从小阅读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但识字能力有限,因识字有限,学生还不能够自己阅读课外读物,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在上学期,老师和家长以讲故事主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下学期主要培养他们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研究内容:

1、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途径,全面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质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让学生们大量识字。

三、实验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养成爱读书、边读边记边思考的好习惯。

3、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大量识字,为自我阅读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上有所突破。

5、以儿歌、童话故事为主,每学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

6、学会课内外阅读的方法,逐步实现主动阅读。

7、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具体安排

1、、合理安排学校的“早读”时间。

每天早晨十分钟读《三字经》、背古诗、儿歌,并把儿歌中出现的词语摘抄在黑板上,领学生反复认读。下午下间操时,老师声情并茂地读1个故事给学生听,请小朋友读故事给同学听,师生比一比,由读慢慢过渡到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2、课内“海量识字”

利用各种渠道让孩子们大量识字,让他们为日后的海量阅读打下基础。

语文的教学“读”是硬道理,语言的学习以积累为本,读书为本,数量在先,大量读书识字,语文的学习不是“日日清”而是“日后通”,不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不是“打一口井”而是“挖一片坑”。大量阅读为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才会又量变转向质变。海量阅读之所以可以成功在于“坚持不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潜下心来做阅读。让我们一起行动踏出海量阅读的第一步,并坚实的走好每一步吧。

阅读内容:

1、《三字经》

2、《猜猜我有多爱你》

3、《唐诗三百首》

4、《365夜故事》

5、《大卫,不可以》

6、《大卫,上学去》

篇3:小学高年级海量阅读的研究与实践

(一) 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但现实生活中的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首先是电视机、电脑抢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其次是大多数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再次是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同时, 笔者校正在打造书香校园, 学生的阅读氛围正在形成。

针对以上现状, 作为一名长期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学的教师, 决定在刚接任的五一班进行“海量阅读”的研究与实践, 希望通过书香班级的建设,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 笔者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 立足课内, 瞩目课外, 依托智慧型课内外阅读, 点燃学生的智慧, 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充满智慧的探险。

(二) 价值意义

此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探索小学语文海量阅读的基本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打破课本界限, 拓宽语文教育教学的途径;有利于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 学校、家庭语文教育的结合;有利于建设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 使学生在开放的生活实践中用语文, 学语文, 迅速高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二、研究与实践的环节与过程

(一) 多渠道筹集图书, 建设班级图书角

让班级充满书香, 首要条件是要拥有足够的图书, 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书从哪里来呢?我通过以下的方法筹集图书。

1. 献书。发动任课老师和全班学生把看过的书献给班级。

2. 购书。班主任带头捐款, 学生自愿捐献一个星期的零用钱, 筹集起来购买新图书。

3. 借书。定期到学校图书馆借一批图书放在图书角, 待同学们阅读完以后, 再去调换新图书。

4. 订阅。把学生卖废品的钱攒起来, 订阅报纸和杂志, 如《小学生周报》《中高年级阅读报》《小学生优秀作文》等。

5. 共享。教师充分进行资源共享, 与其他班级建立合作关系, 进行资源互换, 让学生能够花最少的钱看最多的书。

通过“献、购、借、订、共”的方法筹集图书, 图书角的图书常看常新, 同学们的阅读面越来越广, 获取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二) 组成管理小组, 管好班级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要发挥效用, 一定要有管理, 要建立简单而又可行的借阅制度。虽然是班级自己的图书, 但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

1. 对购买来的书进行编号入册, 这样, 哪本书同学们最爱看, 都能统计到。

每本书的封面上也贴上编号, 按顺序摆放, 方便借书登记。

2. 设立图书管理员进行轮值, 每天整理一下图书角的藏书, 检查借阅情况, 对书籍多加护理。

开始一段时间由我自己示范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后, 我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 招聘了班级图书角第一任管理人员包括馆长、副馆长共四人, 在他们的管理下, 班级图书角井井有条, 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又可以提高孩子的管理能力。

3. 建立借阅登记表。

每人一张借书卡, 记录阅读的字数;不定期地对爱阅读, 常借书看, 认真填写阅读记录单的同学给予表扬, 在期末还奖励一本好书。

(三) 合理安排, 保证阅读时间

语文课外阅读, 最难解决的是时间问题, 特别是在校内的时间很难协调安排。但是如果学生读书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课外阅读就可能流于口号。笔者的安排是:

1. 每天早上、中午学生到校至上课前是班内学生自由读书时间。

2. 根据班级课程设置情况, 每周安排2节读书课。

3. 回家后自主阅读30分钟。

尽量减少重复、无效、无意义的课外作业, 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每天30分钟, 内容不限。

此外, 在平时还鼓励学生利用零星的时间读书、读报, 丰富自己的知识, 开阔眼界, 提高阅读能力。

三、研究与实践的策略和方法

(一) 提供读书空间, 进行阅读指导

1. 分阶梯,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 它的加入便激发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 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去激发, 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1) 讲故事创设悬念。先提“引子”, 后卖“关子”——要想知后事如何, 请读这本书, 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2) 巧设问题, 引“鱼”上“钩”, 让智慧的好奇心唤起读书欲望, 以书为友, 探索真知。如公鸡为什么会打鸣?植物难道也会吃东西? (3) 激将法。老师故意对读物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 欲擒故纵, 诱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和探索心理, 从而主动地去阅读、评赏。 (4) 以广告形式介绍读物。如为了让学生勤查字典, 可用下面的话进行引发:有位不说话的老师, 上知天文地理, 下晓鸡毛蒜皮, 假如你每天跟它学几招, 一定能成为世界奇才。 (5) 物质刺激。对在读书活动中的优秀者,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6) 现身说法。以教师、家长或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受益的事例, 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

2. 分时间, 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首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并且喜爱阅读、坚持阅读。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这样, 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阅读。在具体实践中, 每天保证至少30分钟以上的自由阅读时间, 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写采蜜集、写读后感、交换读物、教师推荐好的读物。

3. 分层次, 提供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

为了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 计划建立四级联系的图书网:个人家庭图书架——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社会图书馆, 构成了图书网络, 由此提供了丰富而又新鲜的课外阅读书籍资料, 使学生真正徜徉在书的海洋中, 知识的宝库里。

建立海量阅读推荐书目:故事类、诗歌类、寓言类、散文类、小说类、文化经典著作、外国名著类、科普文化读物、历史读物类、报刊类等。

(二) 讲策略,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 指导选择书籍。

首先是要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 有益于学习的读物, 只有读好书, 才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质。其次是选择针对性强的书籍, 做到课内外结合, 以一带十, 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2. 传授阅读方法。

(1) 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或网络查检资料; (2) 指导学生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3) 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提高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能力; (4) 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熟练运用在阅读过程中随机圈、划、点、注、评、摘等能力。

3. 教会做读书笔记。

(1) 指导学生学会摘录, 写摘录笔记。教会学生在理解、品析的基础上, 摘录课外书里的精彩语句语段, 提高鉴赏能力, 加强阅读积累。 (2) 指导学生学会归纳, 写提纲笔记。教会学生首先对阅读材料认真分析, 再对其思想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 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 (3) 指导学生学会批注, 写心得笔记。

4.“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1) 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或爱, 或憎, 或疑, 或思。 (2) 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 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 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 还可以评价原文的纰漏等。 (3)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4) 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 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 以随身携带, 随时翻阅、背诵。 (5) 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三) 建立家校联系, 把阅读引向家庭

1. 制订计划。

在班级制订课外阅读指导计划的基础上,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每人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 并让班主任、家长了解内容。

2. 建立家校联系。

课外阅读指导计划, 要通过家校结合, 班主任、家长、学生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所以, 首先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通过家长会、班队会、墙报、告家长书、校讯通等多种途径宣传课外阅读计划的益处及长远意义;另外由教师、家长带头, 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空间。

(四) 搭建读书成果展示平台, 进行阅读的评价

评价拟为行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为学生搭建个个读书成果展示平台, 以促进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行成性评价时, 老师变着花样去表扬奖励, 让表扬经常地落到学习差、纪律差的孩子身上。如奖励借书权、小卡片小奖状、给同学讲故事、光荣榜、每周之星、展示作品、博客上发表照片, 发喜报、给家长发信息……形式不断变化;另外, 每两周学习小组进行一次读书汇报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要批阅指导。

阶段性评价是期末进行“读书小博士”的评比。先由教师对读过书的同学进行检验, 证实学生确实读过后, 就发给学生一张“小书迷成长足迹”卡片, 上面先由学生写出所读书的主要内容和感受。学生每读完五本书, 可以得到一张“读书小硕士”卡, 当拿到了二张“读书小硕士”卡, 就获得“读书小博士”的称号。

四、实践成效

两年来, 每学期末笔者班在做题最少、复习时间最短、课外阅读拓展最多的前提下,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语数英均在学区夺冠, 全县质量抽测居第二, 年级特优生最多。

(一) 在两年的“海量阅读”实践中, 学生至少有300万字的阅读量。

默读每分钟400个, 除了要做读书笔记外, 每节课大约在8000个左右。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阅读兴趣,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与技巧。

(二) 学生阅读的技能得到提升。

现在学生还能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 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 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引发的联想, 还可以评价原文的纰漏等。

(三) 开展了课前一分钟活动。

内容丰富, 有课前一分钟演讲、一分钟诵古诗词、一分钟即兴读新闻、一分钟欣赏同学们摘录的精彩一句话等。

(四) 举办了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和编纂了阅读小报, 各小组进行展评。

(五) 设计阅读特色作业。

如制作主题性读书卡 (有成语主题、歇后语主题、名人名言主题等) , 并用一句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谈感受等。

(六) 学生养成了读写结合的习惯。

学生每天至少读半小时的课外书;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等。

(七) 开展了读书汇报会和“好书伴我成长”的阅读评

论、墙报、黑板报、诗配画、朗读比赛、接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名著知识擂台赛、辩论赛、百家讲坛、课本剧表演、阅读之星评选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八) “书香校园”已成为笔者学校一大特色, “书香班级”是笔者班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韩兴娥, 《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选萃, 教学感受, 《小学语文教师》, 2009, 5.

[2]陈琴, 解读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模式.

篇4:诸冯学校海量阅读计划

爱好读书的民族是强健的民族,读书应是全民共同行动的大事。市教育局狠抓海量阅读,我校也乘此东风,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以“培养师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目标,来实现书香校园,通过阅读课上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实施目标

1.建设书香校园,促进中小学师生高效海量阅读常态化、制度化,培养师生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2.激发师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引导教师通过读书丰厚文学素养,提升专业水平。

3.提高师生阅读效率。初中生阅读量达400万字以上,教师阅读量达到每年200万字以上。

4.把高效海量阅读理念迁移到所有学科,培养一支具有阅读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教师队伍。

二、阅读内容

学生:经典书目、朝阳读书计划系列丛书、学校、教师推荐书目(含学科类)、报刊、语文主题学习系列用书(含经典诵读丛书)、自选书目。

教师:经典书目、教育理论书籍、学科专业书籍、教育类报刊、教育局推荐书目、自选书目。

海量阅读推荐书目:

故事类: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诗歌类:郭沫若《女神》、冰心《繁星〃春水》、普希金诗、泰戈尔诗 1

等;寓言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散文类:鲁迅散文如《朝花夕拾》、朱自清散文、巴金散文如《随想录》等;小说类: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茅盾《子夜》《林家铺子》、等;文化经典著作类:如《论语》《孟子》《庄子》等;科普文化读物:如霍金《时间简史》、北京出版社彩图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之最》《奥秘世界》《世界自然奇观》《世界重大发明发现》《世界未解之谜》《中国未解之谜》《中国国家地理》《世界文明奇迹》《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历史读物类:如北京出版社彩图版的《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等。

三、具体要求

1.领导牵头调配组织。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高效海量阅读”领导小组,广泛宣传发动,采取措施吸引家长、社会关怀学生的阅读,营造健康和谐的大环境。校长等各级教育干部要以身作则,积极探索高效海量阅读的方法、途径,及时引导帮助教师搞好高效海量阅读,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读书活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制定科学的方案规划。

(1)选择的原则:

从形式看,最好选择那些篇幅短一点的文章;从内容看,最好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美文”和跳动着时代脉搏,反映着时代进步的“时文”,以及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技文。选择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与年龄特点。积累符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阅读材料,力求形成完整的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同时计划对学生进行关于阅读兴趣、掌握阅读环节和方法、阅读量等的问题的调查;通过练笔、摘抄、作文等多种

形式检验阅读课对学生写作所起的作用。

(2)具体措施:

(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每周两节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把阅读当做消遣,当做生活之必需,一日不可缺。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想方设法让孩子爱读书。

(二)指导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阅读之前,提出严格要求:一是要有恰当的圈划批注。二是理解文章大意。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在书上勾画,可以选择精彩片断写到读书笔记本上,并大体背诵,具体字数不限。每天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和积累、背诵的情况,并根据积累的质量、数量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检查的过程同时是指导的过程。

(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机制。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希望自己在大家面前一展为师者的风采。所以,每组培养一个阅读指导小领导,使更多读不好的学生随时得到指导。这样做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学习、得到训练的机会,既有利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提高学习质量。

(四)利用博客开辟“书虫俱乐部”,创设交流平台。成立书香小组,根据队员的阅读数量和质量进行评选;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用“话配画”;猜猜这是什么书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五)不求甚解在鲸吞牛食中内化。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现在不必“一步到位”,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感悟,有些问题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急着告诉学生。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的“反刍”提供

条件,让他们浸泡在读书声中。

(六)评价激励手段要跟紧。为了让学生养成习惯读书,老师为孩子设计一顶顶高帽、一项项奖励,变着花样去表扬奖励,让表扬经常地落到学习差、纪律差的每一个孩子身上。如给同学讲故事、光荣榜、每周之星、展示作品、博客上发表照片,发喜报、给家长发信息……形式不断变化。

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的影响各不相同,学习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别,“海量阅读”不强求达到同一标准。海量阅读受益的是学生,能力提高的是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并且可以促进终身学习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寻找一条蹊径,树立一种开展大量课外阅读的意识,在课余时间引发学生去阅读经典诗文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去开展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加强软硬件建设。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有计划添置图书,加强图书馆(室)、阅览走廊、图书角、图书橱柜等设施的配备,保障师生有书读、有地方读、随时随地可以读。图书馆、阅览室等必须正常投入使用。提倡创造性搭建师生阅读平台,如引进书店柜台、开架阅读、图书漂流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为教师设立读书沙龙、读吧等固定场所,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5.注重阅读指导与检查。教师教给学生朗诵、默读、速读、浏览等读书方法,上好读书汇报、阅读欣赏、好书推荐等阅读课,全面开设高效速读、高效精读、高效阶梯训练课等课型,指导学生运用快速阅读和精读规律进行阅读。教给方法的同时,注重学生勤于思考、乐于笔记等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学生继续坚持“少摘记、多阅读、多练笔”的“两多一少”的阅读策略,大量削减摘记的次数和数量,坚持每周写一至两次有针对性的课外读书练笔;坚持读书笔记和日记写作,并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常抓不懈,以促进读写结合的实效。教师提倡撰写读书教学随笔,学校定期检查督促读书效果,在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师生读书评比活动。

6.保障阅读时间。学校每周必须安排并上好1-2节的阅读课,让阅读课成为学生的必修课;每天中午安排10—15分钟的集体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可以包括时事、新闻、自选内容等;鼓励学生养成课余时间随时阅读的习惯,提倡每晚读书半小时;合理安排晨诵活动,师生共读。

7.丰富师生阅读活动。定期组织开展高效海量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课例展示、优秀方法交流、论坛、家校共读、亲子共读、读书练笔展评、专题演讲、经典再现(表演)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做好与其它传统活动的结合,如营造书香校园行动、“中华诵”等。继续开展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坚持课内阅读三分之二,学期初或先周集体备课,将阅读内容进行划分的做法。搞好“经典诵读”活动,坚持《经典诵读》每日诵活动。教研室将开展阅读随笔比赛、展评、百日读书、优秀阅读课程评选等活动,推动高效海量阅读的开展。

8.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学校应定期评选“读书之星”、“读书之家”、“书香班级”“读书能手”等,表彰鼓励优秀师生、班级和家长。做好原始材料的留存与整理,特别是一些富有特色的做法,如把师生优秀的读书笔记,装订成册,帮助个别优秀的师生做成专辑等。教研室将采取听汇报和实地验收查看等形式,对各校开展“海量高效阅读”情况进行评估检查,每学年一次,结果纳入诸城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和常规管理评价。

海量阅读,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教学方法,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样的语句。《红楼梦中》香菱向黛玉请教如何做诗,黛玉说:“你且把王维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可见阅读积累的重要性。

篇5:小学一年级阅读计划

读书使人明智、聪明、高尚、文明、懂事、好辩。让课外书籍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和一扇门,让他们看到一个美丽的世界。根据我校阅读活动安排,现制定本年级阅读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孩子们可以享受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书籍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鉴赏能力。

3、营造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活动主题:

读一本好书,交朋友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策划

1、做好对学生的宣传动员工作,使学生认识到阅读活动的意义,并明确阅读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2、开辟“班级阅读园”,在各班的文化环境中布置以阅读为主题的“阅读园”,在“阅读园”的班级评价栏目中设立“阅读之星”

第二阶段:组织和实施

1、开展“班级故事”。

(1)利用经典阅读课的时间,积极开展阅读和讲故事活动。此外,还举办了试讲比赛,5名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入选“故事大王”。

(2)结合我们年级每周积累课外素养、提取名人名言的活动,开展“比较看谁懂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多”。

2、开展“读好书交好朋友”活动。

(1)每个学生每学期完成一次必修阅读。

(2)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一些可读性强的书目。把你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其他同学,并在他们之间交流阅读。

(3)班级建立“阅读个人档案”。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档案卡,用来记录学生的阅读内容和结果。

3、开展“我和父母一起看书”活动。

(1)要求家长利用休息时间每周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次。

(2)做好“亲子阅读记录”。

(3)开展“雅居”评比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

1、每个月给“阅读之星”起个名字,加个星级奖励。

2、任何坚持阅读并取得好成绩的孩子都有可能获得额外的星星奖励。

篇6:三年级一班阅读计划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多读书,读好书”是本班阅读的宗旨: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所以,通过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喜爱读书,在阅读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书伴学生成长。计划如下:

(一)、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避免流于形式。

1、每周下午上课前20分钟是学生读书时间。

2、每周校本课是读书时间。

3、每天要求每个学生自由读书、读报一小时,逐步养成良好的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1、学会积累、善于积累。提倡学生在看书时养成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以在写作中便于引用。

2、做好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对不同的读物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采用略读、精读、默读等。提倡学生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将它们吟咏、甚至背诵下来。

(三)、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为孩子解决书中存在的问题。

(四)、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

做好读书记录卡,并写读书收获。

(五)、读与背。提倡学生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将它们吟咏、甚至背诵下来。

(六)、鼓励学生到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上,查阅有关知识,最后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通过自编手抄报的方式展现出来。

篇7:海量阅读大探索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语言小金库”, 首先要让孩子形成自己的“语言小金库”, 再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 孩子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好的文章。而要想让孩子们拥有丰富的“语言小金库”, 就必须在孩子写作之前或者同时进行“海量阅读”。

所谓的“海量阅读”指的是老师想尽办法指导孩子们大量阅读人类优秀的精神粮食———经典名著。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 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经典名著可以温暖孩子们的心灵, 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 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前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 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的时间, 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 而三分之二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 因为说实在的, 思考习惯的形成, 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海量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能力, 而且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志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量阅读, 其实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早就提出了, 只是大家整天在忙着应付着应试, 所以忽视了海量阅读。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标中也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那么, 怎样进行“海量阅读”呢?

第一, 教师必须有计划地为孩子们制定阅读计划, 并指导孩子们阅读经典书籍。如三年级的孩子可以阅读童话、寓言、神话、故事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阅读一些科普读物, 引导孩子喜欢科学、热爱科学;五年级的孩子可以阅读推理小说及人物传记类图书;六年级的孩子阅读一两本名著。不管是哪个年级, 每年老师要和孩子们共同阅读一本经典书籍, 进行阅读交流, 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具体的阅读书目可以参阅我的博客) 第二, 教师必须采用有效而又实在的阅读方法。下面笔者给大家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 师生同读。师生同读是指老师和学生共同阅读一本书, 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阅读观。师生同读, 能够用教师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以教师阅读的情激起学生阅读的情, 引导学生走进书中, 感悟语言与生活, 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生学习的生活习惯, 让阅读成为他们人生旅途所必经的精神跋涉。师生同读能帮助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书香弥漫的教室成了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场所, 真情交融的课堂成了孩子们心灵放飞的地方。在师生同读中能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 实现“读书使人明智, 读书使人明理, 读书使人聪颖, 读书使人高尚, 读书使人文明”的目标。2011年, 我和孩子一起阅读《海底两万里》, 2012年, 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每次读完后, 都开展阅读交流会, 写阅读感。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 读得津津有味。 (2) 自主阅读。我们老师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自主地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实际上是把金钥匙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自主阅读就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快乐地广泛阅读, 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类似于蜜蜂采蜜。在学生面前, 任何一本优秀的书籍就像一片金黄的油菜花, 而他们则是采花酿蜜的小蜜蜂。春天的原野如此广阔, 小蜜蜂们总是凭着兴趣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朵, 酿出最甜最美的蜂蜜。老师要精心为孩子们挑选一大批优秀书籍, 给孩子们在课余快乐地阅读, 同时, 老师要随时关注孩子们的阅读情况, 在学期结束时, 进行评比, 看看谁读的书最多。这样做不仅大大扩大了孩子们的阅读量, 而同学之间互相比较, 也可以促进阅读速度慢的孩子加强阅读。

第三, 密切关注孩子们的阅读状态,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刚开始进行海量阅读的时候, 老师要密切注意每个孩子的阅读状态, 如果发现孩子还是不喜欢阅读, 那就要亲切地问问孩子:“你为什么不喜欢读呢?是不是这本书不好看呢?”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书籍太枯燥、乏味、缺乏艺术力量, 难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可能是故事不吸引人, 无法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时候, 我们就要及时地帮孩子换另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在这里我建议老师们给孩子选择优秀的图画故事书。优秀的图画故事书充分综合了插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的魅力, 为孩子营造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自然的阅读学习环境。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反复阅读图画故事, 孩子们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口语经验, 而且可以形成与书对话的经验, 养成用口头语言经验来独立思考书面阅读内容的习惯, 使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第四, 多种形式诱发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 使每个孩子都迷恋上阅读。不是每个孩子生来就喜欢阅读的, 加上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家家都有电视机、电脑、游戏, 节目五花八名, 孩子们难以抵挡诱惑, 所以需要我们老师采用多种形式诱发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今中外, 每个取得成功的人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他喜欢的事业。所以要想让孩子们学好语文, 必须得想尽办法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我在班里规定, 每天下午上课之前, 大家不能在外面乱跑, 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读书。每天下午我都会早早地进入教室, 登记认真阅读的孩子名单, 同时会奖励一颗小星星。每个月结束, 我会评选出“积极阅读之星”, 然后进行奖励。这样做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五, 建立阅读档案。阅读档案是展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 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从而促进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我的做法是孩子每读完一本书, 都会让他填写“阅读卡”。“阅读卡”可以具体反应每个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况和阅读反思。这样可以督促学生积极阅读, 培养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和自信心。阅读档案成了观察学生阅读成果和积累知识的窗口。一个学期结束之后, 老师把每个学生的“阅读卡”集中起来, 装订成本子, 然后取名为“我的心灵成长书库”。大家想一想, 如果从三年级开始设立“阅读卡”, 中间不间断, 到毕业的时候, 厚厚的阅读卡将不仅仅是阅读卡, 更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宝贵资源。

上一篇:先进销售主要事迹下一篇:作文教学的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