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红颜抒情散文

2024-04-23

隔岸红颜抒情散文(通用5篇)

篇1:隔岸红颜抒情散文

隔岸红颜抒情散文

酒,是男人的诗,激情饮过,澎湃醉过,却吟不尽过往悠悠销不尽万古千愁。你恣意而饮,尽兴而歌,却遗忘了我眼中划过的泪珠。

昨夜,谁为你饮醉那一地黄花……张狂,本掩不住骨骸下的黯然。你可知自转身后,离别日渐成伤,点滴触碰即可痛到泪流。

何事画图省春风。

昨夜的.小雨淅沥下了一夜,夜雨芭蕉让你睡意庸容,心事飘摇。帘外梨花细雨,软烟薄雾中杨柳丝丝;绣罗空帷冷屏,金兽炉香惹残烟灰烬。池上鸳鸯在雨中尽情嬉戏。想起那年时节呵手试梅妆,对镜贴花鬟,你娇羞带颦,欲语还休,而他在一旁痴痴的看着你,却忘了给你画眉……回忆的曼妙蚀化溃烂成一地绝望,泪从梦里流过枕边,濡湿鬓发。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自他别离后,音信全无,一别经年,当岁月在脸上划下清浅的皱纹,而你一次又一次在心里刻下刀伤,清晰而深刻。爱情是人世间最广泛的信仰,却没有几个信徒可以真正坚守,如初。当所有的山盟海誓随着他的离去而消散,连思念亦是一种奢侈。

山红易衰似郎意,流水无限似侬愁。

太多的辜负理由充足,唯其理由充足,唯其薄情寡义,唯其时过境迁,唯其身不由已,唯其歧途知返……

“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矣。”人生一世如花开一季,误了花期转身即咫尺天涯,你错过了我的前世,流放了我的今生。于是你磕然殒落,带着三生的遗憾踏上虚无之境。

酒愈饮愈烈,歌越唱越伤……

人生总有数不清的起点与终点,唯有一个终点在时间的路上你我皆需到达。死亡,让生命平等的划下句号,无论前生多少爱恨离别,多少缱绻不舍,喝下孟婆汤,你我已成陌路。

繁华三千,你在彼岸霓衣飞舞,红颜如花。然中间有河,隔断那一瓢蚀骨的相思……

今夜,我为你饮醉,隔岸红颜如花正灿……

篇2:隔岸红颜抒情散文

一夜春风落尽梨花愁。我在河之彼岸,求一束槿花盛开,东风不扰,波澜不惊,素色锦年,恰似你远归的船帆。我日夜守望边关,求一夜梨花开遍掩去这大漠的荒烟,人鸟不惊,马蹄声渐,犹如你凯旋的号鼓点点。我想,我可以等很久即便是箱箧中的白骨灰飞,但是,现在,我要启程,去你梦寐抵达的圣殿,也许这样便能用另一种方式共你同一屋檐的气息。

我闭了双眼,看这旖旎万水千山,两岸清波无缘尽西流,百花竟妍盛开到让人心慌,枫透红遍,比你挥剑转身,鲜血染红唇。你可知?你不知,又是春秋叠一卷,只是恐怕余生难再听蝉嘶虫泣到天明。伴这高墙红瓦、青灯古佛了红尘。

翌日,你拜于庭,战功赫赫集宠一身,封爵、加饷、赐你万人敬畏的独尊。你笑,笑痛我心,尽忘他乡经年等归人,金甲光映出你的佳人绝配,得尽天下得良人,再复何求?你是否也愿深陷这虚有的荣国不思蜀?我闭了双眼,等宿命的剑刺穿。

如此携手笑谈,霁日耳语、雨日缠绵,只是不论身旁是谁,你笑靥如花依旧分毫不减!只是或许再见,但是惊鸿一瞥焕新颜。淡忘、原来只是生死如战场,你看得如此飘荡!我想,我可以等很久,宁愿是箱箧中的白骨灰飞,但是,现在,我要启程,煮一杯酒,饮尽世间聚散离合的沧桑,去一个你永远无法抵达的圣地。

我还活在回忆,活在边关戎马倥偬的诀别,活在你踏过的.每一寸土地,活在你策马出征时的铮铮誓语。我听到了、我闻到了,满是你无法掩抑的的有关于“幸福“的气息,花好月圆,独留对影,你们赏望的月亮,它在天空看过多少次遗忘……我还活在现实,活在你不回眸的苍凉,我不诉离殇、不诉思念、不诉情结在心缠千千。我还活在你衣锦荣、殿宇宏喧世中僻静的荒野,看繁华起浮、朝生夕落。海枯石烂的太早,地老天荒的好少,原来时间没有越等越漫长。

篇3: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谈

先者有言, 美的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欣赏美的作品难道不要美的眼睛、美的心灵?眼睛用来对欣赏物的第一步照射, 深入的将是心领神会, 达到这个要求,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广阔。

《石榴》在其他树木都不想争妍斗艳的五月却开起了花。

《牵牛花》的藤蔓无时不回旋向上, 有着惊人的“生之力”。

浙江名山“雁荡”接受建国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奉献于人的“风姿”, 给人们带来长久的思索。人们熟悉的物, 熟悉的景, 经过作家深邃的思考, 发掘出一个个耐人咀嚼的意念。抒情散文往往借助景和物, 或含蓄、或清晰地表现文章的主旨, 而作者传递闪光的信息又恰是透过一个个由文字组成的画面。因此学习这类文章, 应努力把握作者的情感脉胳, 捕捉蕴含于画面的真正含义, 达到与作者共鸣的良好效果。

当然, 文学欣赏存有差异。同一作品, 不同经历、阅历会有令人惊奇的争辩。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 最终为众多读者喜爱。教师的任务, 是使学生经有音乐的耳朵, 对事物的美, 力求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所谓想象, 稍作抽绎, 应要求学生有相对的心灵感应, 以合拍于作品。抒情散文教学可以此为立足点之一, 把作品提供的内容化成一个画面, 使之映显在脑屏幕上, 然后从不同角度揣摩, 获得初步感知, 继而鸟瞰画面全景, 从整体构成的声色并俱的画景中扩大自己的思维, 联系已有的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 让学生体味文中的艺术魅力是教学的主旨。教师循循善诱, 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然后产生画面。思维闸门打开后, 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 画中之景, 有静有动, 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这样教学, 收效良好。

自古以来, 人们对竹的吟诵不乏佳作。正如用“出污泥而不染”来咏莲那样, 颂竹常常离不开对它高风亮节的赞叹。如今, 我们看到的是莫干山的竹海, 摇撼于风雨中, 沐浴在金色里。这里我们先让学生以文字的表达为特写镜头, 看到那老竹, 那新竹, 那砍剩下的粗壮的竹桩, 那伸向蓝天的细柔的竹梢。

农家竹园伴随学生度过十几个春秋。挖笋、松土、砍竹、编竹、儿时的乐趣唤起了他们的想象。追思处在不同背景下的竹子, 品尝深藏画面的意味。教师摒弃按部就班的分析, 加以适当点拨, 学生便领会文章所揭示的自然界新陈代谢这一不可抗拒的规律。借景抒情, 晴雨竹图, 联系一定的社会内容, 对作者表现的新老两代交替的独特感受也完全领悟。可以说《竹》反映的思想前无古入, 因为历史赋予它崭新的内容, 作者又以严谨的思索产生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主题。普通的竹, 通过想象, 经过思考, 其竹情竹趣表现得别有风味。学习《竹》, 学生如呼吸了清新的空气, 对文章新颖的立意恍然大悟。‘赏析作品时, 大家深感作者想象的丰富。

打开思维的匣盖, 追索画面的立意, 学生一旦领悟到独辟蹊径的主题时, 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手法。学好这样的作品, 不仅增加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 更可贵的是导到思想上的启迪。长此以往, 人的精神世界必然更丰富, 情感也更趋高雅。学生通过学习, 提高了鉴赏与习作能力。一位学生在课外习作中, 以家乡的石板桥为对象, 提炼它的内在品格。普通的石桥, 每天迎送人们往返, 忍受一定负荷而默无声息。学生展开了想象。人们都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园丁, 把教师比作沟通学生与知识的桥梁不是更有新意?这一比喻, 除想象细腻, 再一次说明想象的重要。成功的想象能孕育出清新的主题, 在抒情散文的阅读和写作中已十分明了。

篇4:品红酒,读红颜抒情散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读这样的诗句,一定会想到晶莹的夜光杯已斟满了殷红的葡萄酒。

红酒,透过晶莹的夜光杯,于半明半媚间可纵心事辗转迂回,只是端起酒杯时要用怎样的一种心境去体会其中的意味,它仿佛可以牵回遥远的回忆,也仿佛是遇到了久违的知己。

而在酒文化源源流长的今日,品评红酒也可为已是一种时尚,一种品位,也是它多种的颜色,妩媚而妖娆,好比那红粉佳人,好比美丽的红颜。

或许是红酒酿造过程的繁复,造就了品出红酒真味的难度,红酒的生命是取之于天然,再经过后天的酿造和长周期的窖藏,才使红酒打开软木塞时,悠悠的香气醇厚而浓郁。

品评红酒像我这样只把酒认为是一种快乐的液体的人,是品不出它的含义的。其实,红酒在灯光的照射下,不同色泽的红酒,也有着不一样的心境,轻轻晃动酒杯,漾过杯壁的痕迹,仿佛说着一个个故事。

举起酒杯,当你探鼻入杯闻其香味时,淡淡的清香会扑面而来,隐约带着许多的诱惑,渐次铺开的香味,合着丰富的想象会余味悠长,无法说得清。最主要的是让红酒在口中打转后,在舌尖上生出的味道与脑海中汇合感觉出的浓淡、厚薄、酸、甜、涩,它与人生的味道又何能不相同。所以,品评红酒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不由想起我的一位友人说的一句话:“会品红酒的.男人,一定是懂女人的人”,不觉有道理于其中,红酒如女人,红酒是柔和的没有白酒的甘冽,但也暗藏着能量。女人是柔和而温婉的,没有男人的强悍,但也潜藏着激情,她的千娇百媚,她的万种风情会于红酒的微醺下,将激情点燃而展露无遗,当红云浮于醉颜,迷醉的眼神,或许在问,你对女人读懂了几许?只是,你来品,是否品到了红酒那说不清的美妙。你来读,是否读出了女子那份难以言说的美丽。

其实,每一个女人都是一个故事,是于岁月中打磨雕琢而成的,是于远去的时光里不断着色,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因此,读懂一个女子何能不比品红酒还难,只愿你读懂一个女子时也如品出的红酒有余韵难消,芬芳绵长的滋味。

篇5:隔岸的天堂散文

就如此轻轻坠入西凉的文字里,坠入隔岸的天堂里,仿佛听到了来自天籁的呼唤。在被钢筋水泥包围的丛林里,我感觉有些窒息,拥挤的心极力地想要突围出去,寻找一种久违的宁静与平淡,找寻的过程里,邂逅了《拉卜愣,静好时光》。

一种纯净清澈的穿透力直达灵魂深处,平静淡然的叙写,牵引着我有些飘忽的心去往那天边雪水荡涤过的圣地,我似乎穿行在香火袅袅的拉卜愣上空,虔诚地吟诵着经文,久远的渴望在心中升腾。红尘的喧嚣,世事的无常,时常会让我们挫伤于无形中,心灵难免会有些浮躁,就在红尘来回的穿梭里,捧读这卷素淡的文字,感觉有陈旧的积尘慢慢飞离身体,剥离出来一颗平静清澈的心。娓娓叙来,青春、佛音、草原、大夏河、寺院,皆是经过了拉卜愣的清澈洗礼之后的勘破与自在,被一种叫做淡泊的释然串连了起来,如云,似风,存在于凡尘,又超然于凡尘。西凉落笔时,想必是蘸着拉卜愣纯净清澈的水,才可以写出干净清透的文字。

拉卜愣的青春是素淡的,“他们大都很年轻,目光清淡。似乎,尘世中的一切都与他们毫无关系。”“有时,我们惹他,音乐让他还俗,每当那时候,一朵云从他的眼前飘过,然后一句话也不说,我们从来也不知道他的内心想的是什么。”“我停下来看她,用自己的青春,来对视她的青春。但她的脸上,除了平静,什么也没有。”凡尘的青春,五颜六色,如火如荼,是喧哗的,充满了激情的。是啊,青春,要经过多少的碰撞,才能做到如水样纯静呢?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走过四季,经历过伤痛的过往,才能够安放下平静的心,做到淡泊释然?!西凉的文字,从不喧闹地叫嚣着什么,却总能捕捉到人性灵魂深处的细节,牵引着我的神经,随她游离在她的文字里,一点点梳理尘俗留下的纷乱思绪,渐渐安抚舒缓我烦乱与喧哗的神经,还我一颗自在的心。

我想,真正的佛音,一定是一种摒弃了太多欲望的,跨越了国界、地区和民族的一种清澈的心音,任何语言之间的翻译不过是心灵相通相融的前奏,无论吟诵的是哪一种经文,传递的都是真善美,唤起的都是人类寻觅最原始纯善人性的共鸣吧。西凉灵性的文字中,字里行间飘荡着的就是拉卜愣上空四处传唱的佛音,若不是,又怎能彼此心灵相通呢?“他们也不在乎我说的什么,有时,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的心意”。佛音四处飘荡,升腾着袅袅藏烟的地方,必定有着辽远广阔的草原,天蓝云白,羊肥牛壮,帐篷、青稞,草滩......撒开了长久束缚于钢筋水泥丛林里的双腿,自由地奔跑在无垠的绿色大草原上,就像是心长了翅膀地自由自在,草原做舞台,蓝天做幕布,置身于中,歌唱跳舞,那会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我有时一个人转过去,会看到僧人们给沼泽地里的水超度,或是给一些树超度。在这里,一草一木都是有灵性的。他们坐在水边,念念有词,一边转着手里的佛珠。”

隔岸的天堂里,虔诚是一种生活态度,用心地祈祷,执着的信念,对万物皆怀有一种怜惜的爱心。草原如人心,草原越宽广,草的长势就会越旺盛,人心越宽广,行走的脚步就会越远,视野也便如同广袤无垠的.草原一样宽广,盛得下人生所有的喜怒哀乐,宠辱不惊,心开阔,看淡世事,便接近了淡然与平静,一如草原上的僧人给万物的超度。释然,亦可自在,这便是我们对自己心灵的超度。看淡,释然,不是看破,亦不是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一种轻装上阵的智慧,放下一切应该放下的,解脱心灵的重荷,客观面对世事的纷芜烦乱,仰卧于心灵的大草原之上,“就觉得人与自然,与天空,与草或是草地上的花,都是如此的亲近。或者,自己本就是一朵花,或是一片云。”

湛蓝天空下的拉卜愣寺,有“小拉萨”之称,虔诚的藏人,以虔诚的心膜拜,进行佛事活动,他们深信那是人与神灵的一种交往,隔岸的天堂,吸引着异国的人们,长久地留在了那里,探寻它神秘的一切。我想,佛音的神奇,全在于它可以超越地域与国界,相通的一定是始终召唤着人们坚持内心的真善美,放下太多欲望的信仰吧?!心中装满美好,步步皆是莲花开。“有一天,扎西草兴冲冲的来找我,说贡唐**大殿里的一只净瓶里开了一朵莲花,是佛祖显灵了。所有的人都去看。我好奇得很,跑去看,除了一只装水的玻璃瓶子,其它什么也看不见。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看到的。所有的人,都在朝着那一个瓶子叩拜。我也莫名其妙地嗑了几个头。”那佛祖净瓶里盛开的莲,一定是在佛前叩拜的人们心中共同祈愿和寄托的一种美好吧?!

上一篇:写边城读后感800字左右下一篇:三年级要求背诵的古诗和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