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求职陷阱

2024-04-12

“日新月异”求职陷阱(共12篇)

篇1:“日新月异”求职陷阱

“日新月异”求职陷阱

一般在人才市场上遇到的常见的求职陷阱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征求内勤、办事员为幌子,让求职者掉入拉业务的陷阱。

这种类型的骗局很多,各种行业几乎都存在,但保险业尤其突出。以拉保险为例,公司开始可以是以招聘秘书、行政人员为名目,使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等社会经验不足的求职者加入。求职者在面试时往往会被招聘人员的甜言蜜语所迷惑,当你交了押金或“培训费”后,在上班时,你在发现工作没有底薪、更没有员工福利,根本就是叫你去拉保险。

据涪陵师专99级的薛伟介绍,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再加上是专科毕业,在招聘会上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前不久他在一家报纸上看到“某大型公司急聘业务员”招聘广告,便马上前去应聘。他找到了这家公司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专门推销洗涤用品的销售点。招聘负责人称:“虽然没有底薪,但提成10%,实行上不封顶。”当他正在犹豫时,该负责人告诉他公司有不少人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他虽然半信半疑,但由于苦于求职,决定试一试。一个月后,他实在吃不消每天都要提许多洗发水之类的东西走街穿巷,就决定辞职。当他向单位索取提成时,却被告之“自愿辞职,工资扣发”。

2、满足求职者的虚荣心。

有些公司的招聘“某某师”,如美容师、电脑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对那些不具备条件的求职者,他们就宣称培养求职人员为“某某师”,而实际上让求职者先购买美容产品或是选修课程,

公司往往会在求职者缴费后才讲出种种特殊情况或内部规定,以规避其当初的承诺,使求职者花了钱后,赚钱的希望却大大落空。

3、职位、公司和薪酬描述失实。

招聘单位将原本很小的`私营企业,说成拥有上亿元资产的大公司,将办公室内勤人员称为文员。以花言巧语说服求职者,利用马上签订合同和高额毁约金的方式套牢求职者。例如,市场上推销员等业务人员工作辛苦,报酬不高,但用人单位需求甚多,于是普通的推荐工作往往被极尽粉饰、包装之能事,求职者往往直到上班的第一天才知道实情。还有些公司不成规模,职位的工作内容也不明确,但为了吸引较高学历的应聘者,就对应聘者许以很高的薪水或职位,如年薪10万元、市场总监、财务总监等。有的单位既然打肿脸充胖子付高薪,但高薪的背后常常是超负荷付出,甚至会以金钱和暴力胁迫你做一些非法的事情。

4、一些单位到处贴一些“招聘启事”或在非主流媒体上登虚假广告后。

临时在写字楼租一间(套)办公室,挂上“经理室”、“财务室”或“人事部”的招牌,进行虚假招聘,向应聘者收取报名费、押金、服装费、证件费等名目不同的费用后,告诉应聘者“你已经被录用,×月×日来此处报到,正式上班”。当受骗者按指定的时间来此处“上班”时,才发现人去房空,连呼上当。

5、利用过时或伪造的证照、合同进行虚假招聘。

签订合同时,要收取高额的保证金,劳动合同协议书上的印章大多模糊不清,这样即使“ ”不搬家,受骗上当的应聘者也无可奈何。

6、薪酬陷阱。

一些招聘人员在求职者的询问下,给出一个含糊的月薪数字,然而在月底兑付时却多半会说你没完成工作量,或工作失误,以此来扣除你的部分薪酬。

篇2:“日新月异”求职陷阱

一、求职者的仪态礼仪

1、求职者站姿的基本要求

站姿是仪态美的起点,又是发展不同动态美的基础。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求职者良好的气质和风度。

站姿的基本要求是挺直、舒展,站得直,立得正,线条优美,精神焕发。其具体要求是:头要正,头顶要平,双目平视,微收下额,面带微笑,动作要平和自然;脖颈挺拔,双肩舒展,保持水平并稍微下沉;两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身躯直立,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挺胸、收腹、直腰,臂部肌肉收紧,重心有向上升的感觉;双脚直立,女士双膝和双脚要靠紧,男士两脚间可稍分开点儿距离,但不宜超过肩膀。

2、求职者坐姿的基本要求

坐姿是仪态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坐姿能够传递出求职者自信练达、积极热情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展示出求职者高雅庄重、尊重他人的良好风范。

求职者坐姿的基本要求是端庄、文雅、得体、大方。具体要求如下:入座时要稳要轻,不可猛起猛坐使椅子发出声响。女士入座时,若着裙装,应用手将裙子稍向前拢一下。坐定后,身体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直,上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目光柔和,男子双手掌心向下,自然放在膝盖上,两膝距离以一拳左右为宜。女士可将右手搭在左手上,轻放在脚面上。坐时不要将双手夹在腿之间或放在臀下,不要将双臂端在胸前或放在脑后,也不要将双脚分开或将脚放伸的过远。做于桌前应该将手放在桌子上,或十指交叉后以肘支在桌面上。入座后,尽量可能保持正确的坐姿,如果坐的时间长,可适当调整姿态以不影响坐姿的优美为宜。

3、求职的走姿要求标准

走姿是站姿的延续动作,是站姿的基础上展示人的动态美,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社会场合,走路往往是最吸引人注意的体态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和魅力。

求职者走姿的具体要求是:行走时,头部要抬起,目光平视对方,双臂自然下垂,手掌心向内,并以身体为中心前后摆动。上身挺拨,腿部伸直,腰部放松,腿幅适度,脚步宜清且富有弹性和节奏感。男士应抬头挺胸,收腹直腰,上体平稳,双肩平齐,目光直视前方,步履稳健大方,显示出南性的刚强雄健的阳刚之美。女士应头部端正,目光柔和,平视前方,上体自然挺直,收腹挺腰,两脚靠拢而行,步履匀称自如,轻盈‘端庄文雅,含蓄恬静,显示女生庄重而文雅的温柔之美。

4、仪态礼仪注意的七个问题

在面视时,求职者的行为举止十分的重要。一般而言,求职者在行为举止要注意七个问题:

a)应聘时不要结伴而行。无论应聘什么职位/独立性、自信心都是招聘单位对每为应聘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b)保持一定的距离。面视时,求职者和主考官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适当的距离会使主考官感到不舒服。如果应聘的人多,招聘单位一般会预先布置好面试室,把应试人的位置固定好。当求职者进入面试室后,不要随意将椅子挪来挪去。有的人喜欢表现亲密,总是把椅子向前挪。殊不知,这是失礼的行为。如果应聘的人少,主考官也许会让你同坐在一张沙发上,求职者这时应界定距离,太近了,容易和主考官产生肌肤接触,这是失礼的行为。c)不悲不亢。求职面试的过程实际上一种人际交往过程,求职双方都应用和平的心态去交流。

d)举止大方。举止大方是指求职者举手投足自然优雅,不拘束。从容不迫,显示良好的风度。

e)忌不拘小节。有求职者,自持学历高,或者有经验、有能力,不愁用人单位不用,在求职时傲慢不羁,不拘小节,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这是不可取的。正是这些不易被人注意的细节,使不多人失去了一些好的工作机会。f)勿犹豫不决。一般来说,求职者应聘时举棋不定的态度是不明智的。会让主考官感到你是个信心不足的人,难免怀疑你的工作作风和实际能力,这样容易让招聘的单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自己却丧失了一次机遇。

二、求职面试礼仪

1、遵时守信

求职者一定要尊时守信,千万不要迟到或毁约。迟到和毁约都是不尊重主考官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如果求职者有客观原因不能如约按时到场应事先打个电话通知主考官,以免对方旧等。另一方已经迟到,不妨主动陈述原因,宜简洁表达。这时必须的礼仪。

2、放松心情

许多求职者一到面试点就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害怕自己思维紊乱,词不达意,出现差错,以致痛失良机。于是往往会因为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等情况。此时,应控制自己的呼吸节奏,努力调节,尽量达到最佳状态后再面对招聘考官。

3、以礼相待

求职者在等候面试时,不要旁若无人,随心所欲,对接待员熟视无睹,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对接待员要礼貌有加,也许接待员就是公司经理的秘书,办公室的主任或人事单位的主管人。如果你目中无人,没有礼貌,在决定是否录用时,他们可能也有发言权,所以,你要给所有的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并非只是对面试的主考官。面试时,自觉讲手机等关掉。

4、入室敲门

求职者进入面试室的时候,应先敲门,即使面试房间是虚掩的,也应先敲门,千万别冒冒失失的推门就进,给人鲁莽,无礼的感觉。敲门时要注意门声的大小和敲门的速度。正确的是用右手的手指关节轻轻的敲三下,问一声:我可以进来吗?待听到允许后再轻轻的推门进去。

5、微笑示人

求职者在踏入面试室的时候,应面露微笑,如果有多位考官,应面带微笑的环视一下,以眼神向所有人致意。一般而言,陌生人在相互认识时,彼此会首先留意对方的面部,然后才是身体的其他部分。面带真诚,自然,由衷的微笑,可以展示一个人的风度,风采。有利于求职者塑造自己的形象,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求职者与主考官相识之后,便要稍微收敛笑容,集中精神,平静的面容有助于求职者面试成功。

6、莫先伸手

求职者进入面试室,行握手之礼,应是主考官先伸手,然后求职者单手相应,右手热情相握。若求职者拒绝或忽视了主考官的握手,则是失礼。若非主考官主动先伸手,求职者勿切贸然伸手与主考官握手。

7、请才入座

求职者不要自己坐下,要等主考官请你就座时再入座。主考官叫你入座,求职者应该表示感谢,并坐在主考官指定的椅子上。如果椅子不舒适或正好面对阳光,求职者不得不眯着眼,那么就最好提出来。

8、递物大方

篇3:求职陷阱

经房东曾某辨认, 死者不是租房者。找中介公司去查, 并没有进行登记, 只是单纯的收了几十块钱的中介费, 不过两个租房者曾留下了一个尾号为7575的手机号码。通过确认, 这个手机号码属于河南省内的某个城市, 同时发现了五部互相联系很频繁的手机号码。但只有其中一个手机号码留下了详细的地址, 机主是一名在校的女大学生。据这名学生口中得知, 近期她与这个网友一直保有联系, 最后一条短信写着:我在安康和别人打架了, 要出外地几天, 如果警察问你, 你什么都不要说。五月底这名女大学生和网友在安康见过面, 但她回忆不起来具体租房的方位。在这时, 这名女大学生的手机意外的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短信。内容是:我以前的手机不用了, 有事就打这个号码。在对女大学生深入调查中, 得知每天晚上这个网友都会给她宿舍打电话, 以确认她是否安全。通过对手机号码归属地的查询, 在东营一家旅馆捕获了两名犯罪人。

通过对被逮捕人员的审问, 在重庆的一家网吧又将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据犯罪人交待, 通过几个人的Q Q号, 他们和另外几名犯罪嫌疑人约定了在网络上进行传奇网络游戏。警方通过这一信息, 在广东顺德市某网吧将其成功抓获, 至此七名犯罪人均已抓获。

案件最后虽然成功破获, 但这起命案背后所反映的诸多问题, 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沉痛而深远的。据了解, 樊林全、许汉操等七名犯罪人, 最小的只有二十岁, 最大的二十九岁。有的还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是通过网络纠集在一起, 最初也是为了寻找工作, 结果让别人骗着去搞传销。在传销的毒害下, 在一夜暴富的驱使下, 最终将自己送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案件始末:

攀林全和刘胜华两人来到安康, 通过中介租了曾某的房子。樊、刘二人又指使刘小东自称是某某公司, 在互联网上发布招聘信息, 将其他公司的招聘电话修改成自己的联系方式。谎称公司需要招聘工程技术人员, 待遇很丰厚, 在实习阶段的工资都是1500元到2000元。

六月初被害人盛某按招聘信息上的联系方式与攀林全等几名犯罪人取得了联系, 通过电话了解到这份工作的待遇很诱人, 为了急于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 他于6月9日从贵州坐火车赶到了安康。来到安康的第一天就被攀林全, 刘胜华带到了之前租好的房屋, 善良的盛某不会想到他正在走进一个致命的陷阱。盛某进入房间后, 立马被犯罪人绑架了。他们让盛某给家里边打电话寄钱, 如若不从就对盛某进行殴打, 在几名犯罪人的威逼和殴打下, 被害人盛某打电话让家人向犯罪人指定的银行卡内汇入了1200元现金, 均被犯罪人抢劫。至此, 七名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可以认定为绑架罪。

但七名犯罪嫌疑人并没有满足于这到手的1200元, 而是变本加厉, 促使事态向着更加恶性的趋势发展。他们再次威逼盛某给家里打电话寄钱。在索钱无果的情况下, 攀林全等人用超市买的菜刀残忍的将盛某杀害, 并于当日逃离安康。

法律连线:

在这个案例中涉及到了多个罪名, 最初, 樊林全等人被别人骗到传销组织中, 在这里他们是受害一方。后来樊林全等人假借他人公司名义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将盛某骗往安康, 此行为符合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诈骗罪中的相关情形。最后七名犯罪嫌疑人丧心病狂的将盛某绑架, 其行为符合刑法第239条中的致使被害人死亡, 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 并处没收财产的情形。七名犯罪人在将盛某杀害的同时也把自己一步步的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案件中所涉及的相关罪名

组织领导传销罪, 我国刑法第224条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 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 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 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 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 骗取财物, 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 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诈骗罪, 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 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绑架罪, 我国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 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09年, 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 对613传销人员绑架、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 主犯樊林全, 犯绑架罪, 判处死刑, 并处罚金10000万元。其余六名犯罪人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到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等刑法, 并分别处以两千到一万元的罚金。

整个案件是由传销引起的杀人案件, 攀林全等七名犯罪人最初是被别人骗到传销组织中, 后来发展到他们自行成立诈骗组织去骗别人, 最后导致了这样一个案件的发生。

珍惜生命, 珍爱生命。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 有的还没来得及绽放便已被折断, 有的却要在黑暗和悔恨中度过, 法律是无情的, 一旦触碰, 就得为此付出代价。法律更是一种公平的规则, 在保障我们权益的同时更要遵守。

作为犯罪人樊林全, 他在事后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呢?这里有一段他的反思录:传销, 一个小黑板, 下面一排小板凳, 台上一个人穿着西装, 打着领带, 说他自己是一个百万富翁, 这就是传销。为了一个谎言, 人家编织的谎言, 一个一戳就破的谎言, 但是搞传销的人, 一边骗着别人, 一边骗着自己, 明天我就是百万富翁了。游戏里边有太多暴力的东西, 包括说打架, 在游戏里面打架、杀人是合法的, 抢劫是经常发生的, 比如里面抢装备, 慢慢地游戏和现实分不清了, 人生观、价值观给扭曲了, 包括对道德这个东西, 慢慢的也都沧丧了, 可以说是道德沧丧。

在网络游戏里, 他们有任司令的, 有任师长的, 每个人都带着官职。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 他们可以指挥千军万马作战。而在现实中, 他们却没有立足之地。这样的反差促使他们去追求一夜暴富。法律意识的缺乏, 道德观念的沦丧完全忽略了对生命的珍爱。

被害人盛某, 被害人盛某年仅22岁, 是贵州省某高校建筑系的在校大学生。家在贵州省的农村, 家中排行老二, 兄弟三人都是靠助学贷款或亲戚朋友借钱读书。一个好不容易从山里边的一个贫困家庭供养出来的大学生, 正当能有所作为的时候却被杀害了, 这不禁让人感到惋惜。

在惋惜的同时,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被害人盛某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 在求职时能先对招聘单位进行核实, 那就不会发生接下来的惨事?如果盛某多一分自我保护意识, 不单独去陌生外地面试, 是不是也能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如果......

但人生只有一次, 没有如果, 悲惨的事情终究发生, 留给我们的除了无限的悲痛, 还有警示!大学生大多涉世未深, 又急于求职, 网络虽能作为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 但却不能使招聘双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 在参与网络应聘时, 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防止上当受骗。

求职需警惕

从这个案例可以提醒我们的大学生们, 在求职过程中需警惕以下几点:

1.慎重选择求职网站, 选择正规人才类媒体的网站或专业招聘网站上的招聘信息, 这些正规的网站对招聘单位都经过审核, 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不要到不知名的小网站求职, 更不要轻信街头张贴的招聘小广告或到没有执业资格的非正规人才中介机构求职。

2.去面试之前, 应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招聘公司的情况及背景, 看看公司是否正规, 业务是否合法, 单位是否拥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 是否有不良记录等。在出门前, 一定要给家人或亲朋好友留下要去招聘单位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 (包括固定电话) , 以备查用。

3.面试地点是租赁的普通民房, 则需高度注意。正规的招聘单位一般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若网上的招聘单位将面试地点安排在租赁的民房, 或临时租借来的场地, 那就需要高度注意, 谨防上当受骗。

4.招聘单位的联系方式仅有手机号码。在接到面试通知后, 需问清对方的办公地址, 并要求告知固定联系电话。若招聘单位仅依靠手机联系, 则需谨慎小心。

5.面试时间安排在晚上, 或者面试地点安排在偏远的地方。如果招聘方将面试时间安排在晚上, 为保证人身安全, 可以和招聘单位商量改到白天的工作时间, 晚上尽量不要赴约, 特别是女生。若面试地点安排在偏远的地方, 即使在白天也要多加小心, 万一出事, 连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6.外地面试。招聘单位要求你到外地面试, 应慎重考虑。在对招聘单位没有详细了解的情况下, 不要冒然前往。在外在陌生的环境, 遭遇危险的可能性会增加。

篇4:帅小伙求职身陷两地陷阱

10月末,候先生在媒体上看到一则来自大连的招工信息,说招聘护运工,月薪4200元。如此高薪让侯先生动了心,他随即拨通了招聘方“石经理”的电话,对方让他11月2日来连面试。当日上午9时,侯先生准时乘火车来到大连,但“石经理”表示他正在发货,让侯先生等着。

等候了一天,“石经理”终于现身。“石经理”派人把侯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石经理”称:“正好有一趟护运的车要出发。”要小侯立即签订“用工合同”,要小侯交870元的人身保险费和120元的合同公证费,小侯不加思考的照办。之后,“石经理”告诉小侯,护运的场地在朝阳市内,并告诉他联系“铁队长”就可以上班。“铁队长”的电话号码留给了侯先生后,让他立即出发。

篇5:七成求职者曾遭遇求职陷阱

调查显示,70%求职者表示曾遭遇过职场陷阱,在“你遭遇的招聘骗局来自哪里”的调查中,直接来自用人单位的占了27.89%,来自职业介绍所的有25.79%,来自网络招聘的有23.16%,大型招聘会占14.21%,咨询公司占8.95%。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猎头、职介机构、人才派遣公司等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信息沟通的主要载体,是求职者找工作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五大主要途径。有关专家特别列出了各种求职方式中存在的“猫腻”。

招聘会猫腻分析

目前,南京每个周末通常有十场左右大小规模不等的招聘会举行,为求职者提供了大量的职位信息,一些规模较大的招聘会动辄有上万求职者进场。但在火爆的.场面下,也存在着一些损害求职者利益的行为。

猫腻一:单位和职位信息存在“水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成千上万的职位信息中难免存在“水分”。

猫腻二:宣传失实。宣传广告中明明白白地写着“众多世界500知名企业参展”、“招聘摊位1000多个”,可跑去现场一看,出场的可能是某个500强的分支机构,招聘摊位远不及千家。

专家视点:出现上述一些情况,与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有关,一些机构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

目前上海正在酝酿举办招聘会的规范流程,即将在行业内推广,进一步从细节之处对招聘会进行规范,相信今后不和谐的声音会越来越少。

网络招聘猫腻分析

网络的拥护者日渐增多,其快捷便利、信息量大、跨越时空等独特优势在年轻求职群体和中高端求职者中备受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也正由于其植根于网络虚拟空间,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问题。

猫腻一:招聘信息有效性打折扣。不少人才网站为吸引求职者眼球,直接从别的网站上“扒下”招聘信息,“剪刀加浆糊”,大量的招聘信息就新鲜“出炉”。这些未经核实的,或已过时无效的招聘信息,让求职者白费了时间和精力。

猫腻二:个人信息被泄漏而遭人利用。网上求职,一不当心,求职者简历中的种种个人信息就可能成为他人牟利的法宝。

猫腻三:诈骗行为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搜索他人在网上求职时登记的联系方式实施诈骗或利用高薪厚职、良好的工作发展前景诱人前去面试,达到各种行骗目的。

专家视点:网络招聘在中国大陆出现仅仅只有5年时间左右,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市场比较成熟的地区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尽管目前中国大约有2500家提供招聘服务的网站,但达到一定规模、能够为用户提供全面服务的也只有那么几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求职者来说,选择规模大、知名度较高、门户型的招聘网站是明智之举。

篇6:八大网络求职陷阱

网上找工作方便快捷,但是也会遇到很多不真实的现象,所以在网上找工作要看清楚招聘的信息,注意防骗!

陷阱一:招聘单位收费请输入标题

毕业生在应聘时遇到收取报名费、面试费、培训费等额外费用的企业,最好都不要相信,“不少皮包公司就是看重学生求职心急,借着招聘会骗钱。”招聘单位入职培训费、员工管理费等任何名目的收费,都是应该警惕的。

陷阱二:招聘单位“无限期试用”

一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人力资本,大量招募短期员工,且不签订劳动合同,待三个月试用期满,就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予以解雇。根据实际经验表明,有这样做法的.企业往往并不是真正地需要人才。其表现有两大特征,一是会很快就提出签订劳动协议,然后马上开始工作。二是一次招收的学生数量比较多。因此,学生求职招聘时要注意以上特征,看清单位是否有真正的用人诚意。

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劳动法》早已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陷阱三:通过招聘剽窃求职者作品

企业以选人为名,在笔试、业务考察等环节中让求职者撰写策划案、翻译文章,而这些都应是公司员工的本职工作,也让不少企业坐享其成。

陷阱四: 公司网上设求职陷阱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在网上设“求职陷阱”骗人,

求职过程中,要注意甄别用人单位,查实用人单位是否正规、真实、可靠。

陷阱五:“三金”协商放弃,假高薪陷阱

一些单位声明高工资,以此为诱饵,但却以不给职工交纳社会保险为条件。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不仅要仔细审阅内容,当合同中出现异议时,还要运用自己的沟通技巧同用人单位谈判,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陷阱六:以招聘之名做“广告”

一些企业假借招聘之名,进行一些广告炒作。通过长期发布招聘信息,增加企业的“曝光率”,同时也利用可观的招聘数量,制造一种公司求才若渴的假象。

陷阱七:“销售主管”竟是推销员

“由于一家建筑公司给出的是‘销售主管’的职位,因此我当时就去面试了这个职位。”某学校毕业的小李说,当时经过层层复试后,她被告知要参加新进推销员的培训。在与公司交流后才发现,所谓的“销售主管”其实就是公司给每一位“销售员”的封号,“主管”原来是招聘公司的“馅饼”。

陷阱八:大公司变成了小公司

篇7:求职谨防 陷阱

无锡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职业介绍科科长毛晓刚介绍说,广大求职者可以通过网上查询、职介许可证张贴情况、待遇高低、中介费多少等四个方面防范求职陷阱。据介绍,避免求职上当首先就是要到正规合法的职介机构登记求职。而判断一家职介机构是否正规,首先可以到无锡市劳动保障公众信息网上查询,劳动部门会将全市的放心职介机构名单在网站上进行公布。据悉,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有关放心职介机构进行公示,并将名单印制在向农民工免费发放的“春风卡”上,农民工可据此进行查询。其次,就是要看职介机构是否有许可证,按照规定所有职介机构都需要将许可证贴墙公示,许可证上应有劳动保障部门的印章。对于求职者来说,工资待遇当然是越高越好。不过,有关人士提醒,如果职介开出的待遇明显过高,就需要警惕中介是否在忽悠人了,一般情况下,工资待遇不会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20%,“比如一项操作工,行内的工资待遇在1000元,但是有职介开出1300、1400,就需要注意了!”而在求职费用方面,求职者也可以进行辨别判断,

记者了解到,无锡职介一般收费标准在80到300元之间,“超过这个范围,而且是在预算之外的,求职者就需要掂量下,看看是否值得花这个钱,或者选择另一家!”

此外,面试时最好要求到应聘单位现场应聘,与单位工作人员直接接触,这样避免被职介机构忽悠,“而且求职者心态也需调整,我们的建议是在合适的行业寻求合适的`岗位,把握每一次面试机会,并进行合理的权益保护!”毛晓刚说。

记者了解到,根据市职介服务中心目前的粗略统计,无锡市职介中心每天新增岗位在300个左右,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岗位数量略有下降,而求职者数量上涨了15%,岗位信息流动增快。而从无锡最大的民营职介机构政和职介了解到,他们从年初四开始至今提供岗位1000余个,参加面试的人数在300人,面试成功率为40%左右。工作人员还介绍,提供的岗位以商贸服务业为主,零星的还有机械方面的工作,岗位数量、内容总体感觉与往年相比反差较大。

篇8:谨防“求职陷阱”

案例简介:城市男孩王某毕业三年, 去了多个招聘会, 递出数十份个人的信息资料, 却一直没有找到招聘单位。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招聘“男女公关”的广告, 广告称某公司招用“男女公关”二人, 月薪五万。对于王某来说“五万”是一个极有诱惑力的数字。王某立即按广告上留下的地址, 去某高档写字楼应聘。办公室富丽堂皇的装演, 公司老总西装革履的气派让应招者王某头晕目眩, 登记、面试、审核、录用、签合同, 忙活了一天, 收取报名费、审核费、押金等费用五千元后, 公司让王某回家等上班的消息, 一等半个多月没动静, 当他去写字楼询问时, 方知租用该楼的人早已去向不明。

案例评析:假招工是一种诈骗。在招聘过程中使用的诈骗手段千奇百怪, 可万变不离“钱”, 报名费、登记费、手续费、押金、服装费、培训费, 绕来绕去, 最后还是要绕到一个“钱”字上。劳动合同法第九条和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 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金, 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另外, 用人单位也不得收取专项培训费用。大凡把注意力放在钱上的用工单位都值得警惕。《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收费许可证》可以通过非法手段取得和伪造, 但是无论手段多么高明, 只要用“钱”“一照”, 用是否要劳动者掏钱一衡量, 他们的诈骗伎俩便暴露无遗。

另外, 一些企业喜欢向员工派送各类头衔, 一个小小的十几人的销售公司, 往往会涌现出数十个市场营销经理、副经理, 有的人甚至一个人有几个经理的头衔。为什么要设那么多经理?目的其实是使公司、使员工有个好脸面, 使买卖好做。然而这却容易造成头衔泛滥, 权力贬值, 经理“不理”, 信用透支, 交往功能“丧尽”, 头衔只能成为一张华丽而没有价值的“纸片”。《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 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 签订劳动合同时我们应对这三项内容进行必要的了解, 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 这样就可以有效防范这类“头衔”中的骗局。

二、警惕“试用”陷阱

案例简介:小张从老家来东南沿海打工, 在一个玩具装配厂找到了一份工作。厂方与她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 其中规定了六个月的试用期。她起早贪黑地小心翼翼勤劳工作, 虚心向老工人学习, 苦熬了六个多月终于等到试用期结束, 以为这下子终于可以多拿些钱, 可以挣一个正式工人的工资了。可是老板却以试用不合格为由, 要延长她的试用期。在她拒绝老板的要求之后, 老板竟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雇了她, 就这样, 她想多挣些钱的想法破灭了。事后经有关部门调查, 该厂经常以“试用”这种手段来欺诈劳动者, 骗取劳动者的廉价劳动。

案例评析:《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在试用期中, 如果劳动者不存在以下情形,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一)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 严重失职, 营私舞弊, 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 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 拒不改正等情形的。

用人单位采取“试用”的手段欺骗劳动者, 随意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是违法的。

三、谨防被“薪金面议”所欺

案例简介:田某等几位初中毕业的农村姐妹, 听人说城里的钱好挣, 就搭伙来市里打拼。进城后她们在一个饭店的窗户上看到了招聘服务员的启事, 薪金面议。经洽谈老板决定将她们五人全部留下, 月薪暂定800元, 干得好可提至2600元。留用后, 为挣到2600元, 姐妹五人贪黑起早, 传菜、帮厨、洗碗, 从来不敢偷闲。第一个月工资是800元, 第二个月工资仍是800元, 没有一个人挣到2600元, 她们忍不住询问老板, 老板答道就是800元, 不干走人。田某等想要通过法律途径讨说法, 但是无奈手中没有凭据, 因此只能作罢。

篇9:女大学生身陷求职陷阱

女大学生应聘被“潜规则”

现年19岁的李晓霜出生于江西吉安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自小格外聪明,活泼开朗。虽然家境不宽裕,但父母仍然省吃俭用供她读书。2009年9月,李晓霜顺利考入南昌某高校。然而,父母却相继下岗。为了供女儿读完大学,夫妻俩只得举债在家附近租了个门面开了一家快餐店。快餐店开业后门可罗雀,一家人的生计举步维艰。为了缓解生活压力,李晓霜只得一边读大学,一边做家教。

2010年5月,考虑到马上就要放暑假了,为了下学年的学费和生活开销,她必须利用暑期找个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5月21日,李晓霜看到网上刊登了一则招聘文员的信息,她仔细看了一下条件,正好适合自己,于是便立即打电话咨询了一下对方工作性质和多少薪水。一个叫郑晶的老总接了电话,称文员每月1200元,并要求李晓霜到公司面试,还约好了时间和地点。

2010年5月26日上午,李晓霜前往位于南昌市金阳光大厦B座2405室的“辉煌企业南昌分公司”应聘。应聘时,公司的两个“老总”郑晶、江斌见李晓霜青春靓丽,一下呆住了。看着李晓霜,他们像是看着某件艺术品,在询问了李晓霜一些个人基本情况后,当即表示她被录用了。

郑晶向李晓霜介绍,自己是公司的总经理,江斌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公司对她个人条件非常满意,但是如果李晓霜要做他们单位的文员,还需思想开放、善于交际,且还要与客户打成一片。同时,两个经理表示,以后他们将把公司的财务交由李晓霜管理,前提是李晓霜要和他们搞好关系,让他们放心。另外郑晶和江斌承诺,如果李晓霜肯做他们的助理,他们将付给李晓霜每月3000元的薪水,还有业务提成。涉世不深的李晓霜见自己找工作这么顺利,感到非常欣慰,当即与对方签订了用工合同。

当天,李晓霜就被安排上班,刚开始上班后,总经理郑晶就对李晓霜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并要请李晓霜吃饭,在许以丰厚条件的同时,引诱李晓霜做其女友。起初,李晓霜对郑晶持有一种戒备,但郑晶表现出的热情、温柔、体贴,化解了她心中的一切忧虑。当日上午,在郑晶的花言巧语之下,李晓霜就与郑晶发生了性关系。李晓霜还以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她认定自己找到了渴望的温情和依靠。

在求职陷阱中挣扎

孰料,当日下午上班时,副总经理江斌趁郑晶外出时突然抱住李晓霜说:“我们俩都是经理,你是我们的助理,你跟郑总发生了性关系,也得跟我发生性关系。”李晓霜听后目瞪口呆,猛地甩开江斌:“你放尊重一点,再这样我就要报警了。”江斌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我知道你勾引郑总,我要把这件事公之于众,看你以后还怎么混。”

见李晓霜义正词严拒绝,江斌突然提出根据公司规定要李晓霜交一定的押金,说这是公司的规矩。一听要交押金,李晓霜的口气软了下来,后来急于找工作的李晓霜交了300元押金。接下来,江斌千方百计地博取李晓霜的欢心,通过死缠烂打,三番五次,威逼利诱,李晓霜最终还是妥协了。据李晓霜陈述,2010年5月26日至28日,郑晶和江斌先后与李晓霜发生性关系十余次。

在与李晓霜发生关系后,郑晶和江斌主动献殷勤,慢慢地接近李晓霜,多次提及他们在广西等地有很多朋友,都是大老板,如果李晓霜和他们的朋友搞好关系的话,能赚到很多钱。两人见李晓霜迟迟没有回应,又生了一计。他们知道,李晓霜身上的钱不多,交了300元押金后,连食宿都成问题。郑晶和江斌看准了这一点,于是借口称李晓霜在外面住不方便,也不安全,让她到公司来住。

李晓霜再次被郑晶和江斌的花言巧语迷惑了,却不知道其更肮脏奸诈的本性。于是李晓霜跟着他们来到南昌市二七北路127号一栋民房,这里是郑晶和江斌的租住处。进入房间后,郑晶、江斌假装和李晓霜拉起了家常,突然话锋一转对李晓霜称:“根据公司的规定,公司的文员不仅要与老总发生性关系,还要跟‘客户’发生性关系。”对此,李晓霜立即警觉起来,表示不能答应,并反问道:“这跟做小姐有什么区别?”此时,郑晶和江斌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对此,李晓霜坚决不同意。

晚饭过后,郑晶和江斌经过商量认为,要让李晓霜卖淫,必须先要彻底把她的意志摧垮。当晚凌晨1点左右,睡梦中的李晓霜忽然感到两双大手伸到了自己衣服里,身上沉甸甸的让她喘不过气来,她拼命睁开眼睛,却惊恐地发现,郑晶和江斌竟然已经脱光了自己的衣服,赤身裸体地骑在她身上,正在脱她的上衣!羞辱难当的李晓霜尖叫一声奋力挣扎,最终还是被郑晶和江斌轮奸了。

身心遭受了一场劫难的李晓霜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度过这个夜晚的,她只是一直睁眼看着天花板直到天亮……第二天一早,李晓霜忽然接到同学打来的电话,她终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在电话中哭诉自己遭到轮奸并让同学思思来接自己。同学思思得知情况后,当即打电话报警。

十多个女大学生先后受骗

公安机关根据报案人思思提供的线索,来到南昌市二七北路将李晓霜解救出来,之前已听到风声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已经逃跑。警方根据受害人李晓霜反映的情况认为,此案不但涉嫌轮奸,很有可能还涉及介绍、引诱、容留卖淫等犯罪行为,于是成立了专案调查组。

办案民警在对辉煌企业南昌分公司调查后,发现该公司为一空头公司,从未在工商局注册登记。民警在对犯罪嫌疑人两处落脚点搜查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一本笔记本上记载的名字并非郑晶和江斌,而是“郑某晶”,此人今年大学毕业后已赴外地打工,可见其身份被人冒用。不仅如此,警方发现郑晶和江斌这两个名字也是假名,警方认为疑犯可能还会使用他人的身份证。

2010年7月6日,根据群众举报,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郑晶,其使用郑某晶的身份登记入住二七南路一家宾馆。自称为郑某晶的男子正是化名郑晶的犯罪嫌疑人,其真名叫吕正好,现年26岁,江西都昌县人,2008年就因涉嫌介绍、引诱卖淫被警方追捕。当晚,警方立即行动,在该宾馆抓获化名郑晶的疑犯吕正好。

在抓捕吕正好时,警方在其房间发现一名叫小钰(化名)的弋阳县17岁女孩。经查,小钰也是一名被骗的学生。今年6月底,小钰看到网上的招聘信息后,前往南昌市二七南路天御大厦601室应聘,最终掉进吕正好等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你要思想开放、善于交际。”应聘时,吕正好等人同样给小钰

“洗脑”。

之后,吕正好自称是建筑公司老板,刚与女友分手,并对小钰表示爱慕之意。在吕正好的诱骗下,小钰把自己交了出去。接着,吕正好等人又编织各种理由,引诱小钰去卖淫。幸好民警及时赶到,将小钰解救出来。

落网后的吕正好在审讯中向警方交代了其同伙江宇和江自明正在二七南路天御大厦601窒,警方立即将江宇和江自明抓获。其间,警方在宾馆将小红解救出来。小红19岁,分宜县人,是7月5日应聘进入吕正好等人编造的“中寰建筑有限公司”上班的。经查,他们尚未来得及对小红实施犯罪计划。然而,令人吃惊的是,除了受害人李晓霜、小钰和小红外,还有10多个女大学生先后掉入这个团伙布下的陷阱。然而,这些受害人中,很少有人报案。

2010年9月21日,吕正好、江宇和江自明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案后语

事后,据三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强奸女学生只为让其卖淫。他们来南昌务工都没有赚到什么钱。于是,便想到利用涉世不深的女孩卖淫赚钱这一发财“捷径”。据吕正好交代,如果他成功“介绍”一女学生给非法卖淫组织者,便可获取5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介绍费。面对如此丰厚的报酬,吕正好和江宇在李晓霜报案后,面对警方追捕时,依然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继续诱骗女学生从事卖淫活动。强奸女学生并不是犯罪嫌疑人的最终目的,他们的目的在于让女学生屈服,让其丧失廉耻心和自尊心,以致最后任由他们摆布。

这一引诱卖淫团伙先在江西南昌租房开设空头公司,并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广告专门招聘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的女生。之后对女学生“洗脑”,以交朋友的方式诱骗女学生上床或实施强奸,威逼利诱女学生从事卖淫活动。可以说这群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但为什么会有女孩屡屡上当受骗呢?

篇10:求职陷阱

有多名大学生有这样的经历:广告上说是招聘“经理”,月薪1800元。当他们交了50元的中介费,办完手续后,被安排在离中介所不远处的一家公司工作。

结果上班第一天,公司负责人就叫他们“先从基层干起”,让他们先在1个月内,每人推销价值1万元的保健品。1个月下来,他们6人中,没有哪一个完成了任务,自然被辞退了,不但连基本工资没拿到,还出了中介费。后来他们通过明查暗访,发现这家所谓的公司就是职介所的人开的,专门用来骗人的。

篇11:求职陷阱

几乎国内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做不到先签合同后上班,这是现状的无奈。但是有些单位里好几个月的求职者还没有签合同,这是值得警惕的。特别是对于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后必须再签订一份劳动合同,否则就业协议书中的条款无法适时终止效力,在违约金等方面会给应届生造成很多不便。

为了防止单位故意不和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篇12:如何防范求职陷阱

如何找工作,如何防范职介陷阱,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位求职者都关心的问题,对此,本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醒求职者,要慎重求职,谨防欺诈和陷阱,

当心“三无”黑职介

市劳动监察总队执法人员发现,目前很多“黑职介”对求职者收取所谓“上岗费”,金额在300元至4000元不等,远远超出了物价部门所规定的中介费限额,而市物价部门关于中介费的规定中,根本没有“上岗费”一说。

劳动监察部门提醒徘徊在这些“黑职介”周围的打工者,通过职介机构求职时,一定要看清楚职介机构是否有劳动部门核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尤其要注意经营证照的营业范围中包不包含职业中介业务。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时,要看单位是不是给办理相关证件、签订劳动合同,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当心“搜刮式试用期”

有一家饭店,一次招聘了80名服务员、洗碗工和收银员,招聘时规定薄薪试用3个月,期满加薪。然而不到3个月,大部分人员就都被解雇了,

随后,该饭店故技重演,再次使用“廉价劳动力”,试用期变成了企业对用工人员的“搜刮期”。

而这些企业解雇人的理由大多来自其单方面的苛刻条件,如规定节假日不得休息、不得请假等等,至于劳动保险、医疗保险更无从谈起。

当心口头协议兑现难

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的`投诉中,对“口头协议”的投诉占大多数,它让求职者有苦难言。在最初求职时,有些求职者认为,反正试用期不过两三个月,口头协议就行了。但那些存心欺骗求职者的老板则利用这两三个月的试用期来让求职者“廉价劳动”,随后便以试用期表现不好等借口把求职者炒掉。至于这段时间的工资,由于仅仅是口头协议,很容易出现纠纷,给多少工资似乎全靠老板的“施舍”。为此,劳动部门提醒劳动者,只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才能有法可依。

大胆投诉不必有顾虑

据劳动保障监察人员介绍,近年来,在受理的举报投诉中,60%的人不敢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他们主要是怕用人单位打击报复。实际上,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对于劳动违法行为的举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都有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都有权进行投诉和举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监察员有义务保护举报人,为举报人保密。

上一篇:家族创业史范文下一篇:声光控灯系统实验箱说明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