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孤独》读后感

2024-04-13

《革命孤独》读后感(通用13篇)

篇1:《革命孤独》读后感

《革命孤独》读后感

“你一定要走,我一定要留,没有人走,革命无以成功,没有人留,无以告诉曾经相信这次革命的人。”这句话让我激动了许久。

总以为革命与佛学八竿子打不着,但没有想到,说这句话的人竟然是一个学佛之人,从学佛走向革命,不是禅道参悟不够,而是生命中空幻促使其去完成一件有激情的事――革命。

谭嗣同让我看到了一个革命孤独者的高贵。纵观整个人类的进程,革命不是叛乱,而是用血与泪书写一种诗意。横看精神,日本的武士精神,处处弘扬着为国献身的伟大,全民接受帝国主义教育。全民族激情四射着去革其他民族的命,这样的盲目忘我为国是一种悲惨。不过若人们又过分注重个人生命,畏惧牺牲,但又无法唤醒民族的觉醒,无法告诉人们要为什么样的理想去奋斗,所以,不得不有人为此牺牲,若将这一部分人(由《五人墓碑记》所想)归结为――用生命换取死后的荣耀,未免不符合实际了,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他们又怎么会在乎荣耀呢?

事实上无论是他们的战友或只有着同一信仰的人,闻到他们牺牲的事实,心中虽会悲痛,但对于那一时期,每日都是活在刀剑上的日子,对待每日都会发生的生命的堕落更多的是习惯。人,抱着崇高的人格走向死亡,大家看到得更多的却是未来的美好,仿佛为大事损失的生命,是毕竟之路,既然未来能成大事,相比之下当前革命者的牺牲从另一方面思考,不是损失而是收获,收获了推进革命事业的动力。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意识到,勇于为革命献身的到底是哪样一群人?是诗人,是作家,是学者,是有着的`零度灵魂的人。什么是零度灵魂?就是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向着心中的精神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去。这与“零度”写作中“零度”有些不同,同为零度,后者是回归生命本源,但是前者的“零度”确是人在成长过程的全新开始,一个精神上的进步。不得不承认的是,有这种觉悟的人,有这种无畏精神的人,他们的死亡于文学、美学上都是巨大的遗憾,这遗憾并不能因为政治上的成功而堙没。

篇2:《革命孤独》读后感

他们活着无疑是国家最大的财富,在英国莎士比亚所占有的地位可想而知,如果让他们选择,人们宁可要莎士比亚也不要拿破仑。因为在某一程度上,这些有才之士,他们的生命力能决定整个国家的文脉,他们所赋有的个性能创造艺术上,美学上多大的创新,甚至有时候能奠定整个国家的文化素养。但是他们为了自身的信仰牺牲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相信如果让历史重新选择,他一定会选择让这批人好好活下去,因为每一个真正不怕死,敢于为自己信仰牺牲生命的人,本来就不应该死,他们更应该好好活着,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化。所以人们是否也能真正考虑到这些人,他们死推动着革命的进步,在另一方面上却又阻碍着文脉的发展,与大局到底是得还是失?想必没有那么容易判断了吧。

篇3:《革命孤独》读后感

犹记得那个学期末,学校要求新学期的语文学科要按照新的教学范式“测、导、延、写”来备课上课。放假前,武校长亲自操刀,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为例,为全校语文老师诠释了这个范式的理念,指导了新学期的备课方向。虽然我听得很认真,却依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假期备课,焦灼不安,因为不理解,所以磕绊着,总觉得那条线还没有抓住。尽管这条线不时在眼前晃动,但不管如何努力,感觉依然是一步之遥的距离。

忐忑中,新的学期如期而至,语文教学范式的课堂正式登上我的教学舞台。当真正实施下来,这教学范式的路子终于渐渐明晰起来。不过最为头痛的依然是“写”的训练点的寻找,文章篇篇不同,说明文、散文、诗歌、记叙文……体裁不同,刚找到了这篇文章的训练点,另一篇文章的点在哪儿却又找不着了。

在茫然中,管老师的文章让我这个迷途羔羊找到了方向。管老师说:“在我的词典里,语文课程根本就不存在纯粹的阅读教学:一切语文课,都是写作课。表面上是阅读课,骨子里必须是写作课。阅读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它只是写作能力中的一个因素。阅读是前写作,是手段、过程,写作才是目的、归宿。”

管建刚老师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指向写作”,最应该关注的是从文本中读出“怎么写”。在“怎么写”的探究上,尤其要关注作者是如何“构思”的。写作构思,是最重要的写作行为之一,是以往阅读教学的死角。探求作者是如何“构思”的,就是将文本还原到写作行为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而不那么写。这对学生写作将产生直接的借鉴作用。

阅读要“指向写作”,不能只是考虑作者“表达”了什么,还要考虑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逼近“表达”,实现“表达”的。了解“表达”了什么,只是“知其然”;了解写作行为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才是“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才能有效迁移到学生的写作行为中。

从阅读视角教学,一般主要是弄懂“段意”,即便分析如何写,也是为了弄懂段意,侧重于内容的了解。而着眼于“学写”,则是进入到实际写作的“篇章”构思,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段”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我们可以怎样写,或应该怎样写,关注的是写作的共性特点。不论是学习构思,还是培养文体感,都是立足于发掘普遍性的写作规律。只有提炼出写作的共性特征,对学生的写作才有指导意义。

读罢此文,我不禁明白了学校教学范式的意义所在,不仅仅是为了规范老师们的课堂,向40分钟要效率,更重要的是帮助老师来关注学生的学情因素,高效解决学生写作实践中相关的问题状况。这是管建刚老师所说的“迫在眉睫、亟须解决”的问题。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作的“根”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透过例子的表面,看到例子背后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每一篇课文中寻求“切合学生的‘点’”,又要统筹规划。这有难度,更需要老师们的智慧。

篇4:社交革命:熟人社会的孤独生意

人类所有的成就集中在最后七分钟

人类传播史上经历了五次革命: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

卡尔·塞根有句名言:宇宙很古老,人却很年轻。他将宇宙从“一声巨响”开始到今天的150亿年,比作一个只有365天的“宇宙年”。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恐龙,那么它应是宇宙年历的12月24日,而人类则“诞生”于宇宙年历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

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将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假定为100万年,而后比作只有24小时的1天来计算,从而描绘了人类传播发展轨迹的时刻表。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创造语言——发生在10万年前,相当于这一天的21:36;人类在公元前3500年的第二次传播革命中发明了文字,在“时钟”上大约为23:52;在第三次传播革命中,中国人在唐朝初期发明了印刷术,此时约为23:59;1844年,当人类进行第四次传播革命、迎来电子传播的曙光时,离午夜只差13秒;1946年,电脑在第五次传播革命中出现,这时离午夜仅4秒钟。

还有一个著名的“最后七分钟”理论: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对此,我们套用卡尔·塞根教授的话说:“人类很古老,传播很年轻。”

社交的“革命”与“反革命”

李宗盛在《漂洋过海来看你》中唱道:“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地来看你/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表达千万分之一”。

距离的远近,人心的远近,代表了一种通讯的抵达效果。而在技术支撑的微生活层面,距离和人心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信息和知识的增长与积累呈金字塔状态发展。图书馆的图书规模每14年增加一倍,每一世纪增加140倍。14世纪初,巴黎大学图书馆收藏书1380册,当时是欧洲最大的图书馆,现在世界上已有数十家图书馆藏书超过800万册。有人曾对美国化学文摘作统计分析,发现文摘的数量达到第一个百万条花了30年,第二个百万条花了18年,第三個百万条花了4年,第四个百万条只用了2.5年……。还有人统计得知,人类全部科技知识总量的80%以上都是20世纪产生的。

迅速的变革,在20世纪催生了后现代主义,更加迅速的变革,在21世纪会催生什么呢?当我们反现代之后,继续反对什么?当孤独成为一种生意,一切的变革的元素,还有什么意义?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要像森林、岩石、露水和野草一样忍受黑暗的孤独。21世纪的我们,可以去快乐地迎接黎明,却没法去淡定地迎接黎明到来前的孤独——“忙什么”成了现代人生活的必备元素,“你寂寞了”在对话中成了一种讽刺,“寂寞空虚冷”直指人们的御“寒”能力。

篇5:孤独之源——《百年孤独》读后感

源——《百年孤独》读后感

一百年是怎样的一段时间?百年间,南宋灭亡,蒙古南下,大明再取而代之;百年间,溥仪退位,军阀四起,共产党力挽狂澜;百年间,人才辈出,文化灿烂,最终归于浮躁;一百年,不多不少,却经历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变换;一百年,不长不短,也见证了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

《百年孤独》不得不说,这是本奇特的小说:读时胸中一滩烂泥,读罢脑中却是一片惊雷。看了之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引发我思考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更是人性中挥之不去的自私和冷漠。它讲述的绝不仅仅是马孔多,更是南美洲一个世纪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书中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走街串巷的神棍,被逼卖身的妓女,迷信炼金的怪人,争名夺利的市井……如果说《红楼梦》是中国清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那么《百年孤独》在南美洲的地位,和它也是相差无几的。

作者用一系列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一系列影响拉美的大事,却又把他们归于一个小镇。布恩地亚家族延续了一百多年,但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孤独中,并为之终其一生。这个家族历经七代,从繁华、落魄、鼎盛、萧条中一路走来,自始至终却无人能够逃离孤独的魔咒。每一个灵魂都在孤独中游荡,家族成员没有交流、没有情感,更谈不上理解与沟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没有人关心他人,更没有人去关心身外的世界。他们一

生都只在做一件事----自己的事;他们试图以忙碌来麻痹自己,可惜带来的是孤独的永夜。她们在忙碌中体味乃至享受着孤独,最终又在孤独中匆匆谢幕。孤独可能为他们带来过短暂的繁荣,但是更使他们保守、落后、偏激、愚昧。于是,夜尽了,大风带走了这个孤独的家族,一切都归于原点。

亚当斯密说过,人是且永远是自私的动物,有谁不是为自己着想呢?人性的自私是百年孤独的始作俑者,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孤独和隔阂更是延续下来,延续到了现代的社会中,“小悦悦”“不敢扶”不都是这孤独的续写吗?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孤独,可在漠不关心的外表下,谁又不是渴望得到关心认可与帮助呢?

篇6:《革命孤独》读后感

中学生作文:享受孤独

———读《孤独之旅》有感

《孤独之旅》讲述的是一户富裕人家一夜之间家境一落千丈,独生子杜小康无奈与父亲放鸭,但考验一步步靠近,无边的芦苇荡给杜小康带来的不只是思乡、恐惧还有无尽的孤独。在一场巨大的风暴中,他成长了,逐渐战胜了孤独,从而找回了自我。

有时孤独会摧毁人的心智,让我们渐渐走向深渊,但如果不畏惧,战胜孤独,勇于挑战,同样可以在巨大的考验中脱颖而出,浴火重生。

有时终究要亲自受伤,独自承受才能有所感悟和成就,而那些安享生活,满足于自由散漫的人则会不同,他们不会经受孤独,只能一味求助他人,在与孤独作伴时只能坐以待毙。

谁都有过一段与孤独相伴的历史,鲁滨孙在风暴中被吹到一座了无人烟的荒岛上。起初他也同我们要样慌张忙乱,但他经受住了恐惧,随后开始了独自生活,在孤独阴云的笼罩下,生活有所改善,之后他完全适应了环境,为回国的日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相反,如果鲁滨孙在荒岛上被孤独和恐惧击败,沉沦下去、自暴自弃的话,恐怕就没有这本好书了。

我的学习也在享受孤独,一人做作业,上课时独自听课,这也是孤独,只有去面对它,享受它,才会在枯燥的生活中突出。

孤独就同一杯加了少许糖的咖啡先苦后甜。

我们要去同孤独挑战,杜小康在战斗中成长身心,鲁滨孙如愿以偿回到了国家。

而我们需要的则是恒心、毅力以及一种勇不服输的精神。享受过孤独的人,加油!

篇7:《革命孤独》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范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范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

每样事物都有两面性,有阳光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脆弱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没有孤独、寂寞这些东西,那么就相当于植物没有土壤,缺少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初次看这本书,立刻就被书里面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名弄得思绪混乱,清晰的是整个布恩蒂亚家族的性格,就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孤独”好像成为了整本书与所有人物的一种基调。整个布恩蒂亚家族,都是不会表达情感的人,他们有的沉默寡言,可以整日不与人说话,有的只执着于一个目标疯狂地表达,并不考虑到彼此的感受。他们渐渐地使得整个家族与世隔绝,疯狂致死。

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虽然他们孤僻,但他们却有着坚毅的眼光,不经意言败的态度,可以用他们独特的魅力来吸引体态美丽、性格丰满的女性。

为了对抗这种孤独的画面,家族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作了许多努力,但孩子们却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独的深渊,最后她仍无法战胜这种孤独,遗憾终死。可以说,这一种孤独应该是一种共性,可以从表面折射出这个社会的深层次;这一种孤独深入了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

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拉美历史的兴衰史,拉美土地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城市文化的推进,殖民者的入侵,原住民的反抗斗争以至于最后安于命运的安排,从头到尾,从每一个细节,既有着孤独的基调,又不失言语间的写实性,让人好像置身于作者所创造的`情境里面,读来津津有味。

在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对抗孤独的方法,或是参加革命,或是远航,或是暴饮暴食挥霍无度,或是终其一生沉溺于情欲,有些甚至听起来就很疯狂。这些看似枯燥的条列式的方法,作者却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故事里,极端却真实地表现了人性,表现了整个家族的特性。

家族中的许多女性,最后也跟随着成为了疯狂的人。除了之前提到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以及最后出现的阿玛兰塔乌苏娜,她们一直保持着乐观坚强的信念,而不是被卷入混乱的生活中。前前后后出现了不少牵扯到这个家族的女性,她们的改变究其根本还是两种不断循环的男性性格:奥雷连诺和霍阿华蒂奥。

他们的循环推动着整个故事,并且使得整个家族的命运充满了魔化色彩。从创立小镇,经历许多循环与波折后,又从同一个地方终结。就像绕了一个圈,最后还是回到原点。整个家族的这种循环,同样也是整本书里最吸引人的地方。

说到孤独,其实不仅仅是这本书,孤独在生活中应该是无所不在的,不管外表多么开朗的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只是每个人处理孤独的方式不同。孤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的人想抵抗,但却不能让它完全消失。生活在现代都市里,在每天的灯红酒绿、喧嚣繁华之后,人们总会在某一时刻感受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孤独。

无论怎样借由其它的活动来抗拒逃避,无论是《百年孤独》里面那些极端或疯狂的方式,或是转换成现实生活中,游戏也好,电视也好,钱也好,楼盘也好:各种各样的方式,虽然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渐渐也从这每天重复的形式中找不到那种感觉,或者说是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有时即使不是一个人,我们也会感到很孤独,看着别人能拿到好成绩在自己面前笑得开怀时,当别人诉说着和父母在假期的种种趣事时,即使近在耳边,在眼前,却好像离自己很远,不能像他们一样,所以很孤独。而既然这种孤独不能避免,为何不尝试着去享受它呢?《百年孤独》里家族的人们不停地想抵抗孤独,最后仍体力不支,被孤独埋葬。这样的结局谁也不想要。

流淌了百年的历史,最后仍被孤独侵蚀。孤独无法遗忘,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不会因有人陪伴而隐去。若是换一种方式,尝试着独自完成一些事,以一种骄傲的姿态俯视它,反正到最后总要有一个人的时候,不如独自适应社会中的一切,独自承担责任,找到那种适应孤独的感觉,不就不用害怕了吗?

孤独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它有时更是一种动力,让我们用于体验人生,勇于面对一个人时挫败的感觉。如果说有一样东西,能让我们认清自己,孤独时就像是我们与自己的对话,能够听清自己的心,能够在繁华之中有那么一刻的清静,好像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心跳的声音,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境。孤独使得一个人完善,更加有深度与厚度。享受孤独,享受与自己对话的每一秒钟,为自己留一方空间。

孤独不可避免,不如把它看成一个朋友,一个能够让我们时刻认清自己的朋友,足够用一生去珍惜,珍惜能与它共处的每一寸时光。

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范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

在拉美文学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流派:智利诗人聂鲁达对人性的思考,委内瑞拉文学家卡斯帕斯对自然和谐美德的赞叹,都曾深深地感染过人们。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则以其对现实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诉说,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而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故事的重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

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延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地发生着。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

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

老布恩迪亚,即家族的创始人,和他的妻子乌苏拉,带领他们的亲眷和朋友历尽艰辛来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那个时候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尚未命名,而这片新天地的主人,也从未想过要确立统治者来管理这里,他们过的是一种类似于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也体验到了收获的欢乐,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并为他取了名字:马贡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布恩迪亚渐渐的丧失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不只是由于自己预感到了什么还是只是单纯的无意义行为,老布恩迪亚开始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起了金属金鱼,但是他每做到二十条就熔掉他们重做。这象征着他所开创的马贡多,乃至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

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是家族的第二代,可是这两个人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阿卡迪奥幼年时即与马戏团出海,十余年不归;而奥雷良诺则走上了军人的道路,并掀起了几乎影响全国的内战。而内战的起因则是由于F将强行管理马贡多这个“世外桃源”。

这象征着在文明的初创后,即开始了对压迫的反抗。奥雷良诺,即书中的布恩迪亚上校,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人,他带领部下经过无数次战斗,终于使F坐在了谈判桌的对面。可是他所争取的和平很快即葬送在下一代手中。当他发现这一切时已经垂垂老矣。他打算再次战斗来捍卫人们的自由却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终于他也陷入了循环烧制金鱼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的承传着。每一代的成员都经历了历史长河中波涛汹涌的时刻,又渐渐的老去,第三代的阿卡迪奥曾见证了垄断资本的兴起和剥削的凶残。而之后的奥雷良诺则见证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在这片处女地上最后而短暂的繁荣。原始的繁荣很快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侵入和自给自足的消亡。

当家族的男子死去时,这个百年世家很快陷入了衰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在羊皮书卷中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才恍然大悟。而这个百年世家也终于在这个世界中完全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

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即是乌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只有作者知道。

篇8:《百年孤独》的孤独情结解读

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致辞中提到, 《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是整个拉丁美洲的“孤独”。拉丁美洲的封闭、落后、迷信和固步自封造成了她的“孤独”, 同时也阻碍了整个民族的前进与发展。作者以自己的家乡, 一个拉美小镇为原型, 虚构出了一个名为马孔多的小镇和一个名叫布恩迪亚的家族。以这个家族七代人连同着小镇在一百年中从建立、繁盛, 再到衰落, 最后一起消逝在历史中, 来代表了整个拉丁美洲的百年兴衰史。布恩迪亚家族中的个人命运和孤独编织成了一部家族史, 这个家族史又代表了一部民族史。通过这个家族, 读者可以感觉到整个拉美民族深深的孤独, 家族最后的衰败也在抗议和警醒着人们 :排斥现代文明、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孤独精神只会带领整个民族走向灭亡。而作者的最终意图, 是号召拉美人民团结起来, 冲出桎梏, 打破孤独。

在《百年孤独》里, 马孔多是个三面环水的神秘小镇, 一切东西和生活方式都还处在原始状态, “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 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直到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带来了磁铁、望远镜、放大镜, 用科学消除了村民和外界世界的距离, 愚昧的人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比他们自己的村庄精彩万分。尽管老布恩迪亚绞尽脑汁想出了“地球是圆的, 就像个橙子”, 并努力向村民证明自己的理论, 却没有人相信理解他, 人们无法接受外来的文明, 注定了无法改变的孤独。再后来的独立共和和无休止的内战使人们陷入了更深的孤独。西方的经济掠夺体现在书中的香蕉热, 这为马孔多带来了繁荣和财富, 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入侵。在一次镇压罢工工人的大屠杀后, 马孔多又回到了起点。村民无法认出自己的村庄, 原有的自尊与人格都荡然无存, 一切的努力和抗争都归于失败。在一百年这个轮回中, 马孔多带着它的孤独回到了原点, 随着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 在飓风中化作可怕的瓦砾与尘埃漩涡, 消失在历史中。

布恩迪亚家族中性格鲜明的成员, 长相不同, 个性不同, 但是都带有着统一的家族印记——孤独。存在于他们血液里的勇敢、自立、探险精神、倔强、桀骜不驯, 和乱伦的冲动, 使每个孤独者都能在读者心里留下深深的个人徽记。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 是马孔多的开拓者, 带领全村人建立了一个有秩序的繁荣村庄。他疯狂的迷恋着科学研究, 独自发现了地球是圆的, 钻研自动钢琴的机械运行原理, 但是他埋头追求真理和理性的时候, 村民甚至自己的妻子都不能理解他, 对他的开放性始终是冷嘲热讽。最终他迷上炼金术, 失去了理智, 被家里的亲人捆在大树下, 陪伴他的只有虚无的幽灵, 孤独地走向了死亡。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家族第二代人, 也是马尔克斯在书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是在马孔多出生的第一个孩子, 在母亲腹中就会哭泣, 三岁时就能预知未发生的事情。他富有想象力, 并继承了父亲探索科学的求知欲。长大后参加了起义, 成为了一个名声大震的起义军领袖, 一生共发动了32场起义, 却无法真正让独裁统治彻底消失。他甚至拒绝共和国总统授予他的勋章, 又成为了反政府武装的革命军总司令, 去镇压自己曾领导的起义军。后来起义失败, 他签订了投降协议, 心灰意冷, 回到马孔多, 钻进作坊里终日反复制作小金鱼, 做好了熔掉, 熔掉了又重新做, 把自己封闭在了一个孤独的世界。

在布恩迪亚家族性格乖张、行为怪异的众多人物中, 有一个与众不同之人物——美人儿蕾梅黛丝。她每天要洗澡, 而且一连洗好几个小时, 好把身上的污垢洗掉。她喜欢裸体于人前, 不受到任何世俗的约束。她拒绝所有男人对她的求爱, 凡是对她图谋不轨的人都要遭受厄运。她心地善良、拥有倾城倾国之貌, 但是心如止水、无牵无挂, 无欲无求, 所有人类的世俗情感在她身上都无法驻足。马尔克斯对这一人物的最终归宿是让她抓着床单飞上了天, 作者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保留她的这种纯洁而神圣的美。美人儿蕾梅黛丝就是书中美的象征, 在马孔多她被当成头脑简单、智商低下的白痴, 其实她才是心智最为清醒的一个。也正是因为这样, 在这个污浊的尘世间, 她是无法停留的。而这种方式的美, 也是从头到尾的孤独。

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以超现实的写作手法, 把布恩迪亚家族跟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历史发展完美结合起来, 用梦幻般的语言为世界带来了这部史诗巨著。一百年是一个轮回的单位, 孤独这个主题, 更多的是要警醒当下世人, 要团结进步, 这对发展中的民族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摘要: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一部史诗级的鸿篇巨制, 通过描写马孔多镇上的布恩迪亚家族在一百年中七代人的兴衰消亡, 阐释了“孤独”是整个拉丁美洲的民族症结。而要摆脱孤独的归宿, 就要全民族团结, 统一力量, 共同摆脱孤独。

关键词:孤独,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

参考文献

[1][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范晔译.百年孤独[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1.

[2][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门多萨.番石榴飘香[M].林一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7.

篇9:孤独的人性与隐伏的革命

尼古拉出生在一个富有之家,父亲是一位有“三家工厂,四幢房子,股票天天有红利”的大资本家。尼古拉却“从上到下恨透了”“并且不理解”这个看似奢华而体面的家。他性格沉郁,有独立的思想,果敢的行动,他的内心世界波涛汹涌,与外部现实有着极大的疏离感,他拒绝庸常之人包括他的家人走近他。他坚持自己追求的东西,傲慢冷漠,与人交谈极少。小说从头到尾笼罩在雾霾一般的人性孤立与漠然之中。作者在开篇写道:他在家里已经待了四个星期,而在这四个星期家里一直笼罩着惶惶不安的气氛。他住的房间“那几扇白门整体从里面反锁着,无声无息,好像门里没有任何活物一样”。尼古拉思想的前卫和孤绝自然造成了与现实的隔离。对家人来讲,他不过是“高高的、阴沉的身影”而已。惶恐不安的空气,如同冰冷的波涛在家里汹涌翻滚。这样的环境氛围,让整篇小说沉浸在神秘感和恐惧感之中。

安德列耶夫沉痛地自白说:“世界无比宽广,而我却独自一人——病态的忧伤的心灵、混乱模糊的理智和病态而脆弱的意志。”作者借尼古拉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当年尼古拉和几个同学因偶然的事情被工学院开除,由于父亲的关系,才没有受到更大的处罚。但激烈的谈话中,父亲的一巴掌让儿子离家出走。重回家中后与亲人的关系并未和解。孤独是一面高墙,无法逾越。当他刚回家中,父子相遇,场面尴尬冷漠,甚至勉强的笑容里有“一种敌意倏忽闪过”。父子二人单独在一起,尼古拉也拒绝回答父亲的提问,同时“依旧有莫名的恐惧和颤栗”。尼古拉与妹妹尼诺奇卡的关系也是如此。妹妹热情地讲起她在贵族女子中学的生活学习经历,可是尼古拉心不在焉,让尼诺奇卡失去了兴趣。曾和他一起骑马游戏的老仆人费诺根·伊万内奇听说他回来,尖叫着扑向他并想吻他,可是同样没有得到对等的回应。七年,时过境迁,尼古拉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单纯、热情,他在人与人之间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冰墙,彼此拒绝和固守,他变得更加冷静、冷漠甚至冷酷,让所有人都感觉到陌生和不可思议,寒气袭人。祖母带着哭腔乞求她和父亲讲和,留下。那个晚上,三个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终于获得了瞬间的和解……小说中这些细节都写得幽微真切,对人物内心世界刻画木入三分,很好地展现了人物丰富多维的心理活动。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少年离家出走的故事,其实只要我们稍稍联系和寻找一下社会背景,就不难发现尼古拉是一个孤单的清醒者,无奈的决裂者,一个对家庭绝望、人生茫然的悲观主义者,又是一个义无反顾走向迷蒙远方的革命者。小说表面抒写人性的孤独,内里滚动着革命的暗流。

总之,《走向迷蒙的远方》隐伏的革命气息,非常含蓄,非常朦胧。尼古拉的日常言行以及与父亲的对话犹如夜空中透露出微弱的星光,隐约闪现革命的火光。小说的情节设计极为巧妙,层层悬念,步步伏笔,很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吸引着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结尾,就是尼古拉答应祖母留下来的那个夜晚,他再一次悄无声息地在冰雪一般的家庭氛围中决然出走:“尼古拉那高大的背影渐渐变小了,淡了,像是融化在了黯淡的烟霭里。又过了片刻,他就永远消失在让人惊恐不安的神秘的远方。”

整篇小说情感基调神秘、阴冷、沉郁。深刻的孤独、彻底的绝望和盛大的迷茫包裹其中,让人读后唏嘘深思。

篇10:《孤独》读后感

中年危机,也称“灰色中年”,一般高发在39~50岁,在40~65岁之间的男性身上,还被称为“男人四十综合征”。从广义上来讲,是指这个人生阶段可能经历的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种关卡和危机。

有关中年问题,荣格早就关注了,荣格这个著名的心理医生,他本人也经历了中年困扰,只不过,他在经历困扰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梦境与幻觉一一记录下来,甚至危险的警报也不落下,最终成就了他。

伟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是伟人不会遇到问题,而是他们遇到问题能坚强地化解问题,并升华为理论知识,促使自己走出困境,并成就了自己。

据荣格的自我分析,年轻人的主要任务就是脱离原生家庭,在这个世界上站稳脚跟,并组建自己的家庭;而中年人的任务则是发现自我并表达自我的独特性。在接触的成人案例中,特别是处于中年阶段的案例中,有不少案例就是找不到当下自己的个性,迷失了自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按照荣格的观点,当一个人承认内心有一股属于自己的心理动力时,他的个性本质才能体现出来。人到中年之所以会患上神经症,就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一直欺骗自己,而且已经远远偏离了大自然要他们走的道路。仔细聆听心灵的内在之声——这种声音出现在梦境、幻想以及潜意识的衍生状态里——迷失的灵魂就会像荣格那样,重新发现正确的道路。

身边出现中年危机的朋友总是会念叨他信仰缺失,可连他自己都说不出何为信仰,信仰为何会缺失,如何重新定义信仰,正如荣格所要求病人必须具备的态度或“定式”的确具有某种宗教性质,不过并不需要病人一定得去信仰某个“神”或遵循某种公认的教义。

信仰是虚无缥缈的,还不如在生活中找到能让自己比较能舒服去相处的事情来说服自己去接纳更实在。荣格曾说过:在我所有已进入“人生后半段的”病人(35岁以上的病人)中,每个人最后的问题几乎都是寻找人生的宗教观……当然,这和任何一种教义或教会无关。

弗洛伊德说这是一种内在的客观力量,其中包含了自我的核心,也包含了非自我的东西,人在罹患疾病时就会与这种力量变得疏离。

事实上,那些中年危机的人会觉得信仰缺失,正是源于直觉的非宗教构想,而这种直觉会使具有宗教信仰人信仰自己内在的上帝。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人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药物,不相信医生,只相信自己内心笃定的判断,因而,要帮助这些人走出危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年危机”所呈现出来的症状其实与抑郁症是有所区别的。他们最大的临床症状是苦于人生无意义、无目标。

按荣格治疗的案例来分析,理性的治疗方法对这种病情根本无效,正常化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荣格提出了这条自我发展的道路为“个性化过程”,也就是追求“完整性”或“整合”——一种将意识和潜意识中不同的精神元素融合成一个全新整体的状态,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与世界保持着一定距离的超然意识,更通俗地理解就是病人自己内在精神世界的态度要转变。

按荣格的治疗方法,心理咨询师在做辅导时,可以辅助于“积极想象”,引导来访者记录下出现在大脑里的各种幻想,重新发现自己被隐藏起来的那部分,并能顺利描述自己当下正在进行的心理历程,还可以辅以叙事疗法记录自己的心理历程,引导来访者去感知自己的内心,真实地去面对自己的内心,找到他早年给他的人生带来热情和意义的追求或是兴趣,也许就能引导他重新发现那些被自己忽略的层面,或许会再度投入音乐或是其他领域,或者重拾某些曾使他着迷但迫于生活压力而放弃的文化或知识追求。只有来访者接纳事物的原貌,而不是自己想要它们成为的样子,来访者才能想出一种合适的态度来对待它们。

篇11:《孤独》读后感

这本书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西西弗书店看到的,忧郁的蓝色让我从众多书中一眼就望见了他。翻开书页,便一点点陷入作者的叙述中。他仿佛在说我的心事,但又出自一位3世纪前的人之手,着实很是感慨。时代虽然不同,但人的本质却是一成不变。

先说作者—伟大的哲人,卢梭,以其发表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闻名于世,也因此与伏尔泰等一众为敌,被当时的世界所抛弃。在读这本书,了解卢梭之前,我只在历史书中接触过卢梭。他和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并称启蒙思想家。然而,他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最不受欢迎的就是他,最受排挤、打压的是他,最能坚持自我的也是他。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讲,崇高即是美。我想,我应该向这份崇高致敬。正如他所提到的:Vitam vero inpendere。书中译为致现身真理之人。但我觉得,更应该译为:为真理至死不渝。这就是卢梭一生的信条,他的确做到了。

回想本书,分为十次漫步,每一次漫步都有对人生的想法,是卢梭为自己而写的情书,是他对于幸福、平和、善良、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不得不说,我的看法和卢梭的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后悔没早些认识他,早点看到这个作品。

我思考最多的就是,我们怎么对待那些少数人?卢梭当时正被千夫所指,人们明哲保身,全然忘却他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肆意攻击他。何其悲哀。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功利主义的信徒,认为自己是大多数人,自己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就无比高尚、崇高。我觉得不然。这种自诩的正义,到头来却划向对少数人的非正义。我不是哲学家,不太会论证这段关系,只能引用安兰德的片段来论证。

“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是用来欺骗人类的最荒谬的口号之一。

这句口号没有具体明确的意义。我们根本无法从善意的角度来对它加以解释,它只能用来为那些最邪恶的行为狡辩。

这句口号里的“利益”应该如何定义?无法定义,只能说是有利于最多数人的东西。那么,在具体的情况下,谁来决定什么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呢?还用问吗?当然是大多数人。

如果你认为这是道德的,那么你一定也会赞同下面的这些例子,它们正是上面那句口号在现实中的具体运用: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奴役了另外百分之四十九的人;十个人中,有九个饥饿的人以另外一个伙伴的肉为食;一群残忍的匪徒杀害了一个他们认为对他们造成威胁的人。

头脑简单的人相信,上面的那句口号包含着某种高尚的意义,它告诉人们,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他们应该牺牲自己。如果是这样,大多数的人会不会也高尚一次,愿意为那些邪恶的少数人作点牺牲?不会?那么,为什么那些少数人就一定要为那些邪恶的多数人牺牲自己呢?

头脑简单的人以为,每个高喊上面那句口号的人都会无私地和那些为了大多数人而牺牲自己的少数人站在一起。这怎么可能?那句口号里丝毫没有这种意思。更可能发生的是,他会努力挤进多数人的队伍,开始牺牲他人。那句口号传递给他的真实信息是,他别无选择,抢劫别人或被别人抢劫,击毁别人或被别人击毁。

这句口号的可鄙之处在于,多数人的“利益”一定要以少数人的痛苦为代价,一个人的所得必须依靠另一个人所失。

公平吗?显然不。

另一方面,正如《最好的辩护》一书中所提:自由国家最好的试金石,就是检视他们如何对待为那些罪犯以及为社会所唾弃的人辩护的律师。这句话在社会中也同样适用。我们如何对待所谓的“异端邪说”的少数人,决定了社会的方向,也决定了我们个体之间的关系。我推崇的是穆勒的说法:不涉及他人利害的行为,他人都无权加以干涉。这是他对自由的解读,也是我的解读。

篇12:孤独之旅读后感

嫣然拿起书便看了起来,但是最近的作业特别多,再加上爷爷奶奶到东南亚去了,每天忙得焦头烂额,虽然在托管班写了一部分作业,但是回来还得写到八点多,偶尔九点。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叫她带上这本书到学校,有时间的时候就看会儿,她倒也非常愿意,还一个劲地说好看。

家里面本身有《草房子》和《根鸟》这两本曹文轩的书,但是放在书橱,一直没有动过,不知道是没有看到,还是根本没有兴趣。看了两天的《孤独之旅》,她就叫我帮她借曹文轩的整套书籍,说这本书里面是把他那几本书里面的故事穿插起来的,光看这本书不知道那几本书的故事,太没劲了。讲到秃鹤是个十足的小秃子,可原来他应该叫陆鹤。他所在的小村子种了许多枫树,看到这里,她说她想了南京栖霞山火红的枫叶,在这严寒的冬天,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们的心里充满阳光,感到温暖。

纸月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是个转校生,在板仓学校会受到同学的欺负,但是在新的学校她受到同学的爱戴,没有人再欺负她,她还交到了好朋友桑桑,当她再次路过以前学校受欺负的时候,桑桑帮她化解了危机。

还有《红瓦黑瓦》里面的故事情节,所以嫣然说这本书就是把这几个故事穿插在一起,虽然她现在看了这本书,但是有好多里面的情节还不清楚,所以打算最近看完曹文轩写的这一套。

感谢绰杓睦吹恼獗臼椋也让女儿燃起了她想看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她草草地过了一篇,没有精读,真的是不太好意思了。今天我在写感想的时候,她还一句:“妈妈,我以前真不知道他的书如此好看。”是的,我没有看过他的书,只是听蔡爸分享过《草房子》,也想细细品尝一番,可是总是众多的借口,直到现在没有翻开一页。

现在家里面已经有完整的一套了,打算和女儿一起共同学习这几本书的精彩之处,再次感谢绰璧暮癜。

篇13:孤独是孤独者的通行证

首先,从小说中不同的人物来进行分析。除了主人公魏连殳,他的家乡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魏连殳回去给祖母送葬时,族人们既紧张而又兴奋,大家都在期待这个“吃洋教”的异类会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然而出乎意料他们的是魏连殳中规中矩。如果说做了什么不合礼教的事情,族人要去观看,倒也是人之常情。可既然他只是照旧,本来无足观了,但他们却还是要看,不但是看,而且是欣欣然的。一个孤苦老人的丧事,似乎是一场新奇的喜剧,被他们围观着,评论着。就像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演戏和看戏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看客在看戏时是有能动性的,悲惨的事被看客一看就成为滑稽的了。本身丧事是一件让人悲痛的事情,然而在这些看客的眼中只有的是兴奋和寻求刺激的新奇。这样令人悲哀的画面,作者用了“欣欣然满聚了一堂”这样轻描淡写的词,读起来却更让人觉得沉重。

其次,对于小说中孤独者魏连殳的形象,着重是他的“黑气”。第一次说有黑气是在给祖母送终的时候,描写到“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着光”。还有三良生病的时候,“竟急得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在魏连殳困窘时,说他“看去仿佛比先前黑”。我想,也许着重描写魏连殳眉眼间的黑气,是要表现出他孤独的形象。黑色本身给人的感觉就是孤独的,压抑的,黑色聚集在人的眉眼间,就会让人有一种仿佛把灵魂和思想都紧紧封闭在脑中的感觉,也就更加深他的孤独。同时,黑色又让人觉得坚硬和锋利,所以魏连殳散发黑气的眼睛仿佛也可以刺穿一切,看透一切。困窘的时候,他仿佛比先前更黑,也意味着他比先前更孤独,先前常围绕着他的忧郁与慷慨的青年,怀才不遇的奇士和腌臜吵闹的孩子们都疏远了他。于是黑色更浓,他也更加看透了这炎凉冷漠的人间。

还有另一个使我感到震动的是魏连殳的哭声。在祖母的葬礼上,魏连殳唯一没有遵从礼节的就是他的哭,在大家都哭的时候,他不哭。我想他不哭是因为不想像同族人那样假惺惺。连殳曾说起过族人们对祖母的哭,他说:“连先前竭力欺凌他的人们也哭,至少是脸上很惨然。”所以族人的哭只是礼节性的,仪式性的,仿佛这样一哭就洗脱了他们之前欺凌孤儿寡母的罪恶,他们虽然哭了,但其实心是冷酷的,冷漠的。他们哭了,获得了道德上的优越感,反而来非难连殳,觉得他不合礼数且冷血。而魏连殳的哭与他们的截然不同,他的哭是:“忽然地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了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与悲哀。”把哭的模样比作狼,就多了几分兽性,听起来似乎有些吓人,但是这兽性里反而更突显了人性,因为悲哀到最深处的感情爆发应该是纯感性的,失去理智的,所以也应该是动物性的,受伤的狼一样的嚎哭更加的具有感染力,在这一刻,我感觉到了那个对什么都冷冷的魏连殳内心本有的热烈的感情。他哭的是孤独地过了一生的祖母,同时也哭他自己,因为他也是孤独的,不被周围的人所理解的。他的孤独是因为他有理想,希望能对这现实的黑暗做些什么改变,然而这样的声音却得不到回应,家乡的族人不理解他,把他视为异类,然而他对他们倒也看得很淡,当局政府不理解他,封杀他的文章,让他找不到工作做。我想,只要是他的周围还有那么几丝微弱的声音小声地鼓励着他,支持着他,他倒也可以支撑下去,拼着几口气的继续选择孤独。这里的敌人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群体,以至于连魏连殳自己都不知道是谁。魏连殳曾经那么的爱护孩子,所以即使对旁人那样的冷淡,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他还是焕发得出真挚的热情,满足他们的愿望,但是孩子们却在他困窘的时候,害怕的嫌恶地躲开,那个还不很会走路的孩子,却指着他道:“杀”,这样的孩子还是纯真的吗,他自己也开始怀疑了,是环境的恶还是天生的恶使纯真的孩子也受了污染,他最后的希望似乎也是破灭了。他成了真真正正的孤独者,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倒塌了。没有人会为他痛心,他开始愿意那样苟活着。

上一篇:六小警务主持词范文下一篇:班委学期工作的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