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2024-05-24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精选6篇)

篇1: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一、基础百花园(64分)

1、看拼音写词。(10分)

yǒnɡ ɡǎn kù zi qīn qiè pín qiónɡ ɡù zhí

()()()()()

xīn shǎnɡ qí ɡuài mái fú fán nǎo jiāo ào

()()()()()

2、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分)

电扇(shàn shān)似乎(sì shì)挑水(tiāo tiǎo)

兴奋(xìng xīng)困难(nàn nán)扎辫子(zā zhā)

3、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4分)

诵()竖()历()埋()

涌()坚()厉()理()

4、照样子组成新字再组词。(3分)

火+因=烟(烟花)

票+()=()()青+()=()()京+()=()

5、请你添一添(9分)

一()大象 一()邮票 一()山

一台()一把()一张()

()的夏天 幸福的()快乐的()

6、选词。(6分)

敏捷 灵敏

⑴猴子上树的动作非常()。

严厉 严格

⑵小明因为贪玩,上学迟到了,老师()地批评了他。

迅速 迅猛

⑶快下雨了,小白兔()跑回家。

7、照样子写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8分)

⑴ 湖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山很高,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大象在森林里走来走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她从不停歇。

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我和妈妈一起去给奶奶过生日。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5分)

白—()粗—()冷—()苦—()吞—()

9、词语连线。(4分)

圆圆的 湖水 轻声地 跳着

弯弯的 雨丝 慢慢地 抓着

清澈的 月亮 紧紧地 行驶

斜斜的 细钩 欢快地 交谈

10、按课文内容。(6分)

⑴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⑵站在____________脚下仰望,好________呀,一座_______的屏!时时吹来__________,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⑶在“远行”这个主题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个成语故事 《___________》。这个成语中有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它们是___和__

11、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再完成题目(5分)

()爸爸告诉小华:“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像这样的服务电话还有很多,如110是匪警电话,119是火警电话,114是查号电话,121是天气预报电话,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部电话。

()小华问爸爸:“真奇怪,怎么一打电话救护车就来了?”

()一天,爷爷病了,爸爸连忙拨打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

()听了爸爸的话,小华觉得电话的作用可真大。

12、查字典。(3分)

字音 序音 节部 首再查几画结 构组 词

二、开心。(16分)

好妈妈

妈妈是小儿科的医生。每天早晨总是六点去上班,晚上八点才回家。

一个星期天,妈妈正在家里休息。忽然响起了敲门声,我赶快去开门,原来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伯伯来找妈妈。妈妈立刻从屋里走了出来,笑着跟老伯伯打招呼。老伯伯着急地说:“医生,我的孙子病了,想请您去……”妈妈还没等老伯伯说完,就像战士接到命令似的,忙说:“好!我们快走吧!”我一听急了,赶快说:“妈,今天你不是头疼吗?”妈妈急忙捂住我的嘴巴,不让我说下去。

就这样,妈妈跟着老伯伯走了。妈妈多好,她心里总是想着生病的孩子。

1、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4分)

着急(zhe zháo)像战士接到命令似的(shì sì)

嘴巴(zuǐ zhuǐ)急忙(mán mánɡ)

2、在短文中找出跟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并写在括号里。(3分)

立即()突然()赶紧()

3、填空。(5分)

妈妈去给孩子看病,这天是星期(),妈妈正在家里(),而且她自己正()。妈妈急忙捂住我的嘴巴,不让我说下去。原因是()。

4、请你用几句话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妈妈(或者爸爸、爷爷、奶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分)

1、同学都学过写“启事”吧,还记得它的格式吗?现在有个二年级的小朋友丁丁,他想收集有关“教师节”的资料。?今天就请你帮帮他吧!(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15分)

可爱的大象

一天,森林里的两只小松鼠掉进了小河里。

小猴子第一个赶到,小兔子也赶来了,,小胖猪也赶来了,眼看小松鼠就要不行了。这时,大象闻讯赶到了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希望提供的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更多内容请点击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查阅。

篇2: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

jìng zhēng tū rán hǎn jiào huán gù yǒng gǎn

()()()()()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蓝()园()环()带()用()

篮()圆()坏()代()甩()

三、分别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12分)

刂:

隹:

肖:

攵: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8分)

()的理想()的荷花

()的太阳()的大树

()的围巾()的小熊

()的红皮鞋()的狐狸

五、补充词语(6分)

垂()丧()()()洋洋()红()赤

()流()息 恼()成()()()力尽

六、连线:(4分)

心爱的 河水 看得 快乐

漂亮的 树林 唱得 入迷

清清的 手套 哭得 入神

绿绿的 皮鞋 玩得 伤心

七、找出下句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后面的括号里(5分)

1、他说对了,你说错了。()—()

2、在公共汽车上,年少的要给年老的让位。

()—()

3、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温暖的春天即将来临。

()—()

4、好人就要敢于同坏人作斗争。()—()

5、老鼠是庄稼的敌人,蛇是庄稼的朋友。()—()

八、用加点的词语造句(4分)

1、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来读。

2、开始画得不像,可是他不灰心,天天坚持学画。

九、根据课文的内容填空(11分)

1、春风轻轻吹着口哨,吹化了,吹绿了,吹红了。

2、两岸猿声啼不住。

3、有一回,我打破了暖瓶,还对妈妈说了谎,妈妈的,我不敢。啊,妈妈的爱是。

十、将下列各组词词排列通顺的句子,再写来下(8分)

1、鱼 吃 喜欢 小猫

2、本领大 自己 觉得 却 他们俩

3、生活 啊 我们 多么 的 美好

4、森林里 果子 小刺猬 采去

十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这天早晨,小猪拎着一个大包出了门。他碰见小猴,就从包里掏出一个桃子对小猴说:“给你吃,你跟我一起玩。”小猴说:“我不吃你的桃子,也不跟你玩,因为你太懒。”

小猪走啊走,又碰见小牛。他从包中掏出一块麦饼说:“给你吃,你跟我一起玩。”小牛说:“我不吃你的麦饼,也不跟你玩,因为你做事不动脑筋。”

忽然,小猪看见小羊从桥上掉进了河里。他赶紧扔下大包,向河边跑去。小猪跳进河里,很快把小羊救上了岸。小猴和小牛跑过来,大伙都喜欢跟小猪玩了。小猪真高兴。

1、因为小猪以前、,所以 和 都不愿意和猪一起玩。

2、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最后一自然段共有 句话。

篇3: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的阶段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是有所不同的, 它将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融合在一起, 阶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来说明的。

二、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 设计了八个专题, 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

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教材的衔接, 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 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 没有写字要求。

三、教材特点与编写体例

1. 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如第三组, 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爱祖国、爱家乡。接着是四篇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 民风的淳朴。

2. 教材更具有时代感, 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材新编选的课文, 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找春天》, 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小鹿的玫瑰花》, 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泉水》、《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等, 它们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 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 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 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 突破传统呈现方式, 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本册教材,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课后的练习, 还是“语文园地”安排的学习活动, 都尽量避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 而是以自读自悟的形式或者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 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4. 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 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 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除了上述题型外, 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词或句的练习, 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5. 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 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 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 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宽带网”则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 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 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 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建议

1. 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建议是: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2.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针对这一建议, 我以本册教材第三单元为例, 谈谈我对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教学《日月潭》可以以读带讲, 在读中感悟。对一些词句的理解, 不能以词解词, 应该让学生多读, 自读自悟, 读中感悟, 读中理解词句。

教学《葡萄沟》可以设计多种活动来引导学生读书。揭题后可以让学生提问题,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哪些地方说出了好?”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再用各种形式读出喜欢的情感, 最后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抄一抄。

教学《难忘的泼水节》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学生对伟人的事迹不太了解, 我们可以利用插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身上的服饰、手里拿的器皿、身上挎的乐器。通过这些细节的观察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共庆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教学《北京亮起来了》时, 由于学生识字量比较大, 有很多新的词语可以结合图来理解。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生动优美的词句。

五、评价建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只对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进行评价。

1. 识字写字。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 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 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评价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 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2. 阅读。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3. 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 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篇4: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本单元以英雄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记叙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可歌可泣的英雄们的动人事迹,讴歌了英雄们高尚的民族气节、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英雄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感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注意历史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力求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全面、深入地了解英雄人物。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赏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拓宽阅读视野,可自主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资料。最后,应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收集整理自己喜欢的一位或几位英雄人物的事迹,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办一份小报,在班级展出。

每课教学设计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与《苏武牧羊》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两个篇目。首先,学习时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其次,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再次,应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自主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

(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

(三)自主散读,加深理解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一)学生与学生对话

探究《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以下简称“诗A”)与《苏武牧羊》(以下简称“歌A”)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差异所在。

(二)学生与教师对话

展示自己探究的结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较点及确立的理由。

(三)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

共同归纳整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的结果:

1.体裁与手法不同

诗A是一首现代自由诗。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设疑(1~3节)时匠心独运,将雷锋比作“一滴”“渗透亿万人的心”的“小小的春雨”,来突出雷锋精神的巨大感染力;抒怀(4~6节)时妙语连珠,先将雷锋比作反射阳光的水,再将其喻为向党飞翔的鸟,又将其化作没有浪费光的灯,最后汇为化成雷的鼓声,从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艰苦朴素、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不骄不躁等方面,热情讴歌了雷锋精神;赞咏(第7节)时一唱三叹,将雷锋的足迹与“回音”“歌曲”联系起来,强调了雷锋精神的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歌A是一首歌词,音乐上仿照词调传统,作上下片处理。上片写苏武的遭遇和心理压力,先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再用正面描写来刻画;下片写思乡思亲的煎熬,从着笔苏武的角度说,前用实笔,暗示苏武归思正浓;次运虚笔,点染母亲、妻子对苏武的思念,表明亲情的呼唤也不肯使苏武屈服;后使实笔,颂扬苏武的爱国之隋、浩然之气的巨大的折服力。

2. 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角度,将雷锋比作一滴鲜活的水,小(一滴水意味着雷锋平凡微小而年轻)中见大(雷锋精神的感染力、感召力是巨大的)。赞扬了雷锋站在平凡的立场上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伟大的真正内涵,反复歌咏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歌A则从爱国之心、民族气节和执著的信念与坚忍不拔之毅力的角度,摄取了磨难和思念两钼镜头。歌颂了作为民族英雄的苏武为捍卫民族尊严,抵威胁利诱,历艰苦折磨,守民族气节,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光辉事迹和不朽的精神。

3.意境与情调不同

诗A以喻创境,以情笼境,境叠情随,引人想像:反射阳光的水、展翅飞翔的鸟,没有浪费的光,刚敲响的鼓,音符、纤维、花瓣,与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的诸多画面、场景相映生辉,又与人物的高尚的情操和诗人的怀念、敬仰之情水乳交融,创设了多个极富立体感和美感,能净化人们心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而又不乏内在联系和共性的意境;而这意境中透露的情调,则又深沉而不失昂扬,激越而不失坦诚,与境和情共同营建了恃的意象美和意蕴美。而歌A则以景创境,以情润境,境简情浓,给人感染:雪地冰天,鸣风飞雁,渲染了阴冷凄苦的氛围,饮雪吞毡牧羊之举与如铡以石之志相映衬,白发红妆的思念与海枯石烂心不变的大节相衬,营造了两个画面感极强,能激荡人们心灵,牵动人们魂魄,独立而又统一的意境;而这意境流露的情调则于悲愤中透露出刚烈,于凄婉中展露出大气,于缠绵中表露出激昂,于抑郁中显露出坚毅,与境和情一齐打造了悲壮激昂、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歌乐之美。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苏武庙(唐·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

1.你发现《苏武庙》与《苏武牧羊》的写作目的的不同之处了吗?

《苏武庙》着眼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抒情寄愤,旨在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提倡心向故国。《苏武牧羊》侧重渲染环境之凄寒,利诱之动人,烘托人物志向弥贞,气节愈坚,不辱民族尊严的高洁操守和英雄行为。

[学生与学生对话后明确]

2. 你还发现了《苏武庙》与《苏武牧羊》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与学生对话之后明确比较点]

A体裁 B手法 C意境 D情调 E角度 F结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1.请你收集雷锋及与其思想行为有关的资料,然后确立中心,自拟题目办一份手抄报。

2.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苏武及与其思想行为有关的资料,编写短剧本,准备在班级演出。

《金色的鱼钩》与《南沙卫士》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两篇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有诸多差异的记叙类文章。首先,要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寻找两篇文章的同中之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中的高尚精神品质和崇高思想境界,感悟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明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以下称《金色的鱼钩》为“文A”,《南沙卫士》为“文B”)的内容。

(二)学生与学生对话,发现同中之异

小组讨论两文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同中之异,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讨论交流,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一)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

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

共同归纳事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的结果:

1.塑造形象的侧重点不同

文A聚焦于老班长。通过老班长在长征过草地时,接受党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着力表现老班长舍己为群、鞠躬尽瘁、遇挫弥坚的思想性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老红军战士英雄个体形象。文B泼墨于驻岛官兵克服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困难,忍受常人难以想像的肉体煎熬和与世隔绝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痛苦,受热忍渴,奉献青春,保家卫国的动人事迹,极力展示驻岛官员意志顽强、生活俭朴、以苦为乐、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较好地塑造了解放军某部英雄群体形象。

2. 选择材料的着眼点不同

文A着眼表现老班长英雄个人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着眼选择“点”的材料来表现人物。做鱼钩、嚼鱼骨、找野菜、劝喝汤、献生命等材料的选择,都与老班长的一言一行有关,具体、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文B着眼选择“面”的材料塑造形象。赤膊劳动、盐水洗衣、雨中淋浴、高温桑拿、节水浇菜、倾情养花、苦心储水、慷慨献水等材料,虽然多为概括介绍,不求详尽,但典型而不乏感染力,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广大官兵的美好心灵。

3.结构文章的方法不同

文A注重从纵向安排故事情节,全文以金色鱼钩为线索,按照故事的开端(1~2段)、发展(3~20段)、高潮和结局(21~32段),来安排情节,结构文章。文B侧重从横向组织结构,全文以“缺水”为明线,以“思想感情”为暗线,按照材料的性质和主次来确定行文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4. 表现人物的手法不同

文A重视在情节发展中来展示性格,塑造形象。全篇以正面描写为主,集中笔墨对老班长作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伴随着矛盾冲突的逐步激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感人。文B注重围绕歌颂驻岛官兵的崇高思想境界这一中心来选择、组织材料,更多地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使直接展现驻岛官兵的英雄行为及其思想基础与间接表现人民群众对广大官兵的理解及英雄精神的巨大感染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白云道上送英雄(节选)

9月16日下午,听说最后一批从抗洪前线撤下来的抗洪官兵要经过白云大道,我们也汇入了这沸腾的人流之中。

白云大道两旁挤满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甚至有白发苍苔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孕妇。人们都带着兴奋和激动的表情,焦急而又耐心地望着英雄们将要归来的方向。

一辆辆载着抗洪英雄的军车,终于在人们的等待中缓缓开来。每一辆车的车厢板夕嘟用大红条幅写着:“向人民学习”、“向人民致敬”的标语。战士们脸膛晒得黑黑的,身体消瘦,但个个都精神饱满地唱着“咱当兵的人……”那首军营之歌。公路两旁的人群不时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泪水湿润了每个人的眼眶,人们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向解放军学习!”“向抗洪英雄致敬!’抗洪英雄们也喊起“向人民学习”等口号。看着此情此景,我脑海里涌现出在电视中看到的抗洪将士们冒着炎炎烈日扛沙袋、堵决口,在滚滚洪水中舍生忘死救群众的场面。150多辆军车渐渐远去,夜幕降临。人们面向抗洪英雄远去的方向站着、议论着,久久不愿离去。

《红岩》(节选)

看守特务又和小萝卜头出现在走廊上。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跟,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北方。”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小萝卜头突然又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哟,你看!”

两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入春以来,这种虫引艮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长年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

小萝卜头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

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口袋,摸出了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小萝卜头把虫子放进去。它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把盒子重新打开……

“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1.你发现两篇文章(以下分称文A,文B)在表现人物的方法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与学生对话后归纳]

文A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民群众和“我”的言行、心理来表现抗洪官兵的可贵的精神和不朽功勋;文B则以正面描写为主,直接写小萝卜头的言行、心理,展露牢房里的小英雄的乐观精神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2. 你还发现了文A与文B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对话后提示比较点]

A人物身份与所处环境 B主题与思想感情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收集我国战争年代一位英雄人物的事迹,整理成一篇小故事,准备在下周班级的故事会上讲给大家听。

《白衣天使》与《祖国的召唤》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两篇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在熟读的基础上,找准恰当的比较点,在探究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文中人物情系祖国和人民,勇做巾帼第一人的可贵精神品质。再次,应扩展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文内容。

(二)学生与学生及文本对话

发现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概述内容后,小组讨论两文(以下分称“文A”、“文B”)的同异,确定恰当的比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讨论交流,探究形成

[同异对析]

(一)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结果:

1.颂扬的人物异中有同

两人生活的国度不同:南丁格尔夜以继日地战斗在自己的国土上,居里夫人刻苦钻研在远离故土的法国;两人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南丁格尔从事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居里夫人在科研领域耕耘。但是她们两个人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的思想性格、精神境界相似:都执著坚毅,勇敢无畏,热爱祖国,憎恶战争,渴望和平;她们的业绩都可与日月同辉:南丁格尔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护士,是护理

专业的创始人;居里夫人是镭的发现者,是迄今为止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这两个不同领域的巾帼第一人的杰出贡献和精神品质,都同样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幸福和巨大的鼓舞。

2.运用的手法异中有同

文A着眼用最短的篇幅概述南丁格尔一生的业绩,处理材料详略得体;文B侧重叙写居里夫人在丈夫去世后心系祖国,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事迹材料,重点突出。文A用倒叙手法,于开篇总写当代护理机构的完善,护士工作的重要性,引出讴歌对象及其业绩;文B则用顺叙的手法先概写她超越丈夫逝世带来的悲哀,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殊荣,再集中写她为祖国做出的贡献。两文的写作手法有大相径庭之处,也有如出一辙之处。两文都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文A正面叙写南丁格尔的言行和业绩,用士兵传阅的诗歌小册子和马克思的高度颂扬作侧面烘托;文B正面写居里夫人的忧喜和贡献,用波兰人民对她的支持、礼遇和波兰总理的赞誉作侧面托衬。两文都成功地展示了人物的英雄行为、精神品质及这种行为和品质的巨大感染力。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刘胡兰慷慨就义》《木兰诗》节选

略。(见人教版旧课本。)

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学生阅读后,教师作异多求异的引导]

1.你发现两诗文(以下分称“文A”、“诗B”)主题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后明确]

文A通过写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员刘胡兰无视敌人的威逼利诱,在铡刀下英勇就义的壮举,表达了对残忍杀害革命者的刽子手的无比仇限,深情地颂扬了刘胡兰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文B通过写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赞美了木兰的勤劳、勇敢、智慧和不慕名利的可贵品质,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 你还发现了两篇诗文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与学生及文本对话后,明确比较点]

A体裁B时代 C人物行为目的D手法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收集、整理你所喜欢的一位女英雄的事迹材料,以“感悟英雄”为话题,写一篇日记,然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纵贯古今,横及中外,从不同角度讴歌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英雄个体或群体。本单元的综合活动宜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中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办小报,力求从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的过程中,感悟英雄的崇高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质,接受美好的思想品质的熏陶,树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舍身忘我、奋斗不息的远大理想。

[综合活动过程]

一、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英雄的影片、图片和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加深他们对英雄行为的理解,激发他们爱英雄、学英雄的情感。

2. 师生对话,明确做法

A组织学生讨论英雄的含义,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英雄。

B指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下载、剪报、摘抄、访问等。

C明确选材方法:可以选一个英雄的言行事迹,也可以综合多个英雄的事迹。

D讨论所选文体:记叙文、诗歌、散文、格言、传记、读后感等。

E组织学习办报的一般知识。

二、操作

由各学习小组长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分工要明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办出特色。

三、操行评价

各小组小报办好后,在班级展出,让大家观览,然后组织同学从版面设计、书写、内容、效果等方面对各小组的小报作出评价。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中)

篇5: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1. 5个百、6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

2. 10个十是( ),10个( )是一千。

在300和500之间的数是( ),最接近1000的数是( )。

3. 李庄小学一共有九百零八个学生,写作( )个。

4. 462、285、96、905、390、499和509这几个数中,比300小的数是( ),

5. 按规律填数。

( )、596、( )598、( )、( )、( )

6.

7.先比一比,再填一填。

( )角 ( )角 ( )角

8.下面是2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图。

21路

从火车站到百货大楼,要先向( )幸福村,再向( )到北门,最后向( )到百货大楼。

从公园到百货大楼,要先向( )到( ),再向( )到( )。

8、在○里填上<、>或=。

25厘米○2分米 69毫米○7厘米 204+402○600

10分米○1米 80毫米○8分米 701-299○500

二、数学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 )

2.计算3×7和21÷3用的口诀都是三七二十一。 ( )

3.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

4. 100厘米比1米长。 ( )

5.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 )

三、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6分)

时 分 时 分 时 分

: : :

时 分 时 分 时 分

: : :

四、我会算(共26分)。

1.口算下面各题。(16分)

500+60= 50+70= 7×11= 110-40=

380-300= 120-60= 7×50= 30+300=

30×8= 340-40= 90+90= 3×13=

21×3= 400+600= 600-300= 42×2=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除法4分,加减法6分,共10分)

41÷8= 63÷7= ※ 246+315= ※ 783-566=

五、数一数,画一画。(10分)

1.请在格子图上画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6分)

2.右面图形中有( )个角,其中

有( )个直角。在图形里加一条

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4分)

六、列式计算。 (10分)

(1)

有( )个气球,平均扎成( )束,每束( )个,还剩( )个。

÷ = ( ) …… ( )

有( )个气球,第( )个扎一束,可以扎成( )束,还剩( )个。

÷ = ( ) …… ( )

(2)

÷ = ( )…… ( )

÷ = ( )…… ( )

七.生活中的数学。(18分)

1. 妈妈有500元钱,想买这两样商品,够吗?(4分)

116元 268元

2.小军今年8岁,爸爸的岁数正好是他的4倍。(6分)

(1)爸爸今年多少岁?

(2)爸爸比小军大多少岁?

3.文化社区有36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5人,至少要租几条船?(4分)

4. 果园有桃树500棵,比梨树多251棵,梨树有多少棵?(4分)

篇6: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

rèn zhēn xǔ duō dài biǎo zuò yè jì niàn

()()()()()

二、比一比、再组词(5分)

树()家()映()牛()百()

对()安()秧()件()白()

三、找朋友(4分)

明亮的 燕子 火红的 红旗

辽阔的 教室 雪白的 枫叶

可爱的 田野 一眨的 眼睛

碧绿的 草地 鲜艳的 头发

四、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5分)

1、小明干()起活儿可正买力。(gàn gān)

2、种子喝了一口水,觉()的很舒服就把身子挺一挺。(jué jiào)

3、喜鹊只()会捉树干里的虫子。(zhǐzhī)

4、妈妈身着()一件长袍,漂亮极了。(zhuó zháo)

5、妈妈着()急地向村外跑去。(zhuó zháo)

五、选词填空(5分)

(一)吗 呢 吧 呀 啦

1、外面是什么样儿,也这么黑 ?

2、是谁种的花 ?

3、着是什么 ?

4、你到底怎么 ?

5、给我一根竿子,或者一条绳子!

(二)选字填空(7分)

圆 园

1、公()里有很多树。

2、皮球是()的。

做 坐

1、我()在椅子上()手工。

请 清 晴

1、老人一到我家,我就()他吃水果。

2、这条小河里的水真()啊!

3、雨过天(),我和妈妈上山看风景。

(三)选字填空(10分)

只条 棵 朵头 本 首座片 张 件 个

一()云 一()树 一()书 一()桥

一()本子 一()牛 一()鱼 一()鸟

一()歌 一()纸 一()礼服 一()篮子

六、照样子填空。

(一)例:上——下(8分)

出——()来——()东——()来——()

笑——()左——()开——()小——()

上——()苦——()北——()白——()

坏——()晚——()瘦——()短——()

(二)胖乎乎(4分)

七、将下列词语排成句子。(8分)

1、办法 他 一个 想出了 终于。

2、唱歌 我 非常 爱。

3、一只 回来 蚂蚁 了 食物 寻找。

4、爱护 一定 我们 要 财物 公共。

八、补充句子。(8分)

1、我和小文。

2、我们要保护。

3、大熊猫喜欢。

4、只有,才能取得好成绩。

5、这个,我觉得很好吃。

6、下雨了,蘑菇说:“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春天的手抚摸着()(),大地()()()绿。春天的手掠过()(),()()唱起了()()()()。春天的手拂过()梢,枝头传来()()()()()。()()春天的手,春天就在()()()。

2、元宵夜,()()(),()()()()齐欢腾。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7分)

北风呼呼地吹着。它向草地吹一吹,青草变了颜色。它向梧桐树吹一吹,梧桐树落了叶。它向鸟儿吹一吹,鸟儿躲进了窝。

(1)这段话有_______句话。

(2)北风吹向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上一篇:辩论赛策划书格式下一篇:银行柜员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