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2024-04-08

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精选18篇)

篇1: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诗词大全

六言诗

作者:孔融朝代:汉 汉家中叶道微。

董卓作乱乘衰。

僭上虐下专威。

万官惶布莫违。

百姓惨惨心悲。

篇2: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六言诗十首 其一,六言诗十首 其一嵇康,六言诗十首 其一的意思,六言诗十首 其一赏析 -诗词大全

六言诗十首 其一

作者:嵇康朝代:汉 惟上古尧舜。二人功德齐均。不以天下私亲。高尚简朴慈顺。宁济四海蒸民。

篇3:太康时期七言诗的创作

建安时期,曹丕之《燕歌行》可谓较出色之完整七言诗。 它消除了楚歌的残留痕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七言诗。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赞道:“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1】 之后,七言创作基本上陷于消歇状态,正始诗人嵇康所作 《琴歌》,开始隔句用韵,可谓七言诗艰难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然而实为赋中系诗,仍是骚体七言形式,不能不说是七言发展之遗憾。

总之,七言诗在晋代以前并无太大发展。而在晋代,其发展得亦相当缓慢。太康时期的七言诗创作仍处于劣势,尽管如此,亦有人进行着艰苦的尝试,现存作品主要有陆机的 《燕歌行》、《百年歌》,傅玄和张载《拟四愁诗》各4首。除 《百年歌》外,陆机之《燕歌行》、傅玄和张载之《拟四愁诗》, 均为模拟前人之作。然在“四言正体”观念深入人心、五言形式占据主流之太康时代,能够有人进行模拟七言诗创作, 已属十分难得。何况,其拟作均较原作有了某些进步。

陆机之《燕歌行》,是模拟曹丕同题之作。比较曹、陆二人《燕歌行》即可得知,曹诗对民间歌谣之吸收与借鉴迹象明显。而陆机之作有其独到之处,在语词运用上,陆诗增加使用了叠音连绵词,较曹丕之作更佳;陆诗首次选用蟋蟀、 关雎等为后人熟知之诗歌意象,确有开拓之功;其次,在用韵方面,两首诗均为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然陆机之诗较曹丕之作又有所进步。胡应麟评价说“纯用七字而无杂言,全取平声而无仄韵。”【2】二者在韵味上均深曲绵长,悠悠迂徐。 然曹诗顿挫急促,陆诗则圆润婉转。这表现出太康诗人在创作中较建安诗人更加注重诗歌音调之和谐,在创作技巧上注重对偶、韵脚及平仄之交错,显示出此时诗歌创作文人化的进一步加强。

陆机之《百年歌》,每首除第一句外,均使用七言形式, 这在四言、五言占主导地位之诗坛上极为难得。当然,此首诗在内容上还是相对贫乏的,可以大致判断,此当为陆机早年练笔之作。正如姜亮夫所言:“此歌(指机《百年歌》)今载《陆集》卷第七,自十岁至百岁分成10首,皆状年龄特有现象,而功名勋业,在所重视……然词旨浅率,亦少年时作也。”【3】

张衡之《四愁诗》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文人七言诗。傅玄言其“体小而俗”,并“拟而作之”。张衡之作,筚路蓝缕之功甚高,然就诗歌艺术而论,则算不得上佳。尽管有人称“平子《四愁》,千古绝唱,傅玄拟之,致不足言,大是笑资耳。”【4】 然与原作相比,为改变原作“体小而俗”之弊,傅玄之《四愁》 除将每章变为偶数十二句以外,傅玄又对原诗进行了意象上的增衍及情景上的扩充变换,增加了诗歌的文人化色彩。

傅玄之后,张载对之又进行了同题拟作。但他只在张衡原作基础上更换个别字眼,亦步亦趋,完全是在模拟,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方面均未能有所超越。尽管如此,张载对七言诗之发展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尝试, 七言诗才得以在西晋一代传承下去,以至在后世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从以上可见,晋代以前之七言诗,其发展是相对滞后的, 徐公持也提到:“七言体尚在曹丕《燕歌行》阴影中踯躅, 傅玄之作未能有新突破,陆机之作更是模仿痕迹太重,价值有限。”【5】

(一)而七言诗发展出现如此滞缓局面的原因大致如下:

此时文士对七言诗体之鄙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其发展的滞后。汉代以来,人们普遍视七言体诗为俗体,致使其始终未能离开歌谣与乐府之苑囿而得以进一步发展。西晋时期这种观念更为明朗化,《后汉书》中作者常将诗和七言并列, 可知汉魏时期之文人并不把七言视之为诗。

(二)受统治者爱好之影响,汉赋多为统治者歌功颂德、 粉饰太平,统治者大力倡导汉赋,对乐府机关偏重采收五言诗产生了长期的较大影响。七言诗因失去借助官府力量和音乐力量传播的有效途径,而难以在社会上普及流行。

(三)早期的七言诗创作最明显的体式特征是句句押韵, 这也是造成其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由前面的论述可知,七言诗直至晋代仍然保持着每句押韵的特点,这一形式,较五言显得更为局促,在客观上也增加了写作的难度。

另外,晋人傅玄称七言“体小而俗”,“所谓‘俗’, 指七言在汉魏更多地应用于各种非诗的押韵文, 适宜于俳谐、祝颂、字书、镜铭、谣谚等俗文字的需求。”【6】汉魏少数七言作品在突破七言自身局限方面所作的积极尝试, 为七言体朝叙述和抒情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些初步的经验, 但是与五言的丰富还远不能相比。

太康时期的七言诗如一股暗流,始终处于积蓄待发之状态,其创作始终未能完全被阻断。他们所做之努力,使七言诗在太康时期得以延续,并为后人创作七言诗提供了更多借鉴,为七言之最终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要:太康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七言诗在此时潜滋暗长,但总体上仍是发展滞后。这一时期,诗歌模拟现象突出,实是文人在“师其意不诗其辞”模拟观的影响下,对诗歌创作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七言诗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篇4:杜甫五言诗《佳人》赏析

【关键词】杜甫《佳人》贞心

杜甫的诗作中有着强烈的生命悲感。这种悲感源自他对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忧患,也源自理想失落,壮志难酬的苦闷,始于人生困顿的长安期间,并随其漂泊的一生不曾衰减。他的诗作被称为“诗史”,总给人老成持重之感,多厚重,少有描写女性形象,直接描写清纯可人的佳人之作则惟有《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以为:“天宝乱后。当是实有是人,故形容曲折尽其情。旧谓托弃妇以比逐臣,伤新进猖狂,老陈凋谢而作,恐悬空撰意,不能淋漓尽致如此。”言语间对《佳人》极尽赞美之辞。古人久有以佳人自比的风尚,最先起于屈原;而以弃妇自比,最早应起于《诗经·氓》。中国正直士大夫自出现以来一直秉持儒家人世之使命,同时对生命的苦闷和忧患的感情也一直伴随左右,自屈原在《离骚》中悲怆地呼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起,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与自己前途的惶恐与不安之情就自觉地隐藏在美人忧生之后,表现为恐美人迟暮的忧患。杜甫的这种忧患首先表现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不甘寂寞之情。安禄山之乱后,杜甫弃官寓居秦州,所作《佳人》中所体现的怜惜之情应该就是杜甫自伤之情。宋代诗人杨忆有诗:“独自凭阑干,衣襟生暮寒。”此处同写孤寂生寒之感,杜甫一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意境更甚一筹,“美人迟暮”种种复杂感情低昂自现。他乡遇红颜,对诗人而言,这是一场心灵的艳遇,就像白居易遇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迟暮名伶,遥叹一声“同是天涯沦落人”。

诗名正取自司马相如《长门赋》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娱”一句。杜甫当时身在秦州,应该是在上山采药时与佳人相遇相识的。杜甫用“绝代”来形容佳人在视觉上带给他的第一感受,幽居空谷所带来的孤独、清冷、萧然之气,又带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风骨犹生。可以想象他们相遇,杜甫倾慕她的美貌,定是先惊讶。又被她脱俗不凡的气质所吸引,进而相交谈。交谈甚欢又甚惆怅,短短的诗中佳人自述:出身良门而遭遇离乱,父兄罹难而夫婿变心,只身飘零而流离失所。“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佳人伤往事,诗人伤国事,两下伤心。一句“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惹起多少伤心事。情到深处,佳人感叹:“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这清清的泉水就是她守节不污的明证。此时的诗人在惊艳、同情之后。对佳人又多了几分敬重。他们的相遇由偶遇的惊艳,不经意间转向心灵的交流,此时,诗人已经将这个偶遇的女子引为知己。他们有相似的身世,身怀珠玉之节操,忧生之悲叹,感情上遭到抛弃却仍坚持下去,这个偶遇的女子就像是杜甫遗落空谷的影子。对诗人心灵的震撼可想而知。杜甫在秦州也曾遇到让他感触颇深的女子,比如《捣衣》中的妇人,但对浣衣女,杜甫满怀的是同情,他们的交流平台是不平等的,杜甫的评判角度是客观的。而这位佳人的出现,搅乱了诗人本来平静的心。在他经历“麻鞋见天子,涕泪授拾遗”的欣喜,又被迫承受弃官南下腹中饥的痛苦之时,找到感情的排泄口。在他看来佳人是一个可以交心的另一个自己,因而所言句句带情,“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更是站在佳人的立场控诉自己对唐肃宗的不满。当他发现自己的不平已经具有双重性的时候,“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就成了自我安慰之辞,“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就成了彼此鼓励之言。

篇5: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六言诗十首 其二,六言诗十首 其二嵇康,六言诗十首 其二的意思,六言诗十首 其二赏析 -诗词大全

六言诗十首 其二

作者:嵇康朝代:汉 唐虞世道治。万国穆亲无事。贤愚各自得志。晏然逸豫内忘。佳哉尔时可。

篇6: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六言诗十首 其九,六言诗十首 其九嵇康,六言诗十首 其九的意思,六言诗十首 其九赏析 -诗词大全

六言诗十首 其九

作者:嵇康朝代:汉 老莱妻贤明。不愿夫子相荆。相将避禄隐耕。乐道闲居采{艹/F}。终厉高节不倾。

篇7: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六言诗十首 其六,六言诗十首 其六嵇康,六言诗十首 其六的意思,六言诗十首 其六赏析 -诗词大全

六言诗十首 其六

作者:嵇康朝代:汉 名行显患滋。位高势重祸基。美色伐性不疑。厚味腊毒难治。如何贪人不思。

篇8: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一、《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

《古诗十九首》一般为游子思妇之词, 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 也有表现文人对人生的体悟和态度。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绝大部分是漂泊在外的游子, 且多是失意的士子, 他们身在他乡, 人生境遇不佳, 思乡情结比常人更甚。《涉江采芙蓉》的主人公采撷芳草想要赠给远在家乡的妻子, 想到与家乡相隔遥远, 不禁叹息:“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明月何姣姣》的作者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忧愁难眠, 揽衣徘徊, 深切地感到:“客行虽云乐, 不如早旋归。”游子久住在外, 思念家乡及亲人, 这是人类普遍的情感, 《古诗十九首》将这种情感自然真切地表达出来。

《古诗十九首》所展示的思妇心态也是细腻而丰富的。《古诗十九首》众多的思妇诗中都体现出了思妇盼望游子早归的思绪。她们对待婚姻爱情是坚贞的, 只是这种坚贞表现方式不同。有的对待自己的婚姻非常珍视, 对待远在他乡的游子爱恋极深, 当远方捎回书信, 她会揣在怀里, “三岁字不灭” (《孟冬寒气至》) ;远方寄回一端绮, 她把它绣上鸳鸯, 裁制成象征夫妻恩爱的合欢被 (《客从远方来》) 。有的觉察到“游子不复返”的苗头, 思妇渐感衰老、消瘦, 只有宽慰自己“努力加餐饭” (《行行重行行》) 。这些诗歌未必都出自思妇之手, 但却充分展现了思妇的心中日夜牵挂着远在他乡的游子之情。这种牵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女子对婚姻的坚贞不渝, 可敬可叹。

《古诗十九首》也有表现文人对人生的体悟和态度。《明月皎夜光》感叹世态炎凉:“昔我同门友, 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 弃我如遗迹。”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失去昔日友情的难受体会。《回车驾言迈》写道:“盛衰各有时, 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 岂能长寿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有限的体悟。《生年不满百》中第一句“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意在嘲笑有些人活的太累, 人生有限而忧愁太多, 诗人劝他们该及时行乐:“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表现出了诗人对待生活的豁达态度。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手法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手法历来被文学批评家推崇, 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他是“五言之冠冕”, 钟荣在《诗品》中评价它为“一字千金”。诗人均有感而发, 语言朴素自然, 描写生动真切, 决无虚情与矫饰, 更无着意的雕琢, 因此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表现在诗人有感而发, 情真意切。他们坦然地且自如地抒发了自己的真切情感。在《冉冉孤生竹》中, 诗人用孤零零的竹子、花开花落的蕙兰衬托新婚女子对久别丈夫的忧思。“思君令人老, 轩车来何迟!”细腻真实地表现出了思妇那种期待与失望、眷恋与悲哀的情绪。

第二, 诗歌质朴自然。没有艰深、冷僻之词, 语言朴素而生动, 耐人寻味。如《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把游子的思乡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自然地联系起来, 使人极易产生共鸣。《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将长的最茂盛的树枝折下来送给亲人, 希望他“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正如诗中所说:“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这枝条算不上什么贵重物品, 却表达出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三, 作者运用写景衬托人物情感, 达到了情景相生的境界。《青青河畔草》中, 诗歌开头“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 采用比兴手法用明媚的春光来表现女子波动的心绪。《明月何皎皎》开篇写景, “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纬。”这种环境让人很容易产生孤独之感和思乡之情, 诗人在这样的月夜, 不禁“忧愁不能寐, 揽衣起徘徊”。独自徘徊, 愁思却无人诉说, 只得“引领还入房, 泪下沾裳衣”。诗人的愁苦与月寒之夜这种情境浑然天成。

《古诗十九首》诗歌内容或抒写相思之情、离别之苦, 或体悟人生。其艺术手法已经成熟, 不愧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摘要:两汉时期, 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社会进步, 文学也蓬勃发展。五言诗作为中国诗歌的主要诗体之一, 正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 标志着文人五言诗已经发展至成熟。

关键词: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东汉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中国古代文学》施国锋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篇9:论王维六言诗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王维 六言诗 艺术成就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33-02

中国近体诗以五七言居多。六言诗与五七言诗相较,可谓少之又少。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提到,唐代诗人皇甫冉认为“以六言为难工”。王维的《田园乐七首》是六言诗中的重要代表作,清人吴瑞荣在《唐诗笺要》中甚至认为六言诗里“惟摩诘最工”。《田园乐七首》是如何在六言诗的各种局限中达到如此艺术水准的呢?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这组诗弥补了六言诗的局限,发挥了六言诗的长处。

一、弥补六言诗的局限

六言诗最大的局限是很难做到含蓄。清人董文焕在《声调四谱图说》中曾指出其“乏五言之隽味”。早期的六言诗更像辞赋,如建安时期孔融之作:“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此诗向来被认为是最早完整的六言诗,赋体痕迹明显,谈不上有远音余韵。其后备受称誉的曹植六言长诗《妾薄命》,虽“兼有赋体的沉思翰藻,又具备诗体的灵动典雅”,却也并不致力于诗歌的含蓄。再往后南北朝乃至唐宋的六言诗,大多也只是在形式和韵律上更加成熟,而在意蕴的婉转隽永方面,始终绕不开六言诗本身的桎梏。王维的《田园乐》虽同样无法避免六言诗本身的局限,但诗人却采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对其进行弥补,另造出一番诗味,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其手法主要有两种:

(一)利用逻辑的空缺

试看其中第四首:“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必须承认,因为六言的体式,此诗失掉了一些含蓄。如王维在《渭川田家》一诗中即有“穷巷牛羊归”之句,与此诗的“牛羊自归村巷”相比,《渭川田家》以一个“归”字表示出了此诗中“自归”两个字的意思,延长了读者审美和想象的过程,当然更加含蓄。然而,这首六言诗虽然语言上不够精练,却通过句内逻辑另造出了一番余味。笔者曾对此诗做过分析:“读者自然会不自觉地生出逻辑上的空缺——牧人为何不在?牛羊何能自归?自归行状如何?这几个问题一经体悟,已令人于文字外得三层余味:村人之闲逸,牛羊之忠厚,生活之和缓……童稚为何不识着‘衣冠之人?着‘衣冠之人为何会路逢‘童稚?为何掩卷想來,可得三层余味:乡村之僻远,童稚之质朴,诗人之出尘。”另如第六首:“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既然有落花满地,家童则应当打扫;既然有莺啼声声,山客则应当醒觉。诗人给出两个逻辑的空缺:为何家童不扫落花?为何山客闻莺犹眠?通过思考和品味,读者不难得出答案:主人随性旷达,故家童亦闲散自适;山中无拘无碍,故山客可悠然酣睡。后两句十二个字,暗示出主人的闲逸和山中的清幽。不难看出,这两首诗都通过利用逻辑空缺的手法,传达出含蓄的诗意。

(二)活用典故的意蕴

如以下四首: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其一)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其二)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其三)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其五)

这四首诗语言真率,表面看来似乎止于景物悠然而已。殊不知其中自然地运用了广成子(崆峒散发)、范雎(封侯万户,赐璧一双)、长沮和桀溺(耦耕)、王羲之(高卧)、《庄子·渔父》(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记》(桃花源里人家)、《论语》(一瓢颜回)、陶潜(五柳先生)等典故,含蓄地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士品格的欣赏。典故的运用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造成了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的艺术效果,弥补了六言诗在这方面的“先天不足”。

更值得称道的是,几首诗中的用典都是建立在“形象贴切”基础上的:一方面,诗人选取形象的词语,如“散发”“耦耕”“高卧”“杏树”“渔父”“桃花”“人家”“一瓢”“五柳”,使全诗获得了很强的画面感。另一方面,诗人所选之词也很贴切,无斧凿痕迹。即使不考虑典故意蕴,“散发”“渔父”之人物,“耦耕”“高卧”之行为,“桃花”“五柳”之景色,“东窗”“一瓢”之器物,放在诗人所处的山水田园之内都不显突兀。

六言诗的另一个局限是“2-2-2”的节奏缺乏变化。这也是董文焕在《声调四谱图说》中所说的:“六言则句联皆偶,体用一致,必不能尽神明变化之妙”。面对六言诗这个形式上的问题,王维从诗歌内容着手,制造“二四”和“四二”之间的节奏转换。如在第一首中,前两句的节奏是“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而后两句则变换为“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第五首亦然,前两句的节奏是“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后两句变换为“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而第四首正好相反,前两句的节奏是“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后两句变换为“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诗人用这样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六言诗形式上的局限。

二、发挥六言诗的长处

从六言诗的形式考虑,其第一个长处是适合双字词的并列。

六言诗的节奏是“2-2-2”,这既是局限,又是长处。说它是局限,是因为其节奏缺乏变化。说它是长处,是因为它适合将双字词排列在一起,使其与节奏产生共鸣。如唐代女诗人李冶的《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诗中的“至”和“至”间两字一反复,与六言诗两字一顿的节奏非常“合拍”。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此曲虽不属六言诗,但这三个六言句在艺术上的成功与“2-2-2”的节奏有很大关系——三个双字名词平行排列,音调顿挫,容易给人造成深刻的印象。

林亦先生在《论六言诗的格律》一文中说:“六言的基本节奏是2-2-2,形式整齐对称,音律铿锵和谐……用来写景,效果颇佳。”其中缘由即在于六言诗的节奏适合双字词并列,而写景的双字词最多。具体到王维的《田园乐》组诗中,“千门万户”“北里南邻”“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村西日斜”“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南园露葵”“东谷黄粱”等句,都将双字词平行排列,每两字构成一个画面,这些画面或是景物,如“(采)菱”“渡头”“远村”“日(斜)”;或是器物,如“(万)户”“(策)杖”“(一)瓢”“(对)门”;或是人物,如“颜回”“先生”。这些片段化的画面与六言诗“2-2-2”的节奏相合,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从六言诗的艺术手法考虑,其第二个长处是适合白描。

六言诗两字一顿,多用修辞则不易紧凑。用白描手法,可充分发挥双字词各自为战、独立表意的优势。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说:“或问六言诗法,予曰:王右丞‘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此六言之式也。必如此自在谐协方妙,若稍有安排,只是减字七言绝耳。”不可“稍作安排”,也正是白描的手法。

不妨顺着潘德舆“减字七言”的思路,将王维这首六言诗改成七言,自可辨其优劣。笔者尽量保留诗歌原貌,暂时忽略音韵,将《田园乐》(其六)展开成两首七言诗:

桃红万朵含宿雨,柳绿千条带朝烟。花落满地人未扫,莺啼一声人犹眠。

桃红连山含宿雨,柳绿绕水带朝烟。花落空庭人未扫,莺啼晴窗人犹眠。

不难发现,“桃红”“柳绿”“花落”“莺啼”后加入任何两个字,都会对前两字形成修辞。如此一来,读者的想象空间就少了一块。反观原诗,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后,“桃紅”的面积,“宿雨”的多少,“柳绿”的位置、“朝烟”的浓淡、“花落”的程度、“莺啼”的效果,作者都没交代,反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也正是潘德舆所说的“自在谐协”。若以斧凿之功将其展开成七言,便失掉了“自在”。同这首“桃红复含宿雨”一样,《田园乐》中的其他六首除使用几个最简单的形容词,基本都不事渲染,以白描的手法给读者以最直观的感受,发挥了六言诗的优势。

从六言诗的用字考虑,其第三个长处是适合发挥虚字的作用。

五言诗亦多白描之作,但六言诗在其基础上往往可多加一个虚字,令诗意更增一层。关于这点,顾随先生曾在其《驼庵诗话》中发表过相反的见解:“‘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若把‘复字‘更字去了,便好得多:‘桃红含宿雨,柳绿带春烟。花落家童扫,莺啼山客眠。这好得多。”

笔者认为,顾随先生的这个说法有待商榷。这几个被删除的虚字非但不是蛇足,而且是全诗不可或缺的枢纽。首先从这首诗的架构来考虑,“复”是“起”、“更”是“承”、“未”是“转”、“犹”是“合”,全诗巧妙地利用了四个虚字,使得全诗“看上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其次从内容来考虑,第三句若无“未”字,则只见花瓣落而不止,家童劳而不休,失了闲情;第四句若无“犹”字,则不能突显山客沉睡之酣,失了真率。

而《田园乐》中的第七首也有这样的用法:“酌酒会临泉水”之“会”,“抱琴好倚长松”之“好”,都体现出诗人强烈的主观愿望。如果没有这两个虚字,则只可见诗人逍遥放旷之形,不可见诗人逍遥放旷之心。如此一来,诗中的精髓便将不复存在。

【参考文献】

[1]俞樟华,盖翠杰.论古代六言诗[J].文学评论,2002(5)

[2]焦健.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余味”[J].文艺评论,2012(2)

[3]林亦.论六言诗的格律[J].文学遗产,1996(1)

[4]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182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王维诗歌艺术论稿”(YB2014473)

【作者简介】焦 健(1980— ),男,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篇10: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六言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豪士以妾换马,耕农卖剑买牛。

篇11: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四言诗,四言诗曹植,四言诗的意思,四言诗赏析 -诗词大全

四言诗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高谈虚论。

问彼道原。

篇12: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四言诗

作者:孙思邈朝代:唐体裁:四古 取金之精,合石之液。列为夫妇,结为魂魄。一体混沌,

两精感激。河车覆载,鼎候无忒。洪炉烈火,烘焰翕赫。

烟未及黔,焰不假碧。如畜扶桑,若藏霹雳。姹女气索,

婴儿声寂。透出两仪,丽于四极。壁立几多,马驰一驿。

宛其死矣,适然从革。恶黜善迁,情回性易。紫色内达,

赤芒外射。熠若火生,乍疑血滴。号曰中环,退藏于密。

雾散五内,川流百脉。骨变金植,颜驻玉泽。阳德乃敷,

篇13:奇怪的“二言诗”

“二言诗?”我奇怪地重复,“我只听说过五言诗、七言诗,要是一首诗是二言诗,那一共才几个字呀?”

“说得是呀。”刘姐说,“我们家小超他们班,这学期搞了一个古代诗词鉴赏比赛,每天上课前由一个同学到前面给全班讲一首古诗词。”

“这个活动好呀,以前我上学的时候班里也搞过,我总是选一首最长最难,别人都不知道的诗,好好卖弄一下。”我迫不及待地打断刘姐的话。

“我也是这么想的。后天就该小超讲了,可昨天我问他准备得怎么样,他却说要讲一首二言诗,这首诗一共才八个字。本来他就不善表达,就这八个字,要讲五分钟,这不是急死人吗?更主要的这是口试,算期末考试的一部分,我叫他赶紧改一首,他还不干,这可怎么办呀?”

我想了想,试探着问:“小超一向挺听话的,这次他是不是不知道重要性。”

“所以我来找你,你帮我去劝劝他。”

说起来小超是我平时很喜爱的孩子,他今年上六年级,又高又瘦,性情很腼腆,每次见到我都是不好意思地,含糊不清地问一声“李老师好。”小超不是那种聪明伶俐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平。听了刘姐的话,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超图省事,拿一首最简单的诗应付过去。本来嘛,对于不善言辞的他来说,当然希望说得越少越好。我觉得应该帮帮他。

吃了晚饭,我来到刘姐家,小超一见我,脸马上红了,他可能已经猜到了我的来意。我索性开门见山地说:“小超,让我看看你那首二言诗。”小超从屋里拿出一本有些破旧的《幼儿学古诗》,翻到了《弹歌》: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在这简单的八个字下面是注释和译文:

(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狩猎生活的二言诗,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诗。)

译文: 砍下竹子做弓背,

紧系两端作弓弦,

用力射出土弹丸,

猎取野兽作美餐。

我看后问他:“你为什么选这首诗?”

“喜欢。”

“喜欢?可这首诗太简单了吧?”

“小时候,回乡下奶奶家,表哥就带着我们做弹弓打鸟玩。”

我开始有些明白小超为什么选这首诗了。原来这首诗寄托着小超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我不禁重新打量这个孩子,我头脑中忽然闪现了一个很棒的主意,既然小超在表达上不擅长,那为何不以奇取胜:略讲诗意,重点讲他为什么选这首诗,以及二言诗的独特之处。这种新颖的视角,一定能让人感到意外。我得意地把这个主意说给他听,谁知,他轻轻地说:“我原来就这么想的。”

“你也是这么想的?”我不敢相信地追问。在我的印象里,这孩子很少有自己的主见,没想到自认为很高明的主意,他却早已经想到了。

“嗯!”他肯定地回答。

“那你和别人商量过吗?”

“我们班老师开始看了我的诗也不同意,后来我把想法告诉她,她就同意了。”

我看着站在一旁的刘姐,她也正用不敢相信的目光看着小超。我站起来,看着比我还高的小超,由衷地说:“那我也支持你的想法。”

出了刘姐家,我不禁感慨,这简单的八个字,可能被我们大人误解为孩子偷懒、图省事,其实它折射出的却是一个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外形的变化,而内在的成熟却让我们很难捉摸。如果我们不去深入地了解、体会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慢慢地,我们和孩子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同时,如果我们一味地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孩子的想法,那么,淹没的将是他们的智慧与创造。

几天后,我遇见了刘姐,她高兴地对我说:“小超的口试得了满分。从小到现在,这可是第一次呀。”

我笑着回答:“但我敢打赌,这绝不是最后一次。”

篇14: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四言诗十一首 其四,四言诗十一首 其四嵇康,四言诗十一首 其四的意思,四言诗十一首 其四赏析 -诗词大全

四言诗十一首 其四

作者:嵇康朝代:汉 敛弦散思。游钓九渊。重流千仞。或饵者悬。猗与庄老。栖迟永年。惟龙化。荡志浩然。

篇15: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五言诗三首 其一

作者:嵇康朝代:汉 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仁义浇淳朴。前识丧道华。留弱丧自然。天真难可和。郢人审匠石。钟子识伯牙。

篇16: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四言诗十一首 其十,四言诗十一首 其十嵇康,四言诗十一首 其十的意思,四言诗十一首 其十赏析 -诗词大全

四言诗十一首 其十

作者:嵇康朝代:汉 羽化华岳。超游清霄。云盖习习。六龙飘飘。左配椒桂。右缀兰苕。凌阳赞路。王子奉轺。婉娈名山。真人是要。齐物养生。与道逍遥。

篇17:寓言诗鉴赏指津

(一)故事性、寄寓性是寓言诗的基本特点。寓言诗由于是诗的形式,所以故事情节会显得简略,但它也有一定的情节与形象。如汉乐府中的《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一解)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二解)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三解)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躇踌顾群侣,泪下不自知。(四解)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远道归还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趋)。”白鹄双双飞翔,忽然雌白鹄病了,不能相随。雄白鹄非常难受,“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它想衔雌鹄、背雌鹄同行,但都不能实现,最终只好带着无穷的遗恨飞走了。相恋相顾的雌雄白鹄就是人间的恩爱夫妻形象,艰难痛苦的诀别,寄寓了夫妻离别之悲。

(二)常见的艺术手法。寓言诗往往以动物来比人,在奇特的想象中,鱼鸟花木等也会作人言,拟人法创作寓言诗,是最普通最常见的技巧,如上面的《艳歌何尝行》。寓言是一种“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故寓言诗也多用比兴双关象征的表现手法。因为比兴双关象征使诗的寓意加深,更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如刘禹锡《聚蚊谣》:“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听者惑。露花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诗人大胆地揭露了宦官和大官僚的丑行,把他们比作渺小而又可恶的蚊虫:伺暗出动,“利嘴迎人”,“声如雷”,气势嚣张,穷凶极恶,但是“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既在痛骂政敌中表达了政治斗争的胜利信念,也是对那些死到临头还洋洋得意的政敌们可耻下场的嘲笑。

(三)寓意的准确把握。寓意是寓言诗的关键、生命和灵魂,而起着讽喻、劝诫、启迪作用的寄寓正是寓言诗与其他诗歌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把握寓意,首先要抓住诗中的关键情节和所托之物的特点,再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内容,作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联想,在具体的形象中感悟诗人的用意所在;其次要抓关键句,有的寓言诗在诗中有点明寓意的诗句,找到这个关键句,也就好把握寓意了。

【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

陈子昂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1.诗人“叹息此珍禽”,表明叹息原因的诗句是哪句?全诗双关到底,句句是写鸟,也句句是写人,请分析该诗的寓意。

2.后人评价该诗虽短,却尺水兴波,请简要说明该诗在构思上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此诗大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牛仙客执政后,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时所写。

1.全诗以鸟喻人,请简要概括诗中的“孤鸿”和“翠鸟”形象。

2.“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鹤

白居易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1.请分析本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

2.请概括本诗的寓意。

【参考答案】

一、1.多材信为累。该诗叹鸟实为人自叹。不论是鸟还是人,总是自己有了才华反被才华所累,正如象有牙、麝有香因而遭受到杀身之祸一样,这样的遭遇,岂能不令人叹息呢?翡翠鸟栖居贵树,喻诗人品志高洁;羽毛美丽被美人喜爱,喻诗人的文才出众被相中任用,用以点缀升平;被美人喜爱的结果却是杀身取羽,比喻被统治者压迫,丧失自由;翡翠鸟逃不出虞人之网则象征诗人力单势薄逃不出统治者的控制。2.该诗在结构上波澜起伏,开合自如。一、二句叙述翡翠鸟的安乐生活;三、四句以问句(“何知”)作转折;五、六句打破一、二句的和平愉快气氛,为下文的“叹息”伏笔;七、八两句表面写得很繁华热闹,背后正是凄冷悲惨:美人头上、床上的“旖旎”、“葳蕤”,是牺牲了双飞双宿的小鸟的生命换来的;九、十句诗人就翡翠鸟的志向和悲惨命运自问自答;十一、十二句揭示翡翠鸟悲剧命运的根源,并发出深沉的浩叹。

二、1.孤鸿比喻孤单寥落、极其渺小、诚惶诚恐却又思高飞远举的诗人形象,翠鸟比喻窃居高位、气焰熏天、不可一世的政敌形象。2.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政敌的诚恳的忠告:才华和锋芒的外露,就怕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窃居“高明”的地位,就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

三、1.本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对比,即以鹤的前后变化为对比。诗人先正面描写鹤的不同寻常之处:卓然不群,高翔于田野之上;饿不吃腐鼠之肉,渴不饮盗泉之水;即使是与众鸟共同飞舞,它也自有卓然不群之处。一直保持了十余年之久,可见这是一只操守坚定、耿介正直的野鹤。然而这只野鹤,一旦兴起贪欲之念,最终被矰缴捕获,落个与鸡为伍的可悲下场。2.全诗通过写鹤前后的变化及变化原因,感叹某些人隐居山林时以清高自守,入朝为官后却变得龌龊不堪,讽刺了那些立志不坚、为口腹之欲而抛弃操守的人。

篇18:六言诗,六言诗孔融,六言诗的意思,六言诗赏析

四言诗十一首 其八,四言诗十一首 其八嵇康,四言诗十一首 其八的意思,四言诗十一首 其八赏析 -诗词大全

四言诗十一首 其八

作者:嵇康朝代:汉 抄抄翔鸾。舒翼太清。俯眺紫辰。仰看素庭。凌蹑玄虚。浮沉无形。将游区外。啸侣长鸣。神□不存。谁与独征

上一篇:2018年冬天卖服装创意广告词下一篇:寒露相关诗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