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学生公寓

2024-04-16

全球学生公寓(共8篇)

篇1:全球学生公寓

整本书内容比较多,毕竟是讲历史的书籍,但是书中穿插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以及作者对那些伟人的溢于言表的赞美辞藻,都能深深的吸引读者。

其实科技的发展总是围绕着两个方向:能源和通信。能源从最早石器时代的火,到农业时代的太阳(光合作用),再到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电、石油、最后是现代的新能源(太阳能、核裂变、核聚变等);通信从石器时代的人类语言、文字发明,到农业时代的造纸术、印刷术,再到工业革命时代的印刷厂、电报机、有线电话、无线电话,最后是现代的计算机、互联网、量子通信等。每次能源或者是通信技术的新发现,都宣布着新时代的到来。

火的发现使人类能够吃上熟的食物,提高了平均年龄;农耕的到来,造成人口的大幅增加;蒸汽机的发明宣布机械时代的到来,人类第一次创造出几倍与人体所所需的能量,有更多的人不必担忧粮食的问题,也就有更多的人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新能源的时代如果人类能够控制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星际旅行不再是梦想。语言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能够相互组织成为一个巨大的团体,更有利于大规模运动;文字及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的知识能够传承和可复制可叠加;电报、电话的发明使千里之外的人们可以及时沟通,远程协作;互联网的到来宣布着信息大爆炸,大数据由此而来。

人类无法想象超过以后的时代,因为从石器时代到近代,人类的进步都在以几何数字的方式提高。未来人类将有更多更伟大的发明,21世纪能否再创造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呢?我们拭目以待。

题外话,关于新能源和新通信相关的技术成果,可能在股市方面有所表现。例如巴菲特新进美国生物科技公司:生物基因(生物基因也是20世纪最新的发现,人类正在尝试使用基因技术治疗癌症、实现长寿、治疗基因疾病等)、大幅加仓能源股:西方石油公司、森科能源(人类对能源追逐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加仓美国通用汽车:看好未来AI汽车与智慧交通。还有特斯拉公司股价大涨,国内锂电池(移动新型能源)股票一飞冲天,都表现出资本对能源、科技的追逐。

篇2:全球学生公寓

正如美国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述,中国历史更替几千年,基本更替的原因从来没有过变化。

一开始,新王朝的口号永远都是均田地,共财富,也确实这么做的。土地被均分给农民,财富重新洗牌,朝廷统一征土地税人头税以充财政开支;之后,某些人利用自己的聪明勤奋,或者依仗朝廷里有人,兼并了其他人的人土地,若干时间过后,依仗土地带来的财富,继续兼并土地,买通政治,获得其他产出财富的资源。

这个过程经历几十几百年之后,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但这本身并不成为问题,问题在于朝廷的征税却因为兼并税收减少,富者可以通过政治或其他原因避税,原来的100个有产者成为了1个有产者加99个无产者,那剩下的有产者无论如何不会交之前同样的税收,而国家官僚体系在没有约束下,总是以膨胀的姿态发展,帝国财政入不敷出。

最后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国家对无产者加重税负,而无产者的财富正在减少。当临界点到达,农民起义就来了,之后又是这个国家末代王朝老套的情节,一年之内上百次的农民起义,均田地共财富的口号,诸侯镇压,游牧民族入侵,20__年的历史重写了无数遍的情节。

所以,中心就只有一个——税收。

世界历史从农业时代开始,无论哪个年代,中心都是财富,也就是剩余价值。这也是每一次战争和社会变革的中心。中国社会也如此。

所以,中国城管的存在,不是维护市容,而是维护税收。

这个国家当今的几乎全部税收是间接税收,也就是向企业征税,回到消费者头上。如果允许街头小贩的无限增长,就会严重打击店铺的经济,而国家问店铺收取的大量地税营业税等无处收取,这个结果会导致跳过之前的所有过程,直接到末代王朝模式。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可是国外是如何解决的。

首先,如果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街头小贩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就像现在大城市街头盒饭越来越少,并不是因为城管打击,而是因为大家觉得不卫生,有条件去稍贵点的饭馆,而不会去街头吃便宜不卫生的盒饭。而原来卖街头盒饭的商贩也可能因为有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而停止贩卖。

另外,这个也取决于税收的组成,间接税、直接税的比例,这个过于专业,不敢妄言。唯一知道的是,我们国家大多数是间接税,这缓和了大家的情绪,觉得自己并没有缴税。但影响也是显然的,所有税负几乎都加在了商家头上,尤其是小型和微型的商铺上,你不打击摊贩,店铺就要倒闭,国家就收不到税了。 因此城管必存,城管取消,这个国家的结果可想而知。

二、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里为何没有一本世界性的通史?

显然,通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渴望了解过去的产物。在近代以前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编写了蔚为大观的史书,但是不可能有对全球历史进行叙述的史书。实际上,连研究欧亚大陆甚至于东亚圈的通史都不可能产生。唐代是中国古代一个空前绝后繁荣的时代,疆界远至近日的中亚,但是仍然不会产生哪怕范围稍微扩大的史书,最多只有一些游记而已。从现代的角度理解,编写通史远不止是简单的技术问题,根本的,它涉及到对于人类自身的反思和再理解。这样看来,在人类发展历史的纵轴上,在某个时间点之前,通史的产生是不具备条件的。它不像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导致工具和技术的进步那样自然。或者作作的说,影响通史产生的变量更为多样、复杂。

如此,通史观点或者通史性的历史著作在西方产生也是必然的。个中的原因现在人所共知: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从15、16世纪开始西方文明首先开始全球扩张并领先于其他的地域文明,且时至今日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

再来谈谈中国的史书。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清代,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史书,包括史书性质的游记、笔记等。试想这些史书除了对考古、某些学术研究有参考价值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这些史书几乎成了皇帝和臣民的“默认契约书”,无论是官修还是民编。皇帝从这些史书中试图寻找让臣属“文死谏,武死战”的依据,而臣属试图通过史书来提示或者暗示皇帝应如何才算是“圣明”,双方以史书为媒介进行着沟通,各取所需,达到各自都能接受的默契程度。从这

一点来说,中国的史书对于维护传统社会的形态和稳定真的是深藏不露啊。

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欧洲所编写的史书似乎远较同时代的中国为少。但是,这对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一部《圣经》足矣。在某种程度上,《圣经》的出现、传播是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混乱的欧洲有了共同的准则(即使后来发生了教派分裂),一般平民也有机会借此学习文字,德意志的文字得到了较好的统一,民族和国家意识也因圣经刊印所用的文字而得以萌芽。后来教皇和教会的权力过大导致的灾难当然也是它的不幸。虽如此,仍不能掩盖《圣经》对西方文明直至今日的伟大历史功绩。缺少了系统性史书的欧洲,因“祸”得福,少了成文规则、繁文缛节的羁绊,有的只是内心驱动下对社会、自然的改造。

比较而言,中国的史书虽然也可以看成是行事准则,但是并不具有如圣经那样的普世意义,它的约束力较弱,人们畏惧的还是皇帝的金口玉言,任何人都不得触逆龙鳞。《圣经》则得到了包括上至教皇、皇帝,中至领主、骑士,下至农夫、佃户的一致支持,虽然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和利益。

篇3:大学生全球意识培育探究

近年来, “全球意识”一词陆续在学术界出现, 全球意识是相对于狭隘的民族意识而言的。蔡拓教授认为:“全球意识是指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 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利益的限制, 以全球的视野去考查、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的一种思维方式。”笔者认同蔡拓教授所界定的概念中, 全球意识的立足点有两个:一是具备国际视野, 承认人类有共同利益;二是承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各国文化。在全球意识的价值诉求中, 或多或少地带有民族、国家意识的痕迹, 我们要避免以实用主义态度来理解全球意识, 如果把全球意识理解为外交策略, 就曲解了全球意识的本来含义, 外交策略的着眼点往往是很现实的本国利益, 而全球意识的着眼点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不少学者提到的世界意识、人类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平意识等体现人类共同利益的意识都属于全球意识的范畴。但不能把全球意识泛化, 从时间上来讲, 全球意识是全球问题出现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出现的, 是在20世纪,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出现的。从性质上讲, 全球意识是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 只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思维方式就不属于全球意识的范畴。

全球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人类和谐意识。即各国在与他国的交往中, 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交往原则, 无论国家大小、种族、肤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有何差异, 人类都平等对待, 和睦共处。

(2) 国际合作意识。时代发展到今天, 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世隔绝、孤芳自赏。共同的利害关系把各民族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世界和平的维护, 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全球恐怖主义、毒品犯罪的打击、艾滋病的防治等, 无不涉及人类共同利益。只有加强国际合作, 才能解决各类问题, 促进人类和谐。

(3) 国际规则意识。卷入全球化浪潮的国家越来越多, 各国的利益难免有冲突的时候, 活动主体增多, 问题和矛盾也将相应增多, 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来约束这些主体, 世界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因此, 在全球化的今天, 遵守国际规则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4) 生态环境道德意识。近代工业文明以来, 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图景, 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人类的行为:在日本、美国, 人们发现了许多长了三条、五条、七条腿的青蛙。凶猛的新病毒不断出笼, 如“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生态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存在和发展的问题, 因此, 要树立生态环境意识, 维护自然生态尊严。

(5) 资源意识。人类几千年文明史, 以巨大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增长, 地球已在人类的掠夺性开发中变得千疮百孔。资源意识包括对资源性质及有限性等知识性认知, 保护和节省资源, 以及对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等的情感要求。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 善待地球, 保护资源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2 大学生全球意识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未来社会的栋梁, 他们同样是人类走向和谐的推动者。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代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在普遍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关心时势, 责任感增强, 愿意以实际行动去践行环保的真正内涵, 在大学生中间, 也涌现了很多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先进事迹。但总体上来看, 他们的全球意识是淡薄的。大学生全球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

(1) 缺乏国际视野和全球价值关怀。一些学生缺乏远大思想与抱负,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不关心世界风云和国家大事, 看问题、办事情时视野狭小, 目光短浅。或者只关注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求职、生活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 应当用宽广的世界眼光来关注人类共同的家园里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和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国际难题, 在这个层面上, 有些大学生表现比较欠缺。

(2) 生态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淡薄。有些大学生把节约当做是“落后”、“保守”的同义词, 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长流水、长明灯、乱扔馒头、乱倒饭菜、一打打的方便筷子、一次性饭盒……在校园里, 由践踏草地而开辟出来的“捷径”随处可见, 在教室、图书馆等角落, 学生走后也常会留下一些他们制造的垃圾。2006年宋悦华等对大连理工大学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基本环境知识掌握较好, 并对环境有较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 但在保护环境行动方面表现相对欠缺、滞后。”当侵害到自己的经济利益时, 大多数大学生仍会不顾环境而维护自己的利益。

(3) 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缺失。毋庸讳言, 当前有部分大学生规则意识缺乏。现实中, 大学生考试作弊等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 不自觉排队、挤电梯的也大有人在。“调查显示, 14.13%的女生从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有22.64%的女生从不‘在排队时插队’, 有4.48%的女生从不‘随地吐痰、丢垃圾’, 有4.71%的女生从不‘横过马路时闯红灯’。仅有5.83%的女生经常‘帮助陌生人’, 仅有23.54%的女生经常‘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者让座’”。这组数据折射了部分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很难想象, 在日常生活中, 没有养成自觉遵守各项规则的习惯的人, 参加国际活动时会有良好的国际规则意识。另外, 有些大学生把自己独立于集体之外, 只把其他人当做自己的竞争对手, 功利倾向严重, 面对各种竞争的激烈无情, 以嫉妒、猜疑的眼光看待同学之间的平等竞争, 过分夸大竞争, 过分强调自我, 导致他们的合作意识淡化。近年来大学校园学生违法事件、自杀现象主要是由心理问题引起, 但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的缺失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

3 大学生全球意识培育的途径

(1) 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成为培养大学生全球意识的重要途径。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增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 如国际法、国际政治、国际形势、国际新闻、国际视野教育等,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可以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使学生形成既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 也要对后代人、其他生命形式以及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道德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 应充分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和当今的国际态势。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 把国内形势与国际形势教育结合起来, 让学生学会从世界大背景中来理解国内形势。我们还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全球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关系, 引导他们理解各国文化的差异, 学会尊重各国文化习俗, 与世界人们和谐共处。

(2) 实践活动载体。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为广大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良好平台的有效形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尽可能多的国际交流与实践, 如去一些跨国公司实习, 条件允许, 还可让学生出国访问。进行相关的项目调研活动, 在教师指导下针对全球化态势或全球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此外, 参加环保活动和节约资源的活动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的高校应广泛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 如举办国际夏令营活动、选派教师和学生出国留学或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等。许多学校开展的“全球问题大辩论”, “与世界政要对话”、“世界知识竞赛”等活动, 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引发了学生关注世界的巨大热情。

(3) 校园文化载体。

高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首先表现为一种“育人”文化, 我们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推崇高尚的思想精神, 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把大学生全球意识的教育渗透在校园文化中, 如学生社团活动, 可以进行环保能力竞赛、国际知识竞赛等, 通过开展团队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黑板报可以增加国际最新态势等内容。还应开设有关全球化或专门针对全球问题的专题讲座。探讨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问题。利用艺术节, 组织世界各民族文化展示活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 亦可举办以“关爱地球”为主题的活动, 如“环保设计大比拼”、“废物利用大赛”等。校园里的辩论赛、演讲比赛的主要内容都可以跟全球意识挂钩。在英语角中, 也可以引导学生多与外籍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从而了解各国风俗习惯, 并提高自身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 网络载体。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 谁掌握了信息, 控制了网络, 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在现今信息时代, 随着网络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广泛普及, 网络成为了极具潜在实力的载体。我国当代大学生是网络世界里最具活力的成员, 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各大高校的校园网上, 要用大学生喜爱的文风编选、报道国内外的重大时事、科技状况、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国际议题, 如世界贫富不均、粮食与饥饿以及国际合作等。通过论坛等途径来吸引大学生参与平等讨论,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地观点。到目前为止, 各级部门已建立了许多优秀网站, 如“人民网”“新华网”等, 这些网站也是大学生常去的地方, 因此要在这些网站中加强全球意识的宣传力度, 当他们浏览这些网站内容时, 就能接受到全球意识教育。

篇4:全球学生创业大赛

在芝加哥的麦考米克展览馆(McCormick Place)会议中心,一间没有窗户的房间里,选手们有4分钟时间进行准备,20分钟用来陈述,还有10分钟要回答面前两排评委们的提问。这里进行的是“2007全球学生创业大赛”,进入决赛的6名选手正在争夺第一名,其奖品价值超过10万美元,包括现金、商务产品及服务。竞争者的主要挑战是将他们的整个业务和其后的动机全面陈述出来,他们惟一的武器就是已经完成的任务和要去达到的目标。

这场赛事由创业者组织(Entrepreneurs' Organization)与梅塞德斯-奔驰金融公司(Mercedes-Benz Financial)合办,作为一名观众,我不禁为所有这些参赛者感到紧张。成为进入最后决赛的6名选手感觉如何?从全世界750名选手中过关斩将——而且就在早些时候,还有来自6个国家的23名半决赛选手……我能想象,在他们走进决赛之前时间是多么漫长。但一个接一个的,他们表现坚定沉着,站在了舞台中央;在陈述他们从头学起逐渐习得复杂的商业经验时,声音不仅没有颤抖反而充满自信和激情。他们的经营范围广泛,有位于纽约的“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Three Guys and a Girl),生产并销售两个服装系列,2008年销售预计150万美元;还有票务代理公司金票(TicketGold),2003年仅以一张信用卡起步,年增长率达到739%。竞争激烈无比。

那么赢得一等奖靠什么?又是谁赢得了这一大奖?将年轻人的无限雄心、会计学学生的计算技能、祖母时代食谱的亲善加在一起,你就明白了弗莱塞•达赫迪(Fraser Doherty)为何能凭借自己的旗舰产品——“超级果酱”(SuperJam)最终胜出。达赫迪是苏格兰格拉斯哥斯特拉斯赫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的学生,可能只有19岁,但已有满腹经验。14岁时,他开始在自家厨房制作果酱,并在当地的商店和农贸市场里出售。达赫迪和他的业务一起成长起来。2007年3月,在完成了发展品牌和寻找合适的生产厂家等准备工作后,达赫迪在苏格兰的薇柔超市(Waitrose)里说服了顾客相信他产品的价值,并且最终让他的全天然鲜果酱摆上了该超市130家店面的货架。

如今,他的产品在英国600多家超市畅销,被人称作“果酱男孩”的达赫迪独自一人挽救了苏格兰萧条的果酱业。“这是个巨大的学习机会,也充满乐趣;关键在于抱着正确的态度,经营时要不断寻找机会。”达赫迪说,“最好在起步时就尽量看得长远一些,想想最终能做成什么样。”达赫迪计划将业务拓展到欧盟国家、澳大利亚、日本和北美,2008年收入预计达到约300万美元。

篇5:复旦学生获ACCA单科全球之冠

享誉全球会计业的acca日前公布了12月的考试成绩,复旦大学会计系三年级学生吴晨摘取了编制财务报表课程考试的全球桂冠。

acca考试即指“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入会资格考试,它包含会计知识、审计、税法、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等14门课程,被称为“财会专业的mba课程”。acca考试于1990 年进入中国内地,迄今已发展学员近人,会员300多人。从国内近的发展情况来看,获得acca会员资格的专业财会人士身价倍增,平均年薪达到10万元,年薪最高的达到百万元。

篇6:大学生论文——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以及植物各自的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从植物本身从种子萌发、发芽、开花、结果有了深入的理解,并且看到了不同植物在不同的发育时期,所具有的各自特点。总之,这门课以生命为中心,以影片为题材,展示了植物的生长习性、人的生长发育、微小动物的适应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我主要是对看过的以“全球气候变暖”为题材的一个影片作以分析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 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 全球气候变暖的历史  全球气候变暖的预测  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 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 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后果 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 心得体会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 生命 动植物 气候

1、先重述问题: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 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3、全球气候变暖的历史:

全球变暖是真实的,而且正在进行!

主流科学界一致对全球变暖是越来越清楚了,每天在改变我们的气候都是真实的,他们也正在进行中。在20世纪末年初以来,表面平均温度的地球增加了约1.1f(0.6摄氏度)。在过去的40年中,气温上升约0.5f(0.2-0.3摄氏度)。在过去

400-600年,全球变暖,在20世纪是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其中一个最强劲的下午1998是最热的一年,因为可靠的温度测量开始的。此外,变化,是自然环境支持的事实,即地球正在变暖;山区giaciers也在逐渐消退;在过去四十年里,北极冰厚度已经下跌了大约40 %;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快三倍,超过了过去的100年,相比在以前的3000年里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植物和动物改变其范围和行为回应气候。

4、全球气候变暖的预测:

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摄氏度。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

他在论文中说,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现在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0.5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

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

5、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

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假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假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假说。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

6、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

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7、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后果:

(1)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8、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大气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对策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减少目前大气中的CO2。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太阳光的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CO2。还有利用化学反应来吸收CO2的办法,但在技术上都不成熟,经济上更难大规模实行。

第二方面是适应。这是无论如何必须考虑的问题。例如除了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工程技术措施以防止海水入侵外,有计划地逐步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逐步变化的气候。日本北部因为夏季过凉,过去并不种植物稻,即使种了产量也很

低。由于培育出了抗寒抗逆品种,现在即使在最北的北海道也不仅能长水稻,而且产量还很高。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只要能及早预测出气候变化趋势,我们是能找到适应对策并顺利实施的。

9、心得体会:

篇7:全球学生公寓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由清华大学和美国黑石集团主席苏世民先生合作设立,旨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选聘优秀师资,为世界各国优秀大学生提供专项教育培训。该项目共有3亿美元的捐赠资金。

苏世民表示,21世纪,世界需要读懂中国。该项目将打造一个全新的国际领导力教育平台,面向全球顶尖大学选拔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到清华进行一年制的研究生学习,使他们深入认识中国社会、理解中国文化,最终成为全球政治、商业、技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

项目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表示,我相信这个项目将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项目。

据了解,在招生比例方面,45%来自美国,20%来自中国,35%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从201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100名学生,以后逐渐扩大至200人并保持这一规模。

中美领导人致贺信

习近平在贺信中对项目启动表示诚挚的祝贺。他指出,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

篇8:全球学生公寓

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 也产生了许多“共享的”全球性问题, 全球公民 (global citizenship) 就是“伴随着全球化而致的全球公民社会的新现象。”[2]尽管当前对于全球公民这一概念尚有争议, 但总的来说, “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全球公民, 并进行与之相应的教育, 这个观点则是一致的”[3]。

本文拟从文化认同、全球公民教育等理论出发, 结合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认同现状, 指出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意义之所在。

一、文化认同

(一) 文化的定义

文化作为一个涵盖性术语, 几乎包含了世间一切事物。正因为如此, 对文化的界定, 也就众说纷纭, 并无统一的定论。Edward Tylor认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4]。Samovar则将文化定义为“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为、态度、等级、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概念等等的集合, 以及个体与群体奋斗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器物等等”[5]。显然, Edward Tylor是从文化的精神层面上对文化加以界定, 而Samovar则试图将自己的定义涵盖文化的每个层面。

Keoeber&Kluckhohn在总结前人对文化的各种界定之后, 提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与外显的模式之中, 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转播, 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 文化的基本要素式传统 (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 思想观念和价值, 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6]在本文中, 我们认同此条关于文化的定义, 即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 尤其是思想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

(二) 文化认同的定义

文化认同 (cultural identity) 理论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Erikson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理论。正如对文化的界定一样, 对于文化认同也有着不同的表述方式。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culture identity”是与一定的社团相联系的个人自我概念[7];我国部分学者则认为, 文化认同是指民族群体或个体对本民族价值的笃信, 对本民族生活方式、命运的理解和关注以及对族际关系的认同等。[8]在本文中, 我们则认为, 文化认同是某个群体中的群成员在长期的民族共同体中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对本民族而言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识。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的认同构成文化认同的核心。

文化认同具有继承性与发展变化性两个特点。一方面, 个体的文化认同由该群体的成员世代相传, 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在当下依旧被传承沿用;另一方面, 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受到外部影响, 个体传统的文化认同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或跟上时代潮流, 或吸收他者文化, 从而构建新的文化认同。

二、全球公民教育

(一) 全球公民

如同上述两个理论术语一样, 对于什么是全球公民, 当前学术界也并无统一的概念。英国非政府组织乐施会教育培训机构 (Oxfam BG) 认为:“全球公民是一个没有明确定义可又被广泛使用的概念, 是将世界视为一个全球社区并承认在这个社区内的公民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的人”。[9]在乐施会看来, 全球公民的核心要素或基本特征应该为:“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每个社会个体应学会适应全球生存的知识和技能, 能具有全球化的意识和观念, 诸如懂得合作与消除分歧, 尊重多元文化, 重视公平正义、积极承担公民责任等。”[10]美国哲学家娜斯鲍姆 (Nussbaum, M.C.) 则认为, “全球公民”应是那些对世界上的各种文明、种族、多元文化、社会边缘群体有所了解和认知, 并能够对他们富有尊重和理解心情的公民。[11]从上述表述中, 不难发现, 全球公民应该具有全球意识, 对于他族文化持尊重理解态度, 且积极投身世界事务, 促进全人类利益的发展。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公民要抛弃自己的国家利益, 相反, 全球公民应该“既维护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 又超越民族文化的狭隘局限, 将两者合理地结合在一起。”[12]

(二) 全球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则是指“以公民为对象的教育活动, 是现代社会培育人民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培养明达公民意识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13]

公民教育在西方的历史比较久远, 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到了近代, 公民教育在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崛起。以美英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本国推行公民教育, 希望借此教育的推行, 提升公民的公民意识, 培养他们的公民技能。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公民教育有了新的使命, 即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全球公民教育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或education for global citizenship) , 简言之, “就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并愿意为全球和人类的发展而积极行动的负责任的公民的教育”[14]。具体而言, 就是要培养能够放眼于整个世界, 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 愿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有责任心的人。

三、文化认同在全球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对全球公民教育而言, “要成为有效能的公民, 学习者一定要有了解世界事务的复杂性, 具有跨文化互动的技能。”[15]这就意味着, 在全球公民的培养中, 必须培养公民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能力、对他文化尊重理解的能力以及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换言之, 必须培养公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 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过程。它可以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间交际, 也可以是同一国家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际。通常, 我们所说的跨文化交际是指前者, 全球公民间的交际也当属此类。按照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交际双方都应有自身文化的输出, 这才能被称之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否则, 仅仅只有一方的文化输出, 必定会造成交际双方文化输出的不对等, 其结果则是强势文化必定会对弱势文化造成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 其用途与使用范围已无需赘述。正因为此, 许多国家都将英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赋予其十分突出的社会地位。毫无疑问,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 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唯有此, 方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发挥交际主体的作用, 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这也是全球化对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球公民的相应技能的要求。由此可见, 英语教育在培养合格的全球公民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不仅训练了自己的沟通技巧, 也通过跨文化的比较提高了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了解他文化, 开拓了视野, 建立了平等的文化价值观。

如前所述, 跨文化交流不单单是语言的交流, 还有文化的交流, 因此, 在这一过程中, 无论是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 还是母语文化的认同, 都必须协调统一。否则, 就会产生认同危机, 或者出现此强彼弱的问题。故而, 跨文化交际必须将文化认同作为其顺利实施的基础, “一些合作或者跨文化交际不理想或者不成功,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文化认同。”[16]一方面, 对他人的文化认同意味着对他文化的理解尊重, 有助于跨文化交流的展开;另一方面, 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则能确保在跨文化交际中, 立足自身文化, 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有利于文化输出, 构成平等交流。

四、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认同现状

自2005年在北京召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与认同”会议以来, 国内有许多学者以当今中国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鉴于其专业学习情况, 英语专业学生是高校内最易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群体。高莉君 (2009) 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贵阳某高校本科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现状, 结果发现这些学生中有大部分人都存在着文化认同困惑的问题, 这种困惑体现在民族文化认同、价值观念以及宗教政治制度认同层面。[17]杨玉, 李红 (2013) 对昆明8所高校的1290名学生进行英语教育背景下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 结果发现“学生汉语文化认同情况总得分不是很高, 这说明英语教育对大学生文化认同有一定的影响。”[18]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的调查, 陈新仁认为, 总体而言, 我国现有的外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19]

通过十几年的英语学习, 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英语文化已是游刃有余, 但他们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却着实让人担忧, 他们能够熟练的说出英语文化Valentine’s DAY, Christmas Eve, 但却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的“七夕”, “除夕”, 诸如此类的例子, 已经不胜枚举。这种现象被国内学者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学生汉语文化的缺失, 更从深层次暴露出学生对母语文化认同感的缺失。长此以往, 这对中华民族的影响都是不容小觑的。语言与身份认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为了平等有效跨文化交流的实现, 英语学习者除应具备深厚的母语文化基础之外, 还应该有正确的母语文化认同观念。缺乏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不利于在跨文化交流中对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表达, 最终只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 而不能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

五、结束语

上一篇:学作风建设体会下一篇:加快和推进财险公司销售能力建设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