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我们是否应该投放自己的品牌词?

2024-05-16

Sem―我们是否应该投放自己的品牌词?(精选2篇)

篇1:Sem―我们是否应该投放自己的品牌词?

一位看我博客的朋友上午和我聊了一些关于SEM的东东,有两个问题都很常见,以后有机会,我会写出来,权当给入行不久的朋友一些参考,最后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发现有人都企业词进来的,这样的词有必要做吗?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共鸣,今天就来说说,对于自己的品牌词,我们是否应该投放。

之所以有共鸣,我想起了我当初刚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当时,公司的整体环境是:SEM和SM傻傻分不清楚,关于SEM的一切都要我布道。要想把项目做起来,成绩是硬道理——这在任何公司都如此。不过我发现这个项目还有一定的品牌效应,所以就把有限的钱,投放到了品牌词,由于当时只开了adwords,这些流量并不多,但ROI还是不错的(这是当然的)。公司很多人,包括老板,都对我投放品牌词感到十分不解:我们的网站已经排到了第一位,为什么还要投放自己的品牌词?这不是把钱白扔了吗?当时我也没解释得太细———解释多了,没意义———把报表给老板看,赚钱,OK,继续。后来准备做百度推广,老板一看搜索结果:首屏全是我们的推广——不过是竞品词在投。我在《竞品词的投放策略》里提过,竞品词,是转化效果不错的一批词,很多推广人员都喜欢投,更何况,根本没人来管他们,典型的不投白不投。至于当时怎么跟老板解释别人会投我们的品牌词,就不提了,在项目过程中,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还是回到主题,在SEM过程里,我们是否应该投放自己的品牌词?这个问题,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分开来说:

1、自然搜索公司网站百度排名第一的品牌词。这样的情况,你也应该投放这些品牌。不过,你应该对比一下流量统计,推广之前和推广之后,进来网站的这些词的流量有没有增加?增加量是多少?再根据这些关键词的转化情况,算出这些词的增量给公司带来的利润,

这样,老板问你这个,没必要说太多,一个报表递上去,老板就不会再说什么了。

2、还是上面的情况1。就算是推广的那些词没有增长,还是应该继续投放这些品牌词,不过,更改一下匹配方式。SEO不会让每个品牌词特别是长尾品牌词都排名第一,排名第一的,永远是少数几个品牌核心词。通过投放这些核心品牌词,或许能匹配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品牌搜索词,这,也是推广的功劳。总之,一切看结果,有增量,就继续;无,就停。但是,我从未见过投品牌词,品牌词的整体流量不会有增长的。

3、还是上面的情况1。就像我刚开始做项目,竞品投放品牌词满天飞,此时,毫无疑问,上吧!代表月亮把他们的户拒掉!顺便也去投投他们的品牌词,有钱的话,是不是提高下出价,恶心恶心对方?

4、自然搜索公司网站排名不是百度第一的品牌词,这种情况不用说,是必投的。品牌词是转化最好的流量,一定要最大程度的抓住。曾经别人投放我们的品牌词,哄抬价格,同事不敢跟进。我说:自家地盘不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通用词我们都想抢第一,都敢抢第一,为什么反而品牌词都守不住?自己的老窝都不得安宁,怎么去别人锅里抢吃的?我一直喜欢多账户推广策略,抢占更多的品牌词流量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有的时候,品牌词系列的CPC,反而可能是最高的。如果你连自己的品牌词这块阵地都守不住,那么在这个行业的SEM竞争力,永远不会是强者。当然,努力守住了品牌词,也不一定是强者,因为很多人都只投品牌词。我记得有段时间,老板也要求我干过这事。如果做的是一锤子买卖、个人或者小公司预算较少、也不想发展品牌、要求超高ROI而不追求增加销售额和利润,这是不错的策略。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目前百度推广的环境里,无论什么情况,既然你在做SEM,自己的品牌词都是必投的。宋太祖也云过:卧榻之侧,春眠不觉晓,岂容他人鼾睡;百度推广,处处蚊子咬,自家品牌必投!

篇2:Sem―我们是否应该投放自己的品牌词?

通常,广告主不愿意投放品牌词的原因是:我们的自然结果已经是第一了,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再买一次呢?

通常,我们给出的答案是:

1、展现两次不是更好吗?

2、你不买竞争对手就会买,

前者其实很无力,因为没说为什么更好?后者会让人觉得不爽,毕竟谁也不喜欢“被逼着”花钱。

说到“被逼着”,其实我一直挺不认同Google的“不作恶”,原因就在于,从商业伦理来说,我确实觉得,购买竞争对手品牌词的是不道德的,就像如果京东跑到国美门口派发广告单,说我们更便宜,我相信效果会很好,但不道德。如果我没理解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谷歌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竞品词;相反,百度在推出凤巢前,其实一直是不允许购买竞品词的,这在商业道德上是好事,但在实际上会影响百度的营收;百度的凤巢,其实技术和表现形式不见得有多么大的改进,如果说百度因此而有比较大的收入增长,我认为这个增长相当大幅度上源自于凤巢允许购买品牌词。

上面这段是插进来的话,与主题无关,因为不管怎样,SEM是在搜索引擎的既定的规则下进行的,既然规则如此而我们无法改变,那就接受吧。

那么回过头来说,广告主是否应该购买品牌词,其基本和真正的考量在于:这能否帮助广告主实现最佳ROI?

最佳ROI是数量和成本上的综衡考量,即在允许的ROI(例如注册成本CPA、订单成本CPO、销售成本CPS)下,达到数量的最大化;

这里有很简单的公式:

品牌词实际ROI=(购买品牌词后的总订单数或订单额-自然排名下总订单数或订单额)/花费

那么结论就显而易见,如果ROI可接受,就应该投放品牌词,反之,咳,那就需要考虑如果通过SEM的手段让这个ROI变得可以接受,

为什么说,投放品牌词可以实现ROI的更佳呢?其原因主要在于:

1、标描的力量!我之前也多次强调过,不同的标描对转化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好的标描可能会把转化率提升10倍以上;而通常来说,自然结果的标描是不能任意控制的(当然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所以即使广告主不购买品牌词,也应该费些心思,写好meta的desciption);

2、更多的位置;既然我们做SEM,不一定所有关键词都会放在第一位,那么就是说第二位也是有效果的,而购买了品牌词,就可以同时收获1、2位的订单——实际上,我们接触的很多广告主,会使用不同的域名,让你某些关键词第一页的搜索结果都是这个广告主的产品;

3、品牌的保护:虽然竞争对手会购买我们品牌词这一事实令人不满,但既然是“事实”,就需要面对,假设一个人要买一个笔记本,基本假设是,他在我们竞争对手那里买了,就不会在我们这里买;所以,品牌的保护,对竞争对手拿不走我们的订单,就相当于我们的订单的增长。

在此之外,百度的创新的广告形式:品牌专区,也就是品牌词的升级版,或者图文版,因为表现形式、展现空间、品牌提升等几个方面的原因,会特别适合于搜索量较大的网站投放;假设我们承认当当、京东、卓越这些网站的市场部门并不是吃闲饭的,他们花钱也不是大手大脚的瞎花(实际上可以用铁公鸡来形容他们——这是褒义);其老板也不是昏聩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承认,这些网站都在持续购买品牌专区,就是因为品牌专区能帮助他们实现最佳的ROI。

上一篇:反腐败高官下一篇:赴山东肉牛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