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2024-05-10

初中毒品预防教育教案(通用6篇)

篇1:初中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1、知识目标:通过我们所熟知的明星因吸毒而毁灭自己的事业甚至生命的案例,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2、能力目标:能掌握各种毒品的危害,尤其是新型毒品的危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自觉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自己抗毒拒毒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新型毒品的危害。【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题多媒体;图表及各明星照片人名

职业 吸毒的代价马拉多纳 足球明星 失去健康和顶尖球艺科特?

考本

音乐家

丧命于海洛因惠特妮?

休斯顿

著名歌星

失去孩子的监护权及声誉陵?

白阿斯

篮球明星

丧命于海洛因约翰?

比西路

电影明星

丧命于可卡因、海洛因

老师:这些人你们认识吗?他们原本都有另人羡慕的事业和家庭,有着美好的前途,可吸毒却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大家对此有何想法?多媒体:大陆、香港涉毒艺人照片他们的美丽容颜已经不再,今天的课上我们就请同学们认识毒品及其危害,拒绝毒品对我的侵害,珍惜我们每一个人的花样年华。

二、认识毒品及其危害

1、毒品原来是一种能医治疾病的药物,但被一些人滥用后,成了麻醉人的精神,让人成天沉迷之中,不想工作,不想学习,这些药物就成了毒品。你知道哪些东西属于毒品的范围?——学生自由阐述。

2、今天老师让大家看看目前在社会上人们说的最多的哪些毒品及其给人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

A.摇头丸:摇头丸具有强烈的神经兴奋作用,服用后表现为运动过度、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幻觉和暴力倾向。摇头丸具有强烈的精神依赖性,使用数次后即可成瘾,过量使用会产生急性中毒。引发的社会问题极为严重,被认为是未来世纪最具危险性的毒品。

B.可卡因。可卡因一般呈白色晶体状,无臭,味苦而麻。毒贩出售呈块状的可卡因,称“滚石”。吸毒者则把可卡因称作“自由垒”或“快乐客”。可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是导致滥用的重要原因。兴奋初期,滥用者产生欣快,感到飘飘欲仙、舒适无比,表现洋洋自得、健谈。用药后的兴奋作用,产生了消除疲劳的感觉。这类兴奋感觉只能维持30分钟左右。随之以后,它给人身体的抑制效应便出现了。吸毒者为了恢复初期的体验,往往再用第二剂、……乃至每10分钟使用一次,以维持“瘾劲”不致衰落。周而复始,剂量越用越大,使用越来越频繁,把吸食者带到毁灭的深渊。

C.咖啡因。咖啡因是从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适度地使用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但是,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也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缩、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虽然其成瘾性较弱,戒断症状也不十分严重.但由于药物的耐受性而导致用药量不断增加时,咖啡因就不仅作用于大脑皮层,还能直接兴奋延髓,引起阵发性惊厥和骨骼震颤,损害肝、胃、肾等重要内脏器官,诱发呼吸道炎症、妇女乳腺瘤等疾病,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因此也被列入受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范围。

D.海洛因。白色结晶粉末,黑市品种纯度不一,由浅棕色至白色;亦有混杂奶粉、咖啡因、发酵粉或葡萄糖等物质。依纯度不同而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海洛因区分。通常用锡箔包装或以封口塑胶带方式流通市面。海洛因毒品具有舒适和欣快感的药理学特征。吸食海洛因毒品初始有一种强烈的欣快感,实践表明,多数成瘾者第一次吸毒后就有浑身困乏、非常难受的感觉,而渴望第二次吸毒,从而导致成瘾。因人已适应了药物,从而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的依赖。因此,吸三次海洛因就会上瘾是有大量例证的,那些认为偶尔吸一下海洛因无所谓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E.冰毒。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它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冰”长期滥用后突然停止使用,患者会出现高度疲劳、精神抑郁、饥饿感,以及强烈的求药行为。这就是戒断综合征。过量的使用冰毒可导致急性中毒。严重者出现精神混乱、性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长期滥用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和夜间磨牙。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者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爱滋病等。

三、拒绝毒品的侵害

1、刚才有不少同学说,不愿意去尝试这样的东西,但如果真有人将毒品放在你的眼前,告诉你尝一尝没有什么关系的,你还会像现在这样说吗?

教师小结:毒品是一口也不能尝的,许多瘾君子就是抱着好奇心进而陷入泥坑而不能自拔的。

2、我们国家开设了不少戒毒所,让我们听听戒毒所中戒毒人员的心声吧。——视频

3、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让我们记住:坚决远离毒品,用心呵护生命为了生命,我们远离毒品毒品——生命终结的使者

篇2:初中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教案一

抵制毒品 健康成长(适合主题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学生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2、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用健康正确的观念引导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如何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案例一:2005年末,我国有超过100万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加上隐性吸毒者,估计中国实际存在的吸毒者有远超出这个数字。在册吸毒人员中,以青年人为主,近69.3%是青少年,其中16岁以下的就有1万多人,最小的不到10岁。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生:(略)师:我国目前吸毒人员数量较多,而且呈低龄化的趋势。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毒品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让青少年更加深刻地认识毒品的危害,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抵制毒品的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新课:青少年处于人生的转折期,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

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青少年吸毒呢?

一、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漫画赏析:朋友之间的诱惑(课件展示)(请同学从中归纳原因)生:(略)师:交友不慎。如果在较密切的朋友中有吸毒的人,则青少年吸毒的可能性就比其他青少年要大。案例二:据江苏某戒毒所统计,在不法分子的引诱下,因好奇而吸毒的青少年占收治戒毒人员的45%。昆明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曾调查过205名25岁以下的戒毒学员的吸毒原因,结果因“好奇”吸毒的约占70%。

案例三:罗琦9岁时,父母离婚,她与外婆一起生活,连妈妈都很少见到。13岁喜欢上霹雳舞,辍学进了一个私人组织的歌舞团。1992年,17岁的罗琦独自到北京闯天下,很快成为一个乐队的主力歌手。第二年,因与人争执,左眼被打瞎,仅仅两个月后,她就以一首《选择坚强》,重新回到歌坛。正当她红遍全国时,在圈内朋友的影响下,她开始吸毒了。

根据这两个案例,请同学们归纳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生:(略)师:这两个案例体现了:盲目好奇;解除烦闷,摆脱困境这两个原因。除此以外,还有不良家庭及环境的影响、摆阔气,赶时髦、追求享乐,寻求刺激等等。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自控力差,容易轻信他人,特殊时期的叛逆心理等这些因素会使得青少年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因此,青少年要学会一些方法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请同学们以小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有哪些抵制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二、青少年抵制毒品的方法

生:(小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做适当记录)

师:

1、建立健康的心理防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⑴、青少年要正确把握好奇心。青少年应该积极地学习和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和危害,对待毒品要有鲜明而又正确的态度,不能心存侥幸,克服自己的好奇心。⑵、青少年要有坚强的意志。面对身边不良分子的诱惑能坚决说不,就算有叛逆心理作祟,也要分清是非,摆明立场,坚决抵制毒品的诱惑。⑶、青少年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听取父母老师合理的建议,不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是难免的,青少年可以通过与同伴沟通,向父母老师求助等办法来正确面对,而不能自暴自弃,受毒品的侵害。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⑴、青少年要树立防微杜渐的观念。有许多习惯都是从不经意间开始,不能因为“有意思”,“吸一口没事”等想法的引诱而与毒品发生“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因此,青少年要培养不吸烟、不喝酒、不乱交不良的朋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⑵、青少年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青少年因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要一味地与他人攀比吃穿,贪图吃穿,追赶时髦。当青少年过分追求物质时,容易被坏人所利用,逐步走向吸毒的深渊。⑶、青少年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青少年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应该保持积极向上、健康有为的精神状态,远离歌厅、舞厅、迪厅、酒吧、游艺厅等娱乐场所,远离吸毒者,防止被引诱、欺骗而沾染毒品。

3、防范毒品小绝招。⑴、直截了当法⑵、金蝉脱壳法⑶、及时报告法⑷、主动出击法⑸、秘密报案法——让学生表演这些小绝招;总结:毒品严重扰乱国家社会的安定和家庭的和谐,还会侵害个人健康的身体,因此,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青少年更应该远离毒品,建好坚固的心理防线,掌握一些技巧坚决抵制毒品,让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案二

明辨是非 做禁毒小卫士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一些明星身上的阴暗面,不断增强是非辨别能力,不能盲从,能辨证地看待世界,学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流行事物,坚决抵制不利于自我成长的诱惑。懂得如何分辨不良的诱惑,真正的远离毒品,做禁毒小卫士。

活动准备:

1、相应资料的搜集;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确定主持人;

4、组织部分学生表演小品。

活动过程:主持人:开场白后,宣布活动开始。先请大家来欣赏小品《如此作曲》。(剧情简介:歌星QQ出道以来走的是实力派路线,自己能作词作曲,并拥有美妙的嗓音,深受歌迷的喜爱。小玲是某报社记者,同时也是QQ的超级粉丝,特别喜欢QQ的歌。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玲接到报社的任务,要对QQ进行一个多月的跟踪采访。于是,小玲便兴高采烈地见到了自己的偶像QQ。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有一天,小玲离开以后忽然想起采访笔记落在QQ的工作室了,就折回去取。门虚掩着,她推门而入,发现QQ在往自己的手臂上打针。两人同时看到了对方,都惊呆了!QQ缓过神以后就轻描淡写地说:“不用点这玩意儿怎么写得出你们喜欢的曲子呢?”小玲感到非常痛心,拿起笔记飞快地跑了出去……)

小品表演到这儿,大家一定会猜测结果会是如何,下面就请同学为这个小品续写结局。同学:(发言略)主持人:适当点评同学的发言。其实,类似于小品中这种现象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让我们来看投影。

(以下内容可以制作成课件,并配以有关图片)“常常地想,现在的你,就在我身边露出笑脸……”曾以这首《笑脸》成名的歌手谢东和他的女友,在深夜被警方带进了北京石景山区鲁谷派出所。原因是警方在谢东家中发现了冰毒、摇头丸等可疑物,在其尿样检测中,冰毒、摇头丸、氯胺酮(K粉)均呈阳性。谢东随后坦承,他吸毒已达两年之久。警方对谢东及其女友作出治安拘留10天的处罚决定。明星吸毒,这在国内外的演艺圈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国外艺人,如JimiHendrix、JimMorrison,这样优秀的摇滚歌手就是因为吸毒而魂归天国。

2006年12月中旬,台湾警方查获了一起重大贩卖大麻案件,包括萧淑慎、庹宗康、屈中恒等多名艺人都涉嫌吸毒。此外,苏永康、杜德伟等港台明星曾因涉毒让他们的“粉丝们”伤痛不已。在大陆,1997年,有“中国摇滚第一女声”之称的罗琦在南京演出时毒瘾发作,被出租车司机直接拉到了派出所。罗琦吸毒的丑闻一时在国内传得沸沸扬扬。随后,景岗山、零点乐队的一些成员也曾因毒品在警方留下过不良记录。

那么,明星为什么要吸毒?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明星在工作、生活中有太多的压力。他们的借口也是:这对身体无害,可以帮助演员在拍戏过程中解除劳累云云。另一个原因是追求刺激,寻找灵感。著名演员尤勇就认为,吸毒本身暴露了一些演员和歌手的空虚心态,他们在众多的社交场合和娱乐场所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很难把持自己。第三,毒贩子热衷和明星圈的人打交道,毕竟许多明星有的是钱,不需要为了吸毒到大街上抢劫。2006年,刘欢在任禁毒大使时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中坦言:“圈内确实存在想借助吸毒来寻找灵感的人,比如一些年轻人,他们以为沾上这个东西才显得另类、才能展示自己的前卫,才能找到艺术灵感。”事实上,艺术灵感是靠平时的积淀的,靠吸毒来激发灵感显然是荒唐的。吸毒带来的所谓灵感,是虚幻的、病态的。明星不能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来换取所谓的“灵感”。没有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音乐家是靠毒品出名的。

刘欢告诫年轻人:“毒品的味道一定不要去尝,吸毒不是时髦,不是流行。搞艺术绝对不能沾毒品,不管你是多么了不起的大师级人物,只要沾上那东西,肯定玩儿完。”近年来,国家禁毒委员办公室已聘请了一些演艺界的明星作为禁毒宣传员和形象大使,比如濮存昕、阎维文等。中国女足的前任队长刘爱玲、著名歌手邰正宵、演员陈好(blog)、陶虹等人,也将陆续加入到禁毒宣传员的行列中。一些地方也聘请了形象良好的演艺界人士作为禁毒宣传员,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分别播发这些艺人的图片资料。主持人:问:

1、你如何看待明星吸毒的问题?

2、你认为明星吸毒会有哪些影响?

3、谈谈你以后会怎样“追星”?(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派代表记录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主持人:明星吸食毒品,一直存在,谢东被抓,表明了政府对禁毒的决心:无论是谁,只要吸毒,都属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件事对演艺界这个涉毒高危人群来说,也是一种警示。作为公众人物,影视明星的行为容易让青少年群起效仿,所以更应该自律,起到表率作用。明星吸毒不仅危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家人的幸福生活,断送美好的前途,更多的是会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首先受到侵害的就是青少年。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差,还不能坚强地抵御外来的诱惑,何况是一些自己喜爱的明星。对于模仿能力强的青少年来说,应该学会如何“追星”,如何对待流行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盲目地模仿,需要用清醒的头脑辨别清楚是与非。我们应该多学习的是他们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不怕困苦,为实现理想和目标执着奋进的信念。毒品是罪恶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不能让这罪恶断送国家的明天。所以,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争当禁毒小卫士,学会分辨,远离毒品,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案三

抵制诱惑 拒绝毒品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型毒品的有关知识,并通过新闻素材、案例,使学生透过新型毒品骗人的表象,认清毒品的危害,抵制不良的诱惑,不断加强对毒品的抵御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人们在迪厅里服用摇头丸后,疯狂摇头的视频。

2、有关新型毒品的基本知识。

3、反映毒品危害的案例。

4、写着“抵制诱惑,拒绝毒品”的大横幅。

活动过程:主持人:开场白后,宣布活动开始。请大家一起看一段视频。(人们在迪厅里服用摇头丸后,疯狂摇头的视频)课件展示——凌晨2:00左右,成都的一间酒吧内,一个男DJ不时声嘶力竭地喊着:“摇啊摇!摇啊摇!”“HIGH起来!HIGH起来!”并且鼓动大家同他一起喊。整个大厅像烧沸的开水,十余名光着上身的男青年聚在一起,站在吧桌上狂喊、狂舞、狂摇,虽然已是初冬,但他们依然大汗淋漓。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女站在吧桌上猛烈地摇着头,她先是脱掉了外套,然后脱掉了毛衣,最后脱得只剩下一件内衣。酒吧内看起来有二三十人食过摇头丸,男男女女个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还有的已经口吐白沫,呕吐不巳。不时有浑身无力的“摇头一族”被扶着走出大厅,一直在吧台前疯狂摇头的女孩也在别人搀扶下走出了大门,嘴里还傻呼呼地说着“我是一片云……”

请问大家看了以上内容后,有什么感想?同学们:(回答,略)主持人:这两个材料中的人们服用了摇头丸以后,都表现出超出正常的身体反应。可见,摇头丸会使人变得异常兴奋。有人认为,摇头丸是兴奋剂,在迪厅这种场所就应该是这样的,否则就是“土老冒”。摇头丸会让人有美妙的感觉,摇头、蹦迪的时候不用花力气,对人体毫无害处。其实,摇头丸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害处,它是新型毒品的一种。除此以外,新型毒品还包括冰毒、K粉等。它们大多打着兴奋剂、镇定剂的旗号,蒙骗人们,误认为对人体毫无害处,其实不然。

课件展示——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骨外科大夫说:“我们收治了一例这类的病人,由于在迪厅里狂舞,头部大幅运动之后,出现颈背部的疼痛,双上肢无力和麻木。课件展示——深圳市某公安分局一位法医说,在他们辖区因服用摇头丸而死亡的第一例发生在1997年7月9日,死者是四川女孩,21岁。她头天晚上在一家夜总会跳迪士高,服食了摇头丸,回到家药性没有消失,继续跳,并且又服了一粒摇头丸,跳疯了。三四个人想让她停下来都控制不住,一直跳到全身衰竭倒了下去。法医尸检结果发现血液、尿液里有大量的甲基苯丙胺成分。

主持人:下面进入“触目惊心”环节,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则的案例。(课件展示)案例一:一个女孩的自白(长沙市强制戒毒所)由于我偏离人生的航线,使自己一度失去自我,成为了一名吸毒者。今天我站在这里,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诫大家。我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从小把我当成掌上明珠,我的童年十分幸福,入学以后,我一直都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也特别爱好音乐。高中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了一名业余歌手,步入了人生的另一个舞台,我骄傲而满足。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以后的命运。记得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受邀来到刚从广州回来的朋友家,一进家门,只见她坐在床边,在锡皮纸上烧一种白色粉末,嘴里含一根管子吸烧出来的烟雾,从来没有接触过毒品的我问她在干什么?她告诉我,因工作关系她有头疼的毛病,她吸的是一种特效止疼药。不管什么地方疼,只要吸上几口,马上止疼。我一听,马上想到自己也有胃疼的老毛病,既然有这样神奇的效果,何不试一下。于是我学她的样子吸了一口,没什么反应,我又连吸了好几口。果然我的胃不疼了,身子轻飘飘地、头也发昏,脑袋一片空白,只想找个地方躺着不动,有一种难以形容的轻松感。有了第一次这种奇妙的感觉后,从此我就一发不可收拾。以后每当我胃疼,我就找她。就这样,最后我把自己送到了这里。

案例二:2005年7月4日晚7时许,小文受小洋邀请去A8慢摇酒巴玩,小洋出钱从绰号大曾的人手中购买到6粒摇头丸。小洋问大曾如何吃毒品,大曾就将摇头丸一粒给小洋,一粒给小文,他们将摇头丸放在酒杯中倒入啤酒冲服后开始跳“蹦迪”。狂摇了一会儿后,大曾又拿出兰色粉末状物,问大家要不要,小文就用酒杯装了一些用酒冲服。摇了不久,小文就出现了抽搐,并躺在地上打滚,A8慢摇酒巴老板发现小文抽搐,叫保安将小文抬到大厅沙发上。后来酒巴老板与众人一起把小文送医院抢救,小文救治无效,于凌晨4点20分死亡。经鉴定,小文死于K粉重度中毒。案例三:小敏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15岁的她便来汕头打工,并认识了男友小李,在交往一年多后,小敏发现小李是名“瘾君子”,每次赚的钱都被小李“借”去吸毒,小敏多次劝小李“改邪归正”,但不管怎么劝说,小李却始终无法戒除毒瘾。为了用自己的“行动”来劝说男友戒毒,小敏竟然想用“先吸后戒”的办法来证明毒瘾是可以戒掉的,想要以活生生的例子说服男友彻底戒毒……然而,小敏失败了,她非但没有帮着男友戒去毒瘾,自己也陷了进去。此时,她方悔不该当初,但“白色幽灵”已牢牢擒住了她。2008年3月初,她和男友先后进了戒毒所……

问:

1、这些案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2、你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会怎样处理?

同学:(讨论后回答)主持人:吸毒极易成瘾,一旦成瘾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的依赖性。会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生活质量低下,抵抗力极度下降,易发生各种病症。毒友之间乱用工具也会加剧艾滋病的传播,吸毒女性除了本人身心会受到毒品的侵害外还会祸及下一代的健康。青少年会受到来自毒品的多种形式的诱惑:毒品能减轻身体的不适,能治病;同伴的劝说和引诱;对毒品的无知,盲目地认为自己能够以身试毒,并成功戒毒;吸一口、吃一粒没事等等。然而,青少年处于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心理和生理还不成熟,不能正确地做出是非判断。那么,我们遇到这些诱惑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课件展示——不以毒解愁;不放任好奇;不侥幸尝试;不乱交朋友;不盲目仿效;不听信谎言;不无知虚荣;不吸烟喝酒……希望大家能掌握抵制诱惑的方法,拒绝毒品。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我庄严的承诺:拒绝毒品,从我做起!(拉开横幅,全班同学轮流签名)

教案四

远离毒品 成长不烦恼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并找到应对的方法,真正地远离毒品,抵制毒品的诱惑。

活动准备:

1、准备《成长的烦恼》中迈克和同伴参加聚会,受到毒品诱惑的那一段视频。

2、找一些能反映青少年吸毒原因的案例。

3、准备一块展板,每人一张漂亮的小纸条。

4、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便于课堂讨论。

活动过程:主持人:《成长的烦恼》这部美国连续剧相信大家都看过,那幽默搞笑的场面让我们至今不忘。特别是其中的迈克,调皮捣蛋,但又不乏正直。今天,就让我们重温其中的一段内容吧。视频播放:迈克和两个朋友在闲逛,遇到了同校的一位同学,在他的邀请下参加了他们在一个同学家的聚会。在聚会中,迈克看到有人在吸食可卡因,并且这时有一位美丽的姑娘也邀请迈克一起尝试。迈克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两个好朋友,并且表示了要走的想法。可是,两位好友禁不住诱惑要去尝试一下,另外的其他聚会参与者也在看着迈克可笑的举动。这时的迈克在犹豫着,是留下来尝试还是离开?最后,迈克不顾姑娘的引诱、好友的劝告以及在场其他人的嘲笑,毅然回了家。并且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非常高兴迈克战胜了自己,战胜了毒品的诱惑,表扬了他。迈克也通过这件事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的结局:爸爸告诉迈克,他的朋友打过电话来,说没有碰那玩意儿,并且说迈克是对的。(若没有视频,可以找相应的同学进行小品排练)

主持人:这个短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的现实,毒品泛滥。这些孩子手中的可卡因也是毒品的一种,对人体也有着很大的害处,吸食后也容易上瘾,无法摆脱药物的控制。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远离毒品 成长不烦恼》!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来自多方面的诱惑,如果意志不坚定就可能会误入歧途迈克在毒品的面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是值得我们每个青少年学习的。那么,为什么还有一些青少年没能抵御诱惑,被毒品所俘虏了呢?让我们来看以下的几则案例。

课件展示:案例一:案例:刘某13岁时,父亲因吸毒成瘾吸光了所有的家产,母亲因此出走。此后,刘某常看见父亲与毒友在家里吸毒,等父亲和毒友们走了之后,刘某便捡起被扔在地上的锡箔纸和吸管,模仿大人们的样子寻找“感觉”,有时他还偷了父亲的毒品来尝。一年后,刘某的父亲被公安机关抓获,刘某因此没了依靠,开始通过盗窃来筹措毒资。多媒体——受家庭不良影响而吸毒案例二:16岁的杨某某原先是班上的文体委员,校足球队队员。在与同学代某某的交往中,经常看到代和其兄弟吸毒。杨某某知道吸毒是有害的,是学校和家长所不允许的,但他并不知道危害在哪里,危害有多深。经不住朋友的劝说,再加上自己实在好奇,杨某某吸了第一口毒品,从此无心学习,常和毒友纠合在一起吸毒。多媒体——出于好奇心和无知而吸毒案例三:杨某是个有希望考取重点高中的学生。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和几个同学去看录像。录像厅里乌烟瘴气,许多青年不断发出怪叫,杨某意识到他们在吸毒,就在杨某打算离开的时候,一个小伙子流里流气地问:“土老冒,见过吗?”杨某回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支有毒品的破烟吗?”小伙子继续挑衅道:“不敢抽吧?”一向争强好胜的杨某经他一激,一把夺过烟抽了起来。从那一刻起,毒品便悄悄在他身上生了根,杨某因一时的好胜,不仅输掉了自己的身体,还输掉了自己的前途。

多媒体——争强好胜而吸毒课堂大讨论:根据案例以及你所了解到的其他知识,归纳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用小品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

同学:(按小组进行讨论,并用小品的形式展示给全班)

主持人:同学们风趣幽默的表演给我们带来了欢笑,让我们来归纳一下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课件展示:

1、交友不慎;

2、盲目好奇;

3、解除烦闷,摆脱困境;

4、不良家庭及环境的影响;

5、摆阔气,赶时髦;

6、追求享乐,寻求刺激等等。

主持人:面对毒品的诱惑,我们需要用坚定的意志去抵御。同时,也要找到一些技巧对付引诱你吸毒的人,能成功地摆脱他们。请你想一想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同学:(按小组讨论、记录,并全班交流,对于奖得又多又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课件展示:抵制毒品小技巧——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诱惑:“吸毒会上瘾,害人害己别给我。”

2、勤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拒:“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一起游泳、看电影等,借以转换话题:“这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及时告知法:当有人逼你吸毒并威胁你,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老师或直接报警。

篇3:中职生毒品预防教育实证分析

关键词:中职生,毒品预防教育,实证分析

毒品的成瘾性特点使吸毒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对毒品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吸毒人员复吸率很高, 导致“一日吸毒, 终生戒毒”。因而, 毒品预防教育依然是中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随着学生与社会接触日益频繁, 在毒品问题上, 学校已不再是高枕无忧的“净土”。而中职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期, 对事物缺乏准确的判断力, 易受外界影响。若中职生对毒品形成错误认知, 则有可能会产生吸毒行为, 甚至染上吸毒的恶习, 一旦染上毒品将祸及终生;若能得到正确的指导, 让其知晓吸毒的危害, 就能使其主动拒绝吸毒行为, 这一时期是禁毒工作的一个关键变化期, 此时接受的行为教育易形成较为固定的行为习性, 因而, 在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系统传授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 对于学生, 尤其是中职生, 急需加强毒品预防教育。随着“全国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模式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依据, 以《中小学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为抓手, 并结合中职学生特点, 通过开展毒品预防教育专题系列教育活动, 如专题知识讲座、主题教育课和知识竞赛, 还有中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小报评比、禁毒口号征集和禁毒小公仔制作等一系列活动, 一定要坚决杜绝毒品进学校。为了增强中职生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统筹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毒品预防教育中的治本作用;并进一步了解中职学生通过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后, 对毒品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否提高, 对待毒品的态度行为有否改变。我们于2011年12月对1126名中职学生和2012年3月对901名中职学生进行了毒品预防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 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禁毒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依据。

一、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主要在于调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后, 中职学生毒品的认知程度是否有所提高;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后, 中职学生对待毒品的态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吸毒行为的是否有影响与变化;中职学生认同的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模式和对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以便为进一步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禁毒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依据。

1. 实证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本校四个校区 (即现代职业学校的华阳校区、安龙校区、番禺校区和新渔校区) , 三个年级的学生 (除高三实习学生外) , 年龄为16~18岁, 第一次人数为1126名, 第二次人数为901名。采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 二次问卷调查方法基本相同。所用问卷均采用上海市长宁区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委员会等有关部门设计的《上海市长宁区毒品预防教育情况调查问卷》。为了避免被调查者对问卷产生厌倦感, 我们对问题的类型、问题的序号在第二次重新进行设计与调整, 问卷分为五个部分:有关毒品知识的认识、有关毒品法规的了解、有关禁毒历史的了解以及对待毒品的态度和对毒品预防教育的认同感, 共22道选择题。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 调查的结果不向中职学生个人作反馈, 要求学生认真、实事求是完成问卷。完成问卷的时间为一节课, 并当场收回。

2. 实证调查结果与分析。

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于2011年12月开展了全校性的毒品预防教育的问卷调查,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共计1126名, 覆盖了安龙、华阳、新渔、番禺四个校区三个年级。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中职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有关毒品的知识, 但对认知的正确认识率不高。而且, 被调查者对于有关毒品知识的了解, 主要来源是电视、报纸以及各种大众传播媒介, 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调查显示, 广大中职学生虽然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 知道要远离毒品, 80%以上中职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并认为禁毒很有必要, 愿意参与禁毒活动。但依然有为数不少的被调查者对毒品充满好奇, 甚至有个别被调查者向往偷偷尝试。有部分中职学生认为毒品离我们还很遥远, 学校开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无所谓, 与自己无关。第二次调查的问卷发放了问卷共计901份, 回收问卷共896份, 有效率为99.44%。我们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根据调查设计的维度从知识的了解、法规的了解、历史的了解、态度以及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等方面进行了客观描述。通过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描述, 我们可以明显地获得以下信息: (1) 从总体上看, 中职学生对毒品以及毒品的危害性的认知是比较清晰的。如在关于海洛因是否是合成毒品的认知, 无论是第一次调查还是第二次调查, 80%的学生能够正确加以认识, 而且第二次调查的结果显示随着学校的教育, 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也有所提高, 第二次正确认识达到了86.54%, 比第一次调查的正确率提高了13%。而且对毒品的危害性认知水平是比较高的, 我们从数据中清晰地看到中职学生对毒品危害性的认知:吸毒会诱发其他违法犯罪, 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97.73%) 、吸毒会导致家庭破裂, 妻离子散 (97.16%) 、吸毒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90.92%) 、吸毒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91.48%) 、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 加剧腐败现象 (91.48%) 。这些数据客观地反映了中职学生对毒品危害性认知水平。 (2) 中职学生对禁毒的历史和相关法律是知晓的。我们从数据可以知道, 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的调查, 均有55%以上的学生知晓“非法种植罂粟多少株以上, 将处5年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没收财产?”和“在食品中掺用罂粟壳的行为, 属于什么?”的法律知识。中职学生对禁毒历史的了解情况是令人满意的, 如, “在中国历史上用烧毁毒品的办法实施禁毒的第一人是谁?”第一次调查能够正确回答的百分比是76.25%, 第二次达到96.02%, 正确率提高了近20%;关于“1909年, 在上海召开什么会?这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禁毒大会”, 第一次调查正确率为62.79%, 第二次调查达到了72.73%, 提高了近10%。 (3) 中职学生对学校开展禁毒教育给予了积极评价。从数据中显示, 面对“假如你有位同学或朋友吸毒时, 你会怎么做?”场景, 80.11%的被调查者回答不仅应该远离毒品, 而且要教育身边的人不能接触毒品。比第一次调查数据高出了10%, 在关于“当你和同学在迪吧里玩时, 如果有人向你们兜售“小药丸”, 你会怎么做?, 面对有人向自己兜售“小药丸”时, 被调查者的80.68%选择避而远之, 并且去报警;比第一次调查数据也高出了10%。两个10%表明在比较短时间内, 学校教育开展的禁毒教育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 数据生动地显示, 85.80%的中职生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83.52%的中职生认为学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很有必要, 可以多了解一些毒品知识, 从预防做起, 还可以参与社会禁毒公益活动。通过两次调查问卷, 我们发现在中职学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对青少年防止和杜绝毒品侵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效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多地掌握有关毒品的知识, 端正对毒品的态度, 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但是, 对两次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后, 我们认为中职学生对毒品以及其危害性的认知尚未达到我们教育的预期, 如仍然有13.64%中职学生对海洛因是否是合成毒品的认知发生错误, 在回答“鸦片、大麻、罂粟籽。你知道哪些属于毒品的原料和半成品”时, 相当比率学生的选择是错误的。在对毒品的态度方面, 数据显示在第二次调查中, 有8.52%中职学生认为对毒品知道得越少, 就离毒品越远, 知道得越多越会引发好奇。他们在回答对待毒品的态度时选择“与自己无关, 不去想它”。当询问“假如你有位同学或朋友吸毒了,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时, 1.14%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吸毒者自己的事, 吸毒者本身也是受害者, 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只有17.05%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再与他接触或者少交往。在有关禁毒的历史和相关法律方面, 由于需要有意识地去识记, 而且要花一定的意志努力和时间, 显然中职学生不愿意花工夫去识记, 所以这些方面的进步不明显。再则是中职学生对学校的毒品预防教育存在一阵风来一阵雨的现象, 是属于狂风暴雨式的教育模式, 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吸引力。

二、毒品预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将禁毒教育深入人心。

毒品预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的参与性对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活动中可以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如学生手工社团开展制作“禁毒小公仔”, 进行评比与爱心义卖活动等, 根据专业学科特点, 开展宣传画、广告贴、禁毒小报的展示等。还可以采用同伴式的方法, 开展自主式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交流和分享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结合专业特点, 对高三实习生进行职前培训并融入防范毒品意识教育, 开展找一找即将从事的职业中, 可能会遇到的涉毒现象, 并进行讨论, 提出解决的方法和策略等。又如, 第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对毒品的好奇心是中职生可能涉毒的主要原因。学校有效地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 从拒绝毒品诱惑入手, 帮助学生构筑心理防线, 学会拒绝毒品的基本方法, 拥有自我防范的意识。引导中职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 培养耐挫能力等。第二次调查问卷显示中职学生对毒品的好奇心大幅下降, 选择在迪吧偷偷购买“小药丸”的人数为零。

2. 结合职业道德教育, 将禁毒、防毒教育落到实处。

中职学生一毕业就走上社会, 参加工作, 而且大多数是服务性的工作, 为了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 并能够创造很好的业绩, 必须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同时将禁毒和防毒教育与职业道德紧密联系, 使他们负起社会的责任、法律的责任和道德责任, 这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3. 利用校园文化阵地, 营造禁毒防毒的宣传教育氛围。

调查表明, 不仅学生, 还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毒品的知识及其危害性知之甚少, 所以有必要先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使教育者弄清和掌握毒品方面的知识以及禁毒教育的方法步骤。可以将禁毒防毒知识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报、宣传栏、视频、广播等工具进行广泛宣传, 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一是“请进来”, 邀请社会专家名人来校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案例分析会, 通过组织师生现场观摩, 进一步提高师生对禁毒防毒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自身免疫力, 杜绝涉毒行为的发生;二是“走出去”, 去戒毒场所聆听现身说法, 增强对毒品危害的感性认识, 接受警示教育。

三、重视家庭和社会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系万仁德副教授就青少年毒品犯罪问题指出:“温馨家庭, 浓浓亲情, 绵绵关爱, 是拒绝毒品的天然屏障, 它能减少成员涉毒危险, 使家庭成员对毒品具有更强的免疫力。”这位学者呼吁:“多想想自己对家庭应尽的责任, 让亲人感受到你绵绵不绝的爱和家的温暖, 少出现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 拒绝毒品就有了重要的社会基础。”据调查, 85%以上的人吸毒都是由家庭不和或事业不顺引起的。因此, 为了孩子们能健康成长, 为了青少年能形成健全人格与积极心态, 远离毒品等社会丑恶现象, 父母及家人有责任和义务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家人都要多关心他们, 多与他们进行沟通, 并与之建立朋友似的关系。父母亲应从孩子小时候起就开始培养其良好的健康习惯。大多数吸毒者在吸毒前就已养成很多不良习惯, 如盲目追求时髦、好挥霍、吸烟、赌博等。对于他们, 在一定程度上说, 吸毒是积累了不良习惯后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所以, 对有着不良健康习惯的青少年, 家长应给予特别重视, 积极配合学校老师,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帮助他们改掉恶习, 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诚实守信、按规则行动、做事认真负责、不贪小便宜等。

篇4:初中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关键词:初中生 毒品预防 教育对策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个性、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一个人好奇心强、心灵叛逆的时期。因为好奇,他们对包括颇有神秘性的毒品在内的外界事物充满新鲜感;因为叛逆,他们渴望挑战、拒绝平庸。然而,他们情绪不稳定、情感自控能力较差,易冲动,也易自卑,甚至易自暴自弃。因此,在初中生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健康高尚的人格品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增强学生的防毒、反毒意识的迫切需要。

一、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核三观”

在初中生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我们应依据《中小学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的规定,针对初中生进入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安排毒品预防教育内容。笔者认为,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一核三观”。

所谓“三观”,是指苦难历史观、“无毒国”荣誉观和禁毒责任观。对学生进行苦难历史观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十九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使鸦片流毒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成灾,祸国殃民,帝国主义列强不仅掠走了巨额财富,而且毒害了中国人的肌体和灵魂;用史实启发学生铭记:中华民族曾深受毒品之害,惨痛历史不能重演。对学生进行“无毒国”荣誉观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动员全国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毒运动,收缴毒品,禁种罂粟,查封烟管,严打贩毒活动,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基本上禁绝了残害中国人民百余年的鸦片,从而获得“无毒国”的荣誉并保持了三十年。对学生进行禁毒责任观教育,就是要让学生首先了解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毒潮再次泛滥,贩毒集团借我国改革开放之机,竭力开辟新的贩毒通道,对我国形成“多头入境,金钱渗透”的态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毒潮形势;还要教育学生不仅自己不能吸毒,更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宣传毒品的危害,发现吸毒行为或涉毒犯罪,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特别是在情与法发生冲突时,要站在国家法律一边。

所谓“一核”,是指对学生进行毒品危害性和识毒、防毒、拒毒以及禁毒相关法规的教育,这是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时,不能认为毒品的成瘾机理、依赖性等内容对学生太过深奥,而不讲清毒品的真相。事实上,只有讲清真相,才能消除他们的好奇心。在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时,尤其不能回避这么几个问题:

(一)毒品会对人体造成永久、致命的伤害

毒品会导致多种传染病。吸食、注射毒品会导致肝炎、肺结核甚至艾滋病的流行。肝炎在吸毒人群中广泛流行,国外学者提出“只要是确定的吸毒者,就一定患有肝炎”。有相当比例的吸毒者会感染艾滋病,我国3万多名已经被确认的艾滋病感染者中,68.7%是通过静脉注射吸毒感染的。吸毒对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都会造成严重伤害。再者,吸毒者从第一次吸毒到死亡,平均不超过8年。

(二)毒品无论如何都不能尝试

很多学生对“一朝吸毒、终生想毒”的说法很好奇,甚至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自己意志坚强,吸一次无关紧要。在开展预防教育时,我们必须明确说明毒品绝对不能尝试的原因在于第一次吸毒后,人的意志力往往会失去作用而不能自动制止。可以举例如一些战斗英雄、缉毒民警、专业医生等特殊人物倒在毒品中的事例来说明——第一次尝试的结果会成为推动后继行为的不可抵御力量。我们还可以从毒品成瘾的机理来阐述为什么不能尝试毒品。虽然目前对吸毒成瘾的研究尚未很透彻,但比较认可的是:吸食的毒品所组成外源性阿片类化合物进入人体后,必然会遏制正常内源阿片肽的形成和释放,使阿片受体对外源产生依赖,没有外源供应时,阿片受体就无法通过内源阿片肽继续保持体内平衡。所以停止吸毒后仍会对此产生依赖。

(三)正确认识文艺作品中的吸毒行为

现在一些文艺作品中有描写、渲染吸毒行为的情节,不少艺员也有吸毒行为。这在喜好追星和流行文学的初中生中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在毒品预防教育中,我们不应主动讲述吸毒后会产生怎样的感觉,而应帮助初中生客观、正确地去看待。现在一些所谓美女作家、小资作家的作品中往往流露出伤感、自恋、矫情的情绪,也较多地出现咖啡屋、酒吧、partty和吸毒等词语。这样的生活情绪和生活环境往往容易引起叛逆而又不成熟、有点伤感又有点自恋的初中生的共鸣。因此,我们在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时,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些生活态度和生活行为。首先应该肯定这些文学作品表达了人们对较高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品位的追求,但又要明确其中所渲染的生活品质和品位又有不科学甚至是有害的地方,比如吸毒和同性恋。我们只有客观冷静地分析,晓之以理,而不是说教强加,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自觉地筑成防范毒品侵害的篱笆,这样,我们的预防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毒品预防教育的对策:“两层面三措施”

要让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内容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学生自觉防毒、拒毒的教育目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与努力,同时又要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不断深入研究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就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开展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可以从两个层面采取三项措施:

1. 聘请经验丰富的禁毒民警或禁毒专业教师

毒品预防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在做好禁毒教育常规工作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强化管理。

目前,一般学校承担毒品预防教育任务的是学校从事德育工作的老师或者当地派出所挂任的法制副校长。学校老师对有关毒品的种类和性状等知识只是从书本获得,缺乏感性认识,容易照本宣科;法制副校长虽接触过毒品和处理吸毒人员的经历,但他们一般只处理过吸食海洛因的吸毒人员,对其他种类毒品的特性往往缺乏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LDS等新型毒品。而经验丰富的禁毒民警或禁毒专业教师由于自身工作的特点,接触各类毒品的机会很多,由他们来学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更能激发充满好奇、喜欢刨根问底的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

2. 坚持定期举行毒品预防教育的大型活动

学校举行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应定期化、长期化,而不是搞形式,走过场,应充分认识大型活动的震慑作用和教育效果。可与当地派出所合作,举行由学生和有关单位人员参加的大型教育活动;可举办大型图片展览以及相关活动;可组织以预防毒品教育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等等。

3. 重点防护问题家庭的学生和问题学生

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神圣职责,都应结合学科特点,适时适量地传授有关毒品预防的知识,尤其是班主任,應充分利用好班会课,每学期要有具体的毒品预防教育的工作安排。

从我国吸毒人员的现状调查中发现,吸毒的青少年大多来自问题家庭或曾是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家庭,包括离异家庭、父母关系不合以及父母吸毒的家庭。来自问题家庭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关爱,大多较内向和孤僻,心理不健全,较容易受毒品的侵蚀。所谓问题学生主要是指学习差、纪律差、品德差的学生,他们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成为毒品的易感染者。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特别关心,建立健全有效的家与校、警与校的联系网络,及时了解、沟通、教育,帮助他们筑起自觉抵御毒品的心理防线。

对初中生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只要我们从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手段两方面入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使学生自觉防毒、拒毒的教育目的,也将有助于遏制社会吸毒人员持续增长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姜佐宁,《毒品的危害与防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篇5:预防毒品教育教案

主讲人:李油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吸毒的原因,以及如何抗拒毒品的侵袭

2、能力目标:能掌握抗拒毒品侵袭的方法,正确对待生活的挫折和困难。

3、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同伴合作。

【教学过程】:

1、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依赖性;非法性;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毒品是如何分类的?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5、什么是鸦片?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

6、什么是吗啡?

吗啡是鸦片(阿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粗制吗啡称为“黄皮”。吗啡制剂多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医学上叫盐酸吗啡。吗啡的成瘾性很强,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等都是吗啡的衍生物

7、什么是海洛因?

海洛因(Heroin)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呈灰白色粉末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粉”、“白面”。

8、什么是精神药品?

精神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9、什么是兴奋剂?常见的有哪些?

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兴奋剂的种类繁多,大多通过人工合成,常见的有:苯丙胺类(冰毒)、苯丙胺类衍生物MDMA、MDA(摇头丸)、可卡因、咖啡因等。

10、吸毒多久就会成瘾?

一旦沾染毒品就会成瘾是每个吸毒者的必然结局。成瘾时间的快慢与使用毒品的种类、纯度、剂量、每日的次数,及滥用的方式而异,个体耐受差异也有重要的关系。据资料记载,吸食海洛因,每日四次,每次一克,连续三天就能使人产生毒瘾。也有报道,每日吸食一次海洛因,五天左右就能产生毒瘾。亦有报道,海洛因四号静脉注射一次就足以令你上瘾,戒断综合症的出现,是认定阿片类成瘾的重要临床标志。

珍惜生命 远离毒品

一、新型毒品 ■什么是新型毒品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

■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

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而鸦片、海洛因等传统的麻醉药品对人体则主要以“镇痛”、“镇静”为主。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为了获取毒资而去杀人、抢劫、盗窃;而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

■新型毒品的种类

根据新型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四类:

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

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乙二胺(LSD)、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利定和氯胺酮);

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

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和γ-羟丁酸等。

1、冰毒

2、摇头丸

3、K粉

4、咖啡因

5、安纳咖

6、氟硝安定

7、麦角乙二胺(LSD)

8、安眠酮

9、三唑仑

10、γ-羟丁酸(GHB)

11、丁丙诺啡

12、麦司卡林

13、苯环利定(PCP)

14、止咳水

15、迷幻蘑菇

16、地西泮

17、有机溶剂和鼻吸剂

二、吸毒的危害

一、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二、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2)戒断反应:(3)精神障碍与变态:

(4)感染性疾病:

三、吸毒对人体的三大危害

(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2):精神依赖性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4)、吸毒者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 有资料表明吸毒者的平均寿命较一般人群短10~15年。吸毒人群的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15倍。

三、毒品的预防和治疗

一、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

1.对毒品的无知、好奇

一些青少年染上吸毒恶习,多是因为对毒品危害的无知和好奇,而走吃吸毒深渊的。据云南开远市对451名海洛因吸毒者的调查,因好奇而吸毒的有154人,占34.1%。

2.他人的不良影响

3.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

4.不健康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既可以发生在无知青少年中,也可以发生在成人身上。

兰州市27岁吸毒人员马兰青见丈夫吸毒败家,自己还经常挨打受气,想帮助丈夫戒毒又屡遭失败,因而产生逆反心理,开始吸毒。1997年3月6日在家中注射毒品过量死亡。5.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

二、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人吸毒为什么会成瘾?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确切的答案。以吸食海洛因为例,对成瘾机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人体内本身就有一种类似阿片类物质的存在,当从外部大量摄入阿片类物质时,外来的阿片类物质逐渐取代了原来内在的阿片类物质,扼制了原来人体内正常阿片类物质的形成和释放,从而破坏了人体内的正常平衡,形成人体在生理、心理上的依赖,只有不断的递增这种外来“摄入”,才能保持人体生理、心理上的平衡。如果中断外来的毒品供应,吸毒的人就会因“犯瘾”而引发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1)吸毒成瘾是服用毒品后人的机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某种变化的一个过程。有的专家将吸毒成瘾视为一种脑疾病。

(2)人吸毒后,毒品物质会迅速传送到人的脑部,并与人的某种受体物质结合,反复多次后,人体对毒品的耐受性提高,药物的作用逐渐减弱,吸毒者只能以更大的剂量连续不断地来抑制身体反应,满足生理渴求, 从而愈陷愈深不能自拔。(3)吸食毒品,使人在生理上形成奖赏性强化的后果,导致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性,即强烈的渴求感,也称为“想瘾”或“心瘾”。

(4)人一旦吸毒成瘾,生理依赖与心理依赖又互相强化,因心理依赖而加重生理依赖, 生理依赖产生的戒断症状又反复加重了心理上的依赖。

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

三、我国目前的戒毒体制和模式有哪些? 我国目前的戒毒体系主要是:强制戒毒、劳教戒毒和一些卫生医疗单位开设的自愿戒毒。

四、常用的戒毒方法有哪些?

阿片类毒品成瘾的戒毒治疗方法有许多,常见的有三种:

(1)自然戒断法,又称冷火鸡法或干戒法。是指强制中断吸毒者的毒品供给,仅提供饮食与一般性照顾,使其戒断症状自然消退而达到脱毒目的的一种戒毒方法。其特点是不给药,缺点是较痛苦。

(2)药物戒断法,又称药物脱毒治疗。是指给吸毒者服用戒断药物,以替代、递减的方法,减缓、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的痛苦,逐渐达到脱毒的戒毒方法。其特点是使用药物脱毒。

(3)非药物戒断法。是指采用针灸、理疗仪等,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反应的一种戒毒方法。其特点是通过辅助手段和“心理暗示”的方法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痛苦达到脱毒目的。缺点是时间长,巩固不彻底。

五、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性质的身份。要正确的对待吸毒者,即不要把吸毒者看作是犯罪分子,不要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的病人,要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青少年如何预防新型毒品

一、青少年是新型毒品预防教育重点对象

随着新型毒品的泛滥,青少年已经日益明显地成为最容易受这类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之一。由于年轻人精力充沛:追求新奇、寻找刺激,非常容易受到这类新型毒品的诱惑和俘虏。歌舞厅、迪吧等娱乐场所是青少年群体乐于消费的地方,同时也是新型毒品泛滥的场所。许多青少年处于好奇或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开始接触毒品,毒贩们也常采用各种招数诱惑孩子们吸毒。因此我们需要动员社会的各种资源、采用科学的方式去解决。关注点主要集中于通过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和精神来预防新型毒品滥用,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标,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

二、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诱因

1、无知和轻信: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中的情况下吸食毒品。有80%以上是在不知道新型毒品危害

2、贪慕虚荣、赶时髦:错误的人生观导致许多年轻人误将吸毒视为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最终断送了他们本来美好的前程。

3、借助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一些青少年试图借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这种不积极的心态,其结局只能是登上“死亡快车”。

4、交友不慎:许多年轻人染毒是来自周围的不良影响,坚决拒绝这种不良影响是唯一的选择。

5、赌气或逆反心理:“你不让我干,我偏要试试”的逆反心理,不服气、不甘心、不认同的较劲心理,在许多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你说毒品可怕,我就不怕;你说毒品难戒,我就吸一个给你看,正是这种逆反心理,促使一些年轻人自己跳进了火坑。

6、追求刺激和享乐。

7、受毒贩引诱。

三、如何防范青少年吸食毒品

1、学校如何防范新型毒品

(1)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新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渠道与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的特点和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2)讲解有关正确对待青春期、提高自尊心、调节情绪、面对压力、对待挫折等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不借毒解闷、借毒消愁。

(3)针对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是新型毒品传播高危点的事实,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拒绝进入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远离吸毒人群,引导学生自觉抵御新型毒品的诱惑。

(4)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禁毒活动,如“不让毒品进校园”、“禁毒志愿者行动”等等。

2、家庭如何教育子女不沾染新型毒品

(1)经常耐心听取子女的意见,和孩子交知心朋友,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随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家长要掌握了解新型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知识,成为子女拒绝毒品的教师。

(3)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更要做榜样,首先不沾染毒品。

(4)尽量少让孩子去治安复杂场所。

(5)教育孩子慎交朋友。

(6)教育孩子从小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7)发现孩子性格和行为有异常表现,应引起警惕。

3、青少年“自卫防毒”术

不要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

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提高警惕,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不轻信谎言。如: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

出入娱乐场所,尽量少喝里面提供的饮料,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守饮料、食物等。不要盲目攀比,盲目追求时尚。

不要滥用药品(减肥药、兴奋药、镇静药等)。

篇6: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维护健康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吸毒现象日益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正在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已成为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要么因为不知道,要么因为好奇,要么因为叛逆的心理,要么因为结交了不良朋友等,很容易沾染毒品,染上吸毒恶习。青少年吸毒不但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案件,影响社会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势在必行。

这节课本着初步使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知道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尤其是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做到自觉远离毒品,学会保护自己的思路设计,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危害,能够远离毒品。本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美术、思想品德、社会、音乐等学科有效整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的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身心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等能力。但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好学善模仿,独立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对学校的教育容易接受,但也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偶然性,可塑性较大。而我们所在的地区,外来人口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接触的人员复杂,学生中也存在吸烟、喝酒的现象,因此让学生及时的了解毒品的危害,克服好奇、好玩、试一下无所谓的想法,强调“千万别试”,“一失足成千古恨”,则显得更为重要。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创设情景,并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研讨,活动,知道毒品危害,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树立从自己做起,远离毒品的健康意识。

4、技术准备

①学习环境、需要的物质条件:网络教室、多媒体计算机。

②搜集有关毒品危害的资料并制作成“远离毒品,维护健康”的网站。

③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痛恨毒品带给人类的危害。

2、愿意远离毒品,过健康生活。

(三)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上,首先视频导入,认识毒品;然后通过媒体、案例等,感知毒品危害,痛恨毒品;进而认识到烟酒伤身,拒绝“吸饮”;最后在行动上远离毒品,过健康生活,这样使教学活动逐步深化。在教学方法上, 运用网络、媒体、资料、图片、实例,通过观看、探究、研讨等,突出教学重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准备建议:

(一)教师需做的准备:

1、掌握毒品危害的相关知识;搜集毒品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伤害的典型事例;整理资料制作“远离毒品,维护健康”的网站。

2、调查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程度。

3、制作课件。

(二)学生需做的准备

设计制作“远离毒品维护健康”宣传画。教学过程设计:

(一)视频导入,认识毒品。

1、同学们,还记得这学期五年级社会课第一课是什么内容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虎门销烟电影片段,同学们一定很想看。(播放多媒体电影《虎门销烟》片段)同学们,看了这个场面,你想到了些什么? 林则徐虎门销烟过去了169年,在当今社会,有没有类似于鸦片并使人成瘾、危害生命的毒品呢?

2、播放课件,认识毒品种类,倾听医生忠告。

请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知识,通过图片辨别毒品,说出名称,听了医生的忠告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这些毒品产生于看似美丽的花朵,而且有时他们还会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外包装,可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给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那么,到底毒品有哪些危害,人们又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清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维护健康。

(视频、图片等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的刺激,引导学生明白毒品有危害,一定要远离)

(二)感知危害,痛恨毒品。

1、给学生充分阅读时间,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上浏览“远离毒品,维护健康”网站中关于一些吸毒者惨状的图片,案例,视频,了解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归纳:毒品摧残人的身体,毒品破坏家庭生活,毒品危害人类社会。我国吸毒者中青少年吸毒人数比重较大。

4、探究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并提出问题:

你们觉得青少年在什么心理下走上吸毒的道路的?请你和小组的同学探讨一下?

无知好奇;上当受骗;盲目追求享乐与来自同伴的不良影响;生活事业受挫;逃避现实;逆反心理等等。

5、你知道下面问题的答案吗,请你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1)吸一两次会上瘾吗? 2)吸毒可以治病吗?

3)瘾发作时吸毒者有哪些表现?成功戒毒者有多少? 4)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会吸毒吗?

5)如果有人对肥胖的你说“吸毒可以减肥”,你会尝试吗?

6、小结:同学们做法是正确的。对于毒品一定要拒绝。

(通过网络,媒体,探究,讨论,情景创设等,使学生知道毒品危害个人、家庭、社会,青少年要远离毒品!)(三)烟酒伤身,拒绝“吸饮”

1、我们刚才认识了毒品的危害,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杀手:比如烟和酒。我们来听听《两支香烟的对话》,教师播放媒体课件。

2、听了他们的对话,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拒吸第一支烟)

3、酗酒对我们我们青少年的身体又有怎样的伤害呢?请同学告诉大家。

4、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画了不少宣传画,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看了同学们的画,我知道大家都会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其中也包括不要吸烟,饮酒。

5、做不吸烟不酗酒的新一代签名活动。

(认识吸烟、酗酒的危害,在活动中强化远离)(四)远离毒品,健康生活

1、同学们刚才学习了不少的知识,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遇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怎么办?课件创设情景,学生讨论。

2、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一定要拒绝诱惑,远离毒品,过健康的生活。

3、请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写在宣传画上。

4、播放网络禁毒歌曲《远离你》,学生跟唱。

5、最后,同学们还要记住两个日子: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通过讨论、制作宣传画、歌唱,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强化意识,付诸行动。)

四、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树立了以下两个意识:

第一:憎恨毒品、远离毒品的意识;

第二: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学校、家庭、社会中掀起禁毒高潮,全员参与到禁毒活动中来,自觉远离毒品,自觉维护健康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教师自身教学效果评价

(1)通过课后的小调查问卷获得这个信息。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是否喜欢这种学习方式?(2)知识问答。

学生通过课中学习应能清醒的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认为应该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并宣传给其他人。

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理由大致有:网站内容丰富,使我增长了很多知识,也更清醒的认识了毒品;锻炼了我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课堂教学内容生动,教师语言有感染力,我很有兴趣学习;和同学之间可以交流等。

第二课时 认识毒品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2、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4、分析材料。材料1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 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材料2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材料3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5、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6、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第三课

认识毒品

预防教育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采用一些有效方法预防和抵制毒品侵害。

3、培养团队精神,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毒品预防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此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专门制定的《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增强预防毒品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阶段,他们单纯,天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敢于实践。然而他们涉世不深,又由于受心理年龄特点的制约,使他们辨别是非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控能力、抗拒诱惑的能力不强,易于偏执自信、好冲动、爱冒险,最容易受不良行为、习惯侵蚀,对毒品的无知、好奇,是许多青少年走上吸毒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防患于未然,预防和禁毒,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让毒品远离青少年的有效途径之一。

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吸毒现象日益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正在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已成为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要么因为不知道,要么因为好奇,要么因为叛逆的心理,要么因为结交了不良朋友等,很容易沾染毒品,染上吸毒恶习。青少年吸毒不但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案件,影响社会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势在必行。

三、教材分析:

印刷材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分发给每位学生。其内容包括毒品的有关常识,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侵害的有效方法,《刑法》、《禁毒法》的有关规定,以及涉毒的大案、要案的案例分析。

四、学生分析:

中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学生更愿意亲身去感悟,去获取知识,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却喜欢活动,渴望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去体验。通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五、设计理念:

观看多媒体播放有关毒品的画面,及“毒瘾”患者痛不欲生情景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扮演“医生”,来帮助吸毒者戒毒,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都活动起来,在了解到毒品的难以戒除这一特性后,知道这个“医生”不好当,从而转向我们的主题——预防为主。同学们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 了解毒品及其危害,告诫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来完成教学目标。

一、视频导入,了解毒品。

1、警方资料,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大麻、K 粉等;

2、一些吸毒者自伤、自残、自杀的图片

3、播放片段,有关吸毒者因筹集毒资而走上贪污公款,或盗窃、抢劫、贩毒等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问题一:什么是毒品?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介绍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包含了很多种,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出示资料,让学生了解 [资料] A:麻醉药品

阿片类(6种)、吗啡类(3种)、盐酸乙基吗啡类(3种)、可待因类(5种)福呵定类(2种)、可卡因类(2种)及合成麻醉药类(6种)计7类129种。B:精神药物

(1)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2)中枢兴奋剂,如苯丙胺、亚甲二氧甲基丙胺(M1)MA)。

(3)致幻剂,如麦角酰二乙胺,北美仙人球碱、苯环利啶(PCP)、三唑仑。问题二:毒品危害大吗?到底有多可怕? 学生充分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在多媒体中输入并显示:吸毒的危害 A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残、自杀、摧残人生,加速死亡 B对家庭的危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毁灭家庭 C对社会的危害: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治安、诱发刑事犯罪

学生们看到有自己讨论的结果显示在屏幕上,个个都有成就感,此时出示详细毒品危害的阅读材料,以巩固新知识。毒品的危害(略)

二、课后拓展

课后,收集有关毒品及其危害的资料或案例;采访相关人士,如参与禁毒工作的警察、医生或毒瘾患者家属,加深印象,并把感想写出来。

第四部分

预防毒品

一、复习以上知识,导入新教学

师: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的角色是什么? 生:医生!

师:对啊,我们是医生,有那么多的吸毒患者,我们要怎么做呢? 生:帮助他们戒毒,给他们治疗!

师:好,同学们真有爱心!那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患者该怎么治,这个病好不好治。

二、播放吸毒者戒毒,及毒瘾发作画面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想啊?先思考,再讨论一下。同学们都认真地思考,积极讨论,都表示戒毒很难,得出了一些结论,但都不是很有效的方法。

师:戒毒真的很难,科学家们也正在努力地研究着。那我们是不是就没什么可做的了呢?

生:不是啊,我们小时候都会打许多预防针,预防那些难以治疗的疾病,毒品我们也可以预防啊!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对呀,虽然毒瘾难戒,但我们是可以做好预防的。怎么预防呢?也是打预防针吗?这可是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只能想办法,让没有吸毒的人不要去吸毒。那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毒品那么可怕,还是会有人去碰它呢?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并举手回答)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原因:

A: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B:思想空虚,寻找刺激。

C:不相信吸毒者上瘾戒不掉,结果不能自拔。D: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E:亲友间的相互影响。

F: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解脱苦恼。G:因治疗某种疾病,长期服用某种依赖性的药而成瘾。

三、教师根据这些原因,举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效预防毒品侵害。多媒体播放:

画面一:某学生因考试不佳,被家长骂后,心情不好,情绪非常低落,这时坏人诱其吸毒。

画面

二、某同学对毒品感到十分好奇,产生想试一试的念头。

师:这两位同学这次就可能会第一次吸毒,怎么办啊,同学们,赶快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出点子,去帮助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师:同学们真棒!老师没想到有这么多的好办法。那请同学们又想一想,要是有一天我们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会去上这个当吗?

师:同学们讲的太好了!相信我们的同学遇到这种事情,是不会出问题的。老师也有一些防毒的方法,现在,希望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多媒体显示):

中小学生防毒的方法:

中小学生要做到预防毒品,应该构筑三条防线,并学会向毒品说不。所谓三道防线,一道是心理防线,一道是行为防线,一道是思想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心理防线。构筑心理防线,特别要强调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如何正确把握好奇心的问题。中小学生好奇心强,这是大家的天性,而且好奇心确实能引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去发现,去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科学创造发明,无不与青少年时期的强烈的好奇心有关,所以好奇心应该说是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可贵的心理品质。但要明辨是非,把握好奇心,对毒品一定要态度鲜明,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以好奇心为由去尝试,千万要抑制不良诱惑,不要吸食第一口。

二是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生在生活中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点挫折也没有的。比如说父母离异、家人失和、自己考试失利、升学受阻、人际冲突等。遇到这类问题,可以试着听听音乐,或看场电影,或参加体育活动等,转移注意力,调节情绪,排解烦恼,绝不能用毒品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请相信:困难和挫折是暂时的,战胜困难和挫折将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心理防线方面,还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现在有些中小学生喜欢赶时髦、炫耀自己、张扬自己、装酷。这种心理往往也容易导致沾染吸毒恶习,容易让坏人钻了空子,给你提供毒品。还比如有人愿意寻求刺激,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很容易受到蒙骗。

第二道防线是行为防线,这就是说要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怎么做?

第一条,就是从不吸烟、不饮酒做起。咱们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以及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都明文规定中小学生要不吸烟、不饮酒。中小学生不吸烟、不饮酒,这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染上了吸烟、饮酒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容易沾染毒品。做健康成长的好少年,做不吸烟的好少年。我看社会上有好多这样的标语。

第二条,就是中小学生要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这里面包括歌厅、舞厅、迪厅、游戏厅、酒吧这些地方。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涉足这些场所,很容易沾染毒品。因为这些场所都是毒品犯罪的多发地,特别是当前的一些新型毒品,如摇头丸,在一些舞厅、迪厅里,青年人常常吃摇头丸。摇头丸形状各异,有的是丸状的,有的是片状的;颜色各异,五颜六色。贩毒者往往就拿这个来吸引去舞厅的青少年,咱们的中学生到那里面去,就容易沾染毒品。吃了这种毒品,兴奋不已,不能控制,对于身体危害很大。

第三条,就是慎重交友。这个非常重要,交朋友一定要谨慎。那么在交友的过程中,特别是交那些自己不太了解,不太熟悉的朋友的过程中要慎重。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社会上一些人交友,如果良莠不分的话,往往就容易受骗上当。讲哥儿们义气,这样一来,就容易沾染上毒品。

第三道防线就是要树立牢固的思想防线。也就是说,我们的中小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管是心理防线也好、行为防线也好,最根本的还是这个思想防线。中小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信念,有自己的追求,这是很正常的。大家应该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同是也回报自己的家庭、父母。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小学生常讲的,作为中学生也要争取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精力用在锻炼身体上,塑造自己健康的人格上,用在这些方面,一旦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能有一个正确的对待方式。

以上我们说了中小学生防毒的三道防线,下面我们再来说说中小学生怎样对毒品说不呢? 要让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敢于向毒品说不,既要有拒毒、防毒的思想意识,也要有具体的方式方法。

第一条,我觉得就是不要滥用药物。所谓滥用药物,就是长期地、超量地使用能成瘾的违禁药品。

第二条,就是我们的中小学生要参加各项禁毒工作,一方面要参加学校的毒品预防教育,听一些禁毒讲座,看一些禁毒方面的影视片;第二方面还要参加无毒社区的活动,我国提出要建立无毒社区,提出“不让毒品进我家”的口号,无毒社区是是社区人民自己的事情,也包括我们的中小学生,所以作为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很有意义的,能够使自己多一些防范意识,还尽到了一份社会责任;我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参加禁毒志愿者活动。现在全国许多大城市,都组织了禁毒志愿者活动,其中也包括了我们中学生、大学生。广泛地参加禁毒宣传,这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禁毒工作人人有责,人人都要为社会禁毒作贡献。

四、指导学生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第五课时 远离毒品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教学过程: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转移话题。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6.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总结。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我们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第六课时 拒绝毒品 关爱生命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出示题目。(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2、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介绍毒品的危害。

(1)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①.毒品毁人毁健康。

A、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D、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②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A、丧失工作能力。B、倾家荡产。

C、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④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4、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一些吸毒者的故事。

5、我们已经知道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6、了解防毒的方法。

(1)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7、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应该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第七课时 拒毒防毒 珍惜生命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毒品有哪些危害,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从而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培养学生扫除毒品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我们小学生中间,并且趁上升趋势。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毒品的危害。

2、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3、你们知道毒品都有哪些危害吗?(1)毒品毁人毁健康。

①毒品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②毒品能摧毁人的神经系统。③毒品能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④毒品能传染性病和爱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①毒品能令人丧失工作能力。

②毒品能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4、总结。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第八课时 拒毒防毒 珍惜生命

教学内容:当前禁毒形势、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 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一、播放“缉毒英雄”视频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当前的禁毒形势。

师:刚才同学们观看了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介绍了什么?你你了解到什么?

二、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三、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回答)(课间出示)

1、什么是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种类:(在出示每一种毒品名称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其特性)讲解:(让学生看幻灯片)毒品的品种很多(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4)冰毒: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学名是甲基苯丙胺。有极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毒性剧烈。能使人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5)摇头丸:属于苯丙胺兴奋剂,是由冰毒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处于幻觉、妄想状态,导致精神分裂、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

(6)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

(7)其它常见的有:麻古、可卡因、杜冷丁、氯胺酮(K粉)、三唑化、咖啡因、安钠咖等

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教师: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发言)

总结:罂粟花漂亮吗?可是,有谁会想到这么漂亮的花朵会变成吃人的毒品。-----外表的美丽,并不代表内心的善良,我们要让自己的外表和内心一样美丽。

四、介绍毒品的危害(3组课件)

1、教师: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我们来观看一些图片来进一步了解吸食毒品给自身、家人、社会带来的危害。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2、学生发言,小组讨论并总结:

(1)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2)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五、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 案例

王老师亲自经历的真实故事。如果这个孩子活着和王老师的孩子同龄28岁了。徐光一个家境富裕的聪明男孩,从小学入学在王老师的班里,心肠热,爱帮助人。也爱管闲事。中学就读私立中学,中考考入司法警官学校,后因抢劫被学校开除。然后出国去了澳大利亚,从此染上了吸毒。从澳大利亚回国后,想去新加坡,他的爸爸没有让他去,二让他们帮助打理家里的公司。因为他吸毒经常接触不良行为的人员。后来严重被家人送去北京戒毒所开始了漫长的戒毒生活,因为他受不了戒毒的折磨,让朋友偷偷地带进毒品继续吸毒。在一次吸毒中因过量导致死亡。当我听说了这件事后,我为徐光的死感到了惋惜。当年他考上司法警官学校告诉我的那张脸孔仿佛就在眼前。后来我就他的实例,写了一篇德育教育案例,被发表在《智慧的爱》一书中,以引起做为一名启蒙老师应如何教育自己的学生警示大家。

五、如何预防“毒品”?

教师: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学生发言)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老师为你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概括出一下五个方法: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当我们发现毒贩、吸毒者后,首先要保护自己。不要打草惊蛇,要迅速远离毒贩、吸毒者。在到达安全地带后,可以通过老师、家长,也可以自己直接向公安部门和禁毒机构举报。

六、教师总结:

第九课、毒品预防安全教育

活动目的:加强禁毒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禁毒观念。

过程:

一、导入(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知道吗?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内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三、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二)了解毒品

(播放图片,介绍几种较常见毒品)

1.鸦片

鸦片,又称阿片,包括生鸦片和精制鸦片。将未成熟的罂粟果割出一道道的刀口,果中浆汁渗出,并凝结成为一种棕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物,这就是生鸦片。精制鸦片亦称“禅杜”,即经过加工便于吸食的鸦片。另外还有鸦片渣、鸦片叶、鸦片酊、鸦片粉都是鸦片加工产品,均可供吸食之用。长期吸食鸦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引起体质严重衰弱及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过量吸食可引起急性中毒,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2.海洛因

海洛因(Herion)通常是指二乙酰吗啡,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海洛因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国目前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海洛因品种较多,其中较为流行的有西南亚海洛因、中东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所谓“3号海洛因”、“4号海洛因”即为东南亚海洛因中的两种。对海洛因的分号,联合国和我国均无特别的规定,而是香港、东南亚地区的一种习惯分法。3号海洛因的纯度一般为30-50%;4号海洛因的纯度为80%。吸食海洛因极易成瘾,且难戒断,长期吸食者,瞳孔缩小,说话含糊不清,畏光,身上发痒,身体迅速消瘦,容易引起病毒性肝炎、肺气肿和肺气塞,用量过度会引起昏迷、呼吸抑制而死亡。

3.吗啡

吗啡(Morphine)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但久用可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一旦失去供给,将会产生流汗、颤抖、发热、血压升高、肌肉疼痛和痉挛等明显的症状。长期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吸食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4.大麻

大麻产自地球上的温暖地区或热带地区,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法律所禁止的大麻的叶子、苞片和花朵中含有一种叫做四氢大麻酚的化合物。含这种四氢大麻酚的大麻主要产在印度、摩洛哥等地。今天世界上多数毒品大麻是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种植的。长期吸食大麻可引起精神及身体变化,如情绪烦燥,判断力和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妄想、幻觉,对光反应迟纯、言语不清和痴呆,免疫力与抵抗力下降,对时间、距离判断失真、控制平衡能力下降等等,对驾车和复杂技术操作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5.可卡因

可卡因是一种最强的天然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是从古柯属植物古柯灌木的叶中撮出来的一种生物碱。此类毒品主要有古柯叶、古柯膏、可卡因等品种。可卡因是具有高度精神依赖性的药物,可造成吸服者精神变异,焦虑、抑郁或偏执狂,身体危害表现为眼睛反应特别迟纯,耳聋、口腔、鼻腔溃疡,丧失食欲并导致营养不良,大剂量使用会造成严重全合并症甚至死亡。

6.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碱,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形似冰,故俗称“冰毒”。该毒品主要流行于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由于该毒品可一次成瘾,其商品各称为SPEED(快速丸)。“冰毒”可造成精神偏执,行为举止咄咄逼人,并引发反社会及性暴力倾向,还可引起吸服者、幻觉、情绪低落,同时严重损害内脏器官和脑组织,严重时导致肾机能衰竭及精神失常,甚至造成死亡。

(三)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四)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第十课、毒品预防安全教育

活动主题

了解毒品及其危害 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和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活动准备

有关禁毒知识的视频和资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场:

1、课件出示鸦片、海洛因、摇头丸、大麻的图片提问:你认识图片上的东西吗?你知道它们的危害吗?

2、(为了进一步了解毒品,今天我们开展一次班队教育课)揭示本节班队主题:了解毒品,珍视生命。

二、观看视频《禁毒知识讲座》,了解毒品的危害。

1、学生观看视频结合主讲人王莉的讲解重点了解(1)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k粉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主要特点成瘾性、受管制性(种毒、吸毒、犯毒就是违法)

(2)毒品的种类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3)吸毒的危害(全人类的公敌,是破坏社会安定和谐的乱源)

摧残身体,缩短寿命(案例武冈市6名吸毒者,引起神经错乱跳楼,死亡4人,重伤2人。)

﹒摧残精神,造成道德沦丧(案例双清区匡某向岳父、岳母索要毒资,被拒绝后当场将岳父、岳母杀死后自杀身亡。其妻子借毒消愁染上毒品,也引发疾病不久身亡。)

﹒破坏家庭,祸害子女

﹒消耗钱财,危害社会(某市一年消耗的毒资达3亿元在右,相当于一个小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同,用这笔巨资至少可以修150所小学或300所乡镇卫生院。不少吸毒者消耗完家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4)主讲人罗伟成介绍“怎样防毒、拒毒”

“牢记什么是毒品”“牢记毒品的危害”“牢记吸毒成瘾很难戒断”“牢记吸毒违法,种毒、犯毒、制毒犯罪”

1、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要预防和克服导致吸毒的心理: ·不要好奇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吸毒一两次不会上瘾

·不要有虚弱心理,认为吸毒是洋气,时髦,有风度

·不要有愚昧心理,认为吸毒可以减除病痛。

·交友要慎重,不与品行不正,言行不良的人接触。

各部门、各单位、各级、各学校、各家庭都要大力宣传,抵制毒品。

提出希望,共建和平。

2、征对《禁毒知识讲座》的内容,谈谈你感兴趣的方面或自己的看法。(1)交流重点:毒品的危害是什么?作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拒毒和防毒?

(2)教师小结:是呀!毒品毁害我们一身,作为青少年,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应该远离毒品,珍视生命。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守法,健康的好公民。

三、活动:“设计禁毒标语,号召人人参与”

1、学生自主设计禁毒标语,教师参与设计。(可以添加图片)

2、上台展示,说说设计的想法。

上一篇:音乐教案《蝴蝶花》设计参考下一篇:新电力体制改革路径分析预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