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简介

2024-04-23

颜元简介(共9篇)

篇1:颜元简介

颜元

(1635~1704) 清初哲学家,颜李学派创始人。原字易直,后改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他早年怀抱经世之志,阅史籍,读兵家书,向往上古的三代之治。二十四岁以后,笃信陆王心学,尔后又转宗程朱理学(见理学)。至其中年,将程朱陆王之学尽行摈弃,力倡周孔之学。自此为学,崇实致用,以习行并重。他重视实践、讲求实用的学术风尚,对清初朴实学风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颜元极为重视教育的职能,提出了“本原之地在学校”的思想。主张以周公的六德、六行、六艺和孔子的四教来教育学生。在他开设的讲堂上,安放着琴、竽、弓、矢、筹、管,每日带领学生从事礼、乐、射、书、数的学习,探究兵农水火等实用之学。晚年,应聘主讲肥乡章南书院,拟定规制,分设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等科。后书院为水淹,返归故里。康熙四十三年(1704)卒。颜元之学,名为复古,实则自创一说。他的实学思想为其学生李塨继承和推衍,形成清初学术史上一个有影响的流派。史称“颜李学派”。颜元一生不以著述为事,其主要著述为《四存编》、《习斋记余》。《四存编》有中华书局1957年标点本。

篇2:颜元简介

1、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

2、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

3、君子处事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

4、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5、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过不改也徒伤情,奖长易功也且全恩。

6、教以济养,养以行教,教者养也,养者教也。

7、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8、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

9、一风俗而成治功,莫善于取人以德,其本莫重于谨痒序之教。

10、有圣贤之言可以引路。会乃不走路,只效圣贤言,便当走路,每代引路之言增而愈多,卒之荡荡周行道上,鲜见其人也。

篇3:试探颜元的体育思想

一、颜元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反对重文轻武, 提倡文武兼修

明清时期受程朱理学的影响, 封建教育几乎完全排除有关武艺的内容, 导致国人体质特别是读书人的体质明显下降, 而当时全社会却不以为然。颜元恨极这种学风, 咬牙切齿以砒霜来比喻朱子之学。为改变这种陋习, 肃清社会轻武的毒瘤, 颜元提出要重视武备训练, 培养文武全才, 改变以往只注重经史的局面。这种文可志邦可御强的文武之治, 应广为称道和效仿。

(二) 德、智、体合一, 注重全面发展

颜元把学校当做实施教化, 培育人才的重要渠道, 同时也将自己的体育思想置于学校教育中加以落实。在招生学生时, 曾提出了“凡为吾徒者, 当立志学礼、乐、射、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的要求, 这些课程放在今天相当于我们的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其中颜元高度重视的体育教育, 被认为对人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涵养学生的性情德行, 又可以增加身体健康。他推崇孔门的“教人以礼、乐、农、兵, 心意身世一致加工”的教育理念, 按照现代的说法正是德、智、体三位一体, 相辅相成。

(三) 动以致强, 推崇习动、主动

颜元极力批判宋儒的静坐, 提出了完全相反的主动教育法和习行教育法。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就要调动整个身心, 身要动, 心也要动, 否则就是不完整的。只有通过不断的体育运动,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才能达到身心俱动。更为可贵的是, 颜元还将强身与强国结合在一起, 认为强身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得服务于国家, 从而使国家强盛。

二、颜元体育思想的实践

(一) 一生热衷于体育锻炼

颜元十分重视体育锻炼, 一生坚持参与武艺训练, 对养生之道颇有顿悟, 颜元自己勤练武艺的同时, 还教导弟子习武、举石、击剑锻炼力量, 并与学生一起登山、玩水、吟诗、骑射。直到晚年, 一生习武, 从未间断, 且技艺高超。有例为证, 在颜元57岁时曾到商水拜访侠士李木天, 与之比试, 二人遂折竹为刀, 对舞不数合, 颜元击中木天手腕。木天大惊, 倾倒下拜。次日便令其子从先生游。李木天作为行家里手, 对武术不止是浅尝辄止, 但与颜元精湛的武术造诣相比还是稍逊一筹。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就对此做出评价:“清之初世, 颜习斋、李刚主, 文而兼武。习斋远涉千里之外, 学击剑之术于塞北, 与勇士角而胜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岂道乎?”

(二) 漳南书院主持体育实践

颜元早年的求学经历和日常不间断的体育锻炼, 使他掌握了大量的体育技能, 为其日后传授体育思想, 实践体育教育, 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颜元六十二岁时, 经赫文灿三次邀请后前往肥乡主持漳南书院。他在亲自规划书院建设时, 除了将学院划分为文事、经史、艺能等斋外, 还特设了武备斋, 专“课皇帝太公技艺孙五子兵法, 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 射御、技击等科。”为练就一副健壮的身体, 颜元经常督率学生“习礼、歌诗、学书记、举石、超距, 击拳、率以肄三为程”;“每逢一、六日课数, 三、八日习礼, 四、九日歌诗、习乐, 五、十日习射。”同时, 在书院外还专门设有“马步射圃”, 以供练习骑马、射箭之用。书院不仅有运动场, 颜元本人还经常代领弟子们“习恭、习数、习礼…又教弟子舞, 举石习刀, 先生浩歌。”在讲习闲暇之余, “偕诸子或履桥, 或拿舟入 (院内水池) , 弦歌笑语, 作山水乐”, 把体育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 有声有色。

颜元主持的漳南书院最终因水患泛滥, 不到半年, 被迫停办。但是他大胆创新的精神, 主张习动的教学方法, 培养文武兼备豪杰人才的理念, 以及独树一帜的实学思想, 在我国教育史也是前所未有。漳南书院的创办, 为颜元的体育教育提供了伸展拳脚的空间, 为其思想的传播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总结

篇4:家乡的颜元广场

来到县城中央最繁华的地带,就会看到一尊面目慈祥、手捋胡须的老者雕像矗立在广场中央,他就是我县的历史文化名人——颜元。铸此雕像,是为了纪念清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传播颜元思想。颜元广场因此而得名。

雕像北边是一个大花坛,里面有许多鲜艳美丽的花朵,微风徐来,花香阵阵,引来无数的蝴蝶和蜜蜂翩翩起舞。

广场四周是一片片碧绿的草地,草地上一棵棵茂盛的树木使得广场充满了生机。树下有一条条长凳,人们可以坐在这里休息,欣赏着周围的美景,聊一聊天,好不惬意!

花坛北边有两个音乐喷泉,周围竖立着各式各样的灯,有的像怒放的莲花,有的像圆圆的荷叶,还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夏天的夜晚,广场上灯火辉煌,喷泉随着音乐欢快地起舞。孩子们在水中追逐嬉戏,凉爽快乐!

每当夜幕降临和朝阳升起的时候,广场就成了人们最好的活动场所。瞧,老人们在舞剑、打太极拳,年轻人在跳舞、跑步,孩子们在滑旱冰……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颜元广场还是全县人民的文化活动中心。政府举行的各项宣传活动,民间举办的广场舞大赛、歌舞表演,以及年轻人时尚新潮的集体婚礼,都在这里举行。

颜元广场不仅景色优美,还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我爱家乡的颜元广场!

教师点评

这篇作文写得非常好,优点如下:

1、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且开头和结尾前后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2、作文的主体部分条理清楚。

3、“我爱家乡的颜元广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颜元广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4、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语句更加生动,形象。

不足:广场的花坛应该是广场的一大亮点,可以详写花的种类多、颜色多或者姿态美等,突出花的美丽。

篇5:颜元路小学标准化验收汇报材料

博野县颜元路小学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抓机遇 求创新 促发展 为标准化学校建设奠基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我校教育工作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和提高,迎来了保定市小学标准化评估验收。长期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组织实施。现就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博野县颜元路小学地处博野县城东十里,与蠡县接壤,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始建于2012 年,是省“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学校覆盖大齐、张岳两个村,学校占地面积16232㎡,建筑面积4392㎡,绿化面积为1450㎡。目前学校实验室、图书室、电脑室均齐备且符合指标要求。现有专任教师 19 名,其中大专学历 16 人,本科学历 3 人,女教师 15 人。学校共开设14个教学班,本期在校生450人,其中女生 205 人。

二、硬件建设

我校新建以来,校园区域化、条理化、标准化,生均占地面积约为36.07㎡。校园布局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卫生,无人为的危险设施,校门口临公路处设有交通安全标志。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班额人数平均达到32人,生均建筑面积为6.11平方米,无住校生。学校新建一类标准化音乐室、多功能教室、微机室图书室(现存图书 9120册,生均 20 册。各类书橱精档,阅览桌凳整齐配套,给学生一个舒适的天地)、仪器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综合档案室、少儿活动科技室、卫生室等。教师办公室宽敞明亮,布局科学合理,学校建有标准的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水泥篮球场一座,各类体育器材一类标准配套。学校网络畅通,为教师备课获取资料,发布信息提供了方便。学校校长经多次提高培训,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按规定标准配备教师,新补充教师都是专科以上学历,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以“文明诚信、和谐发展”为理念,实行民主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分工明确。能充分发挥民主管理和少先队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教导组与班级管理紧密结合,保证各项工作出色完成。我校健全行政会议制度和班级建设章程,对学校的重大事项能做到研究及时,工作迅速。领导制定长期目标,修订和完善学校的章程,学校建立了校务公开专栏,对学校的开支,收费标准和文件,教师评优晋级指标、师生出勤情况、卫生评比结果、教职工计划生育情况等按照程序及相关的规定进行公示。

实行岗位责任制。各组、各班都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责任追究制,各室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人。

三、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并结合博野县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政治学习,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外出培训交流,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水平创造条件,并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给予培训教师经费补贴,调动了教师积极性、参与性,大大提高

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加强教师队伍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目标。使我校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为教育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

四、常规工作

我校制定了学校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对各室管理,如仪器、图书、器材、生活卫生设施、安全设施都制定了管理制度,对仪器、图书、文体器材的使用、借阅、报损都作了相关的规定。

安全工作是我校的第一要务,我们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工作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应急预案,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学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程序,校长安全工作负责制,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真正做到了安全工作校长直接抓、亲自抓。

我校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对校内及校外周边环境进行排查,建立了排查台帐,并进行了有效的整改和排除,在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时,我们首先从安全出发,对活动的设计过程进行细致研究,并明确安全责任人,出台相关的防范措施。

安全教育、健康教育课是我校必须上好的重要课程,在教育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并进行了自然灾害来临时如何自救自护、如何疏散的演练。节假日,我校进行排班护校,建立了节假日值班护校日志。学校制定了科学规范的作息制度,打印了作息时间表,保证了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活动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睡眠不低于10小时,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每学年开学前我校认真组织教师进村入户,对学区内适龄儿童逐人摸底,学期初,给适龄儿童家庭发放“新生入学

通知书”,确保了本学区内适龄儿童就近、免试、按时入学。无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现象。

根据上级的要求,我校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籍管理,我们做到纸质和电子同步,并专人负责学籍管理的措施,为学籍管理的做到位,学生转、修、复学的统一性;并强调班主任对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并做好家庭的询问和联系,使他们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关爱。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那些违纪学生批评教育等,无开除学生现象。

德育工作学校教学工作的首位,我们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有完备的德育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奖励表彰及惩罚办法,德育工作考核评比制度,德育工作检查制度。

我校按国旗法的规定制定了国旗的升降旗制度,除雨雪天和放假外,我们每逢周一上午到校和重大节日都按制度升降国旗,并安排有国旗下讲话。利用德育教育课和德育活动阵地,开展了爱国主义、德育教育的系列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加强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珍惜劳动成果教育。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制定了小学养成教育的办法,成立了相关的组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我校利用法制课,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法制教育。每学期召开一次法制宣传报告会,开展了警校共建活动,派出所领导来校对学生进行了有关知识讲座,从而使学生受到启示和教育。充分发挥警校共建的机能对学生犯罪、识别是非给予教育。

我校教育教学始终面向全体学生的,关注每位学生成长,关注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现在在“留守儿童之家”上狠下苦功,把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为他们创设了良好的

环境,组织开展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校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增强了他们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的信念。我校的家长学校已开办多年,建立了组织健全的制度,工作运转正常,收集的建议和意见在学校的管理中起着积极地的作用。

教学管理方面,我们按照国家的课时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使用经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教材。我校的体育工作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体育相关法规执行的,利用课间操、眼保健操,组织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等,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年春秋季,我们抓住天气晴好的时机,组织举办运动会。

美育工作方面,我校有专职的音乐、美术教师。学期初,我们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标准,不少于安排两节音乐、美术课。每逢重大节日,我们举办文艺演出,手抄报,班级专栏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审美的情趣。

校园文化建设是我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注重文化熏陶,环境育人,展理想翅膀,扬知识风帆的文化氛围,为校园增添了色彩。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人,能主动协助班级各学科教学,组织好班级活动。根据学生综合评价制度,能准确对学生德、智、体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等在校行为情况能及时与家长联系,班主任在必要时上门进行家访,认真填写好家访记录,确保了学校、社会、家庭的有机联系,达到了齐抓共管的效果。

我校成立了语、数、科三个教研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制度和听课制度,对如何上好课,评好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规定了每学期听课节数,听后分组座谈,并及时整理

教研记录。狠抓各年级学科的阶段评价。评价的反思、改进落实、多样化的教研,促进了教改、促进了教风,巩固学习成绩现已成为我我们校本教研的一个亮点。大大提高了我校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五、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我们在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教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同实施课程改革要求有较大差距,观念转变比较困难;二是学校经费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措施:

1、加强教师业务学习,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与学校在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转变人才观,为教育社会化良好氛围的形成创设条件。

2、加强与上级和地方的联系,筹措学校经费,加快学校发展。

篇6:颜元“习行”教育思想与实践

颜元 (1635—1704) , 号习斋, 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 其所提出的习动习行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习动是指在劳动中学习的方法。所谓习行是指通过练习、实践进行教学的方法。颜元著有《四村编》、《礼文手钞》、《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等著作, 颜元对古代宋明理学家“穷理居敬”、“静坐冥想”的教育思想进行猛烈抨击, 他主张培养文武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才, 其所提出的“习行”的教育思想, 被梁启超誉为“举朱陆汉宋诸派所凭借者一切摧陷廓清之, 对两千年来思想界, 为极猛烈极诚挚的大革命运动”[1]。

二、颜元“习行”教育思想的来源

1. 社会反思,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颜元“习行”实用主义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从经济的角度上讲, 明朝中期后,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出现在农业与手工业之中, 社会商业化的趋势以及商业化的思想不断增强, 与“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人们逐渐对传统的思想有了更加客观、辩证的认识, 人们迫切渴望出现新的价值体系。从社会历史的角度, 颜元处于明末清初年间, 明王朝被摧毁, 建立满清王朝, 基于此他进行了思考:是什么使明朝毁灭呢?颜元认为, 宋明理学的思想脱离现实毫无用处, 在民族危机之际却倡导人们“重义轻利”、“存天理、灭人欲”, 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其“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 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2]。颜元“习行”的实学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他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 提出实学教育, 培养使用人才, 促进国家、民族的发展。

2. 西学东渐, 对西学的批判吸收。

明末清初西方实用主义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被传教士带到中国, 受到实用思想的影响, 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并吸取西方学术思想成为颜元“习行”思想的主题。颜元经常与“知兵、能技击, 精通西洋数学”的杨计公讨论学问[2], 甚至将西方的自然科学与军事学引入到漳南书院教学之中。颜元将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相融合, 为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春秋时期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汉朝强调“通经致用”, 宋朝强调“理学经世”, 而颜元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则增添了一份实学救国救民的情怀, 更显其思想之广博, “由于经世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问, 具有实体性、实践性特征。绝非空谈虚论所能取代, 因此, ‘经世之学’又往往被称为‘实学’、‘实体达用之学’”[3]。

3. 为学求知, 古今中外兼收并蓄。

颜元“习行”实用思想既与其从小的求学与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同时也离不开颜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批判性吸收。一方面, 颜元小学入学拜吴洞云为师, 而吴洞云擅长骑马射箭、精通医学, 这些对颜元日后提倡兵农兼习、从事实学产生重要影响。之后, 颜元又师从“实”为准则的贾珍, 受此影响“实学”“实行”逐渐成为其思想主导。另一方面, 颜元自小生活贫苦, 需要自己进行大量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与学习不同的生活技艺, 这些为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在人生的经历中, 颜元逐渐形成了对传统中国文化批判的视角, 反对“性命之理”, 去提倡“实用”“实习”, 其准确把握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状况, 基于批判性的吸收传统文化思想以及传入中国的西学思想, 兼收并蓄地提出“实用”思想。

三、颜元“习行”思想内涵

1. 以培养各类人才作为教育目标。

受社会化分工以及对中国传统人才观的批判思考, 颜元提出培养“百职”的教育目标。颜元曾说:“孔门诸贤, 礼乐兵农各精其一, 唐虞五臣, 水火农教各司其一。后世菲资, 乃思兼长, 如是必流于后儒思著之学矣!盖书本上见, 心头上思, 可无所不及, 而最易自欺欺世也。究之, 莫道无一不能, 其实一无所知也。”[4]这反映的是颜元的人才观, 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往往是精通某项技能的专业人才, 而非无所不知的全能人才。因此, 课程设置与技艺传授方面, 颜元非常注重学生实用专业技艺的传授, 帮助学生在乐、礼、兵法、水、火等方面有所专长。他认为:“令天下之学校皆实才德之士, 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经济臣”, 若“令天下之学校皆无才无德之士, 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庸碌臣”, 即颜元主张学校要培养精通不同技艺品德高尚, 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这种实用的教育主张冲破了传统理学教育的桎梏, 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对后世教育观、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2. 以实学为教育内容。

颜元对明理学空谈心性的内容进行了猛烈抨击, 在教育内容上, 颜元提出“实学”的主张, 其特点是崇尚实用技术、技能而非空的理论、学说, 针对程朱理学提出以“以实代虚”, 以有用代替无用。他认为“六府”“三事”“三物”才是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学问[5]。所谓“六府”是指“金、木、水、火、土、谷”, “六府”实际上强调的是对金、木、水、火、土、谷技能的学习, 以满足当前生产生活的需要;“三事”即“正德、利用、厚生”。其弟子李塨解释说:“正德, 正此金木水火土谷之德;利用, 利此金木水火土谷之用;厚生, 厚此金木水火土谷之生也。”从“六府”“三事”的内涵来看, 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三物”即《周礼·地官》所云的“六德” (知、仁、圣、义、忠、和) 、“六行” (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三事”中, 六艺是其根本, 其通过六艺来宣传自己的主张, “以复古求解放”, 在漳南书院中设置不同学斋, 如:文事斋传授课礼、乐、书等知识;艺能斋传授课水学、火学、工学等知识。传授六艺之学, 但又超越了传统的六艺, 教学内容除了涵盖传统经史礼乐知识外, 还包括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军事科学知识等, 并且实行分科教学。这种对近代课程设置的探索无疑对中国日后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3. 以“习行”为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 颜元强调“习行”教学法, 他认为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要“躬行而实践之”, 强调教学不能脱离实际, 学习的过程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紧密结合。他提出:“某谓心上思过, 口上讲过, 书上见过, 都不得力, 临事时依旧是所习者出。”[6]即实际技能的学习离不开实践, 通过实践获得的才是真正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 颜元虽然非常强调“实学”“躬行”, 但他并不否定通过读书进行知识的学习, 而是认为读书获得知识“乃致知中一事”, 他更加强调的是将读书与“习行”相结合, 并侧重于实践, 学以致用才能发挥知识的最大用处。

颜元所倡导的从亲身实践中去获得知识的思想, 是中国古代教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它打破了传统的灌注式的、静止的、背诵式的教学方法, 创造性地将理论传授与实践躬行结合起来, 在当时脱离实际的“文墨世界”中, 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四、颜元“习行”思想的实践

颜元“躬习实践”的习行思想在其人才观与治学方法中充分体现出来, 颜元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践行着自己的教育思想。

1. 颜元人才观。

通过对西方先进思想的吸收以及对自身所处社会的思考, 颜元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关系国家兴衰, 因此倡导要兴办教育、培养有用的人才。对于人才的培养从颜元重实学、重习行的思想中可以看出, 其非常反对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才, 自唐宋科举考试以来, 读书人只会伏案读书、揣摩八股, 对近代科学技术一概不知, 对于如何推动国家的发展一窍不通。颜元对这种人才及培养人才的方法进行过猛烈的抨击, 他认为教育要培养出能文能武、文武兼备的人才, 能够为国家、苍生做有益的事情, 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2. 书院治学。

在颜元主持漳南书院时, 大胆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在六艺思想的影响下, 设立了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等六斋[7]。其中各个文斋教授不同的知识技能, 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五子兵法, 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 射御、技击等科;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帖括斋:课八股举业。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大胆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讲授与习行、论辩、练习结合。

颜元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兼收并蓄吸收国外先进思想, 结合自身对于社会、教育、人才的反思, 通过总结与批判, 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行”的教育思想, 给中国人才的培养吹进了一股清凉的风, 一扫传统静止、落后的人才培养方式, 树立了一种新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摘要:颜元是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其所倡导的“习行”教育思想在中外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所提出的以“百职教育目标”, “实学教育内容”, “‘习行’教学方法”为核心的习行思想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关键词:颜元,习行,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古籍出版社, 2003.

[2]颜元.颜元集[M].中华书局, 1987.

[3]冯天瑜.晚清经世实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4]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5]崔童鹿.颜元重“习行”教育思想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7 (1) .

[6]吴洪成.明清教育改革家颜元教学思想述论[J].保定学院学报, 2009, 22 (1) .

篇7:由“颜元教箭”说起

颜元,清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主张是“学了就要去习”。这个“习”,不单指温习书本,而是要实践,要行动,要说到做到。一次,颜元指导弟子们进行射箭比赛,颜元每次都能射中靶心,而学生多数成绩甚差。当学生们对颜元表示祝贺时,他心情沉重地说:“我教你们射箭的时间不短,你们仍然不如我,这是我教育的失败呀!”后来他改变教法,因人而异,逐个指点,充分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同时加强了实践活动,很快提高了弟子们的射箭技术。当再次和弟子们一起比赛射箭时,颜元对弟子们的优异表现感到满意。

“颜元教箭”的故事让我认识到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导”是多么重要。这使我想起了多年前听过的教育大家于永正老师的一节作文指导课。那节课,于老师高超的指导艺术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现在每每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于老师首先出示作文题,指出习作要求,然后让学生自由习作,最后让写得较快的同学朗读作文,那一连串的作文指导思路和我们平时作文指导无二。其中一个同学读的作文,我们听起来还算不错,于老师也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可于老师语锋一转:“你们觉得‘今天天气真热’写具体了吗?如果让你写,你怎样写出‘天气真热’?让我们都来当小老师,帮他把这句话写具体。”(相机板书:天气真热)于是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不一会儿,小手高高举起。生1:“今天天气真热,大黄狗趴在地上直喘气。”师:“能不能再写具体些?大黄狗怎样喘气?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相机板书:大黄狗)生2:“大黄狗趴在大树下,伸着血红的长舌头呼哧呼哧地直喘气,涎水不住地往下滴。”生3:“今天天气真热,小知了在枝头叫。”师:“知了怎样叫?人听了会有什么感觉?”(相机板书:知了)生4:“小知了在枝头‘知了知了’地叫,搅得人午觉都睡不好!”生5:“今天天气真热,树叶儿都晒蔫了。”师:“‘晒蔫’一词用得好,能不能用一个拟人句把它写得更形象些?”(相机板书:树叶)生6:“今天天气真热。树叶儿都被晒蔫了,个个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小脑袋。”……当于老师让这个同学将大家的发言补足在自己的作文中,再读给大家听时,听课的上千名师生不约而同地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真不愧为教育大家!我们终于见识了名师那高超的“导”艺,也进一步领悟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何等重要,它能将学习上迷茫的学生引导至光明,让他们豁然开朗,拨开云雾见了青天。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这样阐释过:“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要求教师的引导有趣、有情、有奇、有疑,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写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了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我想,陶老先生眼中“好的先生”一定是个能引导学生巧学的教学高手吧!哪个教育者不想成为这样的“好的先生”呢?清代颜元就是这样“好的先生”。

篇8:颜元简介

一、颜元体育思想形成的家庭与社会背景

1.颜元体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颜元所处的明末清初时期, 明末君主专制制度腐败已极,民族矛盾不断尖锐化,阶级矛盾甚为突出,政治社会风云变幻飘摇,农民起义连年不断,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而之后在吴三桂的帮助下清军顺利入关,建立了清王朝,广大汉族群众投入到反清复明的斗争之中,战争依然长期存在。战争需要武艺,程朱理学“、读书静坐”已经无法满足政治军事斗争的现实需要。人们喜欢以“天崩地解”这个词来形容中国明清两朝的社会动荡时期。该时期,理学的弊病逐步暴露出来,许多人崇尚于 “虚空”,“重文轻武”的现象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各类务实人才相对匮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已经逐步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逐步产生了一股崇尚实用、从理学逐步转向为“经世致用”之学的社会思潮。无疑,颜元作为清初的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的创始人,在“经世致用”之学中引领社会思潮,对“重文轻武”的倾向和理学所倡导的“读书静坐”等观念思潮的弊病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2.颜元体育思想形成的家庭及教育背景。除了上述社会背景、 大环境对颜元“文武兼备”体育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外,颜元的家庭背景亦是促使其形成并完善“文武兼备”体育思想的重要原因。颜元的家庭成员大多数非常喜爱武艺,其父“臂力过人,尝与人较跌, 时称猛悍者莫及”[1]584。从这句描述中即可知颜元父亲有着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艺。颜元的养祖父朱九祚曾经担任巡捕官和其他武职,具有较高的武术技艺和组织才干,其退休之后教授颜元习武,为颜元之后走上习武和教授武艺的生涯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形成“文武兼备”体育思想奠定了基础。颜元“文武兼备”体育思想的形成,还和其教育背景有关,特别是受到颜元的老师影响极大,颜元所讲的 “生平严事者六人”都是明末时期的遗老,这些颜元的老师们均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武术技能,颜元从老师们身上深得教诲、获益匪浅。

二、颜元“文武兼备”的体育思想

1.对程朱理学影响下形成的“重文轻武”倾向进行了批判。在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下,以及在老师们的影响下,颜元自小就十分勤奋好学,不仅刻苦钻研各类经史典籍,同时极其喜爱武术和其他体育运动,和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颜元成年之后,更为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各种武术技艺,长期坚持演练拳法、刀棍剑法,在经过长期的操练实践之后,颜元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武术大家,成为一个孜孜以求始终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的“习行者”,同时还成为一个体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对体育思想的最大贡献,突出表现在提出了“文武兼备”的体育思想。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朝廷的官学几乎排除了武术技艺的教育内容“,重文轻武”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以经史典籍作为考试内容选拔人才,以及通过“举孝廉”方式选拔人才逐步成为人们入仕的最为主要的途径。明末的儒者注重读书悟道,完全忽视了体育锻炼,导致中国的体育教育出现了倒退的现象,这就使中国的社会精英阶层的身体素质严重下降, 读死书、死读书、严重脱离实际坐而论道的恶劣风气越来越严重,颜元对此深恶痛绝,以砒霜比喻程朱理学“:但如朱门者便服其砒霜, 永无生气生机。”颜元还认为,明朝的灭亡和其“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有关,士子们只知道死读书,缺乏文治武功,导致朝廷竟无将才可用,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2.积极倡导“文武兼备”的体育思想。颜元的老师李晦夫曾经教导颜元“文武缺一岂道乎”,认为文武两者均十分重要、缺一不可。颜元身体力行地践行了其师的教导,积极倡导“文武兼备”的体育思想。颜元认为,任何学说和技能均须有所用处,要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的内容,应该重视体育教育,只有重视体育教育才能培养“文官能武、武官能文”的“文武兼备”的人才。颜元提出,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必须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以发展农业,只有“人皆兵, 官皆将”“、文武兼备、兵农合一”才能建立强盛的国家。颜元进而提出,要实现国富民强的上述目标,均必须通过“举人才”、“兴礼乐”、 “正大经”发展教育,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2]599。

3.主张通过军事体育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颜元提出,只有培养“文武兼备”的体育人才方能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颜元认为发展军事体育是培养“文武兼备”人才的有效途径。所以,颜元十分重视军事体育,积极倡导在军队中发展军事体育,提出“军者,天地之义气,天子之强民,达德之勇,天下至荣也”的观点主张。颜元还进一步主张“,教文即以教武”“、治农即以治兵”,也就是在教授学生经史子集之外还必须教授各种体育技能,并实现兵农合一。颜元在主持漳南书院之时设置了“文事”、“武备”两斋,对学生开展军事体育训练,体现了“文武合一”的教育理念,颜元认为通过“文武合一”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平时能够“修己治人”,而在战争时期能够保卫社稷,成为“外出则为将才、入内则为相才”的“文武全才”。

三、颜元对“文武兼备”体育思想的实践

1.身体力行践行“文武兼备”体育思想。颜元一生从事教育生涯的时间长达50年,在其长期的教育生涯和自己的言行中身体力行践行了“文武兼备”的体育思想。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颜元自小就十分热衷于进行体育锻炼,从小练就了强壮的身体。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颜元逐步体悟到了更多的养生之道,认为应“寻事去作, 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颜元自小练就了高超的骑射技艺, 从青年时期开始学习技击和兵法,一直到晚年时期依然从未间断习武,而且武术技艺之精获世人称赞。据说,颜元到老年之时依然经常练习击拳、骑射、举石,55岁之时还在马上纯熟地舞弄双刀,旁人观之惊叹不已。由于自小就练习骑射,加之体育天赋极高,其骑射技艺之高超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当时享有盛誉。据记载,颜元有一次和数人骑马,其中有一人因为马受惊而从马上坠下,其余骑马者均惊慌失措,唯颜元操纵自如,迅速解救坠马者。还有一次,颜元及众人在村子旁边射箭,颜元连发六箭,箭箭都射中了靶心,赢得了一片喝彩声,被称之为“神箭手”。这些虽然是颜元身体力行践行“文武兼备”体育思想的小事,却生动地体现了颜元骑射技艺之高超。颜元还经常性组织各派进行体育比赛、武术比赛,展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为民间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在颜元积极倡导以武会友、交流武艺为目的的体育和武术比赛的影响下,有效地推动了习武之风的逐步盛行。颜元对剑击手腕非常在行,这也是颜元精于刀剑实战技艺的表现。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对颜元亦赞叹不已“:清之初世,颜习斋、李刚主文而兼武。习斋远跋千里之外,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与勇气角而胜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岂道乎?’” 作为清初的教育家、思想家,颜元能够获得毛泽东的如此赞誉,表明颜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居于不朽之地位[3]38。

2.在其主持的漳南书院教育中践行“文武兼备”体育思想。漳南书院是清代康熙时期的著名书院,以清朝初期的一所义学扩建而成。康熙三十五年(1696),颜元在相关人员的再三敦请下应邀主持漳南书院。当时的漳南书院仅仅建有一斋学舍,办学条件较差。后来,颜元本着“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原则对漳南书院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开始设置“文事斋”“、武备斋”“、艺能斋”等。“武备斋” 的课程主要有太公及孙武兵法、攻守、营阵、陆水谙战法、技击、御、 射等,将体育技能作为漳南书院的重要教学内容,和该时期其他书院的课程完全不同、富有特色,体现了颜元“文武兼备”体育思想。颜元在主持漳南书院期间要求学生博学多才,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治国安邦之技能,也就是需要掌握真实具体的技能,而决不能单纯坐而论道,强调“经世致用”,尤其强调学生必须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按照当时颜元主导下作出的规定,漳南书院10天的学习中有2天为体育活动。为了方便学生们进行体育训练,还在书院内设置了“步马射圃”、运动场,供学生们进行骑射等训练。在颜元的主持之下,漳南书院的课程、学风均不同于当时其他书院,整个漳南书院到处是活力与生机,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文武兼备”教学的先声。在颜元言传身教的影响下,颜元的许多弟子在体育上也具有较高造诣,促使颜元“文武兼备”体育思想在社会上迅速蔓延、 扩张,更加牢固地奠定了颜元在中国体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摘要:清初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大家、颜李学派创始人颜元提出并践行“文武兼备”体育思想,其体育思想的形成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颜元本人的家庭及教育背景。颜元在主持漳南书院期间予以践行,牢固地奠定了颜元在中国体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清初,颜元,文武兼备,体育思想

参考文献

[1]颜元.颜元集[M].中华书局,1987.

[2]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篇9:颜元简介

颜元是我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实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他敢于否定宋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重义轻利观点,提出石破天惊“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反命题。这一论断不仅达到古代功利论的顶峰,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颜元功利思想现代价值对象性

颜元(公元1635-1704年),字易直,晚号习斋,直隶博野人,颜李学派的创始人。颜元是明清时期的启蒙学者,他勇于冲破封建专制的思想束缚,对宋明理学所持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存理灭欲的理欲观进行全面的清算和总结,斥责其空疏无用,乃腐儒之论,进而构筑其“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为主体的义利观,并赋予其合理性。

一、我国古代三次义利之辩简析

程颢说:“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豍要深刻理解颜元义利观所处的历史地位,必须疏清义利之辩的历史逻辑。义利之辩发端于春秋,此时在形式上表现为道德与利益之辩,但实质上却为“公”“私”利益之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都针对义利关系问题发表各自看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豎“放于利而行,多怨”豏这些是孔子重义轻利思想表现。但孔子并不一味否定利的作用,他提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豑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学思想,把“义”与“仁”、“礼”等字合成一词使用,谓之“仁义”、“礼义”等。孟子说 :“无礼义,则上下乱”豒。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接见他的第一句话就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豓时,孟子答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提出:“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豔由此可见义利关系问题已出现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诸子百家中以墨家的观点较为中庸。墨家重义,认为“万事莫贵于义”豖,但同时认识到,儒家宣扬的忠、孝等,也含有“利”的成分:“忠,利君也;孝,利亲也;功,利民也。”豗从而推出“义,利也。”豘中国古代在儒家文化思想主导下形成了“先义后利”的儒家义利观,经过时代洗礼,最后由董仲舒做出“正其谊不谋其利,行其道不计其功”的历史总结豙。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的义利争辩。

第二次义利之辩的大争论发生在宋明时期,是以王安石、陈亮、叶适等事功派同二程、朱熹等道义论的争论。朱熹以“天理”为核心的理欲观和义利观,基本沿续了孔孟的“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思想。他的 “天理”是指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认为“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豛他强调义理的重要性,把“义”提升到极端神圣化的“天理”高度。陈亮反对其说法,提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豜他认为道德与事功不可分离,义与利不存在绝对的鸿沟。陈亮崇尚义利双行、王霸并用,指出能够富国强民的“利”便是“义”。叶适认为:“‘仁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此语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豝他认为无功利的道义只是“无用之虚语”,公然否定“重义轻利”的传统义利观,说:“古人之称曰:‘利,义之和’;其次曰‘义,利之本’;其后曰‘何必曰利?’,“然则虽和义犹不害其为纯义也;虽废利犹不害其为专利也,此古今之分也。”豞他主张把义理和事功结合起来,做到义利并举,“成其利,致其义。”豟

第三次义利之辩发生在明清之际,由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对历史上的义利观作了清算与总结。与前两次义利之辩相比,明清之际的大辩论,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持续时间上,都超出了先秦和两宋,其中以颜元的功利思想为启蒙学者的翘楚。

二、颜元功利思想的三点内容

(一)坚持义利兼重为主导思想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倡导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义”作为“礼”的道德要求,存在于人的伦理关系之中,不“义”之人历来被看作是不忠不孝之人。标榜仁义,讳言功利成为当时反功利主义的倾向。一些理学家更是彻底否定利的合理性。陆九渊赤裸裸指出:“私意与公理,利欲与道义,其势不两立”。豠由此可见,重义轻利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为很多学者所认同。在这样的基调之下,颜元针对董仲舒所提出的“正其谊不谋其利,行其道不计其功”,把其易为“正其谊以谋其利,行其道而计其功”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却为石破天惊之语。他以种田、捕鱼为例来说明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是必须讲求功利的。郝公函问:“董子‘正谊明道’二句,似即‘谋道不谋食’之旨,先生不取,何也? ”曰:“世有耕种,而不谋收获者乎?世有荷网持钩,而不计得鱼者乎……这‘不谋、不计’两‘不’字,便是老无、释空之根……盖‘正谊’便谋利,‘明道’ 便计功,是欲速,是助长;全不谋利计功,是空寂,是腐儒”。豣人们进行耕种以收获为目的,捕鱼以鱼的数量为标尺,哪有“不计”“不谋”之理。颜元基本主张是以义为利,义利兼重,道功并收。颜元肯定“利”的存在并赋予其合理性,并以《尚书》、《周易》等典籍作为论证依据来证明人们对功利的向往是正当的,并且有益于推动社会发展。

(二)奉行以义为利的原则

颜元意识到“利”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是最原始的动力,正当的求利行为可以促进社会发展。但是在讲“利”的时候,应以“义”作为限制的原则,“以义为利,圣贤平正道理也”、“利者,义之和也”、“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豤颜元不仅不避讳谈论富贵还充分肯定圣人与凡人都有求利的欲望,说:‘广土众民,君子欲之’;圣贤之欲富贵,与凡民同。古人之言,病在一浊耳,人但恐不能善用富也。大舜富有天下,周公富有一国,富何累人。今使路旁忽遇无衣贫老,吾但存不忍人之心耳,兄则能有不忍人之政矣,富何负人?要贵善施,不为守钱虏可乎!”豥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他在取利方面严格遵守自己的原则,“体乎仁则富,行乎礼则贵”、豦“思有一夫不能下,亦傲恶;有一事不耐理,亦怠恶;有一行不平实,亦伪恶;有一钱不义得,亦贪恶”豧。颜元的思想不仅深刻,而且极其注重实践,他经常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并且在生活中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一次颜元到集市买麻不成,“信手拈麻一丝,将作鞭提”,但后来他转念一想,“麻未买而用其一丝,非义也。”而后便将这丝麻还给了卖麻人。颜元洁身自好,从不贪求不义之财,言行一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三)提倡实功为行事标准

宋明以来,颜元对宋儒重义轻利的社会倾向十分不满,指出如今的理学思想静坐空谈,不计功利是误国害民的源头,造成了崇尚空疏、鄙弃实事实功的社会风气。颜元批评程朱陆王,正在于他们的学说是“无用”的。他说:“两派学辩,辩至非处,无用;辩至是处,亦无用,盖闭目静坐、读讲著述之学,见到处俱同镜花水月,反之身,措之世,俱非尧舜正德、利用、厚生、周孔六德、六艺路径。豨颜元敢于逆时代潮流思想,提出经世致用为旨归的实学思想之路,说“读书万卷,若无实得实用,终是无益”。豩所以凡是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经常的实验才能掌握,“天文、地志、律历、兵机数者,若洞究渊微,皆须日夜讲习之力,数年历险之功,非比理会文字可坐而获也。”豬颜元所讲的“习”多指实践,他的观点相对朴素,重于内容而非流于形式,这尤其体现在他的教育论上。对于个人的学习修养来说,要做到“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做,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 豭对于静坐读书中来的东西是不可靠的,必须要通过个人亲身的实践才能作为检验学问的标注。颜元功利之学目的在于使国富兵强、百姓丰衣足食,其观点易于为平常百姓接受,因而在当时掀起了一股学以致用的思潮。

三、颜元功利思想的现代价值对象性

颜元义利观是深刻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产物,他的义利观对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价值。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全面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大力发展经济,提出“效率优先”原则,在逐利的过程之中如果义利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偏差,引起社会动荡。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利的刺激和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更需要义的规范和约束。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西方文化、思想交流层出不穷,在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滋生不良现象出现。西方拜金思想的入侵,讲究以利为中心,一切为了获利而不择手段,一些人借口发展市场经济见利忘义。坑蒙拐骗钱财、假冒伪劣商品、官场贪污腐化,都是重利轻义的现实表现。这是从另一个侧面在腐蚀甚至瓦解市场经济的发展。然颜元所提倡的义中之利正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盲目讲义,重义轻利会延缓市场经济发展,打击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进步。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充分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发展市场经济应有之义,当务之急。求社会发展之利,树社会文明之义,义中之利,以义为利,颜元在几百年之前就已经提出这样的观点,其思想合理成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注释

豍河南程氏遗书·语录·十一.

豎豏孔子·里仁.

豐论语·宪问.

豑尽心下.

豒梁惠王上.

豓荀子·荣辱第四.

豔墨子·贵义.

豖豗墨子·经上.

豘汉书·董仲舒传.

豙论语集注.

豛止斋文集·答陈同甫.

豜豝豞习学记言序目.

豟陆九渊集.卷十四与包敏道.

豠豣豤豥豦豧豨豩豬颜元.颜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理论思想史上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朱义禄.颜元 李塨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可敬的一个人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哭女樊四十韵》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