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平安建设需求分析

2024-05-24

社会平安建设需求分析(精选8篇)

篇1:社会平安建设需求分析

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家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家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已进入攻坚“深水区”阶段,面临的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风险隐患逐渐增加,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我们要共同努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一手抓保安全、护稳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建设平安家园。

(一)创新社会治理,提高自身觉悟,不断夯实基础,建设平安家园。我们要有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做好发展和稳定各项工作;拥有真挚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鲜血乃至生命守护千家万户平安幸福;拥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勇立时代潮头,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拥有扎实的工作作风,默默奉献,甘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螺丝钉,建设平安家园。

(二)创新社会治理,树立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理念,凝聚社会治理和平安家园建设合力。我们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切实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各部门各单位综治工作主体意识,督促工作抓实见效;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努力破解工作难题、补齐工作短板;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家园。

(三)创新社会治理,切实增强风险意识,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确保建设平安家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抓住突出问题,改进薄弱环节;以统筹规划为重点,认真做好深化平安家园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大巡防”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细化和落实关键措施,建设平安家园。

我们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健全落实责任制,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家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为了有效回应这些新需要,解决社会的新矛盾,十九大报告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且提出了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提高四化水平和加强四个体系建设。

一、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提出要建立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这里提出“共建共享”。党的十九大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共治”,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治理的核心思想。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体制转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所有制形式,除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快速发展,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不是都集中在党委政府手上,其他的经济主体也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对社会成员的服务和管理,也不能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揽,而是社会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服务和治理。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有80%的劳动力在非公经济组织就业。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政府已经不是计划体制下的全能政府,而是一个有限型政府,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平等地对待各类社会主体,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动员社会多个主体来共同参与对群众的服务和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形成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局面,努力实现社会共建共治,才能共享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二、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

社会治理制度是指社会治理主体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具有约束性的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它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例如明文规定有严格惩奖措施的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大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例如伦理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在我国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中,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另一方面要加强德治建设,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例如加强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社会规范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协调社会关系、约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引导公众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道德规范修身律己,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在我国要根据我国国情,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充实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

三、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随着中国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一些社会矛盾凸显。这不仅有损我们社会的公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制约了我们的发展活力,而且也正极大地考验着我们执政党的治理能力和执政能力。为了有效应对当前的社会矛盾,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行政调解为主导、以司法调解为保障的“大调解”机制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行政调解作为“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主导性制度,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要加快行政调解立法工作、规范行政调解程序、提高行政调解的专业化水平等等;司法调解又称诉讼调解,在法院主持调解下,使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司法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的保障性机制需要不断加强,特别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子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调解形式。人民调解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行为。人民调解作为大调解的基础,更要发挥其基层治理的作用。

四、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

(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随着社会主体日益多元化,市场机制及社会机制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治理不是政府独自承担的任务,而是中国亿万人民的事业。社会治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政府逐渐调整与社会的关系,从过去对社会治理事务大包大揽逐步转移职能,通过购买服务和招投标等方式将可以由市场和社会承担的事务交给企业部门和社会组织承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公众社会治理的协同作用。

(二)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保障。社会依法治理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必须加强社会领域的立法工作。其次,要做到有法必依,必须加强法律的实施和监督,增强司法的权威性。第三,要保障执法的公平性,必须规范执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第四,加强全民法制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高全民遵纪守法的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第五,领导干部要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法制的手段协调关系、化解矛盾。

(三)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要我们在社会治理的服务和管理方面应当走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实现革命性的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治理提出要提高我们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就是针对我国当前信息的碎片化、条块化、人力和运行成本高、快速反应能力不足等问题给社会治理创新提出的新要求。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平台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够更加精准分析、精准服务、精准治理、精准监督、精准反馈,能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更有效地管理好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在社会治理方式上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四)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社会治理专业化,要求社会服务和治理有专业的队伍、专业的理念、专业的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社会治理和开展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专业化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加强社会治理各类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服务、就业援助、贫困帮扶、纠纷调解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非常紧缺,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这需要我们加快社会工作者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待遇,健全社会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我们社会治理水平。

五、健全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防控、社会心理服务和社区治理四个体系

第一,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公共安全是每个公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所在,涉及到公众生命、健康、财产等方面的安全。公共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既是我国社会转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反应,也考量着我们在新形势下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能力。需要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公共安全事故的预防体制建设、应急反应到安全事故的控制与善后处理,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建设平安中国。

第二,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治安的好坏,不但同每个人安全感、幸福感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面对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变化,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还存在很多不适应,尤其是在整体效能发挥、基本要素掌控、体制机制创新、基层活力激发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和短板。当前,要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手段创新为动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第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型、封闭的社会向开放的社会转型。传统的与现代的、中国的与国外的、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观念交织在一起,观念的冲突和利益的冲突成为转型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这需要我们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塑造社会成员的健康人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治理核心在人,重点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中央要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特别是在城乡社区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篇2:社会平安建设需求分析

演讲人:赵瑞君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大家好!

我来自新公中镇,演讲的题目是“关爱社会、平安是福”朋友,如果有人问你,在这个人海如潮的现实社会中你最需要什么?是金钱,还是权力?或者说是荣誉,功名?如果让我来回答,那么我就会说:我最需的是爱心+平安=幸福,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倡导“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良好风尚,为精心打造出平安五原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是全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几年来,新公中镇立足长远发展战略,在推进社会和谐建设中,创新工作举措,率先在全县各乡镇成立了“扶贫助学基金会”,累计对全镇524名大学新生和 贫困学生家庭进行了奖励和帮扶,在全镇爱心传递过程中,各驻镇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广大农牧民和党员干部每年都要纷纷慷慨解囊,为社会的和谐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推进全镇帮扶工作中,以政法委、组织部、林业局、环保局、法院牵头的20多个部门和单位,每年都要针对新公中镇的新农村建设出资出力出项目,特别是全县“三同”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干群距离,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和谐和跨越式发展,为全力打造“平安五原”注入了亲情和活力。

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佝偻在路口,当稚嫩的孩子咿

呀学语,喃喃地叫着爸爸,他们企盼的就是亲人平安归来;当妻子守在电话旁,当朋友点好接风的酒菜,他们等候的就是你平安的消息!在人生的旅途上,你的朋友、你的亲人最关心的不是你富可敌国,也不是你地位显赫,而是你时时平安!因为只有平安,你才能实现你的梦想,才能享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在平安的环境里,人人生活幸福,对未来充满希望,一切显得和谐安宁又生机盎然,所有的困难变得渺小。

对于国家公务员、事业干部、企业工人,平安就是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同事间相互关心,朋友间相互帮助;平安就是经济社会建设平稳安全运行,干部职工思想稳定,管理和服务职能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效益稳步增长;平安就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保障;平安就是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践的目标和方向;是构建和谐五原的基石。平安不是树上的苹果,熟了就会吊下来;平安不是蓝天上的白云,看得见摸不着。它是泰山上的灵芝,是天山上的雪莲,需要我们艰苦攀援,它是百花丛中的末莉花,是花园里的君子兰,需要我们用心呵护。从“三民主义”到“民主革命”,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就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人平安,人类繁荣、进步、和谐。先辈们用鲜血为我们争取的平安环境,需要我们用汗水辛勤去维护。

平安也不是凭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它需要我们

团结一心,共同努力;需要我们有爱自己爱人人的博大胸怀,需要我们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一撇一捺的“人”字,其实就代表了脚踏实地和相互支撑,寓意着做一个人就必须担负起使他人幸福,使自己也幸福的事业。只有每个人都付出了努力,每个人都获得了平安,我们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才会平安,我们才会幸福。

朋友们,五原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当扬帆起浪,实现赶超崛起、富民强县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急流险滩中向理想的彼岸全速航行,不管你是水手还是舵手,请伸出你的双手,虔诚地祈祷:一路平安!

篇3: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一、监控点和监控中心的用户设置要求

(一) 监控点的设置要求

1. 视频需求

城市视频监控中视频监控点以图像采集、音频采集及报警信息采集等设备为主。有关部门通过图像来了解布控在城市各个敏感区的实时状况, 对实时传输的图像要求:保证图像的清晰, 图像延迟小于3 0 0 m s;图像的连贯性高, 不能出现拖尾、马赛克的情况;保证职能部门的管理员在第一时间掌握实时、清晰的高品质视频图像。

另外, 视频监控也需要对图像实时抓拍、后期再剪辑的功能, 便于相关职责部门做好后期存档工作。

2. 报警需求

警务信息的处理对于一个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来讲有其特有的必要性。因而, 选择能够实现视频传输与报警联动的视频监控系统是必然的需求。

3. 联网需求

对于关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城市级视频监控系统, 有其特殊性, 要实现派出所、分局、市局数据信息共享。这就要求系统支持多级的组网方式, 支持派出所、分局、市局三级管理系统, 实现全网视频、音频、报警信息共享。

(二) 监控中心用户的设置要求

1. 派出所、分局、市局视频监控中心

派出所、分局、市局等视频监控中心作为系统视频资源中转站和资源数据库中心, 是整个系统良好运行的保障。我们可以根据派出所、分局、市局的不同职责权限, 将服务器管理器设置为分级联网管理模式。根据权责的不同, 形成三层的网络通路, 把音频、视频、警报信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 完成城市视频监控的大型的、分布式的、多级的、统一的管理架构。

2. 派出所一级监控分中心

派出所对辖区内各社区前端监控点进行实时监控, 派出所监控服务器采用磁盘阵列实时录制所有前端监控点的视频图像, 录像保存15天。通过实时监控图像的录像回放或查询, 做到出警处理准确、执法公正、避免纠纷, 提高侦破的科技手段和治安管理的水平。

3. 市分局二级监控分中心

系统的二级监控心设在各县、区公安分局指挥室, 通过各种网络链路建立的辖区监控报警服务分中心, 主要功能包括:

(1) 负责本辖区的管理、控制、调度、协调、指挥中心, 掌握本辖区社会动态和治安动态;

(2) 管理本辖区内的派出所监控分中心;

(3) 根据需要, 可调用和控制本辖区任意一路前端监控报警信息, 处理有关报警信息、视频信息;

(4) 向一级监控中心上传所需的本辖区社会治安信息, 接警处理结果;

(5) 通过自动巡检方式, 掌握各子系统工作状况、系统故障、设备在线率、储存记录等设备运行状态。

4. 市局三级监控中心

系统将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台作为三级监控中心, 作为整个城市的管理、控制、调度、协调、指挥中心。主要功能:

(1) 处理各类报警信息、视频信息;

(2) 掌握全市社会动态和治安动态;

(3) 根据需要, 可调用和控制全市各路报警信息与监控图像;

(4) 连接公安厅和公安部报警监控系统;

(5) 管理二级监控中心系统。

二、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一) 数据采集技术要求和指标

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基于分布式多叉树组网模式, 强大的组网能力真正实现大型分布式集成管理系统, 形成派出所、分局、市局三级的组网方式, 可以更可靠、更经济地进行系统布局, 使得城市治安视频监控达到统一的平台、流畅的图像、可靠的架构、简便的升级能力等效果。

(二) 存储技术要求和指标

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专业流媒体技术来支撑高性能的存储和转发。同时, 分布式多服务器架构支持海量存储和转发。其具体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1. 存储系统的可实施性及可维护性

2. 存储系统的容量需求

3. 数据的连续可用性

4. 存储系统的高性能

5. 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

6. 存储系统的可管理性

7. 数据安全性考虑

(三) 系统开放性、兼容性、稳定性等要求

1. 技术成熟、系统稳定要求

采用国际、国内最新的科技成果, 从而保证整个系统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又要保证先进的技术是稳定的、成熟的。

2. 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

整个系统的各种软、硬件均应符合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 从而达到服务的规范化和管理的高效性。

大型的联网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应具有规范化的系统架构、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标准接口。其后端处理模块保证系统的集中统一的可管理性、可维护性, 实现全网范围内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3. 开放性、灵活性、扩展性要求

网络视频监控各地区平台要求节点功能灵活转换, 满足平滑扩容的要求。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接口, 应符合开放系统互联标准和协议, 以方便与GIS系统、短信平台, 3G系统, 电子抓拍系统、人像识别系统、突发事件联动预案设置等应用系统结合。

4. 可靠性、安全性要求

系统平台软、硬件要能够连续长时间不间断工作, 并能在不影响系统运转的情况下做到模块在线测试、更新、加载。采用高可靠性的产品和技术, 充分考虑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策略和机制。系统要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良好的恢复能力

5. 可用性、易操作性要求

系统实用性:在建设之前, 要做好充分的需求调研。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功能完备, 切合实际, 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满足治安视频监控业务工作需求。

易操作性:各监控中心的所有用户终端要提供清晰、简洁、友好的中文操作界面, 操控简便、灵活, 易学易用, 便于管理和维护。

6. 可管理性、可维护要求

易管理性: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管理性, 对用户权限管理、网络管理、设备管理提出要求并给出实现方式。

易维护性: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 在出现故障时, 应能得到及时、快速的维护、故障管理以及电路调度等。

篇4:社会平安建设需求分析

一、创新载体、激发活力,使就业服务“接地气”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区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目标,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扶持就业的政策措施,并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新的就业增长点紧密结合,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统筹城乡就业。

1.开辟就业服务“快车道”

招聘会举办常态化是我区促进就业、缓解招工压力的有益尝试,通过举办人力资源大型招聘会、依托基层保障平台把招聘会开到百姓家门口,组织区内赴外地招聘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就地就近转移,2010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100%达标。“企业招聘直通车”品牌做大做强,为企业提供招聘、录用、职业指导、用工指导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等重点群体开展专项帮扶活动,积极落实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机制,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做精做优“好苏嫂”家政服务品牌,鼓励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力争把家政服务打造成具有港闸特色的服务品牌。

2.打好技能培训“组合拳”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行“就业培训123”服务,多措并举,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打造一流服务队伍。通过加强服务队伍的业务培训,打造业务素质一流、服务质量优质的人员队伍,增强自有师资力量。二是推行两结合培训模式。推行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相结合,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三年来,我们累计开展职业指导、家政服务、保洁保安等各类培训100期,培训人数近2万人,为4700余人提供职业鉴定服务,帮助126人落实小额担保贷款800多万元,帮助他们成功实现创业。在与市技能鉴定中心的积极对接下,指导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南通中集成为南通市区首家焊工高级技师鉴定点。三是实施红黄绿三色培训。针对失地农民开展红色订单式技能培训,帮助失地农民掌握就业技能,为失地农民及时送上致富“金钥匙”;针对城乡失业人员开展黄色菜单式培训,根据城乡失业人员的需求,用好用足市区两级培训优惠政策,为城乡失业人员开展多元化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针对在岗农民工开展绿色提升式培训,推行以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初、中、高级证书为目标的培训,提升在岗农民工的技能水平。

3.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人社工作关乎民生,作为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保障平台,更是人社部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自2003年起,我区开始致力精品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打造。针对服务对象全员化、服务项目多样化、服务要求标准化的新情况,我们合理配置就业社保经办管理资源,率先全面实行村级保障平台工作人员专职化,并逐步纳入村(社区)管理序列,全区60个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实现了劳动保障服务和信息网络全覆盖,人力资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就业援助、职业介绍与指导、技能培训、保险缴纳、退休人员管理等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了服务“零距离”。

二、迎难而上、无缝对接,让社保工作“暖民心”

社保是民生之福。我们严格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重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努力使社会保障惠及更多群众。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从2008年我区农保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到2009年顺利实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从2010年新农保制度实施对缴费标准和政府补贴做调整,到2011新农保制度与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实施,原农保参保人员和待遇享受人员转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继续参保和享受待遇,我区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体系。截至2011年底,我区新农保参保人数为12800人;2012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003人,按月领取养老金人数达5771人,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15525人。

2.全区25682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

2012年,我们加速推进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程。此项工作涉及到全区4.5万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时间紧迫的压力下,我们通过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建立健全区街村组四级组织网络,开展业务培训,规范业务操作,部门协调联动,组织各街道、开发区尽快启动、全面推进,确保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被征地农民转保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7984名被征地农民及时享受到退休待遇,此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很好地保障了被征地农民利益,对于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作用。

(例:秦灶街道桥东村的许老爹,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办法》未出台前,只领取350元/月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养老金;政策出台后,该老人2012年上半年享受937.8元/月的退休养老金,7月起正常调资后享受1101.6元/月的退休养老金,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养老无忧。)

3.全区84563名居民受益统筹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

根据市统一部署,通过积极组织推动、加强责任考核和优化经办服务等途径,2009年我区率先在全市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并轨。2011年11月起,按照市统一政策,统筹标准调整为成年居民每人每年460元、在校学生和不在校的未成年人每人每年260元,市、区两级财政补助标准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别予以340元、170元、210元的补助,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职工家庭,以及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家庭,成年居民由个人缴纳80元,财政补助380元。对符合参加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件的农村成年(18周岁及以上)居民我区另行给予财政补贴,每年在规定期限内登记缴费的,由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开发区)财政补贴农民个人缴费部分60元。至此,我区城乡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强化机制、部门联动,为社会配备“减压器”

和谐是民生之旨。面临着劳动关系运行复杂多变、劳资矛盾多发多样的严峻局势,我们以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为重点,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共建共享。

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扎实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和“一体化”执法工作机制,试点建立街道和谐劳动关系指导服务站,加强劳动纠纷排查化解。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劳务派遣、社保扩面等专项检查。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巡回宣传常态化,立足事前主动防范,引导企业主强化依法用工观念、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健全劳动关系监测、协调、防控和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完善紧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预防和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确保全区大局稳定。

篇5:建设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

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要在今后五年实现转型振兴和构建和谐**的新突破这两大主要目标。其中,建设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是构建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20日,市委专门召开了建设“平安**”动员大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是对《决定》中目标任务和各项保证措施的细化和实际安排,充分体现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地位的要求。“平安**”建设中所包含的实施生活平安、从业平安、社会平安、基础建设等四项工程,都是与转型振兴相辅相成的。没有“平安**”建设,就不可能实现全市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突破,也就没有转型振兴的新突破。

我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社会事业发展及思想文化建设也相对滞后。全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点突出,下岗职工较多,困难群体较大,历史包袱沉重,社保体系不够完善,社会还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近年来,虽然转型振兴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但目前**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最落后、财政收支矛盾最突出、就业问题最严重、历史遗留问题最集中、群众生活最困难的地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建设“平安**”,就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推进转型振兴的强大合力。

政法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中担负着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政法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深化对建设“平安**”工作的认识,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政法工作。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提下的和谐社会,是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扩大开放条件下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追求的和谐,是创造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是社会改革、社会变迁中的和谐。和谐社会这种动态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眼发展、围绕发展来定位政法工作,使之更好地适应发展、服务发展、保障发展。无论是维护社会稳定、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还是开展对敌斗争、打击和预防犯罪;无论是落实公正执法、一心为民,还是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整体素质,都要与转型振兴的目标相一致,都要与建设“平安**”的实际相协调,都要与实现政法工作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二、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根本目标。做好稳定工作,建设“平安**”的工作基础是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从基础工作做起,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这是在改革发展中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各种利益关系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从工作内容看,应重点解决好拖欠工资、房屋拆迁、企业改制、非法集资以及涉法上访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十分复杂,必须充分整合各种资源,综合运用各种办法进行化解。从工作手段看,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的方法,多策并举。从工作部门看,需要有效整合行政、司法、公安以及基层组织资源,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结合起来,发挥最大效应。从工作主体看,群众不仅是维护稳定工作的对象,更是维护稳定工作的主体,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三、坚持预防为主,大力推进平安建设。“争创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是省委的重要部署。我市也提出了争创“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的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创建活动,紧紧抓住“三个防止”(即防止发生有重大影响的重特大刑事案件;防止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防止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治安灾害责任事故)、“三个减少”(即实现全市刑事发案减少;群体性事件减少;突出治安问题减少)和“两个提高”(即社会治安状况评估结果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提高)的刚性指标,从增进全社会的和谐有序的长远高度,广泛开展“三级联创”,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作为政法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多渠道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四、坚持用社会主义

法治理念指导执法实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先进法治理念。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要求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必须坚持

秉公执法,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从解决群众最关切的突出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在全社会树立司法权威,排除对司法的各种干扰,支持和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

五、坚持专群结合,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平安的环境是幸福的前提,是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平安的环境下,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经济才能快速发展。建设“平安**”,就是要为人民生活幸福和全市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打造让群众生活舒心、让生产者和经营者安心的环境。建设“平安**”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几个部门和单位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政法机关是“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广大政法干警是“平安**”建设的排头兵。要自觉的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职责,一手抓对各种犯罪的严厉打击,一手抓对国家、集体、人民群众财产和安全利益的保护,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屯都要抓好这项工作。中省直部门、各种所有制企业、群团组织以及全社会都要参与。全市193万人民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平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专群结合,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平安**”建设的任务就能如期完成。

篇6: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平安建设

为全力推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效能,我局治安系统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安排部署,于二0一一年二月开始在治安管理、人口管理等工作中尝试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工作实效:

一、建立完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三级管理长效机制

(一)、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特别是社区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涉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协调发展。2011年我市建立完善了流动人口三级管理长效机制,即在乡镇(街道)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办公室XX个,在村(社区)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XX个,在小区院落、村民小组、用工单位设立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信息采集点XX个,实行“办、站、点”全覆盖的网络化管理和“以房管人”的管理模式。2011年全市共登记房屋XXX户,暂住人口信息录入数达XXX人次。

(二)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市(工商、税务、计生、房管、劳动保障)资源共享。2011年政府投资研发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充分调动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性,从人、房、业三大方面进行信息采集,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截止2011年底,由移动公司承建的XX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共计点位XX个)中,城区XX个点位已开通XX个,乡镇XX个点位光缆全部布放完成,目前已调试验收完毕共XX个点。

(三)完善软硬件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政府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站、点”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宣传培训、信息采集、维护,协管员工资、信息采集补贴等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目前,各流动人口采集点的XX名专兼职协管员(其中专职XX名)及电脑等办公设备已配备到位;2011年3月,我局通过开培训会和上机操作的方式,分期对信息采集和录入人员进行了培训。今后我局还将定期对协管员进行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保障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稳步推进城区派出所户籍窗口进驻政务中心工作 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关于“做好户籍工作社会管理创新,XX市城区派出所户籍窗口进驻政务中心”的要求,切实解决户籍办证窗口工作效率、服务态度问题,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贯彻落实。2011年11月底,由XX领导等组织召开了安排部署会,就进驻单位、人员、设备、行政办证事项等与政务中心进行了协调沟通。现拟将城区X个派出所户籍窗口进驻XX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因市政府政务中心现正在对政务中心三期工程进行装修,2012年3月左右才能装修完毕,故城区派出所户籍窗口要在工程装修完毕后才能进驻。

三、规范行业管理,管理服务并重

(一)加快旅店业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全市共有旅店541家,已安装系统XX家,安装率为XX%。其中XX个床位以上的旅店共有XX家,已全部安装;XX个床位以下的旅店有XX家,已安装XX家,完成了总数的XX%。在全力抓好旅店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我局还加大了对旅馆业违反国家管理规定,不安装信息系统、不按规定如实登记、不实时上传数据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实现“实名、实时”上传信息,提高使用率,增强服务实战的能力。目前旅业信息系统上传率为91%。

(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业管理。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我局治安管理部门不断强化措施,适应形势发展,转变工作重心,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审批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全能型管理向有限型管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转移到事中监管和事后查处上来,不断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业治安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目前全市市区内的XX家再生资源回收业(其中从事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的XX家,非生产性XX家)已全部进入位于马道镇的宏达废旧回收专业市场。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业管理,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做好宏达公司在市内各乡镇拟设立的XX个回收站点的审核工作,在行业中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强化监督检查制度。2011年我局共查处废旧物品收购场点X家,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X名,取缔废旧收购场点X家。

篇7: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发言关于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与各位共勉。公路养护看上去是件很平凡的工作,但运作起来需要“精雕细琢”。公路养护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差,安全与畅通,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便捷与畅通,更关联到每个养路工人的命运与前程,加强精细化管理对于构建平安公路,和谐交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根据我本人多年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经验,养路事业通常被形容成默默无闻的铺路石,但把每一件简单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不平凡,要做到“不平凡”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是不容易的。我们的每一个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养路工人,人在路上,要路在心中。公路每一处病害,每一段路况,每一天的变化,每一刻的安全,每个细节都决定着公路事业的成败,从春季早期养护,规范防护到夏季公路绿化工程,小修中修养护作业,从秋季自然灾害防治,公路大整修工程到冬季除雪保通,时间的指针告诉每一位公路养护人员都清楚了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该怎么去做好每件事。目前,在公路管理部门,养护职工人员多,分布范围广,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公路养护职工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待遇清苦。

近几年来,某某某某所紧密结合公路部门的特点和公路养护工作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创新加强公路养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公路养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公路养护表面上松弛、浮躁也就是个粗糙活,实际上公路养护有着严格的从业规范和职业纪律,更有扎实科学的职业技能和精细的养护管理模式,不允许有半点粗心大意,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公路养护,重点突出“严、密、细”的工作作风,达到“十个好”标准。

一是做到路容路貌好,二是路面养护好,三是路基养护好,四是桥涵养护好,五是绿化管护好,六是安全生产好,七是文明养护好,八是标志标牌好,九是出工出勤好,十是道班管理好。

要达到“十个好”标准就应该做到“七有七无、三齐全”。

七有:日常养护有记录,路肩边坡有绿化,村镇路段有边沟,养护作业有标志,养护工程有监理,桥梁养护有专人,危旧桥梁有监控。

七无:路面无病害,路肩无死苗,边沟无积水,路段无失养,路树无死苗,沿线无垃圾,桥栏无缺损。

三齐全:就是标志标线齐全,绿化苗木齐全,排水设施齐全。

最后,我想说,公路人、养文明路、做文明人、增强责任感,从“严、实、细”上下功夫,找准位置,找到结合点和控制点,精细化养护,提高公路养护的高效能和规范化管理的自觉性,大力提倡“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工作精神”,把严格监控,务实求效,精细管理作为公路养护与发展的“三要素”加大引伸力度,培养公路人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价值观,使我们的思想和公路整体有机结合起来,使公路人团结在公路交通发展目标的旗帜下,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安全无小事,安全重如泰山”这个意识灌输到了每个职工头脑中,把安全工作渗透到了每个工作环节,增强了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篇8:社会平安建设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安防行业化需求明显。近几年校园安全事故频发, 引起了政府和老百姓的极大关注。校园监管面积大, 治安形势错综复杂,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证学校及全校师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创造一个安全、文明、舒适、温馨、和谐的校园, 提高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有必要建立智能化的安防监控系统来达到建设平安校园的目的。

2. 平安校园安防监控需求及现状分析

2.1 需求分析

平安校园系统是包括了数据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网络数字音视频技术和报警管理技术等高科技手段, 实现以人为本、平安为先, 打造平安校园, 优化育人环境的一套综合性应用系统。从系统应用构成的主体类型上可分为监控资源、传输网络、监控中心和用户终端的媒介, 监控中心是系统的信息管理和共享平台, 用户终端是系统的信息服务对象。作为管理者的教育部门和校方, 对校园安防监控有如下需求:

(1) 监控点多:学校人员密集, 要求监控到校区的每一个角落。因此需要在学校内每栋宿舍的走廊、楼道、停车场、操场、围墙等处都装有摄像头, 但监控范围不包括宿舍内部, 避免侵犯学生隐私。

(2) 监控面积大:学校的校园面积一般较大, 监控点多。要求系统支持多种布线方式, 最好可利用现成线路, 或允许多个子系统相对独立, 方便施工及维护。

(3) 在各类考试中考生的违纪舞弊行为越来越多, 采用的手段越来越先进, 光靠监考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安装一套学校电子考场监考系统能够更好地维护考场纪律和考生的自身权益。

(4) 校园失窃现象频繁发生, 让很多学校的师生都感到有加强治安监控的必要, 尤其是加强课间休息、放学无人时的视频监控。

(5) 可防止校园暴力: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时, 各级人员均可触动紧急按钮, 向110报警中心报警, 预防或制止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6) 远程报警:当师生离校后, 可启动远程移动报警, 各监控点发生人员侵入, 可通过网络将警情上传至网络监控中心, 并将图像自动切换至现场, 并自动录像, 便于及时采取措施。

(7)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监督教师教学水平, 相关上级主管部门及校领导需要及时快捷了解教室教学的实际情况, 在教室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 安防监控系统要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基于以上特点, 校园安防监控系统主要由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安防报警系统、巡逻管理系统几部分组成, 可以根据需要建设多级架构的安防监控中心, 在安防监控中心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管理及远程监控, 通过安防监控中心将各子系统有机联动控制, 实现完整的数字化校园安防监控功能。

2.2 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监控系统已经实现了各个校区的出入口、主干道路、区域楼宇出入口等部位的监控, 也实现了视频信号的统一管理,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 视频终端密度不够

目前学生公寓和办公区楼宇内部基本没有监控, 在盗窃事件后, 无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破案, 因此, 需要增加视频终端。

(2) 视频信号解码上墙

由于监控系统内存在多种品牌的视频编码和录像设备, 各个品牌所采用的协议不尽相同, 目前已经通过SDK包开放的形式实现了视频统一到一个平台中, 最终要通过解码设备将信号输出到电视墙上, 目前通过东方网力的平台, 仅能够将东方网力设备中的视频信号解码上墙, 而其它品牌设备中的信号只能在电脑中通过东方网力的设备进行查看, 这给安防监控的管理人员带来不便, 因此, 必须更新设备以实现所有信号能够解码上墙。

(3) 部分设备使用年限较长, 存在安全隐患

在安防监控整合过程中, 由于经费原因,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当时仍然可用的硬盘录像机等设备, 到现在该部分设备使用已经超过五年, 并且, 这些设备仍是传统的模拟的硬盘录像机, 已经无法适应目前数字环境下的安防监控系统, 因此, 要对该部分设备进行更新。

3. 系统建设方案

在建设整个系统时, 秉承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可扩展性作为基本原则进行系统构架。

3.1 前端技术特点

(1) 网络摄像机

网络摄像机, 简称IPC (IP Camera) , 在近几年得益于网络带宽、芯片技术、编码算法、存储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大力发展。IPC的特点主要体现在“IP”上, 即支持网络协议的摄像机, IPC可以看成是模拟摄像机与视频编码器的结合体, 从图像质量指标上讲, 又可以实现高于两者的效果。IPC是新一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核心硬件设备, 通常采用嵌入式架构、集成了视频音频采集、信号处理、编码压缩、智能分析、缓冲存储及网络传输等多种功能, 再结合网络视频存储录像系统及管理平台软件, 就可以构成大规模、分布式的智能网络安防监控系统。

(2) 监控点的选择

安防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机组成, 根据现场不同的环境和应用选用不同的摄像机, 在出入口选择红外摄像机及快速球机, 在楼梯口和走廊设置红外枪式摄像机, 在周界可以选用红外摄像机和快速球机, 在校园室外开阔区域选用室外球型摄像机等。应按图2描述来进行确定基本设置及类型选择。

校园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定焦与全向相结合的方式配置监控点摄像机, 根据监控目标的不同又分为重点监控区域和一般监控区域, 根据预算情况配置相应数量的摄像机, 做到校园监控区域内无盲区。

3.2 传输部分技术特点

(1) 以太网交换机

以太网交换机是最普遍和便宜的, 它的档次比较齐全, 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 在大大小小的局域网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以太网包括三种网络接口:RJ-45、BNC和AUI, 所用的传输介质分别为:双绞线、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

(2) 全网络传输

选用全数字网络方式传输, 采用以太网快速交换技术, 即摄像部分的图像信号、声音信号及控制信号通过带光纤模块的以太网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

(3) 网络传输带宽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 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 (bit) 数。单位为bps (Bit Per Second) , 比特率越高, 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越高, 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 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

码流 (Data Rate) 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 也叫码率, 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 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 压缩比就越小, 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

不同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如表1:

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的至少大小

3.3 网络化磁盘阵列 (IPSAN) 存储技术

随着高校信息化水平的快速发展, 网络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成几何级数急剧膨胀, 海量数据的存取要求数据中心具有更高的数据吞吐量、更快的I/O传输速率和很高的安全性能。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分散式存储系统在管理方式、容量和扩展性以及数据保护方面已很难支持急速增长的信息服务需求, 基于IP的存储区域网络 (Storage Area Network, 简称SAN) 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3.3.1 IPSAN的优势

(1) 价格合理的存储合并功能与更为简化的集中数据管理功能实现过程简单;

(2) IP网络技术相当成熟, IPSAN减少了配置、维护、管理的复杂程度, 企业现有的网络管理人员就可以完成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3) 因为是基于IP网络的存储系统, 所以数据迁移和远程镜像非常容易, 只要网络带宽支持, 基本没有距离限制, 更好地支持异地容灾。和现有网络基础结构融合, 支持跨平台数据共享;

(4) IPSAN有三个无限:基于以太网没有速度限制;没有距离限制, 可无缝连接, 实现低价格的远程容灾;没有容量限制基于IP网络的存储系统, 以传统以太网的价格实现同等于光纤网络的性能, 实现真正的即插即用Plug&Play, 无需客户端软硬件升级、零维护成本、使用人员无需技术培训, 降低企业的拥有成本与维护成本, 而且升级扩容简单方便。

3.3.2 存储空间计算

按照1M码流大小 (单位:kb/s;即比特率/8) *3600 (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 *24 (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长) *30 (保存的天数) *84 (监控点要保存的摄像机录像总数) /0.9 (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 =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 (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 。

一般按照所有监控点录像文件保存不少于30天配置存储硬盘。录像系统能实现手动、自动、动态录像的功能, 具有自动溢出循环存储的功能。

3.4 DID拼接显示技术特点

数字液晶拼接墙是由多个专业液晶屏为显示单位以矩阵排列 (例如3×5, 4×4以及更大的自由无限拼接) 组成一个大LCD DID屏幕显示屏;每个子屏幕显示大图像的一部分, 共同显示一个大的图像, 也可分屏显示不同图像。

2014年第10期

DID液晶屏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更好的彩色饱和度、更宽的视角、可靠性更好、超薄窄边设计、亮度均匀、影像稳定不闪烁、拼接方式任意选择等优点。

3.5 管理平台技术特点

3.5.1 视频管理功能模块

本地监控终端视频调用:用户直接操作本地网络监控终端, 实现视频监控、录像、语音对讲、报警联动等功能。

本级平台视频调用:当多个用户同时向平台请求同一视频流时, 流媒体服务器向前端网络摄像机发出视频请求, 网络摄像机将一路采样、量化、编码后的视频流发送至平台流媒体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再将网络摄像机送来的视频流复制成多份, 分别送往请求该路视频的客户端, 以满足要求。

流媒体服务功能模块:流媒体服务器是系统的视频转移分发单元, 可以根据管理策略, 向客户端转发和分发视频功能;可以制定分发策略对带宽进行管理, 同时还可被级联使用。流媒体服务器可以完成视频的多路输入, 多路输出。

3.5.2 报警服务功能模块

涵盖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报警源管理、智能分析、报警管理、报警图像显示、报警联动等功能。

3.5.3 存储管理功能模块

存储通过系统的存储子系统实现。保存在中心存储的录像数据都可通过系统客户端实现查询和回放调用。

3.5.4 显示功能模块

系统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由电视墙、电视墙服务器组成。数字视频信号通过监控中心电视墙服务器以硬件解码方式, 将数字音视频流直接送入电视墙显示。电视墙可根据电视墙服务器的配置由任意多台监视器和液晶电视组成, 每台监视器可按轮巡、报警联动等多种显示方式。

4. 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实施要求

在工程实施前进行调研, 经反复论证, 本着“实事求是、经济实用、运行可靠、技术先进”的原则, 对校区、新建楼宇及周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方案设计, 经过工程实施并通过专家验收。

校园安防监控系统要求:

(1) 遵循国家规范、标准, 按照招、投标文件, 结合校园规划、建筑特点、满足监控系统功能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2) 设备选用秉承技术先进、扩展性、系统实用、稳定性、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性作为基本原则进行系统构架;

(3) 安防监控系统具有监控图像信号采集、传输、显示、信号处理、实时记录、查询、检索、汇总等功能, 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 图像记录存储时间至少30天;

(4) 在光线不足的场所选用红外线一体摄像机;低照度情况下摄像机安装大功率红外灯;

(5) 监控中心、分控中心设备、前端摄像机在无市电情况下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 保证不低于2小时的不间断供电;

(6) 校园安防监控中心与各分控中心形成独立的光纤网络, 在监控中心对所有图像信息统一管理, 为今后校园建设、安防系统扩建预留接口, 系统具有兼容性、可扩展性。

5. 结语

平安校园的安防监控系统要实现管理方的便捷管理, 网络化是基础, 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其方向。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应具有智能视频分析的功能, 能够实现“可疑人员徘徊检测报警”及“可疑人员自动跟踪功能”, 应能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的直联、互通、直控, 实现音视频及报警信息的采集、传输转换、显示/存储、控制;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 保证信息的安全;应能与报警系统联动, 宜提供与其它系统的数据接口。

参考文献

[1]吴刚.校园安防监控系统的构建与创新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11:12-14.

[2]崔俊荣, 王福良.谈大型校园安防监控系统的建设和改造[J].中国安防, 2009, 06:27-30.

[3]顾小军.高清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J].江苏建筑, 2009, 03:105-107.

[4]黄平.数字化校园建设[J].软件工程师, 2013, 11:52-54.

[5]周跃峰, 郭杰荣.安防监控系统技术的发展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06:81-85.

上一篇:xxx镇人民政府2011年12月上旬工作汇报下一篇:你还会被淡忘吗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