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公示材料

2024-04-28

职称评审公示材料(共13篇)

篇1:职称评审公示材料

公示

根据《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通知》(苏职称

[2013]4号)、《关于做好2013年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宁职称办[2013]6号)、《关于2013年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评审工作的意见》(宁教人[2013]7号)的文件精神,我校对2013年职称申报教师进行了述职、业绩展示公示、民主测评,并经学校职称领导小组通过,现同意:

南京市银龙花园学校英语老师邹红霞申报2013年中级职称

特此公示。

南京市银龙花园学校

二○一三年六月十九日

篇2:职称评审公示材料

2018年济南市工程系列职称评审

会前公示

根据《关于做好2018专业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要求,我单位于2018年9月10日至2018年9月14日对参加本次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人员的《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进行公示,所有申报人员公示排名如下:

中级:时长军、路建龙、王福勇、杜立强

公示期间无任何意见和建议,公示结果无异议。特此证明。

(单位)

篇3:职称评审公示材料

2010年 (第十届) 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结果:

1. 高性能大容量的电信级路由器平台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 面向异构网络深度融合的IMS统一核心架构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3. DRA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关键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 (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4. 用于T F T-L C D背光源的超高亮度L E D芯片产业化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篇4:职称评审公示材料

一、水利项目概算财政投资评审情况

财政投资评审是指财政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运用专业技术手段,从工程经济和财政财务管理方面,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进行的财政管理活动。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查和评价的行为,是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的基本保证。

一年来,我们先后对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抗旱应急引调提水工程等共110项水利工程投资概算进行了评审。这些项目分布在全省各地,项目的实施能够提高灌区增产效益、河道防洪除涝功能和项目区饮水灌溉抗旱应急能力。项目送审投资概算合计16.56亿元,总审减额1.67亿元,其中因材料预算价格计取有误审减约8300万元,占总审减额的一半。建筑材料构成水利工程项目的实体,材料费在项目投资中所占比重最大,材料预算价格的准确确定对水利工程项目投资的准确确定至关重要,该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二、水利项目材料预算价格确定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建筑材料价格信息管理状况。建设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是指建筑材料从其来源地或交货地点到达施工工地仓库或存放地点后的出库价格。关于材料预算价格的组成,在所有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均是一致的,即包括材料原价和材料采购、运输、保管等环节费用的完全价格。简单地说,材料预算价格就是材料到工地的完全价格。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实行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市政和园林绿化等工程造价管理,水利部门负责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交通部门负责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等。工程造价管理包括相关工程造价定额的修编、解释说明以及相关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的测算调整和价格信息管理。以本省为例,所有省辖市和一些县的城建主管部门定期发布建筑材料价格信息,该信息价为材料到工地的完全价格,其中材料运输包含城区以内(约20-25km)的费用,对该行政区域内的各行业建设工程造价工作均起到重要的指导、参考作用。

(二)水利项目材料预算价格确定存在的问题。鉴于水利项目多位于野外的情况,水利工程材料预算价格采用按价格组成的方式进行具体确定,即首先进行市场调查,确定材料原价,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购、运输、保管等环节的费用。这种模式具有原理清晰、内容明晰的优点,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人为因素造成的材料预算价格缺乏科学性、准确性问题。

一是材料来源地不明确,材料原价、运输距离不实。评审的项目中基本上都没有明确材料的来源地,也没有任何关于材料价格的市场调查资料,凡城建主管部门发布的建筑材料价格信息中包括的,均采用信息价。为准确确定材料原价和运输距离,我们先向相关人员了解材料来源地和价格情况,再进行分析判断,然后通过网络或专家咨询确定材料价格,通过电子地图查询合理确定材料运输距离。对采用信息价的材料,扣除信息价中已包含的运距后计取超出的运输费;对通过询价确定的材料,在材料市场价的基础上,计取材料采购、运输、保管等环节费用。

二是重复计取材料运输等环节费用。评审的项目中,采用城建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价的材料,均以该价格作为材料原价,然后再加上实际运距的运输费等环节费用,计算出材料预算价格。因材料信息价为到工地的完全价格,故这种做法明显存在重复计取运输费的问题,造成材料预算价格确定偏高。另外,在一些项目中,有的材料市场价,经咨询,其价格已是到工地的交货价,但概算中仍在此基础上计取材料运杂费,人为增加了材料预算价格。

三是不同时期材料信息价的变动。按道理说,材料预算价格采用计划施工期的材料预期价格计算工程概算造价更为准确,因目前尚无法得到这种材料预期价格,故编制和评审概算均采用当期材料信息价,然后再加上价差预备费。由于从概算编制到概算评审需半年左右,在此期间,因建筑材料信息价随经济运行和市场情况波动,如去年下半年汽油、柴油等价格受经济政策影响持续下落,钢筋、水泥等价格随市场供需状况而升降等,由此造成编制和评审之间的材料预算价格的不一致。

三、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及概算编制工作。水利工程项目建筑材料用量巨大且多位于野外,鉴于这种特点,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方案比选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价格因素,在如今建材市场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不能简单仅凭经验或以往数据进行判断,要真正做到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优化。概算人员编制概算时,一定要对主要建筑材料在项目区内的市场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按照质优价廉的市场原则确定材料来源地及价格,其中价格以包括材料原价和材料采购、运输、保管等环节费用的完全价格作为选择、确定的依据,并将材料价格调查、确定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正式书面材料,作为项目材料预算价格计取的依据。对于确系由城市建材市场供应、且材料价格信息中包含的材料,可以以信息价为基础计取,计取时一定要明确信息价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对于需增加的费用,如运输费等,要详细加以说明,并将这些材料预算价格的确定过程、结果形成正式书面材料,作为项目材料预算价格计取的依据。上述正式书面材料应将调查、确定过程中的原始基础性资料作为附件。

(二)进一步加强建筑材料价格信息管理工作。城建主管部门发布的建筑材料价格信息,一直被视为权威性数据而广泛应用在各行业工程造价计价中。但该材料价格信息系统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以本省为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价格组成内容不够明确。所有信息价均未明确各部分具体组成的信息数据,如包含的运距等,这些具体数据只能通过询问发布机构得知。二是不同市县的信息价在范围、内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在涵盖的范围、内容的丰富程度上,省辖市级较县级更好。各省辖市间,有的包含所辖县级基础材料信息,有的不含;有的注明材料的厂家,有的不注明;有的涵盖较齐全、种类较多,有的涵盖种类较少等。三是缺乏对预期材料价格的权威性趋势分析和预测,仅有个别省辖市对主要建筑材料往期价格以变化曲线图的形式进行统计,而未进行预期分析和预测。

鉴于材料信息价应用的广泛性和权威性,和目前该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相关发布机构进一步扩大建筑材料的覆盖范围和信息量,明确材料信息价对应的产品规格、档次、产地、厂家等详细信息,增强材料价格组成内容的透明度,提高材料价格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使不同地域间的材料价格信息在范围、内容等方面得以规范、统一,并适时探索开展预期材料价格的权威性趋势分析和预测工作等,以此全面提升建筑材料价格信息的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前瞻性、权威性。

(三)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工程设计及投资概算的审查工作。上述水利工程项目评审前,省水利相关主管部门已组织相关专家对设计及投资概算进行了审查,但专家审查的重点多放在设计方案和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投资概算的合规性等大问题上,而对具体的材料预算价格计取是否准确、相关依据资料是否充分等所谓“小问题”不够重视,导致项目投资概算中材料预算价格计取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能及时纠正,使概算不能准确合理体现项目实际投资情况。为进一步提高项目投资概算编制水平,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建议省水利相关主管部门,加大对设计单位按照规定标准做好设计及投资概算工作的督促力度,进一步提高对材料预算价格的认识,精心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设计及投资概算审查,使概算中存在的材料预算价格计取有误相关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水利建设项目财政投资评审实施办法》的通知(豫财办〔2014〕46号)

[2]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发布《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概算定额及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豫水建〔2006〕52号)

(作者单位:河南省财政厅投资评审中心)

责任编辑:洪峰

篇5:关于职称评审公示结果的说明

入围教师公示结果的说明

根据岚人社字【2017】1号文件精神,结合主管局指导意见,我校已经严格按照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进行了具体的评审等相关工作。经学校职称评审领导小组对相关材料进行了多次核实后,推荐刘计生同志参评高级教师。我校已于2017年03月17日至21日,将该教师职称评审结果公示在学校宣传报栏内。

公示至今,没有一位同志提出异议。现将该教师职称评审有关材料上报评审。

岚县北村明德小学

篇6:职称公示

为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全力打造“阳光职称”,体现专业技术人员以能力、业绩为主,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现对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局受理的经2011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称评审会评审通过的6个系列共1042名初、中级职称人员名单进行公示。(高级人员名单待验收后请在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查询)。

公示时间为2011年11月2日至2011年11月12日。公示期间,如有问题或问题线索,可采取打电话、写信或来访的方式,向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局举报。举报电话为:(0951)5057841、5017053。接受电话举报和来访举报时间为公示期间每天上班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为便于对举报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举报人在举报问题时,要提供具体举报事实或线索,并留下姓名、地址、电话号码。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局将对所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为举报人保密。若所举报的问题调查属实并影响职称评审,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取消被举报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称任职资格。

附: 2011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业技术职务初、中级任职资格人员名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局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2011年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职务初、中级任职资格人员名单

中级361人

一、工程师(294人)

张志远 吴 俊 樊 丽 宗卫华 邹武廷 张巧琴 杨晓莉 唐银环 李艳红 刘玉荣 吴小红 刘伟琴 杜 佳 王盘龙 雷学东 张晓燕 张立华 李福州 杨朱敏 杨 靖 李少波 董文龙 田艳玲 赵永辉 张晓琴 何立军 刘 华 骆丽英 陆维杰 朱菊霞 王桂花 莫如斌 杜红梅 付 斌 赵晓红 杨海娟 穆 坤 郭颖东 张 鹏 刘彦乐

万晓玉 王 芳 文风平刘建斌 刘志伟 史自恒 胡铁峰 王桂珍 贺建刚 姚清强 高 显 张志成 马世兰 袁 梅 方 杰 黄 宁 尹丽君 杨彩云

李志忠 黄泽峰 于建宏 赵向辉 陆文婷 张勇仲 李平李国成 孟 娟 徐军莉 王建军 董学生 陈四新 李 仙 杨 薇 赵建忠 史 兵 崔建洪 杨志萍 王少锋 张 婷 马红梅 朱学荣 马慧琴 马丽平马 静 石 勇 马萍燕 李建文 张让林 王 帅 路金国 张军林 孙宝庆 张剑军 李 宁 李晓波 罗 亮

张 兵 王锦秀 庙新国 朱学军 张 铁 贺志芳 田会东 强忠财 张维霞 吕 华 陈丽梅 杨宗林 于 尚 李 君 曹凤梅 杨 鑫 赫玉华 王海宝 吴国香 顾冬梅

翟兴福 王瑞环 金学龙 杜 森 余新萍 杨江霞 马 岩 张 璐 李 华 孟令远 杨晓燕 代 岳 盖伏香 赵 涛 杨 杰 曹伟民 徐景莲 吴少壮 李永峰 阿俊花

陈玉清 贺广军 于国伟 陈晓猛 葛维政 郭 伟 党永平施秀玲 王惠娟 李素宁 王 娥 石玉玲 梅丽荣 秦 岭 刘 佳 盛 琳 刘 琼 刘海平田贵荣 王 婧 苏 丹 王建邦 张 波 李正军 王 燕 韩岗峰 王海军 林继诚 徐 云 张建东 周 杰 张 铮 丁东军 黄自孝 唐德才 李 慧 俞永波 杨银祥 马智远 李云帆 王玉冰 贾海兵

文力清 李凤宁 刘永刚 杨晓峰 王晓宁 雍 娜 郭宏杰 田雅文 杨 曦 何生奎 洪 涛 祁安宁 马秀梅 谢文龙 尚 千 王 岩 王立强 唐明伟 毛 云 刘振江 郭 明 万 凯

李军平姜红霞 王兴云 宓娜琪 丁 磊 马 勇 贾 乐 王丽霞 王皓林 周全林 张丽琴 张 明 臧 龙 侯春江 刘俊玲 李建亮 赵玉贤 郭利娟 王启敏 马建中 蒋建荣 杨东波

蒋 涛 施艳荣 陈 鑫 伏仲祥 郑淑瑞 张 泽 张志云 马德贵 刘建丽 林小斌 代良敏 黄辉耀 姬 娟 齐晓飞 刘金山 常小敏 马 力 邵振华 张宝安 冯 莉 伏砚杰 陈国萍 张富华 沙志涛 陶自林 黄进存 魏 洋 黄凤霞 尤 涵 杨忠信 赵建斌 沈钧涛 郭 琼 赵海波 王 蓉 马文虎 杨凤玲 史 庆 马广军 董进涛 高永进 白社峰 陆 颖 马 龙

刘志鹏 王 洋 刘雯雯 邱小军

二、会计师(38人)王建玲 梁文莉 张晋渊 王 锋 王丽娟 程爱红 冯 涛 刘俊峰 王建华 陈庆娟 何学琴 马 瑞 麦新玲 吴海燕

程国江 毛栓喜 万登民 荀秀娟 高 翎 陈有强 邵绪贤 赵映书 李凯霞 顾晓波 孙旭武

郭君亨 马登学 吴海燕 张 涛 陈小玲 张小红 张梦璐 焦建东 蔡雅丽

王 哲 魏 帆 杨占军 马 东 陈天志 徐庆新 兰小平马克军 李 涛 梁 勇 李 娟

韩玥芳 王桂香 邵 立 杨淑梅 陈凤萍 高 娟 田李娟 孙劲波 杨金花 秦丽萍 柴秀淑 吴怀林 杜朝霞 桑 楠

三、经济师(23人)李晓莉 周兴华 王岩松 王秀霞 孙小清 陈 河 冯 莉 刘惠儒 杨 琴 党梅玲 王海涛 沈利君

4人)

于 军 马志义

五、自然研究师(2人)魏爱英 葛玉萍

石灵英 张 静 秦 岭

张 梅 褚少银 谢小兵 郝玉龙

王 英 董仁祥

马双喜 刘海燕

谢文学 陈永跃 王 莉 马淑琴

宋建宏 何玉玲 6

四、农业师(助理级682人

一、助理工程师(535人)朱海涛 王 军 吴建环 张 雷 邱 林 薛 斌 王 静 党 慧 张 忠 明瑞军 任胤哲 马 金 杨红红彭春竹赵盛基袁 理杨小宏马 贵张 敏杨历军史贤明陆维雄任全颖李 杰王 凯吕玉岭王全生倪登宇周志龙马文有潘 童 陈加海 裴竹林 彭佳欣 徐春宝 白银才 张风雷 高 凯 吴硕晶 黎 燕 马志勇 朱 君 王田洋 曹艳芬 马文龙 李 岩 王海山 马 俊

雒建伍董新爱李 荣王 旭柯义福江 利康 乐姚志军王阿楠李惠霞刘焘恺赵怀儒姚建宝柳映殿张建荣刘 兵方 晟刘燕霞李 华 李玉杰 杨志录 石有麟 莫 莉 张 顺 李 云 王晓义 陈延虎 蔡亚瑞 王晓刚 钱 澍 吴志超 王小林 田喜宝 席 鹏 杜 华 雷 英

张东萍 陈 通 惠彩霞 李 娟 张金霞 王 波 刘 明 杜 军 刘春丽 沙 静 陈 晶 伏志岳 陈少明 郭文江 白晓光 杜瑞鹏 刘一江 胡 伟 马海瑛 彭海涛 马晓乐姚 丽张 超李志明田文贤孟令震黄志宁李龙川倪丹伟钱 铖李湘武赵立庭晋 楠郑晓超张 薇马艳霞黄永峰刘雯雯 路秀文 任向伟 王新慧 康世伟 蔡昆仑 房学虎 冯 钊 赵慈利 马 博 李 倩 马旭辉 秦振忠 崔艳永 张小桃 杨春英 司立飞 白亮亮肖 遥李 宁王伏宁张 翼梁 健王晓敏马力剑马小明郭忠维乔 才孙 萍王 民马 冬王彩风徐志元马 燕张媛媛 高正臣 任守力 孙 娜 朱拾旺 焦 涛 杜有红 刘晓乐 吴 阳 隋 静 张 苗 牛荣杰 黄润玲 徐志萍 李 瑶 伏 斌 苗桂存

李建国 姚 婷 李 翔 崔 彬 何鹏强 保石磊 蔡嘉利 鲁 佳 阎玉昌 张 婷 祁 静 王贵祖 秦卫东 徐 建 张明铭 贺世杰 贺世雄 田旭东 方海莉 邢 睿 孟 霞孙 毅张玉花马天越兰文斌杨春兴张建勋蒯金虎王 涛化 楠杨国春马晓英翟 蓉常宝元雷 岩崔 祥马小龙苟芳平王 宝 马晓映 敬伟宁 陈 树 王 琦 王 艳 牟阿军 郭小汇 马学山 贾秀红 赵治国 扶 冬 都俊泽 马 纪 付春越 宋立波 孙爱民毛万峰杨晓莹蒋宏波潘丽娟程权贵罗艳芳刘 娟杨 媚强 毅马 丽张 虎马守玉韩文娟焦宝贵高 玲牛 莉杨 亮 赵 坤 高新宇 邓志伟 王 玲 武广辉 程创业 徐 青 田建兴 孙彦宁 刘 沛 赵维刚 刘 澎 李 甫 任 毅 徐 涛 赵志阳

胥少华 盛 强 韩婷婷 常君娥 刘义成 于晓琳 李银生 刘永军 李君虎 任美颖 贾 娟 孔令超 吴天清 王 玮 李忠泰 张少华 陆文娟 郑爱焕 李茂荣 陶 瑞 陈海涛姬 庆师 静马英杰王艳灵张 楠王清馥牛 磊马春发鲁文斌马玉莲马 明黄小玲王志伟李 靖武志新贾丽伟时海波 王立海 马 贤 张 翔 孙常清 刘 佳 韩久翔 黄华川 樊佳丽 屠少华 何文威 田 欣 运秀伦 张亚茹 李玉彪 王 莉 关向婷 吴 彦李文财保丽媛贾巧玲杨瑞萍温 玲杨 涛杨 波李 宁黄永红王志斌王 忠杨佳怡马占国张 文杨树芳任 聪桑秀萍 赵 静 孟现利 田艳婷 王 瑛 黄 涛 康 磊 杨金国 李 浩 陈 涛 孙晓红 王 瑞 鲁晓琴 魏 婷 何山虎 康殿韬 王彦萍

吴凯娟 刘飞凡 王颖娟 马有福 李佳奇 李丹丹 屠治海 马 静 马立春 宋文丽 马金亮 王静媛 姜 洁 杨 静 彭 银 汪忠林 吴彦兵 李 莉 马 龙 刘 畅 马 涛张立娟麦 克程 宁王瑞庆杜 瑞汪志文胡文昆梁晓宇吴洪涛马成龙施建宁马彩兰孙振宏张 智朱重德史建新侯春晨 石 岩 王 伟 龚志华 姬建文 吴 君 周 红 张荣玲 张迎一 吕少江 杨孝强 张伟伟 陶 攀 孟丽君 王 超 马梓钧 孙 敏 贾 杰张亮亮贺明鸣刘 鹏张海艳周文全邵婷婷王学忠魏 君黄志红杜 尧陆国伟刘 慧宣志华冯荟颖梁 燕王铭稷贾 芳 张雨薇 梁 斌 王 宾 铁 俐 徐文博 李 雪 徐婷婷 陈 璐 刘 超 李静芬 李 静 王春香 董永超 高永龙 詹阳东 孙 茹

马建国 海明慧 汤 波 齐付长 薛天姣 苏海涛 董亚峰 杨国林 郭文庆 王旭磊 闫宏斌 张家铭 马福贵 吴春香 苗 彬 杨 丹 王 萍 徐 伟 马 佳 白东升 许 飞李龙山吕 龙周新奇吴海虹熊 洁王海燕孔 敬陈 媛杨 琴邓春和李 波王 勇马 蓉白尚鑫曹巧莉陈雪冬雷六军 刘健斌 张 震 蒯学军 李洪春 孙东红 薛 飞 刘淑娟 朱 江 保 建 刘 鹏 马占楠 张鹏程 王安宁 曹时涛 于爱华 谢东元 赵鹏程王力伟马 斌黄丽辉吕 斌曹 谦董银兵何全祯崔 俊黄 畅关 鹤姚 斌汤丽莉薛 娇唐金林罗进科李志华郑 楠 高俊杰 李盈洁 李新媛 姚志丽 王 奎 马 超 杜卫国 林 涛 文 斌 郭岩石 张重阳 尤振国 贾小玲 刘 杨 何少军 石建新

李国彬 石玉辉 张晓亮 王 英 高晓欢 徐玉兰 李正序 邓宁波 李 敏 何淑娟 徐进才

二、助理会计师(91人)龙淑娟 郑媛媛 王宁芬 洪 娟 王丽娟 王木子 缪 辉 冯 袆 杨 艳 岳怀娥 杨光艳 李 鹏 李 磊 梁晓晶 史 慧 席 娟 徐志华 张 洁 高 锐 张小娟 潘菊霞 胡爱英 谢伟荣 黄丽鹏 王丽娟 王 健 张 迪 杨 灵 苗福荣 黄丽艳 陈丽娟 徐 燕 张 静 陈彦虎

牛晓慧 马秀玲 李 丽 张 明 张 楠 罗希霞 倪海虹 李庭丽 王学荣 李晶晶 刘文洁 张 悦 徐 芳 杨月丽 杨 洁 史 辉 贾绣华 焦 锐 徐梦晨 马 静 刘晓倩 王立萍 李英育 宋文斌 刘彩云 于永红 张志勇 王晓莹 黄嫣沁 雍振卫 罗晓恒 马 静 谢文娟 詹 颖

杨冬梅 冯 佳 屈立琴 吴小飞 冯 静 严 萍 邵 芳 韦海蓉 陈建华 郭风梅 王慧琴 姜春月 郭慧娟 樊 蕾 李 霞 董 萌 高宏斌 马 静 马 娟 马建宁 朱耀权 杨金芳

三、助理经济师(51人)文 淼 范志强 张 鑫 詹 萍 张 章 张云成 董 艳 李金凤 张 珊 程 瑞 何 香 王 春 张 彬 王志英 伏丽萍 何彦孝 窦建莉 李 静 刘海波 钟 勇 吕倩倩 冀志斌 曹 志 陈玉华 宋嘉宁 王 迪

严学会 吴志强谢 莉张芳丽宋庆荣丁 杰李 艳马 娟赵咏娟李克冕白 璐刘宇翔沈建萍周 进 陈 燕 罗永珍 蔡明蕊 余 杰 王若楠 王莉娜 刘春燕 高 珊 王晓丽 马建兰 史永国 曹红英

篇7:评审公示

职称评审公示

根据平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便函平人社函[2017]76号文件,下达XXXX学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数一人,按照朔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及有关会议精神,XXXX学校成立了本次职称评审领导组:

长:XX 组

员:XX 领导组根据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本校职称评审的实际特制定如下流程:

1、件精神。

2、十二月二十六日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本次职称评审十二月二十五日组成领导组,召开了第一次领导组会议,学习了文会议和文件精神。3、4、5、十二月二十八日能知到中小学二级教师的人员准备评审材料。十二月二十九日领导组初步审阅参评人员的各类材料。

十二月三十日根据参评人员的材料情况,制定了高石庄乡寄宿学校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价标准: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师职业,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3)申报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须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且体专业不作要求。(4)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资格,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答辩、考试成绩合格以上等次。不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或未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的中小学教师,校长不得申报。

(5)身体健康,能全面履行本岗位职责,完成规定的教学或教研工作任务。

6、中学一级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体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胜任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能够指导所教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

(2)完成学校规定的备课、授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等教学任务和教学工作量。根据工作需要,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

(3)教学基本功扎实,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传授正确完整,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教法灵活,演示熟练,图示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疑点分析透彻,教学效果良好(其中至少1年为优秀),符合评估标准要求。

(4)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书育人,将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渗透于教学之中,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所教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在各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5)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课程)改革实验,能撰写有一定水平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教改实验报告。

(三)在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任现职以来,承担中心校区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并获得好评。

(四)能够结合教学特点,自制教具,加强直观教学,取得明显教学效果,受县级以上教研部门的肯定。

(五)教学研究机构人员开展教研活动取得一定成绩,指导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级,经学校安排,有计划的指导2名以上教师,被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提供能反映指导青年教师过程的材料、指导小结)。

篇8:信息化背景下职称材料归档的思考

关键词:职称评审,信息化,职称材料归档

职称评审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 全国不少地方进行多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有的在开展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中建立申报人员基本信息和申报信息数据库, 有的建立职称评审结果信息数据库, 还有的将以往的职称申报评审材料进行数字化扫描, 建立职称材料数据库等, 但首先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全程信息化的是广西职改部门。广西职称信息化建设于2007年启动, 2008年在广西柳州市进行了探索性试点, 在取得经验和改进后于2009年对广西全区各系列高级职称全面实施信息化申报评审, 广西区职称评审信息化, 这在全国人事系统职称管理工作中是一个首创。然而, 职称评审信息化进程却影响了2009年职称材料及时全面归档, 面对这一缺失, 有必要对信息化背景下职称材料归档保管工作进行思考。

一、职称评审信息化内涵及特征

职称评审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平台,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利用职称申报评审管理系统, 实现职称申报、评审、数据管理和服务等职称工作数字化、现代化。职称评审信息化有如下特点。一是无纸化、数字化。在个人职称申报、评审以及数据管理过程中, 所有信息, 包括个人申报信息、资格类和业绩成果类证明材料信息、鉴定和评价意见、盖章、信息处理等, 全部数字化, 整个流程全部通过计算机和管理系统处理, 全部信息通过计算机检索、浏览。二是规范化、标准化。通过职称申报评审管理系统, 对各项信息内容格式、大小、含义, 以及信息处理流程、要求等作了统一要求。三是现代化、高效化。对于申报职称的个人, 利用管理系统, 可以方便填写、修改、打印申报材料信息, 不再需要复印大量的申报表、资格和研究成果等辅助证明材料;对于组织申报和评审的基层单位, 大大节省了材料管理、审核意见处理、盖章等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力;对于评审专家, 实现评审信息化后, 所有的申报材料都存储在评审管理系统里, 每个专家通过评审管理系统“快速完成材料检索、审阅分析、在线讨论、网上表决等一系列操作。”另外, 各种统计分析数据的处理和职称资格审批均可在评审管理系统上完成。四是网络化、共享化。基于网络开发的职称评审管理系统, 满足了个人、基层单位、省级各系列职称评审组等各个层次的应用需要, 也实现了大范围内的组织申报和评审工作协同开展, 以及各项数据系统内共享。

二、职称评审信息化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职称评审信息化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是深刻的、多方面的, 主要影响表现在职称材料归档、存储、管理和档案工作者等方面。

1.信息化对职称材料归档的影响。职称申报评审全部信息和申报材料的数字化, 实现全程“无纸化”, 对档案工作会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一是与现行档案工作规范不接轨。职称申报评审材料主要有三类:申报表类、资格证明类、业绩成果类, 不同的档案管理部门, 需要将不同的职称材料归档。作为省级主管职称评审工作的职改办, 需要保存全部各类职称申报评审材料, 作为基层单位, 一般需要保存获得晋升人员的职称申报表, 一份归入个人人事档案;一份归入单位的综合档案。目前, 人事档案材料普遍以纸质文件材料归档, 职称材料无纸化将使传统人事档案工作难以适应。二是归档对象的变化。职称评审信息化后, 归档的对象变成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 如收集、整理、分类、编目等必然采用新的工作规范和标准。三是职称材料信息存储安全受到挑战。因为职称材料信息存储介质稳定性不足, 容易受保存环境的影响, 网络可能会受到病毒或黑客的攻击, 这些因素都影响职称信息的长期安全保存。

2.信息化对归档管理模式的影响。传统的职称材料归档管理对象是纸质档案材料, 已有完整、规范的管理模式, 职称评审信息化后, 职称材料归档管理的对象将是电子文件, 文件材料信息的载体变成光盘或磁盘, 它必然对归档管理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

3.信息化对档案干部的影响。信息化时代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他们不仅仅要拥有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 还需要熟悉和掌握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内的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 也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包括观念上和技术上的要求。

三、面对职称评审信息化职称材料归档保管的策略

职称评审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档案工作必须主动适应, 积极探寻信息化背景下职称申报评审材料归档管理的策略。基于信息化背景、当前技术条件和工作实际需要, 笔者认为, 职称申报评审材料归档保管应采取如下策略。

1.双套制策略。在实际工作中, 电子文件在信息传输、处理以及信息共享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是纸质文件所无法比拟的, 而纸质文件的法律凭证效用、原始记录性以及长期安全保存的优势又是电子文件目前还无法体现的。基于此, 大多专家、学者认为,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存互动, 形成良性循环。因此, 采取“双套制”将是在相当长时期内解决信息化背景下职称申报评审材料归档保管的有效办法。所谓“双套制”, 是指电子文件及其打印制作成的纸质文件同时归档, 二者共存。“双套归档可使同一份文件的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共同处于存储和可利用状态”, 发挥各自在管理服务和存储方面的优势。双套制既保证了职称材料的安全保存和法律凭证作用, 又满足职称材料的科学管理和信息共享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策略, 职称评审管理系统中需要植入档案管理模块, 以实现如下两大功能。一是实现职称材料归档工作的规范化。将档案管理模块植入职称评审管理系统中, 作为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的一个必要环节, 从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方面将职称材料归档工作作为必选项, 以有效保证职称材料及时归档和齐全完整。二是实现职称材料信息脱机保存。职称材料归档是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最后的环节, 在经过档案管理人员对归档信息进行审核后, 利用档案管理模块的功能, 按照不同的要求, 制作职称材料纸质文件, 制作数据光盘, 该数据光盘在脱离评审管理系统后, 仍可以实现职称材料信息数据查阅、打印等功能, 既方便各单位归档保存, 又可进行有效的职称材料信息管理和服务工作。

2.分级保管策略。目前, 国家对职称材料有归档要求的是综合档案和人事档案两类。针对这一要求和目前的现状, 职称材料归档保管应采取省级职改部门的档案室、基层单位的档案室和人事档案室三层次归档保管模式。对于省级职改部门, 作为一个省的职称评审工作的最高机构, 承担职称政策制定、申报和评审工作的组织、有关违法违规问题的裁决等职责, 汇总的职称材料最全面, 最权威。所以, 从安全保存职称档案, 发挥凭证作用、做好服务工作的需要出发, 应该为每一位申报者打印制作一套纸质职称材料, 包括职称申报表、资格证明材料、业绩成果材料等, 按照纸质材料归档规范, 按年度分系统一人一卷归档保存。另外, 考虑到现实需要, 可对不同人员的材料划分不同的保管期限, 即对于获得晋升或认定的申报者的职称材料规定长期保存, 而对于未获得晋升的申报者的职称材料规定短期保存, 到期及时鉴定销毁。对于基层单位综合档案管理部门, 作为申报者的工作单位, 为了保存职工的历史记忆, 做好有关档案服务工作, 需要采取双套制职称材料归档保管, 一是保管省级职改部门为各单位制作的仅包含该单位当年申报者的职称材料的数据光盘;二是保存利用彩色激光打印机打印的本单位获得晋升或认定的申报者职称材料, 按照纸质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对于基层单位人事档案室, 职称申报评审材料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见证, 是组织人事工作要求归档的重要材料, 但由于人事档案工作性质和档案材料归档要求与综合档案的管理要求有较大差别, 服务对象和要求不同, 特别是人事档案工作基本保持传统做法, 基层单位人事档案室仅保存纸质职称材料即可。

3.前端控制策略。在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中, 需要有超前的档案意识和观念, 把档案工作的前端控制原则落实到工作制度、归档规范和管理系统设计等方面, 保证职称档案材料归档和管理服务工作有效开展。为此, 一要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强化档案意识。各级职改部门的领导干部, 特别是省级职改部门的领导干部, 要充分认识到职称档案的重要意义, 要把职称材料归档工作作为职称信息化工作的组成部分, 把它纳入到有关工作计划当中, 融入到职称评审管理系统功能里, 从思想上、技术上保证职称材料归档工作有效进行, 将前端控制理念落到实处。各级档案工作业务指导部门, 面对新情况, 要积极研究信息化背景下职称材料归档保管有关问题, 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使职称评审信息化与职称材料归档工作同步规范进行。档案管理干部要提高素质, 更新观念, 树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识, 要充分认识职称申报评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自动面对, 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适合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职称档案材料归档的办法, 最大限度地把握主动。二要完善规章制度, 强化工作职责和规范。职称评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职称工作领域的新举措, 面对新的工作流程、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管理对象, 传统意义的档案管理方式必然需要改变。

参考文献

[1]刘南劭, 刘江.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 (社科) , 2009 (9) .

[2]李志远, 胡金洪.职称信息化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14)

篇9:职称评审公示材料

今年需要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小学教师要在申报材料等细节上特别注意。如在评审材料上,《关于2007年度我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有关问题的通知》[豫职改办(2007)6号]强调: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的,单位类型需注明城市初中、城市高中、农村初中、农村高中或其他教育机构;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的人员要提交本人所教学科1学年的教案,申报高级实验师任职资格的人员提交2份实验教案(复印件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省辖市在报送中学高级教师评审材料时,须提交近5年来省辖市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获奖文件和省辖市、县(市、区)教师节期间表彰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文件原件或加盖发文单位公章的复印件(2006年已报送的文件除外)。《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根据不同系列评审安排及时间要求,妥善安排本地、本单位的资格审查工作,省辖市在报送中学高级教师评审材料前,应先到省职改办进行资格审查,后到中学教师高评会所在部门领取编号,对评审材料编号完毕后,再报送评审材料。资格审查的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

针对近年某些单位或个人利用专业技术人员发表论文的迫切心情,编辑、出版非法报刊行骗的情况,河南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关于非法出版物有关问题的公告》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职称评审工作质量,切实维护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根据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的有关精神,借鉴其他省市的做法,将经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认定的部分非法出版物名单予以公布(读者可进入“河南职称网”www.hnzcw.gov.cn或www.hnzc.gov.cn查询),供各级评审委员会在评审工作中予以参考,对于在这些出版物上发表的论文在职称评审中一律不予认可。

河南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还提醒专业技术人员注意识别非法出版物:只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而没有国内统一刊号CN,或者雖有国内统一刊号CN但CN号有问题的一定是非法出版物;根据目前收到的信息,绝大部分号称是香港的刊物,主管、主办单位在网上根本查不到,或者这些单位的信息只与该刊物介绍或征稿启事相关联,其印刷单位、出版单位或者联系电话等内容都是内地的,这些刊物是非法的;不要认为在国家合法出版物上刊登征文启事或者广告的,就是合法出版物,不要相信那些打着某些名人顾问、某些大单位联办、协办、支持、赞助旗号的,就是合法出版物。目前发现的非法出版物最常见的有:

(1)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为了蒙蔽作者,他们通常只在版权页上注明国际标准刊号ISSN,而不标注国内统一刊号CN。

(2)表面上既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又有国内统一刊号CN,所不同的是它的CN号后边加括号或缀有别的字母(如HK、NR、H),说明它是在我国港澳台地区注册的,这类报刊如果在内地设立编辑部、记者站或办事处,进行出版、印刷和发行活动也是非法的。

(3)假冒国内刊号。如CN后面的前两位数(地区号)为00~10、16~20、大于66或者超过两位数的,都是假冒的国内统一刊号,因为《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的地区号中没有这些号;也有的是冒用其他已有的合法出版物的刊号。

(4)一个刊号多个版本。比如某刊物,它的ISSN号和CN号都没有问题,但每期都出版两个或多个版本,其中只有一个版本是正式的、合法的、对外的、公开的,其他版本则是收费的、非公开的、只给作者收藏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看刊号,很难发现问题,只有对比其他的几个版本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5)地区号与所在地区不吻合,即异地办刊,或者说编辑部地址与CN后面的地区号不相一致。《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题名不变,出版地改变,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要重新分配,这就是说,连续出版物题名没有改变,出版地从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转移到另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应重新分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如非法出版物《中国教育论坛》的CN号为43,应是在湖南出版的,若改在山东出版,应重新分配CN号,或者说,CN号的前两位应改为山东的地区号37。

(6)地区号后面的“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有问题,如某非法出版物本是期刊,其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却标注为0001,非法出版物《中国教育论坛》的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为7772,而按《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规定,0001应该是“报纸的序号”,7772应该是“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所以,这些所谓的期刊属于非法出版物。

为便于查询,本刊特将河南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认定的非法教育类期刊摘录出来,重新排列公布,请需要申报职称的教师注意核对甄别。

篇10:高级职称晋升公示报告

××县教育局:

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报送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于2010年10月20日召开了评职工作会议,依据评审条件,对我校拟申报高级职称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查。已于2010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公示,公示期间及期满无异议。

特此报告。

附:莲峰中学高级职称评职人员情况

××中学

二O一O年十月二十七日

××中学高级职称评职人员情况

一、基本情况

×××,男,生于1975年11月,1997年7月大学专科毕业于兰州师专数学教育专业,1997年8月参加工作,2002年7月通过函授取得西北师大数学教育本科学历。2004年12月获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2005年3月聘任。1997年8月至今在××中学任中学数学教学。在农村乡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连续13年。

该同志任现职以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任现职以来考核获一次良好,一次优秀。2010年3月撰写论文《××××××》发表在《吉林教育》第6期上,2010年4月撰写论文《××××××》发表在《数学学习与研究》第7期上。2005年被评为××市第三届青年教学能手,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符合甘职改办[1996]17号文件

(二)中的3、4、8条。

二、考核情况

×××

篇11:职称推荐评聘公示结果

公 示 结 果

为了使我校中学一级教师职务的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我校严格按照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的有关文件精神,经学校考评小组的全面考核,同意我校李霞老师于2013年报评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于2013年7月23日——8月2日向社会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均同意推荐: 李霞拟评中学英语一级教师职务。

篇12:职称评审公示材料

经个人申报,群众测评和学校考评领导小组对申报对象在德、能、勤、绩、廉各方面表现与本人准备晋级材料进行审核打分,现将我校参加松木塘镇中高级职称评审入围教师名单进行公示:

中教一级参评教师:

中教高级参评教师:

(公示时间:七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全体教职工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校长联系,联系电话:***

特此公示

关山口中学

篇13:公示采编标准

几年之前,时任主编的超级年轻的车勇先生带领了一个超级年轻的研发团队,进行了一次历时超过一年的调查,虽然问卷经过几轮循环往复式的修正,但实际上调查和研究的只有一个主题,即:我们的读者为什么购买、阅读抑或热赞《互联网周刊》。最终也只得出了一个非常突出之结论抑或期待:发现,始于互联网周刊!期待就是需求。几年过去了,发现这本身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以下简列今后的采编标准,以飧读者。

A)品牌:发现,始于《互联网周刊》!

文章无大小,每一篇文章无论长短,该文章对整个周刊品牌诉求与价值观的贡献度将得到最高的重视。

B)发现:发现并记录新与创新

发现主要指发现新技术、新模式、新人物、新产品、新企业、新行业、新服务、新趋势等一切新的东西;从所跟踪与采访的人与组织那里发现其创新思想、创新模式、创新产品等等一切创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是记者的天职和使命。

C)特色:领先半步,嗅觉敏锐,实事求是,一针见血

领先半步主要指新闻选题的时间领先性与问题的现实性;嗅觉敏锐主要指新闻角度的趋势前瞻性与独特性;实事求是主要指文章的一线采访性与立场公正性;一针见血主要指作为知名媒体编辑记者对事物人物本质的观点鲜明性与判断重点突出性。

D)细节:细节的串联与并联形成故事

除了新之外,每篇文章的可读性取决于故事性。采访并记录了细节就是故事,采访并记录了重要细节就是好故事,由编辑记者用带有事先研发式的思想导演的细节的串联与并联就是伟大的故事。

E)观点:最稀缺的永远是明确的观点

由编辑记者组成的团体称编辑部,编辑部中的个人+每个人形成互动的整体产出的观点是由文章组成的媒体产品竞争力和价值的根本。信息时代:信息获取、分析、判断导致的明确的观点,观点或结论越明确越好,这种东西是最稀缺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注:1)以上c项中多提新闻二字,指媒体是按周期出版的出版物,与时间性与新闻性的极度关联是媒体与非媒体出版物的主要区别。2)互联网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个背景或特征下论人,论物、论事、论术、论道、论各行各业及衣食住行是我们的特质。

上一篇:洒落一地的祝福700字作文下一篇:从清华园到未名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