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喜欢的文化名人

2024-04-13

我所喜欢的文化名人(共11篇)

篇1:我所喜欢的文化名人

我所喜欢的文化名人

1201班10月演讲作文比赛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名单

优秀小组:

万向思维 萌芽 未来 乔木 六色凌

优秀个人

杨佳丰 余治磊 陈天舒 赵 婉 吴 洲 高 满

优秀作文展示:

文艺全才的神韵

——坚忍、豁达、洒脱 万向思维

杨佳丰

他精通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他时而性情奔放,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时而又被孤独侵蚀,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就是历来被人称赞的苏轼。

苏轼真可谓一生坎坷!生活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凭他那过人的文采,他本以为可以大展鸿图,叱咤风云,可谁知黑暗的朝廷势力却将他一贬再贬,贬得他感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当然,黑暗势力可以摧毁他的仕途,却灭不了他心中的浩然正气。

“古今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是苏轼的“坚忍不拔之志”,就凭这,他才能成为集诗、词、文、书、画为一体的文艺全才。历史上有不少在文学上有所造诣的人,但又有多少像他一样在艺术上也成就非凡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虽才华卓绝,可他自己更羡慕那些能真正走上自己的舞台的英雄们。你看那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灰。苏轼的才能是他人生辉煌的缘由,但同时也是他滋生壮志难酬之愁绪的缘由。才能得以让他快乐,也得以让他悲伤。

虽说苏轼人生多遇坎坷,生活多时是孤寂,可这些都不是使他悲或欢的理由。他仍是那样豁达、洒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雨打竹叶声中,如此旷达之语,还有谁说得出?“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晓。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你看,这“絮花飞落”的暮春之景,到他笔下的《蝶恋花》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衰败之下可见生机勃勃,怎能说苏轼不乐观、豁达呢?

总说男子要心胸坦荡,海纳百川,苏轼当然是不失这一般神韵的。在丙辰中秋之夜,他独自一人欢饮达旦,在这月光如水,月满如盘的中秋之夜,怎叫游子不生孤独寂寞之感。所以苏轼也问上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为何月亮你今天晚上要这么圆呢?可见苏轼此时也被寂寞缠绕。但最后他却唱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以平常、淡定的心态来看聚散离合,多么不简

单啊!

当然,苏轼的神韵也是离不开时代的熏陶。如果他最后没有被贬,并到黄州,又怎有那新一层的人生思考呢?正如余秋雨所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我们现在能学的是他的“坚忍不拔之志”,豁达的情绪,洒脱的气度,博大的胸襟。

黄州造就的苏东坡

萌芽

余治磊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诗词画作均具有极高成就,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数千年历史被公认为文学艺术造诣最高的大家之一。

苏东坡在黄州时,写下《教战守策》,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对大宋当权者的疑惑……写出他不凡的才学,缜密的才思。从中,我看到了一个满腔热血的爱国者。由于与统治者政见不合,也因为自己才学能力太强,遭到朝野官员的嫉妒,于是一贬再贬,出京城,进湖北,入黄州,疲惫不堪的他只好到一个破庙中住下。

正是黄州,让他找到一个反省自身的地方。正是那里的时光,磨平了他锋芒毕露的棱角,变得豁达、淡定甚至超凡脱俗,《赤壁赋》一词尽显他的乐观旷达,“物与我皆无尽也”是他对人生的思考。

在黄州的他,看到天高地阔的原野,变得豪爽起来,原来不饮酒的他,到黄州后酒量大增,可能是黄州有好吃的、好玩的,令他酒性大发,也可能是黄州的氛围让他变得超凡也更加旷达吧!“夜饮东坡醒变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可见他是多么爱酒吧!喝醉后,面对大江,顿生超然不羁的遐想,也变得更加豪放。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奏响儒学对不屈豁达的人生的赞美,他虽处流放之地,却有乐观豁达的人生信条,虽身处困境,仍力求不屈的精神,是苛政难以打压的。

正是他的精神力量让黄州许多本无生命的自然万象更具意味,更是他的文章,让本来苍凉的黄州变得闻名于世。他不仅是黄州美的发现者,更是黄州美的造就者。真的大家,敢于直视惨淡的人生,敢于居身于穷乡僻壤中,为什么我们觉得苏轼的词句句经典,甚至字字耐人寻味?因为他将心中的感受和到一字一句中去。

在某一领域颇有建树算不得什么,但做到豁达乐观,身处逆境仍不屈服就很难

了,但苏轼做到了,也就更令人景仰了。

我最喜欢的词人—毛泽东

未来

陈天舒

踌躇许久,对于词人,眼前浮现了很多人物形象,有抑郁份感的柳永,有乐观

豁达的苏轼,有凄清悲凉的李清照,但终当想起自己的名字时,我决定了,那个人就是毛泽东,在毛泽东正值63岁高龄的时候,他从武昌横渡长江,到达汉口,面对着楚地天空舒展,空阔抒闲情怀,视急流中畅游为漫步于闲庭一般轻松,发出了“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的感慨,也造就了我的名字——陈天舒。

从出生到长大,小学三年级才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魅力,那便是《卜算子〃咏梅》,悄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总在想像那究竟是怎样一种情怀,梅花早早的将花儿在寒冷的冬日里开放,预示着近乎绝望的人们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但当春天正盛,百花争艳的时候,它却化作春泥去护花,散发出缕缕清香。

从古至今,诗人写愁,往往是愁到了极致,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们写愁化作极为庞大的有形之物,让人因此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毛泽东却写愁,反而充满豪气“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这是对夫人杨开慧的思念之情,细腻却也不乏男子的豪迈之情,“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是啊!睹月思人,哪能不伤心呢?

但想到战士们不畏艰险,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心中顿生豪迈之情,也坚定了他走完长征路的信念,他挥笔而就,写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诗句,振奋了士气,也感染了我。后来,我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中感受到祖国的愉悦之景;我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看到了他宽阔的胸襟,我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感受到伟人的情怀。伟人总在用他的点滴感染着平凡人的一生。

接着,我便与毛泽东来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参观毛主席遗像,由于去的人太多,等了很久,从门口进去,经过层层安检,但只看了那么几眼我们就出来了。但哪怕是那么一会儿,隔得那么远,看着那个安祥睡着的伟人,想着那些词作,似乎和着风儿,看到了那个在长江大桥抒发着“逝者如斯夫!”的伟人,似乎他是鲜活的站在我面前的。

我始终铭记着在登长城的路上,是他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支撑着我的意念,让我们爬到最高处。那时,在下来的时候,看到一只向上攀登的螳螂。我想这句话在它们动物界也一定很有名,要不它怎么也会朝着长城的顶处爬去呢?

到如今,我还在了解毛泽东的诗词,还在一步步寻找着这个伟人的踪迹,希望更加了解这位词人,与这位伟人的距离更近一步。

我喜欢的李清照

乔木

赵婉

吴洲

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已记不起是在何时了,只知道你是一个才女。那时我就在想,才女在古代,应该像中国的大熊猫一般稀奇吧,身上必定笼罩着许许多多的光环,那时,年少的我喜欢你,仅仅只是因为你的光环。

渐长以后,开始接触你的诗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个“沉醉”道出了你的欢愉,惊起鸥鹭的情景趣味盎然,让人徒生羡慕之情。你的诗是那样清新别致,美景跃然纸上,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青春年少的你的确拥有大把大把的好时光与好心情。良好的出身,文学艺术的熏陶造就了你的一身才气,同时也造就了你一生坎坷不平的命运。

在爱情这个十字路口,你遇见了赵明诚,你们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两家又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你们都酷爱金石研究,这几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迹,在这一刻,上天似乎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你,你安静地享受着这一切,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一段最美好的时光,然而,你怎知道,那段时光仅是你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在这之后,你要经历一个又一个艰难坎坷,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悲痛。

“昨夜雨疏风骤,沉醉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首《如梦令》写出了闺中少女伤春易春的复杂神情,你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以花自喻,感叹青春的易逝。殊不知,你的一生也像花儿一般,在最美的时刻绽放,终究敌不过时间无情的变迁,最终只能凋谢,枯萎,渐渐化为尘土。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多愁善感的你,几点催花雨也能触动你的情丝,进而想到“人何处”,想到了离自己远去的意中人,他是否也在淋雨?何时归呢?你望啊望,无数次想像着他归来的景象,却只看见无边荒草,望不见归来路。

时光是残酷的,拉着你的手不断向前奔跑,丝毫不顾你的意愿,你开始由天真无邪的少女变成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妇,从此便开始你漫长而辛酸的一生。

婚后的日子虽说不及小时候美好,整天无忧无虑,但两个人在一起,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也能苦中作乐,然而,赵明诚却早早地离开了你,你痛苦不矣,连想念、盼望意中人归来的机会都没有了,不知是因为悲伤过度还是因为一个人的生活的确太苦,你嫁给了张汝舟,婚后却发现他仅仅只是为了你的金石研究,当他发现你身

边的文物已尚存不多且仅存的那一点他也没有办法得到时,他开始对你大打出手,从小便养尊处优的你哪里受过这等委屈,你毅然将他告发之后也随之入狱,但你却不曾后悔。我很难想象像你这样的一个弱女子骨子里竟有这样一种气节,这样的一种反抗精神。但是,我喜欢这样的你。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雨打芭蕉的声音引起你身在异乡的愁思,你一路从北方逃难到南方,听到了在故乡未曾听到的声音,竟感到有些不习惯,“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时的你已五十一岁,几经波折,颠沛流离避难金华,好友介绍你到当地的双溪去游玩,你却悲叹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啊,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你的青春年少,却载不动你的满腔愁苦。国亡,夫死的痛并不是每个女子都能忍受的,而你这样一个弱女子却忍了那么多年,叫人情何以堪。

我不知你是怎样熬到暮年的,只知道你暮年时没有孩子,孑然一身,当你想要把毕生所学传给一个朋友的女儿时,孩子却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你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夫死,国亡的痛,这一路的奔波,你都咬牙挺过了,却不想一直支撑着自己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填词---也不被人理解。你一身才气,学富五车,到头来却被人象怪物一样看待,一种从所未有的恐惧感向你袭来,你身心疲惫,早已无力招架。此时的你仿佛坠入了一个无尽深渊,周围只是无边无际的黑暗,我是多么不想看到这样的你,让人心碎。一首《声声慢》道出了你一生的辛酸,你一生寻觅的幸福最终也没能找到,一句“凄凄惨惨戚戚”倒是道出了你那不堪回首的一生。

国破,家亡,夫死、婚变,无人懂,你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无人懂,你孤苦无依地孑然走向人生,容颜悴,身心疲,任凭自己在黑暗的炼狱中煎熬到73,但是,不论是你年少时的天真无邪,婚后的多愁善感,还是后来的痛苦不堪,我都喜欢你,我知道,从一个至低点向一个至高点,爬去也许很艰难,但最后站在山顶上的喜悦足以让自己无悔,而你——易安居士,从小便站在了人生的至高点,然后便一直下坠,偶尔拉到一根救命的树枝也会无情地断掉,然而,这样一个由极乐到极悲的人生也没能打倒你,反倒让你变得坚强,20多的青灯照孤壁的孑然独处,你苦苦地跋涉,顽强地抗争,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也让我们后人得以了解你,走近你,进而去体会你的痛楚。

陶潜和苏东坡都能忘却自己的不快,用旷达的胸襟去面对一切,然而,我最喜欢你,梁衡说你是“乱世中的美神”,然而我想说,你并非神,而是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你只是一个弱女子,并不能将所有痛苦臵之度外,但你却能忍痛在尘世间活着,你真实得触手可及,而陶潜和苏东坡多了一丝不可触及的朦胧感和距离感。

小时候喜欢看安徒生童话,童话中灰姑娘总会变成公主,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然而现实并非童话,连安徒生也写不出你的悲伤,但是,你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你,在大雁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再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你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地走过,深深浅浅的足迹,见证着你一生的离合悲欢。

易安不安,“柔肠一寸愁千缕”,这个乱世中的纤弱女子,完美地向后人演绎了至刚和至柔的完美结合,描画出婉约千年的美丽。

我眼中的苏东坡

六色凌

高满

穿过历史云烟,我盼望着你的身影。无论是以流放身份结束政治生涯的政客,还是以文辞笔墨留芳千古的词人,无一不令人敬仰,令人敬佩。于是乎,我便在那字里行间去探寻你的踪迹。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是个无梦的夜晚,在这个孤独的时刻,你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见地上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你感叹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与吾两人者耳。”与其说这是闲情,倒不如说是壮志难酬的烦闷。空有志向不能实现,你没有像文人骚客那样作词以大表愤懑,而是在自嘲中平淡的略过。

多次遭贬,在世人眼中,这样的经历应该会把你压到历史的灰尘中去吧!可出人意料的,你却从另一个地方崛起。而中华文化史上也因此出现了一个与三国赤壁齐名的文赤壁。在这个穷僻的地方,你以你独特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月出如东山之上,徘徊于丰生之间。”月亮升起,眷恋着闪烁的星空,“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无边的白露笼罩着广阔的水面,于是想着自己驾一小舟漂荡在万顷的江面。这是多么壮阔的景象。面临此景,世人无一不在惊羡长江的无穷无尽,只有你,东坡居士说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蒿而莫取。”是啊!万物皆始于天地,也终于天地。这样浅显的道理却只有你苏轼一个人知道。世人被凡尘蒙住了心灵,也只有你以智慧的双眼,穿透这层迷雾看到本质。我不禁叹哉!

八月十五日,本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可你却是远离家乡和亲人,在遥远的异乡,与一轮凄冷的明月相伴。于是你欢饮达旦,大醉,作《水调歌头》来怀念子游。你把着酒,望着无言的青天,自问“明月几时有”你心中挂念着天宫的日期,想要乘风归去,远离这红尘,但又怕禁不住高处的清寒,于是你以你的豁达,你的乐观唱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千古佳句。我吟着这首词,便在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中沉沦了。

在你赏景作词以寄托情感时,或许有人会说你没有进取心位卑而志国。而密州的出猎却证实了此人的短见和你的伟大。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又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是你惊天的豪气。酒酣胸胆,尚且刚开始,即便头发花白,又有什么在意的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疑问,是你想要报效国家的心声表露。若可能,你一定将弓拉成满月,朝西北远眺,遥射天狼星。伟大的志向支撑起伟大的身影。这一刻,你在我心中的影子,永远挥之不去。

对于人生,政治上的风雨,你坦然而对,无所畏惧,只凭一件蓑衣,任一生风雨。风雨平静之时,你望向那才走过的地方,那平静而深幽的眸子里,既没有所谓风雨,也没有所谓的晴,只有那一轮斜阳诉说着你内心的温暖与宁静。

生活中一次次的挫折,一次次的失意,没有令你沮丧,而是让你用那豁达的胸襟包容了一切,并且依旧怀有希望。你的一切,让我最惊羡的并不是为通天的才气,而是对生活那种乐观的心态!

在满是墨香的纸上,我轻轻地读着你的故事,在充满泥泞的人生之路上,我慢慢地印上我的足迹。

篇2:我所喜欢的文化名人

张老师个头不大,却有一枝弯弯的柳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个能说会道的嘴巴.样子看起来和蔼极了,一点也不会让我们“害怕”她.张老师是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让我来慢慢告诉你吧!

有一次,课文中我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于是,我就去了办公室.到张老师面前说我不明白的地方,在张老师解答问题时.我听见张老师的嗓子都沙哑了,可是她不顾嗓子的疲劳和沙哑,继续给我解答问题.那时候我觉得,张老师真是一位负责的好老师.

张老师也是一位谦虚的好老师,你瞧——有一次上语文课时,张老师让我们听她读课文.不一会儿,老师读完了,我们全班同学一起鼓掌,并且说:“老师,您读的好棒!”但我们班的方舟同学却说:“老师您有一个地方读错了.就是:‘我不满六周岁’,您却读成了‘我不满六岁’”老师听了,谦虚地说:“我一定改正.你指出了我读错的地方,就说明你听的很认真,佷好!”

篇3:我所热爱的语文

我坚决反对那种轻视语文的观点, 那是对语文的践踏和亵渎。

我所热爱的语文, 是一条激情澎湃的长河。它使人恬适, 使人酣畅, 使人心神荡漾。它让人体验到《陈情表》悲悯动人的情愫, 《祭十二郎文》泣血带泪的深情;“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激愤, “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忧愁;《再别康桥》的缠绵, 《致橡树》的忠贞……

我所热爱的语文, 是一轴奇异的风景画卷。浓郁的文化古韵浸透《故都的秋》, 朦胧醉人的《荷塘月色》似真似幻;更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映带左右”的兰亭, 俊雅清幽;与赤壁同唱“大江东去”, 和夕阳共吟“小桥流水”……这里有美的结构, 美的思绪, 美的语言, 美的韵律……

我所热爱的语文, 是一次舒适的心灵旅行。思索《药》与《祝福》的深沉思想;感悟柳宗元《愚溪诗序》的大智若愚、《赤壁赋》中的乐观旷达;体察《花未眠》的理性之美, 欣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诗情、《长亭送别》的画意;感受《雷雨》中美与丑的对比和较量……

语文, 是炫目的先秦繁星, 皎洁的汉宫明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 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庄子的逍遥云游, 魏王的老骥之志……

语文, 是一种怀念, 一种饱含泪水的怀念。李清照慨叹“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普希金吟诵“一切都将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人间最为缤纷的音符, 在怀念中得到了极致的凝固, 凝固在泪痕斑斑墨香缕缕的竹简上, 绢帛上, 白纸上, 凝固在倾诉对象的耳畔和心扉, 而使它凝固的正是语文。可想而知, 语文的一点一提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折一钩, 都是人生感情的触角, 都是灵魂挣扎的见证。“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生活着, 怀念着, 几乎所有的一切都由语文贯穿着, 表达着!

语文的本质是生活。史铁生在地坛中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汪曾祺对胡同生活和文化念念不忘, 川端康成在花未眠时, 记录了美的无限, 马丁路德金的一个梦想, 为千千万万黑人铺就通往光明的大道。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还给人的一生添柴加禾。语文教育应该注重陶冶性情, 培养心智, 激发潜能。语文学习不仅是了解学科知识, 更是一种体验, 一种享受——“我是幸福的, 我爬过篱笆, 寻找到了那颗草莓……”

现如今, 功利性的被动的语文学习使我们错过了太多的美丽与感动。高尚的语文被冷落, 被漠视, 这仅仅是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悲哀吗?不, 这更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哀!

篇4:我所喜欢的女人

我喜欢眼神乐于直视他人的女性。她会眼帘低垂余光袅袅,也会怒目相向入木三分。更多的时间,她是平和安静甚至是悠然地注视着面前的一切,犹如笼罩风云的星空。看人躲躲闪闪目光如蚂蚱般跳动的女性,我总怀疑她受过太多的侵害。这或许不是她的错,但她已丢了安然向人的能力。

我喜欢到了时候就恋爱到了时候就生子的女人。恰似一株按照节气拔苗结粒的麦子。我能理解一切的晚恋晚育和独身,可我总顽固认为逆时辰而动,需储存诺大的勇气,才能上路。如果是平凡的女子,还是珍爱上苍赋予的天然节律,徐步向前。

我喜欢会做饭的女人,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手艺,博物馆描述猿人生活的图画,都绘着腰间绑着兽皮的女人,低垂着乳房,拨弄篝火,准备食物。可见烹饪对于女人,先于时装和一切其他行业。汤不一定鲜美,却要热;饼不一定酥软,却要圆。无论从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的角度想,“食”都是一件大事。一个不爱做饭的女人,像风干的葡萄干,可能更甜,却失了珠圆玉润的本相。

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萬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不读书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只有一世才情,可书中收藏着百代精华。

篇5:我所喜欢的男人散文

我喜欢眼神乐于直视他人的男人,眼里透出自信与真诚,徒然也有怒目的时候,也是坦然相对。眼神总是遮遮掩掩,游离不定的男人,无法让人感觉安全,让人信任。

我喜欢有五“心”的男人,感恩之心,责任之心,上进之心,孝心,爱心。

深存感谢恩之心的男人一定懂得感谢父母,感谢天地,感谢朋友,感谢伤痛。心存感恩之心的男人也会懂得珍惜身边的人。若没有感恩之心,便不懂知恩图报。

是个男人就应该有责任心,能挑大担能承担责任,能让女人依靠。没有责任心的人只能算一个浪子,浪子且能给女人一生的幸福?

一个上进的`男人会被人欣赏,不断改变自己的愚腐,随竞而进,开拓自我,哪怕他没有别人优秀。一个容易满足现状是不识进取的男人,只会日渐被社会淘汰的。

为人之本,以孝为大,以孝感天,以孝泣地。懂孝便懂了一切。一个没有孝心的男人是很可怕的,他们总是盲从别人,惧怕世界。

爱为人生主体,有爱心才会有热情,用爱感化人,用爱去帮助人,用爱去对待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懂爱的人才懂得生活。失去爱心的男人等于失去了一切,他不会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所在,他们只会自恋。

我喜欢会做家务的男人,做家务并不是女人的专利。繁琐的家务让女人快速变老,社会变迁男女平等。让男人做家务为的是他懂得体贴女人,心疼女人,理解女人。一个不爱做家务的男人实际是一个大男人主义,他们会理所当然的说那是女人的事与男人无关。生活本就是两个人的事,两个人的空间不该由两个人一起来打理吗?

篇6:我所喜欢的六年级作文

我喜欢在春风中,哼着歌在草地上奔跑,就像一只自由的小鹿,没有人约束你,和大地合而为一,听听鸟儿们的合唱,看看春天的一幅画,闻闻草地发出的青草香,我就是这么爱春天。

我喜欢夏天的`永昼,是多么的热闹,大海正呼喊着夏天,蝉正在吟唱着「爱情之歌」树梢也在轻轻摇着沙铃,我就爱这气氛。

我喜欢秋天宁静的情景,山丘上,放眼望去,苍白芒草一大片,风一吹,稻浪飞舞,就像一道道的浪花拍打下来,那是多么的宁静,优美啊!

我喜欢冬天深沉的雪景,落下的雪花就像一片片的白色花瓣,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白色的沙漠,毫无止尽。

我喜欢活着,因为活着才能享受人生的乐趣,也才能做我喜欢做的事,因为我活在这个世界,让我喜欢在这世界上活动。

篇7:我所喜欢的唐诗中的美景佳句

周利萍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6·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1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1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1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1·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22·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刘长卿《别严士元》 2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2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2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2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7·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望秋》 28·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旅怀》

29·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篇8:我所喜欢的语言

这段生涯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在筛选中找到失败的症结,至少是一个症结。

最先让人失去耐心、也失去胃口的,首推语言,就像面对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对方的衣着若不能在第一时间打动你,你很可能视而不见。以貌取人,一直是个饱受诟病的习惯,但它确有其道理,不妨把这个词直接改成衣帽取人,衣帽两个字,说起来是一个人的着装和修饰,是外在的东西,但实际上,它是一个人由内而外、内外作用下的体现,同样的衣帽,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效果。那些让人提不起阅读兴趣的作品,首先是语言上失了势,不忍卒读,就算勉强读下去,也无可圈点之处。其实,但凡稍有可圈点之处,语言也不会贫乏无趣,因为内容和语言是相互作用的,有时即便语言稍微弱一点,若内容精彩,也可对语言作些弥补,可怕的是两者皆弱,便无可救药。

說起来,这些语言也没有什么大毛病,一眼看去,它们甚至无可挑剔,长短得当,用词准确,也有自己的节律,唯一的毛病就是不吸引人。

我想起我的一位责任编辑批评我时说过的话:是不是还没进入状态就逼着自己硬写了?没有文气。

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还将一直响下去。

我猜我所看过的那些不吸引人的行文,多半也是这么个原因,作者还没把自己调动起来,还没投进那个情境中去,就草率动笔了,就像站在屋外跟屋里的人说话,既费力又不讨好。

我开始留意那些我喜欢的作家的语言,虽然都是翻译作品,但一点都不妨碍我对他们的喜欢,我这样想,一个好作品,遇到一个好翻译,结局可能只会更好。

我所喜爱的作家,一直都有缓慢的变化,但有两个人,从来没有变过,一个是卡尔维诺,一个是福楼拜。

我很晚才碰上卡尔维诺,第一次就是那本著名的《我们的祖先》。感谢译林出版社,没有安排任何出版前言、译者序之类的,翻看第一页,就是《分成两半的子爵》:“从前发生过一次同土其其人的战争。我的舅舅,就是梅达尔多·迪·泰拉尔巴子爵,骑马穿过波希米亚平原,直奔基督教军队的宿营地。一个名叫库尔齐奥的马夫跟随着他。大群大群的白鹳在混沌沉滞的空气中低低地飞行。”

读它们总是让我感到呼吸急促。短短两页,一场情势危急的战争已经介绍完毕,主人公被“立即任命为中尉”。谢天谢地,第一节就此结束,不然我怕我会因为狂喜和紧张而无法读下去。仅仅这个开篇的章节,我反反复复读过无数遍,有一天,我正在做着别的事情,突然明白这短短两页何以让我如此激动了,它的每个句子中间都留有一道刚够读者喘口气的缝隙,正如从一数到三,他没有写出第二句,而是用一个句号代替,或者说,他留了一个空洞,让读者站在那个洞口上,自己从第一句跳到第三句去。如此一来,不仅他的句子活灵活现,他的标点符号也活了过来,它不再是用来断句的工具,而是像战争中的马一样不可缺少,至关重要。

类似的经典段落还有很多:“战斗在上午十点准时开始。梅达尔多上尉骑在马背上,凝视着准备迎战的基督教军队排列好的强大阵容,波希米亚平原上的风吹来稻米的清香,仿佛来自某个沸沸扬扬的打谷场。他把脸伸向来风的方向。”我试过很多次,如果我来描写那个场景,我至少可以在他的每个句子之间再填上两到三个句子,但那样做的效果无异于往牙缝里硬塞上肉屑,是一件难受而且恶心的事情。

事实证明——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一堆句子的森林,即使字字珠玑,也不过是理性地面对美好事物的感觉而已,类似于看一场无可挑剔但也谈不上动人的电影,而对于上述段落中的文字,那些因为简省而略显疏朗的空洞,看上去是普普通通的间隔,实际上正如吸尘器上的小孔,读者的感情不由分说便被吸附过去。

当然,这只是表象,卡尔维诺最让我着迷的还是他的故事本身,他总是津津乐道于另一个绝不可能的真实,仿佛他就来自那个从未被我们发现的国度,他在用我们的语言讲述那个国度里的事情,明知不可能,还是深深沉浸在他煞有介事的讲述里,因为,它听上去那么真实,真实得就像随时发生地我们身边的寻常事,真实得我一边读一边直想去寻访那样的地方,模仿那样的人物。这反过来又归功于他的语言,若不是他的语言有强列的带入感,不可能把全世界的读者吸引到他炮制的另一个世界里去。

比卡尔维诺早差不多一百年出生的福楼拜,他的语言却是另一种无可挑剔的完美,不得不以艺术来敬称它。它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语文课,老师教我们什么是好的语言,那些条条框框,那些标准和要素,大概就是从福楼拜的作品中总结出来的些许皮毛。同样,他的语言也很简省,往往三言两语,便勾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在我百读不厌的《包法利夫人》中,他这样描写查理的前妻:“寡妇瘦括括的,牙又长……骨头一把,套上袍子,就像剑入了鞘。”他写查理的父亲浪荡公子习性难改的样子最为经典:“美男子,说大话,好让他的刺马距发出响声……随后退居乡野,想靠土地生利。可是他不懂种田,正如不懂织布一样,他骑他的马,并不打发它种地,喝光苹果酒,并不一桶一桶卖掉,吃光院里的家禽,用猪油擦亮他的猎鞋,不久他看出来,顶好还是放弃一切投机。”

最喜欢他语句里奇妙的前后衔接,没有关联词,但每一个句子都是一种前行的姿态,都在有目的地奔向前方,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能量棒,随时随地都在向外传递大量信息。

再看看我读到的来稿,包括我自己的作品,症状一目了然。我们那些看上去通畅流利的文字里,布满太多臃肿不堪的句子,太多平白无趣的描述,太多多余的“永远”、“好像”、“似乎”、“仿佛”、“一样”、“感觉”,等等,这些东西多得像海里的垃圾,多到海洋动物已经不能呼吸,多到读者快要找不到落下视线的缝隙。要不就是永远停在一个点上捣腾脚步,地上都快捣出两个坑来了,还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也许我们该把自己全都清空,从一篇最短最短的作文开始,重新训练自己,怎样写出传神的句子,怎样写出活灵活现的人物,怎样把读者牢牢抓住,跟文字内在的节律一起呼吸,直到最后一个字。

选自“新浪博客”

篇9:我所喜欢的一件工艺品作文

它的形状就像火柴人游戏中不折不扣的火柴人。虽然外表浑身漆黑,但我知道它的内心一定是银白银白的。它的海拔不高,只有我大拇指到中指的最大限度,13cm~15cm不等。很矮对吧,但是看起来它的气质比我好超多啊!

望一望摆在书架上的它,就像一个戴着礼帽的非洲绅士拿着长号在某家地下音乐厅忘情地演奏。我可以想象,那音乐厅虽然不算豪华,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但是那里飘荡着悠扬的号声、清脆的钢琴声。人们会用赞叹的目光给予他们动力。尽管那家音乐厅很狭小,观众很少,但也是这个非洲绅士实现梦想的地方,是属于他的舞台,他的天堂。

等你果然如果凑近看的话,你会发现它的礼帽是一个螺丝帽地下黏上一个加厚的圆环;它那圆圆的脑袋,是一个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黑色小圆球;它的双肩以及盆骨那部分分别由两个较小的螺丝帽和一个较大的螺丝帽做成;然而它的四肢,就是一根根微微弯曲的大铁丝,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四肢,所以我才称它为火柴人;然后它的底座,也只是一片大约后1~3mm的大型圆铁片。值得一说的是它的乐器:长号。因为除了最显眼用来表示“号”的螺丝钉(去钉)外,它就是一个扩伸的横过来的并且还有点扭曲的“S”。

这就是我所喜爱的工艺品啦。我可是认为它简洁不失大方,优雅的同时还可以当凶器的哦(只是比较重而已)。虽然它染的是黑漆,但是它的内心仍然洁白,就算因为材质关系免不了会有点灰色,但是它的反光也一样使我睁不开双眼。

篇10:我所理解的公司企业文化

我是一个走出校门不久的90后,对工作没有太多经验,甚至是有点自信心不足,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我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公司的企业文化对我对大家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活动中的一个统帅,是企业行动的指南。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它具有一种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它一定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相反,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那些失败的企业,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之所以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是向心力,把整个企业凝聚在一起。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经过时间的考验,不断总结得出来,并被企业员工所认可。它向外代表一企业,可以说是企业的另一招牌;向内则是企业凝聚力的体现,也是全体成员的信念所在,而且它可以促进全体成员朝同一个目标前进。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有了企业文化的约束,企业才能更好的凝聚在一起。在企业文化的感召下,企业全体员工才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统一性,换句话说,就是有了较强的执行力,这样就保障了企业的高速、高效的运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这样的企业、这样的员工共同营造的氛围下,所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就具备了极高的附加值,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所信赖。

(三)企业要提高整体素质,内增凝聚力,外增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文化的作用就非常之突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甚至并不局限于企业自身,也是对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经过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出来的人才,对社会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功能。所谓的导向和约束功能也就是说它明确了企业的价值观,清晰表明哪些是企业所倡导和遵循的,并以此指导和牵引员工的行为,规范员工的行为,同时约束员工的行为。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有了公司做依靠,我就感觉好像有了组织,有了家一样。所以我在平时工地工作时也时常提醒自己一定要严于律己,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做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才去做,因为我知道我在工地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我不能因为我的个人原因影响了公司的形象,为公司抹黑,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我要对这个大家庭负责,认真做事,以此来回报公司的帮助和领导的信任。

而凝聚、激励和辐射功能是指通过理念、制度和行为层的文化传播,尤其通过“英雄人物”的示范作用,对员工的贡献给予承认,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员工的归属感和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成为员工的内在激励因素。这种来自价值认同和高度归属的激励,其作用远远超过物质方面的激励效果。企业文化通过不同媒介传播,向外具有辐射功能,起到营销和传播品牌的功能。今年年初,为落实和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公司进行了一次在建项目的年终考核,意在传达公司对下面项目的关心,实地考察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对在建项目进行综合评比,同时指出不足和需改进之处,作为一名刚刚进入公司不久的员工而言,能有机会同公司领导一同外出考察,让我倍感荣幸,受宠若惊,同时我也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一番,一路上领导们的谆谆教诲依然不时地在我耳边回荡,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一次活动我再一次感受到公司对我们普通员工的重视,领导对普通员工的关心和爱护,再次感受到公司的温馨气息。

在公司的年终总结大会上,董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总经理也做了上一的总结报告,同时表彰了优秀项目部和优秀员工。当我看到他们的笑脸时我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和喜悦,因为那确实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荣誉和赞扬,他们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终于得以回报,是公司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让他们的才华得以发挥,让他们的能力得以证明,这样以人为本的公司和领导们值得我们为之奋斗为之奉献。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我更多的是待在工地里,但是这并不代表我没有感受到公司对我的影响和帮助,随着工程进度的加快和工作时间的增长,我渐渐感受到了公司的重要性,这个时候我感觉到公司真正成了我的依靠,当我在技术上遇到困难时,只要我质询公司技术部门的同事,他们马上会为我讲解,帮我找到问题所在,让我能够顺利而且快速的解决问题;当工程遇到困难和纠纷时,公司领导们也会第一时间给予关切和帮助,甚至会不辞劳苦下到工地了解情况,为项目解决困难;当工程施工遇到资金紧张时,公司强大的资金保障也让我们能倍感轻松,能解我们的燃眉之急。不仅仅只有这些在工作时让我感受到公司的温暖,而且在平时下雨休息时我也能通过网络与公司同事们互动交流,他们不遗余力的帮助我,教会了我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这样方便快捷的方法让我感受到能成为公司的一份子真是太幸运了,同事们像对待家人一样相互帮助加油鼓劲,领导们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高在上、盛气临人,而是经常走进各个部门办公室,同员工们交流互动,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为大家鼓劲加油,他们就如同一位位长者教导和鼓励着我们这些年轻人成长。在xx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快乐温馨,我们得到的是终身难忘的知识和经历,让我们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加自信和强大,这些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我为能有这样的好公司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也为能遇见这么多如同亲人般的同事感到高兴。这也让我感觉到同xx公司的企业愿景“xx——不仅是干事创业的平台,更是快乐温馨的家园。”是完全相符的。

另外对企业文化起重要作用的还有企业精神和员工价值观。

企业精神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精神一旦形成群体心理定势,既可以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以通过潜意识支配行为,还可以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其信念化的结果,会大大提高员工主动承担责任和修正个人行为的自觉性,从而主动的关注企业的前途,维护企业声誉,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而员工价值观更是决定了员工与公司的关系最主要的因素。针对公司的企业精神“快乐做人,用心做事;言行一致,言行并重”和员工价值观“不做木桶的短板,争做团队的旗帜”我想说我们大家做到了,以后会更加努力去做。在前不久举行的公司员工集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企业精神和员工价值观的优越性。这一次的集资活动本着自愿原则,公司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宣传、鼓动和硬性摊派,却得到了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使得集资款项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筹集完成,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员工对公司决策的关心,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对公司团队的信任,对公司工作的支持。广大员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公司“尊崇责任与良知”的核心价值观。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广大公司员工对公司的感情以及强大的团结精神。平时认真工作,踏实做事,在公司需要时能挺身而出,团结一致为公司渡过难关多做贡献,这也真正是把我们“不做木桶的短板,争做团队的旗帜”的员工价值观体现的淋漓尽致。遗憾的是因为各种原因和我自身的原因,我未能参加进入这个活动中来,没有能为公司排忧解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感到很遗憾也很羞愧,同时也希望以后公司如若还有类似活动一定不要忘了我这个小小的员工,虽然我只能贡献我的绵薄之力,但我能为公司做些事情已经让我倍感荣幸。

通过这一次活动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出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员工同事们已经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而我们都已然成为这家里的一份子,我们会爱护我们的家,让我们的家越来越好。

篇11:我所喜欢的文化名人

【摘要】音乐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人类最古老的情感表达方式,它是一种自然的普遍性语言,同时音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贝多芬先生,他的一生是充满痛苦的,世界不曾给他快乐,他却创造了快乐来给予世界。他不仅是一个音乐家、作曲家,他更是一个艺术家,他用他的生命来谱奏乐曲,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关键字】 音乐 文化 认识 西方 贝多芬 艺术 生命 痛苦

转眼一学期结束了,上了一学期的音乐鉴赏。大学的音乐课和高中、初中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学里的音乐课并不像高中那样,只是单纯为了学会一首歌。大学里的音乐欣赏是教我们如何学会欣赏音乐的美。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音乐鉴赏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课程表上多了这门看似不重要却并非如此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欣赏到了各个国家的音乐以及各个国家有名的音乐家。老师给我们讲述他们的经历,让我们欣赏他们的作品,为我们讲解作品的含义,叫我们学会欣赏其中的美。

音乐是以旋律、和声、复调、配器等表现手段组合成艺术性的音响系列,并诉诸于人的听觉的艺术,是音响艺术、听觉艺术或时间艺术。

音乐还是人类最古老的表达情感方式之一。“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这句话出自比耶稣还早500年诞生的中国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之口,足以表明音乐这门艺术之源远流长了。

音乐又是一种自然的普遍性语言。无论古今中外,音乐都能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音可传情,曲能达意。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音乐能够通过其有规律的乐音的变化及运动的过程,表现和传达了某种人类普遍存在的情感,从而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占有显要的位置,焕发出特殊的魅力。

上了一学期的音乐鉴赏,我觉得自己还是收获满多了,对于“音乐”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音乐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从两个方面说说我对音乐的认识。

一,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

在。

二,对西方音乐的认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期末,老师让我们谈谈,我们所理解的作为文化的音乐。作为大学生,”文化“这个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时下,尽管大家都在谈论“文化”,但互相之间对“文化”的所指可能完全没有共同之处:有人用这个词指的是精神文明(所谓“民族文化”);有人用这个词指的是受教育水平(所谓“文化程度”);有人用这个词指的可能是一种美味佳肴(所谓“美食文化”);有些领域(如考古学)用“文化”一词指称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文明阶段(如“仰韶文化”);有些时候人们只是用“文化”来指代文学艺术(如“文化人”、“文化界”、“文化事业”,还有主管文艺团体的“文化部”);有些情况下人们会把无法纳入政治、经济范畴的剩余社会事物(如教育、文艺、体育、卫生等)统统用“文化”一词来包揽(如将“政治、经济、文化”并提)。结果,“文化”就变成了一个意义无定却又包罗万象的模糊概念,有人把这种包罗万象的“文化”概念称之为“大文化”

那么文化和音乐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音乐是一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部音乐既是音乐发展的历史,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正如歌剧大师瓦格纳所说:“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相关文化的教学,应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与相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和诗是天然契合的艺术(著名作家叶文玲)”。学者赵鑫珊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旋律化、和声化和节奏化了的唐诗。”他认为:莫扎特的慢板乐章是他音乐的精华和灵魂,他那幽深的意境同唐诗的钟声是如此的相似,如张悦的《山夜闻钟》中的“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或是“相思晚望山林寺,惟有钟声出白云。”莫扎特的《第一长笛协奏曲》宁静略带忧伤的情绪把人带进松风竹雨、山泉水波恬静、澄明的景色,好

像是在吹奏杜牧的诗句:“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清晓,家书到隔年”。由此可见,音乐与诗的关系是多么密切。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也是如此,根据文学作品创作的音乐数不胜数。如《卡门》、《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虽然音乐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却能使作品中所蕴合的情感与精神得到升华。

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丰富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音乐。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由于过多地注重了音乐学科本位的学习,忽略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因素,所以不能深刻地领悟音乐的人文内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正如刘承华先生在《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中所说:“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育被限制在理论的知识性传授和形式的抽象分析方面,使音乐教育成为悬浮在表层的纯技术操作„„在普及教育中,它只能使人们获得有关音乐的种种知识和技巧,而很难得到对音乐的深层的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造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将音乐与文化分离。”刘先生的观点指出了我们音乐教育的弊病,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音乐教学中重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用“文化激活音乐”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观点。

音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欧洲古典音乐是欧洲文化的结晶。欧洲人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古典音乐,就象咱们中国人喜欢唐宋诗词一样,并以此陶醉与自豪。我把萨尔斯堡、维也纳和波恩三个城市之行叫做欧洲古典音乐启蒙之旅,在这片诞生古典音乐的土地上,追寻莫扎特、贝多芬、约翰.斯特劳斯等音乐大师的足迹。踏入田园梦幻般的古老城镇,走进浪漫唯美的文化都会,无论你走在哪里,都迷漫在音乐的氛围之中,让我们对这种文化现象深受感动。

那么我所理解的能作为文化的音乐,那就是维也纳的古典乐圣之一贝多芬的作曲。贝多芬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的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以深刻、锐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和社会的脉搏,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奋斗和希望,因而具备了鲜明的社会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永恒的宝藏,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尊称为“乐圣”。如果以作曲家作品被演奏次数的多寡来看,贝多芬显然是旷古无双、最受青睐的一位。在贝多芬充满热血澎湃的伟大乐章中,每一位聆听者的心灵都会受到鼓舞、感动和滋润。当我们不流一滴血泪,就能拥有这些无价瑰宝,怎么能不感激、怎么能不珍惜!

与海顿、莫扎特不同,在维也纳,贝多芬过着一种更为自尊的、有保障的艺术家生活。这是一种改变了方式的赞助制度,他没有衣服与某个亲王、公爵的宫廷,但是一些爱好音乐的贵族被他的有强烈个性的演奏风格、新颖的乐思所吸引,以不同的方式慷慨资助:付大笔款项、提供私人乐队供实验演出等。贝多芬虽与贵族保护人来往,但人格是完全独立的,偶尔甚至是粗暴的。他曾说:“与贵族相处是好事,但是必须使他们对你有深刻的印象。”此外出版业和音乐会生活的发展都补益了他的经济生活。他不再需要像海顿、莫扎特那样,为了保护人或约定者的特别需要而仓促地写作。贝多芬是发自内心而创作,为理想中的广大听众而创作。

贝多芬有前辈音乐家们未曾有过的广博的社会阅历。他身处欧洲最为惊心动魄的政治变革时期,先后经历了开明君主专制、法国大革命和封建复辟的历史时期。生气勃勃的社会新阶层及其思想,鼓舞、培育着他成为一位具有社会参与精神的艺术家。贝多芬的作品 数量比海顿和莫扎特少,他的创作过程是艰难的,构思一部作品,捕捉到一个理想的乐思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贝多芬的音乐比前两者更富有个人独创性。他的作品包括:9首交响曲、1部歌剧、2首弥撒曲、11首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和5首钢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30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等。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他继承了海顿、莫扎特所奠定的古典交响曲体裁和奏鸣曲式的音乐形式,然而他以崭新的时代精神充实丰满了这些音乐形式体裁。他在第三、五、九交响曲中,从不同的角度一再追寻“斗争——宁静沉思——喧嚣戏谑——欢乐凯旋”这样一个哲理性的交响公式,时代的英雄主题、个人与命运搏斗、人类达到理想王国的奋斗无不凝聚其中。

贝多芬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两个主题具有真正的形象对比,主题的广阔发展在音乐中具有重要意义。发展部成为奏鸣曲动力的中心,尾声里主题的发展潜能再一次得到发掘。宏大斗争的第一乐章之后的第二乐章,时而亲切、时而悲哀的静谧沉思是贝多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动人的侧面。贝多芬交响曲在套曲形式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以谐谑曲取代了传统的小步舞曲第三乐章,谐谑曲的粗鲁、神秘、惊奇和戏谑正体现了他的生动性格。扩大了规模的凯旋的第四乐章则体现了古典主义的艺术理想。

贝多芬作为世界乐坛上的巨人和英雄。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再现了法国革命高涨时期的时代风貌,体现了在其之前的作曲家所没有的革命性和戏剧性。他的作品富有英雄性、群众性和哲理性。他把自己的艺术理解为巨大的行动力量,他进行创作的目的从来只有一个:“使人类的心灵迸发出火花!

贝多芬是音乐艺术的解放者,他以自身的才能和魅力改变了音乐家必须是身穿宫廷仆人号衣的屈辱的历史。他摆脱了音乐为上流社会娱乐装饰的因袭传统,使音乐艺术从一般美的境界进入到崇高的境界,从而在人类文化思想史中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贝多芬即使古典主义的完成者,有事浪漫主义时代的引路人。他的音乐对于个人的情感表现,宏伟的戏剧性和对自然的依恋等,都为浪漫主义开启了通向新时代的大门。

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贝多芬的成就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贡献之一。他拉开了音乐史舞台上识破天惊的序幕。二百多年来,世人的心弦,仍会因他那铿锵刻骨、自由奔放的音乐而震撼不已。尽管贝多芬容貌欠佳、衣着邋遢,但来到维也纳之后,他却以音乐的才华、迷人的气质风靡了维也纳。童年时的艰难,青年时的痛苦,成年时的孤独,老年时的贫病交加,锤炼了一代音乐巨人。他是一个不幸的人,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它的苦难来铸成欢乐。他说:我是为人类酿制出美酒的巴克斯神,无论什么时候真正理解了我的音乐,别人带给他的苦难就解脱了。如此才华横溢的一位音乐伟人,他用生命所弹奏的曲又怎能算不上是作为文化的音乐呢?

参考文献:

上一篇:茶文化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县突发事件应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