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美食的优美散文

2024-05-08

描写美食的优美散文(精选14篇)

篇1:描写美食的优美散文

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吃,但吃是为了生活。

从元旦开始,我发现了一样世界上顶好的东西,它曾让我激动万分,怦然心动了好久,也让我快乐无比,那就是美食!

周末只要不偷懒,一般会给自己弄点小吃的。

在做美食(知道自己做的不叫美食,但原谅我吧,新手上路嘛。

)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很踏实,很安稳,就算没有把握做得好吃,但那有什么关系呢,它还是一样的在那里,安静的等着我。

我仿佛听见它说:“嗨!伙计,你可以通过我来了解生活,我不会为你带来名利的东西,但我是实在的,且保证原汁原味!”

突然想起Y女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真正对你好的东西,其实都是从地下长出来的。

当时她幽幽的眼神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现在才发现是醒世箴言啊!是的,美食不会像爱情那样海枯石烂,不会甜言蜜语,但至少不会骗你。

好的一顿食物,我可以花一到两个小时来慢慢品尝,为什么以前不多做这样的事情呢,而是把时间都花在爱情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上,且过程痛苦无比,结果也痛苦无比。

没有经历名利的追逐,当爱恨让我懂得,能够一直在家里等着我的是一颗热乎乎的馒头。

这个发现真的,真的让我欢喜。

也许只有经历过失恋,才懂得那么一点人生的道理。

就像美食一样,只有静下心来,慢慢享受它,你才知道生活是由酸甜苦辣组成的,但各有特味。

篇2:描写美食的优美散文

2、不一会儿,一大锅酸菜鱼就被我们一家人给抢个所剩无几。虽然这味道并没有饭馆里的正宗,但也许是自己动手做的缘故吧,这顿饭,我吃得特别香!

3、晴雯、麝月揭开看时,还是只四样小菜。晴雯笑道:“已经好了,还不给两样清淡菜吃。这稀饭咸菜闹到多早晚?”一面摆好,一面又看那盒中,却有一碗火腿鲜笋汤,忙端了放在宝玉跟前。宝玉便就桌上喝了一口,说:“好烫!”

4、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5、小燕接着揭开,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6、软软的蛋花在舌尖上滑动,螃蟹肉带着生命的芳香,残留着些许海洋的腥味,嘴巴和手指立刻变得滑腻腻的。

7、盐水鸭皮白柔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

8、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9、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10、镇江肴蹄,盐渍,加硝,放大盆中,以巨大石块压之,至肥瘦肉都已板实,取出,煮熟,晾去水气,切厚片,装盘。瘦肉颜色殷红,肥肉白如羊脂玉,入口不腻。吃肴肉,要蘸镇江醋,加嫩姜丝。

11、糕名飞石黑阿峰,味腻如脂色若琮。香洁定知神受饷,珍同金菊与芙蓉。

12、那些冰糖葫芦红彤彤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知引来多少小孩儿渴求的目光。

13、狮子头是淮安菜。猪肉肥瘦各半,爱吃肥的亦可肥七瘦三,要“细切粗斩”,如石榴米大小(绞肉机绞的肉末不行),荸荠切碎,与肉末同拌,用手抟成招柑大的球,入油锅略炸,至外结薄壳,捞出,放进水锅中,加酱油、糖,慢火煮,煮至透味,收汤放入深腹大盘。

14、来了客人,许先生没有不下厨房的,菜食很丰富,鱼,肉……都是用大碗装着,起码四五碗,多则七八碗。可是平常就只三碗菜: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再一碗黄花鱼,这菜简单到极点。

15、晚饭时节,吃了小葱蘸大酱就已经很可口了,若外加上一块豆腐,那真是锦上添花,一定要多浪费两碗包米大云豆粥的。一吃就吃多了,那是很自然的,豆腐加上点辣椒油,再拌上点大酱,那是多么可口的东西;用筷子触了一点点豆腐,就能够吃下去半碗饭,再到豆腐上去触了一下,一碗饭就完了。因为豆腐而多吃两碗饭,并不算吃得多,没有吃过的人,不能够晓得其中的滋味的。

16、老姑妈在厨房里又开始了士气高昂的孤军奋战。新月还没到家,她就买好了瘦牛肉,剔去筋头马脑儿,用快刀剁得细细的,撒上葱末儿、姜末儿,拌好馅儿,搁在那儿“醒”着。这会儿,又忙着揉面,揪剂儿,擀皮儿。一手捏着面剂儿,一手搓擀面杖,那面剂儿就风车似的转,眨眼间案板上就摆满了银元似的一片。就又一手托皮儿,一手填馅儿,十指一捏,就是一只菱角似的饺子。

17、我把饭倒在菜盘里和鱼汁里搅拌后把饭连汁一起吃了,一粒饭也没剩。

18、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须真材实食料,还要去杂选优。精心烹饪才会成为美味佳肴。

19、割一把鲜鲜嫩嫩的水芹菜,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汤。再将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葱花在锅里一炒,酸汤一并倒进去,烧滚放凉,细白的面条浇上这酸菜汤,叫浆水面,热天吃了,落汗下火。

20、北方人家熬粥熟,有时加上大把的白菜心,俟菜烂再撒上一些盐和麻油,别有风味,名为“菜粥”。若是粥煮好后取嫩荷叶洗净铺在粥上,粥变成淡淡的绿色,有一股荷叶的清香渗入粥内,是为“荷叶粥”。

21、苏东坡爱吃猪肉,见于诗文。东坡肉其实就是红烧肉,功夫全在火候。先用猛火攻,大滚几开,即加作料,用微火慢炖,汤汁略起小泡即可。东坡论煮肉法,云须忌水,不得已时可以浓茶烈酒代之。完全不加水是不行的,会焦煳粘锅,但水不能多。要加大量黄酒。扬州炖肉,还要加一点高粱酒。加浓茶,我试过,也吃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味道。

22、食为天性,静静地咀嚼,轻轻地回味,非比寻常的韵致。

23、麦粑是用整个的麦子连皮也不去磨成粉,用水搅一搅,就放在开水的锅里来煮,不用胡椒,花椒,也不用葱,也不用姜,不用猪油或菜油,连盐也不用。林姑娘端起碗来吃了一口,吃到一种甜丝丝的香味。母亲说:“你吃饱吧,盆里还有呢!”

24、酸菜鱼很好看,上面有一个个很辣很辣的辣椒,还有很多很多,又润又滑的酸菜鱼肉。

25、蛇肉到了时间,端进屋里,掀开锅,一大团蒸气冒出来,大家并不缩头,慢慢看清了,都叫一声好。两大条蛇肉亮晶晶地盘在碗里,粉粉地冒蒸气。我嗖的一下将碗端出来,吹吹手指,说:开始准备胃液吧!王一生也挤过来看,问:整着怎么吃?我说:蛇肉碰不得铁,碰铁就腥,所以不切,用筷子撕着蘸料吃。

篇3:描写美食的优美散文

一、鲜明浓郁的乡风乡情

对美味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有着悠远的文化精神, 还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这一点在汪氏美食散文中得到了最强烈的反映。汪曾祺出生于江南水乡——高邮, 家乡纯朴的风土人情陶冶了他平淡质朴的性格与气质, 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积淀了丰厚的养分。于是, 读者便不时地在他的美食作品中找到其家乡的踪迹。他笔下的故乡食物多不胜数:虎头鲨、昂嗤鱼、野鸭、茨菇、蒌蒿、莼菜、萝卜、香椿、茶干、豆腐、春卷、馄饨、炒米、焦屑……作家的笔每触及故乡的食物, 必是深情款款、动情之至。如《咸菜茨菇汤》一文中描写儿时在冬季下雪天喝咸菜茨菇汤的感受, 他在文章的结尾似有意若无意地写下了这样两行文字:“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家乡的雪。”一句质朴无华的慨叹, 把人们深藏于心底的那份故国乡情轻而易举地就撩拨了起来。

汪曾祺擅写美食, 天南海北的山珍美味、特色小食尽收他的笔端:苏州的“春不老”, 曲靖的韭菜花, 湖南的豆豉, 昆明的汽锅鸡, 云南的宣威火腿, 四川的加沙肉, 内蒙的手把羊肉……不胜枚举。然而, 对故乡抱有深情的汪曾祺, 津津乐道的还是自己家乡的淮扬菜。在《故乡的食物》《故乡的野菜》等为代表的作品中, 他几乎写尽了淮扬菜中特有的地方风味:闻名遐迩的高邮鸭蛋, 令人垂涎的鱼中上品虎头鲨, 平民美食东台汤菜, 别具风味的速食小吃炒米、焦屑……对于淮扬菜的描摹, 作家也是极尽笔力。如写淮扬菜的代表作《干丝》时, 作家从推究干丝的发源地写起, 然后叙及当地的风俗、干丝的做法, 随之又写了盛干丝的食具, 干丝的各种食用方法, 干丝在各地的流传菜式……整篇文章详叙下来, 淮扬菜的特色、风情便一一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如此众多的家乡风味被汪曾祺信手拈来, 或重彩、或轻描, 浓郁的乡情沁人心脾, 令读者不由得沉醉其中。

此外, 还需一提的是, 在这些记述家乡美食的文章中, 汪曾祺也特别重视对民风民俗的描画。他将家乡人祈福消灾、人寿年丰等美好心愿诉诸笔下, 展现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民俗长卷。

二、淡雅朴素的笔墨意境

汪曾祺曾自论其散文创作:娓娓而谈, 态度亲切, 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 少雕饰, 如行云流水。因此, 他的作品, 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 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 平淡质朴、自然闲适。这一写作原则同样体现在他的美食散文中。汪曾祺谈吃, 不同于钱钟书的戏谑调侃, 俞平伯的老气横秋, 周作人的正襟危坐, 梁实秋的眉飞色舞;汪曾祺谈吃, 似乎在闲聊, 有一种从容在里头, 给人一种恬静、闲适、淡远的感受, 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看似不经意、不着力而又处处弥漫着由主观情感与淡雅文化气息相融合的氛围中。如《豇豆》一文中, 他描述豇豆的颜色:“豇豆米老后, 表皮光洁, 淡绿中泛浅紫红晕斑, 瓷器有一种‘豇豆红’就是这种颜色。曾见一豇豆小石榴瓶, 莹润可爱。中国人很会为瓷器取名, 如‘老僧尼’‘茶叶末’, 都甚肖。”这样书香气十足的文字, 笔意雅致、清新隽永, 品之悠然神往。

不只是创作意趣淡雅、闲适, 汪曾祺作品的语言同样十分平实。他自己说过:“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 自然一点, 家常一点。”汪曾祺写吃的文章很实在, 所述食事可作食谱, 就曾有报道主妇因他的美食文章而学会烧得一手好菜。如他写炒鸡蛋:“一掂翻面, 两掂出锅, 动锅不动铲。趁热上桌, 鲜亮喷舌, 逗人食欲。”作家只用“两掂”“两动”便通俗晓畅地把一项烹调过程描写尽毕, 使人读之清楚明了。汪曾祺所述美食的主题也可谓至朴至淡。在他笔下绝少有珍馐豪宴, 而往往是寻常人家的普通吃食。更有一些乡土野菜, 成为他的至爱。如此贴近生活, 将笔墨落在生活实处, 这或许也正是汪曾祺一生为人、为文追求“淡定从容”的最好注脚吧。

三、严谨广博的学人风度

汪曾祺与其他擅写美食的文人不同之处还在于, 虽然同是写对美食的心得感悟, 但他更陶醉于阐幽发微、考辨辞章的“小学问”。如他解释“切脍”时, 旁征博引:“脍是什么?杜 (甫) 诗邵注:‘鲙, 即今之鱼生、肉生。’更多指鱼生, 脍的繁体字是‘鲙’, 可知。”点出本意是指“鱼生”, 使原不知“切脍”何意的人读后茅塞顿开, 心悦诚服。再比如他对“蒌蒿”的考辨上:“蒌蒿, 字典上都注‘蒌’音楼, 蒿之一种, 即白蒿。我以为蒌蒿不是蒿之一种, 蒌蒿掐断, 没有那种蒿子气, 倒是有一种水草气……”凡此种种, 都体现了他治文严谨的学人风度。读汪曾祺美食散文, 我们还会有这样一种感受, 那就是被他深厚广博的知识修养深深折服。随手翻读这些美文, 与美食相关的诗词、典故、风俗、旧闻、考据、掌故俯拾皆是, 且被运用得恰到好处, 充分彰显了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

篇4:传递正能量的优美散文

《散步》只有短短580字,写一家三代人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的故事。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漫长的寒冬终于过去,迟来的春天终于到来,“我”劝母亲趁天气好多出去走走,母亲接受了“我”的劝告,于是初春的一天我们一家三代人一起到田野去散步,一路上高兴地欣赏春天的美景,其乐融融。难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我”的妻子背上年幼的儿子。就是这么一次平常的散步,谱就了一曲真善美的赞歌。短文不仅熔铸了浓浓的亲情,歌颂了生命的意义,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符合时代的要求,传递了正能量。文中几处叙述和描写感人至深,并且饱含哲理。

《散步》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揭示了生命延续的道理,而且也表现了家庭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而“和谐”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重要内容。家庭和美,社会和谐,乃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

《散步》的深刻意义还不仅于此。儒家经典《四书·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代先贤将这段话概括为“修齐治平”四字。可以说,文中的“我”,是“修身齐家”的榜样。他是一家的核心,是家中的顶梁柱,担负着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责任。由于有他,这个家才母慈子孝,夫妻和睦,小儿天真可爱,全家其乐融融。如果全社会人人都像他一样,何愁不国家大治,天下太平?

《散步》也是一篇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这主要表现在对景物的描写上:文章写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踏青,必然要对初春田野的景色进行一定的描写。但文章对颇有诗情画意的景物的描写仅有寥寥几笔:“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着重的只是“随意铺着”的“新绿”和水田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并由此引发哲理性的思考:“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的确,生命是顽强的,但人的生命和植物的生命不同。植物的荣枯可以周而复始,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所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人的生命却不能长生不老,也不能返老还童,所以作者将笔墨更多的用在生命的新老传承上。关于景物,作者还通过“我”的母亲的眼睛作过同样精炼的描写:“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分明就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明媚的春景愉悦着母亲,儿子的孝心温暖着母亲,无边的春色弥漫在祖孙三代的心中……。

篇5:美食的优美散文

记得有个中国美食故事说过,从前有个厨娘,专做妙鸡舌、羊唇之类的好东西,除此之外,其它剩余之物全部被抛弃!这个故事可能在中国美食文化上算不得什么!因为和慈禧老佛爷相比,这厨娘永远只是小巫见大巫。

在国家将亡时,老佛爷还过六十大寿,大摆满汉全食,把个燕窝鱼翅、熊掌鲍鱼之类的天下美食全部用上,杀一只羊吃一块唇又算什么!所以,一谈到中国的美食文化,历来让人们做为一种奢侈来做批判。

当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好多了,理应吃得好点。

就拿泉州地区这些年来讲,在婚席酒宴上,对鸡鸭鱼肉之类食品向来是嗤之以鼻,觉得这些东西相当粗俗,吃不出味感又怕“三高”。

所以,这几年的婚席酒宴,用的自然都是珍稀海鲜。

龙虾、鲍鱼、红鲟、青斑、海参、鱼翅、燕窝、发菜、参茸……虽说如此,这些东西现在似乎也显得平淡了。

因此,历来外国人对中国的饮食奢侈,总是大为咋舌!

我有个朋友,是做小厨的,某天他告诉我,最近他帮人做了一次婚宴,吃了四头穿*甲,一条巨蟒,其它的诸如上述的燕窝鱼翅肯定不能少!我说那两样东西是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啊!他说有钱人就吃珍稀才显得高贵!于是我无语。

国人的这种饮食文化,看起来似乎总是显得野蛮,并无任何可取之处,相反的,会让人觉得无知和原始,有种嗜血嚼肉的感觉。

人类为了吃到更好更美味的东西,做到无所不至。

为了吃肥鹅肝,他们用填塞食物的方式为鹅促肥,然后取肝食用;为了取熊胆汁,他们用铁笼困养活熊,然后用针插入胸部吸取胆汁;为了喝美咖啡,他们困饿灵猫,让它们猛吃咖啡豆,再从它们的粪便中取出未被消化的咖啡豆;为了吃鱼翅,他们捕捉鲨鱼活活取鳍,然后将尸体抛入大海一走了之;据说,他们还把猴子困住,劈开脑袋生吃猴脑……在所谓的“美食文化”的光圈下,人类的罪恶罄竹难书。

因此,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深化,美食文化似乎应该在生态、环保和生存、平等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认知。

人类的饮食文化无可否认来源于嗜血嚼肉,做为原始生存物种似乎无可厚非。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深化,这种嗜血嚼肉饮食,必将走向生态、环保、平等、健康的美食道路之上。

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吃?是文明的饮食还是野蛮的嗜血嚼肉,这将是美食文化有别于传统饮食的另一个层面!毕竟,我们能理解现实社会的弱肉强食,人类要生存和繁衍下去,不能没有食物支持。

而大自然的原始规律又让吃的现象成为必然。

但是,如何让物种更和谐地生存并形成美好自然的食物链,做为地球的主宰者,人类必然要对饮食文化有相当深刻的理解。

美食文化目前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富有和高官的阶层之上。

他们的金钱、权利和无所顾忌,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美食文化。

然而,没有素质不负责的奢侈饮食,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灭顶之灾。

有项研究表明,罗马帝国的消亡,是因为生活的高度腐bai和奢侈。

有史学家曾经研究认为,他们可能是因为喝一种用铅锅烧制的、有毒的美酒,即使整个罗马帝国的民众慢性中毒,最终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亡。

这其中之外影射到的嗜血嚼肉,更是不言自白。

因此,做为美食文化的一种误区,人们往往认为吃珍稀物品才是美食,其实,这种误导会让人类总有一天毁灭地球。

这种思想是一种有钱、有权的奢侈文化,是金钱和权力的时尚特征,不值得我们推崇。

饮食首先是一种生存文化,然后才是饮食文化,把饮食做得好做得美,才是美食文化!怎样把普通有益的食品,做成生态、环保、平等、健康的美食,并最终走进普通人的餐桌,才是真正的美食时尚!

关于美食的`优美散文【3】我的美食梦,我的明明德

提起温州,大都与电器之都、财富神话相联系。

在那些飞速经济发展的光环下,清清的瓯江水大概流淌着孩子们幼年全部快乐的记忆,以及那些回荡在巷口的卤味、炸鱼干的香味,仍然会随着风,丝丝屡屡的鲜活着吹起,构成我所有关于乡情的念想。

幼时还在物资比较溃乏的年代,总盼望着街坊邻居有喜事。

因为每逢这时,忙不过来的人家就会请手艺好的长辈去帮厨,也讨个吉利。

外婆总会被邀去帮忙,而我就能堂而皇之的跟着她去蹭个嘴满。

外婆最拿手的就是做卤味拼盘了,这道菜也是江浙一带喜筵上不可缺少的。

每次跟着外婆去帮厨,外婆总会带上她密制的卤料罐,而我的任务就是抱这那只青色的小瓦罐,神气的跟在后头,如同我也是喜宴里最不缺少的大厨。

也许就在那个时候种下了我儿时成为一名厨师的梦想。

我总是看着外婆忙碌的身影,看着那些鸭舌、鸭掌、鸡爪在外婆的手下变化,直到放到炖罐里。

我总是趴在火炉子旁,吸着鼻子,闻着越来越浓的卤香。

而守在旁边的好处就是,在快炖好的时候,外婆总会夹起一块鸭掌,放在嘴边轻轻的吹气,再塞到我嘴里:“馋小子,尝尝好了没有?”

当我外出求学与故里渐行渐远,那些难忘的味道却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久而弥香。

再次回归故里,曾经那些留下了我全部零花钱的小店,如今都已在高楼大厦与现代厂房中消失不见。

所幸的,那些传统味道的美味也堂堂皇皇的进入现代的生产线,成为包装精致的家乡美食。

而我阴差阳错的做起了食品行业,也算圆了幼时的梦想。

篇6:我的美食优美散文:父亲的铲糕

父亲的铲糕

我小的时候,父亲卖粘糕。蒸粘糕的炉子盘在院子里,用麦草火烧,叫做“吸炉”。放学后我就帮父亲烧锅。右手拿着麦草,塞进炉门,一边轻轻的左右摇晃,让火烧的很旺,左手拿拨火棍,在下边的风道拨着没烧过的麦草灰使其完全燃烧。等到粘糕快蒸熟的时候,锅里的蒸汽升腾起来,整个院子里就弥漫着糯米的香气和枣子的甜味。我的口里就不由得溢出口水,肠胃也不由得蠕动起来。父亲揭开锅,用一柄木制的铲子,把有意多加的一层铲出来,我和弟弟每人一碗,我们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了父亲的铲糕。

后来我去县城上学,背一周的馍,要计划着吃,常常到周末下午就没啥吃了,只好忍着饿,捱到放学,小跑五里地回家,刚进巷子,就闻到一股又香又甜的气息扑进鼻孔,我知道父亲的粘糕已经蒸熟了。当我兴冲冲的跑回家,父亲已把热腾腾的粘糕铲进了碗里,我已经饥肠辘辘了,却不愿大口的吞食,而是一口口细嚼慢咽,品味那种香甜和舒适,品味父爱的温暖和真切。那时节,我就融化在香甜的粘糕里,弥漫在温馨的空气中。

一晃60多年过去了,父亲已离开我们30多年了,父亲铲糕的香甜依旧存留在我的心灵深处,让我深深的感恩!

篇7:描写爱情的优美散文

我依然茫然走在大街上,不知走过了几条街,不知经过了多少人,不知走到了什么时辰。一颗心偷偷躲到无人角落里,不知经过了几次浮沉,不知伤心到多深,不知裂开了几道纹。这里再也没有你关心我的音讯,再也看不到你熟悉的身影,再也不会再寒冷的夜里给我送去香喷喷的肯德基,再也不会与你在午后海吃海喝,以前我不懂得爱,也不会爱,有你在我身边,我却视若无见,不懂得珍惜。如今,当我懂得了爱,明白了你的情意,但这一切却已经太迟了。我已经走了,离开了哪个有你城市,去往一个没有你的地方继续的人生路。我绝望的看着手机,我是多么的希望铃声响起,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盼望那个声音穿透被爱隔绝的天空,拯救我枯竭的心灵。

错过了缘份错过了你,我曾想用回忆代替,却只染得一指的流殇。流殇泛滥记忆的长河,零下深寒冰冻麻木的躯体。于是我不断的在心底里呼喊你的名字,可是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到,我真心的祈求你能感觉到,我不恨天意,我只恨自已,是我无法拥有你的爱,是我的离去才会让你的爱在不知不觉中耗尽。是我没有用心去珍惜,才会让你的情一点点流失干净。

错过了缘份错过了你,错过了一次永恒的机会。想起从前的点点滴滴,想到你的温柔以后只会出现在我梦里,泪水再也忍不住,泪阀一瞬间崩裂。天空已经塌陷,缘份已经流尽,我还能做什么,除了抱头痛哭,什么也做不了。好吧!那就哭吧!放开了哭,就用泪水浇灌僵硬的神经,用哭声击穿坚强的外衣,哭到不想哭了。

当哭声停止,悔恨就像一根根针,深深刺痛了灵魂。想你越深,痛又加深了几分。好想这一场纷纷的冷雨,让我感到深深的冷,暂时忘记刺心的疼。

茫茫人海里,再也找不到你的身影。四处散落着从前的痕迹,我慢慢的拾起曾经的一点一滴,笑和泪,是与非,如今都是我最珍贵的记忆。多么想回到从前,盼求你一吻,抚平心中的伤痕。

窗前雨飘飘,思念是无根的萍草,飘到哪里都不知道。虽然我已离你很远了,远道你再也看不到我了,但我还是幻想能贪你一个拥抱,只为梦里得你一个微笑。还想再多想你一秒,让心少受些煎熬。

错过了缘份错过了你,我不能原谅我自己,躲在深深的梦里不愿意清醒,不敢去面对。其实,我也知道缘份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但我还是愿意等,我在陌生的城市等你来到我的身边,因为等你的时候,心里就有一点点希望,这样、心就不会那么痛了。

尘世里的一切,皆因缘起,也因缘灭。缘起缘灭伴随着红尘喧嚣,但红尘喧嚣总会平静,平静后更能看清缘的轨迹。原来缘来缘去就像流水,流过了就再也流不回来。既然如此,那就认命吧!

篇8:让优美的描写扮靓你的写作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 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 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 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 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 只有通过描写, 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 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 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最近学习的美文《三颗枸杞豆》就运用了生动细腻的描写。写自然环境, 生动细腻;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 细致传神。

自然环境描写, 又称景物描写, 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 写景衬托人物心情;

(2) 写景点明时令、地点;

(3) 写景表现人物关系;

(4) 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例如:课文写小山沟:“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 有山有水。尤其是门前的山沟, 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 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形象地表现了这里是“我”的乐园, 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对一个孩子的吸引力。

“一只大花蝴蝶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 又慌慌张张飞走了。”“大花蝴蝶飘飘荡荡落在一朵蒲公英上”既写出大花蝴蝶飞的状态, 又写出“我”的贪玩。

太阳“这时, 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 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 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等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生动、细致, 极富感染力、表现力。

人物描写主要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 细致传神。

“那人慢慢地站起来, 手里拄着一根桦木削成的棍子, 微风吹着他颤颤摇摇的身体, 似乎一根根筋骨都能从衣服外面数出来。那两只眼睛, 像开得大大的窗户, 嘴唇发紫, 像成熟的桑葚。”细致描写了三叔的动作、外貌, 突出了瘦弱、有病这一特征。

“说到这里, 他的眼睛闪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辉, 瘦瘦的脸颊上升起两朵红晕。”通过对神态的细腻描写, 从中我们体会到仔细观察后有所发现的兴奋。

“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 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 就放弃了。这一摞书, 是我第二个理想, 想当一名作家, 写了几篇稿子, 寄出去被退回来了, 我又灰心丧气, 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一棵树, 是我第三个理想, 想当一名生物学家, 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 我又颓唐[颓唐 (tuítánɡ) 精神萎靡]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 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 你该回老家了!’”

从三叔的语言描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他总结出的自己一生的教训和悔恨:遇难而退, 一事无成。

“是呵, 有点烫手, 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 就变了, 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 所以才这么亮。”

三叔和“我”关于太阳的对话意味深长, 告诉我们要真正做到捉住时间、捉住生命是不容易的, 是要付出努力的。但只要我们捉住了时间, 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因此, 我们想让自己的文章内容充实, 言之有物, 立体感强, 充满诗情画意, 语言生动流畅、表现力强, 就离不开对自然环境、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做细致的观察, 生动细腻的描写。

摘要: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 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 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 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 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观察,描写,写作

参考文献

[1]《文章写作原理》, 管金麟, 河南大学出版社。

篇9:大运河的优美篇首(散文)

人对什么都有探求之心,泰山极顶,长城龙头,黄河源地,天涯海角都已去过,大运河之首却成为一个焦渴的期待,那是久违的故乡吗?

正是草枯地阔,木落山空时节,出京城好远了,又出了通州好远,天地越见舒朗,直到再不见一座建筑,完全一片野旷天低的景象。

有雪纷纷扬起,温度更显低落,情绪却昂扬起来。浑茫间走下一个斜坡,再拐个弯,就看见了粉墙黛瓦。是的,这里该有一些房舍,这里该是多么繁闹的去处,茶肆酒楼客栈官署都会有。一排高树挤出了一条通道,落叶发出苍然的声响,车辚马萧一般。尽头一堵巨石,石上有字,再看一个牌坊,上书:漕运码头。是了。急走几步,不顾鞋子踩进水洼,眼前已然出现一条气宇轩昂的大河。禁不住喊出了声,那声音,连自己都吃惊,似乎在村口见到了倚望的亲人。我呆愣着,这就是大运河?那个京杭大运河的北首?

许多河流的源头,都是细水浅溪,就像一部交响的序曲,而后才渐入高潮。只有大运河首来得这么突然,横江断河一般,置你于无准备的惊叹之中。

河首像个大口,万里旷风都顺到了这里。水面蒸腾着雾气,像河在呼吸。大运河,你老有千岁,同自然的河流相比,却仍是一条年轻的河。你那么平静,平静得只有轻波微澜,越是如此,越显端肃。你那么宽阔,比我想象的宽多了。看不清你流去的地方,那里已烟锁雾罩。

漕运码头空无一人,干净得像一个封面,打开去看,却是山重水复、雄浑壮阔、帆樯林立、舳舻相接。身背肩扛的急步,浑浊嘶哑的呼喊,昂扬长啸的骡马,低陷沉转的车轮,泪眼彷徨的送别,白发苍然的祈望。一条大船刚刚离港,一批船舶又小心靠岸。漕运发达时,仅从天津每年过来的漕船就有两万艘,更别说还有商船。

大运河,一个运字,让水的实用功能活泛起来。运河不仅输去一条通衢大道,还输去了大河的文明之波,广袤的土地变得丰沃,并催发了农耕经济向商旅经济的转变,码头带动着一个个集镇和城市迅速膨胀。水道的开通已使直沽寨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天津卫”。运河沿岸呢?淮阴、镇江、常州、无锡无不得益大运河的润泽,还有苏州、嘉兴、杭州呢。长江和运河交汇处的扬州,更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方。

700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看到运河的时候,不由得惊叹万分,并说:“值得赞美的,不完全在于这条运河把南北国土贯通起来,或者它的长度那么惊人,而在于它为沿岸许多城市的人民,造福无穷。”马可·波罗当时把浙江称为蛮子省,他没有想到,那个蛮子省,后来成了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说起来,应该庆幸一次次从皇宫里发出的疏浚运河的圣谕,不仅是从隋文帝开始,在他之前早已有过,隋炀帝之后更是接续不断。那些声音越过道道森严壁垒的高墙,低徊于运河之上。

运河的挖掘和整治,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无从知道那些群体中的普通姓名,但不妨碍对他们深怀敬意。从一条沟渠的初始,到千里通畅的结果,无疑见证了人类构筑文明的艰苦进程。声声号子里,多少生命在蠕动,他们淌洒着汗水和血水,也淌洒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史奋争史,而最终,低沉的号子变成了水边清丽的歌声。

运河首先表现出了民族对自身环境的挑战,它是一种群体智慧和精神的结晶,是价值取向和生命观念的飞升。正是运河的穿引,中国东西走向的水系有了横向交流,运河身上汇通了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和海河的血脉。一个数字难掩心中的自豪,大运河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世界上没有哪一条运河能与之比肩。

站立运河源首,想着她不同于其他河流的地方,她不跌宕,不凶猛,没有急流险滩、峡谷漩涡,她母亲般大气、淳厚、秀美、沉静。她比其他河流更善于接受和容纳,即使是很窄的河道,也能见到一支支首尾相接的船队往来穿梭,那种繁忙有序而无声,不会出现大惊小怪的声笛和躲闪。即使是目前,京杭运河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我知道,北京的很多河流都归入了大运河,这条人工开挖的河首先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都城带来了好運,以至于不少帝王从这里一次次乘舟巡访。乾隆是在哪里下船的呢?“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这是乾隆登舟时的心情。李白早从白帝城出发,乾隆从北京而去,同是烟花三月,到了扬州也相差千年。不过李白站在运河边说了:“齐功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乾隆的毎次出行都有收获,不是考察的收获,就是私访的收获,或是文思的收获。乾隆十次到泰山,六次下江南,借助大运河,他走得比历代任何一个皇帝都勤。

不能简单说这些帝王都是游山玩水,包括隋炀帝在内,他们还是要做些事情的。出行起码比坐在金銮殿听汇报强,比在位48年有25年躲在深宫不理国事的朱翊钧强。也许杨广修好了运河,一激动排场搞过了头,史上这种一激动的事情不算少,因而杨广挖运河的功劳被骂名掩盖。皮日休倒是给了个公道话:“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不过这样也好,提醒有些人做点事别忘乎所以。

大运河既已完成,就不是哪个人的了,而是整个中华甚至整个人类的。隋炀帝早已销声,乾隆帝也随波匿迹,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帝王更是淹没在浪沙之中。多少年后一声锤响,中国大运河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看见了燃灯塔,它高高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凭着“一支塔影”,顶风沐雨的船工就知道通州河首到了,心境立时开阔起来。

在燃灯寺的外面,见有从运河挖出的巨木,那从南方运来的宫廷用品,不知哪一次事件,使它们水下沉睡400年。塔前还遇一老者,81了,十分健谈,他说中学就在运河边上的,前面坐的同学是刘绍棠。立时想起那个善写河淖的通州人,运河水波托举出多少人物?可是灿若星辰了。

将目光放远,运河不远处,还有一个同样由人工修造的工程——万里长城。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线条,长城和运河的一撇一捺,构成中华版图上的“人”字。是的,那是历史最能代表人类活动的标志。现在看来,长城的一撇,更多地成了观赏物,而京杭大运河,却是有力又有益的一捺。一防一疏,总是后者被视为经验。想起河首所在通州的名字,这名字那么名副其实。古时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通州,通州有着“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一通而百通,不说其他,光一条运河就够了。

雪花弥漫。大运河,久久看着你的时候,就感觉你身上有一种宗教色彩,原以为你很难抵达,真到了跟前又似乎在虚幻中,是因为心中久存的景仰吗?

想有一段清闲时日,乘一叶扁舟,慢慢地漂,慢慢地体验运河所带给的感知与兴奋。而后望着燃灯塔,在通州源首靠岸。

责任编辑 黑 丰

篇10:描写下雪的优美散文

我知道,这个冬天,东北的土地都属于冰雪了。直到明年春末,我又将在这样的冬天里,晨起,暮归。

看着雪花纷舞,心中感概万千。

日子,还是这样的过。

忙着,为了周末的心理咨询师考试。

每天,还是要去教室,毕竟,我是学生,无论我是不是把耳朵交给老师,我必须把身体交给教室——这就是学生的无奈,抑或教育的悲哀。老师的手段都很多,点名,写纸条,提问……

先现实中穿梭着,在思想中遨游着,这,或许就是生活,更多的人就这样走完了一生,或许他们的一生比这更平凡,更平庸。

终于,我成了这场接力赛的运动员。

偶尔,依然失眠。面对暗夜,痛苦着,烦闷着,无奈着。

就这样吧!生活就是这样。

又好久没有写作了。本来计划每天写点的,可是实在没办法,没心情,也没时间。等这个周过了再说吧,没办法。

说实在的,余秋雨的文笔简直太深厚了,受益匪浅,继续看吧。

书稿依然没消息,也不好再问。刚一出版社联系,说可以帮助出,价钱也不是怎么低,再等等吧!

篇11:描写秋思的优美散文

春天过去了,秋天就窝在这儿。秋天的风很多,风一头撞在墙壁上,风声就大了,荒荒的风一下子有了几千年的高龄。风把树叶吹掉,树就露出了光秃秃的身子,天是白的,地也是白的。

谈不上悲秋,但也没有乐秋那样独特的境界,只是见秋初到,心有所感罢了。

瑟瑟秋风拍打着形单影只的树,忧伤的树叶被无情的冷风揪着耳朵打着旋,飘向无人的地方,发黄的树叶带着遗憾离开母体――坠落在冷冰冰的泥地上。

似乎秋和悲生来就是姐妹。无论是落叶飘零,还是草黄疏浅都能够被演绎成一个又一个的悲字。冷风萧瑟,繁花不再,似乎梦中只剩下那个阴暗而漫长的小巷,那个打着雨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还有那堵墙,那棵柳,似乎也在悠悠地向每个步入梦境的旅人诉说着他们的故事。秋天,天是那样高,连星星都是空落落的`。瞧!那串抵住烟囱头的星星,就是秋天朦胧的眼睛。

秋雁南飞,一只即将独自承受一切磨砺的孤雁,在“人”字末尾,拉了长长的一角――掉队了,它将寻寻觅觅,磕磕碰碰独闯世界。也许透骨冷雨砸伤了那还未丰满的羽翼,没有一颗星星愿和它一起回家。

秋的孤雁似乎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它的冷漠,足可以把你埋葬。到时候,陪伴你的,只剩下落叶、秋思。秋思,何为秋思?思是何种滋味,孤独就是何种滋味,在这叫做孤独的时间韵景里面,何时才能捞起一缕浑圆的思念。那些在远处的人儿,是否会知道,苦苦思念、等待他们的,是冷风中晚成的一朵秋菊。

暮秋清冷,落英纷纷,点点如雪,你是否能想像,在几近空明的天空中,飘叶如雪,会是何种景致!

车窗上有雾气,看不清外面了,只依稀看到,已是华灯初上,过往车辆的尾灯在雾里变得朦胧,连成了一串,岂无美感!

“扑,扑”,一个个大橙柚从树枝上落下,打破了黎明时乡村的宁静,又会是怎样的俏皮活泼!

原来,秋是如此的可爱,它把人们的生活节奏放慢。它悄悄酝酿着甜蜜。清晨,行人踩在落叶铺成的林荫道上,“簌簌”的,好不浪漫!静静地伫立在某个陌生的路口,你会看到,秋懒懒地倚在夕阳落下的地方,静静地躺在某个熟悉的荷塘边,你会看到浮萍上开满了秋朗朗的表情。换种心境,换种感情,那么秋天,也变得不一样了。原来世界就是这样,看你如何去面对。

篇12:描写重庆的优美散文

童话不再了,朝天门突然下起雨,雨滴急速落到水泥地上,迅速顺着水泥台阶往下流。“这里怎么没有青石板?”我的爱好显得可笑。

从朝天门往后看,背后是渝中半岛让人窒息的高楼,一座连着一座,从前边大楼的缝隙里你能看到楼不停地延展生长。在任何一个角落看重庆,他都是一个高楼的世界。下雨时候的味道真像香港,我的同事曾经评价说:“重庆就像没有洗过澡的香港。”有了雨水的冲刷,高楼看起来干净了许多。

看重庆,就得看他彻底的现代崇拜。从江北机场出来,一路上有着众多代表城市心态的广告牌:“上海,上海”、“曼哈顿广场”、“国会山”、“到洋人街去”,以及看着像吉隆坡双塔的楼盘。这些广告代表了重庆的想像,也是现代化的一个标杆。

篇13:描写美食的优美散文

他的一篇《荷塘月色》, 把一个如诗如梦的月夜描绘得犹如世外桃源, 让多少读者沉溺其中, 宛如也纯然像作者般“超脱”了, 脱离红尘俗世的凡嚣。

说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很多人并不陌生, 被它的“美”所迷住了。但对这篇美文, 大多数人都是从散文方面说得比较多, 其实朱自清先生原是一个诗人, 这就说到了文中脱不开的“诗”性美感了。近代作家们认为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是现代诗歌中必备条件, 我也就借用这“三美”的理论来细细品味这篇美文“如诗如画”中的诗性美感。

诗歌般的音乐美:重点也就是节奏感、韵律感。朱自清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 笔触细腻、语言清丽 (具有鲜明的口语性) 、婉转曲折的在文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尤其是他在叠词的运用上, 更是他文章里的一个闪光点。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作者多处使用了叠音词。如“迷迷糊糊”的眠歌, “淡淡”的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 “田田”的荷叶, “亭亭”的荷叶, “弯弯”的杨柳……, 全文用了27个叠音词。这些词既加强了语意, 又使文气舒展, 韵律和谐。再来就是叠句, 如:“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句子。巧妙搭配的长短句, 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使人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这样的写法使得全文在一种时而明朗、时而悠扬、时而恬然的节奏中, 韵律协调下, 犹如一首淡雅而感性的乐曲, 行云流水般娓娓带出一个淡雅静美, 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又如亲切而温柔的话语清淡如水, 让人不经意间进入心河中沐浴月光, 心神驰骋间欲罢不能。

诗般的语言美:文中的词汇体现出一种自然的美, 质朴清丽, 使人感觉特别清新、自然, 而且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通感与拟人的手法。如写荷花的清香, 用渺茫的歌声比喻, 将嗅觉形象比作听觉形象, 时断时续, 若有若无, 轻淡飘渺, 沁人心脾, 扩大了意境, 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宁静, 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这些贴切的比喻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美表现得那么的恰到好处, 增强了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感, 更让人有亲切、自然的感觉, 如临其境。

在文中作者还不惜笔墨, 多处描绘了一些带着色彩的词语。淡淡的月色如流水般泻下, 薄薄的青雾包围着象在牛乳般洗过的绿叶, 星星似的荷花, 昏黄的街光, 模糊的远山……这似真如梦的境色随着笔尖流泻于读者的面前, 犹如历历在目, 让每一个读者随之展开无限的遐想。

还有就是文中多处用字用词十分传神, 如:“泻”字, 与文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流水”相照应, 强烈的动感, 表现了月辉照向大地那一览无余的情景。从这可见, 作者哪怕是一两个字的问题上也认真对待, 从不堆砌词藻, 其用词清丽蕴含着人性的情味。

诗般的意境美:也可说是作者想表露的情感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写道:“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更是“以情写景意境生, 无情写景意境亡。”作者在文中情景的交融是全文的一个升华。如“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感情起了变化, 先前是潜藏在心底很难倾吐的淡淡哀愁, 这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 这种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喜悦中又挥不去的淡淡的哀愁中, 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但又被迫于现实从幻想中解不开的烦恼。也正是这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给优美的荷塘披上了朦胧的轻纱, 作者笔下的景也是淡雅、安谧、柔和的, 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中还多处与最后一段和第一段, 都使用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使得整篇文章有回环往复的感觉, 形成一个“圆”形结构, 再来就是作者的游踪 (把荷塘绕了一圈又回到家中) 与作者的情绪的波动 (“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的往复) 来说, 也是造成了另外两个“圆”形的结构, 共是三个“圆”。这一实中有虚, 虚中有实的写法, 这一意境, 更是将文章中的情意圈住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让人有一种如丝丝牵绕的感觉, 似是如作者一般有一种时而解脱烦恼, 致身于人间仙景之中, 时而又似沉浸在难以明状的忧愁情绪之中, 像一首乐曲般——绕“心”三日。

所以, 在作者笔下, 荷叶清纯, 荷花素丽, 荷香清淡, 月色如雾, 月光如水, 月影如乐……而这一切, 无不是作者他那朴素无华的品格象征与拳拳赤子之心, 把真挚的情感悠悠地流畅在整篇文章之中, 似是万物有情, 又似是个中无我。大概是因为他认为“文章的成功, 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这个原由, 所以他的作品, 就笔致简约, 朴素中绕着娓娓动人的亲情, 让读者为之动情, 随他感情起伏而起伏。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 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 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 巧妙的比喻、联想, 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便构成细密、浑圆的意境。使得整篇文章都沉浸在似悲似喜, 朦朦胧胧的情感中, 让人读起来不知不觉中, 随之喜悦, 随之哀愁, 荡漾在心中的是那让人说不出味道来, 却时而不舍挥去, 时而摆脱不了的感觉。

从这三方面可看出作者将诗歌的写法无不尽收入他的散文之中, 可讲是文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中有情。不但把散文讲求的“形散而神不散”做到情景交融, 更是把诗的三方面的美感, 在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诗情画意交融之下, 一篇揉合了诗与散文的优点惊世之作, 从此流芳百世。

摘要:《荷塘月色》是一篇有名的散文, 但曾为诗人的作者在文中, 同时也蕴含了诗性美的三个元素: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

关键词:荷塘月,色诗性美,音乐美,词藻美,意境美

参考文献

[1]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篇14: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我以为,《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而非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造成误读的“结”在哪里?如此改判的理由何在?

一、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形成思路死结

文本解读,首先必须理清全文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对于《故都的秋》并没有真正做到遵路阅读。赏析该文我们总是只围绕1-11段、13-14段这两大块,而占五分之一篇幅的第12段常被视之如鸡肋,甚至弃之如敝屣,教学中常常把它剔出文外。这种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当然是无法摸清全文思路的。

作者究竟在第12段中具体阐述了什么?它在全文中该有怎样的地位?显然,作者是分三层阐述的:第一层,举例归纳论证了不论国别人种阶级,秋之于人总是一样的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味的普遍意义);第二层,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秋味的中国特色);第三层,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典型秋味的渊薮)。作这三层论述,至少彰显出两大信息:其一它显豁昭示,前者所谓景中之情“特清特静特悲凉”并非作者个人的心境,所谓清、静、悲凉的感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此该文当然就不会是所谓情景交融的抒怀之作;其二论述的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层层剥笋,有力揭示了中国典型秋味文化的渊薮。反观1-11段,两相比较,第12段无疑处于居高临下之位,具有警策全文之功。由此可以认定,1-11段尽管是写“饱尝秋味”,其地位也不过是为后者的议论作层层铺垫。前者为宾,后者是主,主宾关系分明了,行文思路之结也便解开了,对该文题材及主题的认定也便有“洞穿复杂是简单”的轻松之感。

局部与局部的关系理顺了,整体思路也清了,主旨自然就明了。归并该文段落可知:1-2段对比反衬突出故都秋味的总体特征(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非“清、静、悲凉”);3-11段作者选取寻常巷陌中的平凡小景进行描绘(赏玩秋味),旨在突显故都秋味的特点;12段层层揭示中国之秋的文化渊薮;13-14段表达赞美眷恋故都的秋之情。由此观之,主题便可初定为描写文化之秋,揭示文化渊薮,饱含眷恋之情。其中暗含着解读的指向——文化。

二、景观内蕴的错误判读,形成赏景死结

对于故都之景,我们总是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联系方式,对“清静悲凉”作平面肤浅的解读,于是该文不可避免地被归于那种文人学士或悲秋或颂秋的旧式题材之列,把本是浸润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判读成情语景观。

“遵路阅读之,入境始相亲。”纵观全文,作者写故都之景,目的不在于传达拘于个人小天地之中的所谓景中情语,而是以景显秋之故都的风物人情,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故都文化之深厚。如写“小院秋景”,在点数了故都秋景名胜之后,随之退步假设“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向小院一坐,你(而非‘我)……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非七八分)的秋意。”这一退步假设不仅突显了故都秋意之“十分”,之“特别”,而且带有较强的招引意味,招引着一个个“你”。请注意,这一个“你”字,意味深长,它让赏景之“我”转瞬之间不觉变身为故都出色的文化导游,带着大伙体验小院秋景,体验传统文化中宁静淡泊的境界(“天色”、“飞声”、“日光”、“蓝朵”)。段末的“我以为”几句,透出“赏玩十足”的心态。作者在此重点赏玩秋草衬花的“悲凉”艺术,这秋草衬花的悲凉意境,其实就是一种托物喻人的隐喻,他暗含的就是那种中国秋士的品格: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因此,此景之悲凉,绝非个人心境,作者借赏玩“悲凉”,艺术地传达出中国秋士文化的内核(悲凉的文化内涵)。

此后四景,虽不著一“你”字,但无一处不是领你同行感受。

“秋槐图”中,那种脚踏落蕊的触觉,那种落叶清扫的细腻,突出了细微之处见清静之意。同时,段末收尾一句“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用“大约”推测:正是这深沉的北方之秋不知启发了多少古人智慧,催生了多少中华文化。

“秋蝉啼唱”一节,可分两个层面解读。其一,故都的秋蝉无处不在,蝉声无处不闻,较之于南方,秋蝉所营造的悲凉氛围要浓重得多,以此突显“特别之悲凉”。“秋蝉啼唱”为故都笼上一层浓重的苍凉色彩。其二,秋蝉意象的文化内涵,古诗词中虽早作定论,但其意象文化之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与第12段相照应。

“闲话秋凉图”中,那些都市闲人着符号之衣,吟京腔京韵。行动是清闲的(“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去一立”),语调是平静的,感叹是悲凉的。作者抓拍这些细节,定格都市闲人的典型瞬间,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体会到那些历经风雨变幻的皇城子民,在“人生几度新凉”时淡定达观的处世态度。这个精彩的片段,从世态人情的角度着笔,丰富了故都胡同文化的内涵。

由于此文是应急之章,“秋果奇景”较之于前四景,选材下笔都似显仓促,个中情味稍逊前者,本人不再赘述。

该文景观内蕴的判读指向,作者不光在第12段中作了暗示,典雅的四字文题——故都的秋,更强调了这种判读指向:故都,不称北平只言故都,不仅饱含眷恋之情,而且潜藏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再与“秋”结合,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而文题的这种秋之文化的浓浓气息又真真切切地弥漫在故都的每一幅秋景里。沿着这些判读指向,跟随作者来赏秋景,读文化,那种长达七十余年的“颂秋”与“悲秋”之惑的死结也便迎刃而解了。

至此可以作结:《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三、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形成“套解”死结

第三册人教社《参考》第80页编者云:“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

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可以提示学生,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更是整个的人生感受。”更有甚者有些同仁唯恐背景之不详不周,补充其“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日本侵华等等导致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此印证“悲秋”之说。这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

解读文本,“披文入情、披文入理”之法首当其要。若要辅之以背景,其前提条件是,那个背景是否是作文之时的境况。即便是那时那刻的境况,还得看两者之间联系的多寡、深浅,尤其是境况之真伪。《故都的秋》之真实背景又是怎样的呢?在郁达夫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1934年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故都的秋》这一经典之作,还是编者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一篇意欲解脱坐索叨扰的急就之章怎会有那些繁复的背景呢?

自鸣得意的“背景情结”套住了一篇又一篇精美诗文,严重阻碍着文本的解读,其惯性之大,流毒之广,令人摇头叹息。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解读文本甚是关键。我们要善待文本,走进文本,聆听文本,披文入情,披情入理,而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甚至人云亦云。实施新课程,首先要狠练文本解读的基本功,一名语文教师如果缺少整体把握之能、细节品味之功,又何谈让自己走进新课程?又何能让学生走近真语文?这也是重读《故都的秋》带给我的真切体会。

上一篇:公司部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报告下一篇:深刻感悟友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