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管工作心得

2024-04-08

行政主管工作心得(精选8篇)

篇1:行政主管工作心得

人事行政工作心得

我想以下这些经验是可以给大家分享的,也希望大家能多提意见。首先是完善公司的各种制度 先从基础制度入手:

1、基础人事管理:如何进人及转正以及签订合同社保办理,如何办理离职相关手续;建立员工档案;规范考勤管理制度。

2、基础行政工作:档案管理,办公设施及库房管理,证照、印鉴管理,安全管理。这些制度,一般来说,成立一年以上的公司多少都有一些,网上也有很多范本。从纲要上来说,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只需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针对个例进行定制就可以了。

当企业有了这些制度后,可以说有了一个管理的雏形,这是处于一个基础阶段,一般只要做过或学过企业行政人事管理的人都能做出来。

然后企业要发展,除了业务要跟上,管理这需要同步跟上。越大,越成熟的公司,相应的制度就更加完善,更细化。而越小的公司,发展初期或者发展停滞的企业,会发现他们往往是有相关的制度,可是这些制度大都和别的企业雷同,说不实用吧,好象制度又该是这样制定的,但是实际用呢,却又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把前面说的那两大类的制度进阶了。

我们可以结合政府部门出政策的方式,举大家都熟悉的《劳动合同法》,咋一看,好象该规定的都规定到了,就象企业觉得自己有制度,不过好象怎么又不太实用的那种感觉。这个问题就在于不同的人,对这个制度的理解不同,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个方针性的说法,具体怎么操作,还得做的人自己把握。所以,《劳动合同法》有它想对应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办法》,基本上把有分歧的地方解释了。可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办法》大家也觉得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家会改进的。企业的制度也是如此,需要把一些纲要性的制度细化,而且,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例外,似乎制度或者细化后的《实施办法》都无法解释,所以,很多大公司的制度文件很厚,很多,规定得很细,细到你看起来都觉得他规定得是不是太细了。可是没办法,人少的时候,人管人还好说,人多了,企业做大了,不用公平的制度来管人,就要出问题了。这些细化的制度不是象企业基础性的制度样,直接制定出来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行过程中积累的,这就是企业文化的沉淀、积累。企业处理某种事情,采取某种态度,这就体验了企业文化。

行政人事部工作包罗万象,事务性公司又简单而复杂,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高度的条理性,部门要在办公室6s管理的基础上,养成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良好习惯。

尤其是在私人企业工作的同仁们,在对待上级、平级、下级必须得罪一级的时候,我们必须优先保证上级和你的平级的利益,然后才能善待你的下级(在保证不伤害下级利益的前提下,站在企业的位置为员工服务),这样才能把行政人事工作做好。

也许还有千言万语未驶出来,但是我衷心的祝愿所有做行政人事工作的同仁们,运用合理的、以柔克刚的太极拳一定能使你在行政人事工作方面有所建树。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在实际工作中领会与应用,不断的学习,你的职场明天才会更辉煌

以上这篇是人事行政工作心得。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心得尽在:心得体会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

篇2:行政主管工作心得

行政部既是一个企业的综合办事机构,也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处在一个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

一、协同沟通,管理监督

目前我主要负责的工作有四项,一是办公室管理职能,二是人

力资源管理工作职能,三是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职能,四是合同审批,法律相关事务。具体为:第一项的工作办公室的工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处理工作,工作承上启下,第二项的工作是:要全面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公司的招聘配置、薪酬管理、培训开发、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核、劳动关系、档案管理、综合制度的建立健全等全面落实及把好关;虽然招聘配置、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等具体事情还未着手做,但这将是我将来工作的一个重点,第三项的工作是:做好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公章的使用,环境卫生、后勤、办公用品采购、修理、车辆的调度管理等做好服务工作,第四项的工作是:公司业务合同审批流程,以及与集团法务部的对接。

二、定位准确,明确职责,1、必须切实摆正位置,把握层次性、把握准确性、把握原则性、把握分寸性,在指导思想上只能是忠于事业、忠于主人、忠于职守。在具体工作中,要从服务领导、协调工作、督办落实三个方面入手,准确、彻底的领会和贯彻领导的意图,服务于领导决策。在协调、处理各类工作矛盾、问题时,一定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换位思考,求同存异,抓主要矛盾,不在非原则问题上较真,不在细微末节上纠缠。二是处事谨慎,不能粗心大意,谨言慎行。开会发言、汇报工作、诚实 责任 努力

处理公文、接待来访、现场处理协调问题,是行政部工作人员的经常性工作,说话办事一定要言之有据、行之有序。

三、要有发散型思维

注意信息的搜集,及时的整理和汇报,寻找更好为员工服务的方式,通过深入实践,与方方面面的员工交朋友,建立工作友情,不放过每一个调查对象、线索、数据、情节,为工作的开展和工作实绩的取得提供有益的帮助。

四、加强服务,树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变被动为主动

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例如:驻矿员工不能通过网络参加早会,周会,便将每次会议内容、指导思想通过飞信的方式与大家进行沟通,使驻矿基层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氛围,避险造成脱离团队、没有归属感。

篇3:行政主管工作心得

一、行政的定义及其特点

行政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运用国家权力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地讲,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广义地讲, 是指一切社会组织对行政工作治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 包括立法、司法等。

对于辅助国家管理工作的各种机关事业单位来说, “行政”是指在日常工作中所进行的各种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活动的总称。通常有三个特点:首先, 它属于国家范畴, 即公务, 不是个人行为。其次, 对于整个国家来说, 不是所有权力都是行政, 只有行政机关的权力才是行政。第三, 事业单位属于权力执行者, 重在权力的行使, 它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 辅助国家各项公务顺利开展。

二、行政工作的科学定位

行政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通过办文、办会、办事三种主要工作形式, 开展管理、服务、协调。肩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对外联系等工作, 成为协调内外部单位、连接领导和基层的枢纽。是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和运转中心, 具有参谋、助手、协调、把关、督办和服务等六大职能。

正确的认识行政工作, 了解其所需胜任力, 并给予科学定位, 有助于改进工作方式和提升岗位竞争力, 这需要事业单位任职人员对行政工作进行全面剖析、审视和思考。

1.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求。用胜任力模型分析法分析做好行政工作所需的素质要求、知识技能等, 我们不难发现, 如今的行政工作对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越来越细致。首先必须对所属行业有整体了解, 对目标群体和负责的工作范围做到心中有数。其次, 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秘工作知识, 更好地领会上级布置的任务, 准确地传达领导的各种指示, 为整个单位做好辅助工作。第三, 还要求行政人员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财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知识和社交礼仪等, 通过知识间的相互协调互补, 使人员具备对内对外联系、沟通协调的能力。

2.行政管理工作职能转变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 行政工作也随着市场化浪潮发生了本质变化, 当前的行政工作已经在传统的管理、协调、服务的基础上加入了参与谋划和辅助决策的职能, 从幕后慢慢走到了台前, 从基层走向了中高层, 用更加宏观性的视野看待各种问题, 要面向整体, 顾全大局, 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和意见。

3.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合格的行政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 从外在到内在, 从思想道德到专业素养, 都是重要保障。在身体方面, 健康的体魄是胜任高强度工作的基础。在心理方面, 过硬的心理素质可以应对工作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 尤其是面对投诉、上访以及记者询问等比较棘手的问题, 在高压下能够迅速调节自己的心理压力, 保证工作的稳定开展。所以, 只有塑造和培养全面素质, 才能使行政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使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改善。

三、行政部门工作效率低的影响因素

(一) 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日常考核流于形式化。当前事业单位考核制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考核内容和做法有欠科学。分析不同单位的考核现状不难发现, 各单位的考核几乎不因人而异, 难分上下和优劣, 没有实现具体岗位具体分析, 对每个职员都是一个标准, 指标体系粗放性明显, 这将导致考核失真, 考核结果不具备参考性。目前的考核标准和内容过于抽象, 可操作性不强。每个人对考核指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打分时容易带入个人感情, 主观臆断。在实际操作中, 各单位经常将大家集中填写, 过于形式化, 缺乏规范性和监督力度。

2、奖励过于注重物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工资水平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多数事业单位领导发现采用精神激励手段已经达不到预期效果, 于是把发放奖金作为物质激励的重要部分。但是奖金发放又不够公平, 标准不合理, 导致两种激励方式始终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达不到预期效果。目前事业单位的奖金制度仍然与职级联系紧密, 许多正常的福利也会分出三六九等, 致使普通职工总是接受最低的奖励金额, 不能提高大家的满意度, 使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不能共同发挥激励作用。

3、平均主义日趋严重。多数事业单位在评选先进的工作中轮流坐庄, 今年评你, 明年评我。这样的考核难以考出效果, 更谈不上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在平均主义下, 最大的影响就是创新意识的减弱, 任何人为创新产生的收益都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结果严重打击创新者的积极性。平均主义决定了懒惰思想的正当性, 淡化了人们的财产向往的观念, 从而使人们个个平庸。在平均主义泛滥的地方, 很难出现杰出的人才。

四、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 各种行业都处在关键时期, 要将目光转移到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上, 企图用更少的时间, 获得更大的收获, 以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而处在改革漩涡中的事业单位, 由于其非盈利的性质, 导致它们不能单纯效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也不能再像市场经济时那样高枕无忧, 必须要另寻出路。同时, 社会关注度的提升, 党和政府对事业单位不断增长的期望, 人民对国家公务人员的要求逐渐增加等一系列变化, 都促使事业单位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才能获得党和政府以及公众的认可, 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一) 制度角度的改进

1.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方法。坚持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 建立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 打破职级主导制。根据不同单位管理范围和职责的不同, 吸收和借鉴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合理安排自己的考核制度。比如, 有些对季节性要求比较高的单位, 就可以以季度考核为主导, 将季度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教育类的事业单位, 就可以根据学期制定考核计划。这样就能增强科学性, 减少主观性, 使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 人性化, 也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2.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物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 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保证, 对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物质激励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发放工资, 奖金, 福利等正激励, 也有罚款等负激励。但是在实施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避免平均主义。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 对职业满意度的追求越来越重视, 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就是首要考虑因素。职工对工作的认同在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位中间会有较大差别。一般而言, 年轻、低学历、低职位的职工对生活的基本状况有较强烈的改善欲望, 他们更着眼于实际看得见的方面, 此时物质激励的作用更大。而年龄大、学历高、职位高的职工更注重职业与自身的发展, 他们更追求内在的满足感, 所以精神激励对其作用更大。在实际激励过程中, 应根据职工的个体差异, 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3.建立岗位流动机制。从心理学角度看, 每个人都存在思想上的惰性, 长期从事固定的工作或者工作地点固定, 都容易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从而影响到工作质量和效率。由于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 大多数职工的工作相对稳定, 有些职工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长期从事重复性和例行性工作, 影响到个人特长的充分发挥。综合各方面因素, 不难发现建立和完善岗位流动机制对于提升工作质量的必要性。岗位流动有利于职工全面了解业务, 形成更宏观的视野, 有利于挖掘人才, 激发潜质, 改善职工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素质。

(二) 个人修养角度的改进

一是要带着责任感工作。正如《工作就是责任》一书的观点那样:“在任何情况下, 人们还有最后一种自由, 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责任感是一个人职业道德、思想素质的综合反映。我们可以选择“勉强说得过去”的工作状态, 也可以选择追求卓越, 这就取决于内心是否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职工, 就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深入扎实的作风、认真负责的精神, 就可以出思路、出成绩,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要带着激情工作。激情就像风帆, 引领着船只前行, 激情是工作的动力, 没有动力, 工作就难以有起色。缺乏激情, 会导致工作懒散, 郁郁无求, 最终一事无成, 就更不要说提高工作效率了。再平凡的工作岗位, 我们始终怀有激情, 也可以使其熠熠生辉。

三是要带着感恩工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些道理我们都耳熟能详, 核心都是提醒我们要不断以感激的心态对待工作。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只要你用感恩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就能给你关心和帮助、给你支持和鼓励、给你提醒和教导, 这些都是我们工作中的财富, 帮助我们将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

五、结语

总之, 目前事业单位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浪潮中, 其组织内部从上到下都在经历变革, 以此适应环境, 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因此, 构建科学的用人管理制度, 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完善并综合运用各项激励方法, 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高尚的人格, 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性, 才能激发职工的活力, 达到行政效率的最佳状态。

摘要:行政部门作为事业单位的中枢神经, 工作效率高低直接关系运行的好坏, 与行政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从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现状入手, 针对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以期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的行政工作效率, 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工作良性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工作效率,激励

参考文献

[1]周小军.事业单位人员激励措施研究.现代商业, 2008年2月第6期.

[2]郝永言.关于对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绩效考核问题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 2007.

篇4:行政主管工作心得

一、衢州市试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具体做法与成效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衢州市从实际出发,在2004年底进行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试点,在综合行政执法的机构设置、职能转变和定位、执法范围内容、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一些成效。

(一)建立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衢州系浙江省实行综合行政执法的唯一试点地市,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属本级政府的组成部门,依法集中行使综合行政执法权。主要职能归纳为“十一加一”,“十一”是指主要履行行政执法的职能,即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建筑施工、房地产、城乡规划和工商行政、环境保护、公安交通、卫生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和部分的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监督检查权;“一”是指履行市政府交办的其他职责,主要是执行市政府的公共政策,我们理解为城市管理的职能。从编制上看,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全部是公务员编制,较好地解决了执法主体资格的问题。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不仅承担了行政执法的工作,而且执行着大量地市政府的公共政策,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的职能。目前,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应由市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履行的各项执法职能正逐步集中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其次,根据衢州市的实际,确定了以市为主、一级执法的垂直管理体制,在规划控制区内按区域设立五个支队,规划控制区以外设立两个分局具体管理衢江、柯城两区的农村地域,以利于集中统一领导,确保行政执法渠道畅通、政令统一,并利于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确保公平公正。三是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制度,实行罚没款全款上缴财政,行政执法所有经费由财政保障的办法,彻底杜绝以罚代管、以权谋利、罚款与福利待遇挂钩等不当做法。四是为有利于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由市公安局设立治安支队城市管理警察大队派驻到综合执法局,业务受综合执法局指导,主要配合综合执法局工作,防止暴力抗法事件发生。通过体制理顺,初步建立了结构比较合理、内容比较完整、方法比较科学的执法框架体系,执法效率明显提高。

(二)不断完善、创新行政执法机制

一是加强了层级考核机制建设,科学制定考核方案,从队伍建设、职能履行、执法业务三方面明确考核比重和工作职责;考核结果和人员使用、评先树优、经济利益挂钩;二是加强了网格化执法运行机制建设,着力推进精细化管理、网络化执法运作机制,正确处理网格化执法与专项执法治理、开展和配合重大活动、集中突击整治的关系,在人员、时间和工作任务上统筹安排;三是加强了综合行政执法社区联动机制建设,实行辖区执法支队负责人街道(乡镇)挂职工作制度,深化“阳光执法”活动,逐步完善执法密切联系社区工作机制;四是加强了公安保障机制建设,密切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保障协作,建立健全公安保障执法工作办案制度、联络员制度、例会制度、情况反馈制度等四项机制;五是加强了综合行政执法外部协调机制建设,积极沟通市法制办、法院、建设、规划、工商、公安、环保、财政、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与有关部门的工作例会、配合协作、文件会签等制度。

(三)全面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自成立以来就全面推进行政执法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建设。一是强调执法观念,促进工作思维转变。大力提倡用法律的思维考虑问题,用法律的语言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原来的城管思维向执法思维、城管行为向执法行为的转变,强化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忠于法律的意识。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促进队伍素质提升。通过执法资格考试培训、法律业务培训、法律学历进修和业务交流等形式,有效提升了队伍的整体法律素养。三是加强案件审核力度,促进案件规范办理。综合行政执法面向的范围广、权力比较集中,因此,行政执法队伍的行为规范化对有效控制执法过程的合法有效就尤为必要。通过规范执法程序,明确审批权限,加强办案指导和审核,做好案件听证和专家论证等,规范了案件的办理。四是注重制度建设,促进执法监督落实。

(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运行以来一直致力于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通过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以及确定执法责任等方式,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制和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等制度,强化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进一步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例如,对于单位来说,综合行政法部门任何违反法定义务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有关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的落实,根据过错形式、危害大小、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离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取消执法资格等形式的处理;对行政执法行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认定违法或者变更、撤销等比例较高的,追究相关领导人和承办人的责任;对实施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依法依纪应采取组织处理措施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办理。

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法律制度还有欠缺

一是相比较其他政府部门序列的成熟有序,综合行政执法体制至今仍然没有全国统一的模式;在国家层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对综合行政执法进行指导,只是原则上规定集中执法权的工作是由国务院法制办来管,建设部来牵头日常工作。这样的机制让综合行政执法的合理性、合法性也因此屡受争议。

二是综合行政执法局所执行的行政法律法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很多法律法规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对法律责任规定畸轻,导致违法主体的违法成本极低,无法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另外,一些部门规章,基本上都是各部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所制定的,部门利益化的立场非常明显;综合执法部门在实际执法中不可避免地要触及相关部门利益;一种违法行为可适用多个部门法的法条,零碎散乱,规范执法队员的自由裁量权较为困难。

(二)部门配合有待加强

以综合行政执法为主导的新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涉及到既有利益格局和条块关系的调整, 涉及到行政权力重新划分和组织结构重组的问题。绝大多数管理部门的传统模式是“一条龙”管理,从立法到执行,从管理、审批到监督、处罚,都由一个部门决定。部门自己给自己设定权力,又自己去行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行政执法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原来制定的各项法律都是为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制定的,相互之间在立法之初就没有彼此呼应,导致实际执法过程出现法律漏洞或者法律矛盾。很多部门规章尤其反映出此类问题,现在由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处罚权,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和相关部门争夺利益。综合执法机构设置后 ,触动了某些行政机关的部门利益,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必然面临如何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之间衔接和协调关系的问题。

综合行政执法通过将处罚权与其他行政权进行分离,强化权力之间的监督和制约,从而减轻部门自利性的影响。但是,行政执法只是行政管理的一个环节,要实现政府管理的目的,有赖于其他行政管理环节的配合与协调才能实现。实行综合行政执法之后,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认为失去了行政管理最有力的手段,其责任压力减轻了,因而就放松了审批许可后的监督管理,导致事前管理的责任缺失,增加了事后控制(行政处罚)的压力和执法成本;现场监督、检查以及处罚权由综合执法局行使,出现问题不是追究职能部门的责任,而往往将责任归咎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

(三)执法保障需要完善

一是外部保障方面。主要是公安执法保障和法院执行保障。一方面,公安执法保障主要是由公安派驻城市管理警察大队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其职能主要是配合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防止暴力抗法事件发生。由于办案程序较复杂,环节多,使大队的保障功能受到限制。城市管理警察警力严重不足,造成阻碍执行公务的案件处理不及时,保障不到位。另一方面,综合行政执法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面广量多,且多数执法相对人由于自身利益的原因,对综合执法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往往不主动履行,大多数案件必须通过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严重影响了效率。由于法院执行力量不足,导致一些申请执行的案件不能及时到位,既削弱了执法的威信,也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成效。

二是内部保障方面,主要是经费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劳动强度大、专业性强和执法成本高的特点,经费保障非常重要,但衢州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属于“吃饭”财政,财政状况比较困难,目前我市相对而言财政保障与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福利待遇也比较低,执法保障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政府管理的公共政策需要调整

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人群,是城市市区日常执法中主要打交道的两个群体,但问题产生的根源——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是城市管理难的根本。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大量的下岗失业职工和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解决生存问题,城市中的练摊人员并非都是农民,有相当一部分是下岗失业的城市居民,他们除了最低生活保障之外,就靠“练摊”来补贴家用。如果管理者的政策目标定得不恰当,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最末端的行政处罚权时就会遭到暴力抗法。如为了配合政府管理工作的“创卫”、“创园”等工作,行政执法局经常疲于应付,忙于奔波,但是城市管理的很多问题却还是没有根本解决。很多公共政策的问题、政策目标的设定以及涉及城市管理的种种公共问题的解决,是属于公共管理的问题,是政策层面的问题,需要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进一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

(一)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框架内,依法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应该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是行政系统的一部分,其设立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建议地方各市政府有效整合政府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局、科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依法设立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作为政府的本级序列部门,实行综合行政执法。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集中权力,强化配合和监督,将分散的行政执法权力、监督、制约职能优化重组,对现有行政执法机构实行综合设置,通过整合职能、精简压缩地方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原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地方政府设立一级政府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局,直接负责综合行政执法事务,向地方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制定地方性法规,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法律适用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涉及到既有利益格局和条块关系的调整,涉及到权力重新划分和组织机构重组等一系列问题。法治政府要求权力和责任的对等。按照行政管理科学化和提高行征效率的要求,同一级政府所属的不同部门之间要求分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所属的不同层级部门之间应当划分事权,确定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以自己的名义行使专属的权力,其所行使的执法权自原来的专业部门移交后,原专业部门就不再行使这些权力,具有行政主体地位,应当独自承担相应的执法责任,遵循独立的活动规则,不再受其他部门的干涉。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成立只是解决了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力冲突问题,但是,对于这种综合的、集中的行政权力运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运作程序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则需要地方法规以立法的方式予以明确和规范。建议在推广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模式的同时,应该以地方立法的方式设立法定、科学的、高效的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责任制以保障综合行政政法权力的合法行使;为综合行政执法提供法律依据,为将来制定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法规打好基础,逐步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体制,使行政执法不断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打破传统的改革思维模式,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原本就是一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在现有体制下的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符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改革的宗旨是促使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打破了传统的条条管理的弊端。现在很多地方提出的要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上级部门找个所谓的“婆婆”或者“父母”之类的想法是典型的传统思维方式。事实上,不同层级的政府有不同的侧重面;只有对不同层级政府的功能进行定位,按照其不同功能特点,合理划分事权,解决好各自的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把中央政府和省政府转变为以宏观管理和调控为主的“决策型政府”,把市、县、乡政府转变为以向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为主的“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才能有效得到解决。因此,实行综合行政执法不仅解决长期以来的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实际情况,成立综合的行政执法部门,直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可以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应该重新认识行政管理职能,重新改组政府组织机构,使政府的权力和行政机关的职能既有简化又相对集中,合理配置权力资源。

(四)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促进相关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

以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带动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探索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原则上与政府各部门协同业务相关的信息,应根据应用的需要免费交换与共享,以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和部门配合。通过跨部门的政府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政府部门之间协同办公、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体制与机制创新,带动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行政机关的前置管理环节,用信息化手段与其他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如许可、审批以信息共享的方式告知执法局,其他部门认为应该由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罚的案件(行为)及时告知执法局。前置管理环节如果有违法行政等行为,执法局不去处罚,则有行政不作为之嫌疑;综合行政执法局如果发现其他相关部门有不依法行政的行为也会函告相关部门,从而形成执法部门与其他部门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格局。

(五)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理解、认识到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意义

由于全国各地的情况不同,以及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经验不足,个别地方的暴力执法行为严重损害了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因此,应该加强对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宣传力度,加深社会公众对综合行政执法的理解。综合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促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行政执法人员利用执法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具有典型教育的案件,通过有关的电视或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对于一些地方的暴力执法现象不应该片面地报道,新闻媒体应该更多地从正面报道、宣传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工作,为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也促进全民的公德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等。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有利环境,努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篇5:行政后勤工作心得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快后勤管理改革步伐。长期以来,在很多学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训练,轻后勤服务管理的思想。

造成后勤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设施严重老化,影响了后勤管理工作质量。为此,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从学校发展和生存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后勤管理改革的组织和领导,改革的目的在于,做好工作,理顺关系,调动积极性,增加管理力度,全方位地推进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

二、加大对后勤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后勤人员的素质。

我们后勤人员必须具有见物见人,管理育人的素质和能力,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后勤职工是一个不站讲台的老师,应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后勤人员既是服务者又是教育者,这就要求我们也必须具有较强的师德意识和师德水平,自尊自重,脚踏实地,给学生一种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榜样力量。要消除工作中推诿扯皮,争权夺利,自私自利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对学生的后勤管理意识教育所谓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感化新一代,以便培育出一定类型的人。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点就在于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要尽力感化新一代。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树立教育观点,且后勤工作树立教育观点尤为重要。因为,后勤工作很容易被人认为仅仅是跟钱、物打交道的工作,见物不见人。学校的全部管理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后勤管理也不例外。因此,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者要有见物见人,管理育人的素质和能力,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充分利用和学生接触的机会进行爱校、爱劳动、爱护共公财物、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

四、树立后勤工作的服务意识现代学校管理,都将为家长服务、为学生服务,作为学校管理的宗旨。

篇6:行政主管工作心得

但是我一进公司我才知讲,工做远逾越我的设念。龙岩安然人寿保险公司正在龙岩郊区有几个开业网面,正在各个县市皆有开业网面,而且开业网面。此内容文章属于《人事行政部行政管理工作心得》栏目,以上内容为《人事行政部行政管理工作心得2011-6-19 21:08:55》简单介绍,正文正式开始》》》

当初被安然人寿保险公司任命的岗亭为人事止政部止政办理管,我觉得那份工做很沉松,便是坐办公室里随便做面甚么事情,家里人其时皆十分拥护那份工做,觉得工做该当沉松而且离他工做单元也远(他正在漳州市),离我只要一个半小时的路途,因而我便要了那份工做。

但是我一进公司我才知讲,工做远逾越我的设念。龙岩安然人寿保险公司正在龙岩郊区有几个开业网面,正在各个县市皆有开业网面,而且开业网面借正在没有竭递删。便当讲开业执照战构造机构代码证年检皆要费好一段工妇,减上总公司正在深圳,用印十分费事,借要经过支公司、分公司以至总公司逐级审批。一个皆够累的,借得弄10个开业网面的开业执照战构造机构代码证年检材料。减上公司人力没有竭扩大年夜,开业场所没有竭变更,开业执照及相闭证照卖力人没有竭变更,我也随着没有竭变更相闭证照疑息。假如讲固然公司证照也便算了,借得管印章,单证,物流,文件办理每天闲得没有得了。我那末闲便算了,我的直接指面((人事止政部司理)甚么皆没有做,嘴巴上借没有竭讲我的工做比较沉松,我真念揍她一顿。易怪老总念开了她。

正在进公司半个月后,启受后盾总司理薄爱,居然把反洗钱工做又交到我足上,因而我又开端进建新知识,每天跟中国人仄易远银止挨起了交讲,做报表,写反洗钱工做述讲叨教,写反洗钱举动报道,而那些工做人事止政部司理甚么皆没有知讲,也没有知讲我的工做量有几背担的风险有几。悲痛啊。

现在天,运营支撑岗的孕妇产期已到,按照老总的意义把她统统的工做交代于我。因而我又筹办接足那份陌生的工做。运营支撑岗是常常要做保费部,核保核赚部战客服部三个部门的目标阐收战工做述讲叨教,易度很大年夜,压力很大年夜。同时电销工做于古年五月份启动,我又开端接足电销工做,每个月要汇总电销配支胜利率反应等。

总之,工做好烦琐,压力好大年夜。

篇7:行政工作心得体会

除了完成三个班的教学工作外,我还担任着团委工作,每个月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迎接我们,对我来说,每次活动都是我犯各种错误的平台,我曾天真的以为,我并不适合这项工作,我专业是教学不是搞行政,努力提升自己业务素质最重要,这个我尽力就行了,所以每当我在行政工作中遇到难题,我都理所当然地去请示领导,让领导替我解决,美女领导是个干脆利索的人,办事相当麻溜,能力算得杠杠的,女强人那种,不管多么棘手的事,都能被她快速搞定,而且非常能吃苦,我真是打心眼里佩服她。

慢慢滴我也成长了起来,然后这学年领导姐姐去教九年级了,很多时候他不能手把手教我做一些事,我开始学着自己去处理事情,努力改掉自己有点强硬的说话方式,想着她的处理事情方式,搞活动时我的出错率越来越少了,我好开心。可是最近的端午节活动又搞的我头好大,去通知班主任时,个别班主任就显得不是太配合,他们觉得太多了,影响他们学生学习,其实早都提倡孩子全面发展了,面对班主任们的“群殴”,我真有点怕怕的,微笑着离开后,我告诉美女领导,美女领导做的是一个一个地疏通,找个别班主任单独谈心,知道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疏通后感觉班主任们挺配合我们工作的,我又一次见识了我们就大我三岁的美女领导的处事能力,我发现自己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好大好大。

篇8: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浅析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问题,对策

高校行政管理是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本, 通过对高校的学生、教职工的管理, 完成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高等教育不断发展, 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中, 这就对高校行政管理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激励作用, 高校行政管理的良性有序发展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理念和制度陈旧, 大学管理高中化

我国的大学生管理长期以来一直是传统的管理模式, 强调纪律性、集体性、服从性, 高校给大学生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 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发展, 也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民主意识, 管理者较少地听取学生的意见。 进入高校学习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已满18 周岁, 具有独立判断能力, 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高校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学生, 应当提供给学生相对的自由, 让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培养起独立自主意识和自律性, 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管理高中化, 对学生管理过于严格, 如规定早操时间、晚自习时间、每天查寝室等等, 虽然高校这样的管理方式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放心成长的场所, 避免了部分学生从紧张的高中学习过程进入到松弛的大学管理过程中, 无法适应, 懒散过度, 虚度光阴, 但是另一方面, 也同时剥夺了他们自律性的培养, 让他们习惯于被安排的生活, 缺乏自主意识。

1.2 后勤社会化

后勤服务管理部门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师生的生活提供保障的重要机构。“ 民以食为天”“, 人是铁, 饭是钢”这些俗语都体现了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一日三餐, 一餐都少不了, 而食堂提供的饮食质量如何, 直接关系到学生对食堂的认同感, 对高校的归属感, 一个提供优质饮食质量和服务的食堂会让学生毕业后还常怀念, 甚至如果工作地点在高校周围的话, 会找机会回高校吃饭, 而一个提供劣质饮食质量和服务的食堂, 不仅让学生享受不了饮食的乐趣, 平时经常会出去吃饭, 也让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大大降低。 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后勤社会化, 食堂实行外包制, 如果高校监督不严、要求不高的话, 食堂承包人员一心最求利润最大化, 那么食堂提供的饮食质量可想而知。

1.3 学校扩招, 师生比下降

高校近年来实行扩招政策, 我国高校中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教师人数尤其是行政工作者人数的增长却没有跟上步伐, 导致师生比在下降, 行政工作者精力有限, 而服务的学生人数在增加, 这会让学生工作者力不从心, 势必会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 在工作过程中只能抓住学生整体, 难以去了解和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

1.4 行政工作者兼任专职教师

现在高校都开展了一系列的公共基础课, 如心理健康、就业创业指导、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这些授课任务常常缺乏专职教师, 常由一些行政工作者负责授课, 行政工作者虽然经过培训后上岗授课, 但是他们学的不是心理学专业, 没有经历过创业, 对军事知识的了解也仅限于培训时学到的知识, 各行政工作者对形势与政策的了解程度同样是参差不齐, 而他们平时还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 没有时间去深入钻研所授课程的内容, 并将知识融会贯通, 甚至有些行政工作者还上多种公共基础课。 这些公共基础课由非专业的老师去上, 上课的质量必定大打折扣, 老师的知识储备不足, 教的水平不够, 学生学的没有热情, 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精力。

1.5 生命价值和生命教育缺失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家里的地位极高, 成长过程中受环境影响, 多数只注重知识成绩, 而缺乏品德、信念、理想的教育, 更缺乏挫折教育, 习惯了一帆风顺, 这导致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没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缺乏足够的抗挫折能力, 常常采取消极避世的心态来应付困难, 甚至会有学生选择自杀来逃避困难[1]。

2015 年5 月, 人民大学一男生跳楼身亡;2014 年4 月, 中山大学研究生蔡某在宿舍内自缢身亡;2014 年1 月, 东南大学一大四男生坠楼身亡;2014 年9 月, 南京林业大学廖某从教学楼10 楼坠楼身亡……这些学生或为情所困、或身体不好、或毕业论文答辩不通过、或找工作困难, 或考研失败等等原因, 对人生失去希望, 选择了最绝望的方式:自杀。大学生自杀事件, 反应了当代大学生内心的脆落, 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 也凸显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教育的缺失。

2 高校行政管理发展对策

2.1 树立“ 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一方面, 高校的发展以学生为本, 以育人为本, 要做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工作者就要树立起“ 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办事流程等等要“ 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各项流程的合理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 调动学生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 教育管理者需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和管理服务,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同时帮助他们成长为社会有用之人。 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学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 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引导他们建立人生规划, 并努力为之奋斗。

另一方面, 注重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通过竞选产生学生干部, 教育并指导他们组织同学举办一系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活动, 如团日活动、心理主题班会、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等,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同学中的骨干作用, 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2]。

2.2 加强后勤管理

尽管大多数高校重视后勤管理,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但是受到人员素质、资金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 后勤工作还有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 在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加强高校后勤的科学管理, 建立科学规范的后勤服务体系, 确保健康有序地开展后勤工作;建立高素质后勤服务人才队伍, 加强后勤工作者素质的培养, 这是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重要基础;促进后勤工作的民主监督, 建立意见反馈机制, 了解教职工和学生需求, 听取他们的意见, 不断改进, 确保后勤服务科学规范化落实到实处, 做到让学校满意, 让师生满意。

2.3 增加师资队伍

发达国家本科高校最佳师生比标准为1:14,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师生比低于这个比例, 教职工的工作严重超负荷, 教师短缺, 这也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 高校应当在严把教师招聘关、选聘高素质高起点的教师前提下, 一方面增加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数量, 这个数量要跟上学生数量的增加, 这样学生工作者才能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去了解每一位学生, 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促进他们不同的发展;另一方面, 增加专业教师数量, 公共基础课程, 如心理健康、就业创业指导、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均由专职教师授课, 而不是由辅导员等行政管理人员兼任, 这样既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授课质量, 又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量, 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日常管理中。

2.4 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 开展生命教育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生命教育方式各不相同, 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 应该将人文关怀、生命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建立心理健康工作专门队伍, 以及学生心理危机防御机制, 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 预防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同时举办心理知识讲座、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 建立心理咨询室, 并通过网络、校报等途径,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强化心理健康意识。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 培养学生探讨人生的价值, 树立坚韧的性格, 了解生命的真谛, 确立对生命特性的基本认识。

2.5 提升学生管理者素质, 德才兼备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 高校学生工作者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这就决定了高校工作者应该在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外, 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诚实、乐观、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 以影响和感染学生。 同时, 高校工作者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和学生为师为友。因此, 高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条件, 让高校工作者有机会多参加培训或者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紧跟时代的步伐。

2.6 建立管理激励机制

一方面, 高校需要建立针对学生的激励机制,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年级有着不同层次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刚入校的大学生在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后, 逐步开始进行社交, 并希望得到他人尊重, 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开始思考自我实现的目标, 希望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 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逐步做到自立、自强、自信, 同时, 要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实施过程管理, 使大学生从被管理转化为自我管理, 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

另一方面, 高校可以建立一些针对高校学生工作者的管理激励机制, 让优秀的学生工作者得到奖励, 让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学生工作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比如每年或者每学期评定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优秀资助工作者、优秀就业管理者等。

3 结语

如今高等教育不断发展, 趋向大众化和国际化, 高校行政管理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学生工作者要了解其他高校的优秀管理方式, 取长补短, 对本校教育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提出相应对策,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细节, 使得高校学生行政管理更科学,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曦.我国高校生命教育途径探究[J].高教探索, 2012, 101 (5) :98-99.

上一篇:掘进队维修电工岗位责任制下一篇:毛尖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