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演练预案及流程

2024-05-16

应急演练预案及流程(精选6篇)

篇1:应急演练预案及流程

交通运输局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及流程

目前,我县已进入汛期,气象灾害随时可能发生,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汛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提高防汛抢险的反应能力,XX县交通运输局决定组织应急队伍开展汛期抢险应急演练。特制定本次模拟实战演练实施方案

一、演练时间

2021年X月中旬

二、演练地点

地点:1、XX路绕城段2、108线绕城段

三、演练目的通过演练,检验交通运输系统防汛预案各种应急措施的可操作性,进一步修改完善防汛预案,切实提高防汛抢险的能力,为实战奠定基础。检验交通运输系统指挥系统的科学快速反应能力、通讯联络的通畅情况,检验应急队伍快速集结、防汛抢险装备及使用情况。

四、演练方案

此次演练模拟气象台发布当每小时降雨量达到100mm以上或日降雨量达到1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或接到上级红色预警时和接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进入Ⅰ级紧急防汛期,导致山体出现滑坡、塌方事故,造成道路交通中断,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情况十分危急,防汛抢险应急队100人接到防汛抢险应急指挥部命令后,快速集结,到达指定地点,立即开展抢险工作;

五、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XXX

交通运输局局长

组员:XXX

交战办主任

XXX

地方海事处主任

XXX

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养护段段长

XXX

运管所所长

XXX

路政大队队长

六、演练救援分工

1、XX县交通运输局抢险队伍:

道路抢险组:由养护段负责。负责及时掌握通报灾情等工作。组织进行抢险和有关抢险的协调工作。

道路保通组:由运管所、路政大队负责。负责处置抢险现场治安警戒和秩序管理,负责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

通讯保障组:由局办公室负责。负责防汛信息及时、准确传递,负责同时设施的防汛安全管理,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汛抢险救灾过程中的通讯畅通。

后勤保障组:由局办公室、计财股负责。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饮食、交通运输等工作。

2、XX县严道镇人民政府抢险队伍:

民兵预备役出动50人配合交通运输局抢险队伍,全力救灾。

XX县交通运输局

2021年X月X日

篇2:应急演练预案及流程

当火灾发生时及时迅速扑灭初起火点,控制火势蔓延,确保火势现场人员安全疏散,尽力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一、执行范围:适用医院范围内火灾报警、灭火、疏散、救护过程。

二、组织建立:科室确定灭火、应急疏散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灭火应急疏散的统一指挥。

组 长:科主任 副组长:护士长

三、科室设四个行动组

1、通讯联络组—主班护士;

2、灭火行动组—值班医生;

3、疏散引导组——责任护士及其他护士;

4、安全救护组—主治医生及其他医生。

四、各小组职责分工

1、通讯联络组:接到火警、火灾情况立即拨打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2937270)、及消防指挥中心(119)、院总值班(2937999),并向科主任或护士长报告火灾情况、启动实施科室应急预案,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外部联络工作。

2、灭火行动组:负责组织现场救险灭火及善后处理工作。

3、疏散引导组:组织本科室医护人员负责通知病人及家属从最近的消防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要嘱咐病人及家属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快速通过。

4、安全救护组:负责对现场的人员、物资的救助。

消防演练流程

一、人为制造火灾信号,某护士发现并查看确认火情。

二、确定为火灾立即呼喊通知周围所有当班人员。

三、科主任听到呼喊后,根据科室应急预案人员分工立即组成第一灭火力量组织扑救初期火灾。

四、通讯联络组负责拨打报警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2937270)、及消防指挥中心(119)、院总值班(2937999)。报警时请说清火灾发生单位的详细地址,高层建筑要讲明第几层,有无人员被困,起火物的性质,火势情况以及留下报警人姓名及电话。

五、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性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灭火,使用灭火器及消火栓时注意使用方法。

六、疏散引导组负责疏散病人及家属并安抚患者情绪,疏散时可根据护士站将病房分为东西两区域,分别通过东西楼梯进行疏散。通过浓烟区时注意防护。疏散时不要乘坐电梯。

篇3:试论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

编写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基本价值在于:当信息系统遭遇各类安全事件时, 就已经制定了相应措施, 做好一定准备, 一旦事件发生, 可以提供和实施这些替代方案, 以最大限度的争取时间, 减少或避免由此造成的损失。因此编制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是避免或减少信息系统发生灾难性事件的有力保障。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编写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做到有效性和可行性, 因此, 内容一般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处理流程等。

一、总则

总则是信息系统应急预案遵守的总体规则, 其内容主要包括:编制的目的、遵守的工作原则、适用的范围等。

1.1编制目的

为科学应对信息系统安全事件,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系统安全中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 制订应急预案。

1.2工作原则

1.2.1统一领导, 协同配合。

各类信息系统安全事件根据事件风险级别的不同成立相应的应急工作组, 各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归口负责、综合协调、各司其职”的原则协同配合, 具体实施。

1.2.2分级责任, 依法规范。

各系统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补救、及时控制”的要求, 依法对信息系统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防范、监测、预警、报告、响应、协调和控制。

1.2.3预防为主, 加强监控。

宣传普及信息安全防范知识,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意识, 经常性地做好应对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 提高公共防范意识和重要系统的信息安全综合保障水平。加强对系统安全隐患的日常监测, 当事件发生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可控措施, 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 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2.4快速反应, 及时补救。

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 果断决策, 迅速处置, 及时补救, 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1.3适用范围

信息系统安全受到威胁和破坏的各类事件都认为是信息系统安全事件。信息系统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危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设备设施故障事件、灾害性事件等。由这些事件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导致系统破坏、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等情况时, 信息系统运维组织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处理和解决。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是组织实施预案的有效组织, 根据风险级别成立相应的应急小组, 进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综合性议事、组织协调、方案实施工作。

2.1风险级别与组织体系

2.1.1风险级别

针对安全事件风险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能力, 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 明确应急响应等级, 形成相应的应急组织。

风险级别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级, 即:I级、II级、III级和IV级。

Ⅰ级 (特别重大) , 敌对分子或黑客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组织的攻击系统的活动, 出现大量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机密、绝密等违法犯罪行为;

Ⅱ级 (重大) , 当发生事件分类中的危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设备设施故障事件、灾害性事件时, 引起系统的全面瘫痪与崩溃。系统在短时间 (6小时) 内无法恢复正常使用;

Ⅲ级 (较大) , 当发生在事件分类中的危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设备设施故障事件、灾害性事件时, 引起系统的全面瘫痪与崩溃。系统在较短时间 (2小时) 内无法恢复正常使用;

Ⅳ级 (一般) , 引起系统某一局部构成单元 (系统、备份存储、应用、数据库、网络等) 无法正常工作的故障。

2.1.2应急组织体系

根据风险级别, 形成相应的应急工作组, 完成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组织与实施工作。见图1信息系统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

2.2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根据系统突发事件等级不同, 形成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组。工作组由应急指挥部领导和应急队伍组成。

信息系统应急指挥部领导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辖区内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的应急队伍负责对突发事件技术层面的处理, 并在整个事件期间将原因分析和处理情况报告指挥部, 承担指挥部下达的具体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工作组各成员工作职责见表1信息系统应急人员职责。

2.3人员要求

各级应急组织人员应做到:各负责人联系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 及时响应;当接到紧急风险的指令后, 各组成员应在15分钟内赶到现场;对于风险引起的紧急关闭系统操作, 技术组人员应在预定时间内按正常关机步骤进行关机, 确保数据完整;做到向上一级主管领导及时通报应急处理进展情况。

三、应急处理流程

信息系统应急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阶段:事件表现、分析确认、预案启动、现场应急处理、详细备案、事件上报。见图2应急处理流程图。

3.1事件表现。

通过巡检、监控、报警等方式发现安全事件, 观察并记录事件表现。

3.2分析确认。

根据事件的表现和风险级别层次划分, 确定信息安全事件的等级, 同时将事件上报给上级主管领导。

3.3预案启动。

根据信息安全事件等级的不同, 成立相对应的应急工作组, 启动预案, 由组长负责指挥整个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理工作。

3.4现场应急处理。

事件发生单位和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组尽可能收集整个事件的详尽信息, 判别事件类别, 确定事件来源, 保护证据, 以便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检查风险造成的结果, 评估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如检查系统、服务、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或可用性;检查攻击者是否侵入了系统;以后是否能再次随意进入;损失的程度;确定暴露出的主要危险等。

抑制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可能的抑制策略一般包括:关闭服务或关闭所有的系统, 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的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服务。把所有被攻破的系统设备彻底还原到正常的任务状态。恢复工作应十分小心, 避免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数据丢失。另外, 恢复工作中如果涉及机密数据, 需要额外按照机密系统的恢复要求。

3.5详细备案。

系统恢复运行后, 应急小组成员将本次事件的处置过程, 包括:事件发生时的现象、处理过程及采取的手段、结果等做出详细文字记录进行备案, 同时完成事件处理工作总结。

3.6事件上报。

事件处理完毕, 应急工作组组长将处理结果报上级主管 (或主管部门) 。上级主管对整个安全事件处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最终确定应急行动是否结束。

四、演练

为提高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水平,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各环节之间的通信、协调、指挥等是否符合快速、高效的要求。通过演习, 进一步明确应急响应各岗位责任, 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及时补充和完善。

4.1演练目标。

在开展各层次的应急演练之前, 首先需要明确通过演练达到的既定目标, 目标一般包括:提高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各种风险发生时的紧急应对能力;查找当前预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进而修订完善;检查应急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各方面的准备情况;增强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人员对本预案的熟悉程度等。

4.2演练计划。

有针对性地定制演练计划, 应急演练可以按照风险等级层次进行演练, 按照某一项突发事件进行演练, 按照事件处理的一般流程进行演练, 还可以按照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演练等多种方式。在开展各种演练之前, 首先需要确定本次演练所要达到的目标, 根据目标定制演练计划, 计划包括:演练目的、演练时间、演练地点、演练人员组织、演练范围、演练预设的突发事件等内容。

4.3演练实施。

演练实施是对演练计划的有序执行, 严格按照应急预案演练计划逐一落实, 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一般需要记录的事项有:参与演练的实际人数、应急预案各项工作完成响应时间、事件处理完成情况等。

4.4演练的评估与总结。

评估和总结是对演练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实际评测, 通过评测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总结的内容一般包括:演练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是否严格按照演练计划逐一执行;演练内容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预案的适宜性和充分性;人员到位情况、协调组织情况、外部支持部门协作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项内容。

通过评估与总结保证后续演练的必要性、有效性、可靠性, 同时进一步细化和修订预案。

结束语

总之,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的最终目的是当信息系统遭遇各类风险时, 能做到及时响应, 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 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因此, 在编写预案的过程中, 有效性和可行性是预案编写的基本原则。通过模拟进行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工作, 反复修订预案, 使信息系统应急响应工作做到切实有效, 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摘要:随着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信息系统遭遇各类安全事件, 就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如何做好应急响应与处理工作是本文所关注的。本文通过对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处理流程三个方面的描述, 论述了如何编制信息系统应急预案;通过实施有效的应急演练, 提高信息系统各级运维组织应对安全事件的响应能力。

篇4:应急预案演练的研究

【摘 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是检验预案、发现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合理完善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准备、实施以及结束三个环节对应急演练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应急演练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起到检验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应急预案 演练 过程

【中途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其危害性也越发的严重,因此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开展应急演练是对预案及培训效果的有效检验,而且对于发现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应急演练的准备

应急演练的准备是在具备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开展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演练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演练规划、类型选择、演练方案编制和演练方案培训。

2.1 应急演练规划

演练必须由相应的演练筹备与管理机构来承担完成,一般由主管应急的部门为核心,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其中指挥组负责演练的总体指挥与协调;方案组负责设计演练方案、准备相关背景信息、场景模拟资料和演练注入信息;控制组负责演练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评估组负责参演人员的演练效果评估;支持组负责演练过程的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

演练计划是否合理是演练成败的关键,演练设计组在演练中也应处于核心地位,在实际演练进程中还要充当控制组的角色。因此演练前应对演练计划进行制定和讨论,形成较为完善的演练计划,给出演练的目的、内容、日程安排等。

2.2 演练类型选择

2.2.1 根据演练规模划分

根据规模等级,应急演练可分为局部演练、区域性演练。局部演练针对特定地区选择特定的突发事件,如某种具有区域特性的自然灾害,演练一般不涉及多级协调;区域性演练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演练设定的突发事件可以较为复杂,如某一灾害或事故形成的灾难链,往往涉及多级、多部门的协调。

2.2.2 根据演练内容与尺度划分

根据演练的内容与尺度,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性演练。单项演练可以模拟某一灾害现场的某项救援设备的操作或针对特定建筑物废墟的人员搜救等,也可以是某一单一事故的处理过程的演练。综合演练相对复杂,一般包括应急反应的全过程,涉及大量的信息注入,包括对实际场景的模拟、单项实战演练、对模拟事件的讨论解决等。

2.2.3 根据演练形式划分

根据演练形式的不同,应急演练可分为模拟场景演练、实战演练和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演练。模拟场景演练,以桌面练习和讨论的形式对应急过程进行模拟和演练,一般针对应急管理高级人员,可作为实战演练的预演。实战演练,可包括单项或综合性的演练,涉及实际的应急、救援处置等。模拟与实战结合的演练形式则是对前两者的综合。

2.3 演练方案编制

在演练方案的设计上,虽然桌面演练、职能演练相对简单,但从各项内容与综合性的实战演练是相近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可能内容相对简单。演练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2.3.1 演练基本情况

演练的基本情况,即演练的总体概述、演练的目的、演练的规模、演练的主要内容等。演练的目的应给出演练要达到的实际目标。演练的规模应给出演练持续的时间、演练的场地分布、参演人员的数量及部门组成等。演练的内容应概要的描述事件的基本背景、主要应急反应工作内容等。

2.3.2 演练组织与保障

应急演练应根据规模合理设置组织机构、人员组成。演练的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容易忽略的问题,在演练前应制定安全计划,设定安全小组。防止人员伤亡等意外事件。安全计划应包括个人安全事项、演练保卫事项等。演练方案中的后勤保障计划应该考虑演练所需物品的准备、场景的搭建、交通运输等。

2.3.3 演练方案

演练的方案,应包括突发事件总体过程的描述、插入突发事件的描述、参演人员应做出的合理反映的概略描述等。演练方案是控制整个演练过程的关键,也为演练评估提供了基本的参考。

3 演练的实施过程

应急演练实施过程是对实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的模拟,演练实施过程包括陈述、设施准备、实施等。

3.1 演练的陈述

演练实施前应向演练控制组和演练人员进行必要的陈述。向演练控制组的陈述应包括主要安全事项、演练要求、演练场景描述、方案的推演、各组职责等。向演练人员的陈述应包括演练要求、突发事件规模、演练目的、初始条件、安全事项、模拟角色的识别、演练的协调管理与后勤保障等。需要注意的是,演练的陈述对象必须有指挥者、信息发布者、有各种不同的职能团队、有需要救助者等等。

3.2 设施的准备

演练实施前必须完成一切演练所需的场地等基本设施的准备。

3.2.1 桌面演练的准备

桌面演练的准备需求很小,主要包括满足要求的会议室、投影机、白板、贴纸、彩笔等。

3.2.2 实战演练的准备

实战演练所需准备的物品较多,针对不同类型的演练差别较大。一般需要准备的设施与物品包括事故现场设施、模型或角色扮演人员、关键事项检查、安全事项检查等。

3.3 实施的过程

3.3.1 桌面演练的实施

桌面演练一般设会议主席控制整个的演练集成。首先由会议主席宣布演练开始并给出演练突发事件的基本描述,之后不断的注入信息,并设置讨论题目。主席应对分组讨论的结果进行阶段评述,控制整体演练进程。

3.3.2 实战演练的实施

实战演练的实施过程总体上应保持演练的自然发展,减少过多的干预,但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演练启动后,应保持演练人员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根据突发事件背景和注入的信息或插入事件,自主的根据预案做出及时的反映。

4 应急演练结束

演练后的工作包括演练的评估和总结、预案的修订等。

4.1 演练评估

演练的评估是对参演人员表现的总结,包括任务层面、职能层面和演练总体层面的评估。任务层面主要针对演练中的某个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职能层面针对某个部门的实际职能职责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演练总体层面是对演练的总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演练评估的内容应包括演练过程中的正确反应程序和存在的不足。

演练评估的过程一般包括评估计划的制定、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评估报告的编写几个步骤。演练实施前,评估组应制定适当的评估计划。演练过程中,评估组应收集演练进行情况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束时,评估组应给出针对演练的评价,并编写评估报告。

4.2 演练总结

演练的目的是检验预案,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演练结束后应编写演练总结报告,对演练进行描述,总结合理的应急反映程序及存在问题,进一步修改预案,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5 结束语

做好应急实战演练工作,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本文对应急演练前后过程的探讨,可以为提高应急水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亦纲等.应急演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应急救援,2007

篇5:应急预案及演练要求

1、道路运输、恶劣天气、重要时段及消防等各类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演练有关资料

(1)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2)应急演练过程记录;

(3)应急演练照片及其他相关资料;

篇6:学校应急预案建设及演练制度

1、明确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

2、确定组织机构和分工、联络办法、预案的制定和修订、演练 程序、注意事项等。

3、灭火和应急疏散各项职责应由当班的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门主管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保安人员、义务消防队承担。

4、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机构包括下列组织:(1)指挥员: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担负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之前的指挥职责,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等工作,规模较大的单位可以成立火灾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2)灭火行动组:扑救初起火灾,配合公安消防队采取灭火行动;

(3)通讯联络组:报告火警,与相关部门联络,传达指挥员命令;

(4)疏散引导组:维护火场秩序,引导人员疏散;(5)安全防护救护组:救护受伤人员,准备必要的医药用品;

(6)其它必要的组织。

5、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发现火情,首先报警,讲明起火单位、部位、时间、单位详细地址,可燃物质、火势等情况;

(2)通讯联络组立即迎接消防车辆,并视情况与供水、供电、医院等单位联络;

(3)指挥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关闭相关阀门,切断电源,利用灭火器材实施扑救;

(4)不能控制火情时,现场指挥员应立即下达所有人员撤离命令;

(5)疏散引导组尽快有秩序疏散人员;

(6)安全防护救护组配合医护人员抢救受伤人员;(7)火灾扑灭后,寻找可能被困人员,保护火灾现场,协助事故调查;

(8)指挥员组织填写事故报告。

6、当确认发生火灾后,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按下列程序开展工作:

(1)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

(2)当班人员执行预案中的相应职责;(3)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营救被困人员;(4)使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扑救初起火灾;(5)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辆到达火灾现场;(6)保护火灾现场,维护现场秩序。

7、定期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进行宣传和完善: ⑴ 应定期组织教职工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通过预案演练,逐步修改完善;

8、消防演练应符合下列要求:(1)学校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火灾模拟形式,并将消防演练方案可以报告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争取其业务指导;

(3)消防演练前,应通知场所内的从业人员和顾客或使用人员积极参与;消防演练时,应在建筑入口等显著位置设置 “正在消防演练”的标志牌,进行公告;

(4)消防演练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实施;(5)模拟火灾演练中应落实火源及烟气的控制措施,防止造成人员伤害;

上一篇:宣传考核下一篇:审计局年度工作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