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项目工作汇报

2024-05-06

创建项目工作汇报(精选8篇)

篇1:创建项目工作汇报

江西省南昌市

“社区文化在线”示范项目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我市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社区文化在线”,自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以来,始终围绕以“社区文化在线”为抓手,创新思路,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服务的新方式、新方法,努力打造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现将创建工作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项目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结合创建国家级示范项目的条件和基础,采取了“四大举措”全力做好创建示范项目各项前期工作:一是专程赴江西省瑞昌市、湖口县和长沙、广州等地,对其国家级示范项目创建经验、运作模式、管理机制、发展理念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学习,提升了创建工作指导理念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二是专门成立了以国家级示范项目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创建国家级示范项目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国家级示范项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总体目标和创建目标、创建步骤和工作重点、组织保障,为项目的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是专门邀请江西师范大学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南昌大学哲学研究所和南昌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等有关 1 专家,就创建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座谈,为创建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四、广泛开展调研工作。全力收集有关情况和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跑上路、搭上车。采取查阅资料、深入基层等形式,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实地调研。对示范项目建设的概念、重要性加深了认识,探索了路子,理清了思路,更坚定了创建国家示范项目的的信心和决心。

二、抓住重点,突出特色,项目创建工作全面展开

1、建立三级联动,为创建工作铺设“高速通道”。建立健全了以文化部门为龙头、街道文化站为枢纽、社区文化室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切实加强软件管理,加大硬件投入,采取“多点设阵、多点布局、多点开花”的办法,使城区的文化馆和图书馆、街道的基地文化、社区的群众文化,真正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左右到位”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

文化设施方面设置了多功能排练大厅、舞蹈排练厅、美术工作室、书画创作室等功能间,图书展示设施方面设置了少儿阅览室、外借室、“大眼睛”网络中心等功能厅,为街道、社区培养人才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阵地,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按照《创建国家级示范项目的实施方案》,积极指导协助各街道、各社区开展文化网点 2 创建升级活动,完善街道(镇)文化站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休闲广场等文化设施建设,并经常性地组织街道、社区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展示活动,形成三级联动机制的良好局面,深受街道、社区文化干部和居民群众的欢迎;三级联动制的强化,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网络建设的完善,加强了对街道(镇)、社区文化活动的指导,规范了文化活动。

2、强化阵地建设,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强后盾”。倾力打造 了“十五分钟”的文化景观带和文化活动圈,即社区居民只要步行15分钟,就能找到一个能求和、求健、求美、求乐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走廊或社区文化广场,并规定了“文化圈”内软硬件的具体标准。先后兴建了象山文化广场、恒茂国际华城、西湖路精品街等50多个社区文化休闲广场,每个街道(镇)均建立了一个1500平米以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广场。每个社区至少建有一个能适应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活动的场所,全区建设室外社区文化休闲广场总面积达12万多平米,室内社区文化休闲场所(含资源共享)总面积达4万多平米。各社区均建立了文化室,总面积达6351平米,并配备了多种文化器材、乐器、图书等,社区文化活动面积不断扩大,社区文化设施日益完善。

重点拟在南昌市朝阳新城新建15层,建筑面积10000多平米,投资近3500万余元的“社区文化在线活动基地”,该基地包含了全国首站新媒体数字文化体验中心、社区文化演播厅“一站式”供给,社区文化艺术资源服务“一站式”供给,“非遗”、文物“一站式”供给,图书展示、数字图书阅览“一站式”供给等等,集各项社区文化服务项目为一体的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南昌市政府批准,设计方案通过市规划部门审批,目前已进入“八家联审”阶段,预计今年中旬开工建设,年底完成主体建设,届时将为社区居民提供均等、优质的公共文化惠民阵地,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示范项目文化活动的优质阵地。

3、加强队伍建设,为创建工作注入“新鲜活力”。各街道(镇)有重点地组建了20多支业余文体活动队和32支社区文艺辅导队,全区各社区均成立了专(兼)职的文化管理队伍;因地制宜地成立了舞蹈队、合唱队、戏曲队、腰鼓队、秧歌队、晨练队、书画协会、棋牌艺社等216支文化活动队伍,重点组建了文艺演出队、电影放映队、科普宣传队、教育宣讲队4支社区文化骨干队伍;这些文化队伍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通过“送、引、连”的方式,把文化艺术送到了千家万户,把千家万户引向文化艺术殿堂。以点带面组建并着力提升社区文化活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采取借 4 脑借力借才的方法,克服了社区文化人才资源不足难题,实现最大程度的文化人才共享。另外,还建立了 “十大”艺术门类(器乐、声乐、舞蹈、曲艺、戏剧、摄影、美术、书法、文学和民俗)人才库,收集了534名骨干艺术人才资料,其中群众艺术人才有428人,占81.8%;社区“十大”艺术门类的建立,丰富了全区群众文化队伍,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促使了全区文化队伍的日益壮大。此外,还专门下派文艺专业干部和组织“十大”艺术人才库人员,担任各社区的文化工作指导员,构建社区文化业务网络体系;下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辅导达300余人次,协助社会策划、组织文化活动70余场(次),在社区文艺节目创作、电脑音乐制作、办文艺培训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社区的群众把他们当成“半个社区干部”,有力地提升了社区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高端谋划,开拓创新,项目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为配合建立全国首站新媒体数字文化体验中心。我们开展了“社区文化在线”项目前期软件开发的各项筹备工作,与多家软件开发单位进行的广泛沟通、协调,目前已进入了软件制作研发阶段,网站开设了社区文化、文化队伍、文化阵地、服务推荐等12个栏目,其网址为:。

该网站将重点展示社区文化在线网络建设数字文化公共 5 服务平台,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数字文化活动及资源流程展示功能和数字文化各类终端产品内容的演示,社区数字文化网络在线的具体展开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着力解决文化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室三级网络活动场所的文化活动功能数字资源配置,实现文化艺术资源服务“一站式”供给,活动阵地全民共享。

另外,还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对“社区文化在线”项目进行社会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报道,使广大市民更加了解“社区文化在线”服务功能。围绕服务一体化创建工作,有力地提升了创建工作在广大群众中的认知度。

四、严格管理,强化措施,高标准完成创建任务 今后,我市将在前期运作的基础上,以“南昌社区文化在线”网站为依托,继续有效推进项目建设,还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要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继续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把社区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以政府为主导,要明确责任,统筹规划,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社区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 6 设、经费保障、管理服务、文化资源提供、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二要整合资源,以人为本,为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良好的文化环境。各城区文化部门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社区内的单位、企业等加强联系,大力开展和利用他们的存量资源,形成合力,实现共驻共建。不断完善和创新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为社区群众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同时,还要注重激发蕴含在群众中的文化创造力,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特别要积极培育和引导社区民间文化和文化队伍的发展,通过典型引路的激励措施。

三要坚持普及提高,打造品牌,全面提高群众文化的质量和水平。要以此次创建示范项目为契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方式和内容,大幅度提高管理水平,做好社区创建项目验收工作,力争通过创建工作,促进我市社区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合社区文化建设成为我市文化建设的新亮点。

(二〇一二年三月)

篇2:创建项目工作汇报

中期工作情况汇报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居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与方向。近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重要位置,完善相关政策,拓宽服务渠道,加快构建面向广大居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是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建设“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打造集文艺演出、文化交流、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群众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创建基本概况

三门峡“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项目是按照市委、市政府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以建设“休闲文化城市”为城市发展理念,依托三门峡国际文博城而打造的一个集文艺演出、文化交流、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群众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迄今为止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自2013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已举办各类演出活动120余场,组织体育赛事240余场,举办书画展、摄影展、科普展 等文化展览活动20余次,吸引了来自黄河金三角区域观众300余万人,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印象〃天鹅城”消夏音乐季借鉴“西湖印象”等水上实景演出模式,借助三门峡国际文博城文化公园现有水面和音乐喷泉、公园光雕柱灯等既有设施,在水面搭建一个水上浮动舞台,长方形的舞台犹如一艘巨型游艇漂浮在水面,四周开阔,夜间休闲的群众站在东西两侧的桥上及岸边就可观赏节目,非常方便。演出一开始南岸的大型LED屏幕,以及分布于北岸、桥墩、水面的灯光遥相呼应,舞台演出效果美轮美奂,再加上演出富有三门峡文化历史内涵的大型文艺节目,从而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旅游景观基地。

自今年2月份“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项目入选首批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以来,为把创建工作做好,做扎实。各级各部门都非常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把让市民享有更多的文化权益放在重要位置,经常过问“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的创办进度。为争取“印象〃天鹅城”早日正式获得“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称号,同时也为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多的文化大餐,进一步提升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各主办单位及早谋划,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对该项目进行升级改版。从今年6月份开始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原大舞台〃印象天鹅城”系列演出为 全市人民献上一道高雅、亲民的文化盛宴。

(二)项目的社会效益

“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的建设不仅带动了三门峡文化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而且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1、实惠了群众。“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建设三年来,累计有300万人走进文博城,欣赏自己喜爱的文艺节目,享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得到了身体的锻炼和思想的升华,有些市民说,三门峡现在真好,在自己家门口都能欣赏到国内外顶尖的文化艺术大餐,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许多群众反映,以前想去纳个凉、锻炼个身体却没地方去,现在好了,不仅可以纳凉,还能免费看演出、看比赛,感觉和大城市生活没什么两样。

2、整合了资源。过去因为三门峡城市小,文化体育设施不健全,广大市民中的文艺爱好者和体育爱好者想玩却找不到地方,找不到舞台。基地建成后,使这些群体有了阵地,有了靠山,各个阶层的文艺体育爱好者纷纷投入基地活动中,基地组织者顺势利导,把各类社会闲散的文化人力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先后组建了交响乐团、民乐乐团、合唱团、女子十二乐坊、“春之韵”舞蹈队等8个演出团体,作为文化演出的基本班底;组建了文博艺术学校、戏迷协会、书画院、文博摄影工作室等文化培训组织,对广大艺术爱好者进行培训指导,形成了引导全市文化发展的正能量。

3、扩大了影响。基地的建成,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宣传了三门峡,现在,凡是到三门峡人,都要到文博城去看看;凡是看过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的人,无不树大母指的。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国家文化部非遗司的领导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在观看了演出活动后,都称,想不到三门峡也有交响乐团,想不到你们演出的水平这么高,想不到这里的文化活动搞的这么火。人民日报、人民网、央广网、凤凰网、《河南日报》、大河网、河南省政府网、河南电台新闻广播网、《三门峡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主流媒体先后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印象〃天鹅城”演艺文化基地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提升了三门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项目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基地所举办的各类活动全部以实惠群众为落脚点,以群众自我组织、自我娱乐、自我锻炼为目的,所有参加演出人员全部为群众演员,没有请过任何名星和大腕,没有请过任何商业演出团队,纯粹的群众演给群众看,因为不带任何商业色彩,所以能够扎根群众、贴近群众,深受群众的喜爱。

2、纯粹的公益性。无论是消夏音乐季,还是消夏足球联赛,无论是广场舞大赛,还是文化才艺比赛,全部都是免费让群众观看。所有参加演出的演员都没有工资,演出器乐都是自己准备。演出舞台的搭建和设施的配备以及必要的演 出组织费用,采取政府投一点、市直单位拿一点、企业赞助点、广告收入一点的方式予以解决,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3、鲜明的地域性。三门峡国际文博城是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集文化演艺、体育健身、会议会展、文化交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场所,具有极强的不可复制性,极具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在此基础上所建设的“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也有极强的地域符号,能同时集中开展这么多活动,是其它地区不能具备的。

4、独具的创新性。首先是思路的创新,文化事业的发展基础在群众,潜力在群众,受众也在群众,各地都在探索惠及群众的文化活动发展路子,作为一个规模不大、经济不强的三门峡,能够以极大的气魄,让群众尽享发展成果,愉悦精神生活,离不开思路的创新。其次是形式的创新,其它地方的“印象”系列无不是借助名景、名人的影响而塑造的,而三门峡以敢想敢闯敢干的思想,打造微型“印象”版,且不以盈利为目的,就这是在文化发展形式上的大胆创新。

5、显著的示范性。三门峡“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的建设初衷就不仅仅局限于三门峡,而是立足于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打造区域性文化体育中心。三年来,不仅让三门峡的广大市民过足了瘾,而且还吸引了周边陕县、灵宝、洛阳的洛宁、宜阳及山西运城、平陆、临汾和渭南地区的群 众来三门峡观看演出、参与比赛,他们或组织节目、或组建球队相继参加了三门峡大型文艺晚会和足球联赛,为促进三省四市的合作交流起到了示范作用。三门峡辖区内的各县市更是纷纷效仿,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开展类似的活动。灵宝市组织了“梦想金城”广场文化演出,卢氏县组织了“舞动莘川”演出活动,陕县组织了“美丽陕县”活动,在崤函大地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潮。

(四)今年项目开展情况

今年主推“印象〃天鹅城”大型公益综合演出。以“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为主题,从今年6月11日开始以本市厂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群众文艺团体和教育系统各学校的文化爱好者为演出资源,组织各类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每周在水上舞台定时演出,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全面展现三门峡厚重的历史文化,把消夏音乐季真正打造成公共文化服务的靓丽名片,我市今年对水上舞台的声光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并聘请国家级著名导演编排,组织群众排演“印象〃天鹅城”大型综艺演出,内容包括《仰韶之光》、《禹开三门》、《虢风古韵》、《函谷关赋》、《崤函古道》、《天鹅之城》六个反映我市历史人文、现代发展的大型舞蹈。消夏音乐季已连续举办三年,本季消夏音乐季与“中原大舞台”相结合,演出场次由往季的每周2场增加到3场,自6月11日到10月上旬,每 周三、周五、周六晚8点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文化公园演出,目前已演出50余场次。演出的节目有交响乐、民乐演奏,歌舞、曲艺、戏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部为公益免费演出。

为活跃机关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更广泛的文化需求,整合社会资源于7月份在水上舞台组织第三届集体舞大赛,每周一场,共举办4场。利用文博城运动公园场地优势,举办了5人制足球争霸赛、第12届足球联赛、第二届篮球联赛,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一系列赛事,创建佳木斯群众锻炼团体组织,打造群众体育健身基地。文博城西广场千人锻炼群体,已成为峡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按照公共文化免费惠民政策,建成党史方志馆、科技馆、规划馆、妇女儿童馆、老干部馆、群艺馆等6个场馆,每周五个工作日向公众免费开放,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印象〃天鹅城”消夏音乐季、“天鹅之城”群众广场舞大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足球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文艺爱好者参与其中,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剧院上演的戏剧、魔术等节目,带给市民高雅的艺术享受;科技馆举办的多个书画摄影展,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实现并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二、存在的问题

1、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和“印象〃天鹅城” 文化演艺基地建设不同步,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周边配套水上娱乐设施缺乏,建设资金不足。

2、“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在文化品牌包装、项目推广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品牌推广差距,需进一步加大项目宣传力度,提升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3、“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在演出节目的编排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精品节目,提升演艺水平和演出质量,真正将其打造成我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精品工程。

三、下一步打算和工作目标

“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将在继续完善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制度、管理、服务、节目质量和人才等软件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如:提升周边市容环境,增加水上娱乐设施,购置游船增加景观设施,扩大LED屏至260平米,建设全息水幕电影,呈现更完美的演出效果。

二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构,努力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格局。加大项目的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将“印象〃天鹅城”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知名的文化品牌。三在节目方面,进一步挖掘仰韶文化、虢国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黄河文化等具有三门峡地域特色的优势文化资源,聘请国家级编导,编排更多的与黄河金三角区域文化密切相连的大型歌舞等具有代表性,更能彰显三门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文艺节目,保障“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越办越好,进一步叫响“印象〃天鹅城”的品牌,提升演艺水平和演出质量,使其成为展示我市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和品牌。

篇3:创建项目工作汇报

一、依法办学, 科学管理

1. 创新学校管理体制, 彰显学校管理特色。

几年来,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牢固树立“对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建立健全了现代学校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了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 实行中层以上领导周例会、月总结会制度, 实行当日校长值班明示制度, 提高民主科学化管理。

2. 夯实学校德育工作, 提高学生自主修养。

我校德育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 为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课外活动, 成立了校园广播站, 创办了《特色教育》班队报, 积极深入地开展“2+1”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

3. 着力教学管理创新, 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定课程计划, 开足开齐课程, 建立健全了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几年来, 我们始终把“大预习、中预习、小预习”作为学法应用的重点, 研究“独学、组学、群学、助学、导学”五种学法, 用“独学”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用“组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用“群学”培养课堂兴趣, 用“助学”培养探索品质, 用“导学”培养应用能力。“五课型”“五学法”为“导”与“学”规划了可行的“路线图”与“时间表”, 起到了“引方向, 传学法”的作用。

4. 优化后勤管理, 为学校发展做好物质保证。

我校后勤组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教育工作文件精神, 全面贯彻执行“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方针, 坚持后勤“为教育教学服务, 为师生生活服务”的理念, 建立后勤管理制度。后勤发扬“勤快, 务实, 高效, 优质”的工作作风,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安全教育, 确保师生平安

为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学校按标准配备门卫、保安, 保证安全设施。学校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制定各种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 给师生重温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

学校重视安全防范。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 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 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刀片等危险玩具, 对其他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教师巡查制, 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多次组织师生进行各种逃生演练, 如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校车安全等演练活动。学校定期开设法制讲座和心理讲座, 加强对校车的管理, 确保师生平安。

三、以生为本, 关爱特殊群体

学校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的指导和教育管理, 通过心理咨询室, 解决特殊群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教师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象, 定期与他们谈话沟通, 并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关爱学困生和贫困生。学校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 不放弃任何一个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学校建立学困生的帮扶制度, 制定帮扶的具体措施, 辅导他们功课, 开导他们思想, 肯定他们优点, 鼓励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学校根据上级规定, 为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学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确实把资助金发放到真正需要的家庭和学生手中, 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四、抓教师梯队建设, 促整体素质提高

胡家小学现有教师135人, 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已按核定编制配齐所有师资人员。90%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一致, 教师100%具备教师资格, 100%通过信息技术一级培训。我校教师群体的组合, 打造了“敬业乐群, 敦品励学”的团队精神。近几年, 通过市县教育局“三个一批”政策, 我校又新增年轻大学生教师7人, 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活力, 使教师结构更加合理。学校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规范教师行为, 师德合格率100%。

五、彰显教育特色, 提高办学品位

我校以“双自”教育为育人特色, 推行“班级自动化管理”制度。学校在自主教育基础上, 制定并实施“值周班长责任制”“班干部轮换制”“集体责任承包制”等自主教育内容。班级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管。学校通过系列教育, 让师生在“勿以小事而不为”中学会做人做事。学校创建自我教育特色, 彰显学校办学内涵。

在自主学习上, 打造“阳光课堂”, 运用“学案式”教学, 尝试轻松、愉快、开放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师生在“教”与“学”的同一平台上研究学习方法, 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实践中, 我们构建了“和谐课堂、基本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活动课堂”五种课型, 用“和谐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提高课堂的和谐氛围;用“基本课堂”培养新教师的教学功, 提高新岗教师的课堂素能;用“有效课堂”提升导学水平, 起到了在课堂减负增效的作用;用“高效课堂”提升导学效率, 起到了引领导学、传递方法的作用;用“活力课堂”促进均衡发展, 为课堂导学、深化减负增效的内涵, 探索出一条高效之路。

篇4:创建项目工作汇报

关键词:创建;先进班级;项目化管理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等中央有关部委联合实施的一项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1]为贯彻实施好此项工程,我院从2011年9月开始推行学生素质拓展教育项目化管理,各院(系)和有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组建项目团队,制定项目任务书,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活动。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2]在学生素质拓展教育项目化管理背景下,我院2011级某班以“创建先进班级”为项目,在班级内设立多个项目团队,以具体项目任务为单位,明确各项目组任务,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工作,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管理效率明显提高。该班级先后获得学院“先进班级”、淮安市“周恩来”班、省“先进班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一、掌握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及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要熟悉班级学生情况。新生开学报到后,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学生的学习、生活、爱好、特长、能力等各项情况;在晚自习时,要能做到经常跟班,并且努力利用这段时间与他们交流;一定要经常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爱好等;坚持每学期和每位同学至少谈话一次,通过一对一的谈话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二是要领会和熟悉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要求及相关制度,与学院层面的学生管理工作保持一致。领会和遵循“π”型育人理念、学生素质拓展教育项目化管理等学院层面的文件。

二、对照先进班级的标准和要求,设立多个项目团队,编制项目任务书,明确各项目团队的具体任务。

按照先进班级的标准和要求,设立多个项目团队,编制项目任务书,明确各项目团队的具体任務及目标以及创建的步骤和过程。一是班风建设项目团队。负责班级日常具体事务的落实,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手册》制定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措施及制度,并督促制度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根据学院要求做好日常主题班会的召开、班级各项材料的整理工作;重点做好助学金评定等具体工作。二是学风建设项目团队。负责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反映同学们的意见及建议并与任课老师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反馈渠道,加之严格规范的请假制度相配套,杜绝缺席、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三是学生综合测评项目团队。做好班级同学各项表现的量化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及时给予相应的正点积分,对于损害、影响班集体荣誉的行为及时给与相应的扣分或批评,并以此为重要参考依据做好班级同学的综合测评、评优推优的工作。四是文化活动项目团队。负责班级课余活动组织的开展,开好学校安排布置的月主题班会,组织班级同学积极参与院(系)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

三、结合班级干部竞聘,确定以班级干部为各项目负责人、全体同学参与的项目团队。

各项目团队负责人的确定,应与班级干部竞聘同时开展。首先让学生自己报名参选,挑选适当数量的学生共同组成评审团。参选的学生要根据《创建先进班级项目任务书》制定详细的措施和落实方案,并进行现场答辩。经过演讲、提问等环节后,组织全班学生公开投票,确定班级干部及各项目负责人。通过以 “创建先进班级”为主要内容的竞聘活动,不仅能保证选出的班干部及项目负责人具备一定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可以代表学生的意愿,也能够提高全体同学参与创建先进班级项目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全体同学对创建先进班级的认识,使每位同学都能够知道自己在创建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从而增强个人的责任感。[3]

四、定期召开项目进展情况报告会,推进项目实施,组织民主测评,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项目负责人。

按时报告项目进展情况是推进创建先进班级工作开展的重要措施。项目负责人首先对照先进班级标准进行分项工作汇报,项目评审团根据《创建先进班级项目任务书》的要求,结合项目进展情况现场提问,总结指导项目落实情况,经过汇报、评审团评价等环节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项目测评,让大家进行评价得失,对测评不过关的项目及时调整项目负责人。通过定期召开项目进展情况报告会,让项目负责人在班级进行工作汇报与下一步工作打算,这样既达到提高项目负责人工作的积极性,又能让全体同学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积极参与创建先进班级项目中来,同时也起到竞争作用。通过及时调整项目负责人,既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又激励新的项目负责人要更加努力工作,使班级形成民主氛围。同时,教育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促进班级和睦,达到建设和谐班级的目的,也给一些同学表现机会。

五、认真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创建先进班级项目。

要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气氛,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是创建先进班级的基础,如果学习风气不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便显得毫无意义。要求班级同学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动员、组织同学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如职业规划大赛、人文知识竞赛、省级数学竞赛等竞赛。要求同学积极参加自管会、团学会、社团等组织,到学生干部队伍中去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思想觉悟。要根据院系对班级的考核台帐,进行量化管理,促进公平竞争。通过量化考核管理,及时给予加减分,奖惩分明,使每位同学心悦诚服,达到公平竞争的目的。班主任也要做到不偏爱,公平对待,这就更加得到学生的尊敬和拥护。(作者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

参考文献:

[1] 刘传玺,张恩生,朱景星.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模式构建研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4).

[2] 黄伟琦. 高职学生班级管理需创新[J]. 读与写(教育教学研究),2011,(3).

篇5:中学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创建汇报

xx学校建立于1992年,在2008年于北关中学、育才中学合并而成。学校占地1990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清净幽雅,人文氛围浓郁,现代设施齐全,操场面积宽敞,学校共有 32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56 人,在校学生 1678人。连续六年被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潍坊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创新50强学校,是潍坊市素质艺术教育示范校,被安丘市教育局评为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我们着眼于提高全校学生身体素质,在加强体育教学的同时,始终以传统项目为训练重点,如何使我校篮球良性发展,构建学校有体育特色,教学有体育特点,学生有体育特长是当今我校体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我就在构建学校体育特色之路上的实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的汇报如下。

一、健全常规管理机制,普及阳光体育运动

首先,我校有完善健全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多年来,学校一直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一名副校长为副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导处下设体育教研组,由组长牵头开展体育教学教研、项目训练等工作,明确篮球各队教练,保证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及传统项目的发展规划,将体育工作推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两操一课”的管理,“两操一课”和体育课外一小时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文明班级评选,努力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宗旨,十多年来我校学生体育测试成绩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再次,为普及体育运动,全面落实教育部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文件精神,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体育课,即三个年级每班每周必须三节体育课,要求体育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保证体育课质量是我校一直致力研究的主要课题。我们在过去的偏重技能,与近年的课改理念中找到了结合点,重新认识“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础兴趣;培养学有兴趣、学有所长、学有技能的健康学生,体育课质量稳步上升。

二是开展好课外活动一小时。我校近年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即每班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在下午最后一节开设课外活动一小时,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兼任,体育教师深入各年级辅助,主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以弥补学生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的不足。为落实好这节课,我们还于去年10月份举行了一次“示范课”公开观摩活动,让全体老师参加。当老师们看到年过五十岁的老教师老师组织学生在操场跳绳时,不由自主纷纷加入到活动的行列,与学生一起跳绳。

三是通过体育活动推动群体性活动的开展。一年一度的春季田径运动会是我校的常规活动,每次运动会前各班都积极准备,开幕式上异彩纷呈,各种体育道具纷纷亮相,运动场上,各班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顽强拼搏,对体育运动的普及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参与面达100%。

最后是认真抓好体育常规教学工作,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是我佼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注重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十多年我校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要求体育教师(尤其是负责传统项目的教师)必须制定好学期的工作计划,设计出每周、每节课授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及达到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手段、器材等,使教学工作能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的重点而有所侧重。并在每次上

课之前认真检查场地设施、器材,排除安全隐患,这样大大降低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培养运动竞技新苗

在面向全体,全面做好学生体育锻炼工作的同时,近十年来,学校一直将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和训练做为校体育工作的重点,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强势项目。为搞好传项训练工作,学校努力做到“四落实”:即落实人员(教练),落实经费、落实训练场地、落实训练时间。

人员是保证。新学年初在教学工作安排时,我们优先考虑传项教练员。凡是传项教练员,在任课课时上给予一定考虑,减少任课节数,在教师量化上给予加分。

经费是动力。为开展传统项目训练,学校为训练教师发训练补助、每两年购买教练服、运动员服。据统计,学校每年所用项目基本经费、教练员补助、器材设施购买、外出竞赛等费用达一万元以上。

条件是基础。为完善体育设施,保证体育教学及传项训练的需要,近年来,学校投资十几万元改造操场、运动场,购买体育器材。建立了标准的篮球场,改变了以往开展体育活动灰尘大,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问题,并购进了标准的篮球架、排球网等设备。另外,还购买了四万余元的体育健身器材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设备。为解决体育常规教学器材不足的问题,学校尽力挤出资金分批添置常用器材,新购买的7副乒乓球台即将到位。

训练是生命。学校每学期将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由学校和体育组共同制订训练计划,保证训练时间。学校田径队坚持早晚训练,几年如一日,赢得了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成功参加全市盛会,体育比赛硕果累累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学校近年在各级体育竞技比赛中硕果累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男女篮球队在2012年在教育局举办的篮球赛中取得双双第一的好成绩,在去年的中学生篮球比赛中我校也是双双第一。我校在镇运动会上,一直是独占鳌头。所有参加市级的比赛,组队都是以我校为主。每年我校为体校至少输送十名优秀学生。为此,学校决定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体育这一特色,使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扎实有序的开展。

篇6:创建项目工作汇报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沧州市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我市实情,拟创建沧州市民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特向市长作一汇报。

一、地块现状

(一)项目用地。沧州市民建文化产业园项目,总占地面积326.56亩,共分四块,位于光荣路26号原武警8632部队(81师242团)的营区,占地面积224.59亩;永安大道与光荣路交叉口以南路西,面积63.64亩;永安大道与新华路交叉口以北西侧30.19亩和东侧8.14亩。

(二)拟置换地。新华区鞠官屯村土地三处,面积约390亩,位于武警8632部队营区东侧和其原弹药库的南面和北面。新华区唐庄子土地两处,面积约125亩,位于武警8632部队靶档西侧和北侧。以上土地均为“军退地”,面积共计515亩。

二、部队沟通情况

(一)项目用的置换情况也通过其他渠道向武警总部王司令员进行了汇报,王司令要求在储备一定的土地方面做工作。

(二)项目用地与使用方武警8630部队(天津武警81师)已经达成土地置换协议意向,部队方非常同意鞠官屯和唐庄子紧靠靶档处的部分土地。

(三)武警总部和81师均要求市政府尽快给其发函,此函前期已经拟制完成,并已送到市政府秘书科待处理。

(四)建议市长邀请81市军政两位主官来我市进行交流。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沧州市民建文化产业园项目需要获得沧州市市委、市政府的批准。

(二)项目地块与部队的土地置换和土地变性需要政府协调解决,并指定为民建文化产业用地。

四、投资设想

通过引资方式解决项目开发建设的所有资金、项目建设期间所有费用和市场经营管理。

(一)投资方为保定市发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前期已经对该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给予认可,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二)该公司同意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沧州市城市规划要求进行投资建设,设计打造成全国民建文化产业核心和亮点,建设有全国第一家民建文化银行及其发源地,标志性项目有沧州民建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大厦和狮城文化村。

篇7:创建项目工作汇报

一、全国重点工程,工程总占地面积8.14公顷,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是奥运中心区场馆中在施面积最大的一个项目。

集团公司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上上下下对此高度重视,并根据工程的重要性,组建了总承包项目部现场党委,由总承包二部书记、经理亲自挂帅,党委常务副书记、副经理主抓此项工作。结合工程实际,现场党委明确提出了“三个确保”的目标,即:确保工程人员不发生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确保不发生重大火灾和交通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重大公共财产丢失和被盗事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现场党委采取了抓领导,意识到位、抓组织,责任到位、抓制度,措施到位、抓落实,检查到位的手段,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群防群治,共创平安。

自承接国家会议中心工程施工任务以来,我们已经完成了桩基础施工863根、基础垫层施工6万多平方米、防水施工作业7万多平方米,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6.9万立方米,绑扎钢筋16749吨,广大参建者正挥汗大干朝着“十一”冲出正负零的阶段性目标而努力奋斗。而保卫部门也在现场党委的领导下,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协作,在日常工作中以“思规范,比管理;思大局,比奉献;思第一,比创新”为理念,配合现场党委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确保做到前方保生产,后方保平安。

我们在市内保局的指导下,在市08办和属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较好的完成了前一阶段的安保工作,使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下面就如何做好治安、保卫、消防等工作向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进行一下简单的汇报。

一、领导高度重视,树立全员平安意识

进场伊始,总承包项目部党委就十分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在建立组织机构的同时,明确要求全体参建者树立大局意识、全员平安意识,并汇同相关部门,本着对奥运工程负责、对企业负责,对施工人员负责的态度,制定出台了多项制度和预案。并按照市内保局局长刘松在视察工地时指出的,安保工作无小事、奥运工程无小事,要做到意识到位、管理到位、设施设备到位、监督检查到位,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力以赴做好奥运工程的安保工作。

我们按照现场党委的整体部署,切实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前方抓生产、后方保平安,一切为施工生产服务。在此期间,我们先后完成了8次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特别是圆满的完成了国际奥委会第四次协调委员会全体成员和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到现场视察指导的警卫、安保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国际奥委会第四次协调委员会主席凯文·高斯帕在看到警务人员挺拔的站姿、现场出色的安保工作和施工环境时曾说:“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国家,参观过无数个奥运场馆,这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工地!”。

在树立全员平安意识,全员参与意识的同时,现场党委还要求保卫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与各参建单位积极配合、团结协作。一是加强保安员文明上岗、礼貌执勤的教育,每次重大警务活动工作完成后,保卫部门组织全体保安员进行警卫工作总结、讲评,查问题、找差距,并对今后警卫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为了更好的创建平安和谐工地的氛围,现场党委汇同保卫部、综合办等部门,为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外施队员工,在仰山村、大洋房等地,投入几百多万元建起了生活区及娱乐设施齐全的外施队生活基地4处。(建起了生活、娱乐设施齐全的外施队生活基地4处)还针对夏季施工天气炎热,今年又遇到多个桑拿天的现实,为他们购买了2000斤绿豆、10000斤西瓜和近6000元的防暑降温药品,使外施队队员感受到了现场党委对他们热情关怀,给创建平安单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二、建立健全组织,落实各项责任制度

我们按照市内保局和市08办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先后建立健全了综合治理、消防保卫和交通安全等多个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并在外施队中建立了9个治安消防安全领导小组,使治安、消防、保卫工作落实到现场的每个角落,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篇8:创建项目工作汇报

(1) 目标任务:建立大豆万亩高产示范片1万亩, 亩产较上年增加10%, 平均达到158kg;在高产示范片内创建两个10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片, 亩产达到160kg。

(2) 完成情况:完成大豆高产示范片创建10489.5亩, 涉及10个村、38个组、3576户。

经过随机多点抽样调查, 万亩大豆示范片平均产量为160.5kg/亩, 比上年平均单产增10.4%;其中核心示范片平均产量168.9kg/亩, 比上年平均单产增15.8%, 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2 主要措施

(1) 政策措施。

县委县政府从政策上给予了多方面的扶持:一是2011年大豆纳入除水稻、玉米外的第三种种粮综合直补品种。二是在龙头企业扶持中把忠州豆腐乳公司作为首个龙头企业申报补助, 提高龙头企业参与大豆产业化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大豆核心示范片实行大户直补, 亩平补贴1 3 0元, 确保政技物配套。

(2) 组织措施。

成立大豆高产创建领导小组, 由镇政府分管副副镇长万联钊任组长, 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蒋兵、陈登河任副组长, 土肥站下派技术人员和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任成员, 负责项目组织指挥, 综合协调;负责解决大豆生产中技术问题。

(3) 技术措施。

实施了“三推六改”综合配套集成技术:即推广高产高蛋白优质大豆品种, 推广钼肥拌种技术, 推广拉绳定距、合理密植;改迟播为适时早播, 改多次人工除草为播种后适时封闭式一次除草, 改不防病虫害为病虫综合防治, 改只施底肥为底追结合, 改传统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 改自由生长为适时控苗。针对4~6月份长期低温、阴雨、寡照对大豆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因地制宜适时提出并落实“开沟排湿、抢晴播种除草、壅土上厢、根际追肥与叶面喷施相结合、大豆初花期喷施多效唑、及时对症下药防治蜗牛、豆蝽蟓、豆荚螟等病虫危害”等科技防灾避灾措施, 实施效果良好。

(4) 工作措施。

(1) 采取有效的运作方式, 实施产业化经营。大豆高产创建实施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为主, 辅之以“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土地租赁承包”等模式。做到大豆“生产、管理、销售”以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条龙。

(2) 领导小组制定并监督实施项目岗位责任制。高产创建领导小组与项目村签订岗位责任制, 落实人财物, 组合行政、技术力量, 确保大豆高产创建关键环节事事有人督促, 而且督促有力。

(3) 科技人员创新工作方式, 确保技术指导到位。技术人员分布到万亩大豆高产创建的10个村, 抗“低温、阴雨、寡照”不利天气, 战“炎炎烈日、高温酷暑”, 反复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全体群众会议, 统一思想行动, 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匀苗定苗、统一配方施肥、统一除草上厢、统一控苗、统一病虫综合防治。

整个播种、管理阶段, 实行“面对面、点对点”服务, 实施“六结合”, 即实施区域取样化验分析与评估整体耕地地力状况相结合, 试验与示范相结合, 基地蹲点与巡回指导相结合, 党员干部带头与帮助农民群众相结合, 大面积发放“技术明白卡”与全面检查督促相结合, 分片召开院坝、山头动员会议与分期现场集中示范、培训相结合, 确保技术培训到家、指导到地块。

3 项目实施效果

10489.5亩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160.5kg, 比2010年大豆产量145.4gk/亩增产10.4%, 实现了预期目标;亩增产值70.6元, 万亩示范片合计增产15.4万kg, 增收60.2万元;997亩核心示范片, 平均产量为168.9kg, 比2010年大豆产量145.4kg增加23.5kg, 增产15.8%;合计增产2.34万kg, 累计增收8.9万元。

4 项目实施问题与建议

(1) 旱地耕地地力差异较大, 建议高产创建与旱地地力改造相结合。我镇65%的旱地集中在丘陵缓坡、丘陵中上部, 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差异较大, 旱地作物产量相差较多, 建议高产创建区域与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土地整理项目、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相结合, 解决抗旱排涝, 增后有效土层, 形成高产稳产农田。

上一篇:我是一粒石子作文下一篇:春游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