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党课笔记

2024-04-29

五篇党课笔记(共4篇)

篇1:五篇党课笔记

党员干部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总书记精辟阐明了好干部“20字标准”,描摹了好干部的生动形象,赋予了好干部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期干部的实践准则和奋斗方向,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和躬身实践的行为准则。在新时期践行好总书记对好干部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勇于担当。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勇于担当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魄力,一种争创一流的标准,一种奋发有为的状态,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一种基本素养。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源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源于践行宗旨、造福人民的情怀。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直向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勇于担当是一种能力,担当勇气来自于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来自于求真务实的实践、来自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底气。只有具备了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品行,才能在困难矛盾面前不缩手,在歪风邪气

面前不低头,在问题失误面前不诿过,维护做人尊严,坚守为官底线,实现人生价值。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对待事业是认真负责的,也是富于担当的精神,但是如果拿敢于担当这面镜子照一照、用敢于负责这尺子量一量,也确有不少党员干部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一种敢于担当的境界和勇气。大事当前,首先考虑的不是大局利益,而是个人的得失;工作上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喜欢作秀讨巧,不练真功、不下实功;处理问题习惯从条条框框出发,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半步,更谈不上从实际出发去创新开拓;遇到矛盾时瞻前顾后、畏头畏尾,不敢果断决策,不敢碰硬动真,甚至怕见群众、怕见媒体,怕得罪人;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不敢勇于承认错误,不愿从自身深刻查找原因,而是一味逃避和推卸责任。这样的结果,必然影响了发展,丧失了民心,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

勇于担当,党员干部必须心系群众,造福一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地税部门党员干部想事情、干工作,都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扎扎实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争做实现中国梦的带头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升服务质效。

勇于担当,党员干部必须奋发有为,开拓创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项伟大事业,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绝不能满足现状、僵化停滞,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要开拓创新,用新思路新举措开辟新道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勇于担当,党员干部必须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党员干部是党和政府的第一形象代言人,全国人民的目光,聚集在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身上,拥有怎样的政声民意,关系民心向背。每位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加强党性修养,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心信念。要履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敢于担当,做践行群众路线的先行者,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聚集强大能量。

勇于担当,党员干部就要淡泊名利。干部作为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的直接实施者,工作落实得好不好,成效大不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要把责任看重一点,把地位看轻一点,把事业看重一点,把名利看轻一点,不和别人比待遇、比升迁,而要比学识、比才干。要把责任举到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工作装在心中、把本色进行到底,努力使自己成为党性最强、品行最正、形象最好、服务最优的人。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不计较自己的荣辱,不畏惧流言蜚语,不害怕艰难困苦,勇于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担当的人,才是大丈夫,真英雄,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勇于担当需要勇气,需要奉献,需要智慧,需要实力。胸中无数,不知所措;举措有力,事半功倍。没有真本事、真本领,勇于担当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祸。勇于担当还需要智慧。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担当是一种责任。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党员干部不应蛮干、盲干、胡乱干,而应在经济社会建设这个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巧干、实干。相信集体的力量,相信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都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不断开创发展的新境界。

篇2:五篇党课笔记

1、什么是党的性质

性质:指事物的特性、本质。

政党:是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党的性质:是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所具有的特性。一个政党的固有根本属性或本质特点是由该政党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什么是党的性质?

党的性质规定了党组织必须承担的任务,而任务则把党的性质具体地体现出来。

党的性质体现在担负着什么任务、怎么执行和完成任务的实践中。

党的性质是通过党的旗帜、纲领、路线、政策,通过党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和组织活动表现出来,通过党员的具体行动表现出来。

2、党的性质的新概括

十六大以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第一节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阶级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

——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并不排斥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1)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

政党的产生: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政党是英国十七世纪国会里的辉格党和托利党。

英国国会是十三世纪末开始形成的,它分上下两院:上议院由世袭贵族和主教把持;下议院由年收入在40先令以上的土地所有者中选举产生,劳动阶级阶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议员大多为新贵族、资产阶级和律师。

十七世纪初,下院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大超过上院的封建贵族和高级教士。政党的产生

在1640年至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与封建复辟势力的反复搏斗较量过程中,为了集中反映代表本阶级和利益集团的利益,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结成了“辉格党”,辉格党人为了保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从宗教改革以来夺自天主教会的地产,也为了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极力反对英王查理二世恢复天主教的阴谋;封建贵族、主教势力结成了“托利党”,托利党人则要求恢复天主教的地位,收回在宗教改革中失去的地产和保护封建贵族的利益,政党的阶级性是十分鲜明的。共产党的产生

共产党的出现首先是欧洲工业革命的产物。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同时也产生了人数更多的工业无产阶级。十九世纪初,欧洲工人阶级为了反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先后开展了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法国里昂的工人两次武装起义、德国西里西亚工人的武装起义,工人阶级开始独立走上政治舞台,从一个自在的阶级,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

共产党的出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十九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唯物史观揭示了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共产党的正式诞生。中国共产党的产生

20世纪初,在中国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在世界无产阶级的澎湃运动中,1917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的理论;从1918中国的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传播新思想、新理论。1921年在马列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1)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

回顾政党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党的阶级性。我们说政党是有阶级基础的,又绝对不能把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整个工人阶级混肴起来。

先锋队有两个含义:一是先进理论武装,二是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2)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并非所有工人阶级都可以成为党员,只有那些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对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表现出无限忠诚的先进分子,并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才能成为党的成员。注意:并不是其他阶级的人不能入党;吸收了其他阶级的人并非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2、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群众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指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始终能够把全民族和全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始终能够把握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以科学的理论和创造性地实践,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主要有三个含义:

第一,党从诞生就肩负着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双重使命; 第二,党是按照全国各族人民的意愿执掌国家政权的; 第三,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 如何认识党的群众性?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是要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同时要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没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党就缺乏强大的凝聚力。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工人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党,而且是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政党。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我们党既有阶级性又有群众性。阶级性是先进性的基础,群众性是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和可靠保证,不讲群众性,党也会丧失先进性。纠正错误认识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党的性质也表述为“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因此淡化工人阶级意识,不再提党的阶级性,这是完全错误的。

认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不再是工人阶级,而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的看法是片面的。(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部分职工下岗,工人阶级的利益得不到保证。(这种调整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不过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和表述,虽然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但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也得到强化。我们党的性质的本质是执政为民。否定党的阶级性,必然损坏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我们不能把强调党的阶级性与搞阶级斗争混为一谈。

第二节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原则

2、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1、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原则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领导的学说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共产党领导的思想

2、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三节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

为什么党能够“三个代表”和始终“三个代表”?

1、“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新的概括,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党建立时,就是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工人阶级是革命最彻底,有组织纪律性,最有前途和远见的,所以共产党把自己定义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认识更深刻了: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要全面地看,本质地看,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提出,推出了认识党的先进性的新理念。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是从阶级与政党、阶级与人民性的关系这个视角来论述,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的外部环境和自身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面临经济、科技空前发展的新机遇,以及国际领域的复杂竞争和斗争的严峻挑战,还有党在新世纪的使命更加艰巨。这就感到对党的先进性需要有新的认识。因为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既有一般性的要求,还有同党在各个时期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具体历史任务相联系的特殊要求。这样,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相对于传统的“一个代表”而言,就更具有时代精神,更能说明党的先进性的完整性。

2、“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关系,突出地表现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统一,他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一诞生,它的创始人就公开申明,自己的学说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为他们服务的。“三个代表”思想是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他们的立场和出发点是一致的。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唯物史观最集中的体现。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四节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党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党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理想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如果动摇了这个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我们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看党的纲领,不仅仅要看现阶段的最低纲领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项政策,而是还要看同最低纲领相联系的政党的最高纲领。连接最低纲领到最高纲领的又一通道和途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这也是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第五节 党的性质与党性的联系与区别

1、共产党的性质与党员的党性

共产党的性质是高度升华了的工人阶级的阶级性,是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和一切优良品质的集中体现。

党员党性是党的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先进性等共产党的本质特性在每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中的具体表现,称为党性。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共产党的党性与共产党员的个性的辩证统一。

2、党性与党的性质的联系

第一、共产党人将工人阶级的眼光远大,崇尚科学之品质,升华为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升华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强信念。

第二、共产党人将工人阶级的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特别能战斗的品质,升华为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彻底革命和改革创新精神。从根本上说,工人阶级最渴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走向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共产党人将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品质升华为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无产阶级由于在旧社会中对生产资料的一无所有的经济地位,也就没有私有观念,他们天然地认同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懂得只有消灭一切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工人阶级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所以工人阶级是最大公无私的阶级。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工人阶级是最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最顾全大局的。就是在今天,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工人下岗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中国工人阶级也是十分顾全大局的,作出了重大牺牲,维护了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

第四、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党性体现在对党的性质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上,重点体现在践行“三个代表”上

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党员表现为:冲锋陷阵,不怕流血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想通过生产关系的先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党员表现为:具有较高的阶级觉悟,无私奉献,斗私批修。

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员表现为:胸怀远大目标,维护群众利益,明辨是非,敢于向腐败斗争,无私奉献,创造一流的业绩,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十五大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

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铁的纪律

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批评与自我批评

当前党性修养的重点是对于“三个代表”的理解和如何贯彻 党员党性分析的方法

党性分析主要应从根本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组织性和纪律性三个方面进行。以解决理想信念为核心,以践行“三个代表”为重点。

高校党员还应分析是否树立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培养接班人的责任意识?是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德育首位?

3、党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党性要求每一个党员必须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个性则要求按照自己的特点发展自己。首先我们应该承认个性的价值和合理性。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是统一的。共产主义并非片面强调整体意志而否定个性发展,而是在彻底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这是亿万人民群众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共产党人事业的吸引力所在。

其次,无产阶级解放事业需要党员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提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再次,我们必须看到党性与个性之间有可能出现矛盾。党员在党的事业允许的范围内发展个性,当个人的发展与整体利益矛盾时,共产党员必须以个性服从党性,以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党性与党的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好教师的品质

人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的想法之后,归纳出的“好教师”的12种品质:

1.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他绝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3.耐性——他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会做为止。

4.兴趣广泛——他带我们到课堂以外,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习的知识用于生活。

5.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和笑容令我感到舒畅。

6.公正——他会给予你应该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7.幽默感——他每天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致于单调。

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他与别人一样也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依赖于他,使我得到松弛。

10.伸缩性——当他发觉自己有错,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宽容——他假装不知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他的指导。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创先争优活动学习笔记

1、为什么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第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第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第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够推动工作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

2、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

3、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教育活动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关系是什么?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教育活动,重点是解决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重点是推动基层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两项活动主题相同、目标一致,衔接紧密、相互促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把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规划、思路和举措,落实到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有利于推进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有利于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4、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是什么?

思想先进、学习先进、工作先进、行为先进。

思想先进,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引导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提供思想政治保证。要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把握发展规律,不断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学习先进,就是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创新党员学习教育的模式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形成制度,养成习惯,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学习型干部队伍。要把学习新时期“三农”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提升[ 此文转贴于贵,州.学,习.网 http://] 创新能力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知识更新,优化专业结构,丰富技能储备,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讲求实效,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工作的水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和农民群众学习,着力引导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同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经济重大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工作先进,就是要切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等重大历史任务,主动入位、主动配合、主动尽责,全面落实部党组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规划、思路和举措,努力提高工作效能、抓好工作落实。要进一步加大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充分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要切实解决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坚持和完善为农民办实事制度,积极为农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要稳定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发展,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到今年,就是要全面完成部党组提出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任务。

篇3:党课笔记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我们要树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智的选择,致力于求真求善,向上向善,善做善为。虚心求教,细心体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学习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我们要培养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学习是一件永久的事,学校即是施展才华的舞台,有事人生历练的训练场,为以后的人生打基础,我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核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有一个强健的体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和学习。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一切都需要健壮的体魄。全民建身发展体育事业这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一种主流趋势。

因此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的精神期间,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努力学习的劲头,学无止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都将严格按照学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增强自己的文化知识,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守学校规章纪律,服从学校的安排,为同学们服务。

我深深地知道:我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必须通过学习、改进、加强和锻炼,努力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起来,同时磨砺出自己的品格、意志和心态。并且保持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并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御错误思想的侵扰,不近从思想上,更要从实际行动上来证明我是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是祖国需要的人才。

总而言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就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跟上党的脚步,随着发展的潮流,不断超越自己,充实自己。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投入工作学习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于四个全面的认识以及意义的思考

“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前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这四条都有,这次是加了个“全面”,变成一个体系。因此,“四个全面”是党的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党治国理政的总纲。

“四个全面”的提出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是“中国梦”的条理化、具体化。四个全面的理论很有新意,新就新在“全面”二字。一方面是一种延续性,是对以往方向、路线的一脉相承,表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没有另起炉灶,否定过去;另一方面,“全面”并非轻描淡写,可有可无。“全面”就是要覆盖面更广,不可能留有死角、达不到的地方,而且加强了力度深度广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千年求索、百年奋斗的历史性成就。回顾几千年的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和愿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两个相互联系、交互交融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全中国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标志性胜利,折射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光芒,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关键部位,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全面深化改革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关键部位,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有立场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更张。必须增强政治定力,把握正确方向,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全面依法治国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深刻启示我们: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法治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只有靠法治,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持续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才能坚持好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基石。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全面从严治党是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党强,事业才会强,国家才会强,民族才会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担在了肩上。9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成就,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我们依然在“赶考”的路上。只有从严治党,大力反腐倡廉、切实转变作风,才能使我们党顶得住各种风险考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所谓“全面”,就是包括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纪律、反腐倡廉建设各个方面,是全方位、全领域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深刻审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挑战,深入探究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科学规律,勇于突破旧有思想观念的桎梏,勇于冲破利益束缚的藩篱,不僵化、不停滞,敢拼善闯、攻坚克难,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呈现生动景象。正因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契合于时代、深深扎根于实践,才能够无畏于任何挑战,赢得最广泛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对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责任的认识

告别高考,告别中学时代,告别家乡,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将要面对一个陌生而又期待的新身份——大学生。每一个我们都满怀希望和憧憬,我们的理想就要放飞,另一个新的生活的开始,有更多的机会和未知在等着我们。

大学是一个大熔炉,首先它是知识的海洋,高大宏伟的图书馆和大大小小的教室,实验室,让广大的学子们接触广博的知识,培养专门的专业技能,其次它聚集了学术精英和各色专家,他们精通专业理论,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让我们全面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这一切让大学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研究的学术氛围。大学它还是积累社会经验的基地,进入大学后,团组织,学生会,班委等组织活动增多,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自愿组织的各种社团,我们可以安排课余时间,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

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国际环境的挑战,知识经济的挑战,经济发展前景及社会就业的挑战,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挑战,增强科技能力的挑战、人口的压力与挑战,人才的压力与挑战,能源的压力与挑战,资源的压力与挑战,财富与分配的挑战,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挑战等。具体包括综合国力竞争的挑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入世贸的挑战。

因而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认识自己的不足和落后,才能奋起直追,实事求是地行使我们的历史使命。

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用“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较强的法纪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克服价值观念混乱、理想信仰迷惘、政治意识淡化、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在今后人生的奋斗的征途中,一定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学习好本领,练好基本功,掌握新的知识,使自己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拓、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塑造无悔的青春!

当代大学生应当在新时期继续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风采,担当当代青年的先锋,与全社会一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应当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政治上保证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应当继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为国家和社会的服务技能,从专业能力上保证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光明的前景、美好的未来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属于为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中国青年。志存高远、大有可为的中国青年,高举青春的旗帜,积聚前行的力量,必将奋勇向前,只争朝夕,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中谱写壮美的崭新篇章。

对中国梦的理解及看法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当选国家主席之后的就职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确实如此,我们承担着中华民族的未来。自古以来和平就是百姓的梦想,当秦朝统一六国时,这个时候中国梦是“和平梦”,一直到现在百年不变的梦想,然而这一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古时六国之战,近代侵华战争,一路坎坷。到了解放战争工业化又是当时的“工业梦”。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化落后的情景,到了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又是一个“梦”“改革梦”使我国迈入一个新纪元。21世纪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在新的时代就有新的目标,新的梦想。

“中国梦”,其实很简单、很清晰,也很明确,就是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正确的路径。这个正确的路径是什么呢?就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准确把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要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对于“中国梦”来说,支撑我们理想信念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什么爱国主义对我们中国社会如此的重要,因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历经磨难,百折不挠,我们从苦难中走向辉煌,靠着什么,就是靠着爱国主义把我们大家凝聚起来,让中华文明五千年绵绵不绝。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

篇4:学院党课笔记

姓名:

年级:2014级

学号:

专业: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

时间:2015年3月27日上午10:00~12:00

十八大: 一、一个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二、一个总结

胡锦涛对过去的五年作了简要的小结,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三、一面旗帜

五位一体 四、一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显示了志在必得的信心。“五位一体”在目标的五个方面再次得到了体现。报告还首次明确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五、九项任务

1.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4.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5.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7.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推进祖国统一; 8.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9.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十八届四中全会:

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总结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部署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工作。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

时间:2015年3月28日上午9:00~11:00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重大任务,这就是: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个基本工作布局出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立足贵州实际,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确保中央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贵州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全会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注重深入贯彻中央全会精神、注重解决好贵州突出问题、注重体现好贵州特点亮点,紧扣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服务主基调主战略,着眼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部署了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工作,是加快建设法治贵州的行动指南。

起草组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领会贯彻赵克志书记有关要求,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整理吸纳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开始文稿起草工作。9月和10月,省委常委会四次研究依法治省相关工作。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省法院、省检察院等分别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依法治省有关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10月25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对意见稿进行了研究讨论。10月27日、28日,赵克志书记分别主持召开省直相关部门座谈会议、民主协商会,征求对意见稿的意见。10月29日,赵克志书记再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提交全会审议的意见稿。

《意见》共分三大板块。导语和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主要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统一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任务上来,同时分析当前依法治省工作面临的形势,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第二至第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主要从目前贵州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发,分别对落实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障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四方面的任务进行了部署。第六部分、第七部分和结束语构成第三板块,分别讲创新法治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为依法治省提供根本保证;最后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建设法治贵州而努力奋斗。

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斗争重要讲话

时间:2015年3月29日上午9:00~11:00

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

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当前腐败现象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三、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

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正气上不来、邪气压不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那么我们党迟早会出大问题。

四、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全党动手。各级党委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有全面领导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好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机关和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五、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

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六、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这是对干部的爱护。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孔子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群众说,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七、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

巡视工作就是要发现和反映问题。要着力发现是否存在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八、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紧一点,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空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如。

九、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廉洁自律,必须筑牢思想防线,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做到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2015年4月3日上午9:00~11:00

一、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三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三、价值意义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共和国的伟大复兴。

爱国爱党爱人民专题讨论

时间:2015年4月4日上午9:00~11:00

新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的主流话语之一,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体制派宣扬“爱国不一定爱党”,主要论据有三:一是凸显政党及其政府与国家、人民的区别与矛盾,强调政党利益并不等同于国家民族利益,有的甚至相矛盾、相冲突。二是以西方政党制度模式为衡量和评价标准,认为政党可以轮流执政,爱国者可以支持不同的政党;三是直接就认为共产党一党领导就是专制集权,鼓吹为中国民主自由奋斗的人们,应该爱国不爱党,要害就是反对共产党。

我们主张爱中国就要爱中国共产党,爱中国的关键是要爱党。

第一,在当代中国,爱党与爱国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从政党理论上讲,欧美政党本质上明确代表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中国共产党主张本质上与欧美政党理论不同,强调除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特殊利益,更不允许任何共产党员维护代表任何一种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和杰出代表。这是爱国与爱党完全一致的最为根本的理论基础。还要顺便指出的是,体制派“爱国不一定爱党”,他们的“国”是什么国?如果是新中国的话,共产党就是新中国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西方多党制不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进入21世纪后的西方多党制,即使在欧美国家,也日益为资本利益集团所绑架从而逐渐丧失国家治理能力。很多实行多党制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欧美花大力气推行西方民主的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乌克兰等国,却一再陷入**、战乱。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无论在发展经济、扩大民主、完善法治,还是在改善民生、应对危机的国家现代化治理方面,都显示出优越性。

上一篇:卵巢肿瘤切除术后护理下一篇:平津战役参观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