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玩泥沙

2024-04-07

中班科学活动:玩泥沙(精选8篇)

篇1:中班科学活动:玩泥沙

科学活动:玩泥沙

活动目标:

1、能对泥土和沙子进行观察比较,探索发现泥土和沙子的特性和差异。

2、能运用泥土和沙子的特性进行塑造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较大泥块、泥土、沙子、筛子、习惯、小木锤、水桶、抹布。

材料准备:比较记录表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激发兴趣

引导语:瞧瞧,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沙子和泥块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工具,请你们抓一抓、吹一吹、筛一筛、敲一敲,发现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2、操作探索、比较、记录泥土和沙子的不同

出示操作的记录表,引导幼儿了解探索的内容。

引导语:谁硬?谁飞得快?谁落得快?谁散得快?请你在相应的格子里画“√”。引导幼儿操作探索:

(1)抓一抓,看看谁硬,感受沙子的颗粒状

(2)吹一吹,看看谁飞得快,体验沙子轻的特点

(3)筛一筛,看看谁落得快,感受沙子细小的特点。

(4)敲一敲,看看谁散得快,体验泥土松软的特点。

组织幼儿在完成操作后进行集体交流

3、探索泥土和沙子加水后的变化

引导幼儿用水把沙和泥块浇湿,观察它们遇水后的变化:

捏一捏,体验湿沙和湿泥的可塑性

搅一搅,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喝泥易溶于水的特点。

重点探索:泥土添加多少水更适合进行捏合?

4、小结: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沙子不溶于水。泥土吸入水后会变软,易溶于水。

5、游戏“我是小小创意家”

组织幼儿分组创作造型,体验湿泥和湿沙的造型美。

活动反思: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知沙子和泥土的不同,第一次试验时建议选用较大的泥块。活动应多多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扬沙。如果这样的活动有家长陪同活动的整体效果会更好地。

篇2:中班科学活动:玩泥沙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对泥土和沙子进行比较,感知并发现泥土和沙子的特性与差异。

2.尝试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活动准备】

(一)材料投放:大小不一的泥块,泥土、沙子、筛子、吸管、小木槌、水桶、抹布。【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激发兴趣。

引导语:瞧瞧,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沙子和泥块。)

二、运用多感官发现泥与沙的基本特性。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工具,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来玩这些泥和沙,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三、尝试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

(一)引导语:沙子和泥块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正等着小朋友们去发现呢。你们先猜猜,然后可以请工具宝宝来帮你们找出答案。

(二)自由设问,而后通过操作探索、比较泥土和沙子的不同。(例如:谁硬?谁飞得快谁散得快?)

(三)引导幼儿操作探索。抓一抓,看看谁硬,感受泥块的硬度。吹一吹,看看谁飞得快,体验沙子轻的特点。

筛一筛,看看谁落得快,感受沙子细小的特点。敲一敲,看看谁散得快,体验泥土松软的特点。

(四)组织幼儿在完成操作后进行集体交流。

引导语:你们刚才都在认真地边玩泥沙边记录,现在谁愿意拿着自己的记录表与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发现呢?

四、探索泥土和沙子加水后的变化。

引导幼儿用水把沙和泥块浇湿,观察它们遇水后的变化。捏一捏,体验湿沙和湿泥的可塑性。

搅一搅,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和泥易溶于水的特点。

五、游戏“我是小小创意家”。

组织幼儿分组创作造型,体验湿泥和湿沙的造型美。【活动延伸】

1、游戏活动:(1)开展“沙画坊”“泥塑间”等创意美工活动。(2)开展泥,沙建构活动。

篇3:中班体育活动:竹梯真好玩

2009—2010学年度的市级片区教研活动在永春进行。我园是刚通过“省示范幼儿园”的评估验收工作,各方面成绩斐然,尤其是教研工作。于是,县里决定这次的市级片区教研活动在我园开展,由我担任开课任务。接到任务后,业务园长就组织人员对活动内容的选择进行研讨,最后大家认为顺着本土资源去挖掘,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活动内容。

在农村,竹资源丰富,竹制品琳琅满目,竹梯就是其中的一种。生活中,大家把它作为爬高用具。这种家户喻晓的生活用具,其实蕴涵着很多的教育价值,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竹制品来认识。在体育方面,它还有很多种玩法,如可以当作小桥来走;可以当作山坡来爬;可以当作山洞来钻等。这么好玩的竹梯不正是我们很好的教育素材吗?于是,体育活动《竹梯真好玩》就被确定为我开课的内容。从竹梯的玩法切入,探索不同玩法,体验玩竹梯的乐趣,锻炼幼儿走、跳、爬、平衡等基本动作。采用一课三研的形式展开研讨活动,以达到顺利完成这次的教研任务。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师导入语:小朋友!我是谁呀?(兔妈妈)妈妈今天要带你们到很远的地方拔萝卜,拔之前我们先练习各种动作。

2.师生随音乐《问候歌》做表演动作。

二、探索竹梯的多种玩法

1.出示竹梯,师生一起说说竹梯的名称和主要用途。

师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竹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人们主要把它当作爬高工具)

2.组织幼儿讨论:竹梯除了可以爬高?想一想还可以怎么玩?

(1)幼儿自由想象、交流。

(2)个别提问。

3.幼儿自由探索竹梯的不同玩法,教师给以帮助和指导。

(1)师导入语:老师将竹梯布置成小河、小桥、山洞、攀登架、山坡等,请你们大胆去玩一玩、想一想竹梯有哪些不同的玩法?

(2)幼儿自由玩过河、走小桥、钻山洞、过草地等游戏,利用竹梯练习左、钻、攀登、匍匐爬、往高处爬、行进跳、开合跳等动作。

(3)集中幼儿,鼓励他们说说竹梯的不同玩法,并请个别幼儿示范玩法。

4.组织幼儿重点练习匍匐爬、往高处爬、开合跳等动作。

(1)师导入语:小朋友都很棒,利用竹梯练习了很多的动作。这些动作中有几个动作比较难,现在我们再来学一学。

(2)师生重点练习匍匐爬、往高处爬、开合跳等动作。

三、玩游戏:《拔萝卜》

1.师导入语:宝宝们已经练习了很多动作,现在妈妈准备带你们去拔萝卜,先听一听到萝卜园的路该要怎么走?

2.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去“萝卜园”有两条路,幼儿分成两组来走。先爬过山坡,再走过小桥,钻过山洞,就到萝卜园了,然后就可以拔萝卜。

3. 请 2 个幼儿示范玩法,教师和其他幼儿对他们的爬坡、过桥、钻洞的动作给以评价。

4.教师提出游戏规则:

(1)一次只能拔一个萝卜。

(2)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推挤。

3.幼儿玩《拔萝卜》游戏,教师参与游戏中,一边指导幼儿的动作一边提醒他们要遵守游戏规则。

四、游戏:《大带小》

1.教师导入语:竹梯这么好玩,我们也请小班弟弟、妹妹来玩一玩。你们除了要教他们怎么玩,还要保护好弟弟、,妹妹,不要让他们摔倒。

2.中班幼儿带着小班幼儿玩竹梯。

3.教师评价:

(1)提问小班幼儿玩竹梯的感受。

(2)表扬中班幼儿有责任心、有爱心、爱帮助别人。

五、放松活动:

1.师导入语:竹梯这么好玩,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乐趣。以后我们还要带其他班级的小朋友来玩一玩。今天我们也拔了很多萝卜,有的累了,现在跟着老师做一做放松的动作。

2.师生随音乐《爱的人间》做放松动作。

活动延伸:

1.继续邀请其他班级的幼儿来玩竹梯。

2.将竹梯布置成其他不同的场景,如:医院里的担架、体育场里单双杠等。利用户外体育活动或体育活动的时间,继续鼓励幼儿探索竹梯的不同玩法。

活动后反思:

这次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成功,得到本县和异县听课老师的赞赏,他们纷纷从以下几方面给以充分肯定。

1.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教材选择富有农村特色。从幼儿生活中入手,选材体现本土化、生活化,符合新《纲要》的选材要求。竹梯这个教材内容,是幼儿生活教材园本化的内容体现,它蕴涵着课改的新理念和新的教育活动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推广和利用的优质资源。

2.教师积极创设富有情趣的场景吸引幼儿,提供不同长度和宽度的竹梯,利用不同的竹梯创设更多不一样的场景,如:布置“红军过草地”的情景,把竹梯设置成障碍物,让幼儿练习匍匐爬等动作,这样就可以为为孩子探索多种玩法提供更多的条件。这样的情景创设,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动作练习寓于丰富、有趣的游戏之中。

3.教师能够循循善诱,运用启发性和鼓励性语言进行指导。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实施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策略,注重启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以及求异思维,符合新《纲要》精神。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对竹梯一物想出很多的玩法。如把竹梯当作小桥练习走;把竹梯当作山坡来爬;把竹梯当作草地来匍匐爬;把竹梯当作攀登架来攀登等,从幼儿想出来的各种玩法来看,真的体现了“一物多玩”。

4.在活动中贯穿社会性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让孩子练习爬坡、攀登等动作,培养他们勇敢、谦让的品质。借助大带小活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懂得分享、有责任心、互助等良好社会性行为。

5“.大带小”游戏的设计体现教学的新理念,富有时代感。“大带小”的活动环节的设计不但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呆板性,还凸显出新的教育理念,符合时代教育新精神的要求。从今天大带小这个环节的实施效果来看,不但愉悦活动的氛围,促进幼儿间的情谊,还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行为,效果真,的很好。

6.能根据孩子的身体特点和体育课运动量变化的要求,合理安排活动环节,环节安排遵循运动量由小—到大再到小、动作练习由简单到难的原则。如幼儿第一次探索竹梯玩法后,第二次教师就引导他们重点学习几个较难的动作。

篇4: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玩声音

声音无处不在,幼儿的感官又是非常敏感的,各种各样的声音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为此,本次活动笔者根据幼儿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试图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供充足的可操作的材料,先让幼儿聆听和分辨各种声音,引发他们的兴趣,再让他们自选各种材料并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声音,最后引导他们选择最佳的方法随动画片的播放进行模拟配音。活动的目的是拓展幼儿的思维领域,为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创造最大的空间,使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巩固,并且能迁移到其他方面,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声音,关注生活中声音的多样性。2.鼓励幼儿积极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发出声音,并乐意与同伴交流。3.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物品:竹筷、竹勺、木梳、刷子、瓶盖(铁)、茶杯(瓷)、塑料杯、纸、算盘、拉链、塑料袋、砂纸、鼓、气球、自制纸杯电话等。2.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让物体发出声音

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东西,请你们玩一玩,让它们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幼儿自由地玩,老师与幼儿即时交流。

(评析:这是幼儿与材料之间的第一次互动。丰富多样的材料,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的欲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幼儿获得了各种感性的经验。)

师:谁来说一说,刚才你玩的是什么?你是用的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来的?

(幼儿讲述。老师帮助幼儿丰富词汇:搓一搓,按一按,敲一敲……)

师:我们让手里的东西动了,它就会发出声音来。为什么现在它们不响了呢?

(幼儿:我不吹,口哨就不响了;我不敲,茶杯就不响了……)

师:这些东西我们不再动它,它就没有声音了。

(评析:通过探索,让幼儿浅显地了解:只有震动物品才能产生声音。)

二、感受声音的不同

师:刚才是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么声音也听不清。让我们分开来玩,再来听一听吧。

1.敲玻璃杯。

师:大家仔细地听,好听吗?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2.吹口哨。

师:大家按“一、二、一”的节奏走一走,好吗?(幼儿活动。)

3.敲鼓。

师:鼓发出的声音和玻璃杯一样吗?(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4.摇算盘。先轻轻地摇,再用劲摇,让幼儿比较前后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评析:这一环节是为后面给动画配音作铺垫,有一定的目的性。)

三、听录音想象,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老师这儿录下了一些,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到这些声音,你会想到什么事?

1.实际声音再现:

(1)打雷下雨的声音。(2)刮风的声音。(3)流水叮咚叮咚,青蛙呱呱叫。(4) 汽车的喇叭声。(5)小鸟的叫声。

小结:不同的声音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想一想,然后猜出发生了什么事情。

2.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不同的声音,用嘴巴模仿一下。

(幼儿模仿。比如节日里鞭炮的声音、大街上的各种汽车声等。)

四、探索模拟发声

1.看课件。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这个动画片里也有很多的声音。我们一起看一看,听一听,请你想一想动画片里讲了哪些事情。

(播放动画片。)

2.示范模仿。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哪些声音呢?我们能不能来模仿小马走路的声音呢?可以用什么来模仿?还可以用什么来模仿呢?(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师:我们玩的这些东西中,什么发出的声音和小马走的声音很像?还有什么也很像?其他小动物发出的声音,你能不能也找些东西来模仿一下呢?(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3.幼儿自由探索,老师与个别的幼儿交流,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己的物品所发出的声音。

4.交流玩法,互相学习。

师:××,你刚才模仿的是什么小动物,用什么来模仿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像不像,好不好?

5.合作配音。

新年快到了,森林里面的小动物们一起举行联欢会

小鸟们飞来了。

(吹口哨或揉搓塑料袋。)

小马也奔跑着过来。

(敲打鼓或水桶。)

小乌龟也慢吞吞地爬了过来。

(用刷子刷砂纸。)

小朋友们也来和小动物们一起来庆新年。

你瞧,他们敲锣打鼓可高兴了。

(敲打鼓、水桶、铁盖等。)

鞭炮声啪啪地响个不停。

(老师扎破气球,气球爆炸。)

过新年了,好热闹啊!

篇5: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玩泥巴

1、让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2、乐意表现自己,共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学着去发现问题。

二、设计思路:

在一次远足活动中,我们的孩子法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很多的拆迁房正在兴建,引起了孩子们的很大兴趣,开始讨论起来,“哇,这么高的楼怎么建造呀?”“看!看!有大吊车。”“这是在造什么楼呀?”“不知道,是给人住的房子吧?”“可能使幼儿园”。“会不会是超市呀?”………。看来孩子对我们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我们顺着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开展了“我居住的地方”的主题活动,从而在这一主题背景下我们设计了符合孩子年龄特点、需要、能力的个别化活动。

三、活动导入:

这几天,我们马路旁边的高楼大厦可真是越来越多,可是,我们的朋友在建造高楼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想把楼房造越高,就越容易倒塌呢?今天我们在和好朋友一起建造房子的时候,动动小脑筋,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我这里还有一件高兴的事情要告诉大家,今天小动物要搬新家了。瞧!这就是动物新村,可是粗心的建筑师们在建造房子的时候忘了在每一扇门的上面写上门牌号码,这下,小动物们可遇到麻烦了,我家到底住在几层楼呢?朋友们,你们愿意来帮帮小动物,让他们在自己的新家里过上一个快乐的新年吗? 好,让我们行动起来。

四、活动区设置:

1、漂亮屋

材料投放:(1)自制的各种娃娃及打扮娃娃所需的各种材料。

(2)各种各样的头饰、木梳、洗发水等

2、巧手屋:

材料投放:(1)废旧的各种盒子、绿色手工、固体胶、剪刀等

(2)各种颜色鲜艳的丝袜花瓣、铁丝、花芯、线、泥工盒等。

3、创意屋:

材料投放:(1)各种废旧盒子及各种辅助材料

4、音乐屋:

材料投放:(1)各种小动物所居住的楼房一幢(利用地面)。

(2)不同类型的节奏卡片及各种打击乐器等

5、智慧屋

材料投放:(1)各种建筑物的图片及字卡;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及字卡等。

(2)讲述故事“三只小猪”、“小动物过冬”所需的操作材料。

6、聪明屋

材料投放:(1)动物新房三幢(利用主题墙);背面标有门牌号码的立体小动物若干。

(2)门牌号码拼图若干及记录卡等

7、休闲屋

材料投放:(1)自制有关周围生活的棋一副、飞行棋、五子棋等

(2)扑克牌两副

(3)各种有关建筑物的迷宫图若干

五、活动评价:

师:我们的动物宝宝真开心,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了,瞧!小松鼠真在开心的笑呢,是谁帮小松鼠找到新家的?

幼:是方杰和俞伟杰

师:方杰,你是怎么帮小松鼠找到新家的?

幼:我是一间一间数了之后就把小松鼠送回家的(幼儿进行演示)

师:你们的本领真大,小动物们谢谢你们。

师:呀,是谁把我们的新马路打扮得这么漂亮的?

幼:是我们。

师:季宇阳你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来打扮这条新马路的?

幼:我们在马路旁边找了好多好多的高楼大厦,这是看病的医院,这是生小孩的医院。

师:哦,这两幢房子上都有一个医院的标志,那么,这些是什么房子呀?

篇6: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玩泥巴

《纲要》指出:运动强调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运动的经验,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并有一定的平衡能力。

我班幼儿对平衡活动很感兴趣,几次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次活动,教师提供了多种层次的平衡练习,让每位幼儿在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生活

活动:

生活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有独立的自我服务的意识,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天气渐渐转热,让孩子学会自己喝水,保持身体的健康尤其重要,是孩子日常活动中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学习活动:

“我长大了”这节活动,主要源于与幼儿的一次户外远足活动,那次活动,我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了和平公园,公园里的一排排栏杆引起了周逸杰小朋友的注意,他好奇地问到:上次我和阿姨来和平公园玩时,栏杆比我高,怎么今天我比栏杆高了,为什么?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那是因为你长高了呀!有的说:栏杆变矮了……孩子们对长大了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一前提下,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的内容对幼儿而言有一定的熟悉度,是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和接触到的,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得全体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为幼儿提供了表现的平台,目的在于通过活动,幼儿能了解自己长大了,更加懂事了,愿意用语言大胆表达长大了和小时侯的种种不同表现,从而进一步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出示“小不点”,引起兴趣,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即“天天”长大了的现象。

第二环节:幼儿运用自己带来的物品,通过自己的介绍,向小朋友证明自己的确是长大了。

第三环节:分享幼儿长大的乐趣,用歌声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美术表现

活动:可爱的海豚:

3—4岁的孩子美术心理基础处在象征期阶段,圆式期阶段,他们运用图象最多的是圆,喜欢用圆表线一些事物。小班的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是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别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性活动尤为感兴趣;对工具的摆弄和材料的体验乐趣关心与动作之中。我们班的孩子在前一周去了和平公园看了海豚表演,感到海豚很有趣、可爱、聪明。有的孩子在自由游戏时带来了海豚的玩具、小书、vcd片、还有的孩子喜欢表现,他们纷纷诉说着海豚的故事。孩子们有了表现海豚的愿望了,我们已经进行了第一次的尝试,发现有很多的孩子把海豚的身体绘画成胖胖的圆圆的了,就象小鸟,象小鱼。孩子在草地上玩耍,我突然观察到树叶的形状就象海豚的身体,这一发现和观察让我感到惊喜,“请树叶宝宝用替代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的孩子完成表现作品!”

篇7:中班科学活动夏天一起来玩冰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会制作冰。

2、知道冰的特征,知道冰是由水变成的,冰遇热会化成水。

3、感受制作冰的乐趣,知道夏天不能吃太多冰冻的东西。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的冰块若干;

2、不同形状的干净器皿(用于制作冰);

3、白糖若干。

【活动过程】

1、老师引入话题:孩子们,天气真是热啊,你们在家是怎么避暑解热的呢。引导孩子自由讨论。然后老师说“我喜欢玩冰块来解解暑。你们玩过冰吗?”给孩子自由玩冰块。

2、老师询问孩子冰块的感觉。(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

3、老师请他们嗅一嗅,闻一闻,尝一尝干净的冰块。让孩子说出冰块的特征。(无色,无味。)

4、老师询问孩子,还可以怎样玩冰块。让孩子有更多的玩法,对冰块更加感兴趣。

5、老师拿出一杯热水,一杯冷水。请孩子们将冰块放入(baidu幼儿教育 )水中,看看有什么变化。引导孩子得出冰块遇热会融化的结论。请孩子讨论冰块遇到什么会化,比如放在太阳底下,放在火堆旁。

6、请孩子们制作冰块。让他们自由选择器皿,将水倒入器皿中,还可以加入白糖。由老师帮忙放入冰箱内。课后,再请孩子们去观看自己的冰块,品尝自己的冰块。

篇8: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

1.感知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 初步了解哈哈镜影像变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用集体记录、个体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 体验动手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不锈钢的勺子;师幼玩过“照镜子”的游戏 (师:镜子、镜子在哪里?幼:镜子、镜子在这里。) ;PPT课件 (汉字凹和凸、集体记录表、交通安全转角镜等图片) 。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回忆已有经验

1. 师幼玩“照镜子”的游戏

师:我们来玩照镜子的游戏, 我来照镜子, 你们就是我的小镜子。 (教师做出各种简单肢体动作, 幼儿镜面模仿。)

2. 启发幼儿思考, 表述已有经验

师:你们玩得很好, 照镜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时照镜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3. 根据幼儿回答, 及时启发和小结

师:镜子里也有个你, 你们俩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照镜子的时候, 离镜子远一些、近一些, 照出的人像一样吗?

二、动手操作, 探究哈哈镜的秘密

1. 幼儿初次探究, 感受勺子哈哈镜的有趣

师:今天老师没有准备镜子, 而是准备了不锈钢勺子。它们能当镜子照吗?请你们试一试, 用这些勺子玩玩、照照, 看看能发现什么。

2. 集体交流操作中的发现, 鼓励幼儿清楚、大胆地表达

师: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尽可能清楚的话说给大家听。

3. 结合PPT, 介绍凹凸面的名称

师:勺子的两面一样吗?你们觉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老师这里有两个汉字朋友, 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我们。

师:这两个字长得什么样?这个字 (凹) 读“āo”, 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这个字 (凸) 读“tū”, 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 (教师手指勺子的两个面, 幼儿说出名称。)

4. 集体猜想并记录

师:知道了凸面和凹面, 你们介绍自己的发现就能说得更清楚。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 在集体记录表中贴上相应形态的人像 (正立、变长等) 。

5. 幼儿再次操作探究, 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师: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再去试一试, 这次要仔细观察, 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6. 集体交流操作结果, 教师随机记录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有不同的意见吗?

7. 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师: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 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 凹凸两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变形。为什么平时我们照普通的镜子时, 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师:普通的镜子表面是平的, 镜子里的你没有变样子, 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 照出的你就发生了有趣的变形。人们还特意制作了表面凹凸不平的镜子, 我们把它们叫做哈哈镜。

三、观察图片, 了解凹凸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道路安全转角镜, 讨论其用处。师:生活中, 你见过这样凸出来或者凹进去的镜子吗?在哪里见过?

师:老师有一双爱发现的眼睛, 看看我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地下车库、马路拐角、小区门口放上这个镜子呢?看看它是什么样的?猜猜有什么用?

2.小结。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勺子里藏着的哈哈镜, 还认识了道路安全转角镜。其实, 生活中还有很多有用的凸面镜、凹面镜, 你想知道它们藏在哪儿, 有什么用吗?老师相信你们和我一样, 也有一双爱观察、爱发现的眼睛, 所以, 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 相信你们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活动点评

方景融老师每一次展示的活动都会给我惊喜, 这一次也不例外, 整个教学给我的感觉是“轻松”和“高效”。

一、“轻松”——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1.生活化。利用幼儿平时生活中已有的照镜子经验, 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勺子进行观察探究, 发现哈哈镜的秘密, 由此切身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2.活动性。教学中所揭示的勺子凹凸面显像的变形特点, 都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的。同时, 幼儿通过对记录表中猜想与动手结果的比较, 自己不断获得科学的结论。

3.游戏性。教师引导幼儿用“玩”的心态对待科学学习, 如“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游戏”, “玩玩勺子, 你们会有什么发现”, 始终引导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观察、发现。

二、“高效”——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得到了恰当落实

1.提升性。本次教学在层层递进的基础上, 不断挑战幼儿的思维高度, 如每个环节都设置了高出幼儿原有发展水平的提问;教师介绍“道路安全转角镜”, 让幼儿了解还未接触的知识;引导幼儿感受“凹凸”, 给幼儿更加确切的概念支撑后面的探究表达等。这样的教学能真正帮助幼儿提升认知经验。

2.拓展性。当幼儿发现勺子里的本人变形后, 教师有意识地用“如果你把勺子放得远一些和近一些, 又会有什么发现呢?”以此引导幼儿通过主动变化探究条件, 发现不同的变形特点, 拓展幼儿原本不会关注到的认知经验。

上一篇: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下一篇:挠痒痒大班教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