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刘禹锡赏析

2024-04-24

竹枝词刘禹锡赏析(通用13篇)

篇1:竹枝词刘禹锡赏析

《竹枝词》原文:

作者: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注释:

1. 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

2. 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古诗刘禹锡《竹枝词》赏析

《竹枝词》赏析: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

篇2:竹枝词刘禹锡赏析

竹枝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体裁:七绝 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

篇3:竹枝词刘禹锡赏析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书生, 名字叫宋玉, 他是屈原的学生, 为人耿介不随。因为仕途很不得意, 写过一篇叫《九辨》的赋, 借肃杀的秋气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平之气。赋一开始就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 草木摇落而变衰…… (xuè) 寥 (寥, 旷荡空虚的样子) 兮, 天高而气清;寂寥兮, 收潦 (雨水止住) 而水清。”此赋一出, 后之文人受其影响, 写到秋天, 大多染上一层悲凉的色彩。这样的诗在唐诗中俯拾即是:

“青枫落叶正堪悲, 黄菊残花欲待谁。”

——张渭《辰阳即事》

“寒塘映衰草, 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 顾景咏悲翁 (即思悲翁, 古乐府曲名) 。”

——王维《奉寄韦太守陟》

“霜景催危叶, 今朝半树空。萧条故国异, 零落旅人同。”

——司空曙《题落叶》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凡此种种。诗人往往以秋天萧瑟之景, 或抒家国之恨, 或发身世之感, 或叹别离之苦, 或写无端的闲愁。在思想意蕴上虽有高低之分, 但悲秋的情调是相同的。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 可能作于被贬谪巴蜀时期。它在古往今来众多的咏秋之作中独树一帜。诗人一洗前人悲秋的滥调, 而赋予秋天一种明朗向上的格调。面对凄冷的秋天, 诗人豪气纵横, 逸兴遄飞 (飘逸脱俗的兴致油然而生) 。可以说这两首诗是催人奋进的乐章, 是志士励志的高歌。千年之后的今天, 依然感染并激励着我们。

第一首写秋气, 即秋之神韵风骨。首句用宋玉《九辨》句意。寂寥, 寂静虚空。一悲字点明古人对秋天的总体感受。二句将前人的悲秋之情一笔抹倒, 写出诗人对秋天的独到看法。朝, 天, 日。如今朝、明朝之朝即此意。春朝, 春天。三、四两句是名句, 是两首诗的精华所在。排, 推开。碧霄, 蓝天。面对着清冷的秋天, 作者没有写“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也没有写“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而是敏锐地捕捉到晴空上的一只凌云飞起的鹤, 借鹤比拟象征, 托物言志。“一”字写其孤独, 象征诗人处境的孤立无援;而“排云上”突出诗人永不低头、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这只卓尔不群展翅凌云的鹤, 不仅把诗人的视线引向蔚蓝的天空, 更激发了诗人无限的诗情, 大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和气概。

第二首诗借写秋色进一步突出秋的风骨。首二句写秋色之美:山明水净, 白露为霜。许多树的叶子深红浅黄错杂, 五彩斑斓。后两句由秋色引出秋气之清。嗾, s Gu, 教唆, 指使。谓予不信, 请君试上高楼体会一下, 这种清凉之气会沁人心脾, 直入骨髓, 让人头脑清醒, 心绪平和。而不像万物萌生百花盛开蜂喧蝶闹的繁盛春日让人想入非非, 轻浮张狂, 忘乎所以。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为什么能独树一帜, 很值得我们深思。南宋大诗人陆游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过一些发人深省的话。他说:“饱以五车读, 劳以万里行。艰险外备尝, 愤郁中不平。山川与风俗, 杂错而交并。邦家志忠孝, 人鬼参幽冥。感慨发奇节, 涵养出正声。” (《剑南诗稿》卷十八《感兴》) 又说:“诗岂易言哉!才得之天, 而气者我之所自养。有才矣, 气不足以御之, 淫于富贵, 移于贫贱, 得不偿失, 荣不盖愧, 诗由此出, 而欲追古人之逸驾, 讵可得哉?” (《渭南文集》卷十四《方德亨诗集序》) 。综观陆游这些话, 他的意思是说要想写出好诗, 仅靠才能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要有一定的涵养。不仅要刻苦地向书本学习, 还要在实践中磨砺, 观察自然山川, 了解风土人情, 体验并参透各种各样的人和生活, 经受各种各样的艰险磨难, 而且更要有一种“气”来驾驭, 亦即正确的思想观点及政治理想的指导, 否则, 要想赶上古人是不可能的。

刘禹锡生活的年代正值唐王朝历经安史之乱而日趋衰败之时,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统治集团中的各种矛盾都在激化, 民生凋敝, 社会动乱。刘禹锡有着朴素唯物论的哲学观点和进步的政治理想, 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 革新失败后, 他被贬到巴山蜀水僻远荒蛮之地达二十三年之久。在艰难困厄中, 由于进步的政治理想和乐观的个人品格的支撑, 他没有自甘沉沦, 而以暂时蒙尘的宝剑以自况, 在人生的“砥石”上时时磨砺自己的志节, 写下了许多富有战斗精神的诗文来。这从他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 戏赠看花诸君子》及《再游玄都观》等诸作中都可以看出。可以说《秋词》二首与这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诗言志”, 诗人正是通过这两首小诗, 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的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昂扬的斗志和高尚的节操。

《秋词》二首是以议论为主的小诗。议论有感而发, 有的放矢, 并与写景紧密结合。议论是诗的贯穿线, 是写景的纲;而写景又是议论的张本。没有写景, 议论难免流于空泛, 缺少动人的艺术力量;没有议论, 写景则会变得没有思想, 苍白无力。我们不妨把《全唐诗》中所选的另外一首同题之作拿来比较一下, 便会看出其中的端倪来。这首《秋词》是南唐集贤殿学士徐锴所作。其诗云:

井梧纷堕砌, 寒雁远横空。

雨久梅苔紫, 霜浓薜荔红。

篇4:刘禹锡和竹枝词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首格调清新、语意双关的竹枝调,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之一,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初恋的少女在江边听到情人唱歌时的惊喜、迟疑的复杂心绪。谢榛的《四溟诗话》第二卷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措辞流丽,酷似六朝。”这里所谓的“六朝”,是指六朝时代的民歌和文人的诗歌创作中存在的采用谐音双关语的风气。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眼前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物,融人初恋少女的复杂心情,用天气的“晴”与“不晴”,谐人物的“有情”和“无情”,把两种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统一起来。全诗以独白的口吻,唱出了在杨柳青青的春光里,二位船家姑娘对情郎的追问:东边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你对我到底是有情呢还是无情呢?船家姑娘情思柔婉,神韵自然,毫无做作之态。但全诗所描绘的已经更加清新,使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更加深邃而真挚。这首词清丽宛转,音韵和谐,堪称《竹枝诃》的代表作。

竹枝词,简称“竹枝”,又名巴渝辞。据《乐府诗集》载:“竹枝,巴歙也;”巴即巴郡,在今重庆市东部奉节至宜宾一带;俞欠即民歌。这种流传于渝东一带的民歌,古已有之,盛行在土家族的先民一一巴人的部落里。初唐时,巴渝地区(今四川省东部)一代出现渐臻完美的竹枝歌、乐、舞。这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乐歌,至中唐时进入教坊,引起文人的注意,而且间有拟作,成为一种流传甚广的新的诗歌体裁——竹枝词。现存最早的竹枝词为唐肃宗时诗人顾况之所作:“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竹枝词的盛行和刘禹锡有关。刘禹锡曾和柳宗元等参加永贞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后遭贬。公元822年,即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刘禹锡来到三峡,这期间,刘禹锡创作了《竹枝词九首并序》、《竹枝词二首》。刘禹锡的这十一首竹枝词,汲取了巴人竹枝歌舞的精华,色泽清莹,音调和美,具有优美圆熟的艺术技巧。至此,竹枝词终于吐露芳华,在中唐诗坛上别开生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竹枝词是经过刘禹锡的发掘、加工和创新,才得以广为传播并大放异彩的。北宋诗人黄庭坚评价说:“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清代翁方纲评说刘禹锡“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可能连诗人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三峡竹枝词在他的倡导下,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后世传唱不衰。

根据刘禹锡所作的《竹枝词九首》小序中记载:“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奥》之绝。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附于末。后之聆巴渝,知变风之自焉。”意思是说,各地的歌曲,虽然曲词不同,但乐理是相同的。公元822年正月,我到了夔州,看到乡里的小青年联歌唱竹枝词,吹短笛击鼓来伴奏,歌唱的人扬袖起舞,谁唱的歌多谁就为优胜者。听《竹枝调》的声调,合乎音律的羽调。结尾激烈直言如吴声歌曲,虽然听不惯分不清,但含思宛转,如《诗经·卫风·淇奥》一样辞采华美。从前屈原被放逐到沅水、湘水流域,那里的人们迎神时所唱的歌,大多数都词句粗俗简单。于是屈原为他们作了《九歌》,到现在荆楚的人们还表演《九歌》来感动神明。所以,我也作了《竹枝词》九篇,使善于歌唱的人扬举它,它附在后边。后来者听到巴地的歌曲,就能知《竹枝词》这类民间变风歌曲来自哪里。

竹枝词中多咏当地风俗和男欢女爱,形式都是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描写生动,亲切自然。质而不鄙,华而不靡,风情浓郁,雅俗共赏。竹枝词词风清丽宛转,音节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刘禹锡在三峡听到了竹枝曲调,虽是依声作词,但在竹枝词的韵律上又作了一些改进。一是押平声韵,改变竹枝词原先的仄声韵,使曲子更加轻快悠扬。二是注意平仄的搭配,竹枝词首句以仄声起始,先造成激昂之势——次句以乎声为首,使节奏转慢,化高亢为舒缓。第三句再以仄声起音,形成顿挫之势,又由轻柔转为昂扬。末句再以平声收束全篇,复使曲调再次呈现宛转之势。这样的平仄变化使曲子如行云流水,又似澎湃的海涛。明代董文焕评说竹枝词:“其格非古非律,半杂歌谣。平仄之法,在拗、古、律三者之间,不得全用古体。若天籁所至,则又不尽拘拘也。”

刘禹锡为了使竹枝词得到发扬光大,他像屈原那样吸取民间文学艺术的营养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在文人诗歌和民间歌曲之间努力探索,使竹枝词获得了巨大成就。他的两组《竹枝词》共有十一首,与屈原的《九歌》篇数相同,可见刘禹锡创作《竹枝词》时有意模仿了屈原的《九歌》,十一首竹枝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竹枝词》和《九歌》还是有不同的。《九歌》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浪漫主义杰作,而《竹枝词》是现实主义诗人的现实主义佳篇。

刘禹锡的十一首《竹枝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描写爱情的,一类是歌唱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生活的,还有一类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明争暗斗、反复无常,抒发诗人愤懑情怀的。刘禹锡不仅能写竹枝词,而且能唱。与刘禹锡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曾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常与刘禹锡一唱一和,人称“刘白”。白居易在诗中屡屡提到歌唱竹枝的情形说:“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 (《忆梦得》诗“几时红烛下,听唱竹枝歌”句下自注)自己也写了四首竹枝词抒发诗人聆听竹枝的感受。如:“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等;

竹枝词在表现手法上吸收了民歌的特点,又经过诗人的着意润色,具有开朗健康的情调和浓厚的地方色彩。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偶尔一点为文人所见,往往倒吃惊,吸人自己的作品中,作为新的养料。”刘禹锡就是这样一位吸取民间文学的养料、被民间文学哺育,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诗人。是他使步人文坛的竹枝词大放光芒,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竹枝词在内容上泛咏风物,歌咏恋情,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在语言上,竹枝词通俗自然清新活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竹枝词作为一种民歌,还继承了《诗经》、《乐府》-的优良传统,广泛采用比兴、谐音、双关等手法,民歌韵味丰富典型。竹枝词的这些艺术特征在刘禹锡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篇5:竹枝词刘禹锡赏析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译文

篇6:刘禹锡竹枝词

《竹枝词其一》,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词其二》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情。

《竹枝词其三》江上春来新雨晴,口西春水彀(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竹枝词其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竹枝词其五》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竹枝词其六》城西门外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竹枝词其七》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竹枝词其八》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竹枝词其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口。

篇7:刘禹锡竹枝词全文译文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还有情。

【字面译文】

杨柳青青, 春天河水清且涟漪;吸我往矣,好美的春天。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都说少女的情怀,在春天最容易打开心扉。江对面远远传来帅哥的踏歌声,歌词是“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这歌声充满人生哲理,好不撩人。

诗云“悟其多矣,维其嘉矣!悟其旨矣,维其偕矣!悟其有矣,维其时矣!”恰逢一场太阳雨,两岸杨柳青青,此时此景由帅哥如此演绎《蝃蝀》之歌,不就是说人生有欢乐就有哀愁,有苦就有甜,有相聚就会有分离这个道理吗?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说得真好。“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好个对人生道路的总结。

注释

1. 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

篇8:从竹枝词看巴蜀地域特征

关键词:巴渝诗词,竹枝词,唐代文学,地域特征

1“竹枝词”释名

竹枝词,古称竹枝、竹枝曲、竹枝歌、竹歌。原为我国古代地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情韵悠长的民歌。因“竹枝词本出于巴渝”(郭茂倩《乐府诗集》)。故亦称其为“巴渝曲”,“巴渝辞”。

从本来意义上说,“竹枝”和“竹枝词”并非一回事,二者是有区别的。大致说来,竹枝,本为巴渝一带的民间清唱,它和“竹枝歌”、“竹枝曲”是一个概念;竹枝词,则是指后世文人仿效民间竹枝所创作的新词,后来渐渐成为一种叙述风土人情,即景抒情的特殊诗体,类似于固定调名的词牌。“竹枝词”中的“词”并不是指有别于诗歌的长短句,而是唐代可歌的新声的总称。“‘里巷之曲’亦是‘词’的来历之一。如《竹枝词》、《柳枝词》……(郑振铎《中国文学史》)。对此,刘禹锡《竹枝词序》中说得很清楚:“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此外,在许多诗句中,提及巴渝民歌,亦只称竹枝,而无竹枝词之说。如“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张籍《送枝江刘明府》);“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停江时”(于鹄《巴女谣》);“夜听竹枝愁,秋看艳堆没”(白居易《曲江感秋》)等。由于文人最初模仿竹枝乐曲进行创作,即“依声填词”,与民间竹枝相比,在语言上明显雅化,在格律上也趋于成熟,在抒情风格上,则俗艳与风雅并存。但同乐府的创作一样,由于乐声难以久传,最后遂离乐而为徒诗。

2 竹枝词的起源与发展

从地域上讲,竹枝词起源于巴渝,即相当于今天的重庆地区,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唐代的夔州(今奉节)、万州、忠州(今忠县)以及通州(今四川达县市)等地都是竹枝词的发祥地。古籍对此多有明确的记述: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词本出于巴渝。”《太平寰宇记》“万州风俗”云:“正月七日,乡市士女渡江南峨眉碛上作鸡子卜,击小鼓,唱竹枝歌。”《夔州府志》卷一记万州开县民俗云:“渔樵耕牧,好唱竹枝歌。”这大概同当地“信巫鬼,重淫祀”的风俗习惯和绿竹遍野的自然特征有关。

但关于竹枝词究竟源起于何时,限于文献记载,实已无法稽考。其实,作为一种民歌,由于它的产生同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相连,它的形成和传播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因而,在唐代文人有意识地发现并仿作以前,可以肯定,它已经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了。白居易的《听芦管》诗云:“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称之为“古竹枝”,正说明了这一点。

竹枝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民间清唱到文人“依声填词”再到离乐徒诗三个阶段。在唐代文人模仿创作之前,曾长期传唱的民间竹枝,其具体内容虽已无法考察,但通过有关文献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民间竹枝具有以下特征:歌唱方式多为集体合唱和个人吟唱,并且手执竹枝,踏地而舞;歌辞多“鄙陋”、浅俗;乐调哀婉凄怨;语言通俗自然等。唐宋时期是竹枝词由民间移植到诗坛的最初阶段。在这一时期,凡在夔巫一带居留过的诗人,无不深深地喜爱这一艺苑奇葩,并依仿创作。其中,刘禹锡,白居易,范成大的创作,尤为脍炙人口,千古传唱。这些竹枝词大都具有语言婉转含蓄,即景抒情,形象鲜明,韵味悠长等特征,而且七言四句的格式被留传并固定下来。

3 巴渝竹枝词及其创作

巴渝是竹枝词的故乡。《词律》称“《竹枝词》,一名《巴渝辞》。”黄庭坚也说:“竹枝歌本出三巴,其流在湖湘耳。”刘禹锡《竹枝词序》及词,也明称作于夔州,而《新唐书》易为湖南朗州,后来《乐府诗集》等皆从之,显误。而且,诗中所描写的“白帝”、“蜀江”、“瞿塘”、“白盐山”等自然环境,更是显而易见。早在唐代文人发现并创作之前,竹枝词就已经在巴山渝水之间广为流行,街头巷尾,男女老幼,处处可以听到竹枝的歌声,看到竹枝的舞蹈。李益《送人南归》:“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白居易《听竹枝,赠李侍御》:“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曾在宦游三峡的陆游也有“通衢舞竹枝”、“四邻相应竹枝歌”的记载。他乡异俗,最能引起游子的兴趣和喜好;哀婉曲调,也最能引动游子的思乡之情,身世之悲。因此,凡是寓居或途经三峡的文人,几乎无不深受当地竹枝民歌的影响。

唐宋时期,是巴渝竹枝词创作的开创期,同时又是鼎盛期。唐代顾况是有意识创作竹枝词的第一人。但遗憾的是,在竹枝词从巴山渝水走向大江南北,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巴渝竹枝词的创作却呈现衰微之势。后来到三峡的一些文人学士虽然偶有吟咏,但影响不大。故现存明清地方志中,所载竹枝词的篇幅十分有限。对于竹枝词的情况,记叙也十分有限。但令人欣慰的是,虽然直接以竹枝词为名的创作减少,但与竹枝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其他题名却大量增多。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实际上也是“竹枝体”。这大概与乐府诗由借古题写时事而演变为“即事名篇”略相类似。

4 民间竹枝的特征

竹枝词脱胎于巴渝民间山歌。但由于曲乐音声难以久传,因此,关于民间竹枝的研究,可供参考的直接资料极少。幸运的是,唐代刘禹锡和皇甫松分别在其《竹枝词序》和《竹枝词》作品中为我们保存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兹引录于下: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怆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后之聆巴俞欠知变风之自焉。——(刘禹锡《竹枝词序》)

皇甫松的六首《竹枝词》(今录二):

竹一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隔子(竹枝)眼应穿(女儿)。

竹二山头桃花(竹枝)谷底杏(女儿),两花窈窕(竹枝)遥相映(女儿)。

——(录自《尊前集》)

其中分明蕴含了关于巴渝民歌极为丰富的信息。再旁参其他文献资料,更见明白。首先,同所有民歌一样,民间竹枝也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就当时的情形来看,唱竹枝歌的方式有三种:一是集体齐唱,即“联歌”。这种演唱多在迎神赛会,祭祀婚嫁等活动中,配合着悠扬的笛声或富有节奏的鼓点,踏步为节,载歌载舞。舞者手中或执竹枝,以助兴和律。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月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踏竹歌还。”“连踏”与竞赛,均视为集体动作。《水经注》:“江水又东,巫溪水注之。又经琵琶峡。”本志云:“琵琶峰下女子皆善吹笛。嫁时,群女子治具,吹笛,唱竹枝词送之。

民歌竹枝之所以歌音悲切,大概同其最初应用的场合和当地自然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巴渝一地,自古就巫风盛行,巫(女性)觋(男性)处于神人之间,具有贯通天人的功能。但在领受神的意旨或将下界意图传达给神的时候,都要经过一定的巫术仪式,这便要有歌、舞、乐等的配合,才能达到高度虔诚的迷狂状态。竹枝民歌最早便应用于这种宗庙神灵的祭祀活动。此外,巴渝一带山峦叠嶂,崎岖不平而又耕地匮乏的独特地理环境,造成当地居民生活的艰难。

5 民间竹枝的历史评价

竹枝民歌是巴渝人民贡献给诗苑乐坛的一朵奇葩。是真金总要发光的。它的独特歌唱方式竟令多少文人为之激动,为之陶醉!并在为它精心包装后,令其闪亮登场,在争奇斗艳的艺苑诗坛中大放异彩!黄庭坚也曾深感民歌竹枝“风声气俗”之盛,称其为“齐梁乐府之将帅”,推崇备至。

竹枝词在诗坛自成一体,后世诗人相继仿效,已蔚然成风。至于竹枝乐调虽在初期多“凄凉”“幽怨”之声情,但经过唐代文人的采集润色,特别是刘禹锡定其韵律,析其起毕,比同古艳,类喻《九歌》,遂成女伎之“精唱”,“教坊”之曲名,流被既广,影响实大。

刘禹锡的《竹枝词》

刘禹锡的十一首《竹枝词》,深得民歌艺术的真髓,既具有文人诗的长处,又具有浓厚的民歌色彩。二者韵味交相融合,显得既清新明朗又含蓄华美;既有鲜明的地方情调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强烈的抒情意味,是唐诗之中别开生面的佳片名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其流传至今的两组来分析,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浓郁的民歌风味,优美的诗歌意境和强烈的抒情意味。

竹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二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竹三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四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浓侬愁。

巴渝《竹枝词》是刘氏《竹枝词》的活水源头。诗人贬谪巴山楚水期间,对当地流行的《竹枝词》民歌不仅饱闻,而且学会了咏唱。并有感于民间竹枝“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词多鄙陋”的特点,有意踵步屈原之作《九歌》,对民间竹枝进行加工及再创作。

他运用民歌中常见的比兴手法,进行烘托,渲染。在这方面,比起一般唐绝句要浓烈得多。如《竹三》,首两句以茂密的青草和清冽的蜀江起兴,勾划出白帝城和白盐山一带的自然景色。对“南人”来说,这幅图画饱含乡土气息,而对于外地人(北人)来说,它又具有独特的异乡情调。乍看,好似与下面的歌唱无直接联系,但却恰到好处地渲染了气氛。“更行更远还生”的春草和浩荡东去的江水,暗示出时间的流逝,歌声的悠扬,路途的遥远,无疑是对北人思乡之情的触发起到了巧妙的烘托、渲染作用。

在歌咏爱情时,刘禹锡常常采用民歌式的角色化,即以情人(女主人公)口吻写出,具有代言体的特征。其最明显的标志便是人称代词“郎”、“欢”和“侬”的搭配联用。如《竹一》“闻郎江上踏歌声”,《竹四》“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均为恋爱中女子之口吻。这一特征,在民歌中是尤为突出的。

《竹枝词》所造之境,往往采撷当地特别的景物,以色彩斑斓、出神入化之笔加以描绘,形成风景画与风俗画的融合。如《竹十一》:“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诗人以夔巫山地特有的漫山开放的桃花李卉和蓝天白云间的丝丝炊烟作为劳动的自然背景。在这一背景上,点缀并活动着汲水为炊的妇女和以刀耕火种的原始方法烧畲的男子,从而将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民风民俗融为一体,层次分明,情趣自然。

刘禹锡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者一切美丽、可爱,并且富有情调的事物。巴渝人民淳朴的生活方式,夔巫一带秀丽的山川风物,巴山楚水动人的竹枝歌谣,无不深深地吸引着他。在这里,他的审美视野得以扩大,审美情趣得以提高。他在竹枝词意境上渗透出来的崇高美学理想,正是他那浪淘风簸的贬谪生涯的一种补偿和不断砥砺志节、陶冶性灵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李谊辑历代蜀词全辑重庆出版社1992年

[2]周复俊全蜀艺文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夔州府志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61年

[4]徐中舒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篇9:竹枝词刘禹锡赏析

韩愈“以文为诗”,力图铺陈,用奇思幻想和僻字险韵,造成了一种宏伟奇崛的风格;李贺的诗歌更多地着眼于锻造新颖诡异、精警含蓄的诗句;白居易则努力创造一种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诗风,努力提倡反映现实的新乐府运动,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刘禹锡则向民歌学习,诗风为之一变,给流派纷呈的大唐诗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刘禹锡学习《竹枝词》是受了屈原的影响,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屈原那样开一代新诗风。在谪居“巴山楚水”期间他注意学习当地民歌,希望在韩白之外独辟蹊径,于文人诗和民歌之间闯出一条路,独树一帜,最终实现文化的创新、诗风的转变。刘禹锡体会到了当地民歌《竹枝词》的艺术魅力,琢磨到这一民歌的“含思宛转”,认识到这种民歌在歌唱爱情和抒发愁绪方面的优势。刘禹锡对这种民歌不仅仅停留在欣赏的程度,而是虚心求教,并且学会了吟唱《竹枝词》,终于完成了对屈原创作《九歌》精神的师承,实现了对西南民歌的取法。白居易《忆梦得》诗中说:“年长风情少,官高俗虑多。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并自注说:“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通过体味白居易《忆梦得》诗句,我们知道白居易认为“竹枝歌”是超脱“俗虑”的,就文学的生成规律而言,文学不能附庸于世俗的生活,“文学如果附庸于世俗生活,那么世俗生活中的陈规俗套就会羁绊文学发现,使其毫无所得。”[2]这恐怕也正是“竹枝歌”超脱“俗虑”而别具艺术魅力之所在。

刘禹锡写的《竹枝词》共有两组,一组九首,另一组两首,合起来共十一首,篇篇都是佳作,句句皆为妙思,其中描写爱情题材的有三篇,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是诗刻画了一个初恋女郎在江边听到情人唱歌时那种乍疑乍喜的心情和聪明可爱的性格。作者描绘眼前的实景,写出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千古佳句。这是采用民歌常用的谐音入诗,以天气的“晴”与“不晴”来暗指对方的“有情”与“无情”。两种不相关的事物被巧妙地勾连在一起,情郎的慧黠,女郎的天真立现,旖旎妩媚、清新可爱的诗情顿出,可谓俗而不俚,别具匠心。谢榛在《四溟诗话》卷二中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措词流丽,酷似六朝。”并指出这两句诗沿袭了六朝(南朝)乐府民歌谐音双关的特点。

刘禹锡对大胆地用唱歌来追求爱情的方式,持明显的欣赏态度;但并未像今天某些论者所云——将这些歌者上升到置封建礼教于不顾,大胆冲破封建牢笼的高度。我们不能用自己所在文化圈的观念作为参照系去对边缘文化圈的行为进行诠释。文化相对论和双向人类学都强调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别,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需要研究者尽可能客观地看待周边的事物,对其评判要尽可能地摒弃主观臆断,更不能歧视与自己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当然,也不能无限夸大某一文化的作用和价值。人们往往被世俗的道德观念所束缚,内心的感情冲动往往被压抑,且颇多顾虑;而远离中原文化圈的边缘地区往往受儒家传统纲常伦理束缚少些,人们往往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并且彼此以对山歌的形式来抒发情感,这也正是那些士大夫听到、看到《竹枝词》后,眼前为之一亮的重要原因。正如白居易所說“年长风情少,官高俗虑多。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所以,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判定:第一,唐朝人民生活受封建伦理纲常的束缚本就薄弱,第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表达个人情感方面本就如此。所以,也就无所谓为追求爱情幸福,敢于冲破封建束缚之说了。

其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这首诗勾勒出一位少妇托蜀客给自己久出不归的丈夫捎讯息,并再三叮咛住址,富于感情色彩的画面。在这个画面中,没有细腻的感情描写,而是采用大开大合的白描手法,勾出轮廓。作者在勾勒过程中,对场景的取舍是别具匠心的:“日出三竿”交代了时间,“江头”交代了地点,“蜀客”,交代了人物,还有一个不存在于这一场景的人物“狂夫”。他虽然不存在这一场景,但是,人们却能通过诗句感受到他的存在,甚至他存在的位置——即“成都万里桥”——颇有一种“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意蕴。这种效果的出现得力于作者独到的场景选择能力。这种选择“将一种跨文本的真实性引入文本之中,将不同系统之中各种被选择的因素带入共同的语境,而这一语境把被选择过程淘汰的因素作为背景,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双向互释的过程:在场者依靠缺席者显示其存在;而缺席者则要通过在场者显示其自身。”[3]

另外,这位少妇在蜀客面前称自己的丈夫为“狂夫”。这“狂夫”二字用笔传神,可谓语少而意足,有无穷之味,把这个少妇爱夫、思夫,却恨夫不归的纠结之情表露无遗。于是,她便托这位蜀客给丈夫捎信……而 “住在成都万里桥”,以口语入诗,极富生活气息。

其三: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人类为了使自己能够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就不得不克制个人的行为,使之合乎社群规范。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一些欲望往往得不到满足,正所谓“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这在个人爱情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挫折、忧虑、困惑,并进而致使精神文化如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产生。这首诗便是写一个深情女郎在爱情遭到挫折,个人情感得不到满足后的愁怨。她以“山桃红花”比喻自己的情郎,以“蜀江春水”自况。诗人在创作中“以山桃花的花瓣纷纷落满山头和蜀江的奔流不息起兴,紧接着从中引出两个新颖贴切的比喻,用女郎的口气写出了愁怨产生的原因和愁绪的深长,全诗戛然而止。由于比义紧扣兴义,所以上下文之间交相辉映,女郎炽热而又深沉的感情同明媚的自然景色溶合在一起,意境鲜明如画,韵味悠然不尽。”[4]另外,“郎意”和“侬愁”是彼此情感的真实,但是这种“郎意”和“侬愁”究竟是什么样子,作为一种情感,是无法触摸和感知的,于是对其进行了想象:“郎意”似“花红易衰”,而“侬愁”像“水流无限”,这便在现实与想象的二元对立世界中找到了平衡点。现实与想象的转换过程离不开虚构化行为,“正是虚构化行为的引领,现实才得以升腾为想象,而想象也因之而走近现实”,文本作为民歌的另一种载体也“可以顺理成章地看做是虚构、现实与想象相互作用和彼此渗透的结果。”[5]然而,“这些挫折与忧虑也是必须要消弭的……宗教、文学、艺术等精神方面的文化基本上是帮助人类在心理上作调适而出现的”。[6]诗中的多情女郎便是通过该地区可以配合舞蹈的民歌抒发自己的愁怨,宣泄自己的感情,希望使心灵可以得以慰藉。

综上所述,通过对刘禹锡的《竹枝词》爱情诗的探析可知,作者从民歌中吸取的民间文化成分是比较多的。从内容上说,诗中对青年男女用唱歌来追求爱情的方式,持明显的赞赏态度。诗中表现了劳动人民大胆追求健康、纯洁感情的美好情怀。从题材上看,《竹枝词》的题材比绝句广阔,特别是泛咏风土这一点,使它具有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清代王士祯《带经堂诗话》说:“《竹枝词》咏风土,琐细诙谐皆可入,大抵以风趣为主,与绝句迥别”,可谓评价至当。在艺术表现方面,《竹枝词》“不仅大量使用比兴和谐声双关,重叠回环等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而且还把民歌特有的那种清新刚健的语言和悠扬婉转的音节吸入诗中,从而使它达到了所谓‘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词意高妙’、‘奔逸绝尘’的境界。”[7] 正是刘禹锡《竹枝词》的这种独特艺术魅力,使其超轶当时,见称后代,遂使状写风土成为《竹枝词》的一种特殊内容,如苏轼的《竹枝词九首》,杨维桢的《西湖竹枝》,郑燮的《潍县竹枝词》四十首。他们的作品也各具千秋,其中以杨维桢的《西湖竹枝》更优。中唐以后,《竹枝词》俨然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诗体。对此,刘禹锡有肇始之功。刘禹锡《竹枝词》中的爱情诗无论从题材还是从风格上均臻佳妙,可以说是源于民歌而高于民歌,属于民歌的升级版。

注释:

[1]屈小强、郭新榜:《华土诗性——文士之漫游天下与山水文学》,济南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2][3][5]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页,第19页,第16页。

[4][7]卞孝萱、吴汝煜:《刘禹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62页、第63页,第64页、第65页。

[6] 叶舒宪:《文化与文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第2页。

篇10:竹枝词刘禹锡阅读答案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篇11:刘禹锡竹枝词其二带拼音版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翻译

译文

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归去,回乡迎来纥那披绿罗。

注释

楚水巴山:楚水:①水名。一名乳水。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于四皓庙东,又东迳高车岭南,翼带众流,北转入丹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②泛指古楚地的`江河湖泽。巴山:①大巴山。巴山夜雨涨秋池。②泛指巴蜀一带。

楚水巴山: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

巴人:此诗中指古巴州人。

北客:作者自指,言客有思乡情也。

篇12:竹枝词刘禹锡赏析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官至太子宾客,人称刘宾客。他是唐代以努力学习民歌著称和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优秀诗人。他的代表作《竹枝词》很有特色。《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和重庆一带)民歌,他采用民间曲调制成新的《竹枝词》,体裁和七言绝句有些类似,内容多是描写乡土景物、民间风俗或地方特产等。他的风格与旧体诗稍有不同,而更接近民歌。在表现形式上多用白描手法,文字通俗流畅。此外,他还有《杨柳枝词》《踏歌词》、《浪淘沙》等,内容都是差不多的。现选辑如下,以供赏析: 《竹枝词二首》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注:“晴”亦作“情”。一语双关。)《竹枝词九首》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穀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杨柳枝词九首》(选四首)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浪淘沙九首》(选二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翁先生。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官至太子少傅,人称白傅。他和刘禹锡一样,努力向民间新声学习,创作新词。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云:“〈乐府杂录〉

云白傅作〈杨柳枝词〉。予考乐天晚年与刘梦得唱和此曲调。白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又作〈杨柳枝〉二十韵云:‘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注云:‘洛下新声也。’”白居易接受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创作的《竹枝词》、《杨柳枝词》不仅在清调上和民歌接近,在表现手法以及语言上也都与民歌接近。使得他的一些诗歌带有民歌风味。现选辑如下,以供赏析: 《竹枝词四首》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凄凄。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杨柳枝词八首》

六幺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眉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前有别杨柳枝绝句梦得继和云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又复戏答》

篇13:竹枝词刘禹锡赏析

关键词: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市井文化描写

汉口, 嘉靖年间始正式设镇, 隶属汉阳。由于其位处长江中游北岸的地理位置, 至清前期已成为重要的商业重镇。清人叶调元于道光三十年刊行了他花费十余年心力写成的《汉口竹枝词》, 是时, 汉口尚未正式开埠, 西方文明还未对汉口形成实质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叶氏《汉口竹枝词》保存着清中期浓郁的汉口市井文化内涵。本文就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中的汉口市井文化描写初作探讨, 期望从文学的角度来审视叶调元眼中的清中期汉口市井文化风貌。

一.“九分商贾一分民”:汉口市井文化的商业色彩

市井文化反映了城市市民通俗的市井生活, “与其说它是市井生活之外的某处向市民发生影响和渗透, 不如说它实际上就是市井生活本身。”[2] (190页) 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所描写的汉口市井文化正是清中期汉口城市底层民众市井生活百相, 其中尤以汉口的“商业化”为描写之重。全书分为《市廛》、《时令》、《后湖》、《闺阁》、《杂记》、《灾异》六卷。“市廛”一词意指店铺集中之处, 卷一《市廛》内容以汉口商业为主, 描写了汉口包括码头搬运、救生、摆渡、贩烟者、酒商、浣衣工等各类职业者, 此外还有汉江水果行、盐店、票号、当铺、银号、药店、餐馆、茶坊、米厂、行栈、木货店、铜烟袋店等商铺, 有些街巷还以个别行业命名, 如打扣巷、芦席街、衣服街等, “此地从来无土著, 九分商贾一分民”[1] (4页) , 叶调元将汉口定位于一个诸多外来文化交汇的商业集镇。

卷二《时令》从正月初一的出方到岁终的封门钱纸, 描写了四时节令习俗与饮食。卷三《后湖》吟咏了汉口历史上被称为“销金窝”的后湖, 其中亦有很多后湖商业消费的内容, 如后湖的茶坊酒肆、民间戏曲表演、杂耍卖艺等。卷四《闺阁》描写了汉口平民百姓家的妇女, 如贫女、游女、才女等。卷五《杂记》进一步描写了汉口市井民众的生活百态。卷六《灾异》描写了道光二十九年大水和塘角大火给底层百姓带来的灾难。

从全书卷次排列和名称来看, 诗人对汉口的吟咏首在其商业性。《市廛》名列首位, 后面的《时令》、《后湖》、《闺阁》、《杂记》虽然没有关于汉口商业活动的大幅笔墨, 但其对汉口市井民众生活习俗和场景的描写亦露出浓重的商业气息。如《时令》中描写新年债务纠葛的“拜年不见还留帖, 半是昨宵躲债人”[1] (37页) , 端阳赛龙船“龙船经费有标船, 半臂包巾五色鲜”[1] (50页) , 中秋节写人们喜爱桂花“为爱天香看不足, 一千钱赁一柯来”[1] (57页) , 还有对各类职业者的商业行为刻画:炒栗子者“八个大钱称四两”, 卖花纸者“炮竹泥台尽摆摊”[1] (62页) , 餐馆讨帐者“今日无钱骂一通”[1] (66页) 等。《后湖》中如写茶坊林立, “终岁笙歌拟教坊。”[1] (76页) 卖艺人“看钱丢罢还求赏”[1] (80页) ;《闺阁》中如写孝女化妆成男, 沿户叫卖纸花, “货郎谁识木兰身”[1] (83页) , 贫家卖女“一纸文书十万钱”[1] (84页) ;《杂记》103首作品中有70首描写各类商业行为和买卖活动, 约占全卷的68%, 涉及行栈老板、私盐贩子、烟桌子、乳娘、房屋租赁者、脚夫、喂烟者、尼僧、收荒人、优伶、娼妓等各行底层民众。即使是《灾异》也有多首诗谈到了水灾和火灾对汉口贸易的影响, 如“斗米升盐斤酱菜, 向非主顾不收钱”[1] (184页) , “资财千万作灰扬, 富客豪商气不狂”[1] (195页) 。“商贾麇至, 百货山积, 贸易之巨区也” (《汉口竹枝词·自叙》) , 《汉口竹枝词》所描写的汉口民生生活以商业生活为主, 其笔下的汉口市井文化充满着浓厚的商业色彩。

二.两种文化的审美冲突:文人知识分子对汉口市井文化的喜爱和批判

叶调元从七岁到十六岁, 以及在四十岁前后曾两度流寓汉口。少时记忆里的汉口给叶调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然而当他二十余年后重返汉口时, 却感觉风气迥非昔比, 他的竹枝词里可以看到两种文化的审美冲突, 即叶调元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汉口市井文化的喜爱和批判。

前者反映在叶调元对汉口市井休闲娱乐生活的赞美。汉口作为清时贸易重镇, 商业繁荣, 市井民众的休闲娱乐活动密集, 消费水平较高。《汉口竹枝词》中吟咏茶坊酒肆的诗篇有多首, 如“茶叶多兼瓜子大, 沿河馆比后湖高。”[1] (27页) “银牌点菜莫论钱, 西馔苏肴色色鲜。”[1] (26页) 《汉口竹枝词》中提到的著名茶坊有“涌金泉”、“早逢春”、“望湖泉”等, 提到的著名酒肆有“鹤鸣园”、“金谷”、“会芳”、“五明”、“聚仙”等。与此同时, 优伶艺人的表演、节令灯会的繁嚣、佛事活动中的演出、游人出行的闲适等这些汉口市井休闲娱乐亦是叶调元竹枝词里反复赞叹的对象, 甚至连一些节令食物都带给诗人特别愉悦的感受:“三三令节重厨房, 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 十分耐饱十分香。”[1] (46页)

然而, 由于汉口“贸易巨区”的特点, “夫逐末者多, 则泉刀易聚;逸获者众, 则风俗易隤。” (《汉口竹枝词·自叙》) 繁荣的商业造成了贫富差距, 普通市民受教育程度不高, 对金钱的追逐使趋利以至落俗成为当时市井民众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表征。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对此进行了描写, 鸦片禁烟中的暗地机关, “戒烟人是吸烟来”[1] (31页) ;裁缝店里的窃衣小工, “窃货衣工夜卖钱”[1] (32页) ;商业竞争者之间拳脚相向, “行凶打架天天有”[1] (166页) ;酒商以假酒充当绍兴酒, “绍兴大半是湖南”[1] (33页) ;夜市卖假画者, “宋人山水明人字”[1] (59页)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逐利, 妇女参与贩私盐行列, “怀挟满身腰却瘦”[1] (118页) , 洗衣妇降低道德行为准则, 替人洗衣“男衣女裤一盆搓”[1] (p140) 。而清中后期汉口封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封建礼制, 妇女观念转变, 良家妇女多装束艳冶, 品味落俗, 这一切在叶调元笔下都有所反映和批判。

三.语言特征:汉口市井文化的本色俗语

《汉口竹枝词》里有很多市井文化的俚言俗语, 经笔者统计, 全书涉及汉口本色俗语词汇约86个, 主要分为二类。一类是汉口商业活动中的职业俗语或隐语。《汉口竹枝词》中写道:“行栈官人最软和, 每逢生意巧张罗。局中明白旁人昧, 说话由来橘子多。”[1] (114页) 叶调元在该诗下注云:“各行皆有隐语, 米市尤甚, 俗谓之‘打橘子’, 疑‘谲’字之讹。”此外, 《汉口竹枝词》还谈到了汉江打捞业、搬运、曲艺表演、妓院等行业的职业俗语。叶调元写竹枝词自称“舻陈土俗, 广集民风” (《汉口竹枝词·凡例四则》) , 众多的职业俗语、隐语表明清中后期汉口商业活动十分活跃, 叶调元引用这些职业俗语、隐语亦俨有“舻陈土俗, 广集民风”之意。

第二类为汉口民众的日常生活用语, 在《汉口竹枝词》中所占比例最多, 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 有些生活场景的描写在汉味声情中具有一定的喜剧效果, 如《汉口竹枝词》写一位市井男子躲避债主上门:“空囊愁煞一钱无, 不吃明亏是丈夫。我自高眠他自坐, 但教堂客去支吾。”[1] (65页) “堂客”在汉口方言里指“老婆”, 此处借丈夫的语气自述, 将其无赖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大量世俗化的城市口语、俗语的运用使《汉口竹枝词》更贴近汉口民众的真实生活。

如今, 距离叶调元生活的年代又过了一百多年, 《汉口竹枝词》对汉口的吟咏描写从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时汉口民众市井生活的真实画卷, 有助于我们理解清中后期汉口的文化风貌, 进而寻找今天武汉城市的文化之根, 就此点而言, 《汉口竹枝词》中的诗歌作品意义已超越了其所存在的文学审美特质。

参考文献

[1][清]叶调元《汉口竹枝词》[[M].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

[2]蒋和宝.俞家栋《市井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3]江浦等《汉口丛谈校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上一篇:趣味数学童话故事下一篇:家庭文明活动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