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亲节的初中日记

2024-04-28

感恩父亲节的初中日记(通用14篇)

篇1:感恩父亲节的初中日记

父亲节到了,比较母亲节而言,父亲节平淡了许多,或许母亲节过完没有多长时间吧?或许人们还沉沉侵在端午节的亲情当中吧?父亲节平静的几乎没有什么涟漪,清澈如水,平静如镜。有句歌词说得好“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或许是牛的一生任劳任怨不图回报更不知道过节的缘故吧,如此一来父亲节的平淡也就不足为奇了。

父亲节是由一个叫做杜德太太的美国人在父亲去世多年后,出于对父亲的敬仰敬佩之情倡导发起的,并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响应,父亲也从幕后走到了前台,逐渐被关注起来,只是这个节日来到中国比较晚,中国的父亲们也就在一直做牛做马。民国时期有人主张把每年的8月8日作为父亲节(88同爸爸谐音),据说台湾现在仍然奉行这个节日,或许是海峡的缘故吧,也或许是大陆的父亲们太喜欢牛的缘故吧,中国的父亲节也就一直没有流行起来。

我的父亲在世的时候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父亲节,也就更谈不上过节了。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每年的春节推脱不掉外,余下的包括他自己的生日都很少见他过过,他只知到累,不停地劳作,这一点还真有点像牛。父亲的脾气有些倔,爱说笑,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一直是严肃的,我有些怕他。他常常会扳着脸在你淘气的时候走到你的身后,虎得你不得不赶紧跑开。比较父亲的严肃母亲的慈爱和温柔更让我喜欢,每天围着母亲的身前身后转来转去,以为那就是整个世界。尽管那时我也每天爸爸爸爸地叫,但那多是些情非得已的依赖和索取,很少顾及大人的感受,有时还会使些小性子,因为贪玩父亲叫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的时候,我也详装不知,直到他大声地喊,我才却生生地走过去,认为他一定会很生气甚至会挨打,父亲却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只是一本正经地说;“下回不许这样了,啊。”现在想想孩提时代的我是多么的任性,多么的不懂事。

我的父母亲结婚晚,生养我们姊妹四个,加上那时姥姥也在,一大家子七口人的日子主要靠父亲一个人在生产队里做工支撑,生产队里做一年的工拿不到一分钱,甚至会倒挂,每年靠吃国家的返销粮艰难度日,我们又小,不能替父亲分担半点事情,除了贪玩就是像嗷嗷待脯的子燕张着小嘴要吃的,每年的春天都要到野地里挖些野菜做食物的填补,到了七八月份是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靠园子里蔬菜和种的玉米来接济,园子里的青玉米舍不得零食,大多要等到老了(长成了)搓了粒晒干,在拿到临街的碾子上碾成面做成馍(大饼子)吃,以缓解粮食不足之需,日子过得很紧巴。在那个经济极端匮乏的年代,能吃上一顿烧玉米不亚于吃上一顿水果或猪肉那样香。看我们馋得不行,父母亲商量后还是狠下心来决定掰下两三穗玉米烧好分与我们,他们自己则是象征性地吃上一点点。看到我们的欢欣愉悦,他们也高兴地笑了,尽管这笑声里搀着太多的辛酸和苦涩。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禁锢的大门已经开启,各行各业犹如雨后春笋迅猛滋生发展。父亲也把我送去省城他的徒弟那里做工。父亲曾经在建筑公司工作过,手艺了得,他希望我也往这方面走,用他的话说学上一门手艺到什么时候都有碗饭吃。在此之前,他也曾带我身传言教过,后来由于身体和年龄的原因已经力不从心了,不得已才把我送进了省城。父亲没有文化,早年在部队上扫盲时认识了一点点字,农村的苦和累让他看不到希望,又想不出更好的道道给我走,在我当兵未果后,也是为了我将来能有个出路,才想出了他唯一能想出的办法,可见他在我身上所花费的心力。

记得那年的冬天来得早,工期紧,一时抽不开身回家,天空飘起了雪花,我还是单衣在身,早晚冷得厉害。一天上午一个工友找到我,说他去东站货场的住所取东西时看见有个老头在找我,说是我的父亲。趁着中午休息我请了假,急忙赶过去。东站货场是我曾经做工的地方,由于工程已经做完,我们搬到了距东站往北大约要走上一个小时的路程的一个叫做七粮库的地方,那里的住所已经成为虚无。(所谓的住所不过是那个单位的一个闲着的仓库,在地上支起些木板当床而已。)只是还有些东西没有拿走,临时占据一间屋子,平时锁着,钥匙托付那个单位看大门的人代为看管(其实,东站货场那时是个闲置的院子,那个看门的人下了班也都锁上大门走了)。待我到时,老远就看到父亲拄着棍子等候在门外。见到了我,喜得不行,浑浊的眼睛里立刻放出光来,上上下下反反复复打量了我好几遍,“啊啊”的又惊又喜的声音从口罩后面发出来,忽然又意识到我还是一身的单衣,忙把我叫进了屋里,从木板床上拽过两个袋子,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我的棉衣棉裤。他一边行动着一边用埋怨的口气叙说着,说天这么凉也不见我回去,他一着急就把我的棉衣棉裤和一床棉被送过来了。还说他已经来了两天了,因为见不到人又不知道去哪里找又打听不到,急得什么似的也只能在这儿等,今天早上总算见到一个来取东西的人,这才找到了我。说到这里他如释重负地透出了一口气,并要我马上把棉衣裤换上。也许是年轻爱臭美的缘故,我没有听从父亲的话,甚至有些嫌他唠叨,争执了一会父亲让步了,脸上明显的有些不悦和为我担心,沉默了一小会,还是用缓和的口气叮嘱我回去一定早点换上,并说年轻不注意到老了该找上了 。从新坐定后,我打量了一下父亲:父亲还是带着那顶半新不旧的灰色的夹帽子,此时的口罩已经摘下,只有一边的系带还挂在耳朵上;半年不见的光景,他明显地消瘦了许多,也老了许多,还不到六十岁的年纪却像个风雨飘摇中的老头子,以前浑圆的下巴瘦出了尖,浑浊的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精神,脖子上系着围巾,一身黑色的棉衣棉裤,脚上穿着棉乌拉,身边放着一根极普通的柳木树棍。父亲告诉我,入秋后他得了一次感冒,现在好了点,还有些咳嗽,身子虚得厉害,走路时间长了都要上喘,不得不拿个木棍拄着,因为咳嗽怕风,又戴上了口罩。我劝他去看医生,他说不用,都是些老毛病,只是这回重了些,也没有什么,挺挺就过去了。说到他自己他总是轻描淡写,却急于想知道我的近况,知道一切都好,他放心了。并说家里都好,要我安心不要记挂。当我问及他这两天住在那里时,他简单地指了指身后的木板床。很难想像身体虚弱的父亲是怎样的一手拄着棍子一手拿着两大袋子的重物一路车上车下来到省城找我?! 又是怎样的在冰冷的屋子里冰冷的木板床上和衣熬过了这两夜?!

见面的时间不算长,父亲知道我忙,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急着催我回去。他说他也该早点回去,一是免去母亲的惦念,再者想农村的土炕了,热乎。父亲重新把自己整理一番:他按了按帽子,把口罩戴好。我这才看见,不知是他瘦了的缘故还是口罩太大的缘故,需要在一端的系带上打个结才能斜歪着戴在脸上,看上去有些别扭;父亲到不介意,他又把围脖紧了紧,站起身,那身肥大厚重的棉衣裤包裹着他那因为瘦弱而变得矮小的身子多少有些像逛元宵。他拿过木棍儿和我走出了那间让他遭了俩天大罪的冷屋子。分手时父亲不让我送,执意地要看着我先走,就在东站货场的那个大门口,灰蒙蒙的天空下,裹得严实的犹如棉球一样的父亲站在冷风中,双手叠落在一起拄着棍子的一端,身体前倾,半个身子的重量都要压在棍子上。记得朱自清先生描写他和父亲分手时的情形,他看到是父亲为他买橘子时如何穿过铁路又如何爬上月台的温暖的背影,而我和父亲分手时却是把我的匆忙的毫无知觉的近乎冰冷的背影留给了父亲。在路口的转弯处,我回过身形,发现拄着棍子的父亲犹如雕塑的一般依旧一动不动地站在冷风中努力地向这边望,看见我回头,他缓缓地抬起一只手向这边扬了扬,似乎在告送我放心去吧他没事。也许那时的我真是太年轻,年轻的不知事理,把虚弱的父亲一人扔在冷风中,匆匆地走开,走得太冷漠,走得太无情。事隔多年,和父亲分手的那一幕常常会被我清晰地忆起,也常常会自责,常常会鼻子发酸,甚至会暗暗地落下眼泪。我常想,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亲倾注了太多太多的汗水与心血,他是一个把我时时刻刻都挂在心上的用眼睛也要把我看大的人!而我又做了些什么?

就在那一次见面后的几年以后父亲辞世了,虚年六十二岁,死于肺病,死时嘴是张着的。当时,我们姊妹四人之中我数头大,尚未成家,最小的妹妹还在上小学二年。那时姥姥已经过世,把四个尚未完全成人的孩子交给孤寡的母亲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他有好多的话要说,有好多的事要做,只是这时的他已经爱莫能助了。 父亲至幼小时给大户人家放过猪,放过牛,逃过荒,讨过饭,当过学徒,当过兵,参加过解放战争,复员后被分派到沈城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三年困难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回到了农村,吃尽了苦。他没有读过书,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只知道这个家过的好坏跟他有关,为了不让我们再受他那样的苦,他没日没夜地累,一点一滴地去拼去挣,我就亲耳听见他对母亲说:“这日子怎么就累不起来呢?”好像日子没有过好就是他没有做好,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去做,像牛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终于有一天他把自己累垮了。我也曾陪着父亲去过一家省城有名的大医院,周折了一天大夫也只给拿了一些止咳消炎之类的药,得不到根本的医治,回到家里父亲从此不再提及看病的事,他是不想把有限的钱无端地花在自己的身上!这样的一拖再拖到了病得不行的时候,再看已经为时已晚。父亲最后的日子让他受了不少的罪,躺在炕上整整四个月,全由母亲护理,很少要我们帮助。每日里不断地咳,大口大口地吐痰,直到慢慢地消瘦得只剩下一张皮。他一直以为自己得的是重感冒,于是执拗地出汗,出一身的汗,他也曾狠命地吃东西,尽管他那时只能吃到小碗的半碗饭,他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地好起来走进阳光里,为这个家再多做些事情,多尽些他未尽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他不知道他的病已经病入膏肓,这一倒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他是带着深深的遗憾和不安走的!他是带着一颗没有操完的心却是一颗完全操碎的心走的!

熟话说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深切爱护女儿的同时也深切地理解了父亲的痛爱之心,父爱如山! 父亲去世以后,我也偶有和他梦中相见,父亲还是和在世的时候一样,穿着黑色的衣服默默地在某个角落注视着我,好像还在为他未尽的责任而内疚。我忽然会从梦中惊醒,心痛不已。在我心中父亲已经做到了最好,虽然他没有留下什么,但那不是他的错,他已经尽了力,我会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深深的满足。现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也好过多了,我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担心,现在可以对父亲说,您安息吧。

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养儿防老”,这句话我不太赞同,好像是为了防老才养育儿女,索取的味道太浓,这也和牛的品质有悖。牛的一生只为奉献,不求回报,死了都要把皮和肉贡献出来,这在我的父亲那里我已深有感受,何为父亲?就是勇于承担那份被浓浓的爱心包裹起来的义务和责任,不计较得失。 在父亲去世后的这些年中,闲暇之时我常常凝视远天扪心自问,父亲除了要求我好好做人以外,还要求过我为他做些什么吗? 没有!真的没有!即便是在逆流之际,也从来没有过!在他看来,你爱你的孩子吗?那就好好的全身心地去爱吧,儿女的快乐就是父亲的快乐!儿女的幸福就是父亲的 幸福!

父亲节这天,女儿打来电话,说了许多好听的让我高兴。其实,我理解她的工作忙,也不介意她非得来到我的身边,听到了她的声音知道了她的好我已经足矣。做为儿子,我会像我的女儿祝福我一样向远在天国的父亲献上我的祝福!做为父亲,我也会像我的父亲一如既往地深爱着我一样一如既往地深爱着我的女儿!

篇2:感恩父亲节的初中日记

7.父亲节日记范文大全

8.父亲节日记800字

9.父亲节日记1200字

篇3:初中政治感恩与责任心的培养

一、学会感恩, 树立责任心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常言道“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初中政治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启发他们的爱, 树立他们的责任感, 使他们的人格更完美。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内在要求。在教学中, 要结合教学内容, 引入感恩心、责任心的教育。例如, 在学习《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时, 一方面要学生体会老师教育的辛苦;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和期望, 让学生明白、理解“师恩”。可引入名言警句, 如“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名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等。也可讲一些名人尊师的故事, 如“颜回敬师”“毛泽东为师让座”等, 让学生从中感受师恩, 心存感激。又如, 在学习《受人尊重的奥秘》或《学会尊重他人》时, 可将两者结合起来, 让学生明白“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道理, 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承担责任, 帮助他人。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心存感激, 从而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二、辨是非明道理

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施恩, 但施恩却不是泛滥的同情心。如“东郭先生和狼”“金鱼和渔夫的故事”等, 这些都教育我们心存感恩, 但要知对错。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 使其辨是非、明道理。例如, 在《做人从知耻开始》的教学中, 可引用秦桧、岳飞的故事, 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这两个人一个遗臭万年、一个流芳千古,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耻, 什么是责任。同时, 要使学生懂得“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 在人生的道路上, 谁都有可能做错事, “知耻”不是做错事千方百计的掩盖, 而是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敢于面对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又如, 在《让人三尺又何妨》的教学中, 引用“三尺巷”的故事。一方面, 使学生明白人与人的相处要互敬互爱, 远亲不如近邻等思想, 树立他们友爱、和谐的思想情怀, 使他们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人。另一方面, 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使他们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路, 让他们明白什么事该争, 什么事不该争。例如, 在涉及国家利益时, 如“钓鱼岛”“西沙群岛”等, 我们是寸土不让的, 这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在教学中, 使他们感知民族责任、国家责任, 树立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国情怀。

三、爱国爱家爱集体教育

爱国爱家爱集体是感恩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 感恩和责任感来源于学生对家、对集体、对国家的热爱。因此,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一定要重视爱国爱家爱集体的教育。例如, 在《我们的新集体》教学中, 学生只有在热爱这个班集体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服从集体的约束, 发扬优良的班风。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 使学生感知班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优良的班风带给自己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从而使学生自觉承担维护班集体荣誉的责任。再如, 学习《相亲相爱一家人》, 可以以角色互换的形式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 将父母为你做的表演给同学们看, 明白父母的辛苦和对孩子深深的爱, 从爱的体会中学会感恩父母, 产生家庭的责任感, 教育学生主动地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责任。如, 帮妈妈拖地、洗自己的衣服、吃饭前后收拾碗筷等, 给学生树立一种参与家庭劳动的意识, 使其能够逐渐地担负起家庭的那份责任, 从而构建学生朴素的责任意识, 培养其感恩心和责任心, 促进学生成才。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教育活动

政治教育绝不是呆板的说教, 在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责任意识通过枯燥、呆板的说教更难以实现。保持教育手段的多元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是确保政治教育效率的关键。例如, 开展“我要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让学生以写信的形式与父母进行情感沟通, 从中体验真挚的亲情,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又如, 开展辩论赛、讨论会等活动, 以感恩和责任为主题, 让学生各抒己见, 从而体会自己在家庭、集体、社会中的角色, 领悟自己的成长和责任, 树立自己的成才目标, 勇于承担历史的使命、社会的责任。再如, 组织学生办专题板报, 如“我的梦想”“我的家”“美丽的祖国”等, 让学生在愉悦的写写画画中挖掘自身爱的意识, 培养自己对本身以外事物的关注, 从而形成自发的感恩心和责任意识。丰富多彩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感恩心、责任意识的培养。

感恩与责任心教育是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生成才的关键。一个不懂感恩、没有责任感的人, 即使再有才华也无法施展, 因为这类人才的使用存在着太大的、不可预知的风险。正如古人言:“苟不能得圣人君子, 与其得小人, 不若得愚人。”因此,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注重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的培养, 是实现学生理想, 教育学生成才的关键, 也是素质教育和国家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政治教育实际, 有目标、讲实效地进行感恩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 使学生学有所用, 在人生的道路上发扬自身强大的人格魅力, 赢得尊重的同时, 使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得以实现, 为中国人在世界上赢得更高的声誉和威望。

参考文献

[1]刘俊岭, 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J].祖国:建设版, 2014 (05) :13-14.

篇4:父亲节的感恩信

我与父亲聊了一会儿,说:“爸,您等一下,您孙女和您说话。”

女儿接过电话,说:“爷爷,您身体好吧。”

正好夫人从厨房出来,听到女儿在通电话,说:“依依,替我问爷爷好。我正炒菜,离不开。”父亲问女儿学习是不是很紧张,成绩如何等等家长里短的话。

过了一会儿,通话结束了。女儿说:“今天是父亲节,我忘记给老爸买礼物了。”

能听到女儿的祝福已经心满意足了,我说:“没关系。心若在情即在,礼物不一定非从外面买回来,给老爸来杯水,一样能让老爸体会到父亲节的快乐。”

女儿转身离开,一会儿,一只手背后,另一只手端着一杯水过来。说:“老爸,猜猜我的礼物吧。”

“东西不会太大、太重,否则手拿不住。”我说,“你提示一下。”

女儿说:“五选一,钱包、名片夹、领带、腰带、香水。”

我说:“我排除吧。不会是领带,前两年的生日,你送过我两条了。不会是名片夹,去年的父亲节你送过我一个了。更不会是钱包,我现在用的还是你从香港买给我的。只可能在香水和腰带之间选一个。我认为是香水。”

女儿说:“您一定、肯定及确定是香水?如果不是,要挨罚的。”

“如果错了,我认罚。确定是香水。”我说。

女儿说:“老爸,您给点悬念好不好?知女莫若父啊。”

女儿把手从背后伸出来,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盒子,我接过来打开一看,果然是一瓶时尚而庄重的香水,味道也是我最喜欢的那种。

女儿说:“老爸,您经常讲课和做节目,香水对您来说是非常有用的。祝老爸父亲节快乐,永远年轻。以后出门时记得用我买的爱心牌香水,那就更迷人了。不过,千万不要忘记回家的路,我和老妈在家等你哟!”

我抚摸了一下女儿的头,说:“放心吧,亲爱的。有你们娘俩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女儿说:“老爸,还有一样东西,您要不要?”

“当然!毫不犹豫。”

女儿递给我一封信。上面写着:献给我最可爱、最最亲爱的老爸。

我打开一看,是女儿亲笔书写的一封信,内容如下:

我最亲爱的老爸:

这是自我出生后,您度过的第16 个节日—— 父亲节,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关护着我的老爸也已经进入不惑之年。

从读初中以来,一到这个节日,我就想着用怎样的方法来微微表示一下感激之情,却又觉得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平淡无奇,根本没有付诸实现的必要。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到初二为止都并未特别地提出庆祝父亲节这件事。

16岁,虽然不像18 岁是成年的标志,却也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年龄阶段。正因如此学校还特地组织一个“16岁生日”主题班会。

就算是想着要别出心裁,一时之间脑子里也一片空白,脑海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这里只是个比喻。就像是要说出一件伟大父亲的伟大事迹一样,我仔细搜索脑海里的记忆碎片,连那种小学生作文里常用的“我晚上生病,这时外面下着大雨,打不着车,父亲二话不说背起我就往医院跑,连伞都不打。雨水和汗水混合在一起,顺着父亲的脸颊往下落…… 父亲的衣服都湿透了。记忆十分模糊,我只能依稀想起那时父亲宽阔的背和英俊的侧脸。啊!我伟大的父亲!”都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方面我的身体还算不错,从来没生过什么大病,二来,得点小病吃点小药睡一小觉也就好了。

其实我小时候也是这么写作文的,写得越离谱分就越高。不过我也想过,在作文中流畅写出来的故事是否是我内心中真正渴求想表达的内容呢?

到初中,我依旧在写着这种“一事一中心”的亲情记叙文,写得越来越干脆利落。那个疑问在我心中也愈发的膨胀起来。不管是“考试前家里空调坏了,我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内心里都十分的燥热难耐。正当我快要受不了之时,突然觉得身后传来阵阵凉风,我觉得十分舒服。完成了这部分的复习之后我回头一看—— 啊!是父亲!!父亲看到一脸惊讶的我,欣慰地笑了。从父亲额头上滑落下来的豆大的汗珠,滴湿了他的衣服,也滴进了我的心头……”,还是“我学习到半夜觉得口渴,准备去客厅拿杯水解渴。正在我拉开门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人站在那里。我先是吓了一跳,再仔细一看,那不是父亲么!他这么晚了还不睡?他手里端着…… 端着一杯冰水!父亲看到我先是尴尬地笑笑,之后把他手里的水递给我说:‘我怕你口渴,给你倒的。’我把那杯水拿在手里,发现它已经变得暖暖的了。看来是父亲怕我口渴又怕打扰我学习,一直在门口等着,这冰水都不凉了。父亲发现我迟疑地看着手里的杯子,似乎明白了我在想什么,难为情地说:‘都不凉了吧,我再给你倒一杯。’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拉住父亲,把水一饮而尽之后对他说:‘爸爸,谢谢你。’”,都是从来没有过的事。首先家里的空调从来没坏过,其次我也从来没有苦读到深夜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我最讨厌喝什么味道都没有的冰水了,特别是在晚上。

上面也只是我写过的众多亲情文章的冰山一角,但现在细想起来,我可以自信地解答自己的问题了。我从来都没有羡慕过作文中的“我”。

真的有人能拥有小说里那样的绚烂人生么,有的话也只是少数吧。所以我并不贪求什么非日常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而我也的确在过着这样的真实生活。

是的,于是我选择了一件最适合老爸的平凡礼物来表达对过着这般平凡生活的父亲的感谢。

爱老爸的依依

我逐字逐句地读完这封信,感觉到女儿心智更加成熟了。她开始体会到和理解日常生活的平凡才是真实的人生。

但我深知:即使这种看似平淡、平凡而平静的生活,也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拥有的。

事情讲到这里,夫人插话说:“这几年的母亲节,孩子也是有礼物送给我的。谢谢亲爱的!”

岳母也搭话说:“虽然没有姥姥节,但是我孙女每次出远门都给我带些礼物回来,还经常给我打电话,问候我,这可不是谁家的孙女都能做到的。”

依依说:“我没做什么啊,区区小事不足挂齿,难道别人家的孩子不是这样吗?”

“別说孩子了,就是一些大人也不能做到有感恩之心。”岳母回应说。

分享

孩子是父母的仿效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的翻版。孩子的天性是通过模仿而学习。家长怎么做,孩子就去学习。家长善待老人,子女将来更可能尊重家长。

女儿会以父亲作为择偶的榜样,在恋爱对象身上寻找父亲的影子。

我做过许多家庭类的节目,无论是为了赡养老人还是为了老人的财产,一家人乱作一团,年迈老人无人照顾,兄弟不睦,妯娌不和,亲人成了仇人。看似他们在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利益,而我看到的是他们亲自示范并培养自己的孩子将来与他们为了蝇头小利大动干戈,不惜一切。

(摘自译林出版社《孩子好养》 )

篇5:感恩心:【重点推荐】父亲的日记

她的父亲,是在**年代里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的那群人中的一个。那个时候,守侯在她父亲身边照顾他的就是纸条中所写的那个女子。后来,那个女子在一次意外中丧生。再后来,她的父亲平反、恢复原职、结婚、并有了她。二十几年了,她不知道父亲的生命中原来还有过母亲之外的一个女子,而且还是如此深远的渊源。

她只知道她的父母亲是十分恩爱的,是被机关里的许多人所称道的。从小到大,她都是幸福的。她还记得在她小的时候,每到夏天的傍晚,他的父亲就会带她和母亲一起去街上散步。一直到她长大了,读高中了,父亲也升到市委书记了,他依然会抽时间和母亲一起去散步。

她在那时发现,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而她的父母,是最恩爱的父母。可是,直到今天,她才知道原来父亲曾经深爱过一个女子,而且还说过那个女子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

而写这张纸条的日子就是在那个女子去世后的第二年,那时她的父亲已经平反并回到县委工作。一年后,在别人的撮合下,他与小他两岁的女会计结婚了。不久,他们有了女儿。

那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小婴儿啊:“白皙的皮肤,象她的母亲,而那漆黑的眸子与笑时的神态,不象我又象谁呢?”从那天开始,他全心全意地对待他的妻子与女儿。在他的日记中,属于曾经那个女子的文字越来越少。

渐渐地,不见了那个女子的名字,而是满篇都是他的女儿的名字。

他写道:“冬冬(她的乳名),其实爸爸不是要打你,爸爸只是想让你知道,人活一口气,就是穷,也要有志气。你今天顺手”拿“了一个红薯,以后呢?以后是不是就会”偷“东西了?……冬冬,我的女儿,爸爸真的是很爱你,是为你好……”

她的泪流下来,隐约记起是六岁那年她去县委食堂里玩,发现那里有很多很大很可爱的红薯,就顺手拿了一个放到口袋里,偷偷摸摸地回了家。那天晚上,父亲第一次打她,并责令她第二天把红薯送回去,还带她到食堂做了检讨。那次,作为县委书记的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她:人,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日记一本本地被翻开,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她在父亲的日记上看到了这样一行字:“慧贤(她母亲的名字),谢谢你让我有了这么温暖的一个家,这么好的孩子,这么快乐的人生。”后面的日期是1997年8月18日,她还记得那时她的父亲被一伙居心不良的人的诬告,正面临一场严峻的审查。是她的母亲坚定地支持着她的父亲,亲手写下洋洋万言的证明书,言辞真挚地回忆了丈夫一生的勤奋与廉洁。也是在那天,她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到父亲最后的一本日记的时候,她看到了父亲最后的的留言:“慧贤、冬冬,我知道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不怕死,但是我多么希望能和你们继续生活在一起。在我的一生里,你们是我最重要的人,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人,是你们,让我知道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和你爱着也是爱着你的人生活在一起。我是个共产党员,不相信有什么天堂。但是如果真有那么一个让灵魂漂泊的地方,我会在那里看着你们,保佑着你们……”她看看日期,是2001年6月26日。

惊人的巧合:她的父亲在25年后的同一天,为生命中的另两个女子--他的妻子和女儿,写下了与25年前相同的话:你们是我最重要的人……我多么希望能永远和你们生活在一起……

她的眼泪再次奔涌而出。她不知道父亲有没有忘记25年前的那个女子和那句话,但是她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父亲说的是真心话。他的确是深爱着他的妻子和女儿,而对曾经的那个女子和曾经的爱情,即便不能忘记,也总是要淡化的。

那个时候,她恰巧刚刚失恋。那是大学里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她每天消沉地活着,不再相信爱情也不再相信自己还可以找到幸福。可是,是父亲的日记给了她巨大的内心撞击:原来,哪怕是最真的感情,哪怕是最深的痛,都总要随时间淡去。而新的幸福,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也在时间的流逝中积累,并最后酝酿成美好的回忆。

只要幸福,只要你爱的和爱你的人都幸福,只要你也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幸福,那么,纵然是曾经的伤口,也总有愈合的一天。尽管曾经,每个内心受伤的人都以为这将是一辈子的伤。也正是因为这样,有的人寻了短见,告别了自己本来可能很幸福很快乐的人生。

通俗点说就是:人这一辈子,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没有度不过去的难。

她合上日记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她穿上外套,打算陪母亲出门散步。她要告诉母亲这个完整的故事:一个男人,曾经对三个女子说过相同的话。可是每一次,他说的都是真心话。他说你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多么希望能永远和你们生活在一起……

真的永恒,就是这样。

篇6:感恩母亲节的日记400字

首先,把黄瓜和菊花叶一起放进水里泡一会儿,把菊花叶捞出来放进篮子里,用小刷子把黄瓜上的脏刷掉,就这样洗了三遍,菜洗好了。接着,开始切黄瓜啦。嘻嘻,由于我害怕切黄瓜片会切到手,只好切成小黄瓜棒子了。先把黄瓜切成小段,接着把小段黄瓜再切成四份,黄瓜小棒切好了。把切好的黄瓜放进一个大碗里,加一勺盐把黄瓜腌一下,过了一会儿把碗里多余的汁倒掉。然后放入大蒜末,糖,醋,用筷子把佐料搅拌均匀,我生怕不好吃,先吃了一根,呀,酸甜爽口,和妈妈做的差不多,凉拌黄瓜大功告成。

下面做菊花叶蛋汤,先把水烧开,然后倒油,把菊花叶放进去,锅里的热气好烫,我都快受不了,我离得远一点打好鸡蛋,看到汤开了,赶紧往汤里放了一勺盐,把鸡蛋倒进锅里,过了一小会儿,汤也做好了。

篇7:感恩母亲节日记

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这是感恩母亲的节日。街上夹起了卖礼品的小店,拉起了母亲节的横幅。

我暗暗计划着母亲节礼物,却荷包空空,买不成,只好手工制作了。

我把贺卡分成两个版面,在左边用水彩笔写上:Happy Mother’s Day。后面画了个加粗的感叹号,接着在下面画了两朵造型不同的花朵,一朵层层叠叠,一朵舒展大方。右边我剪了一个四叶草,贴上去,然后用方块笔画了一棵树,让郁郁葱葱的树叶包裹着四叶草,接着用沾着颜色的手指在树下涂涂抹抹,成就了几颗小草。最后,我用剩下的卡纸折了一颗小小的心,贴在英文的左下角。

礼物不管是阔气还是寒酸,只要有心就是好礼物。有人说:“对母亲来说,陪伴是最好的礼物。”或许是这样的,母亲多么辛苦,才降生了我。也许会有人因为母亲没有在生日时送他礼物而和母亲大吵大闹。可是有谁想过,没有母亲,哪有的他,哪有的生日?有谁想过,在生日的这一天,母亲受了多少苦,她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才得以你平安。

篇8: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感恩教育研究

一、挖掘教材资源

感恩意识的教学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有更为深入的渗透。课本中的很多教学素材都能够明显地体现感恩意识, 教师要善于挖掘这部分教学资源, 要透过课本内容的学习让这种意识在学生心里更为深入。在学习这类文本时应当有针对性地展开, 首先, 要保障学生从字面上对文章有很好的理解与认识, 无论是一段打动人的小故事还是作者有感而发的一些想法, 都需要学生有很好的领会。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后蕴含的情感有更进一步的挖掘, 这也是感恩意识的教学素材所在。要透过文字体会作者内心的某种情感, 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某种意蕴。只有从这个层面对文章有更为深刻的领会, 才能够让感恩意识更好地在学生心里得以渗透。

《父母的心》 (川端康成) 不仅是教材中颇具特色的一篇文章, 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也能够非常好地渗透感恩意识教育。文章充分体现了小说的写作特点:情节上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 结构严谨, 而且也展示了作者的个人写作风格:浓浓的爱心, 淡淡的哀愁。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让大家通读全文, 感受至爱亲情, 理解父母的心, 懂得关爱孝敬父母。同时要让学生对于文章所描述的故事有更深刻的体会, 要让学生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去感受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心, 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淡淡的哀怨。此外, 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 学会珍惜至真至爱的亲情。对于父母的感恩不仅是感恩意识的根基, 还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需要着重向学生渗透的一种理念。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从小在父母的疼爱甚至溺爱中长大, 很多孩子都认为父母为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感恩意识十分薄弱。因此, 教师要转化学生的这种观念, 要透过感恩意识的教育, 让学生懂得如何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并且懂得如何去感恩与回报他们。

二、阅读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同样非常适合展开感恩教育, 借助好的阅读文本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 而且能够很好地让感恩意识在他们心里得以渗透。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让他们真正喜爱阅读, 并且能够从课外阅读中有更多的收获。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是非判断标准, 帮助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有更好的理解与感悟, 这些都是促进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根基。因此, 教师应当借助阅读教学的过程更好地展开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与深化。

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是一篇充满诗意的美文, 作者是一个有严重生理缺陷的残疾人, 面对种种在他人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 她以微笑面对厄运, 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 以杰出的成就显示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价值。阅读文本, 要求学生从“享受”一词入手, 融进自己的情感体验, 从字行间中去理解海伦·凯勒那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与愉悦性情所带来的情感。从中受到激励与启迪:生命是美好的, 要珍惜生命, 热爱人生, 努力奋斗, 勇于挑战, 对社会要有贡献。这篇文章中充满了大量积极正面的思想, 能给学生一种非常好的激励。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 遭受如此厄运的人都能够有这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并且对于生活充满感恩, 自己更应当对生活的给予充满感激。在教学时, 我会鼓励学生课下去阅读海伦·凯勒的其他作品, 让大家能够受到更深的启发, 同时, 也让感恩意识能够在他们的思想中有更进一步的渗透。

三、写作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写作教学中同样能够很好地开展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当做好写作教学的组织与设计, 通过好的话题设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让大家能够在自己的习作中更多地表达对于生活的反思, 表达对于生活赐予的一切的感激。这些都是感恩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良好渗透。

某次作文教学中我给学生们提供了如下材料:

观赏优美的景色, 是感受生活, 聆听悦耳的音乐, 是感受生活;享受浓浓的亲情, 是感受生活;拥有纯洁的友谊, 是感受生活;追求远大的目标, 是感受生活;体验奋斗的苦乐, 是感受生活;遭遇痛苦的挫折, 是感受生活……正是这些多彩的生活感受让我们的生活更立体也更丰富, 我们要感恩生活赐予的所有, 无论是快乐还是伤痛, 都会催促我们成长。

请围绕“感恩生活”这个话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无论是记叙、描写, 还是抒情、议论, 均不受限制。这次习作非常充分地体现了感恩意识, 学生只有内心真正具备对于生活的这种感恩, 才能够在文章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练习也是对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模式。

篇9:感恩父亲节的初中日记

第一个环节中,乘务长通过广播器向在座的各位旅客普及了有关父亲节的知识。然后进行现场提问,回答正确的旅客还获得乘务组精心准备的小礼品,当然想要得到礼物不单要有好的运气还要有实力。乘务员通过对旅客的提问,“父亲节起源于哪里?父亲节是哪一天?”在座的旅客积极举手争先恐后的回答。浓浓的节日气氛,让在场的旅客以及当班乘务组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第二个环节是由旅客自愿为父亲献歌一首或者是分享与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尽管中国人表达爱意的方式一向含蓄但是还是有很多旅客积极参与,我们选取了客舱中一名四岁的小朋友,起初还有些害羞,后来在乘务组的鼓励下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小朋友的可爱劲儿逗笑了在座的旅客也将气氛带向了高潮。

第三个环节是乘务员向旅客发放彩纸由旅客在彩纸上写上对父亲的祝福。写满祝福的彩纸收上来后,由乘务长通过广播器广播给在场的旅客,有位旅客这样写到“爸爸我爱你,虽然这句话没有亲口说出来,但还是通过今天航班的这个机会为您送上节日祝福!祝您健康长寿,平平安安!同时也感谢昆明航空公司这个特别的机上活动!”

篇10:感恩母亲节优秀日记

周六的下午,我拿出了自己的10元零花钱走向了花店,母亲节到了,花店里更是到处是人,他们都在买花给自己的母亲,我也不例外。我选了6株最漂亮的康乃馨,和一个大叶子包好了,就把它藏在了身后。我和妈妈约好了在桥头见,是我先到了,她一来,我就让她闭上眼睛,慢慢儿地我拿出了康乃馨,浓浓的花香夹着我浓浓的爱意,出现在了她的眼前。“可以睁开眼睛了”,我轻声告诉妈妈。妈妈慢慢地睁开了双眼。

面对眼前的花和我,她不知要说什么。妈妈紧紧地抱着我,我知道,她心里满是感动……

篇11:感恩父亲节的初中周记

父亲节是每年6月份第三个星期日,在这一天,我会想到我的爸爸,天天还在忙碌,他总是说一句话“累,铺天盖地的累,每天累得身不由己……”我总是很心疼他,每当这时,我总想到爸爸真的像座山,再累再难的活,他都能克服,我很敬佩他。

“爸爸是座山,有山的体魄,有山的伟岸;爸爸是座山,有山的力气,有山的威严;以前我站在这座山头,去爬长城,去游大海,去看祖国的名山大川。”这些话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我的爸爸的确很能干,特别能吃苦耐劳;爸爸也很幽默,总是和我、妈妈一起开玩笑;爸爸还经常带我们一起出去旅游,去海边兜风,去爬庐山,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和爸爸在一起已经有好多年了,但他这两年在外地工作,我很想念他,也很惦记他,也时常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祝他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我也经常想他一个人也没人照顾他,我感觉他一定很寂寞,想去陪陪他,但是我平时还要上学。如果我能有一种飞行器,可以飞到他那里去看看他,该有多好啊!可是这一切都不能成为现实。我只能在话筒里和他说声“节日快乐!”他竟然不知道今天是他的节日,爸爸听到我的祝福,感到既激动又兴奋。

篇12:母亲节感恩日记500字

也许,在我们这一生中,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就会忘记,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们的母亲,永远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减我们对母亲那深深的爱。母亲节快乐!

外边风吹雨打折磨着我,屋内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我,因为屋内有您,我爱您妈妈,永远永远!童年的青灯里有,你讲的故事,和我的笑声!

时光荏苒,我们在妈妈温馨的抚爱中长大成人,妈妈总是把一缕缕温暖及时输送给我们,让我们在纷杂的尘世中永存那份做人的品性,不失那份人之初的纯真。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妈妈您说声:妈妈节日快乐!愿妈妈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健康快乐!

得意的时候,母亲不一定能在我的身边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她那淳淳教诲总能让我不再迷失自己。失意的时候,母亲一定能在我的身边。她的鼓励及安慰,总能让我在逆境中找到自我。

看着母亲一丝一丝的白发,一条一条逐日渐深的皱纹,多年含辛茹苦哺育我成人的母亲,在这个属于您的节日里请接受我对您最深切的祝愿:母亲节日快乐,永远年轻!

篇13:感恩父亲节的初中日记

一、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 为学生做好榜样

自古以来, 教师都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引路人, 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示范带动效应, 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和生活态度、观点等, 学生都会模仿和推崇, 当教师为学生做出表率, 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推崇, 就能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效仿和跟随。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和学生谈谈心, 说说自己为人父母的艰辛和在家里是如何侍奉父母的, 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那种无私的爱, 了解到作为子女又该如何报答父母, 明白做父母的不易, 引导学生回家后要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学校要好好学习, 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教师的辛勤培育之恩。同时要告诉学生, 一个人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求助身边的人, 就像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一样,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 我们要及时地施以援手;当别人帮助我们时, 我们则应该感恩别人的帮助, 并把这份爱心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正所谓“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能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 明白礼仪孝道, 学会感恩父母, 感恩同学。

二、做好历史教学与情境教育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做好历史教学与情境教育的有效整合, 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历史实例中, 就会让学生更容易和更清晰地明白感恩的真正意义。教师在讲完每一堂课之后, 可以给学生留一点时间, 让学生自由讨论, 说说从这一个历史事实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比如说, 在教学《抗日战争》结束后,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事件中来, 谈一谈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样的感想。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都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点来教育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很强大的民族, 中华众多儿女万众一心, 不畏牺牲、勇敢前进的精神打退了敌人, 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作为中国人, 我们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在生活中, 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 爱我们的家乡, 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精彩。”通过这样的方式, 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恩的意义, 从心中树立起一种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进而明白在生活中何为感恩?为何感恩?如何感恩?只有这样, 感恩教育才能收到更大的成效。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渗透感恩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渗透感恩教育。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将学生引入到感恩的教学中来。那么, 如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一是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 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一节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圆明园遗址的图片,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如此富丽堂皇的一座皇家园林在侵略者的摧残下变成了一座废墟, 这是何等的遗憾, 同时又是何等的耻辱, 中华民族在这样的形势下, 又是如何反抗, 从而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大地的呢?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学会感恩伟大的祖国。二是在教学中组织讨论会,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告诉学生:由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所以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帮助, 就要学会感恩他人。在大自然中, 我们需要感恩的东西很多, 如: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给了我们美丽的生活环境, 我们要感恩自然;身边的人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我们要感谢身边的陌生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我们要感恩父母;老师辛勤地培育我们, 我们要感恩教师, 等等。无论是哪一位同学, 只有学会了感恩, 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青少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具备一颗感恩之心。

总而言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为学生做好榜样, 并做好历史教学与情境教育的结合,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渗透感恩教育等方面, 从而让学生具备一颗感恩之心。

参考文献

[1]冯永光, 王志金.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 (学术) , 2007 (14) .

篇14:父亲,请接受我的感恩

从我开始读中学的时候,我就在心里看不起我的父亲,因为那时候我认为父亲给我们家带来的是无尽的贫穷以及灾难,给我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以及被嘲弄……

父亲是个老高中生,他在市一中读到高二那年,我爷爷病逝,作为学校寄读生的父亲失去了经济上的支持,只得退学。父亲读的高中是省重点,第二年高考,父亲的高中同学全部考上了大学。没能上大学是父亲内心一生的疼痛。父亲发誓以后一定要挣钱,绝对不能因为贫穷而让自己的儿女重走他的老路。

我们那里传统的农作物就是庄稼。1986年的春季,我们家在责任田里全部种植了西瓜,这在方圆二十多里是首创,父亲立刻成了十里八乡关注的焦点。

为了方便管理瓜地,父亲与村里人协调交换,费尽了周折才把家里分布在村周围的几块共六亩地调换到一起。“一亩园,十亩田”,种西瓜后,父亲的劳动量非常大,父亲的几件单褂以及汗衫,肩上都被磨破了。这都是挑水浇瓜时,扁担磨的。

每天,瓜地要浇一遍,1亩地大概需要60担水。6亩地就得360担。父亲把水挑进地里,母亲负责用瓢舀水浇瓜苗,父亲挑起另一副扁担就走,几个月下来,父亲的左右肩上都被扁担磨起了厚厚的茧子。

这6亩地就紧靠着村头通往镇上的大路,来往赶集的人们总可以看到父亲的西瓜地,他们心情复杂地关注着父亲的命运,关注着不种粮食而全部改种西瓜的结局。

西瓜开始成熟了,那个时候,父亲打听到上海的西瓜市场价格是每斤两毛二,这个价格比我们当地的价格高了一倍。父亲决定把西瓜销往大上海,不到本地城里卖而运往上海,父亲的“怪异”再一次让十里八村的人们大吃一惊。

B

父亲雇了辆十吨装的大卡车。因为当时成熟的西瓜远远不够装满一车,于是,父亲把很多没成熟的西瓜摘下来,打上了催熟剂,然后装进了车里。

父亲没有料到的是,装西瓜的大卡车路上出了毛病,原来一天一夜可以到达上海,结果,三天三夜才到,到了上海后,父亲发现西瓜基本上全坏掉了,因为里面的瓜瓤都晃泻了,切开西瓜,立刻流出一摊水!绝望的父亲只得把西瓜卸下扔在马路边。结果,又被城管罚了800块钱并被勒令用车运到指定的地方销毁。当时,这辆车的司机看到父亲倒了霉运,担心拿不到运费,便拒绝再次装运,无奈,父亲又花了300块钱找了当地一辆卡车拉到郊外,倒进了河里。

原来在盘算着父亲能挣多少多少钱的一些乡邻,嫉妒心开始释然了,开始嘲笑父亲异想天开。于是,关于父亲种西瓜运到上海倒在河里去“喂鱼”的笑话传了很远。

父亲与长途货车的司机打起了官司,父亲坚持说因为车辆坏了的原因,不能按时到达,拒绝付运费,司机以父亲给西瓜打了催熟剂为由,声称西瓜的损失与他无关,要求父亲偿还运费,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合同的详细款项还不明确,这样的事情是意外,没有列在合同之内。双方就这样各说各有理,都有一定的人证与物证,这样的扯皮官司打了一年多,后来不了了之。但是,父亲却落下了“赖车费”的恶名。

因为种植西瓜,父亲欠了一身债,全村里有一半是我们家的债主,由于欠别人的钱不能及时归还,父亲见了债主,总是内疚地低着头,不但父亲这样,见了村里一些小伙伴,我也是低着头走。因为我觉得我家欠他们家钱,我好像比他们低了一头。

父亲欠了很多钱,母亲经常念叨、埋怨,经常说丢不起这个人,父亲总是低着头沉默,有次,母亲觉得苦日子没有尽头,又开始无休止地唠叨,父亲发了脾气:“我这样还不是为了家里?为了你与孩子?”两个人大吵, 吵架后,母亲一气之下,跳河自杀,幸亏父亲及时赶来,把我母亲救了上来,“家里穷得老婆跳河了!”这是村里人暗地里对父亲轻蔑的叹息。村人们这种并不避讳我的叹息,总是让我无地自容,心里竟鬼使神差般一层层地浮起了对父亲的轻视。

从此后,母亲变得更唠叨了,而父亲,变得愈加沉默……

C

第二年,性格倔强的父亲依然种西瓜,这一年,家里更是艰苦,因为上一年没有种粮食,家里没有粮吃,父亲只得鼓起勇气继续向亲戚借钱,几个直系亲戚于心不忍,又借给了父亲一些钱。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用钱的地方很多,没有钱买细粮,父亲就买红薯片、玉米等粗粮吃,这种粗粮,在农村是用来喂猪的,可是,在我们那里的农村普遍吃白面馒头的1987年,我们家依然吃着粗粮,并且炒菜没有油放,母亲往锅里放点盐,然后,直接把洗好的青菜往锅里倒。

第二年,地里的西瓜长得不错,一个个大西瓜都是砂瓤的,又脆又甜。父亲每天一大早就拉着一大架子车去市里卖,一大车足有一千多斤,每天都可以卖一百多块钱。这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普通公职人员的月工资百十元相比是个不小的数字,父亲笑了,父亲扬眉吐气的日子开始了,可是,还没多久,父亲就再也笑不起来了,因为那年夏天连续一个多月的雨水天气,再次给父亲一个沉重打击!

暑假结束前的一天晚上,我与父亲有了一番交谈,我不准备上学了,父亲发火道:“臭小子,你要记住,只要你爸还有一口气,你就要把书继续读下去,除非我把这口气咽了!”

过了几天,父亲把家里的房子以及宅基地周围种的树卖了,他先把本村乡亲的债还了,我叔叔、姑姑等几个直系亲戚的钱暂时没有还。

父亲在郊区租了两间房子,开始带着我母亲在城市里走街串巷地收起了废品,村里人常进城卖菜,或者进城购买儿女婚嫁时所需的电器,村里一定有很多人都在城里见过我父亲,收废品在我们当地称之为“收破烂”,大家常常把收废品的小贩称之为“破烂王”。父亲折腾几年居然成了 “破烂王”!那么,父亲在老家该是多大的笑话啊,仔细想想,我觉得父亲活得真是窝囊,有这样的父亲,真是丢人……

我每个月固定去父亲那里一趟,取了钱就走,连板凳都没有坐一下。一个愿望在我心里膨胀着:考上大学,考得远远的,离开这个家,离开让我一言难尽的父亲……

我如愿地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外企工作,几年后,被提拔为月薪上万的部门主管。我在上海买房、结婚、生子……妻子是个公务员。我把现在的体面生活一直归功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在意识里淡化了在我读书的背后是父亲多年的艰辛。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本杂志,上面有句话:面对痛苦,不成熟的男人悲壮地死去,成熟的男人耻辱地活着!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猛地一震,麻木了很久的良知开始慢慢苏醒,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父亲,不由自主地反省了自己: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父亲改种收入高的西瓜,然后销往上海,是比较有魄力的,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因为要挣钱供我读书,让我有个好的前程!以成败论英雄的乡亲们嘲笑、轻视父亲;我母亲不理解父亲,整天唠叨数落着父亲;我对父亲的疏远;艰辛的劳作;卖了房子还债然后去城市里当“破烂王”……父亲遭受的这些苦难都是源于他想多挣钱让我读书,源于父亲对我深深的爱啊!我之所以现在能够体面地生活,其实,都是父亲用血汗换来的啊,可是,这么多年,我却一直忽视了父亲的生活。

第二天,我向单位请了假,登上开往老家的火车,我准备把父亲、母亲接到上海颐养天年,坐在车上,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父亲,原谅不懂事的儿子吧,请您一定接受我的感恩……

上一篇:关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下一篇:北门外社区党员年度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