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05-14

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精选8篇)

篇1: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工程建设的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市政工程建设,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加强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简单分析了市政工程质量存在的影响因素,并找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市政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通过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发挥本企业设备、技术以及管理能力,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施工方案,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约定质量标准的工程建设任务,取得合法利润,进而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各个市政施工企业重视市政工程质量控制。

1.市政工程质量存在的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市政工程的建设随着成倍的增长,虽然形成了一定的项目质量管理机制,但在管理上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随着现代社会主义市场和法规、规范的完善,市政工程管理更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如下:

1.1人的因素

由于我国市政工程建筑的特殊性,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只是按照技术工人以往操作手法完成施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特别严格执行强制性法规和标准。由于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因此要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同时要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目的。

1.2原材料管理

大宗原材料的采购必要时应进行公开市场招标,尤其是对于水泥、钢材、砂石等物资的采购进行严格的检验监控,对于混凝土等重要原材料应对生产商资质进行备案核查,对采购人员的采购业务进行严格审批,防止以次充好的情况出现,原材料的质量对市政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影响最大。

1.3施工设备因素

条件允许的单位应积极使用工程机械行业中质量较可靠的企业设备,一方面对于施工效率有利,能大大节约工期,减少劳动者工作强度,降低基础施工人员的人工投入;另一方面,性能稳定的设备对于市政施工施工质量较有保障,在施工基础条件和路面美观性上要求较高,必然能打造出优质的市政道路工程,目前国产路面机械中如压路机、摊铺机等自动化效率较高的产品中,徐工、三一重工的全系列路面机械产品质量在行业内均具有较好的品质,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的产品质量,在采购成本和维修成本上相比国外性价比较高。

1.4市政施工管理因素

现有的市政工程项目大都实行工程项目管理制,项目部选择的分包队伍的好坏有时候代表工程完工的好坏,公司缺乏有效地监管,质量体系建立不完善,分包队伍任意施工,导致出现严重的质量事故。有些单位不具备投标要求的资质,借资质挂靠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等情况也会导致出现严重的质量事故。随着市政工程的大力发展,有些分包单位逐渐升级为有一级资质的总包单位,但是单位相应的质量体系建立不完善、相应的管理人员不足或管理水平较低。也在很大程度影响质量管理水平。

1.5市场环境因素

由于建委监督和第三方检验检测管理的缺失,很多市政工程承建单位没有有效执行建设程序。加上很多市政工程的甲方单位多为当地市政行政主管部门下属单位,有些市政工程为了献礼和政绩,盲目的催促设计周期,致使设计造成功能性的缺陷,从而引起工程质量隐患和工程内涵的品质降低。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1.6 施工进度因素

对于施工计划应全员进行宣传,尤其是关键节点控制,必要时可在施工现场设置标语和进度规划表,以鼓舞士气并使参与人员有明确目标;为保障施工质量,在施工条件较恶劣的情况如雨季、严寒等条件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可推迟施工,在场人员可以从事项目辅料准备和阶段清理等工作,从而弥补项目延期带来的进度损失。从现场施工的经验来看,恶劣天气条件下施工的路段质量相对不理想,施工上也存在较多难度;若因项目进度的影响,可安排在天气条件较好时合理安排施工,因工期需要的可以增加设备和人员的投入,以弥补相应工期的影响。

2.市政工程的质量措施

2.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1)质量教育工作

对于市政工程公司的员工质量教育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抓起:①增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和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教育。以此强化全体员工“质量第一、信誉为本、顾客至上”的观念。②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这种教育和培训要结合员工的专业工作特点,进行专业的技术教育和操作技能训练,以提高员工的基本功和技术业务工作水平,以适应新设备、新技术等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2)标准化工作

做好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②全员参与;③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技术;④保持各部门标准的连贯一致,成龙配套,并定期修订;⑤标准成文,内容明确具体。

2.2持续改进质量

一件市政工程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怎么样,是这个项目管理方综合素质的反映,这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及在市政工程市场的地位。因此,每个人员应当提高质量意识,通过 PDCA 循环,不断改进市政工程产品的质量、提高每工日和每道工序的质量,牢固服务质量意识不单是涉及个人利益和行为,而是对企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因此,我们要在企业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广泛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全员参加质量管理,上至企业负责人,下至普通员工,人人关心工程产品质量,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人人做好力所能及本职工作,持续改进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缺陷。真正把质量管理建立在科学的、持续改进的基础上,使企业生产出的市政工程产品质量满足业主的要求,做到建设单位放心。也只有这样企业在市政工程的市场上的声誉才会上升,才会在建设领域形成影响力,企业才能长足的发展。否则企业根本在激烈的市政工程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更谈不上创新了。

随着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不断升级、城市设施设计的不断优化以及行业规范更加严格,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必将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城市,并造福人民群众。在项目施工准备上关注项目图纸管理和项目招投标管理,项目施工组织上关注施工人员管理和施工计划管理,项目施工过程管理上关注施工原材料管理、施工设备管理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等,通过阶段控制加整体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从而保证越来越多的精品市政工程为城市增添光彩。

结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于市政设施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政府而言,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是城市的名片,也是验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手段,从而必将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可能在短期内的投入较多,但相比相隔数年进行“翻新”再施工而言,建筑成本将会大大降低,有利于全社会的福利提高和资源的节约。

参考文献

[1] 张忠心.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风2010

[2] 徐华颖.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中国西部科技2009

[3] 孙立娟.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最新【精品】范文

篇2: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文章主要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个层次对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工程造价;阶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

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为了实现市政工程的经济性和效益性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从工程造价上控制建设工程的开销。目前研究者们对工程造价控制作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全面考虑影响工程造价本身的各种因素,仍然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工程造价的多少,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1 影响工程造价控制的因素

影响工程造价控制的因素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1.1 建设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影响因素

首先在建设工程投资决策阶段,通常会发生预算较实际支出低的情况,这是由于建设工项目在申请立项的时候,通过降低项目预算支出而增加项目的竞争力。人为因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导致概算低的情况发生。其次,由于建设项目需要经历撰写项目规划书到建设施工的过程,在概算中一些原材料、人工费用和各种设备的价格会发生一定幅度的增加,导致概算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最后,项目建设的地址选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不容小视,土地使用费,拆迁花销款项的不同,项目所在地的工程地形、地貌、施工难度和一些辅助设施供电供水、交通条件等也将影响建设项目的费用。

1.2 建O工程设计阶段的影响因素

首先,在市政建设工程总费用中,设计费用只占总支出的1%,但是如果不选择一家有资历和实力的设计单位会影响其他75%费用的支出。因此,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十分必要。其次,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追求设计技术的完美,而忽略了工程造价的经济性和效益性,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最后时设计过程和建设过程不能有效的吻合,由于很多设计人员缺乏施工建设经验,对一些新型的施工过程、施工设备不了解,造成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更换图纸,增加了相应的费用支出。

1.3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公司为了降低原材料的费用支出,选择一些劣质廉价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完成设计图纸效果,拆除重新建设,从而延长工期,增加建设费用。其次,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也会导致工程造价失控。最后,缺乏专业造价人员。由于监理队伍中没有专职的造价人员,并且监理费用的收取也是按照“费率”来实行的,监理不当,导致造价控制不得力。

1.4 建设工程竣工阶段的影响因素

竣工结算是建设工程的最后阶段,此阶段也会对工程造价控制产生直接影响。在该阶段,存在的问题就是结算书编制与事实不符,一些人通过抬高结算金额获取利益,使得工程造价提升。

2 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对策

针对影响市政建设工程造价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四个阶段因素,我们分别提出了工程造价的控制对策。

2.1 投资决策方面的对策

投资决策阶段是降低市政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所以要做好投资决策方面的控制对策。首先,投资预算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前期环节,这样的一个决策性文件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果和效益效果。 相关预算人员必须加强对预算编制的重视,审核通过了可行性报告之后,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投资限额作出科学的预算,并以其为依据进行资金筹措[4]。其次,投资预算要跟设计内容紧密联系,投资预算应该按照设计的.内容给出精确的预算结果。对施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应该多方考虑,多方比较,依照造价管理的原则,全面对影响投资的动态因素进行分析,在保证施工难度可行性的同时保证经济的合性。

2.2 工程设计方面的对策

首先,设计单位的选择至关重要,所以对选择设计的单位应该采用招投标的方法选择,在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中,要明确设计单位的责任,要求设计人员对设计的项目内容尽职尽责,如果设计变更费用超出施工合同价的5%,就要扣除一定比例的设计费用。其次,对设计出的项目设计方案应该不断优化来控制工程造价。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该对某一工程项目拿出几套备用方案,聘请专家组对几套设计方案进行论证筛选,最后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最后,要明确设计收费方式。要利用限额按比例提成方法,让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都有共同控制工程造价意识,进而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2.3 工程施工方面的对策

首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应该更加完善。施工这一环节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至关重要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不准随意更改施工方案,收集工程资料,掌握施工动态,协助业主应对因设计变更而产生的费用,及时调整造价控制目标,为工程结算做好准备。其次,要严格控制工程的变更计划。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经常出现,但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要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因此,要加强变更管理,先算账后变更,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4 工程竣工方面的对策

首先,明确差额标准。在编制招标文件和相关合同时时候,规定施工单位上报的竣工结算造价费用与设计预算造价存在一定的差额,但这个差额不能超过一个数值,否则就要由施工单位承担超出部分的费用,并且对其进行罚款。其次,在审计时可以同时聘请两家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工作,对两次审计结果进行对比,以控制审计质量。如果两家的审计结果存在差额,这个差额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这样的方法保证审计质量,减少审计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篇3: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1 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工程项目的承建方在项目建设前根据一定的需要或原则而确定出的项目整体质量要求。制定总体目标之后将其层层分解划分成具体的细小目标, 然后落实到个人或部门以确保质量目标可以完成。分解过程中要依据工程项目的难易度和施工队伍的水平与能力进行。

1.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就是运用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 (TQC) 的思想和动态控制的原理, 进行质量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 (1) 事前预控是以施工准备工作为核心, 必须充分发挥组织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整体优势, 把长期形成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经验智慧, 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项目。针对质量控制对象的控制目标、活动条件、影响因素进行周密分析, 找出薄弱环节, 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对策; (2) 事中控制就是指作业活动过程中主体的自我控制和他人监控的控制方式。目标是确保工序质量合格, 杜绝质量事故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坚持质量标准是根本的, 增强质量意识, 发挥操作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他人监控是必要的补充, 没有自我控制或用他人监控取代自我控制都是不正确的。因此有效进行事中控制, 也就在于创造一种过程控制的机制和活力; (3) 事后控制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检验已经完工的成品并对检验出的不合格成品进行处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在此过程中应该严格依据规范进行, 确保不合格产品不会被忽视, 并且对出现的偏差和缺陷及时处理。这三个环节并不是孤立的, 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其体现了质量管理PDCA具体形式并且通过循环反复进行, 以便通过持续的改进来达到最终目标。

1.3 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较多, 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其中主客观因素主要有人的因素、技术和管理因素、环境与社会因素等: (1) 人的因素: (1) 主要是指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相关的各层人员如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质量意识和素养等; (2) 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勘察设计咨询承包等机构的质量意识等; (2) 技术因素主要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到的直接和间接的技术, 主要有勘察设计技术、施工与材料技术等, 间接的如检测与试验技术等; (3) 管理因素主要是与决策与组织相关的一些人员因素, 其中项目方的决策是主要的, 其次为承建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决策与管理因素。通过大量经验说明, 建设前缺乏细致的、市场调查, 也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必要性论证, 这样建设后的市政工程会形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若只考虑工程的标准与档次而不从经济方面考虑, 这样建设的工程其质量也往往不符合实际要求; (4)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水气象等自然因素, 以及与施工相关的照明、防护因素) 、和各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联系控制等因素这几种因素直接也存在一定的关联需要综合考虑; (5) 社会因素主要体现为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项目方的工程目标和设计理念;工程建设市场的成熟完善程度和一些保障性规范等;政府对是市政建设的管理成熟度;相关服务咨询公司的服务以水平和能力等。从总体上看前四种影响因素是适当可控的, 而社会因素由于与工程建设的关联性较弱在此情况下项目管理方难以对其有效控制, 因此属于不可控因素应该尽量对其熟悉了解确保不至于产生大的影响, 并避免一些不利因素。

2 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1) 首先应该从工程建设的质量意识方面强化管理, 使相关人员牢固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 从人员因素方面确保质量控制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并且反复循环使相关人员真正意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还应该使其树立耐心、诚心有足够的决心来控制工程质量。人员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 其会对工程质量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应该通过一定方式减少人员失误, 强化其工程质量意识, 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所要求的目标。

(2) 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之一, 其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基础, 材料质量不合格, 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材料的质量标准是用以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 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 如水泥的标准有细度、标准稠度、用水度、凝结时间、强度、体积安定性等, 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 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的质量如水泥的颗粒越细, 水化作用就越充分, 强度就越高;初凝时间过短, 不能满足施工有足够的操作时间, 初凝时间过长, 又影响施工进度;安定性不良, 会引起水泥石开裂, 造成质量事故;强度达不到标号要求, 直接危害结构的安全。因此, 对材料的质量控制, 就是要检验材料是不是符合质量标准。

(3) 施工方法的控制。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法包括的对象较多主要有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工艺以及检测施工方法等, 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首先在建设前应该详细设计论证施工方案, 确保其科学合理操作性强。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进度投资和质量等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确保不会因为方案的缺陷而影响到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详细的调查了解, 在掌握详实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从技术工艺、操作、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各项论证来保证施工方案技术性经济性都比较科学合理, 有较强的操作性并且成本较为合理。举例来说制定混凝土浇筑方案时, 应确保此过程可以连续进行, 并且不会出现初凝现象, 如果无法保证这一要求则需要改变浇筑方案。为此应该重新计算缓凝速率以及振捣间隔和强度, 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确定。此外一定要从技术方面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确保不会出现因技术因素出现质量问题。比如在液压滑模过程中应保证模板内混凝土重力应大于其和模板间的摩阻力;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则混凝土在拉伸过程中必定会被拉裂而出现质量问题。因此为了控制工程质量应该通过现场跟踪检查来发现一些不合理或者存在隐患的情况。这就要求质量管理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勤于动腿动眼动手。具体来说就是经常到施工现场了解检查情况, 并仔细观察发现一些各种问题并将各种情况记录下来以便分析总结, 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消除隐患, 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 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 预制构件和进场材料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含灰量是否符合要求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 遇到质量难题, 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 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 措施得当。

(4) 施工机械设备选用的质量控制。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现代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施, 对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 在项目施工阶段, 必须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设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参与承包单位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 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 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 力求获得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工程质量是市政工程和其他工程建设中各方都相当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在施工全过程中, 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也和其他建设工程相似, 只有把“人、机械、方法、材料、环境”这五大要素有效地组织、协调、利用好, 严格目标计划和规范的执行, 格操作规程, 严格按规范管理, 严格实行奖惩制度, 严格检查检测手段, 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项目工程的质量, 挥“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进度、费用;才能使这些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控制;才能以合理的投资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市政工程是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城市建设的各方面都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 其质量与性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较大, 因此需要对其质量应严格控制, 本文主要叙述了市政工程的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市政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葛政.浅议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文明施工措施[J].才智, 2011 (22) .

篇4:浅析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

关键词: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因素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特性

市政道路工程除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如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和属性外,还具有特定的内涵。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定:“路基路面应根据市政道路功能、市政道路等级、交通量,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路用材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路面面层应满足平整和抗滑的要求。”“路基设计应重视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避免因深挖、高填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为了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

1.1安全性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性即可靠性,是指工程竣工后达到规定的内在质量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保证结构安全、保证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的能力。市政道路工程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可靠性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体现。市政道路交付使用后必须保证使用安全,如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度和基本承载能力应达到规定的要求等。

1.2适用性市政道路工程的适用性即功能,是指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工程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能力,包括行驶畅通、舒适、外观良好等。各级市政道路应达到相应的服务水平,应满足在一定的设计速度下规定的线形、视距、坡度等要求,并能适应交通量的不断变化。

1.3耐久性市政道路市政道路的耐久性是指工程应具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以及在竣工后正常使用年限内抵抗荷载作用、灾害和自然影响等的能力。

1.4经济性市政道路工程的经济性,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运营的整个使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应综合考虑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成本效益,分析其安全、环保、运营等社会效益,选用综合效益最佳的方案。

1.5美观和与环境的协调性市政道路建设根据自然条件进行绿化、美化路容、保护环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基本建设程序各环节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过程。市政道路从规划、建设到竣工使用,经历了决策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诸多环节,其质量好坏是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2.1可行性研究与决策是前提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工程立项的依据,是工程项目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它是投资、质量和工期控制的基本依据,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和资源保证,决定了工程的设计、施工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如不同市政道路等级)以及能否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

项目决策应充分考虑投资、质量和工期等目标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确定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项目建议书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项目立项现状、规划方案和未来需求。可行性研究必须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严格地从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并有严密的论证依据和审批确认手续。

2.2勘测设计是基础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勘测如地质勘查、水文勘察、测量等是市政道路选线和路基、桥涵、遂道等设计的依据,应准确反映市政道路所经地域的自然条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确定了市政道路的平面位置和纵横布置、结构尺寸和类型、材料类型和组成等工程实体元素,也就决定了市政道路的基本性能,决定了施工的难易程度和质量标准。没有高质量的设计就没有高质量的工程。如果设计本身就不规范、存在明显缺陷,不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结构方案不合理、深度不够、计算不准,那么据此施工,必然使工程质量“先天不足”留下无法弥补的质量隐患。

2.3施工是关键施工是指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规范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形成工程实体并提供质量保证的活动。人们常说:“工程质量是干出来的。”任何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都是蓝图,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为现实。施工是工程质量的实现环节,只有使用质量合格的材料、采用先进高效的设备、按照设计文件和规定的工艺进行施工,才能形成质量有保证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有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保证有方案,材料进场有检验,隐蔽工程有验收,工序交接有检查,动态控制有方法,变更洽商有手续,问题处理有复查,行使质量否决权,质量文件有档案。

2.4验收是保证由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进行验收及评定,并由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是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进行最后确认,验证其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能否交付使用所把的最后一道关。市政道路工程验收工作应当做到公正、真实和科学。

3建设工程作业要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3.1人员人员,是指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毫无疑问,人是决定因素,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人员素质包括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技术水平、作业能力、操作能力及道德品质等各方面。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应该提高人员素质,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首先,应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其次,应加强专业培训与考核,进行必要的人员资格、技术水平认证;第三,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状态。

3.2工程材料市政道路工程材料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混合料)和成品(构配件、产品、设备等),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选择、组成是否合理,质量是否检验合格,运输、保管、使用是否恰当等,都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影响工程结构的强度和承载力,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市政道路工程材料质量,主要是指其力学性能、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必须符合标准规定。市政道路工程材料的使用,应遵循严格的审批程序。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的频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3机械设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包括各类施工设施、生产设备、运输设备、操作工具以及测量仪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等,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设施,应满足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要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

3.4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是指工程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艺手段、施工方法和控制流程等。施工工艺和方案是科学施工的措施和手段。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桥涵、遂道、交通工程设施等都有非常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要求。各工艺之间的衔接也往往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的使用,不断提高施工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步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3.5环境条件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线长、面广、工期长、野外作业,其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有技术环境,如地质、水文、气象状况等;管理环境,如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等,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近年来,征地拆迁管理、投资金融管理等法律法规、政策环境对工程建设影响也很大,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4工期、投资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质量与工期(进度、时间)、投资(费用、造价、成本)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的对立统一关系,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谋求质量好、进度快、投资省的有机统一。良好的质量必须有合理的工期、必要的投资作基础。

合理工期反映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必要的程序及其规律性,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的必要条件。价格是价值的体现,投资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需求。在一定的质量、工期和施工方案下,工程项目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和管理所需费用是相当固定的。

当质量标准不变时,进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费用的增加:当费用不变时,质量要求越高,则进度越慢;当工期不变时,质量要求越高,则成本越高。因而,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需要正确处理质量与工期、投资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5结束语

篇5: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11

摘要:我们始终把建筑工程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只有提高建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所有参与单位齐抓共管才能创造出优良工程。使建筑业步入良性循环,最终建筑工程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地质勘探的精准程度、详细程度、准确程度

由于勘察手段不合理或取样间距过大,对持力层的起伏未查清,提供给设计单位的地质勘探资料存有问题,容易导致设计单位计算偏差,地基基础设计与实际不符。因而要求,地质勘探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要精准、详细、准确,基础设计准确,保证基础施工质量设计内容得全面性、准确性

目前国内建筑设计单位众多,人员素质差别较大。作为结构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相当重要,有些设计单位的领导对结构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未有充分的认识,在设计过程中常常一味卡、压,使结构设计不能成为相对合理的成果。再如,一份某设计院出的结构设计施工图,内容没有连贯性,就连柱的编号,每层分别独立编号,编号互相看不出来上下之间的关系,配筋是用PKPM系列软件生成,没任何人为调整,把生成的结果当作施工图。更有甚者,直接从其他图纸照搬照抄,轴号、工程名称都未改变,尤其是节点详图,更是不符。所以提高设计标准,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第一部。有一个认真、准确、优良的设计才能建出一个优良的工程。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控制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个方面。因此,对这五个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3.1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时施工过程的主题,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基础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的综合观念。在这点中往往有些施工员迫于甲方、监理的进度压力下忽视质量。造成质量的终身隐患。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能力强;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在这点上也是尤为重要,现在由于劳动力的缺乏,造成一些操作者的以次冲好,粗枝烂叶,未经过系统的学习拿来就干,边干边学,给下一步的技术、质量检查带来很大的压力。

3.2 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办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

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

(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6)搞好材料的实验、检查工作

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3.3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3.4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功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3.5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

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量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和利益。建设单位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建成后的运用。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影响建设、施工单位的信誉、效益。控制工程建设质量是参建各方工作的重点,也是参建各方的共同职责。作为建设单位,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始终把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重点,自觉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协调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关系,通过控制项目规划、设计质量、招标投标、审定重大技术方案、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在现在的工程中往往存在一味压缩合理工期,压缩合理工程造价,造成最终的质量缺陷。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我国全面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后,工程建设质量明显提高,工程建设市场逐步规范,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监理工作已渗透到工程建设中的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控制工程质量,促进监理制度的逐步完善,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涉及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投资,监理工程师应协调与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人员一道,共同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处理好进度、投资与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注重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时进行竣工验收,使工程早日投入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为保证监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监理单位更应加强人员素质培训,不能因为承揽工程而降低报价,在施工中投入监理人员少,不能满足施工监理工作的要求。对施工工程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对材料等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监理工程师应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合格。督促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明确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对水泥、钢筋等材料,除有出厂证明、技术性能资料外,还要进行材料抽样式样,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建设。对工程所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层层把关,确保每道工序所用材料的质量。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监理作为公证、公平的第三方,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进行监理,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工程项目部划分,经质量监督机构批准后严格执行。熟悉图纸,实行旁站监理,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时记录发现的问题与处理结果,及时提醒施工单位采取质量措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抽检,对隐蔽工程和工程的关键部位严格控制,做到专检、抽检,对隐蔽工程和工程的关键部位严格控制,做到专检、抽检、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5.3严把工程验收关

工程验收是控制单位、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质量控制的后期工作,是考核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严把工程验收关,对抽检不合格的单元工程,不进行验收,待返工合格后进行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及时组织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参与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最终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工程竣工验收奠定基础。

结束语

篇6: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1.1没根据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选用防水材料或进行防水构造设计;

1.1.2重要部位缺设计详图;

1.1.3屋面女儿墙采用空心砖砌筑,且压顶处未做防水处理;

1.1.4女儿墙未设伸缩缝;

1.1.5变形缝没贯通;

1.1.6屋面、天沟坡度较小;

1.1.7分格缝设置间距过大,或设置位置不当;

1.1.8细石砼防水层厚度过小,钢筋网片保护层厚度过大或过小;

1.1.9细石砼防水层与结构层间缺少隔离层,造成屋面裂缝;

1.1.10女儿墙处泛水高度小于250mm;

1.1.11水落口面积较小。

1.2材料

1.2.1卷材等柔性防水材料存在孔洞、裂口、露胎、杂质等外观缺陷;

1.2.2卷材等柔性防水材料物理性能较差,高温流淌、滑动,低温脆裂,抗老化性能、不透水性等都不符合要求;

1.2.3刚性(细石砼等)防水层所采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如采用泌水性高的水泥、含泥量较大的骨料、不适当的外加剂等;

1.2.4烧结瓦吸水率大,抗冻性差。

1.3施工

1.3.1卷材防水层空鼓;卷材搭接长度不够,基层不干燥;

1.3.2由于安装偏差、设备振动等原因,槽瓦挂钩没有与檩条挂住,槽瓦下滑;

1.3.3自防水屋面板上下搭接长度不够,搭接缝口过大,屋脊盖瓦座灰不当,出现爬水飘雨而渗漏;

1.3.4没有按规定留分格缝,分格缝过窄,缝内没清理干净;

1.3.5细石砼屋面钢筋保护层过大,施工时随意践踏;

1.3.6细石砼屋面养护不到位,造成砼龟裂;

1.3.7屋面找平找坡不够,造成屋面或天沟等局部积水;

1.3.8保温层施工时浸水,造成含水率过大,且没按规定设透气孔,或透气孔高度不够; 1.3.9女儿墙泛水处高度不够,卷材未采用满粘法,收口处张口,封口砂浆开裂,剥落;木条、木砖腐烂,凹槽上部墙体未做防水处理;

1.3.10水落口防水构造不符合要求;

1.3.11出屋面管道周壁嵌灌不密实,管道周边防水处理不符合要求,造成水顺着管道向下渗漏;

1.3.12变形缝细部处理不当;

1.3.13屋檐口下端未按规定做滴水线,产生爬水渗漏等现象;

1.3.14天沟、檐沟与细石砼防水层的交接处,未留凹槽嵌密封材料,产生裂缝并渗漏;

1.3.15施工单位不是防水专业队伍,操作人员没有操作上岗证。

2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综合治理措施

2.1以科研为先导

通过科研提高材料的`功能和性能,使材料物理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提高;其次通过科研产生先进的设计理念、成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2.2把材料质量关

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和复验,杜绝不合格材料的流入。必要时可对材料生产过程进行抽查。

2.3设计质量是基础

实践证明,工程设计特别是建筑和结构构造设计是预防工程质量通病的基础。

2.4施工工艺是关键

施工是产品成型的过程,是质量形成的过程。可以这样说,质量通病是通过施工才显现出来的。因此,为了防治质量通病,必须对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进行重点控制,并从方案、人员、设备、工艺和环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a.应编制有针对性、科学、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及时进行交底。方案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明确质量标准和防治质量通病的措施;

b.施工人员应进行岗位培训,特殊工种应具有上岗证,如电焊工、防水工等。班组长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人员担任;

c.设备质量(包括测量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对设备应及时进行校核和检修。另外应积极采用或发明一些提高工效和质量的小工具。让设备和工具为工程质量服务;

d.施工中采用何种方法,如何执行,对工程质量影响很大。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工法进行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通病的关键。因此,应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操作规程等施工技术,要求大家严格执行,并采用自检、互检、交接检手段予以保证。施工中应随时和图纸及规范标准加以比较,确保符合要求,减少通病的发生。如在屋面防水卷材施工前,应观测找平层或保温层的含水率,必要时应采用烘干或排汽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否则,极易产生起泡等质量通病。

篇7: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因素与对策分析

由于公路建筑产品施工流动性大、周期长、人员多、工序复杂、受外界及自然因素影响大,所以在路面施工中时常出现多种影响质量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缝而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相关对策.

作 者:赵玉强  作者单位:咸阳公路局,陕西咸阳,71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6) 分类号:U415.6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   因素   对策  

篇8:浅析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

市政道路工程除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如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和属性外, 还具有特定的内涵。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定:“路基路面应根据市政道路功能、市政道路等级、交通量, 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路用材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 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 路面面层应满足平整和抗滑的要求。”“路基设计应重视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 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 避免因深挖、高填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为了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

1.1 安全性

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性即可靠性, 是指工程竣工后达到规定的内在质量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保证结构安全、保证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的能力。市政道路工程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可靠性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体现。市政道路交付使用后必须保证使用安全, 如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度和基本承载能力应达到规定的要求等。

1.2 适用性

市政道路工程的适用性即功能, 是指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 工程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能力, 包括行驶畅通、舒适、外观良好等。各级市政道路应达到相应的服务水平, 应满足在一定的设计速度下规定的线形、视距、坡度等要求, 并能适应交通量的不断变化。

1.3 耐久性

市政道路市政道路的耐久性是指工程应具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以及在竣工后正常使用年限内抵抗荷载作用、灾害和自然影响等的能力。

1.4 经济性

市政道路工程的经济性, 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运营的整个使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应综合考虑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成本效益, 分析其安全、环保、运营等社会效益, 选用综合效益最佳的方案。

1.5 美观和与环境的协调性

市政道路建设根据自然条件进行绿化、美化路容、保护环境, 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基本建设程序各环节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过程。市政道路从规划、建设到竣工使用, 经历了决策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诸多环节, 其质量好坏是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2.1 可行性研究与决策是前提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工程立项的依据, 是工程项目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它是投资、质量和工期控制的基本依据, 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和资源保证, 决定了工程的设计、施工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如不同市政道路等级) 以及能否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

项目决策应充分考虑投资、质量和工期等目标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确定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项目建议书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项目立项现状、规划方案和未来需求。可行性研究必须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 严格地从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 并有严密的论证依据和审批确认手续。

2.2 勘测设计是基础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勘测如地质勘查、水文勘察、测量等是市政道路选线和路基、桥涵、遂道等设计的依据, 应准确反映市政道路所经地域的自然条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确定了市政道路的平面位置和纵横布置、结构尺寸和类型、材料类型和组成等工程实体元素, 也就决定了市政道路的基本性能, 决定了施工的难易程度和质量标准。没有高质量的设计就没有高质量的工程。如果设计本身就不规范、存在明显缺陷, 不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结构方案不合理、深度不够、计算不准, 那么据此施工, 必然使工程质量“先天不足”留下无法弥补的质量隐患。

2.3 施工是关键

施工是指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规范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形成工程实体并提供质量保证的活动。人们常说:“工程质量是干出来的。”任何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都是蓝图, 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为现实。施工是工程质量的实现环节, 只有使用质量合格的材料、采用先进高效的设备、按照设计文件和规定的工艺进行施工, 才能形成质量有保证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有:质量预控有对策, 施工保证有方案, 材料进场有检验, 隐蔽工程有验收, 工序交接有检查, 动态控制有方法, 变更洽商有手续, 问题处理有复查, 行使质量否决权, 质量文件有档案。

2.4 验收是保证

由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进行验收及评定, 并由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是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进行最后确认, 验证其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能否交付使用所把的最后一道关。市政道路工程验收工作应当做到公正、真实和科学。

3 建设工程作业要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3.1 人员

人员, 是指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毫无疑问, 人是决定因素, 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人员素质包括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技术水平、作业能力、操作能力及道德品质等各方面。要保证工程质量, 就应该提高人员素质, 健全岗位责任制, 改善劳动条件, 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首先, 应提高人的质量意识, 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其次, 应加强专业培训与考核, 进行必要的人员资格、技术水平认证;第三, 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状态。

3.2 工程材料

市政道路工程材料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原材料、半成品 (混合料) 和成品 (构配件、产品、设备等) , 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 因此,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选择、组成是否合理, 质量是否检验合格, 运输、保管、使用是否恰当等, 都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内在质量和外观, 影响工程结构的强度和承载力, 影响路面使用性能, 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市政道路工程材料质量, 主要是指其力学性能、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必须符合标准规定。市政道路工程材料的使用, 应遵循严格的审批程序。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 应按规定的频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发现质量问题, 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3 机械设备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 包括各类施工设施、生产设备、运输设备、操作工具以及测量仪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等, 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设施, 应满足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 要合理选择, 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

3.4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主要是指工程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艺手段、施工方法和控制流程等。施工工艺和方案是科学施工的措施和手段。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桥涵、遂道、交通工程设施等都有非常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要求。各工艺之间的衔接也往往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的使用, 不断提高施工水平, 是保证工程质量稳步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3.5 环境条件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线长、面广、工期长、野外作业, 其环境影响因素较多, 有技术环境, 如地质、水文、气象状况等;管理环境, 如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劳动环境, 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等, 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近年来, 征地拆迁管理、投资金融管理等法律法规、政策环境对工程建设影响也很大, 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4 工期、投资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质量与工期 (进度、时间) 、投资 (费用、造价、成本) 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的对立统一关系,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谋求质量好、进度快、投资省的有机统一。良好的质量必须有合理的工期、必要的投资作基础。

合理工期反映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必要的程序及其规律性, 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的必要条件。价格是价值的体现, 投资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需求。在一定的质量、工期和施工方案下, 工程项目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和管理所需费用是相当固定的。

当质量标准不变时, 进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费用的增加;当费用不变时, 质量要求越高, 则进度越慢;当工期不变时, 质量要求越高, 则成本越高。因而, 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需要正确处理质量与工期、投资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5 结束语

上一篇:控烟巡查员的培训记录下一篇:英文证明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