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教研计划主题

2024-05-01

幼儿园大教研计划主题(精选8篇)

篇1:幼儿园大教研计划主题

培育英才

翱翔蓝天

xx幼儿园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教研工作计划

位:xx幼儿园 撰写人:xx

间:2011年9月

培育英才

翱翔蓝天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稳步促进幼儿园转型,继续保持良好的社会口碑和形象,并赢得市场对新型班级的认可、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展透明化管理,以研带教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加强新教师培训,提高保教工作质量;注重师德教育、稳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家园共育、沟通工作,形成和谐统一的教育意识。

二、工作重点

1、通过各类业务活动,进行全园培训,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通过日常研究和专题研究促教师专业成长。

2、加大园本研修力度,保证园本教研的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研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

1、为教师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优秀的幼儿园参观学习,定期开展教研培训活动,通过同事互助、交流切磋让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鼓励教师多阅读有关幼教专业方面的书籍,经常上专业网站查阅有关幼教方面的教育信息。我园将试行设立教师园地,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学习提炼经验,升华理论,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撰写经验文章向杂志和网站投稿。

3、根据园内教师不同的年龄层次和教学能力,分别制订不同的培养

培育英才

翱翔蓝天

目标,进行分层次的培养,力求人人有定位、个个有发展。

(二)、加大教研研修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1、尝试集体备课。教研组长将组织各年级组组员共同探讨制定教学内容的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及教学方法,及时反思教育教学效果,解决教师们的疑惑问题。

2、以整合的思路实施课程内容。要求教师在实施《多元整合活动课程》的同时,注重各班自主性课题研究的开展,善于从辅助教材中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兴趣和特点的课程内容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开展教学研究,收集好过程性资料。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引领教师开展问题研究,做好教育信息的传递和教育经验的推广活动。

3、加强随堂听课。教研组长继续深入教学第一线听取随堂课,及时了解教师制定计划、组织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开展体育锻炼等情况,与教师一起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方法。

(三)、注重创设宽松的教研活动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促进教研质量的提高。A、开展多层次的教学展示活动。

1、青年教师说课、赛课活动:青年教师要在一日活动的组织和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刻苦钻研,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本学期,计划在10月底进行30岁以下青年教师的说课、赛课活动,活动采用自主报名的方式。

2、园内骨干教师示范课:为充分发展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将选出三名教师在11月份作一次优秀教师教学活动展示。(每年组一名,报

培育英才

翱翔蓝天

名或集体推荐的形式。)

3、切实保证每月一次的大教研活动,以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为研讨的专题,通过研讨引领教师把握新理念,对问题作深入的剖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亦可把课程实施中的真实情景和案例进行共同剖析,引导大家反思。

4、针对刚入园的青年教师将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和交流活动。a、每两周举行一次对老教师听课活动后的反思。b、新教师每月一次的公开汇报活动。(内容自选)c、新教师与老教师对对碰活动。

新老教师结对子,同一个活动内容自行备课,然后公开教学,集体讨论总结各自活动中的亮点与不足,相互汲取所长,弃其所短。

篇2:幼儿园大教研计划主题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立足大班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情况分析:本学期,幼儿园大班三个平行班,9名保教人员,作为大班儿童,孩子们在中班时看过哥哥姐姐植树、饲养过小白兔、蝌蚪,在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上已有了一些比较感性的经验。

1、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美感、互动、会说话的环境。

(1)本学年主要以互动式“学习墙”的创设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教室室内外各功能区域的`划分、以及师幼、家园的对话功能的体现,幼儿园工作计划《大班组环境教育教研工作计划》。

(2)各班图书角投放一些认识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图书。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萌发幼儿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具体活动详见后)

2、家长工作:

(1)亲子废旧物品手工大制作。

(2)“美丽北碚”摄影展。

三月:

1、开展植树节系列活动。

2、各班自然角播种玉米或豌豆。

四月:

1、参观北碚区污水处理厂。

2、喂养小蝌蚪。

五月:

1、植物角创设展评。

2、绿色课题组活动观摩。

六月:

1、“爱我中华”美术作品展。

2、学期工作经验交流。

九月:

1、总结上学期工作,讨论新学期工作计划。

十月:

“美丽北碚”摄影展。

十一月:

1、参观北碚区动物博物馆。

2、绿色课题组活动观摩。

十二月:

1、废旧物品手工展。

2、塑料袋时装秀。

一月:

篇3:幼儿园大教研计划主题

一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题化、系列化

1. 主题化

所谓主题化就是指在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 主要采取以一个主题为本次教研活动的线索, 并且围绕这个主题, 教师们进行学习、讨论、交流与研讨, 因此, 主题化要求主题要明确而且具有实用性, 真正对教研活动有推动作用。

2. 系列化

所谓系列化就是指幼儿园教研活动主题进行一系列相关的一种长期的、对于教研活动有着发展指导的模式。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教研活动系列化和教研活动主题的系列化。通常, 教研活动通过围绕某一个或者多个主题设计相关的子课题, 将主题和这些子课题规划成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体系, 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连续性的教研活动, 促进幼儿园教研活动最优化。

二教研活动主题化、系列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 主题化不鲜明、不突出

在幼儿园教研活动中, 我们时常要求教研的内容以及组织方式必须要围绕选定的某一个主题来进行, 最大限度地促使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各个参与者能够围绕这个教育教学实践的有关话题开展学习、讨论和研究, 各抒己见, 总结一套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然而, 这个过程最首要的任务就是确立主题, 只有确立了主题才有可能研究、深化主题, 推动教研活动的发展。因此, 主题的选择是教研活动的关键环节, 主题选定正确, 那么参与者就可以很轻松地做到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相反, 如果在一次教研活动中选择了不恰当的主题, 那么参与者就很难产生共鸣, 甚至造成主题分散, 不能把握教研活动的质量, 最终教研活动也不会有什么成果可言。实际教研活动中, 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只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 忽略了对实践教学问题的解决, 明显偏离了教研活动的主题, 这都是主题不鲜明、不突出造成的。

2. 系列化程度低、参与度低

在幼儿园实际教研活动中, 安排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内容并加以有机地组合, 组合成一个系列的主题活动, 不仅仅是对教研主题的深化, 同时也有助于教研活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在整体上把握主题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从大的宏观的角度掌握整体趋势, 从小的微观角度, 将每一个主题步骤做好, 达到教研目的,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研活动效果。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尽管选择循序渐进的口号, 却没有将主题之间的内在、外在联系有力地结合在一起, 最后导致教研活动不能连续开展, 甚至不能真正做到对教研活动有意义。

三幼儿园教研活动主题化、系列化的实施策略

1. 确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有实效性的主题, 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

能否搞好教研活动, 确定好主题是首要任务。科学地确立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题必然是决定教研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好的主题往往是通过大家的共同关注来把参与者变成一个整体, 让他们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地展现自己的教学经验。教研活动围绕目标开展, 能有效地提高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

2. 有序推进、深化主题, 增强活动的连续性、系统性, 让参与者成为活动主体

确立主题就要注意主体之间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这样才能使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成为具有系列性的主题, 才能循序渐进地推进教研活动发展, 不断深化主题, 从而达到目标。同时, 也需要让参与者成为活动主体, 而这就需要系列主题都是参与者所关注的, 因此, 组织者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笔者在开展教研主题化、系列化中有过这样的案例:第一期主题为如何让幼儿快乐成长, 在这次教研中, 园长和教师纷纷提出不少观点, 并展开讨论,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想法, 促使幼儿在娱乐中学习。而后期的教研活动则总结第一期教师的各种观点, 呈现出专题式的探讨, 第二期主题为如何让幼儿在娱乐中学习, 教师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提到促进幼儿教育的活动;第三期则以怎样开展活动让幼儿学到知识, 快乐成长;第四期以怎样更好地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为主题, 每一期主题看似独立的, 但都是随着第一个主题衍生而来, 由于各个观点是教师自己提出, 因此对于讨论的内容较感兴趣, 参与热情较高, 教研活动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四结束语

幼儿园教师教研活动的长期开展, 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 同时对于教师的素质提高也十分有利。笔者针对教研活动主题不够鲜明、系列化程度低、参与性低等问题, 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希望同行教师可以相互借鉴, 共同进步。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增长、社会的不断进步, 中国越来越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起步已成为教育基础的重中之重, 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地丰富自己以适应教育发展要求。而在教研活动中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 不利于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本文从主题化、系列化的不足入手, 提出几点实施策略, 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幼儿园,教研,主题化,系统化,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顾嫣宏.教研活动如何打造主题[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 2013 (2)

篇4:幼儿园大教研计划主题

1.探索主题美术活动的整合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在幼儿的视野里,世界是整体的,幼儿不会把他的生活分割成细碎的点和面。而大美术教育理念下的幼儿主题美术活动正是以生活为素材,以美术教育为纽带,将美术教育渗透于各个学科;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渗透于家庭教育之中,让幼儿美术教育回归到真实、完整、和谐、融合的生活世界,让美育装点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根据主题的内容,通过调查问卷、组织参观、实践操作等多元的方式进行,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将美术与五大领域的内容自然而贴切地渗透与整合,如在大班《我与动物有个约会》主题活动中,老师组织孩子们参观了淹城野生动物园,在长颈鹿活动区,孩子们近距离地感受着它的一举一动,在看看、听听、说说中观察着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他们还开心地笑着亲手拿胡萝卜、树叶等进行喂食活动,回园后的《高高的长颈鹿》绘画活动,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了长颈鹿的样子或甜蜜地吃着食物,或乖巧地与孩子们玩耍,一幅幅和谐有趣的画面就这样从孩子们的手中绘制了出来。同时他们还将画面变成故事娓娓道来,对长颈鹿的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这不仅是美术能力的展现更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讲述是切身体验到的,更是发自内心的告白。

2.探索主题美术活动的组织策略

(1)大胆实践,构建合适的教学经验。

有了良好的理论积淀,教师们就带着自己的见解进行实践,但在与教师们交谈中发现:个别教师顾虑重重,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大班教师大胆尝试,她们将主题活动的场景放到了社区,通过带领孩子们游览“三河三园”,感知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收集了宝贵的实景素材,将这些素材带回教室后进行写生,孩子们的作品因为身临其境而更具灵动感;小班教师针对小班幼儿“唯我独尊”的个性,开展了主题《我》;中班教师也开始带着幼儿走进了《双桂坊》社区,进行了了解双桂坊的故事及亲手制作各种小吃的尝试。教师们在研究中“敢”于实践,克服畏难情绪,从难点突破,有计划地重点研究,勤于实践,及时发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教育教学的渗透点,选择了贴合实际具有较强生命力和实践性的主题活动,增强了科研的实效、成效。

(2)“一课三研”,完善教学案例。

进行了前期活动的资料收集以后,教师开始备课,设计教案,然后进行教学活动。此间我们从初探——疑惑——再探,课例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每个活动经过一稿、二稿、三稿这样的修改,促进了教师的备课水平,更增进了教师课堂反思的能力。

(3)多元化整合教学,培育综合型幼儿。

以主题为线索,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大美术教育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美术手段来培养情感丰富,乐于探究,敢于创造,个性健康的人。这种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强调课程的整合,而这种整合不仅是形式上的整合,更关注的是幼儿各种经验的整合,身边资源的整合,使幼儿的整体素质得以发展。

在研究中,我们选择从幼儿的生活体验、主题教育活动、地方特色文化、优秀艺术作品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整合优秀教育资源,使活动更具生活性、地域性、时效性和艺术性。在美术活动形式上更是动足了脑筋,综合运用水粉、线描、刮画、砂画、水墨、撕贴、油画棒、泥塑、综合手工等,丰富了幼儿美术主题活动。

(4)适度把握教学,释放无限创意。

幼儿有了想象的翅膀,创作的灵感,并要把这种想象与创造用作品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对幼儿进行美术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课题组教师综合运用启发、提示、鼓励等教学方法,多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美术工具;多提供生活中的照片资料及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少给幼儿提供范例,以免孩子们一味地模仿,作品缺乏创造力。教师的激情鼓励和激发兴趣,让幼儿所呈现的作品百花齐放,天马行空,想象独特,对于能力弱的幼儿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5)合理评价,尊重创新。

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我们尝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理解他们,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抱着一份充分尊重和信任态度,耐心地运用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体会和对幼儿的期望,幼儿会感到老师是真心帮助和尊重欣赏他的,从而他们的作品也会更加的千姿百态。

主题美术活动以主题的形式贯穿于各个美术活动内容,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发展进程,要求教师关注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以活动为载体,以环境为依托,以美术活动为手段,充分利用周边资源,预设和生成相结合,引导幼儿围绕主题的核心内容,亲历过程、整体感知、体验表达、促进认知、情感、能力多方面的发展。

篇5:实验幼儿园的大教研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万里城实验幼儿园是一所区级示范园幼儿园,是上海市一级幼儿园。目前,我园现有13个班级,其中:大班2个,中班5个,小班6个。小教研组分为:大班(1个)、中班(2个)、小班(2个)共5个教研组,各一名教研组长。目前全园共有教师27人。现把我园教师的情况作一下分析:

教师 总数 年龄 职称 学历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到教师队伍的优势:我园拥有一支年轻、活力,好学的教师队伍。 都为中青年教师,学历上积极要求上进,有19位老师获得本科学历,还有6位教师目前正参与本科学历培训,使原本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教研氛围更浓厚了,共同塑造万里实验“合作、互动、分享”校园文化氛围。

但我们教师队伍的现状中也存在许多难题和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由于幼儿园扩大规模,新教师大量增加。老师们的经验不同,因此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使各类教师都能在参与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长。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成长的舞台,信息资料积累、分享的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上学期我们大教研组以个别化学习为切入口,围绕操作材料包设计与运用的有效性进行互动研讨,进一步积累、梳理、提升相关的经验与方法,并形成文稿供教师学习与参考。

我们的经验:

1、分析原材料促进操作材料包设计与使用的有效性。

(1)分析原材料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确定材料的价值取向。

(2)分析原材料结合幼儿发展目标、主题目标确定材料目标。

(3)分析原材料结合材料的目标、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投放形式。

2、分层设计促进操作材料包设计与使用的有效性。

(1)有效把握分层的递进性—小幅递进

(2)有效把握分层的维度—维度一致

3、有效观察促进操作材料包设计与使用的有效性。

(1)结合目标进行观察—充分落实目标

(2)关注操作过程—发挥材料价值的最大化

(3)有情景的指导—体现年龄特点

但同时,通过一学期的教研活动及问卷调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通过连续对于个别化学习的研究,教师在观察指导、操作材料包设计与使用这些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分享交流的环节,教师们还有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年轻教师对于如何选择有价值的内容缺少相应的方法;较有经验的教师对于如何通过有效的互动提升相关的经验缺少适宜的方法。因此,从教师的时间需求出发,本学期我们需要继续的研究,已提高教师落实个别化学习的综合能力。2、我园的教师已新教师居多,五年教龄以下的教师占了一半左右。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间的经验差异逐步显现,如何促进每一类教师的成长,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如上情况,本学期我们的大教研内容为:1、以个别化学习中的交流分享为切入口,选择大班、中班两个个年龄段,三个级组,选择一个主题设计、制作个别化学习的材料和环境。每个级组推选一个班级在大教研活动中展示个别化学习的交流与分享环节,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实践观摩,重点研讨个别化学习交流与分享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梳理相关的经验。2、同时,我们也将围绕个别化学习活动有效的交流与分享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回顾,为教师提供正确的理念支持。

二、教研目标:

1、以个别化学习为切入口,围绕分享与交流的有效性进行互动研讨,进一步积累、梳理、提升相关的经验与方法,提高教师有效组织个别化学习分享交流环节的能力。

2、围绕“个别化学习分享与交流的有效性”开展系列理论学习,为教师提供分享、学习的平台,提高每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素养。

三、方法与途径:

1、理论联系实践,大小联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1)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教研模式,围绕个别化学习进行系列理论学习。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2)大小教研联动,从小教研组开始实践研究,选取大班、中班、各一个主题进行三轮实践活动。通过小教研进行前期的准备,在大教研中展示,由承担展示的教师介绍个别化学习材料与环境设计的整体思考。组织全体教师观摩材料环境及教师现场组织的交流讲评环节。在大教研现场进行讨论、分析,活动中围绕个别化学习分享交流环节的有效性进行互动研讨,进一步积累、梳理、提升相关的经验与方法,提高教师组织交流分享环节的能力。

同时,每个教研组领取2-3个主题,并通过小教研组落实实践活动,由级组内的教师分别承当展示任务。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进行研究,并积累相关的资料,大小联动的推动研究。

2、运用多样的教研形式,形成互动、研讨的氛围。

(1)在理论学习及经验分享式时采用主讲制,请一位教师担任主讲人围绕一个教研话题进行分析、交流分享。主讲制可以让教师深入学习、思考,同时也提高不同教师的组织及表达能力。如:理论学习中采用小教研组推荐的主讲制:请教师收集理论资料并主讲介绍资料,并在小教研中进行交流、讨论,并推荐教师再大教研活动中进行主讲介绍。通过共同聆听、学习,在互动讨论中理解理论,并进行内化,并尝试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教师外出观摩的主讲制:请外出观摩学习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内化与理解,在大教研中通过自己的介绍与主讲,和同伴分享信息与收获。

(2)在讨论实践活动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互动、研讨。

①头脑风暴法。选择若干个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研讨价值的片断,作为案例研讨。然后让每位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和方案,梳理提升出可操作的多种策略方法。②分组辩论法。根据实践活动的承担方的不同,分为m两组。根据实践进行分组辩论,在质疑、解惑,分析、理解的过程中达成共识,不断完善实践,并梳理归纳出相应的策略与方法。③分组讨论---在大教研组讨论前,根据不同的内容与要求,采用不同的`分组方法,围绕教研组提出的问题或要求,进行分组讨论。这样的形式为教师提供了缓冲带,通过小组中的讨论交流,让老师们有所准备、有思考空间、有话可讲,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及发言质量。同时,也利用不同的分组形式牢牢把握教师的不同经验、背景,有效利用分组这一形式,发挥教师之间的差异资源,在大教研中搭建交流分享平台,促进教师发展。

(3)在交流分享的活动中采用答辩式的方法,利用抛问、追问的形式,引发教师的自主思考,不断的推进教师的思维,积极的表达想法。

3、加强小教研组长的培训,促进小教研组长的成长。

小教研组是大教研组成的重要部分,小教研组长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她们是确保大小联动的关键因素,是促进整个教研质量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因此本学期我们要加强对于小教研组长的培训,促进每位教研组长专业能力的提高:(1)定向带教:选择三位新教研组长,有园长、园长助理、大教研组长定向带教。计划开始,参与每次的教研活动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与指导。具体安排为:园长带教小班(A组)z,副园长带教大班教研组z,大教研组长带教小班(B组)z。(2)外出观摩:为每位教研组长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获取有针对性的信息。

篇6:大码头镇中心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将继续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落实上级工作要求,严格按照省优质园标准做好日常的保教管理工作;以有效研修为载体,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行为;借助幼儿园礼仪课题,建设幼儿园师幼同步化礼仪特色,努力将科研与教研常态化,以开放、务实、进取的心态做好各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

1.搭建广阔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2.规范常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3.注重专项研讨,深化问题研究

4.加强课题研究,推进特色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搭建广阔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1.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措施1:充分发挥年级教研组的研究阵地作用,组织组内教师继续学习与解读《指南》,切切实实做好第一备,利用教研组课程审议时间提出疑问,阐述自己观点,有效发挥集体审议的作用,对教学难点可以开展一课多研、同题构的教研,还可以开展园际教研,展开热点讨论。

措施2:借助中心力量,鼓励园内教师认领学科,进行组团活动。(中心领域研究成立了健康组和艺术组),继续鼓励教师参加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络培训和东营市人力资源教育网培训,给予更多教师向名师学习的机会。

措施3:开展“翻版课”分享活动。鼓励教师外出听课、学习,要求外出听课、学习的教并能将优秀教案搬回园内,进行翻版课活动,做到“取经回来”大家分享。

2.密切结合实践工作开展各类培训。

措施1:继续组织教师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利用好网络培训学习的平台,做好外出学习分享与资源共享;挖掘教师身边的优秀事迹,加强师德教育。

措施2: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读书节活动。同时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网络发布,使读书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还可在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改善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措施3:重抓教师成长。做好中国教师远程网全员培训的动员与监督工作,让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提供给教师的各种学习方式,拓展教师的视野,通过校本、园本培训加强对代课教师的培训与管理等。

(二)规范常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1.规范一日活动组织管理,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措施1:要求教师严格遵守一日作息制度,确保幼儿每天有1小时户外体锻,2小时户外活动3小时游戏时间。要求教师和保育员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为指导领会其精神,认真做好保教工作。

措施2: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树立“一日活动皆是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把一周课程计划内容有效地落实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加强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有效管理,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和价值点,找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用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效度。

措施1——日常的集体备课。一是各组要认真学习、把握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通过合理借鉴、挖掘生成等形成学期课程(教学)计划,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均衡性。(教研组长具体负责)。二是做到有效备课提高效率和质量。要多给老师参与和锻炼的机会,指导老师学会定目标,定领域,找出每次集体活动的重点、难点,预设的解决策略。三是把握好课堂教学质量关。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目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是认真写好有质量的教学反思记录,案例评析与反思等。

措施2——以领域为载体,开展组内一课二研活动。重点围绕健康、艺术、社会领域开展一课多上和一课多研活动,定目标、定内容、研教法和学法,并在园内展示,切切实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研究实效,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工作。

措施3——加强游戏的指导工作。本学期要求同班内两位教师一定要相互切磋交流,反馈游戏情况,加强平行班教师之间的交流,共享游戏资源,从而提高教师领导游戏的能力和水平,让幼儿在爱玩、会玩的基础上,懂得规则意识,学会礼貌交往,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3.做好保教一日活动调研工作

措施1:开展“促进规范、提升质量”调研,确保每月一次调研,继续围绕《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加强一日保教活动的开展。尤其要关注平常时刻,关注常态教学,关注除集体教学活动外的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

措施2:继续抓实、抓深对班级常规工作的调研,将日常常规性随机调研与园本特色专项调研相结合,真正做到关注过程质量,通过调研发现问题,改进行为。本学期将围绕“保教结合”、“幼儿礼仪行为”和“区域游戏”开展常规调研活动。

措施3:继续加强课程审议工作,落实主题、周、日三级审议,提高集体备课质量;进一步落实“相约课堂”活动,加强常态听课、评课、研课活动的质量。

(三)注重专项研讨,深化问题研究

根据中心业务计划的要求,确定好专项研究的重点,进行深化研究。

措施1:抓一日活动中值得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在明确具体要求的基础上,针对1-2个突出问题开展研究,探索出可操作的方法,然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成果分享。初步想针对“种植园地的创设”、“进餐环节”、“美术活动讲评环节”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措施2:抓课堂教学研究,转变教学方式,探索有效课堂。依托 “优质课评比”“学科组活动”等,营造“关注教学、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氛围,将教学研讨与园本教研、园本培训结合在一起,围绕某一领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措施3:开展游戏研修。根据活动室实际大小尽可能环境创设上做到区域化,材料投放常态化。本学期,我园将继续以“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与组织”的研究为重点,结合日常游戏活动的开展和游戏专项调研、视导、与姐妹园互动等多元化的研讨活动,逐步提高幼儿的游戏的水平,教师的指导水平。本学期将对每个年级中一个班级进行区域游戏的展示。

四、工作安排

九月

如何接待新入园幼儿,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到幼儿园生活中。

十月

1.如何转化“问题幼儿”。(第二周)2.如何规范班内幼儿秩序。(第三周)3.如何增进幼儿就餐积极性--如何鼓励挑食的幼儿。(第四周)

十一月

1.开展园内专项调研:环境与区域。(第一周)2.园内开展教师的优质课评比活动研讨活动。(第二周)3.教研活动: “种植园地创设”。(第三周)

4.教研活动:教研幼儿如厕喝水的规范性。(第四周)十二月

1.开展研讨活动:区域游戏中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以年级组开展)(第一周)。

2.组织教师参加幼教中心“环境与区域”专题论坛。(第二周)

3.结合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各年龄段幼儿进行半日调研活动。(第三周)4.各教研组开展一课二研活动(鼓励年轻教师结合艺术、健康领域进行原创教案)。(第四周)一月

1.开展园内研讨活动:美术作品讲评环节的设计。(第一周)

2.研讨活动:礼仪在课堂、游戏中的渗透。(第二周)

3.研讨活动:放学前快乐十分钟。(第三周)

4.召开组长会议,研讨教研组总结的撰写。(第四周)

教研组:王盼盼

篇7:大班组教研计划

一、现状分析与指导思想

本学期大班教研组的工作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幼儿园学期工作计划为重点,切实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加强学习,将教研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1、我们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园内外的稳中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在全体教师心中统一认识、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并且要求教师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

2、鼓励教师多阅读《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幼儿杂志,并汇报交流等。

3、每位教师都要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鼓励教师积极大胆的撰写案例分析等。

(二)抓好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园教育“质量就是生命”。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却发现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因而教研组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制度,形成一种学习氛围。教研组的每次活动,都引导教师们学习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以此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让教师们从各个层面上了解了幼儿教育的特点,加强教师们的理论基础。

(三)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教研质量的提高。

1、相互听评课活动 为了让教师们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我们为教师们提供赛课活动,引导教师们通过活动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们也通过互相的学习观摩,会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得更快。

2、交流活动

为了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们对幼儿教育课程的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正确理解与实施《纲要》,通过赛课、交流等活动形式,让有幼儿教育经验的教师把好的经验相互之间进行多次交流,让才参加幼儿教育工作的各位教师通过观摩这些交流课的方法,取得最直接的教育教学经验,缩短他们积累经验所需的时间的过程,让参与交流课的教师们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一定的启发,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有更深层的理解与思考。

三、重视家园共育。

1、各班及时布置好家园联系栏,在班级网站上及时发布班级动态,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学习内容。

2、有效利用时间,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层次性,注意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和优势,将时间和精力切实用在孩子身上,用在自我学习和修炼上。教师在本学期内可邀请家长来听随堂课。

3、结合大班的实际,以“幼小衔接”为主线,将幼儿期的全语言、数学等领域和主题探究活动有益的融会贯通,形成本园本年级本班级的特色。

4、提倡资源共享、资源互补、加强班级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尽快推广各班的成功经验。

篇8:幼儿园大教研计划主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本着这一精神, 我园在以健康为特色办园的基础上开展了混龄体育区角活动, 旨在为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更充分的活动机会, 促进幼儿最大可能地发展。在实施一个阶段以后, 系列问题与困惑也随之出现, 于是, 我们开展了“混龄体育区角活动中的教师、幼儿、材料”主题教研活动。

二、研讨活动前准备

1.每位研讨者依主题准备理论与实例材料。

2.拍摄混龄体育区角活动实录片段。

三、教研活动实录

第一版块:实践研讨

主持人:本学期, 我们尝试开展了混龄体育区角活动, 在实践的过程中, 老师们有不同的困惑与感悟、不同的发现与反思。接下来, 我们就以“在混龄体育区角活动中的教师、幼儿、材料”为主要方向展开交流与探讨。

老师A:在混龄体育区角活动中, 我负责的是“投掷区”。一开始我本着“让孩子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活动原则, 较多地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组织, 但几次观摩活动后, 老师们认为我的指导不够。我重新调整方式, 加大指导力度, 可又有老师说我“指导过多, 不利于孩子自主发展”, 这让我备感困惑。多次实践与学习后, 我逐渐明白: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对介入的时机把握,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指导度”的掌握对促进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关系。教师在活动中的“以观察、了解幼儿为主, 较低限度的指导行为和介入行为”是促进幼儿快速成长的关键。也就是说教师要学会看清楚自己所在区域每一个孩子的活动情况, 在了解具体情况获取孩子发展信息的同时学习“该出手时就出手”, 而非盲目划一的指导。例如:小班幼儿玩投沙包时, 对投的姿势、方法掌握不很理想, 我适时介入:“你们看老师, 我们用这种方法试试看是不是能投得更远, 让沙包更听话。”这个时候我用正确方法进行演示, 并适度地运用肢体语言与孩子们产生互动, 较好地达到活动目标。

教师B:体育区角活动的评价环节我觉得必不可少。目前幼儿在体育区活动后师生忙于材料的整理与搬运、运动后的盥洗与水分补充等, 导致在放松后就匆匆收场。我认为在以上程序完成后应适宜组织评价活动, 可以是师生共同评价, 也可以是幼儿的自我评价, 这样才有利于教师了解孩子的活动与想法, 有利于深化活动内容, 从而将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指导与活动后的评价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 促进区角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师C:体育区角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场地空间、科学的项目设置来促进幼儿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的发展。我认为区域材料提供的趣味性、渐进性与有效性是保证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 促进自身能力发展的前提之一。例如在“协作区”中, 开始我为孩子们准备了用各种鞋盒连接而成的“穿大鞋”, 用塑料绳编制成的“双人兜兜球”, 利用板凳开展的“双人过桥”等等, 孩子们兴趣十足, 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孩子们的合作能力不断加强, 动作技能不断发展提高的同时, 我及时增添了新的材料:利用PV管开展“玩竹竿”游戏。该游戏材料的提供在合作能力与动作的协调性要求上都对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 而孩子们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中积累了新的经验, 获取了新的发展。

教师D:我在体育活动区环境创设与活动材料的投放上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能力以及兴趣的差异, 尽量吸引不同特点的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例如:在“投掷区”里, 我针对小班幼儿喜欢有趣、假扮性强的游戏特点, 设置一些动物头饰作为投掷对象, 把自己想象成勇敢的猎人, 积极地去战胜猎物。而大班孩子则喜欢新鲜刺激、竞赛性的活动, 我就设计“投篮比赛”“看谁的飞盘飞得远”等, 既吸引大班幼儿参与活动, 获得胜利的喜悦, 又培养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另外, 我认为活动材料的摆放应蕴含一定的游戏规则, 这样, 孩子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一定的秩序, 而不至于需要教师过多地参与规则的讲解与秩序的维护。

教师E:在攀爬区里, 我将场地上的大型玩具与彩色梯子进行巧妙组合, 搭建了幼儿从未见过、玩过的攀爬组合。刚开始, 孩子们虽跃跃欲试, 但似乎谁也无法完成“翻越梯子、跳进滑梯”的动作。这时, 我在滑梯的过道上放置了一把椅子以降低跳下的难度, 孩子们开始有序地尝试, 但动作还很生疏, 部分幼儿存有畏惧心理, 时而用眼神或动作寻求教师的帮助。几次尝试后, 孩子心理的恐惧感逐渐消失了, 能比较自如、熟练地进行攀爬活动。不久, 我撤掉椅子, 孩子依旧大胆且有兴致地活动着。从这个案例中, 可以看到孩子们喜欢新鲜刺激且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他们在挑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获得发展。而这一环境支持正体现了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的“人的视觉过程中有大量的错觉现象存在, 教师可利用错觉, 设计一些看似难度大, 其实并不太难的活动, 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有效发展”。在活动中, 教师的有效帮助使幼儿克服了心理恐惧, 顺利地参与活动。孩子们在几次大胆探索与练习后, 动作很快从生疏发展到熟练, 并在提高难度后, 依旧顺利游戏。可见, 孩子的动作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发展, 在体验成功后逐渐克服了恐惧感。我想:这一环境支持的策略不仅适合我们“攀爬区”, 也应该在每一个体育区角中得到合理充分的体现, 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获得有效的发展。

教师F:有一次, 在“平衡区”活动中, 小班的乐乐由于没有按教师预设的年龄段指示线活动 (由于是混龄活动, 个别区域设置依据幼儿的年龄段予以分割、提示) , 不慎从平衡木上滑下, 大班的安安看到这一情形后飞快地跑过去, 关切地问:“你还好吗?有没有摔疼?” (由于是塑胶地, 我观察孩子倒地的身体位置, 预测不会有大碍, 就静观事态) 乐乐伤心地哭着爬起来, 而安安一边小声地责怪:“这里是哥哥姐姐玩的, 以后你别玩这个!”一边关爱地帮他整理服饰。不巧, 乐乐身上的纽扣掉下来了, 聪明的安安灵机一动, 带着乐乐来到“精细动作区”, 拿起针线, 开始笨拙地缝纽扣, 而乐乐则十分乖巧地接受帮助……这样的情景令我深深感动。因此, 在混龄区角活动中, 我们不应仅仅关注幼儿动作技能的练习与发展, 也应关注孩子在混龄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的体现和培养, 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处, 合理评价, 使良好的品质与习惯在幼儿间“遍地开花”。

主持人小结:刚才我们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展开了积极有效的探讨与交流, 我想通过思维的碰撞我们是否可以达成共识: (1) 应科学合理地投放材料。在材料的投放上, 我们应观察、评估幼儿不同的发展状况, 为他们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 让孩子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 (2) 应合理把握指导的“度”。我们应做到观察了解在先, 介入指导在后, 在活动中, 努力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 与他们平等相待, 将原先的“传授者、维持者、调解者”的角色转为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 (3) 应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利与可能。必须建立混龄体育区活动常规, 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 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同时, 不断开拓活动空间, 解放孩子, 让孩子们在玩中成长, 在玩中发展。 (4) 应展开适宜的评价。这点是我们以前忽略的, 有效的评价应成为体育区角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它能帮助孩子学习合理评价自身与他人, 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 提取有价值的行为, 促进体育区角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版块:“头脑风暴”

主持人:接下来, 我们将分组对摄录的“体育区角活动片段”展开分析, 通过对现象的剖析, 提高体育区角活动的质量, 真正实现活动中的师幼成长。 (实录略)

上一篇:幼儿园家长留言下一篇:学科活动的设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