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对植物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2024-04-08

雨水对植物的重要性英语作文(精选4篇)

篇1:雨水对植物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雨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雨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Rainwater to

We all know that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human beings, while rainwater is also very important for plants. Their mother gives their first life, but rainwater provides them the second life. Without rainwater, the plants, especially the wild plants will thirst to die. As living in the wilderness, they can’t get the attention from human beings. So they have to drink the natural water, which is from the rainwater. We all know that we can bear hunger for a short time, but we couldn’t stand thirsty. So do the plants. So, you can see how important rainwater is to plants.

【参考译文】

我们都知道,水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雨水对于植物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母亲给他们第一个生命,而雨水却为他们提供了第二个生命。没有雨水,植物,尤其是野生植物会渴死的。由于生活在野外,他们得不到人们的照顾。所以他们只能喝天然水,也就是从雨水中来的。我们大家都知道短期内的饥饿我们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口渴我们却是无法承受的。对于植物来说也是一样的。所以,可见植物对雨水的重要性。

篇2:雨水对植物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今天,我做了一个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实验。

我准备了一个饮料瓶,水和一只小盆子。在爸爸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一些干泥土,然后放在小盆子中,接着把水装入瓶中,最后用钉子在瓶盖上弄几个小洞上去,这样就可以模仿下雨了。

开始实验了,我用力拧捏瓶子,瓶里的水就喷涌而出,好象下了绵绵细雨似的。过了一会儿,泥土都湿了。慢慢地,泥土变的松软了,最后变成了泥水。我心想:马路边上也有泥土的,怎么不会变的松软呢?一定是有了小草的遮挡才没有变得松软。想到这里,我来到田边准备试一试,我向田埂边的小草上喷水,泥土按然无恙,连忙拔掉了几棵小草继续喷水,泥土就化成了泥水汩汩流淌。我高兴地喊道:“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 今天的实验让我明白了:我们要爱护环境,多种花草,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

篇3:雨水对植物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背景下, 城市绿地的建设目标不仅仅是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功能, 它们在城市景观构建和生态系统修复中承载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传统城市绿地在竖向组织上往往高于园内道路铺装和城市市政道路, 雨水被直接排入到下水管道, 忽略了绿地在雨水组织管理的作用。

在我国, 绿地的雨洪管理效益正逐渐受到重视, 它不仅给绿地赋予了雨水管理的功能, 并结合不同娱乐设施、景观设施等, 形成具有多种价值、多重功能、综合属性的福利性景观基础设施, 最大化发挥绿地的景观、生态效益, 促进城市绿地发展转型。

2功能性植物在城市雨水景观基础设施中的角色

在进行城市雨水景观基础设施设计时最重要的是打造在雨水输送过程中可利用植物等进行净化, 并伴随蒸发、土壤过滤以及自然下渗等自然过程的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这里提到的植物就是在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起到重要净化过滤作用的水生耐水湿植物, 它们作为骨架支撑起了景观结构和雨水收集净化的功能结构, 因此, 称之为城市雨水景观基础设施的功能性植物。

3案例简介

这里要分析的案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设计面积为4.2ha。场地南高北低自南向北有约2.3m的高差, 排水方向明确能够利用南高北低之势塑造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打造城市生态主题雨水公园, 通过雨水花园的推广示范性设计重建城市的雨水生态管理过程。本文通过本案例的介绍引入雨水收集净化的功能性植物配置要点, 以期为对北京市城市雨水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起到指导性作用。

3.1地形塑造

绿地的整体地形依托现状南高北低的现状进行重塑, 这样的地形保证绿地内雨水都可以在红线范围内被消化而不外排, 城市道路中过剩的雨水也能排到绿地并且具有明确的雨水汇集的方向。雨水净化系统采用折线式净化渠设计尽量拉长了净化路线, 提高净化效率, 内部铺设卵石、砾石。线路开端放大分别为雨水初级沉淀氧化池, 线路结束结合面向城市横向展开的广场条带放大分别为雨水贮藏池。雨水径流在绿地中按照微地形处理后的一系列的缓坡沟渠流动过滤雨水。

3.2植物的选择

约为7500㎡的雨水收集净化系统中, 水生耐水湿植物是雨水净化系统主要生物特征, 它能够利用自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根系分泌物给雨水收集净化系统生境内的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提供能量与生存载体, 丰富水生生态系统多样性以达到雨水净化作用和观赏作用。

在进行植物选择时要符合以下原则:

1以北京当地本土植物为主, 以外来物种为辅, 提高生物多样性, 同时避免物种入侵;

2选择生长力强、净化能力强的物种, 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呼吸作用, 同时强大的根系可以保证植物在雨水径流速度过大扎根基质正常生长, 也可更好的富集污染物和营养物;

3选择抗旱能力强又能耐水淹的植物, 保证所选择植物在两种极端生境下都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4选择可相互搭配的植物提高去污能力和观赏性;

5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元内部不同位置的植物会存在明显地与雨水接触机会上差异,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 进行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等植物材料的筛选。

3.2.1雨水初级沉淀氧化池植物选择

雨水初级沉淀氧化池是绿地中雨水收集净化系统的开端, 绿地中未及时下渗的雨水和城市环境中排到绿地中的雨水按照地形的组织排到初级沉淀氧化池, 进行自我沉淀, 植物也将对雨水进行初次的过滤净化。

降雨初期, 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 降落地面后, 又由于冲刷道路、建筑等, 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因此在雨水初级沉淀氧化池的雨水水质可能处于系统线路中最差的一个时期, 所以在植物配置时要着重考虑植物净化能力, 采用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配植方法。可种植香蒲、慈姑等对有机污染物净化能力强的湿生植物, 也可限制性得种植凤眼莲、大漂等生长力旺盛水生植物, 让悬浮物质得以沉淀的同时, 也去除雨水中的部分污染物。

3.2.2线性雨水净化渠的植物选择

雨水经过初级净化和自我沉淀后, 会经由线性的净化区域内特定的水生植物的作用, 进行一系列的生态过滤, 使水质逐步被清洁。在线性形的水渠中, 塑造了若干个小型洼地, 作为景观蓄水池。在进行植物搭配时首先要选择2-3种抗耐性强的植物集中较大面积种植, 然后选择美人蕉、黄菖蒲、千屈菜、泽泻、鸢尾、香蒲、红蓼、水葱、荇菜等中小型湿生植物, 做更精细的植物搭配, 随意而自然的点缀在水渠石缝及卵石浅滩中。

这一区域是绿地的核心景观区, 重要的场地、节点也沿其分布, 因此在进行水生植物选择的同时也要兼顾乔灌木的搭配。雨水汇集区域栽种旱柳、枫杨、水杉、赤杨、榔榆、丝绵木等耐水湿乔木, 木槿、紫穗槐、柽柳等耐水湿灌木, 增强雨水净化系统周边的立体层次及遮荫效果。雨水收集净化渠与绿地相衔接处可选用既耐涝又对污染物有一定吸收作用的地被植物进行过渡。

3.2.3雨水贮藏池的植物搭配

东西两块绿地北侧和东绿地东侧各有一个相互独立的雨水贮藏池, 它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构成, 地下为雨水长期贮藏池, 可以用作园内的灌溉、清洁、景观用水, 地上部分为短期景观用水, 主要通过水生植物群落的搭配来营造景观效果。

3.3北京常见野生湿生水生植物的应用

各种野生水生植物常见于北京自然水系和人工水体中, 与园林常用品种相比, 野生品种是长期在北京原始生境下存活的乡土物种, 它们具有更好的抗性和耐性, 也是顺应相应环境特点自发形成的植物群落, 与观赏群落相比, 野生植物群落更加稳定, 也能够减少管理成本。

上文所述的观赏水生湿生植物群落如果疏于管理可能会被野生的湿生水生植物逐步替代, 这是生态系统自然演替可能存在的趋势。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野生水生湿生植物的优点可以适当的弥补观赏植物的不足, 只要对野生品种进行适当的选择和针对性的应用便可提高雨水收集净化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增加群落的稳定性, 也能提高其净化能力。下表为根据北京常见的野生水生植物选择出来的一部分品种, 可以在绿地中加以应用。

3.4植物配置原则

在城市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中, 物种与群落是雨水收集净化生态系统的主体, 需要根据以上提到的三种不同环境和系统工艺来确定物种的选择与群落的配置, 达到雨污处理效率、生态系统稳定性、景观效果俱佳的目的。

(1) 根据物种生物学特性分析配置

水生耐水湿物种对生境的要求有各自的区别, 如对水湿、干旱的耐受力, 对光线的需求, 对污染物的耐受力等等, 在配置群落时, 物种之间也会有着相互的作用, 包括资源竞争与释放化学物质带来的相互影响。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综合考虑每个物种的生物学特性。

(2) 根据植物去污特点配置

每种植物对于污染物的承受能力与清洁能力不同, 因此在配置时要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适当的配比不同的植物种类与植物群体大小。

(3) 根据景观特点来配置

城市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的景观美学作用是人们能够直接感受体验到的, 因此达到生态作用的同时也要兼顾其景观作用, 如色彩、株型、质感以及植物斑块的大小、前后错落关系等都会影响其景观效果。

4结语

城市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是城市涵养水源、提高地下水位、防止城市内涝、促进雨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手段, 而水生湿生植物作为吸附和过滤污染物质的主体是其重要的生态景观整合策略。因此在进行城市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设计时, 不仅要注意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更要在满足生态要求的基础上为游人提供舒适的使用空间和良好的植物景观。因此, 城市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设计人性化是其必要方面, 使其能够达到景观性、功能性、生态性的全面建设。

摘要:近些年, 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愈演愈烈, 彰显了城市雨水管理的问题。城市在进行雨水管理时开始重视城市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并将其作为可能的生态对策。在进行设计时构建合理有效的雨水收集净化系统是重要目标, 而用以净化雨水的水生耐水湿植物群落是雨水收集净化功能体系和景观结构的首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海淀区西洼雨水公园为例阐述城市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的功能性植物配置要点。

关键词:城市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雨水收集净化系统,雨水净化植物

参考文献

[1]刘佳妮.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北方园艺.2010 (17) :129~132

[2]白峰青, 郑丙辉, 田自强.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生态效应.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7月第27卷第4期

[3]杨锐, 王丽蓉.雨水花园:雨水利用的景观策略.城市问题.2011年第12期:51~55

[4]张善峰, 王剑云.绿色街道——道路雨水管理的景观学方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优秀论文选登25~30

[5]丁学欣.北京水生植物名录.http://wenku.baidu.com/view/ee35618383d049649b66582f.html.2009-12-05

[6]王佳, 舒新前.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和选择.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年第4期63~64

篇4:雨水对植物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摘要:本文探讨了雨水花园的概念、原理、植物选择和配置原则、功能案例研究等内容。

关键词:雨水花园;植物选择;生态循环;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TU 986. 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78

1概述

1.1背景

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倡雨水的循环利用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收集雨水、雨水自然入渗等具体措施形成的可持续循环系统。雨水花园较其他技术发展显著,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郡(Prince Georges County)新建住宅社区的项目中,创新性地应用了新技术代替传统的管道排水系统,即雨水花园通过采用生态滞留与雨水渗透的方法使雨水自然下渗,经过与政府部门协同努力,在萨默塞特地区雨水花园被广泛建造使用,该区每一栋住宅都配建有30~40平方米的雨水花园。连续数年的监测数据证明平均75%~80%的雨水径流被雨水花园吸收并自然下渗,高效而节约。此后,雨水花园在世界各地被广泛认可并建造。

1.2概念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收集来自屋顶或周边不透水区域如车行道、人行道甚至坚实的草坪区域的雨水。通过用合适的乔木、灌木、花卉和其他可净化雨水并使之逐渐渗入地下土壤的植物及沙土来建造。从而涵养地下水,或使之供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雨水花园可被用做缓冲区来收集尚未流入湖体、池塘或河流的地表径流,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1.3设计原则

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量,因地制宜建造经济美观的雨水花园;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服从整体景观风格;在结构设计和植物选择方面尽量做到生态优先,对环境的破坏影响降到最小。

2建造方法

2.1场地选址原则

雨水花园应定位于径流流经的地方,使其得到充分利用。

与建筑物保持最小间距3米,以免下渗雨水对建筑安全产生影响。

选在地下水位较低的位置,远离供水系统和水井周边。尽量建在开阔的场地,让雨水花园能接收到全日照。

2.2土壤选择

雨水花园要求土壤有一定的渗透率,才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砂土最小吸水率为210毫米/小时,砂壤土的最小吸水率为25毫米/小时,壤土最小吸水率为15毫米/小时,而黏土的最小吸水率仅为1毫米/小时,由此可见,砂土和壤土渗水率比较快,是建造雨水花园比较合适的土壤。也可用此简易方法测试:挖个约15厘米深的坑,充满水,如果能在24小时内渗完,即适合做雨水花园;如果土壤达不到渗透要求,可局部换土来达到一定的渗水性,雨水花园中砂土、腐殖土、表土最理想的组合比例是2∶1∶1。

2.3结构

雨水花园的结构主要有5层,由上至下分别是: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以及砾石层。

如:图1(向璐璐、李俊奇、邝诺、车伍、李艺、刘旭东,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

蓄水层滞留雨水并减缓雨水交汇时间,减缓强暴雨冲击力。使部分污染物在此沉淀,进而滞留有机物和金属离子,把它们排除在循环系统之外。根据周边地形高度、当地降雨频率及雨量等因素确定蓄水层厚度,一般100~250毫米。

覆盖层一般用3~5厘米厚的树皮、细石或其他透水透气材料进行覆盖,能保持土壤的湿度,以免土壤表层板结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最大深度为50~80毫米。

种植土层为植物根系吸附污染物等营养物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场所,同时植物根系也净化进入土壤的水。种植土层一般选用渗水性好的砂质土壤,其中砂子含量为60%~85%,腐殖土成分含量为5%~10%,粘土含量不超过5%。种植土层厚度根据植物类型而定;花卉与草本植物需30~50厘米厚;种植灌木需50~80厘米厚,乔木种植土层深度在1米以上。

人工填料层多选用渗透性较强的天然或人工材料,其厚度应根据当地的降雨雨量、强度、频率及雨水花园的服务面积等因素确定,多为0.5~1.2米。

φ(径流系数)不超过50毫米的砾石组成砾石层,厚度200~300毫米。在其中埋置直径为100毫米的穿孔管,多余的雨水由穿孔管收集并送入排水系统。在人工填料层和砾石层之间铺150毫米厚的砂层,不但能通风,还能防止土壤颗粒堵塞穿孔管。

2.4表面积确定

采取比例估算法,确定汇水面积:S汇雨水花园的汇水面积主要由3部分组成:屋顶、不透水地面、草坪。

屋顶的汇水面积按雨水花园所承担的比例计算。例如:建筑屋顶总面积为A,在建筑4个角上各有一个排水口。那么每个排水口所排出的雨水量约占总屋顶所排雨水量的A/4。如果雨水花园建在其中一个排水口附近,那么它承担1/4屋顶面积排水量。由于草坪自身能吸收部分雨水,因此草坪的面积需乘以一个径流系数φ。

雨水花园的汇水面积由以上3部分的面积相加得到。

(1)S汇=s屋·N+s地+s草坪·φ

N为雨水花园所承担屋顶径流的比例:φ一般取0.2。

(2)确定径流量Q。

Q=S汇·h

H为当地24小时最大降雨量。

(3)确定24小时渗雨水深度h0。

H0=24·r

r为雨水花园的渗透率。

综上所述,雨水花园的面积公式为:

S花=Q/h0

=S汇·h/24·rendprint

=(s屋·N+s地+s草坪·φ)h/24·r

2.5外形

曲线形雨水花园更易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直线形雨水花园难以自然地融入自然景观,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如:在直线形风格的环境中是比较适宜的。曲线外形以鸭梨形、肾形、马蹄形、椭圆形等其它不规则形状为宜。雨水花园长边应垂直于排水坡度,这样能收集足够多的雨水;雨水花园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有足够的植物生长空间,同时使雨水均匀流经雨水花园整个区域。雨水花园最理想的长宽比是2∶1。

2.6植物选择及配置

选择恰当的植物种类,能充分发挥雨水花园渗水并净化水质的功能,还能降低日后雨水花园维护成本。发达的植物根系有利于加强土壤的渗透性,也是维持雨水花园发挥雨水渗透功能的关键。因此,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对于雨水花园下渗水和净化水的功能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适当搭配使用外来物种,拒绝入侵性植物。

选择能耐旱又能耐水淹的植物。

选择持续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或芳香型植物,达到长期观赏价值,且能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小环境。

选择生性强健、茎叶茂盛、净化能力强的根系发达的植物,能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种类如下:

耐水湿乔木类:落羽杉、池杉、垂柳、枫杨、湿地松等。

灌木类:冬青、杜鹃、接骨木、木槿、柽柳、海棠花、夹竹桃等。

草本类:美人蕉、芦苇、芦竹、石菖蒲、藿香蓟等。

水生植物类:凤眼莲、水芹、睡莲等。

草坪和观赏草:狗牙根、马蹄金、细叶芒、厥叶芒、华业燕麦草、洗液针茅等。

3雨水花园的功能

在源头滞留雨水,减缓雨水径流,并通过地下渗透、收集径流,将雨水资源化。

对污染物吸收与净化,防治暴雨对水体的污染;有效净化水体,使污染物排除在水自然循环系统之外。

通过植物蒸腾作用可调节微环境中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为鸟类、昆虫等提供栖息环境,形成生物多样性的自然野趣生态环境。同时展示雨水花园吸收并净化雨水功能与自然之美高度融合的状态,扩大并加强公众对雨水花园的认知,起到自然科普教育作用。

建造成本低、不破坏生态环境、且维护管理比草坪简单。

4案例研究

天津文化中心

如图2:天津文化中心设计卷(下)(天津文化中心设计卷编委会)

天津文化中心公园是天津市政府2008年启动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融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位于河西区天津市政府前,由友谊路、乐园道、平江道及隆昌路围合的共计约90公顷范围。其中湖水面积为10公顷。天津文化中心被誉为天津市城市名片,市民大客厅。以“文化、人本、生态”为主旨,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其先进的生态雨水循环系统设计理念是最为人赞誉的。把雨水作为宝贵水资源,将屋顶及路面的雨水经过路边绿色沟渠(雨水花园)收集进入中心湖,在中心湖南北和建筑周围还布置有渗水区(雨水花园),雨水经过路边或渗水区的雨水花园,进行初期净化、滞留、储存、下渗后作优质水源排入中心湖,也可利用循环管线使湖水经过生态湿地的净化群落进行循环净化以确保水质;其余的雨水径流在排入市政管网之前,会先经过初期净化和蓄水沟滞留,去除一部分污染物,将对市政管网的压力减到最低。超过设计标准的强暴雨径流通过蓄水沟的紧急溢流管道排入湖中或市政管网中。整个场地划分为22个集水/排水流域,设计重现期取P=3a,总滞留体积为7000立方米。相比于目前天津市普遍采用的0.5~1a的重现期,大大减轻了对市政管网造成的压力,并提高了防洪标准。整个场地外排雨水从24.8立方米/秒消减到2.2立方米/秒,紧急溢流到市政系统的流量为750升/秒(以10年一遇计)。雨水净化后回用于补湖,年节省自来水费约50万人民币。天津文化中心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建设成就突出,2013年12月获得国家“建设工程鲁班奖”,2014年12月荣获“詹天佑大奖”。

5总结及思考

在大力提倡节约资源,倡导以生态、低碳、环保、可持续等为主的发展战略背景下,雨水花园在我国需加大力度发展,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地产及其他地方政府大力推广、实施,使公众广泛接受、认可。雨水花园的应用不但能节约自然资源,还可降低社会成本,同时它又是自然之美的展现。

参考文献

[1]王淑芬,杨乐,白伟岚.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雨水花园建造探析[J].中国园,2009,(06):54-57.

[2]张刚.雨水花园设计研究[OL].http://www.doc88. com/p-1098775722230.html,2010:1-17.

[3]向璐璐,李俊奇,邝诺,车伍,李艺,刘旭东.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J].给水排水,2008,(06):47-5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雨水对植物的重要性英语作文】相关文章:

雨水节气的作文范文06-20

雨水的作文300字05-05

写雨水的作文600字05-24

雨水的哭泣800字作文05-07

雨水的优秀作文400字04-19

夏季的雨水经典作文800字05-06

像雨水一样忧伤作文04-21

雨水的诗句05-13

我喜欢雨水优秀作文04-25

形容雨水的句子05-24

上一篇:介休绵山的导游词下一篇:2018云南文山选调生面试热点:建立过期药品回收制度